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十篇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十篇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0:16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1

关键词:保教结合;发展性保育;生活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中保育员的角色已由过去的重“保”轻“教”到现在的“保教并重”、由过去的侧重“管物”变为侧重“管人”,改变“替代式”保育为发展性保育。从日常巡视过程中发现,我园的保育员有丰富的保育经验,重视孩子的保育工作,但他们的角色意识还是停留在重“保”轻“教”的阶段。在一日活动中,偏重于对幼儿生活的管理,不注重对幼儿的教育。每天机械地重复自己的工作,对幼儿生活包办代替,不敢、不懂如何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针对这一问题,我园开展了《发展性保育,提升中大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的保育课题研究。分别在来园、进餐、户外运动、午睡等生活环节进行保育研讨,循序渐进地通过研讨―梳理―实施―反思的模式,和保育员共同制定出了一日环节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点和教育方法。

一、保育员要形成正确的保育观念

保育观念的改变关键在保育员。大多数的保育员在孩子生活中完全承担了护理的工作,忽视了教育的价值。这种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的观念导致包办了孩子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剥夺了孩子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因此,在课题确定的初期,我组织保育员了解课题计划,明确课题目标。让保育员转变观念,包办代替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教会孩子去自我护理才是关键。让保育员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让自己放手,给孩子发挥,做孩子生活上的好老师。

二、确定幼儿保育自我护理的目标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它是幼儿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确定了幼儿自我护理的目标:

(1)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技能,积累经验,增强生活自理的意识。

(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体验生活自理的乐趣。

(3)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增强责任感,促进其独立性的初步形成。

以户外活动为例,以往都是由保育员给孩子垫毛巾、整理器械。通过研讨我们调整保育措施,确定户外活动保育目标:让孩子学会相互垫毛巾的方法、自我穿脱衣服、协助老师整理玩具。根据目标,首先保育员让孩子两两结对,一边示范垫毛巾的方法,一边讲解要点。孩子们自己尝试―失败―再次指导―再次尝试……经过几天反复的指导,孩子们终于学会了相互垫毛巾。

三、以分析研讨入手,制订适宜的保育自我护理方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最基本的是改变保育员的包办代替的现象。以进餐为例,传统的保育做法是保育员将饭菜汤盛好后孩子就座进餐,认为大班的孩子可以进行午餐盛饭盛菜的自我护理。于是,我们在大班实行了自主就餐。首先是由易到难,从自主盛饭开始,为孩子准备盛饭的饭勺和饭盆。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孩子一勺饭没盛进碗里,而是掉在桌上,有的孩子不小心把汤也碰翻了,有的孩子抢夺饭勺等状况。我们的保育员的保育意识在课题开展后正在得到提升,因此碰到不同的状况,他们都认真指导护理,没有发脾气或者是包办。他们耐心地教给孩子盛饭的方法,一手稳住饭盆,一手抓住饭勺柄的下端,把小碗靠着饭盆,盛一勺不要太满的饭放进小碗,直至盛满一碗饭。盛饭的时候人要站起来,这样就不容易打翻汤了。通过不到一个星期的指导,孩子的盛饭方法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慢慢的,当盛饭熟练后,尝试着让他们自主盛菜、自主盛馄饨等。孩子们在自主就餐的过程中,不但学习到了自理技能,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以增强自信为目标,及时调整保育护理措施

当保育员培养幼儿自我护理一段时间后,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提高,开始愿意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如,来园时自己挂好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手等,虽然幼儿的自主尝试可能会给保育员带来不便,我们仍强调以增强幼儿的自信为目标,继续鼓励幼儿动手尝试,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保育护理措施。

五、研究成效

一年来,我们保育课题组通过不断的分析研讨,实施研究,及时调整保育护理方案和措施,切实改变了保育员从“保”到“育”的观念,改善了保育行为,将保育和教育相互交融,更好地体现了保教结合。

保育员学会“放手”,孩子们学会“自理”,从“保”到“育”实现了保育员和幼儿的完美蜕变,让我们的孩子在园生活更精彩!

参考文献: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2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儿童是民族的未来。今天的儿童是明天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未来国家竞争力的强弱,留守儿童是儿童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的教育应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各部的高度重视和齐抓共管。

一、以监护人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

1.教育妇联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开办爷爷奶奶家庭培训班,临时托管属培训班;向孩子的实际监护人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2.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村(居)管护网络。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纳入村居具体工作职责,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并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与留守孩子结运对制度,开展“关爱倡导孩子,争当爱心父母”活动,每个党员干部要联系3-5个重点留守的孩子,做他们的临时父母,关心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发展。

3.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呵护网络,采取校长包学校,班主任帮班级,党员(年轻)教师包留守学生的办法,逐一落实到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定期了解、分析。

4.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各级要发挥“五老”作用,开展“老少牵手,双阳活动”活动,基层妇联组织要动员女干部,女企业家,五好文明家庭与留守儿童结对,开展“妈妈”,“周末家庭”活动,团市委要动员青年志愿者与留守孩子结对子,开展"城乡手拉手"的活动.

5.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政法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为每所学校配备法制辅导员,开办青少年法制教育课堂。

二.要教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三大热线

教育部门要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队伍,设立心理疏导热线;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与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政法部门要开通青少年维权热线,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帮助。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3

于锋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教授

幼儿园盲目给孩子喂病毒灵的举措十分荒谬,其背后暴露了处方药监管漏洞、教育者缺乏用药常识、卫生机构乏力等多种问题。有不少家长、学校也都相信在病毒流行期间给孩子吃些板蓝根、抗病毒冲剂之类的药物可以预防,其实从药理上都说不通。现在医疗专业人才缺乏,不可能每个学校、幼儿园配备有专业资质的保健医生,但是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卫生机构应该承担起看护孩子健康的责任,并且给教师、保育员普及一定的医疗常识。

支振锋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我国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制定了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关注儿童的身心成长始终是国家与社会的大事,不过儿童受伤事件仍时有发生。此次西安发生的给儿童违规喂服处方药事件,发生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两所幼儿园里,且时间之长、涉及孩子数量之多,让人痛心。这也表明,对孩子的监护,从社会到家庭到一些幼教机构,仍有不少被遗忘与被忽视的角落。

“被服药”事件折射的一些法治盲区问题,应引起重视。它反映出,我国的儿童权益保护相关立法与执法链条中,还有不少法律法规过于原则、抽象,协调性与可执行性不强,制定后也未得到充分重视,执法与立法割裂、监管虚置。在监管和保护儿童权益方面,还需进一步“严防死守”。在一个文明与法治的社会里,对儿童的呵护应当是全方位的,对儿童保护的规定应当严密而细致。通过法治为孩子们编织精细的保护之网,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赢得未来的关键一招。

郭斌

北京真爱教育服务机构执行主任

民办幼儿园采取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出于成本考虑在师职培训上投入较少,教师的收入也相对较低,人员招聘也较为随意和频繁。而学前教育机构过于商业化,不会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这也是当前中国学前教育机构虐童、伤童等安全事故频出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的幼儿园对孩童体罚到违规服用处方药,幼儿园作为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环节,监管亟待加强。对幼儿园的设立、审批到日常运营,必须进行有效监控,才能保证入园儿童的身心健康。

网民论政

故乡云:目前幼儿园还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区分公办、民办毫无意义。最重要的是检查考查一下所有的园长是否合格,有的幼儿园甚至按孩子的各科考试成绩评定老师的量化,把幼儿园办成了幼儿大学,这些做法也不比直接喂病毒灵差。

磊如石:幼儿园有什么资格可以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强行给小孩子喂药?这几年关于幼儿园事件是层出不穷,虐童的、猥亵的、校车事故频频发生的,现在又流行喂药了,政府必须严格监管,给孩子们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Lisa0321: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十恶不赦的行为,应当严厉惩处,不能简单的以“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为处理结果来息事宁人。

雯雯:建议取消私立幼儿园,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幼儿用药进入医保,由医院执行。

只爱中国:“集体服药丑闻”为什么能被掩盖很多年呢?幼儿园老师与保育员却一直对家长隐瞒真相,那么多公共管理部门也没能主动发现。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集体无意识,还是集体无良知?这样的监管失灵到底是因为行政不作为,还是因为背后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利益交易?期待相关部门尽快查出真相,对始作俑者给予严惩。

李响:再强的监管也无法监管到幼儿园里的一杯水、一碗饭。从“虐童照”到“扇耳光”再到如今的“病毒灵”,幼教工作者们更需要强化责任感,坚守道德底线。

如花010:继毒奶粉之后的“病毒灵”事件,折射出的是立法的漏洞和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的不力。只有把幼儿教育机构置于立法的框架之内,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法行为的发生,用立法保障儿童生命安全。

从头再来:政府的监管在哪里?只有重罚严惩才能有所威摄。从源头上来说,只有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取消教育的产业化功能,实现真正的义务教育,给全体国民有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才能给孩子更好的保障和未来。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4

一、存在的问题

1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低下,安全防范能力不足。幼儿年纪小,对许多事情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地控制。其次,幼儿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加上活泼好动的天性,导致在活动中常常不能预见和规避危险事物,所以经常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比如,有些幼儿同周围没有护栏圈起来,一些小朋友就喜欢跑到对面的马路上玩耍,等有车辆过来时,幼儿只顾着玩对危险物反应过慢,所以不能及时躲避车辆。

2家庭教育过于溺爱,保护过度。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每个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视为自己的掌上明珠和心肝宝贝,给予过分的疼爱。在家里,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对幼儿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去做,所以孩子的依赖意识过重。其次,很多家庭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孩子安全防范意识低下,自我保护能力不足。

3幼儿园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到位。许多幼儿园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属于违法办学,幼儿冈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比如,有一些幼儿园没有门卫,孩子稍微不注意就溜到别处游玩,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还有一些幼儿园有专门的接送车辆,这些接送车辆往往质量不是很好,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的小孩子挤成一堆,属于严重超载,极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幼儿园里,一些设施往往不是按一定的要求来进行设计的,比如,有些小课桌的桌角非常锋利,极容易割到小朋友的手、胳膊,等等。还有楼梯设计得过窄、过高,在小朋友挤小楼梯时,很容易出现从楼梯上滑下来的事故。

二、加强管理和教育的措施

1建立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安全措施有效到位。在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定期、定点、定人对幼儿同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设立同长、门卫、保教人员、医务、炊事、幼儿司机等职位,明确各个职位的具体职责,进行同长值班、门卫放哨、司机负责幼儿接送等制度,做到每个人职责明确,将具体责任分工到个人。

2加强幼儿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团长一定要严把幼儿园食品安全卫生的大关,首先从食品的进货渠道开始做起。对于新进的幼儿食物,同长一定要检测这些食品是否干净卫生,有没有过期或者腐烂,是否新鲜,农药有没有超标。在这些要求都满足之后,才能购进。此外,对于炊事员来说,一定要保证厨具的清洁、卫生,将厨具上的杂物清洗干净,对幼儿餐具进行严格消毒,防止出现幼儿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此外,炊事员还要对幼儿的营养负责,合理搭配荤素,进行科学烹调,保证幼儿的营养。

3规范幼儿园的设施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幼儿同在设计之初,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室内和室外幼儿设施设备设计,减少由于设施设备引发的安全事故。在营业之后,要定期加强对设施设备的检查,如果检查出这些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5

一、__县农村留守孩的基本情况

__县是农民工输出大县,据统计部分的统计数字,20__年度,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12万之众,主要集中在广东、沈阳、浙江、天津、北京等地,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的占。20__年度,县教育部门就农村留守孩人作了专门调查摸底,统计结果显示,全县农村留守孩达29977人,占18岁以下青少年数149118的20.1,其中小学阶段留守孩18154人,初高中留守孩11823人。按性别分类,男孩15425名,占留守孩的51.5,女孩14552名,占留守孩总数的48.5。留守孩中,98有监护人,2没有监护人。留守孩的监护人大多数为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近亲属。留守孩中,辍学学生达1452人,不能接受义务教育的占留守孩的4.8。

二、农村留守孩在监护、受教育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村“留守孩”年龄均不满[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18周岁,正处于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需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需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需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抚育抚养之中。而实际上,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给农村留守孩子健康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很难胜任监护职责。据调查,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绝大部分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还有2的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这些儿童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年纪大、文化低,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自己的生活。被委托监护人有的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无办法监护孩子。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身心健康和学习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孩子形成性情孤僻,逆反心强;有的厌学逃学,明显地不如父母监护下成长的儿童。

2、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据调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往往以物质弥补歉疚的感情。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3、家庭和学校沟通不够,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发展。留守孩理应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爱。但由于——些学校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留守孩这个特殊群体缺乏特别的关爱,不能主动和监护人联系;同时被委托监护人又缺乏与学校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不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农村留守孩中,有的行为纪律散漫,存在品德不良现象,有近4.8的孩子不能正常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

4、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有效对接,留守儿童安全受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力差,又缺乏呵护,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据县公安部门的调查,在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留守儿童占15,尤其是女孩容易被侵害。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三、解决农村留守孩问题的几点建议

新时期,农村留守孩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大社会“痼疾”,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关系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保障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高度,明确责任,强化举措,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使其健康成长。

(一)、健全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孩子中的积极作用

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学校要起积极作用,努力帮助外出务工的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建立相互协作机制,在建档过程中,低一年级要向高一年级负责,小学要向初中负责,并及时补充、变更档案,以学生为中心组成关爱网络,时刻关注着留守孩子的成长。

2、实施关爱留守孩子责任帮扶制度。签订承包责任书,建立教师关爱学生校务日记,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孩子,教师要与留守孩子经常交流,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与学生同吃同住,随时掌握留守孩子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孩子,学校教师要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3、实行留守孩子“谈心日”制度。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班主任、老师平日要多关心留守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4、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让学生的各种烦恼有地方倾诉,为学生打开“心结”。加强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留守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生活,让留守学生在欢乐、和睦、关爱、幸福、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5、尽快建立关爱留守孩子的应急机制。各中小学校要建立“留守孩子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孩子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任何情况下,以保证学生的安全为第一要求,不得拖延推诿。要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包保责任制,对重点留守孩子实行师生“一带一”包教帮扶,使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二)、加强协作与沟通,形成关爱留守孩子的合力

对于留守孩子的教育,必须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覆盖到留守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1、加强与留守孩子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向留守孩子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亲情专用电话,条件较差的也要借助其它形式的亲情联络方式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家长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让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要通过书信与家长定期联系,通过下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要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2、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人才,不仅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应该离开孩子,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条件、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3、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监护人的相关培训。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团委、妇联、居委会、村委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乡镇成校、村小学、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4、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为了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由各级宣传部、教育局、团委、妇联组织牵头,整合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力量,启动“留守孩关爱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留守孩子托管中心。各级学校要积极同社区、村组和家庭联系,通过印发关爱农村孩子倡议书等形式,使社会各界都来关心教育,关心留守孩子,形成政府、社区(村)、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农村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氛围。

1、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农村青少年集中的地方有计划地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让农村留守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要结合农村留守孩子日益增多的现状,将学校如何转变办学理念,教师如何提高综合素质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长期抓下去。

2、各级政府、教育、编制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严格按照省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抓紧落实编制核定工作。在核定编制时,应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这些地区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建立教师补充制度,逐步解决农村村小教师队伍老化问题,为寄宿制学校配备保育人员。要为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把留守孩子中的贫困生纳入重点资助对象。

3、各级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狠抓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彻底根治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开展送书下乡活动,积极帮助扶持农村文化中心户、乡村书社、乡村报吧、乡村书吧的建立,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为农村孩子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6

一、关注学生的需要,要树立“全人的教育”观

全人的教育观要求我们必须把学校的教育主题真正地当人来看待,要关注和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让他们的成长充满着机会,努力创设各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条件,尤其是教育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和所有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因为学生的就学经历影响了他们的人生态度。学校的办学只有坚持“全人的教育”,才能真正让受教育者得到有后劲的可持续的充分发展。

二、关注学生的需要,校长对教育要有“全新的理解”

教育以人为本,要求校长的办学要有正确的学生观,要始终坚持着以下的办学思想:

要敬畏生命,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

要研究、观察、了解学生,以开阔的眼界,开放的心胸,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正确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要懂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理解每一个孩子的需要,要给学生有安全感,要能够给予每一个孩子留下健康、快乐、完整的童年,校长要与师生共同分享每一个人成长的快乐时光。

要培育学生,努力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让每一名学生做更好的自己,能够有教养、有品位,有责任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与自由,要勇于激发学生自我成长、发展内在的需要和力量。

三、关注学生的需要,学校的管理要关注学生的视角

我们要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创设各种平台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关注学生的视角,要秉持这样的原则:学校里的一切工作是否充分考虑了学校的管理主体,从孩子的角度来实施,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让学校培养的对象成为社会的积极的构建者。

关注学生的视角,要求我们的管理要给师生留下自主的空间;要努力地营造有“爱心”的管理氛围,让孩子接纳;要让我们的师生保持灿烂的笑脸,让每一位孩子拥有纯真的笑脸。

关注孩子的视角,要求我们的管理不能出现“缺位和越位”(即:儿童在儿童立场上的缺位,成人在儿童立场上的越位。以牺牲儿童的需求、兴趣、爱好为代价,实现成人的教育意愿与目标,导致儿童立场的成人化)。这要求我们的管理者和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从培养“合格公民”的使命出发,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让孩子能够享受更多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积极主动的健康发展。

四、关注学生的需要,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1.结构性。学校结构性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校长要多采用“结构性”的思维方式,不要“点状”思维;要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党政关系、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面对结构性问题,校长要有爱心、宽容、尊重他人、体谅他人之心;要不断地加强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2.制度性。学校长期发展的根本在于制度的建设。评价一名校长的好坏之一要看校长对于学校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贡献情况,好的校长为学校留下好的制度、文化,这是给学校留下值得传承、发展的东西。

3.价值性。学校的制度对于师生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校长在充分发挥个人对学校发展促进作用的同时,应当建立起有利于师生和谐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制度。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让教师乐教、会教、教好;让行政干部乐管、会管、管好。因此,校长在学校的制度建设上要能够让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让每一位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教师喜欢教书育人;让行政干部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较高的管理艺术。

五、关注学生的需要,必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关注学生的需要,必须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要有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关怀、了解孩子,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责任与义务;要关注学生独立的心理世界,让学生在自己的世界获得自由,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要求学校的管理关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要帮助孩子能够获得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要让孩子得到认知、情感、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倾听孩子们的话语与心声。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求学校必须为学生创设安全、健康的保护环境。人的身体、精神和社会关系的康乐是良好学习的核心因素。因此,学校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孩子身体、情感和心理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要求学校办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让学校的孩子成为快乐、健康、知识丰富和适应社会的儿童;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保障学生的各项权利;让学校成为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学校;学校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纳性的、友好的课堂和学习环境;要使师生在关爱中学会关爱,在接纳中学会接纳,在平等中学会平等,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在安全中体会到快乐、健康、幸福的成长。

六、关注学生的需要,要树立“新的课程观”

当今教育的要旨是个性化学习,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在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能力。个性化学习不仅事关学生的发展,而且关乎学生未来的生存方式。因此,学校的课程设置要在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基础上,改善课程的格局,使课程设置兼具工具性与专业性。

学校的办学不能忽视学校的“潜在课程”即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孩子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学校要让资源在课堂流通起来,建立教师与学生“零距离”的关系,而非“我教你”的关系——教师的教育尊严在于教师的自尊、自重,为学生负责上。我们关注孩子的成长要让每一位孩子以学校主人的身份去参与自己的事情,让孩子树立民主观,主动积极地参与,让孩子拥有属于自我知识的构建、内化与愉悦的游戏时间。

我们现在的教育比较缺乏的是关注学生的需要,这是对教育的“亵渎”。学校教育只有建立在关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达到“有教无类、因人施教”的境地,才是对教育的真正理解,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才能让人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地丰富,达到自我的完善,才能让人具有“永生”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7

六一活动总结

我们实验小学本着以人为本,体现欢乐童年的主题,以真正把“六一”节还给儿童,让儿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出发点,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称赞。现将我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庆“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次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今年,我们在总结历年庆“六、一”系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效果较好、深受小朋友欢迎的传统项目,并注意充实新内容,拓展新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往年,既有全校举办的“小红花艺术节”暨庆“六、一”大型文艺演出、“我的爸爸妈妈”演讲比赛、书画大赛、写字比赛、争创文明城市征文活动;也有各中队自行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还有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手抄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一方面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儿童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倡导“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意识,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一方面面向家庭,利用家长学校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

教育的有机结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目的,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广泛发动,爱心献儿童。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8

我们实验小学本着以人为本,体现欢乐童年的主题,以真正把“六一”节还给儿童,让儿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出发点,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称赞。现将我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庆“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次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今年,我们在总结历年庆“六、一”系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效果较好、深受小朋友欢迎的传统项目,并注意充实新内容,拓展新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往年,既有全校举办的“小红花艺术节”暨庆“六、一”大型文艺演出、“我的爸爸妈妈”演讲比赛、书画大赛、写字比赛、争创文明城市征文活动;也有各中队自行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还有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手抄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一方面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儿童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倡导“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意识,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一方面面向家庭,利用家长学校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目的,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广泛发动,爱心献儿童。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9

饭桌上,孩子爱吃的菜肴必须放在他的面前;太阳底下,大人宁愿自己曝晒也要给孩子打伞遮阳;大人可以忘记自己的生日,但孩子的生日必定要大办特办;出门是一步路也不能走的,要么抱手里,要么有专车……

每位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都愿意把最好的留给孩子,有的父母甚至不惜一掷千金,目的就是为了博得孩子一笑。父母的教养方式时刻影响着“小皇帝”的行为表现,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我感觉良好,喜欢被簇拥,养咸自私自利,专横不讲理的习惯。

见招拆招:泼冷水

真正的爱不动声色,真正的爱深埋心底。现在的孩子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父母对爱的正确表达方式。适当的时候要给孩子泼点冷水,让他体会受挫、受冷落的感觉。比如:按照惯例,早晨起床,餐桌上应该早就摆满了各式孩子爱吃的早点,但今天早上却只有稀饭配酱瓜。遇到这份冷水,孩子会有不适应,甚至会强烈反弹,此时,所有家庭成员一定要保持步调一致,态度一致,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但一定不可以“东边日出西边雨”,否则,教育效果将功亏一箦。

包办代替

有的家长是怕孩子吃饭噎着,做事累着,疼爱都来不及,哪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有的家长是觉得让孩子自己做费时费力还做不好,不如自己一手包办得了,省事。这种包办代替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没有自理能力,对家长过度依恋,体会不到劳动的乐趣和承担责任并完成使命的快乐。

见招拆招:适当放手

孩子独立意识的逐步显现决定了他必定在某些事情上会尝试自己做主,这时候大人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你不懂,你不行”,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大人要学会放手,哪怕孩子会打破玻璃杯、会把卫生间搞得一团糟。任何事情总有第一次的时候,记录下孩子的第一次自己刷牙,第一次自己洗脸、洗澡,第一次给自己洗衣服,第一次系鞋带,第一次自己上学……这些都是值得骄傲的时刻。大人一定要给孩子独立成长提供机会,创设环境。

溺爱第四式:过度保护

学走路时,大人全程陪同,寸步不离;出门旅玩,大人鞍前马后,保护得严严实实;同伴间玩耍,遭遇一点委屈,大人必定出马,替孩子出头;孩子从来没有自己过马路的经历……

“溺爱”在英文中的表述是“overprotection”,顾名思义是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所有的动物都会护犊情深,更何况是人类。但保护一定要有分寸,温室中的花莩永远经历不了风雨,过度保护只会让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差,自救技能更弱,进而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招拆招:撤掉“保护伞”

别以为家长“罩”着孩子,那就是在无私地奉献你的爱,事实上,那是“害”。试着移开你对孩子关注的目光,让他能够独自面对生活。教孩子过马路的方法,让孩子单独去收银台结账,让孩子一同参与安排出游计划,允许孩子单独下楼找同伴玩耍。家长要做的只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以及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同伴间互动时,孩子有他们自己的交往方式,哪怕受了委屈,也需要孩子自己面对,这样他才能学习游戏规则和交往法则。不要让孩子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牵线木偶,任何小事情都需要征得大人的同意,大人要“放权”,自主意识和能力提高了,孩子才会强大,才能创新。

溺爱第五式:过度迁就

“宝宝,你再喝口汤,好不好?”“宝宝乖,宝宝不哭,妈妈明天就给你买,好不好?”“好好好,我们不去小明家!”“这个颜色不喜欢,我们就换!”“爷爷趴在地上太累了,我们玩最后一次好不好?”……

在和孩子的交往中,家长始终把自己摆在弱势的地位,凡事跟孩子商量,以为这就是民主。这是假民主。过度地迁就孩子,只会让他学会得寸进尺,最终娇惯出一个“小霸王”,颐指气使,骄横无理。

保护孩子视力的办法篇10

结合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就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调研工作。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龄上一般为小学生和初中生。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业、人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不仅涉及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严重影响我国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制约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和现代化进程,尤其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公正、和谐社会的实现,亟需社会共同的关注才能全面控制逐步解决。我县是人口大县,也是一个刚“摘帽”的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十分突出。

一、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现状及安全问题

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1.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的严重弱化甚至缺失

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需要在父母关爱的环境中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从而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但在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里,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监管却随着父母双方或单方的外出而被严重弱化了,甚至是缺失的。

首先,在外打工的父母难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之后,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孩子进行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照料。留守儿童很难得到父母情感与生活上的爱护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帮助和引导,这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

其次,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并没有完全承担基本的监护责任。虽然这些监护人在物质上尽量去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忽略了道德意识、精神慰藉层面的教育和关心,致使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抗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较差,这些都给孩子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2.学校的安全和法制教育缺失,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在我县受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教育理念的制约,学校并没有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管理。学校除了对孩子进行基础的文化课教育,很少会考虑到向孩子宣传一些安全、法制知识以增强孩子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另外,学校与监护人管理之间还存在一些“空白区”。在这个“空白区”里,留守儿童自然很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

3.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中不法分子的侵害

受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长期脱离父母监护管教的留守儿童,极易受到恶劣的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暴力、色情等社会不良文化极易使留守儿童行为和思想畸变,导致其人生价值观偏差。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以赚取零用钱为名诱惑孩子做童工,从中牟取暴利,而这一做法也正符合缺少家庭监管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在农村,还经常出现拐卖留守儿童的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食品、谎言等诱骗孩子跟他们走,并把他们贩卖给其他人。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后备军。关注和解决好他们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农村和谐稳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既需要家庭、学校的倾情参与,也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来齐抓共管。在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我县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面对我县留守儿童现状,对解决我县留守儿童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父母应切实履行教育监护责任,临时监护人应提高教育监护质量。

我国法律规定,养育孩子是每一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务必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切不可为了赚钱而误了孩子的终身,双方尽可能留一方在家教育和监护孩子。如果双方必须同时外出务工,应当通过电话、视频、回家等方式与子女进行经常性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亲情上多给孩子一些慰藉,多给孩子一些关爱,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时时提醒他们注意人身安全。与此同时,临时监护人应提高教育监护质量:一是要树立起角色意识。切实承担起教育监管留守儿童的责任,尽可能地教育和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量保护他们不受意外伤害。在调研中发现,我县大部分留守儿童上下学均有爷爷奶奶负责接送,爷爷奶奶承担起了看护孩子的任务。每天清晨送孩子到学校,下午又准时到学校接孩子,风雨无阻。这样一来,孩子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对孩子的表现了如指掌;二是应改进教育方式。多与孩子谈心交流,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切忌溺爱迁就,多加教育引导;三是应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加强联系和沟通。随时告诉他们孩子在家和学校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与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避免此严彼宽现象的发生。

二、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实行寄宿制管理,举办家长培训班

农村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应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一是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以此培育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防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并教给他们一些识别和应对诸如水火灾害、交通事故、房屋垮塌、山体滑坡、禽兽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常识与技能、技巧,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榆中县第四中学就有一名特殊的留守儿童黄某,三年来,她不但生活上能自理,而且学习成绩优秀,以优异成绩考入榆中县第一中学。作为一个女孩子,姥姥姥爷最担心的就是她的安全问题,不准她单独去偏僻的地方,不准去别人家留宿。开始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在学校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并学习了生理卫生知识,知道了原因,所以非常注意保护自己。她就是留守儿童中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二是创造条件实行全日制寄宿制管理。让农村留守儿童统一在校园里吃饭和住宿,由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统一对他们的安全进行监护,减少安全隐患。三是举办家长培训班。在节假日乃至赶集日,利用外出父(母)回家团聚之机,分期分批举办家长培训班,免费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及其临时监护人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祖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帮助家长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和监护留守儿童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