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的战略十篇科技创新的战略十篇

科技创新的战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6:52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1

关键词:科技兴贸战略;方法论;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7)03-0008-05

一、对当前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深度透视

(一)科技兴贸战略的目标――兴贸还是强贸

科技兴贸和科技强贸的区别是前者强调量上的积累,后者强调质的优势。从最近几年的外贸产品结构上看,我国出口产品科技含量正在大幅提高,制成品出口比例超过了初级产品出口比例,而进口的初级产品则逐年增高,高科技产品出口比例明显增高。

这是否说明我国正在依托科技走向外贸强国呢?这里我们讨论两个概念,一是“竞争优势”,一是“贸易条件”。竞争优势是一个古老却又崭新的概念,它因美国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系列丛书而出名。波特认为国家的财富不是靠继承,而是来自于产业的创新与升级。…本国企业如果能够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并最终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这样的企业越多,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也就越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精髓是动态地看待一国竞争力。传统的竞争力理论以“比较优势”为理论基础,强调国家之间资源、禀赋等条件的差异,这就将竞争优势静态化。“竞争优势”的高明之处在于否定了以禀赋差异作为贸易的基础,认为如何利用各国比较优势,动态整合各项要素,实现创新才是实现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因此国家、产业、企业的竞争力的基础不在于它是否现在生产出创新产品,而在于它是否具有持续不断生产创新产品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兴贸的考核指标就不应当停留在是否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上。在全球化背景下,拥有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进入一国市场,利用一国的劳动力优势或资源优势进行加工,然后再出口。对于东道国来说,尽管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但是在技术产品价值链仍然处于底端,只能分享廉价劳动和一般劳动的低附加值。该国甚至不能分享技术贸易和投资中的技术外溢。这样,东道国在外贸上会出现“纸面富贵”,却不能实现真正的外贸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不可能实现外贸增长的可持续。

第二概念是“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它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状况是处于有利还是不利地位。贸易条件的改善或恶化通常以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该指数把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进行对比。总体来看中国的贸易条件呈现大幅恶化的趋势,由1995年的100降低到2001年的78。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科技含量提升趋势并不能说明中国的贸易条件的改善。而相反的是伴随中国外贸规模的扩大和外贸条件的恶化,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在为“外贸顺差”付出惨重代价。这一点可以从国家商务部领导的访谈中看出:2005年国家商务部举办的论坛中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指出,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844亿美元,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而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的幅度达到20%以上。1993年-2000年中国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制成品贸易条件以及制成品分类产品贸易条件都呈恶化之势。特别是中国制成品贸易条件整体趋于恶化,其中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甚于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新低技术产品。除低技术产品外,中国对发达国家其他3类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程度较之对发展中国家的恶化程度更深。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制成品分类产品贸易条件几乎全部恶化。很显然中国外贸技术含量提高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科技产品在出口比例中的增加并没有改变中国的贸易条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始终处于高科技产品价值链的底端。

(二)科技兴贸战略的路径――是科技还是创新

科技兴贸战略给笔者的另外一个疑惑是,为什么强调科技兴贸而不是其他策略兴贸。确实,科技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亚当・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争论了200多年,最终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国的经济增长取决于3个因素:(1)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2)在一国的技术知识既定的情况下,现有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3)技术进步。但是,如果我们在振兴外贸战略中只强调科技的作用,却多少有些管中窥豹,甚至本末倒置。这里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创新和科技之间的关系。按照国际流行的“创新”定义,“创新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价值……。创新不只是发生于组织之间的某种事,而是组织以外的一种变革。创新应以它对环境的影响来衡量。因此,一个工商企业中的创新始终必须以市场为中心,如果创新以产品为中心,很可能产生一些‘技术上的奇迹’,而报酬却令人失望。所以,创新不是以科学中的发现或技术上的发明作为其标准,而是以实现市场价值为其判别标准。发现或发明的成果与这些成果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差别,而恰恰是后者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德鲁克所指出的:“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如果产生一种新思想花费一美元,则在对之进行研究以便把它转化为一种新发现或新发明,就必须花费十美元。在‘研究’上每用十美元,在‘发展’(‘开发’)上至少要花费一百美元。在‘发展’(‘开发’)上花费一百美元,则在市场上引进和建立一种新产品或一个新企业就需要花费一千或一万美元。而只有在市场上建立了一种新产品或一种新企业之后,才能说已有了一种‘创新’。”可见,创新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而创新又仰赖于合理的制度安排,制度通过促进人才、信息、科技等新3要素的合理配置最终促进贸易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由此可见,科技兴贸战略就应当替代为创新兴贸,是制度创新带动着人力资源、信息、科技的高效率配置从而带动着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进而成为推动外贸提升等级的动力和引擎。

(三)当前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政策体系――“战略性”的还是战术性的

几年来我国围绕以下几方面实施了科技兴贸战略:

1.建立和完善科技兴贸部际联合工作机制

国家商务部和科技部等部委形成了以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动力、产业为主体、财税为保障的良好局面,为科技兴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地也相继建立了地方科技兴贸联合工作机制,推动了全国科技兴贸工作的开展。

2.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几年来,科技兴贸联合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相继出台了《科技兴贸行动规划》、《科技兴贸“十五”专项计划》、《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关于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意见》,初步建立了科技兴贸政策体系框架。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相继在便捷

通关、便捷检验检疫、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3.培育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体,搭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几年来形成了以20个科技兴贸重点城市、25个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6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为龙头,以计算机、集成电路、手机、软件和中药等l2类重点高新技术产品、l000家重点企业为骨干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体。先后创办了六大高科技会展,已初步成为高新技术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对以上政策措施的评价,我们似乎需要回到一个比较原始的问题上,这就是以上政策措施是否能够称之为“战略”。战略一词最初是同“战役”、“战术”等相对而言的一个军事上的用语,其本意是指在军事斗争和对抗中,一方为实现战争目标而对总体战术的谋划和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扩大,战略一词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文化、经济、管理、投资、科技等方面。我国《辞海》对“战略”一词所下的定义则是:战略是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因此所谓科技兴贸战略就是谋划科技在发展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全局性的胜利或者双赢的策略,是试图解决外贸发展中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影响长远的基础性问题,是着眼未来的谋划。反观当前的科技兴贸政策体系,大量措施停留在促进科技产品出口的环节上,整个政策体系着眼于使科技产品出口享有超越一般产品出口的优惠和便利,就近促进科技产品的出口。这无疑会产生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的提升是否能够说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二是产品出口环节的政策措施能否支撑创新的可持续性?对于第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尚不能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量来衡量中国国家和企业的实际创新能力的提高,原因在前文已经论述。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科技兴贸战略对促进科技产品出口有一定帮助,但对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作用甚微,而后者正是从战略上实施科技兴贸的基础。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实施科技兴贸的产业基础,科技兴贸就不具有可持续性,最终就会成为沙滩上的大厦。可见当前的政策体系很难解决根本性的、深层次的、长远性的可持续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这套政策体系可以称为良好的“战术措施”,但是离。“战略谋划”尚有很大距离。

二、从科技兴贸战略的构建方法论起:点状均衡和系统论

关于创新模式论,目前大致有两种:线性创新模式和非线性创新模式。线性模式最典型的代表观点反映在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VarmeverBush,1890-1974)的《科学――无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中。该报告有两个基本观点:(1)基础研究或纯研究本身是不考虑实际后果的;(2)基础科学有长远的根本性的意义,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受布什思想范式的影响,产生了由基础科学到技术创新,再转化为开发、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模式。”20世纪70年代前后,创新模型主要是线性模型。大致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创新模型是科技先导型的,即创新从基础科学研究作先导或以科技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的直线式创新;第二代创新模型是市场拉动型创新,即从市场需求出发,用市场需求导致科研方向,求得科技突破并推向市场。市场拉动型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是技术进步的速度、规模和方向决定着技术创新的速度、规模和方向,而是市场需求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从而导致着创新的速度、规模和方向。但这种模型仍然是线性模型,只是把创新的重点从科学技术移向市场,市场成为研究开发的思想源泉。70-80年代有关技术创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无论是科技先导模型还是市场需求拉动模型都过于简单化了,通常的情况都是科学、技术与市场之间的耦合过程。实际的创新是在一个创新企业框架内部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的。这就是创新的非线性模式。这里,可以用演化经济学的方法来探讨创新的非线性模式。线性创新模式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基于对演进的线性特征的认识理念,即认为创新总是会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演进,即使有波动也可以回归出一条线性的路径,这样才有可能为下一步创新设定合理的方案。但是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演进并不是达尔文式的渐进、稳定的选择过程,而是一种非线形的点状均衡,这个过程可以表述为:长期的静态停滞过程被短期的(地质学的时间概念)、快速的物种形成的一幕所打破。从经济学上讲一旦一个特殊的系统被建立起来,它就趋于自我维持。但是系统中的演化真实的过程很可能是从一个大的外在冲击开始,这种外在冲击引发了内在变化,这种变化是积累性的,而不是连续地、逐步地发生的。在关键的转折时刻,被选取的选择规则的基本特征很可能对未来产生约束。脱离了最初均衡状态有多种可发展的路径,而并非唯一可行的轨迹,而每一次转折点处的不同选择,都会成为下一次选择的路径依赖。于是,均衡就表现为各个不同的转折点处的不同选择的非线性的点状特征。从演化经济学的观点出发,非线性的创新模式对现实创新演化进程具有更强的拟合度。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高校企业合作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制造国,但缺乏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大部分商品的经济效益来源于廉价劳动力,尤其在电子产品和一些尖端技术方面,大家所知道的如手机、相机、电脑等数码产品领域包括汽车制造业乃至军工医药卫生等方面,更是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

2012年,在党的十报告中同志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基于以上原因,校企合作这一既能发挥院校科研能力,又能提升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双赢”方式,是符合国家、企业、高校利益的最佳选择。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一、院校优势

(一)国家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支持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广大高校科技工作者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教育部通过加强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形成了一批能持续产生重大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和基地,并吸引和凝聚了相当一批的人才,为企业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等学校是我国培养高新型创新人才的基地,也是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高等学校可以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高校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高校自身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具有获取前沿知识的一些有利条件,学校的学生对于特定领域的研究较为专业,且拥有大量从事科研探索的人力资源、实验场所、时间和精力,能够专心的从事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研发团队和研发能力。

二、企业优势

(1)信息优势。企业拥有包括市场需求、实用技术等信息,能够全面掌握市场的实际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信息帮助指导学生。学生的职业能力最重要的还在于获取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技术性的创新能力。企业能够这一方面的信息,学校以此来确定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这样就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2)资金优势。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科技强企”成为企业在优胜劣汰中取胜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大在科技创新工作上的投资,例如2013年陕煤化集团为陕焦公司科技投入7380万,陕焦公司拿出100余万作为科技奖励,这些巨额的资金投入为高校在企业进行科研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并且企业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为高校研发队伍进行试验提供设备保障,能够让他们更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本专业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使理论得以实践,让科研成果得以转化,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企业自身的技术团队的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也可以传授给学生,从而切实帮助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工作环境的优势。企业员工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可以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第一线的环境,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去第一线接受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实践锻炼,在实际工作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工作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工作的艰辛、团队合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这不仅能为学生直接了解具体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提高职业能力,为毕业与就业接轨,为上岗工作奠定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校企合作的优势

(1)有助于把理论投入到实践中,从实践中完善理论。许多院校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理论知识很得心应手,但是对于实际操作的讲解感到力不从心,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原因在于他们缺乏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锻炼,担任教师工作后,去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机会又太少,纸上谈兵与实战有一定的差距,讲课只能从课本到课本,而且很多的课本本身就很落后,远远跟不上科技创新的脚步。

对于高校而言,拥有较高的、前沿的理论研究水平,但是缺乏检验理论的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可以将高校的理论研究成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中得以实践检验,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企业中进行试验,发现理论研究中的缺陷,及时进行改进完善,避免了高校理论研究闭门造车的缺点,增强其理论的可行性。

(2)高校可以成为企业决策的“智库”,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高校具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团队,可以根据企业实际进行专门的课题研究,既可以是企业管理方式方法,也可以是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技术支持、产品更新换代、新产品研发、管理方式、政策解读、经济走势、某一领域的前景分析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这样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企业觉得提供科学依据。

(3)校企合作,使学校成为企业人才培训的摇篮,企业成为学校的试验加工厂。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要。学校通过企业反馈其需要的人才类型,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也可以让学生更早的、更多的到企业里实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尽早的让在校学生到企业里实习,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课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把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学生发觉自己课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还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好多的都用不上,激发他们的钻研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解决了学生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偏差问题。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大学毕业了就应该坐办公室,就应该当管理人员,以至于在就业选择上就会出现挑肥拣瘦错失良机的现象。或者出现:“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行为,从而丧失扎根基层,用实践弥补理论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较早的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是企业人才培训的摇篮,企业可以是学校的试验加工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大,很多的企业和员工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居安思危的意思越来越明显,都有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强烈愿望,这是实现提出的:“中国梦”难得的契机,企业和学校已经发现了这一契机并且正在紧紧地抢抓这个机遇,就以陕煤化集团来说,高层领导决策成立了研究院,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以科技研发和奖励,近年来投入上亿元的资金对自己的干部进行培训,其旗下企业也加大了科技投资比例,积极与省内或者专业对口的高校例如与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院校进行密切合作,在对本单位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额提升、产品研发等方面,双方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在学历、职称、技能等级、业绩贡献与工资挂钩的分配机制下,在岗的职工也感受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很多企业随着新人的进入,这些新人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领悟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给过去那些老职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而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而信任呢要实现自身价值,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也只能在自己的专业上取得高于他人的突破,基于这样的现状,正是创建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员工的大好时机。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3

关键词:企业;领导;科技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007-03

起步于微末,积累于点滴,占据“半壁江山”的中小企业,是国家和民族的财富之源、就业之地、创新之主。只有创新中小企业政策体系和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跨越式发展,才能加快天津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才能增强天津市整体科技实力和发展活力,才能推动天津市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源性经济增长的轨道。漠视和偏颇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不利于制定积极的中小企业政策,掣肘中小企业政策创新的突破。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天津经济方式转变,社会环境改善,人民福祉提高具有深远性意义;对中小企业壮大成长具有战略性意义。

一、企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一)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内驱力

从企业发展的历史看,任何一家小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往往都会有挫折、有障碍、有烦恼,在每个发展阶段,企业都会遇到来自内部的技术、人才、资金或来自外部的市场、政策、环境等瓶颈制约。只有内部求新求变,不断转变创新经营方式;外部紧跟市场,抓牢政策信息为自身发展服务的企业,才有希望使其发展壮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证明:一些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长则只有五年左右,发展好得也“富不过三代”,这让许多中小企业的投资人和掌门人都感到十分头疼。而科技创新恰似生命的活力因子,它可以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可以延长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焕发中小企业的活力,使之发出新的嫩芽,使企业生命之树有可能长青。

(二)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成长的助长剂

从企业生态学的角度考察,企业的发展如同生物进化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同样适用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将这一过程称其为“企业进化”。市场竞争的压力促使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同时,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重大科技革命,又为企业成长带来更大的推动力,最终促成“企业进化”。而实践告诉我们,企业生存之道是:要借机成长、乘时发展;要审时度势,吃透政策,瞄准市场,立足长远。现实的“机”是科技创新政策机遇;现实的“时”是经济形势转变之时。有政府政策支撑下的科技创新无疑是中小企业发展成长的助长剂。当然,企业成长创新不能完全脱离其原有的竞争优势即产品、服务、渠道、供应商等,盲目求新求异也是不可取的。

(三)科技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加速器

与大企业相比,在规模和实力上为中小企业所不及,但是中小企业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强烈创新欲望、活力和动力。中小企业源于市场、贴近市场,对市场反应敏捷,而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了中小企业能动力,加之中小企业机制活、决策快,更易于取得创新成果。从国外看,各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微小企业不乏拥有自主开发的高科技专利产品,并且一些微小企业独特的创新产品独领国际市场。据了解,目前中国新产品中的80%是中小企业研发的,在专利发明和实用新型方面的创新中小企业占65%以上。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催生产业方面功不可没;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带动了一批新型业态的中小企业的蓬勃兴起,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加了内在动力,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加速器。如,动漫设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信息服务、家政服务等一批新型业态蓬勃兴起,展现了通过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对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贡献。

二、增强企业领导者科技创新意识,解决好科技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领导者要有不满足现状的进取精神。企业领导者只有具备开拓进取意识、长远发展意识以及敢用能人、真用和会用能人意识,才能带领企业上台阶。唯有如此企业才能凝聚团队精神,解决好科技创新中面临的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如何增强创新动力

从企业外部来看,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一些企业因为自己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弱化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使企业很难从战略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从而导致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从企业的内部来看,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来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领导和员工缺乏科技创新的热情。虽然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打破,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没有真正的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二)如何构建创新管理制度

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满着风险,也存在着许多机会和挑战,由于科技创新活动是研究开发、产品制造、销售推广的过程,所以创新活动一开始实施,企业的管理活动就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随着创新过程越加深入,企业的生产方式,营销渠道就要有相应的变化。因此,科技创新能否成功,能否带来利益的回报,又与创新管理密切相关。所以,企业还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创新管理制度,才能组织规划科技创新目标。

(三)如何找准欠缺要素

首先,科技创新要素是指科技创新作为一种生产活动,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原材料、资金、创新人才以及内外部机制等,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要素,目前很多企业的科技创新进展缓慢,成功率不高,与这些要素欠缺有直接关系。其次,技术进步对企业的发展贡献日益增大,但企业技术进步快慢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企业的物质实力。技术进步需要资金、机器设备等要素,这些要素也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条件。而一些中小企业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一般,物质基础与技术薄弱与这些要素欠缺有直接关系。

(四)如何清晰创新目标

规避自身的劣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获得长远的利润空间应该是企业创新的最终目的。现实中影响企业创新目的的重要因素应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严重影响了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的销路。(2)资金全面趋紧可能影响创新经费投入。(3)创新风险加大影响创新产出预期。(4)短期救急的迫切性影响创新的长远部署。只有清晰了现实中影响企业创新目标的重要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实施企业的战略步骤。

三、提高天津市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路径选择

提高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中小企业自身的借力与给力。

(一)政府工作的重点与任务

1.落实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帮扶政策

无论是政府塔台,还是企业唱戏,都离不开高科技人才。政府官员既是职能部门的服务管理者,又是政策的学习、领会、运用者,我们的官员要做到政策的真学者,企业科技创新的真帮者,会帮者,能帮者。为此,按照《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要求到2015年,“天津将建设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10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00家,培育科技特派员队伍1000人、创业导师1000人。重点扶持部级和市级工业园区、科技园区50个,聚集科技型中小企业2.4万家”。如何引导完成这一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官员不仅仅是停留在政策面的学习和认识上,更重要的是掌握真本领,成为帮扶中小企业借助政策东风发展壮大的科技型引领者;成为帮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导航者。

2.搞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营造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良好社会环境

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1)落实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中国创新驿站天津区域站点,提供技术转移服务的任务艰巨。建设好中国创新驿站和een站点的信息网络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与信息的对接、国内外合作交流培训、技术交易等技术转移服务,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工作,帮助企业迅速成长壮大,使其成长为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小巨人企业至关重要。(2)各级区县政府要认真落实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的任务。强化银行和企业的对接服务,积极组织筛选那些市场前景好、信用水平高、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分期、分批地向银行推荐融资项目,多渠道争取内外资银行支持;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与担保机构,特别是与区县担保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担保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增加中小企业贷款指标额度。(3)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推广和应用,指导建立中小企业中介服务中心。建立在工业经济时代只有大公司才有财力和人力建立的国际联系,加速信息网络,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快捷、更准确、更廉价的技术信息,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4)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型的人才流动用人机制。人才是科技创新工作的主体,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灵魂,是否有高素质的人才,能否发挥出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直接关系着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效果。为此,企业领导要不惜重金留住人才,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还要广开纳贤之路,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用科学方法对人才进行管理和开发。

(二)企业自身的借力与给力

1.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应借助政策外力

需要做的功课主要有:(1)熟知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2)学习掌握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的金融组织体系。(3)建立与投资公司信用担保机构沟通联系的专职部门。(4)了解金融市场产品和金融服务种类。

2.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中应增强修炼内功

需要做的功课主要有:(1)要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中小企业要在增强核心竞争力意识方面做文章,要领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管理创新是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制度创新是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2)探索适合本企业科技创新的路径。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过程的管理。科技创新的路径可分为市场导向和技术导向两种类型,前者则围绕市场的需求,后者强调科技创新的领先性,强调科技创新的经济性和适应性。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反应灵敏、紧贴需求者的长处,聚焦市场的特性,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问题对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大量的企业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策略,可以使新产品被市场所接受,进而以较少的支出和较低的风险获得持续的发展。(3)力争做到一个“一致”三个“结合”。一个“一致”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应该与企业的总体竞争战略相一致。如果企业选择差别化的竞争战略,那么技术创新战略就要有利于在产品性能、外观、服务和营销策略等方面寻求突破,做到标新立异;如果企业选择总成本领先战略,企业就要选择有利于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的战略。如果企业实施专一化竞争策略,那么技术创新战略就要立足于在一个细分市场里寻找特殊的目标,提供特殊服务的新技术。

三个“结合”是指:(1)技术创新战略要与市场创新战略相结合。技术创新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得以最终实现。市场创新导向,是以引导市场为目标,是主动的、超前的。市场创新导向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认识市场和参与竞争,它洞察深层的、潜在的、成长的顾客需求,不强调现在的市场份额,而是去创造新的市场;它为市场提供一种新颖的商品价值,并由此来淘汰与之竞争的商品;它通过打破现有的市场细分,重写游戏规则,从而革命性地改变行业结构和竞争格局。(2)技术创新战略必须和企业管理创新相结合。企业管理创新直接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格局的变化,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与技术创新结合成相互关联、相互推动的有机整体。要特别重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3)选择技术创新战略要和企业资源利用战略相结合。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都是企业实施资源利用战略需要考虑的基础。除了考虑企业的外部资源,还要考虑企业的内部资源,如企业的资金、人才、技术、营销网络等。

四、结束语

一方面,天津市各区县政府要深刻认识,没有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就没有整体工业的创新发展,没有中小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就不可能实现我市整体工业的转型、升级;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要正确引导、有利扶植努力实现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蓝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清醒认识,机会与挑战同行,风险与利润同存。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中小企业家、经营者、管理者应该抓住我市正在掀起的《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的有利时机,不断变革创新,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完成企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苑西军.发展技术市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J].科技成果纵横,2006,(1).

[2]吴贵生,李纪珍,孙议政.技术创新网络和技术外包[J].科研管理,2000,(7).

[3]王宏起,高长元.高新技术产品界定方法的系统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8).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4

1前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必然会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而这必须要有坚强的科技创新为支撑。

 

 

1“十二五”期间需关注的环境问题

 

1.1高速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面临严峻考验

 

 

预计到2015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二五”成为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伴随着高碳能源的利用,自然资源的高消耗,会带来污染物新增量急剧增加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极有可能在迅速膨胀的利益驱动下失去平衡,使过去的努力辛勤付诸东流,甚至导致污染反弹,环境恶化[1]。

 

1.2松花江流域污染高风险

 

 

黑龙江省松花江段接纳的第二松花江来水,是重要石油化工城市吉林市、松原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重要纳污水体,含有机物的废水排放量大、有害污染物多。高污染、高危险的建设项目布设在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上游,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直接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命与健康[2]。

 

“十二五”期间,“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全力推进将全面带动装备、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煤炭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环境安全形势严峻。

 

1.3加快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挑战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以“城镇化率明显提高”为发展目标。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使生态环境受到威胁。耕地减少、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水资源紧缺、三废排放增加等。因此,协调好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其带来的种种环境、资源问题,是环保事业的又一挑战。

 

1.4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松花江流域是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和经济总量相对集中的区域,但农村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随着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千万吨奶战略工程、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的实施,畜禽粪便、残留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大量增加。大量粪便、污水未经有效处理,随雨水直接排入水体,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一半以上未受保护的农村饮用水源地遭受威胁。因此,加快解决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十分迫切。

 

1.5国际外部压力不容忽视

 

 

俄罗斯有两个城市的供水依赖于松花江,其水质达标与否将影响到150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自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状况,特别是同江断面出水水质受到俄方高度关注,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不断扩大,避免国际争端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2创新思路,科学编制“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2.1夯实科技创新能力基础,完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按照科学、合理、先进、全面的总体要求建设、完善符合黑龙江省情的标准体系,加强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联动、配合,尤其适合松花江流域水质特点及全省污染特征的环境质量及污染排放标准,特别针对环境敏感流域区域制定特别标准限值。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质量。进一步完善全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提升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监测能力,准确预警和处置各类环境突发事件。大力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转变,体现环境保护在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3]。

 

2.2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

 

 

整合全省环保科技资源,致力于构建黑龙江省环保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框架,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

 

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环保产业基地和技术工程中心,培育一批拥有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大力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基础装备和洁净产品。

 

2.3以解决重大环境问题为突破,推动我省环境科技的创新

 

 

“十二五”期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湖泊水库综合治理、工矿企业废水治理、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生态修复等环保实用技术科技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集中力量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流域水污染控制、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组织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科技协作与攻关,尽快突破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关键性科技难题,推动黑龙江省环境科技的全面发展。

 

 

3保障“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可操作性

 

3.1从实际出发,符合我省省情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仍将处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八大经济区”建设、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规划编制中要充分体现环保工作指导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和和保障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以环境保护优化区域社会发展。

 

3.2以项目为载体,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规划编制必须确定一些可实现的目标和指标,重大工程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确定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的重大工程,与科研成果、研究课题紧密衔接。对需要国家审批、平衡和协调的重大项目,及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及认证工作。需要国家审批的项目应力争纳入国家规划中,加大实施力度,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3.3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环保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财政制度,把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监测、科研、国际合作以及危险废物、辐射管理等行政和事业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支持环保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支持环保项目市场化运营,多渠道筹集资金,促进提高环保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益。

 

 

4结论

 

 

“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环境科技事业将在不断完善中发展,有了环境科技坚强的支撑,环保事业会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做出更大的贡献,推进黑龙江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四川;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14)02-0157-5

2011年11月16日,备受瞩目的《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天府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又一个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部级新区,在促进成都、四川产业发展的同时将拉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根据《规划》,天府新区占地面积为1578平方公里,容纳人口为600~650万,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格局的重要极核,到2030年将建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产城融合”是其建设的理念,即“要打破传统规划中关于城市规划就等于城市空间结构方式的陈旧、片面的规划模式,从新的产城融合的理念出发,重新定义和规建具有实际内涵和空间形式的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建设及其城市形态。”根据天府新区依托成都、富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特征及现有的业态发展状况,积极培育特色化城市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此推动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较为实际可行的选择方案。

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是相互影响、互促互进、相得益彰的。文化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研究课题,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而文化产业更是覆盖了以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流通、交换及文化服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对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党的十已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列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对科技创新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科技创新也必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本文以成都天府新区为例,对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四川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探讨。

一、天府新区科技力量与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一)天府新区科技创新现状

天府新区所辖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依托的成都市,是国家四大科教城市之一。成都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市科技局于2008年相继推出《成都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推进方案(2008-2012)》和《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和推进计划(2008-2012)》,形成了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跨越式态势。截止2012年,全市拥有各类人才近200万人,其中专门技术人才约80万人,技能人才约5,7万人,经营管理人才约14万人,并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一批在中国科技与工程领域占有领先优势的重点大学,全市共有包括10个部级实验室在内的重点实验室152个,包括9家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科研中心1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3个。在激光、电子、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技术、光学光伏、核技术应用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极强的综合优势和技术能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成都的科学技术技竞争力在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第六位,位居西部地区首位。总体看,成都科技实力雄厚,已是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人才聚集地。截止2012年底,天府新区成都区域已引进85个重大项目,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8个,涉及投资234.3亿元,多为科技创新型高技术产业,为天府新区构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天府新区文化资源优势

天府新区文化资源丰富而立体,博大精深、异彩纷呈。以金沙遗址、青城山、青羊宫、文殊院、大慈寺、武侯祠、都江堰、杜甫草堂等为代表的古代文化与以民间工艺品、川剧、清音、织锦、蜀绣、剪纸、民居、风味饮食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及以茶楼酒肆、农家乐、各大“休闲花市”等为代表的都市休闲文化交相辉映,尽显独特个性与魅力。天府新区重点依托的成都市,被誉为“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最适宜退休的城市”、“最佳旅游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最中国文化名城”、“最佳休闲城市”、“美食之都”等,在2009年《t望东方周刊》所做的全国城市软实力调查中,成都是仅次于北京、上海的软实力较强的城市。“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已成为当下人们对这座城市评价的标杆语句。可见,天府新区有着良好的文化土壤,它不仅是一个产业新区,更是一个文化高地。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将成都建成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目标,这将为天府新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三)天府新区文化产业优势

天府新区成都区域,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于2002年底下发《关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朋确提出要将成都市培育成文化建设整体水平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的重要文化中心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陆续出台,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表现在:一是拥有“成都武侯祠锦里旅游文化经营管理公司”、“成都市三圣花乡景区”、“成都洛带客家文化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以网络视频、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影、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昕载体、手机出版、数字出版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蓬勃兴起。三是以“成都兴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都紫荆电影院”等为代表的中小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速。四是构建了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等8大文化集团、“成都太平洋影院”等6条电影发行放映院线、“成都新世纪会展中心”等四川省会展文化产业集群、“成都文旅集团”等为代表的大集团带大产业格局,形成了“龙头引领、项目承载、规模经营、集群发展”行业发展态势,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大幅提升。

二、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文化创新能力不强

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越是特有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天府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文化资源,但在向市场转化时表现出的创新能力不强,“这种创新能力体现为在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时,是否具有开放、创新的意识,结合当今的时尚趋势,重新阐释和创新开掘区域原有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生动、活跃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如不少文化企业的业务以外包加工为主,对“金沙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有的区域文化深挖不够、打造不足。总体看,目前天府新区的区域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深度发掘,没有形成和创造出区域社会资本,没有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较大的加分效应。

(二)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结合不够

科技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其创新能力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文化产品的创作传播、质量性能和人们的娱乐方式得以全面革新,而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的速度,又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总之,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结合得越紧密,其形成的合力对经济社会的推动就越大。天府新区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源于科技创新在其中的贡献率不高。文化产业某种程度上就是科技产业,离开科技,就无所谓文化产业。以创意产业为例,它与科技的结合,既是它发展的目标又是它发展的手段。“与高新科技融合,使产业的发展手段不断丰富,产业载体不断增加”,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但由于认识不足及文化管理体制等原因,天府新区的科技优势没有很好的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创新优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三)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文化产业作为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其发展速度与质量直接取决于其人才队伍的建设。早在2006年5月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大会上,文化部长孙家正就提出了“人才兴文”的思想。经过几年的努力,成都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开发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其科技含量,是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具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需要一大批既掌握高科技又懂文化的人才。但目前看来,不少文化企业的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很多是半路出家的行政人员或者演员,只经过短期的培训。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虽能培养动漫游戏等专业的人才,但相较于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显得杯水车薪。科技创新人才的不足已成为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

(四)文化资源整合不足,缺乏创新

天府新区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目前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资源效应难以有效释放,主要表现为但整合力度不足,创新力欠缺。例如,不少文化企业没有战略思考和长远规划,呈现“数量众多”、“各行其是”、“小本经营”的状况,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对文化资源认识浅表、粗放经营,经营项目盲目照搬、重复设置,不少文化资源零散分割、闲置浪费,许多极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尚不为人知,没有形成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项目。目前天府新区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较小,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如2011年天府新区所依托的成都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约33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五)科技文化企业融资较难

四川经济总体发展较落后,文化产业长期以来依靠政府的投入,随着天府新区的启动,大量科技创新型文化企业开始成长,急需资金支持。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缺乏金融业与文化产业对接的意识,投融资机制不健够全、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等,科技创新型文化企业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难题。“四川省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直接的信贷投入还处于试探阶段,文化产业贷款占贷款总量的比重微乎其微。调查显示,2008年全省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例为0.46%,新增贷款占比为0.5%。银行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投入明显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六)科技文化产品消费市场未成规模

天府新区重点依托的成都市,已形成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等行业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科技”成为新兴文化业态的亮色。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消费市场并未形成规模。天府新区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用于科技文化产品的消费支出占比不高,消费人群中年轻人比例高于中、老年人,结构失衡。同时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增长高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增长,据有关统计显示:“2003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为14.30%、13.72%、13.19%、12.97%、11.8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分别为11.57%、10.42%、9.9%、8.2l%、6.45%。”如何实施科技文化产品营销战略,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已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依托科技创新。促进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它不仅对具体的文化生产经营活动、文化产业的结构与走势有着支撑和引导作用,而且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以广东为例,较早在文化产业领域大量采用各类高新尖技术,目前其印刷业产值占全国四分之一,录音制品发行量占全国十分之一,电子游戏设备产量占全国总量60%,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游戏的收入占全国二分之一,文化产业进人陕速发展时期。天府新区文化产业也须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和项目。

(二)加强科技文化体制的创新与改革

体制创新与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长期以来造成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脱节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问题。建设天府新区是国家推动西部经济发展实施的重大创新举措,其体制建立也必须有新的高度和思考。天府新区所涉及的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都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创新思维,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环境。各区域不能各自为政,须形成功能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产业结构方面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形成了多种类、多层次、立体化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

(三)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

天府新区须尽快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领域,打破分割垄断。战略思维应是以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为重点,发展以旅游、会展为中心形成的一系列创意文化产品,从而形成产业集群。这些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其项目虽都是传统文化,但以高科技为动力、为支撑、为载体,如高科技与川剧结合、高科技与古文化结合、高科技与旅游结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过程中,强而大的现代文化企业也将产生,对天府新区文化产业的整体带动作用将逐步显现。

(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培养科技文化产业人才

解决融资问题应发挥政府导向作用,让金融业树立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加大对科技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可结合天府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重点加大对科技含量较高的创意产业如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艺术品业等的支持力度,支持民营文化企业的技术升级换代的融资。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大力培养适应未来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要求的人才,形成一支稳定的既懂技术又懂文化的创作、经营、管理、营销人才队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产业园区、企业参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加强对科技转化为产品的能力的培养。

(五)加快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增强文化传播力

天府新区以科技含量较高的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高速发展,但横向比较,尚未形成规模,对经济的支持不够。应由政府主导制定天府新区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天府新区特色的新兴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重大项目,不断完善适合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市场机制。以高科技为手段,以网络为核心,整合媒介资源,构建国内、国际推出机制,有效推介天府新区文化产品,积极利用网络、微博等最新科技传播技术,增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消费意识,培育成熟的科技文化产品消费市场。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6

在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技术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种资本形态和要素,与科技、产业发生交互作用,并不断融合。在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高度耦合的基本范式下,科技金融诞生,从内涵和外延上来说,科技金融的范畴更加复杂系统,更具创新性,包括了与技术创新发生交互作用(即能够促进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种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资本形态、要素及其组合。以逐利性质为依据,科技金融可以分为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以技术创新的公共价值和资本的保值为目的,如科技财政投入、科技税收优惠、政府采购首购、政府创投引导基金、政府创新基金等各种政策性、制度性金融安排。市场科技金融主要以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以及资本增值为目的,主要包括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债券、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等)。当然,在实际中二者经常组合或联合,进而形成科技金融的第3种形态,即混合型科技金融,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收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并通过不同模式运作。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其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是技术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各种资本形态和要素交互作用和融合的过程,更加系统复杂,且更具创新性。正如Carlotapérez[18]关于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基本范式一样,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在新技术领域产生高度耦合,从而出现技术创新的繁荣和金融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从国际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也可以称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两翼。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存在一种耦合互动关系。这种耦合互动关系基于技术创新和科技金融,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二者发挥相得益彰的作用,形成合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3点:(1)价值创造和实现方面。技术创新的价值实现,建立在科技金融资本之上,离不开公共科技金融的支持以及市场科技金融的滋养;而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生产效率和科技产业是科技金融,尤其是市场型科技金融资本获取高回报的引擎,科技金融成长与市场空间拓展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发展程度。(2)风险分担和分散方面。技术创新借助不同类型的科技金融实现风险分散,尤其是在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培育阶段,而在资本逐利过程中,科技金融同样可以通过不同参与主体、资本类型在技术创新的环节进行交叉组合,实现风险分担与分散。(3)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金融作为“第一推动力”,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形成合力,协同创新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双重驱动的两翼。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设计

依据科技金融的内涵,在各种资本形态(财政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组合与交互作用,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多样化的支持路径。但是,资本的逐利性质导致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支持主体还是公共科技金融,尤其是在产业研发期和成果转化期。因此,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必须把科技金融的资金链、技术创新的价值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结合起来,通过政府安排的政策引导作用、制度创新的利益驱动作用,使各种社会资本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体系,通过市场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公共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及其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和商业模式创新,使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发期、成果转化期、市场导入期、产业化期)、不同科技成果形式(知识产权、创新团队、自主创新产品)和不同的科技金融产品(科技贷款、科技担保、科技债券、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实现交叉和互动,形成资金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立体化和开放式的科技金融支持网络和路径(如图2所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交叉型、立体化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关键要做好资金供给、政策安排、制度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和商业模式创新5个方面的工作:(1)资金供给。相对来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好,银行、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社会资本等资金较多,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也不断加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政策引导。这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的关键,不仅包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各种科技金融政策措施,还包括与科技金融服务配套的产业规划、中介服务、交易市场等政策措施。(3)制度创新。这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的保障。由于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市场培育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成长性和高收益性。因此,要想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风险与利益的权衡成为影响市场科技金融资本主体决策的首要因素。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创新,包括投资模式、退出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风险分担分散机制等。如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创司、基金公司等,必须创新现有金融制度,才可能通过多样化的组合模式和投资方式,完成科技金融转型,驱动其投资方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的前移和多样化。(4)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由政府引导,联合有关中介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孵化器、行业协会、各种金融主体等成立网络,是连接科技金融需求方、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桥梁和纽带,提供科技金融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综合,包括资金供求信息、信用评级、无形资产评估、风险评估、技术咨询及交易、资本市场上市服务、担保服务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与科技金融主体之间的资金流、知识流、信息流交互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5)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规律性使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必须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正是在科技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耦合与交互作用下,商业模式有了创新空间。目前,广东省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等联合推广的“emC+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模式,就是在探索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过程中的产物。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7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查新作用思路

1科技查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国家网络信息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6个基本特征,即: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和综合效益好。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基于全球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才能发展,我国必须积极利用创新资源,加强国际科技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创造和分享国际创新成果。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而科技查新是科技创新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查新工作是以文献为基础,以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为手段,以检出的文献结果为依据,通过信息检索查询和文献对比分析等方法,对科研立项、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鉴定等项目的创新性做出判断。科技查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科技查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2.1科技查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情报

创新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前提,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目前我国的技术创新活动多数还属于跟踪创新和模仿创新,真正从原理、核心算法上创新的技术并不多,由科技查新从竞争对手中获取科技情报特别是核心技术情报,可以使战略性新兴企业在推出新产品、占领国际市场份额等方面占据优势,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导向,进一步统筹规划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调整方向,逐步调整和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导引。

2.2科技查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信息资源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查新机构依托查新资源和专业技能提供公益性情报服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努力推进科研机构、高校的技术转移,支持企业实施创新成果产业化。

2.3科技查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产品技术开发与申报提供客观依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结晶,目前鲜有企业完全通过自己的技术进行产品开发,一般为在借鉴他人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研发并尽早投放市场。“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型游戏规则,以知识产权为名的产业竞争愈演愈烈。科研机构及企业应大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分析,要对从国内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把技术创新和专利布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科技查新工作应该利用相关专利信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发展,同时跟踪全球专利动态并且深度开发利用重点产业的专利信息资源,深入开展产业专利分析及预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品技术开发与申报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4科技查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态竞争的竞争情报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动态竞争情报服务属于微观层面的服务,它着眼于为企业提供日程的产业监视和发展动态情报支持。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企业需要了解国内外相关的产业动态,了解最新的市场动向。科技查新服务既着眼于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提供国内外相关工作的情报支持,同时也可提供高质量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分析服务、专利分析服务等多项内容。

3探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的科技查新新思路

科技查新是获取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的重要途径,探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的科技查新新思路显得至关重要。

3.1配置完善的查新文献资源

充足的文献资源是保证科技查新质量的必要条件,科技查新的数据资源,具体可分为专利数据库和非专利数据库。专利文献包含了丰富的情报信息,通过一定的检索策略,可以免费获取全球七国两组织专利机构的专利文献全文。非专利数据库包括综合数据库(维普、cnki、ei、inSpeC)、行业数据库(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化工类的Ca化学文摘、生物医药类的meDLine)、网上信息(百度、谷歌、雅虎)等。但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查新机构除了具备上述数据库之外,还应该不断补充信息资源,积极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注重数据资源的及时更新,形成涵盖各学科、多语种、范围广的电子资源体系,如补充“国研网”推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库》,其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热点、发展趋势、政策法规和研究报告。

3.2加强查新人才培养

科技查新机构应该不断提高查新人员自身素质,通过培训不断扩展查新人员的跨专业领域的知识,使其时刻站在科技最前沿,及时掌握和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动态。查新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课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影响他们所提供信息技术的质量,而信息技术发展路径的选择,信息技术各相关领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将直接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

3.3开展国际合作

科技查新机构应该开展国际合作,提升服务质量,逐步与国际信息咨询业接轨,实时跟踪掌握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向,以便进一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重点产业的科学发展、加快高端突破。

4结语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8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制度保障;产业平台;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53-05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1]。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政府只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其推动国防建设的特殊功能。因此,有必要从战略高度统筹考虑,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这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且对未来一段时间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技术突破、国防科技进步都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认识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导向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或军事安全[2][3][4],必须从战略高度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1.要认识到军民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的内在要求

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等要素层次都具有军民通用特性,军民融合发展是其内在必然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其中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既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支柱性作用,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据统计,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军事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80%以上与民用信息技术通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以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其中民用需求占系统用户总量的95%以上。又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产业,需要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应切实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意识。

2.要牢固树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富国之策又是强军之略的观念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又是武器装备重要的工业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欧美的一些经济学家对航天产业作过评估,其投入比为1∶2,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业可以高达1∶8至1∶14。据央视报道,花费239.15亿美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据专家估计,中国探月工程的投入产出比会达到1∶10,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会为中国带来更多的收益。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还能推动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发展。

3.要有局部利益服从服务国家利益的大局观

自国家确定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地区、各部门格外积极地加以贯彻落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应避免争抢项目,盲目跟风,造成产业趋同。根据李金华的[5]研究,生物医药应以山东、广东、江苏、河南为依托,节能环保应以广东、浙江、江苏、天津为依托,高端装备制造业应以山东、江苏为依托,新能源汽车应以吉林、广东、山东、上海、湖北为依托,新一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以广东、北京、江苏、上海为依托建立集聚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产业同质化趋势明显,根据各省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看,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列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国家规划的全部7个领域,而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发展重点的省市分别有30个、25个、23个,其它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类似现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中,区域的产业、项目选择趋同、雷同现象比较明显,这都是从各自地区局部发展利益出发,而没有从整个国家利益出发考虑产业布局的结果,极容易造成争先恐后、大干快上,不注意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循序渐进,最终造成重复建设,一哄而上,一哄而下[6]。

二、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任何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政策法规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并完善法律体系。

1.建立权威、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领导决策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涉及政府与军队、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等多方面利益关系,需要理顺不同地区、行业部门、军地之间的工作关系。在顶层设计层面,要有国家层次军队相关部门参加的权威领导机构,强化国家宏观管理的领导职能,妥善处理地方与军队、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远、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需要设立权威有效、上下联动的决策机构,可考虑建立由国务院总理或第一副总理牵头,军队总装备部部长、各相关国务院部委和国防科技工业局负责人参加的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规划、途径、政策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强制执行。同时,各省市也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就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进行统筹规划。

2.进一步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由国防科工委和国务院相关机械工业部管理,民用工业则由经委/发改委等部委负责。2008年,大部制改革后,民用工业的管理职责合并到工业与信息化部,并下设副部级的国防科技工业局管理全社会的国防科技工业。这是很大的改革,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完全分离的管理体制,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体制层面体现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变化。但是新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仍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性,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行政性进入壁垒并没有真正打破。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管理体制的真正融合,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为抓手,加大行政放权力度,减少各种类型“民参军”的行政审批,在必要保密的原则下,包括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内的工业管理部门将职能重点转变到信息、政策支持、军地协调等服务功能上来。

3.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完备、内外协调、配套衔接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首先,要加快研究制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性细则,从政策层面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当前,各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规划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地方将文化创意、石化深加工、林产业、绿色食品、现代物流、海洋产业、高端生产业等一般新兴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都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上存在认识差异的结果,需要尽快从政策、标准体系上加以确认,以方便从规划阶段便考虑到产业的军民两用性。其次,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如1973年,日本把基础产业列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始注重产业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此,日本政府制订了减免、优惠等一系列能够刺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我国虽然也在不同时期制订过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但总体上激励的效果仍不理想,还存在一些不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制环节。特别地,仍然缺少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规定,对自主创新激励不够,需要创新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后,要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资金推动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综合运用计划和市场两个机制,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三、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平台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形成在若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战略地位的军民融合型产业。所谓军民融合型产业,是指那些具有军民两用广阔前景,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军事装备研制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7]。军民融合型产业有两个来源方式,一个是从国防科技工业出发,打造军民融合的国防工业体系;另一个是依托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民参军”发展道路。

1.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民”发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实现了“军品为本,民品立业”的产品结构,民品行业涉及到能源、材料、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下一步发展军民融合型产业,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①优化民品结构,朝战略性产业方向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择机退出一些非核心、发展前景不好的产品。发挥军工企业自身科技优势,集中力量朝国家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军。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契机,促进民品产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型增长方式。将产业的发展动力转变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依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军民融合型产业。③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现有军工技术优势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内部科技资源配置,提升整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可设立相应的民品技术开发基金,对有重要发展潜力产品的科技攻关、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2.鼓励引导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对于民用领域军民融合型产业的培育,则要在如下两方面下功夫:

(1)打破军民分离的工业体系。受发展历史、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军工企业自成体系、封闭独立仍比较严重,高新技术民用工业企业长期无法融入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抑制了“民参军”的步伐和程度。要打破军工行业垄断,鼓励有实力的优秀民用工业企业进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

(2)改革军品采购制度。我国国防军工行业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军品采购范围小,招标信息传播渠道少,连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对国防军工需求了解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除少数经常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的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需求是什么,因而无法为国防服务[8]。因此,应扩大军品采购范围,合理提高军方产品、技术需求的透明度,从需求上引导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四、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

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的融合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保障。实现两个创新体系融合,实质上就是要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融合军地科技资源网络,促进创新要素的军民良性互动,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9]。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创新链条各环节之间的军民互动

①消除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壁垒,将国防科技创新规划纳入国家科技创新整体规划中。调整军民分离的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由政府、军队围绕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军民科技资源,实现军民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②加强国家、区域层面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创新体系的协调互动,建立开放、协作的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体系基础。统筹军地两大系统的基础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强化其在国家科学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前沿探索、先期技术开发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武器装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加知识积累和核心技术储备。③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战场和市场为导向、特色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创新联盟。通过政策引导,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需求为主要目标,引导军民科技资源双向流动,优先支持军地两大系统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长期、稳定的以企业为主导和核心,军地双方高校、科研机构联动的协作创新机制,努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军事科研院所和地方科技资源有机结合、科学配置。

2.建立健全军民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①进行系统、深入的科技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建国60多年来,我国科研设施、基地和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科技条件建设有了很大的积累和改善,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普查机构,再加上历经多次体制变革,科技资源实力的系统掌握存在一定困难。可由科技部牵头,联合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和总装备部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机构,定期系统调查各类科技资源数量、规模、使用情况等统计信息,彻底搞清大型科研试验平台、基地、人员等各类科技资源实际状况,为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军民融合式国家科技资源体系提供数据支撑。②构建国家层面军民两用科技基础平台。虽然我国各类科技资源都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但与此同时,多年以来存在的多头投入、重复分散、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10]。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优化科技资源分布与配置,建立军民两用的科技基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要注意吸纳军民两大创新体系中的优质存量资源参加建设,军民共建、军民共用、边建边用,为军民两大创新体系服务。近期,应围绕制约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科学技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牵头,对相关科技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科情科力。依托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中心平台已有成果,全面融合高校、科研院所、军队、军工系统和地方企业科技资源,打破当前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形成服务于全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军民两用科技基础平台。③完善以促进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知识扩散、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为核心的科技资源服务体系。依靠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科技部、教育部有关司局、总装备部等单位,建立覆盖军地双方的中介服务体系,并加强国家层面、军队系统、区域层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和水平。

3.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技术创新,所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重中之重[11]。而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①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创新对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国防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军事科技创新项目,对我国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产业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如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建设,以天河一号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构建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已经并将继续带动石油勘探数据处理、航空航天装备研制、新材料开发和设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上百亿元的经济价值。②鼓励民用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目前,我国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具备从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的能力。以国家高新区为例,2008年,国家高新区拥有5.3万家企业,汇集了7,000家研究开发机构,700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开放实验室,300多家产业技术检验检测平台,拥有各级科技人员135万人,占全国的30%,R&D投入接近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达1,658亿元[12]。民用工业企业已经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从事相关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下一步,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建立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的通报和展示制度,使军方装备部门能及时了解民用高科技企业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的成果。建立民企与军方合作开发军品项目的机制,减免民企的军工产品税。把装备研发由封闭的集中机制转变为开放式的民用企业都能参与的机制,更多的吸纳民用科技成果。其次,向民口单位可以利用先进民用技术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协作配套科研项目指南,实现信息双向交流,并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向国家推荐参加军工科研任务竞争方面,打破军民界限,实行同等政策,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工服务。最后,设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和先进技术的双向转移,构造小核心、大协作、军民兼容的军工科研体系。③完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法律体系。这方面,发达国家做的比较多。如美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相继颁布了《国防授权法》、《国家竞争力技术转移法》、《国防工业技术转轨、再投资和过渡法》、《联邦技术转移法》、《国防采办系统》等法案,为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13][14]。其它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也都有类似的法律法规。而我们国家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政策,大多是以领导人讲话和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尚无一部明确关于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法律,推广转化活动缺少稳定的法律保障,不确定性较大,不能有效促进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参考文献]

[1]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87-94.

[2]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28-30.

[3]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2):37-41.

[4]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7):47-50.

[5]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J].财经问题研究,2011(5):3-10.

[6]刘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115-127.

[7]全林远,邵丹,辛伟刚.略论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

[8]叶继涛.区域优势产业军民融合理论及创新对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S6):68-72.

[9]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1):4-11.

[10]徐建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1):1-4.

[11]纪晶华,许正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J].经济纵横,2013(1):98-102.

[12]宾建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74-81.

[13]旷毓君,纪建强,胡庆元.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机制设计[J].军事经济研究,2012(6):11-13.

[14]刘金峰.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6):668-670.

ResearchontheCivil-militaryintegrationDevelopment

ofStrategicemergingindustries

JiJianqiang,HuangChaofeng

(CollegeofHumanityandSocialScience,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Changsha410074,China)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9

关键词: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证分析;解释结构模型法

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其创新战略,如美国《创新战略》、欧洲《欧洲2020战略》、日本《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韩国《2025年构想》等,以期提升其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国内创新驱动战略先行省份的江苏,一直坚持把科技进步与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把创新驱动战略确定为“十二五”核心战略,推动了全省创新发展水平。2015年江苏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1788亿元,占全省GDp的255%;R&D人员71.14万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4.5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0%。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5》,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但在江苏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一方面仍存在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够足、创新仍然是发展“软肋”的状况;另一方面存在新兴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分布南北不均衡、产业链前端的新产品少、产业集聚度弱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此,就需要研究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1文献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刘峰(2010)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规模以及竞争力受到牵制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缺少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较低[1];于晓曦、孙英隽(2011)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推动新兴产业部门的出现和成长,改变各支柱产业的地位,从而引发主导产业的更替,产生新的增长极[2];蔡乌赶(2012)研究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系统发展的协同度及螺旋演化关系,构建了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3];李东华(2012)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又使得技术不断进行跨领域、多角度的交叉融合与革新[4];吕月英、邸泽(2013)认为技术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的关键推动力,其水平表现能够反映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状况与竞争实力[5];曾繁华、王飞(2014)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跃迁的机理[6];王宏起、李力、王珊珊(2014)根据设计与技术双重驱动的创新模式要求,提出了新兴产业创新链重构的定位与策略[7]。王斌义(2010)基于改进的aU模型,从物联网产业演变的全过程考察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8];王欢(2012)选择日本、欧盟以及美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情作为研究背景,在总结分析其产业发展规律后,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推动力量[9];卢文光、关晓琳、黄鲁成(2013)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耦合发展关系,构建了两者间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计算了技术创新与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协调度[10];李煜华、王月明、胡瑶瑛(2015)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验证了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关键资源、运营管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11];胡永平(2015)以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2000—201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及其交互关系对生产率的影响[12]。上述研究对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但关键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分析还不够深入,因此本文研究具有新颖性。

2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述研究成果,我们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归类为区域资本投入、区域研发人员投入和区域金融与环境三大部分。

2.1区域资本投入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区域资本投入方面包括区域R&D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规模和技术引进费用等。R&D投入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世界主要国家全社会R&D投入强度大多在3%左右,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2013年全社会R&D投入强度已分别达到3.47%、4.15%、2.73%、2.85%。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不仅能优化投资结构,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有效地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规模的大小,不仅反映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程度,也体现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动程度;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和发明专利。2013年美国制造业企业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高达3.8%,而江苏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足1%。技术引进费用体现了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虽然技术引进费用越高,对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生产有利,但随着区域创新水平的提高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增强,企业技术引进费用将不断降低。

2.2区域研发人员投入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员投入。区域研发人员投入方面包括区域R&D人员总量、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和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等。区域R&D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其总量不仅是区域和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影响区域和企业科技质量、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而R&D人员总量是区域发展的一项战略性资源。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和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等体现了R&D人员科研活跃度,其值越大越能体现R&D人员技术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越高,其值越高不仅促使发明专利数越多,而且增加企业新产品的数量。区域发明专利数的规模,体现了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对创新驱动发展起“龙头”作用;企业新产品的数量体现了企业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3区域金融与环境方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支撑与环境。区域金融与环境包括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减免税政策等。科技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各种科技资源和科技力量,为创新活动提供技术、知识、信息、管理和投融资等服务,对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提升科技创新效率产生深远影响。技术交易市场额的规模大小,不仅反映出企业获取新技术和新产品的途径宽窄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技服务体系对创新的支撑能力。科技减免税是我国支持企业新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一项优惠政策,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越高,所获得的科技减免税越多。综上所述,区域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机理见图1。

3江苏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1数据收集

为了进一步验证区域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互动关系及图1所示的模型合理性,我们依据《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科技发展公报》等收集了2010—2015年江苏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数据(见表1)。

3.2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根据2010—2015年江苏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数据,基于图1所示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相关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江苏技术引进费用占R&D经费比重指标变量对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用程度不大,这一状况反映出企业新产品多为国内R&D人员研发,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其次,江苏R&D人员人均全时当量、科技减免税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之间呈正相关,但与其他指标之间负相关,反映出R&D人员活跃度不够高,科技减免税政策作用有限。

4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释结构模型

矩阵的建立依据图1所示的因果关系有向连接图和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江苏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解释结构模型根据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的步骤,对上述可达性矩阵进行区域划分和级间划分后,形成的递阶解释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发现,影响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分别为区域R&D人员数、区域全社会R&D经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和企业R&D经费,因此,要发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需从上述关键因素入手。

5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5.1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从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角度,要进一步研究江苏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及互补性,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的产业,促使江苏区域创新要素的有效集聚和各产业创新链的不断完善;其次,要进一步改善江苏人才发展环境,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建立与产业相关的人才跟踪与评价体系,为后续人才培养与引进提高指导,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作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全省人才引智平台和人才库,统一协调全省人才跟踪、资金配套、绩效评价等工作;再者,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联系,深入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工作,并开展科研成果引进、筛选、评价、孵化、落地等服务,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形成创新产业链、协同链和价值链,提升江苏科技资源利用水平、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此外,要进一步调研和分析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与产值的比例关系及发展态势,制定江苏产业链完善和创新要素布局匹配等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力度和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

5.2企业主动强化自身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创新集群

科技创新的战略篇10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引言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加紧部署处于萌芽状态的新一轮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虽然对未来究竟哪个领域能够带来巨大的技术革命还无定论,但许多国家都在把握新技术革命的苗头,力求抓住未来支撑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支柱产业,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其发展关键是核心技术的掌控。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已跻身世界前列,但技术创新、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无论在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政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探讨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将有利于建立完善其技术创新机制,推进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问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没有掌握,系统技术缺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要求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控制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掌握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动权。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几乎对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大规模增加,但是真正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不多见,我国战略性前沿技术研究总体仍以跟踪发展为主,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少。例如,自20世纪中后期涌现出人工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后,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很少产生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公认的重大成就。

(二)战略高技术开发的系统开发平台缺乏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大多已转为企业,在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一些行业的前沿性基础研究、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活动的系统部署不足,尤其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基地建设相对缺乏。近几年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基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技术开发的缺失,但这些基地多数是围绕某一学科领域或创新链的某个环节展开布局,规模小、资源分散、综合性不足,不适应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集成创新要求[1]。此外,科技条件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和社会的开放共享不足,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尚待加强。

(三)重点产业技术的长期试验和产业化数据积累缺乏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来说,进行大规模生产之前的关键是大规模的试验、产业化的应用和相关数据的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才能提高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水平,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旧的产业和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和"更新换代"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必须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才能开发出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产品。然而,与此要求不符合的是,我国重点战略型产业技术创新还缺乏长期试验和产业化数据积累。例如,我国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技术还主要停留在试验阶段,与跨国公司大规模试验和产业化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四)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形成产业的速度慢

目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已有的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受到资金、知识产权管理、行政审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专化速度慢。比如我国生物医药的上游技术,拥有众多研究机构、大学作为支撑,但是它并不能承担产业化职能,而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往往规模较小,不具备研发资金和人才,也导致市场转化率低等问题。同时我国在技术创新中还存在注重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忽视面向实际产业化研究的倾向。在知识产权和技术方面,科研机构和高校对于专利的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专利的转让手续繁杂,进一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难以加快。

(五)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得到空前发展,但是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还相对不足,市场建设相对落后,尤其是创新性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些政府背景的投资基金,其主要目的是保值增值,同时决策链条长,影响了对技术创新关键阶段的金融支持。而银行往往投资与规模生产,面对中小型创新企业的传统信贷产品是有形资产的抵押、质押或者保证担保贷款业务,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有限资金大多投入在了技术开发,抵押物往往较少,进一步限制了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2]。

三、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

(一)强化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持续的技术来源,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的主要力量,是围绕新兴产业开拓增值业务的主力,是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市场的主角。日本50%左右的专利来自企业,美国是30%左右,我国只有10%左右,说明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薄弱[3]。即便大型公司最发达的美国,80%的技术创新也出自于中小企业。因此,发展新兴产业应进一步确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解决政策歧视、市场准入难和融资难等发展瓶颈;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原动力;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企业扩大开放;在采购中优先购买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特别是首台套产品。

(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保护功能,完善创新成果权利共享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并且技术集成复杂,涉及面广,各技术领域之间交叉融合度高。因此,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及企业,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关起门来独立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所有技术(包括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而是采取技术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

当前,人们对知识产权的独享和分享方式有作价入股分红、知识产权出资、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等,但对知识产权的共享方式的探索、重视仍不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是以国家目标为导向的系统集成创新,应积极探索和创新知识产权共享方式,包括由政府出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知识产权,然后无偿提供有关企业和社会各方使用。

(三)加强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培育

科技创新的实现,必须具备人才和资金两个基本要素。美国硅谷的成功,不是美国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果,而是因为它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4]:一是周边大量科研院校提供了众多人才;二是加州的移民文化具有良好的创新传统和企业家精神;三是硅谷的创投、风投、科技银行等新型金融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市场资金。因此,中国推动技术创新,一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按照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调整,并鼓励市场化资金支持学校科研项目,培养基础理论人才;二要培养为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应用型人才,鼓励企业创建尖端研发机构;三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为创新科技产品产业化生产培养大批熟练合格的技术工人;四要重视外部人才引进,制定国际人才引进战略,对科技创新急需、学有专长的外籍人才一视同仁,大力引进。

(四)完善产业规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在准入规定、审批流程等方面的政策修订,结合相关准入标准的规定,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资,给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更大的便利,促使其加快进入市场。

在充分利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政府采购、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同时,积极创新支持方式,构建系统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五)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加大全社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各级政府应积极承担在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加大战略性新兴新产业重点领域的创新投入。完善政府投入资金的管理模式,探索采取基金、股权、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政府资金要稳定支持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六)按照产业链组织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创新

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品为根本导向,以重大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为依托,明确目标和边界,对重点产业和技术路线进行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分解,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组成创新联盟,推进工程化的科技活动组织实施模式。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可以组建新的项目法人,按照企业化的方式管理运营。

参考文献:

[1]赵刚.政府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10(19).

[2]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05).

[3]史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及其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