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十篇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十篇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5:15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1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2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3

苏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及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全市共有6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景区6处11个景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1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家;部级旅游度假区1家。苏州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水平居全国前列,旅游目的地规模和高等级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但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空间结构模糊不清,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够。因此,对现有区域内旅游资源进行排摸、梳理及优化开发能更好的满足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为开发更高层次的旅游产品奠定基础;同时从空间视角分析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对现有结构的调整及开发模式的优化更有一定的帮助。

一、研究方法及数理统计

对离散的地理对象或事件(点)如旅游资源点的空间分布模式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服务设施布局及商业开发等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点模式的研究是用点的密度或频率分布的各种特征研究点的分布情况,并从空间离散的旅游资源点中有效提取其分布格局,从而揭示旅游旅游空间分布的重要方法。在研究中通常用点过程密度λ(S)描述空间分布情况,即在点S处单位面积内资源点的品均数目。用数学极限公式可定义为,其中ds指在点S周围一个足够小的区域;e表示数学期望;Y(ds)是ds内资源点的数目。在此基础上,现行的基本方法有样方计数法和核密度方法两种。核密度估计法(kerneldensityestimation,KDe)认为地理事件可以发生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上,但是在不同的位置上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所不同。因此,核密度估计法主要用于交通事故预防等通过已知事件推测未知事件的研究。而样方分析法(Quadratanalysis,Qa)则是基于点的密度分析空间上的聚集程度的方法,通过研究景区的密度、频率来解释其空间存在的模式。分析时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样方),统计落在样方中的资源点的数量,再对包含不同景区数量的样方的频率分布进行归纳,最终判断景区聚集程度。从忆波等(2013)利用样方分析法对旅游景区的分布及可达性等分别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样方分析法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可供研究的基础规律。根据Greig-Smith于1962年的试验以及tylor和Griggith、amrhein的研究,最优化的样方尺寸是根据区域的面积和分布于其中的点的数量来确定的,即矩阵样方边长为。其中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是区域中的资源点数量。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及资源点分布情况

(一)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2007年江苏省旅游局指派相关专家对苏州进行了旅游资源进行了基础的排摸及梳理,并形成了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为基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苏州市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基本类型数量及比重”为1:269,远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118。由此可知,苏州市不但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率极高且是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旅游资源为辅的旅游型城市。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州所辖六区四市今年来的发展规划及统计资料,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与整理:一是删除了如杨公祠、金门、中和桥等已经不存在的资源点;二是删除了不具备文化旅游特征的资源点,如胥江路汽配街,太浦河泵站等;三是对相对较大成片的景区或特色街巷进行细分,将每个资源点具体落实;四是添加了近年来新出现的文化旅游资源,如科文会展类、新建的火车北站等。

经过重新梳理的苏州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比国标总数少6个,拥有率为96.1%。其中,水域风光类是自然资源的主题,占总数的35.2%,天象与气候类最少,占自然资源的3.6%。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建筑与设施类占全部资源总数的63.3%,是苏州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类型区分

将利用GpS设备采集的全市991个资源点的物理地址按照不同的等级分批导入arcGiS软件,并按照计算栅格的边长为4公里,即将苏州全市划分成以4公里为边长的正方形网状样方栅格以判断不同区域内不同等级资源点的密度情况。即,苏州各区市均为由若干个16平方公里大小的样方栅格组成(表1)。而GpS采集来的资源点则散布在全市范围内,且每个栅格中所拥有的资源点数量各不相同。根据不同区市中每个栅格内资源点数量的多少、类型及等级将有助于找出苏州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算与判断也均基于此。

表1:苏州市分地区土地面积及栅格数量统计(不含水域面积)

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吴江区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太仓市

土地面积(km2)511254.3300.8205.7107.7760.11094864.9772620

栅格数量3.1978.3918.8012.866.7347.5168.3854.0648.2538.75

从整体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苏州市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全市3级及以上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点主要集中在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占总量的19.8%及21.8%。新建城区中相城区、高新区及工业园区资源点偏少且优良级比率更小,资源点分布呈现块状及线状集中分布的特性。吴中区旅游资源点整体上分布较为分散,但局部集中于东西山及木渎、直古镇中。吴江、常熟、昆山、张家港及太仓的旅游资源点则相对集中于区域内的古镇及历史文化积淀较深的地区。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与结构比较

(一)旅游资源总数及资源密度差异

从行政区域来看,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对应全市旅游业发展水平,从资源点数量角度来看旅游资源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性(图1)。姑苏区、吴中区、昆山市、太仓市及常熟市的资源点分布较多,单体数量均超过了100,占总数量的74.8%,旅游资源极度丰富。吴江区及张家港市的单体总量超过50,占17.1%为旅游资源较丰富地区。其余三区的旅游资源分布较少,资源点分布也较为分散。从资源量的占比方面来看,除姑苏区外其他区市的资源密度均不超过0.5个/平方公里,这与行政面积较大有直接关系。其中,相城区与张家港市由于资源点数量少,资源密度小于0.1个/平方公里,为旅游资源稀疏地区(图2)。

图1:苏州分地区资源点数量及资源量占比

图2苏州分地区土地面积及资源密度情况

从地缘角度来看,区域间的资源点分布情况也各不相同。纵观苏州全市有两处明显的旅游资源真空区。一处在相城区中心城区以北至常熟市区以南,东至阳澄湖东岸、西至望亭通安一线的广袤地带。另一处位于同里周庄资源密集区以南至G318以北,东至淀山湖西至S227的地区。大范围区域的资源真空对连接将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点的主城区以及旅游资源丰富但游客相对稀少的太仓、张家港及吴江区东南部地区起到了负面作用。如何打通这其中的障碍及瓶颈,协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减少游客在前往旅游景点道路上所花费的时间并提高过夜旅游者尤其是境外旅游者,以达到全市旅游事业携手共进的目的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苏州市旅游资源点分级密度评估

从单体样方角度分析,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即总资源密度大的区域其优良级密度也相对较大。其中资源点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为姑苏区,原因是在5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拥有188个资源点且其中有81个为优良级(三级以上)。另外,该区域的不同等级的资源点分布趋势及其密度差异不大。这也显示了苏州古城区的深厚文化积淀,文化传承及保护工作相对到位。而相对应的,五级资源点的分布也与整个资源密度呈正比例关系。其中,姑苏区与吴中区分别有18个和10个五级资源点,并呈以核心区域为中心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点(图3)。其他区域的五级资源点相对较少,相城、张家港和太仓则没有五级资源点。随着等级的逐步降低,资源点数量也上升明显但总体趋势不变,且分布较为分散。

图3:苏州下辖10区市资源密度及高等级资源密度及数量比较

(三)苏州市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

苏州旅游资源丰富,但不同类型及拥有量却有很大的不同。建筑与设施类是全市分布最广泛的资源类型,全市十区市均有分布。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在吴江、常熟及太仓占总资源比均为63%。而遗址遗迹、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三类的分布也比较广泛。根据不同类型旅游资源总量及类型双排序,姑苏区尽管缺少了天象与气候景观类及生物景观类但仍然是全区市中资源总量及质量最高的区域,因为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对现有资源的保护及开发也相对得当所以排名第一。吴中区除缺乏气候景观类之外其余类型的旅游资源均非常丰富,旅游资源总量培训的第二位序。国标中的主类中天象与气候景观是全市最缺乏的一类旅游资源,全市仅常熟与太仓市共计五处。而这两市也是拥有资源类型最全的区域,但每一类的单体数量均不多高等级的资源点也不多,因此两市位于第三位序。高新区及工业园区尽管旅游资源单体总量不大但高等级资源尤其是拥有现代城市气息的旅游资源点对丰富苏州的旅游类型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因此两区位于第三位序。昆山、吴江、张家港的特点是旅游资源总量不多,类型分布上有一定的非均匀性,三区市的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及景观建筑与设施类是其资源的重点类型为第四位序。相城区拥有的类型则最少,均只有三类旅游资源且无优良级资源为第五位序。

从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来看,经过整理及重新筛选的苏州市旅游资源点明显呈现出人文旅游资源远高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情况,(图4)这与之前江苏省旅游局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所统计的结果吻合。

图4:分区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从地缘角度分析,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区域,且其在类型分布上差异也比较明显。(1)中心地带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在拙政园、平江、阊门历史街区,桃花坞片区、山塘-虎丘、运河、环城河带以及观前街商贸区周边,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2)环太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点则主要分布于东西山、木渎古镇、城西丘陵地区及西部生态城周边,其资源类型兼顾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3)中部湖荡地区以金鸡湖、阳澄湖为中心,以全国商务旅游示范区为龙头,整合相城区、工业园区、昆山等地的旅游资源,以新建景区景观以及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及旅游商品类。(4)沿江地区则在以大江风貌、江海风情等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依托良好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大量景观建筑类人文旅游资源。(5)全市的古镇除木渎外均集中于中部湖荡周边及东太湖附近。其资源类型以人文旅游资源中的景观建筑与设施为主,兼顾人文活动类、旅游商品类。综之,苏州市旅游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是自然资源类型分布不均,人文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小。

(四)苏州市优质旅游资源分类情况

苏州下辖十区市的优质旅游资源数量分布差异明显。在全市991个旅游资源点当中,优质资源共有385个(其中五级33个),占全部的38.5%、五级资源点占全部的3.3%。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分七个主类,按照单体数量从多到少进行排序依次是景观建筑与设施类、人文活动类、地文景观类、旅游商品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及遗址遗迹类。五级资源点与总优良级比较缺少了遗址遗迹类及建筑与设施类两类,具体分别是建筑与设施类20个、地文景观类5个、水域风光类4个、人文活动类3个及旅游商品类1个。五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及变化趋势与总优良级基本相同(图5),低等级资源点的分类情况亦同。可见优质旅游资源,尤其是五级资源点的出现与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总量及整体质量有极大的关联。

图5:高等级旅游资源点的分类情况

四、总结与不足

基于本次调查研究,对苏州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作如下总结:(1)苏州市人文旅游资源远多于自然旅游资源,在分布方面自然旅游资源多为湖泊、丘陵地区,多集中在苏州西南部及沿江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则分布较为分散,并呈现围绕中心城区簇状或团状分布的特征;(2)苏州市的总资源密度与优良级密度呈正比。(3)旅游资源从数量和等级综合考量,姑苏区位于第一位序,相城区位于第四位序。(4)相城区资源点少且均为低等级资源点,需寻找适合自己发展并有鲜明特色的旅游资源作为开发的支撑点。工业园区则是量少质优的特点,在高端商务旅游及城市休闲游方面可以多做文章。高新区的优良级偏少,应在现有资源点中提炼出有潜力可挖并符合现有消费习惯的旅游资源点,并加以重点培养。县级市在旅游开发中应尽量避免资源真空区的出现。

样方计数法只能获得点在样方内的静态信息,不能获得关于样方内点与点之间的动态信息。其结果是样方分析不能用来充分了解旅游中的可达性,即旅游者到达这些资源点所需花费的时间及效率。经后可考虑用GiS软件辅助判断,以期更加深彻了解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程玉珍,等.苏州统计年鉴2013[m].苏州: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5-76.

[2]苏州市旅游局.苏州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0)[R].苏州:苏州市旅游局,2008:34-35.

[3]从忆波.中国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与可达性测度[D].兰州:兰州大学,2013:19-22.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3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革新,加上消费模式进一步优化,茶叶及茶文化已经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发展旅游产业,壮大旅游产业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茶文化作为整个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茶文化为核心,可以延伸开发形成系列产业链条。随着人们消费理念不断丰富,传统的旅游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的具体需求,因此丰富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完善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意义重大。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从而探讨研究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产品发展;融合探讨

从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看,目前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茶文化资源,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从南到北,由东到西都形成了广泛的茶文化,无论是茶叶产地,还是运输茶叶途径等等,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可以说,我国茶文化资源开发基础雄厚。随着人们旅游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逐渐成熟。而每一种成熟的思路都是在旅游市场影响和决定下有所发展的,而无论哪一种类型,都是在当地茶文化基础上,通过充分融入自然环境和该区域独有社会民俗活动,涵盖观光旅游、体验旅游等一系列功能的综合型旅游资源类型,通过发展茶文化旅游,将无限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有效推动发挥茶文化内涵与价值。在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影响下,实现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1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

我国是茶文化产生的源头,经过几千年的成熟发展,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体系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茶叶生产,还是茶叶制作、运输,甚至是茶叶饮用等等,都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形成的同时,就形成了与之相关的旅游活动和资源。而这些汇总起来,就构成了茶文化旅游资源。而有关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概念也有不同观点,一些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茶文化旅游资源是以茶文化和旅游资源为主题的,游客通过参与其中,可以充分感受到相应乐趣的资源形态。虽然不同学者从各种角度对茶文化旅游进行了各种界定,通过细化其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其主要是从旅游的目的、旅游活动的类型、参与动机以及旅游活动的内容等各种角度切入的,因此其都是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某一方面认知,并不全面。而通过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定义茶文化旅游为: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基于游客对茶叶发展、茶叶生产技术、茶文化形成等一系列元素有较高兴趣而产生的内心驱动,其主要表现方式为:欣赏茶叶成长、生产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参与到茶叶生产、制作过程,以及深入了解茶文化等。其参与目的是为了通过观光、体验、参与等一系列途径,实现自身内心的享受等。茶文化旅游资源是通过旅游开发方式对茶文化进行体系化开发的资源利用形式,其并不是一种独立资源类型,而是将茶文化中可供旅游开发挖掘的资源予以开发的形态。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涉及面广泛,其涵盖了茶叶生产的全流程,是各种旅游活动综合起来的结果。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广泛,形成了体系化的资源系统。事实上,在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很少有人只参与其中某一种活动类型,其往往是综合性参与。

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分析

想要有效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旅游发展,就必须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这一基础进行深度挖掘,而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具体分类的过程,也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同时也是我们制定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基础和标准。

2.1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原则分析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具体分类时,需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相近和差异化原则。也就是在划分茶文化资源类型时,必须从其共同属性出发,将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源进行融合,通过差异化区分出不同类型,而通过相近性纳入大类。此外,要坚持层次分类的原则。其指的是茶文化旅游资源较为复杂,在区分大的类型之后,要逐级对大类资源进行细化,确保一一对应,避免错位现象。最后,是体系化原则,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多种资源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必须坚持体系化开发旅游资源,将其最终纳入整个系统,才能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2.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划分依据分析

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具体划分时,首先要从其定义出发,通过具体定义来确定划分茶文化资源类型的范围以及其主要内容。其次,要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各组成项的属性来划分,比如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等等。最后,要对资源各组成要素,其产生原因,具体特点、表现形式作为划分标准和依据。茶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多重要素,因此对其进行划分时,要认真依据以上三项标准。一方面,我们要结合三项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细化,界定其具体类型标准。而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由于茶文化体系涵盖了多重元素,不能简单地将其定义为某一类资源类型,要有重点地进行资源类型划分。

2.3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分析

通过梳理茶文化旅游资源,结合三大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可分为五大类型。即:茶叶生产的自然资源,如茶树、茶园和与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等。二是与茶相关的人文社会资源,比如茶叶生产古迹、茶馆、茶厂等等。三是与茶有关的社会习惯风俗等,比如茶文化节,茶博览会等。四则是与茶有关的文学作品等,比如描述茶的诗词、著作等等。五则是茶与其他文化融合形成的复合型文化,比如茶文化与民族文化,茶文化与宗教文化等相融合形成的复合文化等等。

3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具体思路分析

事实上,通过发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都是为了开发构建体系化旅游资源产品体系,通过有效结合市场需求,结合各区域茶文化特点及自身特点优势,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附加值的最有效挖掘。

3.1以创新为切入点,完善产品生产管理,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

把控当前一些茶文化资源较丰富地区也陆续开始探索旅游产品开发,然而事实上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有效创新,以至于很多产品雷同率高,相差小,从而极大限制了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运营和产品开发。因此在进行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发展时,必须坚持以创新为切入点,重视对产品的开发过程,通过有效研判市场发展趋势,充分结合客户相关需求,从而增加市场接受度。而在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时,必须注重整个产品的生产管理过程,无论是产品实物,还是相关服务,都必须重视强化管理,通过有效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品质把控,进而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体系化开发。

3.2结合茶文化特点,突出特色融入,提升市场竞争力

进行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出发点是茶文化,开发手段是旅游方式。所以,想要从根本上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必须重复重视对茶文化资源深入了解,通过有效结合其特点,让开发的产品具有文化内涵,让产品开发素材更加丰富。此外,还要认识到旅游开发的最大要求之一就是特殊性,因此在开发相关产品时,必须对本区域茶元素进行深入了解,通过挖掘其中最大特点,结合有效的特色融入,从根本上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以资源特征为切入点,细化产品类型,构造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

构造体系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事实上就是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出发,结合特点切入,通过细化产品类型,实现完善产品开发。在研发旅游产品时,需要从茶叶生产、制作开始,通过充分融入游客的旅游需求,进而打造满足所有游客需求的产品类型。在茶叶生产地,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在茶叶采摘、制作过程中,结合人们参与式、体验式需求,开发相应旅游产品,通过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特点,进而塑造可供参与的旅游产品。此外,将茶文化、相关茶叶历史进行包装,开发成供游客研究的旅游产品。同时,也可以深化与茶叶相关的饮食、产品等衍生内容,增加茶文化及茶叶生产制作链条。可以说构建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就是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基础上,通过充分考虑、结合游客需求,细化各种产品类型所形成。

3.4重视市场元素,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

事实上,不管是从茶文化角度,还是从旅游产业角度考虑开发旅游产品,其最终还是由市场和客户来评判,市场反映如何,才是产品打造的重要依据,而在客观旅游活动中,任何一位游客在参与茶文化旅游活动中,都不可能只选择某一种旅游产品,游客会在旅游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组合。所以在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时,必须注重市场元素,从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出发,通过融入游客的消费需求,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品牌也是重要影响力,只有充分重视构建产品品牌,才能持续提升和发挥茶文化旅游资源产品的影响力。

4结语

虽然我们有着雄厚的茶文化资源,但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极度缺乏。通过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及相应产品进行深度探讨,不仅能有效延伸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也是从旅游需求不断发展角度出发的。当前人们对健康生活和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因此茶文化旅游就成为时代消费热点,但目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形成体系化思路,其不仅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同时也未能对茶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因此通过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进行深度细化,有重点的探讨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产品,将为深度挖掘这一资源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永生.论文化旅游及其开发模式[J].学术论坛,2009(3):108-112.

[2]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8(2):55-57.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危机等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危机之后,上世纪80年代人们经过反复探索和思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这是人类发展道路上一种新思路。最早在1987年由挪威首相Bruntlant在其出版的著名的《我们的共同未来》(ourcommonFuture)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已被广泛置于有关的学科领域和各相关的行业的范畴研究,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当然也必须涉及。由于经济的驱动,盲目的开发旅游所产生的结果是: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旅游粗放式经营管理,旅游设施的病态膨胀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这样的发展必然是不可取的。一种新观念在宏观旅游管理领域中产生――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区域人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开发旅游业的地区在加大旅游业投资,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应该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保护人文旅游资源,不断提高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及水平,力求能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系;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既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又可以同时维持人文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实现旅游经济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并力争留给后代一个良好的人文旅游资源环境。

二、山东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山东省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些人文旅游资源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旅游资源丰富

山东有6大类自然与人文资源,其中,地文景观类有10种,水域风光类5种,生物景观类5种,古迹与建筑景观类30种,休闲健身类10种,购物景观类4种。在中国全部的68种旅游资源中,山东省拥有64种,占总种数的94.1%。山东是中国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二)资源破坏严重

旅游活动开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它能创造巨大的综合效益,当然也带来了负面的系列效应。人文旅游活动的开展,势必产生环境的污染,存在更大隐患的是这些环境的污染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实体景观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就在这个过程中,当地这些居民日常自发形成的、带有地方浓郁特色的传统文化风俗遭到强冲击,出现了利益至上的思想倾向,对于很多传统的民间技艺、习惯民俗不够重视,很多旅游资源需得到传承和保护。

(三)保护力度不够

人文旅游资源被人为破坏,大多都是由于公众缺乏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对人文旅游资源可开发价值并不了解。对于山东省而言,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山东省人文旅游资源多数旅游景区地处不发达地带和乡间山区,当地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够高,使得对于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意识缺位;其次,人文景区当中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政府部门对人文旅游资源保护的认识不够完整,过度强调人文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

三、山东人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针对山东省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现状,笔者通过总结和归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准确定位旅游形象――好客山东

提升旅游形象,打造独特优异的旅游品牌,至关重要的就是区域功能、区域文化、区域产业的定位。旅游形象定位是集中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精华,凝练出具有惟一性、典范性与权威性的旅游品牌。笔者认为,从旅游的文化定位、“齐鲁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市场定位的角度考虑,山东旅游形象定位在“好客山东”这一品牌上是很合适的。

(二)加强对人文旅游资源的规划、研究与保护

首先应该明确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两者并不冲突和对立,对山东省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合理规划可以增强其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欣赏价值,促进山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会为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条件和舆论环境,为其永续利用创造条件。

(三)加大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特色旅游商品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众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众智慧的结晶。山东作为齐鲁故地,民间艺术资源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现存传统民间艺术荟萃了戏曲、皮影、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等上百个民间艺术种类,且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中的精髓是旅游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开发体现山东特色的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体现齐鲁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生产和文化娱乐项目,对发展山东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5

关键词:张家口;特色旅游;体验性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271-02

一、特色旅游概述

什么是特色旅游?国内外众多的学者都从各个角度来阐述特色旅游的内涵,但由于各位学者站的角度不同,从而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故现在对特色旅游的内涵以及定义没有一个明确的论证,这就形成了任何一个区域都认为自身可以发展特色旅游,结果出现了“特色不特”的现象,因此,首先明确特色旅游的内涵。

通过对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的查询,发现众多文献虽然对特色旅游的定义不同,但是在众多的文献中可以发现对特色旅游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共性,以此,可以推断出特色旅游至少包括如下内涵:第一,植根性或区域性。主要是立足地方历史文化以及自然资源基础之上,或依靠历史文脉挖掘出来的文化习俗或历史事件,或植根于地方历史遗迹,或利用地方独特的自然资源如气候、土壤植被等。第二,特定性。特色旅游资源只是针对一定的市场需求,满足部分游客的需要,针对特定的市场群体。第三,差异性。与游客的居住环境差异性越大的旅游资源越容易形成特色旅游,或与其他区域的旅游资源差异性越大越能成为特色旅游资源。第四,体验性。部分旅游活动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旅游项目涉及上突出了与游客的互动,强调游客的参与性,提高游客的积极性,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第五,垄断性。有些特色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垄断性,垄断性越强的区域越能发展特色旅游。

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认为特色旅游就是依据地方历史文脉以及自然环境等资源,挖掘或构造出的特定的旅游项目以及产品来针对特定的旅游市场发展起来的特色鲜明、独特性较强的旅游形式。特色旅游不论内容和形式如何,都具有区别其他区域旅游业的特殊性,带有自身独特之处,这是特色旅游的魅力所在。特色旅游是区域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易被他人模仿的优势,从而促使区域在其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二、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重要性

1.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动力。特色旅游资源不仅具有普通旅游资源的共性,更为重要的是特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特点,如果一个区域的旅游资源没有特色,那么这个区域的旅游业的发展是缺乏后劲。

2.打造区域品牌。特色旅游资源是区域对外宣传吸引游客的一张名片,是区域建立旅游品牌的根基。因此,区域要依据地方历史文脉和自然资源以及特定市场游客的居住环境的差异性,找到独有的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品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解决旅游产业的季节性问题。相对传统的旅游产业的“旺季拥挤,淡季浪费”局面,特色旅游产业利用区域富有的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季节性问题。

4.保护区域传统文化。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像传统观光旅游必须依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它可以挖掘本区域的独有的传统文化就可以发展,如蔚县的剪纸、张北草原等。它既可以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可以解决区域中许多传统文化被社区居民遗失的尴尬局面。

三、张家口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要想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首先对本地资源进行全方面的调研,植根于历史文脉之中,挖掘区域自然资源,利用比较优势法则找出真正地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并进行包装宣传,制定以“特”取胜的新战略。抓住游客们的心理需求,掌握游客对新奇、稀缺和特色明显的旅游资源的热衷。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要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历史特色,利用自然特色,要使特色成为新开发旅游产品的优势。因此,在制定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时要深刻理解“特色”两字,围绕“特色”下功夫,形成以“特色”取胜的新战略。通过对张家口走访调研发现,张家口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制度环境约束明显;人才缺乏,观念落后;旅游景区效应;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化;利益者相关者机制没有形成。

针对张家口的特征,提出如下发展战略: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在地方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宏观调控指导作用。首先,编制规划。编制规划是政府调控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职能。发展规划是特色旅游产业发展的龙头,指调控旅游资源的必要手段,是长远发展的宏观指导。张家口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应以国际视野、国际标准为标杆,高标定位、高标规划,编制高水平的、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张家口特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编制规则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挖掘历史底蕴,寻找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第二,资金支持。通过对张北、涿鹿等县的实地调研,发现张家口在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资金缺少,地方政府应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从生态环境治理、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争取最大限度的资金支持。第三,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资源的品位。实行边投资、边开发的投入产出模式,形成旅游养旅游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要积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第四,协调指导。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调整其产业结构涉及的相关部门很多,因此,政府必须担负起指导与协调的任务,促进旅游产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旅游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内部结构要素和旅游相关产业的关联现状,从宏观的角度制定解决方案,保证特色旅游产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第五,加强监管。通过建立旅游企业集团或行业协会来增强行业自律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第六,引进人才与培养本地人才相结合。在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中端人才,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相关政策积极引入,同时也要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养,使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构造完整的人才体系。

2.挖掘地方文脉,树立特色品牌。特色旅游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地方文脉基础之上,应深挖光挖地方文脉的历史资源,使历史文化融为旅游产品之中,形成以文化为吸引中心旅游产品为利润中心的特色旅游产业。只有立足地方文脉才能挖掘出具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才能使特色旅游资源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的份额。但在开发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不是所有的旅游资源都可以成为特色旅游资源,只有通过优势比较才能真正找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只有这样的特色资源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在挖掘出特色的旅游资源之后,要注入文化、休闲、娱乐、养生、回归自然的内容,使得特色旅游资源能转变为特色旅游产品,形成特色旅游产业并向高品位、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使其呈现多元复合型的发展态势,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树立地方特色品牌,使其成为地方发展旅游业的一张响亮的知名品牌。立足地方文脉,找出区域差异,转变观念,将差异转变为地方特色,增加特色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提高张家口市特色旅游产业的垄断性,延伸其旅游产业链条。

3.细分市场,找准特色,提高市场知名度。通过对张家口的实地调研发现来张家口旅游的游客98%的是北京和天津游客,因此,张家口在对外宣传时要重点针对京津游客的消费偏好提出相关的口号,同时在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时,寻找旅游资源的差异性主要和京津旅游资源进行优势比较,只要是与京津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那么这个资源就可以转变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张北草原和崇礼滑雪。只要抓住占市场份额98%的京津市场,张家口的旅游产业就能持续快速地发展。因此,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调研京津游客的认可度和消费需求,以及京津游客的生存环境,寻找他们心中最大的差异性资源,形成“相对比较”的特色旅游产品,扩大京津的旅游市场,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4.打造出富有特色的休闲行为旅游体验目的地。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工作时间的缩短,人们的闲暇时会越来越多,人们对于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为休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基础。休闲旅游是作为一种提高、扩展、维系生活质量的方式,是作为一种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和改善彼此关系的方式。休闲旅游以其对旅游者旅游感受的关注备受人们青睐,成为当前旅游业的新热点。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放松身心、愉悦心灵的载体;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当地社区的生活环境,因此成为许多地区积极倡导的新兴旅游形式。在传统的观光旅游中,游客们普遍追求的是在一次旅游过程中能“游”更多的景区,其行为特征表现为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的低层次旅游方式。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代游客现在追求的是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得到身心休息自由放松、充实精神享受生活、亲朋好友在一起的欢乐以及人与自然的融合所带来的安宁和幸福体验,其行为表现为放松自由的“慢”游方式。他们对旅游目的地与传统游客相比具有较大的区别,他们寻求的是休闲个性化、差异化和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以及人性化的服务。休闲旅游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不仅对促进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已从满足现实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休闲旅游产业已是一种蕴含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

张家口市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良好的空气质量,多样化的植被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这些都为其发展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中应抓住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出富有特色的休闲行为的旅游体验目的地,扩大张家口市的旅游市场,提高其品牌影响力,使其成为张家口经济腾飞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文君.广州城市旅游品牌特色发展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05,(10).

[2]孙向荣.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J].区域经济,2010,(2).

收稿日期:2013-09-02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6

毕业论文

论维西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地处部级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中心腹地的维西,历史悠久,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又是迪庆藏族自治州所辖的傈僳族自治县,是迪庆香格里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西素以动植物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饮食文化独特而著称,有“横断山中绿宝石”、“天然杜鹃花园”、“灵灵家园”、“兰花之乡”等美称。

金沙江、澜沧江流经维西境内,怒江离维西县境仅十几公里之遥,与金沙江、澜沧江并肩而流,形成了三江夹两山,两河入两江的地势。县境内从最高海拔4880米的查布朵嘎雪山到海拔1480米的碧玉河,海拔高差3000多米,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立体气候植被带,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地貌奇观。境内大江滔滔,峡谷重重,林海莽莽,高原湖泊晶莹透明,构成了奇特的三江自然景观。

全县三大景区中,澜沧江景区以峡谷、雪山、高原湖泊、傈僳族“阿尺目刮”为代表;塔城景区以滇金丝猴、热巴、藏传佛教、生态为代表;保和镇以古乐、兰花、杜鹃、傈僳族对脚舞、饮食为代表,三个景区集中展示了维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特别是叶枝阿尺木刮、塔城热巴、永春地脚舞、维西古乐,可谓是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的奇葩,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维西通往兰坪、中甸、丽江、德钦的公路有5条,有一个旅游开发公司,一家三江并流旅行社,六家酒店,5家涉外定点接待单位。有1600余个接待床位,100余个标间,三条旅游黄金线路和一批通过严格培训的导游队伍和服务人员。

历史上,居住在境内的各民族长期和睦相处、互相依存、互为影响,因而在宗教、民俗、饮食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既有融合又各具特色的特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教育现象。傈僳族特色文化,是维西各族人民长期融洽相处的结晶。

继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州委州政府提出“建设香格里拉文化州”战略目标之后,为了使维西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维西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一、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

维西素有“兰花之乡,金丝猴家园”,“横断山脉中的绿宝石“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维西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维西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维西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维西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

1、多样性

维西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而雄奇壮伟的"三江并流"核心腹地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的区位,形成维西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维西众多的景观与州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维西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构成旅游资源优势。

3、地域性

维西旅游资源分布极为广泛,除塔城、保和镇、叶枝、永春、攀天阁等乡镇的旅游景观已享有一定的盛名之外,在澜沧江沿岸的维登、中路、白济汛、康普、巴迪等乡镇旅游资源大量分布,并且有相当程度的集中。全县各乡镇几乎都有景点,并各有特色。但是,各类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却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塔城、叶枝两大旅游片区的显著差别,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4、多民族性

维西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样。云南有51个民族,维西有13个。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构成了维西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

5、融合性

在维西,不同的地学景观与各异的动植景观、气象景观和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风情组合,形成风格、特色不同的景区,各类景观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

6、生态性

维西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素有“横断山中的绿宝石”、“灵灵家园”、“兰花之乡”等美誉,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主题,成为香格里拉一大生态旅游景观。

7、潜力性

维西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旅游资源丰富,但绝大数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例如:位于维登乡境内的新化湖、叶枝镇的查布朵嘎等,到如今仍处于未开发状态,应不断补充内涵,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潜力。

二、维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为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迪庆州委、州政府,维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决策,加快了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步伐。

目前,维西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县城保和镇为中心的三大旅游线路,重点建设了县城、塔城镇、澜沧江流域为中心的三大旅游区。目前维西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了喜人成绩的同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当前,维西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2、行业管理差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维西旅游地的形象。

3、保护意识差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保护意识差,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仍然存在,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

4、开发资金不足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而目前维西县旅游开发的资金基本上由政府划拨,尽管政府也建立了发展旅游业的基金,分年度划拨,但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其开发速度远不能与迅速增长的游客需求相适应。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维西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5、环境管理差

许多景点,由于环境管理差,有损于维西旅游形象。虽然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抓环境卫生,但成效不大。脏、乱、差现象仍然存在,损害了高质量的旅游资源,造成游客滞留时间较短。

6、宣传力度不够

维西诸多的名胜风景旅游点,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而维西每年的旅游宣传资金较低。

此外,诸如资源开发规划人才匮乏,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的认识不足、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约维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十一五”是维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维西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加大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维西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旅游源优势及区位优势。

2、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使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3、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4、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5、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维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维西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开发维西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利益,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项,使维西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以“兰花节”、“阔时节”为契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之机,实现维西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和强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周国星:《香格里拉—维西旅游指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3、维西县旅游局:《三江并流腹地·灵性香格里拉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外事旅游局:《维西傈僳族自治且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草案)》,2005年3月。

论文提要

二十一世纪,旅游作为新的产业,以无烟工业的角色在全球得以迅猛发展。国家确定迪庆为我国中西部旅游开发重点地(州)之一。随着“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申报、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迪庆州建立“旅游支柱产业”等战略目标的确定,为维西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此,结合维西实际,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维西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其开发对策,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维西旅游资源的特征。

1、多样性;2、奇特性;3、地域性;4、多民族性;5、融合性;6、生态性;7、潜力性。

二、维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资源总体开发程度不高2、行业管理差3、保护意识差4、开发资金不足5、环境管理差6、宣传力度不够。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7

关键词: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黔南州;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077--03

贵州省是中国的“喀斯特省”、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域,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位于贵州省南部,全州辖十二个县(市),总面积26197平方公里,州内97%以上面积为喀斯特地貌,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类型最全、发育最好地区之一。

一直以来,喀斯特景观仅被看作是黔南州境内的遍在性资源。加之传统观光旅游对州内旅游经济发展的抑滞,导致景区重游率低,生命周期短。如何使大自然馈予的喀斯特景观获得最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是当前发展黔南州旅游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本土“喀斯特”资源属性和人文资源特点切入,合理分析目前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出符合黔南州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一、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说

喀斯特是黔南文化的摇篮,直接影响着该地区世居少数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千百年来,自然界创造的有形文化景观和蕴涵于文化景观中淳厚的民风民俗,使这块神奇的土地透溢出独特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气息。

黔南境内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迤逦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极高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价值。目前,合理利用喀斯特景观,挖掘蕴藏于景观内的民族文化精髓,提高旅游产品内在品质,是开发本土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课题。

(一)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1.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1)原生性。黔南州境内90%景观皆具原生属性。多姿多彩、千奇百怪的喀斯特景观均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如,位于独山县城南15公里的神仙洞,此洞全长5公里,支洞和主洞共有5层10洞,各洞相互连通、纵横交错,有如扑朔迷离的地下迷宫;而且洞内还有一个可容数百人的穹形大厅,立于厅内的擎天大柱的四周石笋无数、钟乳石似冰凌悬挂,呈现出一幅绝妙的溶洞奇景。又如,荔波县境内的小七孔风景区就以浑然天成的秀美丽质闻名遐迩,置身其间,如临仙境。同时。喀斯特地貌造就的幽秘原始森林及深谷急流险滩,也使旅客倍感惊险刺激,极大满足了旅游者“寻幽猎奇、探险求胜”的心理需求。

(2)神奇性。黔南州境内喀斯特景观,尽显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性。如,平塘县掌布救星石景区天然溶就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堪称世界地质史上奇观,现今已为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亮点之一。

另外,在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地貌上覆盖着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和生存其中的珍稀动植物,更为这片土地披上一层神秘面纱。如,龙里县城南13公里处,总面积为200余平方公里的猴子沟景区,景区内的台地和峡谷两类喀斯特地貌上生长的木本植物共有126科、216属、500余种;生活的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共25目、55科、122种,最著名的有苏门羚、林麝、水獭、大鲵、穿山甲、红腹锦鸡和猕猴等部级珍稀保护动物,其中猕猴数量最多,约有500多只,所以这一景区在当地被称为“猴子沟”景区。这些独特的喀斯特生态文化圈无疑对旅游者充满极大诱惑力。

综上所述,黔南州独特而丰富的喀斯特自然景观,为本土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目前共有部级风景名胜区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部级水利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其中,荔波县樟江风景名胜区和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的最后一颗绿宝石”,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同时,黔南州境内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对提升黔南旅游产业品牌具有极大优势。

2.组合适宜的人文资源

黔南州是布依、苗、水、瑶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数56.7%。境内每个民族文化体系中,皆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有独特的水族文化、多样的苗族文化,也有神秘的瑶族文化和典型的布依族文化。这些多彩而鲜明的民族文化正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以三都县为例,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的“水书”以及传承完备的民风民俗(如,端节、卯节、马尾绣)均是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水族民风民俗与县域内都柳江景区的完美组合,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此外,荔波县的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与布依族、瑶族、水族、苗族文化的组合,也相得宜彰。同时,黔南州境内淳朴的民风、和谐的社会环境,也为黔南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增添了良好人文氛围。

3.优越便利的区位条件

黔南州区位条件优越,距省会贵阳市142公里,是贵州的南大门和西南出海的黄金通道。随着“两高”(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的建设,黔南将处于贵州乃至西南出海的咽喉要冲之地;同时,以黔桂、湘黔铁路、贵新高等级公路和320.321国道线为主构成的交通网络,加之荔波机场的通航,都为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4.明显优越的后发之势

黔南旅游目前还处于迅速成长期,旅游资源原生性特征明显,黔南州境内大部分旅游资源开发刚刚启动,旅游负面影响小,有利于发挥黔南州境内喀斯特文化旅游后发优势。笔者相信,只要黔南州在今后的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以高水平的规划为指导,精心策划、开发,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潜力,黔南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完全有可能成为贵州旅游的亮点和云贵地区新一代的旅游目的地。

综上所述,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品质高、人地关系协调,民族文化气息浓郁,具有开展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环境。

(二)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待开发类型及资源分布现状

1.从旅游资源可待开发类型看,笔者认为黔南境内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候、特殊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九个类别进行开发利用。

2.从资源分布现状看,笔者认为黔南州旅游资源单体空间分布的均衡性有待调适。目前,每平方公里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单体个数为0.09个/km2,单体个数的空间分布呈现南丰北寡不平衡的布局状况,其中南部以荔波县、都匀市、三都县、平塘县、独山县为代表;北部主要以瓮安县和贵定县为代表。

二、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黔南州旅游业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之初,与本省周边地区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随着旅游业的推进和开发,一些差距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也初现端倪。这些差距和问题极大束缚了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进程。笔者通过调查走访黔南州辖十二个县(市)主要旅游景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几类问题:

(一)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同质性强

黔南州境内喀斯特地貌景观,属遍在性旅游资源,与周边同为喀斯特景观的地区相比,民族特色虽浓郁,却欠缺独特性,主体旅游资源同质性强,缺乏特色旅游市场的垄断竞争力。

(二)难以打破旅游资源非优区境况

黔南境内景区的客源量,深受周边知名景区影响。如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遗址、黔东南民族风情等核心景区皆因旅游资源与黔南具有同质性而对其形成了屏蔽作用;同时,核心景区很大程度上也是旅游者的首选旅游地。这就导致黔南州虽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却逐渐沦为“旅游资源非优区”仅充当联络周边核心景区的通道和客源中转站的作用,本土旅游资源优势却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缺乏高层次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黔南州境内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和民族旅游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尚处于自发开发或尚未开发的状态,民族旅游产品市场化程度低,高层次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匮乏。

(四)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衔接度不够

黔南州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起步较晚,历时不长,尽管有的景区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景观亦越来越受到国内、国际所注目,也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要取得更大收效,笔者认为,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开发,仍是当前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容忽视的首要问题。

以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以水族文化为代表的三都县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在全国乃至世界旅游业中都突显出有别他域的鲜明特色;独特的“水书”和民俗风情。古朴神秘的音乐舞蹈和民间文学,皆极具民族文化内涵。笔者认为,要合理开发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应以当地淳厚的民族特质文化为基点整合喀斯特独特自然景观,开发出带有鲜明地域印记且又内涵深厚的民族文化因子,使旅游者游玩体验后,对民族特有文化能身同感受。只有这样,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才会因其独特魅力而长存,其吸引力也会因此而增强。然而,目前三都水族文化与旅游环境资源优化组合开发仍存有一定难度,重点表现在旅游景区建设、旅游线路安排、旅游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还存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不够突出的情况;甚至受外来因素影响,致使有些旅游项目民族特色有淡化倾向和雷同现象,使旅游者不能看到和体验到更多具有水族文化特色的东西,较难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市场经营证明,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旅游业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把民族文化转化成吸引大众游客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喀斯特环境中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应该是当前黔南卅i境内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格局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黔南州旅游业也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境内旅游机构相继成立、旅游景点不断丰富、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步入了经济产业轨道,这些都为本土旅游后续发展提供了宽广平台。当前如何打造高品位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拓市场吸引客源,是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此也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打造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黔南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进程中可采用合作共赢方式,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商家前来投资,改善曾因资金匮乏而无法有效调整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体系的状况,建设一条完整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链”,增强游客对旅游地美好景色的依恋和对特色文化的眷恋。

如,以樟江风景名胜区、水族文化、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等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链接周围景观形成一条条生机盎然的“旅游链”,彰显喀斯特地域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和苗、水、布依、瑶等少数民族淳厚的民族文化氛围,精心将每一条“旅游链”都打造成为国内外旅游的新亮点。

(二)宣传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

黔南境内喀斯特景观在着力健全各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的前提下,采用主题串线策略,通过各旅游景区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使原本未构成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通过一个主题、一条主线的方式串连整合相应风景区,形成主题鲜明的旅游区域网络,平衡旅游单体的空间分布密度,打造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最终使黔南成为旅游客源的目的地。

以平塘县风景区为例,笔者认为可根据本地区原有资源特色,组合不同旅游产品,辅以鲜明且极富吸引力的主题为线,平衡且串接各资源区,力求推出高品质的特色旅游产品。如平塘县可以“玉水金盆”为喀斯特旅游主题景观,链结周边四大片区72景点,即平舟河景区(25个景观)、龙塘景区(20个景观)、西凉拉安河景区(15个景观)、甲茶景区(12个景观);采用新闻宣传、编书出刊、网络推介、旅游交易会等媒介方式,大力宣传“玉水金盆”这一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营造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深入挖掘喀斯特民族文化内涵

开发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应该明确:喀斯特地貌上厚重、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才是黔南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的真实魅力所在,也是其能否受游客青睐和向往的原因之一。

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多峰林、溶洞及伏流。拥有世界上同纬度仅有的保存完好的喀斯特森林地貌。在地缘相对封闭的喀斯特地貌上,生物的多样性状况良好、高山大川错落而列,生活在此的各世居少数民族不仅成为了本民族文化精神的顽强守护者,也在这片曾被遗忘的高原上幸运地保存了多样性民族文化与多样性生物和谐共存的格局。相比世界各地频频出现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危机与困境,黔南州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目,笔者认为,在开发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黔南若能立足本土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在扩大旅游产品规模的同时挖掘打造民族文化独有精品,关注和完善本土旅游消费市场;那么,黔南州旅游业将会获得稳健迅速发展,就能从根本上打破旅游资源非优区境况,使黔南形象更加迷人。

四、结语

进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充满着机遇和挑战,行进中的黔南州民族旅游业,只有深入研究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建立科学的有利于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管理体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发展黔南的喀斯特民族文化旅游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旅游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参考文献: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产业集群;空间集聚;产业关联

一、引言

传统产业集群理论主要被应用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分析,将传统集群理论扩展至旅游产业则形成了旅游产业集群理论。对于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的具体表现,国内众多学者(袁莉,刘鞠林,2004;张梦,2005;尹贻梅,刘志高,2006)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是,单独考察我国乡村旅游产业是否存在产业集群效应的文献则少见。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入手,对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进行探析,并基于此进一步探讨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具体特点。

二、我国乡村旅游集群现象分类

张梦(2005)将旅游产业集聚分为资源依赖性产业聚集和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集聚。显然,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乡村既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种资源依赖型的特点也决定了我国乡村旅游集聚的资源依赖性,我国当前表现出来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的主要形式有:

(一)城市依托型

城市依托型又称城郊型,是典型的乡村度假村发展模式。这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目的在于开发和培养集疗养、娱乐、运动健身等产品为一体的城市双休日市场。其客源市场较为固定,主要是中心城市的一级环城区或地方县市的二级环城区。

(二)交通依托型

交通依托型乡村旅游的比较优势在于其便利的交通条件,可进入性强是其主要特点。这类乡村旅游产业基地大多是普及环保科技、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等现代高科技知识的重要基地。其地理位置一般在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等交通主干线附近,主要客源来自过往的游客和邻近城镇居民。

(三)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

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以生态休闲为主要特点,其比较优势在于丰富的本地或邻近的自然资源禀赋。险山怪石、峡谷瀑布、海底世界以及奇花异草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可以让游客更近距离的感受大自然,不仅满足了游客猎奇的旅游心理,也让游客在游览之余获得一份悠然自得的绿色心情。

(四)历史民俗文化依托型

此类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是民俗度假村和乡村文化博物馆。这些古村镇大多偏离交通主干线和大型城市,因此其可达性大大降低,但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奇特的人文景观依然深深地吸引着久居城市的人们。旅客们住在农家、吃在农家的特色旅游形式让他们更贴近感受民间文化、民俗节庆活动以及民间文化庙会等独特的文化气息。

(五)新型产业经济依托型

产业经济依托型乡村旅游集乡村旅游业、农业、渔业、林业于一体,旨在开发农业休闲、渔业休闲、林业休闲、果业休闲等产品,以满足游客吃、住、游、购的需求。这种典型的工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知识化的乡村旅游形式是现代化乡村旅游的一种趋势。它不仅能够满足游客观光需求,而且还能够向游客提品生产、销售及其相关产业链式的旅游项目。

三、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尹贻梅,刘志高(2006)从旅游业是否具备集群特征这一研究角度,提出旅游业具备集群存在的两个先决条件分别为空间聚集和产业联系。本文借鉴这一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否满足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和乡村旅游产业关联这两大集群存在性条件。

(一)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可转移性决定乡村旅游的空间集聚

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可转移性一方面要求游客向旅游产品移动,另一方面则要求相关旅游产业必须围绕核心旅游资源所处的特定地域空间进行选址。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不仅要求不同地区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地吸引中外游客,而且决定了我国乡村旅游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我国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些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成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物。

乡村旅游资源大体上分为乡村人文旅游资源和乡村自然旅游资源。从乡村人文旅游资源禀赋来看,我国民族众多且各民族具有较为显著差异的民情风俗、文化艺术和等。同时,我国各地的历史遗迹、古今建筑独具一格、风采各异。另一方面,我国天然赋存的水景、山景、石景、天象景以及生物景观等乡村自然旅游资源也异常丰富。这种独特多彩的乡村旅游资源也为其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可能。如杭州龙门古镇乡村旅游区;宁波江北绿野农庄旅游区;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的果乡;长江中下游的竹乡;华北平原的棉乡;新疆吐鲁番的瓜果之乡;云贵高原及桂西北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完美的山地文化生态聚落景观;岭南广府风情与亚热带风光融合的浪漫家园;湖南韶山以及陕西延安等红色旅游胜地等等。可见,在我国不管是乡村人文旅游资源还是乡村自然旅游资源都非常富足。我国乡村旅游资源禀赋的地方特色浓厚,当这些旅游资源不可转移时,就促成了我国乡村旅游的空间集聚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9

关键词:体育旅游;体育旅游资源;对策;资源分类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2-0042-04

中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它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样、山水奇特,是富含旅游资源的大国。中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仅用了不到1/4世纪就赶上和超过了许多国家的旅游业。所以,无论在国际或国内,中国已具有一定的鲜明形象和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体育旅游是这些年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它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型产业。在迅猛发展和快节奏生活的当今社会,体育旅游更加符合和满足现代人的口味和需求。因为体育旅游这种户外运动、回归大自然、休闲度假、崇尚健康生活的理念正是人们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

据2001年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总收入的20%都来自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其在西方国家发展的较早而在中国起步较晚。但2008奥运举办完之后,国内体育旅游有突飞猛进之态势。大连旅游和大连体育都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据材料显示,大连仅2011年接待海内外游客共386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8.4亿元,同比增长16.3%;而大连每年举办的体育赛事所吸引的参赛者和观赛者也数以上万人次;所以大连发展体育旅游优势非常的大,但两者的结合发展相对滞后,两者结合的研究也较少或只是泛泛地提及。文章根据大连体育旅游的特征和资源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合大连特点的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1大连体育旅游资源的特征

1.1体育旅游资源的内涵

体育旅游是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吸引人们参加与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休闲生活方式,也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是指可以为人类利用并产生效益的物质因素,旅游资源顾名思义也就是指可以为旅游业发展利用并能产生效益的物质和因素[1]。体育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能对旅游者产生体育旅游吸引力的和可开发利用的各种事物与因素。是由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两种资源构成的复合体,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体育旅游资源与普通的旅游资源相比,除了具有常规性的旅游职能之外,还包含着在特定的区域内所进行的带有体育文化特征的各类活动。

1.2大连体育旅游的特征

第一,资源特殊性:体育旅游有自身的特殊性,大连体育旅游借助岛屿及附属的周边环境,例如海水、沙滩、树林等资源,结合体育项目挖掘新形式的旅游方式,使其别具风格。

第二,重复性:旅游者一般情况下不会选择旅游过的地方重复性游玩。这就需要开创新的旅游方式,使资源能够重复性利用。体育旅游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一个景观包含不同体育项目,使旅游过程更具有吸引力。

第三,专业性:体育旅游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导游来带队,因为在旅行过程中旅游者不仅是游玩景色,还要参加一定的体育和旅游结合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是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专业体育知识和懂得赛事规则的“导游”才能操作完成,所以体育旅游的开发和执行比传统旅游更具有专业性。

第四,参与性:体育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方式有所不同,传统旅游只欣赏自然景色,而体育旅游不仅要欣赏风景,还要参加与旅游相结合的体育项目。体育旅游项目的设计符合现代人的旅游口味和追逐户外运动、勇于冒险、回归自然的价值观,所以设计的项目能够吸引游客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使游客们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

第五,健身性:体育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旅游过程中植入体育因子。使游客不仅在旅游过程中能够欣赏到风景,同时还能参加体育活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第六,项目的新颖性:体育旅游包括跑步、徒步、登山等一些常规体育项目,不仅还专门设计和安排了一些新型体育旅游项目,是游客平时很少能参加到的体育项目。例如攀岩、漂流、越野、海底探险、岛屿探险、拓展训练等。

2大连体育旅游资源现状调查

2.1大连旅游自然景观的资源状况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滨旅游城市,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大连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沙滩宽广,资源丰富,所以大连的主要旅游资源是海景、海滩、港湾、岛屿等[2]。其他景点还包括礁石、森林、石崖等景观,还有各种各样的海洋馆及其娱乐游玩配套设施。海景是指观赏美丽天然海洋景观;港湾主要包括一些港口、码头等人工建筑设施;海滩主要以浴场为主;岛屿类型资源开发项目比较少,主要以观光旅游服务为主。这些旅游资源作为其他海滨城市也都具备,所以开创大连独特风格的旅游方式是目前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大连体育与旅游结合的状况

依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和《大连市旅游资源分类、详查与评价》普查报告,得出1660个单体旅游资源成果资料,对以得的资料进行逐步分析和调查,大致删选出体育旅游可开发项目,并将能被体育旅游所利用、开发的资源单体进行分类,分为主类、亚类、基本类型[3]。根据大连资源成因机理和分布特征,主类包括自然风景类和人文景观类两大类。将两个主类再划分为7个亚类,自然类包括:水域型、山地型、生态型3个亚类;人文类包括:民俗型、节庆型、赛事型、场馆基地型4个亚类。具体如下:

2.2.1水域型体育旅游水域型包括的基本类型是滨海、岛屿、河流、湖泊、温泉。大连最吸引旅游者的地方是滨海类资源,其中不乏金石滩、十里黄金海岸、棒棰岛海滨浴场、星海湾等五星级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利用这个资源特点可以开展的体育类项目是潜水、垂钓、帆船、帆板、冲浪、伞降、划板、游艇、摩托艇、沙滩球类项目。大连市海域内岛屿众多,主要岛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优越,部分岛屿特色鲜明,如部级海岛森林公园广鹿岛、长江以北第一大岛长兴岛、我国北方距离陆地最远的岛屿海洋岛等,可以开展的体育项目是海岛生存、海底探秘、体验式训练等。河流类型资源有碧流河、大青河、复州河、大洋河等河流及水库水面,可以开展的体育类活动是漂流、划船、沿岸景观徒步探秘活动。湖泊类型资源有五池、安波七道房水库等风景区,可开展的体育项目是泅渡、赛艇、赛龙舟等。温泉类型:安波温泉度假区、普兰店老帽山温泉,可以开展的体育项目是运动休闲、运动康复和游泳等活动。

2.2.2山地型体育旅游山地型包括的基本类型是山岭、奇石异洞、地质景观、峡谷。山岭类型:山地体育旅游具有休闲、观赏、探险、探秘、健身的功能,可开展众多的登山、攀岩、漂流、丛林探险、野生动植物探秘等项目。奇石异洞类型资源往往和山岭相伴,配合山岭和峡谷可以开展徒步远足探秘、穿越、越野等体育活动。地质景观类型资源往往天工开物、瞬间形成、独立成景,如白沙陨石坑和海口火山熔岩隧道熔洞群等,可以开展的体育活动是极速攀岩、洞穴探险、无极速降等。峡谷类型也是山地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与山岭类型相近,可开展徒步朔溪、攀岩、漂流、溪降、峡谷探秘、树林探秘等体育旅游项目。

2.2.3生态型体育旅游生态型包括的基本类型是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在动物保护区里,可以开展徒步观赏、科教、表演等项目。大连应向“生态省”的理念和行动发展,进一步研究在保护原有风景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可以创造出巨大的旅游经济效益。

2.2.4民俗、节庆型体育旅游民俗型包括的基本类型是民俗;节庆型包括的基本类型是节庆。民俗、节庆和体育相结合,举办各类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等节庆活动。举办这类节庆活动能够吸引八方游客,为大连旅游业增添了节目色彩。

2.2.5赛事、场馆基地型体育旅游赛事型包括的基本类型是赛事。场馆基地包括的基本类型是高尔夫、训练基地、场馆池类、体育中心。在发展体育旅游时应将赛事类型和场馆基地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效率的合理利用场地资源开展体育赛事,能够吸引大量人群关注并来到赛事城市观看比赛,所以也是发展旅游的好机会。因为赛事体育旅游早已被国际国内公认,这些赛事不仅能够吸引大量参赛选手来,还能吸引了大批观光团随选手来旅游,是大连体育产业、体育旅游产业、乃至我国“后奥运会时代”体育产业的改革发展方向。

3大连开展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举办国的体育旅游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因为体育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生活的主流,并影响着人们的出游选择[5]。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达到身心合一的全面净化和提高,这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研究发现,开发大连体育旅游存在如下问题:

3.1体育旅游模式过于简单化

在体育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绝大多数是“旅游——体育”的单一模式,体育活动只作为旅游的附带产品。在旅游资源中对体育因子的开发比较粗浅并且将体育活动生搬硬套在旅游过程中,没有融入其中。例如游玩景点的时候,一般安排登山、徒步等体育活动,这类活动显得过于表面简单化。

3.2体育旅游中新型体育项目开发力度不够

体育旅游过程中对新型体育活动的开发不够,只停留在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开发,未对富含体育因子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大连拥有不少独特的海洋体育旅游资源,但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仅局限于观光徒步、沙滩排球、海水游泳等一般性产品,缺乏高品位、高层次、有竞争力的如潜水、冲浪、水下行走、帆船、伞降、划板、游艇、摩托艇等高端项目。

3.3体育旅游专业化不足

体育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进行操作和辅导。例如专业的水上旅游是针对体育旅游主体需求的一种重要的开发项目。但是大连目前还没有向游客开放较复杂的水上运动,只有简单的海面游艇或客船供游客游玩。不具备专业专项技能的人才,潜水等体育旅游项目是无法顺利开展的[5]。专业设施、够水准的专业人员以及国际潜水市场对接的销售系统,目前大连都不具备。大连要设置特色的水体海岛体育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个性体验,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

3.4体育旅游色民族文化元素不够突出

大连有满族、回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保留和传承了多姿多彩、富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但体育旅游开发上并未涉及到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民间体育活动。大连体育旅游特色不够突出,对于强项的海洋文化、航行元素、和潜水风情等体育旅游主题挖掘不够深入。对海洋海岛体育旅游项目设计不够具体,对于体育旅游所能产生的经济文化作用的认识还有待逐步提升,缺乏对滨海海岛体育旅游产品的总体设计和长远规划。

4大连体育旅游的开发对策

4.1尝试开发多种体育旅游模式

运动是大连体育旅游的主要动力,它使传统旅游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使整个旅游经历变得更加精彩。可以丰富海岛体育旅游的模式,多开发旅游项目并结合体育因子创建更多鲜活的、能够吸引旅游者的体育活动。可以多借鉴其他海滨城市的成功经验和体育旅游模式,并结合自己城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自己独特的体育旅游模式。

4.2大力挖掘文化因子,开发民族体育文化项目

大连拥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将自己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保留下来,这些活动体现了各民族的民风民俗、舞蹈艺术和民族文化。如回族的赶木球、爬木城、掷子、木球等,满族的珍珠球、赛威呼、雪地走、打得栲等。将这些民族体育活动与体育旅游结合到一起,在旅游过程中开展一些民族体育文化和节庆庆祝类活动,以特色的民族民风来吸引游客们观光,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最后,发展体育旅游不仅要加大开展当地少数民族资源,同时也要引进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太极拳、武术、舞狮等。

4.3开发高端体育旅游项目

目前的体育旅游项目过于简单,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口味。可以多开展具有现代文明艺术特点的项目,例如沙雕、沙滩排球等。还可以开发横渡、帆船、帆板、冲浪、划板、拓展训练等新型活动,加深大连体育旅游的市场吸引力。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打造国际化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还应该开发一些前卫的并具有一定刺激的海岛体育旅游产品,以满足大众化体育需求,如潜水、伞降、游艇、摩托艇等运动项目[6]。

4.4标志鲜明特色,树立品牌形象

海洋资源是大连的金字招牌,利用这一优势强化海上旅游项目,创建绿色海洋和健康出行的旅游内容,打造大连特色的海洋体育旅游品牌。根据大连的地理环境优势和资源特点,设计多样性特色的体育旅游与健康项目,以满足游客们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高端项目的需求。同时还应举办各种主题类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例如将绿色航海、海岛度假等元素与体育健康的成分组合到一起,突出大连特色的海上体育、海上节日,提高大连国际化程度和旅游品质,进而提升大连海岛体育旅游的品味和内涵[7]。

5结语

首先,通过对大连自然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大连富含体育因子的资源单体比较丰富、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次,海洋是大连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亮点,也是主要开发内容。因此,大连旅游应以海洋开发为主,并辅助开发新型海岛体育旅游产品,突出大连体育旅游特色和区域优势,将大连体育旅游打造成国际品牌。再次,体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是大连体育旅游成功的另一基石。如能合理的将体育项目设置在旅游过程中,既能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使其真正的享受旅游过程;同时又能促进大连旅游市场的发展,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最后,学者们应尽快将现有的1660旅游资源单体中富含体育因子的个体资源总结归纳出来,建立大连体育旅游数据库,确立体育旅游在大连的可持续发展地位。

参考文献:

[1]安应民.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75-76.

[2]李悦铮.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大连旅游业发展[J].人文地理,2001(5):36-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GB/i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eB/oL]./view/2538445.htmfr=ala0.2009-03-04.

[4]夏敏慧.海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8-40.

[5]夏学英.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85-88.

人文旅游资源特点篇10

关键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随州市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跨北纬31°19′至32°26′,东经112°43′至113°46′。全市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105公里,总面积6989平方公里,人口157万。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随州市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丹铁路、西宁铁路和107、312、316国道以及”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近年来,随州市旅游业取得较快的发展,市政府已经确立把旅游业摆在国民经济发展重要位置,通过旅游使随州市走向中国。目前,我国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大多数先对某地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然后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再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以基本数据为依据,对随州市旅游资源的特点、近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为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随州市旅游资源概况

随州古称“汉东之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以“古、奇、美、新”而著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神农故里。据史籍记载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考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就诞生在随州烈山(厉山镇),近年来随州烈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奇――编钟故国。随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编钟(打击乐器),精美绝伦,价值连城,被海内外誉为世界奇迹。美――旅游胜地。被称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荆楚名胜大洪山,风光秀丽,景观奇特,为中原一绝,是部级自然风景保护区。新――新型城市。随州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特产众多。经济基础雄厚,城市功能齐全,经济增长迅速,是闻名全国的改装汽车城。

2.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2.1旅游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影响明显

由下表可见,从2000年―2007年,游客的人数和旅游收于逐年增加,其中游客人数年平均增长8.9%,旅游收于年平均增长6-7%。

统计时间

(年)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游客人数

(万人次)192212224243248263359444

旅游收入

(亿元)2.042.522.863.153.463.894.325.03

(数据由2000―2007年《随州年鉴》整理而来)

2.2旅游景区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随州市累计投资18.51亿元对一些旅游景区进行精心规划和开发。目前全市11处主要景区面积约580平方千米,其中大洪山风景区、徐家河风景区、中华山风景区、三潭风景区、黑龙潭风景区、九口堰纪念馆、鸡鸣山等形成各具特色、初具规模的旅游景区,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另外,炎帝神农故里、随州博物馆、封江风景区、随州花鼓演出等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2.3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渐趋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综合接待水平不断提高。随州市现有宾馆50余家,另外还有大批社会旅馆。按人均停留1.5天记,年可接待过夜游客400万人次。目前有一批高档次的饭店正在建设,其他娱乐设施,餐饮场所等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2.4旅游交通渐趋畅通

铁路方面,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和宁西铁路把随州于全国铁路网连接起来。公路方面,316、312、107国道穿过随州境内,在3小时内,有信阳、郑州、襄樊、十堰、荆门、孝感、武汉七个大中城市的游客可到达随州,可进入性好。汉十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将成为湖北省经济联系湖南,四川,广西等省重要的纽带。目前,随州还没有航空港,进出随州以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2.5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全市共有旅行社35家,其中部级只有2个,旅游从业人员约10000人。另外,至2007年第二季度,随州市有持证导游350名,除小部分兼职导游外,其余都是旅行社或市导游服务中心专职导游员,且导游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占35%。另外,旅游业中,酒店宾馆的高层人员水平总体水平也不是很高。

3.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1旅游资源开发新颖度不够,旅游商品缺乏特色

首先,旅游产品品味不高,可参与性项目少。其次,旅游产品新颖度不够,缺乏名牌产品。随州的旅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一些景点有所雷同,缺乏创兴,例如徐家河风景区和封江风景区有很多景点有雷同之处。不少景区出售的旅游产品雷同,地方特色不够突出,甚至不少商品在外地就能买到。

3.2旅游景区规模小而分散

旅游景区的规模小,且相对分散。随州市各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较大景区间距离一般在30千米以上,游客想畅游整个景区、景点,一定要乘车,大多数景点在郊区,大部分没有配套的公交车,交通不便,市民很难成行。

3.3部分旅游资源缺乏有效保护,周边环境较差

一些旅游资源位于郊区、农村,周边环境的脏乱差较为突出。例如曾侯乙编钟旧址,附近村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破坏了景点的历史价值;还有一些景点的公共厕所的门被破坏,给游客造成不便。

3.4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随州市的导游按比例大为不足,每当旅游旺季来临,导游人员严重紧缺,很多旅行社聘请社会上一些兼职导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虽为持证导游,但由于不是专职经常带队,常出现对景点讲解不清楚;有的甚至连导游证就没有,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知所措。旅游业中高层人员素质较高,但年龄较大,对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如电脑操作、新的管理理念等接受较慢。

3.5旅游宣传经费不足,宣传力度不够

随州市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一是宣传经费不足;二是宣传范围不够广泛,没有积极开拓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三是宣传的产品单一,缺乏深度宣传,使得外地游客对随州市的旅游资源了解太少。

4.随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4.1突出旅游资源特色

随州市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多种人文旅游资源,但在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突出鲜明的旅游资源特色。景点基本上是以观光性产品、宗教和文物古籍游点,还没形成比较成熟的多功能大型旅游区;旅游度假区目前主要是夏季的水上游和溶洞游,而度假、娱乐、会议功能不足。旅游项目策划与建设特色不够鲜明,在建设高品位项目、营造旅游环境和提高景点附加值、形成持续吸力上做的不够。

为此,随州市旅游产业的开发要以“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作为指导思想,以注重山、水、洞旅游特色,挖掘炎帝、编钟历史文化内涵作为开发原则,根据资源分布的地域结构,进行深度开发。现阶段,对内急需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涵,重点打造炎帝神农故里和大洪山国家地质森林公园,同时要推出具有编钟文化特色的旅游演出。对外应在营造旅游业发展大环境、旅游招商引资、旅游宣传旅游区域合作方面寻求突破。

从山水资源来看,随州拥有部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鸡公山;部级森林公园大洪山、中华山;省级风景区太白顶、炎帝神农故里、三潭、封江;省级旅游度假区徐家河等。山水相融型景观有广水吴店镇黑洞湾水库的十里画廊,广水郝店镇花山水库的原始森林等等。从文化资源来看,随州不仅山川景色美不胜收,而且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有两张名片――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出土地这两个世界性的旅游资源,同时,随州还是“隋唐盛世”的奠基人隋文帝杨坚的封地;有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夏帝明玉珍故居;明朝忠烈宰相杨涟故居;欧阳修讲学的白云书院遗址等。随州是农业大市,农业资源丰富多彩,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消费品位的提高,返璞归真,亲近自然成为人们释压、休闲、健体、养生的首选,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尚市桃花、万和兰花、洛阳银杏、大洪山茶叶、三里岗香菇称为随州的“五朵金花”。

4.2采取措施保护旅游资源

首先应该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当前一些市民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应倡导市民树立主人翁思想,懂得保护随州旅游资源。其次是合理开发,应从长远、整体的观点出发,把保护和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使随州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第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资源的管理,使旅游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4.3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随州市政府和旅游企业应与设有旅游专业的高校(如襄樊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联合办学,多方面支持这些院校于国际旅游专业教育接轨,引进师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随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定期对在职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4.4加强旅游宣传和促销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宣传促销对旅游形象的建立、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随州市推出的旅游宣传产品少,品味不高,整体效果不明显,因此应增加宣传经费,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攻势,设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制作宣传海报、电视广告,特别要通过internet网络,在多个站点制作图片精美、内容详细、定期更换的旅游网页。

4.5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可进入性

随州市政府要继续加强对旅游业的突入,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吸引机制,改善整体环境,提高可进入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申报航空港的建设;在铁路方面,随着汉丹铁路复线的建成,客运货车的车次将会大幅度增加,路上时间将会大幅缩短;在公路方面,增加直达景点的专线公共汽车。

4.6加强区域合作

以武汉、随州、襄樊合作为核心,共同打造湖北旅游品牌。三地之间距离较近,合作经营有其发展的前景。可以以旅游线路为依托,打造无障碍旅游区,编印推介资料,联合推介,成立协调机构。

4.7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充分发挥民间和学校两种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潜在旅游纪念品,突出地方特色;增加文化底蕴,营造一系列体现炎帝文化和编钟文化品牌的文化景观,同时政府加大投资力度;改变旅游纪念品行业尤其是特色餐饮业经营分散、规模普片较小的现状,采取品牌联营,努力开拓。

参考文献:

[1]曾丽娥.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旅游报,2004―01―07

[2]随州市旅游局.随州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005―03―14

[3]钟先稳.随州旅游资源Swot分析&开发策略建议,2004年

[4]邹统仟.《旅游开发与规划》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

[5]马勇毕斗斗.《旅游市场营销》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

[6]丁季华.《旅游资源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7]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