首页范文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十篇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十篇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05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网络课程教学模型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提供经典案例,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分析并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近年来,案例教学已广泛运用于教学和各类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教学一般在课堂教学环境当中进行,而在网络环境下如何组织好案例教学,实现案例的在线学习,还有待探索和实践。本文试图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入手,分析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网络课程网站,归纳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形式,从而构建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最后实现案例教学平台的设计。

一、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

课堂面授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难以保证其高效实施,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课堂案例教学一般采用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准备、小组集中讨论、全班讨论,老师总结阶段和课后反思的基本模式,但授课班级的人数、教学时间、师生交流的时间长短等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学习者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共享的网络资源,实时的在线交互,使得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案例学习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有以下优势。

(一)在线案例学习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学习灵活性强。

课堂环境的案例教学,由于受课时和教室空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同时进入讨论状态,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而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以冲破时空的束缚,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并能实时记录讨论的全过程,供学习者共享。

(二)学习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度,且具有增殖性。

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知识重组的功能,可以整合各类型的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大大扩大了参与讨论的学生的规模,课堂面授的案例教学学生数量控制在三十至四十之间最佳,人数超过四十,教学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但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突破时空的限制,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和协作,学生的规模数量可扩大至约一百人,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学习资源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学资源得到不断增殖。

(三)学习交互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给予学习者实时的帮助,并能对讨论结果及时反馈,不断引导讨论的方向,使学习得以继续进行,学生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二、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分析

通过对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研究,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案例引入。

在正式学习内容之前,引入一个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案例创设情境,通过案例与主题内容的迁移类比,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常采用的方法有:案例可以是历史事件、生活当中常见的故事、经典实验或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等。

(二)课中引例。

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对于重难点内容,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理解。常采用的方法有:①举例说明,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加深对主题观点的理解。②引用例子说明重点问题。③用举例的方法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给学习者提供实践方法。

(三)案例观摩。

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观摩案例,然后让学习者对案例进行讨论思考,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对讨论和思考的结果进行点评。特点:在观摩并点评案例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发现问题。案例观摩的过程:案例呈现、教师解读、专家解读、反思与启示。

(四)案例讨论。

给予一个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引起思考,学员可以运用课程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常采用的方法:①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实时讨论或面对面交流。②给出一个案例供学习者讨论思考,并对案例中涉及的讨论要点给予提示。

(五)课例评析。

课例是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与描述。课例评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教案设计、讲课思路、说课等环节的分析,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课堂改进。课例评析一般包含教案阅读、课堂实录、教学说明和课例点评等环节。

(六)案例研习。

教学内容融合于综合案例中,学习者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和实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所以“案例研习”可以看做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案例学习(case-basedlearning)广义上既包括活动类型,又包括“案例研习”的课程类型。常采有的方法:①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指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②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介绍。③课堂实录案例学习。

三、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型

通过上面对现有典型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应用分析,其网络课程只能称得上是课堂教学中的案例、课例素材而已,大多数是案例的电子化,其网络优势发挥不明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该内容旨在构建一种以网络为依托,虚拟现实的在线案例学习的模式。

图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面授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共享、交互性强、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学习灵活性等优点,以案例讨论为核心,利用网络监控机制,老师对学习者提供实时的引导和困难的帮助,使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朝有益于解决问题的有利方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协作共事的能力。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案例和相关资料,根据学生注册的班级对学生过行分组;各成员阅读、分析和思考案例,形成小组案例分析列表。案例分析列表在小组讨论区再进行广泛、细致深入的讨论,形成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各小组的分析报告组成案例分析报告列表,然后全部各小组对报告列表进行讨论,得出关于该案例学习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利用网络监控机制,对讨论进行引导,并提供实时的帮助,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不断树立学习信心,把持讨论的方向,保证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最后,老师对整个案例学习的各个阶段、讨论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整个在线案例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在线案例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

(一)教学案例及相关学习资料。

老师除了要呈现蕴涵知识点的案例外,还需提供事先设计好的案例分析题,有利于学习者的思维的导航;相关学习资料可以是学习材料、背景资料、类似的案例、友情链接、案例的增殖资源、相关的文章及多媒体资料等。

(二)案例分析列表。

学习者阅读案例及相关资料,自主探究,根据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完成案例分析题。小组各成员可对个人分析题作业互相评议、补充、修改、反思,促进对案例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三)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习者通过诠释案例的各要素,将案例中的表象与知识点相联系,实现的意义建构。

(四)总结与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整个在线案例教学活进行总结和对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议。

(五)监控机制。

监控机制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认识帮助工具和协作工具,如,QQ、微博、博客、电子学档、检索器、电子邮件、站内邮箱、案例报告生成器、留言板、论坛及通信电话等。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的网络课程设计

在了解了网络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有典型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形式之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在线案例教学模型。为了使网络课程实现该模型,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可以从下方面考虑。

(一)系统设计的流程。

网络课程系统采用B/S结构架构,在功能上,要实现角色权限的设定、案例的和阅读、案例分析列表、讨论交流、分析报告的生成、教学笔记等功能。在线案例教学的过程包括:案例的、教学准备、教学进行和总结与反思四个阶段。案例的阶段,教师除了利用网络课程提供的案例编辑器编写案例或直接导入外,还要提供分析案例分析有关的相关资料,便于创设学习情境,并提出案例分析题;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对案例进行管理、建立班级和对注册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进行阶段,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在小组在各自的讨论区进行自主、协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提交至本班的案例分析报告模块,各小组成员可对分析报告,再进行评议、修改、反思,最终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教学进行的全过程,教师可以查看案例学习的全部信息和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并可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总结评价和反思阶段,教师对案例学习的全过程、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记录在线案例教学时的思考。

(二)角色权限的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流程,网络课程内容的浏览包括四种角色的权限,即: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访学者。

系统管理:具有管理网络课程的最高权限,涵盖了其他角色的全部功能,具有角色定义、查看登日志、管理用户、管理案例、管理素材、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权限。

教师:和管理案例及相关资源、可以进入班级和各小组空间、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查找用户等权限。

学生:进入案例空间、进入班级空间、进入小组空间、查找用户、上传文件等权限。

访学者:指没有注册的用户。其权限为浏览案例、检索资源等。

(三)监控机制的设计。

监控机制是在线案例教学得以胜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监控设计上,应做到制度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三个方面。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在设计上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如,对参与讨论、发帖的数量,是否按时完成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系统对学生成绩分数作相应的加分扣分或是零分处理;网络课程除了讨论区、留言板、邮箱等常见监控功能外,还应在教学进行阶段整合实时监控工具,如,在线QQ、博案、微博等。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支撑平台设计及影响教学效果因素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本文在分析现有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网络课程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张剑平,邱红霞.基于教学交互视角的网络课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7).

[2]白杨.网络环境下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案例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刘名卓.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应用[R].华东师范大学,2010.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2

【关键词】仿真考核财务分析高职会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5-02

一、仿真考核的概念及意义

本课程主要针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由此设计了仿真的教学与考核标准,它将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强调模拟工作过程的教学与考核,在仿真地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由于财务分析主要是围绕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与财务管理课程相比显得比较单调,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断发展,也对财务分析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教学组织带来困难。为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设计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模拟工作过程的教学与仿真考核体系。财务分析的仿真考核将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载体,以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工作任务,运用多种教学媒介,模拟完成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形成过程,建立仿真的过程评价与传统的理论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仿真考核的设计思路与实施

本课程组织案例教学,通过学习任务引导基本理论,注重分析过程,而不是追求标准答案,这是区别于其他会计学课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主要考核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素质。该课程的考核采用常规的期末试卷考核、撰写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和平时表现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仿真考核主要体现在撰写某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具体来说,期末试卷考核的内容包括三大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指标计算与综合分析,占总成绩的40%;撰写财务分析报告要求学生为某一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综合运用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将该企业报表进行计算分析,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最终完成后进行成果汇报,这项任务占总成绩的4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考查内容包括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及考勤情况。这一考核模式在近期的教学中得以实践,效果较好,但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存在工作量大,学生照搬书本模板,内容缺乏新意、枯燥呆板等问题,为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针对撰写财务分析报告部分进行的仿真考核有所创新和突破,现将仿真的过程考核方式总结如下:

1.财务分析报告的任务分解

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工作量大、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问题,我们将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具体分解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和综合分析四个大项目,通过阅读和比较分析报表,分别学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分析;现金流量指标分析;杜邦分析、雷达分析、发展能力分析。每学完一个项目就完成相应的分析报告,仿真的过程考核也分别对四个项目的分析报告进行考核,边做边学边考核。

2.小组分工撰写报告

采用建立学习小组(实验小组)进行课程知识的单项及综合实验学习与考核。①分组。按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角色进行分组,包括总经理、销售人员、生产人员、财务人员、债权人、投资人、政府部门等,一般每组为8人左右。②选择分析对象。每一组选择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强调选择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在成果交流环节,学生可较全面地认识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况,使大家的信息和认识更丰富、更综合。③分配角色完成分析报告。每组学生由财务分析报告的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构成,如总经理、销售部、生产部、债权人、投资人、金融机构等不同角色组成,由于不同角色分析财务报表的侧重点不同、立场也不一样,各类报表使用者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效果进行识别,如债权人主要分析偿债能力,投资人主要分析收益,经营管理者需衡量报酬与风险的得失,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每位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分工,完成相应部分的分析报告。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减轻工作强度,更有益于扩展财务分析的空间,提升财务分析的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兼顾和服务于管理当局以外的其他信息使用者,同时还可体验到工作环境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提高综合能力。

3.提交展示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完成后,将采用多种渠道提交并展示,如提交财务分析报告word文档;制作ppt演示与讲解;老师挑选优秀的报告,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如大学城空间进行展示,实现资源的共享及进一步的研究、讨论、交流。其中,ppt演示与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表现异常踊跃,现以利润表项目为例说明成果展示的实施过程(见表1)。

4.仿真过程考核的标准

财务分析报告案例成果的考核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性空间,得出的结论也会存在发散性,在成果展示环节中,教师不宜过多表露个人观点,只需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避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意见分歧导致对问题分析陷入歧途。考核的标准设计为观点明确,结论正确30分;内容充实,逻辑性强30分;表达清晰流畅10分;上交材料格式正确,生动美观10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图表结合,如利用excel进行报表计算、图形分析,此项10分;团队合作表现10分。考核成绩单(见表2):

三、结束语

本课程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与考核理念,选择某一典型的财务分析案例,以撰写所选案例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作为工作任务,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与考核,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指导的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将引导学生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体验工作过程,如连接证券公司网站,授集查找上市公司股票、财务指标、非报表因素等基本方面分析资料,使学生体验财务分析的真实感;财务分析涉及大量表格、文字、图形和计算,通过完成仿真工作任务可锻炼学生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如利用excel的计算汇总功能对财务指标进行自动计算和图形处理。引入仿真的过程教学与考核,学生在做中学,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了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汤玉龙.高职财务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J].现代交际,2011(11)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3

招生策划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必须把招生与学校定位、市场调研、校企合作、办学特色、品牌塑造、扩大宣传、推广学生典型、组织管理策划等结合起来,既着眼于眼前,招收到计划招收的学生;又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学校发展,着眼于学校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一、招生定位策划

招生定位是招生策划的起点和依据,也体现着招生的目标和方向。其实,任何一项事业、一所学校、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有一个定位问题。对一所职业中学来说,首先应有一个整体的定位,比如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模、目标市场、管理模式、办学水平等。招生定位是建立在学校整体定位的基础上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定位生源地和招生目标群。这是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以及办学规模和方向提出的,是解决到哪里去招生以及招收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具体说就是规划招生的区域和招生目标群,是面向省内,还是面向省外;是面向农村,还是面向城市;是面向应届毕业生,还是面向社会青年;是面向学历教育需求者,还是面向技能训练需求者。

二是定位招生规模和专业。学校招生并非规模越大越好,并非专业越全越好,并非学生越多越好,只有与办学条件相适应的、适度的规模才有利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如果师资结构、实习实训设备等不配套,一味地赶“时髦”、追求专业的多而全,则会影响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虽然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但是有条件的话对生源还要有质量要求,决不能来者不拒,捡到篮子里即是菜;学生进校后有思想、行为习惯、学习进步的明确要求,否则会因其违纪违法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和以后的招生。

二、市场调研策划

职业中学的生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招生必须进行市场调研策划。所谓招生市场调研策划,主要是对目标生源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找到学校的坐标,找到招生的努力方向,为学校争取到尽量多的生源市场份额。

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生源市场的现状、态势,分析招生的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势,掌握有关招生的基本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提出科学的论证报告,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细分招生市场,确定本校的招生目标群体,拟定招生市场开发的策略与技术,计划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其次要大胆走出校门,走向市外、省外,加强与苏南苏北职业院校的合作和与中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合作,积极寻找合作空间,立足眼前、放眼长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再次要进行专业设置和开发调研。学校要组织专门人员走企业、跑市场,主动融入市场,全面了解企业和人才市场的状况,把握企业、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学校要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根据企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安排课程和教材,计划招生数量等。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市场的需求进行开发式招生,设置一些发展前景可观的专业,以增强吸引力。

三、校企合作策划

“做眼”在手谈中是活棋的必备条件。职业中学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贴近、联系也最紧密,地方党委、政府也最关注职业学校的建设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及水平,职业中学校长要善于把握这一特点,加强与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相对应的规模企业、信誉企业的合作,这将是今后职业中学生存发展的“活棋”之“眼”。

一是学校要善于开发出口终端,要把握当下“用工荒”的难得机遇,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积极寻求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专业对口、管理较为规范的规模企业、信誉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这样,既有效规避了招生风险,又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

二是要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方式,努力改变校企合作就是单纯“用工需求”这一状况。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增强校企之间的互动,共研、共建。一方面学校要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或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感知企业生产实践过程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工作规范、技术标准等,以不断调整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落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技能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用企业标准和要求来规范自己,努力改变“学校培养的学生企业不能用、用不上”的状况,真正把学校办成企业用人培训的前站,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另一方面学校要把企业家、企业技术骨干或优秀毕业生请进来,开展专题报告,进行技能展示、毕业生技能汇报表演等,共同商讨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方向,感受专业发展前景、技术发展水平,展示学校办学成果,从而增强学生学好专业、学好技能的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好技能的热情。同时,学校还要积极探讨与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实习实训车间和实训基地的有效办法,努力把企业的生产实训车间建到学校,把学校的实习实训车间建到企业,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全方位合作,这不失为学校招生工作的一大亮点。

四、办学特色策划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激烈的职教市场竞争中,树立学校特色,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也是一种可行的招生策略和学校发展战略。办学特色策划,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了解自己的现状和处境,然后进行特色构想,并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其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条件,不仅要分析宏观环境以把握职业教育发展大趋势,还要分析现实社会条件和微观环境——学校实际,找到突破口,选择合适的特色模式,走特色发展之路。在特色形成之后要学会经营保持,把学校的特色作为一种品牌进行经营,不断促使其发展壮大。同时要保持特色的时代性和鲜明性,要始终突出自己的优势,以免特色及优势丧失。学校追求的特色包括独特的教育理念、独特的专业设置、独特的教育方式、独特的教学模式、独特的特色教材、独特的教育环境等。

五、品牌塑造策划

“得品牌者得天下”,当今职业学校间的激烈竞争,说到底是学校形象的竞争、学校品牌的竞争。有的职业学校在招生工作中发扬“四千五皮”精神(即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家万户、千山万水,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晒成黑皮)招生,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学校建成名牌学校,才是学校赢得竞争的主要手段。

学校品牌是一种象征、一种信誉、一种文化、一种金字招牌,优质学校品牌是无形的教育资源,是学校发展的隐性资本,它具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形象扩张力、资本内蓄力。职业中学实现品牌塑造策划在于根据社会需求,向其顾客即学生、家长和潜在的受教育群体提供独具特色的服务。通过学校形象、学校办学理念、输出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教师的教学技能等,将学校办出与众不同之处,使学生和家长建立起品牌偏好与忠诚。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各职业中学可根据自身实际,努力在示范校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专业建设、技能教学、对口高考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品牌,迎接时代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具体到招生工作,可以将学校品牌的塑造整合于招生策划的全过程,就是指招生策划应该服务于学校品牌的塑造,在招生策划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考虑到学校品牌的问题,都应该与学校品牌的塑造紧密结合起来。

招生策划与学校品牌塑造联系的密切性,首先表现为如何在招生宣传过程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上。所以,要认真策划招生宣传,策划学校形象的展示,策划一切招生咨询活动,时时刻刻想着学校的社会信誉,使受众对学校有一个美好的印象。另外,在招生策划的过程中,要自觉树立起品牌意识,主动实施品牌战略,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文化建设,突出学校的个性特色,切实注重学校品牌的打造、保护、延伸和扩张,反对一切不利于品牌塑造的因素,坚决不干砸牌子的事情。

六、扩大宣传策划

学校的招生宣传活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家长、学生及社会对学校的情感,增加人们对职业教育和学校的认识和了解,也便于学校树立良好的招生和社会形象。招生形象往往是社会、家长、学生接触学校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他们对学校心理评价以及对学校的选择倾向度。通常情况下,报纸、电视宣传等媒体广告宣传是学校招生的通用手段。通过广告宣传有计划地向招生目标群传递有关专业、招生数量、规模要求、学校优势、特色和就业状况等信息,起到唤醒注意、引起兴趣、启发欲望、引导行动等作用。其力度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校信息传播、氛围营造、人气指数等诸多环节,进而影响到招生数量和质量。

招生宣传广告策划的关键在于创意。好的创意应该简洁、突出、独特、凝神、形象、时尚。同时,广告媒体的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媒体主要有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牌、车身广告等硬性的招生广告;我们越来越发现,最吸引家长的不是硬性广告,而是变相的软性广告或新闻报道。况且,根据市场营销学的“250人定律”,学校的最大广告资源应该是校内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学校要高度重视这一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它对目标公众有着极强的渗透力。

七、学生典型策划

职业中学通过本校的学生进行学校办学情况的宣传、学生成长过程的宣传,不失为招生的有效策略之一。职业中学学生典型策划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优秀毕业生典型,学校可请已有一定事业发展基础的优秀毕业生典型来校作事迹报告,讲述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和企业成长、发展的历程,激发学生学好专业的热情和信心,引领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从而为未来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类是已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典型,他们与在校学生有共同语言,请他们回校谈实习感受和体会,这对在校学生来说既可亲又可学,也便于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情感上、行为习惯上或技能水平上沿着企业所要求的方向去努力。第三类是在校优秀学生典型资源开发。以往职中招生只有到了每年五、六月份才到初中学校去为招生而招生,而忽视了初中毕业生来到职中以后学习、生活情况与原初中学校的正常反馈,这一方面不利于初中校了解其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宣传职业中学的办学成果和在培养学生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从而不利于引导下一届初中毕业生报名就读。不少职业中学由于加强对学生自信心培养,要求各班级每月甚至每周评比守纪之星、诚信之星、卫生整洁之星、技能之星等“十星评比”,特别是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文明风采”大赛获奖学生的指导和培养,让学生拾起学习、生活的自信,这些很好的学生成长、发展信息如能及时向初中校反馈,往往能让初中学校、教师、学生感受到职业中学工作的不容易和取得的成绩,也能激发一部分初中毕业生选择该职业中学的兴趣和意向,发挥职业中学对初中校招生的提前辐射功能,从而为来年招生做好前期铺垫。

八、组织管理策划

所谓组织管理,是协调集体活动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实践过程。招生也是一个集体活动的过程,为了完成招生任务,实现招生目标,必须对招生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的管理。

招生组织管理策划,首先应该对招生工作和机构、人员进行策划安排,建立精干、高效的组织系统,选择热爱、熟悉招生工作的人员,组建招生团队。其次,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优化配置各种招生资源,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要遵循管理的原则,把众多的招生人员组织在团队之中,形成群体大于个体相加的合力和团队精神。第三,制定科学高效的激励政策,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要充分运用环境、报酬、奖惩、精神、文化等多种要素调动招生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组织管理策划使学校的招生工作有条不紊、有序竞争、规范开展、高效运行。第四,积极拓展招生渠道,保证招生畅通。一方面,招生渠道要多,要积极开发网络、电视、报刊等简便、高效的传播渠道,逐步构建多元传播渠道,形成百川聚海的局面;另一方面,招生渠道要不断创新,要善于突破,敢于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独特渠道,不墨守成规去挤同一条路,过同一座桥。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4

部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对接产业振兴、服务青年成才,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合建资源,引领学习模式、满足多元需求”,它面向一线教师、学生、企业工作人员、社会学习者,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院级重点、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应该是“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共建资源,引领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资源、企业资源共享”,核心目标也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教学资源库,必将有效推进专业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促进资源整合,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本专业教学效率及人才培养质量,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深度将近一步加强,通过资源库建设,有效的将学校、企业、教师、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促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增强学校、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既要考虑面向专业、面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也要考虑面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资源,还必须要支持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与评价。因此,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题团队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以下建设内容。

2.1专业资源

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进行研讨,完善和修改,确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职业岗位需求,满足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专业建设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库、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和就业岗位介绍包括社会经济需求、专业介绍(特色)、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岗位技能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库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库等;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库;专业评价包括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毕业学生调查分析情况汇总、专业评价结果;课程体系包括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库、教学进度安排表等;专业建设规划包括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等;毕业条件包括学生毕业基本条件及学分置换管理办法。

2.2核心课程资源

课程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单元,也是资源库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课程主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每门课程确立建设负责人,确保建设质量,主要建设课程为《C程序应用与开发》、《移动互联网站设计》、《JaVaweB应用与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核心课程标准库各一套;学习引导,学习方法、学习路径;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安排等;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情境设计;提供每门课程的全部学习情境的电子课件、整体设计录像和学习情境教学视频、配套习题库、作业库、理论题库、实训题库、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程考核方案库一套。

2.3实训资源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库、课程设计库和毕业设计库,建立审核与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实训资源持续更新。主要建设内容有实训项目库、毕业设计库,包括每个实训的指导书、具体任务单、编码规范、文档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接口规范、实训考核方案、实训流程、实训项目范例、每个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开题报告、功能模块分析等。

2.4企业资源

通过企业、行业提供和自行采集的方式,展示新技术、新标准等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案例介绍,包括每个案例的开发背景、功能说明、应用情况等。开发和管理文档库,包括每个案例的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以及新技术动态、国家相关政策等。

2.5培训资源

根据软件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建成涵盖师资培训、学生技能竞赛、项目开发与管理、前沿技术等在内的各种培训包,面向学生和教师,主要建设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创业创新大赛、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培训资源等。

2.6职业信息资源

联合合作企业,收集整理各类职业标准、行业资格证书类型、考核标准等资源。通过各高职院校就业网站、合作企业网站收集企业信息和就业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双证融通”实施方案及对应考核标准、证书申报流程、企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学习者学习档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

2.7资源库平台

在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学校自身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梳理、整合内容,先设计,完成资源库平台搭建,逐步完成模块建设,再集成整库,边建边用,逐步完善与更新。资源库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支持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以及用户的角色限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通过权限管理,用户只能访问到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既方便用户查找相关资源又保证资源使用的安全性。支持用户个性化操作,能有效通过普通浏览器下载各类资源及对资源进行评价。支持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用户群。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为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达到预期建设及使用目标,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必须体现高职特性及专业方向特性,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内容结构;二是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单位,应围绕专业来制定培养计划、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配备及教学资源配备、展现专业建设成果等;三是做好资源库平台设计,向学生、教师、企业人员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的系统结构;四是建设标准规范,入库资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应严格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进行建设;五是注重资源质量,资源库平台必须提供对入库(更新)资源的审核机制;六是资源动态更新,方便用户体验。

4结束语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5

关键词:学习分析技术;网络教育平台;数据挖据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184-03

作者简介:胥果(1982-),男,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0引言

网络教育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1]网络教育作为继信件、收音机、电视和计算机之后的第五代远程教育,自1998年教育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0年网络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达166万人,在校学生人数达453万人[2]。实施网络教育的关键是创设能够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而学习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活动离不开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教育平台作为支持网上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软件系统,它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内容管理系统(CmS),主要用来存储和管理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选择网络资源学习;第二阶段:学习管理系统(LmS),主要用于存储、管理、跟踪、报告和传送网络教育课程,与CmS系统相比,LmS系统可以跟踪学生表现,存储学生的作业,让学生与教师沟通;[3]第三阶段:学习内容管理系统(LCmS),与LmS系统相比,LCmS系统提供了多用户环境,系统管理者、教学设计人员、项目专家可以在数据库内创造、存储、重复利用、管理和传输数字化学习内容。LCmS专注于课程的开发、管理和,而这又需要通过LmS来传送。尽管从定义上来说LmS和LCmS有区别,但LmS通常用来同时表示LmS和LCmS,Blackboard公司就把他们的Blackboard学习平台称作是一个LmS平台。国外对于网络教育平台还有很多不同说法,如虚拟学习环境(VLe)、管理学习环境(mLes)、个人学习环境(pLe)、学习平台(Lp)等等。网络教育平台为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大量学习者提供了帮助。

随着网络教育平台的多年使用,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行为数据。为了利用这些数据,教育界最初采用了教育数据挖掘(eDm)技术,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将来自于教育平台的数据提取出有意义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为教育者、学习者、管理者、教育软件开发者和教育研究者等提供服务。[4]而后随着引入一些原本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语义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使用,形成了一个新的概念:学习分析。相对于教育数据挖掘服务的主要对象是政府机构和管理人员,学习分析主要针对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学习分析使用学习者产生的数据,建立分析模型以发现社会关系和有用的信息,用以预测学习情况并对学习者提供建议。在首届“学习分析和知识(LaK)国际会议”上,与会者对学习分析做出定义:学习分析技术是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有关学生及其学习环境的数据,用以理解和优化产生的环境的技术。[5]由于网络教育平台已经积累大量数据,我们把学习分析技术应用到网络教育平台将大有可为。在把握学习者的主要特征、网络学习行为的特点、监控学习过程、了解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干预学习进程、保障教育质量等方面,学习分析技术都能够提供帮助。

1学习分析技术背景

在学习分析概念形成之前,相关方法、技术和工具都已经发展起来了。学习分析从一系列研究领域汲取技术,如数据统计、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网页分析(webanalytics)、运筹学(operationalResearch)、人工智能(ai)、教育数据挖掘(eDm)、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可视化等。

数据统计历来作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用来解决假设检验问题。商业智能以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为基础,从不同的数据源中提取数据,将之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它与学习分析有相似之处,但它历来被定位于通过可能的数据访问和绩效指标总结使生产更高效。网页分析工具如googleanalytics通过网页访问量,与互联网网站、品牌等的关联做出报告,这些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学生的学习资源(课程,材料等)以追踪学生的学习轨迹。运筹学通过设计优化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使目标最优化。

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中的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在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方法上,它能够检测数据中的模式。在学习分析中的类似技术可用于智能教学系统,以更加动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类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人口统计分类,可以通过协同过滤技术对特定的资源建立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析出隐含的人与人(如在论坛上的互动)和外显的人与人(如朋友或者关注对象)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分析中可用于探索网络集群、影响力网络、参与及不参与状况。信息可视化是很多分析的重要一步(包括上面列出的那些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对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意义建构,Johntukey1977年在他的《探索性数据分析》一书中给我们介绍了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可视化,tukey强调使用可视化的价值在于帮助在形成正式的假设之前做检验。[6]以上这些学习分析技术都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分析报告为教育提供帮助。

学习分析技术的特点在于能够为网络教育平台提供实时数据,通过利用这些实时数据,可以为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帮助:①为个人学习者提供成绩反馈及与他人沟通的行为模式;②为预测学习者提供支持与关注;③为教师和助理人员提供支持个人与集体的干涉计划;④为如课程小组这样的组织改善现有课程或开发新的课程提供帮助;(5)为机构管理者在营销、招聘和效率等方面做决定时提供有效措施。[7]

2学习分析方法

发展中的学习分析技术吸纳了许多其它领域的关键技术,以实现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下面介绍一些常用方法。

2.1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可用于测绘和测量人、团体、组织、计算机、网址以及其它相互关联的信息知识试题之间的关系。网络中的节点是人和团体,它们之间的链接则显示了节点之间的关系或者流量。社会网络分析为人类关系提供可视化的数学分析。网络教育平台管理者可以用它来分析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关系、角色以及关系网络形成的过程与特点,从而帮助学习者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以支持自己的学习。Snapp软件就可以通过论坛内的回复和跟帖状况分析学习者交互情况,并得到可视化的图标。

2.2影响力与消极性测量法

影响力与消极性测量法(influenceandpassivitymeasure)通过测量传递、引用或者转发的次数,评估人和信息的影响力。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对学习者个体的影响力进行测量,分析了解为什么某些个体能够获得高影响力,低影响力学习者应该如何改进。

2.3性格分析法

性格分析法(Dispositionanalytics)旨在获得学生性格与他们学习情况的数据,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好奇的学生可能更倾向于提问,学习分析可以对获得的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2.4行为信任分析法

行为信任分析法(Behavioraltrustanalysis)使用人们谈吐和交流中的信息(在人交流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将产生新的信息)作为信任关系的一个指标。网络教育平台可用来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

2.5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tics)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寻找学习者的行为模式;还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运用已积累的数据经验来预测当前的学习行为。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分析,找到优生和差生学习行为的差别,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有针对性地干涉。由于网络教育平台数据的实时性,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实时进行干涉,当然干涉的准确性需要数据库的进一步积累,从而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效果。LoCo-analyst软件就可以对网络教育平台的内容进行分析。

2.6话语分析法

话语分析法(Discourseanalytics)的目的在于获得有意义的数据(不像社会网络分析),旨在探讨所使用语言的属性,而不只是网络上的互动,或者论坛帖子数量的统计。网络教育平台可用以探究知识构建的过程,从而使教师和教学研究者对学习发生的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2.7社会学习分析法

社会学习分析法(SocialLearninganalytics)的目的在于探索在学习过程中社会交互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学习网络的重要性,话语如何用来意义建构。网络教育平台管理者可以用来构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网络,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达到相互帮助学习的目的,相互帮助实现知识结构构建。

2.8信息可视化方法

信息可视化(informationVisualization)可以避免我们在一堆枯燥的数据中寻找规律,数据可视化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意义建构。BeeStaRinsight可以自动收集学生实时的参与数据,从而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提供分析图改善学习。

网络教育平台上的学习是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共同交互过程,应运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一复杂过程进行研究,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学习分析技术将在此过程中展现它的作用。

3学习分析技术促进网络教育平台发展

笔者将从数据面板、预测性分析和自适应学习分析分别举例说明学习分析技术为网络教育平台带来哪些帮助。

3.1学习管理系统分析面板(LmSanalyticsDashboards)

大多数网络学习平台上都开始使用学习分析数据面板。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的非专业人员都还不能对记录数据进行解读,但是通过一系列的图像、表格和其它的可视化工具生成的报告,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可以读懂。美国一些大学采用了更先进的综合数据系统(如Helpdeskcalls;学生信息系统),当然这些功能强大的系统也更难以学懂,这些系统能够探索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使用户不仅止于掌握预先的报告。学习者在测验分数、论坛贡献、参与情况方面,可以得到一些基本分析报告。

eDUCaUSe汇集了一系列有用的高等教育案例,例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在学术和学习分析上进行投资能够收到显著的回报,该大学做了一个“Student360”项目,通过该项目学校可以了解该校每一名学生的状况。[8]

3.2预测性分析(predictiveanalytics)

这是学习分析的一种高级应用。通过对学习者的统计数据或者过去的成绩之类的静态数据,和在线登陆方式、讨论发帖量之类的动态数据进行分析,追踪分析学习者的类型。把学习者进行分类,例如该学习者属于“高成就”,或者该生目前比较“危险”,或者是“社会型学习者”。然后根据学习者的类型进行实时的干预,对“高成就”类型提供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对处于“危险”状况的学生,教师则需要特别关注,给予一些学习上的帮助,而对于“社会型”的学生,则可能需要给予社交上的支持。

目前对于期末考试成绩最可靠的预测,是在学习开始的时候做一个小的学习能力测验。如果想设计更复杂的数据驱动预测模型,必须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而这需要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以确定哪些变量能够预测“成功”。purdue大学的CourseSignalsoftware非常知名,已经部分实现了这一技术。Signals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红色、黄色、绿色等信号,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目前的学习状况。最近的评估报告表明,参与CourseSignal项目的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平均分,能够更快速地寻找帮助资源。[9]来自密歇根大学的报告显示,自适应干预技术能够帮助参与e2Coachinfrastructure项目的物理系学生学习健康信息,给他们提供定制的反馈,并鼓励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策略。

3.3自适应学习分析(adaptiveLearninganalytics)

自适应学习平台建立了一个学习某个主题(如代数;光合作用)的模型,并在标准化测试背景下建立了课程测试的模型。这种平台能够提供更细致的反馈(例如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概念并掌握到何种程度),据此自动呈现以后的学习内容(例如不呈现基于学习者所未掌握概念的材料)。当然,建立学习者认知的动态模型,和准备自适应学习内容的引擎比设计和实现传统的学习平台需要更多的资源。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将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在智能教学系统和自适应平台上大量的研究和资金投入,将会为网络教育平台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openLearninginitiative课程是免费的,大家可以去体验一下,而Grockit与Knewton公司的商业平台也做得很好。

4结语

国外的大量实践表明,学习分析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基于学习分析技术巨大的发展潜力,也希望更多的公司和机构投入到这个领域,毕竟学习分析技术还处于发展应用的初期阶段。而学习分析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教育平台,将为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程智.对网络教育概念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3(7):25-28.

[2]魏顺平.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数据的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3(2):5-11.

[3]watSon,wiLLiamR.anargumentforclarity:whatarelearningmanagementsystems,whataretheynot,andwhatshouldtheybecome[J].techtrends,2013(2):28–34.

[4]educationalDatamining.http://.

[5]CoopeR,aDam.abriefhistoryofanalyticsabriefingpaper.http://publications.cetis.ac.uk/wp-content/uploads/2012/12/analytics-Brief-History-Vol-1-no9.pdf.

[6]poweLL,StepHen,SHieLa.maCneiL.instituitionalreadinessforanalyticsabriefingpaper.http://publications.cetis.ac.uk/wp-content/uploads/2012/12/institutional-Readiness-for-analytics-Vol1-no8.pdf.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6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项目教学法应用的现状,针对目前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学状况,提出了构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探索适合该课程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实施策略,并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的关键所在。双语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培养综合性的国际人才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双语教学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可以有效地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教师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突出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中,学习的过程应该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尽情体验和经历实践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国内外项目教学法应用的现状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目前,在发达国家,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已非常广泛,有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迄今为止,很多国家都已寻找到了各自适合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中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许多高校已开始尝试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积极探索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已初见成效。但就财务报表解析这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双语教学课程而言,纵观我国高校的教学现状,其实践性和操作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还存在重理论轻操作、教学方法陈旧、教材设计缺陷、考核方式不合理、双语师资匮乏等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三、构建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依托于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国家特色专业的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若能引入项目教学法,通过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改善课程教学、创新实践环节、变革教学管理、开发特色项目,形成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会计专业能力培养模式,必将对学生的未来大有裨益。因此,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有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目的就是要在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训练、学生能力提升等方面,创出自己的特色,形成独特的优势,努力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在运用项目教学法对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选取适当的项目进行操作,并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客观评价学生完成项目的效果。具体的实施环节包括:

(一)项目的确定。

课程开始之际,首先要进行项目小组的划分,教师应根据选课人数合理确定团队人数,同时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爱好、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分组,通常以8—10人一组为宜,并要求学生为各自组建的团队命名、设计队标和口号、拟定团队规则、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等,并以团队合约的形式存档于教师处。课程结束时,根据各项目小组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评比打分。对于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而言,学生所接触的均为英文的财务报告资料,因此每个小组的具体项目就是分析一家境外上市公司或者境内外资公司的英文财务报告,使用网上公开提供的该公司的年报作为基础资料,具体查找该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

(二)项目的实施。

各项目小组可以进行各自的角色定位,从不同的视角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小组成员则应根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按照已确立的工作计划进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计划的意向通过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自主实施;而教师在其中只充当协调者的角色。随着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内容的展开,应阶段性地针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主要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同时对该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尤其是收益的质量做出具体分析与评价。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来完成项目,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参与财务分析项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这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三)项目的评估。

项目评估是对项目结果的检验,可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即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评分,最后由教师对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结束时,各项目小组应提交一份完整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英文分析报告,同时要求各项目小组按抽签结果对阶段性分析报告或综合分析报告的分析成果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汇报,对于汇报的形式不作限定,鼓励创新,所有的项目参与者都有机会陈述自己的工作结果,汇报小组成员同时负责回答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项目教学法注重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分析的结果正确与否并不能作为评判项目完成效果的唯一标准。因此应全面衡量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师生共评,尽量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师生通过共同讨论,总结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从而使学生能够继续完善项目以便推广应用。

(四)项目的应用。

对于那些进行评价之后得以完善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应该进行推广,将项目成果应用于企业实际,同时教师要注意保留学生的项目分析成果,可将其作为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教学案例库的素材,以备今后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资料。此外,在财务报表解析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项目的实施工作,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项目的开展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项目质量,以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四、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学时安排。

项目教学法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因此教师应避免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操作,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计划和组织教学,每次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难度不宜过大,重点是要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同时,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互动式的实践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定期汇报项目的分析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这必然会占用课堂理论授课的时间,教师除了要合理安排好基础理论讲解的时间外,可以建议学校适当增加课时量,以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

(二)优化教材设计,精炼教学内容。

双语教学课程的教材选取有一定的难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可以按照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开展教材的编制工作,精选能够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突显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内容作为素材,争取编制出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形式新颖的财务报表解析教材,同时还可将各种资源有机整合,开发包括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授课录像、试题案例库等在内的立体化教材,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三)改进考核方式,进行科学评价。

项目教学法的考核标准应重点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评价,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终结性”的考核标准。在对项目分析成果进行考核时,应采用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成员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综合评价等,并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争取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重视师资培养,优化师资队伍。

一方面,进行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精通专业课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另一方面,项目教学法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组织设计和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完成项目所涉及到的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能够找到那些可以涵盖绝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合适的项目供学生选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应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我国各高校应重视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努力优化师资队伍,可以选派专业教师出国研修,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应加强项目教学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还可以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业务综合素质和财务分析的水平。

综上所述,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突破了原有的外语教育模式和专业课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财务报表解析双语教学课程中,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精髓,因而有其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娜郭振宇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3):282-284.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7

关键词:信息检索;研究生;信息需求

作者简介:张静平(1974-),女,安徽肥东人,军械工程学院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任,馆员;胡晖(1971-),女,上海人,军械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河北石家庄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4-0093-02

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各院校对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及质量均做出不同规定,对学位论文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规定的推出,使研究生对查阅文献、获取文献原文、利用文献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研究生的选修课,“信息检索”课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生的青睐。如何合理安排“信息检索”课的授课内容,满足研究生不断增加的信息需求,已成为该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研究生信息需求的新变化成为“信息检索”课程内容改革的推动力

1.信息需求体现时效性

一般来说,研究生在校期间会参与一些科研活动。作为年轻的科研群体,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处于起步和加强阶段。为了能够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研究生需要最直接、最实用的科研方法和理论,而这些知识往往来自和他们研究方向有关的文献信息和科研人员普遍关心的最新科研成果。为保证所研究课题的先进性、创新性,能及时跟踪学科的前沿动态、进展,研究生们还需要及时获取学科前沿、尖端、最新的专业信息,而这些信息大多来自最新国内外专业资料文献。因此,研究生在信息需求上往往很注重信息的时效性。

2.信息需求凸显专业性

一般说来,研究生在校的第一学年主要学习基础课程,需要阅读本专业大量的学术专著,对基础性较强的文献资源需求量很大。当研究生明确研究方向后,其文献需求开始重点集中在与其研究方向有关的资料上。总体看来,研究生更关注的是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技术类、方法类和统计分析类文献。他们对这一阶段的专业文献信息需求迫切,需求量也大。

3.信息需求呈现精品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人们不再为找不到信息而苦恼,而是出现了面对海量信息而“信息缺乏”的新问题。众多信息令人们变得无所适从,不得不占用大量时间在信息的海洋中苦苦寻找。研究生也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无论是自己检索,还是借助专业检索人员的帮助,他们都希望在有限时间内检索到权威性的、深层次的精品信息,希望能够高效、快捷地获取文献原文,甚至希望能获得这些信息的文献综述,其信息需求呈现“专深性”的特点。

4.信息需求涉及全方位

作为科研人员,他们往往都希望最大程度地占有信息,全面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也是如此。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某一学科方向或课题的研究,这就需要其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需要从原始文献、基础理论入手,逐渐向学科的横向拓展,全面了解、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为以后的论文开题和研究打下基础。所以,在获取信息资料时,研究生都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得到与自己需求相关的本学校、其他相关文献收藏单位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电子信息资源。因此,研究生的信息需求具有全方位特点。

二、对当前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的分析

1.研究生的信息检索基础参差不齐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生源比较复杂。研究生的本科毕业学校各自不同、读研前的学习工作经历存在差异、各类院校本科生的“信息检索”课开设情况、资源建设规模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生入学时的信息素质水平也不尽相同。从目前情况看,约有10%左右的研究生缺乏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培训,50%~60%的研究生具备信息检索的基本技能,但还不能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术,30%~40%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检索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检索水平。由此可见,在研究生中能够较好地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具有较强信息素质的学生还不到50%。对于“信息检索”课时数较少的普通院校来说,开展研究生文献检索课教学必须首先面对这一问题。

2.课程实习的可用资源凸显不足

当前,在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的内容安排中,计算机信息检索和网络数据库使用常常作为一般工科院校研究生的实习重点,但是,由于经费紧张,很多图书馆订购的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有限,研究生实习因此出现了资源不足问题。这是当前研究生信息检索课面临的又一困难。

3.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际信息需求存在差距

在研究生阶段,除基础课学习外,完成毕业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基础保证。笔者在研究生检索课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研究生在课题确定后不知从何下手来查找文献。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有哪些相关的信息源,另一方面又缺乏开展课题分析研究的经验,提炼不出准确的检索词,确定不了合适的检索式。当前,研究生检索课教学,更多地关注了检索技术、重点数据库的介绍与使用,实习更多是通过学生自己对检索基础知识的领悟,课程内容安排上缺乏大量课题实例讲解与练习,特别是与各专业密切相关的实例讲解内容比例尤其偏小。另外,在信息检索时学生利用二次文献查到了文献线索但不知文献原文怎样获取,缺乏获取原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而这也正是部分研究生所欠缺的。

三、研究生“信息检索”课程内容设计

针对研究生信息检索课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研究生的实际信息需求,军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对该课程内容做了一系列调整。

1.为学生查漏补缺检索基础知识

在研究生中,他们各自的学习经历不尽相同,掌握的检索知识也参差不齐。即使一些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检索课,也因时间久远,将一些常用检索基础知识淡忘。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在研究生检索课内容安排上,拿出2~4学时串讲本科信息检索课中关于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如:文献的分类、检索工具和检索语言、检索技术等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献检索课的学习状态。

2.系统讲解信息源及文献获取途径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相对集中,主要涉及那些与各自学校学科专业特色联系紧密的信息源。因此,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我校研究生检索课专门增加了介绍国内外主要文献信息机构特色馆藏的内容。同时,针对一些研究生面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常常不知所措的现象,重点按类别介绍了因特网上的主要信息源。

为帮助研究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和论文,及时获得他们需要的一次文献,授课内容别增加了原文获取途径的介绍。这些途径主要包括:校图书馆定购的印刷型、电子型全文文献,因特网上相关免费全文资源,地区、全国性的联合目录,他馆馆藏目录,根据二次文献提供的线索到收藏单位索取复印件,以及利用作者的单位地址直接索取原文等。这些内容的调整,提高了研究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信息的效率,普遍受到广大研究生的欢迎。

3.按实际需求增加讲解课题实例的比例

“信息检索”是一门方法技能课,重在学生掌握信息检索技巧。通过调研发现,部分研究生虽然通过本科检索课的学习掌握了基本检索技术,了解了一些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但拿到课题时还会无从下手。结合本科生检索课所奠定的基础,在研究生检索课教学中压缩或者取消那些理论性过强的授课内容,同时增加课题实例讲解的数量。课题实例主要选取那些内容与研究生所学专业相近的科研课题,按照步骤带领学生从主题分析、关键词提炼、检索式制定等环节分别进行练习。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学生的课题分析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

4.结合学生信息需求开设多专题讲解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以实用为特点,我校的研究生检索课在内容设置上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设置了多个专题的授课内容。根据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需求,安排了“论文撰写及投稿”的专题内容,围绕三大检索、国内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的遴选体系、会议论文和期刊论文稿件投向等相关问题进行讲解;根据研究生阶段使用特种文献较多的特点,安排了“特种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的专题内容,选择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等使用较多的文献类型,有重点地介绍相关因特网权威网站及特色数据库;根据研究生检索学术资源较多的特点,在“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专题重点向学生介绍常用搜索引擎的学术资源搜索(Google的学术搜索、特殊搜索,百度的文件搜索等)和有特色的学术性搜索引擎等。

5.有针对性调整机检实习内容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综合写作和科研创新能力,大多数研究生检索课要求学生最终完成一份检索报告,平时实习多以联系具体数据库的使用为主。如此实习,学生常常感觉最终提交检索报告的任务完成起来难度较大。因此,我校检索课改变思路,将平时的实习与课终作业结合起来。根据每次的授课内容,结合检索报告完成过程所涉及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安排每一次的实习题目,进行目标性训练;课终要求学生围绕导师确定或自拟检索课题,体验文献检索的全过程和文献综述撰写的全过程,提交一份完整的检索报告和课题综述。有了前期多次的目标训练实习,学生完成课中作业就顺畅了许多。实践证明,目标性实习内容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学生完成检索课题的信息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写作。

参考文献:

[1]赵乃.加强研究生信息利用能力教育――面向研究生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教学设计[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9-100,104.

[2]董亚杰.论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现状与教学改革[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51-53.

[3]黄晴珊,周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生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的拓展[J].西北医学教育,2003,(2):120-121.

[4]唐崇忻.当前信息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的有效教学[J].现代情报,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8

关键词:系统综合;实习性教学;启发创新;

为了解决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人工、半人工管理的弊端,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基于web的开放式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各子系统的身份认证功能、网络留言功能、网上投票管理功能、网上交费功能、考勤管理功能、综合信息查询功能等。通过该平台,进一步提高学院顶岗教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为教师开放式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手段,为学院领导提供一个准确、直观的决策依据。

具体实现如下功能:

(1)学生、教师和工作人员考勤管理;

(2)学生网上注册管理。

(3)学生网上留言管理。

(4)学生网上投票管理。

(5)学生网上交费管理。

(6)综合信息查询管理。

本论文阐述了实现以上功能所需要的分析、设计过程,以及相应的成果和测试分析。学生用户主要关注与实习相关的信息查询、网上选课、网上留言,网上投票,电子报告上传和成绩查询等功能;辅导员用户主要关注实习课相关信息的、报告批改、网上答疑和成绩评定等功能;实习单位教师主要关注学生实习情况、教师指导情况和设备利用情况等;管理员用户主要关注设备管理、报废、设备在系统内的状态信息更新等功能。

信息采集点包括:各实习单位处、相关实习学生处和实习课考勤信息点和学生信息交流板。

该子系统是整个实习教学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主要包括实习课程管理和实习工作管理两大主要部分。

(1)实习课程管理功能

该部分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企业实习课程信息、所需企业设备、企业厂房,期望开始时间等开课基本信息提交到网上系统,待系统审批后开课申请成功。企业教师可将顶岗实习课程参考资料、实习任务书、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报告模板等相关文件上传到网上系统;可开放该课程的学生选课功能或教师本人直接选择学生群体;教师可设置分组,指定分组辅导老师。

(2)实习报告管理功能

为了便于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管理,结合学生的思想变化,积极响应国家对思想教育的重视,结合当今发展实际,学院决定取消纸质版顶岗实习思想汇报,改用电子版的实习报告替代。即用电子版的实习报告文档代替传统的纸质版实习报告文档。

实习报告的管理功能包括:可设置报告的上传时间范围,超出该时间范围后系统将有自动锁定功能,届时系统将不再接受报告的提交操作;可设置上传文档的大小限制、格式要求;系统具有文档自动功能,可按重复比例给出文档结果。

系统资源管理分为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两个方面。硬件管理包括实习单位预约管理,实习单位仪器设备管理。软件管理主要是辅导员,学生个人数据管理。

实习单位预约管理主要实现用人单位的自动预约服务,授权用户可以查看顶岗实习学生的当前状态,如未使用可以随时网上预定。企业设备管理功能包括对顶岗实习固定资产的管理、查询;对顶岗实习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记录和自动调度功能。学生个人数据管理主要是对学生个人数据存储空间的管理、分配,查询。

本系统在学院现有weB主页服务器基础上,设计和开发用户应用访问接口;同时新部署一台服务器,用于系统数据存储。该系统连接实习单位各感知设备,从感知设备处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系统控制信息传输到各控制器处执行。整个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通过开放式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各实习单位和学院之间的相互访问和信息查询。

(1)基于.JSp技术框架作为系统的技术平台

开放式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系统本身业务并非十分复杂,但涉及的硬件设备较多,查询系统较为复杂。考虑到系统开发和维护的难易程度、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结合设计者对JSp框架技术的熟悉,以及微软公司提供的集成开发测试环境的方便性,方案最终选用JSp框架技术来构建整个基础业务系统。

(2)分层处理模式

考虑到整个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应用接口,这些接口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实现难度和复杂度,因此系统结构采用分层设计模式。业务模型、业务展现、业务处理和基础服务均为独立的封装单元,并向下提供应用访问接口。开发者可以集中力量暂时只关注整个系统中的某一层功能开发,有利于系统的快速实现;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功能的新、旧版本更换;有利于同一功能单元的多次复用,便于未来系统的更新和维护。

开放式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非功能需求,分别是可靠性、易用性经济性。

在整个系统设计过程中,根据学院的实际安全需要系统采用结构和数据分开的备份形式;应设计出系统按周期自动备份功能和管理员随时手动备份功能双重备份手段。通过角色访问权限控制和用户登陆验证服务,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对关键性业务操作设计了提醒功能,同时将相关操作信息记录到系统日志中以备查询。数据在网络中传送前,均进行了相关加密操作。程序设计有完成的异常处理机制,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可靠运行。

本系统功能较多,较为复杂。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技术难点,主要是物联网相关设备的开发和实习交费,投票功能的设计。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参考的文献和成功案例有限。本系统中物联网技术应用较多,但因对物联网技术的接触较少,也给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论文较详细的讨论了开放式实习教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别从系统用户角色、数据来源,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具体分析、讨论。在功能性需求分析中,详细的分析了考勤管理、实习管理、资源管理三个子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讨论了系统设计思路和系统技术实现路线。最后,分析了系统开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为下一章的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汤振华.浅谈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现状(J).高校论坛,2013,1(7):104-108.

[2]侯云霞,于金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习与实习教学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10):159.

[3]徐威军.高等师范院校开放实习教学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4-5.

作者简介: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9

摘要:为了满足传统企业高层人员开展电子商务的需要,从培训项目开发理念和电子商务总裁班需求特点出发,阐述了特色电子商务总裁班项目开发的步骤,从把握市场趋势、定位培训对象、分析培训需求、特色内容设计、整合资源、效果评估和撰写策划书等7个环节讨论了电子商务总裁班项目开发的实践情况,并以市场营销4p理论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电子商务总裁班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项目开发;电子商务;总裁班

1.特色电子商务总裁班的项目开发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各种传统企业谋求依靠电子商务转型升级。传统企业转型电商,必须先过老板关,企业老板的意识最为关键,传统企业老板以及企业高层人员缺乏对电子商务的深刻理解,也缺乏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创新意识和战略规划、资源整合等相关方面的能力,由此催生了强烈的电子商务培训需求,电子商务总裁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开发并实施具备区域或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总裁班培训项目,社会效益和培训经济效益显著。特色电子商务总裁班的项目开发一般要经过把握市场趋势、定位培训对象、分析培训需求、特色内容设计、整合资源、效果评估和撰写策划书等7个环节。

1.1把握市场趋势

通过对行业信息的分析判断,可以把握社会、行业的发展趋势。对社会、行业大趋势的精确把握,是培训项目开发工作准确定位与实施的前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自1997年以来,每年两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2013年1月(第31次报告)以来的报告,增加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统计数据,统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发展状况。2014年1月的33次报告以及2015年2月的35次报告,关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网络营销发展状况的统计更加详细,相关指标见附表1*。数据表明,近年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比例处于一个高速增长阶段。

由于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运营模式差异巨大,对于传统企业准备进入或刚刚进入电商领域的企业高层,需要企业掌舵人从思维、知识能力脱胎换骨,针对企业高层的电商培训市场需求巨大。

电子商务高端培训市场,一直没有形成行业垄断地位的培训品牌。名牌高校、著名电子商务咨询培训机构举办的总裁班以知名度高、创办历史长、师资队伍强大等因素,雄踞行业翘楚地位,但由于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等原因,举办的期数少,市场份额不高。如淘宝大学举办的企业进驻电商总裁班,其招生广告宣传每月举办一期。派代商学院的总裁班于2011年1月举办第1期,2015年4月举办第19期,平均每月举办不足0.4期。冠名清华、北大、中山大学等总裁研修,举办期数更少。培训人数长期低迷,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却无能为力。一方面注重广告宣传的品牌机构招生困难,另一方面,大量的传统企业得不到有价值的、沟通便捷的咨询和培训服务。

由此可见,培训咨询机构开拓创新,开发举办具有区域性质和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总裁班,走个性化、差异化的道路,自然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基本力量,前景光明。

1.2定位培训对象

清晰定位培训对象,是培训项目开发的重要环节,培训对象的确定,决定了培训项目的目标、内容、定价、配套服务等一系列因素。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电子商务培训进行以下分类:

(1)根据电子商务培训组织形式的不同,划分为个人、企业、政府三类。而个人类别,又可细化为:企业老板及高层人员、电商从业者、潜在从业者(学生、其他行业人员)等。企业购买者亦可分为欲进入电商行业的传统企业、电商入门企业、电商等三类。而政府在电子商务培训产业中,偶尔作为直接采购商的角色出现,更普遍的是采用学费补贴等形式,刺激个人及企业采购电商培训。

(2)根据电子商务培训实施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四类:一是公开课,是教师或培训机构针对全社会组织的,开放报名的培训项目;二是企业内训,企业邀请培训讲师到企业中来,开展针对性调研,然后进行分阶段的内部培训;三是企业咨询,在内训的基础上,找出企业的不足以及需要完善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四是企业网络培训,是通过互联网来实施培训。

(3)根据电子商务培训对象的不同,划分为三大类。一是针对决策层的培训,主要面向企业老板和高层人员,培训内容包括:树立电子商务营销理念,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制定电商营销战略等;二是针对管理层的培训,主要面向企业管理层人员,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掌握电商营运机制,提升基于电商业务的管理绩效等;三是一线操作层的培训,主要面向基层员工,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电商基本技术和工具,运用电商营销手段开展营销策略等。

比较以上三种分类,可以得出电子商务总裁班清晰的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老板以及高层人员,购买者以企业出资为主,培训实施方式是公开课。

1.3分析培训需求

分析培训企业以及培训对象的需求,是后续开发工作的基础。根据网上搜集电子商务总裁班的信息,以及对珠三角部分电子商务协会、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参加电子商务总裁班培训的人员的需求比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电商知识:包括当前电子商务的宏观环境、传统企业如何开展电子商务的观念、规划等知识,成功案例等。

(2)获取人脉资源:为结交知名电商平台高层人员,成功转型的企业以及准备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的老板和高层人员。

对于心进驻电商存顾虑的传统企业老板,由于对电子商务了解有限,抱团的意向更加明显。

(3)提升社会地位:需要提升自己在电商圈子内的影响力,强调培训服务的讲师、课程环境、校友资源,需要获取有影响力的培训证书等。

(4)培养电商团队:指导开展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团队打造的方法和经验。

(5)娱乐放松:包括参观电商平台、电商代运营企业、已经转型的传统企业、电商产业园区,游览风景区,安排高档食宿交通。

1.4内容设计

内容设计是总裁班项目开发的核心。首先,可以参阅当前电子商务培训市场的标杆企业举办的总裁班内容设计和课程设置,例如淘宝大学、派代、网盈、网策、单仁等,这些著名总裁班的培训内容设计品牌影响大,举办时间长,内容设计和课程设置合理科学,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团队建设、品牌营销、互联网思维等。但是详细分析比较这些机构的培训内容安排,则会发现还有漏洞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同质化明显,有“高大上”、不接地气的感觉,同时针对性不强,没有考虑到不同行业、电子商务实施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第二,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需求,结合产业行业特点,加以调整。例如珠三角地区一些电子商务协会举办的总裁班,结合传统加工制造业的特点,突出供应链整合的内容。这样才能与上述标杆企业错位竞争。第三,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增加地方政府扶持政策、资金申报、本地电子商务配套资源获取方法等内容。

由于培训对象是企业老板和高层人员,要加强培训思维方式,采用小团队分享的教学研讨方法,老师提供指导、顾问服务。培训结束后,提供免费复训机会,提供咨询、交流、资源输送等服务。提高培训项目的让渡价值,最大限度帮助学员实现电子商务转型目的。

1.5资源整合

培训资源和环境是实现培训项目的必要条件,在进行培训项目策划时,一定要对包括培训人员、培训教师、培训经费、培训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和培训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安排。总裁班具有高层培训对象、收费高、培训档次高的“三高”特点,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将会造成很大的被动,甚至影响口碑直至今后的发展。

(1)通过有效的宣传推广渠道进行招生,争取满额招生并落实资金。

(2)筛选组织落实的教师资源,要分析其综合素质结构以及擅长的培训模块,约定具体的培训时间。电子商务总裁班学员普遍看重讲师的背景,讲师要注意宏观数据分析、经营模式与实战经验技巧分享有机结合,否则讲操作技巧会被认为没高度,讲趋势观点会被认为没干货。讲师能够站在电商行业的最前沿,对政策变化非常敏感,并保持足够关注。

(3)落实承办授课和住宿的酒店,对授课报告厅的设施设备包括投影、扩音、无线网络、桌椅摆放、饮水条件等提出具体要求。

(4)选择本地的有代表性的成功转型企业作为参观学习对象,提前联系好企业分享发言代表,安排相应的交通条件。

各项资源的落实都需要1-2套应急备用方案,防止意外发生。

1.6撰写策划书

培训项目策划书是项目开发、策划工作的结果,对内是评审、沟通的依据,对外是营销推广、争取培训对象的工具。电子商务总裁班的项目的主要构件:

(1)封面:项目名称、项目小组成员、制作时间、编号。

(2)序文:项目的目的、内容的简要说明。

(3)目录:策划书内部的层次排列。

(4)培训目的。为什么要举行此次的培训。

(5)培训对象。什么人需要参加这次的培训。

(6)营销招生:通过上面方式组织生源

(7)培训时间:该培训项目在什么时间段举行。

(8)培训地点与设施:授课及参观地点,行程、交通、食宿安排,培训场地内的设施。

(9)培训内容和方法:此次培训项目包括哪些课程,采用什么培训方法等,这些可以用课程表的形式呈现出来。

(10)培训教材:是否需要打印和分发培训资料,如果需要,这个流程如何进行。

(11)培训负责人及讲师:培训师资和培训项目负责人情况说明。

(12)培训项目收入费用预算:以及收入,预测盈亏平衡点,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列张费用明细预算清单。

(13)培训评估:可以采用什么评估方式,在哪些时间节点会进行追踪和评估。

1.7效果评估

当前对培训评估系统广泛应用的是唐·柯克帕特里克(DonaldKirkpatrick)的四级评估模型,电子商务总裁班培训形式是公开课,培训对象来源分散,岗位工作繁忙等实际情况,不必要也不具备开展四级评估的客观条件。培训效果的评估重点在反应、学习和行为三个层次进行评估。

(1)反应评估:总裁班的培训效果可能带动企业中层、基层的培训的营销,因此该项指标要求较高。必须90%以上学员对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培训过程的组织与服务,教师的授课表现、自己的收获大小等方面评价满意。

(2)学习评估:100%通过结业考核。由于培训对象是企业老板或者高层人员,可能出现顾虑形象面子问题而不配合,要做好考核形式、证书设计、结业典礼等环节的细节安排。

(3)行为评估:培训结束后约3个月,培训机构安排学员回访,了解学员在培训前后发生的变化,是否在工作中运用了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了在培训期间积累起来的资源。回访方式包括电话、微信、QQ、多人座谈会、上门走访。

2.营销策略

电子商务总裁班是面向市场的公开课,既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又存在市场竞争,营销是项目开发至关重要的外部环节。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才能完成招生,获取培训资金。

根据市场营销的4p理论,可以在产品、渠道以及价格方面实施以下创新策略:

2.1产品策略

(1)主办机构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总裁班面对企业老板和高层人员这一特定的对象范围开展营销推广,首先要对方接受自己的形象。培训机构必须要有独特的CiS,通过长远的规划和系统的安排,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服务方向、经营宗旨、价值导向、服务范围等,树立良好的明确的定位。

(2)产品线策略。项目主办方要不断丰富培训项目的产品线,一是开办面对企业中层的管理班、面对基层的技能操作班。总裁班与中层、基层人员的培训项目是相辅相成的,很多企业老板参加了培训后,还会把员工送到普通“精英班”来学习。二是提供后续的咨询、人才输送、代运营等多方面的服务,总裁班不是孤立的培训,必须与其他服务机构一起来运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2渠道策略

宣传、推广、招生渠道要不断创新突破,善于与时俱进、善于另辟蹊径,积极探索运用新的渠道,形成自己的独特渠道。

(1)在搜索引擎购买

关键词推广,例如百度、好搜、必应等,是电子商务总裁班最基本的宣传推广渠道。

(2)以店铺的形式入驻天猫、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可以作为补充。

(3)较为直接有效的渠道是通过与各地政府经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合作,以促进当地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为目的,共同推广培训项目以及后续咨询、代运营等服务。例如广东东莞、中山、顺德一些电子商务协会,开发的电子商务总裁班项目普遍渠道较好的招生效果。

(4)在行业展会开设摊位,例如中国(顺德)国际家电展、慧聪家电展。

(5)参加承办论坛、沙龙、年会活动。

2.3价格策略

电子商务总裁班的购买者主要是企业,对培训价格不敏感。培训班的时间长短、师资、后续服务、食宿交通等因素的不同,价格会有较大的差异,也不容易直接的价格攀比。主办方对定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以配合其他营销方案的实施,主要定价措施是:

(1)跟随同行标杆机构的定价。国内开展电子商务总裁班的鼻祖当数淘宝大学,其总裁班(5天4夜)价格1.98万元。通过派代网聚集行业内大量人气的派代电商学院走精品线路,价格3.38万元。在成功学培训取得很大成功的单仁网销培训,曾经推出过价格9万元的总裁班项目。可以采取培训费略低于标杆机构的价格,增加考虑食宿、交通等的成本。

(2)政府优惠定价。市场开发过程中,尽量与当地政府的电子商务扶持政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等资源结合,以获取政府资金的支持。

(3)低价策略。以低于行情的价格,吸引企业老板参加培训,在后续的电商技能培训、项目孵化、代运营服务中获取利润。

3.结论

开发特色传统企业电子商务总裁班,符合国家实施电子商务、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政策,满足传统企业的需求,又能为举办机构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其他电子商务培训项目的推广和咨询、代运营服务的实施。实践证明,通过规范的流程来开发特色电子商务总裁班培训项目,并采取创新的营销策略,有效提高了项目开发的成功率,提升了客户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荆林波,梁春晓主编.《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报告no.2》[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5:168-169.

[2]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组编.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助理、企业培训师)[m].新华出版社.2008.2:148-152

[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和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组编.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高级企业培训师)[m].新华出版社.2008.2:90-92

[4]赵京桥.电子商务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展望.[J].北京:电子商务.2013(11).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报告篇10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档案建设日趋完善,但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尚略感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水平,应该从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专业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教学改革与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生就业、专业特色等方面加强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专业教学条件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专业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判断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揭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办学特色,客观反映学校办学资源、条件与利用水平以及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水平。简而言之,专业剖析着重从“三个符合度”的角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现代,总结成功的经验,指出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理清思路,优化方案,进而形成特色,建成精品专业。为此,高校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的收集

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概况(含专业沿变、专业背景、人才培养情况等);(2)专业目录;(3)新增专业、精品专业申报材料;(4)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及未来需调研报告等原始材料;(5)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与培养目标调研报告;(6)专业培养目标(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8)专业建设年度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总结;(9)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

二、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资料的收集

课程体系与结构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教学计划修订的有关规定;(3)专业培养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4)专业建设与各项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5)专业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含各学期进程表、教学任务书、课程表);(6)课程体系与结构改革情况。

三、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

科目课程方面资料的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规定;(2)教学大纲、实训大纲和考试大纲;(3)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4)实验实训指导书;(5)cai课件;(6)专业课程建设情况(含规划和总结);(7)精品课件建设情况(含规划、总结、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录相等相关资料);(8)专业课程成果及原始资料;(9)课程实践教学情况。

四、教学环节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节方面的资料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关于教学大纲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2)学校关于授课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有关规定;(3)每学期授课计划、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志;(4)每门课程教案及备课笔记;(5)每学期学生考勤表;(6)每学期每门课程教学总结;(7)每学期每门课程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报告;(8)实验、实训、实习报告及总结;(9)教研室教学研究计划、教研活动记录和工作总结;(10)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目录、选题要求、评分标准、答辩工作安排及记录、成绩分析表;(11)教学检查记录、学生座谈会记录、听课评课记录、专业教师学生测评表等。

五、专业素质教育方面资料的收集

专业素质教育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方案;(2)科技文化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内容、小结);(3)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资料(含计划、过程、内容、总结);(4)学生社团活动的原始资料;(5)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始资料;(6)向学生开设的各类学术报告、讲座讲稿及图片等原始资料;(7)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活动,文化活动的通知、获奖情况及证书复印件。

六、教学环境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环境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2)专业可利用教学资料情况(含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校园网建设及运行情况、机房、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3)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4)专业实训基地利用率、实验开出率情况(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表、实验情况登记表、实习实训情况记录簿、教学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开放实验室情况记录表);(5)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6)教学经费预算及教学经费投入。

七、产学研合作方面资料的收集

产学研合作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院系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及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2)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纪要;(3)校企合作协议书、合同书;(4)从企业或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学人员名单及证书,聘书复印件;(5)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相关资料;(6)院系教师为企业、行业开展技术培训的通知、计划、讲稿、图片等资料;(7)教师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研究及有关技术协作、项目推广的协议书、合同书;(8)为解决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方面新创造出经济效益的证明材料、技术报告、科研任务书(结题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9)校企人员互兼互聘协议书、聘书及工作情况;(10)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及资料共享方面的材料;(11)专业教师与企业(或行业)有关人员合作、论著等材料。

八、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资料的收集

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工作总结等方面的原始资料;(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的原始资料;(3)院系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文献;(4)学生学分制实施细则;(5)学生学籍异动情况;(6)教学改革方案、实施过程、阶段小结及原始资料。

九、师资队伍方面资料的收集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资队伍基本状况(含学历、职称、年龄、学缘情况);(2)教师科研、教研活动情况(含参加各类科研、教研学术会议、科研教研课程立项项目及结题报告、、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奖情况);(3)教学效果测评情况;(4)师资队伍建设规划;(5)教师培训进修情况;(6)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培训进修内容、效果和经费投入等);(7)人才引进情况;(8)教学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情况(含管理人员、业绩);(9)省级、校级专业带头人申报材料及批复;(10)优秀教师申报、评审及批复;(11)教学、科研骨干基本情况。

十、学生素质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素质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参加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及证书复印件;(3)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计划、过程和总结(含文字材料、图片资料);(4)学生社团活动情况。

十一、学生就业方面资料的收集

学生就业方面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学生就业机构及人员情况;(2)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3)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情况及原始资料;(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和学生就业单位一览表;(5)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及原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