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十篇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十篇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36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要系统总结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的宣传教育,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要坚持学习和践行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增强坚持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这是党和国家对当前和今后的各项工作要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1],是对当前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的新要求。

一、把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把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相结合,是当前深入学习和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国内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出现了多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态势。在改革开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不要忘记有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及其一些消极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这些对青年大学生有着很大影响,加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使得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何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实效性,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而这种创新的前提就是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2.把全面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自身创新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一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总体是健康向上的,他们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认同的群体。95.2%的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成就表示认同,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要清醒看到,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其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还不够完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和全社会育人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工作与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特点还不能完全同步。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本质都决定了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必须随着价值培育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之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是实践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活动,它必须随着实践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其内容和形式。

3.把改革开放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需要。“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2]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加强、民主和法治意识加强,政治上更加趋于理性、成熟;思想更加活跃,个性突出,求新意识较强,更加富有开拓创新精神;主流价值观积极健康,求知成才愿望强烈,对学习成长环境要求更高。这些新情况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创新、创业成才等意识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充分认识在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中宣传和融入改革开放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改革开放宣传教育与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结合起来,努力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等,使改革开放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最终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宣传教育的精神实质

第一,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宣传教育,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决定着中国的生死存亡这一现念,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经途径。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领域的改革开放。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到本世纪中叶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共同理想。

第二,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宣传教育,要领会到只有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全面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和源泉。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治理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宣传教育,要领会到改革开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动力和途径。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发扬改革开放精神,就是要使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坚强领导核心。党要成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时代领跑者,关键是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更加自觉、更有成效地把党建设好,使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习与融入改革开放精神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1.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要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切实做好改革开放宣传教育的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切实把改革开放宣传教育的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开展改革开放教育,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加强改革开放教育,使大学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来龙去脉,使大学生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另一方面,课外社会实践要大力融入改革开放宣传精神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改革开放宣传教育,为大学生了解国情、增长才干、投身社会提供有效的途径。高校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实践养成。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创业就业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要将社会实践活动和改革开放教育紧密结合,并纳入教育教学总体规划。

2.高校党建工作要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精神的实质。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就是要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战斗堡垒。要通过宣传和发扬改革开放精神,深刻领会改革开放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强大动力,不断增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地说,就是坚定不移地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起用一批具有改革开放创新精神的管理干部,在系级党组织建设和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发扬改革开放精神,做好教育和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一句话,以党的建设来巩固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保证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以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来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从而推进大学生社会核心观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2

【关键词】中职机电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顺应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满足当前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深化改革。当今社会需要那些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然而实践证明,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经济、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因此中职机电专业的教育者必须就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改革。

一、改革现有实践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为了满足当今教育对学校教学的根本要求,教学内容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了增加机电专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可以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一)增加实验的比例

正确、合理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众所周知,专业教学的核心是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一纸空谈,尤其是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切身融入到实践当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无异于纸上谈兵,增强社会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实验的比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不断总结与创新,探索出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此外,教育者要稳住阵脚,切忌在改革浪潮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在需要舍弃的时候毫不犹豫,减少以往理论讲解所占实践教学的比例,同时增加演示、验证实验的比例,由此不仅能够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上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时刻谨记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发现学生的潜在能力和独特性,从而针对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引入生产环节

机电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学习不应架空在抽象的理论之上,实践内容也应与生产过程紧密联系起来。所以,教师要把讲述的基本理论知识放入到生产过程当中,授课时可以把生产工件带入课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生产车间,观察实物运行过程,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了解。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课程需要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简单明了的解释语言,又要有熟练的操作能力。

(三)完善考核体系

事实证明,中职教育为了永葆青春与活力,就必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谨记人才培养目标,然而现今考核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考核结构不合理、考核内容不全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实践考核体系的完整性。为了完善实践考核体系,首先实践课程的考核理念须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只有拥有正确的向导和核心目标,才不会在成长发展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要求始终一致,在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次,考核方式应该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实践特点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从而评估实践效果和教学质量。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考核要进行分类,以分类教学为发展方向,弘扬独特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落实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深化中职教学改革的基础是组建良好的教师团队,教学即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这两个主体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组建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教师团队是关键所在。优秀的教师团队可以加速学校的发展,以其优秀的教学业绩、扎实的教学作风、过硬的教学素质、丰富的教学经验来感染每位学子,能够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现共生、共创、共享的效果。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处理与学生间关系并且授之所学,优秀的教师团队给教师间相互沟通交流教学经验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教师本身的发展与进步。

三、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中职机电专业教育目标突出了职业岗位的重要性,旨在满足学生就业需要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考虑到学生择业和转岗能力,机电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一般的职业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日后更好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重组专业课程体系。目前我国中职机电专业的课程安排仍未形成最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安排课程之前必须经过大量横向纵向的比较,课程前后要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循序渐进或接近企业工作实际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为以“能力”为基础设计课程,从而实现教育与工作的完美结合。其次,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就要改革现有教学方法,不能一味追求专业知识而忽视对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模式改为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此外,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不应只停留在表面,更重要的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教师应把课堂中心由老师转变为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导过程的同时更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需要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抓住机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这种自我发现和自我总结的机会总是十分宝贵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既要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即要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又要把实践教学置于核心位置,把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放在首位。摒弃传统“填鸭式”教育,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从而迎合中国现阶段教育发展趋势,培养出一批良好专业技能与高尚职业道德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红平.浅析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技能大赛引导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4,(9):65-66.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4.09.047.

[2]陶存和.基于技能大赛的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思考[J].新课程:教师,2012,(11):100-100.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3

关键词:高校;岗位津贴制度;人事制度

一、我国高校岗位津贴制度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先后经历了1956年、1985年和1993年三次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以及多次较大规模的调整,逐步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工资制度。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我国高等学校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2007年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由此开始,国内兴起了新一轮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浪潮。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实施岗位津贴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教职工的薪资待遇,调动了教职工的主观性和积极性,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师资队伍中,推动了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二、我国当前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内容和基本模式

(一)我国当前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内容

归纳起来,当前我国高校津贴分配制度的指导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其目的是改革原有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建立起“按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严格考核,注重业绩,拉开距离,普遍提高”的分配原则和“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竞争机制,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改善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调动高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校内津贴主要包括岗位基础津贴、岗位绩效津贴、关键岗位津贴和特殊津贴,总体上都偏向教学、科研,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这体现了高校的自身特点。

(二)当前我国高校岗位津贴制度实施的三种基本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以岗位中心,按岗位类别把校内津贴标准分为若干等级,设定每一级岗位的目标任务和对应的津贴标准,根据教师所聘岗位和他任务完成情况发放津贴。这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采取的岗位津贴模式;第二种模式是以编制为中心,根据定编情况,按教师的职称、学历等条件,设定各等级基本的津贴标准,然后再根据实际完成的教学或科研成果的多少给予奖惩;第三种模式介于前两者之间,把岗位津贴分为基础津贴和业务津贴,教职工完成基本的岗位工作职责即可享受基础津贴,基础津贴的差距较小,主要依据教职工的年功和职级、职称等自然条件确定;而业务津贴差距较大,其与教师所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挂钩,其对工作目标的设定比较高。

三、我国当前高校岗位津贴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十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实施的岗位津贴制度虽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主观客观等诸多因素,高校岗位津贴制度在改革进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和矛盾,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缺少宏观政策的支撑

高校岗位津贴制度没有国家强有力政策的支撑,合法性不强,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政策也还没有完全落实,所以政府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一直不足,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困难,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扩招学费、成人教育、科技产业、科研服务等收入,加上学校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很难保证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和持续进行。

(二)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缺乏全面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合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内容包括机构编制改革、用人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聘任制度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改革等,而高校岗位津贴制度改革属于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范畴,因此高校岗位津贴制度改革必须有人事制度各个方面改革的配合,同时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的有效保障。但由于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实施没有强有力宏观政策的支撑,也没有全面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合,由此导致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评价体系、考核制度不尽完善,造成岗位津贴制度在运行过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

(三)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缺乏科学健全的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是津贴制度实施的重要保证,但大都数高校尚未建立科学健全的考核体系。具体如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合理,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缺乏严格的考核监督。各高校在津贴方案改革中都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措施,但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考核指标难以科学合理,实际操作的难度较大,难以充分保证考核的客观公正。具体问题如对教师考核指标片面强调量化、细化,大都是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对教职工个人的态度、贡献和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因素考虑得少。这容易导致部分教职员工为了达到考核指标,只追求教学和科研数量,而不追求质量的不良后果。在执行中人为随意性大,有的学校虽然进行考核,但很马虎,很草率,凭经验,凭感觉,简单化,形式化,出现新平均主义。

(四)重身份、轻业绩,高校岗位津贴制度未能真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分配制度的总指导原则,高等学校尤其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但是目前高校内部分配制度形成的分配关系很不合理,不少高校仍然以职务、职称作为岗位津贴分配的主要依据,决定个人津贴多少的主要依据是身份,而不是绩效。具体问题如相同的工作岗位所得到的津贴不同,不同的工作岗位得到相同的津贴。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不利于教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不少教职工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取更高的职务、职称上,而没有放在本职工作上。

(五)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激励效果不显著

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总的来说激励效果是不明显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激励目的。这主要针对两种情况而言的:一种情况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对工资改革的意义认识不足,还是按传统观念思考问题认为津贴作为工资构成的一部分,是按个人职务工资相应的比例核算的。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校津贴基本上是按个人所得比例固定发放,没有起到应有的竞争、激励作用;另一种情况是现在高校中的教师收入差距与业绩相比较往往不是十分对称,从而造成部分教师人员心理不平衡,相应的激励效应也会有所减退。

四、对完善我国当前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思考

(一)深化人事改革,是实施高校岗位津贴制的重要保证

津贴分配制度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都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津贴分配制度的实施不能脱离人事制度的改革,所以必须深入进行人事制度改革。首先,要建立“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等新的用人制度,同时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运行机制。实行逐级聘任、逐级管理、逐级考核,做到责、权、利挂钩;其次,要严格定编、定岗、定职,使教职员工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直接挂钩;第三,加强聘后监督管理,严格按聘约(合同)执行,把聘任制度真正做到实处,保证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政府要建立合理的财政拨款体系,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

 政府要建立合理的财政拨款体系,保障教师待遇能稳步提高,保证高校分配制度持续顺利进行。国家和省级高等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出台明确的相关政策,使高校分配制度合法合理。高校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尚处于一个尝试阶段,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加强调控与监督工作,不仅要有指导性的原则,还要有津贴分配的参考标准线;不仅要看分配的结果,还要看分配的过程。通过规范工资、津贴制度来指导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趋于合理、规范和公平,保证国家资金合理使用,保证高校分配制度改革健康有序地运行。

(三)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强化监督反馈职能

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是高校岗位津贴制度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如果没有科学健全的考核评估体系,高校津贴制度又会演变为新平均主义。因此,高校必须制定健全的考核方案。第一考核指标要科学合理,如合理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第二,考核方式要切实可行,合理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合理结合自我考核、群众考核、学生考核、同行考核、专家与领导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第三,考核过程要客观公平、要透明,要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劳优酬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还要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收集广大教职员工的反馈意见,根据学校实际发展的要求适时进行修订,不断完善岗位津贴制度。

(四)强化岗位职责,淡化身份管理,真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坚持把实行岗位聘任与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相结合,发放校内津贴的依据是岗位和职责,不再是职务、职称和身份,要强化岗位设置,完善聘任制度,强化岗位职责,淡化身份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要使教职员工的薪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大小直接挂钩,责、权、利一致。高校新分配制度是要打破传统“大锅饭”的局面,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优劳优酬的原则,最大程度的激励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教职员工的专业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直接激励与间接激励相结合,激发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

按照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如果教职员工得到的报酬与工作投入相符,就会产生公平感,反之则会产生落差感,不利于工作。因此在对于薪资报酬这个问题上,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津贴的激励功能,使津贴坚持“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向重要岗位人员倾斜”,保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能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另外同时要注重精神层次的激励,因为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除了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上的尊重和满足。?

总之,实施岗位津贴是深化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契机,是一个新起点.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岗位津贴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只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和矛盾,理清思路,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才能真正发挥岗位津贴的激励作用,更好的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从而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正友.高校岗位设置与岗位绩效工资制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1,(08).

[2]苏静.对我国高校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7,(2):34.

[3]高慧鸽.高校岗位津贴制度评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225-227.

[4]王宁.高校岗位津贴分配:分析框架与实证解读——以某“211工程”大学岗位津贴分配改革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1,(04).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聘任制;绩效工资;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26-02

实施教师聘任制是中国高校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趋势,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核心所在。岗位(职务)聘任制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高校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着力点,良好有序的薪酬体制改革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一、绩效工资改革实施内容

高校聘任制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实际及教育改革的大前提应运而生的改革举措,是实现教师队伍优化建设,做好人力资源合理部署的核心举措,绩效工资的改革客观上推动了教师聘任制的改革进程,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就是关于高校教师劳动定额、报酬标准的制度,是实现高校内部资源分配的前提。高校教师聘任制同时是高校内部各类教职员工工资关系调整的主体依据,为高校内部工资计划的制定提供有效借鉴与参考。2006年由国家人事部及财政部综合颁发的《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将分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及绩效工资四部分,其中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相对固定,按照国家现行的工资标准进行发放。岗位工资按照“一级一薪,定期升级”的原则进行制定,而绩效工资则需要各单位根据单位实际,综合工资管理不同规定,在考察教师聘任期内合同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工资等级的制定,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工资奖励,相较于前两者的固定性,绩效工资灵活性更强,单位及部门具有工资制定的自,按照考核情况进行对应工资发放。

二、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既定问题剖析

我国现行环境为绩效工资的管理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前提,但是综合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在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实施过程中潜存着多种问题,需要引起各界关注。

1.绩效工资的实施与绩效的考核关联性不强。大学绩效工资的制定发放以教师的绩效考核为依据,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脱节,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合理不公正,严重挫伤了优秀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仅仅涉及制度建构方面的纠纷,更牵涉到市场与政治的互动演化,使得高校绩效工资方法有失公正,绩效考核实际参考指导作用不明显。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是基于考核基础上的工资分配方式,也是高校当前绩效工资考核改革中最为核心与关键的方面。具体涉及到绩效考核办法的制定、行政及教师岗位考核的均衡等几大方面。其中起关键影响的是绩效考核,为教师聘任评定提供直接的参考,在实行绩效工资以后,绩效工资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意味个人收入的多少。当前各大高校在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上都存在不规范之处,集中表现为没有系统成熟的理论指导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多级转化,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基本的绩效甲流,即使是同样绩效考核的情况下也出现绩效分配上的差异。目前各大高校都采用同一比例的优秀分配,是对学院之间工作差异的忽略,使得绩效工资的公平性有待斟酌考虑,也影响到不少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绩效沟通的滞后与随意。此外我国各大高校尝试推行的多头考核制度始终未步入正轨,难以进行全面准确的考核,综合目前各大高校的考核实际,除了基本的年终学校工作考核外,还有部分领导的专项监督考核,常见的有教务处的教学质量考核及可养工作人员的专项科研成果考核,学生工作处对辅导动员情况的考核等等,这些考核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对学校整体工作考核机制的系统分析,导致相似的岗位与职务在绩效分配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一线教师考核分配上的不均衡使得其后续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校的教学教务管理,对学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2.绩效工资改革的利益分配主体之间的矛盾激化。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绩效工资改革分配主要面向对象为一线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及院系辅导人员,如何协调好三者的利益关系,做好三者的工作动员是绩效考核的关键,也是绩效工资发放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直接决定着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部署实施,对高校的各项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我国高校的不断扩张加上高校内部结构的综合调整,使得高校目前院系众多,科室繁多,其中社会学科及自然学科交叉,优势学科与劣势学科等同、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分类混乱等,如何协调好这些部门做好各部门教职工绩效工资的均衡分配是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与重点。我国高校初步拟定的绩效工资核定是基于编制人员总数基础上的宏观考虑,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高校人员按照岗位类别分为专业技术人员、校务管理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普遍出现的是学校各类岗位的设置与聘用信息不匹配,岗位职责定位不清晰,因此岗位职称的评定考核始终难以摆脱身份管理的尴尬。与传统的绩效考核对比分析,只是在形式上做了小范围的改变,而本质并没有发生什么深刻变化,换汤不换药使得绩效工资分配不均衡的现象更为突出,部分优秀的教学及管理人员在付出后难以得到正确公正的评定,容易产生抵触失望情绪,对后续工作的开展产生消极影响,从而造成高校更大范围内的绩效分配不公。

3.绩效工资制度缺乏有力保障。绩效工资制度的贯彻执行必须以充足的人力、物力及法律法规作为基础保障,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与现有的政府财力投入不匹配。充足的资金是做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落实的物质前提,单纯的政策引导不足以发挥实际功效。从现有改革实施的角度综合分析不难看出,正是改革加大了高校组织结构及管理过程的繁复性,也导致成本的同期上升,财务支出相对不足。其二是我国缺乏相对健全完善的教育政策法规,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必须有专门的教师政策法律作为保障,新制度的执行只有在法律允许与保障的范围内才能得到具体的贯彻实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切实推进绩效工资的管理实施。高校自身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其对政策法规的巨大依赖性,我国现行法律方面对这方面关注的欠缺使得政府改革执行难的问题更加凸显。

三、完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建议

1.科学地进行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是高校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性工作。绩效工资标准的科学合理制定必须与岗位的设置结合起来,假设没有岗位聘任,则绩效工资政策落实将无章可循,因此高校应坚持导向原则,实现岗位设置与基本绩效工资体系建构的结合,带动学校发展及办学战略的实施部署,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带动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及聘任方案的诞生。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是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关键。绩效考核体系的确立应在关注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基础之上,借助考核制度、绩效工资及岗位聘任的统一联合,实现不同岗位科学合理考核评价指标的出台,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教师在绩效目标指引下做好教学及管理。

3.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变革。平衡各岗位间分配关系,确保公平公正,根据教职工提供劳动的价值公平支付报酬是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基本原则。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涉及到多方利益,因此应慎重对待,在均衡各个岗位分配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价值公平的原则做好教职工劳动付出的报酬支付,最大限度保证绩效工资分配的合理。公平与平均并不是等同的概念,绩效工资必须以尊重劳动贡献差异为前提,通过分配差距的合理拉开,在杜绝平均主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对于表现优秀的教职工进行特别奖励,同时区别不同岗位,按照一定比例关系确定其他各类人员的工资水平,最大限度保持同类人员之间薪酬水平基本平衡。只有合理的绩效分才能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公平感和自豪感,从而使得绩效工资制度充满活力的同时带有很强的灵活性。

四、结束语

高校绩效工资实施周期长,复杂程度高,但是它的贯彻实施可对高校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起到规范与改善作用,推动高校管理体制、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相关方面的调整改革。高校绩效工资的分配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在分析其既存问题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将最大限度地实现绩效工资的均衡分配,保障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本身的激励导向作用,从而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德益.高校绩效工资改革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J].文史博览(理论),2014,(2)

[2]叶林良.高校绩效工资改革下的教师考核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

[3]廖闯.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制约瓶颈与建议[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3)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5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目前状况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目标;考试方法重在教室和实训室考试;考试形式常用“理论”和“实作”两种考试模式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依附于教材。在这个“人才饱和”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仍出现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难寻一个“数控技师”局面;打字速度相当快、办公自动化考证获得“优秀”等级,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知道公文规定格式。

以上新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摘要:学校忽视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学习局限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张扬;教学脱离了职场工作环境,没能很好地和行业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这使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索专业课程考的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前景

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就业”就是目标和生命,而受到行业亲睐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上岗的学生。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机制中的诸多不足,其前景何在?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摘要:“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职教工作会的召开,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摘要:中职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以学生能力为本位、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征,以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来推动计算机专业全面、深入的改革。

在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和性,让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完成考试任务,以考促教,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作为新时代的职教工作者,我们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人才,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1.改革考核内容

尽管中职计算机教材有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但相对行业需求来讲,计算机教材本身发展存在滞后性,这决定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和行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和发展学生个性相违反,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岗位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原则是摘要:“专业基础课统一、核心课程精选,岗位课程放开”。即对专业基础课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试。“专业基础课”经过多年的完善,有一套较成熟的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课程,倡导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各个方向的关键,“岗位课程”是指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等课程实行的教学方式,由学校根据不同计算机专业方向来选择,体现专业特色。

“岗位课程”在选择时,要充分注重计算机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征、学生的个性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征、任务和技能要求,恰当设置岗位课程,渗透相关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在计算机专业的课时布置上,可以适当减少文化课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时,并对不同计算机专业文化课内容进行改革。在开设专业基础课的同时,从社会“所需”、学生“想学”的角度,调整课程布置。例如摘要:愿意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学主要练习录入速度和排版技巧,学习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的课程;想从事“广告设计”的同学除了添加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外,还要学习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手绘等美术相关课程;愿意搞网站建设的学生还要学习外设维修、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平安等岗位课程。

2.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传统的“理论”和“实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可以灵活地设置考场和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元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岗位能力测试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考试大纲要求,结合行业需要,由计算机专业中心教研组制定、编写出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知识、岗位能力目标,实行模块考核制度。教师在教学、考核时均以岗位能力目标为依据,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把握程度。

比如,上机实作课,教师应给出本节课要达到的岗位能力目标,对具体操作步骤可不作具体要求,让学生上机探索,以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然后填写上机实验报告单,写出收获、心得和反思等相关内容。教师及时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把握上的不足和新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2)分层测试

首先对学生已有知识、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制定阶段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当堂考核验收,指出学生存在的新问题和缺陷,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努力的新目标,逐步推进,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阶段性目标。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心得到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

师生共同设计好课题,开放考题,规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写总结汇报材料,比一比哪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好胜心,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探究。比如,给出任务摘要:用VFp设计一个班级管理系统。各小组接到任务后,根据成员自身特长分工协作摘要:收集、整理班级资料;设计主窗口界面,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窗口背景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录入模块设计;查询模块设计和打印模块设计等等。

这种考评方式可以对学生沟通,photoshop等课程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融入学生的聪明,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和意识,培养了各小组团队协作精神等。

(4)因人施考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考。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把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能力”,根据自己的喜好喜好特长,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相结合。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必须考取办公自动化四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另外根据不同的计算机专业还要选学一些岗位能力课,并进行考证,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

(5)学用结合

我们学校每学期要举行一些大型的活动,并且需要制作一些宣传片。正好我们学校有多媒体技术和应用专业,恰好是他们表现的机会。可以请该班的同学去完成摄影摄像工作,并且进行后期制作,这些作品也能作为学生就业实习的自荐材料。

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解决了实际新问题,这种专业自豪感和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用学生自己的话说,这样的成就感最贴近生活、最有用,能让老师、父母替他们兴奋。

(6)职场环境测试

走出教室到行业去,在岗位中学习,在职场环境中测试已成为必然,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和熟悉他们将从事的工作,可以让学生从心理和技能上产生接纳和适应。行业还能为学生提供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学生职业能力考核完全可以在行业里进行,可由学校教师及实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形成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

比如,多媒体技术和应用专业,让学生到影视公司去参和现场拍摄、灯光布置、后期制作等;学习photoshop时,到摄影楼去,学习婚纱照的处理、颜色的搭配、色相饱和度的调整、色阶的应用等;学习计算机硬件系统时,让学生去电脑公司硬件当前发展现目前状况及价格等。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以上考核方法,可根据学校、不同计算机专业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

3.改革考核形式

(1)一课一测,夯实基础

不管是专业理论课还是实作课,学生都以每节课的岗位能力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测试,以书面作业、上机实作等形式,将知识、技能分散到平时的每一节课,逐一加以落实,一课一测,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2)以实战代替考试

每个模块任务的总结性测试,可让学生用程序设计、作品展示、摄影摄像等实战来代替考试,以综合打分代替考试成绩,以汇报表演代替成绩单。

(3)竞赛促学

举行一年一度的学生技能竞赛,展示学生素质,推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通过举办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组装、图形设计、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展示学生素质,用行动代替语言推销自己。

(4)传帮带方式考核

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资源优势,在各个班内培养一批专业骨干学生,比如机房的维护维修、校园网的管理等等。大胆启用传帮带的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再分别从教师、学生层面对他们进行考核,合格并有责任心者留用,作为老师的助手,让有计算机专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其优势。

(5)技能证书考核

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劳动部对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认证,是求职就业的一个重要筹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之一。职业资格证书又分为初、中、高级等多个层次,考试方案甚至考试题目都预先告诉学生,目标性很强,非常适合中职学生考核。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实现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四、课程考核改革成效

我校计算机专业从2007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按学生喜好将计算机专业分成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传媒和多媒体、动画制作六个方向。开设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岗位能力课。经过两年的试行,课程考核的改革初见成效摘要:学生就业时不但有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证书,还有多个标志自己专业水平的职业资格证书,更有属于自己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还有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多方面的进步。学生就业供不应求,加上实习管理老师的努力工作,开创了我校就业的最好局面。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组织;考核

高职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被国内各高职院校所理解,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课程改革活动,其中不乏一些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深入,认为课改只是一个噱头,抱有投机心理,因此对待课程改革也不够严肃和认真。笔者从2009年开始参与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5年来先后完成了100余门课程改革的验收和管理工作,作为课改政策制订的核心参与者和实施组织者,也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已经被教育工作者所广泛接受,课程该的模式也多种多样,从德国的“双元制”到加拿大CBe模式,从“教学做一体化”到“项目驱动,任务导向”,各种课改新理念层出不穷,高职院校课改的成败不在于采用何种课改方法和理论,而在于学院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也就是课改的基本思路。

结合5年来的课改组织、管理经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任何形式的课程改革必须要以就业为导向,其目的一定要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服务,课程改革的方式和方法从顶层设计角度可以推荐一两种模式进行倡导,但不应进行限制,应提倡多种形式的课程改革,哪怕仅仅是某一个教学环节的小小改进,也是应该提倡的。

2课程改革的组织工作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课改工作的研究和组织,包括政策制定、实施办法、考核标准、奖励措施和推广方案等一系列的工作。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推荐不同的课改模式,在改革过程中应该做到有组织、有跟踪、有检查、有反馈,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和政策制订应该坚持“先试点、再推广、后观摩”的步骤稳步推进,切记好大喜功,在未深刻理解课改内涵、目的和可能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就大规模的推行某种形式的改革。

3课改考核标准的制订

3.1结合学校特点,制订特色化考核标准

我国高职院校数量众多,每所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课程改革的考核标准一定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直接照搬照抄国家、省市各级部门的精品课、公开课考核评选的标准和条件,更不能直接使用其他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考核标准。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占地面积小,实训条件不足,在其课改考核标准中就必须允许教师变通方式进行实训;有些学校负担重,财务紧张,在其考核标准中就不应该强调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才能完成的项目。因此,制订突出每所学校特色的课改考核标准,是课改工作组织与管理的关键任务。

3.2课改方式应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制订特色化课改可和标准的过程中应注意去考核课改方式的实际效果,强调课改的实用性,可以在学生满意度、期末考核成绩、学生专业技能熟练程度等指标上进行观测和考核,坚持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应该是课改考核标准的首要目的。

3.3改革过程存有完备过程材料

课程改革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考核标准还要强调对于课改过程资料的留存和整理,只有如此才将改革当中暴露的问题,积累的经验进行推广和应用,才能发挥课改对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因此,考核标准强调对过程资料的整理与留存也变得十分有意义。

4课改成果的管理与推广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把课程改革当做一项阶段性活动来对待,某一门课程在进行完课程改革验收之后就偃旗息鼓,不被过问,缺乏后续的跟踪、管理和推广,要想发挥其更大的作用,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4.1课改成果研讨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教研活动作为专业教师同行之间的一种学术研讨,对于深化和丰富课改成果是十分有用的,将课改成果拿到同行间进行品评和讨论,交流心得,提出建议,发现不足,才能促进课改成果不断优化。

4.2课改成果与教学科研相结合

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对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研究,不应该是阶段性的,应该与市、省、部级的教学科研立项进行结合。作为顶层设计,应该引导教师在完成学校内部的课程改革之后,将其作为一项科研课题继续申报更高一级的科研立项,并逐步形成一定特色和风格的课改方式方法,努力构建一种符合所在学校特色的课改新理论,将课改成果进行固化。

4.3课改成果展示与公开课相结合

公开课这种形式从中小学到普通高校几乎被贯彻到整个教育领域全过程,我们进行课改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应该通过校内的公开课平台向全校教师进行推广和传播,在组织管理上,学校要将公开课工作制度化,固定地点和途径公布课改教师的上课地点和课程,邀请全校教师随时听课、观摩和学习,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活动将课改成果进行推广,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作为锻炼学生专业技能,提升职业能力和素养的一项有效手段,已经被我国高职院校广泛推行,但课改工作不应作为一种短期性活动而存在,课程改革管理的基本工作思路,组织、考核与后续推广管理工作对课改成果的应用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金泽龙.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度思考与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9):59-61

[2]刘太闯.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建[J].化工时刊,2011(12):67-68

[3]潘献晓.高职院校基础化学项目化课程探究性学习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0(11):16-18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7

关键词:无机与分析化学;考核方式;平时学习;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155-02

据统计,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已规模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保障水平均有所提高,高等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毛入学率已达30%,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预计到2017年毛入学率将达到37.0%。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自然由“量”转移到了“质”上。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这不仅是当今人民群众正常而合理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世界各国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普遍关注的问题。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但远没有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培养能力强、自主学习、具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可喜的是,当前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成果,已不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的探索,及高等教育改革理念的研究,已逐步深入到了高等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应从大一统的专才型知识灌输模式转变为个性化的通才型全面素质教育模式。经过了四个学年的精心投入和课程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现将四年来的教学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教育教学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培养出卓越工程师,就必须积极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考试制度,以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形成既能够体现教学的统一性要求,又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特点,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应用人才,进一步完善具有本校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模式

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应有科学的评价体系,既要强调平时的学习,又要体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及学习成绩的综合考量,因此,考核的方式应力求全面,按照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和考试内容、手段,进行综合的整体改革,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课程考试的质量。

(一)改革试点和推广的主要考核方式

按照教学大钢的要求,遵循课程的特点,考核方式分为:平时成绩(含单元测验及知识点总结等,占课程总成绩10%)、作业成绩(占1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命题内容考察期中考试之后的基础知识部分,占50%)。力争从大一开始使学生养成平时学习的好习惯,学会学习,抓紧平时的时间学习,要建立注重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己学习、自己提高的模式。在教学中提倡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以提高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二)考核的主要内容

主要围绕理解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融会贯通的技能和技巧,注重考核学生的基本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思维、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根据本课程的性质、不同阶段的内容,可采用不同形式的记分方法。

(三)考核方式改革的实效性

目前大多数课程仍采取期末一次性考核结果定乾坤的方式,弊病颇多。应积极进行改革: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全程性学习的考核,提高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例,以减少一次性考核带来的偶然性和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不良现象,提高考核的效度。

三、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工作原则和办法

(一)考核方式改革的原则

须遵循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坚持统一部署,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分步进行的原则;坚持多种形式考核并行的原则,逐步改善现有程序,建立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考核模式。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方案

为保证课程考核形式的多样性、严肃性和科学性,教学改革小组首先提出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改革考核方式的目的、优点、考核内容、要求及详细评分标准、具体实施办法等。实施方案成熟后,由二级学院签署意见、报教务处审批并备案后执行。

考核方式改革工作要兼顾到全校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提高,要根据本课程自身的性质来确定改革方案,并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试点,在充分论证后,选择试点对象,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逐步推进。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的意义

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得好会大大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生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做好铺垫和训练。教师们也要统一认识,并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成分准备,尽快地付诸行动。一轮试点结束后,要巩固改革工作中所取得的改革成果,认真加以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扩大考核方式改革试点的范围。

四、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改革无机与分析化学的考核方式,打破一张期末考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从单一的闭卷考试变为根据课程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并举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考核,探索出适宜的考核方式,正确引导教与学,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从大一开始,在开课之初向学生公布考核方式和考核成绩综合评定办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平时学习的好习惯,学会学习,抓紧平时的学习时间,注重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己学习、自己提高的模式。

各项考核要求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此项改革的重点是平时成绩的考核,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的调整。在每个学期,根据不同的章节、课程内容的特点,章章撰写知识点小结,按时上交并计录,记作平时成绩;把内容相关的章节划分成五个单元,按阶段进行测验,上交批改后讲评,下发给学生用以改错再上交,随时督促检查;针对一些趣味性的部分课适当增加课后复习任务,如:要求学生完成个性周期表和鲍林能级图的绘制等,并加以评比,鼓励积极,督促较差的学生;同时训练学生养成课堂记笔记的好习惯,适时检查课堂笔记,督促其平时的学习,使之系统,并使之习惯。

试点前要求制定周密的综合测评标准,做到既有平时的考核与评价,也有期中的考核和期末的综合考核,使多种形式考核体现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从时段上改变原来的期末一次终结性评价的弊病,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关注与激励。

改革总的思路即增大平时学习成绩评价的比重,将考试尤其是期末考试的要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五、结语

高校“基础”课考核方式应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真实情况,必须要彻底改变过去单一、片面的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结果的评价,而且也要重视过程的评价;不仅要重视核心知识的评价,而且要重视伴随知识的评价,要全方位、多层面的考核。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对学生学习的考核不能“只重学习结果而轻学习过程”,把统一考试作为衡量不同学生成绩的唯一分数。应结合教学内容将学生的学习分为几个阶段,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阶段性的考查,及时总结存在的问题,最后进行综合测试,分配好各环节所占的权重。这样就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性,促进“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少为,贾明德,徐蕾.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规模与未来预测[J].未来与发展,2012,(3):24-29.

[2]刘智运.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8):27~32.

[3]刘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之途径.西安工程大学学报[J].2013,27(2):268-270.

[4]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J].求是,2012,(10):3-9.

[5]颜斌,王琦,孙作青.高等教育的出路[J].才智,2009,(11):67.

[6]尹毓婷.欧洲高等教育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4-7.

[7]程伟.高等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深刻的观念变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38-40.

[8]刘进.浅析大学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J].科教文汇,2009,(1):5.

[9]陈建平.高等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教育模式的转型[J].东南学术,2008,(1):150-158.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8

首先,教师观念要转型。一是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含义和意义,在思想上认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孕育而成的,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教育理念要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实现从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如何学”的转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如何思考”“如何学”以及“学到了什么”。三是教学行为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师眼中只有学科知识、“目中无人”是不少教师的教学通病,语文教师的眼中只有语文,数学教师的眼中只有数学……忽视学习活动中的其他重要教育资源,如学生上课专心不专心、守纪不守纪、积极不积极,等等。要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转化为学科素养、人的素养,这些教育资源同样不容忽视。将学科育人目标置于教学行为之前,是从“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实施教学行为之前,教师必须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二者之间的交集在哪儿,这样才能自然巧妙地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

其次,教师素养要提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有这样一种很难划定学科范围的综合性课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多学科教师齐上阵,课堂上呈现出交叉学科知识的局面,这是一种打通学科之间界限、多学科联合教学的育人模式。面对“核心素养时代”带来的全方位挑战,教师要树立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既要学习本学科现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还要学习所教学科不同学段的核心素养体系以及相关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做到既能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又能围绕核心素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参加各种教师培训,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备的技能和资源,尤其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中,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如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对照提出的“好老师”四条标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

第三,教学行为要改变。每个学科都有其可以重点承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每位教师都应积极探索、建立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科教学间的联系,由单纯关注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成绩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多向情境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型向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学习综合性课程的重要方式,能有力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9

关键词:高职课程考核职业能力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与普通高等院校大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在课程考核体系上应有所区别。以实际动手能力、生产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建立的课程考核体系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其目的是鼓励、促进学生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培养适应企业一线生产需求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将课程考核融于实际生产过程中,考场就是实训车间或生产车间。

一、高职课程考核现状

1.考核方式传统化。

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都受传统高等教育课程考核系统的影响,并且大部分教师高校毕业后就任教,没有相关企业实践工作经历,实践技能较差;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不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等,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课程考核体系没有建立。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采用了考试、考查、实习鉴定、职业技能鉴定和综合素质考核等。对于专业基础理论性质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开卷笔试、写论文、口试、报告、答辩或几种考试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方法进行;对于专业核心能力性质课程采用项目考核、实践能力操作考试、报告、答辩等考试方法进行。对于专业综合素质能力提高课程,如认知实习一般是撰写认知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的某一方面进行社会调查,或是对职业与岗位的认识与体会等;专业岗位实习一般由系部实习成绩评定专门小组和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际表现综合考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由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实习周记、实结等提出初评意见,由系部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认真地进行审核确定。

2.考核内容理论化。

由于各种原因职业技能考核体系未建立,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采用闭卷笔试,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差,理论知识较薄弱,学习能力、应试能力和技巧都较差。学生取得好成绩不容易,达不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考核,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目标相悖。

3.考核主体被动化。

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目的是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反馈调节作用。当前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核就考什么。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等完全由教师安排和设计,学生被边缘化,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4.与实际生产岗位职业技能能力脱离化。

目前,由于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内容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较少,导致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课堂授课内容与社会企业生产需求脱节,教学知识内容体系与当下企业实际生产技术相差甚远。同时,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设施不足和技术落后,学生不能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尤其是传统课程考核体系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和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实际生产要求[1]。

二、改革措施

1.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

准确把握高职学生实际情况,运用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校管理学等高等教育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构建适合高职高专考核评价框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体现高职院校的能力本位特点。

依据课程特点建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对于实践操作较多的专业课,应仔细研究考核方式,采用多次实践成绩,如现场实际操作、情景测验、任务驱动、分类、分项等,并结合理论成绩的方式进行考核。重视实践教学的考核,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但要重视考核实践能力,而且要研究技能考核的实施,制定科学完备的命题与评分体系,规范考试程序,严肃考试纪律,这样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2.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考核体系。

依据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标准要求,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建设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确立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培养目标的考核体系,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和情景教学等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教学内容为考核评价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采用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方法,如情景引导设计、现场操作、实物制作、三方评价、自评、案例分析报告、动画制作和课件制作汇报等,更能体现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方法。

结合做学合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特点和要求。在课程考核目标上,重点加强对学生专业水平能力、方法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岗位关键能力的考核评价。注重结合结果考核和过程评价,并加大过程评价在综合考核中的比重,避免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模式,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管理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实施。建立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情景、工作过程相统一的课程考核形式,注重对动态工作过程和应用知识的考核,将工作计划与实施过程有机统一,避免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考核的脱节。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创新考核模式和规范考核形式[2]。

三、改革实践

1.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模式。

要使课程考核成为促进学生职业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应树立以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的课程考核理念,实践正确的课程考核评价观;对实践教学较强的课程考核评价,应着重考核岗位实践能力的评价;按照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探索构建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性考核为重点的开放式、多样化课程考核模式。

2.强化实践教学考核,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

结合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要求,鼓励教师从注重教材研究向课程研究转变,通过学习研究岗位工作过程、职业资格标准、技能考核标准、课程标准和课程开发与评价技术,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考核评价能力;引入企业能手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成员,参与课程考核标准的制定与全过程的实施;在过程性考核环节,应引导学生对项目和任务进行“自评”与“互评”,使考核主体呈现多元化形式。通过建立课程网站作为课外学习辅导和交流平台,以及在线岗位工作模拟软件和测试平台,学生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及时通过网络进行工作过程演练和模拟测试,进一步巩固技能和知识[2]。

3.制订考核评价方案,完善考核形式。

在深入剖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过程及充分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专业的相关课程考核评价方案进行分析,以就业为导向,同时邀请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制订各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统一考核评价过程,始终坚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的育人理念,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考核,完善考核的形式。

4.能力为本,课证融通。

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中,职业技能证书对学生就业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始采用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考证教材,并按照考证要求进行课程考核,使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强的课程考核与考证接轨,不仅重视考核结果,更重视考核过程,提高课程考核评价的社会可信度和科学性,同时得到相应行业岗位的资格证书。调动学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的积极性,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同学可以免修一门专业课程,促进学生就业和满足企业对持证上岗的要求[3]。

5.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与过程评价。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综合素质培养融入课程体系当中,并注重课程考核中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与评价,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情操、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等。考核评价内容要对学生发展具有导向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具有综合性和过程性。既要关注学生的课程知识掌握情况,又要关注职业实践能力的水平;既要注重学生共性品质的形成,又要鼓励学生健全个性品质。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注重对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6.落实考试总结和反馈调节工作。

任何考试都存在问题,考试总结与反馈的宗旨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课程考核具有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双重检验性。因此,课程团队在课程考核结束后,及时地进行分析和反馈,不仅是对考核结果,还包括过程考核的所有内容。在课程团队教师课程考核分析的基础上,教学团队还要对该课程所有授课教师的考核分析做整体的归纳分析。通过分析,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计划,从而形成课程考核和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4]。

四、结语

树立正确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观,在深入剖析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现状基础上,针对课程考核的一些弊端,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具体改革实践。努力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考核模式,以实践教学考核为重心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法,践行过程性考核,完善考核形式,实施课证融通,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及时总结和反馈,逐步完善课程考核体制。

参考文献:

[1]单银丽,沈玉英.基于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考核改革与实践――以“设施园艺”课程为例.职教通讯,2012,24:6-7.

[2]龙伟.渐行渐近的高职课程考核改革.职教与经济研究,2011,9(4):2-3.

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篇10

关键词:中职文化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任务。目前,中职文化基础课在生源素质、教学观念、师资力量、教材编写、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模块化的专业活动体系。因此中职基础课教学必须满足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我们针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际,对进行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中职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得到广大同行的指导和建议。

一、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

中职开设的文化基础课课程主要是指德育、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体育六门必修课和其他不同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

(一)生源素质现状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因为升学无望才选择中职学校。由于初中的基础没有打好,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此外一些学生对语数外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认识错误,觉得没必要学,反正以后用不上,因此学习没有热情甚至有逆反心理。

(二)教学观念现状

很多中职学校对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中职学校的工作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上,语数外等文化基础课可有可无,甚至一些学校在教学改革中,直接将语数外等基础课的课时减少乃至删除。

(三)教师现状

长期以来,不少中职学校,包括文化基础课教师自身都存在着忽视基础课建设的倾向,很多基础课教师都觉得自己所教的课程不被学校和学生重视,因此毫无工作积极性,抱着“教好教不好都无所谓”的态度敷衍了事。

(四)教学条件现状

1.教材现状。现在市场上的中职文化基础课教材没有体现针对性与实用性,选材缺乏时代性、趣味性,教学内容编排上仍然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和机械的记忆。许多现有教材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教材应同步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如电子教案、光盘、课件等研发不足。

2.教学基础设施现状。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学设备陈旧、落后、老化,基础课受这些因素制约,局限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几把木尺、几个球、一个老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而无法与时俱进。

(五)教学情况现状

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教学还是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方法为主,满堂灌。教法单一,完全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展。

另外,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现象,有着不同程度的挫败心理和自卑感。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将考试或是考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方式。这种传统的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单一评价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永远找不到学生的闪光点,把基础教育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学生。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今天,文化基础课教学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各种存在的问题都给中职基础课教师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大力推进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定义及其与基础文化课程之间的关系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所有职业和岗位,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998年,劳动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深化语数外等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对于提高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有促进作用。

中职学生就业成功率低,源于仅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偏低,后续发展乏力已成共识。在选择就业时,学校都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中职生就业并不能保证专业对口。很多单位在招聘中职生的时候往往不在乎他们所学专业是否对口,其根本原因就是无论招什么专业的学生,到企业以后都得进行重新培训。真正决定毕业生未来发展的是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对于中职教育来说,它不仅是对学生所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进行筛选整合巩固的过程,而且是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技术实践的过程,更是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社会交流、独立生存和自我发展等能力方面进行塑造的过程。由此可见,必须大力加强中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

(二)改革方向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核心能力新型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素质养成,为各专业教学提供服务,培养能胜任工作、适应社会、自我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的教学宗旨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或模拟职业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以任务驱动型的学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下,获得现实职业工作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文化基础课也可以进行一体化教学。不再进行语数外等单科教学,基础课教师也可以组成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同时改传统的单一学习模式为小组学习。评价模式也可由传统的教师评价改为更加客观真实的第三方评价。

(三)改革方法探索

1.准备工作。在确定改革方向后,教师团队必须走出校门,到企业、工厂等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跟专家进行访谈,取得最新的资料。根据调研的结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培养目标,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模式。

2.改革措施初探。文化基础课改革要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就必须颠覆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八项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重新构建新的核心能力课程体系。中职实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可以采取渗透性的教学方式,即在各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渗透在专业的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在第二课堂,在学生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把它作为隐性的课程,以实现其养成教育。

在教学模式上应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学,通过行动的导向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它的核心是把行动和学习统一起来。当然,由于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实际运用中仍然会面对很多难题,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完善。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基础本位思想,以求实现工学结合。实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可以采取专题性的培训,即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通过必修或选修,集中培训,系统点拨和启发;或者在学生就业前集中一段时间专题强化培训,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增强就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3.具体实施方案。基础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职教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协作来进行。

(1)教师方面:①应多进行集体备课,广泛听课,认真评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让文化基础课教师了解专业,走进企业;要采用“教练法”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同时通过课程开发、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等途径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学结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2)学生方面。①加强宣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参与完整的学习过程内化学生素质。②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现阶段原有的试卷检测型考核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新型的评价体系,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兼顾策略、情感和学习态度等。教师应将考核与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中,着眼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使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收到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由此,第三方评价模式应运而生,即学期结束考核时,可请教师以外的学校工作人员或是企业代表对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在学习中收获的知识和技能,然后请第三方为其作出客观评价。

(3)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职校应加大对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资金投入,加强校企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扶持,为改革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此外,对中职生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和认证,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平台和抓手,能使毕业生按照职业生涯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能力的基本范围和能力点。在就业之前,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并通过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证,更好地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发展目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高职校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应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三、结语

在我国职业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同步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需求对中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强、技术能力硬的专门人才,打好中职教学改革的攻坚战。

参考文献:

[1]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中心.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