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土文化建设十篇乡土文化建设十篇

乡土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6:24

乡土文化建设篇1

传统的农村乡土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逐渐被外来的文化所取代,那些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也渐渐被摒弃。当前,我国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兴起的农村乡土文化发掘工作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乡土文化主要是指存在于一定地域和环境中的,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族群内以维系乡村、宗教、社区生产生活秩序和国家基层稳定为目的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将物质遗产与精神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性文化。比较典型的农村乡土文化有民俗风情、村落建筑风貌、民俗饮食文化、竞技游艺等,这些都与当下的城市文化明显不同,充分表现出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成果,并呈现出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魅力。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农村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内涵。乡土文化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如果对乡土文化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并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元素融入其中,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受乡土文化。这样,既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可以使农村形成和谐的生活氛围。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传统乡土文化的缺失以及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农民在农闲之余只能靠等方式来打发时间,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而农村乡土文化建设可以向农村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农村乡土文化可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农村乡土文化除了具有文化价值以外,还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农村乡土文化的经济功能。农村乡土文化来源于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实践,体现着我国独具特色的农村生活面貌。如果可以将代表农村乡土文化的特色产品、古镇建筑风貌、特色生活体验等加以产业化开发,会推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样,农村既可以通过为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开展各项工作,进而为家庭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又有利于我国农村乡土文化的开发和传承。

二、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对策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乡土文化发展既要继承和保留乡土文化中的传统和精华,又要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进行创新。具体对策如下:

(一)对农民进行引导,使其成为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主要力量

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就是农民,他们既是农村乡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承者,因此农村乡土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才能有深厚的群众根基。农村乡土文化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农民也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逐步培养农民的文化内涵,从内到外接受农村乡土文化的核心精神。但是,从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少数农民对农村乡土文化感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这些文化,大部分农民仍然是一种观望心态。这就需要政府在推动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广大农民积极引导,建立农村乡土文化传承专项基金,构建农村乡土文化宣传平台,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和熏陶。同时,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创作能力,鼓励农民将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事物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艺术作品。

(二)推动农村乡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乡土文化建设篇2

关键词:河南;城市地域环境;乡土建筑;康百万庄园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4-0113-03

一个优秀的城市建设是极为繁复、长久和浩大的,讲求整体布局、分工合作、合理配置、相互提携。其建设标准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包含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及其综合影响,其中对所在社区范围内的传统聚落的认知态度、标准,以及相应的建设现状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河南省作为华夏文明和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人类社会形成的历史见证地,如果城市建设缺少具有中原地域和华夏文明特色的聚落或符号,就必定意味着其城市品牌的价值贬值。再涉及到具体城市建设环境,如城中村、旧城区、村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四种类型的区域建设,遗弃具有原著地特色和功能各异的乡土建筑或民居,一定程度上宣告着河南省城市建设的“亚健康”。因此,一种具有高度识别性和不可替代性的城市必然对其深厚的文化和浓郁的特色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研究。

一、中原地域建筑的形式美规律

(一)空间布局的均衡

对称又称为“对等”,是事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因素之间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是平衡法则一种绝对的表现方式。对称分为中心对称、轴线对称、平面对称3种类型。事物的对称形式能使人产生愉悦,对称、均衡的布局能产生庄重、严肃、宏伟、朴素等艺术效果。平衡又称作“均衡”,是各种相似的因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建筑布局一般采用对称式布局,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而平衡在不对称的空间或装饰形式上也能达到稳定性的要求。

在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序列中,主要是依靠院落间的群体组合来实现的。特别是院落间利用通道、巷的联系,利用门使空间产生过度关系,空间功能的转换等等方面构成了丰富的院落空间序列。康百万庄园的建筑大都是二层硬山式建筑,建筑序列由西向东逐渐铺开,每个独立的院落布局都是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形式“纵轴为主,横轴为辅”进行的,寨上主宅区的最北边的一号院至五号院均是如此,形成四合院与房窑组合的特别的四合院形式。

从空间布局上看,数中原土生建筑群和环境多为轴向对称式的均衡状态,一般为镜面式纵轴对称状态。但这种对称又不是绝对的对称,在建筑高度上遵循传统观念东高西低,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院落中厢房的高度受其影响一般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状态。

(二)建筑形式的对称

以康百万庄园为例,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庄园建筑具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的双重特点。建筑总体布局对称统一,建筑外檐装饰与内檐装饰中多采用对称式布局与对称式装饰形式。例如,石雕的门枕石、木雕的雀替、砖雕的硬山墙的墀头处等。

1.多样与统一的展示

在康百万庄园建群中,对于各个院落中的单体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的不同,建筑的个性及装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通过各个单体建筑装饰的造型就能看出各单体建筑间的造型差别,装饰形式的形态、颜色、材质等都有对比。但这些装饰形式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与主人的精神祈求都是寓意统一的;同时,在建筑装饰造型上也会有微小变化,如屋顶的曲线,屋身的侧脚、生起,构件端部的装饰,特别是各种装饰构件表现在建筑上时,都是表现方式既对称而内容又有所不同。

2.比例与尺度的控制

比例是指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得到适宜的比例的。比例之美也是在尺度中产生的,尺度就是标准与规范,其中也包含了事物本身特征美的规律。而人体本身的尺寸就是衡量其他事物比例美感的基本尺度和内在因素。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改变比例的方法创造出特别的艺术效果。

3.韵律与节奏的和谐

在康百万庄园建筑庭院的装饰及建筑本身的装饰上,我们不难发现建筑空间的序列性与空间之间有门间隔出的节奏感。从建筑外部空间到建筑室内,起到空间转合的巷道,起到屏障作用院门、落地罩,使空间传达出抑扬顿挫、虚实相间的空间感受。每个院落中单体建筑的形式、建筑上装饰的形式都是整齐划一,变化幅度不大,以达到节奏感的要求。例如,康百万建筑群中各院之间院门装饰形式只作细节调整,使整个院落空间在过渡时空间开放性极强,但同时保留了私密性的功能需要。

(三)装饰形式多样、装饰寓意统一

庄园内建筑装饰题材丰富,有动物、植物、人物、戏曲故事、历史传说等等。如梅兰竹菊等植物类的,福禄寿喜、明暗八仙等各种历史故事类和花鸟鱼虫类的,还有“麒麟送子”、“双狮舞绳”等鸟兽神话类等。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配以巧妙的施工技法使得建筑充满了亲切的人情味和浓郁的地域文化。

多样的装饰形式都寓意着“福、寿、康、安”的美好祝愿。中国人从古至今,对“福”的祈求一直是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福神也应运而生,如道教中的“天官、地宫和水宫”的道义,追求“天官赐福”、“福星高照”、“五福临门”。特别是对于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原地带,“福”成为当地居民最直接也是最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祈福形式。

二、城市地域建筑更新的指导思想

城市建设应以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为根本,以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协调发展为基本准则。

在具体的保护过程和实践中,应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保护应是多层次的,应在对保护对象的属性、位置、价值、周边状况等详细调查和分析基础之上采用重点保护,或一般保护,或风貌协调保护,或保留片断……等方式。

保护并不同于简单被动的保存,通过保护不仅仅是使旧的东西留存下来,更重要的是要注入新的生命,使之具有活力,从而让其周围的都市环境、居民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按历史应有的轨迹延续下去。

为了使新旧建筑协调共生,创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除了对新建建筑的密度、容积率、退线等指标进行规定外,需要对新建建筑进行布局、体量、色彩甚至用材等方面的控制。

根据新建建筑的性质、位置、周围历史建筑分布状况等的不同,控制的严格程度也应不同。对新建筑的控制不是为了限制新的建设,而是对新的建设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得新建筑以合理的形态融入城市环境,达到与原有建筑或历史遗产的协调。

三、城市地域建筑更新的措施

建设城镇化地域建筑将成为局部区域的地标,能够更好地突出其城市特色。在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主要有以下措施。

1.整体性保护。应综合考虑城区街道、胡同、地块、院落、建筑等各个层次的保护问题,综合考虑“实”的建筑形态与“虚”的空间肌理的关系问题,坚持风貌保护的整体性。

2.动态化保护。应坚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保护与更新,克服静态的形而上学的保护与更新观念,应充分考虑保护建筑和地段的生活延续和功能利用问题。

3.注重“居民参与”。应通过政府导引、政府投入、住房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让传统风貌的保护成为每一居民的自觉行动。

4.因地制宜保护。应充分考虑现状条件,采取合理的保护与控制结构。

5.进行“小地块”划分。应使地块划分“微型化”,更新改造规模“微型化”,更新控制“微型化”。

6.贯彻可持续发展。应坚持降低保护区人口密度,改善市政条件、提高绿化率,控制建筑密度,优化街区环境,从而增强老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中原地域建筑的具体设计实践

(一)土坯等乡土材料的现代化应用

中原地区的建筑讲究因地制宜、因材致用,这也是我国民居建筑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原因之一。而现代城市建筑选择建筑材料时经济因素也是比较主要的,选择物美价廉,施工方便的材料是现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也要遵循的原则。河南地区,处于黄河中下游,黄土土质良好,有利于我们使用土坯和砖瓦等建筑或建筑装饰材料。土坯结实耐用,容易维护,大都可以使用百年以上,而且生态环保,这些都是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装饰材料无法达到的。

通过对康百万庄园建筑装饰形式特色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建筑材料方面主要有石材、木材、砖瓦及土等构成,利用这些简单的乡土的建筑材料,对建筑的建造同样获得了良好的艺术表现效果。因此,建筑的最终效果好坏不完全取决于建筑材料价格的高低,而在于如何运用和使用这些乡土材料,构成怎样的建筑形式,以及材料之间的相互搭配和使用等,这对现代民居建筑设计种材料的选择上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康百万庄园的建筑群中,大部分建筑都是百年以上的建筑,建筑上的构建装饰形式也都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装饰,在这里能够保存之今的建筑大都是优等的建筑形式,使用“砖包边,坯填心”的建筑外墙,使建筑具有的结构大部分都完好无损,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良好建筑装饰的空间。当我们在庄园建群中游览你会发现,土坯墙式的廉价的建筑装饰材料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建造及装饰构件的完美。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利用传统的构建技法,加上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把最原始的、最生态的、最普遍的装饰材料用到现代新型乡土建筑中,对探求现代居住建筑装饰形式设计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启示的作用。

(二)院落等过渡空间的巧妙设计

在建筑空间形式的利用方面式的中国古代哲学根源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中国的人文精神讲究人与自然合谐共生,因此传统民居可以与自然建立起一种较为平衡的关系。传统民居无论在选址还是营建时都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与环境的和谐共存,营造均为依势而建,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对能源进行循环利用,这些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来。

相辅相成的院落空间很好地解决了日照、通风、保温隔热、净化空气等问题。处在庭院之中,人们不仅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同时还能拥有感悟“天人合一”的怡然。此外,传统民居始终是以功能性与经济性为原则的,对自然资源的巧妙使用以及对能源的利用也是较为环保的。

(三)建筑构件装饰化的多功能使用

庄园内的建筑装饰构件都是具有精湛的雕刻工艺与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装饰构件的形式与寓意的分析,对于康百万庄园建筑群中各个不同功能的建筑构件装饰形式的分析,找到共性的使用规律。

1.可以根据装饰构件的寓意或隐含的内容,把它们运用到现代住宅或其他建筑装饰设计中,如别墅大门的装饰,建筑柱础的装饰或建筑外观上装饰形式的确定,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功能选择适合的装饰形式。

2.根据装饰形式使用的部位进行选择。例如,一个新型建造的建筑,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这个新建筑的建筑内容,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装饰形式或选择适合装饰的装饰部位进行装饰,这样使看到这个建筑的人能够从外观上了解这个建筑的内容,从装饰形式及尺度、色彩、内容上感受这个新建筑,体会建筑的文化内涵。

对“保护”问题的研究是地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在中国整个传统城市与建筑文化分布格局中,对河南省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进行保护的意义重大。在地面历史建筑遗存为数并不甚多的当代河南省,以物质实体形式保存到今天且仍为人们所使用的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尤显珍贵。这是其他类型的历史遗址、文物古迹所无发相比的,它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易受破坏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城市化的大潮中,亟须对之实施合理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94.

[2]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乡土文化建设篇3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乡土文化建设篇4

关键词:乡土植物;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探讨

在现代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乡土植物作为经过了当地自然环境优胜劣汰后的产物,在当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此园林建设人员应重视对乡土植物的筛选工作,通过将乡土植物引进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当中,不仅可有效地提升园林的绿化率,还能为当地人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1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景观的植物多样性

城市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其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园林景观也同样趋同于这种发展形势,并且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十分依赖于这种植物的多样化发展,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绿化水准的标尺,从而使得在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中,有大量的自然植物与人工植物向混合搭配[1]。

自然植物指的就是不依赖于人工帮助,在自然环境中自然生长的,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干扰的植物。虽然这些植物经常会被人们称作“野草”“野花”,甚至不觉得它们属于植被种类,但这恰恰是构成城市植物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植物指的是在生L过程中需要人工的帮助,从而打造出适合观赏的景观植物。这类植物主要为乔木与灌木等,在城市的植物类群当中相当惹人注目,很好地体现城市植物的多样性。但从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来看,人工植物的种类却大于自然植物,所以,在当前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作中,对于乡土植物的栽培还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城市植物呈现多样性的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一定的观赏价值,所以在发展城市绿化的过程中,依据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从而进行特征性的管理,使城市植物呈现出多样性发展。将乡土植物与城市事物进行比较,再将两者进行充分融合,作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主体,这也是未来城市园林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2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景观的本土文化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人类在不断发展文化的过程中,都是在保证传统文化不丢失的前提下,去进行改革创新,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也要确保在保护乡土植物的前提下进行。

从文化理论的角度去看,当前我国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正是我国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塑造文化多样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2]。文化景观可带来丰富的景观文化,这也是人类文明社会财富的重要体现,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呈现的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背景下,通过园林植物塑造的城市园林景观很好的体现出了世界园林文化的多样性。

当地人民对于扎根本土的乡土植物有着相当浓厚的情结,然而外来引进的植物对于促进城市植物多样性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可以从本土文化的层面去对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传承传统的本土文化增加更加现代的文化生命力,进而形成具有本土地区文化的特有植物。

3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环境、人口以及资源所带来的压力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焦点。在当前自然环境大面积恶化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多元化的植物随着环境恶化而呈现出不断流失的状况,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一定要确保植物的多样化,才能有效地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一定要对环境问题的改善工作提高重视。

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工作来看,各个地域都作出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积极培育与种植乡土植物,可有效地推动城市园林景观的进步与发展,虽然在应用的过程中会遇到植物多样化带来的保护问题,但是能够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从而引起研究人员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起到了推动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积极作用。

不同的现代城市园林中都有着不同的土壤、气候、温度等影响因素,所造就的自然环境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3]。部分城市园林建立的山水宜人的区域,在自然环境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乡土植物应用在这样的园林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独特性。例如在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中的聚芳园,由于园林中主要土壤成分为赤红壤和山地赤红壤,凭借着这类土壤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储水性能强且肥沃程度高等优势,培育出的植物有着丰富的品种、良好的生长以及极强的生态感。此外,该园林内的乔木造林包含有马尾松、朴树与火力楠等,灌木主要有红绒球、杜鹃与含笑等,并配有白蝴蝶与彩叶草作为点缀,打造出了层次分明的乡土植物群,这主要是选择改造补种的植物,并充分运用原有的地理形态,使得自然环境得到了充分的改善。

我国现有的乡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着非常多的种类,但从当前的应用开发现状来看,明显是力度不够的,因此要提升对乡土植物的保护力度,开展对乡土植物的调查、探讨与宣传工作,建立完善的乡土植物利用计划,让我国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应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本土化以及发展园林景观建设的多样性,对乡土植物的应用正是其关键所在。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为了有效地发展乡土植物,促进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向前发展,必须将乡土植物的生态性、地域性与文化性了解透彻,并结合科学的方法让乡土植物完美地融合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作用,使其成为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主体性景观,并将这一发展思路作为未来城市园林景观发展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春花.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7(4):204+208.

乡土文化建设篇5

关键词:河南乡土文化;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1河南乡土文化资源概述

乡土文化资源是一种发端于传统农业社会,通过乡村民众个体或集体创造并长期积淀发酵,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可以开发用于生产过程,从而创造财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及其成果。它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当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总和,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是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血脉。河南乡土文化资源的种类形态各异,色彩纷呈,有古遗址、古建筑、名人故居等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乡土景观文化资源;有农耕器具、粮食加工存储、农副生产等乡土农耕文化资源;有黄帝神话传说、伏羲神话传说、女蜗神话传说、王母神话传说、大禹神话传说等乡土口述文化资源;有戏剧、舞蹈、音乐、曲艺、杂技、魔术等乡土表演文化资源;有太昊陵庙会、火神台庙会、祭灶等乡土民俗文化资源;有汝瓷、钧瓷、唐三彩、镇平玉雕等乡土手艺文化资源;有灵宝剪纸、朱仙镇木版年画、淮阳泥泥狗、汝南麦草画等乡土美术文化资源;有洛阳水席、武陟油茶、邓城叶氏猪蹄、道口烧鸡等乡土饮食文化资源;有刘陈铺齐氏骨科、黄家烧伤药膜、秦李庄周氏口腔咽喉科、贵氏针灸等乡土医药文化资源;有武术、太极拳、跳皮筋、滚铁环、抽陀螺、打弹珠等乡土游艺竞技文化资源等。

2河南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现状

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是指县(区)、乡(镇)、村行政区城内的,本土的,传统的,原生态的文化资源,人为地进行开发利用,以传承保护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合理适度发展文化产业。近年来,河南省重视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发展,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政策法规,基本形成了沿黄河文化产业带和豫北、豫南文化产业区,地方特色及品牌特征逐渐凸显。

2.1政府重视,政策支持

近年来,河南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这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建设全面启动的一个标志。随后陆续制定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2009年重点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2.2沿黄河文化产业带基本形成

开封的盘鼓、汴绣、书法、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民间艺术产品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焦作围绕云台山、太极拳这“一山一拳”,全力打造文化名片;商丘处于黄河故道上,依托商文化、火文化、汉文化(梁国)和道家文化(庄子)的发源地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木兰文化节也已经开始产生影响;濮阳位于沿黄河文化产业带的两端,围绕龙文化,大力发展杂技、麦秆画等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豫北、豫南文化产业区基本形成

豫北安阳围绕太行精神、红旗渠精神,产业开发,收益明显;鹤壁围绕以淇河为代表的淇河文化、以大缮轿代表的宗教文化、以云梦山为代表的鬼文化、以五岩山为代表的药文化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豫南南阳充分利用“两汉”“两衙”的文化资源,以发展文化休闲为突破口,狠抓以武侯祠、汉画馆为中心的汉文化带,将武侯祠、汉画馆建成了集文物展、历史场景模拟、民俗民风表演、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汉文化景区,着力培育张仲景医药文化,集医圣祠的参观、祭拜与中医药等为一体,做大中医药文化产业;许昌围绕三国文化资源,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步伐;周口市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理出了“超常规、跨越式、低门槛、非均衡”的发展思路,节会文化、杂技、民间工艺品、书画产业等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2.4地方特色及品牌特征逐渐凸显

鹤壁浚县、信阳固始、商丘永城、周口淮阳、平顶山宝丰、安阳汤阴、郑州登封、开封朱仙镇、南阳内乡等地文化产业已经出现了诸多亮点,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例如,平顶山宝丰县的民间演艺业传统悠久,素有“曲艺之乡”和“魔术之乡”的称号,宝丰县挖掘民间表演艺术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带动群众“艺术致富”的典型。其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用非物质生产的方式分流农村富余人口的创举,被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全县现有魔术、小品、杂技、歌舞、武术、气功等表演团体近千家,出现了一批民间艺术专业村、专业户,形成了“魔术为主、歌舞为翼、武术为辅、多元化演出”的独特民间艺术产业格局。再如鹤壁浚县,石雕国内有名,古庙会是河南三大庙会(淮阳、浚县、关林)之一,泥猴张等人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河南乡土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机遇

3.1大背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的建设不是指建设一个崭新的农村,不只是房屋建筑要新、农民穿戴要新、生存环境要新,更是要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好的政策,只有不断健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才能促进乡土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发展乡土文化产业,河南正在努力做好以下三点:一是激活经营机制。为促进特色乡土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激活农村文化产业经营机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共同经营,降低乡土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二是完善准入机制与运营环境。要建立起公开、公正、公平的乡土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发展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乡土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让乡土文化产业企业在市场公平和自由竞争中运行发展,力争形成乡土文化产业企业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繁荣的格局。三是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坚持投资方式多样,融资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条件成熟的乡土文化企业进行现代股份制改造。此外,要积极引导非文化企业投资乡土文化产业,引导广大农民支持和参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3.2源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目前的53.7%提升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目前的36%提升到45%。而乡土文化产业所具有的就业吸纳能力强、社会和市场需求潜力大及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高度契合我国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略。首先,乡土文化产业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文化产业一旦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就会吸收和集聚最具创造力的经济资源,不仅使自身迅速发展壮大,而且会极大地刺激产业链的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中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其产业自身,而且会给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文化理念,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城市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从根本上避免因产业发展层级低下、建设经营水平粗放所导致的城市“败血症”。再次,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会给城镇带来独特的文化内涵。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乡土文化产业,在不断增强城镇化建设的结构性承载实力的同时,将有效克服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极易出现的缺乏特色、“千城一面”等弊端。最后,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会给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撑。发达、健康的文化产业及相关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思维、观念、能力,并从整体上培育和提升人的素质,不仅能为经济发展持续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和各类人才,而且将凸显面向公众的人文关怀,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和间接的社会行为作用于经济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1]

3.3助推剂:中原经济区建设

2011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中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中原经济区一大战略定位就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大量唯一性、垄断性的宝贵遗产。但长期以来,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释放,河南乡土文化资源发展的内涵挖掘还缺乏深度,文化表达技术手段落后,文化的溢出价值不高。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上,必须加强文化与资源、产品、市场的全面整合,着力提升乡土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和影响力,适应消费者的文化体验需求,最终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掘本土品牌资源,利用河南历史、民俗及手工艺进行创意开发。[2]

3.4新契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

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它是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即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是郑州市朝着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国际化陆港城市、国际性的综合物流区、高端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基地方向发展的主要载体。郑州航空港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契合点将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即将河南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精品,使之走向世界各地,将河南文化产业链延长到郑州航空港通航的主要目的地。河南的文化企业,不仅要与世界一流文化企业竞争,还要在文化传播理念、文化产品研发、文化载体选择、文化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继续探索。对于文化产品而言,既有可运输的有形文化产品如瓷器、图书、绘画、雕塑、音响等制品,也有无形的不可运输的非物质文化。后者虽然不能运输,但是传播非物质文化的人才却是可以流动的。二是实施“引进来”战略,即使中原大地成为吸纳世界文明的集聚地。西方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三次产业革命均在欧美发达国家产生并延伸,所以西方发展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也十分现代化。过去,尽管我们也有文化交流,但是只是零星的、分散的、阶段性的;现在,经过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经济实验区的建设,我们可以实现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大批量的、集中的、持续的交流,让中原大地真正成为兼容并蓄、刚柔并进、中西合璧的文化圣地。[3]这将更加有利于河南乡土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3.5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与文化纽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不仅是国际商贸路线,更是国际文化对话、传播与交流之路。丝绸之路的文化意味在当代背景下更为重要,丝绸之路被誉为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和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并成了“世界公认的、人类历史遗留的珍贵的文化财富”。“一带一路”建设为文化产业跨地区融合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机遇。2015年11月,《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正式对外。方案明确了河南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定位:“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区域互动合作的战略平台,内陆对外开放高地;构建东联西进的陆路通道,构建贯通全球的空中通道,构建内陆开放的战略枢纽。“一带一路”是一个立体化全方位发展的产业格局,文化产业可以在此战略格局下突破传统区域环状分布,而代之以线性带状分布,突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和产业门类的分割,以国际化的视野,整合国际化资源,开拓国际化市场。“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给中原乡土文化走向世界及乡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3.6新平台:“互联网+”

按照马化腾的理解,“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的实践成果,在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的同时,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发展变化,为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生产力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在文化产业的10个行业类别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发展迅猛,2014年实现增加值2429亿元,比2013年增长36.5%,增速位居10个行业之首,占文化产业的比重为10.1%,比2013年提高1.8个百分点。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4年实现增加值4107亿元,比2013年增长17.5%,所占比重为17.2%,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互联网+”为乡土文化产业的全方位创新、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新机遇。“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移动和广泛存在的网络、庞大的数据库和超强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推动了诸多乡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引发了社会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变革。乡土文化产业是以传统和创意为主要资源的新兴产业,“互联网+”为乡土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便捷、低成本、多渠道的技术平台,同时便于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进行深度改造,从根本上推动乡土文化产业实现高层次的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专业化发展。

4结语

发展乡土文化产业是实现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主要突破口与重要途径。应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及“互联网+”的机遇下,不断丰富广大乡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打造和发展乡土文化产业,实现河南省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实践证明,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文化资源拥有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通过乡土文化产业进行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还能有效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红蕾.实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4(7).

[2]刘华晓.基于创意经济下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研究[J].财经界,2013(10).

乡土文化建设篇6

【关键词】新乡土建筑;发展;中国

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了中国建筑师王澍,这是中国建筑师首次获得这个被称为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王澍的获奖不仅让中国建筑师感到骄傲,同时也让众多的建筑人士反思。中国近二十年来设计了无数现代的、大体量的建筑,但这些看似时尚的设计方式很少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而王澍这种看似土得掉渣的建筑风格却得到了世界建筑界的赞赏,究其原因在于他的设计是以地域为背景,以乡土文化为支撑的,具有历史生命的建筑。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需要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五千年文明的成就,而建筑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产物可以深刻表达我国历史文化的内涵。新乡土建筑作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历史与当代价值观的融合,是可以承载中华文明精髓的载体。随着王澍的成功,新乡土建筑的理论体系与设计手法值得建筑师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1新乡土建筑的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所带来的现代建筑革命,可批量生产与模块化的现代建筑不断发展。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乡土建筑由于其工艺相对落后,施工节奏相对缓慢,原始材料与现代工业审美的差异化,种种冲突使得乡土建筑的阵地越来越小。在很多时候乡土建筑成了怀旧和原始情趣的代名词。但是正因为它是一种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承载,很多建筑师仍然主动的关注研究乡土建筑,并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使其同当地的建筑语汇有机的融合起来,称之为新乡土建筑。相对于其它类型的建筑,新乡土建筑具有以下特点: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相适应;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明显的经济性。”[1]

从手工艺革命至今,新乡土建筑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均有代表性成果。埃及建筑哈桑?法赛的作品就在其中。法赛一生在探索自己民族建筑的特质以及当地土坯材料的应用,并将其与时代建筑理念相结合。在他设计的新高纳村住宅区中充分运用了乡土建筑词汇,并将这些词汇通过如正方形弯顶单元、矩形拱顶单元,弯顶小凉亭、风廊及内向庭院得以实体表达。通过对这些词汇有秩序的表达方式来解释自己对新乡土建筑理论体系的理解。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马克?柯里亚在探索新乡土建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根据印度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印度文化着手,以解决本国建筑实际问题和改善居住环境为目的,提出了“形式追随气候”的口号。他认为印度所在的居住环境必须有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通过对印度气候和本国人生活方式的研究,设计出管式住宅和露天空间住宅等新乡土建筑形式。例如在管式住宅的设计中,把烟囱的原理运用于建筑的自然通风设计中,通过自然的空气压力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建筑的空气流通。这个建筑既融合了当地传统的建筑构造方式,又解决了气候给居住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

2新乡土建筑在中国

中国在全球化环境下国际式建筑的泛滥、建筑和城市文化特色的褪色,使建筑师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要避免文化趋同,就要用时代的眼光发掘乡土文化内涵,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元素抽象、升华出来,这样才能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和乡土特征。近年来,中国建筑在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上展开了深刻的讨论。在文化寻根和后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下,新乡土建筑的研究成果和设计作品不断涌现出来。

葛如亮设计的习习山庄中,建筑随形就势,屋面坡度与自然山坡相同;就地取材,以溪涧卵石作墙,毛竹为顶;还把山洞内风引入整个建筑,犹如天然的空调设备,可谓是设计结合自然的典范。吴良镛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实验”,基于城市设计的原则方法,剖析旧北京城的城市肌理与“合院体系”,提出“有机更新”的理论和“类四合院”的探索我国西北地区的生土建筑利用天然黄土就地之路,并有了不少成功的实践。

研究新乡土建筑的道路并非平坦的,这其中要克服世俗和经济的多重压力。引用王澍本人的话来讲:“在当大家拼命赚钱的时候,我却花了六七年的时间来反省。”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新乡土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在中国美院的总体布局上王澍力图再现江南古村落的结构,而这种灵感正来自对象山原有自发性乡村建筑聚落形态的直觉把握,建筑之间的关系看上去似乎是“凌乱”的,但这种凌乱却蕴含着民间村落自发的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的秩序。校区的建筑是对民居的一种变形和抽象,是对乡土建筑空间和形态的一种似是而非的表达,旨在创造一种模糊的印象。这种表达传达了建筑师对乡土建筑的感悟和理解。象山的建筑是以“大合院”为构成方式。建筑形制都采用了“凹”字形平面,只是徽居中的“凹”字用墙把口封起来,只留出门洞。而国美的校园建筑中的凹口则是完全敞开,形成了半开敞的围合空间,即开敞的院子。院子是从二层平台开始的,朝向内院的墙面使用了通高的杉木嵌板,很像江南民居里的木墙面,只是它进行了简化。板墙上用杉木做了可全开启的窗扇,最高处有四层,门窗关闭,院子的内界十分清晰,具有令人震撼的单纯性,窗子打开,院子则显露出轻快的多样性。在平台的板墙上做了全开启的门扇,这样就形成了檐廊,与江南乡土建筑中的檐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建筑师还在首层设计了一个四面围合的小院子,其中广植翠竹,站在院中就仿佛置身于农家的天井。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的设计时,他提到通过中国古人在自然环境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表现的不同活动方式来表达建筑设计中“人本”的设计概念,以及凸显其中人与环境,建筑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点也与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陈洪绶在他的名画《五泄山图》所表达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凭着对陈洪绶作品的独到理解,王澍在设计中采用了特殊的“切片式”的设计方法,及通过多个空间切面来反映在不同空间状态下建筑形态和人活动方式的变化。由于他的设计来源于传统文化,因此在其设计的建筑中散发着莫名的地域气质,而这种气质恰恰是新乡土建筑需要展示给世人的精神内涵。

3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代言建筑,它们用自己的形体语言向世人讲述所在时代的故事。今天,新乡土建筑不再是怀旧的代名词,而转变成为反抗全球资本主义均质化的代名词。它将自然美学和技术美学相融合,原始智慧和现代智慧的相渗透。对历史、文化、地域的和谐进行着不断完善,但永无止境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邹德侬,刘丛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建筑学报,2002

乡土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乡土植物;城市绿地;应用。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园林绿化速度全面提升,大树进城、广植草坪已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绿化中,人们认识程度不够,一味追求外来树种的引进,忽视了乡土树种的应用,致使绿地系统层次单一、品种单调,不仅使得景观失衡,而且失去了绿化特色。乡土树种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自然面貌,运用乡土树种进行园林绿化,能形成优美而又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城市绿地景观。

1乡土植物的内涵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本文所论述的乡土植物,仅指在当地自然植被中,观赏性状突出或具有景观绿化功能的高等植物,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

2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优势

2.1乡土植物适应性强,因而易种、易活、易管、抗旱

乡土植物是长期生长于本地的物种,经过长期的自我发展,已经高度适应了本地的生存环境。与外来物种相比,乡土植物的成活率要高出很多,有易栽培,易成活的优势。

2.2经营乡土树种的费用风险较低

种植乡土植物,不需要刻意学习栽培技术,种植过程操作简单。而且,本土植物对本地不良环境的适应性更强,栽种和维护起来更加省力。与一些外来物种相比,乡土植物的观赏性也不逊色,所以,先对来说,乡土植物更加“物美价廉”。只要通过合理的栽培和配置,乡土植物就能够制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色,所以乡土植物的性价比是很高的。

2.3乡土植物资源丰富

我国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自然环境复杂,形成了极为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孕育了众多的乡土植物种类!其中相当多的乡土植物为世界名贵花卉。如云南的名花,牡丹,梅花,桂花等。

2.4抵御外来种入侵,保护生态安全

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稳定的系统,一旦有新物种的进入便会破原有的平衡,从而影响生态群落中其他物种的生存。如果靠引进新的物种来建设园林,则有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乡土植物长期生存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自我进化,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乡土植物进行园林绿化,就能够避免生态平衡被打破的危机。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科学地运用乡土植物,能够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中生物群落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3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植物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3.1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植物应注意的问题

3.1.1对乡土植物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营造园林的过程中,建造者喜欢选择外来的新鲜的物种,而且喜欢引进高贵的物种。乡土植物在当地在普通不过。也就是因为它们的普通,造园者的才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些唾手可得的资源上。

现在很多的造园者盲目地引进外来植物。这些外来物种会与争夺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抢占其生存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乡土植物要想在本地的园林绿化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长久的等待。

3.1.2乡土植物的数量和种类都急剧减少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有的植物已经不能承担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功能,很多的乡土植物被新生的物种取而代之。渐渐地,本土植物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没有从前那样重要了。在人们心目中,乡土植物所代表的文化也失却了吸引力。

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各地。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人们用速生林取代了乡土植被。这样,乡土植物的生存空间被挤占。

3.1.3乡土植物的应用种类有限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不乏乡土植物应用成功的例子,但是,能够为园林绿化所用的乡土植物品种却是十分有限的。这种现象下,很多人对乡土植物的认识就不够全面,认为乡土植物过于普通、不上档次、过于单调。

3.1.4规划设计者忽视乡土植物

在进行园林绿化的过程中,由于设计者对乡土植物的重视不够,也缺少对乡土植物习性的认知和相应的设计理论,加上对植被的综合功能认识不足,从而忽略了园林植物的选择对人的生存环境和地区的生态平衡带来的影响。为了迎合缺乏理性的大众的审美情趣,也为了满足相关领导人的政绩工程需要,设计者在设计园林时,往往不用乡土植物。

设计者的忽视同时还导致了对乡土植物的应用缺乏科学性。

3.1.5乡土植物的苗源紧缺

林业科研部门热衷于将外来植物作为研究对象,而忽略了对乡土植物的保护。乡土植物幼苗的繁育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乡土植物的开发也没有的有效开展下去。

3.2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树种的对策措施

3.2.1加大乡土树种引种栽植驯化力度

政府对乡土植物种源的培育一致缺乏重视。这导致了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被边缘化。因此,应该加强对优良的乡土植物种源的开发和生产,并进行必要的改良和创新,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良种基地以满足园林绿化的需要。

3.2.2建议政府部门制定关于开发乡土树种的对策

政府及相关的部门应该对乡土植物的应用优势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宣传乡土植物方面加强力度。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园林绿化整体责任感,增强园林建造者的整体环境意识。进一步改变人们对植物的美的认识,在城市群众中形成更加理性的审美观念。

在充分认识到乡土植物的重要性之后,针对本地的乡土植物应用现状,颁布一系列的奖励制度,自主和鼓励生产商生产和销售乡土植物。

政府对乡土植物种源的培育一致缺乏重视。这导致了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被边缘化。因此,应该加强对优良的乡土植物种源的开发和生产,并进行必要的改良和创新,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良种基地以满足园林绿化的需要。

3.2.3加强乡土树种选种育种工作

园林绿化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应该对乡土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物学特征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在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过程中,按照乡土植物的特性进行配置,用对植、孤植、丛植、树林、乔木、灌木、花卉和垂直绿化等方式对植物进行集中。在一定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遵循植物配置的一般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对乡土植物进行灵活运用。

在设计园林和建设园林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原有植物的保留。原有植物已经适应了本地的环境。除了有较强的适应性,乡土植物的抗逆性和地方特色也是外来物种所不能比拟的。利用乡土植物,能够在当地构建出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致。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是人工林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在园林绿化中使用乡土植物,能够尽可能少地破坏自然植被的生存状态,能够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的绿化园林景观。

所以,提高园林绿化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的整体素质,不仅要增强他们对乡土植物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增强他们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乡土植物进行园林建设的能力。

总结:

现代人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和谐的,健康的、文化气息浓厚的居住环境是现代城市居民对园林建设者提出的新的要求。乡土植物不仅能够节省园林建设开支而且能最大程度上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另外,乡土植物承载着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使用乡土植物建设绿化园林,能够为园林增添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增强对乡土植物的保护和利用的意识,园林的设计者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积极作用,建设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园林。

致谢

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张巧莲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徐光友,董隆隆等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蔡栋辰.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J].现代园艺,2011(19)

[2]龚建勇、史培行.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13)

[3]王立娟.乡土植物在银川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07)

[4]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07)

乡土文化建设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教师;文化责任

农村教师之于当今正在转型的农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教书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教师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师是农村社会的一员,其所承载的公共性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感,标志着农村教师这一社会群体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农村社会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农村教师,应该自觉地投身改革的洪流,在新农民的造就和农村新文化的建设中,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实现自己的社会担当。

一、农村教师的文化责任

根据当代教师的主要生活领域和职业特点,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各类活动从活动主体的角度归纳出以下五对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庭和教师与社会。并由此分别构成了教师的五种责任:法律责任、专业发展责任、学校管理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根据教师在社会、学校、家庭各个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所履行的责任自然各不相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教师的法律责任。教师法律责任是教师责任的核心,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本质的体现。教师的文化责任是教师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作为农村社会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公共性等角度看,农村教师理应成为农村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创新者与建设者。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从文化责任意识的建立,到文化责任、文化自觉的形成;从对文化责任的态度,到履行文化责任能力的提升和文化责任的践行,近年来,尽管农村教师做了不少的实践与探索,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没有引起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是我国教师文化的一个亮点,是我国知识分子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诚然,当前我国的农村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高,但“位卑不敢忘忧国”,我国的知识分子向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这里把教师的文化责任与“天下兴亡”联系起来,“责”所指的就是“责任”“人人有责”这层意思。具体地说,教师的文化责任“其实指的就是文化盛衰的传承责任,是文化浸染于社会风气之中影响人的道德精神的责任。”①

二、边缘化:农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一)农村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迷失,缺乏公共性情怀

作为代表城市文明的大学教师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农村教师,本能的对自己的“乡村”教师身份产生怀疑与拒抗。但是,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农村教师应该有一种守护乡村灵魂的“公共情怀”。②应该对自己的公共责任形成正确的认知。然而,在时下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中,“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乡村教师依然处于“冬蛰”的状态。新农村建设中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听不到属于他们的声音。面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社会责任,农村教师这一农村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出现了集体性的“失声”。时代呼唤农村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教师专业技能的进修之外,必然希望他们参与到村庄生命共同体的文化建设之中。1.农村教师与乡村社会渐行渐远农村教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依靠的知识力量。作为乡村的知识分子群体,尽管他们一直与乡村社会缺乏应有的互动,但从未像现今这样疏离村庄,疏离他们生活其中的乡村文化。很多年轻的乡村教师都有在城市求学的经历,但回到乡村后,却很难再次融入曾经生活其中的乡土社会,很难找到与农村的契合点。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向少年儿童灌输着往往远离农村和农民生活的知识之外,几乎和乡村社会没有什么联系。于是,“伴随着现代文明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乡村教师似乎在潜移默化中正在拔除古老文明之根,不可思议地退出传统的农村社会舞台,日渐丧失其在公共生活中的知识分子身份。”③对农村文化的陌生和无知,使农村教师缺乏与农村社会沟通的“资本”。多年的城市求学经历让他们对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产生了隔膜。他们无形中己被排斥在乡村社会之外,俨然成为农民眼中的“异类”。农村教师长期在乡村社会中,尤其是文化活动中的缺位,使得他们服务农村的功能萎缩,影响力减弱,不能取得农村社会的广泛认同。2.城市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挤压”历史上,农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曾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发挥过重要作用。他们曾是一乡、一村之中的文化权威,是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活跃分子。其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农村教师在学校内外也曾拥有过较大的自,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力。但伴随着教育权力的集中,尤其是城市文化“霸权”的形成,农村教师的地位日渐式微,就连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按城市教师的需要而制定的严格规定,这种城市“抄袭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使农村教师失去了自主发挥的空间和话语权。同时,对农村教师影响很大的另一个因素是:应试教育对农村教师的利益驱动。学生的考分成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于是,农村教师受到了城市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应试教育的双重“挤压”,就像两把高高悬挂在农村教师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把农村教师和乡村社会剥离开来。

(二)农村社区(包括教师)对本土性知识的保存、整理、开发尚未形成“共识”

本土性知识,也称地方性知识,是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这是一种扎根于生活的知识,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充分认识自然,认识周围环境与自身的有机统一基础上,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然而,随着现代化、信息化在乡村地区的逐步推进,农村政治、经济生活的激烈变迁,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使得本土性知识的应用、传播与接受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只是习惯于执行自上而下的政府决策,缺乏的是进行本土性知识与本土文化的主体自觉。政府部门应该主持当地地方性知识与本土性知识的整理与保存工作,所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都应该自觉的运用本土性文化解决自己的生活、交往与学习问题。我们的教师应该与当地居民形成良性的互动,从而为本土性知识的编排与传播创造好的条件。因此,本土性知识的整理、乡土教材的编写、传统文化的承继都不仅仅是乡村教师个人的事情,它应该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全体乡村居民的共同事业。1.乡村居民应成为本土性知识整理、传播与教育的主体乡村居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同样,他们也应该是本土性知识保存、整理与传播的主体。本土性知识不是通过书本的语言呈现,它更多的体现在农村居民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生产与人生信仰问题而采取的灵活、机智的解决策略。所以,它的学习和传播需要我们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之间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因此,教师要不断开展家校合作,不断把社区居民(尤其是老人)的教育智慧与教育经验引用到我们的下一代教育之中去。“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全村的动员”,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体地位,下一代的“魂灵”,才不会迷失。2.本土性知识应该纳入学校的重要教育资源教育需要相应文化背景的全面滋养,需要本土文化的悉心呵护。首先,就知识的性质而言,本土性知识具有经验的、系统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层次性”,有助于学生从认识周围的环境开始,进而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其次,理解是爱的前提,本土性知识深深地根植于农村的日常生活,更能为学生所理解并引起共鸣。所以,本土性知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本土社会生活,服务和建设本土社会。尤其是在热爱家乡情感的激发、乡土情怀的培育方面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本土性知识在农村中小学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中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本土性知识自然被视为是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资源。3.本土性知识应该成为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补充乡村教师与本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不管怎么否认回避,本土文化就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与骨髓里。乡村教师是保存、传播、创新本土性知识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提升自己的本土文化素养,完成文化上的回归,才能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成长。乡村教师要自觉担当起拯救和保存本土性知识的重任。但本土性知识的保存不能采用孤立的方式,一旦将本土性知识从它们所赖以存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孤立出来,它们就不能够再得到发展。因此,要想使本土文化继续得到生存与发展,只有使它们融入自然和社区生活。由于受到城市中心文化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强烈冲击,本土性知识尚未成为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一环。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知识结构,使农村教师无法对代表城市倾向的教科书进行“转化”或“二次开发”④,从而使乡村学校衍生出对优秀乡土文化的“拒斥”、丰富“乡村题材”的无视以及学生多面向学习背景的漠视。农村教师掌握本土性知识,说到底也就是了解农业、农村,了解农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理想。拥有了本土性知识,农村教师在村民心中才会变得“可爱、可信和可敬”,才能“被悦纳”,⑤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信息素养的总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质量,并与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密切相联。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才有可能成为博大与精深的“师者”。从我国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看,农村教师的文化素养普遍不足。以信息素养为例,有研究者作了调查,发现“农村教师信息意识淡薄、信息道德不完善、信息知识匮乏、信息能力有限”等方面的问题。⑥1.导致课堂教学的僵化学者阿莱克斯•斯坦迪什说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需要教学理论、哲学、文化的支撑,这样才能深入到价值层面、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从教师素养的应然状态看,“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有深厚文化底蕴。教师一旦缺乏文化积淀,课堂将面临无穷的危机。“有知识,没文化”的课堂就是众多常见“危机”中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课堂活动缺少对人性的关注,照本宣科,教学过程呆板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碰到的问题或者是提问,往往习惯于只从课本上找答案,或者是就事论事,视野狭窄,不能从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上去阐释。这种缺乏文化依托的教学,往往会导致把教学过程演变成单纯技术信息的传输,冷漠生硬,了无情趣,缺乏生命的活力。2.妨碍对乡村少年精神花园的营造教师的文化涵养单薄,会妨碍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人生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根据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实际,要让他们独立支撑起乡村少年精神世界的天空,不管是从主观还是从客观的情况看,都将是困难重重。在一般情况下,他们面对与考试相关的知识性方面的问题往往能应付自如,然而,当学生需要得到老师提供精神世界的关照与呵护时,许多农村教师往往会表现出手足无措,无能为力,难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3.导致教师的职业生涯后续乏力和城市的学校比,农村教师的生活单调、枯燥。用一位农村教师自己的话说:(他们)天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乡村教师这种平淡,缺少精神寄托与文化支撑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很难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而乡村教师长期处于这种缺乏理想和激情的生活境遇中,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对教师生涯失去动力。试想,假如乡村教师仅仅把教师工作看作是“养家糊口”的工具,抱着这样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敷衍心理,昔日的专业理想,专业抱负就很容易在“柴米油盐”中被淡化,被淹没。

三、农村教师文化责任的担当

从早年的乡间私塾到现今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一直肩负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当前,农村教师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采用直接参与的方式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优势互补。下面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乡土教育”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一)直接参与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1.学习先贤们以改变乡村落后面貌为己任,自觉履行文化责任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和社会赋予的责任,要求他们与乡村社会发展及农民的生活改善相联系。在这方面,先贤们曾有过不少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探索,对当前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如,陶行知于1927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他倡导“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他对乡村教师寄予了厚望:小而言之,关乎“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则“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陶行知主张“政富教合一”⑦,并认为教师可以把群众凝聚起来,而成为事实上旳领袖。《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设立宗旨及办法概要》说,农村教师至少有两种伟大作用:一是乡村的耳目。他容易感觉问题,亦有“呼喊”的工具———文字。二是乡村的喉舌。“果真除得几分乡村人的愚昧,果真乡村人受到祸害能呼喊出来,中华民族前途便有了希望,乡村建设便算成功了一半”。“较有能力的知识分子,其在乡间将有第三种作用便是替乡间谋划一切建设事宜,好比为乡村添了脑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先贤们重视树立乡村教师自觉投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意识,重视发挥乡村教师的作用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带头作用,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头羊”文化是农村社区的灵魂,是农民的精神支柱,是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为履行好文化责任,乡村教师不仅要生活在乡村学校中,还要生活在村落里。乡村教师应该走出学校的围墙,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的辐射作用,带动乡村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目前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不容乐观。首先是社区活动开展得少,有的地方干脆就没组织活动,即便是有一些活动,也不一定就有文化意义。社区活动贫乏,单调,甚至不健康,这已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村民们的娱乐方式基本上除了看电视、打牌,还是看电视、打牌。乡村的文化生活单一、枯燥,缺乏生气与魅力。作者把乡村教师在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在“领头羊”上,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有助于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现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其次是相对于村里的其它群体,乡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三是相对于一般的村民而言,他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要更敏锐,更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把握社会动态。四是相对而言,乡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五是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消费观念,衣着打扮等,一些乡民往往会把乡村教师作为仿效的“标杆”。乡村教师以上的这些优势和特点,使得乡村教师能够成为社区文化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把散落在乡间的文化资源聚合起来,重拾遗失的美好,把乡村建设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间接参与式:乡土教育

1.明确乡土文化对促进乡村少年成长的价值农村儿童的成长,需要得到包括乡土文化在内的文化之全面滋养。农村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如淳朴敦厚的风土民情、生动感人的民俗故事、精湛的民间工艺、传奇的名人轶事,这些都是有待开发的很生动、具有很高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还有,农村学校地处乡村,贴近自然。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天上挂着的一轮明月,地上铺满的金黄色的沙滩等自然景物,包括绚丽多姿的季节变化,都有可能成为乡村教师去发掘、去利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挖掘并利用好乡土文化资源,唤醒学生原始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这是当前农村乡土教育中应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2.消除乡土教育的“空载”现象教科书是教学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认为,“教学最好是从实地实物的观察入手,这就要把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补充到一般的教科书里去,使这教科书与学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者能够进行对教科书的批判,给以删削与补充。”⑧目前的乡土教育中应引起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对农村学校教材的城市化取向未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客观上扩大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距离,剥离了乡村少年对乡村社会的感知,疏离了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感情,加重了乡村少年在文化精神上的“无根”状态。再加上在目前农村中小学的课程结构中,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课程占的比例非常小,而且分布范围狭窄,大部分集中在文科课程方面,具体表现在作文课上,但大多也只是点缀和应景而已。针对现有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明显,“乡土文化缺失”的现象普遍,大多数农村学校对乡土资源的开发意识不强,不具备独立开发的能力。同时,还存在着“乡土教育”方面的学习缺少安排,导致宝贵的乡土教育资源白白流失。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乡土教育很容易出现“空载现象”,并由此造成文化传承的中断,乃至文化的“断裂”。“空载”现象还会直接动摇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并在文化冲突中引起价值观上的混乱,导致他们中的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乡村是一个贫困落后的荒蛮之地,而城市则是文明富足的天堂。乡村少年读书求学只是为了逃离乡村。走向城市,才能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乡村少年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向师性的群体,并且处于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年龄,乡村教师的这种偏向城市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作用于他们年幼的心理,影响着他们最初的城乡观念,对他们日后的发展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

注释:

①杨启亮:《教师的文化责任》,《江苏教育》2004年第20期。

②李长吉:《农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兼论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③张儒辉:《外在规约:乡村教师公共性旁落的根源》,《大学教育科学》2008年第5期。

④陶行知:《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载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237页。

⑤徐特立:《教育讲座:课程、科目和教材》,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57~168页。

乡土文化建设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乡土文化课;衡水文化繁荣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最终结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67-1

衡水地方高校开设乡土文化课,对弘扬我们衡水优秀传统文化,繁荣衡水文化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也是我市的发展目标,衡水高校开设乡土文化课,对弘扬我们衡水优秀传统文化,繁荣衡水文化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贴合当前我市扎实推进文化大繁荣的形势。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培养。

1乡土文化课的概念以及衡水高校该科课程的缺失

一方水土一方人,乡土文化,一般是指“人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等”[1]。也就是说,乡土文化当是指某一较长期固定的自然地域一般也是政治区域内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它包括丰富的内涵,即地域特色,自然、人文景观,社会历史变迁,历史名人,民俗风情,民间文艺等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无疑是各个地方的具有特色的瑰宝。

宣传、了解乡土文化,无疑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衡水处于燕赵文化腹地,历史源远流长,乡土文化特质典型,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传播发扬文化的中心,有能力有责任担当光大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以继往开来,繁荣衡水文化,促进经济建设。激发人们热爱衡水,建设衡水。然而一些璀璨的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些宝贵的文化种类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利益的驱使在逐渐地遗失,损坏。我们衡水作为古冀州腹地,有过许多名震中外的历史名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勤劳朴实的衡水人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因而虽然衡水建市较晚,但却历史悠久,其乡土文化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衡水高校主要有衡水学院和衡水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随着学校的迅速发展,原来大部分是本地生源,越来越多地招收了外地生源。一些外地学生对衡水历史文化一无所知者居多,本地学生在升学的巨大压力下,对此也知之不多。两校均没有开设宣传乡土文化的相关课程。这使得学生的衡水乡土文化教育方面产生极大的缺失。

2开设乡土文化课的意义

2.1宣传衡水地域文化衡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衡水乡土文化丰厚,由于长期以来,衡水人的平原地域环境,人们比较追求安稳,相对观念保守,还有一些偏远地区的人比较忽视文化需求,这些因素造成即使一些当地人对自己身处其间的乡土文化也不是很了解,一些本地学生在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下很少接触到乡土文化知识。现在外地生源日益增多,他们要在这里生活几年时间,一些毕业生甚至选择服务衡水,我们开设乡土文化课,无疑会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的到发扬光大,让我们自己知悉我们引以自豪的乡土文化,也让更多的外地人员直接间接地了解衡水文化。

2.2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衡水乡土文化内蕴丰富,黄河流域是古老文明的摇篮,燕赵文化、三国文化、平原抗战文化、以及孙犁为代表的现代作家、古朴典雅的当代平原作家群、名家迭出的戏剧艺术,与之相关的名胜古迹,这些都蕴藏着深刻的人文精神,通过学习乡土文化,使学生深刻了解衡水乡土文化,提高人文学识修养,增强对本乡本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使外地学生对衡水产生一种敬佩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2.3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在学生了解了我们优秀的文化特色后,董仲舒、孔颖达、孙犁、荀慧生这些名闻遐迩的古今人物,不能不让人们赞叹衡水的人杰地灵,激发他们热爱衡水,立志献身衡水建设。置身于热爱衡水建设衡水的热潮,在衡水创建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努力向大城市奔跑,为衡水的文化经济繁荣做出应有贡献。如,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对传统黑陶工艺进一步挖掘,利用新的观念设计创新,产品展出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好评。

2.4最终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繁荣衡水文化经济高校作为文化的集散地,对本地文化呈辐射状传播,同时反过来又会对之提纯和升华。开掘衡水传统文化,凭借文化优势,开拓创新,不能因循守旧。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经济模式,开创特色经济产业。衡水乡土文化的宣传研讨有益于弘扬衡水历史文化,大家都来保护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们的文明,让衡水文化代代不息,更加繁荣。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对衡水乡土文化的了解带动了所在地人们的了解。同时,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乡土文化,会带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如驰名全国的老白干酒文化,武强年画,衡水湖……所有这些,都会带动衡水经济的发展。一些学生假期回家,自豪地带回衡水老白干、武强年画作品等土特产作为馈赠佳品。一些学生的亲友方便的时候慕名来到衡水,泛舟衡水湖。

3乡土文化课的开设原则

要坚持三个基本的原则:

3.1从实际出发这涉及到教材使用问题,乡土文化是有地域特色的,只能编出自己的校本教材,可以借鉴但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同类教材。乡土文化课要从衡水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编写教材。

3.2因材施教解决生源不同问题,根据不同生源,探究乡土文化课对他们不同的意义,不同侧重点。根据生源特点分层次分批次有侧重教学。

3.3灵活生动乡土文化是我们身边的真实的文化知识,要利用实地考察、体验,亲身总结分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做到生动有效。

3.4多方合作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活动或是教学考评都需要多部门合作。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建设篇10

中国农村社会的衰变始于清末,百余年过去了,这一趋势并未得到遏止。那么,今日的衰败是否出现了新的特征呢?20世纪30年代,在乡土中国日益分崩之际,“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先生曾试图运用儒家文化拯救中国农村。那么,今天是否还存在儒学“下乡”的可能?儒学既是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知识系统。作为生活方式的儒学本来就孕育于农业文明,那么,何来“下乡”之说?应该说,儒学本来是“在乡”的,只是近代以来,诸多外部力量对中国农村不断介入与冲击,先是“革命下乡”,接着又是“法律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资本下乡”,被驱逐的儒学不得不“背井离乡”。今天讨论儒学如何重新进驻乡村,本来应该以“返乡”一词来指称。之所以采用落入俗套的(儒学)“下乡”说法,目的是为了强调儒学与今天中国农村社会之间的某种外在性关系,以及在此外在性关系支配下,策略上需要作为知识系统的儒学“下乡”。乡土儒学的百年浩劫上个世纪之交,中国的乡土社会即已开始动摇,其根本原因是乡村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的排挤致使民生凋敝,科举制的废止中断了乡土儒者的培养,破坏了农村的传统文化生态,而激进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也使乡土儒学面临深重的合法性危机,乡土儒学原有的规范举止、维系社会、提升生活的功能渐趋丧失。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一书中深刻刻画了乡村中国当时的窘境,他说:“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本来包含着赖以维持其健全性的习惯、制度、道德、人才,但在过去百年中不断受到冲洗,结果只剩下贫穷、疾病、压迫和痛苦。”当时,有实践意愿和行动能力的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运动”。不过,在理念上自觉把“乡建运动”与乡土儒学资源培育结合的是在山东邹平实践“乡建”的梁漱溟先生,梁先生坚信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将此思想注入真实的民众生活中去,才能发挥效用。他认为,都市是西方文化结晶,乡村是中国文化之本,“乡建运动”就是文化运动,乡村是“为万世开太平的基点”。然而,知识分子的热血心肠抵不过革命洪流的冷酷无情,“乡建运动”的声音终被淹没于革命的号角中。革命需要随时随地的紧急的政治动员,需要造成轰轰烈烈的摧枯拉朽的气势,而一切地方性的次生制度、家族文化以及沉淀于乡土社会的儒学资源都将妨碍革命意志的贯彻而被视为实现全民政治动员的负面因素并遭清除,所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景”。“”十年对乡土儒学的扫荡力度更是无以复加。在“告别革命”之后,中国大陆迎来“市场化”时代。经济关系和利益原则君临一切,并重新梳理和编织了乡土中国的社会网络,乡土儒学资源在“市场化”时代经历的洗劫并不比“革命化”岁月轻微。乡土儒学的社会基础进一步被抽空。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国际与国内资本空前活跃,农村进一步边缘化、空心化,不仅经济凋敝,而且乡土社会支离破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但农村社会却在不断解体。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离土离乡,农村日趋空心化。中国农村人口如此大规模的外流,可谓史无前例。乡土底色农村空心化的后果之一是导致在地的乡土社会解体,出现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转变的迹象。我曾在《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一文(《读书》2011年第1期)中将“熟人社会”的特征概括为“舆论压人”、“‘面子’有价”、“‘社会资本’可累积”,并将“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特征相应概括为“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既然农村已经空心化以及出现“无主体熟人社会”特征,为什么还要提“儒学下乡”?或者说,在空心化的农村,是否存在“儒学下乡”的内在需求?为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主体熟人社会”只是聚焦于农民工输出地的社会状况,即在地的乡土社会。而对离土离乡的农民在农民工输入地的社会形成状况,目前学术界关注较少。在40岁以下农村男劳力基本全部外出流动的大格局下,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村了。如果将输出地和输入地这两头的情况结合起来考虑,也许需要对“乡土社会解体”的断言做出一些修正。具体说来,“乡土社会解体”只是指农民工输出地即在地的乡土社会的解体。对缺乏社会资本的底层农民来说,已然形成的乡土社会网络几乎是他唯一可动用的“社会资本”,理性的农民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一唾手可得的关系网络的,他们完全可以在农民工输入地将乡土的社会网络加以延伸或者复制,“反认他乡作故乡”。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看,在地的乡土社会的解体,可能只是表明社会资本从农民工输出地向输入地的转移,或者说是乡土性社会资本的乡土外运作,乡土社会资本的运作范围、运作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其总的存量不见得减少。这样的情形,尤其体现于今天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具有同乡同业形态的经济活动中。在新近举办的题为“社会经济在中国”的第九届开放时代论坛上,我们设立了一个专门讨论“乡土社会资本乡土外运作”的单元,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的谭同学博士、夏循祥博士和厦门大学历史系的郑莉博士报告了其家乡人群在外地从事经济活动的三个个案,分别是谭同学的“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湖南新化人数码快印业研究”、夏循祥的“作为酵母的社会关系――湖北监利一个被馒头改变的乡镇”和郑莉的“东南亚莆田人的同乡同业传统――马来西亚芙蓉坡的例证”。这三个个案生动地再现了大流动格局下的农民积极运用本土社会网络在远离家乡的广大城镇,依托同乡关系,开展同业经营,并凭借快捷的行业信息沟通及融资,击败同乡关系网之外的竞争者。可以说,农民离土离乡,不见得就会导致乡土社会资本的流失,相反,可能因为在外同乡同业间互动机会及互惠需求的增加而加速了乡土社会资本的运作,并使乡土社会资本增量。其实,中国农村之辽阔、区域差异之巨大,远非“中国农村”四字可概括。我最近正在对从温州、闽南到潮汕这一中国东南沿海的狭长区域予以特别的关注。在这一狭长区域里,有类似的乡土文化传统,就是家族脉络、宗族意识比较清晰,宗族传统的土壤比较深厚。这样一种乡土社会特征,导致该地区的乡民拥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经济活动形态,就是离乡离土的农民很少进入大工厂大企业打工,他们毋宁是机动灵活的游击小分队,先是以核心家庭后来逐渐扩大到以家族作为经济活动单位,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生机勃勃地开展各类同乡同业经营。他们以家族网络、乡土社会网络形成经济活动的纽带,创造出有别于今天流行的市场经济的、乡土社会网络与乡土外经济网络相互嵌入的经济形态。这样的经济活动不仅与乡土社会网络相互依托,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间还相互激活。传统、乡土、家族,这些有可能被认为是过去式的遗存,在这一区域却呈现活态,其不仅渗透于人伦日用,还贯彻于经济民生。因此,一方面是农村青壮劳动力离土离乡后乡土社会的式微,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异地的同乡同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对乡土社会网络的复制与利用。因为同乡与同业是相嵌的,从纯理性实用的角度看,即使从业者心中只剩下冰冷的利益计算,他也需要维系、放大同乡同业的乡土社会网络。于是,每逢家乡重大节庆(尤其是春节)或者本家族成员的婚娶寿庆,他们总是不惜时间及花费,长途奔波返乡。这种貌似非理性的人情消费,实为一种生产性的支出,因为家乡是修补、强化他们在乡土外运作的乡土社会网络的最适宜场域。这也是“无主体熟人社会”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的逻辑。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主要呈现于祭天迎神、睦祖敬宗、婚娶寿庆等体现儒学基本价值理念的仪式性场合。在儒学的知识传承渠道阙如的今日农村,需要儒学知识的适当输入。儒学“下乡”之可能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是儒学“下乡”的一次努力。梁先生提出乡村建设应该经济、政治、道德三者并举,以儒家伦理造就团体,以道德转化政治。日常生活中的合乎儒家伦理的道德建设是其乡村建设的重点。在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和社会动荡已经发生的当时,靠外力提升村民的日常公共道德水平,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80年过去了,今天中国农村进一步裂变为“无主体熟人社会”,诸如道德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等特征,在在凸显日常道德建设无从下手。可以说,梁漱溟先生式的儒学“下乡”的路径可能都被堵塞了。当然,只要我们还能够看到中国农村空心化大势下的乡土底色,希冀儒学对乡土社会建设有所助益,也并非一种空的期待。当年,梁漱溟先生对儒学“下乡”寄予极高的期待。今天,时势已变,我们不妨先寻找一个低起点、小切口,从“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这一特征出发,考虑今天的儒学“下乡”事宜。具体地说,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虽然常年离乡,但这不仅不妨碍反而是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参与诸如元宵、祭祖等乡村传统仪式性活动的热情。所以,今天的儒学“下乡”,如果从效用的角度考虑,便不必急于选择梁漱溟先生当年的乡村建设路径,而可专注于推动符合儒学精神的宗族文化复兴、乡村重大节庆及家户婚丧嫁娶、祭祖认宗的礼仪文化建设,通过仪式的铺陈和对仪式的参与,以仪式现场的集体氛围而非个体式的道德自觉,唤起乡民对儒学所宣导的基本价值理念的敬重。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被扫荡,族谱及经书不存,已形成严重的文化断裂与失忆。由于新一代对传统的隔阂,有意修订族谱的村庄常常找不到一个合格的文化人。而每逢乡村重大的传统节庆活动,那些1949年之后出生的司仪,仅仅只是背诵着一些连他们自己也不明其义的经文。至于如何祭天祭祖,在规礼上也是混淆不清,村落及家户之间也各不相同。各类乡土仪礼,因无规可寻,已日渐流变趣俗。应该说,目前中国农村尤其是同乡同业型农村对儒学“下乡”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能够借鉴陶行知先生当年的“筹措一百万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大气概于万一,选择一百个乡村,征集一百个同道,返乡调查乡土儒学的现状,并帮助村民修族谱、传经文、辅仪礼,那么,这种低调的儒学“下乡”,可能更可以落到实处,即儒学只有参与进“百姓日用”,才算是真正下了乡。儒者讲“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觉得,“修身、养性、齐家”跟“治国”之间,还应该有一个“目”,比如“建村”、“建乡”之后,再去“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当今儒学之士,应该学习宋明儒,还得担起建设乡土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儒学以“内圣外王”为致力目标,不过今天看来,“外王”并非一定是要做帝王,或者为“帝王师”,“外王”事实上就是“事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应当是渗透到基层社会中去的实践。如果说我们推动了这样一种“外王”的事业,那么我们至少是在推动中国的乡土社会建设。今天的中国乡土社会,已是千疮百孔,儒学如能谨慎“下乡”,参与社会建设,激发民间活力,那么,儒家跟自由主义学者才可能有更多的交集,产生更多感兴趣的话题和领域。即便从“宗教市场竞争论”的视角看,为了儒学不至于彻底沦为“游魂”,从事儒学知识传承的学者能不坐而论、起而行乎?(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开放时代》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