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竞技运动的特征十篇竞技运动的特征十篇

竞技运动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34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1

【关键词】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构造;结构特征;要素电子竞技运动是以高科技化的软硬件设备为运动器械,在人与人之间的进行的智力对抗运动,主要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以及人(队)与人(队)之间的竞赛等三大要素。它是计算机技术和竞技运动完美结合的产物〔1〕。时至今日,尽管关于电子竞技运动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类型划分、职业和产业化发展取向,以及是否属于体育竞赛项目方面,其理论基础研究却极其单薄,导致目前对电子竞技运动学理认识的模糊,导致对电子竞技运动的归属争议不止,严重制约了电子竞技运动的良性发展。因此,从学理视角出发,系统研究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要素及其结构特征,采用模糊数学(Fuzzymathematics)法研究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四级要素的相对权重数值,并用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对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四级要素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测,以此来确定电子竞技运动的内部结构特征,以期为促进研究电子竞技运动提供理论层面的基础性成果,为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在国际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为电子竞技运动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构造

1?郾1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概念界定

所有学科领域都使用结构概念作为重要的分析范畴,所谓结构是指在总体中的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既有特定差异性又有相同性的相对不变的关系)〔2〕。结构是指系统的内在规定性,是构成有系统的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相互结合的内在组织形式,是事物组合和存在的一种普遍形式。当系统的要素和所处的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发挥。

基于结构的概念,依据发生定义学理论,本研究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界定为:是指组成电子竞技运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与作用方式特征的总和。其实质是构成竞技电子运动的整体框架以及框架中的各个要素和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与作用方式特征的关系的集中体现。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是电子竞技运动内部的基本构造,隐藏于其内部,反映在电子竞技运动的功能之中。对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研究充分体现出了宏观向微观、抽象向具体、显性向隐形、表象向本质的认知规律,利于深化对电子竞技运动本质和功能的系统了解,更大程度上发挥其功效。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构造是对其进行基本的初期构造,然后进行结构和技术上的分析,最后进行深入的刻画研究、进行调整。其基本原理是首先要分析电子竞技运动的内容,分析内容与结构之间的具体关系,然后确定分析其中的正确性,进行结构构造。系统认识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电子竞技运动在现实发展中的各个方面的完善和科学保障,利于电子竞技运动的良性发展。

1?郾2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框架构造

电子竞技运动是计算机技术和竞技运动完美结合的产物,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游戏和网络体育游戏(源于游戏但又高于游戏),又有别于现实中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具有多维度的特征。其竞赛过程凸显在虚拟化和虚构化的两个本质特征方面,与现实中的竞技体育运动相比,电子竞技运动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条件和场地器材等都没有特殊的要求。从运动训练学理论分析,竞技体育的内部构成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3〕。“竞技运动结构的构造也是主要包括竞技运动结构各部分的层次模型,包括选材、训练、竞赛和管理,其中训练和竞赛是核心要素”〔4〕。因此,对于电子竞技运动而言,其结构的构造可以从训练、竞赛和管理三个要素进行。同时,运动竞赛过程包括赛前准备、竞赛实施和赛后评价三个基本阶段,每个阶段可以视为整个竞赛系统中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三个子系统功能〔5〕。基于运动竞赛过程的三个基本阶段,依据电子竞技运动的自身特征,本文构建出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1?郾3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要素解析

(1)竞赛策划:构成竞赛策划的主要要素包括参赛奖励、环境分析、状态诊断和参赛计划。参赛奖励是队员参与比赛的主要驱动力,而状态诊断是科学化设定比赛成绩和目标的基本判断依据,环境分析则是规避各种外界因素干预比赛的必要条件,参赛计划则是对竞赛周期规划的总体思维运筹。

(2)赛前训练:构成赛前训练的要素包括计划制定与实施,模拟训练和状态调整。科学化制定的训练计划是赛前训练的总体指导纲要,而训练计划的具体实施则是赛前训练的的实践运行;模拟训练则是针对对手的强化手段;状态调整是赛前训练的必要恢复。

(3)竞赛表现:构成竞赛表现的要素是参赛队员的临场水平发挥、教练员和相关人员的临场指挥能力以及裁判影响和环境影响。其中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是对赛前训练以及竞赛状态调整的直接反应;队长或者教练员的临场指挥是运动员战术调整和心理调控的重要支柱;裁判影响和环境影响是运动员公平、有序比赛的主要因素。

(4)竞赛控制:其构成要素是竞赛规则和竞赛规程。其中竞赛规则是运动员战术调整,人员调配,裁判员判定违规以及判定名次的唯一标准;竞赛规程是观众选择赛事观看、运动员统筹安排的参考指南。

(5)竞赛保障:其构成要素是医疗保障和后勤保障。其中医疗保障是运动员不断调整身心指标,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重要手段;后勤保障是运动员规避外因干扰,集中精力于比赛的必要条件。

(6)竞赛评价:竞赛评价是探寻竞赛根本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竞赛评价反思比赛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为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提供依据。

2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层次划分及要素权重

2?郾1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层次与要素的权重确定

基于结构框架的构造,“运用德尔菲法(Delphiexpertassessmentmethod)和模糊数学(Fuzzymathematics)确定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四级要素的相对权重数值”〔6〕,并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对其内部结构的一致性进行检验〔7〕,确定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层次及要素〔8〕。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层次划分及要素相对权重(见表1)。

2?郾2电子竞技运动结构要素相对权重的计算

以“临场发挥”所隶属的四级层次要素为例,对要素相对权重的计算过程进行说明。邀请6名相关研究的专家(简称p),基于本人研究成果经验的运用判断,逐一对评价要素的原始权重进行打分,再对原始权重归一化处理。原始权重的矩阵如表2、表3、表4所示。

以下计算均采用归一化后的矩阵数据。

计算关于每个指标的平均权重:

(1)

表示第几个指标的平均权重,k是专家的总人数。

原始权重偏移量的计算:

(2)

αij*表示原始权重的偏移量

确定新权重:

由于偏移量越小,将在实际权重中占的比例越大,设:

(3)

(4)

对a0=[α10,α10…αn0]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

(5)

其中:αj表示指标j的新权重。

依据以上步骤,可得电子竞技运动三级要素中“临场发挥”所隶属的四级层次要素相对权重。计算结果见表5。

2?郾3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层次要素信度检验

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是测验内部一致性信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对电子竞技运动结构要素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

克伦巴赫(Cronbach)alpha系数计算公式为:

(6)

其中k为评价表中的被评价对象数,Si2为第i要素得分的方差,Sx2为整个评价要素总得分的方差。

在本文中变量k=68,∑Si2=1.57,Sx2=10.09带入公式(6)可得α=0?郾869。一般认为α=8—9为内部一致性良好〔9〕。检验结果证明:本研究构造的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层次合理,四级要素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3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特征

2010年版《辞海》对“特征”的定义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描述的是该事物与他事物比较后的不同征象。”〔10〕依据该界定,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特征是指构成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区别于其他竞技体育运动结构的特殊征象、标志。包括了整体框架结构、结构层次以及结构要素的特殊性。

3?郾1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框架特征

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框架的构造是研究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特征的基础。根据上述研究,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是由竞赛准备过程和竞赛实施过程两部分组成。竞赛准备是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框架基础,竞赛实施是框架的主体。充分的竞赛准备是竞赛实施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竞赛实施是竞赛准备的集中体现。构成了电子竞技运动的二级层次要素,包括了竞赛策划、赛前训练、竞赛表现、竞赛控制、竞赛保障以及竞赛评价。这些二级层次要素不仅体现出电子竞技运动的完整比赛的具体工作环节,并且呈现出了所有的参赛内容。因此,电子竞技运动结构框架的特征突出呈现出了框架的系统完整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3?郾2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层次特征

电子竞技运动的层次结构根据从宏观到微观的认知过程构建规律,明晰地展现出了四级层次体系,系统地反映出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内部构造。纵观各层次之间,清晰地体现了有序链接、依次递进、环环相扣的网状结构。因此,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层次特征表现出层次的逻辑性和结构的关联性。

3?郾3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要素特征

电子竞技运动结构的要素是以电子竞技运动的本身特点为依托,充分参考运动竞赛结构的各个要素而提出的,为研究其要素特征提供了解析的关键要点。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要素是由第四级要素构成,共68项,表现了其复杂繁多的特点,充分反映了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内容。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要素不但系统地构建和衔接了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并且有秩序地夯实和建构出了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层次。因此,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要素特征表现出要素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

4小结

以虚构化的电子竞技运动中的智能技能结合类项目Dota(Defenseoftheancients)为载体,结合运动竞赛结构层次框架建立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层次框架体系,运用德尔菲法(Delphiexpertassessmentmethod)和模糊数学(Fuzzymathematics)计算求出了电子竞技运动结构要素的相对权重值,基于克伦巴赫alpha系数对四级要素内部进行一致性检验,数据显示检测结果呈现出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反映出本研究构造的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结构层次以及结构要素客观、合理、科学。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框架特征表现出框架的系统性和结构的稳定性;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层次特征表现出层次的逻辑性和结构的关联性;电子竞技运动的结构要素特征表现出要素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

参考文献

〔1〕李宗浩,王建,李柏?郾电子竞技运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发展脉络研究〔J〕?郾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3?郾

〔2〕高鹏程?郾试论结构的概念〔J〕?郾学术交流,2010,(2):35-38?郾

〔3〕田麦久?郾运动训练学〔m〕?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12-454?郾

〔4〕胡亦海?郾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郾

〔5〕王生有?郾竞技篮球运动竞赛过程结构研究〔J〕?郾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2):97-100?郾

〔6〕王宇亮,刘智慧?郾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桥型方案比选模型〔J〕?郾工程设计与建设,2005,37(1):14-17?郾

〔7〕王晖,陈丽,陈垦,等?郾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J〕?郾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5):583-589?郾

〔8〕刘建和?郾运动竞赛学〔m〕?郾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郾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2

关键词:电子竞技运动市场开发价值开发特征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108-03

前言

电子竞技运动是以电子(包括计算机及其相应的硬件和网络软件设备)为载体,并严格遵循一定的体育比赛规则,表面上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对抗,其本质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斗智斗勇的对抗性的阳光体育运动。它与类运动一样都属于智力电子竞技运动。从1996年开始,电子竞技运动才开始进入我国。2003年,我国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把电子竞技运动归入体育类项目。目前,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但在国际上,电子竞技运动已经处于成熟发展的阶段,并为国家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回顾历史,电子竞技运动这项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新生的事物在我国市场上仍是一片空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本文对电子竞技运动市场开发的价值进行了相关研究,为让更多的部门,商人开发这片市场,为电子竞技运动的价值做绵薄的贡献。

1电子竞技运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电子竞技运动在国外兴起。被看作体育项目的延伸,电子竞技运动的发展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阶段。目前,国际上电子竞技运动发展日趋成熟,其俱乐部朝商业化,竞技赛事朝品牌化,组织朝规范化,赛规朝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国际上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娱乐业已创造了巨额财富,电子竞技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也已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水平在赛事规模、影响力、活动组织等方面与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在国内,电子竞技运动者包括爱好者、玩家甚至运动员,其参加比赛的样式日渐增多,其中18~24岁的年轻人居多,市场倍受关注。从管理方面来说,电子竞技运动市场赛事、赛规、赛制的杂乱无章,不完善以及运动的公平、公正、权威性得不到保障,队员们即使代表国家参加比赛也只是以自我表现为主,人心涣散,竞技水平良莠不齐,必然导致运动成绩时好时坏,极不稳定。

现在我国不同部门和地区有美称代表中国或地域性的各种各样的电子竞技运动会,但赛事组织者对电子竞技运动赛会的概念及品牌赛事的权威性设置理解不一,于是各自为营,导致赛会缺乏统一的比赛赛程、规则、标准等,同时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和产业规模,不利于电子竞技运动的普及和其赛事水平的提高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电子竞技运动爱好者、媒体、赞助商等都是单独游走在业内,发展零散,中国的电子竞技运动竞赛市场近年来一直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盲目的状态。直至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国内的发展。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副主任杨英在2010年全国电子竞技运动工作计划安排中就强调了政府将对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将加大关注力度,并对其具体事宜做了一个明确的表态。这表明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仍有很大的发展与提升的空间。电子竞技运动将向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路线发展。

2电子竞技运动市场开发需要的条件

2.1需要政府的支持

电子竞技运动是我国市场上的一片空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电子竞技运动要想在我国有长足的稳定的前进的发展,需要我们国家政府的大力重视与支持。例如,为什么韩国电子竞技运动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就是因为韩国政府的重视与大力支持。我国政府不是很重视电子竞技运动大发展,直到现在我国电子竞技运动一度处于发展的低弥期。因此,电子竞技运动要想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政府的支持做后盾必不可少。

2.2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

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为其做保障,除了政府的不支持以外,广大家长坚决不让孩子触碰电子竞技运动,因为他们认为电子竞技运动就是网络游戏,怕孩子一沾即上瘾,毕竟传统观念在作祟。如果我国有健全、明确的法律条文为电子竞技运动做证明,那么它就名副其实。

2.3需要商人的助推

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市场上是一片空白,是一个商机。经商即为盈利,由于之前有商人纷纷投资电子竞技运动但是不仅没有收益反而是一败涂地!其他商人看此现象后不愿意再投资做赔本的买卖,因此,商人不愿意投资没有胜任的助推也是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不起来的一方面原因。

2.4需要媒体的宣传

电子竞技运动要想取得市场的发展空间必定需要媒体的大力支持作报到、宣传,尤其是电视、网络的大力支持与助推。自从03年宣布电子竞技运动为我国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之后,截止到04年6月4日,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宣传还不到一年即遭央视禁播,电子竞技运动的群体是15到35岁的年轻人,却被视为与网络游戏一样是“电子海洛因”,一度被网络、电视所禁播。为什么很多人会这么坚决抵制电子竞技运动?媒体宣传力度不够!06年《鲁豫有约》栏目曾为电子竞技运动所正名,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收效。看来电子竞技运动还是需要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大力宣传做辅助。

3电子竞技运动的市场开发特征

3.1设计者及开发商针对不同年龄阶层及心理特征,设计、开发出款式新颖、多样、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运动游戏

3.1.1电子竞技运动的目标市场以15-35岁的年轻人为主体

对于这类对生活对目标意气风发,激情燃烧,充满昂扬斗志的青壮年群体,对于新事物也易于接受。游戏设计者及开发商要设计一款适合这类人群消费的游戏,这类消费群体的游戏要以款式新颖、多变、有趣、竞技性强为主方能吸引眼球。

3.1.2电子竞技运动可以中老年人为辅助

对于中老年人群体因为年龄层原因,中老年人群体相对于青年群体他们不像青年人那样充满斗志,活力四射,游戏设计的主体对象主要还是针对青少年群体,可以这类年龄层的中老年人为辅助健全电子竞技运动市场。对于这类群体可以设计出款式稳定、运动强度及激烈性稍小的游戏。这对电子竞技运动的空白市场也是一个机遇与挑战。

3.2电子竞技运动以健康为主,突出电子竞技运动对人类的有利性能

3.2.1身心健康性

比如,针对15-35岁的目标市场为主体,可设计、开发出让四肢,全身多动,让思维更灵活的游戏款式并宣传,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利于身体健康。比如,对于中老年这个辅助群体可以针对此群体设计并宣传治疗颈椎病,老年痴呆的游戏款式。

3.2.2益智性

电子竞技运动不等同于网络游戏,但它也有网络游戏益智性的一面。既然电子竞技运动属于竞技运动,那么竞技运动所具备的属性它也会有。在竞技运动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比赛规则,运用合理的技战术手段以取胜为目的的运动,不仅要动手肯定也要动脑,不动脑根本不可能获取电子竞技运动的胜利。在动脑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不自觉地开发了智力。因此说其具有益智性。

3.2.3促进人体的协调性

电子竞技运动者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发散思维、扩展思维、逻辑思维、缜密思维的能力,处理事物的应急反应能力,心理素质能力,眼睛、四肢的协调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参与者之间速度、配合、默契的团队合作精神。总之,就是培养电子竞技运动参与者由内而外的整体素质的协调性能力。

3.3电子竞技运动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电子竞技运动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似乎与体育运动中的“金牌战略”一样脱不了关系。所以,电子竞技运动员在获胜以后,颁发其应得的奖章及数额丰厚的奖金作为鼓励,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感兴趣进而亲身参与实践。

3.4电子竞技运动以培养职业化电子竞技运动员为导向

电子竞技运动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金牌战略”以外,培养年轻化的电子竞技运动员是其长盛不衰,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所在。如果电子竞技运动发展后继无人,还怎么实现可持续,还怎么实现发展。所以,电子竞技运动要以培养年轻化的电子竞技运动员作为其不断发展的导向。

4电子竞技运动市场开发的价值

4.1政治价值

每个国家的优秀运动员参加竞技比赛时都有为国争光的荣誉感与价值感,当每个国家的运动员获得奖牌时代表的不仅仅只是个人的利益,同时还有自己国家的荣誉。同理,电子竞技运动员在国外参加世界级的大型比赛时,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运动员们代表的不再是他自己的荣誉,代表的也是中国的荣辱!电子竞技运动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地位,这是电子竞技运动的政治价值。

4.2经济价值

电子竞技运动在美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占国民经济总值的很大一部分,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电子竞技运动既然具有市场开发的价值,那么它必定有市场潜在的经济价值。在我国虽然国家体育总局只是名誉上承认电子竞技运动是一项体育运动,可能受各个方面的传统思想影响,电子竞技运动在我国的经济价值表现不明显。但是,这也并不否认电子竞技运动具有的经济价值。

4.3教育价值

电子竞技运动员年龄小的还未满18周岁,仅15岁,这时候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还没有完全定型。尤其在这个年龄段的电子竞技运动员应该经常给他们注入正确、新鲜、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贯彻“人本主义”原则,使他们明白未来还很长,教育他们做什么事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勇气,成功不是那么唾手可得的事情。同时,电子竞技运动员及参与者在电子竞技运动中不自觉地被灌输了自由价值、公平价值、公正价值、竞争价值、娱乐价值、审美价值、规范价值等各方面的教育价值。

4.3.1自由价值

电子竞技运动员及参与者有选择参加与不参加比赛的权利,有选择参加何种游戏项目的自由权利,有选择在比赛中怎么结合、运用技战术,怎么竞争争取比赛获胜的权利等等各项自由的权利。

4.3.2公平价值

电子竞技运动员和体育运动员一样,在参赛中地位人人平等,比赛规则是既定的,有利于教育电子竞技运动员公平价值的形成。

4.3.3公正价值

同样,电子竞技运动员在参加电子竞技运动中,得分和规则等各个方面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公正的,不存在任何水分。

4.3.4竞争价值

在电子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为了获取比赛胜利,必定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教育运动员、参赛者以及大众群体形成强烈的竞争价值。

4.3.5娱乐价值

电子竞技运动为什么广受年轻人的欢迎?因为电子竞技运动有游戏的趣味性,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是开始的第一步,感兴趣才能更好地驾驭住此项运动,电子竞技运动具有趣味性,愉悦人心,增加活力,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娱乐的价值。

4.3.6审美价值

电子竞技运动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体育的表现形式及内容在满足主体美感需要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客体对主体的满足感。在电子竞技运动中,美感主要体现在电子竞技运动参与者高超的技能,娴熟的战术运用,充满激烈的竞技性与对抗性的技、战术的结合运用以及充满动感的人体展示画面,给人以愉悦身心的感官满足与享受。

4.3.7规范价值

体育竞技运动按照本身独特的规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准则性的制约与限制性的约定,形成了一定的比赛规范与规则。比如在竞技比赛中坚决抵制现象,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比赛原则等等。所以说,电子竞技运动具有规范价值。

4.4文化价值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电子竞技运动的文化特指电子竞技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比如比赛意识、规则、制度、精神、价值理念等等都属于电子竞技运动的文化价值,能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

4.5发展价值

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变化着的,电子竞技运动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电子竞技运动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也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发展价值。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3

摘要:高难度323C起跳技术是影响该难度动作高质量完成的关键环节,其动作人体重心的运动学基本特征与要素是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运用运动生物力手段对起跳阶段人体重心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助跑结束时获得的水平速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而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也不是越小越好。一级运动员右腿摆动慢,上步不积极,左腿蹬摆不充分,左臂摆幅小是导致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增长小的关键所在。右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与垂直速度呈显著正相关,武英级起跳时左腿加速摆动与右腿快速蹬伸的协调配合是起跳离地时获得较大垂直速度的最重要原因。蹬伸时段重心水平位移与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之间呈显著性相关;缓冲时段一级运动员没有武英级身体重心下降低,但用时还长,然而蹬伸时间没有显著差异,这是一级运动员没有武英级完成动作好的最根本所在。

关键词:竞技武术;高难度323C;起跳;人体重心;运动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G8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715-05

aComparativeBiomechanicalanalysisonKinematicCharacteristicsofHumanBodyGravityCenterintakeoffphaseofSelectiveprogramCinCompetitivewushuRoutine

――takinghighdifficulty323CinSelectiveLongBoxingasanexample

GaoLi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LudongUniversity,Yantai264025,ShandongChina)

abstract:takeofftechniqueinhighdifficulty323Cisthekeytohighquality

completionofthismovement;thekinematicalbasicfeatureofbodygravitycenterisimportanttoevaluation.thispaperdoesacomparativeanalysisthebiomechanicalfeaturesofhumanbody'sgravitycenter.itdiscoversthatwhentherunupisfinished,thehorizontalspeedthatisgotisnotthehigherthebetter;whilethereducedhorizontalspeedinbufferingphaseisnotthelessthebetter.thefactthatBand1athleteswingsrightlegslowlyanddoesnotstepforward

actively,hisleftlegdoesnotstretchadequately,theswingrangeofleftarmissmall,whichisthekeytothesmallincreasedhorizontalspeedfortheleftfootinthephaseofleavingground.andwhentherightlegistakingofftheground,thelossofhorizontalvelocityispositivelycorrelatedwiththevertical

velocity.intheprocessoftakeoff,thepropernegotiationofleftleg'sswingattheincreasedspeedandrightleg'squickstretchisessentialtothattheeliteathletereceivesmoreverticalspeedintheprocessoftakeoffandleavingground.thereissignificantcorrelationbetweenhorizontaldisplacementofgravitycenterinthestageofstretch,andhorizontalvelocityofgravitycenterandverticalvelocityofgravitycenterintheleftlegwhentakingofftheground.theheightofgravitycenterofbodyofBand1athleteishigherthanthatofeliteathlete,andBand1athleteislongerthaneliteathleteinthebufferingstageofjumping,butthereisnosignificantdifferenceatthetimeofstretch.

Keywords:competitivewushu;highdifficulty323C;takeoff;centerofbodygravity;sportbiomechanics

武术套路从1957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起至今50余年,经过众多专家、学者和武术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较稳定的评判标准,技术的发展在60年代追求“难度大、质量高、形象美”,后来遵循“突出竞技特色、提高艺术水平,鼓励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现在提出“高、难、美、新"的技术发展方向,使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从内容到形式、从技术到水平沿着其自身的规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面临武术项目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大环境下,为进一步突出其竞技化属性,向国际竞赛项目接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新出台了《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新规则重点突出难度动作,并对难度动作进行量化,确定难度等级,大幅度增加了难度动作分值比例[2],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技术动作向高规格化和难美化的方向发展,也提高了竞技武术套路的可比性及裁判员评分的可操作性。

高难度323C(旋风脚转体720°)是新规则自选长拳中难度等级最高(C级难度)的跳跃动作之一,高质量的完成此难度动作,不仅能增强套路演练的节奏和气势,而且是拉开比分差距,决定运动员最后成绩优劣的重要因素。高难度323C起跳技术是完整技术中技术成分较高、动作细节较复杂的环节,其动作人体重心的运动学基本特征与要素是重要的评价依据之一[3]。对此,本文拟运用美国“aRieL”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四川省武术队8名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其中武英级4名,国家一级4名)高难度323C动作进行三维摄像解析,重点对起跳阶段人体重心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与研究,揭示不同等级运动员技术动作差别的运动学特征,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掌握该技术动作特点,提高成功率,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四川省武术队8名优秀男子套路运动员。群体的基本情况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竞技武术套路难美动作的相关文献,了解当前竞技武术长拳自选套路难度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为本论文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1.3.2三维摄像解析法

采用两台JVCGR-DVL9800摄像机同步定点拍摄高难度323C动作。拍摄时,左机置于起跳方向的左侧,其主光轴对准动作阶段中心,拍摄距离12m。右机也置于起跳方向的左侧,并与左机主光轴成82°夹角,其主光轴对准动作阶段中心,拍摄距离12.5m。两台摄像机采用外时标(发光二极管)作为同步标记。拍摄速度为50场/s。拍摄前对放置在起跳点的爱捷004-a0三维辐射框架进行标定。根据对录像带的观察和拍摄时武术专家对该难度动作的现场评分(表1),对运动员完成的最好的一次技术实验的录像画面采用艾立尔运动图像测量解析系统进行解析,选用日本松井秀治人体模型,所得数据采用数字化滤波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6Hz。

1.3.3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所测得数据进行分析与筛选,所获得运动学参数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得到各项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及相关程度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组间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

2结果与分析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是指从助跑最后一步左脚着地时刻开始到右脚离地时刻结束。为了分析动作的方便和需要,将起跳动作分为2个时段。即缓冲时段(左脚着地时刻到身体重心最低点时刻);蹬伸时段(身体重心最低点时刻到右脚离地时刻,其中经过了右脚着地时刻、左脚离地时刻)。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动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左脚着地时,右臂向上向后摆臂至头部后上方,左臂随之摆臂并收至右胸前。右腿随即上步,脚尖内扣,左臂由上往前下摆臂,右臂随之回落,上体向左旋转前俯。紧接着右腿拧转蹬伸,左腿快速向外蹬摆,左臂向外加速抡摆,右臂向上摆动,重心投影点逐渐移向起跳方向,以期获得转体力矩。左脚离地后,伴随着两臂的制动,左腿加速向外向上摆动,右腿迅速蹬伸来完成起跳动作。为了更深入分析起跳阶段人体重心运动学特征的差异,根据起跳技术特点和动作顺序,把特征画面时相确定为:“左脚着地”,“身体重心最低”,“右脚着地”,“左脚离地”和“右脚离地”共5幅特征画面。这些特征画面,即不同动作时刻,可表征动作时段基本力学特征与动作质量[4]。本文主要对上述2个时段5个时相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分析和讨论。

2.1起跳阶段人体重心速度特征对比研究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利用人体在助跑前所获得的水平初速度,创造尽可能大的腾起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为后续腾空转体动作的完成创造条件。起跳过程中,人体重心水平速度的损失和垂直速度的获得是影响起跳效果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5]。为了研究人体重心速度特征对起跳效果的影响,我们绘出了人体重心速度变化规律曲线图(图1、图2),并罗列出起跳过程中相关的运动学参数(表2-表4)。

2.1.1人体重心水平速度特征对比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均是从大到小,又到大再到小(图1)。由表2可知,左脚着地时刻,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水平速度分别为1.24m/s、1.30m/s,二者无显著差异(t=-0.20,p>0.05);重心最低点时刻,一级运动员水平速度、水平速度损失值及损失率与武英级也无显著差异。(t=-0.20,p>0.05;t=0.15,p>0.05;t=-0.64,p>0.05;t=-0.71,p>0.05)。表明,缓冲时段一级运动员水平速度的损失值及损失率与武英级相比均无质的差别。对左脚着地时刻水平速度、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与右脚离地时刻垂直速度的相关分析结果(r=-0.01,p>0.05;r=0.10,p>0.05)表明,助跑结束时水平速度的获得并不是越大越好,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也不是越小越好,它们对后续起跳腾空动作的完成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此时段,水平速度的下降主要是左脚着地时对地面产生的摩擦力而引起的制动与支撑反作用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造成的。这部分损失的水平速度将通过左腿的退让性收缩将其以肌肉弹性势能的形式储备起来,在开始蹬伸初期以动能的形式释放出来,为身体重心运动方向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提早积累创造有利条件。这一点,从运动员水平速度的损失值与左脚离地时刻重心垂直速度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r=0.85,p

综上所述,一级运动员缓冲结束后,左腿的蹬摆幅度小,左臂的摆动和右腿的前摆动作速度慢,影响了重心水平速度的增加,导致左脚离地时水平速度小。左脚离地后,左臂制动不及时,右下肢制动动作不充分是导致右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大的关键所在。

2.1.2人体重心垂直速度特征对比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重心垂直速度变化均是从大到小,再到大(图2)。起跳过程垂直速度的变化特征与起跳时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变化关系极为密切。当助跑最后一步左腿处于最大缓冲时,重心高度下降至最低点,此时重心沿垂直轴的速度值最低(理论上为0)。而从缓冲结束之后到右脚蹬离地面结束,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上是一个不断加速上升的过程,垂直速度随着身体重心的高度不断上升而增大至右脚蹬离地面瞬间达到最大值。从表3可知,左脚离地时刻,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垂直速度分别为1.67m/s、1.98m/s,二者呈显著差异(t=-2.51,p

起跳的腾起角度(α)是顺利完成空中转体720°的重要条件。我们定义为起跳离地时刻腾起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比值的反正切值。即:arctgα=Vy/Vx,一级运动员腾起角67.43°,而武英级76.03°,二者呈显著差异(t=-3.69,p

由此可见,左腿加速摆动和右腿快速蹬伸的协调配合是影响起跳离地时刻重心垂直速度的最重要因素。一级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起跳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起跳垂直速度、腾起角均小于武英级,影响了离地后的腾空高度和滞空时间,不利于空中击响和旋转动作的顺利完成。因此,一级运动员在起跳阶段应重点加强下肢专项爆发力和柔韧练习,注重蹬伸和摆动的协调结合。

2.2起跳阶段人体重心位移特征对比研究

2.2.1人体重心水平位移特征对比

旋风脚转体720°起跳阶段,人体重心水平位移呈明显的线性状态,两级别运动员重心水平移动速度较缓和,差异较小(图4)。从表4、图3分析可知,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缓冲时段身体重心水平位移分别为0.07m、0.09m(t=-1.41,p>0.05);蹬伸时段重心水平位移分别为0.14m、0.20m(t=-2.42,p

2.2.2人体重心垂直位移特征对比

起跳阶段人体重心从助跑最后一步结束左脚着地时刻开始到右脚离地时刻结束是一个先下降后不断上升的过程(图5)。这是因为左脚着地时膝关节屈膝缓冲,加之上体拧腰下摆,两臂由上向体前抡摆,身体重心降到最低点。从表4可知,缓冲时段,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身体重心下降高度分别0.07m、0.09m,二者呈显著差异(t=-2.83,p

2.3起跳阶段时间特征对比研究

本文中起跳时间与起跳离地的垂直速度呈显著负相关(r=-0.92,p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助跑最后一步结束左脚着地时刻水平速度、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与右脚离地时刻垂直速度均无相关关系(r=-0.01,p>0.05;r=0.10,p>0.05)。说明,助跑结束时获得的水平速度并不是越大越好,而缓冲时段水平速度的损失也不是越小越好。

2)一级运动员右脚着地时刻、左脚离地时刻的水平速度与武英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2.45,p

3)右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的损失率与垂直速度呈显著相关(r=0.95,p

武英级起跳过程中,左腿加速摆动与右腿快速蹬伸的协调配合及左臂及时制动是起跳离地时获得较大垂直速度的重要原因。

4)一级运动员起跳离地时刻的垂直速度、腾起角度小于武英级,影响了离地后的腾空高度和滞空时间,不利于空中击响和旋转动作的顺利完成。

5)蹬伸时段重心水平位移与左脚离地时刻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呈显著性相关(r=0.95,p

6)缓冲时段,一级和武英级运动员身体重心下降高度分别为0.07m和0.09m,二者呈显著性差异(t=-2.83,p0.05),这是一级运动员没在武级英完成动作好的关键所在。

3.2建议

1)运动员需根据自身训练水平,助跑的技术,发挥速度的快慢等特点,在平时训练中努力寻找速度与力量之间的最佳结合,使助跑速度与自身的专项力量素质相匹配,在保证左腿能够快速充分蹬伸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助跑速度。

2)提高左腿的支撑蹬伸、摆动能力和右腿的摆动、拧转蹬伸能力的协调配合是一级运动员今后训练的重点。

3)重点加强下肢专项力量和柔韧练习,特别是左腿的退让性工作能力与右腿的快速蹬伸能力,注重动作的蹬摆结合与制动,应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起跳垂直速度与腾起角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总之,影响旋风脚转体720°的因素较为复杂,起跳技术的每一环节都对其后续技术动作的完成产生直接影响。教练员一方面要根据新规则的指导,对难度动作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把难度动作的关键技术作为训练的突破口,严格按照技术原理和动作结构特点发展和改进技术动作。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专项素质、运动技能、神经类型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在难度动作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温佐惠,王明建,艾泽秀.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得失分因素之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69.

[2]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2003)[S].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3:6-7.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09-311.

[4]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6:285,201.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4

关键词:运动训练学;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系统性;皮球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G80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2-0116-03

ananalysisofathleticCapacityStructuremodel

――establishmentofBalltheory

LiYan,DonGYunzhen,LiKe

(p.e.School,LudongUniversity,Yantai264025,ShandongChina)

abstract:thestudyandestablishmentofathletes’capacitystructuremodelisneofthemainstepsforathletes’modetraining.althoughthepresentstructuremodelofathleticcapacityhasbeenstudiedfromvariousperspectives,theretillexistmanydrawbacks.thenewmodel,basedonthetheoryofsystemandchaos,hasshownsuchadvantagesasintegrity,visuality,dynamicandfuzzification,whichhasinterpreteditsfeaturesandchanges,andhascompensatedthedefectsofpreviousresearches.

Keywords:theoriesofsporttraining;modeofathleticcapacitystructure;systematization;balltheory

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和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1]。作为生产运动成绩的运动训练过程,其核心任务便是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故竞技能力在运动训练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因此,国内外许多训练学学者对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种独立或者互为补充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比如“木桶理论模型”、“双子模型”、“胶泥理论模型”、“合金理论模型”等等,这些研究深入地揭示了竞技能力的内涵和要义,填补了竞技能力的理论研究空白,有力推动了运动训练实践研究的发展。同时,上述研究也存在了不足和缺点,因此本文以模型的系统性特点为切入点,对现有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建立新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以求教于专家。

1现有竞技能力结构模型的梳理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研究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学学者们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进行研究,如“木桶理论”、“合金理论”、“双子模型”等,但是对这些构建的模型,学者们存在很大的争议,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商榷。本文以系统论为切入点,尝试性提出一种新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因此,需要以系统论的观点对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简单地梳理和评价。

木桶理论强调竞技能力的全面性[2],过分专注于竞技能力构成中“短板”的作用,而却在相当的程度上忽视了“长板”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没有能够准确的解释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动态的,可迁移的互补关系[3]。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木桶中的“短板”在决定木桶容量大小时单独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在竞技运动过程中,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都是通过整体展现的,每个要素不可能单独对竞技能力水平起到决定作用,也就是说,无论“长板”或“短板”都是靠影响其他“板子”的作用来影响整体的容积。这是以往研究中被遗漏的地方。同时,竞技能力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的内涵,而木桶理论忽视了桶内水质的发展变化,因为不论是木桶的长板也好,短板也好,仅是系统的外部构成,而桶内水质的变化才能突出系统的本质特性。

合金理论[4]主要强调了人体运动能力的构成不仅仅是各种运动素质的简单叠加,而是类似于合金,其总体性能由各组成单质的特性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它由竞技能力整体出发,突出地反映了竞技能力的补偿效应,从这点来看它要优于木桶理论。但“合金理论”却忽视了运动竞技能力的生物性能,并非金属或其他要素构成的系统,它应该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而合金是一次成型,无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内的自复制、自同化、自催化、自反馈。因此,“合金理论”模型最大的缺点是忽视了系统的动态变化,尤其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无法直观地体现出竞技能力在时空转换中的变化特点,表现出刚性太强的缺点,故不宜用其解释竞技能力的结构。

胶泥模型理论和积木模型理论是田麦久博士在木桶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对竞技能力的深入探讨研究。胶泥理论的提出是考虑到竞技能力各构成要素的互补性、整体性、整合性与内部可迁移性,即胶泥理论是尝试描述各因素之间整合后的融合。熊焰等人对此提出了疑问

[5]。笔者认为,这种融合表现出来的只是胶泥之间简单的渗透和移位,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并不符合竞技能力结构是一复杂系统的命题。积木模型是对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的直观展示[6],但是其直观表现是积木的简单叠加,没有以系统的角度去解释竞技能力。

双子模型理论[6]是田麦久博士将“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合二为一而提出来,体现出了竞技能力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与效能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的转移与补偿,以尝试完善木桶理论的不足。但构建模型的目的是简化研究问题,突出本质,而用两个互补模型来解释竞技能力,形式上过于复杂。况且从前面的分析来看,积木模型并不能从本质上解释竞技能力的状态变化。

综上所知,现有的模型理论在解释竞技能力结构的系统性方面出现了问题,有的理论模型虽然具备系统的部分特点和要素,但不符合人体系统的特点,不能体现系统的演化过程,缺乏动态性和开放性,有的理论模型完全缺失了系统的特点和要素,当然就无法从系统的角度完整地描述竞技能力结构。

2现有模型理论的完善与补充――皮球模型理论提出与建立

2.1皮球模型理论建立的理论依据

2.1.1系统理论

贝塔朗菲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一般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但是系统有三项是普遍的、本质的东西:其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其二是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其三是系统受环境影响和干扰,和环境相互发生作用。从实际情形来看,任何系统都必须具备这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成其为系统。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7]。

竞技能力结构是一复杂的、多维系统,其形式结构特征表现为“非加和性,各子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非简单的叠加”,在竞技能力系统演化过程中有“自组织、自同构、自催化、自反馈等几种普遍形态,在竞技能力发展的高级阶段有内随机性、局部不稳定性的变化规律”[5,8]。因此,在建立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模型的系统性特征,即模型的整体性、模型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模型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关系。同时,竞技能力作为人体运动特征表现,该模型应该具有开放性,而非封闭性。

2.1.2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混沌理论(Chaostheory)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

混沌现象发生于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该物体在行动之初极为单纯,但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之后,却产生始料所未及的后果,也就是混沌状态。但是此种混沌状态不同于一般杂乱无章的混乱状况,此一混沌现象经过长期及完整分析之后,可以从中理出某种规则出来[9]。

由于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人是随时变动起伏的个体,而训练的过程基本上依循一定的准则,并历经长期的互动,因此,相当符合混沌理论的架构。也因此,依据混沌理论,人体竞技能力系统容易产生无法预期的结果。此结果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重要的是,运动训练的成效或运动训练的研究除了短期的观察之外,更应该累积长期数据,从中分析出可能的脉络出来,以增加运动训练效果的可预测性,并运用其扩大训练效果。

2.2皮球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皮球理论模型”以人的生物体特征为基础,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遵循系统性特征,并参照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规律而建立起来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对于抽象而成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是以具有弹性的皮球为主体,皮球外形是由五瓣组成,分别代表竞技能力的五个要素: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力,这五个球瓣组成一个具有一定弹性的球体,每一要素在球体内部分别占有不同的空间(图1)。

该模型的特点是任何要素发生变化均可通过皮球弹性的变化来代表,在外部空间即表示运动员总体竞技能力的变化。同时,该模型不是封闭的系统,皮球可以通过气门与外界发生联系,具有开放性,因此,该模型完全具备了系统的基本特征。

皮球模型的建立,首先从整体的角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竞技能力结构的特征和变化,弥补了以前模型的片面和缺陷,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竞技能力的构成和发展变化,丰富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理论研究内容。其次,通过模型的建立,以简便直观的方式展现竞技能力结构,更有利于在实施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通过竞技能力结构特点的变化进行预测,以便更好地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2.3皮球模型的特征

新构建的皮球模型,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与以往模型相比,具有以下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征:

2.3.1整体性特征

整体性特征是系统论最显著的特点。以往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都很好地强调其整体性特征,但也存在缺陷。如“合金理论”模型强调了以系统论的整体性特征为出发点,但系统的整体性是以系统的有机关联性为保证的,“合金理论”仅强调了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却回避了系统的开放性,即系统与外部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有相应的输入和输出[10]。皮球理论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既有各要素紧密结合的形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球体,又有气门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进行能量、信息的交换。正如竞技能力的各构成要素体、技、战、心、智一样,在运动训练的引导过程下,使这一整体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时通过信息的反馈作用,与教练员以及外界训练环境进行信息的互换来影响自身的竞技能力状态。因此,皮球理论模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中研究竞技能力,从而可以达到全面地、最佳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2.3.2直观性和动态性特征

皮球理论模型的直观性和动态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动态性特征,这也是以往模型没有解决的问题。皮球模型以皮球这种具有一定空间立体形态的模型作为竞技能力的体现。皮球模型可以充分利用皮球弹性的变化来直观地、动态地表现和判断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或者训练周期中竞技能力总体水平的高低。如果某一阶段,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则皮球弹性变大,可以弹得更高,反之,某一阶段运动员竞技能力下降,则皮球弹性变小,皮球的弹起高度下降。因此,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及比赛时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或下降,都可以通过皮球模型的弹性变化直观体现出来。

同时,这种动态性还可以反映竞技能力与竞赛环境的互动关系。所谓的竞赛环境,这里特指施加于该模型的外在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外界压力越大,竞技能力的皮球模型反应越强烈,即竞赛时的超水平发挥。但外界压力超出模型所承受的范围,模型就会爆裂,即竞技能力的结构遭到破坏,运动员竞赛时的发挥失常(图2)。

2.3.3混沌性特征

皮球理论模型的混沌性特征是基于混沌理论提出来的。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变化存在着混沌状态,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预期的结果。刘大庆博士的研究表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以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弥补和代偿使其总体竞技能力保持在特定水平[11]。但这种补偿作用同样具有不确定性,心理水平的提高对运动员的技术能力、战术能力以及体能会有何影响?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到底是怎样发生相互联系?这里面存在着“黑箱现象”,许多问题很难有明确地解释。另外,在运动员竞技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训练因素和非训练因素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而这些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预测的。皮球理论模型正好以其内部的封闭型和不可视性来体现竞技能力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混沌性特征。当然,我们应该知道,这种混沌性并非没有规律可言,否则根本谈不上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地把握运动员的训练信息和行为功能的变化进行科学掌控。

3结论

在理论研究中,模型的意义应当引起重视。我们应将现实训练中新鲜信息注入模型予以理解、解释,使模型不断更新,并以更新后的模型继续关照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实践,以实现二者动态开放式的反馈、互动。以往的模型在某一方面可以很好地解释竞技能力的结构和变化问题,但是无法从系统的角度整体、全面地分析。皮球理论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表现出独有的优越性。

不可否认,皮球理论模型毕竟只是一次探讨性的研究,给大家以启示,并不能全面地解释竞技能力的发展变化。另外,任何一个模型的提出只是对一种理论的朦胧预期,要真正达到目标,还需要克服一系列理论上问题,即需要对模型进行检验。这一过程必将是一个充满争论和质疑的过程。我们也期待在不断的争论和修正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竞技能力的本质和内涵,这也是笔者撰写此文的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68.

[2][日]根本勇.林栋译.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J].冰雪运动,1987,(2):10-14.

[3]田麦久,刘大庆,熊焰.竞技能力结构理论的发展与“双子模型”的建立[J].体育科学,2007,27(7):3-6.

[4]李凯.合金理论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1-4.

[5]熊焰,孔祥宁,李景丽.竞技能力结构理论评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55-57.

[6]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145-148.

[7]baike.省略/view/62521.htm.

[8]郑念军,刘新民,刘兴,等.竞技能力新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51-53.

[9]baike.省略/view/38935.htm.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5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6

关键词:心理技术;竞技体育;实验技术;测评技术;干预技术

20世纪80年代至今,运动心理学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心理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已经从最初的心理测量技术的运用,发展到今天较成熟的应用模式。在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心理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谓心理技术,是以研究心理学为目的,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并使成果实践化,为心理学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一门科学。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实验技术、测评技术和干预技术。

一、实验技术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

1.运动员心理状态监测和评价

随着神经生理监测技术的发展,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监测与评价手段日益先进。近年来利用脑电技术研究运动操作过程中心理状态与大脑效率的关系已成热点。研究涉及不同项目的脑电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和竞技状态、心理训练过程、特定时段的心理状态。如张振民等研究提出,eeG的神经元代谢方式可能与技术特点有关[1]。李捷以脑波超慢涨落技术分析训练过程,发明了“高级运动训练状态监控仪”,用于评定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强度、中枢疲劳、应激程度、学习能力等[2,3]。胡咏梅研究发现,脑象图分析技术可以显示运动员大脑处理信息的效率和竞技状态等信息[4]。邹军等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监测了散打运动员的心境状态[5]。以上从电生理、脑成像方面研究了运动员认知特征及心理状态方面的特点,为解释运动员心理训练效果的神经机制,为运动员选材和心理训练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2.运动员认知特征研究

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技术的发展,运动员认知特征及神经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眼动技术、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使用逐渐增多。眼动技术主要用于研究审视场景和视觉搜索策略。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该技术研究了不同项目运动专家认知过程中的眼动特征。如刘翠娟对散打运动员观看视频动作过程中的眼动特征研究[6],李安民等对重剑运动员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研究[7]等。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是通过记录分析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等信息,揭示人类认知加工的脑机制。国内学者采用该技术研究运动员认知特征主要涉及空间注意、知觉预测、注意瞬脱、时间知觉、视觉搜索、运动决策、自动加工等。如杨爱华等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空间注意特征的研究[8],赵洪朋等对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的研究[9],李晓娜等对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的加工过程及机制的研究[10],徐璐等对乒乓球运动员决策特点的研究[11]。由实践可知,运动员的认知优势常常表现在心―眼―手的高度协同。基于此,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综合运用反应时技术、眼动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开展探索性研究,试图证明运动员认知优势的内外一致性。如击剑运动员运动决策研究[11,12,13]、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研究[9]、乒乓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研究[10]均尝试性地使用三种技术的结合。

综上所述,实验技术在运动认知领域研究中发挥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运动专家的认知优势特征。但是未来还需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1)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训练比赛情境,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2)使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提升运动员认知过程的脑空间定位精度;(3)完善各种技术整合联动方案,实现同时记录认知过程的行为、眼动和脑神经变化特点。

二、测评技术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

1.运动员心理特征评定

运用测评技术进行运动员心理诊断和心理选材,是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将心理技术应用于竞技体育最早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运用测评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诊断和选材的内容是多方面的。(1)运动心理能力:邱宜均等编制了青少年运动心理能力测试量表并进行了初步诊断[14]。结果表明此测试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与区分度,可以作为运动心理能力的诊断与选材工具。(2)智力水平:潘前等采用waiS对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健将级运动员或比赛名次好的运动员比非健将级运动员或比赛名次差的运动员智商要高[14];而张力为等用韦氏量表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测验,结果发现被试的智力呈中等水平,同前述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14];刘淑慧等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测验,发现与其他专业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14]。(3)个性特征:张厚粲等用镶嵌图形和棒框测验对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运动员的场依存性作了比较,发现较强的场独立性是竞技运动必备的心理素质[14];陈舒永等用精神运动特性测定法对100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表明神经活动的三个基本特性在运动实践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14]。郑日昌等采用mmpi对我国甲级女排进行人格测试,发现我国女排运动员内向者居多[14]。邱宜均等用16pF对我国男女篮球、排球、划船、短跑、跳水、射击和男子足球等运动员进行测试发现,运动员人格因素因子特点表现出某些共同趋势,而不同专项的运动员其人格因子的分布趋势不尽一致[14]。(4)认知特征:包括感受性的敏锐度、运动反应的速度与准确性、运动表象的完整性和清晰性、操作思维的敏捷性、注意力、记忆能力等。指标主要包括简单反应时(视、听)、时间知觉(视觉、听觉、动觉时间估计)、时空判断;深度知觉、视觉记忆、操作思维、综合反应时(四肢协调灵敏反应)、选择反应时、肌肉用力感、动觉方位感(臂、腿)、双手协调;水平感、浮力感、旋转-定向等。以上指标被证明是不同运动专项选材时的参考指标。

2.运动员专项能力测评

90年代,运动员赛前唤醒和焦虑水平的心理测评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测评技术的应用也卓有成效。例如,祝蓓里对CSai-2进行了修订[15]。叶平则发展了《竞赛认知特质焦虑量表》(CCtai)[16]。王天生提出Stai、SCat、CSai-2三个焦虑量表中存在维度全面性、信效度及常模适用性等问题[17]。张力为根据中国文化特征发展了《赛前情绪量表-t》[18]。另外,有关“心境状态”测评手段pomS量表由祝蓓里翻译修订并提供简表[19]。上述心理测评技术手段的发展应用,对有效把握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提高运动员成才率,1991年,原国家体委运动员科学选材中心组在完成《儿童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的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先后公布了13个项目的选材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多数包含心理测试指标[20]。1993年,原国家体委竞训三司组织对其所属8个项目的运动员科学选材进行了新的研究[21],其中心理子课题不仅完成了各项目标准中的心理测试标准的建立,还发展了3种心理选材测试量具,即《wt智力测试系统》[22]《wt运动员性格调查表》[23]和《wt神经类型测试系统》,后者是对一段时间内广泛用于竞技运动领域的80.8神经类型测试表[24]的改进。

3.运动员心理诊断体系建立

2000年以后,我国学者开始将测评技术应用在建立运动员心理诊断体系上。如2002年部级重点课题“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子课题“优秀运动员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的诊断”研究中,根据“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与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提高和比赛发挥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在现有仪器设备条件和前期研究基础上,选定了个性、注意、情绪、自信心、认知特征、意志品质、动机水平、中枢神经疲劳程度等8类测试指标,以26个运动项目和不同职业的4个群体的3210人作为被试对象,建立了评价系统并开发出测试软件,为优秀运动员提供了一套科学实用的竞技心理能力和状态的诊断系统和工具。目前,由张忠秋完成的一项科技部课题也涉及心理诊断研究领域,在专门设计的计算机软件平台上发展了多项心理测量工具。

综上所述,测评技术在服务于我国竞技体育过程中,经历了从简单应用、专项研发到综合运用等阶段,为运动员心理评定作出突出贡献。然而,随着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测评技术的深入理解,其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还将向如下方向发展:(1)使测评技术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各运动专项的特有评价标准。(2)注重测评技术的系统化,实现运动员心理特征的全方位、多角度测评。(3)提高测评技术的时效性,实现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完成对运动员的有效测评,防止干扰和影响训练竞赛。

三、干预技术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

1.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引进及探索应用

80年代初,董经武等人应中国射击队和中国射箭队的邀请,开始对几名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大胆尝试,其中一名双向飞碟运动员在调整心理状态之后参加比赛,创造了世界记录。于是,更多的运动队(如中国跳水、游泳、体操、田径等队)相继要求心理学家提供帮助,优秀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从此广泛开展起来。如刘淑惠等探讨思维训练对跨栏技术掌握的影响;凤肖玉等用实验方法验证了心理训练对射击运动员的积极作用;徐明欣论述了游泳教学中心理训练的应用;祝树明实验证明心理训练促进了足球战术和训练质量的提高;丁雪琴实验证明了放松和念动训练的应用效果;李建周实验探讨了射击动作特殊知觉的心理训练效果;白丹探讨了跳远心理训练方法等[25]。这些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尝试,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提高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认识。

2.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的广泛应用

进入90年代后,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以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课题形式进行的。在深入运动队的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为竞技运动服务的模式和思路,总结并提出了针对运动员的较有成效的心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扩大服务与科研所涉及的运动项目,显示了运动心理学的强大生命力。

心理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又有许多具体的方法与训练步骤。(1)放松训练:丁雪琴等研究表明,放松训练可以控制紧张情绪,与功法调治相结合可以消除运动员的心理疲劳[14]。王惠民研究表明,放松训练能明显降低肌电值[14]。刘淑慧使用反馈放松与听放松磁带相结合的手段,能短时间内达到放松,并表现在主观感觉与emG水平一致[1]。(2)表象训练:陈舒永等研究表明,被试在表象某一运动动作时,可记录到该动作所用到的肌肉的微弱的肌电活动,且与实际活动时相似[14]。杨锡让研究发现,训练者表象时皮层运动区α波波率减少[14]。丁雪琴等研究表明,念动表象训练后心率明显上升,皮肤电阻明显下降;将表象训练与实际训练结合的效果要比单独训练的效果好[14]。祝树明研究发现,表象训练可促进运动员战术水平的提高[14]。(3)生物反馈训练:王惠民等用生物反馈训练提高运动员的放松能力、表象能力[26]。(4)模拟训练:邱宜均等对国家击剑队进行了对手模拟,比赛气氛、环境的模拟,比赛过程的模拟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7]。丁雪琴采用语言诱导下的内心演练来进行比赛实况的模拟训练,以促使运动员比赛动机的增强[14]。(5)集中注意力训练:丁雪琴研究表明,集中注意力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集中注意[14]。(6)目标设置技能训练:姚家新等采用目标设置技能训练激发了运动员的动机[14]。(7)专项心理训练:张书平从射击技术的结构出发,提出贯穿于训练之中的立枪法、心理―技术结合训练法、入静清心法、表象训练法和徒手训练法等[28]。

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对心理训练来说起步稍晚,其依据的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治疗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等。竞技体育中常采用的心理咨询方法有:(1)系统脱敏疗法:丁雪琴、王斌等曾采用此法治疗运动员一些较典型的心理障碍,如心因性局部疼痛、失眠、某个技术动作严重变形和强迫冲动等,取得了一些效果[14]。(2)思维控制法:丁雪琴、刘淑慧等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不同的控制策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坚持正确的心理定向并贯彻于比赛之中[14]。(3)诱导与说服策略:邱宜均等针对运动员赛前存在的想赢怕输的心理所采取的方法[27]。(4)合理情绪疗法:刘淑慧、马红宇等采用Ret理论消除运动员的不合理信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4]。

3.运动员心理训练理论的初步形成

我国学者在致力于运动员心理训练实践,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也总结出了较系统的心理训练理论,如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和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心理建设综合模式是刘淑惠紧密结合射击运动训练和国际重大比赛的实际,率先提出并逐步形成的以心技结合训练为基础,以积极思维控制训练为中介,以积极比赛自我意象训练为整合的前后有序、上下联结的心理建设综合模式[29]。该模式体现了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在实施上的系统性和个体心理建设的综合性。逆境应对训练模式是姒刚彦系统总结传统心理训练范式在运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的[30]。这一训练模式由4个阶段组成,包括:(1)确认或预见典型逆境;(2)找出合适的应对逆境方法;(3)实施个人化训练;(4)评价训练效果。这种训练模式可以使心理干预体现更强的可操作性与有效性。姒刚彦认为,个体对逆境的意识和认知能力是可以被评价和训练的,所学到的应对行为的效果也是可以被评价和再建的。通过逆境应对训练模式,理想的竞技状态就向“通过训练可获得”的境界迈进了一步。

综上所述,干预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应用中经历了初期探索、全面普及和理论建构的不同阶段,不仅为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发展了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手段,丰富了干预技术理论。但是,我们还应在以下领域继续努力:(1)开发适合不同专项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技术;(2)完善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获得更多的实证研究支持;(3)继续研究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效果的监测和评定手段,开发针对性的测评工具;(4)从认知神经生理学角度,探索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的作用机制。

四、结语

心理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效益经历了初步探索、理论形成、理论成熟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回顾心理技术在竞技体育运动中发展演进的历程,旨在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客观分析和梳理心理技术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应用过程的特征,从而揭示心理技术应用效果的内在规律,以适应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需要。然而,心理技术运用于竞技体育的内在规律、理论及应用效益评定方法的探索,必须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借助于心理科学创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才能更好地解决今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中面临的各种未知的问题。

[1]张振民,等.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5):453-457.

[2]李捷.脑对运动负荷自主反应水平协同变化原理与实验评价方法[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0,341.

[3]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胡咏梅,等.优秀击剑运动员脑像图特征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

[5]邹军,屠嘉衡,苑建齐等.散打运动员赛前与冬训期间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28(6):675-677.

[6]刘翠娟.散打运动员视觉搜索中眼动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507-509.

[7]李安民,高耀.重剑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优势的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10):54-58.

[8]杨爱华,殷小川.乒乓球运动员空间注意特征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4):35-43,62.

[9]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10]李晓娜,李安民.乒乓球运动员视觉搜索的eRp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11]徐璐,李安民.乒乓球运动员决策过程认知加工特征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12]冯琰,周成林.高水平花剑运动员认知优势特征及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8.

[13]高耀,李安民.重剑运动情境中视觉搜索的eRp活动特征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9.

[14]邱宜均,等.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述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47-50.

[15]祝蓓里.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CSai-2问卷)中国常模的修订[J].心理科学,1994,17(6):358-362.

[16]Ye,p.Competitivemotivesaspredictorsofcognitivetraitanxietyinuniversityathlet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Sportpsychology,1993,24,259-269.

[17]王天生,等.论焦虑量表中存在的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4(3):52-56.

[18]张力为.赛前情绪的因素结构、自陈评定与注意指向[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1999.

[19]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35-37.

[20]曾凡辉,等.运动员科学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1]钟添发,等.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2]叶国雄,等.wt运动员智力测试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体育科学,1995;15(4):72-77.

[23]姚家新.wt运动员性格量表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1995;(10):58-59.

[24]王文英,等.神经类型与运动员选材[J].体育科学,1989;9(3):71-75.

[25]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学会等.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暨国外运动心理学译文汇编(1979-1983)[C].1984.

[26]王惠民,等.利用肌电反馈技术进行心理控制训练研究[J].体育科学,1991,11(4):84-87.

[27]邱宜均,等.对中国击剑队女子花剑运动员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第四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论文集[C].1993.

[28]张书平.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基本功及其训练[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第五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7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竞技篮球;发展环境;特征

中图分类号:G84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4-0546-04

社会转型时期,正值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阶段。竞技篮球运动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和篮球运动发展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依存于竞技体育整体功能的制约,同时也是促进竞技体育整体系统发展的动力因素。

从理论层面对转型期影响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世界竞技体育、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现状及影响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环境特征及其作用规律。

1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外环境要素及其特征分析

1.1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竞技体育国际化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只有融入、参与到国际竞技体育竞争中,才能实现国内竞技体育发展的繁荣。世界各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模式表现出不同特征:

通过对世界各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分析,各国表现出以下一些特征:政府不直接插手体育组织内部事务,对竞技体育控制较松,财政压力小,资源配置效率明显,社会组织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高、体现出“小政府”、“大社会”的特征。

1.2世界竞技篮球发展现状和趋势

1.2.1世界篮坛格局变化通过对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成绩分析,按洲际区域比较,男子篮球前三甲始终由美洲、欧洲轮换占据,女子篮球偶有大洋州和亚洲闯入。近年来,世界篮球强队的格局也有所变化:男子方面,在第14届世界锦标赛和28届奥运会上,美国队被挤出决赛;而阿根廷在最后击败意大利,获得冠军。法国和意大利也先后获得奥运会银牌,中国挤进前八强。在女篮方面,澳大利亚两获奥运会亚军,而倍受瞩目。但从整体实力看,美国队仍处于第一集团的领先地位,只是与第二集团相比优势已不明显。

1.2.2世界篮坛格局演变成因的启示通过研究世界篮坛的新变化,可以看到既有历史人文背景因素,更重要的是有现实主动变革的力量有力的推动。变化成因主要体现几方面:1)篮球运动的社会化管理体制以及训练体制、竞赛制度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职业化起步早、篮球产业化进程快,有较长期办职业俱乐部和商业化运作经验。欧美国家起步早,普及度高,篮球人口多,以形成一种人文环境的文化氛围;欧洲强调整体性,追求战术理论和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从管理角度,篮球管理部门深谙篮球运动发展提高的基本规律是要从小、从基础抓起的重要性。2)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练员职业道德和运动员的敬业精神强,使球队有特点,队员有特长,明星队员特点与作用突出。3)训练科技含量高。

4)地区性高水平队伍多,国际球星多、风格流派的不断融合。

1.3世界竞技篮球运动发展趋势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从nBa发展的成功经验看,高度的商业性和文化性是职业篮球的本质特性。nBa之所以日益强盛,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建立了一套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管理体系和以商业公司式的运行机制,商业与篮球的融合,为篮球运动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职业篮球是一种具有技艺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独特文化。利用高水平篮球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参与社会商业活动与文化活动,为社会提供相应服务,同时获得经济效益是职业篮球发展的特征。随着篮球职业化、商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水平职业运动员、教练员的广泛的国际交流,极大地带动了区域性乃至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它已成为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

1.4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环境越稳定、公开和透明,体育组织的战略计划就相对明确,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法律体系越健全,执法过程越公正透明,越有利于篮球组织的发展,管理上组织协调的难度越小。“依法治球”已成为未来篮球管理的重要手段。因而法规是与职业化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体制公正合理的保证,是规范市场行为最有效的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体育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国家投资的比重迅速下降,集体、个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在目前财政收入、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发挥篮球本身的经济杠杆职能,提高“自我造血”功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文化环境对一个国家的体育管理有着重大影响。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代表者不同的生活模式和思维习惯,在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模式就不一样。对篮球运动管理者来说,不同的文化强调的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是不同的,所推崇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就有区别。只有维护好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以及球迷在内的最广大篮球参与者最根本的利益,篮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根本的保证。

1.5北京2008奥运会契机

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都给予体育事业有力支持。竞技篮球运动作为奥运会的一个集体项目,其包含了更多的体育文化、魅力、精神,也更能显示出国家的精神风貌、意志品质、集体主义。作为世界大赛的大项目,受各国关注之深,远非金牌数量所能代替。我国竞技人才、资源总量是相对固定的,假如要在三大球等集体项目在奥运会上有所突破,就需要倾斜政策,加大投入。假如我国男女篮进入决赛,即使金牌数量少一些,也足以振奋民族精神,令世人刮目相看,同样可以提升中国竞技体育的影响和国际地位。因此,基于上述因素,国家也将会从经费保证、后备人才培养、竞赛管理、训练、人才资源配备等方面对篮球予以支持。

2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内环境要素及其特征分析

2.1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战略方针竞技篮球运动发展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是竞技篮球运动发展内环境中的方向、目标和相应的措施,是竞技篮球发展的灵魂,它决定了我国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

纵观我国竞技篮球运动指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各个时期我国提出的指导思想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篮球运动的理念上如何学习外国、“洋为中用”的问题;作风问题;对抗能力的问题;高度与速度的关系问题;战术打法灵活多变的问题;攻守平衡的问题;内外兼顾的问题;运动员的素质结构上全面发展的问题等。这些指导思想曾经对当时我国竞技篮球运动技术特点、战术风格的形成和水平、成绩的提高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受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时间的局限性,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

2.2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行政组织管理特征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是国家体育总局执行政府体育行政管理职能的一个载体,因而实质上是行政组织机构的一种延伸形式。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组织属性上既是政府部门,又是社会团体,有的还兼有企业特点,身份定位不清。是集政府、社会、企业三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管理部门。由于大量的体育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内部管理行政色彩浓厚。

中国篮协办事机构与国家行政机关篮球管理中心在人员和机构设置方面部分重叠。运行机制方面,篮球协会管理的一部分按照传统的国家行政的要求进行,如内部机构设置、制度等。财政经费方面,篮协与篮球管理中心为一体,既包含有国家拨款,也包括会费、注册费、捐赠、门票分成、赛事合作经营等经营收入。目前,中国篮协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参与组织的机制上未健全与完善,未能体现出“谁投入、谁所有、谁负责、谁受益”的分配原则。篮球管理中心的成立,只是行政组织“金字塔”式排列结构中最高层级的扩张,组织权利的垂直分布体现出较为集权的性质。管理机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同时具有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双重职能,在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

社会转型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竞技篮球管理的系统的动力机制是多元化的。一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国家利益仍是体育管理系统的首要动力;二是,在体育走向市场的今天,经济利益逐渐成为管理系统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国家和民族需要通过这一窗口向世界展示形象的需要,也是管理系统的主要动力机制。

篮球管理系统应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应有步骤分阶段进行职能转变。从行政管理职能向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即行政职能向社团职能、事业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在“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转换中,逐步改变高度集中的权力运作模式,向社会进行有序的权力让渡,实现公共职能市场化和管理职能社会化,建立健全法律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使让渡出的权力有效运行。通过授权,在明确责任、权力和义务的前提下,使用绩效合同等方式,将职业俱乐部的管理权逐步授予协会。通过内部授权,有效利用各级联赛委员会来协调工作,使代表各利益主体的委员会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逐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管理模式。

2.3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竞赛管理特征

转型期我国篮球改革是以1995年全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主客场赛制竞赛改革为突破口的,它将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不仅缓解了资金问题,也促进了竞技篮球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俱乐部的兴起、观念的更新,以联赛为核心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形成并逐步完善。同时教育部门的CUBa和由中国篮协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先后开战,意味着体育系统原有的“三级训练网”将被“体教结合”新的后备人才培养途径取代。

研究表明,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成年竞赛组织形式,已进一步向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方向迈进一大步。但是,现阶段本该属于社会系统的职业篮球俱乐部、业余篮球俱乐部在竞赛关系上还隶属于体育系统。社会系统还没有完全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篮球运动特点和人们参与篮球运动愿望的新型竞赛管理模式。

现阶段青年篮球竞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为:青年联赛与俱乐部存在着比赛不同,但参赛队伍大致相同现象;大学生联赛与青年队联赛争夺人才和竞赛市场,联赛时间短、球队实力不均;联赛存在“虚报年龄、以打大小”现象。

在“体教结合”、“体育社会化”发展趋势影响下,少年阶段的竞赛组织形式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存在的主要问题:“虚报年龄,以打大小”现象;队员练的多,比赛少;基层少年篮球比赛开展不够活跃;参赛队伍少;少年篮球比赛竞赛规程尚进一步完善;体育与教育系统竞赛组织各成体系,跨系统比赛少等。

2.4转型期竞技篮球训练管理体系特征

2.4.1在体育系统篮球训练组织结构中,纵向层次分为高级训练形式:包括国家队和各省市体工队成年队、体委与企业合资的俱乐部队、青年队及全国体育院校篮球队。他们肩负为国争光和培养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重任;中级训练形式:包括省市体育运动学校、及近年来篮球管理中心设立的中国篮球学校、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篮球训练重点单位。他们肩负培养和输送优秀篮球后备人才、为社会培养中等体育人才的任务;初级训练形式:包括遍布全国城乡的基层业余体校。肩负着对篮球方面有发展前途的中小学生的挖掘和培养工作,并进行系统的课余训练的重任。

2.4.2体育系统纵向训练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1)教练员选拔与培养未能形成科学体系,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基层教练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致使运动员的基本功不扎实、不规范;部分职业队和专业队教练员职业意识不强;学习和创新不够,学习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存在严重的错位训练问题;“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贯彻不力;管理手段单一等。

2)传统的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受到挑战,梯队建设不合理;各级各类业余体校篮球在训人数大致以每年2.7%的比例递减;对于青少年中虚报年龄、以小打大,弄虚作假及向上一级队伍拔苗助长的现象制止不力;科学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形成“训者不研,研者不训”的现象。

2.4.3教育系统纵向训练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办队宗旨、招生来源、投入和产出的、经费短缺、教练员数量少、学历低、场地器材不足等。

2.4.4社会系统的影响社会系统作为体育体制改革运行的俱乐部制,只能说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职业篮球的深刻内涵以及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远远滞后于改革实践,从而影响了我国职业篮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4.5转型期我国篮球横向组织系统的构成特征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训练组织形式与传统的体校为基础,初、高、中三层次的主要特征比较,表现为将传统的单轨制改为多轨制培养体制。存在问题是:1)如何实现专业竞技体制向职业体制合理过渡,即处理好体育系统与教育、社会等非体育系统的关系,尤其是教育系统办高水平竞技篮球和解决体教结合问题,关键是解决转型期竞技体育体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2)如何解决“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3)篮球运动社会化和职业化等问题。

2.5转型期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2.5.1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短缺现状

2.5.1.1运动员人力资源调查显示,全国一线专业篮球队伍和运动员数量锐减。中国篮球协会运动队和运动员注册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省市、共有75支一线专业男女篮球队,而到了2004年底,在中国篮协注册的一线专业男女篮球队只有49支。1980年,我国一线专业篮球队伍的运动员有1320人,而在2004年底,在中国篮协注册的一线队伍的男女运动员只有784人。两项前后比较,运动队数量减少了26支,运动员总数减少了539人。

全国业余体校篮球运动员在训人数明显减少,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断层。据统计,1980年全国业体校篮球运动员(三线队伍)统计人数为50529人,1993年为30196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底,全国业余体校篮球运动员(三线队伍)在训运动员人数不到20000人。由于业余体校篮球在训运动员的减少,人才培养出现断层,导致全国部分青年队(二线队伍)因生源不足而解散。目前,全国青年队(男女二线专业队)只有34支,在训人数不足600人。

2.5.1.2教练员人力资源调查表明,高水平篮球教练员数量偏少、执教经验缺乏,文化层次偏低。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级各类篮球教练员约15000人,而目前在中国篮协注册的一二线队伍的教练员仅有130人。参加2004-2005赛季中国男篮甲a联赛(简称CBa联赛)各俱乐部篮球队主教练员共14人。

各队的主教练全部由退役运动员担任,其中有12人的运动经历都曾达到国家队的层次。虽然,他们普遍具有高水平的专项训练实践和长时期高水平训练的经历,但接受系统正规理论学习较薄弱。14名主教练中,只有1名研究生学历,3名本科学历,其他10人均属大专学历。中青年教练居多,50岁以下的教练员有12人之多,其中35~40岁之间的就有7人,占50%,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刚刚退役的运动员,执教年限有6人在3年以下,临场执教经验缺乏。

2.5.1.3裁判员人力资源高水平篮球裁判员偏少。目前,全国共有篮球国际级裁判56人,部级(含a级)裁判员500多人,国家一级裁判员2000余人,国家二级裁判员3000余人。其中,高水平篮球裁判员人数非常有限,每年的CBa和wCBa两个联赛临场执法的裁判需要100多名,而目前真正技术过硬的高水平裁判员不超过20人。这种状况使得竞赛部门在选派裁判员时经常捉襟见肘。

2.5.2我国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短缺对竞技篮球发展环境影响1)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的短缺,不仅制约着竞技篮球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发展,而且势必造成竞技篮球生态失衡。

2)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的短缺,使人力资源成本的恶性攀升更加重了俱乐部的负担。如果说教练员、运动员这类特种技术人才是在市场中通过其自身商业价值的体现,并由此为俱乐部带来巨大效益,获得比较高的收入还能理解。但若情况恰恰相反,人力资源成本的恶性攀升更加重了俱乐部的负担需要依靠企业甚至政府的不断输血来维持。

2.5.3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人力资源浪费竞技篮球发展环境影响竞技篮球资源浪费是指:在竞技篮球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各种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由于使用上的不当,而没有发挥应有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而导致竞技篮球生态失衡,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的浪费,才是竞技篮球目标实现的障碍。

竞技篮球生态系统内部的人力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教练员的流失上。统计数据,1993-2004年我国篮球学校共流失教练员1500人,其中属合理流动的仅占18%,而不辞而别的占了25%。

竞技篮球生态系统外部的人力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运动员的下岗上。以CBa联赛为例,从1995年全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允许外援参赛以来,每个赛季少则12人,多则24名本土球员因此被挤占CBa参赛名额而下岗。下岗运动员占所有CBa参赛球员总数的16.6%。

2.5.4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后备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征1)竞技篮球运动员人才资源开发特征:开发对象的复杂性;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开发内容的全面性;开发手段的专业性。

2)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员培养模式:“三位一体”;“体教结合”;职业化模式。社会转型期作为篮球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积极贯彻奥运战略方针,调动国字号队伍和地方俱乐部和优秀运动队及大中小学积极性,建构未来训练和人才培养的体系模式。

3)社会转型期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受到挑战,梯队建设不合理;国内篮球基础建设相对薄弱,基层篮球处于有球迷、无组织的状态,基层青少年篮球训练水平低,教练员业务水平普遍不高,教学示范不规范。由于受“金牌战略”的影响,有些地方重单项轻集体,弃大球抓小球;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a联赛,使后备人才分流,对专业队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影响;部分省市只重视一线,忽视二线、三线,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后备人才匮乏,梯队建设仍呈现出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形状。

2.6转型期竞技篮球保障体系特征改革竞技体育的统包统配体制后,原有的政府一元化的竞技体育投资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保障体系包括经费保障、科技信息保障、法律保障、人事制度保障、场地器材保障等。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赞助篮球竞赛及运动队的积极性高涨;职业篮球俱乐部正由联办型向实体型、股份公司型方向发展,社会资金在竞技篮球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社会兴办的篮球项目学校或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大量涌现。这些都表明政府独家办竞技篮球的模式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

2.7社会转型期竞技篮球与群众篮球互动特征竞技篮球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示范作用,吸收群众篮球中涌现出的优秀竞技篮球人才,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竞技篮球与群众篮球是不同的两种体育形态,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促进,互动互补,共同发展。

群众篮球是高水平竞技篮球发展的基础,广泛开展群众篮球运动,不仅提高了国民身体素质,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为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不断涌现优秀竞技篮球人才创造了条件。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世界竞技篮球发展表现出科学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等特征。社会转型期“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基本特征;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具有政府主导下的探索性、渐进性和过渡性特征。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增长、文化需求等,推动竞技篮球事业的持续发展。

2)行政组织管理特征表现为: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具有较为明显的行政特征。同时具有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的双重职能。我国竞技篮球管理的系统的动力机制是多元化的;国家利益仍是体育管理系统的首要动力;经济利益逐渐成为管理系统的重要动力来源。

3)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竞赛管理特征:国家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掌握篮球竞赛管理的组织权和管理权。体育系统仍作为我国竞技篮球发展的主要力量与教育系统争夺竞赛市场。体育、教育系统的纵向结构较为明显,而横向结构紊乱,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联系。

4)转型期我国竞技篮球训练管理特征:体育系统篮球训练纵向组织结构分为高级训练、中级训练和初级训练形式教育系统分为大学、中学和小学阶段等三个层次;职业篮球俱乐部产权形式表现出层次众多、投资主体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5)转型期竞技篮球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后备人才资源开发对象的复杂性;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开发内容的全面性:开发手段的专业性。

4.2建议

1)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竞技篮球与业余篮球关系,重视业余篮球发展,促进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

2)我国竞技篮球的发展与管理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经济学等新的视角来认识考察当代中国竞技篮球的本质与结构,充分引进市场机制,深化篮球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竞技篮球可持续发展战略。

3)充分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篮球发展理念、管理运作模式、训练竞赛方法以及篮球文化和俱乐部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在学习中消化、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明晓.关于建立和完善新举国体制的理论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

[2]陆学艺.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J].社会学研究,1995(2):3.

[3].现代系统科学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5.

[4]牛彤.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J].教学与研究,2005,3.

[5]路凤萍,苏庆川,刘新民.论社会转型期体育的发展与管理[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3.

[6]刘青.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在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基本作用方式探讨[J].体育管理,2005(1):15.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8

摘要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五名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竞技能力进行分析,力求构建出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一、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具有良好的体能,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二、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在技术全面的同时突出特长技术战术灵活多变;三、心理素质和运动智能为运动员最快调动身体和准确的阅读比赛提供保障。

关键词羽毛球世界冠军竞技能力

一、选题依据

羽毛球进入奥运会以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为探寻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在体能、技能、战术、心里、智能方面是否存在某种模式化特征,本文对5位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竞技能力进行分析,试图构建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1992年以来5位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李宗伟、鲍春来、盖德、陶菲克、林丹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网上检索,有针对性地查阅了大量羽毛球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资料。2.逻辑分析法:定义法:对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给出定义;分析法:对羽毛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进行分析,揭示其内部特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体能基本特征

体能即运动员在专项比赛中体力发挥的最大程度、也标志着运动员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的水平,反映了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水平[1]。

1.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身体形态特征

(1)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身高的基本特征:身高是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水平的主要形态指标[2]。身材高意味着在比赛中能相对容易地抢到高的击球点,具备制空优势。(2)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体重基本特征:体重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衡量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等综合质量发展变化的指标[3]。

2.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身体机能基本特特征

(1)心率:用心率来了解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状态、运动强度、训练水平等。心率和其他指标相比,具有简便易操作的优点[4]。(2)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为16g每100ml、红细胞积压为45%左右,是运动员表现出良好有氧能力的最佳值。如果血红蛋白值长期小于14g每100ml,应进行适当的营养补充和调整[5]。(3)血乳酸:羽毛球运动训练中可以用血乳酸值作为监控和评价负荷强度的重要指标[6]。

3.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身体素质基本特征

(1)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力量素质特征:高水平的羽毛球运动员要具备相当大的肌力和快速力量以及力量耐力。从肌肉收缩的形式看,羽毛球运动员即需要良好的等长收缩能力,等张和离心收缩力。(2)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速度素质特征: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动作时快时慢可以说是相对的“慢动作”。(3)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耐力素质特征:有氧能力水平是在不断变化的,羽毛球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是通过全身肌肉力量表现出来的。(4)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灵敏及柔韧素质特征:灵敏素质与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密切的关系,突然启动,急停和迅速转换动作等。

(二)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运动技能基本特征

研究表明:1.发接发:发球落点是以1区和5区为主。2.前场球:选手通常选择抢网前球来争取主动。3.中外选手,中场各项技术的使用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后场杀球的使用率位居第一,吊球次之。5.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男子单打向着全面、快速、多变、进攻趋势发展。

(三)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运动战术特征

羽毛球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高超的经济水平和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7]。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战术体现了“以我为主,一块为主,以攻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

(四)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运动心理、智能基本特征

羽毛球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敢斗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又要求具备良好的时空知觉、反应速度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智能方面的要求灵活善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羽毛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身体形态负符合羽毛球项目本身的特点;运动中心率水平较高,运动员表现出良好有氧能力;具备相当大的肌力和非常好的快速力量而且还具备非常好的力量耐力,具有快速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有极强的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技术全面的同时突出技术特长;战术运用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有良好的心理控制和调节能力能灵活处理场上的突发状况。

(二)建议

近年来羽毛球男子单打项目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羽毛球男子单打运动员具备很强的专项竞技能力。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教练员在训练中应该更加注重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注重运动员特长技术的培养;运用最适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战术;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里素质和阅读比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运动训练学》教材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64.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组.应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对中国学生营养现状的研究[Z].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

[3]《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人体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7—136.

[4]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运动生理学》教材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64.

[5]刘润荃,郭自强.血红蛋白监测与运动员科学训练的关系[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8(01).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9

关键词:同场对抗类;项群特征;核心竞技能力;制胜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2-0148-03

根据田麦久教授(1983年)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足球、篮球、曲棍球、水球、手球、冰球这6个运动项目属于技能类同场对抗项目群。这一项目群既包括了风靡世界的足球运动,也包括了火爆全球的nBa篮球运动。由于这些影响巨大的运动项目偏偏又都是我国的弱势运动项目,说明我国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领域尚未把握此类运动项目的制胜规律,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事物的特殊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也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依据。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个性和共性。在异类事物中揭示个性差异,在同类事物中揭示共性的程度差异是揭示事物规律进行理论思维的方法论。为此,本文从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分类的角度,对集体同场对抗类项目群特征、核心竞技能力及其制胜对策进行理论研究,以期为提升我国足球、篮球、曲棍球、水球、手球、冰球这6个运动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提供训练学参考。

1集体同场对抗类项目群分类定位及项目群特征

1.1集体同场对抗类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群一阶分类定位及项目群特征以竞技性质为分类标准对奥林匹克运动项目进行的分类方法,足球、篮球、曲棍球、水球、手球、冰球这6个运动项目属于直接竞技类项目群(表1)。

直接竞技类和间接竞技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群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攻防关系。直接竞技类项目群属于存在攻防关系的竞技;反之,间接竞技类项目群属于不存在攻防关系的竞技。正是由于攻防关系这一本质区别又决定了直接竞技类和间接竞技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群之间的其他区别(表2)。

由于“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现代汉语词典》2413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增补本),直接竞技类项目群存在攻防关系,决定了此类项目群存在战术要求。严格讲,间接竞技类项目群不存在攻防关系,则决定了此类项目群不存在战术(本质上)要求。

直接竞技类项目群存在战术要求,决定了此类项目群要求运动员具有战术意识,反之,间接竞技类项目群不存战术(本质上)要求,自然其对运动员不存战术意识的要求。

攻防关系还决定了直接竞技类项目群此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动作既提出规范性要求,也提出了抗干扰性要求。运动技术动作规范性要求是防止运动技术动作非受迫性失误的保证;运动技术动作抗(对方)干扰性要求是防止运动技术动作受迫性失误的保证。显然,间接竞技类项目群不存在攻防关系,则决定了此类项目群对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动作仅有规范性要求。

存在攻防关系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群的比赛竞争复杂激烈,既存在发挥教练员作用的必要性,也存在发挥教练员作用的可能性。

攻防关系存在与否还决定了不同项目群竞技实力的不同。直接竞技类项目群存在攻防关系,决定了此类项目群既包含绝对实力的竞技,更包含相对实力的竞技。间接竞技类项目群不存在攻防关系,此类项目均属于绝对实力的竞技。

裁判员在直接竞技类项目群的比赛中均具有主观评定的机会和权利,在比赛中裁判员拥有举足轻重的权力,其态度、能力及临场状态等都会影响比赛结果的客观性。

1.2投射竞技类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群二阶分类定位及项目群特点根据以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竞技特征为二阶分类标准的方法,足球、篮球、曲棍球、水球、手球、冰球6个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属于投射竞技类项目(表3)。之所以将技能类同场对抗项群改称为投射竞技类项目群,原因有二,其一,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击剑均属于同场对抗项目,应该将二者区分开;其二,棒球、垒球也属于同场对抗项目,但是这两个运动项目是每局固定攻防关系,与足球、篮球、曲棍球、水球、手球、冰球攻防关系随时转换不同,故不属于同一项目群。

虽然投射竞技类、扭摔竞技类和击打竞技类3个项目群同场对抗且有身体接触的项目群,但是,投射竞技类项目群的对抗程度远不及扭摔竞技类和击打竞技类两个项目群,所以,对抗程度指标排在第三位(表4)。棒、垒球比赛时,进攻一方是部分运动员同时参与比赛,投射竞技类项目均为全员参与全程比赛,因此比赛参与竞技人数指标排位第一。综合评价对抗激烈程度和比赛参与竞技人数指标,投射竞技类项目均为多人同时、同场对抗,其对抗的复杂程度高于其他项目群。棒、垒球比赛时,教练员直接参与指挥进攻,因此其在比赛过程中的作用指标位于第一位,投射竞技类项目群次之。综合评价前4项指标,投射竞技类项目群竞技综合难度系数指标排在第一位。

2投射竞技类项目的核心竞技能力研究

2.1战术系统是运动队的主导竞技能力投射竞技类项目群均为集体攻防对抗项目,一支球队集体攻防对抗的实力,既不单取决于每个运动员的实力,要不单取决于单个运动员实力的简单相加,而主要是取决于全体运动员有机组合而构成的运动队系统的整体功能。运动员有机组合而构成的系统,也就是运动队战术系统。一般地讲,运动队战术系统是指一个运动队的运动员及全队的攻防战术体系。主要包括运动员的配置与组合、攻防阵型、攻防战术体系等。根据系统论可知,系统的功能既取决于系统的要素,又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当系统的要素确定之后,系统的功能主要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对于集体攻防对抗项目,运动员就是系统的要素,而战术体系就相当于系统的结构。可见,战术系统顺乎逻辑地成为集体攻防对抗项目运动队的核心竞技能力。

2.2战术意识是运动员的主导竞技能力投射竞技类项目群运动队的战术系统固然重要,但是,运动队战术系统仅仅是其战术系统的框架设计和比赛原则方案。在比赛过程中,投射竞技类项目的胜负,关键取决于全队的战术行动。在攻防转换、瞬息万变的比赛过程中,场上局面层出不穷,既不以己方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依己方预先设计的方案转移,往往是背道而驰。这就要求场上每一名运动员均能够根据临场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战术,采取正确的战术行动(这种正确是既针对对方又使针对己方而言)。运动员能否根据临场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战术,取决于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水平。集体同场攻防对抗项目比赛时参与运动员人数多,在攻防转换频繁,场上局面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没有现成的行动方案,全队运动员只能,也必须独立地做出各自战术行动的正确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将运动队的战术系统――运动队的主导竞技能力,转变为现实的竞技能力。否则,全队只能是散兵游勇,一盘散沙。

2.3运动技术动作的抗干扰性是关键竞技能力投射竞技类项目群相对于其他直接竞技类项目群而言,它与扭摔竞技类项目群(摔跤、柔道)、击打竞技类项目群(拳击、跆拳道、击剑)均属于集体同场对抗且有身体接触的项目群,其攻防关系更加明显。而且,投射竞技类项目群均为集体运动项目,其围绕投射与反投射的集体攻防对抗激烈而复杂。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动作都是在激烈而复杂攻防对抗过程中完成的,如果其运动技术动作不具有抗干扰性,根本无法实现比赛目的。

2.4运动队文化是运动队的无形竞技能力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队战术系统、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和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动的抗干扰性、是构成运动队整体竞技能力的重要组分,是运动队的有形竞技能力。运动队的整体竞技能力还与运动员态度、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群体压力及凝聚力等等无形要素有关,这些心理要素和思想要素共同构成了运动队文化。运动队文化虽然无形,但是其直接影响运动员行动和士气,直接影响运动队内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氛围。运动队的无形竞技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运动队的整体竞技能力。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队的有形竞技能力和无形竞技能力共同构成运动队的整体竞技能力。

2.5教练员是运动队的隐性竞技能力虽然竞赛规则对投射竞技类项目运动队的比赛上场人数均有明确规定,但是其实际人数并不尽然。我们认为,如果投射竞技类项目运动队的人数为n,那么,运动队的实际人数则为n+x,x是指教练员。因为,运动员是教练员选拔的;上场运动员是教练员配置的;战术系统是教练员设计的;战术意识是教练员灌输的;临场换人是教练员安排的;赛程中是教练员指挥的;运动队文化是教练员构建的,等等。这足以说明教练员在比赛中的作用。

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队的教练员x可以等于1,可以大于1,还可以小于1。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类运动项目的教练员的作用趋于无穷。美国nBa篮球比赛中的智囊团就是很好的案例。可以讲,教练员是保证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队整体竞技能力最大的必要条件,是运动队的隐性竞技能力。

3投射竞技类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制胜对策

实际上,揭示出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的核心竞技能力,其制胜对策就蕴含其中。

首先,选拔好教练员比选拔好运动员更重要。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队的成绩绝不是偶然的。必须承认教练员在本质上是智能结构,而且,教练员的宏观智能结构与微观智能结构同样重要。选拔优秀教练员及构建宏观智能结构合理的优秀教练员群体,是提高我国足球、篮球、曲棍球、水球、手球、冰球运动项目水平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其次,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必须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而其核心是“练为战”。模拟训练是解决“练为战”的唯一有效的途径,更是提高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员运动技术动作的抗干扰性的必要条件。否则,在非模拟攻防对抗环境下训练的运动技术动作只能是花拳绣腿。

第三,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是团队作战,构建先进的战术系统和运动队文化系统同等重要,两者缺一不可。先进的战术系统是决定运动队团队整体竞技能力的最大化的硬件,而运动队文化是决定运动队团队整体竞技能力的最大化的软件。

第四,提高运动员科技文化水平是改善和构建运动队文化及提高运动员战术意识必要条件。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此理同样适用于投射竞技类运动项目运动队。

参考文献:

[1]李宗浩,肖林鹏,杨晓晨,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分类及其项目群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6):461-463.

[2]李宗浩,肖林鹏,李军,等.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分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1):20-21.

[3]李宗浩,苏连勇,叶家宝,等.关于体育手段的讨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9-11.

[4]杨文轩,杨霆,李宗浩,等.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2-70.

[5]李宗浩,王健.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14.

[6]李宗浩,肖林鹏,姜达维.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3):6-9.

[7]李宗浩,肖林鹏,张剑利,等.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更新思想方法和观念是先导[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1):58-59.

竞技运动的特征篇10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竞技能力

竞技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训练最大程度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在竞技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这也是竞技体育区别于其它体育活动(休闲、健身等)的最根本之处。竞技能力,就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它具体由: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举重运动员竞技能力以比赛中体能状态为主要表现特征。与此同时,技术、心理素质与体能三者之间有机构成了举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一、体能是举重项目竞技能力的最基本条件

袁运平将体能界定为:人体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获得的在形态结构方面,在功能和调节方面及其在物质能量的贮存和转移方面所具有的潜在能力以及与外界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运动能力。运动素质则是体能主要外在表现形式,运动时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各种运动能力。举重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其体能又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绝对力量为基础,速度力量为保证。

举重是典型的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目,绝对力量的提高是以有效地改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为基础,尤其要注意改善骨骼肌的机能。通过中上强度多次数的训练促使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提高瘦体重比例,增加肌肉中收缩蛋白的含量;另一个提高绝对力量的途径是利用85%—100%强度训练改善神经、肌肉系统的机能,通过提高神经兴奋过程的强度,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和协调性。募集更多的肌纤维参加收缩,使各部位肌群更加协调的工作,并逐渐改善供能系统机能,提高无氧代谢能力,促进绝对力量的增长。

发展绝对力量的同时重点提高并发展速度力量,而速度力量又是以绝对力量为的基础。所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以完整与分解技术80%左右强度进行快速力量练习是非常关键的。举重训练应在发展绝对力量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以追求举起更大重量为特征的爆发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收到良好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2、负荷是提高体能的核心内容,是获得特定训练目标的关键。

对举重这种体能类项目来说,通过训练负荷的刺激作用,使身体产生适应性变化,是实现训练目标的关键。举重训练有其特有的构成因素,如负荷中的重量、组数、次数、时间等。训练负荷中的强度比值、绝对强度、相对强度、强度系数、密度和动作难度等,正是这些负荷因素的有机搭配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负荷结构。因此其训练就会产生不同的负荷效应。当今国内外举坛训练负荷发展趋势发生了如下变化:

(1)练习内容少而精,突出针对性,强调集中刺激、练深、练透。

(2)竞赛动作训练比重加大。

(3)多课次、短时间、注意及时恢复。

(4)训练周期的安排注意负荷节奏,突出变异性。

(5)训练负荷安排中更加突出负荷强度。

(6)紧紧围绕重大比赛安排训练负荷。

(7)负荷安排的个体化,努力摸索适合每个运动员特点的适宜的负荷量和负荷节奏。

(8)广泛利用各种有效的人工恢复措施来保证训练负荷良性效应的实现。

因此,本研究根据以上特点,制订了如下负荷训练计划:

(1)过渡期的训练负荷量绝对要小;

(2)基本训练期的前期负荷强度不要太大,专项强调应控制在92.5%以下,重视组数和次数,加强量的积累,练实、练厚、练准;

(3)基本期后期逐步过渡到赛前训练,保证专项力量强度,专项强度提高,专项成绩也不断恢复和提高。此阶段的训练特点:

(4)训练项目少而精,以抓举、挺举、蹲腿、窄拉为主,合理控制负荷,促使运动员获得一个良好的竞技状态。

3、恢复和营养是体能恢复的关键。

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恢复和营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举重训练表现为大强度、剧烈的肌肉活动,决定了举重训练后期的恢复过程在内容手段、方法、及营养保障等方面,明显的表现出与负荷相对应的特征。利用按摩、牵拉、倒立、倒悬垂、蒸气浴、针灸等消除肌肉僵硬和肌肉酸痛。举重训练过程中神经系统活动也是高度紧张的,因此,还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加快神经系统的恢复。如郊游、球类活动、听音乐等。训练后除了需要足够能源物质补充能量的消耗外,还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补充,以促进肌纤维中收缩蛋白的合成,还要根据不同时期(冬训期、夏训期)、训练阶段的不同(基本期、竞赛期)、队员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适宜的补充。运动员的营养物质补充,必须保证肌肉运动负荷逐渐增长的需要,对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需求,同时包括减体重期间水盐代谢的特征和营养物质的需要等。只有这些方面处理好,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

二、技术是体能的主要表现形式

举重技术属于单一固定结构类非周期性的动作。技术训练应遵循如下发展原则:(1)寻找并掌握合理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先进技术是技术训练的首要目标;(2)熟练而巩固地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及各个环节,并达到自动化;(3)大强度下技术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是技术训练首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动作是身体各部分肌肉相对平衡的表现,技术训练应常年坚持,随时调整,训练中保持大小肌群同时协调发展。准确无误、高成功率的技术动作,是取得比赛成功的重要一环。

三、心理素质——对体能技术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举重运动项目特征是,比赛强度极大、神经高度紧张,动作时间短,成败只在一瞬之间。因此,需要运动员在必要的时刻动员起全部力量,准确协调的完成技术动作。要在比赛中获得成功,特别是要战胜势均力敌的对手,光靠体力和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对体能、技术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这个特点,对举重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诊断和心理训练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举重运动员神经肌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意志品质的顽强性、勇敢性和沉着坚定性。特别是赛前高度的自信心、注意力的集中性、及时性和稳定性、以及临场状态的自我调节能力。

四、结论

体能是决定举重运动员竞技能力高低的根本因素,离开体能,竞技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举重运动项目特点决定了绝对力量是构成举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速度力量则是保证。心理素质对体能、技术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要想获得赛前良好的竞技状态,体能、技术、心理素质三者都要掌握好,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只有三方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才能取得比赛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袁运平、王卫,《运动员体能结构与分类体系的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