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货币政策的特征十篇货币政策的特征十篇

货币政策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44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1

[摘要]货币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货币市场有利于一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和调控。本文就我国货币市场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大趋势,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市场结构;货币政策;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20-02

1我国货币市场的结构特征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货币市场得以较快发展。1983年中国农业银行成为国内第一个成立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1984年在我国一些大型城市第一次出现具有同业拆借市场性质的“信息中心”;199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政府债券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1986年市场上出现了最早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后来于1997年央行下文中止发行)。我国货币市场交易总额占GDp比例也是逐年在提升,2003年该比例为26031%,2011年该比例提高到49711%。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已经形成了由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共同构成的市场体系。2003年货币市场交易总额为3037659万亿元,2012年货币市场交易总额为2379469万亿元,十年间货币市场交易总额增长了近8倍。从整体上看,我国货币市场在近30年里得到了较快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货币市场结构逐步完善。

11我国货币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特征

我国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曲线已经形成,利率期限结构对于我国的短期利率形成有一定的影响。短期利率连接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政策是通过对短期利率产生影响,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达到政策目标。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例,笔者主要研究iBo001、iBo007、iBo014、iBo021、iBo1m、iBo2m、iBo3m、iBo6m、iBo9m、iBo1Y,通过对这10个期限的利率数据进行平稳性aDF检验,结果显示iBo001、iBo007这两个期限品种数据为平稳序列。通过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各期限利率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各期限利率间的相关系数高,尤其iBo001与其他期限利率的相关系数更高。

12我国货币市场的交易工具结构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各子市场结构趋于完善,但仍有一些待解决的问题。我国货币市场以债券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为主,票据市场规模较小,但近年来发展较快。根据央行公开数据,2012年货币市场全年交易额中债券市场交易量占比近5956%,同业拆借市场与票据市场分别占比1962%、2082%。

债券市场是目前我国货币市场中交易规模最大的子市场,当前中国债券市场的交易品种有:现券交易、回购和远期交易。债券市场已经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个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的市场体系。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对债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托管,根据参与主体层次性的不同,相应实行不同的托管结算安排。从交易量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中国债券市场交易的主体场所,在中国债券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

同业拆借市场是货币市场中最为活跃的子市场,它主要是为了调剂金融机构的资金头寸和短期资金余缺,目前已发展成为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弥补资金流动性不足,减少资金闲置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产品按拆借期限可分为1天、7天、14天、21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等不同期限的产品,其中以1天拆借品种(隔夜拆借)为主。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早在1996年就实现了市场化运作,由其产生的利率能即时、灵敏地反映了短期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与国库券利率一样,同业拆借市场上的拆借利率已经成为金融机构最重要的基准利率之一。

票据市场作为货币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其在货币市场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发展空间较大。票据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货币市场体系完整性,也有利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目前,我国票据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交易场所,采取的交易模式也是自发形成,形式各异,主要为询价交易。我国票据市场的交易品种可主要分为两类: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其中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占绝对比例。银行承兑汇票转贴市场的交易品种也在不断细化衍生,主要有四种:正回购、逆回购、买断、卖断。随着转贴市场的发展创新也不断衍生出新的交易产品,比如买入返售、双买断等,但都是在上面四种基本交易品种上衍生而来。

2货币市场结构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研究

货币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市场的高效运转可将货币政策信息迅速传达至实体经济,进而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我国货币市场的各期限的利率价格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形成机制,能够有效反映资金市场供求状况和资金价格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情况。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实施公开市场操作这类货币政策措施对货币市场施加影响,货币政策通过影响货币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再作用于实体经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成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较强。在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利率是一个重要的枢纽。央行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工具的操作来影响短期金融市场利率,从而达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货币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通过对短期利率产生影响,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弹性增加,从而使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得到一定发挥。由于我国货币市场结构仍不够完善,货币政策与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关联性仍较弱。

货币市场的交易工具结构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较弱,但其关联性在逐年增强。品种多样、层次方面的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结构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能有效实现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债券市场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提供了市场机制。央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金融体系的银根、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同业拆借市场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同业拆借市场与其他货币市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央银行任何货币政策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银行系统的准备金头寸,进而影响到银行贷款的能力。同业拆借利率已成为经济中反映整个信贷资金供求状况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也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同业拆借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取决于其在货币市场中所占份额和货币市场的交易工具结构特征。票据市场的发展也非常有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票据是货币市场中唯一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市场工具,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引导票据市场贴现利率走向,进而影响市场流动资金量,从而达到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3结论与政策建议

总体来说,货币市场结构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较弱,其中货币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相对较强,这是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时期决定的。尽管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已经实现市场化,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也在大力推进,但当局的行政管制对存贷款利率市场依然影响力巨大;同时我国货币市场还存在规模不够、缺乏创新、市场层次结构模糊、不统一等问题。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仍需进一步的开拓创新,进化体制,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良好导体”并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良好运行。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对于完善我国货币市场结构和提高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联性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不断扩大货币市场的规模,增加货币市场参与主体,在维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支持货币市场业务创新,为公开市场业务创造良好条件,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在现有货币市场框架下,要提高货币市场与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性,就必须充分发挥现有市场结构下的潜力。一是要扩大货币市场规模,增加货币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力和对实体经济的促进、调节作用;二是要增加货币市场参与主体,货币市场不仅仅是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场所,还应包含各类市场经济主体,从而有效盘活货币市场,增加流动性;三是要鼓励货币市场业务创新。

(2)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完善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结构。相对于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较为落后,这也是导致我国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结构与货币政策关联性低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银行应着手建立统一的票据市场组织体系,完善票据市场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具有贸易背景的票据融资业务,扩大央行再贴现,整顿票据市场秩序,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完善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结构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性能。

(3)完善货币市场层次结构,加快各子市场间的融合,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层次分明的货币市场体系。货币市场有多个子市场,各子市场应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货币当局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国同业拆借系统,扩大以信用拆借为主的同业拆借市场业务。票据市场的发展需要依托现有同业拆借市场,包括产品定价、票据流通等,实现两个市场间的融合。完善货币市场经纪人制度、做市商制度,充分发挥货币市场的潜力,为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裴平,熊鹏,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2]彭兴韵,施华强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中国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7(9).

[3]李格平2012:金融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市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全球经济和金融系统之间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关联性,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日益复杂,这不仅提高了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风险在全球各个经济体之间的传导效应,进一步地扩大了经济系统的随机涨落作用,而货币政策常常被用来调和经济系统中的这种涨落,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规则、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效应等的组合称为货币政策系统,决策层大多选择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有效的财政金融措施,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推动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系统作为非线性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1],在货币政策系统中存在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等目标,同时涉及利率、汇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多种变量,并且在货币政策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随机的涨落,在各种变量和目标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下,微小的随机涨落得到放大形成巨涨落,最终导致货币政策系统发生突变,传统线性均衡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货币政策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现象。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理论对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对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以论证货币政策系统突变机制的理论分析。

   二、文献梳理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基于线性逻辑假设揭示了货币政策系统的运行演化规律,即各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是一致的,这也就意味着货币政策系统中各变量之间是通过线性的模式进行交互作用。但是,实际的经济运行状态则是,微观经济主体对同一货币政策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会引起货币政策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由线性走向非线性,货币政策系统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如在高通货膨胀时期,微观经济主体往往有更高的欲望调整现金持有量;而在低通胀时期,微观经济主体由于存在调整价格的成本,对前期通胀的反应往往不敏感。

   基于线性理论的研究框架,国外学者Carrasquilla(1998)运用VaR模型以哥伦比亚1980—1996年的宏观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货币政策的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显示,货币政策实施后,利率和资产价格会发生变化,但是消费没有显着变化[2]。同时期,DeLaRocha(1998)应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秘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秘鲁的货币政策大多依赖于利率传导渠道,而信用渠道不明显[3]。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货币政策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KimD.H.(2002)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运用Hanmilton(1994)[4]提出的浮动法对美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5],认为在1979年以前美国的货币政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而在1979年之后美国货币政策的非线性特征不够明显。国内学者赵进文、闵捷(2005)用单方程非线性St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且转换函数为逻辑型函数的形式[6]。随后,彭方平(2007)同样运用St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非线性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揭示了我国货币政策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认为货币政策应根据不同的信贷状况做出调整[7]。与之不同,刘超,张伟(2012)从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反馈模型、结构流图和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货币政策目标间的非线性交互作用[8]。

   现有的相关研究较多的采用实证方法验证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目标或货币政策工具等某一方面的非线性特性,对货币政策非线性机制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拟将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效应等的组合看作一个系统,并就整个系统的突变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突变级数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三、我国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分析

   法国数学家托姆1972年提出的突变理论主要是对某种系统或运动过程的研究,从一种稳定状态跨越中间的不稳定态向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跃迁。突变理论在自然和社会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突变理论与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一起,在有序与无序的转化机制上,将系统的形成、结构和发展联系起来,成为推动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9]。突变理论的理论核心是在研究过程中即使是对系统形态的基质所具特性或作用力本质一无所知,仍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形态发生的过程[10]。

   (一)货币政策系统突变机制

   货币政策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演化系统,存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稳定平衡态,在经济开放和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创新和投融资工具多样化发展,导致货币政策安排中成本和效益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一方面,作为开放的系统,货币政策系统受到政治、经济、金融、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得货币政策系统发生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系统中存在着各种随机涨落,这些涨落不断地通过各子系统、主体元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形成巨涨落,在货币政策系统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系统的状态参量逐渐偏离平均值,从而形成各种随机涨落,在系统发生突变的临界区域附近,涨落会使系统偏离定态解;在临界点处,货币政策系统中控制参数的微小变化使得货币政策系统由一种稳定态跨越中间的不稳定态跳跃到另一种稳定态,实现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在复杂巨系统层次上演化,这一转变是突然完成的,稳定态的形式取决于控制参数的运动轨迹或路径。在货币政策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系统层级跃迁、转换或创生的过程,即mSt(themetaSystemtransition)过程,这一过程具体通过货币政策系统的结构体现,在演化过程中,通过mSt过程,货币政策系统最终会成为一个多层次跃迁系统。货币政策系统最终到达的稳定平衡态取决于控制参数的变化方向,当控制参数沿原路径返回时,系统不会回到最初的稳定平衡态。货币政策系统在整个突变的过程中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见图1)。

   (二)货币政策系统突变的根源

   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并非凭空出现的,它具有可以查询的客观根源和能够用科学揭示的产生机制。货币政策系统是由众多的经济主体(元素)、目标、规则等构成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各经济主体之间具有多重反馈性,根据苗东升教授论述的系统涌现性来源于构材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环境效应[11],结合货币政策系统的上述特性,对货币政策系统的现实突变来源做以下初步探讨。

   1.反馈效应

   所谓反馈,是指一个过程或系统的输出(结果)通过某种途径返回到出发点,并作为该过程或系统的输入(或输入的一部分),从而对下一个输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如果是对过程或系统输出的激励,则称为正反馈;如果是对输出的抑制,则称为负反馈。在货币政策系统内部,正反馈会使经济主体增加自身适应学习能力,逐渐做出理性、正确的判断,而负反馈会导致经济主体无法进行适应学习,阻碍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进程。货币政策系统内部各经济主体会不断加强那些与正反馈相关的机制,从而使得这些机制越变越强,当货币政策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运行到临界点时,货币政策系统就会从一种稳定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态,完成整个突变过程。

   2.元素效应

   货币政策系统是由元素或组分(各经济主体、目标、规则等)构成的,货币政策系统的整体突变性归根结底来自于内部的元素或组分。突变是货币政策系统的元素或组分的结构、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生的瞬时变化,最终导致货币政策系统由一种稳定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态。一方面,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特性必定受到各经济主体特性、目标选择、规则的制约,并非任意的元素或组分都可以造就特定整体的突变性,而要求产生货币政策系统整体突变性的元素、组分或个体具有一定的性状,包括组分或元素本身的特征、环境的约束、接受信息的反应以及相互的作用、运行机制等;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系统的元素和组分之间发生非线性作用,使得货币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货币政策系统的有序和无序。

   3.层级效应

   首先,突变是货币政策系统整体(或系统的高层次)具有而部分(或系统的低层次)不具有的属性、特征或功能。其次,突变是由货币政策系统等级层次提升产生的结果。系统层次结构的提升往往会产生一种高层次等级具有而低层次不具有的新质的突变,同时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系统结构向着复杂化方向发展。最后,货币政策系统整体(高层次)的突变来源于部分(或低层次),这表明,货币政策系统整体所具备的新的属性特征来源于原来没有此特征的系统的部分,货币政策系统突变性的主要标识就是系统高层次中新质的产生以及系统层次之间的不可还原性。

   4.结构效应

   在货币政策系统中,要保证货币政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货币政策系统的稳健运行,不仅需要良好的目标结构、高效的操作工具组合,而且还需要高效率的运行规则,因此,为了使实施的货币政策达到预期的效应,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制定高效的货币政策规则,并将两者有效的组合起来,以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5.环境效应

   货币政策系统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交换的同时,从中获得资源,努力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并形成边界,建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渠道和方式。货币政策系统凭借这些渠道和方式与环境进行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流与运动,以此来决定如何通过整合或组织其他部分以实现突变,来适应环境的约束,提高抗干扰能力等,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货币政策结构,以实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全球经济和金融系统之间表现出越来越高的关联性,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日益复杂,这不仅提高了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风险在全球各个经济体之间的传导效应,进一步地扩大了经济系统的随机涨落作用,而货币政策常常被用来调和经济系统中的这种涨落,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规则、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效应等的组合称为货币政策系统,决策层大多选择搭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有效的财政金融措施,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推动宏观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系统作为非线性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系统[1],在货币政策系统中存在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等目标,同时涉及利率、汇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多种变量,并且在货币政策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随机的涨落,在各种变量和目标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下,微小的随机涨落得到放大形成巨涨落,最终导致货币政策系统发生突变,传统线性均衡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货币政策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非线性现象。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突变理论对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对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以论证货币政策系统突变机制的理论分析。

二、文献梳理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基于线性逻辑假设揭示了货币政策系统的运行演化规律,即各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是一致的,这也就意味着货币政策系统中各变量之间是通过线性的模式进行交互作用。但是,实际的经济运行状态则是,微观经济主体对同一货币政策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会引起货币政策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由线性走向非线性,货币政策系统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如在高通货膨胀时期,微观经济主体往往有更高的欲望调整现金持有量;而在低通胀时期,微观经济主体由于存在调整价格的成本,对前期通胀的反应往往不敏感。

基于线性理论的研究框架,国外学者Carrasquilla(1998)运用VaR模型以哥伦比亚1980—1996年的宏观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货币政策的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显示,货币政策实施后,利率和资产价格会发生变化,但是消费没有显着变化[2]。同时期,DeLaRocha(1998)应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秘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秘鲁的货币政策大多依赖于利率传导渠道,而信用渠道不明显[3]。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货币政策系统的非线性特征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KimD.H.(2002)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运用Hanmilton(1994)[4]提出的浮动法对美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效应进行了相关研究[5],认为在1979年以前美国的货币政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而在1979年之后美国货币政策的非线性特征不够明显。国内学者赵进文、闵捷(2005)用单方程非线性St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效应存在非线性特征,且转换函数为逻辑型函数的形式[6]。随后,彭方平(2007)同样运用St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非线性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揭示了我国货币政策系统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认为货币政策应根据不同的信贷状况做出调整[7]。与之不同,刘超,张伟(2012)从货币政策目标的角度出发,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了反馈模型、结构流图和方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货币政策目标间的非线互作用[8]。

现有的相关研究较多的采用实证方法验证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目标或货币政策工具等某一方面的非线性特性,对货币政策非线性机制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拟将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货币政策规则,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效应等的组合看作一个系统,并就整个系统的突变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突变级数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

三、我国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分析

法国数学家托姆1972年提出的突变理论主要是对某种系统或运动过程的研究,从一种稳定状态跨越中间的不稳定态向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跃迁。突变理论在自然和社会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突变理论与耗散结构论、协同论一起,在有序与无序的转化机制上,将系统的形成、结构和发展联系起来,成为推动系统科学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9]。突变理论的理论核心是在研究过程中即使是对系统形态的基质所具特性或作用力本质一无所知,仍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形态发生的过程[10]。

(一)货币政策系统突变机制

货币政策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的演化系统,存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稳定平衡态,在经济开放和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创新和投融资工具多样化发展,导致货币政策安排中成本和效益关系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一方面,作为开放的系统,货币政策系统受到政治、经济、金融、技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使得货币政策系统发生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系统中存在着各种随机涨落,这些涨落不断地通过各子系统、主体元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形成巨涨落,在货币政策系统内、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系统的状态参量逐渐偏离平均值,从而形成各种随机涨落,在系统发生突变的临界区域附近,涨落会使系统偏离定态解;在临界点处,货币政策系统中控制参数的微小变化使得货币政策系统由一种稳定态跨越中间的不稳定态跳跃到另一种稳定态,实现系统的组织结构、制度结构、功能、运行机制在复杂巨系统层次上演化,这一转变是突然完成的,稳定态的形式取决于控制参数的运动轨迹或路径。在货币政策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系统层级跃迁、转换或创生的过程,即mSt(themetaSystemtransition)过程,这一过程具体通过货币政策系统的结构体现,在演化过程中,通过mSt过程,货币政策系统最终会成为一个多层次跃迁系统。货币政策系统最终到达的稳定平衡态取决于控制参数的变化方向,当控制参数沿原路径返回时,系统不会回到最初的稳定平衡态。货币政文秘站:策系统在整个突变的过程中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见图1)。

(二)货币政策系统突变的根源

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并非凭空出现的,它具有可以查询的客观根源和能够用科学揭示的产生机制。货币政策系统是由众多的经济主体(元素)、目标、规则等构成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各经济主体之间具有多重反馈性,根据苗东升教授论述的系统涌现性来源于构材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环境效应[11],结合货币政策系统的上述特性,对货币政策系统的现实突变来源做以下初步探讨。

1.反馈效应

所谓反馈,是指一个过程或系统的输出(结果)通过某种途径返回到出发点,并作为该过程或系统的输入(或输入的一部分),从而对下一个输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如果是对过程或系统输出的激励,则称为正反馈;如果是对输出的抑制,则称为负反馈。在货币政策系统内部,正反馈会使经济主体增加自身适应学习能力,逐渐做出理性、正确的判断,而负反馈会导致经济主体无法进行适应学习,阻碍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进程。货币政策系统内部各经济主体会不断加强那些与正反馈相关的机制,从而使得这些机制越变越强,当货币政策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运行到临界点时,货币政策系统就会从一种稳定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态,完成整个突变过程。

2.元素效应

货币政策系统是由元素或组分(各经济主体、目标、规则等)构成的,货币政策系统的整体突变性归根结底来自于内部的元素或组分。突变是货币政策系统的元素或组分的结构、成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发生的瞬时变化,最终导致货币政策系统由一种稳定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态。一方面,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特性必定受到各经济主体特性、目标选择、规则的制约,并非任意的元素或组分都可以造就特定整体的突变性,而要求产生货币政策系统整体突变性的元素、组分或个体具有一定的性状,包括组分或元素本身的特征、环境的约束、接受信息的反应以及相互的作用、运行机制等;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系统的元素和组分之间发生非线性作用,使得货币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货币政策系统的有序和无序。

3.层级效应

首先,突变是货币政策系统整体(或系统的高层次)具有而部分(或系统的低层次)不具有的属性、特征或功能。其次,突变是由货币政策系统等级层次提升产生的结果。系统层次结构的提升往往会产生一种高层次等级具有而低层次不具有的新质的突变,同时也意味着货币政策系统结构向着复杂化方向发展。最后,货币政策系统整体(高层次)的突变来源于部分(或低层次),这表明,货币政策系统整体所具备的新的属性特征来源于原来没有此特征的系统的部分,货币政策系统突变性的主要标识就是系统高层次中新质的产生以及系统层次之间的不可还原性。

4.结构效应

在货币政策系统中,要保证货币政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货币政策系统的稳健运行,不仅需要良好的目标结构、高效的操作工具组合,而且还需要高效率的运行规则,因此,为了使实施的货币政策达到预期的效应,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制定高效的货币政策规则,并将两者有效的组合起来,以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5.环境效应

货币政策系统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交换的同时,从中获得资源,努力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并形成边界,建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渠道和方式。货币政策系统凭借这些渠道和方式与环境进行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流与运动,以此来决定如何通过整合或组织其他部分以实现突变,来适应环境的约束,提高抗干扰能力等,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货币政策结构,以实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以上几个方面都是货币政策系统产生突变的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产生突变。事实上,它们之中的某几个组合也可能产生突变(见图2)。

四、我国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评价研究

经济现实中,在某一时期和一定条件下,货币政策系统的主要变量利率、信贷、汇率、资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而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变化态势,或者货币政策系统在整体上是稳定的,但是在其局部,货币政策系统主要变量却不断地在系统内起伏、波动,产生涨落影响系统整体的稳定与安全,使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功能耦合、互相适应的货币政策系统稳健性状态受到破坏,货币政策系统制度结构、功能等非均衡演化导致系统的风险积聚,从而系统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系统演化状态,表现为货币政策系统在某种条件下的突然崩溃,引发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等恶性经济现象的爆发,所以本文将采用货币政策稳定度指标来衡量货币政策系统的突变机制。

由于货币政策系统的非线性和突变性特征,因此本文运用基于突变理论的突变级数法对我国的货币政策系统进行评价研究,以验证上述的理论分析。

突变级数法以突变理论为基础,从系统的非线性和复杂性入手建立系统的评级指标体系,由于系统的状态发生突变是由落在分歧集内的控制变量引起的,所以可以根据这一特性来建立评价模型,最终达到对复杂非线性系统的认识。突变级数的评价方法综合了现有层次分析法、效用函数法和模糊评价法等评价方法的优点,并且无需对指标赋予权重,突变级数评价方法通过对分歧集的归一化处理,得到一种突变模型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而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常用的突变模型及其归一公式如表1所示:

其中,x为系统的状态变量。V(x)为x的势函数,a,b,c,d为控制变量,系统的平衡曲面方程是通过对系统突变模型的势函数求一阶导数V'(x)=0得到,系统的平衡曲面奇点集是由突变模型势函数二阶导数V''(x)=0得到,通过联立一阶导数方程V'(x)=0和二阶导数方程V''(x)=0可以得到分解形式的分歧方程。如果系统内的各控制变量满足分歧方程,那么就意味着系统发生了突变。

归一公式是运用突变理论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判断的基本运算公式,其主要思想是转化状态变量表示的质态,使其归一化,即将系统内部中不同质态的各控制变量通过归一化处理转化为同一种质态,以便于进行相互比较,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内的各控制变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从而得到系统评价系数,即系统的总突变隶属函数值,并以此为依据,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

基于突变级数法,综合分析评价系统时,需注意以下三种常用的评价准则:

非互补准则:若描述系统运行的各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不能互相弥补其不足,即各控制变量对状态变量的作用不可以相互替代,那么状态变量值的选取应遵守“大中取小”的原则。

互补准则:若描述系统运行的各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可以相互弥补其不足,即各控制变量对状态变量的作用可以相互替代,那么状态值的选取应为通过计算各控制变量获得的状态变量的平均值。

过阀互补准则:若在系统中只有各控制变量要求达到一定的阀值后,各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才能相互弥补其不足时,状态值的选取应遵守按过阀值后取平均值的原则。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考虑货币政策系统的构成、突变机制以及可操作性,从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目标和外部经济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根据突变级数评级理论层级指标一般不超过四个的原则,对层级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因子提取,选取信贷增长率、居民储蓄增长率、m2增长率、实际利率水平、实际汇率水平、股票市值/GDp、市盈率、股指波动率、GDp增长率、Cpi增长率、GDp平减指数、负债率、实际利用外资增长率、贸易差额/GDp和外汇储备/m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6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顺序,最后确定的货币政策系统稳定度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

以货币政策传导为例,第一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求解相关系数矩阵及其特征值,如表2所示。

(二)实证研究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底层原始指标具有不同的取值范围和度量单位,没有可比性,所以根据下式,所以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转化到0~1之间,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数据如表3所示。

指标X11由X111、X112、X113构成非互补型燕尾突变模型,所以X11=min(X1111/2,X1121/3,X1131/4),指标X12由X121、X122构成非互补型尖点突变模型,所以X12=min(X1211/2,X1221/3),指标X13由X131、X132、X133构成非互补型燕尾突变模型,所以X13=min(X1311/2,X1321/3,X1331/4),指标X22由X221、X222构成非互补型尖点突变模型,所以X22=min(X2211/2,X2221/3)。经计算1993—2012年货币政策突变评价二级指标数据如表4所示。

指标X1由X11、X12、X13、X14构成互补型蝴蝶突变模型指标,所以X1=(X111/2+X121/3+X131/4+X141/5),指标X2由X21、X22构成非互补型尖点突变模型指标,所以X2=min(X211/2,X221/3),指标X3由X31、X32、X33、X34构成非互补型蝴蝶突变模型指标,所以X1=min(X111/2,X121/3,X131/4,X141/5)。经计算1993—2012年货币政策突变评价二级指标数据如表5所示。

指标X由X1、X2、X3构成互补型燕尾突变模型,所以X=(X11/2+X21/3+X31/4),经计算得到1993—2012年间的X值见表6。

为了更加直观的观察,将结果转化为折线图为:

五、结论分析

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1993年、1998年、1999年、2008年、2009年、2011年我国货币政策系统的稳定度较低,1993年我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增速高达58.6%,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增长速度,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加剧了商品市场的供给情况,造成了当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升了21.7%,产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金融市场结构失稳,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涨落因子的扰动使得我国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系统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中。

1994—1997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利率要求银行轻骑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回落,与财政政策配合,1996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到9.6%,通货膨胀率降到6.1%,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的成果,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系统运行较平稳。虽然这一期间的通货膨胀得到有效的抑制,但是由于此次调整力度有些过大也为后来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隐患。

1998—1999年,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重挫,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同时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存在振荡衰退、大幅下滑的危险,上一时期经济调整力度过大,加之外部环境的冲击,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度降低,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同时,多年来货币政策系统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动荡、国内洪涝灾害的冲击扩大了货币政策系统内部的反馈效应,使得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系统的稳定性较低。

2000—2007年,针对上一时期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问题,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增加了货币政策系统中的负反馈效应,货币政策系统趋于平稳。

2008—2009年,2007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在2008年上半年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自2008年7月至2008年末,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急转直下,出口大幅下滑,部分企业陷入困境,就业压力明显加大,给经济平稳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外部环境效应以及系统内部之间的反馈效应和元素效应加剧了货币政策系统的随机涨落,使得货币政策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中。

2010年,为了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政府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扭转经济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这一系列政策的效应增加了货币政策系统中的负反馈作用,货币政策系的稳定度也有所提高。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4

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假设政府集财政政策职能和货币政策职能于一身,政府的支出为外生性给定,政府通过税收、发行债券和货币获得收入。这样政府的财政政策就简化为税率和债券发行量的选择,货币政策就简化为货币发行量的选择。

然后,通过构造拉姆齐问题(Ramseyproblem),利用拉姆齐均衡(Ramseyeqtlilibrium)来刻画最优税率、最优债券发行量和最优货币发行量的特征。最后,分析这些最优政策下的名义利率是否符合弗里德曼规则。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利用“通货膨胀税”,把最优的货币发行量问题转化为一个最优税率问题。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弹性价格且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分析,二是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分析。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最优政策分析。Schmitt-Grohe,etal.(2004a)首先讨论了弹性价格但市场为不完全竞争的最优政策问题。他们认为,名义利率相当于对垄断利润间接征税。如果政府能够把垄断利润全部征收,那么弗里德曼规则是最优的。但现实中政府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名义利率为正,并随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垄断的程度越高,名义利率越大。劳动收入的税率基本不变。通货膨胀的波动较大,但时间序列特征上自相关关系很弱。

Siu(2004)在现金商品-信贷商品的货币经济模型中引入不完全竞争和价格粘性分析了最优政策问题。他认为,由于存在价格粘性,通货膨胀的变化会引起资源配置的扭曲,带来经济效率的损失成本。

Schmitt—Grohe,etal.(2004b)在一个货币能降低交易成本的货币经济模型中,同样讨论了粘性价格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对最优政策的影响。虽然他们的模型与Siu的模型不同,但结论基本上相同。即,弗里德曼规则不再成立,通货膨胀的波动很小,政府债务和利率具有随机游走的动态特征。

"

二、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的思路是,首先假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由两个独立的部门执行。虽然财政当局和货币当局的目标都包含产出和价格,但二者的目标差异非常明显。这种差异表现为,一方面,在产出和价格的理想水平上,双方的看法不同;另一方面,在产出和价格的权衡上,双方也有所侧重。通常情况下,保守的货币当局不仅产出和价格的理想水平比财政当局低,而且在产出和价格的权衡方面,货币当局更注重价格。由于财政当局和货币当局的相对独立以及各自目标的差异,其行动选择对经济的影响就有多种可能。首先是双方是协调合作,还是各自行动。如果是各自行动,那么行动的类型是执行规则,还是相机抉择。如果是相机抉择,那么双方是同时行动,还是有先后顺序。如果有先后顺序,那么是财政当局先行,还是货币当局先行。对于这些不同的情况,通过构造适当的博弈模型,就可分析政策的最优性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个财政当局和单个货币当局的分析,另一是多个财政当局和单个货币当局的分析。显然,后者不仅要分析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关系,还要分析多个财政当局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单个财政当局与单个货币当局的政策分析

alesina,etal.(1987)首先利用博弈理论分别讨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最优组合问题。在他们的分析中,货币当局选择通货膨胀、财政当局选择税率,双方在产出、通货膨胀的理想水平上相同,但在通货膨胀和产出的权衡方面存在差异。他们重点讨论了货币当局执行承诺与不执行承诺两种情况下,财政当局与货币当局的纳什均衡特征。Debelle,etal.(1994)则分析了货币当局与财政当局的纳什均衡和斯坦博格均衡。Baneriee(1997)则在博弈论模型的框架下,重点讨论了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问题。

(二)多个财政当局与单个货币当局的政策分析

非合作的财政政策会使产出过低、通货膨胀过高。

但如果当局各方能够就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理想水平达成一致,那么即使没有财政当局的政策协调以及货币当局的执行承诺,经济也会达到理想水平。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政策的共生性。

Uhlig(2003)虽然也得出了财政当局协调行动比不协调要好的结论,但他反对任何政策当局的协调行动。他认为,由于潜在财政赤字、免费搭车等原因,政策的协调难以成功。因此,应该从制度构建入手,严格财政当局和货币当局的政策规则,强化《稳定与增长条约》。为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危机,应建立强大的银行监管体系。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2]alvarez,F.,p.J.Kehoe&p.a.neumeyer,2004,“thetimeconsistencyofoptimalmonetaryandfiscalpolicies.”econometrica70(2):541-567.

[3]Banerjee,G.,1997,“Rulesanddiscretionwithseparatefiscalauthoritiesandacommonmonetaryauthority.”Doctoraldisserta-tion.tuscaloosa,aL:Universityofalabama.

[5]Carlo,a.F.,2003,“Howdoeuropeanmonetaryandfiscalauthoritiesbehave?”,inmBuff,eds,monetary&FiscalpoliciesinemU:interactionsandCoordination,Cambridge,pluntin.

[7]Chari,V.V.&p.J.Kehoe,1999,“optimalfiscalandmonetarypolicy.”in:J.B.taylor,Handbookofmacroeconomies.north-Holland,amsterdam.

[8]Chari,V.V.&p.J.Kehoe,1998,“ontheneedforfiscalconstraintsinamonetaryunion.”FederalReserveBankofminneapolis,workingpaper,589.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5

关键词:通货紧缩;扩大内需;货币扩张;铸币税

abstract:thecurrentourcountrymacroeconomicpolicy'sactualexecutioneffectisnotideal,thedomesticdemandwasstillinsufficient,thelowconsumerprice,thelowemploymentandtheeconomicallowefficiencyispuzzlingourcountry'seconomythroughout.thecollectionseigniorage,mayfurtherexpandthedomesticdemand,promotestheeconomicalthepositivecycle.

keyword:deflation;expandeddomesticdemand;monetaryexpansion;seigniorage

一、征收铸币税,应对内需不足

我国在经历了1993-1994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之后,经济开始逐渐降温,到1996年通货膨胀率下降到10%,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不久就陷入了供过于求、通货紧缩的怪圈。从1997年10月至今,除在2000年的几个月中出现了物价持平或略有上升外,其他时间始终处于通货紧缩的阴影之中而难以摆脱。从1998年开始,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内需仍然不足,低物价、低就业和经济的低效率始终困扰着我国的经济。

从国民收入流程图中可以看到,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漏出与注入。注入是使经济扩张的力量,它使流程中的总需求增加,并使国民收入扩张,经济得以增长;漏出是使经济收缩的力量,它使流程中的商品需求量趋于减少。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即使在我国的每一个财政结算年度都能使漏出与注人相等,按照宏观经济理论,也只能使一国经济不出现经济衰退,而不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推动力。要想使我国经济更快地增长,必须进行强大的资金注入。只有当注入大于漏出时,经济才会产生大于零的增长。这一思想可以表示如下:

总需求>总供给 (1)

总需求=c+ip+g+ig+(x-m) (2)

总供给=yd+t

(3)

式中:c代表消费,ip代表民间投资,g代表政府日常支出,ig代表政府的公共投资,(x-m)代表净出口,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t代表政府的纯税收。由于可支配收入可以表示为消费与储蓄之和,则:

yd=c+s

(4)

将(2)、(3)和(4)式代入(1)式,可得:

(g+ig-t)+(ip-s)十(x-m)>0 (5)

(5)式左边第一项代表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第二项代表民间收支状况,第三项代表本国国际收支状况。自1997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表现良好,每年均为顺差,即(x-m)>0.政府的财政预算则每年均为逆差,有(g+ig-t)>0.对比(5)式,造成政府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是第二项所代表的民间投资小于民间储蓄所形成的民间资金的盈余,正是这部分的资金盈余,对经济产生了漏出。近几年来,我国库存商品及闲置物品的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其总量已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是2001年社会消费总额的80%(杨殿宗,在2002年4月5日的《中国信息报》上刊文)。企业产能大量过剩,设备与资金的闲置现象十分严重,在民间投资缺乏机会的条件下,期望短期内民间投资的大量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弥补民间投资的负向缺口,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向民间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为建设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工程筹集资金,为低迷的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国债负担日益加重,在2002年我国编制的预算中,赤字数额3098亿元,占gdp的3%左右。截止到2001年底,我国的国债余额是187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左右(郝中华,2002.从目前的经济走势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谈出,政府的财政赤字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减轻国债负担,化解当前日益突出的矛盾,本文提出通过征收铸币税,运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方法,使政府能够在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债务负担,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

二、货币供给与铸币税

所谓铸币税,是指政府由于其印制货币的垄断权而获得的收人。印制货币所需花费的成本极低,而所印出的钞票本身具有购买力,政府可以用它来换取商品与服务。铸币税的征收可以通过一国货币需求的增加来实现。当一国实际货币需求增加时,通过增发货币进入流通,给政府提供某些免费的资源,这种购买力的收益,就是铸币税的含义。在汇率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获得铸币税。

其一,在通货膨胀率为零的条件下,国际和国内利率的下降使货币的周转速度不断下降,社会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增加,使民间部门向中央银行出售外国资产以换取本国货币,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印制钞票换取外汇储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通过增加外汇储备来获取铸币税。

其二,执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当世界其他国家出现通货膨胀时,随着国外价格的上升,由购买力平价理论导出国内价格也将会上升,名义货币余额的实际购买力将下降,对货币的超额需求就会产生,中央银行通过适量增加货币供给以抵消价格上升,使实际货币余额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随着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收取了铸币税,并不减少任何储备(萨克斯,1997)。

其三,当国内生产总值的潜在增长引起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的同步增长时,如果中央银行增加的货币供给恰好能满足社会对实际货币的增长需求而不出现超额供给时,政府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取得铸币税,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其四,国内商品供给过剩且存在失业时,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引起实际货币的超额需求。如果央行所增加的货币供给恰好能满足政府通过公共工程建设所引起的实际货币的超额需求时,就不会出现货币的超额供给,政府也可以由此而获得铸币税。

值得一提的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已经把征收铸币税作为一项财政收入,但不同的国家征收铸币税的数量各不相同。在1975-1985年的十年间,美国每年所征收的铸币税占gdp的比重为1.17%,英国为1.91%,法国为2.73%左右(萨克斯,1997)。

当政府部门入不敷出时,通常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偿付赤字:一是向公众借债;二是消耗外汇储备;三是印制钞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铸币税对一国经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铸币税进行合理的征收,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提高经济中的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并能有效地克服困生产过剩而导致的通货紧缩,在这方面较为成功的有美国、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另一方面,对铸币税这一工具如果运用不当,超量征收,则会因货币的超量发行而造成经济中需求过旺,引发严重的甚至是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危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在这方面较为典型的国家有20世纪80年代的玻利维亚和秘鲁等拉美国家。在社会需求不足的紧缩时期,铸币税可以有效地弥补财政赤字,增加内需,也可以用作中央银行扩张货币的一种工具。与已有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不同的是,铸币税既不仅仅是一种财政政策工具,也不完全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在紧缩时期征收铸币税,其本身就是一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组合过程。

三、我国征收铸币税的基本思路

(一)征收铸币税的可能性

征收铸币税是否能获得成功,取决于国内的宏观经济走势与资源的利用状态,也取决于一国货币信用程度和汇率制度。如果国内已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再增加货币的供给会引起通货膨胀,这时政府所征收的不是铸币税,而是通货膨胀税,其结果只会将经济引向灾难。如果一国货币缺少信用,且实行固定汇率制,当央行增发货币时,实际货币余额的超量供给会导致外汇储备的等额损失,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际上没有征收到铸币税,而是用外汇的损失换取了等额货币的超量发行。由此看来,征收铸币税的必要条件是在保持物价稳定和外汇储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通过增发货币获得某种购买力而又不使社会出现超额的货币供给。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产能过剩、设备与资源闲置等现象,各项经济指标在低位徘徊,国际与国内利率已经降低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物价指数自1997年10月以来不断下降,屡创新低,这些表明在我国经济中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符合征收铸币税的必要条件。通过征收铸币税,可以向经济中注入新的带有特定需求的货币增量,用这笔钱可以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征收铸币税的政策选择

以往各国在征收铸币税时,其目的各不相同,有些政府只是被动地征收铸币税,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际货币余额不断增长的需求在客观上要求央行增发货币,以满足公众对实际货币余额的超额需求,政府在增发货币的过程中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征收了铸币税。另有一些政府则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发货币,在这方面较为极端的例子是政府长期以来欠下了巨额赤字,他们已经为此耗光了外汇,大量无休止地向民间发行国债的行动已经使政府的信用扫地,再也无法据此而获得收人,靠增发货币获取收入以弥补赤字就成为这些政府的唯一选择。当然,也有些政府增发货币主要是为了换取外汇储备,有时甚至是为了换取外汇储备而不惜牺牲国内的某些经济利益。

本文提出征收铸币税,是针对当前内需不足、供给过剩的特定经济形势而提出的,其基本点是将征收铸币税作为我国稳健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与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使用。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可以向中央银行发行国债,由央行以支票形式将等额存款拨给指定的商业银行,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有保证的资金。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购买需求,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职工的收入水平,减轻过剩物资的供给压力,其本身就是扩大内需的良好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央行获得了国债,政府则获得了等额的国债建设资金。由于此时经济中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资源,国家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刚好可以吸收这些过剩资源,增加就业机会,而不会引起价格上升。央行增发的这部分货币,是以广义货币m2的形式进入流通的。由于广义货币m2与基础货币之间存在着大于1的比例关系,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少量的基础货币,增加现实经济对实际货币余额的有效需求,使铸币税的征收落到实处。

在提出此观点时,本文特别强调征收铸币税的目的在于启动低迷的宏观经济,缓解目前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内需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缓慢,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收入结构和就业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国民经济弱势运行等问题,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而不是单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由于财政赤字是因增加公共工程支出,启动宏观经济而生,只要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转强,财政赤字就会自动下降,这时征收铸币税的历史使命也就会自然终结了。

(三)征收铸币税的必要性

通过征收铸币税,可以使我国实现短期经济目标。

1.征收铸币税,可以使财政赤字货币化,降低还本付息的债务负担。与向民间发债的形式不同,这次财政部发行的债券是直接卖给中央银行的。作为一种交换,政府获得了由中央银行下拨到商业银行的资金。这时由央行持有国债所应获得的利息仍可作为一种收益交还国库,不会加重国债负担。这样可以弥补财政赤字,改善财政收支。

2.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征收铸币税,可以在不出现超额货币供给的前提条件下,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通过公共工程投资的乘数效应,推动经济的更快增长。这对于加快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和提升我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提高就业水平。征收铸币税,可以扩大内需,缓解经济中产能过剩的供给矛盾,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扭转价格下跌的被动局面,使企业真正走出低物价和低效益的经营怪圈,同时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与民间投资,提高就业水平。

4.征收铸币税,可以使央行增持政府债券。在我国央行的总资产中,占主要部分的资产是国外资产和对国内金融机构的债权。2002年4月公布的我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这两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2.11%和41.49%,而对政府的债权(含国债)一项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5.6%。与日本银行相比,日本政府债券占日本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为66.6%,托管日本政府债券所占比重为5.7%,所借政府债券现金抵押所占比重为6.5%,三者合计共占日本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为78.8%,而外汇占总资产的比重仅为4.6%(张贵乐,吴军,1999)。由此看来,我国央行所持有的国债占总资产的比重明显过少。征收铸币税,可以有效地增加央行所持有的国债总额,使央行资产的持有比重趋于合理,为央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收回货币的操作提供足够的筹码,从而可以提高央行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四)征收铸币税的主要思想障碍

为调节宏观经济而有目的地征收铸币税,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尚属首次,许多人可能会对此产生顾虑。

1.征收铸币税,会引发通货膨胀,后果不堪设想。提出这一观点的人可能对当前经济中普遍存在的生产过剩和价格下降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该指出的是,通货膨胀已经远离我们而去,防止通货紧缩,增加有效需求才是当前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必须要抓好的主要矛盾。如果征收铸币税会引起物价上升,这正好说明这种工具对治理通货紧缩有着特殊的功效,是我们攻克内需不足的有力武器。由于征收铸币税的目的是为了启动低迷的经济,物价上升正好说明经济已经启动,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征收铸币税的政策就可以谈出了。笔者要大声疾呼:在我们面临通货紧缩威胁的时候,大谈什么要注意防止通货膨胀之类的口号,对解决经济中已经存在着的内需不足与大量失业来说是无益的。我们的政策目标是要解决当前经济中已经出现的主要矛盾,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如果真的出现了物价上升的趋势,央行也可以在公开市场上随时抛出手中持有的国债,收回基础货币,以抑制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

2.征收铸币税,会加重人民的税收负担,拖累经济的发展。与其他税赋不同的是,铸币税的征收得益于经济的增长潜力,而不是居民的当期收人。由于它的征收着眼于经济未来发展的需要,并不是针对人们的现期收入,因此它不会加重人民的税收负担。只有当社会对实际货币余额产生超额需求时,才会为征收铸币税创造必要的市场机会。不仅如此,发行增量货币并由政府使用于公共工程的建设,其本身就增加了经济中的有效需求,通过乘数作用,将会使财政政策的效应倍增,其结果必将会增强宏观经济的发展动力,改善企业的营运效率,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只要当局将征收铸币税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会对经济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而不会拖累经济。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6

关键词:通胀持久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系统Gmm

一、引言

深入分析我国总体价格水平的动态特征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总体价格水平的运行特征的刻画,文献中通常从其波动聚集性、预期不确定性、“长记忆性”和持久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前三方面国内研究已经相对丰富,对于通货膨胀持久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通货膨胀的持久性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研究通货膨胀的持久性这一特征。

通货膨胀持久性(inflationpersistence),也称通货膨胀惯性,是指通货膨胀在遭受随机扰动因素冲击后,通货膨胀偏离其均衡状态所持续的时间长度。通货膨胀持久性越高,货币政策的滞后时间就越长,此时货币政策对越难物价波动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在稳定产出波动和控制通货膨胀这两个目标时赋予控制通货膨胀更高的权重,政府要达到既定政策目标的社会成本就会越大(Fuhrer,1995)。

二、数据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

代表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通常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本文选取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一季度的季度Cpi与Rpi同比数据,季度数据采用的是月度数据的平均数。本文运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了X-12季节调整。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二)模型设定

国内对于通货膨胀持久性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非结构化的通货膨胀持久性模型,为了与以往的研究相一致并且跟以往的研究比较,本文设定通货膨胀持久性的模型为:

πit=α1+ρπit-1+■φkΔπit-k+uit2≤t≤t

{1}

其中Δπit-k=πit-k-πit-k-1,ρ即为通货膨胀持久性。

本文采用系统Gmm估计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不过参数估计是否有效依赖于工具变量的选择是否有效,本文根据两种方法来识别模型设定的有效性:(1)检验扰动项是否序列自相关,其零假设为差分后的残差项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如果不能拒绝零假设即aR(2)的值大于0.1,则说明估计是有效的;(2)用Hansen检验识别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其零假设为过度识别检验是有效的,若不能拒绝零假设就意味着工具变量的设定是恰当的。

三、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实证估计

本文采用系统Gmm法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Cpi数据与Rpi数据进行估计。

系统Gmm估计的结果显示我国通货膨胀的Cpi与Rpi序列的持久性分别为0.8200和0.8532。与我国学者(张成思(2007);杨碧云等(2009))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我国的通货膨胀持久性相对较高。模型设定的有效性有两种检验结果:aR(2)的值均大于0.1,不能拒绝差分后的残差项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的零假设,说明随机扰动项uit不存在序列自相关;Hansen检验的值表明不能拒绝过度识别检验是有效的零假设,说明工具变量的设定是恰当的,这表明本文的模型的设定是有效的。

四、结论

本文运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动Cpi与Rpi数据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采用SGmm的方法估计我国的通货膨胀持久性,结果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无论是Cpi还是Rpi均表现出较高的持久性(相对于pivetta&Reis(2007);Vaona&ascari(2007)等的研究)。

Benigno(2004)的研究指出,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根据通货膨胀持久性在稳定产出与控制通货膨胀之间赋予不同权重,高通胀持久性时赋予控制通货膨胀更大的权重,而低通胀持久性是应适当降低控制通货膨胀权重,从而避免社会福利损失。这一观点是很好理解,因为如果央行不考虑通胀持久性水平而对不同时期采取同样的货币政策,那么高通胀持久性的时受到货币政策的冲击的影响就会持续更久,而低通胀持久性时则正好相反。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不同时期的通胀持久性差异。这样才能使货币政策能更好的调节国内经济情况。

参考文献:

1、Fuhrer,Gmoore.inflationpersistence[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5(109).

2、杨碧云,易行建,周义.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估计及其货币政策启示[J].经济经纬,2009(5).

3、苏芳.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时变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5).

4、张成思,刘志刚.中国通货膨胀率持久性变化研究及政策含义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3).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7

摘要物价问题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中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市场的通货膨胀现象不断凸显。所以研究物价指数与货币供给之间的相关关系,能够为衡量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提供依据,从而合理有效地控制物价及通货膨胀。本文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分析物价指数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物价指数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VaR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纷纷采用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在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后,世界市场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在加速上升,尤其是石油,棉花等的价格上涨的非常显著。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01年2月15日的数据显示,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9%,同比涨幅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0%。从该数据可以看出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大。截止2011年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73.71万亿,同比增长15.70%。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使市场上可以流通的货币数量增多,从而资产的价格高涨。一般来说,资产价格高涨会导致通货膨胀。随着货币供应加快,市场流动性趋于增强,市场的通涨预期不断高涨。

二、变量和数据的选取

(一)变量的选取

对于货币供给量,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了mi(i=0,1,2,3)的范围,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和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从中可以看出,m2差不多包括了所有的存款和现金,我们称之为广义货币量。目前,由于银行存款和现金是我们国家资金的主要来源,几乎涵括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每个领域,所以从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来看,选择广义货币供给量m2。使用增长率更能够反映相对增加的程度,故本文选取m2月环比增长率来代表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指标。

对于物价指数的选取,能够衡量通货膨胀程度最常用的价格指数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GDp平减指数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全面地反映市场因素的变动对居民实际生活的影响。除此之外,它也是国际上常用的度量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我们国家按照国际通用的理论和方法,编制Cpi已经有很多年,提供的Cpi数据值得相信。因此在本文中选用Cpi月度环比增长率。

(二)数据的来源

本文的数据是从2001年-2010年的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凤凰财经网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

三、实证分析

(一)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VaR模型建立在变量平稳的基础上,否则会出现伪回归的现象。因此,要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在这里采用特征根判别的方法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VaR模型平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特征方程的所有的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用eviews软件来检验VaR模型特征方程的所有特征根是否都在单位圆内,检验的结果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VaR模型对应的特征方程的所有特征根都在单位圆以内,所以可知建立的VaR模型是平稳的。

(二)VaR模型滞后期的选择

建立VaR模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是滞后阶数的确定。选择滞后阶数时,一方面当滞后阶数很大时,能够完整反映所建立的模型的动态特征。但另一方面,滞后阶数越大,则不但会需要有足够数目的滞后项,还要使模型有相当数量的自由度。常用的确定滞后期的方法有LR(似然比)检验,赤池信息准则(aiC),或用施瓦茨准则(SC)以及Fpe准则和汉南-奎因准则。用eviews软件进行检验的结果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合适的最大滞后期为8期。

(四)因果性分析

对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前一般先检验两者的平稳性,只有两个平稳的变量的变量才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其他变量的影响,则称它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用eviews软件对时间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是8。检验结果如下表2。由检验结果可知,在显著性水平为10%的条件下,m2的变化是引起Cpi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Cpi的变化不是引起m2变化的Granger原因。

由此可看出,t统计量基本都通过了检验,回归方程的系数为正(0.1051),说明物价上涨率与货币增长率之间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四、结论

从长期来看,我国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货币供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最终在价格水平上体现出来。通过对货币供给量和物价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货币供给量增长率对于物价上涨率的乘数为0.1051。

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知道,货币供给的增长是导致物价上涨的Granger原因,这与经济学理论的思想基本一致。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我国物价上涨部分原因是由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仍然具有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货币政策仍然是调整价格水平的政策方式之一,所以从中可知在防止物价水平上涨过高时,国家政府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明智的和正确的。除此之外,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与物价指数的上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物价指数不仅与当期的货币供给量有关系,还与前期的货币供给有关。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占风.经济计量学.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贺新瑜,黄先开.货币供给与物价、经济增长关系分析.中国流通经济.1999.1.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8

关键词:我国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需求逐年加大,这也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虽然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以及非货币性调控手段,但是房地产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因此,如何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的问题,将房价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也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一、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理论分析

(一)房地产特征。房地产作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主要具有耐久性和不动产两个特征。这两个特征使房地产容易成为投资的对象,而且房地产往往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贬值。房地产的耐久性和不动产使其具备了资本的性质,房地产不仅仅是人民生活的一种消费品,同时也成为了金融投资的对象。就房地产的资产属性而言,房地产的价格波动远远低于其他金融产品,而且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这也使得房地产成为了许多企业进行实物投资的最佳选择。另外,房地产还具有虚拟经济特征,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不仅仅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投资者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房地产价格也会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而出现剧烈波动,近几年,我国房地产的虚拟经济特征愈加明显。

(二)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具。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的总称,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一般性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以及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等三种工具。(2)选择性政策工具:指央行对金融环境的某些特殊领域进行调节所采用的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以及优惠利率等。(3)其他工具:主要指辅的货币政策工具,窗口指导、道义规劝等都是都是其他货币政策的范畴。

(三)货币政策传导理论概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从货币政策的现实操作开始到最终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其间中间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相互影响关系的总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政策、金融环境以及实体经济都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涉及范围,其传导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四)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如图2)。

图2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示意图

第一个环节是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传导,在这一阶段,央行通过通过利率途径、信贷途径以及资产组合效应途径等政策工具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起到调节房地产价格的目的。第二个环节是房地产价格向实体经济的传导,包括消费传导以及投资传导两个方面,其中,房地产价格对消费的传导主要是通过财富效应、家庭资产负债表效应、预期效应、挤出效应以及租房收入效应等途径实现的,而房地产价格向投资的传导则主要通过直接投资效应、托宾Q效应以及企业资产负债表效应等途径实现的。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现状分析

(一)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由于货币政策的制定是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而忽视了某些地区差异性的经济发展现状,这也使得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出现区域差异。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即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区域划分上,根据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现状将我国房地产市场划分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调查结果表明,东部较为发达地区的房地产投资规模远高于中西部,另外,东部地区房地产的销售面积、价格等统计数据也高于中西部。针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差异性,国家也制定了差异性的房地产发展政策,科学地调控不同地区的房地产市场。

通过借助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将构建如下模型:

Hp=C+αR+βm2+μ

其中,Hp是房地产价格,C是消费水平,R是利率,m2是货币供应量,α、β是利率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弹性系数。然后利用模型对东中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利率、货币供应量对传导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对回归结果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出以下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房地产价格的利率敏感性明显高于东西部地区;而相比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更为紧密。

表1东中西部地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传导的实证结果比较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的阻碍因素分析。通过上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实证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途径并不畅通,存在诸多的阻碍因素。首先,从家庭行为的角度分析,消费需求过旺,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且城镇居民的不断增加引起了新一轮的消费结构转型,消费者对于房地产的需求很高;居民的投资投机需求高涨,房地产作为一种简单、稳定的投资方式,也带来了大量的个人储蓄投资,从另一方面带动了房地产价格的增长。其次,很多企业追求房地产行业的高额利润,房地产开发商借助信息优势不断加快房价上涨,片面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行为也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有效进行。另外,政府也是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重视房地产开发的短期效益,而制定与中央货币政策不统一的地方法规,不断促使房地产价格上涨;商业银行提供的巨额房地产信贷资金在保证房地产行业发展同时,却影响了市场价格导向的合理发展。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的对策建

议。首先,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考虑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保证货币政策的区域性、差异性,增加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根据不同地域对利率、货币供应量、信贷等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差异,实施差异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信贷、存款准备金等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房价的稳定。其次,在短期内加强其他非货币手段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由于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有限,难以起到真正的调控作用,因此,可以在短期内采取二套房限贷、提高首付比例、上浮按揭利率等其他手段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另外,必须尽快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强货币市场监督;不断提高利率工具的调控能力,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保证利率工具可以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加快相关规范制度的建立,不断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金融体系,有效抑制当前房地产投资过热。

三、结语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过快发展给社会经济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控房地产价格、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本文结合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相关理论,并对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传导效应的传导途径不顺畅等问题,由此提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区域性、短期内加强非货币调控手段以及加快完善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等一系列建议。只有不断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效应,通过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调控房地产价格,才能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斌,李庆云.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分析――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J].经济科学.2011,(3):17-31.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9

关键词:稳健货币政策;前紧后松;交叉有效;数量工具

作者简介:邱强(1969-),汉族,江西临川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经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国防经贸。

中图分类号:F822.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5.35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83-02

一、稳健货币政策的正确解读

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将改变2008年11月以来一直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多专家解读为中国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改变,甚至根本改变。这就可能给读者造成一个误解,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因此,有必要对2011年的稳健货币政策进行正确的解读。

稳健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紧缩政策,它可以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也可以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质就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出现通胀,需要控制通胀,就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如果出现经济萧条,需要防止通货紧缩,采取的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我国并不是第一次提出的新概念。我国最早是从1998年开始提出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当时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克服国内的通货紧缩趋势,从之前从紧的货币政策转而实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此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直延用到2007年,但从1998-2007年这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形势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其中1998-2002年出现通货紧缩现象,所以这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防止通货紧缩;而2003-2007年间则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所以,这阶段主要任务是防止通货膨胀。

稳健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赋予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特性,所以现在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不再是某一年度只采取单一的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是同一年度前半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后半年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如2008年。也可能总体从紧,但局部领域则采取宽松政策,今年就可能这样。

二、2011年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

2011年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是稳健,为了保证稳健,在具体货币工具选择上主要体现以下3个主要特征:工具选择方面数量工具会成为优先选择,价格工具会相对谨慎采用;货币供给方面采取总体趋紧的前提下,局部会适度放松,对冲操作频繁,富有弹性;对于外部输入的流动性采取疏堵结合,强化交叉有效。

(一)数量工具为主,价格工具为辅

稳健货币政策主要以数量工具为主,价格工具为辅。数量工具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优点。尤其是公开市场业务,对于收缩和放松流动性,时点可以精准把握,大小和规模也相对容易控制,效果也可以事先估计和预测到。这是国际上采用较多的货币调控措施,我国近年来也经常采用。2010年公开市场业务也主要是净回笼货币,2011年初这种趋势会继续保留甚至扩大,仅1月就净回笼货币650亿。

另一数量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在国外倒是使用不多,但我国央行却使用较多。2010年以来,至2011年3月25日已经连续实施9次,每次都是0.5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到20%的历史最高水平。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是有利息的;二是各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较多。所以,实施起来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不会太大,推行的阻力不会太大。

价格工具主要有两种,即利率和汇率。加息和人民币升值都容易带来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冲抵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由于当前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依然实行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如果我国加息势必加大美元和人民币的利差,导致套利的热钱流入,这样又会进一步激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息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热钱流入速度更会加快,大量的外汇占款又将加大人民币的供给,从而抵消了货币紧缩数量工具所带来的效果。

但价格工具又具有数量工具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就是加大资本的使用成本,打击投机行为,并改变投资者对于资产价格泡沫化的预期。目前倘若不采取加息等货币手段,通胀势头将难以打压。为此,2010年以来,中央银行先后3次调高了基准利率,但与9次调高准备金率相比,频率缓和得多,不过2011年随着欧美的经济逐步复苏,欧美加息的可能性加大,这样我国加息的空间就会逐步加大。总之,价格工具容易受制于人,使用应特别慎重。

(二)紧中有松,富有弹性

稳健货币政策除了坚持货币供给总体偏紧的原则之外,还要紧中有松,供给富有弹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及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社会融资总量调控应按满足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正常需要掌握。银行信贷作为社会融资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从反危机特殊时期的非常态应对,转向适度的增长。

二是要优化信贷结构,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采取从紧政策,收缩信贷,而对改善民生、促进消费的行业和产业,以及需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则要放松信贷,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可以做到宽紧相济,优化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

(三)疏堵结合,交叉有效

为了使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受外部流动性的冲击,或者为了让国内货币政策效果更显著,央行对外部流动性采取了疏堵结合的方式,达到交叉有效。其中对待热钱流入采取堵的方式,通过专项行动打击热钱流入。2010年2月起,在13个外汇业务量较大的省(市)组织开展应对和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共查实197起涉嫌违规案件,涉案金额73.4亿美元。2011年随着美国的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美元贬值预期更加明显,热钱流入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此类措施和行动的力度将会加强。

对于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采取两手措施将流动性向境外疏导。一是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2010年将境内试点地区由上海和广东省的4个城市扩大到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境外地域范围由港澳和东盟扩大到所有国家和地区,明确试点业务范围包括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2011年将会由试点地区逐步向全国推广,逐步过渡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二是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使用本外币对外直接投资。2010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达590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其中21家QDii机构投资额度83.2亿美元。2010年末,各试点地区共办理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386笔,金额701.7亿元。2010年10月,新疆率先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年本外币无论是规模还是范围都将扩大。

三、2011年全年货币政策走势展望

2011年货币政策总体走势是前紧后松,上半年主要采取偏紧的政策,下半年则采取偏松政策。由于受到农产品、资源品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国内外流动性充裕以及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物价总体上将维持持续上涨态势。尤其是2011年上半年,正翘尾因素平均将达到2.77%,并在6月份达到年内峰值。

面对日益膨胀的物价,不断上涨的Cpi,居民感觉到难以承受。据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第4季度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为1999年4季度以来最低,当期物价满意指数降至13.8%。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增15.6个百分点;居民对未来物价上涨预期加剧,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升至81.7%,较上季提高8.5个百分点。

由于居民对通胀的预期较强,通胀压力较大,因此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政府为了表示治理通胀的决心,2011年前期总体上必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控制好货币供给总量,即m2增长应低于适度宽松时期,降至以往稳健货币政策阶段的一般水平。只有货币供给总量回归常态,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要求。

2011年下半年,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将逐渐减弱和消失。一是正翘尾因素逐渐减弱;二是由投资需求和货币投放推动的产出缺口在2010年第二季度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后逐渐收窄,预计在2011年年中,产出缺口收缩将会影响到物价,使物价出现下行;三是价格运行周期接近尾声,导致物价将在年中回落。从1999年至今4轮周期,每轮大致25个月左右。本轮周期从2009年7月开始上行,到现在已经运行了21个月,如果前三次周期规律仍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在2011年7月前后物价很可能会见顶回落;四是2010年以来货币政策持续收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为应对物价上涨压力,管理通货膨胀预期,2010年内央行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011年仅过去2个月就1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频繁强力度的货币政策已经初步见效。从m1与m2同比增速的“倒剪刀差”来看,这一倒剪刀差最高的时候是2010年1季度,随后就出现持续回落,目前已经收缩到2个百分点左右,因此可以预计在未来半年左右物价回落的可能性较大;五是两次汇改之后人民币弹性增强,人民币未来稳步升值可期,这将有助于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六是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维持弱势复苏对我国出口不利,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物价的持续上行;七是资产价格稳步调整也有助于物价将平缓回落。

依交行研究所的测算,全年Cpi平均水平将达到4.5%左右,年内物价高点月份可能将超过6%,而2011年ppi平均水平则有可能上探至5.2%。因此,随着物价的回落,下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将逐步放松。(责任编辑:李综艺)

参考文献:

[1]易宪容.货币政策走势分析[n].京华时报,2010-12-20.

[2]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2011年上半年Cpi或突破6%[eB/oL].网易财经,2011-1-20.

货币政策的特征篇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在历经恶性通货膨胀之后进入低通货膨胀时代,学术界和各国货币管理当局重新将控制通货膨胀和实现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这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一、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基本思想

以基德兰和普雷斯科特(Kydlandandprescott,1977)的开创性研究为发端,人们开始注意到中央银行可信度以及对政策事先承诺的能力等问题。如果没有对采取特定政策措施事先做出保证,那么,中央银行可能会产生不按原来计划和宣示行事的动机,这就导致了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或“动态不一致性”。所谓时间不一致性是指:在t期为t+i期计划的行动方案,在t+i期到来时,实施该行动方案不再是最优的。在基德兰和普雷斯科特的基础上,Barro&Gordon(1983a)把供给冲击和稳定政策引入模型中,增加了预期形成理论,从而详细阐述了货币政策中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他们认为,尽管实现低平均通货膨胀率可能是最优的,但低通胀政策是时间不一致的。如果公众预期了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那么中央银行将面对某种现实的膨胀激励,通过制造意外高通货膨胀牟取产出的额外收益。然而,公众的预期是理性的,他们既了解上述动机,同时又确信政策制定者必将屈服于这种激励,因而一开始就会准确地预测一个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结果中央银行既造成了通货膨胀,又得不到任何产出上的好处。

自Barro&Gordon以后,大量文献开始研究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并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降低或消除货币时间不一致引起的通胀倾向上。Backus&Drifill(1985)、Barro(1986)等提出的声誉模型,Rogoff(1985)任命保守中央银行家模型,Ball(1995)的通货膨胀持续模型,walsh(1995)的最优合同模型,minford(1995)及Lippi(1996)的选举模型和Svensson(1997)的通胀目标制都是针对通胀倾向而提出的解决办法。近几年来,一些学者把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运用于货币政策中,并提出即使政府没有扩大产出的动机,从而消除通胀倾向,增进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也会产生更好的政策效果,这无疑推进了对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研究。

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对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再认识

tackYun(1996)等人利用个人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思想,得出了新凯恩斯主义的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包括了前瞻性的预期。Clarida,Gali&Gertler(1999),woodford(1999,2001),mcCallum&nelson(1999),Svensson&woodford(1999,2000)以及其他学者推动了这一模型在货币政策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在垄断竞争、名义工资刚性、每个厂商以错开方式定价这些限制条件下而得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当前的经济行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货币政策,而且取决于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可以用两个方程来代表,一个是iS曲线,它表示产出缺口与真实利率成负相关关系;另一个为通胀调整方程,它表示通胀与产出缺口成正相关关系。

xt=etxt+1-Ψ(it-etπt+1)+gt(1)

πt=βetπt+1+λxt+ut(2)

其中,xt为产出缺口,即产出相对于灵活价格条件下均衡产出水平的偏差;πt为通胀率;it为名义利率,所有变量都以围绕各自稳态水平的百分比偏差的形式表示;gt为需求冲击;ut为成本冲击。在Barro-Gordon框架中,是直接假定中央银行将一个取决于产出和通货膨胀的二次型损失函数最小化,由此来进行政策分析。这一假设虽然合理,但终究属于特殊化处理。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人们对经济体的描述以对一个完整严密的一般均衡模型的近似表达为基础,同样的,在这里,政策目标函数也是从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和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中推导出来的,所得到的社会损失函数为:

其中,xt为产出缺口;α为社会加在产出缺口目标与通胀目标上的相对权重;k为目标产出缺口,它是指稳态有效产出水平和实际的稳态产出水平之间的缺口。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通常假定k=0,这是由于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胀率都较低,一些学者认为不存在通胀倾向或通胀倾向很小。在Barro-Gordon框架下,如果目标产出水平等于潜在产出水平,则承诺与相机抉择政策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而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由于前瞻性的预期作用,即使目标产出等于潜在产出水平,相机抉择行事也会引起另一种无效率,即稳定倾向。由于大量文献已对通胀倾向进行了研究,新凯恩斯主义框架通过假定产出水平等于潜在水平,从而消除通胀倾向,而把重点放在分析这种稳定倾向上。

三、降低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与通货膨胀偏差的方法

(一)声誉模型

对货币政策中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性进行分析,目的是降低或消除其不利影响。在Barro-Gordon框架下,主要是围绕如何降低通胀倾向。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强制中央银行为偏离它宣布的低通货膨胀付出代价,即丧失声誉。Barro&Gordon(1983b)考察了一个允许时期t的通货膨胀选择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产生影响的重复性博弈,以此来评估声誉的作用。他们根据无限期重复博弈的大众定理得出,只要中央银行的折现率不是太大,就存在通货膨胀低于随意性政策下均衡水平的均衡状态。但是在对中央银行的真正偏好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公众必须从中央银行的政策措施中推断出它的类型。而且在某些均衡状态下,中央银行为了树立声誉可能不会采用一次性最优政策。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提高政策透明度,通过设立目标使公众更加清晰地观察到中央银行的意图。

(二)中央银行最优偏好

解决随意性政策下通货膨胀偏差的另一种方法是直接针对中央银行的偏好。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平均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相对于政治当局的独立程度呈负相关关系(eijffinger&deHaan,1996)。如果中央银行具有独立性,那么中央银行的偏好就会不同于当选政府的偏好,而且对于中央银行来说,通货膨胀的边际成本更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挑选一个比普通人更加重视实现低通货膨胀的人作为决策者,然后授予其政策操作方面的独立性。罗戈夫(Rogoff,1985b)是明确研究中央银行最优偏好问题的第一人。他认为,政府应该任命一个比社会(政府)整体赋予通货膨胀目标更多相对权重的人当中央银行行长。此类中央银行行长的特征就是比社会整体更“保守”,这种现象可以更为确切地称为“权重保守主义”(Svensson,1997)。虽然任命这样的中央银行家能够降低通胀倾向,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在供给冲击太大时会引起产出的较大波动,稳定化政策遭扭曲而造成的代价会超过低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其次,政府无法正确识别偏好参数并对其作出承诺,一旦预期已经形成,政府就有动机解雇保守的中央银行行长并换以和政府立场一致者;最后,对偏好而不是动机的关注模糊了该模型对制度结构和设计的含义。只需正确的人事安排并不一定产生好的政策,还应该对制度进行设计,以使决策者产生正确的动机。

(三)最优合同方法

pearson,tabellini(1993),walsh(1995)等人先后提出了中央银行最优合同理论。他们认为,应该把货币政策委托给一个与政府具有同样偏好的中央银行,而且,中央银行能从政府那里得到转移支付,该转移支付可以看作是中央银行行长的直接收入或中央银行的预算,因此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中央银行既关心由通胀及产出变化造成的社会损失,也关心其得到的转移支付。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通胀倾向,同时使中央银行对供给冲击做出最优反应。Schellekens(2002)考虑了最优保守程度与模型不确定引起的谨慎政策之间的联系,和保守主义中央银行行长方法一样,合同解决方法将引起通货膨胀偏差的承诺问题“转移”了地方。al-nowaihi&Levine(1996)指出,如果转移承诺的程序是公开的,它就可以使政府对某一合同的承诺令人感到可信。这种政策透明度正是1989年新西兰中央银行改革所确立的政策程序的主要特征。该国政府与储备银行通过《政策目标协议》(policytargetsagreement,pta)确定短期通货膨胀目标。对pta可以重新谈判,而且一旦观察到当前的经济扰动,政府与储备银行都会有动机要求对通货膨胀目标重新谈判。但是,由于这种重新谈判必须是公开的,出于对声誉的考虑,双方可能维持一种不对通货膨胀目标重新谈判的均衡状态。因此,政策的透明度可以起到支持低通货膨胀均衡的作用。

(四)通货膨胀目标制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中央银行灵活性的限制即指定一个目标规则,要求中央银行达到某个预先设定的通货膨胀率或者为偏离该目标而支付代价。一般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也可以看作是委托的方法,即政府或相关的机构为中央银行确定具体的损失函数,如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偏好以及具体的通货膨胀目标和产出目标,并委托中央银行实现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可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心和信用保证,约束其履行承诺,解决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国家实行了通货膨胀目标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其政策透明度,为了建立信誉,他们经常公开声明和公告,阐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提供与目标和业绩有关的详细信息。mishkin&Schmidt-Hebbel(2001)分析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五个支柱特征,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政策确保透明度与责任制。walsh(2002)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核心成分为:1.对低的稳定的通货膨胀作出承诺;2.这种承诺通过宣布以数字表示的通货膨胀目标来公开表达;3.为完成目标,中央银行具有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可见,这些都强调了通货膨胀目标制中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特征,这有利于公众准确地理解中央银行的意图,对稳定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具有积极作用。

四、启示与借鉴: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降低时间不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