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建筑的发展十篇绿色建筑的发展十篇

绿色建筑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58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1.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1.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2.2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 

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铝,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它有不会生锈,不使水质受污之

[1] [2] 

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 

.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l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2

 

关键词:土木工程;绿色建筑;发展状况 

 

1.绿色建筑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建筑本身较传统建筑,其耗能大大降低。绿色建筑尊重当地自然,人文,气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没有明确的建筑模式和规则。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如绿地,阳光,空气,注重内外部的有效联通,其开放的布局较封闭的传统建筑的布局有很多区别。绿色建筑过程中,对整个过程都注重环保因素。 

1.3绿色建筑的内涵 

1.3.1节约环保 

节约环保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呵护生态和减少污染,将因人类对建筑物的构建和使用活动所造成的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和生态的再造能力范围之内。 

1.3.2健康舒适 

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是人们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活动空间。对于经受过非典SaRS肆虐和甲型H1n1流感全球蔓延困扰的人们来说,对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 

1.3.3自然和谐 

自然和谐就是要求人们在构建和使用建筑物的全过程中,亲近、关爱与呵护人与建筑物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将认识世界、适应世界、关爱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和谐与相安无事地统一起来,做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才能兼顾与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才能实现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建筑的意义 

节约能源和资源,减Co2少污染建筑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对环境也有重大影响。据统计,全球有50%的能源用于建筑,同时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也是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尽管诸如道路,桥梁,隧道等不能以绿色建筑去衡量,但是居住区,办公大厦,公寓等对资源的利用时周而复始的。另外,建筑引起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占据了环境总污染的1/3还多,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其中40%为建筑垃圾。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住宅,道路,地下工程,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所耗费的能源也雨来越多,这与日益匮乏的石油资源,煤资源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2.1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2.2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 

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铝,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它有不会生锈,不使水质受污之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 

2.3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150l400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 

[3]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报.2009(5). 

[4]黄宁.建筑环境评估体系及比较.建筑学报,2005(1).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的理论和实践源于“可持续发展观”,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在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使人类不同程度上的感受到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的背景下产生的。绿色建筑也可称为生态建筑,其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做到高效率利用资源,低限度破坏周围环境。第一次能源危机带来的教训使得全世界学者与建筑师探索研究节能型建筑,而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理念的提出,学者对单一的节能建筑研究开始转向研究建筑与环境保护,建筑与节约资源能耗,建筑与人类健康,建筑与自然生态系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思考角度与思维方式,提出的目标和原则也不尽一致,然而这都为绿色建筑思想的成熟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绿色建筑的国际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评估包括了建筑物理表现与人文与社会因素,国际上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将生态学与建筑学两词合并使用,提出“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世界上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法是1990年由英国建筑研究所提出的“建筑研究所环境评估法”,在此法则的影响下,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所都相应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建筑评估法,主要划分为:注重对能源消耗的评估;注重建筑材料对环境影响的评估;注重建筑环境整体表现的评估。例如,英国的“自然住宅手册”中提出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源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要使用无污染和可再生的建材和产品,收集与利用雨水,减少空气,水体与土壤的污染等等,这些观念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并得到了采用,定位为各自对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同时在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最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相继有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等都成立了绿色环保建筑协会,奉行在以节能,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总原则基础上有着区域特色的绿色评估体系。

绿色建筑的定义

从与一般建筑的对比角度看,我国现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有以下几点:首先,一般建筑在设计上独立性较强,趋于封闭,与自然环境不相融合,而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则采取有效连通的方式,通过建筑体本身拥有的特殊材料,独特的造型与施工工艺可以对气候进行调节,顺应不同的季节变化。其次,一般建筑采用模式化生产,导致成品产业化,形式单一,不顾及环境资源的限制,绿色建筑主张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不同的地理环境创造不同形式的建筑。最后,绿色建筑摈弃繁冗的标志效应,力在追求建筑最基本的“坚固,适用,愉悦”原则,作为众多产业中能源消耗最大的建筑业,力争减少能耗,利用可再生资源。简单的说绿色建筑的意义是旨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和利用资源,以保护为原则,减少污染的排放,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是像传统定义的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

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上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有着迅猛的发展。相继提出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等一系列理论指导,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成了一批绿色住区,实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主要目标的绿色公共建筑。在成功案例的背后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依旧存在一些弊端:首先,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的发展脚步较慢,在没有充分考虑本国条件的情况下,盲目照搬国外理论,例如西方国家的小建筑密度大于我国,在采用太阳能发电供热的效果就明显好于国内,因此,在参照他国经验理论的额同时也要考虑因地制宜。其次,由于发展绿色建筑需要更多的投入,周期较长,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导致不被广大业主与投资商看好,即使部分开发商打着绿色建筑的口号,推出园林式居住环境的概念,大量的对建筑周围的绿化进行投入,但这种做法往往是片面的,没有认识到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将精力放在了绿化和美化方面,而不是节能,节源。最后,在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立法和规范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相关政策和管理机制对其进行推广和发展,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管制。

由于绿色建筑设计要实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目标,这种多目标多层次综合集成的性质使绿色建筑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需涉及到多个专业,包含了规划,建筑,能源,生态,环境学等多学科知识,在设计中采用的技术和策略也非常众多。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出台,使得我国绿色建筑有了权威标准。要改变我国现行绿色建筑的发展状况我们要遵守一些重点的规划设计原则,例如:节地域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合理解决开发,运营管理中的问题,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在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我国的土地资源紧缺,绿色建筑在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保护耕地,保护自然保护区用地,有效开发利用废弃土地,鼓励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等,在室外环境的规划中,考虑建筑场地,降低环境负荷,绿化,交通设施,充分的日照与自然通风等诸多因素。

在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绿色建筑应该从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运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如太阳能与风能,提高用水效率,采用雨污水综合利用,运用节水器,提高外墙结构的保温节热性能。

在节材与材料资源方面。所有工业产品中建筑师耗费资源最多的产品,建筑材料产业也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因此绿色建筑倡导减少施工废料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合理选用工业废气材料制成的材料和产品,选用可降解,少污染,高性能,耐久性的建筑材料等。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引言:“绿色”这一名词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人们普遍偏向于使用“绿色”物品,因为它代表着健康、卫生、环保及安全、幸福,与现今人们所崇尚的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交相辉映,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象征。“绿色”最初来源于发达国家,进而逐步席卷发展中国家,现对全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及价值观。对于平均资源不多的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倡导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产业显得意义重大。绿色建筑设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在产生时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时刻关注着它的发展动态,那么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是怎样的呢?

1.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

1.1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积极方面

绿色建筑的出现,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满足着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的需求,当然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需求量的加大,使得更多的建筑行业投身于设计、构建绿色建筑的行列当中,绿色建材也不断地出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设计研究在逐步深入,设计样式层出不穷;新型的更加环保的建材也不断地涌现,不但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危害减小,在加工过程中也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这些体现在:在施工过程中,将产生的废弃、扬尘、噪音及垃圾进行了合理的控制,尽量做到废弃物的再利用,以此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借助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建筑施工在不断的进行着改进,提高了建筑的工艺及其工作效率。

1.2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不利方面

虽然现今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由于绿色建筑在初期的建设中投资较大,很多人不太愿意在这方面花费太多,使得虽然觉得绿色建筑好,可是自己也不想去消费,这就影响了绿色建筑在实际中的推广,影响了新技术、新科技的普及,不利于环保理念的推行、实施。

2.推进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措施

2.1提高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认识

人类现在面临的两大问题是能源短缺、环境破坏,这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竭力推广绿色产业,绿色建筑就是其中之一。要尽可能的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使得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设计中,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使用绿色建筑,知道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以此来充分发挥绿色建筑的作用。

2.2研发新型材料

绿色建筑既然是新兴起的建筑类型,必然不能像一般的建筑那样只满足人们的舒适度,而对建筑材料方面的创新考虑很少。一般的建筑其使用的材料很多是污染大,能耗高的,无论是在施工阶段还是在使用时期,都会产生较多不利的影响。那么,作为绿色建筑的设计,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能停留在以往,要寻找符合“绿色”的新型建材,做到尽量少的消耗能源,在使用中实现建筑的节能效果。

2.3做到多次循环利用

在建筑材料达到尽可能的节能外,还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向着零排放、零废弃的方向发展。对于废弃物,要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对其重复使用;对于一些建筑材料,在材料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可降低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环境污染。

3.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又叫做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生态建筑,其必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也满足着现今推行的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是一种不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战略,但是,现今建筑所体现出来的高能耗,及改造自然事物产生的影响,突出着现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危机。

3.1向着更加节能的方向发展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建筑法则及适宜性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全面的建筑体系,权衡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不受以前时空的限制,朝着绿色建筑本该有的方向发展。由于一些资源随着人们的不断开发、利用,其存在量越来越少,可悲的是,有些资源用了在限有时间内无法再次生成,所以,为了人类的发展、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继续生存,我们必须节约能源。绿色建筑主要是一种新的生态意识,即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同时发展经济。这种概念让人们又看到自己是自然生物圈中的一个部分了。绿色建筑通过选择适用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合理利用并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延长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增强其性能及适应性。

3.2向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人们都能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冰川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海啸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同时,在春夏时期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在近几年发生的洪涝次数数不胜数,导致不同程度的房屋倒塌、庄稼冲毁;相反的是,很多北方地区则遭遇难得一遇的干旱,人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这样造成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物价上涨,经济波动加剧。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了。在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响应环境保护这一主题如超市的塑料袋收费、禁止使用薄塑料袋、提倡绿色出行等时,建筑行业作为一大经济产业来说,无疑也需向着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现在很多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所以在向着环保的方向发展时,使用环保材料成了建筑材料选用上的总趋势,如使用轻便的材料可减少运输和传送时的能量消耗。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加大,同样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消费的也越来越多,这不可避免的使得废弃物增多,影响着生活的环境质量。通过推行绿色建筑,一方面减少环境的污染,改良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另一方面,在建筑周边栽培树木、畅通水系等也可以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绿色建筑将会为环境保护做出巨大的贡献。

结语

现在无时无刻我国乃至全球都在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这使得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成为了必然,在这种新潮的带动下,人们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将会不断地提高,那么绿色建筑必定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甚至会取代现有的建筑样式而成为社会的主流形式。当然,绿色建筑虽是时代孕育的产物,但由于现有的科技无法使得绿色建筑全面推广,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大挑战;从另一个层面看,正是由于绿色建筑在现今得不到普及,所以更需要相关建筑设计者具有环保意识,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给建筑设计者的一个机遇。总之,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要上一个新台阶,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对其有着充分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志杰.环境污染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城市建筑;发展趋势

pickto:inrecentyearstherapiddevelopmentofgreenarchitectureinourcountry,andachievedsignificantresults.inthisarticle,throughanalyzingtheconnotationofgreenbuildingandgreenbuildinginChinainthefutureurbanconstructiondevelopment,thispaperdiscusses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inChinain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ofurbanconstruction,providereferenceforthesmoothandhealthy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

Keywords:greenbuilding;Urbanconstruction;thedevelopmenttrend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大约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m2,作为耗能第一大户的建筑业,推进绿色节能建筑是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的任务。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兴起,既顺应了世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潮流,又是中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是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其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绿色建筑的选址、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人工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自然通风等资源,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的同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绿色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通常采用节能的加厚外墙,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依据自然通风原理设置风冷系统,因此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减轻建筑本身对环境的负荷。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减少和有效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如中水循环利用、低速洗浴喷头、高压冲厕、建筑屋顶和外表雨水收集利用等。绿色建筑外部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在未来城市建筑中发展的障碍

1.绿色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必然是造价高昂,具有一流的采光、采暖、通风设施,绿地面积大,然而绿色建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四合院采取房子包围院子的建筑方式,不仅符合夏季炎热、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少冷空气的入侵,是典型的中国式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因此,机械地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片面的引进国外高昂的绿色技术与产品,单纯采用高科技技术营造人造景观、创造舒适的室内空间并非真正的绿色建筑,只有节约非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环境协调统一,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局限于城市新建筑

我国的现有国情决定了城市建筑体系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系统,而对农村传统民居的研究比较缺乏,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多集中在城市新建筑上。实际上,农村传统民居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是广大乡村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建筑,是我国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之处在于对当地气候、土地等资源的最佳利用,其中蕴涵着许多建筑节能的思想。在当初社会有限的资源环境下,我们的前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建筑文明,其中包含了典型的因地制宜、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精髓。

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是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为迎合广大居民回归绿色田园生活的心态,许多建筑开发商在楼盘销售过程中打出“绿色”旗号,绿地景观中植树种草、造人工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后就号称是“绿色建筑”。消费者在买房时,往往会被“绿色”吸引,住进去后却发现自己的住宅根本称不上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地面积的多少并不是判别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

建筑节能主体不明晰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规划是政府的责任,与自身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必要了解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标示,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购买而已。因此,实际上很多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可居民在装修过程中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把墙皮打掉,或者更换窗户,拆掉天花板,破坏了建筑本身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不能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应进入千家万户,要让老百姓了解绿色建筑,纠正他们有绿地景观、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的错误观念。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以及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百姓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只有有了健康的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绿色建筑在未来城市建筑中的发展趋势

1.建筑材料的绿色化发展趋势

(1)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同时也得兼顾其他方面的特性.如艺术效果)。当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来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一点,但是,伴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执著追求,这些材料也将被广泛应用起来。环保型建材要求节约资源,有些材料一旦制造出来,其生命周期几乎是无尽的,如以前在中国普遍使用的黏土砖,只要其质量未被破坏,几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必然蚕食日益缺少的耕地。因此,要尽可能地使用由可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和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固体垃圾,这样才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

(2)绿色化走进建筑

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增强城市的“呼吸”。在建筑物外墙面上种植攀缘植物同样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甚至对外墙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和屋顶花园一起让“绿色”建筑真正实现了视觉上的绿色,使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3)进行节能设计和使用清洁能源

概括起来,未来建筑的绿色设计将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最大限度地使用被动式能源系统。其次,建筑的最主要的立面最好不要朝向主风向,以减少建筑的热负荷。再次,实现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以减少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开机时间,降低能耗。还有,尽可能地使用自然采光。另外,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在建筑物立面上安装太阳能板。

2.绿色建筑设计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今后建筑科技将围绕保护环境,节省资源,降低能耗而展开。建筑智能技术的发展要为生态、节能、太阳能等在各种类型现代建筑中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相结台。建筑智能技术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生命建筑具有“大脑”,它能以生物的方式感知建筑内部的状态和外部环境,并及时做出判断和反应,一旦灾害发生,它能进行自我保护。比如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除此之外.生命建筑还能自我康复,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已研制出生命建筑自我康复的方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甲醋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小管。当生命建筑出现裂缝时,小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这完全像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能够填塞创口,使肌体康复。

生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智能建材,智能建材是除作为建筑结构外,还具有其他一种或数种功能的建筑材料。如一些智能建材具有呼吸功能,可自动吸收和释放热量、水汽,能够调节智能建筑的温度和湿度。光学纤维技术、纳米技术、声控技术和有效利用自然能源是建设智能生态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技术日趋成熟。建筑智能化已不再是梦想,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建筑将被广泛的修建,以造福人类。

3.研究原生的生态建筑,探索现代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建筑从其形成开始,就是人类活动的内在机制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逻辑技术,包含了内在的“生态精神”。海德格尔的存在意义哲学体系中,“定居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定居的关键在于场所而不是空间,人与场所的关系,以及场所与空间的关系均包含在人类居住场所中。人之所以定居是由于体验到了场所中人与自然和谐稳定的精神,可以称之为“场所的生态精神”,而当时的建筑则可以称之为“原生的生态建筑”。

初始的原生生态建筑具有下面相应的特点:原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能源物质环境是直接的,原生建筑大都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形式,其定居地靠近水源即物质材料的获取场所;原生的生态建筑是人们不自觉地运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及技术,并考虑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原生建筑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刮风下雨,温差变化都直接体现在建筑当中。由于建筑的回归自然本原的倾向,建筑师在原生的建筑形式中寻找生态建筑的原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的生产和生活,使人与自然的联系变得间接,人们正通过一个日趋复杂的人造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因而人们对自然的体验了解较少。因此,抱着自然本原生态观的建筑师们通过原初建筑的类型,如窑洞、土楼、四合院、竹楼等寻找合理的生态原型,并发展新建一系列现代生态建筑思想和新型的绿色建筑。

4.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

在中国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况下,我们引进绿色建筑标准和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规定绿色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产品和设施,成本要低。如新疆某地有一种建筑,墙壁材料由当地的石膏和秸秆混合建成,保温性很好、建造成本也很低廉,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这些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进行推广,其造价较低,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再如一些投资回报率很高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空调、节水马桶等,用户一旦采用了这些技术和设备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费、水费和其他能源费的开支,一般5~8年之内就可以把增加成本收回来。这样的绿色建筑和节能技术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老百信才容易接受,才容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应用。

四、未来城市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1.做好宣传,倡导绿色理念

推广绿色建筑首先要倡导绿色理念,向全社会普及绿色建筑的标准概念,提高公众的环保节能意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能与绿色建筑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政府会加大推广的力度,开发商开发绿色建筑产品也有动力。

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发展绿色建筑需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研究确定发展绿色建筑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制定国家推进实施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制定有机利用市场机制和国家特殊的财政鼓励政策相结合的推广政策;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收费、土地等经济手段,逐步构建推进绿色建筑的产业结构。

3.加大科技投入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其探索与研究的道路将会是漫长而艰辛的,它的实现必须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和可靠的技术支持。建立和完善促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纳入标准规范。从长期看,科技投入并不是增加造价,而是带给社会进步。

4.建立激励机制

政府应该建立一种激励机制,让开发商、消费者都得到相应的实惠。通过政府立法,调整税收,加强绿色住宅建筑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同时政府可以从公共事业项目建设着手,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并且以此为契机,促进生态人本主义在建筑领域的觉醒,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主流,并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

结语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结合中国实际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行绿色建筑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可以预言,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积极吸取中国传统民居中蕴含的零耗能绿色建筑精髓并加以提炼,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低能耗、无污染绿色建筑是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工作重心。

参考文献:

[1]宋德萱,建筑环境控制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6

【关键词】绿色建材;特性;发展途径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困扰着人类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以环保为主旨的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建材、绿色家装、绿色照明等新名词陆续出现,让新世纪即将成为一个绿色时代。

人类传统的建筑材料给人类社会带来物质文明并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在其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且带来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对此,绿色建材应运而生。这里所强调的“绿色”并非一种颜色或是一般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而是一种环保标志。人们使用绿色建材,居住绿色建筑物,必须根据环境价值,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部潜力的无污染技术,在选择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时,考虑尽量减少从生产原料开始到生产全过程的各环节对环境的破坏,即必须作出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的选择。

1.绿色建材

1.1绿色建材的概念

1992年国际学术界定义绿色建材为“在原料采用,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的涵义相当宽,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总的来说是指资源、能源消耗少,并且有利于健康,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且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亦称为生态建材、环境调和材料、健康建材等。狭义地讲,它指那些无毒无害、无污染、不影响人和环境安全的建筑材料。而广义的定义则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即要求绿色建材不仅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健康要求,生产、再利用和废弃后的处理过程中都必须满足环保要求和“绿色”标准,从而与其它建材明显区别开来。

1.2绿色建材与绿色建材产品

绿色建材与绿色建材产品是两个常用,既相关又有所不同的概念。由于社会上关于绿色建材评价和检测最终都具体到建材产品。因此实际中这两个概念常被混淆。从前述已知,说某种建筑材料是绿色或生态环境材料,是指材料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达到绿色和环境协调性能要求,而绿色建材产品,特别是装饰装修材料,则主要指在使用和服役过程中满足建材产品的绿色性能要求的材料产品和工程建设材料产品。它们之间的差别简单言之在于一个是对全程的评价,一个是局部的特点。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材料在不同过程中的绿色涵义和要求不同,绿色评价标准必然出现差异。

但是,如果简单地把绿色建材简单地等同于绿色建材产品,只管在使用阶段的材料产品性能这种“结果”,不管材料生命周期的其它过程情况,那不仅仅是认识上的片面性,而且最终会有害于社会和消费者自己。因为,即使是满足产品性能国家标准的同一建材产品,或满足同样建筑功能的不同建材产品,由于采用的生产工艺、装备的先进程度不同,其生产过程对环境污染、资源能源消耗的影响可能有天壤之别。更不用说那些性能低劣,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例如新型干法水泥和普通立窑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和实心黏土砖,前者得到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后者则被明令要求关闭和限制生产使用。

1.3绿色建材的特点和类型

绿色建材与传统建材比较具有如下的特征: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含汞及其化合物,不使用铅、铬、镉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产品设计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不仅不能损害人体健康,还应对人体健康有益;产品应具备多方面的功能,如抗菌、灭菌、防霉、防火、阻燃、除臭、消声、防射线、消磁等;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利用,没有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对环境的负荷尽量小。根据绿色建材自身的主要特点,绿色建材可大致分为:节能型、利废环保型、安全舒适型、保健型、特殊环境型等几种类型

2.绿色建材的发展途径

新时期,根据我国建材产品发展的自身情况,探索我国建材工业由传统建材向绿色建材发展的有效途径,将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途径主要有:

2.1强化宣传工作

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绿色建材的知识和现实意义,在设计师及消费者中普及绿色建材证明标识。只有经过国家认可的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并符合相应规定的建材,才可以被授予绿色建材证明标识。强化全民族的绿色意识,以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绿色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2.2建立并完善标准认证体系

目前,我国具有较完整、配套的产品标准和相关的技术标准,这是组织生产、开展营销活动的依据。但还应有绿色准则的标准,将绿色建材纳入规范管理体系。

2.3通过建材企业对现有产品实行节省资源的措施,如降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提高产品成品率和产品质量等。其次还要充分利用回收资源,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建设时期,要充分利用建筑垃圾,我国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年产量约320亿吨,回收利用,替代原材料生产新型建材,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可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4研发高科技的生产技术、绿色生产技术和设备

关停或合并那些高能耗、污染严重的小规模企业,合理优化组合,使现代化的绿色建材产品在技术上成为可能。我们还应发展节能型材料,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应考虑节能问题。

如太阳能发电材料、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等。

2.5关注绿色建材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建材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没有涉及到建材从生产到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包括资源消耗、能源消耗还有三废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是否废弃物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对此,技术上已经有一套办法,通过下工厂实际审查企业的表单、产能、用电量。

目前,水泥、玻璃、卫生陶瓷、铝型材等已有相关标准,对单位产品生产能源消耗进行限额,分及格值和限定值两档,应该按限定值提出要求,以引导绿色建材的规范发展。

3.结束语

要想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确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良性循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建筑师所应有的积极态度。绿色建材作为绿色建筑的载体,集可持续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前沿科学技术于一体,代表建筑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方向,符合人类的需求和时展的潮流。总之,现代绿色建材的发展,涉及多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绿色建材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通过上述发展途径,将有越来越多的新型、高质量的绿色建材被开发和使用。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7

关键字:绿色建筑;推广;发展

一、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

绿色建筑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绿化率高的建筑,而是围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进行设计建造的一种新型建筑。在修建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并且不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在使用过程中则要尽可能地利用自然能源。绿色建筑强调尽可能的与生态环境相融合,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例如地势、气候、阳光、空气、温度以及水流等,营造出既环保又适合人们居住的环境。同时绿色建筑还规避了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消极因素,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运行。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建筑功能的要求,对建筑规划、设计等环境进行严格控制。所以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绿色生态建筑也就成为了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要使绿色建筑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仔细研究其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因素。

(一)国家政策因素

由于我国有关绿色节能建筑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国家有关于绿色建筑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系统、有效地政策扶植体系。例如现阶段我国对于绿色建筑从建筑项目策划到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并没有做出系统的明文规定,虽然一些条款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也只是一个推荐性的、指导性的工程建设标准,要想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政府制定出配套性的实施规则。此外国家关于绿色建筑的验收体系仍然只是考察建筑项目是否实现了节能降耗的设计目标,而没有制定出针对建筑过程的绿色评价指标,在监管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和随意性。如果对绿色建筑没有一个系统、全面地认识,就势必会影响绿色建筑的推广,而且盲目的发展反而是一种浪费,所以需要尽快建立并完善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只有政府各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才能确保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以及可操作性,这将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建筑成本因素

建筑的成本是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绿色建筑理念也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和行业内的响应,而对于绿色建筑在成本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实现绿色建筑的推广一定要走出高投入、低回报的误区。不应该错误的认为绿色建筑仅仅是指绿化率高的建筑,仅仅把提高建筑的绿化率看作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标准,一味的营造绿地造成建筑成本增加,反而违背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而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绿色建筑”恰恰违背了其本质意义,也不利于它的推广。

(三)施工技术因素

由于我国目前有关绿色建筑的建设仍然处于发展阶段,施工建造技术总体水平不高。从整个行业目前的生存状况分析来看,主要存在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少配套的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等问题。而且国内有关绿色建筑技术的运用上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很多方案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技术论证,有的甚至还未考虑成熟就盲目开工,以致于技术条件不达标使得后期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四)缺乏配套的产业链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时间比较晚,相关配套的产业链严重不足,甚至出现产业链严重脱节的情况。有关绿色建筑的材料、配件生产种类少,品种不齐全,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供应链,常常由于局部的短板效应造成整体建筑的绿色效能达不到要求。在我国绿色建筑的开发、设计规划、施工以及运营阶段划分明显,职责分摊到各单位,特别是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独立,这样的机制导致了不少设计往往到了施工阶段才能确定下来,要真正落实绿色建筑,就必须建立建筑开发、策划、设计以及施工一体化。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措施

通过对影响绿色建筑推过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可知,要想推广绿色建筑的发展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本文主要针对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政府完善法律法规

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国家政策、社会理念以及产业水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发展标准,加强对绿色建筑施工建造的管理。严格执行设计的标准,选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材料,注重建筑在建设过程中的绿色标准。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绿色建筑产业规模,限制从业人员的数量,因为过度竞争可能导致建筑人员,设备设施投资不足,导致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力水平低下,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对绿色建筑的科技投入量

鼓励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建立和完善科技装备投入机制。加强绿色建筑的科技开发和应用,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针对性设计,有计划的组织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新工艺、新材料,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从而提升自身的机械化水平。并且通过对绿色建筑相关配套技术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要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绿色能源、节能降耗技术以及绿色施工技术的研究,从而在建筑生产过程中,能够充分的利用节能降耗措施,防止过多地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电力资源等,在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的同时还能够促使绿色建筑的工程质量和先进工艺的结合应用。另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该加大规划,加大对相关行业的整合力度,加快绿色建筑产业链的形成,实现绿色建筑产业的系统化,确保绿色建筑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色建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有效的利用资源和遵守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循环利用能源和自然资源,通过优良的选址、设计、施工、操作以及维护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物的功能,尽量减少并最终消除建筑物和环境的消极影响。具体通过节能、节地、节水以及节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同时,既要考虑单体建筑,又要考虑城市或者区域的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注重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总的能源资源消耗。由此可见推广绿色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建筑与环境相融合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筑物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能够让让居住者充分享受绿色生活。

(四)加大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

要提高建筑商开发、建造绿色节能建筑的意识,向全体社会民众普及绿色节能建筑的常识,要深入企业、社区、商场以及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绿色建筑宣传活动,传播绿色建筑理念,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力求宣传范围更广。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形成自觉参与建筑节能活动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氛围。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步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建筑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就需要我们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发展,它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发展模式,它充分的借助了太阳能、地热、风能以及其它节能措施共同实现建筑节能降耗的目标。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加快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自我完善,还要依靠政府职能的行使,针对具体的发展障碍,找出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彦青.绿色城市设计及其地域主义维度[D].同济大学,2007.

[2]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

[3]敖荣军;李新民.城市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泰尔指数;区域差异

一、绿色建筑概述

根据我国2006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该标准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分为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大类指标系,每一个指标体系又包括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根据新建建筑在满足每个指标体系所有控制项的前提下,再根据该项目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项数多少,将该建筑的评价分数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三星级绿色建筑,随着绿色建筑星级的增加,对其要求达到的标准也越高,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品质要求最高,增量成本也高,一星级绿色建筑要求满足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其投入的增量成本较二、三星级低。我国自2008年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以来,绿色建筑项目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逐步实现从浅绿到到深绿的过渡,并进一步向泛绿阶段迈进,以实现我国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

二、绿色建筑的区域分布现状

2008年是我国绿色建筑标识工作起步阶段,全国共有10个绿色建筑项目,其中一星级绿色建筑4个,建筑面积为107.36万o;二星级绿色建筑2个,建筑面积6.35万o;三星级绿色建筑4个,建筑面积为27.51万o。这一时期绿色建筑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没有绿色建筑。随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相关政策不断深入和细化,2011年是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时期。到2013我国绿色建筑项目个数累计1522个,东部地区占比73%,中部地区占比15%,西部地区占比12%。绿色建筑面积为16335.69万o,其中东部地区占比71%,中部地区占比16%,西部地区占比13%。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最活跃地区,中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较2008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一个城市的宏观经济总生产量高代表城市整体的经济力量强,绿色建筑项目一般在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城市会相对普遍,这可能是由于城市经济力量支撑了建设绿色建筑比常规项目更高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2]。绿色建筑需要投入额外的增量成本,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更易被接受和推广,因此东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

三、绿色建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本文选取具有差异分解特性的泰尔指数作为分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指标。首先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区域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收集2013我国各省区绿色建筑项目面积数据作为衡量我国绿色建筑状况的指标,权数选取反映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GDp占该区域总GDp的比重。将以上数据代入泰尔指数公式,计算所得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区域差异的泰尔指数如下:

上表中t东、t中、t西分别代表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建筑发展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总差异泰尔指数,t区域内、t区域间分别为反映区域内和区域间绿色建筑发展差异泰尔指数,t总为反映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差异总泰尔指数。

由表1可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区域差异的总泰尔指数为0.0824,其中区域内差异为0.05856,对总差异的贡献度为0.7109;区域间差异为0.0238,对总差异的贡献度为0.2891。表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部差异构成,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各自绿色建筑的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相适应,因此其泰尔指数较小,对区域总差异的贡献率较小。

比较东、中、西三大区域绿色建筑发展差异的泰尔指数,表现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且东部地区的差异贡献率最大。结合原始数据,西部地区各省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与该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度较高,西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被动”地位的省份有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其中甘肃、四川、贵州省是影响西部区域绿色建筑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因为其绿色建筑发展不及其经济发展在该区域的地位,对于这样的地区应加强绿色建筑建设;西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地位的省份有广西、重庆、陕西、青海、宁夏,其中陕西省对西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不均衡产生主要影响,陕西省绿色建筑发展要优于其在西部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地位,表明这样的地区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性较高,对这样的地区应提高宣传力度。西部地区不但绿色建筑发展差异大而且其整体发展水平较低,是未来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应加强的重点区域。东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被动”地位较突出的省份有辽宁、浙江、山东、广东,这些地区绿色建筑的发展不及于其强劲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区域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均衡性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地位较突出的省份主要是江苏,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面积为3716.19万o,占整个东部地区的32%,其经济总量只占东部地区的17%。江苏省作为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示范地区,积极开展与绿色建筑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无论是绿色建筑项目个数还是绿色建筑项目面积都处于全国前列。结合前面区域分布状况分析,虽然东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总体差异较大,但是其绿色建筑的整体发展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处于绿色建筑发展被动地位且对总差异贡献较大的省份有湖南和山西两省,湖北省是中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较好地区,其绿色建筑面积占整个东部地区的27%。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1)本文根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计算我国2013年绿色建筑发展相对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部差异引起,区域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较小。这种差异分布方式决定了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能只考虑区域间差异,制定全国性的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更要关注区域内各省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根据不同气候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细分绿色建筑发展区域,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分类指导”使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特点采用经济的绿色建筑技术,实现绿色建筑发展。

(2)西部地区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不均衡程度最高且绿色建筑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未来国家在深化绿色建筑发展政策时,加大对西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激励与补贴,加强对地方政府发展绿色建筑的监管,提高西部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的整体水平。

(3)对全国处于绿色建筑发展“被动”地位的省份,如东部地区辽宁、浙江、广东、山东;中部地区的山西、湖南;西部地区的四川、贵州和甘肃。对于这样的地区应适当加强绿色建筑发展,是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对全国处于绿色建筑发展积极地位的省份,如东部地区的江苏、中部地区的湖北、西部地区的陕西,可以将这些地区作为区域性绿色建筑发展示范区,加强其绿色建筑发展的宣传力度,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区域性绿色建筑的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9

关键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方向;论述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国家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要求

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的总布局之中,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

《方案》要求,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史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

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每年一次),同年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

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

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2009年11月底,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做出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

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

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2011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绿色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2013-2017年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到2011年底,我国取得绿色建筑标志的项目达353项,2647栋建筑,3488万平方米,其中设计标识项目330项,建筑面积为3272万平方米;运行标识项目23项,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

2012年4月27日,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颁布《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167号文),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对二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筑给予奖励:二星级绿色建筑45元/平方米,三星级绿色建筑80元/平方米。

2012年5月,国家财政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基本国策

绿色建筑与以往单纯的建筑节能有着本质的区别,绿色建筑要求必须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提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综合解决方案,它不仅要考虑节能,更重点强调减排和保护环境。

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据了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与工业能耗和交通能耗并称我国三大“耗能大户”。同时,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面积不断增加,人们对工作和居住环境要求的也在不断地提高,建筑能耗刚性需求的上升趋势难以扭转,它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中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目前,中国每年近20亿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消耗了全世界约40%的水泥和钢材。

四、浙江省出台的有关规定

2011年8月1日,浙江省颁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1〕56号),其中总体目标:争取到2015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形成绿色建筑发展体系,实现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明确要求: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增民用建筑的比例达到10%以上;同时要求,建筑材料循环利用范围和比例进一步扩大,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有水平下降10%。住宅产业化项目建筑面积占当年竣工住宅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35%以上。全省全装修住宅面积占当年新建住宅竣工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5%。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2011修订稿)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八条要求,新建公共机构办公建筑、保障性住房、十二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标准利用一种以上可再生能源用于采暖、制冷、照明和热水供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应当与民用建筑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11]56号文件,提出了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争取到2015年,全社会绿色节能意识明显增强,在全国率先基本形成绿色建筑发展体系,实现从节能建筑到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

结语

绿色建筑的发展篇10

关键词: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考

在社会发展中,建筑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给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行业,人们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变化。人们对建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更加地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要想保证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绿色建筑经济的含义和实际发展情况,并对其发展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一、绿色建筑经济本身的含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使用期限内,实现节约能源最大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降低环境破坏率,减少能源消耗,对建筑工程设备和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提高建筑的品质是绿色建筑的核心。绿色建筑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是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基础。

关于绿色建筑经济,它是一种新的理念,其不但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还能够降低能耗,并且这种建筑在建设的时候,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比较的小,想要更好地利用建筑资源,便必须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一)政府对其不够重视

政府部门在认识绿色建筑经济的时候,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入,这便导致了政府进行绿色建筑经济管理的时候,力度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也没有根据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保护机制的建立,这也导致了在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的束缚力不够。

(二)人们对绿色建筑经济认识不够

人是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也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主体。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甚至很多人并没有把绿色建筑经济归入到可持续发展中去,并没有重视其发展前景。

(三)对绿色建筑经济扶持力度不够

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还停留在嘴上说说的阶段,并且,现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时候,原料成本比较的高,若是经济基础达不到要求,那么绿色建筑在发展的时候,受到的限制便会比较严重,所以必须提高对绿色建筑发展扶持的力度,才能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四)依旧停留在理论方面,实践比较的缺乏

建筑企业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主体,但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仅仅靠先进技术堆砌是不行的,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此外,在进行绿色建筑发展的时候,有些企业仅仅将其作为一个宣传手段,来进行利润的获取,并没有真正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其建设出来的建筑工程也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无法真正达到建筑节能减排指标。

三、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

目前,在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还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在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必须通过以下措施,推动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对政府资金扶持的相关政策进行完善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政府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政府必须将自己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帮助绿色建筑经济更加稳定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经济资金补贴的水平,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投入,这样才能够给其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物质基础,帮助其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做好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

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时候,做好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绿色环保方面的意识,所以,应该大力的进行绿色建筑经济的宣传。政府在宣传的时候,应该经过调研,将媒体的力量利用起来,通过媒体来进行绿色建筑观念的宣传,这样全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很容易提高,这也能够给绿色建筑经济更好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只有人民群众真正地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愿意支持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更好的实现良性循环。

(三)加强培训工作

想要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仅仅通过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好培训方面的工作,在进行培训的时候,通过实体培训,能够更好地落实绿色建筑经济思想。高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大对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视,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经济人才的培养,确保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满足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四)构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想要推动绿色建筑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必须构建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建筑耗能认证体系、建筑节能认证体系、建筑能源消耗统计体系等。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可以调动社会积极性,加快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步伐。相关部门要根据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加强绿色建筑产品的认证,实施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评价机构,推动绿色经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五)参与到国际交流合作中去,帮助我国绿色建筑更好的发展

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能够将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引入进来,这对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我国在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参与国际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里的国际组织指的是与绿色建筑经济有关的国际组织,要跟随国际绿色建筑经济发展的趋势,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还应该鼓励技术创新,重视相关技术的研发,提高自主研发方面的能力,提高绿色建筑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一切技术水平。此外,参与国际技术合作,还能够对市场的融合进行推动,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

我国建筑行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便必须真正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首先应该不断的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并将其和绿色建筑思想理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不断对建筑行业结构进行优化;其次,在贯彻绿色建筑经济理念的时候,还应该重视建筑行业的投入和回报的比例,这样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行业经济方面的效益。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经济效益才能够提高,从而发生质的变化,真正推动绿色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也在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这给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绿色建筑经济发展,是符合我国建筑发展需要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应该给其政策上的支持,还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去,引进先进的技术,提高科研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水平,推动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帮助我国建筑行业更好地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维良.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思考[J].科技资讯,2014,10:48

[2]张淑芬.关于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究[J].企业导报,2011,21:112-113

[3]梁春艳.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5:17+37

[4]任宏,陈婷,叶晖.可持续建设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