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十篇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十篇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0:50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1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事法学;课程教学;注意问题

一、引言

针对医学院校专业性比较强、医学基础雄厚的学科优势,医事法学不可避免地存在专业面窄、影响面小的尴尬处境。尤其是在医学院校的大背景、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从沈阳医学院医事法学专业开设的情况看,存在着专业发展环境、前景问题以及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第一,专业发展面临的环境不利主要是与一直以来传统法学教育忽视医事法学教育的因素有关,政法院校囿于医学的专业化。不具有开设医事法的能力;综合性大学具有这种能力,但目前国内没有几所开设医事法学专业,造成医事法学只能在医学院校开设,这就割断了与法律界的天然联系。加上起步晚、专业开设时间短,造成医事法专业社会影响小,很多法律实务部门根本不知晓该专业状况,甚至对该专业的存在也一无所知。从而限制了医事法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导致医事法学专业缺乏应有的社会认同。第二,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混乱。医事法学的高度专业化和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使得专业培养的模式也各不相同。有4年制本科、5年制本科。也有6年制本科。学生毕业时授予的学位也不相同。有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有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还有同时授予医学和法学双学位的。这造成课程体系上参差不齐,医学和法学课程比例不一,缺乏统一、科学、有操作性的培养方案。

二、医事法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培养扎实的医事法学教学队伍医事法学专业需要既懂得医学叉熟悉法学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大多数院校都存在医事法学师资队伍薄弱的尴尬,很多教师不能两者兼备。目前医事法学专业专职老师大都是法学专业毕业,懂医学的很少。即使是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的老师,都缺乏临床经验,存在很大的不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不懂医学或缺乏临床医疗经验。老师说不清医学问题或缺乏将医学和法学较好融合的能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医事法学教师队伍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的解决方法是:(1)在法学院校招收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的法学硕士、博士和法律硕士,这些人都有一定的经历,懂得医学,也系统学习了法学知识,但这类人很少,有些毕业后就没有从事一线医疗工作。(2)聘请一线临床医生、各科室负责人或已经退休的老教授为客座教授,定期做专题讲座。他们临床经验丰富。对医疗一线有长期积累的心得体会,让他们结合工作实际,将医院各部门和本科室的主要工作流程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作具体、详尽的讲解。会极大丰富医事法的教学.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医事法学习的重点所在。(3)对于缺乏医学知识的教师,由学校给予必要的支持,采取跟班上课的方式,进行长期系统的医学知识学习,边教学边提高。当然,相对与医学知识而言,对相关涉医的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也是相当重要的,也是更为迫切的,这对于受过专业训练,有法学方法和法学思维的老师来说,更显出专业优势。

第二,设置合理的医事法学课程体系。医事法学专业课程设置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医学课程和法学课程的比例到底该是多少?从笔者所在院校医事法学专业教学计划来看,法学课程和医学课程必修课比例是17

:14,其他院校课程设置比例也大致如此。法学类课程一般是l4门核心课程加专业课程如卫生法学、医事法学、卫生监督学;医学类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护理学等。从课时来看,法学类课时总计990学时左右,医学类课时总计660学时左右。课时比是3:2。这种课程设置体系是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模式,应当说还是合理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医学知识应掌握多少,深度应当多少不易把握,学生常常抱怨医学课程讲授浮光掠影,不够深入。医学实习时间安排少,不能将医学和法学较好地融会贯通。二是法学核心课程偏多。专业相关课程偏少。法学课程除了14门核心课程外,在医事法方面只安排了3门课,还是否应当进一步拓展,向专题化方向努力。比如医事法学70学时,卫生法学70学时。而一门卫生法学涉及了接近18类医事部门法,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献血法律制度、公共卫生法律制度、国境卫生检疫法律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精神卫生法律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食品卫生法律制度、药品管理法律制度、化妆品卫生法律制度、医疗器械管理法律制度、执业医师法律制度、妇幼卫生与计划生育保健制度、医疗保障法律制度等。在70学时内,把这么多法律制度讲彻底、全面,这是很难做到的。专业课程偏少的解决方法就是多开专题比如沈阳医学院计划开设有“医学治疗与法律”专题,主要关注临床治疗中存在的相关法律问题;“人类生殖、家庭与法律”专题,主要关注与人工生殖相关的法律,包括人工授精、代孕以及堕胎等问题;“死亡与法律”专题,主要关注涉及死亡、安乐死、器官捐献等方面;“药品与法律”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4期)专题,主要关注药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的法律。包括药品生产、药品的临床试验、替代疗法等。这些专题题材新,紧扣医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可以大大起到深化课程的作用。

三、完善教学内容

医事法培养的是复合型专业人才,能在将来适应医院管理、卫生监督、司法实务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围绕这样的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医事法学的内容非常庞杂,涉及整个医疗卫生领域。除了基本理论,还包括医政药政管理、初级卫生保健、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传染病防治、卫生检疫、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处理、公共卫生监督等方方面面的法律制度。因此,应当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医事法学的基础上有所侧重。首先。掌握医事法学的基础理论。理解医事法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原则及其研究对象,医事法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医事法的发展历史、渊源及体系,卫生法律关系,医事法的制定和实施,医事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等等。树立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其次,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最主要的卫生法律法规有《药品管理法》、《国境卫生检疫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红十字会法》、《母婴保健法》、《献血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熟悉这些法律,有助于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能得心应手。随着国家对医药卫生改革力度的加大,一系列新的医政药政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即将出台,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将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做详尽的讲解。再次,关注卫生改革和医学发展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卫生改革中出现的诸如医药卫生资源的配置、医疗保险制度、卫生区域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些都应及时在课程中得到完全的体现:医学科学发展也面临着法律难题,诸如安乐死、器官移植、人工授精、基因工程等等,这些都迫切地需要法律加以规范和调整。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保持这种敏锐性。引导学生分析各项法律的优弊,并学会前瞻性地思考。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源咨询

一、研究背景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不过,现阶段我们国家就业矛盾最尖锐的不是人才缺乏问题,而是人才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目前各行业中,在校园外针对校大学生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凤毛麟角,在校内针对医学院校在人力资源的规划管理行业更为少见,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们这个项目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针对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在赣南医学院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份,麻醉学专业学生100份,回收调查问卷200份。

2.研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赣南医学院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随机填写调查表,对医学生就业思想现状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被调查的在校学生对就业的专业对口、专业优势、就业单位要求、就业困难的原因、本身欠缺的素质五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医学、麻醉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对口、专业优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就业单位要求、就业困难的原因、本身欠缺的素质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从性别方面分析,男生和女生在专业对口、专业优势方面认识无显著差异性,在就业困难的原因、本身欠缺的素质、就业单位要求存在显著差异性。在不同年级学生中,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在专业对口、专业优势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就业单位要求、就业困难的原因、本身欠缺的素质存在显著差异。

1.专业间比较

2.年级间比较

3.性别间比较

四、讨论

针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问题,本文通过在学生当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就业的看法和存在的疑问,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1.当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不同专业的学生面对就业专业对口问题、专业优势、较欠缺的素质问题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医学及麻醉学专业学生认为毕业后能否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显得比较重要。面对所欠缺的知识方面问题,不同专业学生大都认为目前相对缺乏如何择业方面的知识。

第二,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在之后就业中是否存在优势问题,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不清楚。在面对自己所欠缺的问题中,高年级学生认为比较欠缺如何处理就业后工作岗位上发生的事件,而低年级学生则更多的认为最欠缺的是对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不足及不熟练。

第三,男女之间对与专业对口、专业优势、欠缺的因素问题都不存在明显差异性,而在对于就业单位要求方面存在差异,如:就业单位对于同专业之间的男女是否会区别对待。

2.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走访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一起讨论学生所当前存在的疑惑,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指导医学毕业生尽量专业对口就业。用人单位指出,医院是专才的工作地,每个医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不同的要求。对于专科医院,如所学专业与用人单位要求专业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优势,比如口腔、中西医等专业。而麻醉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面对的专业对口压力相对较小。

第二,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指出,低年级学生本身医学知识学习不完善,自然会存在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的疑惑。学生通过后期的学习与临床实习将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医学生在后期有在医院实习的一年时间及近期国家也出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因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实习时间与规范化培训时间了解临床工作规范,熟悉临床工作流程,学习高年资医师处理工作中不同事件的经验方法。

第三,引导学生关注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男女学生之间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别,生理上存在生理结构的差别、生理周期的差别;心理上女生相对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的差别;竞争上女生学习上与临床实践上的差别等。另外国家在为维护妇女儿童健康而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也明确规定了女职工在生育周期的假期与工薪问题,这也就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出现职工缺乏及额外福利支出的问题。女学生面对这方面问题,我们要引导他们尽量熟悉国家对妇女的保障措施;引导他们尽量关注不同用人单位对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要求,同时,引导他们调整就业态度。

参考文献

[1]周玉龙.中国人力资源咨询业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5(1):26-28

[2]陈明,封智勇,余来文.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行业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6(2):58-59

[3]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张静.医院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3):125

[5]胡莹,商虹.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差异与生命关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9):75-76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3

【关键词】自主创业;医学生;专利转化

2016年2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会上表示,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且艰巨,今年高校毕业生同中职毕业生以及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共1500万左右,青年的就业群体十分庞大。为了探讨医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专利转化的程度、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问题,本文就宁夏医科大学《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为例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分析。

1医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当下大学生创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本项目团队提出了医学相关的《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这个创业计划。“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以现有医学实验的各类器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器材的不足,如易产生较大测量误差,实验工具使用较繁琐,不人性化等方面进行改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其优良性能后可快速投入生产营销的产业链中。未来我们会将前期积攒的收益投入到新的业务的研发中,将产业转型为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型公司。我们计划公司核心业务为以下三点:第一,利用现有的已经成熟的6项专利,设计成适合医学类科研实验室以及各医学类院校使用的产品;第二,进行市场调查,熟悉各医学类院校使用的实验器材种类与材质,权衡优劣后对现有的实验器材做出适合于各个地区使用的统一的实验器材;第三在现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想法,发现实际情况的不足与缺失,不断研发新的高效的实验器材,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与精确度。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医学生在这样有利于创业的大环境下创业现状仍不太乐观。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这一创业计划分析发现医学生在创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1医学生在创业方面理论知识不足

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受到专业的自身限制,在市场、经济、政策、风险分析等多方面创业必备的知识都存在短板,因此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市场方向,了解商业活动中所透露出的各种讯号,就更加无法对所选择创业方面的市场行情做好理性和正确的分析,容易盲从,容易误判[1],使医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受到了极大地阻碍。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项目组成成员,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熟悉,但是当涉及到市场导向,营销策略,财务分析时,我们就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就发现,不仅仅是该项目团队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医科类院校,这次、这种创业短板普遍存在,进而造成医学生中虽然不乏有许多前景广阔的创业计划项目,但创业率以及创业成功率远远不及理工科院校的这种现状。

1.2医学生创业方向上受局限

对于医学生,在创业方向极大地受到专业的限制。我们仅仅能够做出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计划,例如一些生物医药的开放,医疗技术创新等,在方向的选择上面远不如理工科,可以涉及到生活,饮食,交通,服饰,物流等各个方向。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在于理工科极大地结合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的很多不足。该创业计划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现有医疗器材的改良为各医学类高校提供便利。但是仅从核心技术如产品怎么样加工出来,如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这些方面来讲我们不如理工科院校,我们的优势在于身为医学生我们知道现有的医疗实验器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进行改良,因此很容易获得相关专利,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仅存在与图纸上的专利概念生产为产品,同时这些产品是否在实践中经受得起考验我们就很难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1.3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

对于医学生,受到专业的限制,想要创业的学生比率远低于理工科类大学。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在前期的一些调查发现多数医学生本科毕业后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考研或是规培,最终的想法是进入医院当医生;第二类毕业生选择医院相关行业如医疗器械销售,医药代表等,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但也不需要通过创业来谋求就业机会;第三类毕业生选择留校当老师或是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因此基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较少了,但是由于目前医疗环境恶劣,创业率有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同样的因为专业限制,想要创业的学生多数会选择与校外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同学合作进行创业而不是同专业同学,但这也仅仅是少数,因此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是医学生创业现状不乐观的主要主观原因。

2医学生专利转化生产力现状分析

2.1“校企合作、专利转化”

大学生创业一直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对于缺乏实际管理能力,资金紧张的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医学生而言,直接进行实体创业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是医学生创业的一根救命稻草。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通过专利知识产权质押入股的方式,使其形成科技研发和专利技术持有协同转化创业的可持续循环[2]。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创业计划就是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初期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时候于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公司、厂家进行合作,提供专利技术获得一定的客户源以及市场占有份额,在随后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自立门户,实现自我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医学生在专利的研发上往往不是个人行为而使团队行为,作为医学生容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想要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常常是当下比较前沿的,同时在校学生可以得到在校老师学校的协助,在强大的科研团队下更容易产生有价值的专利。这些专利不仅具有高质量,投入生产后往往也具有高效率,因此假使这些专利保持“沉默”,对于社会而言将是极大地损失,因此医学生科技创新研发出的专利向生产力转化具有极大地必要性。

2.2医学生专利转化生产力的现状

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出的专利向生产力转化,是指大学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通过从事科研工作研发出科研成果,进行专利技术的申请、转让或持股创业,进而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3]。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的培养,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培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机制,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而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与技术转化协同创业的更是成为一种新兴起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形式[4]。但是目前我们发现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专利处于“沉默”状态。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具体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三点问题。2.2.1医学生研发的专利很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该项目拥有6项专利,最早的一项专利申请批准是在2013年,可是直到该创业项目参加2016年大学生“创青春”创业比赛前这些研发专利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将其转化为成品机生产力的意识。我们分析认为在校师生仅仅认为专利可以作为研究成果在评选职称,学年综测上作为加分项,没有真正的发挥这些专利的可利用价值。加之本文前部分提到过的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没有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强烈意识,才导致了这些专利就不会“沉默”了如此长的时间。因此是否有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是推动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关键因素之一。2.2.2医学生研发的专利不被市场认可以《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我们发现,即便我们具有专利转化的意识,医科类大学身研发的专利也很难受到市场的认可。例如该项目的专利之一多用途记滴器,我们联系了相关厂家,但是由于现有的记滴器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作为实验中使用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考虑到这一点,很少有厂家愿意打破当前的市场局面冒风险去生产一批虽然多用途,精确但是有可能缺乏市场的新的记滴器。还有类似的其他三通道的一起专利器材,因为类似的原因加之目前许多高校均多次反复使用自己组装的原理相似的器材,因此厂家认为没有购买专利产生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除了这些因素外,医学生参与研发的其他与医药相关的专利就更加难以进入市场了,因为不仅仅是技术的前沿性,同时药物的安全性以及相关副作用等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因此国内的药物多数是在一些基础药物的机制上进行改良而很少去支持新药的开发。这就导致了专利虽然得到了有关专家认可,但很少有相关企业对其感兴趣。2.2.3医学生专利意识差,未投入生产前已经存在相关产品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6项专利,虽然没有投入生产,但是我们发现许多医院以及学校已经在使用相同原理的器材。这是因为专利在网络上是随时可以查阅到的,只要掌握专利的关键点就很容易的生产出来,因此公司还没有进入市场就受到很大的打击。尤其是很多医学院校,当他们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后。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要不进行批量生产,利用组合的方式同样可以做出相应的器材,加之现在多数器材非一次性耗材,多次使用损耗率低,因此市场需求极度下降。同时作为没有相当创业热情和专利转化意识的医科类学生以及老师来说,多数情况下不了了之,使得类似的产品很难推入市场。

3结语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就有几百万,很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为了提高就业率,国家就要特别增加引导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投资力度也是相当大,对于医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也层出不穷,保证其在艰难条件下的创业热情。根据调查显示,从2006年起,国家为大学生专利发明者、中小企业及中小投资人搭建了一个公益性的交易平台———《全国专利技术转化交易平台计划》,这使得跟过优秀的专利项目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医学生创业时要学会创业形势的多样性,学会利用国家政策、根据自身的优劣势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式和途径。在缺乏社会经验等劣势的前提下学会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积极求助,同时要学会分散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稳步推进创业进程,一步步走向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符茂.“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培养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6(03):125~126.

[2]王帅,汤斌,罗曼曼,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校外合作机制[J].科学创业家,2014,04(下):238

[3]王帅,汤斌,饶懿,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校内沟通机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3):5~6.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4

经济核算是指把医院每一个专业作为核算对象,按照一定原则和方法统计其收支,计算其收支结余,了解投入产出情况,从而满足医院规划、计划、管理和分配等多方面需要的经济活动。因为,医院目前实行医药分开核算,所以,本文所述经济核算中的收入主要是指各种医疗收入,如挂号收入、床位收入、诊查收入、检查收入、治疗收入、化验收入、护理收入、其他收入等,但应不包含出院病人欠费和医疗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经济核算中的支出也主要是指各种医疗支出,如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公务费、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费、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等,但应不包含医疗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和专项支出。

2.经济核算中核算单位的确定

经济核算中核算单位的确定,关系到核算数据的有效性和核算过程中的组织工作,所以一定要认真加以考虑。

经济核算是把每一个专业作为一个核算单位,按专业划分核算单位理由比较充分,这是因为:

2.1能为科主任负责制提供考核资料

科主任负责制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主任对本专业的长远规划、业务发展和经济发展等负有重要责任。只有按专业划分核算单位才能得到有关“专业”的经济数据,才能够了解到专业科主任的尽职尽责情况,从而对科主任的经济责任进行考核。

2.2能为编制执行和控制医院预算提供参考资料

医院的年度收支预算是医院年度内经济方面的总目标。医院的年度收支预算不是空中楼阁,应是建立在各“专业(部门班组)预算”基础之上的预算,医院年度收支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最终实现都依赖于各“专业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和最终实现。只有按专业划分核算单位才能够得到有关编制“专业预算”所需的历史资料,才能把医院的总目标落实为各专业的目标,从而保证医院总目标的实现。

2.3能为医院进行长远规划和决策积累资料

医院在进行长远规划中保留哪些专业,发展那些专业,重点哪些专业,萎缩哪些专业都应有“根据”,根据是哪个专业社会效益好,哪个专业经济效益好。这就有赖于专业的历史资料。

2.4能为医院制定内部分配政策和进行内部分配提供资料

医院内部分配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和向导作用,不按专业核算和分配,吃“大锅饭”,将大大削弱这种作用。

2.5能为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谈判付费标准提供依据

有了个专业的经济收支资料,我们结合的专业的业务统计资料就可以求得有关专业的平均出院人次成本、平均床位日成本和平均门诊人次成本。现在的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一开始往往按全院住院人次平均费用额付费,将来必然过渡到按“病种’付费或按”床日“付费。届时按专业划分核算单位所积累的资料,就为跟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谈判提供了依据。

3.经济核算中核算模式的选择

专业经济核算中核算单位确定了,接着就要统计他们的收支了,目前,对核算单位收支的统计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当有协作医疗收入是,此协作医疗收入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分别划给申请专业(主要是临床部门)和执行专业(主要是技术部门),因为个专业都有了自己的实际收入,所以当各专业有支出时就由各专业自己来承担。一种是把所有医疗收入都当作了临床各专业的收入,因为临床各专业得到了全部的医疗收入,所以临床各专业除了承担自己的支出外,还要按执行的专业协作收入比重来分摊执行专业的支出。此时临床各专业成了实际上的“利润中心“。笔者倾向后一种模式,理由如下:

3.1临床专业在医院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医院的生产经营主要是以临床为中心来进行生产经营,医院的品牌主要决定与临床专业的品牌,病人来医院要做什么检查和治疗,要吃什么药都是听临床医生的,临床医生对吸引病人、提供什么样的医疗服务(包括几十部门)负有主要责任。把临床专业作为“利润中心”就明确了这种责任。

3.2临床专业是医院医疗服务工程的总承揽者和分包者。病人来了首先是临床医生接待,之后他把要为病人服务的工作量分配给其他技术部门,所以临床部门对技术部门的发展负有最重要的责任。把临床确定为“利润中心”就是明确了这种责任。

3.3临床专业是医院收支的根源地。临床医生是病人的接待者,从病人身上取得那一种收入,取得多少收入,取决于医生;支出又是伴随着收入产生,所以临床是医院收入的根源地,因而临床对医院收支(不论是临床的还是技术部门的收支)负有最重要的责任。把临床确定为“利润中心”就明确了这种责任。

3.4临床医生还是病人“有限医疗费用套餐方案”制定者。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其经济条件相差很远,医生往往会根据其病情和经济条件制定出最合适的方案。如果在为病人检查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其他技术部门都把病人的钱用得差不多了”的情况而忽略医生的成绩,会伤害医生的感情,挫伤医生的积极性。把临床确定为“利润中心”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3.5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收费方式趋向一致。今后我们想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收费的方式是按住院病人平均费用定额收费或按病种收费,于是我们就想知道医院每一个专业的平均收费水平和成本是多少。把临床确定为“利润中心”可以实现这个愿望。当然,把临床确定为“利润中心”以后,技术部门、后勤班组和职能部门就成了责任中心,有收入的技术部门成为虚的“利润中心”(收入重复计算1次),无收入的班组职能部门成为虚的成本中心。

4.医院经济核算中收支统计的要点

4.1临床部门收支的统计办法。本部门申请,本部门执行的收入100%计入;本部门申请,技术部门执行的收入100%计入;本部门申请,其他临床部门执行的收入按协商比例计入(为了照顾每一个专业住院病人平均收费水平等指标的计算,此条可转换到指出方面处理,不影响收支结余结果的计算)。(2)技术部门收入的统计办法。本部门执行收入100%计入。(3)临床部门支出的统计办法。本部门的支出100%计入;技术部门的支出,按申请给技术部门的收入的比例分摊计入(分摊的支出超过申请收入的85%时,超过部分不在计入)。(4)技术部门支出的统计办法。本部门的支出100%计入。

5.经济核算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按专业进行经济核算,还会出现以下问题需要研究:

5.1临床专业的双重任务问题。经济核算条件下,一个专业既有医务部管辖范围的住院业务,又有门诊办管辖范围的门诊业务。怎样安排人力,圆满地完成这双重的任务,是个临床专业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5

关键词:医患关系高三学生专业选择

empiricalinvestigationtothestatusofthe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seffectionontheprofessionalchoiceforhighschoolseniors

--Forexampletozhongjiangcountydeyangcity

objectiveinvestigatetheeffectofthe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statusoftheprofessionalchoiceforhighschoolseniors.analysisofthecausesandmakerecommendations.methodsByhomemadequestionnaire,andfromtheDeyangCityZhongjiangCounty,takerandomsamplefromthreehighschoolsof300students.ContentCognitiveof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Factorsofprofessionalchoice,theimpactofthecurrent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onaprofessionalchoice,Statisticalanalysisbyusingexcle2007.Result66.53percentofhighschoolseniorsbelievethatthecurrent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willaffecttheirchoiceofthemedicalprofession.Conclusionthecurrent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hasobviousinfluenceonhighschoolstudentschoosethemedicalprofession,thegovernmentandthecommunityneedtopaycloseattentiontothisandtakereleventmeasures.preventfurtherdeteriorationofthe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

Keywords: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middleSchoolStudents;Choiceofprofession;

当前,医患纠纷和冲突频繁发生,仅2013年就发生了多起医务人员被恶意打伤甚至致死事件。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即将进行专业选择的高三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根据中国医师协会2011年的调研显示:医师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医的只占6.80%,继前三次的10.89%、10.40%、11.90%之后再创新低,从中可以看出,医务人员自身对医疗环境十分担忧,紧张的医患关系已严重影响到医生的执业环境和执业心态[1]。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医患关系对高三学生选择医学专业的影响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

一、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以德阳市中江县三所高中为目标,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随机抽样300名高三学生,其中文科生占总人数48.89%,理科生占总人数的51.11%。

2.调查内容及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医学专业的认知、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的因素、选择医学专业的意愿及原因、当前医患关系对高三学生医学专业选择的影响度5个方面,共计16题,题目类型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由专业老师指导进行调查,现场填写回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9份,有效回收率93%。

3.统计分析整理问卷,将有效数据录入excel2007,建立数据库,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

二、结果

1.对当前医学专业的认知

关于对医学专业的了解程度:其中12.22%的人了解,87.78%的人不了解,通过网络渠道了解的占29.12%,报刊杂志占26.79%,广播占2.4%,周围人口头传播占41.67%。

2.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认知

在医患关系的认知方面,有14.45%的人选择非常紧张,55.13%的人选择比较紧张,26.99%的人选择一般紧张,只有3.43%的人选择不紧张。47.18%认为医生道德和医患沟通程度是影响医患关系两个较大的方面,社会上有必要加强医患沟通,对于医生本身也要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从而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其中,在医患关系的认知方面,以哈医大医院发生的患者捅死实习医生这一实例来了解高三学生对此类事件的了解程度及看法,有32.32%选择知道,有67.68%选择不知道,其中选择知道此类事件的同学中有35.96%选择愤怒,31.09%选择难过,25.09%选择同情,4.49%选择没感觉,3.37%选择高兴。

在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方面上,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态度对其有直接影响,另外,媒体关于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也有间接的影响。其中认为医护人员社会地位很高的占4.83%,认为高的占44.24%,认为一般的占50.19%,认为很低的占0.74%。

在医护人员的态度方面,有2.23%的人认为医护人员的态度很好,13.38%认为较好,56.51%认为一般,27.88%认为冷漠。而关于媒体对医患关系的负面报道有68.82%的人选择相信,有10.27%的人选择不相信,20.91%的人选择无所谓。

3.选择医学专业的意愿及原因方面

对于医学专业的选择,其中有23.33%的人选择医学专业,76.67%不选择医学专业。其中对选择医学专业的原因分析,34.29%和26.67%同学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和家人的意见而报考医学专业。所以,如果被正确引导,医患关系对其专业选择不好的影响会大大降低。

4.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专业选择的影响度

当前逐渐加剧的医患矛盾对学医的理想的影响,其中有9.13%选择会动摇,15.21%的人不会动摇。而且当前的医患关系对选择从医的意愿的影响中有33.47%的人选择愿意从医,而66.53%选择不愿意。

三、讨论

1.医患关系对高三学生对医学专业选择的影响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医患关系现状对高三学生专业选择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紧张的医患关系第二:高三学生缺乏对医学专业的了解。因此,致使大多数高三学生认为医护行业是一个高压力、高风险的职业,降低了高三学生对医学专业选择的热情,从而出现许多医学院校高考投档断档的现象。

2.高三学生医学专业选择认知度偏失的现状解决方法针,经过讨论得出以下两大方面的措施。

2.1解决紧张的医患关系的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措施。其次,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养,提升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医疗机构应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还应建立医疗告知制度,增进医患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最后,还应重视媒体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引导媒体客观、全面、公正地报道医患纠纷事件,正确评价医务工作者[2]。

2.2增加高三学生对医学专业的了解争取在学生其有意向的情况下,鼓励选择医学专业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的高三学生对医学专业的了解甚少,只有少数人了解,并且是通过周围人的口头传播,相关机构要加强对高三毕业生志愿填报时医学专业的宣传,比如说一些高等学校可以在高三学生填报志愿阶段进行阶段进行宣传相关专业信息。

总之,我们要从两方面着手,进一步解决当前严重的医患纠纷并纠正广大高三学生对医患关系的错误认识,并且增强医学专业相关知识的宣传,从根本上解决医学院生源不足的问题,减少因外界因素对高三学生医学专业选择的错误引导,增强学生们选择医学专业的信心,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第四次执业医师状况调研报告[eB/oL].(2011-08-08)[2012-11-21].

[2]贺桔英.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策研究

[3]梁万年.临床医学研究方法、第一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72-284

[4]佚名.我不想再做医生,哪怕去擦皮鞋[n],中国青年报?2007-05-29(7)

[5]夏林张炎如罗丹刘付其张莉.当前医患关系对医学生职业认知度的影响

[6]陈穗琳邹传伟.当前医患关系主要矛盾及化解方法分析

[7]吕兆丰,王晓燕,张建.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研究---全国十城市典型调查[J].中国医院,2008,(12):25-31.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6

德睿医疗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咨询业务董事总经理

最近,一位院长很诚恳地问我:医院应该如何评估咨询公司及其提供的服务?如何确保买到的服务是能帮助到医院的?作为既做过买方也做过卖方的专业咨询人员,我看到很多医院管理者都有类似疑问,同时也观察到中国医院管理者少有购买专业服务的经验,而他们已有的产品、设备评估和采购经验又不适用于购买专业服务,以并不适用的经验评估所购买到的专业服务,管理者往往难以满意。我认为,中国医院管理者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理念,相信他们在了解这些理念后,在购买专业服务的时候能够做出更好的采购决策。

第一个理念是,医院评估和购买专业咨询服务是一个降低医院不确定要素的过程。医院管理者需要认识到不确定要素的来源,而服务方有责任帮助管理者降低不确定性。管理者面临的不确定要素主要有三个:

应该选哪个公司?这家服务机构与行业里其他机构的区别是什么?咨询服务方应首先为管理者回答这个问题。

投资值不值得?管理者需要说服医院管理团队:较高的咨询服务费是值得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下面第二和第三个理念。

医院通过购买服务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管理者想购买服务的原因是他们感受到了问题,但又常常不清楚问题根本所在。服务方有责任帮助管理者有条理地弄清楚问题所在。但要做到这点,挑战很大:有时管理者认定的问题并不是真正问题;有时管理者对问题仅有零碎的认识,需要服务方全面清晰地分析整理;更多的时候,管理者仅告知服务方有限的信息,把理清问题的责任完全交给服务方。不论哪种情况,没有弄明白咨询项目是为解决什么问题而购买的,就等于是进行没有目标的咨询,很难获得成功。

这也引出第二个理念,医院管理者评估服务方时应该着重考察服务方对医院所面临问题的理解程度。

服务方经常采用“外在”和“内在”两种方式销售服务。服务方采用“外在”方式时会强调方法学、优秀顾问和成功案例。特别是当服务方对医院管理者面临的真正问题并不理解时,会通过这三个指标强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管理者要意识到其局限性:方法学仅仅是服务特性的描述,而没有关注服务的产出,应该先想明白要解决的问题,再看解决方法;优秀顾问毫无疑问是专业服务公司最大的资产,但是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是怎样把有经验的顾问能力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助力,而不仅是简单的依靠信任就做出购买决定;成功案例看起来最有说服力,医院也很容易被成功案例所迷惑,而忽略了对服务方如何在案例中解决客户特定问题的考察。

因此,评估需要回到“内在”方式,评估过程是个双向了解和建立信任的过程。理想情况是由管理者告诉服务方“医院碰到一个问题,是这样的,怎么解决”。可是很不幸,医院习惯了评估产品的思维,把证明服务方能力的责任完全交给服务方,没有给服务方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他们抓住医院面临的管理问题的习惯,这最终会伤害医院。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7

[关键词]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对策

[作者简介]周湘梅,温州医学院学生教育与发展研究所教师,哲学 硕士,浙江 温州 325000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194―04

一、对象与方法

2008年12月,本课题组自行设计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内在因素:自身综合素质、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外在因素:社会、行业、用人单位、学校等;随机抽取浙江省有代表性的11所中医院的实习生,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调查问卷。问卷采用4级评定。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1078份,回收率为98.%;经审核后得到有效问卷991份,有效率为90.99%。其中男生占46.28%,女生占53.72%;城镇生源占30.31%,农村生源占69.69%。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影响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内在因素

1.自身综合素质

在对综合素质、学科及专业、社会关系、机遇等影响就业的程度的调查中,其中综合素质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排在第1位。对于中医专业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问卷设计包括学习成绩、工作经验、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学历层次、求职技巧、外表形象、党员学生干部及在校期间所获得的荣誉及奖励等。在“您对自己的素质(实力)在择业中的竞争力评价”这一问题,只有4.56%学生评价自己实力雄厚,志在必得;34.11%的学生表示有实力,找个单位应该没问题;43%的学生认为自己实力平平,缺乏竞争优势,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自身竞争力的评价普遍偏低,信心不足,30.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些欠缺。

实用思想成为人才市场的主导,许多用人单位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实践经验”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据调查结果显示,63.48%的学生对此认为影响很大,33.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就业中起主要的作用,成为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大学生的综合认同率也较高,达68.30%。此外,“高学历”在目前就业中已趋于优势,用人单位在录用人才时,已比较看重学历层次,“非高学历不招”的现象比较明显。学历层次越低,就业率越低,为此“学历层次”已成为影响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本次调查中,80.6%的学生认为“学历层次”对就业有比较大的影响。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寻求缓解就业压力,本科生中有66.34%的学生打算考研,有30.69%的学生对读研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和迷茫。

“求职技巧”、“人文素养”、“外表形象”、“党员、学生干部身份及在校期间的奖惩荣誉”也是影响中医生就业的比较重要因素,学生对其重要性的认同率分别为35.9%、18.56%,10.47%、7.26%,“求职技巧”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专业知识、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集中反映,“人文素养”包括学生职业素养、心理知识、伦理关怀、中医传统文化熏陶对医院良好的医患沟通关系很重要,所以“求职技巧”、“人文素养”比“外表形象”、“党员、学生干部身份及在校期间的奖惩荣誉”更易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

2.就业观念

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学生普遍关注未来的就业去向,多数同学从待遇、出路和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考虑。本次调查中就业观念主要包括四方面的问题:期望就业地区、期望就业单位性质、职业性质、期望的薪水标准、就业目的。

对“您理想的就业地区是(择三排序)”这一问题的调查,学生认为是内地省会城市、内地中小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对“您希望进的医院级别是”,50.34%的学生选择市级医院,20.22%的学生选择县级医院,约10%的学生分别选择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基层卫生院和民营医院;对“您理想的职业性质(择三排序)”这一问题,学生认为是临床医生、行政管理、基础医学研究;对“您期望的月薪”,60.15%的学生选择2001~3000元,30.24%的选择1001~2000元。对“您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择三排序)”这一问题的调查,学生认为是实现自身价值、满足个人物质文化需要、追求个人目标。

从以上对学生择业期望的分析来看,部分学生感到“就业形势严峻,希望去到基层工作”。与往届毕业生相比,在就业问题上态度似乎更加“务实”了,更多地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实现个人目标,追求有品质的物质文化生活,很少同学谈到要为社会作贡献。但大部分学生的理想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性质存在趋同现象,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些地区和单位良好的工作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不错的待遇对毕业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还不是很准确,大多数市级特别是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甲等公立医院都趋向于招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缺乏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存在怕难、怕吃苦等心理,期望过高,与自身的素质不相符合,造成了部分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单位。

3.就业心理

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就业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心理压力缓解途径及学校的心理辅导等。28.13%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很大,41.22%的学生认为就业压力比较大,只有5.11%的学生认为没有压力,其他的认为压力一般;在就业过程中,35.26%学生承认存在烦躁焦虑心理,11.24%的学生存在抑郁消沉心理,还有7.26%学生存在自卑与嫉妒心理、怀才不遇心理,只有46.24%的学生保持热情积极的心理;在“您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中医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否重要”这一问题的回答中,27%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61.23%的学生认为重要,只有11.7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在寻求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途径时,40.14%的学生寻求同学、朋友帮助,33.25%的学生需求家庭帮助,12.33%的学生回答自我调适,还有10%的学生寻求学校、老师帮助;在“您认为学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关心如何?”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只有8.66%的学生认为重视或关心,15.

21%的学生对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情况不清楚,30%的学生认为不重视或不关心,18.56%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中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压力很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学校对学生就业的心理辅导不够重视,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调查也反映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中医学生的顺利就业很重要,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与辅导。

(二)影响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外在因素

影响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外在因素主要是就业政策与就业市场、社会用人观念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等。

1.就业政策与就业市场

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有些城市接纳毕业生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因素的限制,户口问题成为毕业生合理流动以及单位自主招聘人才的极大障碍。为此“就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中医学生的就业,本次调查中学生的综合认同率为30.14%。笔者在分析择业就业的主要途径时发现,选择“招聘考试”的学生80.12%,远远高于其他选项,选择“人才市场或招聘会”的学生只有18.19%,为此“就业市场”在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中作用不大。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大多数用人单位倾向于学生的实践技能,需要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没有中医专业学生的专门招聘会,在政府和学校举行的医学类的招聘会,需要招中医专业的学生很少,据调查,只有5.24%的单位需要招该专业的学生。这说明就业市场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择优、有序、专业的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学生就业市场所必需的信息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尚未建立。据调查,有21.0%的学生认为“人才市场”对就业有很大影响,而30.6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只有24.34%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

2.社会用人观念

社会用人观念不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而且还会因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性质而异,许多用人单位在录用时,对毕业生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和性别、所学专业、实践能力、学历层次、学校知名度及外表特征等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学生实践能力、学历层次、外表特征在前面的调查分析中已经阐释过。对于“学校知名度”的调查,58.26%的学生认为它对就业影响很大。对“家庭背景与社会关系”和“性别”的调查,发现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性别歧视在就业的影响作用依然存在。48.26%的学生认为“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对就业影响很大,46.60%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影响,这说明许多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照顾关系的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尽管在法律上已经是男女平等,但在女生就业过程中仍然遭受很大的歧视,在本次调查中,学生对影响就业的“性别”因素,33.58%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56.0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影响,二者之和为89.60%。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女性的不公正评价,以及女性自身的心理弱点和生理差异。“对于所学专业”的调查,80.53%的学生反映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求职相当困难。相对于西医专业的学生,中医专业的学生对求职成功很有信心的只占7.23%,有些信心的占8.36%,几乎没信心的占29.1%,这说明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感到实实在在的压力,缺乏专业信心,专业思想不够巩固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主要是人们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理解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刚毕业年纪轻,没什么精深知识和技能,缺乏经验,不能胜任该工作。而且大多数的中医医院也没有完全进行中医治疗,所以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大,其他的医院需求就更少了。

3.学校的实践教学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实践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中医专业是培养临床人才的专业教育,在“您认为学校在中医生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调查,60.23%的学生认为学校学的与社会需求脱节,50.03%的学生认为在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方面不够,40.24%的学生认为专业设置不够合理,40.5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这说明中医学科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没有形成专业“品牌”优势和塑造“品牌”学生,中医教学和就业脱节,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不高。

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对学生就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您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存在哪些问题?”的这一问题调查,80.12%的学生认为收集就业信息不力,60.14%的学生认为就业技巧辅导做得不够,30.50%的学生认为办理就业手续不顺畅,10.33%的学生认为工作人员素质欠缺。在“中医专业毕业生最希望接受的就业指导内容的调查中”,排在前3位的是:就业技巧、择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而学校给予这一方面的指导很少,就业指导中心还不够健全,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人才和毕业生心理辅导师,不能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就业渠道单一,大多是学生处提供就业信息,没有针对中医专业特色的专场招聘会;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医德医风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和培养还不够。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中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从本次调查来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还在于学生的自身条件,因此,学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新的素质教育体系,增加学生的理想信念、人文素质、医德医风等非智力因素教育和培养。通过教育引导,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来提高中医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中医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结构

专业教育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变化,合理调整中医专业和培养方向,要将人才结构与需求结合起来,既要发扬中医优良的教育传统,又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育创新和技能的训练。要加强临床教学师资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进行中医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扎实学生专业基础;要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和就业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经验,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信心,形成专业“品牌”优势和塑造“品牌”学生,努力培养和造就能够推动我国中医医疗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三)完善和创新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1.倡导就业指导“以人为本”的全程全员育人理念,提高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素质

全程就业指导是指时间上的长期性:针对中医专业学生特点,分期做好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全员就业指导是指内容上的多样性:即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指导、观念指导、心理指导、人文素养指导和面试技巧指导。因此,学校应加强中医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有所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使他们对将来的就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明确的目标。

2.要充分认识中医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健全就业指导机构

建立校院两级就业服务体系,比如,在学院单独为中医专业学生配备由中医专家、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学校要与社会的人事和劳动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逐步建立和规范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举办中医专业招聘会。

3.拓宽就业渠道

建立中医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大信息搜集力度,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并与各家医院、各级人事部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等,通过互联网达到供需双方信息快捷沟通。

[参考文献]

[1]霍勤.试探中医专业临床教学的困惑与出路[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8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pharmacy;criterion;investigate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9年3月16日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医院均照此标准遵照执行。2009年5~6月,按照《标准》的要求,笔者调查了本地区27家医院,包括8家三级综合医院、4家三级中医医院、10家二级综合医院、5家二级中医医院,并就各医院的中药房存在的问题作了比较分析,希望能为新标准的执行工作提供参考。

1各类医院的达标情况

将《标准》内容分解成9个项目,对上述医院中药房符合情况分别调查,汇总调查结果见表1。表127家医院达标情况统计(略)

从表1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中医医院符合标准情况优于综合医院,这与中医医院领导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项配置中医药经费、设备购置有财政资金扶持有关。第二,三级医院优于二级医院,这与等级医院评审、考核时,三级医院药剂科的考核要求高于二级医院有关。

2存在问题分析

2.1部门设置存在问题

《标准》要求:中药房至少设有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中药房可分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在27家医院中,只有10家医院中药房达到此标准,其余17家医院均将中成药与西药合并,由西药房负责中成药的调剂工作,中药房只负责中药饮片的调剂。医院如此设置是由于法规没有明确中成药由中药房或西药房管理:医药机构在完成药事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相关药学部门;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多数医院为简化药房管理流程,节省人力、物力,而存在上述问题。药学服务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有资料表明无中医教育背景的西医开具了85.05%的中成药处方[1],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格处方6.73%[2],这就需要药师严把处方审核关,中药房专业技术人员均经过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学习,能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处方。故《标准》确定中成药由中药房管理,纠正了目前多数医院中成药管理存在的误区。

2.2人员配置存在问题

2.2.1《标准》要求: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20%,中医医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至少达60%。从各医院调查综合的数据,表面上只有5家二级医院没有符合标准,但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大出入。按照《标准》,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应是在中药房工作的人员比例,但各家医院在统计时往往把西药房、病区药房等处工作的中药专业人员也全部统计入内,导致各家医院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符合标准。如果真正以从事中药工作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比例,9家中医医院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平均为42%,18家综合医院的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分别平均为14%,本地区只有4家医院符合此标准。

2.2.2《标准》要求:中药房主任、中药饮片调剂组、库房导购负责人、调剂复核人均应有主管中药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在调查的27家医院中,只有11家三级医院有4位以上主管中药师。各家二级医院本身药学人员紧缺,如果也与三级医院同等要求,估计较长一段时间内很难达到标准。

2.2.3《标准》要求:煎药室负责人应为具有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煎药人员须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27家医院有22家设置煎药室,只有3家三级中医医院煎药室配备一名中药师为专职负责人,其余医院煎药人员均为医院聘任的合同工,此类人员由于薪酬、劳动强度等问题流动性较大,且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非每年举办煎药人员相应培训,故部分煎药人员没有取得相应资格也在从事煎药工作。

2.3药房面积存在问题

《标准》要求:中药饮片调剂室的面积三级医院不低于100平方米,二级医院不低于80平方米。此标准只有8家医院符合。其余19家被调查的医院中药饮片调剂室、中药房办公区域、二级仓库等几项相加能达到此标准者也只有12家。各医院近年来业务量均在上涨,医院各科室场地需求紧张,中药房作为一个需占较大面积且产出不高的科室,工作场所面积往往被相应压缩,分流给收费处、各类便民服务处等。

3结语

目前,我省医院中药房参照的标准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和《浙江省医院药事管理控制考核标准》,主要偏重西药一块,对中药笼统带过,内容多年来未做大的修改。本调查结果表明,对照《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各家医院的中药房都存在不少差距,符合我省医院中药房的实际情况,表明不论中医医院或综合医院,中药房达标建设的任务都十分繁重,重点是加强中药人员、药房面积等硬件建设。

参考文献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9

【关键词】中医药;查新;科研需求

中医药科研追求的目标是“发展”和“创新”,这是课题得以成立的基本依据和价值所在。对于查新工作和查新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以及医学临床和科研人员对查新的需求,相关报道鲜见,尚未有从需求角度出发了解地域性中医药科研查新的现状,通过数据论证并作分析研究的文献报道。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从1992年开始开展中医药科研课题查新工作。我们认为,只有深入了解科研人员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抓好查新报告的质量关,才能更好地为目标人群服务。

1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

本项目采用半开放式问卷调查表形式,通过邮寄、电子邮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途径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对本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和科研机构、研发制药企业等查新工作用户需求的调查,了解目前上海市中医药科研查新工作的现状,并作总体评价;通过需求分析查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对策研究,为科研查新提供参考。

2研究结果

2.1问卷表回收率

2007年7月-2008年12月,本研究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65份,回收有效问卷223份,总回收率61.1%。其中以手工形式发放202份,回收189份,回收率93.6%;电子邮件形式发放163份,回收34份,回收率20.1%。

2.2受访者单位信息

按性质划分,大学及其附属单位126份(56.5%)、医疗机构80份(35.9%)、科研机构11份(4.9%)、民营机构1份(0.4%)、药材饮片生产机构3份(1.3%)、药物研发机构2份(0.9%)。

按专业划分,中医专业71份(31.8%)、中西医结合专业63份(28.3%)、中药专业8份(3.6%)、西医专业68份(30.5%)、药学专业11份(4.9%)。

在198家医疗单位中,三级医疗机构129家,二级医疗机构64家,一级医疗机构5家。

2.3受访者个人信息

受访者共223名,其中男性114人,女性109人。参与课题研究有197人(88.3%),其中担任各级别课题负责人有128人。从受访者年龄分布情况看,各单位科研与临床以中青年为主(见表1);从学历结构可见,研究生学历占63.2%,大学专科以下学历者年龄均在51岁以上(见表2);从所学专业看,曾作或有查新意向者绝大多数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及中药专业人员(见表3);从受访者职称情况看,因部分查新事务联系人非课题负责人,故高级职称比例刚过半,在实际操作中,课题负责人大多为高级职称(见表4);在受访者从事工作性质的统计中,“纯临床”比例较高,可能与部分受访者将临床科研划入临床工作范畴有关,此处仍以问卷实际填写为准(见表5);因受访者学历普遍较高,故从事专业工作年限以20年以下居多(见表6);从每年专业工作情况来看,本次调研的受访者以临床为主,科研为辅,教学时间较少(见表7);从受访者承担课题情况分析,以市局级和部级项目居多(见表8)。表1受访者年龄分布情况(略)表2受访者学历分布情况(略)表3受访者所学专业分布情况(略)表4受访者职称分布情况(略)表5受访者从事工作性质分布情况(略)表6受访者从事专业工作年限分布情况(略)表7受访者年专业工作时间分布情况(略)表8受访者承担课题情况(略)

2.4受访者对查新机构的评价及需求

本次调研的223名受访者中,有191人曾委托过查新,其中曾作过1~2次查新者71人(31.8%),曾作过3~5次查新者84人(37.7%),曾作过6次以上查新者44人(19.7%)。另有24人本栏未填。

委托查新机构包括: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医学科技情报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第二军医大学图书馆、浦东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江西省医学情报所、厦门大学。

经对委托本馆查新的158名受访者的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对检索工具、检索策略、相关文献选择、文献比较和结论分析的评分在4分以上者占80%以上,说明绝大部分受访者对本馆提供查新服务的质量满意,但从具体数据分析可见,评价最高的是检索工具,考验查新员业务素质的“相关文献分析”、“文献比较”和“结论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见表9)。表9受访者对本馆查新工作的评价(略)

在对其他查新机构的评价中,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检索工具”与“检索策略”方面获得相当高的评价,其他项目的评分也较高,综合实力远在其他查新单位之上,作为综合性查新服务机构,其软硬件设施及查新员队伍实力雄厚。

根据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受访者对查新范围的需求依次为:期刊(83.0%)、科研成果(70.0%)、研究报告(52.0%)、书籍专著(42.6%)、国家专利(42.2%)、会议论文(39.0%)、多学科原始文献(30.9%)、多语种原始文献(28.7%)、内部资料(22.4%)、标准条例(21.1%)和法律法规(5.4%)。经进一步分析,学历和职称无明显差异。

受访者对查新内容的需求依次为:中西医结合专业(70.9%)、中医专业(65.0%)、新药研发领域(40.8%)、跨学科研究(32.3%)。其中跨学科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化学、化学和物理专业。

在查新形式需求方面,课题查新需求占90.1%,引文查新需求占33.6%,定题跟踪需求占28.7%(13份未填)。选择网上提交方式占3/4。选择定题跟踪的64位受访者中,从职称分布来看,以高级职称为主,这可能与高年资临床人员有较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关;从专业分布来看,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希望定期获取相关信息,西医和药学人员的相关需求较低,可能是这些专业对西医学信息需求大于中医学信息需求。

在查新员知识结构的需求方面,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医学、西医学、中药学、统计学、西药学、生物化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3查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3.1查新服务对象和目标有衰减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资源越来越丰富,用户获得信息的途径已经不再单一,到科研查新机构查询信息已经不再必须。一方面,中医药科研工作得到各单位的重视和支持,许多单位在软硬件设施上更为先进,我们的服务对象和目标的范围正呈萎缩之势。如从本次调研统计可见,有查新意向者以学校、医疗和科研机构人员为主,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药物研发和生产机构少;参与调研的机构以中医相关专业为主,其他专业较少。本次受访者中,有83%承担区县以上级课题,并且在需求中选择课题查新者占90.1%,从调研中可见,受访者中持“查新主要用于成果及项目申报”观点者较多。在一些综合性高等院校,用户可直接通过局域网查询medline、Ca等多项国际专业数据库,随着网络的普及,科研人员可自行掌握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3.2查新机构增多,竞争激烈

目前本市有多家单位开展医学科研查新工作,本馆一般承担中医专业科研查新任务,故在受访者的专业分布上绝大部分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与中药专业。由于医学研究深度和广度的加大,跨学科、跨专业研究越来越普遍,不再有明显的中、西医专业界限,老牌西医查新机构的介入,加剧了中医科研查新的竞争。本次调研的受访者对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等机构的查新认可度较高。此外,综合性大学图书馆、浦东科技情报中心等依托高校或政府部门的支撑,拥有大量齐全的检索工具,加上各学科充足的人才资源,都是开展医学乃至中医科研查新的新兴力量。

3.3中医科研活动尚未向基层发展

从受访者所属医院级别来看,以三级医疗机构为主,反映了目前本市中医科研实力分布极不均衡,申报科研项目还是以大医院为主。但根据2006年和2008年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申报情况来看,一、二级医疗机构申报科研项目的积极性有不断升高之势。这一方面与近年来专业职称晋升中科研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级医学专业人才从各地来到上海,充实了本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专业队伍,特别是改变了以往一、二级医疗机构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在上海中医学科传统优势项目不断深入研究的同时,也引进了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有利于本市中医学科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到本馆查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增加,这是一个查新服务的潜在市场。

3.4科研人员对查新工作和查新报告的理解不够全面

从受访者反馈意见来看,有部分科研人员对查新没有充分的认识,将查新等同于专家评审。首先,两者的依据不同。专家评审主要依靠专家本人的专业学术知识、实践经验及其个人所了解的专业信息,对课题或成果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作出评判;查新是根据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对课题或成果的新颖性作出客观的评价。其次,两者的侧重点不同。查新主要是评价课题或成果的新颖性;专家评审则侧重于对课题或成果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作出评价[1]。

4应对策略

4.1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加强机构资源建设

有受访者提出“检索工具软硬件要跟上国际信息发展步伐”。要对一项科研项目是否新颖作出评价,这个评价系统必须完备并得到公认。从这次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学及三级医疗机构希望获得多语种、多学科相关原始文献,最好能翻译成中文。管理类软课题申报单位希望了解国家部委及上海市的标准条例。某些部级和部级项目要求提供SCi索引和引文情况。其中medline全文、中英文引文数据库的需求最高。

4.2不断提高查新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查新质量

查新员除要有认真敬业的精神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研究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准确捕捉信息并分析对比,以保证查新结论的科学性与客观性。随着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研究课题也向高难度、跨学科、多元化方向发展,查新点甚至具体到某一指标或某一检测方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国外最新研究动态,将国际医学界的先进技术引用到国内,有相当一部分查新项目查询到的相关文献全部是外文,这就要求查新员同时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某些项目的核心技术甚至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合成等其他学科领域,这又要求查新员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了解行业最新动态。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查新员要加快知识更新频率。高素质查新员队伍是高质量查新报告的保证,也有利于拓展查新增值业务。

4.3成立查新专家顾问团,保证查新报告高质量

查新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查新报告的准确性。查新员的知识结构和科研经验有限,对课题相关内容的了解毕竟不如课题组,在查新策略、相关文献选择与比较上可能不能令课题组十分满意,这就需要成立一个查新专家顾问团,由精通查新、临床各科和科研三方面的专家组成。查新专家指导查新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临床各科和科研实验专家在文献选择与比较及结论分析方面把关,可以提高查新报告的准确率,也可避免对数据库的过度依赖。此外,还应向部分对查新认识有偏颇者多宣传查新的意义,并以高质量的查新报告来获得认同。

4.4深入了解需求,实施分层次定制化服务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虽然各委托单位都是为了申报科研课题前来查新,但各级医疗机构、大学、企业之间对科研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定制化服务: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提供独特的专门化的服务,即因人而异,因不同需求而异的按需服务。

高端需求:大学和三级医疗机构科研基础较好,信息设施齐全,其需求不只是简单地出具一个新颖性结论,而是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的相关研究进展,在科研思路方面提供参考意见。由于各单位和专业人员的研究方向相对固定,所以希望上述分析形成报告定期送达。针对这项需求,可以组织一个以查新室为核心、多个科室(外单位亦可)共同参与的科研智囊团,按学科将查询到的相关科研资料分发到高级专业人员手中,定期将分析报告送交用户。如能培育一批固定用户,则查新部门亦可掌握本市中医科研动态,既可避免重复研究,又能牵线相关单位提供合作与推广的机会。

低端需求:一级与部分二级医疗机构科研基础相对薄弱,不熟悉查新工作,不会提炼创新点,看不懂查新报告,需要提供填写指导;对国内外同类研究进展不了解,不知道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往往要求查新员帮助寻找突破口;需要大量全文资料,外文文献提供中文文摘,主要相关外文资料提供全文翻译。针对这些需求,可以开设一些科研信息方面的继续教育讲座。

中介与推广:希望了解本市范围同类研究的开展情况,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另一方面可以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研究。部分专业人员欲将自己研发、拥有知识产权的项目转化成产品,希望了解市场情况并联系企业。制药企业希望了解本市开展较好的科研项目,开发投入市场。针对这项需求,需要培养兼通中医、知识产权与药物研发的查新人员。

4.5完善管理,建立查新信息档案

为保证查新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应建立一整套严谨规范的规章制度。通过本次调研,可以查新用户为中心,拓展情报增值服务领域,激发出查新用户的潜在需求。可将查新委托人相关信息分类建档,主动定期与查新委托人联系,及时了解查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并加强定制化服务的宣传,提高科研人员对此类服务重要性的认识,以寻求查新部门更大的发展空间。

4.6加强与同类查新机构合作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

可到本市或外省市开展查新服务较好的单位考察与调研,根据需求增加检索工具的投入,或与相关单位协商采用合作的方式共享部分检索工具,也可提高利用率。定期派员前往上述单位开展专项学习,形成查新员定期轮流学习交流的模式。

总之,要在查新市场中立足,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使用户在实践中体会到查新工作的重要性,以用户的口碑为己任,才能真正做好查新工作。

中医方面的专业问题篇10

一、专家辅助人概述

(一)专家辅助人的概念

专家辅助人是指在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经验,为了充分保证委托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出庭辅助当事人对案件诉讼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专业问题,做出自己的陈述和论断的人。在我国一些涉及专业知识的法律诉讼中,为了能够查清案件事实,更加公正的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从立法上规定了专门的鉴定人制度,从法律层面确认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对司法鉴定制度缺陷的一种弥补。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作用

专家辅助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对鉴定意见的证明效力进行审查。2.强化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出具的鉴定结论的监督。3.对法官确定是否采信鉴定意见进行帮助。专家辅助人运用其专业知识提出的意见,能够最大程度从已经形成的司法鉴定结论中发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帮助法官从多角度看待案件实质问题,有利于审判人员形成更加科学合理之心证。

(三)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

什么样的人可以充当专家辅助人,理论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全面理解专家辅助人的定义不能局限于专家二字的表面意义,如前对辅助人作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专家辅助人是在诉讼中具有陈述专业技术问题,并能够对其进行解释、说明的独立个体,任何能够掌握专业技术问题的人,都应当包括在专家辅助人的定义范围中。在尚未建立健全专门的专家辅助人备选人才库之前,只有对专家辅助人的选择条件从宽掌握,才能使专家辅助人这一司法制度在审判中得到有效运用。

二、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代表当事人对鉴定意见进行质证,或者对案件事实所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法庭上就专业问题提出的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申请的,相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询问,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可以就案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不得参与专业问题之外的法庭审理活动。

(二)专家辅助人权利

专家辅助人有如下权利:1.获取出庭费用的权利,申请人在请求具有专业知识的辅助人出庭支持诉讼的,应当向其缴纳相关费用,但由于没有相关收费标准的明确规定,因此,实践中我们可以参照鉴证人出庭费用的收费标准执行;2.对案件技术材料的知情权,专家辅助人为了完成诉讼当事人所委托的辅助任务,有权查看或者复制所涉及的相关专业问题的案件材料;3.参与法庭质证及提出意见的权利,专家辅助人可以就案件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向其他当事人、证人、鉴定人进行询问与质证。并对案件事实涉及的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三)专家辅助人的义务

专家辅助人有如下义务:1.保密义务,专家鉴定人应当保守在在诉讼中获知的国家秘密或者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2.不得在同一案件中担任双方当事人的专家辅助人。3.接受法庭询问以及对方当事人询问的义务。专家辅助人有义务就案件事实涉及到的专业问题回答法庭询问,接受对方当事人质询。

(四)明确专家辅助人权利义务的意义

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在现行法律规定之下并不十分明确,以上最基本权利义务尚不足以保障专家辅助人在诉讼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完全体现。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专家辅助人制度,明确其在参与诉讼时的权利义务,才能使其能更好的运用于审判实践中。

三、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专家资质

诉讼当事人应当关注专家辅助人的专业资质与专业水平,针对不同的专业性问题,需要对应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进行考察。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对专家辅助人的资格审查采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注重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学术地位方面的考察。

(二)应做好充足的庭前准备工作

专家辅助人出庭支持诉讼,或者使用其出具的专业意见参与庭审质证,需要注意在开庭审理之前做好证据开示工作,并提前归纳出可能出现的专业问题的争议焦点。提交支持相关专业性结论的论理材料,以此来保证在庭审过程中,能够有效进行质证。

(三)法律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专家辅助人在法庭上做出的专业性意见,视为当事人的陈述。这也表明,由诉讼当事人所启动的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程序,在案件审判中的作用是协助当事人就有关的专业性问题,向对方当事人和司法审判人员进行的说明陈述。既然专家辅助人意见被作为当事人陈述,那么它就不包括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证据形式之中,不能被当作判案的直接证据使用。因此,一个有效的专家辅助人意见,除了就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陈述和说明外,应当在提交的书面意见中,对鉴定结论或者其他专门性问题做出结论写明支持的理由,以确保真正能够对专业技术问题的查清起到辅助的效果。

四、专家辅助人的地位

(一)专家辅助人独立地位

专家辅助人应当是具有独立地位的诉讼参与人。从法律发展的角度看,专家辅助人以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身份参与诉讼,是今后大量科学证据进入诉讼领域以及诉讼模式转型的大趋势。专家辅助人在诉讼中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其与民诉法中的鉴定人、证人和诉讼人均存在明显不同。

(二)专家辅助人不是鉴定人

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61条可见:第一,专家辅助人可以是不隶属于任何单位的个人,只要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经过人民法院批准即能成为专家辅助人;第二,专家辅助人系由当事人单方决定聘请;第三,专家辅助人意见不能直接当作定案的依据。

(三)专家辅助人不是证人

民事诉讼法中对证人的规定,凡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知道案件的基本情况是法律所规定的证人作证的基本条件。证人证言是证据形式的一种,可以被当作判定案件的直接依据;专家辅助人只是对案件涉及的专业问题进行的陈述,是一种知识性、结论性的说明,其所做的陈述不涉及案件其他情况,其意见作为法官心证的参考。

(四)专家辅助人也不同于诉讼人

诉讼人是以当事人的名义参与诉讼活动,并依法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人;专家辅助人是以个人名义对案件所涉及的专业技术性问题进行说明的人,其目的是说明专业疑难问题,起所做的陈述,应当具有中立客观的性质。

五、专家辅助人在医疗纠纷诉讼中的运用

(一)医疗纠纷的特殊性

在民事案件审理中,目前对专业技术性鉴定的使用越来越多,其中以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该类案件中聘用专家辅助人,利用其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在医疗损害诉讼中可以最大限度解决当事人对医学专业问题及鉴定结论的无所适从,是当事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应当采取的必要手段。

(二)医疗纠纷中专家辅助人的作用

医疗纠纷诉讼涉及患者的健康权乃至生命权的维护,因医疗技术所涉及知识的专业化程度,导致医疗纠纷当事人在维权时的被动与无奈。因此在该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医疗专家的及时介入与协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请求医疗专家参与诉讼,是诉讼当事人可采取的、有效的对医疗纠纷案件中的鉴定结论进行专业性核查的方法和手段。医疗诉讼案件的圆满解决,依赖于专业人员对医疗资料客观真实性的审查,同时亦对诊疗方法是否正确的信息加以审查和判断,对鉴定意见以专业的态度进行询问和质证。其所承担任务的实质是对医疗诉讼案件中的关键证据进行的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