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十篇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十篇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22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1

1“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核心素养”培育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补充、促进,在不同情境中发挥整体作用。它是联系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纽带。通过这一纽带,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中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要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开展“双创”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提升大学生社会核心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着现实必然性和客观必要性。

(1)现实必然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的战略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则基础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当前社会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临的是“就业”还是“失业”。在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还能以此为契机,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理论体系,深化创业实践路径的探索,从而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现实必然性。

(2)客?^必要性

“双创”的内涵可简单的描述为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2]。工科类院校的学生主修自然科学,受思维模式的影响,相较于文科类院校的学生,创业素质方面,特别是心理素质、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等处于弱势。在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不仅能弥补这一短板,还能进一步激发工科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素质不但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客观体现,也是当今大学教育的客观发展趋势。因此,“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客观必要性。

2工科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工科类院校培养大学生的方向主要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两类。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们如何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成功推向市场进行应用,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败与否。而在知识――成果――市场应用这一转化过程中创新创业意识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显然,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经济转型的需求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各大企业都在努力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蜕变。在此过程中,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工科类院校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可直接提升工科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从此角度分析,工科类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求。

(2)工科类大学生提高自身“核心素养”的需求

在人类社会不断趋于“科技化+信息化”,科学技术不断更迭换代的当下,创新创业意识对于工科大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核心素养不是几个素养指标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素养在面对具体问题、具体环境时发挥的合力。从本质上说,“双创”教育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教育。这些都是“核心素养”的直观体现。拥有更强创新创业意识的工科类大学生才能在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最终突破自我、脱颖而出。

3如何将“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工科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着其基本的特点,如:有创新兴趣但持久度不够、有灵感但创新技能缺乏、有研究成果但缺乏创业理念等。因此我们要把握其特点,将“双创”教育融入工科类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

工科类院校开展“双创”教育需要采用分阶段、分年级的分段式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可致力于的“核心素养”中的三个层面: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文化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孵化必须以坚实的文化素养为基石,其核心在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创新创业教育中应始终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终身学习。此外,工科类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这就要求工科类大学生对各种先进的前沿理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理解力。尤其对于当前发展比较快的计算机通信专业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高知识性体现得尤为明显。[3]工科类大学生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夯实的理论基础。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2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

随着科技全球化和科技发展国际竞争的加剧,高科技企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科技企业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具备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超越的核心竞争力。合理设计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科学评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其发展现状,也有利于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并在竞争中立足站稳。

一、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度量高科技企业竞争优势的基准,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完备实用性等四大原则。1.系统性原则。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受其科技资源条件、财务状况、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科技产业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不能仅考虑单一因素,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才能对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2.可行性原则。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与现行的高科技企业业务核算指标和统计指标等统一,以利于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指标设计时,必须明确指标的含义,保障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评价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必须适量得当,且不出现交叉关联性,同时评价方法必须规范化且易于操作。3.可比性原则。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设计必须广泛适用于同类型的高科技企业,计算口径和统计方法必须保持一致,涉及的评价指标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在不同时间维度的纵向对比、以及空间维度的横向对比。4.完备实用性原则。随着高科技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战略目标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升级以及科技竞争领域的转换,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会发生动态变化,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二、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科技企业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基本经济单元,其竞争力水平受到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通常情况下,可从外部和内部两个维度确定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

高科技企业必须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经济运行环境,即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的生命周期阶段、通货膨胀因素、高技术产业发展前景以及企业所处行业的价格水平及竞争程度等;政策法律,即国家制定的促进高科技企业成长与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体制,即宏观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文化与价值观念,即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习惯、价值取向、购买习惯、消费倾向和投资偏好等;竞争环境,即高科技行业的现有竞争者与潜在竞争者的科技资源条件、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水平以及科技竞争地位等;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即企业高科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替代品对其产生的威胁等。

(二)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影响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科技创新能力,即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科技企业具备持续竞争优势重要体现;科技人力资源,即科技人力资源是高科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财务状况,即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其正常运作的基础支撑,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其核心竞争力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组织结构与组织形式,即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与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发展战略相结合,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本规模与结构、组织战略、经营模式等因素;企业文化,即企业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管理制度促进了企业成长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

三、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完备实用性”四大基本原则,结合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能力指标、科技人力资本指标、科技财力资本指标、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和企业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指标等五大类指标。

(一)科技创新能力指标

1.科技投入比值,即高科技企业的科技支出总额(包括研究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经费支出的总额)与同期营业收入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高科技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的科技投入越高,未来竞争优势越明显。2.知识产权比例,即高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数量占同期行业知识产权数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才能提高科技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经济实力。3.新产品产值率,即高科技企业的新产品总产值占同期全部产品的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际效果。4.高技术产品领先程度,即高科技企业的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程度。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综合科技能力,可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同行业专家进行评分。指标越大,表明高技术产品的优势越强。5.同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即高科技企业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科技能力,可通过高科技企业的同行业专家进行评分。指标越小,表明竞争对手越难以超越。6.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品数量。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核心技术的衍生和科技开发及转化能力。

(二)科技人力资本指标

1.研发人员比重,即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研究开发人力状况,指标越大,研究开发能力越强。2.人力资本投资总额,即高科技企业提高员工劳动能力的资本投入总额。该指标最终反映了企业劳动产出的增加。3.人力资本效率,即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率。企业综合业绩的提高依赖于人力资本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成本的降低。

(三)科技财力资本指标

1.财务效益状况,即高科技企业的财务收益是评价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2.资产运营状况,即高科技企业资产的周转情况,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周期和行业差别因素。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3.偿债能力状况,即高科技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必须与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环境、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一起综合考虑。

(四)组织协调整合能力指标

1.组织聚合力,即高科技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同期行业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培养企业文化,建立企业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经营理念的内聚力。2.生产能力有效利用率,即高科技企业有效的生产能力利用规模与总平均生产能力的比值。该指标是企业协调整合能力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销售中实现其价值的程度。

(五)企业影响应变能力指标

1.产品市场占有率,即高科技企业产品的销售额与同期行业的产品销售总额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产品的市场渗透能力。2.用户满意度,即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获得信赖或好感的人数与企业认知的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社会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3.企业信誉。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定位及社会认可程度,可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较全面的平衡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综合体现了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探讨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通过构建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的逻辑结构,完善现有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拓展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茜茜,赵先振,李姗姗,吴丹.高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技视界,2014(24).

[2]王俊岭.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

[3]刘霞,施小宾,魏豪,黄继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J].经济师,2011(08).

[4]高鸿雁.对网通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07.

[5]白璐.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6]黄志锋,余大杭.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问题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7]王芳.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企业,2005(12).

[8]黄东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2.

[9]白辉,钞彩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培育[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10]王辛平.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08).

[11]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7(04).

[12]赵隽.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标准与方法研究[J].市场研究,2004(12).

[13]李维胜,秦长文,王永超.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4]夏海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C].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2005.

[15]王军波.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08.

[16]杨文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基于iowa算子的模糊视角[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17]刘焕峰,王哲.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理论的企业财务竞争力模型的构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

[18]王军波.网络经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和挑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3

关键词:创新机制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建筑市场发展的多元化,在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业中,我国的民营建筑企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应该看到,国外建筑企业的准入、国家对建筑企业高标准、高要求的政策法规的出台,使得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的道路日益艰难。我国民营企业既要遭遇中国公司和国外企业的严峻挑战,又要面临国有、集体等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并提高企业独有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而在现代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企业保持快速前行的动力。民营建筑企业必须考虑建立适应市场的创新机制,营造企业创新环境,以增强企业实力,形成并保持其竞争优势,实现民营企业长期的良性发展。

一、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现状分析

(一)创新意识薄弱许多民营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管理还没有树立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在企业发展壮大时缺乏危机感。尤其由施工队发展起来的建筑企业还长期处于粗犷式管理之中,内部矛盾堆积,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企业的动荡。在扩大企业的竞争力上,没有意识到创新是争取企业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内容。

(二)创新环境缺乏目前,由于种种的原因,大多数民营建筑企还仅仅满足于有任务就接的低水平重复劳动的状态,创新并未被作为重要的工作来进行,而是在企业内部把主要的资源与精力配置于承担生产的部门,企业往往追求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得到眼前的利益,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事实上,在很多时候,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有投入就立刻产生回报,因此常被看成是成本,而没有获得企业应有的支持。企业过分的关注眼前利益,使得产值成为了企业内部唯一的分配导向,完成的任务越多,得到的利益越大,很多高端人才的收入甚至与企业内一般的技术人员相差无几,这种做法严重打击了高端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过分短视和功利的环境实际上是不利于创新的,创造一种宽松的创新环境对企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创新机制除了体现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外,还有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的创新,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同样是一个建筑企业发展的主导动力,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直接承担的项目,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的技术创新如掌握使用新技术、创新施工工艺等,结果大都和项目有关,多是结合生产而进行的。但是民营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对创新的内涵认识不够;民营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缺乏与社会科研机构的合作;能够实际用于创新的资本较少,给与创新的风险资本更是微乎其微;同行业间过多的重复建设的低水平竞争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大部分民营建筑企业都没有确切的技术科研投入比例,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普遍较低,每年没有明确的用于企业技术研发的科研预算,即便已存在的科研预算也是按科研项目来申请和投入科研经费的。

(三)专有技术缺少很多大型的国有建筑企业都拥有专利技术,总体来说,相对于国有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的民营建筑企业比较少,也有一些民营建筑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但是相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工程类企业而言,民营建筑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还较薄弱,缺乏对自己专有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只有将获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技术创新才能持续,成为有生命力的科研成果,也只有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才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大型的国有建筑企业在取得专有技术、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工程技术,提高了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也有企业针对未来的市场需要,提前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科研开发,以取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程度较低,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市场问题,一些企业缺少创新成果推广的市场,或是不去推广使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本、人力、财力去开发,却没有应用于所承揽的项目中,创新的效果不明显,企业没有看到效益,这也是一些民营建筑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创新上投入经费的原因之一;二是经济的因素,多数企业认为创新成本过高,投入资金用于技术创新,能否研究出成果、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投入得到回报还是未知的,这是阻碍创新的主要经济因素。

(四)创新人才短缺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竞争追根究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员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我国民营建筑企业要扩大市场生存空间,促进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有创新型的人才。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国际化、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失是民营建筑企业面临的非常严重的问题。许多民营建筑企业总认为建筑行业的技术含量低,不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也不愿在员工的福利和保险上投资,这样无形中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民营建筑企业中主要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性非常频繁,使企业欠缺人才储备,丧失了发展的动力。

二、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一)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民营建筑企业的战略选择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民营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其它建筑企业所没有或不完全拥有的核心能力,在社会影响、市场开拓、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等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并拥有保持这种领先地位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包括行业的领先地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差别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在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是企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有效保证。广义的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指企业所独有的包括技术、管理、组织结构、生产制造、战略规划、企业文化、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在内的核心资源以及对核心资源的整合、对资源的合理组织与协调;狭义的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仅指以企业技术为核心,能够为顾客创造独特价值的专门技术和技能,并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组织管理等的相互融合,而获得的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评价企业是否具有出色的业绩或稳定的优势,往往是企业在同对手的竞争中体现出来的,是同竞争对手比较的结果。提升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可以实现顾客所看重的价值,例如能显著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增加消费者的特殊效用,满足顾客的使用需求等,为顾客所认可它的实用价值,给民营企业带来在市场上的稳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获得超额的利润。其次由于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企业所特有的,因此,这种难以被替代、被模仿的能力能够为民营企业带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利润。提升核心竞争力可以使其具有更大的延展性,能够同时在多个不同的任务中应用,帮助企业扩展相关市场,增加企业的主动权,保证企业多元化发展,使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满足客户的需要。核心竞争力是民营建筑企业在建筑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市场上,产品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核心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最终产品市场上形成核心产品。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大树,花果、树叶是产品,那么树干、树枝是核心产品,而提供营养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只有根系发达了,树干才会粗壮,大树才有茁壮的生命力。民营建筑企业要建立企业牢固的根基,必须提升核心竞争力,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重视不断培育、制定培植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战略己成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机制创新是提升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战略创新、人才创新、经营创新、管理与制度创新等。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创新行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使它能够创造财富。事实上,创新本身创造了资源”。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是管理和制度创新,它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企业对人才、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保障。而在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技术创新是企业塑造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因为由企业对于内部涌现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具有一种很强的自催化功能。当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研发出来,并逐渐在企业内部转变为核心技术,甚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自我的新的核心能力和技术模式逐渐形成,使得企业拥有了能够越来越趋于相对稳定的技术结构,企业可以在较长时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而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的“寿命”将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企业技术创新所推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其意义远远超过某一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败,企业若要长远发展,应更关注在未来市场上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而不是在当前市场如何做得更好。从核心竞争力的属性和功能来看,单一的要素很难使企业产品具有稀缺性、持久性或其它企业的难模仿性等特性,不能具备为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或服务提供支持的能力,事实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是需要多种核心要素有机结合而形成的。民营建筑企业尤其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首先根据己有的技能,从中识别选择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某些特征的核心要素,区别核心的与非核心的要素,挑选核心要素并加以有机整合,重新认识整合后的产物,根据未来市场的发展,看其是否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全部特征,若具备,则说明在企业内部一项核心竞争力已基本形成。若缺乏某项或某些核心要素,但是却在市场中面临巨大的商机,足够吸引企业发展相关业务,就需要先进行创新核心要素,再将创新后的核心要素与己有的核心要素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从无到有,需要较长的时间,实现目标的周期往往较长,因此,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不能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临时决策,考虑创新,那样容易失去机会,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或者与其它社会科研机构保持长期的合作,投入一定的资金,维持研发能力,拥有一定的创新储备,也可以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创造创新氛围,以激发企业员工开展创新工作。来自于日本的经验表明,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其销售额相比,如果科研投入只占到销售额的1%,企业将难以生存,如果达到2%,企业勉强可以维持;只有达到5%时,企业才可能具有竞争力。目前,我国许多民营建筑企业长期进行低端的、技术简单的重复性的作业,创新意识不强,部分企业管理者开拓意识差,不思进取,或者错误的理解改革和创新,盲目跟风,企业管理流于形式,反应迟钝、人气低落、浪费严重、效率偏低,企业竞争力较弱,面临竞争无所适从。因此民营建筑企业更应通过制定改革和创新战略,积极推进创新机制改革进程,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含量,摆脱面临的种种困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和不断增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三、民营建筑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

(一)制度创新机制企业制度创新对民营建筑企业是极其重要的,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是按一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不灵活、不完善的机制是制约民营建筑企业发展的大问题。企业制度创新包括为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观念、分配方式等企业原有的一些内部制度进行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同时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调整民营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活力。给企业经营的活动提供体制保障。制度的创新应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组织形式,使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具备生存发展能力,以保证正确决策与有效的运行,充分利用和整合本企业现有的内部资源和需要的社会资源。制度创新应不断进行、长期发展。

(二)知识创新机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是民营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知识资源、外部关系资源、内部组织资源、情报资源等体系的资本力量是相当惊人的,国内民营企业大多主要依靠的是熟悉和掌握本土市场、人脉以及其他特种资源。当面对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时,作为竞争对手的国有企业及国际企业利用其在长期的企业发展历程中建立的各种资源,依托有序管理而又不断发展完善的资源体系,正成为民营建筑企业的可怕的竞争力量。这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断提升竞争力:分析客户、开发市场、制订经营战略等。企业建立制度化的知识共享,通过学习系统化、组织化的知识,优化企业文化,创新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再辅助具体的决策、实施、效果评估行为,提高生产运作效率和效果,降低经营风险。知识时代的资源竞争表现为“直接的”知识资源竞争以及对知识资源的创造者——“间接的”人才资源竞争,民营建筑企业进行整体战略规划时应将“知识管理”纳入机构计划之中,作为战略武器辅助机构日常的经营管理运作,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战略创新机制战略是企业对外部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而作出的积极反应,以此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制定战略是为了超过竞争对手。战略创新是企业在追求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而针对企业的形式、状态、性质的转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由企业的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的变化带来的企业战略内容的创新;二是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企业组织的创新,这种组织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引起企业战略内容的创新。面临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所有的模仿都只能是暂时现象,民营建筑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企业战略目标,培养企业应变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民营建筑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建立好的机制,二要改变承包模式。尤其对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集团公司更应对整体生产经营进行管理。对原有功能作出调整,强化大项目调控和管理大项目的辐射功能,消弱行政色彩浓厚的管理职能。理顺公司的职能分工,建立监管和调控机制。随着国内投资体制的改革,承包模式逐渐向总包管理模式转变,而国外的资金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民营建筑企业应该摆脱做承担风险很多却盈利很少的专业分包的处境,增强总包的能力。(1)品牌战略创新机制。品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被顾客普遍评价和认知的,是一项能给企业带来溢价的无形资产,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建筑行业的专业划分较多,技术性较强,民营建筑企业品牌主要表现为企业品牌和专业品牌。建筑企业如果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品牌,忽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不能有效的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都会使企业形象受损,很难进行二次经营。民营建筑企业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对企业品牌战略进行调整,创名牌工程,在工程质量上精益求精,重信誉,创精品工程,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品牌竞争力,实现品牌的可持续成长。民营建筑企业品牌战略主要是通过设计品牌要素、传播推广品牌、实施品牌维护等方法,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建造优质工程,巩固和提高专业品牌的影响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保证品牌的长期健康发展。(2)技术创新机制。在很多时候,技术决定企业的成败,企业在竞争中获胜的“杀手锏”是拥有竞争对手没有的所谓的核心的先进技术。从实践看,民营建筑企业若要拓大发展空间,需要跟踪世界建筑技术潮流,把握发展趋势,保持与世界建筑技术潮流同向的发展,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工艺创新为主,注重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相结合,保持企业高新技术的发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重视特色专有技术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在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储备。技术创新可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多渠道、多形式筹集技术创新资金,增加科研投资,或寻求科研机构的技术与经济合作;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形成专利制度,保护技术创新等,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将技术创新作为民营建筑企业的自觉活动,逐渐形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四)人才创新机制面对人才竞争的态势,民营建筑企业应以人为本,主动探索市场配置人才的路子,建立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的人才创新机制,挖掘本企业的优势,尊重人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建立竞聘上岗机制,为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种激励措施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薪酬体系,全面规划薪酬制度,将薪酬与业绩结合,加大对人才的物质激励,同时,完善其它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情感激励、沟通激励等,刺激并制约激励客体。除此之外,还应加强职工培训,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他们的技能不断提高,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结语

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制定和改革科学的创新机制,积极稳妥的推进民营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有特色的核心力,使企业拥有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

*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240045266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沈文乐:《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问题研究》,《上海企业》2009年第8期。

[2]曾晖、杨平、胡俊:《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建筑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模式研究》,《建筑经济》2010年第4期。

[3]区莹:《建筑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激励问题分析》,《商业时代》2009年第20期。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4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素养;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3-0037-06

收稿日期:2017-02-1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课题子课题“工科学校创新创业现状调查及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分析”(2016-XY-44-05);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K015QGD003)。

作者简介:成希(1983-),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张放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我国高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领域,在建设过程中亟待新的课程理念来推进课程改革,让创新创业课程真正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价值。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之魂,以此为导向推进、引领和统领课程改革与建设,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这一理念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1.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KeyCompetencies)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key”一词在英语中指的是“关键的”“基本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含义。“competence”主要是指能力、胜任力。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在这些组织的相关文本中,这一术语取代了传统使用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技能”(BasicSkills)以及能力(ability)、知能(literacy)等术语。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美国、欧盟、新加坡等国家或组织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人才培养需求,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遴选和厘定了核心素养要素,并形成了具有内在逻辑体系的核心素养框架(表一)。尽管各个国家所提出的核心素养要素各具特色,但其目的都在于使个体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挑战,提升国民个人素养与国家竞争力。

本文采用的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基于人的教育,从终身学习目标出发,指个人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胜任力”,是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最基础的、最关键的素养。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键性。核心素养不是一般的、普通的素养,也不是学生发展诸多能力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面对复杂多元的信息化社会和未来情境的关键能力、核心竞争力,其核心就是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综合性。“核心素养”之所以取代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等概念,在于核心素养比“基本能力”的内涵更广泛,是集知识、能力、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如知识和技能)、信念价值系统、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1]。它并非单一的能力素养,因而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整体性的功能。三是发展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的动态反映,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

2.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这个概念来自于“创业教育”(enterpriseeducation)。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概念,认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1999年,我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先提出“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拓展创业教育内涵,正式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围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灵活、持续、终身的学习打下基础。当前我国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基于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源泉。这在理念和内容上体现了对创新或创业教育的超越[2]。

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是“创造”,它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取得可持续发展。它并非一种学科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范式和理念,旨在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它的着力点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教育教学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改革,让学生个性和潜能得到自由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推进创新、创业。

3.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一,从两者的本质上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在目标上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回答。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基于人的教育的顶层设计[3]。其实质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即通过关键素养的习得实现个人的成功和促进社会良好运行。创造性的问题是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创造性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4]。创新创业教育就在于激发人人都具有的“创造”天性和潜能,培B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异思维和创业能力,让受教育者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些都与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发展性”内涵基本一致,都体现出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第二,从两者产生的背景来看,核心素养与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仅要求新的生产方式,对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人们意识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与所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的时候,人们就会进行调整或改变,使二者适合或基本适合[5]。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在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都体现出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教育的先导性和适应性。在推进方式上,两者都是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来推进,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核心。

第三,从两者内涵关系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2005年,欧盟正式《终身学素养:欧洲参考框架》的8个方面中,“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关键素养被提出。美国p21框架确定的三项核心技能之一的“学习与创新技能”,指的主要是创造力与创新、批判思维与问题解决。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出中国学生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实践创新”作为六大素养之一。从全球范围内不同组织或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的29个素养框架中,可筛选出18项核心素养[6],其中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与问题解决等七大素养为各国际组织和经济体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所关注、倡导并且培养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正是当今人们应当掌握的一种核心素养,是个体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核心素养教育,是当下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

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提出,创业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规定将《创业基础》作为高校必修课。2015年的《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在国家“动”下,众多高校迅速“跟进”,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数量增长迅速,从2002年教育部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仅开设《创业基础》等1~2门选修课程到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开发出几十门课程并逐步开发出相对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一些大学积极推进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并积极引进海外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尽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满意度依然不高。

1.课程目标模糊。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目标定位也参差不齐。有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狭义地理解为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将传统的商业教育中的企业管理类课程改头换面,或直接照搬西方商学院创业课程体系;有的高校将其泛化为一种素质提升培训,将学生创新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课程等纳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些既说明当前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理解不深刻,也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边界模糊、目标不清晰。

2.课程内容同质化。由于对课程目标的认识不清,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成了“关于创新创业的课程”,大多开设“创业基础”等普适性的选修课程,课程中充斥着大量概论性或者导论性的内容,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传授层面,课程内容同质化、碎片化,能力和素养也被弱化、边缘化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独立学科为主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不同学科参与程度低,创新创业内容缺乏与专业、学科的融合,不能满足不同学科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3.课程体系简单化。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形成涵盖创意、创新、创业的完整链条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结构并不能支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一些高校重创业、轻创新,更多的是关注培训创业者的课程,却缺乏培养创新者的课程。一些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数量和内容上看起来很“丰富”,但课程间相互没有关联,学校并未深入思考为何而开设,只是将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毫无层次和结构地简单堆砌,使得一些创新创业课程只能沦为边缘式、补充式的课程,难以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中。

4.教学方式形式化。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被认为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关键在于它倡导探索未知的、体验式的学习理念,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尽管一些高校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并大力推行翻转课堂、“大班授课、小班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但课堂“形似却未能神似”,“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创新”的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师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还有待激发和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未真正体现出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核。

三、核心素养理念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上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是解决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一些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当前,我国以“核心素养”引领和统领课程建设,其目的就在于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重构我国课程政策、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体系构建,推进课程改革。它对于课程建设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引发课程观念革新。核心素养改变了过去对知识的绝对化,从“教”的角度转向了“学”,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而是“通过知识来获得教育”,通过知识来提升人的素养和能力[7],超越了传统的知识技能观。因而,核心素养引发了一种新的课程观,即课程价值取向由“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从过去重视教学当中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转向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的生成;从过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而忽视学生能力培养,转向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8]。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设计。知识观是课程设计的哲学基础,知识观的转型势必引起课程设计的变革。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的[9],因而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下,课程结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

第三,推进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革新。核心素养作为主体诸多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品格等的综合体现,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统整认知、技能与情意等面向的学习内容并加以实践。在教学方式上,回归生活世界,强调情境中的互动学习,在问题情境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技术性的技能。这些都将使得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思路

综上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一种先进的且具有适切性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来进行引导。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核心素养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从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图一)。

1.课程体系:分层、分类

在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改变传统的标准化、同|化的课程建设模式,根据每个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学生素养发展需求来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一是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兴趣潜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分层设计课程目标,每一层次目标都应体现知识、能力和品质等素养内涵。如,第一层次以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21世纪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养的社会公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基于创新创业的思想价值体系。第二层次围绕“创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未来在工作岗位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而异,既包括学术驱动型,也包括职业驱动型。第三层次针对创新创业方面具有专长和兴趣的学生并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主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企业家”,以及运用创业的原则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型创业者”。

二是分类开发多元课程。从知识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创新创业通识类、启蒙类课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类课程,跨学科交叉创新类课程以及基于创业过程和按照特定主题开发的强化类课程。从教育方式上看,可分为渗透性课程、普及性课程、重点性课程和专业性的课程。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又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环境课程,涵盖讲座、案例教学、交互讨论、阅读等形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每一大类课程都可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和创新创业的内涵结构来设置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独立的课程目标,既相互独立,又都反映每一个学习领域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施教,科学设置各类课程的比重和结构,帮助学生实现多元化生涯发展的可能。

2.课程内容:融会、综合

核心素养体现了从知识本位向学科本位转变,但并不意味着课程内容脱离了知识,而是将课程内容的确定依据从知识在学科中的意义,转向知识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上来[10]。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要重新设计出全新的课程,而是要明确现有知识体系中哪些能够提升创新创业方面素养,并以此作为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

一是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各学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融合,关键是要把创新和创业思维、技能融入到现有学科课程中,明确相关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使核心素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融会贯通。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高校更多的是结合学科、行业发展趋势,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取得“学科知识”与“基本能力”两者之间的均衡。如聚焦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突破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影响,把学科发展脉络和国际学术前沿等融入课堂教学,将课内教学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开设“行业产业发展与创业”等课程。这不仅明确了创新创业课程在学科教育中的定位,反过来也塑造了专业课程。

二是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开设跨学科综合课程。核心素养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任何一种核心素养都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可以完成的。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是包括心理教育、风险教育等在内的多维度教育,且当下的创新创业越发呈现出学科交叉和产业跨界的趋势。在创新创业专门课程建设中,如果仅依靠商业、经济学科来开展边缘教学内容,这样的课程建设只能浮于表面进行。因此,必须依靠整个大学的课程体系,从跨学科的角度打破被专业、学科所割裂的知识、技能体系,综合社会组织、文化价值、经济政策、法律实践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跨学科、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3.教学方式:情境、体验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带来一种新的课程观。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除了向学生传递客观知识,还要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励者,学习条件的创造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通过组织基于行动或体验式的教学活动,挖掘和激发每个学生的才能和兴趣,并渗透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情感倾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使之能够在未来的职业、个人和社会生活中有效地适应各种情境。

一是推进虚拟情境式教学。按照“以社会为中心”、“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范式,虚拟或者模拟一种基于创新创业的“亲身体验”环境,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等方式,使学习者能够有机会系统地将知识、理论应用于常见问题的解决,并通过深入探讨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的过程以及创新创业现象中的个人特质和行为,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是探索基于真实项目的教学。在课程中设计关于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境,将创业技能与项目设计相连结。比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要求管理专业的学生修读“从实验室到市场”(labtomarket)课程,参加课程的研究生在教师和商业导师的指导下,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并经历使其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当下,我国高校应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和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实习,将学生与教师新兴科研项目、技术转移办公室、风险投资公司和企业直接关联起来,更多地将教学场所放到创新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市场乃至企业现场,与研发线、生产线和客户线相衔接,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来应对现实世界所面临的挑战。

五、实施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关于理论核心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必须深入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创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本质内涵与维度,建立起核心素养知识、能力、价值等方面的结构目标。只有首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编写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创新创业课程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关系,使核心素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核心素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相一致,避免核心素养与课程建o“两张皮”而导致核心素养泛化为一个概念的现象。

2.关于课程机制的问题。在课程开发方面,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学科课程以及跨学科交叉创新课程是课程建设的难点。由于我国长期沿袭的是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使在局部进行了课程改革,但是专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相关制度依旧根深蒂固,课程建设中专业决定课程的现状依然难以改变。因此,树立“课程构成了专业,专业是由课程来体现”的大学课程观[11],推进大学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调整,才能为教师和院系创造实践机会和工作架构,并进行课程创新、学科间的合作和新的教学模式试验等。

3.关于师资队伍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尤其是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推广,对课程的授课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不仅要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师力量,还必须引入企业界、创投界和相关行业组织参与,形成校内外协同合作机制。此外,如何改革现有的教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教师参与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来,使具有创业精神的教师成为创新者并将企业家精神传授到学生等等,这些都是在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之课程统整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6(2):8.

[2]石国亮.时代推展出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10):67.

[3]刘义民.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4):73.

[4]王伟廉.中国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J].大学教育科学,2008(2):43.

[5]徐华平.高校创业教育的哲学阐释[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70.

[6]师曼,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3.

[7]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8]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

[9]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5

论文关键词:科普辅导员,培养方向,评定方案,探索

一、科技馆辅导员培养评定的背景

(一)科技馆辅导员现状和问题

我国的科技馆建设起步较晚,在历史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现今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科技馆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科技馆迎来了事业大发展的机遇期,一批老馆在更新改造,新的科普展品不断涌现,这都对科技馆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馆辅导员,作为科技馆建设、发展、创新的核心和灵魂,培养、提升科技馆辅导员素质是重中之重。但从科技馆辅导员的现状来看,仍存在以下几类主要问题。

1、辅导员缺乏专业培训,自身科学素养有待提高。由于科技馆行业自身的一定特殊性,加上国内高等院校少有科技馆相关专业,目前国内科技馆的从业人员,很少从科技人员中挑选,辅导员专业不对口,科普知识储备不足,辅导员更多担负的是简单看护、操作机器、引导等简单的工作。科技馆辅导员接受的能力培训较少,普遍没有受过科学传播和大众教育专业的专门培训,对科普展品的科学内涵缺乏深入的了解,很多科技馆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因科技馆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科普展品雷同、方式单一等问题。

2、缺乏有效的激励考核体系,辅导员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由于国内绝大部分科技馆仍属于事业单位,由财政全额拨款。,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统一规范和制度,缺少辅导员考核评定标准,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健全,科技馆各部门之间缺少良性竞争与互动,沟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致使辅导员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责任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制约着科技馆事业的发展,,长期以往,科技馆事业将缺乏生机与活力,很难适应新时期公众提高科学素养的需求。

3、科技馆缺乏创新性综合型科普人才。在现代社会,科普活动不能年复一年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要与时俱进,契合时代科技发展,求新求变,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当前全球科普工作都普遍面临边缘化、不为大多数人所关注的困境,中国也不例外。要突破当下的局面,就要加强展品展项原创性,加大展品创新力度,创新展示形式,不能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展项,一味模仿复制。这就对科技馆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辅导员的任务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讲解、展示,还要求辅导员能够进行专业的实验设计人员和实验辅导,创新展示内容。可以说创新性综合型科普人才正是当下科技馆所缺乏和急需的。

二、科技馆辅导员培养的方向

展览教育是科技馆的核心和门面,辅导员又是展览教育的核心。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是决定科技馆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关键,是科技馆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适应科技馆发展的优秀辅导员队伍,必须从日常讲解服务、科普实验设计、展品拓展创新、方言外语培训、观众市场的开拓等方面展开。笔者认为对于科技馆辅导员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几大方面展开。

(一)培养辅导员与观众灵活互动的能力。科普辅导员是连接科学共同体与大众的纽带和桥梁,诠释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方法将复杂难懂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现象解释给普通大众,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除了科学知识,科普辅导员更需要掌握有效传递科学知识应具备的技巧和知识。如何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用的沟通互动方式,是辅导员培养中的重点,讲解的语调语速语气和肢体语言、眼神交流都需要辅导员灵活掌握,适时运用。沟通技巧方面,不同的年龄阶层观众有不同的喜好。在跟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时最好蹲下,以便保持和孩子们一样的视线高度。年轻人比较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在和年轻人讲解时最好保持一拳以上的距离。而老人们则更喜欢亲近,因此拍拍他们的手臂或者保持可亲的微笑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向观众提供服务时,要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菜单式”服务。

(二)培养辅导员创新教育的能力。科技馆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在探索开发教育活动时也要与时俱进,并且符合当下中小学生对于教育活动的口味,开辟新颖的,与时代、与生活接轨的,互动式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科技馆的工作主要面向的群体是青少年,在教育形式上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创新式教育、趣味式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启迪作用。这就需要辅导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创新的方式,把高深的原理通过简单的演示展品和动手娱乐表现出来。一成不变的展示内容和传统的展览宣传方式将使科技馆失去吸引力,造成科技馆核心竞争力的降低。只有符合大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才能受到公众的认可和欢迎,目前科学表演、科学秀、科普剧都是比较新颖、符合观众喜好的教育形式。但是,当下能创作科普剧本、能即兴表演、能调动观众气氛、乐于开拓创新的综合型辅导员正是我们所缺少的,这就需要加强辅导员创新教育能力的培训。

(三)培养辅导员的外语运用能力。当前,随着科技馆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前来科技馆参观的外国游客和团队日益增多。仅仅依靠原有展项图文版上单一的英语说明,已远不能满足外国游客的参观需求。同时,国内科技馆与国外科技馆之间的交流学习培训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包括意大利的欧盟科学诠释者学院,科技馆国际论坛、年会等等,都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程度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辅导员原先掌握的简单的日常词汇,已不能满足馆际交流培训的需要,也无法让外国游客宾至如归,尽兴体验。两年一届的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也将英语考核纳入其中,并且是辅导员获得高分的关键。新时代的辅导员必须要加强外语的培训学习,尤其是加强口语能力和科技类词汇的积累,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得将展品展项展示给外国友人。

三、科技馆辅导员评定方式设计——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

辅导员是科技馆工作的灵魂与核心,除了要打造一支召之则来,来之能战的强有力的辅导员骨干队伍。科技馆还要以科学、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加强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和等级考试,以巩固培训成果,提高科技馆服务工作质量。笔者工作的浙江省科技馆,就制定了《科普辅导员综合素质达标评级方案(试行)》,推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等级考试方式,推行以来对科技馆辅导员素质的提升和员工积极性的激励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力求为辅导员创造一个公平合理、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一)辅导员评级考核制度。浙江省科技馆的辅导员考核实行评级考核制度,分别为一级考试、二级考试和三级考试。考试通过后,由单位分别聘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辅导员。对于不同级别的辅导员有不同的考核内容和任务要求,考试内容随着等级的升高,难度不断加大,考察的范围也更加全面。

一级考内容包括,科普知识笔试,楼层模拟带团讲解和平时表现三大内容。二级考内容包括科普知识笔试,科技馆全程讲解,展项拓展讲解、实验秀表演、日常英语问答和平时表现六大内容。三级考则对辅导员的外语能力和普通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通过前两级考核的基础上,能够用英语实现全程带团,与外国游客顺畅沟通,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甲以上。每位浙江省科技馆辅导员在工作满一年后,自愿报名参加一级考试,获得一级辅导员等级后满一年参加二级考试,以此类推。科普辅导员在获得相应等级资格后,根据其平时工作表现和实际技术水平,报馆长办公会议批准后聘任一级或二级、三级科普辅导员并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实行聘期制,聘期一般为一年,一年后根据日常工作表现等进行重新复核认定。岗位合同工在获得等级资格后,工资薪酬将获得一定提升。

(二)评级委员会构成和评分。“展厅辅导员综合素质达标评级委员会”,由一名馆领导任主任,馆人事工作负责人和展教部负责人担任评委会委员。并在评级委员会指导下,成立考核小组,成员由馆长、副馆长和各部门部长构成。针对日常英语考核还特别邀请了英语老师进行英语的单项考察。考核的总分为一百分,一级考分数构成为:科普知识笔试40,楼层模拟带团讲解40,平时表现20。二级考的分数构成为:科普知识笔试20,科技馆全程讲解20,展项拓展讲解20、实验秀表演20、日常英语问答10和平时表现10。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素质全面,业务过硬,向综合型科技馆人才发展。

(三)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为了能够让辅导员能够在考核中有更佳表现,浙江馆特别安排了礼仪、讲解艺术、表演创作、英语口语等各方面的培训课程,同时也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科技馆进行了交流研讨。2009年迄今,分批派出优秀的科普辅导员参加上海科学诠释者培训、意大利热那亚科技节、英国曼彻斯特科技节、各大国际科技馆论坛的参观学习,对开拓辅导员视野,提升创新意识,积累科普宣传经验都有较大帮助。

浙江省科技馆自2010年开始实行《科普辅导员综合素质达标评级方案(试行)》后,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显著提升。一定程度上也迫使辅导员不能再死背硬记自己都不一定理解的讲解词,而必须真正理解并融会贯通有关知识。并且在考核中培养出了一批能写会说,能唱会演、素质综合的辅导员。其自编自导自演的各类科普短剧、实验秀如《神奇的气球》、《5秒钟做冰淇淋》、《法老之蛇》等等在馆内外表演时,都深受观众喜爱和欢迎。

四、结束语

科普辅导员是科技馆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科技馆都缺少对科普辅导员系统、长期的专业培训,辅导员的等级评定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也较为滞后,导致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工作主动性不强,综合型科普人才成为科技馆行业发展的短板。如何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评定方式、考核制度,通过学习和评级等方式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是当下工作的关键之一。浙江省科技馆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和努力,但也仍在不断探索改进之中,优秀科普辅导员队伍的打造还需要科技馆全行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曾川宁,贾志荣.科技馆员工培训工作与人才培养.[J].科协论坛,2008,3

2林爱兵,刘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状调查.[J].科普研究,2008,2

3刘璐.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16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6

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或核心专长。根据哈默(g.hamel)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的定义,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形象来说,如果企业是一棵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那么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就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公司内部的知识汇总,是发展新业务的火车头。

就中国企业而言,笔者认为核心能力应该是企业依据自己的独特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或其他方面的,以及各种优势的整合),培育创造我国企业不同于其他国家企业的关键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和优势既是企业独创的,也是企业最根本、最关键的经营能力,换言之,也只有在本企业中,这种竞争能力和优势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凭借这种最根本,最关键的经营能力,中国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市场和效益。

二、我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现状分析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13亿,资源丰富。因此,我国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资源依托型。不可否认,凭借其资源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在近几十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全世界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结构升级缓慢,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力技术素质差,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差等很多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影响了中国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况且,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民营企业所拥有的土地、资源等传统的竞争优势已经不是左右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客观地讲,中国民营企业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核心能力,还不能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我国民营企业拥有众多独特条件却未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民营企业对核心能力概念模糊。企业要想得到持续性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中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普遍较差,包括一些大型企业就不具备核心能力。第二,民营企业缺乏创新主体意识,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不足。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仍停留在传统观念里,认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应该是科研机构,企业的定位只是把他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研究经费的投入不足将严重阻碍企业进行研发活动,使企业在市场中丧失优势。第三,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不住人才。企业的发展要靠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只靠发钱是留不住人的,作为企业生存第一要素的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已不将钱放在第一位,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才在企业里不发工资也干,有些企业无论发多少工资都留不住人才,这是因为企业的人才规划的愿景不同。愿景目口企业为人才的个人发展创造的环境和规划的前途,让他们能真正看清自己的“出息”,以获得不断进步的成就感。第四,民营企业没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中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形成了一些优秀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往往在经过短期的辉煌后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总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果民营企业只是依靠局部的资源优势按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模式发展,不仅企业自身难以持续高效发展,同时也无法担当产业技术结构跨越式调整,实现中国经济后来居上发展目标的要求。

三、培育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对策——技术创新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实力增强、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各个国家都在抓紧制定新的发展战咯,争夺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就企业而言,创新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核心产品的竞争、核心技术的竞争,一个企业能够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努力开发出适销对路、节能降耗、降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品,则这个企业就占据了竞争的制高点。

民营企业要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实践证明,那种盲目简单照搬他国经验的做法只能学到表象,而难以学到实质和学出成效。因而,中国民营企业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核心能力的形成机制及原理,不断研究探索出新路。

根据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创新是支持企业主导产品或服务,及主营业务的独特研发设计、生产的能力,它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企业既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也是一个技术的组合。因此,科技创新战略才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本之道,它能使我们改变目前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粗方式经营基础上的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局部科技带动规模经济,组织建设带动范围经济,最终实现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新途径。

在当前,依托技术创新推动构建中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战咯的实施,主要应从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扶优扶强,突出重点,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首先,重点解决经济中最具特色的产业企业的产品生产和发展中的科技问题,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武装企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促进民营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快民营企业技术更新和升级。其次,要攻克和推广一批可以带动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以提高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产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为主要方向,围绕增加品种、节能降耗和提高效益,抓好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引进与创新、示范与推广。积极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智能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升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产出能力。选择具有一定研究开发优势和工作基础的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有机结合,努力实现中国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跨越发展。

(二)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使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培育中国民营企业的核心能力。首先,我们要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提高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选择一些产权清晰、有发展前景的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经过努力,力争在全社会形成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技术开发机构建在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来自企业。抓好开发型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推动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其次,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调节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企业设立技术开发站点,重点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共建技术开发机构。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作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核心能力体系。

(三)实施“人才工程”,促进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培育核心能力的目标。人才是企业的主要知识载体和生产力当中最活跃的因素,不要拒绝人才,要舍得在人才上花大本钱。强化有利于创新的人才环境。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必须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和地位,研究制定以知识要素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超前性措施。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吸引国外的人才到民营企业创业,搞开发。“不求所有,不求所在,只求所用。”强化人才激励与保障机制。要大力改善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实施高强度的激励措施,不遗余力解决人才的待遇问题,积极建立针对不同行业的、各具特色的工资分配机制,增强以企业为核心的人才凝聚力,建立竞争性的报酬体系,使能力工资或效益工资数倍于基本工资,鼓励人才勇于创新,敢于追求高薪、高效益,实施对突出人才的特殊分配和奖励办法,推进民营企业骨干人才股份持有收入方式,稳定关键人才队伍。

(四)完善政策法规和服务体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性审批,重点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要素市场,尤其是技术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淘汰落后技术和工艺。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政府部门在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服务方面的职能。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7

[论文摘要]文章在提出区域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最后提出了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实施产业集群品牌、知识联盟和大力推进区域创新。

1 区域核心竞争力概述

1.1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对于区域竞争力而言,国内外学者都没有统一的定义,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将其定义为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较其竞争对手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世界经济论坛则定义为一国能获得经济(以人均Gnp衡量)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给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即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所独有的,是该区域能在一个或数个产业领域使其主导企业取得持续领先地位所依赖的关键性能力,是将区域独特的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一组政策、知识技术或技能的有机综合体,而并非该区域所拥有的资源和禀赋。

1.2 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体制创新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相对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有更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它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突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生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等多方面,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反映。因此,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建应该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特性,将其作为基础,大力发展竞争优势,实现两者有机的结合。

2 构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核心竞争力存在于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但并不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都具有核心竞争力,一个区域存在核心竞争力一般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2.1 区域区位优势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基础竞争力。包括道路、交通、桥梁、通信网络、电力、水利及各种市政建设水平。二是区域对周边地区的各个方面的辐射影响力。是指在以市场联系为纽带,实现资源共享、合理分工、利益共赢的目标下,区域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相互渗透,而对周边地区所形成的辐射力和向心力。

2.2 区域创新能力

一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的地区经济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加大高新技术研发投入,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是区域核心竞争力存在与延续的内在动力。二是区域企业创新能力。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实际成果的一个反映,科技创新最终要通过企业的R&D转化为生产力。这就要求一个地区的相关企业要对其投入大量资金,实现从知识形态到物质形态的转化,区域企业创新能力是区域核心能力的外在表现。

2.3 区域资源聚集能力

它是指区域利用自身具有的内在优势对区域内外各种可利用资源的吸引,并加以利用的能力。一是区域产业竞争力,反映该地区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组织结构层次和优良与否,是一个地区经济能否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也是对各种资源吸引与利用的产业平台。二是人力资源竞争力,一个地区经济是否有竞争力,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批人才,能否吸引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层次人才。三是具有良好的资本金融环境,包括区域内的投融资体制、金融筹资工具、各层次的金融市场构成等。

2.4区域和谐环境

和谐环境包括整个区域的社会秩序,这个区域各级政府的管理能力、开放水平、法律制度、文化和教育水平。这些是区域核心竞争力存在的软环境,是整个区域和谐持续发展的剂,是区域核心竞争力存在的无形基础。

3 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参与国际与国内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力,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出以下的途径:

3.1 建立优秀的产业集群品牌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品牌是企业商品的信用符号,它通过将锁定的目标顾客的买点转变为自己的卖点,来降低他们的选择成本且与他们产生情感共鸣;与此同时,给品牌所有者带来持续的市场收益。

产业集群品牌作为一个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一般区域品牌的共性:一是区域性,一般限定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二是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产业集群品牌就是把产业集群整体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是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

3.2 合理深入利用知识联盟

知识联盟就是知识主体为了学习对方知识或合作创造知识而结成的具有契约性关系的组织。知识联盟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企业间的知识联盟;二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联盟。三是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联盟。

由于竞争的激烈,技术开发成本和风险的增大,企业技术交流、技术研究结盟就成为企业最好的策略。对区域而吉,知识联盟为参与者合作提供了平台,使原有的科技成果、科技信息、科技设备、科技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打开了成果转化通道,使各区域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外的科技资源,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科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

3.3 大力推进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创新,在突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改革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推动区域经济从一般水平上的数量扩张向竞争力提高中的整体升级转变。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8

关键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面对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一个企业要获得无限发展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就在于创新,创新是公司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集聚人才、技术、品牌的竞争优势,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竞争力,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抢占竞争的制高点,获得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技术创新人才队伍。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的立业之基、固企之本、强企之道、发展之源。建立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培育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技术创新人才界定

技术创新人才是指在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能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并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既包括高素质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还指具有创新管理才能的企业管理者。

技术创新人才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深厚的基础知识,精通的专业知识,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独立自主,善于抓住机会,敢于大胆创新,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企业发展中一种稀缺的资本。

二、技术创新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1)创新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说明了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强调,要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为我国人才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当作发展的第一资源,依靠专业知识背景厚实,技术创新能力强,思想活跃,头脑敏锐,眼界开阔,勇于创新的人才,集聚人才优势,企业才能在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过程中取得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好的市场价值,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长盛不衰。

(2)创新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核心竞争力即即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企业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在市场上又兼具企业创新人才、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综合优势。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一个重要载体,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缺乏创新人才将会制约着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企业发展取决于科技发展的水平,核心技术的掌握,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自主创新活动的主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人才的能动作用。一个企业的衰落,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知识,更缺乏的是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的主体,在核心竞争力诸要素中占据第一位,处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地位。创新人才正是通过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发展和进步。一个企业若拥有了创新人才,就能掌握新技术,领先于其他企业。技术创新要靠人才,有了人才,才能创新、发展,才能提高竞争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激励机制

人才培养靠环境。恩格斯曾指出:“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一论断阐明了创新人才与创新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创新环境的营造。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环境,是取得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持续实现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技术创新活动还处于较低水平,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科技人才的内在潜力,吸引并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当务之急。

(一)物质动力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自我的价值,自我价值的认定是多元的,创造财富的价值已作为当今人才的一个价值目标。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为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物质享受和便捷,人们不再讳言对物欲的追求,这就使得人的自我实现的价值显现出更多的物化色彩。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利己心是人作为生命本质追求物质利益的表现,他把自利心看成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一切经济行为的原始动机。随着科学逐渐从业余爱好变成一种职业,科技人才从事科研的动力不再仅仅是满足好奇心,他们也需要足够的报酬、奖励等来维持自身正常的个人经济需求。报酬和奖励的获取体现着技术创新人才的经济价值,获取报酬和奖励的多寡,反映了自身的能力、水平、本领和未来潜力。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薪酬待遇,给予技术创新者应得的报酬,对作出技术创新成果的创新者,给予股权或成果效益提成等各种形式的物质激励,将这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创新人才视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在利益分配上重奖,充分体现“尊重人才、积极创新”价值观。重视技术人员的待遇、福利及薪酬,有利于激励科技人员在进行创新活动的道路上,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创造、不断奋斗,大胆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物质刺激作为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在技术创新中起着核心作用。

(二)精神动力

人的价值体现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如果那样的话,技术创新活动就只是被当做一种纯物质利益的索取。柏拉图认为,善和德性是至高无上的,人应当克制自己的物欲,以追求道德。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很显然财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善,它只是有用的东西,以他物为目的。亚当斯密的一个著名的观念是,财富和幸福不必是一致的。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裕,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不仅需要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的刺激,更需要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肩负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因而,人对精神层面的需求和爱的追求也愈发显得重要。个人希望能在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个人的成就与价值,个人关注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物质待遇的提高,还希望在工作的同时找到一种成就感、满足感和认同感。#p#分页标题#e#

企业就需要给予个人足够的自,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让他们有足够发挥才能的机会,这为企业的成功也创造了条件。

企业管理者要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风范,大胆用人,敢于对人才委以重任,让他们放手去做事。只有个人感到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信任,才会更加竭尽全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那些为企业做出科技贡献的人才,应及时给与宣传表彰,授予先进荣誉称号,给予破格提拔或晋升,形成尊重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氛围。

领导应主动在工作上、生活中关心人才,了解人才需要,让人才感受到企业的人情味,体会到自己受到尊重理解,激发人才的主人翁意识,愿意与企业共命运,发挥更大的创业激情,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工作的热情中。

根据人才的具体情况,企业为人才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计划,职业生涯规划,使人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前景并为之努力奋斗。这样不仅实现了技术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留住人才,又能有效防止了人才的流失。人才有了一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融洽的沟通,更多的理解和信任,就一定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可观的收益。

(三)制度环境

制度是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成长的硬环境。好的制度可以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不好的制度会把有利因素转化为不利因素。企业应制定一些鼓励创新的政策,设立创业基金,意在支持各类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和蓬勃发展。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有利于对关涉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技术项目,进行引导性投资,从而激活这些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降低技术人员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顾虑,支持和鼓励技术人员大胆进行各种技术创新活动。

企业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必要的物质激励,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如解决住房问题、子女上学安置、养老保险等,给人才以安全和归属感,稳定人才,凝聚向心力,激励人才不断创新和奋斗。

为适应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需要,企业应大胆进行各种组织结构调整,放宽管理政策,通过充分授权、弹性管理等方式,企业允许员工在一定的时限内离开本职岗位,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创新活动,人性化管理更能激励企业员工的技术创新活动。

制定一套系统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技术创新成果实行量化评定,按照岗位、业绩综合评定,对特殊岗位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特殊生活补贴,对做出重大贡献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重大奖励,体现不同人才的个人价值,薪金待遇透明化,坚持公开公正分配制度,鼓励人才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

社会需要是刺激和推动企业技术变革的强大动力,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企业培养技术创新人才的热情,同时,由技术创新成果需求推动的创新能够激发技术人才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对创新人才的规格做出明确的要求,指导技术创新人才的学习发展方向,激励技术创新人才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朝着企业的要求迈进。

人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其价值是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又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既是实现企业生存发展壮大目的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目的。尊重人的目的性价值就要充分尊重人的权利和选择,不仅需要物质待遇和物质条件,还需要创造精神性的相互关怀和理解、相互信任和尊重。技术创新人才自身的特点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使得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成为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探索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有利于发挥技术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张践明,经济哲学问题探索[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版

【4】王彦梅,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2007

【5】金吾伦,创新的哲学探索,上海:东方出版中心[m],2010年版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m],1998年版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年学生;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25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探索实践创新与课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科研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程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要“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同时报告中也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引导当代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便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认识来源于实践,要了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程度,就不能只停留在观望及其表面上。坚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引导的方式,真正的走近实际、走近生活、走近学生,从了解开始、从贴近开始,增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此外,一些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目标,教育工作者是要认真学习,理解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了解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吸收消化,因此这要求教育工作者们要以人为本,科学地选择分析,因地制宜,对学生思想情况作调查,作分析,进行教育和谈心,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才能切实地作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植到“第二课堂”中,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学生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能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能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同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励学生扬长避短,学有所长,逐步形成多种特色、风格各异的创新素质。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学生与教师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励教师与学生互动,形成教与学的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通过组织开展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引导同学们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时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投入到学术科技活动中去,促使大家多读书、多思考些问题、多参加各种科技比赛活动,对学风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指导地位,充分借鉴一切有利于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充分吸收一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和谐精神的文化成果,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借鉴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增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自强不息的内在动力。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数学建模比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通过科技创新项目,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三、让大学生“求真务实”地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

“求真务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对其认识论的精神实质的精辟概括。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参与教师科研,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构建学生创新科研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2)探索实践创新与课程相结合,实践创新与科研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政策,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要追求卓越

成功从无定式,卓越贵在创新。鼓励学生兼容并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泛,鼓励拔尖人才成长,培育追求真知、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校风学风。鼓励学生艰苦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持续创新能力,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目标激励师生不断超越自我,成就非凡事业。以学习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新时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怎样学习和应当怎样学习,要教大学生学会学习,追求卓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促使学生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养成创新的习惯。因此,追求卓越是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

高等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核心是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的社会思想。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英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重点在于组织引导大学生对于科技文化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不仅是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2]魏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n].光明日报,2007-12

[3]马建新.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0):141-143.

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篇10

创新有层次之分,有“原创”和“再创”之别。中小学生的创新主要是指个体化的再创,是为其将来进行社会化创新奠定基础。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把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教育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主动创新意识的丧失。因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呵护好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创新的快乐,从而激励他们不断地在“怀疑―成功―创新”中发展核心素养。

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核心。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指出:“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思维能力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重点所在,不同学科带给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启迪和思维能力训练,将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科学精神”素养中包括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三个基本要点,都指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阶段,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思考力和内省力等高阶思维;重视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持有不同看法和主张;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开设丰富的艺术教育课程,提供形象直观的材料,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

把创新技能的培养作为基础。知识的内化和建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亲自去实验、实践。“实践创新”素养中把“实践”放在“创新”之前,可以看出实践对于创新的重要价值。创新技能是创新素养形成的基础载体,是支持创新的物化形式,主要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信息化时代,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施跨学科Stem课程、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工程思维、技术运用能力,显得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