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十篇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十篇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6:42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1

[关键词]土壤流失量;《生产建设及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类比法;水土保持方案;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难点之一[1],其难度在于编制人员需要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估算土壤流失量,即在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时间加长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在《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测算导则》(SL773—2018)(以下简称《导则》)之前,土壤流失量预测往往采用类比法,即选定一个在自然条件、施工工艺上较为类似的工程,参照其水土保持监测数据进行修正,测算对应工程的土壤侵蚀模数,再根据换算的侵蚀时间预测土壤流失量。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缺点:①类比工程土壤侵蚀监测数据可信度存疑。部分监测单位责任心不强、编造数据,在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中又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对水保监测过程数据的合理性复核,使得土壤侵蚀数据难以追溯。②修正系数取值随意性大。对于数据可信度较高的类比工程,方案编制中需确定修正系数,而该系数的确定有较大的随意性。系数取值不同,则最终土壤流失量数据差异性大。③不同侵蚀时间侵蚀量相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以下简称《标准》)要求达到或者超过一个雨季的按照一年进行预测,因此存在扰动时间超过一个雨季的年土壤流失量均为同一数值的情况,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2019年1月,《导则》正式实施。《导则》基于大量现场试验,总结出了水力和风力作用下土壤侵蚀量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参数取值办法,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提供了相对可靠的途径。《标准》规定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采用数学模型、试验观测等方法确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水保监〔2020〕63号)要求水土流失预测依照《导则》和《标准》相关内容进行计算。《导则》内容全面丰富,包括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采用一般扰动地表、工程开挖面和工程堆积体等不同扰动条件分别测算,基本可以满足常规工程的预测需要。本研究以大唐溧水电厂工程为例,基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利用《导则》规定进行土壤侵蚀量的测算,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论证《导则》在应用中的可行性,同时针对目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导则》应用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水土流失预测分区

大唐溧水电厂工程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经济开发区,要在原秦源热电厂区内建设2×100mw级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机组。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于2016年6月,采用类比法进行土壤流失量预测,估算工程占地面积6.9hm2,挖填方总量5.75万m3,临时堆土方量300m3。实际工程于2019年10月开工,2021年3月完工,工程建设期间,先进行全场清表,随后基坑开挖,进行建构筑物施工,主体工程完建后进行场地平整绿化。该工程水土流失外营力以水力为主。一般地表扰动贯穿工程始终,兼有堆土场存在。本研究通过无人机对工程现场进行航拍,获取现场高清正射影像,同时结合现场踏勘,获取不同扰动模块的面积、坡长因子、坡度因子等参数。项目正射影像及预测单元分区见图1、2(图2中空白区域为厂区和施工区部分)。从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看,在工程建设期间,各建构筑物、道路等在不同时间段形成对扰动面的硬化占压,因此在主要建构筑物投影占压面下不产生土壤侵蚀;由于在施工前对场地进行了清表,因此工程主要侵蚀方式为地表翻扰型一般扰动地表;工程建设期间存在5处临时堆土场,会产生堆积体土壤侵蚀。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将各预测单元划分见表1。

2结果及分析

根据堆土场堆积形态,实测坡长、坡度,并现场分析土质,采用《导则》中推荐参数计算5处临时堆土场土壤侵蚀量,见表2。综合考虑工程各建构筑物施工时间(形成硬化面则不考虑土壤侵蚀),根据《导则》中推荐参数得出各个区块土壤流失量,形成工程土壤流失量估算汇总表,见表3。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类比法)在水土流失预测单元有重大漏项(遗漏堆土场)的情况下得出结论为:建设期预测水土流失量284.8t,其中水土流失背景值41.4t,新增水土流失量243.4t,土壤侵蚀模数约4900t/(hm2·a)。利用《导则》预测土壤流失量182.240t,其中水土流失背景值0.485t,新增水土流失量181.755t,与类比法测算出的数据差距很大。其中,《导则》预测背景流失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与现场实测值较为吻合,即在植被覆盖良好、地势较为平坦的地表,一般不会出现动辄几十、上百吨的流失量。我们利用水文泥沙法对项目区土壤侵蚀量进行统计,在实施了临时苫盖、碎石压盖、截排水措施的情况下,2020年侵蚀模数仅约为400t/(km2·a);如果根据表3结果反推侵蚀模数,在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下,2020年项目区侵蚀模数约800t/(km2·a)。两项结果均远低于原方案确定的侵蚀模数4900t/(km2·a)。上述结果表明,利用《导则》预测结果要远比类比法可信度高。

3讨论

3.1利用《导则》预测常见的错误

目前已经有部分单位尝试利用《导则》进行水土流失预测。笔者借助网络查阅了部分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发现有以下几类常见错误。(1)换算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时间有误。部分报告利用myz=R×K×Ly×Sy×B×e×t×a(式中:myz为土壤侵蚀量,t;e为工程措施因子,无量纲;t为耕作措施因子,无量纲;其他参数意义同上),简单地将a值去掉,认为剩余的部分即为土壤侵蚀模数,然后换算出侵蚀时间,带入w=∑3j=1∑ni=1(Fji×mji×tji)(式中:w为土壤流失量,t;j为预测时段,j=1,2,3,即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3个时段;i为预测单元,i=1,2,…,n;Fji为第j预测时段第i预测单元的面积,km2;mji为第j预测时段第i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tji为第j预测时段第i预测单元的预测时段长,a)中求解。这种方法实质是将《导则》简化为一个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的数学公式,但该公式中R值本身是含有时间概念的。根据《标准》需按照最不利时段换算土壤侵蚀时间,因此部分方案编制单位在《导则》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时间换算是不对的。例如,南京市溧水区某工程扰动时间为5—9月,横跨雨季,即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换算为1年;而在《导则》的体系下,根据不同月份的R值,5—9月R值累加值为4407mJ·mm/(hm2·mm),可直接带入公式进行计算。换言之,在《导则》的体系下,已经不需要进行侵蚀模数的取值和侵蚀时间换算。(2)背景土壤侵蚀模数取值有误。目前运用《导则》编写的报告一般会确定项目的背景土壤侵蚀模数,根据w=∑3j=1∑ni=1(Fji×mji×tji)求解背景土壤侵蚀量。比如,南方红壤区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背景侵蚀模数小则100t/(km2·a),大则400~500t/(km2·a)。而根据顾亚兰[2]的研究,即便在江西鹰潭坡度20°~30°的典型红壤样地上,植被覆盖良好的样地实测土壤侵蚀量几乎为零。方案编制实际与试验观测结果明显不符,表明背景土壤侵蚀模数的取值存在极大随意性。实际上,根据现场调查,可以确定扰动区域施工前的植被覆盖情况和耕作措施,根据《导则》推荐数据换算,再结合地形因子,可以确定B因子和t因子数值,最后带入《导则》给出的公式,即可以推算出背景土壤侵蚀量。在植被覆盖度较高、地形较缓的前提下,背景土壤侵蚀模数一般小于100t/(km2·a),极少会出现较大数值的情况。(3)不注意扰动方式问题。部分报告简单参照水土流失分区划分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如在预测章节将电厂工程划为厂区、施工生产生活区、进厂道路区等。而根据电厂各部分的施工工艺,以大唐溧水电厂工程为例,除了有一般扰动地表,还有临时堆土场,不同扰动形式应对应不同的计算方法。某些大型工程还有长时间的边坡开挖,甚至兼有风力侵蚀。应在水土保持分区基础上根据不同施工工艺继续划分水土流失单元,选取合理计算方法,不能以简单的一个分区笼统得出侵蚀总量。

3.2建议

(1)延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介入时间。目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即可。因此,建议委托单位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在工程布置基本确定、施工组织基本明确等设计深化后再组织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例如,火力发电工程在初步设计之后、输变电工程在终勘定位阶段、风电工程在微观选址阶段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的实质性工作。在此阶段,编制人员才有条件了解施工场地的布置、堆土场的位置和面积、塔位、风机点位的具体地形数据,并且有可能了解工程施工工艺,从而选择合理的预测方法,降低水土保持方案的重大变更风险。(2)界定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量概念。长久以来,业界认为流出项目扰动区域的土壤数量为工程造成的土壤侵蚀量。这种定义面临一个逻辑上的难点,比如某工程在工程边界完全截留住流失的土壤,即使工程现场内部泥水横流,也可以认为侵蚀量为零。这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初衷不相符,同时也与《导则》里明确的各类扰动模型土壤流失量测算方法不相适应。(3)加强水土流失预测章节的审查。水土流失预测是水土保持方案中重要的一个章节,是保障水土保持措施合理性的重要一环。长久以来,由于类比法的缺陷,方案评审中往往对预测章节做弱化处理。随着《导则》的,编制人员已经有条件相对精确地进行水土流失预测。从本研究工程实例可以看出,这种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获取相关参数。以水土流失分区为单元进行的侵蚀模数确定及流失量估算已经不具备太多的参考价值,而根据施工工艺,更为精确地确定流失单元和相关参数应在未来方案评审中给予重点关注。(4)做好《标准》和《导则》的衔接。《标准》中要求利用侵蚀模数计算水土流失量,而《导则》则是直接根据各参数计算侵蚀量,两种计算方法存在矛盾,急需标准制定部门给出解释说明,做好两份文件的衔接工作。

4结语

相比类比法,利用《导则》进行预测较为复杂,应用难点在于需根据施工工艺确定扰动方式,需对现场进行更为细致的踏勘,但其结果相对更贴近实际。本研究利用《导则》以大唐溧水电厂为例进行了“无防护措施”下的水土流失预测计算。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该项目扰动面积较小,侵蚀外营力和扰动方式较为单一,但计算中依然对项目情况进行了一定的概化,如:考虑到基坑边坡存在时间较短,未进行工程开挖面土壤侵蚀计算;坡长因子Ly取值时不考虑区块内建构筑物和道路的切割;R和K因子直接采用规范推荐值;坡度因子Sy取值时考虑将各个区块的坡度全部取2°等。以该工程为例,利用《导则》计算土壤侵蚀量虽然方法较为明确,但前提是方案编制人员需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具有相当的了解。因此,如按照以往可研阶段进行方案编制,则各建构筑物施工时间、施工方法、堆土方式无法确定,即便按照《导则》进行计算,仍不可避免地进行“拍脑袋”,导致预测结果依然不可靠。

[参考文献]

[1]高旭彪.浅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水力发电,2008,34(1):9-10,41.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2

关键词:涵闸施工;安全监测;监测周期

中图分类号:tV66文献标识码:a

一个水利工程中,需要在其隐蔽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兴建2-4座涵闸工程建筑,在施工涵闸时,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及当地的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同时还要保证涵闸自身所承受的载荷。对于涵闸来说,除了上述的因素,影响其建筑安全及稳定性的因素还包括:随着涵闸周围的环境的变化,涵闸自身会发生一系列的倾斜、裂缝等变形变化。针对上述变形,可以采用安全监测技术来获得变形的相关数据,在涵闸的施工过程中为施工质量保驾护航。涵闸施工的安全监测主要是指在涵闸施工期间,对涵闸建筑本身和涵闸基础及涵闸的周边环境的变形(这种变形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变形、建筑物的沉降变形、建筑物的倾斜变形、建筑物的挠度变形及周边地形变形等)进行测量,来获取科学精准的测量观测数据,并对测量观测结果进行全面、专业的分析,通过分析,对有可能存在的对于涵闸建筑的危害做出预判,方便施工人员有针对性的对涵闸进行技术处理,尽量避免发生严重的建筑施工事故。现有的常用涵闸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测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涵闸外部的变形监测,另一种为涵闸内部的变形监测。其中涵闸外部的变形监测的监测数据应用于变形的几何分析,分析确定变形量(主要指变形量的方向和大小);涵闸的内部的变形监测主要从物理学的方面进行分析,并加以判断。本文着重讲述的是涵闸的外部变形的安全监测在涵闸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一、简述涵闸的变形监测的内容

涵闸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技术部门按照相关涵闸的规范并结合涵闸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综合提出的。在涵闸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随着安全监测的数据结果,实时的做出施工上的变动。涵闸工程的施工安全监测主要有七个具体监测工作:(1)观测涵闸涵首和涵闸涵洞的水平位移变形;(2)观测涵闸涵首和涵闸涵洞的沉降位移变形;(3)观测涵闸涵洞的相对错动量变形;(4)观测涵闸的连接缝的错动量变形;(5)观测涵闸裂缝的变形;(6)观测涵闸周边相邻地形的变形;(7)要定期对涵闸进行巡检。

二、简述涵闸的安全监测方案和方案的实施要求

涵闸的变形监测方案的确定,要参照上述七条监测工作,并结合涵闸施工的地理情况,施工的总进度安排来确定涵闸的变形监测方案。实施该方案时要注意涵闸变形监测的方法的选择和监测的精度、监测的整体布局、监测的周期等要求,进行监测的实施工作,这样才会使监测的结果有效及准确。(1)涵闸安全监测的监测方法的选择。①测量水平位移变形的方法主要有导线测量法、基准线测量法和小角测量法等,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涵闸的测量方法还包括GpS卫星定位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测量出来的结果精确度非常高,对采取后续技术保障措施非常有帮助。②测量垂直位移变形的方法主要是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这种测量方法主要是参考国家规定的二级及以上的精度要求进行测量。在不具备上述的测量方法的工程中,也可以用液体静力水准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在条件允许的工程施工中还是要优先选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案。③连接缝或者裂缝的变形观测方法主要是采用瓦尺精密量具直接测量,得出测量数据。涵闸的安全变形监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预判和确定监测变形点的测量数据,如果测量变形的数据精确度不高,会不能真正的反映出变形点的实际变形量,影响后续的技术保障方案的选择。因此,安全变形监测的数据要尽量做到精确。(2)涵闸的安全监测的监测网的布局。变形监测网主要由监测基准点、监测工作基点和实际监测点构成,在水平高度系统的确立,前两种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的确定,和实际监测点的实际位置在布局涵闸的安全监测网时,要多加留意。涵闸的安全监测网的分类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基准点监测网;另一种为工作基点监测网。基准点监测网测量的是变形点的相对变形量;工作基点监测网测量的是变形点的绝对变形量。在监测点的位置的选择上,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要兼顾“重点突出,全面顾及”的原则。(3)涵闸的安全监测的周期。涵闸的安全监测周期主要由变形处的类型、大小、变形速度及涵闸的施工进度等决定。一般情况下,在涵闸建设初期,监测点的监测周期要短且频繁;随着涵闸施工的陆续进行,监测点的监测周期可以适当延长。一旦发现涵闸某处出现变形,就要在变形处密集的设置监测点,以便观察变形处的情况。在确定安全监测周期后,轻易不要改变此周期,否则整个安全监测的数据结果都会受到影响。(4)涵闸的安全监测的具体实施过程。涵闸安全监测的具体实施过程的编写是监测方案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此实施过程旨在落实安全监测方案的每一步运作过程,包含了实施监测人员和实施监测设备等,同时还要随时落实监测实施的过程报告,尽可能的详细记录,以备查验。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定要有目的的“重复监测”。例如,要同样的监测仪器,同样的监测人员,同样的监测地点和同样的监测环境等,在这些同样的施工状态下,监测的数据结果才会消除测量的外界因素的影响,保持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在记录监测的数据之外,还应对监测的外部环境进行记录,这样可以综合分析监测数据,得出客观的结论。

三、涵闸的安全监测数据的处理

通过大量的变形监测后获得的监测数据,必须通过科学、专业的整理和分析,只有这样才会对变形处的变形程度有一个客观的判断。整理分析测量数据结果,有两个方面:(1)对涵闸变形处的监测资料的核检和筛查、整理和编写。经过核检,可以保证监测资料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有目的的筛查,这样可以避免干扰数据的出现;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编写,以供进一步的数据分析。(2)监测点的变形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当前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监测点形变过程的物理曲线法和监测点形变过过程的回归分析法。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反应监测点的形变数据结果。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1水利建筑工程控制质量的意义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1.1质量控制的意义

进行水利建筑工程的施工之时,若是不控制它的质量,那么一来减少了工程使用的年限,二来增加了不必要的维修费用,若是有事故发生,很可能会对国家的利益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所以,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必须被重视起来。在实践经验中可以发现,施工单位应该对其责任进行明确,对工程质量加强管理,提高工程相关参与人员的素质等,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效益,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因为水利工程涵盖的工序较多,例如:设计方案、原材料、地理环境等,都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影响因素

第一点,人为的因素。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施工人员,他们专业素养的高低会对工程的质量起到很严重的影响作用,所示想要控制工程的质量,那么就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第二点,机械、材料因素。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械与材料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评价工程的施工质量时,首先需要检测材料的质量高低,若是原材料质量很差那么工程的质量也就不言而喻,因此需要对材料的质量严加控制。选择施工机械时,应该经过合理的、全面的考虑,使用最合适的施工机械。

第三点,方法因素。对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

第四点,环境因素。进行工程的施工时是不能预测周围环境的,所以,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现场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制定合适的方案,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以减小或者避免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2质量检测与控制准则

第一点,质量检测单位收到业主的委托,根据合同上写明的规定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测。

第二点,以质量检测的范围为依据严格控制检测任务额接受工作,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检测的公正性、科学性。

第三点,执行合同中赋予的检测权力,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热情的进行服务,对各项任务积极的完成,满足业主的要求。

第四点,对合同中写明的义务应该认真的履行,对工程参与人员的权益进行保障。

第五点,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机构与人员应该具有相关的资质,可以进行各项活动的单独开展。同时,检测工程质量的人员严禁和材料供应商、承包单位具有合作关系。

3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第一点,若是想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那么首先应该对施工之中所涉及的设备、工序以及材料进行很好的控制。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按照工程建设的施工规范标准,对施工情况进行凑样检测,并及时的将结果告知监理人员,以保证工程的进度。

第二点,引入先进技术。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之中,质量的提高需要的不仅是有效的管理,同时也离不开施工技术的提高,所以,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不断的引入新技术,主要为:对施工技术进行大力的开发并进行广泛的应用,增强质量管理的意识,根据相关法律对工程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将技术标准与技术法规结合到一起,增强质量管理的力度。

第三点,将设计质量进行提高。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设方案完成施工,所以设计方案对工程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促进专业素质水平的提高②完善相关的设计图纸的审查制度,严禁不符合标准的设计图纸使用与施工现场,耽误施工进度。

第四点,重视施工的监管工作。因为市场经济的作用,工程施工的管理不够规范化,造成施工的过程之中得不到完善的管理,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一定要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时期进行严格的监管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与此同时,对于监管人员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对新的管理方法进行学习,建立更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制度,将监管体制进行完善。不仅如此,监管人员还应该熟悉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而且还应该在施工中配备检测设备,将监测工作做好,提高检测的力度,若是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以免影响进度。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到对各类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第一,控制施工中所使用材料的质量,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采购并做好记录。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流入工地;其次,每天和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进行开会讨论,对施工的进度以及现场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解决隐患问题;然后,加强检查力度,保证施工是与图纸吻合的;最后,严格检查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各个工序都没有质量问题,才能最终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

4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较为复杂,涉及的问题也很多。针对这种情况,不仅要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应对他们进行质量管理意识的强化,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把关工作,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广.浅谈水利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与控制方式刍议[J].青年科学月刊,2014(1):38-38.

[2]尹涛.浅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管理[J].大科技,2016(21).

[3]方佳斌.浅谈水利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8).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4

关键词:工程档案;及时收集;及时校对;及时整理

中图分类号:U65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2-0122-03

笔者在广东省乐昌峡拦河坝工程中,从事施工档案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在工程施工阶段,做好施工档案资料的收集、校对与整理工作,非常重要。现将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工程简介

乐昌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大源镇,在北江支流武水乐昌峡河段。枢纽工程由进场道路、拦河坝、地下厂房、枢纽管理区、库区道路等工程所组成,该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正常蓄水位为154.5m,校核洪水位为163.0m,总库容为3.4亿m3,防洪库容为2.1亿m3。电站装机3台,装机容量为132.0mw。工程等别为Ⅱ等大(2)型,其主要建筑物拦河坝级别为2级。

乐昌峡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度256m,坝顶高程164.2m,最大坝高84.2m。河床中央布置5孔溢流坝,溢流坝每孔净宽12m,闸墩宽度为3m,溢洪道堰顶高程为134.8m。根据项目划分,拦河坝是一个单位工程,分为3个标段、共有16个分部工程,其中12个土建分部工程由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施工。该工程的主体部分已经施工完成,并蓄水发电,目前合同验收工作正在进行中。

拦河坝土建工程一套竣工资料有177卷,其中:

(1)工程开工申请、施工设备进场报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工作联系(报告)单等综合资料为13卷;

(2)原材料与施工过程中的检验检测资料55卷;

(3)测量资料2卷;

(4)基础工程施工记录43卷;

(5)隐蔽工程验收签证1卷;

(6)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46卷;

(7)各分部工程、阶段验收、单位工程、合同工程的验收申请、施工质量评定表、施工管理工作报告与相应的工程质量签定书等2卷;

(8)设计修改通知单、设计修改与竣工图对照一览表1卷;

(9)竣工图纸10卷(盒);

(10)图像资料1卷;

(11)施工日记3卷。

从上述工程实例中可看出,在工程施工档案中,基础工程施工记录、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各种检验检测报告是三大块,约占资料总量的70~80%;其它资料占20~30%。抓好基础工程施工记录、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各种检验检测报告的收集、校对与整理工作,是施工单位资料员的主要任务。

2档案工作的主要依据

工程施工档案工作的主要依据有(但不限于)如下各项:

(1)设计图纸(文件)以及设计修改通知单。

(2)施工合同。本工程合同规定施工单位要向业主移交2套竣工资料,其中1套必须为原件,另1套(如原材料的出厂证明)确实无原件的可以用复印件。

(3)《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8)。内容包括案卷组织、文件排列方式、案卷目录、案卷装订、文件盒的规格等具体要求,是档案工作的主要依据,要熟读熟记、并切实执行。

(4)《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t10609.3――2009)。

(5)《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

(6)《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Da/t28――2002)。内容包括文件收集、竣工文件的编制要求、竣工图的编制规定与更改方法、文件的整理与归档要求、文件移交等具体要求,对易褪色材料形成的文件要求同时附上一份复印件。附录a中规定了竣工文件的收集范围(大致上也是竣工文件的排列顺序),是建设工程档案工作的主要依据,要熟x熟记、并切实执行。

(7)《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包括档案管理、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等具体要求,文件强调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规定工程竣工验收时,档案要同步验收;还有水利工程竣工图的编制与更改方法,档案验收的部门、工作流程,自检报告的主要内容等等。是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主要依据,要熟读熟记、并切实执行。

(8)《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

(9)转发《档案验收办法》的通知(粤档发[2006]32号、内有评分表)。

(10)《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水办[2008]366号、有评分表)。

(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填表说明与示例》。单元评定表是工程施工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工程施工档案的四分之一,在工程施工、验收过程中必须确实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如实地填写表格,并签署完备。工程完工后监理人员往往会调动工作,遗留问题在档案整理时很难处理。

(12)业主颁发的档案管理规定、附件、实施细则,以及业主、监理召开的历次档案工作会议的纪要、档案检查与整改意见。乐昌峡工程施工期间,水利部、省水利厅、省档案局、流域管理局、工程管理处、省质量监督站以及监理等相关部门单位,先后多次到工地检查指导,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指导意见非常重要,对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实际工作中如出现上级部门或有关专家意见不一时,要及时用《工作联系(报告)单》的形式将相关问题向监理汇报,以便相关部门统一意见,免得工作被动。

(13)施工单位内部的一体化管理要求和相关的档案工作规定。随着国家与地方对档案工作的重视,施工单位内部对施工档案的收集范围也会有所变化,为保险起见,项目部在收集工程施工档案时,应预备一套完整的资料供本单位档案室挑选,注意要原件。

3项目部档案工作组织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乐昌峡拦河坝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总工、副总工等负责人所组成。项目部下设行政办公室、质量技术部、设备物资部、财务经济部、安全生产部等业务部门,以及基础、土石方、混凝土等专业施工队(分公司)。

项目部由项目总工、质量技术部长以及各专职、兼职资料员组成档案工作小组,协调本工程的档案工作。质量技术部下设资料室,配备2名专职资料员负责具体的档案事务。资料室在工地配备有办公室1间,专用库房1间,扫描仪2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2台,铁皮文件柜10个,塑料文件箱30个,先后购置文件盒约800个。充分的办公条件为做好档案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工程的施工档案基本上做到了及时收集、及时整理、资料齐全、排列有序的工作要求。遗憾的是各专、兼职资料员在施工过程中因个人工作变动等因素更换较多,使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受到相当影响。

4施工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校对与整理

工程施工的档案资料,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工作要点是及时收集、及时校对、及时整理,做到资料齐全、排列有序。

工程档案中很多细节问题,在工程施工阶段及时发现的话,很好处理;若在工程完工后、资料汇编整理时再发现问题,由于原来的经办人员工作变动等原因,处理起来就很麻烦。对此,施工单位的资料员仅仅坐在资料室里是做不好档案工作的,必须经常深入生产车间、仓库、施工现场,具体了解原材料、人员、设备的进场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的进度、质量、施工方法等情况,才能更好地做好档案工作。

4.1及时收集

档案资料必须紧随工程施工进度及时收集。根据资料来源,档案资料可分成“内部生成”和“来自外部”两大类。

内部生成的资料主要是由施工单位编写、记录、填报,然后报送监理、业主审批的资料,包括开工申请、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施工方案,人员、设备、原材料的进场报验单,测量资料报验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各种施工记录等。资料员要跟生产技术、材料供应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提醒有关部门根据工程进度和原材料的进场情况及时申报相关资料,经监理、业主等相关部门批复后要及时收集归档,避免资料散失。

来自外部的资料主要是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验、检测的各种检测成果。外来资料很重要,一旦缺失很难补回,资料员必须高度重视。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通常是在原材料进场验收时同步收集;个别材料如水泥的出厂检验报告通常要滞后28天厂家才能提供的,对此则要挂牌记录,到期后要及时催收。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验、检测的,在检测检验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向检测单位催收各种检测成果。

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后,还要及时校对。主要校对的内容有:

(1)资料页数是否齐全,每页资料的内容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的签名是否齐备,有无盖章,某些带有有效期的证章是否过期。

(2)原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与进场检测报告的表格中,通常列有相应的质量标准,要将各项检测数据与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比对,看各项检验、检测结果是否合格。

(3)一份完整的原材料进场报验资料,是由原材料进场报验单、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与材料进场后的检测报告所组成的,相关资料收集后要注意校对它们之间的材料名称、规格、批号、生产单位是否一致,检验结果是否合格,各种日期是否真实、合理。合理的日期顺序应该是先生产、后检验,材料进场后再检测、报验,然后业主(或监理)审批。

比较特殊的是水泥,水泥进场后取样检测,如果3天强度合格就可以使用,但要等28天强度的检测结果出来以后才能正式报验,这在资料上就形成了原材料先使用、后检测的假象,解决方式是在资料上补充一张《水泥3天强度申报表》,手续就完备了。

(4)基础(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很多是施工现场填报的原始记录,资料员收到资料后主要检查表格内容是否填报齐全、字迹是否清晰、监理及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的签名是否完备,有资质要求的签名人员是否拥有相关证书、具备相应资质,业主(或监理)有保留意见、返工意见或处理要求的,还要将相应的处理过程的施工记录及再验收记录归拢到一起,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施工记录。

(5)单元(或工序)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最好在报送前先由资料员校对一遍,主要校对工程部位是否准确,检查数据与现场情况、质量标准是否相符,检查频率是否合理,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某些容易误解的项目、填表人是否理解正确,各工序之间的检查时间是否真实、准确。电脑拷贝的表格,还要注意填报的内容中是否遗留有其它单元的数据。

(6)单元(或工序)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经监理审核签署后,要及时领回,注意校对监理的评定意见是否符合规范,签名是否齐全;对一式多份的资料,还要注意校对监理的签名及签署日期是否一致。

4.3及r整理

施工过程中收集积累的工程档案在校对完毕后,要根据竣工资料的组卷要求,及时进行分类整理,通常要每月整理一次,整理方式如下。

(1)《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规定,工程档案按照单位工程进行组卷。当一个单位工程分成几个合同标段进行施工时,应请示业主单位,能否按照合同范围独立组卷。

(2)工程开工后,应请有经验的资料员,对本工程中各类资料的数量作出初步估计,并制订本工程的档案分类计划。每卷资料的厚度以1~2cm为宜,约100~200页。

小型工程的档案资料为1~10卷,按照综合资料、检测资料、施工记录、单元评定、完工验收、竣工图纸、施工日记的顺序排列即可。中型工程的资料有10~50卷,大型工程的资料有50~300卷,更大型的工程资料更多,相应地档案分类也要细化。通常:

综合资料可分为开工申请、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设备进场报验、人员进场报验、工作联系(报告)等分别组卷,卷内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即可;

原材料检验资料可按水泥、钢筋、砂、碎石等材料类别分别组卷,卷内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施工过程的检测资料可按基础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专业分类,混凝土的检测资料还可进一步按照不同的检测内容(如抗压、抗渗等)、不同标号分别组卷,卷内资料可按工程部位顺序排列,也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可按分部工程分别组卷,卷内资料宜按工程部位顺序排列;

基础(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可按固结灌浆、帷幕灌浆、接触灌浆等类别分别组卷,卷内资料宜按工程部位顺序排列。

(3)在施工过程中,不同资料要分别存放。刚收到、未校对的资料可放在办公室。已校对、未作组卷整理的资料应分类存放到文件柜中。已组卷完成的资料,应编制目录,装入档案盒内、并封存到文件箱(柜)中。

(4)以乐昌峡工程为例,竣工资料需要一式三份,其中业主需要2份,施工单位应备查1份。资料整理时,3份资料要同时整理、同时组卷、如有整改则要同时整改,以保证3份资料完全一致。

4.4其它讨论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规定,工程档案按照单位工程进行组卷。对于工期较长、规模较大的工程来说,工程完工后,档案资料汇编、整改时间很长,难于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如果允许工期较长、规模较大的工程,其档案资料按照分部工程进行组卷,并在分部工程验收的同时进行该分部工程的资料预验收,则工程档案可以及时汇编、及时整改。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工程质量检测;水库建设

前言

在水利工程应用中,质量检测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在其应用过程中,它需要针对工程实体的诸个特性进行检查、试验及度量,将这些结果与所规定的要求相比较,进而得出工程内部各个特性的质量状况。目前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是比较健全的,有些检测方进行了委托试验活动的开展,有些检测方的质量检测质量比较低。在实践过程中,有些检测单位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理制度,不利于工程质量的良好控制。

1关于工程概况的分析

文章就延安市某个水库进行分析。该水库上世纪90年代建成,具备良好的供水能力。为了保证该城区供水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调蓄水库的建设工作。在夏季汛期,该水库未能进行空库畅泄排沙工作的开展,没有实现水库淤积的及时处理,该水库的内部库容量减少,不利于水库寿命的保证,不利于延安城区防洪及供水工作的开展。

该延安城区的供水调蓄水库由五个系统构成,分别是道路工程系统、管理设施系统、水库充水系统、取水系统、水库枢纽系统。该水库自2004年12底基本竣工,通过两年的试运行,得知该调蓄水库的累计向城市供水约800万平方米。该工程的建设,可以满足延安市该水库的排沙期城市供水需要,大大缓解了该城区的供水紧张情况,有利于提升该水库的整体寿命,实现了市区防洪的安全性,有利于促进延安市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

2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随着我国水利工程技术方案的不断更新,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不断健全,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技术依旧是不成熟的。有些中小企业的建设单位不会积极主动地向相关工程管理部门提供手续,甚至逃避相关单位的质量检测监督。

目前来说,我国诸多的水利工程缺乏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它的时间比较短,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招标及实际工作的开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逐年增大,很多的施工项目越来越精细化,有些施工单位却依旧沿用过去的设计图纸,不能实现新型招标设计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水利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

(2)在施工实践中,水利工程缺乏良好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能准备好充足的资料,不能建立强有力的资料整理制度。正是因为缺乏对工程资料的正确及整理,才导致现实施工过程中的麻烦,有些施工单位缺乏专业性的资料管理人员,导致工程过程中验收工作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工程评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目前来说,我国的有些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质量检测岗位员工制度,缺乏专业性的质量检测工作制度,有些单位不具备良好的客观施工条件,比如缺乏先进性的检测设备等,这都不利于工程检测及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方案的优化措施

(1)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水利工程单位必须要强化质量检测管理方案,健全水利工程检测质量检测体系,实现整体检测质量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大众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必须实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健全,实现其整体的规范化及科学性,优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要提升质量检测管理制度的整体效益。

这需要进行水利部门质量检测体系的健全,保证高素质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的应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及监督工作的协调。要落实好关于质量检测及监督人员的培训及教育工作,进行技能培训工作的定期开展,保证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及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保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良好开展。要针对公司的长远发展目的,进行战略规划的制定,进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行核心型公司产品的开发研制,做好一系列的实施计划。

加强水利部门质量检测队伍的建设,对工程质量检测的人员在配备上要重视起来,既要按照规定配备一定比例的工程质量检测和监督人员,同时也要加强质量检测和监督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多开展交流互动的话题,来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平,对水利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测。如迪飞科技公司根据公司战略规划,立足长远,为培养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核心产品“基于GiS的应用软件”,并为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制定了具体可行的学习、培训实施计划。

(2)某公司为了实现长远发展的需要,进行了iGS应用软件的研发,其对于工程质量检测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计划培训工作。主要的工作包括:进行技术攻关小组的建立,实现专家教课与自学模式的结合,引进了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相关专业高校的合作,强化了软件的应用及开发工作,通过对该技术的开发体系的健全,实现了GiS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强化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体系。

(3)在传统的施工应用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在现阶段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做好初步设计及招标管理同样重要,这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工作的强化,保证其操作的按部就班性,保证质量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实现多种检测方法的结合,落实工程质量的评定工作。

这也需要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全,进行不同工作部门责任的明确,落实好工程质量的监控及管理工作,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水利项目各个主体的严格审查工作,不能出现多次分包的情况。这也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策略,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质量问题。

(4)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相关的领导人员需要强化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人员,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实事求是、一心一意的为人民服务,要把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管理责任制度体系的健全,保证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的配合,确保质量监督及检查工作的良好开展,强化水利工程的规范管理制度,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及研究,切实积极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的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科技档案;管理;重要性;资料整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利工程科技档案包括从工程项目的提出、可行性研究、设计、决策、招投标、施工、质检、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计算材料等不同形式与载体的各种历史记录,它对工程建成投产后的管理、运行、养护等技术工作的决策、设计起着重要的凭证和依据作用,对其他工程也起着借鉴与参考的作用。本文在着重阐述水利科技档案的管理重要性及其做法的同时,结合实际事例重点详述了工程资料整理的步骤,因为只有做到整理好工程建设资料,才能更好实现水利技术档案的正规化、标准化管理,更全面的服务于水利工程建设事业。

1.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档案是历史的记录,是水利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来源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不仅在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工作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依据和条件。借助档案,人们可以查寻需要了解掌握过去的资料与情况,尤其是在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今天,档案的凭证作用更为重要。如果忽视档案管理,造成档案资料的残缺或不准确,将直接影响档案资料作用的发挥。所以水利部领导曾经强调,水利工程“五不验收”中,就包括“档案不合格不验收”。因此,对每一个工程项目不管是建设法人的甲方,承建项目的乙方以及设计、监理等任何一个单位,对工程设计、报批立项、建设与竣工的全过程、务须高度重视各个阶段的档案资料的原始记录、保存与管理。加强工程档案管理,是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志曾题词:“档案工作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不牢固,将来我们要负历史责任的”。主席也指出“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可见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肩负的神圣责任。

2如何做好水利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建立档案管理网络,确保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水利工程档案齐全、完整、规范的重要保证。一是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由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全面负责对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人员,在各业务部门指定专门人员担任兼职或专职档案员。二是要设计出可使用的档案管理信息管理软件,将输入的数字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排列和编目,实现档案数字化,信息组织与管理的有序化。三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修订岗位责任制及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职责分明。四是建立科学的归档制度,归档时应对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在内容方面检查归档的文件是否齐全完整。无论是在工程各阶段还是单位内的各个部门,都能从组织上保证文件材料不疏漏、不散失,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3.工程资料的整理要求

一是工程档案工作应与工程建设同步管理;二是档案应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要附情况说明;三是竣工图应反映实际情况,必须做到图物相符,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并加盖竣工图章;四是施工过程中的图片、照片、录音、录像等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事故等,应有完整的文字说明,同时要详细地填写档案资料情况登记表。强化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范围和要求,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事水利工程档案工作的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应该比一般单位的档案人员更全面,他们不仅要懂文书档案,还要懂科技档案以及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一些专业类别档案,因此,为达到水利工程档案整理规范化的要求,应对各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培训与档案管理工作和工程同步进行,为今后建档工作奠定了基础,使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一个切实的保障。

4.S8标工程资料整理实例

4.1资料编码程序

根据监理S8资料管理范围,资料编码分为:①工程开工建设资料;②工程建设及施工技术资料;③工程鉴定检测资料;④工程验收报告资料;⑤工程验收质量评定资料。其中:

(1)工程开工建设资料分为:①可研、初设、地勘、批复计划等有关文件资料;②工程招标文件等资料;③承发包、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种合同书资料;④监督、质量保证、项目划分等有关批准资料;⑤其它资料。

(2)工程建设及施工技术资料分为:①会议记录资料;②监理资料;③施工图纸、变更、技术说明、图纸会审、通知及审批等资料;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日记、往来函件及检查处理等资料;⑤运用、度汛、调度方案等资料。

(3)工程鉴定检测资格分为:①设备产品说明、调试、鉴定及试运行等资料;②施工测量、测试及各种观测记录;③各种原材料构件质量鉴定、检查、检测试验资料;④各种试验报告单;⑤其它相关检测资料。

(4)工程验收报告资料:①建设、监理、设计、管理、运行、报告等资料;②竣工决算、竣工审计、竣工自查等报告资料;③其他有关资料;④竣工图纸;⑤工程照片。

(5)工程验收质量评定资料:①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资料;②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③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④单位工程质量核定资料;⑤其他有关资料。

4.2建立资料库

我们实施信息化管理,将档案资料及时输入电脑,随时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资源,这些档案信息无疑为我们水利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每当业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从利用档案中获得信息时,他们也会更积极主动地向档案室归档文件材料,从而保证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促使档案管理更上新台阶

对工程建设的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录入、打印、装订,经过验收存入相关的资料库中,这样,即快捷方便,又保证了资料的真实,完整。通过我们的工作,S8标工程科技档案有一套较全面的数据库。一式三份,一份交南水北调中线局档案室,一份交南水北调建管局档案室,一份由河北省水利工程局档案室保管,确保了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

5.结语工程档案如实反映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具有依据和凭证作用,对于工程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至关重要,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琐碎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档案管理行为,使档案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最大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7

关键词:工程测量;存在问题;对策;技术要点;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测量的定义

工程测量的目的在于通过勘测解决路桥施工中产生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测量的技术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渐渐提高。在工程测量过程中主要分为:施工前复测及准备、施工中的控制测量、竣工测量等。其中,在工程的施工测量中要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和技术资料完善,保证之后的施工测量能够顺利进行。施工中的控制测量要求在外业选点时保证埋设牢固、通视良好,架设仪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二、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工程测量又叫做工程测绘,内容包括对于工程建设的资源开发中的信息收集。在对信息收集后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能够缩短工期的情况下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工程测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为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数据和整体框架,保证施工的效果。为工程的投入使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1、工程测量为工程设计提供相应的图纸资料,对工程占地范围内的基本情况进行确认,保证施工的进度。如果在工程的建设中缺少工程测量,就不能确定地形图和构造物结构图,工程设计就无从谈起。

2、在施工中,首先要对构造物进行实地放样,根据构造物用途、工程流程进行精度的确认。保证精度的准确性,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满足现代化高速施工的要求。

3、受构造物中各建筑构件结构尺寸、施工程序和施工现场等因素影响,放样精度会有所差异。要确定构造物的放样精度,减少定位误差,就必须详细分析构造物是否直接从控制点进行放样,建筑中的某些元素对未知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在放样时要进行直接连接。

4、从工程的开工到工程结束,工程测量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施工阶段,工程测量会将路桥构造物的各部结构通过测量的形式展示到实地,确保构造物在空间存在的准确位置,以及各构造物间的相互衔接。工程结束后的竣工测量是工程验收的关键程序,成果报告是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求。

5、工程测量对于建筑运营管理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构造物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但超出了标准限度的形变会影响到构造物的安全使用。

三、工程测量的技术要点

工程测量是路桥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施工准备中测量的速度和质量会给开工时间和工程进度带来一定影响。在对路桥工程的测量中,要考虑到整体施工计划和施工的具体环节,使测量工作能够有针对性、准确性。路桥施工工程测量的技术要点主要有:水准测量和中线放样。

3.1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是指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对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度差进行测量。在水准测量的过程中,要设置水准点、测量和计算。水准测量的程序是影响测量结果的重要因素。测量仪器应经过质监部门的校核。测量人员要对水准点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要做好记录。

3.2中线放样

中线放样是以间距最近的导线点为基点,后视相邻导线点,拨角测距放出该中桩点,以这三点的坐标计算得出距离和观测角。在路桥工程施工的测量放样中,中桩放样主要是指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交点等点位的确定。

二、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

1、仪器导致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实施地过程中,各类工程测量仪器往往会由于管理问题而出现质量偏差。仪器地问题主要有:(1)仪器管理混乱。仪器应该有专门人管理.而且管理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仪器使用知识。(2)仪器保养不够。工程测量仪器需要定期的养护维修,但是由于工程任务严峻.使得对仪器的使用往往会超长规程,并由此引起损坏.导致错误测量数据的出现。

2、测量仪器的操作不当

工程测量仪器属于高精密的仪器设备,对仪器的操作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而不严格的操作方法会降低仪器的灵敏度,使得测量工作出现误差。

3、测量的质量监管与控制不到位

对建筑工程测量的监控目前都是通过监理部门和企业内部监督来共同完成,这种双方面的监理控制对测量的质量有着较好的监管作用。

三、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影响工程测量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首先,测量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测量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相关,测量仪器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将直接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其次,测量施工方案的确定,对测量定位精度及测量施工进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三、测量施工质量的好坏,还直接受现场作业环境的影响,如现场通视条件不良、施工过程中的机械震动、焊接作业及风雨天气等都将直接影响测角及测距精度。第四、测量仪器精度及各种仪器误差也会对测量结果带来不利影响。第五、混凝土楼地面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伸缩变形,将对布设于其上的测量基准点带来不利影响,在精密工程测量过程中,对此必须给予考虑。

2.、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措施

2.1测量施工前决条件的检查与控制

施工前,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到测量度成果的质量和施工进度。在本阶段,测量监理工程帅应采取各种措施对测量施工的先决条件进行检查与控制,最大程度的消除影响测量施工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具体应看重完成以下工作:

1)审查承包商测量人员的组成及数量是足否满足测量施工需要。测量工作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对测量施工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2)审查测量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对测量控制网来说,一部好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控制点的精度,还可以节约测量施工的人力消耗,加快施工进度。在确认现场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监理工程师应继续审查控制网的观测方案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由于受现场条件的限制,施工控制网的点位布置往往长短边边长相差较大,图形结构不利,从而导致点位精度极不平衡。

3)测量仪器设备的检查与控制

在测量施工过程中,测量仪器精度及数量会直接影响到测量成果的质量和施工进度。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承包商所承担的施工任务难易、工作量大小来确认责任单位的仪器精度及数量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4)测量施工设计文件的审查与控制

承包商进行测量定位放线的依据是土建及安装施工图和己获批准的测量基准点,测量监理工程师除认真审查承包商提供的基准点数据是否可靠及有关设计数据是否与施工图一致外,还应审查设计指定的安装基准点相对位置关系是否满足工艺系统的安装精度需要,否则有可能给设备安装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使前期测量工作功亏一篑。

2.2测量施工的过程控制

测量先决条件检查虽然消除了大部分影响测量施工质量的隐患因素,但施工现场的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施工方案中制定的措施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能否顺利实现,还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继续跟踪检查,以确认施工方案及各种先决条件得到了可靠执行。具体讲,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应把握以下要点:

1)对厂区测量基准点的跟踪检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厂区测量基准点受上石方开挖及机械施工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变形或遭破坏。同时,混凝土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周期性的膨胀与收缩现象,这将导致建于砼楼地面上的测量基准点产生同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测量成果的精度。

2)施工过程中的旁站监理及外业复查

在测量先决条件检查过程中,虽然对承包商的侧量人员进行了资质审查,但这仅限于理论上的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及施工熟练程度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得到确认。因此,在施工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继续对施工人员进行旁站跟踪,观察其主要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的技术特点及工作不足。

2.3测量施工的事后控制

施工控制网或施工定位放线测设完毕后,是否达到了精度要求,应对外业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此阶段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商所提交的施工控制网技术书或定位检测资料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应注意其数据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各项观测数据有无超差或误用情况,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要求承包商进行整改。

四、工程测量技术的控制措施

为使工程测量技术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测量技术进行控制。包括测量人员控制、测量仪器设备控制、测量方案控制、外界环境控制、设计文件控制和测量高程设置。施工现场的状况会因为外界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外界不良因素的出现会影响测量的精度和质量。因此应加强对控制点的可靠性检查。保证在问题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结束语

工程的施工测量为整个工程建设奠定基础,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措施。因此要求测量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进行测量。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取决于精准的工程测量。

参考文献:

[1]沈洪忠,陈金浦.浅谈市政工程的测量控制[J].城市建设,201o(5)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8

关键词:施工;技术方案;路桥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1具体作用

通过建立施工方案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提高,保证按期完工,并在合理的成本控制下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场的合理布置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这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程序、以及流程,在使用先进工艺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计划就是施工方案应当处理的工作。这样可以在满足工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整个工程的机械效能。并在管理组织、技术支持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上对工程进行科学综合的编制,并最终选定最佳的方案进行施工。

2施工方案影响施工的质量

2.1施工方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保证

施工方案是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调配的指南。直接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是对工程人力物力、主要次要以及主导辅助和供给消耗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科学安排的部署方案。并且通过专业的安排在空间和时间上选择最佳的方案对工程安排。

施工方案的制定应当是在施工的前期准备阶段,有项目经理按照施工的设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方案的制定。对重点进行突出,设定切实可行详细具体的方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和管理,将岗位的职责固定到人,并制定出规范的规章制度。通过合理科学的组织对工程的方法步骤以及施工程序和机械技术进行安排。保证工程建设是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的,并依据操作规范流程,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在对工程地质验收以及质量评测和检验时应当严格按照评定和验收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方案是对整个工程进行整体把握的全面管理和总评,是对工程质量的保证,是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实现的基础。

2.2施工方案指导施工之质量

高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通过对工程实施中的技术以及组织和经济方面进行指导,对整个工程进行严密以及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对劳动力以及施工机械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配置,并根据方案中的程序和顺序对施工的方法进行确定,并对工程的流向进行指导。

施工方案是将物质利益和施工质量有机结合的技术性文件,对施工前的准备进行合理安排,对施工前的各个组织情况和技术情况进行交底工作,将工艺流程的关键部位的规程和保证措施进行愈显安排。将工程安排成有步骤、有计划组织的工程。这不但可以实现施工方案在施工中的作用,同时也是对质量更加有力的保障。

施工方案的目的就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其实施的保障手段就是对质量进行管理。对于合同和设计上对于质量的标准认定,并为此所使用的一系列的监测和控制手段就是重要的质量保证。

2.3施工方案的质量目标以及制定依据是质量检测标准

施工方案在实施效果上的监测标准就是质量监测的标准,这也是工程的实施的最终目的。在检查标准相关的依据和结果的基础上对施工方案进行确定才能够保证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

在施工方案中应该对具体的施工工程做出具体的质量要求。比如对冬期施工的工程,就要进行冬期施工工作的质量控制要求。施工方案应该明确施工现场有专人按要求进行温度测量,做好测温记录,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予以核查,使所有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在规范规定的合理施工温度下进行。要保证冬期砌筑工程、混凝土工程、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尤其是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安全。在方案中要明确砼冬施需解决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提前做好热工计算和推算砼早期强度计算书,确定好砼入模温度,达到临界强度要求,加强测温记录的管理,切实保证好冬期施工所需物资准备、覆盖等工作落实到位。

施工方案还应要求建设单位加强建设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作好施工组织设计;结合工程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组织参建各方主体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和质量安全技术措施;作好冬期施工的材料、专用设备、能源、生活设施等资金保障及施工准备工作。特别是针对冬期施工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及“缺陷”,方案中应具体规定,施工单位要组织质量责任主体认真学习和熟悉冬期施工规程及验收规范,编制好冬期施工方案并进行交底,使冬期施工方案落实到人、到物,做到懂施工、会管理,切实抓好施工现场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因此,只有这样确定的施工方案,才有预期的结果,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3施工方案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长期以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一直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合理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是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

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器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器也有所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级要求为依据,联系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现场等因素综合考虑。可以同时制定几个施工方案,相互比较,从中优选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案。同时拟定经济可行的技术组织措施计划,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为保证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落实并取得预期效果,工程技术人员、材料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明确分工、形成落实技术组织措施的一条龙,做到控制成本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对施工过程中的专题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运用价值工程法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目的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节约投资,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如有某个工程项目,原施工组织设计是土方开挖大量采用机械,考虑到地下水的影响,施工机械开挖占75%,人工开挖占25%,并有降水设施。当经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发现开挖基础的时间正值枯水期,机械和人工的比例不合理,经过计算调整,按机械开挖占92%计算,人工挖土占8%计算,节约了一大笔资金。

结语

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个良好的指导方案,这不仅仅是一个正确的指导方向同时也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施工方案可以为施工方最大程度的合理调配资源,对整个工程的完成进度、质量以及效益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文华.公路桥梁建设中有关成本控制的分析[J].工程建设,2007.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9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技术;控制

前言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技术施工的规范性,以及防范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并为整个工程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深基坑支护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施,都必须有一个合理可靠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这样才能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1]。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的设计管理和审定也成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关键,设计方案的管理和审定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要遵循着技术性原则,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会面临着不同类型、结构的岩土,不同岩土会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带来不同的影响,为了确保施工的可靠性,设计人员必须针对不同的岩土进行不同施工方案的设计,因此设计前需要做好现场勘察,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岩土方面的专业素质,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多次审核,这样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其次,要遵循着成本性的原则,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深基坑支护施工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因此,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方案要注重成本的控制[2]。当然,施工成本的控制必须要保障施工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选择一个合适度,不能随意扩大工程的施工成本,也不能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为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安全。

再次,要遵循着实际性的原则,任何一个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都需要设计人员深入到深基坑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摸清基坑土层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地下水文等各项数据,详细掌握深基坑现场的各项数据,以便于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现场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进一步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

另外,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前设计方案的审核和管理,由于施工方案中可能涉及到大量的施工技术,一旦施工技术出现抄袭或是效仿其他工程方案的话,就会导致施工方案与本次工程施工之间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从而造成施工设计方案与实际情况相背离。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必须要注重对施工设计方案的验算和审核,一旦发现问题,需及时对其做好改进和调整,以此来解决施工中的技术性问题,从而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的顺利进行。

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若干探讨

2.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控制

近些年来,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且,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也极为广泛,特别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时代,通过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从而有效的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3]。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施工要求较高,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一旦出现施工质量的问题,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支护工程,对地上的土建结构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的控制。首先,施工技术人员以及监督人员应做好动态管理,一旦发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出现与设计要求不符的行为,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避免错误施工对整个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各个区域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例如,管线、土层、地下水文等,积极做好各个环节的管控才能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再次,要积极做好复杂地质的勘察和设计,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很多情况都会遇到复杂的地质,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必须与设计单位进行联合勘察,以便于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2.2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监测

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而且监测工作会随着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的监测管理,以此来为深基坑支护施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4]。一般情况下,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会对周边建筑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沉降现象的发生极为普遍,同时也是深基坑支护技术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而通过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以便于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而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监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安全性,避免或降低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深基坑周边、基坑阳角的位置设立位移监测点,以此来实现对位移的监测。另外,要及时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实施的监测过程进行档案描述归类,尤其是出现塌方、开裂的现象,需及时上报至相关单位,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影响进行有效的控制。

例如,海纳百川总部大厦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海秀路与宝兴路交界处,拟建0038场地北为海秀路以北红线范围与海秀路之间有宽约6.0m的地砖路;南为简易水泥道路宽约6.0m;西为万骏经贸大厦21层办公楼;东为宝兴路宽约28.0m,宝兴路与拟建场地之间有宽约11.0m的地砖路。拟建0037场地北为简易水泥道路宽约6.0m;东为宝兴路,宝兴路与拟建场地之间有宽约11.0m的地砖路,南侧为甲岸路,西侧为草皮空地。地下水监测:地下水位观测设备采用电测水位仪,观测精度为0.5cm。其工作原理图下图所示为:水为导体,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读取与测头连接的标尺刻度,此读数为水位与固定测定的垂直距离。观测方法从场地施工控制点出发,测量水位观测孔管顶端绝对标高,得出每个水位孔顶标高,以后每次观测用水位计量取孔管顶到地下水面的深度,从而求得地下水位标高,比较每次标高变化即可知地下水位升降情况。

2.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土体止水效果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的过程中,对土体的止水工作极为重要,避免水对支护结构以及土体结构造成的破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安全性[5]。首先,应针对不同的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止水方案,由于水的来源有多种,而对不同类型水的来源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因此,必须要弄清这些地下水的具体来源,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有滞水、雨水、潜水、管道渗水、承压水等,根据水源情况之间的差异性,要分清水源对工程影响的轻重缓急,以便于采取有效的出力措施。从大量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来分析,如果水源在受到枯水期、丰水期影响的话,水位的高低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在水源为潜水、滞水、雨水的地质情况下进行方案设计时,就必须要考虑到排水、降水、放水的考量对策,同时,还要结合周边的环境因素等来制定出针对性的止水方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深基坑施工周边有建筑物的话,必须以堵为主、抽水为辅,避免产生的水土流失造成建筑物沉陷的现象发生,给人们的财产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2.4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突发事件处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且,深基坑支护施工涉及到的施工面也比较广,在施工中有很多无法预测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施工的突发性事件发生,为了避免或降低这些突发性事件带来的损失,必须做好突发性事件的防范措施,已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在进行深基坑支护施工之前,应结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特点,做好突发事件的相关处理预案,以便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例如,流沙、管涌、暴雨侵袭、局部支护裂缝、给临近建筑物带来的影响等,都要做好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当然,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充分的预判,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预案,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从而有效的提升突发事件处理的效率,进一步保障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整个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保证深基坑支护施工环节的质量性、安全性,才能进一步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但是,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中涉及到的因素较多,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一旦管理不善的话,还可能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一旦发生施工问题或安全事件,以便于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同时要增强对突发事件发生的预判,以预防为主,尽量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另外,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索不仅要从施工技术的控制、监测、土体止水效果控制、突发事件处理等几方面工作进行,更要注重施工方案设计过程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欧阳剑清.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

[2]刘创,陈为.多支护形式在高层建筑深基坑中的综合应用[J].施工技术.2013(10)

[3]王继荣.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5)

[4]林木文.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现状及施工管理分析[J].广东建材.2013(07)

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篇10

(1)设计标准要求不高,工程难以“按图施工”。

由于近年的水利工程数量多,现有的设计能力难以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增长速度,为了赶设计进度,部分设计人员不按设计规范要求,简化设计程序,造成了设计标准不高,埋下先天隐患,影响了工程质量,施工单位难以“按图施工”。存在的具体问题有:一是前期勘察工作不到位,没有进行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资料不完善;二是少数设计人员技术水平低,没有工作经验;三是不熟悉设计规范,未执行强制性标准,甚至存在凭经验画图的现象;四是设计方案不合理,方案往往在设计人员心中默认选定,方案比较也只是做做样子,往往没有真正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比较;五是设计深度不够;六是图纸粗制滥造,部分工程在施工时,经常没有技施图纸,而只有初步设计图纸,这些初步设计图纸往往是设计人员坐在办公室画的,根本就没到过工程现场,没有测量资料,自然难以满足工程需要。比如水库除险加固图纸,甚至有些除了地形图不同之外,许多图纸都是相似的。

(2)施工队伍参差不齐,工程难以“施工到位”。

水利工程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工程的不确定因素多,对施工单位的要求很高,而目前施工队伍的数量难以满足工程数量要求,因而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不够,项目经理中标后,往往只是挂个名,没有真正到工程现场管理,甚至也没有派驻技术人员,使工程缺乏管理;二是转包或被转包现象较多,施工单位中标后,往往因为技术力量不够而将工程转包;三是建设单位过于强调施工进度,从一定层面影响了工程质量。特别是汛期,作为水利部门,一方面要求涉水工程不能在汛期施工,另一方面又要在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时间内完成工程而赶进度,不能不说很纠结。

(3)监督力度不够,工程难以“保证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由于工程数量多,政府监督力量有限,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质量检测单位缺乏,使工程建设质量“最后一公里”难以把关到位。一是监理工作不规范,服务不到位。二是质量检测不规范,取样不自主。一方面,市级以下水利部门没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基本上都是委托建设部门的检测站进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建设行业与水利行业要求标准有一定差距,检测人员对水利工程不是很了解,在取样方面难以取到关键部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结果;另一方面,由于湖南省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水利工程检测收费标准,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都会压低检测费用,使检测单位无法实现亲自到工地现场取样,而是要求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自行取样后送到检测单位进行检测,从而使所检测的样品与工程施工的实际存在差异。

(4)配套资金不足、工程难以“资金到位”。

水利工程总投资包含中央投资、省配套和地方配套资金,除中央投资能够全部到位外,省级配套资金经常只有部分到位,县级地方配套资金更难以落实,从而造成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特别是怀化市属后发展山区,财政十分困难,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地方配套更是无法落实。工程投资不足往往使建设单位不能按批复的工程计划数量完成建设任务,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应对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1)要严把“入门关”。

一是严把设计入门关。设计质量是工程质量的第一关,建设单位要委托有资质、信誉好、类似工程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承担工程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对设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有条件的可实行设计监理;也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对设计成果进行质量把关;设计审查会上专家也要进一步加强审查深度,把好设计审查关。二是严把资质入门关。在工程招标投标阶段,要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一方面要选择以往有过合作且信誉良好的施工单位,另一方面对于重点工程,要在工程开标以前,到施工单位本部考察资质、技术力量等情况,同时还要到施工单位近年承建过的工程实地考察,并向业主了解情况。三是严把人员入门关。在施工单位入场后,要严把施工技术人员素质关,一方面要求施工人员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所有施工技术人员要持证上岗;另一方面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工程施工经验,做到“既有本本、又有水平”。四是严把材料入门关。建设单位在开工以前,应当选择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对施工后需要进行检测的材料要认真检测,不合格坚决不用,坚持从源头把好质量关。

(2)要严把“施工关”。

首先要严把施工制度关。要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保障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到位。其次要严把施工材料关。加强施工建筑材料质量验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要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监理单位要随机抽查进行平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再者要严把施工程序关。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力度,规范施工程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上一道工序完成后,要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监理人员对重要隐蔽工程和工程关键部位施工要进行全过程现场监管,并做好旁站记录和影像记录。

(3)严把“监督关”。

首先要严把监督程序关。要规范监督管理程序,多部门多角度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一是建设单位要派代表对施工单位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二是监理单位现场监理人员要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管理,三是检测单位要对施工单位进行质量跟踪检测,四是质量监督站要对施工单位进行最后的质量监督抽查,五是工程受益人代表要自发对工程施工进行社会监督。其次要严把监督制度关。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切实可靠的监督制度与纪律,同时,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要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测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平行检测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备案,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抽查,对、弄虚作假的检测单位要坚决进行通报和处罚,确保质量检测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再次要严把监督力度关。各项质量监督制度都有了,程序也建立了,关键在于落实,因此要加强现场监督力度,一方面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备齐技术力量,定期、不定期开展质量抽查;另一方面业主要多到工地检查督促,现场监理人员要常住工地进行全过程监理,检测单位要自行到工地现场取样检测。

(4)严把“验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