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防治方法十篇化学防治方法十篇

化学防治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6:41

化学防治方法篇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脑梗塞的致病因素及临床表现,针对脑梗塞发病的不同时期制定治疗方法。结合了中、西医以及饮食、运动治疗,确保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得到准确的医治,并提高患者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康复质量。

【关键词】脑梗塞;治疗;方法

1脑梗塞的成因及临床表现

根据医院接诊资料统计,从09年01月到10年05月共接诊脑梗塞病例101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9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87岁。平均年龄68.56岁,均经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确诊。通过对以上各病例的分析,得出脑梗塞的成因及临床表现。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受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为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阻断脑血流而发生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诱发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体重超重,多数病人还有家族史。

脑梗塞发病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失语、偏盲,又或者表现为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记忆力下降、语言障碍、口眼歪斜、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

脑梗塞按发病的不同时期可分为急性期(1个月)、恢复期(2-6个月)和后遗症期(6个月以后)。

2脑梗塞治疗

2.1脑梗塞的治疗原则:治疗脑梗塞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以酌情选用改善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重点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疗,腔隙性脑梗塞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循环;大、中梗塞应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在小于6小时的时间内有适应症者可进行溶栓治疗。

2.2急性期的治疗:脑梗塞急性发作期以挽救生命为目的,应住院治疗半个月至一个月。急性期主要以西药进行治疗,因为西药具有治疗针对性强、起效快的优点。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西药包括:尿激酶溶解血栓的治疗,应用此类药如果能溶解血栓是最理想的,但前提是在发病后6小时内进行,因为只在这个时间段比较有效;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的治疗,目前用此类药的较多,但病人若有心脏病应慎用;另外还有抗凝治疗等方法。脑梗塞急性发作期多采取输液治疗,因为静脉输液能够使药物快速作用于病灶,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因此在脑梗塞患者病情紧急,需要尽快将药物送入体内,或病人因昏迷等原因不能口服药物时应输液治疗。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继发脑水肿,采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脱水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压。

除药物治疗外,还可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脑梗塞,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开颅减压术等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也有一定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成活率,但远期效果往往不及近期。手术治疗脑梗塞,其疗效、死亡率及致残率都未形成统一结论,故除几种特殊脑梗塞症型(大面积脑梗死和小脑梗死而有脑疝征象者宜进行开颅减压治疗)外,多不采用手术治疗。

2.3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治疗

(1)药物治疗:采用药物治疗脑梗塞症状、防止脑梗塞复发,应该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针对病因持续治疗,防止形成动脉硬化血栓,并能持久作用且针对多方面的病因同时有效;二是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作用,没有抗药性和药物依赖性,安全起效;三是口服用药剂型剂量科学,药力吸收容易,并且不会对身体造成大剂量的负担。

西药治疗:拜阿司匹林(脑梗塞治疗及预防基础用药)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起到防止血液凝固,进而预防脑梗塞的作用。在治疗中与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中药相结合,疗效会更加显著。自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30万人参与的300多个临床试验,证实每天100(75-150)毫克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所有的血栓性疾病,包括脑梗死、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因此,阿司匹林被列为脑梗塞防治中的最基本用药之一。

中药治疗:虽然脑梗塞脑梗塞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可以用西药治疗,但多数西药易对患者肝肾造成损伤,副作用大,而且抗药性大,连被列为基本用药的阿司匹林也有47%的患者会产生用药抵抗,所以脑梗塞患者不宜长期服用。对于脑梗塞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患者来讲,坚持可靠的长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降低脑梗塞复发率。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服用红花或血塞通等药物,可以对脑梗塞诱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液粘度高等基础病变进行有效的治疗,进而防止血栓的再次形成。

(2)饮食治疗:多数脑梗塞病人血脂较高,血液过于黏稠会引起血液淤滞。药物降脂还容易出现“反跳现象”,所以在治疗时要结合饮食降脂。平时要多吃清淡的饮食,同时还要注意多补充水分,最好坚持早晨起床的时候补水,以防止血液淤滞。脑梗塞患者在进行饮食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原则:食物多样化,主要为谷类;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缺钙和缺镁可促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应多吃富含钙和镁的食物;如粗粮、坚果、海藻、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瘦肉和禽蛋,少吃肥肉和荤菜;还要注意保持食量与体力活动的平衡,保持适当的体重;保持饮食清淡少盐、少糖,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

(3)运动治疗:坚持做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降低血脂,防止血液淤滞,还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对预防肥胖、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均有益处,是防治脑梗塞的积极措施。脑梗塞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在活动时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不应做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柔软体操等有氧运动。

3结束语

通过分析上述各例脑梗塞的致病因素及临床表现,针对脑梗塞发病的不同时期制定治疗方法。结合了药物以及饮食、运动治疗,确保脑梗塞患者在急性期得到及时、准确的医治,并提高患者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第五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化学防治方法篇2

关键词:桑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S888.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桑树病虫害防治旨在消除桑树病原,实现桑农安全的桑蚕生产。当前,在生态防治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防治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桑蚕业发展。逐步形成的以生物治理、综合治理为主的防治模式,成为当前桑树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所以,在桑树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以综合治理、生物治理为核心,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落实防治服务,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虫害防治形态。

1桑树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新方向

随着现代蚕业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捕捉、化学防治为主的传统防治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的蚕业生产需求。虽然传统化学防治的方法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特点,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养蚕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桑树病虫害的防治越来越注重综合治理、生态治理的方向发展。

1.1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是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集中体现,旨在构建完整的桑园生态功能体系,形成“桑树―病虫―天敌”的作用系统,进而改善桑园的生态环境。所以,生态治理依托于各方因素,将虫害的抑制作用调节至最佳状态,不仅便于桑园虫害的有效防治、调节虫害的数量,而且确保了桑园的生态系统,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桑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2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充分发挥自然因子,协调控制好虫害,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的治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化学防治的依赖。当前,桑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并且形成“病虫天敌―生物防治”的自然控制机制,减少对传统化学药品的使用。

2桑树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桑树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强调防治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手段,实现对桑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当前,桑树病虫害防治已朝着综合治理、生态治理的方向发展,新时期的桑树病虫害防治也要切合发展趋势,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具体而言,桑树病虫害防治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建立完善的桑树虫害防治服务体系,将防治服务落实到位

为提高桑农的虫害防治水平,各级服务部门应强化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桑农的防治技术。同时,技术人员应深入到桑园,指导虫害防治工作。并且,建立完善的虫害防治服务网络,将桑树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桑农桑蚕生产的安全。

2.2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实现综合治理

在农业防治的过程中,桑园除草、束枝剪梢、清园、挖病株、刮虫卵等工作,要全面而有效的开展并落实。同时,在桑园的管理中,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贯穿于始末,切实将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形成“重在预防”的防治要旨。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大面积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因管理而造成的虫害风险。

2.3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在桑树病虫害的防治中,适当的使用农药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如何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是其中的关键。所以,在农药的选择上,应选择药物残留量低、毒期短的农药。并且,药物使用期的准确把握也至关重要,因为桑树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抓住春夏冬三季,有针对性的进行病虫害防治。当然,为避免因桑树使用农药而造成蚕体中毒,需要尽量避开养蚕期,做到“空蚕期”用药。

2.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互协调,确保蚕桑的生产安全

科学有效的桑树病虫害防治不是单一防治方法的作用效果,而在于协调好各防治手电,充分发挥好各自的防治因子,进而实现最佳状态下的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互协调,就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综合控害方式。为了确保虫害杀死的同时,不会对虫害天敌造成影响,化学防治的农药选择至关重要。如使用“选择性杀虫剂”,做到化学防治的同时,确保生物防治体系的稳定。与此同时,全面了解桑园虫害天敌的发生规律,以便于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开天敌的敏感期。只有这样,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好防治作用,确保蚕桑的安全生产。

2.5针对病虫害的习性,运用物理机械防治

当前,基于物理机械防治的方法已普遍得到运用,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该防治方法主要依据虫害的习性,采用机械进行诱杀,进而达到虫害防治的效果。例如,利用黑光灯、食料等,对桑树虫害进行诱杀,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已有过去单一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综合治理、生物治理理念的形成并付诸于实践,让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当然,当前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过度依赖农药、防治方法单一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进一步强调综合治理、生物治理的不断运用,并落实到防治工作的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桑蚕的安全生产,降低因病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冯永德.怎样抓好春季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四川蚕业,2013(01).

[2]吴水欣,罗欢昌.沙田柚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1).

化学防治方法篇3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333176

林业生态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林业建设中,病虫害是影响林业资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加大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从而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1我国林业病虫害现发生的原因

1.1林木营养的供应方法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我国大部分林区都采用药物的形式进行病虫害防治,但是药物不仅能够杀死害虫,也能将很多有益生物杀死。随着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害虫的抗药能力也逐渐提高,而药物的滥用不仅没有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反而会破坏林业生态环境和系统。我国林木营养供应方法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其病虫害防治的观念也较为落后,不能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2林区结构的单一性

木材生产目前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人们盲目的侧重于研究如何让林木速生丰产,从而导致我国林区普遍出现单一的树木品种,进而大大降低了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林区结构的单一性带来了结构单一的生态系统,而系统的单一性就使得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逐渐弱化。一旦出现具有严重传染性的病虫害,就会给整片林区以及附近其他相同结构的林区带来灾难性的损害。林业病虫害检疫工作也没有做到位,且与人工造林脱节,从而逐渐加重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程度。

1.3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完善

受到传统病虫害防治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经济方面的限制,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并且也没有深入贯彻并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办法,从而使得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得不到完善的建设,大大增加了病虫害防治的难度。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于缺乏一定的经费,使得相关方面的基础设施以及防治病虫害的方式和技术都比较落后,这样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也得不到完善和健全,从而延长了病虫害从发现到治理的工作周期,使得林木资源受到严重损害,给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办法

2.1重视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加强预防

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要求林业生产管理者以及基层工作人员都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并加强其预防工作。如果将病虫害预防工作做好,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为确保林业生产的健康进行,管理人员要加强封山育林、育苗方面的技术和能力;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也应当加大对林区的检查力度,做好林业病虫害预警工作,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病虫害,更好地促进林业生产。在育苗过程中,为了减少苗枯病以及外来病虫害的发生,应当对苗圃进行科学选择。

2.2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生物技术防治法不具有成本优势,而且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比较好,而且对于林业生产的作用也很显著,其具体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以虫治虫”法,即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病虫害,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手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害虫的天敌引入林区,不仅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而且还能够实现生态平衡;在林区引进一些益鸟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因为鸟类一般以害虫为食,所以利用这种方法也能够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利用微生物防治林业病虫害,针对不同的害虫采取不同的微生物,如对于松线虫的防治,可以利用白僵菌、产毒真菌等。

2.3合理利用化学方法防治林业病虫害

针对一些比较严重的病虫害,利用适当的化学方法进行科学防治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但化学药物的杀伤力过大,有可能会伤及无辜,导致生态失衡。利用化学方法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资金投入较大。因此,对于化学方法的使用必须要科学、合理。

3结束语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平衡的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也应当加大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办法的研究和探索,从而能够促进我国林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化学防治方法篇4

关键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综合防治

林业植物常常各受到各类病虫害的侵扰,导致各种各样的症状影响了其生态作用和观赏价值。加上对于传统农作物药物的依赖性使用,不仅仅让一些病虫类产生了耐药性,并且还会一起杀灭大量的害虫天敌,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影响了人、畜的健康。当务之急是加大生物综合防治的研究与投入,逐步取代传统的化学防治。

一、林业病虫害发生现状及特性

(一)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林业植物种类多,配置结构以及设计千差万别,丰富的数量和多样化的种类为害虫的发育食物来源和宿主,成为了植物有的病虫种类以及结构[1]。

(二)林业植物病虫害发生具有频繁性与长期性

现在大多数城市都流行从外地引进边缘树种使林业植物的抗虫、抗逆、抗病能力减弱,加上生态环境恶劣,缺水、缺养料、严重的空气污染、光合作用的不足导致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持续性。

(三)林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林业植物的品种日益丰富,以及林业植物本身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林业植物病虫害防止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外林业技术传入国内,林业植物的种植和配比更加灵活多变,如在没有树林的草地、植物的绿化面积和种类以及数量直接影响到了城市中林业病虫害的范围和数量。如今蚜虫、螨虫粉虱蛀干虫等等已经成为城市林业中主要病虫害种类。据全国数十个城市近几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仅蚧虫就有1024种[2]。

二、林业植物病虫害现行的主要防治方法

(一)化学防治

在在有预测的前提下正确的使用农药,能够获得极好的杀灭效果。目前国内常用的杀虫剂有灭幼脲、吡虫啉、多菌灵等等;杀菌剂有粉锈宁、百菌清、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在林业植保工作中主要用的施药方法有喷雾、熏蒸、毒笔涂环、蛀空注射等。但是大量的采用化学防治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水域、空气污染。

(二)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目前在林业植物病虫害防治上应用的不太广泛,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主要的防治方法有如利用一些害虫的趋光性,在林业植物上悬挂黑光灯或高压灭虫灯来诱杀成虫。

(三)生物防治

目前主要应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微生物制剂、释放天敌、喷洒性外激素等。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杆菌、昆虫病毒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将春尺蠖多角体病毒分别用于防治春尺蠖、马尾松和舞毒蛾。在防治杨树天牛上使用泰山一号线虫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蚜小蜂、天牛蛀姬蜂、赤眼蜂、姬小蜂、肿腿蜂等;捕食性的天敌昆虫有异色瓢虫等。经过多年生产时间证明,一定范围内,在低虫口密度条件下人工释放赤眼蜂是控制松毛虫的好办法。在杨树上悬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啄木鸟等益鸟,可显著降低蛀干虫和食叶虫的数量。

三、林业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一)以生态学为基础的防治策略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大自然中的天敌和病虫是一种循环竞争、相生相克的法则,生态的平衡使得天敌和害虫始终位置在一个正常水平上下。在树种的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重点;在治理过程中,要选择多样化的病虫和多样化的植物进行防治,这样才能持续可控的病虫害效果。采用“地下害虫地上治,成虫和幼虫结合治,苗圃内和苗圃外选择治”的综合防治对策。例如常见的主要有东北大黑金龟和绒金龟,以成虫吃叶,幼虫吃根,对苗木危害严重。要了解两种幼虫区别及生活史及习性,东北大黑金龟:东北、西北、华北2年一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4月-9月持续危害5个月,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幼虫3龄,幼虫随地温升降而上下移动。一般当10cm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至表土层,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土壤湿润则活动性强,尤其小雨连绵天气为害加重。土壤过干或过湿均能引起幼虫大量死亡。黑绒金龟:一年一代,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和假死性飞翔能力强,喜吃杨、柳、榆树的叶子。防治措施一是林业措施:圃地及时清楚杂草,秋末大水冬灌,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对虫口多的圃地。圃地周围或苗间种蓖麻,对金龟子有诱食毒害作用。二是人工捕杀:利用成虫假死性盛发期捕成虫,幼虫在表土活动时,适时翻土。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

(二)防治手段向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向发展

林业植物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科学的种养以及管理,打造出不利害虫生存的生态环境。在城市绿化设上,从城市林业生态出发,依靠病虫的危害和发生繁衍的环境要求,找到影响病虫的主要原因,通过科学种养和管理,打造出平衡的病虫和天敌的生态环境,不利于病虫衍生的条件,提高林业植物对病虫的抗性,达到预防和减少病虫发生的目的。

其次要大力发展生物防治,加强对于林业病虫的研究和生态防治手段的打造。例如人工繁殖和投放害虫天敌,采取相应手段进行保护,采用化学信息素和生物农药技术来防治。利用化学信息素来控制天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在未来林业虫害持续防治中有着极大的前景。[3]。最后、改进施药技术,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化学农药。根据检测显示,从喷药器中出去的药液只有25%~50%能留在植物叶片中,不足1%的农药能直接命中害虫,而真正有效杀灭害虫的农药只占0.03%[4]。

(三)发展相生植保

利用生态环境对病虫害天然的免疫力,发展植物之间的互相保护,环境对于病虫是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的,在利用这些固有的相生植物的食物链之间的关系,提高对于虫害的免疫力,合理的植物配比是控制林业虫害,打造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5]。

林业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打造良性生态绿化的关键,随着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持续可控等等方面技术的不断创新完善,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各种新的方法和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实践探索,就能让林业病虫害治理工程逐渐走向完善,越来越贴近城市的发展和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高勒镇政府)

参考文献

[1]郑进.林业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进展.湖北林业科技,2003(3):27-30.

[2]徐公天.我国城市林业植物病虫害的现状及对策.中国森林病虫,2002,12(1):48-52.

[3]尤民生,王海川,杨广.农业害虫的持续控制.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28(4):434-440.

化学防治方法篇5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中学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该怎样写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中学综合治理工作计划范例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综合治理工作计划(一)

为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校及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特制定2020年我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某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为宗旨,紧密结合教育实际,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研究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切实维护学校师生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平安校园的长效工作机制,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减少师生违法犯罪案件和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校风树立、师德学习,努力实现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工作原则

综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齐抓共管和统筹兼顾,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严格科学的管理结合起来,要在进行治安秩序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建立整治和管理并重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工作重点和措施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治理难度大。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治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反复就治理什么问题”的原则,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校的安全稳定,关系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把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及时协调、解决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健全责任体系

校长对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承担主体责任,副校长是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直接责任者。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认真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三项制度”,要层层承诺,层层签订安全稳定岗位责任书,建立校长包学校、年级组包年级、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体系,坚持“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每月至少组织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召开一次安全稳定工作办公会议,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研究、部署、分析和解决一定时期内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活动要做到“五有”,即:有创建机构、有活动方案、有长效机制、有活动资料、有活动效果。

4、强化校园安全基础保障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校园安全基础保障,提高校园治安防范工作能力。一是增强治安保卫力量。明确岗位职责,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二是提高技防水平。利用一定资金完善校园重点部位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建设,并做好技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确保其正常有效工作。同时,要切实将人防与物防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学校安全。三是建立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积极主动联系所在地的综治部门,协调公安、交通、卫生、消防、工商等部门定期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活动,重点治理流动商贩等非法经营和打击校园周边骚扰学生的“无业游民”,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周边治安环境,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生命安全。

5、认真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饮食卫生安全专项整治。要加大对食堂检查力度和密度,下大力提升食堂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并严格落实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保证食堂的卫生安全和饭菜价格:二是校舍设施安全专项整治。要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有关校舍工程要求和会议精神,特别是要做好危房校舍及设施的安全防范工作,严防校园师生伤害事件和不稳定事故的发生;三是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要健全消防安全的长效机制,加大对防火安全的检查力度。组织开展“四个能力”建设活动,全面提高消防安全工作水平。要加强校园用电设施的改造,及时更新陈旧老化的电线、电缆等设施,坚决取缔学生宿舍内的违章用电。要配齐配足消防器材,做到安全疏散通道畅通,安全疏散出口标志齐备、有效,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四是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常识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抵制交通违法行为的习惯。

6、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纪律教育、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学生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二是通过法律进校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开办板报、橱窗、广播等形式,在师生中大力普及法律法规以及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三是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作用,帮助学校解决法制纠纷,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水平。责任到人,快乐施教,严格管理,有效防范在校生违法犯罪的发生。紧紧围绕“六五”普法、“安全教育日”、“综治宣传月”、“交通安全日”、见义勇为主题宣传活动、法律进校园、“12·4”法制宣传日、“爱路护路”宣传周等主题教育,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同时,要充分利用校园板报、橱窗、墙壁创设安全文化平台,悬挂校园安全条幅和标语,加大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以文化传承的力量保障学校财产和师生人身安全。

7、做好信息报送和应急处置工作

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措施到位,落实到人,并做好预案演练工作。一旦突发安全事故,要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参加救援的人员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进行有序抢救,尽可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把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要严格落实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信息收集、处理及报送工作,对拖报、不报、谎报重要信息而延误事故处理、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中学综合治理工作计划(二)

为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切实解决我校当前影响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保证我校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2020年某中学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某”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某大精神,上级部门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意见的精神,以保一方平安为目的,以创建“平安学校”为载体,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着力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加强治安管理和防范,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搞好安全文明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学校创造安定的环境,巩固我校综治稳定成果。

二、工作目标

实现“五无”工作目标,即:无校园内刑事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造成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或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无引发系统恐慌的重特大恶性案件或社会治安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师生伤害事故,努力探索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新路子、新经验,逐步实现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着力构筑矛盾化解、治安防控、综治责任三大体系,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三、主要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综治工作

(1)、认真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

综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各处室要充分认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切实做好本校和本处室的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步明确综治工作责任制,将综治工作列入各校、各处室的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努力形成全体教职工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稳定工作机制和制度,真正形成“校长挂帅、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格局。要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把矛盾调处的重点放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上,依法妥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学校不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稳定。各校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倾向性苗头及时报校长办公室。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凡发现教师家长上访、、火灾、重大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和严重疫情以及群体闹事等,在最短时间里报告校长室,发生重大事件学校将在一小时内报局办公室。

2、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机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

要加强校园治安防范工作,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管理措施。

(1)、增强治安保卫力量

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成立了由杨爱民任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建立相应保障制度,切实增强学校的门卫力量。

(2)、提高技防水平

各校、各处室要切实将人防、物防和技防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将高档物品存放好,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偷盗事件的发生,要加强对财务室、微机房等重要部位的安全管理,适时安装好报警系统,确保学校安全。

(3)、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依靠公安、文化、城南镇治安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防止网吧和书刊对少年儿童的侵害,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形成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和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总结校园和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的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建立保持学校校园和周边良好治安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4)、采取有力措施,为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要强化学生管理工作,要加强师生食品卫生的检查和管理,加强门卫工作,严格登记制度,落实防盗措施,贵重物品落实专人保管。要经常检查、维护、维修校内的设施、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内建筑物、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交通工具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午餐、师生饮水、水源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报警求助、应急处置设备必须齐备,确保安全有效。学校要在节假日建立值班制度,同时向家长发出有关安全的公开信,学校的值班安排及时上报教育局办公室。

(5)、加大创建力度,争创“平安校园”

进一步提高“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根据上级部门的精神,组织师生参与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形成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相关处室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切实加大“平安校园”的创建力度。

3、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

学校各部门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利用法制副校长、德育基地等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法制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1)、继续加强师生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强化自护教育

要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要把预防青少年学生犯罪教育纳入学校法制教育计划,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要加强与法制副校长的联系,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讲座,并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法制知识和预防犯罪常识,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和自我教育、自我保护能力,使法制、预防犯罪教育活动真正收到实效。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和自护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深入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珍爱生命、远离”主题教育,做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学校、师生的行为,切实杜绝教职工违纪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制观念、政策水平、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

(2)、加强校园内互联网络的管理

加强校园内互联网络的管理,要做到制度健全,责任到人,要加强计算机的管理;深入开展“热爱生命、珍惜时光、拒绝网吧、做文明学生”系列主题教育,广泛开展“绿色网络学习活动”,加强学生互联网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互联网管理规定,不看不传反动、出版物,坚决抵制网上各种有害或不良信息的侵害。进一步落实校园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和监控措施,抵制各种有害信息侵蚀,筑起一道防、迷信、反动信息的“防火墙”;建立和完善“学生远离网吧”联控联防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优化育人环境。

(3)、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和防范活动

要经常开展各种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安全教育活动,丰富学生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要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中毒、防爆炸、防诱发不稳定因素”的“五防”教育活动。加强对学校门卫、食堂、教学楼、专用室等重点部位的管理和治安防范,严格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确保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4)、加强思想后进生的帮扶工作

要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不断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考评方案,改进对学生品行评估、记录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大力倡导“爱心”教育,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光荣”的观点,要通过专人负责、动态管理、定期家访,结对帮扶等措施,切实开展好思想后进生的帮扶工作,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学校综治工作,不仅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而且是保一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大事。我们将进一步认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切实加大“平安校园”的创建力度,以“实、高、全”为创建要求,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具体措施,认真做好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切实维护校园的稳定,为打造“平安某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学综合治理工作计划(三)

为进一步维护学校稳定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某精神,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我校以学生为本,扎实做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创造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良好治安秩序和文明的育人环境,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深入贯彻《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化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我校综合治理工作以服务师生为宗旨,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改革实际,认真研究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切实维护学校师生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2、通过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学校安全文明校园的长效工作机制,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减少师生违法犯罪案件和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进一步的校风建设、师德学习、学风树立,努力实现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等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以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综合治理工作原则

1、综治工作以人为本,形成学校主要领导负责,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与当地派出所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主动地反映存在的问题,积极争取支持和配合。

2、通过开展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严格科学的管理结合起来,要在进行治安秩序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建立整治和管理并重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综治工作主要内容

(一)组织机构

学校高度重视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完善综治工作领导和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我校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

组 长:某(校长);

副组长:某(法制副校长)某(副校长)

成 员:

(二)制度建设

1、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来访登记,强化规范教师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建立校园卫生安全预警、学生活动安全预警等方案,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落实学校应急反应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制定要害部位管理制度、夜间巡逻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

2、学校在物防和技防两方面加大投入,增强物质装备,在关键部位设置防盗门、防盗窗、防护栏等。加强班主任监护、教师值日等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24小时校园治安自防和巡逻、巡查制度。在校园重要路口安装摄像头。

3、积极维护师生思想稳定。在维护政治稳定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教师理论学习、学生主题班会,学科渗透的思想理论教育等,加强师生意识形态阵地的宣传教育。

4、建设校园安全环境,确保师生安全。通过积极整治校内环境,做到校园无不洁饮食摊点和其他非法商业摊点、确保无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校内防火、防雷设施齐全有效,使师生员工对校园安全环境满意度高。

5、努力创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师生员工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社会公德和文明素质。通过美化校园环境、净化育人空间等途径,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通过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宣传校园安全文明,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开展法制讲座,加强学生法制教育;通过实施班主任联系电话公示制、教师家访和家长来访制等举措,打造家校一体的安全网。

6、灌输生命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社会安全常识,了解相关法律和规定,尽量多积累一些处理突发情况的自救自护经验。

四、具体活动内容安排如下

2020年2—4月:了解有关情况,制定计划;开展宣传教育。

2020年5—6月: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发放有关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宣传资料,对校园周边环境和治安环境巡查及整治,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2020年9—10月:召开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组织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防盗安全教育。

2020年11—12月:继续深入开展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整治、交通安全知识培训,搜集整理阶段性工作资料。

2020年01月:总结、提高;资料归档。

化学防治方法篇6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肩负着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美观的作用。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对园林植物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要先调查本地区园林病虫危害的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园林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要对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危害方式等有充分的把握,同时,管理人员不能仅着眼于单一的病虫害防治,而且要把环境、资源、城市建设等外界条件综合考虑,将园林植物和外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这样才能使园林的病虫害防治的效果有全面的提升。

1病虫害的现状

1.1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多样:城市园林为了增强景观效果,往往会栽植多种多样的植物,比如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混合种植。由于多样的植物,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事物和寄生条件,寄生的病虫也就多种多样。并且,由于复杂的生存环境,不免会产生一些变异的个体,这就导致了园林植物病虫害多样的结果,给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2外来物种的危害增强:自然的条件下,物种的分布有其固定的区域,不易发生跨地区传播。但是为了丰富园林植物,就会从外地购买或者搬移一些本地区没有的植物,并且还有有些个人为了逃避检疫部门的检查,会走私一些植物物种,就会给跨地区物种的侵入以可乘之机。由于受侵之地没有控制外来物种的手段,这就导致了很强的危害效果。

1.3病虫害防治措施单一:现有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方法是比较重要的方法。由于其防治方法简单,见效快,并且当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时,往往成为唯一的防治之法。但是,化学方法有其本身的弊端,比如污染大,易富集,易造成人畜中毒,长久单一使用还会造成病虫的抗药性,给以后的防治带来进一步的困难。

1.4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恶化:园林植物的景观美化功能决定其生长位置为城市中人口密集的区域。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复杂,不免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城市内植物生存的小环境气候多样化,例如土壤湿度不足,采光效果差,导致小生态系统发生变化。正是因为园林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就导致了植物植株不能健康生长,抗病性差,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

1.5科学有效的防治手段针对以上病虫害的现状,要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同时,有必要把园林与其生存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充分考虑植物、病虫的特性,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建立以园林植物健康生存为中心的一整套防治体系,以降低引起病虫害发生的条件,避免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

2.1加强病虫害检疫: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检疫,是防治病虫害的根本之策。有危害性的物种会影响园林的稳定性、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移植植物之前,要进行严格的病虫害检疫,尤其是要加强与本地植物有较大区别的植物的检疫,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存在,就要立即进行处理和销毁,或者在其传入后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止其继续扩散。从源头上杜绝病虫害的侵入,减小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2.2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养护管理:园林植物的生长是在园林管理人员的管理之下进行的。园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是在园林生态环境的制约之下的。因此,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与园林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园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园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对园林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专业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对植物定期进行养护管理,如浇水、施肥、除草、修剪掉老枝、病枝,不仅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美观性,而且能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3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由于化学防治方法的简单性和快速性,从而成为防治病虫害时使用最多的方法。但是,化学药剂在杀死病虫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对人类的健康也产生着不良的危害。同时,长期使用同一种化学试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病虫会长生抗药性,对以后的防治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选用低毒,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性小的药剂,同时要经常变换药剂,避免抗药性病虫的产生。此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化学药剂的使用手段,例如对植物进行根施药剂以避免对环境的影响。

2.4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利用生物防治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作用明显,效果持久,可以达到化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生物防治比化学防治要安全,不会产生化学防治引起的化学污染,对人、动植物、环境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生物防治的类型主要分为: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当天敌建立了自己的种群之后,就能长久地对虫害进行防治。由于城市园林中植物种类较丰富,适合天敌的繁衍,同时,随着人类保护动植物的意识的增强,虫害的天敌易在城市中生存,这就为生物防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5做好园林植物的种植规划:在进行园林的规划时,规划人员在考虑植物配合美观性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还要考虑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因为这将影响园林最终的整体性能。调查本地区易发生的病虫类型,减少引进其喜食的植物种类,多规划抗病性强的物种,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

园林作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具备生态系统的基本因子,遵循生物共生、竞争的基本原则,因此,在选择植物时,做好不同植物的搭配,利用生物群落的生物防治之法来进行防治,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美观性,而且还可以利用不同植物的特点,来进行园林病虫害的防治,从而园林的整体经济性。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园林建设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作为城市园林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植物,对园林的整体布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园林植物大多都是移栽植物,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存能力有所改变,给病虫害以可乘之机。因此,染病的植物对园林的整体效果以及园林植物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当前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现状,有必要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影响。使城市园林更上一个新层面。

参考文献:

[1]]袁夫早.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多发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34).

[2]邱国伟.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病虫防治工作[J].中华居民,2011,(08):125.

[3]谢双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0,(4):13-14,23.

化学防治方法篇7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技术;生态建设

对林业领域的投资和建设是我国大力发展的,为了确保这一工作能够顺利展开,解决病虫害问题刻不容缓。根据当前我国林业发展存在的病虫害方面的问题,大概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如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了解病虫害问题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从根源上解决病虫害问题,再辅以科学的防御和治理手段,对解决我国林业病虫害问题大有帮助,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1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在防治病虫害领域里所采用的技术和手段存在落后于时代的情况,很多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已不足以随着时展所变化的林业状况。防治手段的弱化导致了人们在病虫害治理方面显得无能为力的情况,而工作于林业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工作人员同样也存在技术方面薄弱的问题,林区防虫害的人员通常缺少实际性和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即便是高学历的从业人员仍存在空有理论知识而缺少真正生活在林区的经验,因此在治理上缺少灵活变通性,不能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然而矛盾的是那些生活在林区的经验丰富的人员却由于缺少系统和科学的教育而在对于病虫害问题处理上出现一些技术性错误和盲点。这正是人才培养方面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由于人们对于林业病虫害的威胁没有深刻的认识,对病虫害所带来的灾难并没有直接感受,所以这样的疏忽带来整个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漏洞,就算是技术上有很好的发展,没有正确的认识也很难应用。同理,对于林区保护的预判意识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是远超人们想象的,而这正是通常被人们忽略的一点。由于病虫害爆发时所波及范围广,蔓延速度快,很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缺少环保和预判意识往往在病虫害问题出现之后才会想起补救和治理,但是错过了最佳时机,对病虫害的防治不能起到根本上的控制。

2病虫害问题的防御

在问题未发生前做好周全的护理和准备能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减小,后期病虫害爆发时也较为容易控制。在播种前就要对树木种子进行检查和挑选,质量优良的种子通常是子粒饱满,外形圆润的。这样的种子对于日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会比劣质种子更强,通过优良选种将病虫害威胁降至最低。在育苗阶段就要注意对病虫害的产生进行预防,避免在日光不足或土壤粘稠厚重的苗圃培植树苗,肥沃优良的土地是保证树苗成长的重要条件。苗圃地的卫生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树苗周边的杂草,生病的树苗和凋落的植物体进行及时的清理,不要留在苗圃区域内,避免由于长久堆积而产生病菌腐蚀物等,同时杂草也对树苗的营养吸收起到阻碍作用,通过保持苗圃周边的清洁环境来降低虫害侵蚀树苗的可能。最直击问题核心的方法是对害虫进行提前治理。具体方法可以将害虫喜食的植物种类在距苗圃有一定距离的地方种植,以此将害虫引诱到被种植的植物周边,远离苗圃降低危害,接下来在害虫的活动区域撒下治理所需要的防治药剂,或者进行集中的人工捕杀,争取在病虫害未发生的时期开展预防工作。这些关于林业病虫害的预防手段对于整个林业建设起到了保护作用,为病虫害治理工作分担一部分重任,减轻了病虫害爆发时的波及范围和伤害程度。

3对病虫害的治理

病虫害治理是林业病虫害问题出现时所要采取的最关键行动,林业工作者已将多种类型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放诸于实践应用。大体可以用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种类型方法进行治理。其中化学治理方法是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也是见效速度最快、消灭害虫最彻底的方法。化学治理方法主要是以释放药物来达到杀虫目的,在施放药物前首先对所需治理区域进行大范围检测,确保不漏掉有害虫出现的区域,在所需要杀虫的区域形成一个标准范围,继而将杀虫剂杀菌剂等药物投放使用。这样的方法通常见效快,力度强,范围广。同时兼具有科学性和药物性。化学治理方法往往应用于害虫泛滥成灾的林业病虫害灾区,在并不严重的虫害林区最合理的是采取物理治理措施,也是我们生活当中最常见到的一种方式,如在患有虫病的树木躯干涂上防止害虫产卵以及消灭害虫的涂料。或者使用物理工具人工捕杀害虫的成虫与幼卵,亦或是将树木躯干蒙上塑料布防止害虫上到高处,物理防治害虫的方法危害性小,采取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来对害虫进行捕杀和防治。在病虫不严重的地区的收效很快,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获得了科学家和人民普遍认可的最理想方式是采取生物技术防治。虽然这种防治技术至今不能达到普及,不过这一理念应该是我们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当中竭力追求的。微生物的防治方法对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不仅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且所产生的副作用不会像化学防治方法那样难以消除。微生物防治方法是通过将很多昆虫体上带有的抗生菌或真菌等微生物加以运用,这些微生物足以治理如天牛等带有病虫害威胁的昆虫。或者通过生物学知识找到为害虫类的天敌来对其治理。比如啄木鸟灰喜鹊等鸟类以昆虫为食,将这些鸟类放在饱受灾害的林区当中,不仅能对解决病虫害有所帮助,同时也有利于维持鸟类生活环境的和谐。再通过人工养殖或协助手段帮助鸟类产卵和筑巢,便可以在不污染环境不释放有害气体的前提下对害虫进行治理,同时比较于物理治理方法的优势在生物防治技术取得了双赢的效果,不仅能治理害虫同时也能对益鸟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保护作用,生物治理林区病虫害方法是生物科学应用于实践的一次成功尝试。病虫害的治理工作是所有环节当中最应加大力度提高警惕的重要环节,病虫害能否成功的控制和治理,往往取决于治理方法选取是否得当,治理效果是否符合预期目标,治理的后续工作安排是否妥当。

4结论

在病虫害问题的处理上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有所区分,科学应对。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措施,在种植树木的初期进行提前防御,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人员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应对经验。在病虫害治理阶段则大力提倡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以最符合生态环境自然法则的办法来对虫害进行治理,做到既保护了环境又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分析病虫害的成因和治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林区建设,帮助促进林业工程和经济的共同发展。

作者:董晶单位:黑龙江省拜泉县长春镇政府林业站

参考文献:

化学防治方法篇8

关键词植物病害;症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2-0138-01

植物病害的发生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其他生物的侵害,或受不适宜环境条件(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破坏,组织形态发生改变,甚至导致死亡,并对农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及时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植物病害的防治分为六大方法:一是植物检疫。一般为法规防治,是一种强制性措施。二是农业防治。主要是对环境的管理、栽培的控制,例如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技术等。三是合理有效地运用抗病品种。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四是生物防治。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五是物理防治。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波等手段防治病害。六是化学防治。是一种最常用的防治方法,效果快,使用方便,但对农业环境污染严重。该文针对几种大田农作物、蔬菜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1水稻稻瘟病

稻瘟病的主要症状是在各生育期不同部位生长灰至褐色的病斑,一般为圆形至梭形,大小不一,整个生长过程中会出现苗瘟、叶瘟、节瘟、穗茎瘟、谷粒瘟几种症状,一般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氮肥过多,追肥过晚,缺磷肥条件下易发生此类病害。防治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加强肥水管理。三是减少初侵染来源。四是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如用75%三环唑、4%富士一号、50%异稻瘟净、40%克瘟散防治[1]。

2水稻白叶枯病

水稻白叶枯病的主要症状为病叶边缘出现黄白色波纹状病斑。一般在气温25~30℃时,发病最盛,多雨和日照不足有利于病害发生,当氮肥施入过多过迟,大水浸灌、串灌时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防治方法可分为以下4种:一是选种抗病品种。二是杜绝种子传病,可用80%抗菌剂“402”2000倍液浸种48~72h。三是培育无病壮秧和控制菌源。四是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20%叶枯宁、20%龙克菌、25%叶枯灵、10%叶枯净进行稀释喷雾。

3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为稻茎秆的叶鞘上出现典型的云纹状病斑,边缘褐色内部淡褐色,一般在高温高湿、氮肥施入过多过迟、深水灌溉时发病转为严重。防治方法可用以下4种:一是打捞菌核,清除菌源。二是加强肥水的管理。三是种植抗病品种。四是化学药剂防治。在发病盛期可选用5%井冈霉素67.5~75.0g/hm2,分蘖盛期至拔节期间用5%安福60~75g/hm2。

4水稻稻曲病

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症状为症穗上少数籽粒变成黑绿色球状物,外表为粉末状,一般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施氮肥过多,发育期迟,晚熟品种易发生此类病害。防治方法有以下4种:一是选种抗病品种。二是加强肥水管理。三是种子杀菌处理。可选用2%福尔马林,或1%石灰水浸种3~5h以上,再闷种12h。四是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5%井冈霉素、18%纹趣清、50%稻后安等药剂稀释喷施。

5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分布于世界的常见玉米病害,其症状的典型病斑为梭形,黄褐色,最长可达10~15cm。一般在低温、高湿、光照不足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生此类病害,并且在连作、单作栽培过密,地势低洼时发病较为严重。防治方法有以下3种: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菌源。三是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50%扑海因、50%菌核净、新星等药剂稀释喷施。

6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发病症状是在患处有瘤状黑粉苞,发病初期为白色,后期病苞内变为黑色粉末。一般在低温、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病[2]。防治方法有以下4种: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减少菌源,例如种子杀菌处理。三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减少耕作机械损伤。四是化学药剂防治。可在出苗前用50%克菌丹200倍液,或15%三唑酮750~1000倍液喷雾,动苗时再喷洒1%波尔多液,出瘤前喷15%三唑酮等。

7玉米弯孢叶斑病

玉米弯孢叶斑病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直径达2mm左右,黄褐色,外常有褐色边线,一般在高温、高湿、低洼积水、连作地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种病害。防治方法有以下4种:一是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减少越冬菌源。三是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和使用无病种子。四是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50%多菌灵等药剂稀释喷防。

8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从危害叶部、叶尖、叶缘开始,病斑稍凹陷,向四周扩大,此类病害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生[3]。防治方法有以下4种:一是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选

用无病种薯。三是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四是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72%克露喷防。

9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危害作物叶片,病斑为黑褐色,多为圆形或近圆形,有轮纹并带有霉层。防治方法有以下4种:一是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增施有机肥。二是选用早熟、抗病品种。三是选用无病种薯。四是化学药剂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64%杀毒矾,或77%可杀得喷防。

10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受叶脉的限制呈多角形,叶背面附有黑色霉层,此病菌主要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4]。防治方法有以下3种:一是可选用72%杜邦克露、75%达科宁、64%杀毒矾、66.5%霜毒威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二是种植抗病品种。三是加强田间管理。

11参考文献

[1]陆瑞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刍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171-173.

[2]牛锦山.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91.

化学防治方法篇9

关键词均州名晒烟;烟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9-0148-02

均州名晒烟生产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受到病虫的危害,导致烟叶产量和品质降低。2010年以来,丹江口市先后开展“全国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和“湖北烟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预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针对均州名晒烟病、虫、草害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当地防治经验的总结和研究结果的分析,并参考国内先进的植保技术,逐步形成了一套均州名晒烟大田期主要害虫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获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均州名晒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1.1蝼蛄

1.1.1农业防治。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深翻改土,铲平沟坎荒坡,创造不利于蝼蛄发生的环境;冬春深耕土壤,通过机械杀伤、毁坏蝼蛄窝穴和鸟兽啄食,可消灭大量蝼蛄和其他害虫,并增加它们的越冬死亡率;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料,减少招引蝼蛄等害虫和产卵。深施化肥,可腐蚀和熏蒸害虫;水旱轮作。

1.1.2物理防治。①灯光诱杀。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双色灯或高压汞灯,在蝼蛄发生盛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进行诱杀。②挖巢灭卵。一是春季蝼蛄苏醒上移至土表出现新鲜虚土而尚未外迁时,挖巢灭虫。二是在产卵盛期,结合田间锄草寻找虫窝挖卵灭虫。

1.1.3化学防治。①毒饵法防治。先将麦麸或豆饼等饵料炒熟,再拌入90%敌百虫。药量、水量和饵量的比例为1∶10~30∶100,饵料拌成后稍闷片刻,于傍晚撒施苗床间诱杀蝼蛄。②喷药防治。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浇蝼蛄洞穴。

1.2金龟甲

1.2.1农业防治。秋春耕翻土地,铲除杂草,把越冬虫翻至地表,让其冻死、晒死或被天敌捕食;局部发生时可人工捕捉。

1.2.2物理防治。利用金龟甲趋光性强的习性,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1.2.3化学防治。用20%甲基异柳磷粉剂30~45kg/hm2拌细土30kg,栽烟时施入烟窝中。成虫出土盛期用50%敌百虫500~8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2500倍液喷雾。

1.3金针虫

1.3.1农业防治。秋季深耕土壤,把越冬虫翻至地表,让其被冻死、晒死或被天敌捕食,或灌根。

1.3.2化学防治。可用90%敌百虫500~800倍液灌根,或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2kg/hm2加适量水稀释后,均匀拌入450kg细土中,在烟苗移栽时,将毒土施入穴内,然后移栽。也可以将上述农药75g稀释于100kg水中,在烟苗移栽后先浇水,再将药液灌入烟苗根部周围。

1.4拟地甲

1.4.1农业防治。冬耕深翻,灌水犁耙;水旱轮作;中耕除草,适时灌溉;地膜覆盖栽培;选用抗虫品种;人工捕捉成虫。

1.4.2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参照地老虎防治方法。

1.4.3化学防治。成虫大发生时,用50%辛硫磷500倍液浇灌烟株。

1.5大灰象甲

1.5.1农业防治。人工捕捉幼虫。

1.5.2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参照地老虎防治方法。

1.5.3化学防治。用97%敌百虫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200倍液喷施烟苗根部土缝处。

1.6地老虎

1.6.1农业防治。水旱轮作;清除田间杂草,消灭虫卵和幼虫;捕捉幼虫,3龄以上的幼虫清晨一般藏在新被害烟株周围的表土内,可在早晨到田间进行捕捉[1];诱杀成虫,可利用糖、醋、酒诱蛾液,或用苦楝子发酵液或泡桐叶诱杀成虫。

1.6.2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时,灯与灯之间的距离要根据田间地形、地势来设定。一般设在地势开阔、平坦、无高大障碍物的地方,灯与灯之间以间隔200m为宜。地势呈梯田形或有较矮障碍物的地方,灯与灯的间隔以160m为宜,不要出现诱虫盲区,以达到最佳效果[1]。

1.6.3化学防治。①毒饵防治。先将麦麸或豆饼等饵料炒熟,再拌入90%敌百虫。药量、水量和饵量的比例为1∶10~30∶100,饵料拌成后稍闷片刻,于傍晚撒施苗床间诱杀蝼蛄[2]。②喷雾防治。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200倍液于幼虫3龄前喷施,用量为750~1125kg/hm2,施药时间以18:00以后效果较好。③灌根。50%辛硫磷1000倍液灌烟株,用量为250~300mL/株。

2田间有害软体动物综合防治技术

2.1野蛞蝓

2.1.1农业防治。冬季深耕,消灭越冬虫体;清除田边杂草;傍晚在烟田撒放白菜叶或甘蓝叶进行诱捕,清晨检查捕杀;晴天傍晚在烟株附近土面或烟行间,撒刚化开的新鲜熟石灰225kg/hm2防治。

2.1.2化学防治。危害初期,可用6%蜜达颗粒剂7.05~10.05kg/hm2撒施(只能撒施1次),或向烟田洒茶枯液进行触杀(茶枯粉1kg,对水10kg,煮沸0.5h,揉搓过筛后取澄清液,再对水60kg拌匀),或用灭蛭灵800~1000倍液喷施防治。

2.2灰巴蜗牛

2.2.1农业防治。清除杂草,消灭蜗牛滋生地;蜗牛发生较多时,晴天傍晚在烟株附近土面或烟行间,撒刚化开的新鲜熟石灰225kg/hm2,蜗牛活动爬过时即失水致死;傍晚时分,在烟田设置若干较大的菜叶或新鲜的草堆,夜间蜗牛躲藏其下,翌日清晨将诱集的蜗牛集中杀死[3];清晨或阴雨天,在土面或烟株上捕捉蜗牛;烟稻轮作。

2.2.2化学防治。用蜗牛灵15.0~22.5kg/hm2,拌150~300kg过筛细土,于晴天傍晚撒施土面;或用6%蜜达颗粒剂1g/m2拌干细沙撒施防治。

3刺吸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3.1烟蚜

3.1.1农业防治。种植抗虫性品种;利用银灰色地膜覆盖栽培;黄板诱杀有翅蚜;及时打顶抹杈,恶化食物环境,促使烟蚜转移外迁[3]。

3.1.2化学防治。可用50%S-氰戊菊酯乳油1000~25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1000~12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500~2500倍液,或1.7%阿维·吡虫啉微乳剂液800~1000倍液叶面喷雾,连续施用2~3次。

3.2烟粉虱

3.2.1物理防治。在相对集中的大方烟田,采用黄板诱杀烟粉虱,能有效减轻病毒病的传播和危害。

3.2.2化学防治。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0%万灵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每10d喷1次,连续施用2~3次。

3.3烟蓟马

3.3.1农业防治。彻底清除烟田、棉田、葱田的枯枝落叶并及时销毁,直接消灭越冬虫源,并破坏或恶化其越冬场所;及时防治葱蒜等早春寄主上的蓟马,以减少春季虫源。

3.3.2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参照地老虎防治方法。

3.3.3化学防治。可用90%万灵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2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乐果乳油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3.4斑须蝽

3.4.1农业防治。成虫盛发时,进行人工捕杀和摘除卵块,集中杀灭初孵化尚未分散的若虫;第1代成虫为害盛期均州名晒烟正值打顶期,及时打顶,可减少虫口数;斑须蝽第1代成虫多由麦田迁入,因此麦田治虫时,注意兼治斑须蝽,减少烟田第1代斑须蝽的数量。

3.4.2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参照地老虎防治方法。

3.4.3化学防治。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久马复合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3.5稻绿蝽

3.5.1农业防治。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压低越冬虫口密度,减少翌年虫源;成虫盛发时,进行人工捕杀和摘除卵块,集中杀灭初孵化尚未分散的若虫。

3.5.2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参照地老虎防治方法。

3.5.3化学防治。用50%久效磷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4食叶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4.1烟青虫

4.1.1农业防治。冬耕灭蛹;清晨在烟田捕杀幼虫;及时打顶抹芽,减少成虫产卵。

4.1.2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参照地老虎防治方法。

4.1.3生物防治。①利用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在成虫期释放昆虫性诱剂,可诱捕(杀)雄性成虫或干扰其,能有效控制靶标害虫数量。②微生物农药。幼虫期可用杀螟杆菌菌粉300~600倍夜,或苏云金杆菌菌粉2000~3000倍液,或青虫菌菌粉400~500倍液,向烟株心叶正反面喷洒。

4.1.4化学防治。幼虫3龄前可用0.5%苦参碱水剂600~800倍液,或25g/L溴氰菊酯乳油1000~25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或90%万灵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4.2斜纹夜蛾

4.2.1农业防治。及时冬耕,减少越冬蛹;清晨在田间捕杀幼虫;当初孵化幼虫集中为害时,及时采摘被害叶片,并集中处理;及时打顶抹杈。

4.2.2物理防治。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参照地老虎防治方法。

4.2.3生物防治。可用夜蛾诱捕器在成虫期诱捕(杀)雄性成虫或干扰其,能有效控制靶标害虫数量,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性诱剂的设置高度距地面1m左右。

4.2.4化学防治。低龄期用2.5%氟氯氰菊酯喷洒防治,斜纹夜蛾超过3龄后用10%溴虫腈3000倍液,或5%高氯·甲维盐微乳剂3000~3500倍液,或0.3%苦参碱1000~20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00~2500倍液,或90%万灵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4.3茄二十八星瓢虫

4.3.1农业防治。利用成虫、幼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及时处理收获后的马铃薯、茄子等残株,可消灭部分残留在植株上的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产卵季节,及时摘除卵块,减轻为害。不与马铃薯等茄科作物插花种植或间作套种。

4.3.2化学防治。在幼虫未分散前和卵孵化盛期,及时喷洒2.5%溴氰菊酯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8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进行防治。

5潜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5.1烟草潜叶蛾

5.1.1农业防治。禁止从疫区调运马铃薯块茎、茄子等寄主种苗;避免烟草与马铃薯轮作或邻作;移栽时选用无虫健苗;结合中耕培土,摘除脚叶及有虫叶[4]。

5.1.2化学防治。在成虫盛发期,用20%谷硫磷8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低龄幼虫发生期,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每10d喷施1次,连续喷2~3次。采收前停止用药。

5.2烟草蛀茎蛾

5.2.1农业防治。烟叶收获后,及时彻底处理烟杆,以杀死藏匿于其中的幼虫和蛹;移栽时剔除有虫苗;及地拔除有虫株;旺长后期,结合打顶抹杈,去除有虫顶杈,集中处理灭虫。

5.2.2化学防治。可用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6参考文献

[1]白建保.烟草病虫害防治图说[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113-114.

[2]朱贤朝,王彦亭,王智发.中国烟草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14-115.

化学防治方法篇10

提出如何运用科技技术治理病虫害进行探讨。

关键词:有害生物;存在问题;防治措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漫长的生长周期内,它会遭到火灾、病虫害、雪压、冻害、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以及多年乱砍滥伐、肆意毁林开荒等人为因素的破坏,使森林资源蓄积大幅度消减,严重地影响了林业生产后备资源持续稳定地增长,并使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威胁着人类和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在这些重大的森林资源灾害之中,森林病虫害这种频发性的生物灾害,一直都是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影响林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对林木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一旦病虫害形成规模,那会给林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林区的社会和生态效益。结合亚布力林业局森林病虫害发生,提出有效防治和治理方法,针对正对如何运用科技技术治理病虫害进行研究。因此,要以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理论为基础,以先进的森林健康理念为指导,培育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生长健康、生物多样的健康森林。

1有害生物现状

全局对森林有害生物高度重视,对有害特别是病虫鼠害,加强预测预报工作。本经理期总投资95.5万元。其中设备设施投资63.0万元,基础建设投入33.7万元。防治工作量47万亩,其中病虫害3.2万亩、虫害2.8万亩,鼠害41万亩。坚持以预防为基础,科学有效地推广以无公害防治为主手段的综合防治措施。要科学用药,合理先择低毒生物农药,降低污染,积极推进工程治理,以生物招引、灯光诱杀等技术为主,限量使用化学药剂,控制防治区不发生灾害。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了进步,但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化学防治以产生目标生物的抗性、误杀天敌生物以及污染环境等问题,生物防治克服上述缺点,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仍有缺陷,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虑更多的是食物链网络的关系,在森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发展。提高森林病虫害管理的效率及科学决策的水平,为全面控制森林病虫害奠定信息管理基础。

2森林有害生物种类用存在问题

森林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林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鼠害等有害生物。森林病虫害是无烟的森林炎灾,如发生病虫害常大于森林火灾。主要森林病虫害有:落叶松早落病、松流脂病、杨树烂皮病等;主要森林虫病害有;落叶松球蚜、落叶检录鞘蛾、银杏大蛾、杨扇舟蛾等;主要森林鼠害有:棕背平、红背平等到;主要有害杂草有:狗尾草、灰绿藜、车前草、黄花蒿等。

2.1存在主要问题

由于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环境受到人为破坏,部分资源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病虫害发生种类和面积逐年增加,防治任务越来越艰巨,影响了防治质量。原因是:一是个别突发性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病虫害得不到控制;二是资金爱到影响,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不能及时到位,测报防治工作和科学化程度不高;三是基层测报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报表数据传输落后。

2.2取得成效

该局对近几年防治面积总计67万亩之间,其中病害3万亩、虫害2万亩左右、鼠害60万亩左右,加上灯光诱杀和性诱引捕粘,预防面积每年最高可达20万亩。初步取得了成绩,保护了森林资源,实现生长量稳步提高。

3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改进措施

现林业局常用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一是病害防治以百俊清烟剂灵和多菌灵等到喷雾;二是虫害防治则采用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并用,化学防治采用烟剂,生物防治采用挂鸟巢;三是鼠害防治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放生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了分析,应今后从营林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三个方面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的措施,以及高度重视林业已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防治机制。

3.1预防为主,加大宣传

森林病虫害是森林的无烟火灾,应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通过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广大群众进行防治意识理念和义务的教育,预防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性。

3.2建立健全专业防治队伍,提高整体素质和防治质量

建议把林业局专业病防队伍和林政防火队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优势,节约资金的投入。平时组织培训班学习,进行时战演练,有火扑火、有虫治虫。做到一人多兼职能、一队组织多胜任,节约了资金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森防队伍整体素质,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质量。充分发挥管护责任人的作用,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进一步提高控灾御灾能力。

3.3建立检测预警、防治减灾等应急控灾体系

完善病虫害网络体系,提高报表数据传输水平,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及责任制,推广使用先进的测报工具,强化预报工作和防治手段。害防治总站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等技术,共同开发了《全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目前包括了森林病虫害防治信息系统、森林病虫害检疫信息系统两个子系统,与院校合作研制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系统的全面推广使用,实现森林病虫害信息处理、传输的电子化,数据处理的可视化,管理决策的科学化,促进林业病虫害管理信息化进程。

3.4规范化专业法及条例

贯彻《森林病虫害保护法》和《病虫害检疫条例》,严格种苗检疫工作,选择优良抗病虫害的树种,增强树木的抗病能力,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5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综合采用以生物防治为主,生物、化学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采取必要的营林抚育措施,加强防控,直接营造经济混交林,杜绝大面积营造纯人工林,增强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清理林地卫生,破坏害鼠生存环境,抑制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