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十篇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十篇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1:36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1

创新思维,主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在当今的低学年的语文课程中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难以言喻的巨大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里都难以离开对创新思维能力应用。妇孺皆知的是,学生开始了解学习方法与出现理性思维的时期,以及他们身心发育的阶段均是小学这一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路,能很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充分运用到创新这一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非常详尽的介绍并提出了,锻炼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路,这便是新课标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小学生创新思路的锻炼。进而,我们在严肃对待新课标的要求,努力完成并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一目标。

二、在语文课堂阅读中怎样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诱导知识接受者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前提条件便是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要想调动潜力,激发知识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涌现创新思维的成果,只能靠主动参与这一方法。因此,阅读必须构建一个互动活跃的学习空间,建立一个敢于想象大胆思考的学习气氛及,培养一种求思笃行的学习环境。举个例子:在上《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老师提出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一方法,乌鸦还能怎样才能喝到水?学生可能会回答在瓶子上弄个洞或者是倾斜瓶子甚至提出找一根吸管来喝水等等,为了很好的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这时则要充分鼓励学生回答,用合理的方式表扬他们,并把这些观点择写在讲台前,对其进行分析,让全体学生进一步思考。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合理利用积极参与这一方法,可以较好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并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2.锻炼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表述过这样的一句话:主动质疑比解决质疑更重要,因为提出一个好的质疑,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在大家一共需找解决之道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顿悟,所以支持学生合理提出问题。第一,要确保学生主动质疑的动力。在学习文章之前,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时对课文某些方面提出质疑,并在接下来的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动力,使他们乐于提出问题,再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地在自己的质疑中找出解决之道,这中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能锻炼其创新思维能力。第二,还要让学生有思索质疑的手段,教会他们质疑的方法和质疑的途径,指导学生要有对症下药的能力。通过可诱导孩子联系课文的类别特征和生活主动质疑,可引导孩子思考标题主动质疑,可开导孩子依照文章核心段落和语句主动质疑,可指导孩子找到课文的中心词语主动质疑等等的具体操作办法,锻炼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在阅读中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想象的能力,激发思维,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曾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想象远胜于知识。这不光是因为,想象力比知识涵盖的范围更加宽广,还在于它是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想象是种催化剂,它能催生出知识。在语文阅读活动里,老师应该充分运用课本上的一些图片,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想象能力,通过让学术对课文细节的展开,对文章故事结局的补充描叙或者合理的编纂全文等方法,使学生能在图文结合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的能力,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在锻炼知识接受者的创新思维能力时,合理利用现代科技。

在当下现代科学技术充斥着的时代,多媒体教学也更多的走入在我国的学课堂,小学语文教师更因跟随时代的脚步,合理把现代科技融入到教学中,便于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如今的社会,小学生早已接触了电脑等教育设备,因而为了更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可以创建一个网络平台,把一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的读物放在这一平台上,在电脑上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例如:语文老师在取得学生家长支持配合的提前下,增加学生网上阅读的作业,这在让小学生掌握了解现代技术的同时,还能是他们拓宽阅读知识视野,更可以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2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 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 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要求、形式复杂而多样,在此不想一一论述。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具体环境、具体条件,孩子的实际情况等具体分析。如生活自理方面,要使孩子充分意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克服依赖别人和怕苦怕难的思想,从身边生活琐事做起,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认识并作了一些探索。有的组织孩子参加磨难教育;有的让孩子假期打工;有的让孩子假期卖报;有的让幼儿园小朋友自己到银行存零花钱或者到超市购物(有老师暗中保护,中央电视台记者暗中摄像)……当然,孩子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不必惊惶失措。我们应该让他们懂得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没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一个人奋斗目标的高低,是与可能遇到的挫折的大小成正比的。古往今来成大事的英雄豪杰,无一不是在挫折中一再奋起,在惊涛骇浪中一生搏击的人。"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更倚天"。正是挫折和艰难的磨练,使他们具备了坚韧不拔的意志,从而成就了伟业。

总而言之,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爱,但我们在给予孩子无私的爱时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3

关键词:家庭社会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对策

初三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长时间的大量锻炼,不过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会随着寒暑假的到来而随之淡化,重新开学时,他们的体质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让学生一直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鼓励。

一、初一初二与初三学生体育习惯以及体质比较调查

对某中学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0份,回收率90%,不可回收率10%。调查的内容如下:在初中阶段,初三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次数较多,数据已经达到了43.3%,另外,初一初二学生虽然在兴趣方面较初三学生较高,但是之后的学习动机与态度都明显比初三学生低。目前初一初二学生的体质与初三学生的体质相比,明显存在着不足之处,初三学生的最高体质情况为46.3%,而初一为37.2%,初二为38%,这些数据的差距都说明了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体的体质,促进人们的健康。

二、对初三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方面

1.思想意识淡薄。部分家长已经帮学生在一些培训班里面报了名,如钢琴、绘画等,他们根本没有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他们认为每天给孩子吃好、玩好,按照他们计划生活的学生将会是好孩子。有的家长认为进行体育锻炼只是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会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甚至有部分家长回到家后就让孩子专心写作业、看书,他们觉得只要在文化课上面努努力,就能够填补体育分数。这样忽视了学生进行长期体育锻炼的习惯。

2.现实因素所致。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会洗衣做饭,甚至连日常生活都是由家长打理,放假之余,学生倘若还从事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家长会坚决制止,认为孩子在学校上学很辛苦,回家就应该好好休息,多看书,而不是从事大量的体育运动。

(二)社会方面

1.体育设备、器材不全。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设备比较齐全且场地较宽,但是在放假之后部分学生没有充足的设备进行锻炼,他们的活动空间也有限,运动场地与人员的限制和约束使得他们在放假之后,根本就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场地的狭窄与器械的不足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没有营造一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氛围。目前,我国的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之外,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进行长期体育锻炼的观念,没有这种氛围的带动和影响,学生离开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就会失去动力。

三、对影响初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因素的思考

(一)家庭方面

1.改变部分家长的思想观念。对于部分家长传统的思想观念,应该进行纠正,改变他们,让他们明白增强孩子的体质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拥有健康体魄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有精力去学习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毅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也就让他们形成了不愿意吃苦,怕脏、怕累的思想,这时家长不应该支持他们这些坏习惯,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进行大量的体育运动,让他们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养成坚韧的毅力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将那些怕苦、怕脏的习惯改掉,抛弃“温室花朵”的形象。

3.适时进行监督。学生在学校时由于场地与同伴较多,使得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处于假期的他们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失去了运动的动力,这时需要家长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以防他们因为惰性而拒绝进行体育锻炼。家长在百忙之余也应空出一些时间来与孩子进行交流、讨论,保证他们将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二)社会方面

1.完善体育设备、器材。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而社会上的一些运动俱乐部等开销很大,所以很多学生就会选择放弃进行体育锻炼。针对这些现象,在进行建筑小区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一些体育器材,将这些设置在居民楼内的空旷区域,让人们能够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

2.营造一种“体育锻炼,人人有责”的氛围。这里所说的“人人有责”当然只是举例,在社会这个集体中,只有营造一种进行“体育锻炼,人人有责”的氛围,才能够提高人们的动力,相互带动、相互鼓励,才能够让体育锻炼的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4

关键词:科学;幼儿教育;思维方式

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可以通过幼儿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爱心等等。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幼儿教育作为启蒙教育,为人的一生奠定最初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向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们能构建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开放的、积极的、健康的、建设性的、创新的思维方式,而教会孩子正确的思维方式,我认为是幼儿教育课程中的重中之重。现就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方式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1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舞台,培养幼儿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式。

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载体,在课堂活动中,幼儿的科学思维方式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炼。

开展形式各样的课堂活动就是要让幼儿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探究、创造的乐趣,构建基础性科学知识,获取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锻炼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在手工课堂上,老师首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物品:颜色形状各异的旧矿泉水塑料瓶、胶水、小剪刀、彩色纸张、塑料花等等,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旧塑料瓶的特征情况,让幼儿动脑思考旧塑料瓶的各种用途,并鼓励他们动手,使用旧塑料瓶来做出他们想到的相关物品,幼儿们的想法很多,最后他们做出了很多物品:有的用小剪刀把白色旧塑料瓶剪成了矮矮的小烟灰缸,说给爸爸放烟灰用;有的用小剪刀把绿色旧塑料瓶剪成了中个的笔筒,说可以用来放他的水彩笔;有的给有曲线的旧塑料瓶贴上了彩色纸做的裙子,在盖子上贴上用纸画的圆脸,做成了可爱的娃娃装饰品;有的直接把塑料花插到旧塑料瓶里,说这是花瓶……有的幼儿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做,老师要尝试先让幼儿向最简单的方向思考,让他们发现旧塑料瓶最初的储存用途,如当水壶用,进而再引导他们发现旧塑料瓶新的物质特征等,让他们自己从多方向去思考、去设想旧塑料瓶的新用途等。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就能在这样的思考与动手相结合的课堂小活动中培养起来。

将语言、艺术、社会等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构成综合课程,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形式。如开展“听故事,编结尾”活动,老师准备一个故事开端,要求幼儿根据故事的情节,编出各种可能的故事结尾。要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对故事开端的理解,从不同理解点切入故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然后组织语言将故事结尾讲出来。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幼儿语言能力。还可以开展“拼图活动”,老师将一完整图画裁剪出一块图片,然后另外准备几个与裁剪下的图片形状相同但图像略有不同的图片,然后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把正确的图片拼入到图画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收敛思维能力和洞察力等。所以多开展综合性的科学教育活动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方式、语言能力等等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2创建优良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思维能力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5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6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广大教育工作者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昵?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爱不能越俎代庖。

“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扮演着太监和侍女的角色。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独生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对子女总是采用“抱养”的方式,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广义)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生了许多闹剧。诸如“鸡蛋无缝无法剥”、“鸡蛋外壳很脏,洗干净后放在太阳下曝晒”、“拿麦苗当韭菜”的笑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从1995年关于“中日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热烈讨论,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它的冲击波是永存的,警钟是长鸣的。如果我们不引起高度重视,那么,我们便会有比夏令营之忧更忧的经济之忧、事业之忧、未来之忧。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的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再次疾呼: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溥仪前期之路,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溥仪后期之路,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不为其“送饭”,不为其“穿衣”、不代其“品味”,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7

关于教育需要爱这个观点,整个社会均已达成共识,在此不必赘述。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得深思下一个问题--怎能去爱?

一、无微不至的爱等于害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长期受到无微不至的爱,吮奶经历竟达八年之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至二三十岁了都还不会系鞋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呢?难道溥仪没有得到爱吗?事实恰恰相反,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爱”,本来应该溥仪自己做的一丁点儿小事都有人替他代劳。正是这无微不至的“爱”,使溥仪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见,事无巨细的为他包办,无微不至的替他考虑,于他来说不是爱他而是害了他啊!

当然,“溥仪现象”毕竟是历史,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实。令我们痛心的是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却正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走着相同的老路。近年来,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长对子女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有的家长把孩子奉若“皇上”,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家长奋勇代劳的怪现象;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代学生“拾柴”、“烧火”、“做饭”、甚至于出现了代学生“品味”的怪做法。教育者将无微不至的关怀,方方面面的照顾,多种形式的包办代替视为无私的爱。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势必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浇灭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教育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自理能力,失掉了自立意识,丧失了自强精神。这些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许多学生上了中学后,连自己的袜子都不会洗,开学和周日都必须由家长护送才能返校。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同情心,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惟我独尊;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了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发生了许多闹剧。诸如“拿麦苗当韭菜”、“鸡蛋是冰箱里来的”的笑话以及高分低能现象。可以看出我们的孩子在生活实际中缺乏生存能力、责任感以及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因失败而颓废,从而失去了进步的勇气。

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警觉、反思。到底该怎样去爱学生才是对的呢?

二、像不爱那样去爱

其实,解忧的方法也可以从溥仪后半生的转变中得到启示。解放后,溥仪成了秦城监狱的囚犯,什么都得自理,经过多年的劳动改造,终于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倘若溥仪继续过他的皇帝生活,继续受到应有尽有的"爱",恐怕到不惑之年也未必会系鞋带,更不要说自食其力了。看来人的能力是靠锻炼培养起来的,不锻炼就会丧失起码的能力。转贴于我们应该懂得爱不能强迫,不能包办,更不能代替。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的世界。"因此,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给孩子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出多种能力,千万不能像侍从们对待溥仪那样过分溺爱孩子。倘若溺爱,那是走断送人才之路;倘若放开手脚促其自理,那才是走培养英才之路。社会给了溥仪锻炼的机会,使他由皇帝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公民,我们的孩子能否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在教育中能否下决心,下狠心,像不爱那样去爱,不包办,不代替,让他们多参加实践锻炼。实践锻炼是要使每一个孩子在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先进科技中得到锻炼;实践锻炼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进行全面素质的训练,全面发展;实践锻炼要重视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通过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实践锻,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动手能力和社会观察力;实践锻炼,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8

关键词:家庭社会体育锻炼习惯影响因素对策

初三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使得初三进行体育训练学生的体质较强,而初一初二学生的体质偏弱,初三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长时间的大量锻炼,不过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会随着寒暑假的到来而随之淡化,重新开学时,他们的体质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让学生一直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鼓励,否则,学生的体质又将会一落千丈。

一、初一初二与初三学生体育习惯以及体质比较调查

对某中学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得出,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0份,回收率90%,不可回收率10%。调查的内容如下:在初中阶段,初三学生由于中考的压力,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次数较多,数据已经达到了43.3%,另外,初一初二学生无论是在兴趣方面较初三学生较高,但是之后的学习动机与态度都明显比初三学生低。目前初一初二学生的体质与初三学生的体质相比,明显存在着不足之处,初三学生的最高体质情况为46.3%,而初一为37.2%,初二为38%,这些数据的差距都说明了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体的体质,促进人们的健康。

二、对初三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的因素

(一)家庭方面

1.思想意识淡薄。部分家长已经帮学生在一些培训班里面报了名,如钢琴、绘画等,他们根本没有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他们认为每天给孩子吃好、玩好,按照他们计划生活的学生将会是好孩子。有的家长认为进行体育锻炼只是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会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甚至有部分家长回到家后就让孩子专心写作业、看书,他们觉得只要在文化课上面努努力,就能够填补体育分数。这样忽视了学生进行长期体育锻炼的习惯。

2.现实因素所致。目前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不会洗衣做饭,甚至连日常生活都是由家长打理,放假之余,学生倘若还从事运动量较大的体育锻炼,家长会坚决制止,认为孩子在外学校上学很辛苦,回家就应该好好休息,多看书,而不是从事大量的体育运动。

3.生活的压力。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竞争加剧,现在人们更多的是为每天的生计以及日常的生活打算,他们成天埋头苦干,为了生活奔波,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去监督自己的孩子是否有无进行体育锻炼,虽然他们意识到了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是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有心无力。

(二)社会方面

1.体育设备、器材不全。学生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设备比较齐全且场地较宽,但是在放假之后部分学生没有充足的设备进行锻炼,他们的活动空间也有限,运动场地与人员的限制和约束使得他们在放假之后,根本就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场地的狭窄与器械的不足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调查显示,初中的大部分男生对足球等都较感兴趣,但是他们回家之后由于场地、设备与人员的限制使得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大大减少。

2.没有营造一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氛围。目前,我国的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体育锻炼之外,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进行长期体育锻炼的观念,没有这种氛围的带动和影响,学生离开学校进行体育锻炼就会失去动力。另外,由于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大,人们的压力也愈来愈大,面对如此多的压力,很多学生已经利用节假日出去做兼职,已经没有过多的时间加入到体育锻炼的群体中来。

三、对影响初三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因素的思考

(一)家庭方面

1.提高部分家长的思想观念。对于家长部分传统的思想观念,应该进行纠正,改变他们,让他们明白增强孩子的体质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在拥有健康体魄的情况下,学生才会有精力去学习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毅力。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也就让他们形成了不愿意吃苦,怕脏、怕累的思想,这时家长不应该支持他们这些坏习惯,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进行大量的体育运动,让他们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养成坚韧的毅力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将那些怕苦、怕脏的习惯改掉,抛弃“温室花朵”的形象。

3.适时进行监督。学生由于在学校的场地与同伴较多,使得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处于假期的他们由于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失去了运动的动力,这时需要家长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以防他们因为惰性而拒绝进行体育锻炼。家长在百忙之余也应空出一些时间来与孩子进行交流、讨论,保证他们将这种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二)社会方面

1.完善体育设备、器材。由于学校体育器材齐全,学生离开学校以后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运动,而社会上的一些运动俱乐部等开销很大,所以很多学生就会选择放弃进行体育锻炼。所以,针对这些现象,在进行建筑小区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充分考虑一些休息娱乐器材,将这些设置在居民楼内的空旷区域,让人们能够进行大量的体育锻炼。

2.营造一种“体育锻炼,人人有责”的氛围。这里所说的“人人有责”当然只是举例,在社会这个集体中,只有营造一种进行“体育锻炼,人人有责”的氛围,才能够刺激人们的动力,相互带动、相互鼓励,才能够让体育锻炼的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总之,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够逐渐养成,加之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很多,不仅包含了家庭因素,还包含了社会因素。另外,还有些内部因素,诸如学生自身的因素与学校因素等,还需要将这些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解决,排除这些影响因素,方可让体育锻炼的习惯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邱梅婷,贾绍华,陈琼霞,蔡瑞广,王留东.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莫连芳.家居周边体育环境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1).

[3]黄丽芳,姚蕾,黄建团.对我国瑶族中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8).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9

摘要:从儿童玩耍、—直立状态、自然适应、阴阳转合、左右脑协同等几个侧面,阐述选择健身方法的辩证法。

体育健身的基本手段是一个个的身体运动动作,也叫身体练习。这些动作内容量大,多到像山野中的花朵,花以胜数。它们的存在是服从于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其中对立统一的规律就是一个基本的规律。例如:运动动作的难和易,所需发力的大和小,所需能量消耗的多和少,静力动作还是动力动作,高空动作还是平地动作,进攻动作还是防守动作,单练习动作还是协同动作等等。因而选择和运用何种运动动作作为自己健身手段,一定要分析两方面的矛盾情况,一方面是运动动作本身对立统一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锻炼者主体的内在矛盾,例如:锻炼者体质基本的强与弱,情绪心理的爱好矛盾,年龄特征的需要矛盾,业余时间的分布矛盾等等。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健身内容,就像从名医那里获得一张科学的辩证施治的运动处方。如果不从主客观方面的矛盾进行分析,随便选择锻炼内容、势必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甚至事与愿违,带来恶果。本文从运动动作分类的几个侧面,采用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来揭示选择锻炼内容时的正确思路,为大众体育活动的推广提供参考。

1、尽兴玩耍,身心皆适

体育活动包括健身和娱乐两大主要功能。孩子们以游戏玩耍为天性:他们的健身活动必须从体育的主要功能出发,反映他们的心理特征。采用机械的强制性的规定,只会造成“身顺而心违J精神受无量之痛苦”①。*这类活动有传统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例如滚铁环踢毽子,各种形式的跳绳、“跳房子”、放风筝、抽陀螺、跳橡皮筋等等。这些活动的好处是:①活动者可以独自自由进行,活动量可大可小,也可以自邀同伴组合比试能力;②玩具的制造由家长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玩具的式样和活动的花样多,孩子们可以开动脑筋创造。因而活动时间矛盾,场地矛盾和经费消耗上的矛盾等都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在科学发展的现代社会,市场上可选择的健身性玩具不少,推广的潜力大。例如,骑童车、滑旱冰、掷飞盘、“飞去来器”、玩呼拉圈、跳流星球、跳弹力桩等,这些活动无不具有健身、娱心‘增智作用。

对于儿童的玩耍有些家长则横加干涉,怕他们的孩子玩疯了,招惹是非,浪费学习时间。要处理好这些矛盾,首先要肯定玩耍的积极作用。孩子们可以在玩耍中长身体,在愉快中建立童心的友谊,操作玩具的实践中动脑子,培养随机应变及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能力,培养真、善、美的情感。另一方面孩子们玩什么,怎样玩,应该有意识地引导、辅导。第三,对健身性玩乐必需的消耗应尽可能满足——可帮助加工制作。这比吃零食,玩电子游戏机更经济,有实效。

2、自然挑战,其乐无穷

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人是自然的骄子。阳光、大地、雨露、空气对人的恩赐无穷地尽使人体得以生存。然而“天怒也会给人以毁灭性的灾难”。人又是驾驭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的主人。利用自然力强身健体,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受益无穷的手段。例如:爬山、越野、游泳、溜冰、滑雪、漂流、冷水浴、日光浴、风餐露宿、踏浪、滑水、铁人三项等。毛泽东等革命伟人就是利用大自然锻炼的典范。选择这类锻炼手段,用徐特立老人话说是“自找苦吃”,“好身体是斗出来的”。利用自然力的这类条件,当然不会是舒舒服服的条件(革命年代的革命者们锻炼身体更无好的锻炼条件可言),而要经受“吃大苦,耐大劳。”*的磨练。其主要作用是:①机体运动承受环境阻力的强刺激,强冷和强热刺激,可增大内脏器官功能,增进皮肤、视觉等感觉器官功能、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以及对环境变化适应性和对疾病的抵抗力。②与自然挑战意味着自我的不断超越。例如,游过一条条河流,登上一个个山头,一次次的战胜严寒、酷热、颠簸都是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能体会到成就感,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发展个性。②利用自然力条件健身最经济实惠,不花钱,获大益。向大自然挑战无不充满矛盾,那就是在决策时候“敢”与“不敢”,在困难难忍时是咬牙坚持还是“打退堂鼓”。敢与不敢、进与退的结果,最终以获得实效的强弱分。这就是辩证法。

3、仿生形意,防患未然

人类直立,以发达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文明的世界,可是直立也给人体带来不少忧患,这是因为垂直状态使人体重心升高,重力的作用使处于高于心脏位置的大脑获得足够的氧气加大了难度,胸、腹部中的脏器受重力的作用容易下垂。常见的如心脏下垂、隔肌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下支静脉曲张等疾病都是重力作用造成的。而动物的心脏同大脑及其它脏器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没有这种现象产生。这就是直立状态的矛盾。如何防止这些器官产生病变?仿生学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其原则是每天要有相当比例的时间使身体成水平姿势。睡眠有八小时,应平躺休息(小孩应在8小时以上),婴儿不能过久的坐、站,多让他们爬行。少年和成人平时多做垫上或草地上的滚翻,多做背腹练习以及各种形式的倒立—斜倒立、扶倒立、靠墙倒立等及参加游泳运动,使肌肉发达,有力量对内器起支撑固定作用。多做下肢按摩,促进静脉血回流心脏。过于消瘦的人对从高处冲击地面的动作应谨慎。水平姿势的活动对动物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人应该有意识地多做这些不习惯、不方便的仿生运动,模仿动物的形意动作。

4、阴阳太极,习武练拳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各家武术讲究攻防结合、虚实结合、形神兼备,气功太极贯注阴阳转合、调心调气。在继承、发展、运用传统养生术中部必须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来指导。

选择武术、气功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由于其内容十分丰富,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不同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的人练习。学练武术有利于欣赏影视功夫片、历史剧和武侠小说,看这些文艺佳作也反过来促进武术学习的兴趣。

5、对称运动,左右脑协同

锻炼孩子思维的方法篇10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学生特点;锻炼方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1-0082-01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在12岁~15岁之间,正处于心理和身体发育的高峰阶段,女生表现尤其明显。在这个阶段,如果不正确、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加强体育锻炼,很有可能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心理和身体方面都健康成长,作为体育老师,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研究,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正确的锻炼方式。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自觉性增强。学习的科目增多,内容也加深,学生已经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进行学习。他们除了能够注意事物的外部属性外,还能够抓住其本质属性和主要特征。一些较难的时间、空间知觉逐步发展起来,例如像世纪、古代、宇宙等,同时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显著加强。所以,在初中阶段的体育锻炼中,不能再像小学阶段那样采用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应该规划好学生的三年训练内容及方式,然后逐步地去加以实施。初中生控制自己注意力的能力增强,范围也扩大,注意的分配能力也提高,这是小学生所没有的。初中生可以一面听课,一面记笔记,一面思考。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一面做作业,一面听收音机,错误地认为孩子学习不专心,这是对孩子的误解。到了初中阶段,应该说,有时这样做是可以的,并不会影响他们做作业。当然,如果他们能够只专心地做作业,而不是“一心二用”,学习效率自然更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在体育训练方面,要增强学生训练的目的性,既要让学生训练到位,达到训练效果,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训练这些项目,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初中生的记忆不再像小学生那样以形象记忆为主,逐步向以词为主的抽象逻辑记忆发展,诸如定理、定律、法则、原理等科学概念。因果关系的抽象材料对他们来说,已不成问题,说明他们识记知识的水平由感性走向理性。但这不是说形象记忆对他们来说是多余的了,形象记忆仍然可以发挥作用。甚至可以说,形象思维要贯穿于他们学习生涯的始终。体育锻炼是理性的,但它并不排除形象思维。有些运动项目看似枯燥无味,但如果学生能够多加以想象和思考,就能够提高锻炼的效果,同时增强锻炼的兴趣。

初中生记忆的目的性提高了,因为记忆要服从一定的任务,记忆有时仍受情绪的影响。所以,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记忆要比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记忆效果好得多。这种记忆的目的性和情绪化也是成人所具有的特点,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可以多运动,对自己不感兴趣的项目也要适当参加,因为每项运动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对人的成长所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为了自己身体各部位都能够匀称、和谐地发展,各项运动都要尽可能地参加。

初中生的记忆方法灵活多样,初中生的记忆量也明显增加。他们能依据事物的内部联系、内容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假设8岁儿童的记忆量为100,初中生的记忆量已达到182以上,最好的能达到385。这种记忆水平说明初中生的记忆开始沿着智力化的方向发展了。初中生的思维有两个显著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占相对优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出判断和推理。(2)他们的思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批判性,即不再人云亦云,能够常常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他们喜欢争论,有时能争得面红耳赤仍不肯罢休。因此,在初中阶段的体育锻炼中,要多介绍一些运动的技巧。学生掌握了运动技巧,锻炼的效果就会更加突出。有一些运动技巧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合作、讨论、交流,通过合作、讨论、交流,他们对运动技巧会有新的认识,从而根据自己的实践而总结出符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看问题还是片面的、肤浅的,有时比较偏激、孤立。比如有的学生把冒险当勇敢,把谦虚看成是虚伪,把忠诚老实当作无能。他们有爱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倾向,这是他们产生问题行为的根源。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他们阅历尚浅,辩证思维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初中体育锻炼中,我们要正确地处理学生的这些问题,既要让学生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又不能让学生走“极端”,不能因为体育锻炼而伤了身体、心理,影响学习和成长。当然,对于少数有体育特长并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老师要加强个别辅导,促其进步。但对于这些学生,仍不能因体育锻炼而影响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仍是初中学生的主要任务。

初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促进了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体育老师要在体育教学中紧紧抓住思维能力的特点,促使学生在各项体育运动都能够得到发展。根据学生心理、身体发展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使初中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为他们以后进入高中、大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前.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参与”的探索与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8).

[2]霍军.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