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十篇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十篇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2:30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1

一、教学目标的创新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期望,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主要差别在于目标上的创新性。传统职业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和人的就业需要。其特点是职业定向和严格重复的训练,是与传统工业、大批量标准化的岗位、生产方式相对应的。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已经确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应付固定岗位的需求,解决已知的重复生产问题。这就决定了传统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单一或某一特定岗位专业知识的传承和技能训练为主的。但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转型,要求职业教育目标也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应从“适应现在”的传统教育转向“适应未来”的创新教育;从某一特定岗位的能力训练,转向重视学生的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以及发展潜力、技能迁移能力的培养;从只重视现有岗位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养成转向重视培养在职业活动中能创造性地运用职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生产过程中不可预测的问题的能力;从只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转向要求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要确立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中心的目标。具体来讲,创新教育课堂教学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第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第二,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以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及表现能力和物化能力,也就是创新技能的培养;

第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稳定性、恃强性、敢为性、耐挫性、自律性等创新人格因素,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潜力,发挥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新的激情。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由于教学内容落后于时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反的创新教育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开放性。

1.在教学内容上要摒旧纳新

构建课堂教学内容更新的动态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克服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知识陈旧、专业化分过细、偏重学科系统性各种弊端。纳入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教学内容,建立体现新科技发展变化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充分的空间,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发展变化的而不是独立静止的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概念,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且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能成为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2.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活化学生思维过程

传统教学中存在着削弱“过程”,偏重“结果”的现象,把学生当容器,直接灌输知识,这不利于启迪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否定“过程”,就是切断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领会知识的发展过程,利于活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要抓住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进而从不同角度去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

3.设计新颖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兴趣的练习

要设计新颖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兴趣的练习,有意识、有计划地强化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设计探索性练习,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设计组合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设计多维性练习,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设计因果性练习,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设计反意性练习,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等。

三、教学环境的民主性

课堂教学中应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1.要体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

教师应正确把握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定位,科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现行以书本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以及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的变革,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不同,他们基础参差不齐,认知能力和水平较为悬殊,个性差异尤为突出。运用分层递进原则,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不同类型学生的活动层次协调起来,促进全体学生在各自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建立起自信和自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其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发展学生的思维风格,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

四、教学方式的启发性

创新本身是一项自主性活动,教师在创新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变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为讨论和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规律的发现、创新能力。

1.注重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积极探索,以解决问题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内驱力,让学生愿学、想学、积极主动地学。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表意见,互相评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班集体共享每个人的心得。讨论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质疑、求异、解疑的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共同参与,可以调动他们思维和记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集体和个人的潜力,清楚学生个体掌握知识和认识上的障碍,调动课堂上的积极情绪,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而活化学生的思维过程,强化学生的认知发展体验。

2.注重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

重视“潜科学教学法”和“社会探究法”“内容不完全教学法”以及“多角度教学法”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应用,非常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潜科学教学法”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自己讨论的疑难问题或尚未定论的问题,使学生看到教师创造思维和想像活动的过程。“社会探究法”指教师提出社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由学生开展调查,提出假设,搜集证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得出结论。“内容不完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将所讲授的内容留出一定的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可能产生的结果。“多角度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尽量启发他们尽量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同一问题的性质和解决方法。

凡此种种,都旨在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使他们大胆追求发散思维,给自身带来种种创新意念。

五、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能有力地推动创新教育的实施。一方面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职业教育也要紧密跟踪生产第一线的科技发展。在教学中尽快学习和采用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和当代科学技术最新发展成果的教学技术手段,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提高创新教育的起点。另一方面,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着诸多优势。如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人机交互的操作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其突出功能表现为动态规模展示、资料查询、模拟操作、协作交流、反馈练习、多媒体情境创设等。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增大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图文并茂的教学信息,利用网络技术能提供交互式学习环境。这非常有利于教学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向着利于创新教育的方面转化,有利于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因此,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是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又一重要特征。

六、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实施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符合其价值标准的课堂评价体系,以此来评价并调节师生双方的教学作用。

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摒弃传统教育仅以考试成绩来确定学生的优劣,或单纯以书本知识记忆的多少来排列名次、引导学生死读书的做法。坚持全体性、全面性和主体性原则,制定科学、实用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对师生双方的情况分别进行评价,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测评,综合评价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课堂评价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评价对象要综合考虑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构成要素,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关系的动态变化为核心要素,确定具有导向性、科学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力求评价结果能科学、客观、公正地反映创新教育的效果,发挥评价的科学导向作用,促进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2

   1.内涵“企业家”概念起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的观点,后以弗兰克·奈特为代表的学者将企业家共同具有的某些特征统称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在英文表达上常常互用。企业家精神内涵综合可表述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所形成的勇于承担风险与不断创新的心态、观念、思维等精神素质的总和,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2.特征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独有的、显着的、共同的精神特征,该特征使其与其他群体区别开,其主要特征是:(1)创新。对企业家创新的认识始于熊彼特,他把企业家界定为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这个观点揭示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在继承熊彼特思想基础上,彼得·德鲁克提出,创新是企业家最重要的精神特征,其本质就是“做不同的事”。(2)冒险。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是成为企业家的重要条件。理查德·坎蒂隆和奈特两位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精神与风险紧密相连。很多着名企业都是在条件极不成熟和外部环境极不明晰的情况下,凭着企业领导者冒险精神发展起来的,如iBm、海尔等。(3)合作。合作是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方式。艾伯特·赫希曼认为,企业家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尽管企业表面上表现为企业家一个人在管理,但企业家在企业重大决策问题上,采用的是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4)敬业。马克斯·韦伯提出,企业家生存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事业,生存不是他们经营事业的原因,获得财富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志,强烈的事业心是企业家发展企业的不竭动力。(5)执着。英特尔总裁葛洛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名言表明,在目前信息指数级爆炸的时代,只有持续不断的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无论经营环境如何变化,企业家都必须积极面对。(6)诚信。无数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是配置社会资源效率最佳的经济运行方式,为了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需要强大的法律制度和信用保障。任何商业活动缺乏诚信,都会产生很大的道德风险和很高的交易成本,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真正的企业家十分重视商业活动中的信用问题,并将遵守法律制度与信用关系当成自己应遵守的责任,在公开自由竞争和不能有欺瞒和诈欺的商业规则下,运用资源开展商业活动。

   二、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建立在企业家精神内涵、特征分析和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先进经验基础上,以及国内目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更精确要求,基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构建。1.客观认识学生个性发展企业家精神首要是创新精神,个性化特质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产生的基础性条件。个性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思想和情绪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其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品质常常与创新素质密切相关。由于在目前的工商管理教育过程中,重视共性、轻视个性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差异、特色。工商管理教育不仅要在学生自主意识、自由探索热情等方面给予鼓励和保护,而且要关注知识视野的拓宽、持续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不断探索问题意识的引导,从而使更多学生呈现出个性化的特质。2.立体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的。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围绕企业家精神,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立体设计。对专业和基础课程建设,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素养类课程,并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范围,以形成宽厚而合理的知识架构,同时还应因学生兴趣不同实行分方向培养,如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系即提供了创业管理方向、生产运营方向和商务管理方向。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能力导向为中心,根据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特点,打破现有课程的狭隘框框界限,基于“能力导向型”构建课程新体系,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不同系列课程的架构和组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不断审视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3.强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过于理论化,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学生不能将书本上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亲验性”的教与学的方法,对目前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目前,国外比较倡导的是体验式教学模式。体验试教学模式是根据将认知过程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等。该方式基本特点表现为,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与实际相似的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感知、从而获得近乎真实的感受。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在思维、判断、技能方面得到主动性的成长。4.培养创新的师资队伍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工商管理人才,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关键问题。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培养必须要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教师来匹配。具有企业家精神特质的教师基本特征主要有:具有较强的进取、敬业和开拓精神,以及开阔的视野和创造才能;具有善于启发学生求异、创造的能力;能掌握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知识较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为培养适应工商管理教育特点的教师,需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充实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新老师。5.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主要考评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模仿,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评价,使学生思维、行为等出现极强趋同现象,抑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因此,新的评价体系必须在两方面做出重大改变:一是用过程评价代替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主要特点在于,对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的提高成为评价的核心方面,而传统的结果评价方式更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量、知识授受对与错的评判,这种评价极大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二是用多元评价标准代替单一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从课堂讨论、专题宣讲、课程主题设计评价、知识竞赛、学生体验与反思等多方面综合考察,最终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实质性评价。具有颠覆性的多元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3

【摘要】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传统高校本科学生群体特征具有相似形,但由于生源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独立学院学生在群体特征在学习、行为和思想上又具有自己的特征,我们应该认清并结合其特征因材施教,培养出合格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群体特征;教育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举措,是按照“民、独、优”原则实行的公办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新尝试。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普通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只有认清其学生群体的特征并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应用型创新新人才。

1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特征

独立学院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新加入的本科层次的学生群体,这一群体和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独立学院的生源和学生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是一个明显有别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群体的一个不同的学生群体,其主要特征如下:

1.1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

独立学院生源为本科三批的学生,因此学生的入学成绩低于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学生。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2000年至2002年本科三批与一批的分数落差为68~80分,本科三批与二批的分数落差为38~56分。分数的落差体现在那里?分数的差距背后隐藏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态度不端正等。这也是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最大劣势,这些差距在大学的学习中也逐步显现出来。

1.2学习不主动,投入时间少,偏重社会活动。

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控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而且比较随意,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主动避开,不肯钻研,不会迎难而上;加之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数来自城镇而且家境比较好,因此学生求异意识比较强,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创造能力显示出一定优势;再之,大学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许多学生偏面认为当前形势下“锻炼能力最为重要”[1],于是整天热衷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综上所述,独立学生避开自己的学习劣势,利用自己的自身优势和当前社会的不适当的诱导,是他们的学习投入的时间大大减少,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不断增加,使学生的学习重心发生了严重的偏移。

1.3自我中心意识强,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强调个体需求的务实性。

独立学院受经济条件和录取批次的影响,加上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和将以人为本的思想错误地理解为以自我为中心。一方面,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组织纪律上对自己的要求不严,且好自表现,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关注个人利益,忽视自身义务,对同学缺乏关心,集体荣誉感淡薄[2];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主题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视自己为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面对今后就业竞争的压力,家长和学生更关注他们所支付的成本效益,对学校提供的教育的直接消费和对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价值提出更高的要求。

2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对策

综合我国当前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特征,要想培养出独立学院自己的合格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培养对策:

2.1调整教学计划,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独立学院学生群体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既不能照搬传统高校的本科教学计划,又不能与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相类似。我们应以教育部高教[2005]1号和[2007]1、2号文件的精神为指导,遵循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重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搭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模块即专业方向模块,就是突破按学科方向分类的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尤其是肠液结构的人才需求来设置,增强专业的对口性,构建独立学院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2.2加强实践教学,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硬件建设,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独立学院加强实践性教学,保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主要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源:

2.2.1独立学院是传统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新尝试,我们不仅要利用传统高校即母体的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应该利用社会力量即合作方的丰富的有助于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资源。例如,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和学生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2.2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由专职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两部分组成,其中外聘教师除聘请母体的教师外,还聘请了社会上既有教授风范,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社会各行业精英即“双师型”教师。加强教师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践锻炼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2.2.3独立学院自己应在校内建立相应的生产工厂,实训中心和实验室,既是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的首要条件,又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的重要保障。在校内实训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从容的环境中熟练掌握并反复训练[3]。

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校内建立了与学科建设相应的研究中心21个,其中药物信息与新药研究实验室、网络与计算开放重点实验室、集成化信息处理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为杭州市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可以加强实践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强化思想教育,优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4

地方政府教育制度创新案例解析

1.地方政府教育制度创新的总体分析。2008年以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地方政府教育制度创新的评奖活动,该活动每两年一次,至今已历时三届,入围案例共163个。以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案例集为蓝本,笔者对163个案例概况出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机制与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机制的几个主要特征(见表1)。在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案例集中,近20%的案例有“落实国家或教育部的政策要求”的相关陈述,近50%的案例为省级或市级政府、教育部门以行政化手段向下一级地方政府自上而下推进的政府主导的改革。可见,中国的地方教育改革具有较强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地方政府或教育部门在改革过程中较普遍地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在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入围案例集中,近40%的案例为县(区)等基层政府主动发起的改革创新,近50%的案例为地方政府或教育部门针对本地突出问题主动发起积极变革。从案例集中对每一个案例的描述中发现,超过10%的改革案例是在广泛调研、广泛征询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改革方案,约15%的案例在改革过程中有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约5%的改革案例最先是由个人提出或个案引发的教育改革。可见,2008年以来中国地方教育改革中自下而上的改革特征也越来越显著。

据表2可见,中国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机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在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兼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特征,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主动发掘问题,并针对本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行政化手段推进改革,三届案例中总计近一半的案例具有此特征,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仅具有自上而下特征的案例数或仅具有自下而上的特征的案例数。从时间上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增强,与2008年相比,2012年具有此特征的案例增加约10%。而进一步基于行政级别的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省级政府的教育改革呈现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特征。

2.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新机制的特征。

(1)重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以构建统一的规划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和贯彻落实过程,都非常重视社会广泛参与,重视在此过程中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新机制。围绕《规划纲要》的顶层设计,中央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了425个部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活跃发展。2010-2012年试点地区实施两年来,有25个试点地区的改革案例入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组织的第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占入围案例的40%。

同时,科学规范的“顶层设计”有效地保障了充足的教育经费投入。自2011年初起,各地当年土地出让收入严格按照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各地政府公共财政预算执行超收部分优先用于教育。

此外,在自下而上地广泛调研基础上形成的“顶层设计”,更容易自上而下以行政化条文推行实施,有助于破解各种现实问题。以浙江省温州市的民办教育改革为例,温州的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国家试点项目,制定出温州地区民办教育“1+9”综合改革框架和具体配套政策细则,创新了民办学校分类方法,将“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进行登记管理,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学校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管理”,并明确“民办事业单位法人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企业法人由工商部门登记管理”,明确公办、民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等,围绕当前民办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和制度障碍进行了集中突破,抓住了民办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为国家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提供了地方经验。该改革过程呈现出明显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特征。

在学前教育领域,河北省“三为主”多渠道保障学前公共投入,上海推进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和看护需求全覆盖;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域,山西晋中积极化解“择校热”,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浙江嘉善成套设计“教师流动”机制,名师流动助推就近入学,江苏无锡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制创新等,所有这些,都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新机制的重要成果。

(2)重视结合地方特点的“底层设计”以落实中央的改革要求。自下而上的“底层设计”不仅是落实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的多样化有效途径,也逐渐成为引领、推进或倒逼“顶层设计”的重要力量。2008年以来,天津市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督导与指导并重”的原则,结合实际,先行先试,积极创新督导体制,完善评估机制,建立了教育管办评分开,督导全覆盖推进的新机制,率先成立了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委员会,同时,还探索了督导评价标准、督导检查机制、督导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提高了督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改善了办学行为,形成了保障素质教育实施的长效机制,建立了由督政、督学和质量监测组成的教育督导整体工作格局。天津试点探索积累出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国家教育制度创新,引领了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成立和新中国第一步专门的教育督导法规《教育督导条例》的颁布。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2005年以来探索以“委托管理”的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模式,具有很强的草根性。该模式以浦东新区近郊的一所普通中学――东沟中学为试点,委托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教育服务中介机构――上海市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对学校进行自主管理,通过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把关于成功教育的教育理念输入东沟中学,促进了东沟中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探索出一条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拓展的“委托管理”模式。浦东教育“委托管理”机制厘清了教育三大“主体”(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基本职责与关系,即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提供专业服务,建立了教育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管理、办学、评估”的联动机制,为后来上海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改革举措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典型案例之一。

3.重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以反映底层的民意诉求。由于中国教育政策决策机制更多的属于内循环状态,外部的利益诉求很难进入到决策集团内部。而且,即使是地方各级政府提出的新制度,如果不倾听公众的需求,这种制度创新也不会反映底层民众的需求。可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新机制,需要构建一个民主协商的权力对话平台,需要重视社会每一个人的参与,重视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以新疆教育系统“微博问政”的教育督导新渠道为例,为切实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及基础教师遇到的困难,在新疆教育系统,政务微博已经覆盖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三级教育部门,教育厅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业务处室全都开通了微博,“微博问政”已被纳入教育厅机关部门的绩效考评体系。“微博问政”实施两年多来,新疆部分地区关于农村特岗双语教师的待遇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两结合”模式的功效分析

1.动力: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合理的创新机制驱动力。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机制,是在一种以强调政府的作用为基础的行政约束的制度环境中,以集中控制和绝对服从为其制度特征。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由社会公众发起或是学校自发进行的制度创新,通常都会与已有的行政规则相背离、相冲突,因而会被视为是一种“叛逆行为”。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这也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形成了一种强烈阻止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倾向,是教育制度创新乏力的一个根本原因。可见,在中国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首要工作可能还不是某一项制度的创新,而是对创新机制本身的创新。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新机制,充分考虑了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增强了新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可接受性、可操作性。事实上,从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的163个入围案例可以看出,共有75个案例兼具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改革机制的特征,地方教育制度创新正进入一个活跃期。

2.人本:为中国教育改革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至2012年6月,山西省近三分之一的中学实行了新教学模式,学校和教师自下而上地广泛参与,形成推动全省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彰显出教育改革过程中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种自下而上的广泛参与,有助于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形成人人支持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基础,有利于贯彻落实教育改革的新政策、新制度、新要求。

3.问题:为中国教育改革探索了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新途径。教育体制改革,就是要从教育的内部找准问题的病根,激发改革的动力。基于对三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163个入围案例的分析,“针对本地突出问题发起的主动改革”成为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机制的最突出特征,每一届案例中都有半数左右的案例具备此特征,是针对问题而发起的教育改革创新。而且,这种问题驱动的教育改革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以安徽省铜陵市成为无择校的城市为例。近年来,铜陵先后将30多位市区教学骨干派至薄弱学校。1997年开始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政策。为了使这一政策得到更多家长的理解和认同,在全市开展更新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为广大公众提供了民意表达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市教育局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小学毕业生的户口、实际住址情况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普通学校的优质生源不“流失”。而且,从1997年起,铜陵市就把辖区内省级示范高中的招生计划提取出来定向分配,每所学校按照初三毕业生人数的一定比例获得定向指标,指标比例逐年提升,从10%到20%到30%,2006年该比例达到65%,各校内部考取省示范高中的分数线最多能差到40分,这使得一些地处边远的学校有更多学生能够升入示范高中,也意味着每所初中每年都有固定比例的初中毕业生进入示范高中,从根本上消除了家长的择校动机。在国家政策与经费倾斜的基础上,2005年9月,铜陵市教育局出台文件,加强了初中学生学籍的管理,要求“人在籍在”,明文规定在毕业学校就读满两年的学生方可享受切块指标,且初二、初三的学生原则上一律不得转学。这一举措,进一步固化了改革成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由于在教师调配、师资培训、教研指导等多方面对薄弱学校的倾斜,保证了整个铜陵市区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专业合格和教学水平基本一致。而且,铜陵市先后向薄弱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使全市市区中小学实验器材、电教器材和音体美器材全部达到国家和省定标准。随着2002年铜陵市教育城域网的开通,市区中小学全部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开始向信息化迈进。铜陵解决择校问题的经验表明,遏制择校风,根本不在“择”而在“校”,择校现象的源头不在家长、受教育者,而在学校和教育管理者本身,必须从公平配给教育资源入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扶持薄弱学校,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择校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铜陵模式,展示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机制的特征,体现出中央、地方、社会民众共同参与的合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5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校毕业生自我就业

一、背景

长期以来,创业被视为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有关创业的理论,将个体决策置于就业与自我就业的中间。已有研究成果揭示,在资本市场不充分的前提下,财富在塑造个体这一决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倾向性的差异及创业能力或技能,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职业选择。由于创业能力并非个体的内在能力,力图形成这些创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层出不穷,因此,这些创业教育项目能否有效促进自我就业,仍然值得研究。

创业在大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日益受到政策制定者和学者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只有一部分劳动者拥有稳定工作。在那些创新程度要求低的经济领域,对于政策制定而言,创业教育项目能够带来更多的有吸引力的技能型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说,许多政策制定者坚信,创业教育极有可能促使青年获得技能并拥有属于自己的技能型工作。

在中国,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比率也在持续上升。中国已经实施了若干改革,以图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或自我就业比率。在这些改革措施中,包括一项新的项目,即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和辅导。新入学的大学生都要接受创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培训和个性化的培训课程。除了传统上的毕业论文之外,大学生在毕业时还可以撰写职业发展规划。

二、研究过程

我们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为了撰写本文,查阅了很多文献。

首先,有关创业教育课程对形成个体技能并促进自我就业的直接影响的文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几个国家在学校里实施了创业教育。尽管这些项目受益者众多,但它们对大学生自我就业的效果的影响仍然很小。有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创业教育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相反,另一些学者认为,创业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不起作用,并对大学生成为企业主会起到负面作用。然而,这些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它们只是研究了创业教育对在校生的影响,却没有考察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结果的影响。以此局限性为基础,创业教育的影响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其次,有关创业支持项目效果的文献,这类文献在逐渐增多。创业支持项目包括资金支持和技能支持相结合的项目。大多数有关职业培训的研究对已有的创业技能能否提高生产率进行了探讨。最近的研究表明,职业培训能够影响创业者的创业实践,尽管其对就业率或生产率的影响更小些。相反,极少数研究关注职业培训能否使个体获得自我就业方面的技能。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针对女大学生进行的职业培训对职业实践有影响,但对企业主的生产率没有影响,同样的培训在短期内能够促进自我就业。

再次,有关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的文献,这类文献关注创业培训项目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绝大多数劳动力市场政策的目的是,提高缺少技能的青年或失业者的就业率和生产率。发展中国家有关培训项目的影响的研究,聚焦于为缺少技能或难就业的青年提供技能和职业培训,以便使他们有可能找到一份工作。在发展中国家,有关劳动力市场培训项目的文献非常多,并对培训效果提出了质疑。一般的研究结果是,与没有接受过培训的人员相比,接受过全面培训项目的受训者,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并获得更好的工作,尽管不同工作的工资有所不同。相反,有些研究关注青年从大学生到工作后的转变,以及自我就业方面的决定。相对于低技能人员而言,培训项目对高技能人员的影响更大还是更小,目前尚不清楚。一方面,与大学生相比,低技能青年的人力资本更少,因此,培训的效果有可能更高。另一方面,高技能青年在自我就业初期所面临的阻碍更少,创业培训的影响可能会大些。

最后是有关创业的心理学文献,这些文献关注成功的自我就业的技能特征或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业务技能、个性和创业特征,与生产率或就业结果有关,与职业选择和创业有关。一些研究通过将创业者与管理者或工人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创业者是否具有显著不同的个性或创业特征。另外一些研究还分析了,与自我就业所需的个性特征相比,创业所需的个性特征是否有所不同。将创业者与其他群体相比较的研究,试图发现创业者有不一样的个性或创业特征。有些研究发现,青年的行为技能和个性仍处于变化中。然而,经济学文献分析了创业培训或创业教育对强化就业效果的影响。只有少数研究发现就业培训对行为技能、动机或态度存在影响。我们也研究了创业培训对业务技能、个性和创业特征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我们将从自我就业、就业状况、就业特征三方面,对创业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自我就业

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学生在毕业一年后的自我就业人数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自我就业的积极影响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判:毕业一年之内高校毕业生拥有的创业项目、高校毕业生近期内参与自我就业情况、高校毕业生近期内从事稳定工作的情况。聚焦于大学生近期内参与的自我就业活动,相关部门估计,有可能自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会有所增长。对于那些切实完整地参加过创业教育和培训的学生,相关部门估算,将会增加5%左右的人会自我就业。

(二)就业状况

调查显示,只有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后顺利就业,少数毕业生未能就业。这揭示了高校毕业生从校园到工作的缓慢转变过程。

尽管创业教育使自我就业人数有所增长,但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整体就业并没有产生重要影响。事实上,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受益者拥有稳定工资收入岗位的人略有减少。尽管这种影响不明显,稳定收入工作人数的减少差不多等同于自我就业人数的增加。在美国也出现过同样的情况,创业教育改变了就业结构,对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而言,稳定收入工作人员减少了,自我就业人数增加了。

值得注意的是,从稳定收入工作到自我就业的转变,对那些没有参加过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而言,就业机会就增加了。这有可能提高总就业率。

总体而言,尽管创业教育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自我就业,参加稳定收入工作的毕业生却减少了,这一结果表明,创业教育既没有提高大学毕业生找到稳定工作的机会,更未能对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产生明显影响。原因之一在于,创业教育仅对有限的大学生的自我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创业教育未能像预期的那样,为大学生提供雇主所需的技能并提高就业机会。相反,研究结果表明,促进自我就业的政策与促进大学生参加稳定工作的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博弈,这种博弈对创业教育的效果也有较大影响。

(三)就业特征

创业教育对就业特征的影响,包括工作时间、收入、劳动合同、社保、所在公司规模及保留工资。就业特征的重要变量包括是否有社保、是否签有劳动合同。这些变量是二元的,互相影响。个体是否享有社保,是否签有劳动合同,或者个体压根没有找到工作,或者没有社保,或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这一差异使我们能就创业教育对就业特征的影响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教育对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或工作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即使其对收入或工作时间会产生积极影响。创业教育并不能增加毕业生找到高收入工作的机会。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创业教育对于增加高校毕业生到公共部门或大公司工作的机会,没有什么影响。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没有提高,更证实了这一结果。

研究结果还表明,对于到私企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增加了这些毕业生的保留工资,即个体参加某一工作岗位的最低工资。创业教育提升了自我就业价值,并在总体上增强了创业活动,与之相应,私企工作岗位的保留工资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结果能够对自我就业人数增加和稳定工作人数减少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与此相反,创业教育并未增加在公共部门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这说明,自我就业属于私有部门,而不属于公共部门。

参考文献:

[1]兰军瑞.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与运行的社会保障[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余中根.论教育与就业[J].高等农业教育,2013(12).

[3]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4]杨飞飞,张熙凤.大学生求职诚信机制探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5]余中根.洛克的就业权学说及其现代价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3(1).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6

[关键词]大学寝室文化特征育人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寝室文化起到了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强大的育人功能,其自身价值不容忽视。“建设宿舍文化是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欲深入探讨大学寝室文化的特征和独特作用,从而引起高校领导更加重视大学寝室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最终达到培养素质全面,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的目的。

临沂师院的决策者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各部门齐抓共管,以优雅寝室评比竞赛活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寝室文化,营造一种求知进取、高雅文明的文化氛围。这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带来了可喜可贺的成果。临沂师院2005届数学系毕业生在积极进取、拼搏进取的大学寝室文化的熏陶下,寝室全体6位同学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重点高校的研究生。也正如临沂师院党委书记徐同文指出,“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整洁的宿舍——这些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最基础、最形象、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学生宿舍的环境建设,仅仅作为学生休息场所显然是不够的,高校学生宿舍应成为集休息、学习、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加强宿舍文化环境建设,发挥宿舍在育人中的功能已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下面分五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

一、文明化特征和生存教育功能

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竞争加剧,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生存教育更加重要。青年学生中多是独生子女,生存能力普遍缺乏,对他们进行生存教育十分必要。

生存教育就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意识和基本生活、生存能力的教育。大学寝室文明化包括寝室环境文明、学生行为文明等方面。与此特征相联系大学寝室文化具有生存教育的功能。(1)居住环境和个人起居生活文明化:如室内外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物品放置整齐有序—被子叠成豆腐块,鞋子摆成一条线,脸盆牙具排成线。整齐划一,严格规范,起床入寝有章必循等。这些可培养学生自我料理个人生活的能力;严谨有序的生活作风;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2)人际行为文明化:寝室同学举止合乎规范——开门轻轻,关门悄悄:说话讲教养,办事讲形象。这些可增强同学与人共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修养。大学生人际行为文明的关键是室友的长期共处,在互助磨合中成长。容人律己,求同存异。培养理解和宽容之心,悦纳别人的同时,感到被悦纳的快乐。可培养同学与各种人长期共处和处理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这是生存教育的重点。比起教室、图书馆,寝室是同学们暴露“本性”的地方。七八位同学共居一室,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认识水平甚至民族、信仰、国度都不同,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天地里,朝夕相处,在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的同时,一些摩擦和矛盾的出现在所难免。在优秀的寝室文化导向的影响下,最终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短处,别人的长处理解和宽容,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悦纳别人的同时,体验被悦纳的快乐和自豪。正像有大四同学在《宿舍,我们快乐成长的大本营》写到的“几年的生活在别人看来也平淡无奇,但对于我却历经风雨再见彩虹……我们更独立宽容,心境如老人一样温和,不会为一些小事剑拔弩张,也不会因为个人偏好厚此薄彼……我们深知每个室友的脾气和毛病,我也感受过每个人的可爱与魅力。我们熟练掌握了与他们相处的技巧……如果说新入学时的矜持与礼貌是对自己刻意的要求,那么此时表现出的洒脱有教养就实实在在是自身品质的外观了。宿舍是个人家庭,宿舍也是小社会,它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成长。”

二、主题性特征与自主教育功能

大学寝室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灵魂,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为为实践形式,以活动为载体的群体性文化。大学寝室有“自治化”的特点,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主体性强是大学寝室文化又一显著特征。这为学生在生活中树立自主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主性就个体而言是使自身生命状态提升到一种主动驾驭自身命运的积极状态。它是取得个人成就的关键”。一个现代人必须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能力。跨世纪的大学生更必须展现出独立、主动、理性、创造的人格魅力。

大学寝室文化的自主教育功能表现为:

1.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大学寝室文化是大学校园里参与人员最广泛、最具自主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证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生活起居,自我料理,“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家自己管”。无处依赖的生活,增强了自主性。在学校,同学们一般以单个寝室为单位参加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参加院系,以院系为单位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这样不仅锻炼、完善了自己,而且使一些原本缺乏独立性、自主性的学生在寝室文化的熏陶下也形成了“自立为荣,自主为本”的思想意识。

2.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实现思想道德自律。思想道德自律是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规范,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是自主教育的最高层次。大学寝室文化对学生人生理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使学生把社会法律规范,转变为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在思想深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能抗拒形形色色的诱惑。在生活的风浪面前能处变不惊,清醒从容,不迷失自我。

总之,大学寝室文化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认识到自身的人格尊严、人生的意义价值。展示出自立、自信、自尊、自重的精神风貌。

三、高雅性特征与审美教育功能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美育对于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有重要作用。大学寝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层次较高的群众性文化,具有高雅性特征,有巨大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寝室文化的美育功能表现为几个方面:

1.塑造完美的形象。通过寝室文化全方位的活动,塑造出大学生美好的个人形象。一方面,寝室文化通过特定的氛围、一定措施和鲜明的思想导向,引导同学们做到语言内容高雅,声音悦耳动听,风趣生动,入情入理,使粗野、肮脏、尖刻、低俗的语言无处藏身。寝室文化活动开展得好的地方,寝室内外健康、纯洁、礼貌优美的语言不绝入耳,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在大学寝室文化春风的吹拂下,同学们衣着美观、自然,体现出朴实上进、聪慧高雅美的仪表。

2.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学寝室文化通过美的环境、美的活动和美的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如同学游春赏月、书画比赛,优雅寝室比赛等,这些活动可提高学生观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美学知识讲座、“美在生活中”等征文比赛,可提高学生欣赏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美学知识,提高审美层次。北京大学女生开展“从自己一言一行做起”的修身行动,提高了审美情趣。当社会上一些人热衷于“选美”时,北大女生郑重发表声明,拒绝参加选美。寝室文化中许多主题积极向上、形式生动活泼的活动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大课堂。大学寝室文化就是以其多采的形式,高雅的格调散发着时代的气息,折射出智慧的光辉,辉映出青春的光彩,引导同学们以科学的审美意识感觉身边美的事物、创造美的生活、追求美好理想。把为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奋斗变为自己的思想意识,使之成为具有较高素质和美好情操的青年。

四、创新性特征与创造教育功能

杨振宁说:中国学生是考试的巨人,创造力的矮子。这是为什么?文化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宽松的环境是创造力产生的重要条件。有了宽松的环境才会有自主学习积极创造的热情。因为大学生群体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而且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他们常常不满足现状,总能发现新的问题,想出新的办法,大学寝室文化中有许多新颖的东西,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新的活动方式在这里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所以大学寝室文化有创新性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寝室是平等、宽松的“同龄人家庭”。其实有不少学生“金点子”多的是,思维也活跃。

大学寝室文化的创新性特征决定了具有创造教育的功能。(1)寝室文化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温床。寝室文化充满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这里没有权威、较少偏见。学生可以尽情表现,尽情挥洒,无拘无束的发挥和表现自己的创造力。(2)寝室文化是创造思维的催化剂。在各类寝室文化活动中,同学们总是自己开动脑筋设计方案,书写条幅,绘制挂图,制作精美的手工制品等,处处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当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时,当听到别人的称赞时,一种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创造的热情更加高涨。有些创造性成果令你惊讶不已。如棉花做身,橘子皮做嘴的丹顶鹤惟妙惟肖。用树叶对成的各种图案,用碎布剪成的各种图案,用彩纸叠成的手工制品,甚至比精品店里的精品更让人赏心悦目,更富有欣赏价值。

五、专业化特征与敬业教育功能

大学寝室一般是按种系专业安排的。寝室文化处处表现出专业化的职业特点。有敬业教育功能。(1)因势利导,强化职业意识,如有的师范院校寝室外悬挂“明日教师,今日做起!”的标语,室内张贴“从按时起床做起准备当好老师!”的条幅,使同学们时刻注重师德师仪修养。(2)大学寝室文化活动是敬业教育的良好载体。寝室文化活动无论是居室设计、墙壁张贴,还是走廊布置,甚至日常交际用语等都打上了不同的专业烙印。美术专业连寝室楼门口的楼名都求异出新,有很强的艺术性:化工专业在门窗上剪贴烧瓶、烧杯;声乐专业在门窗上贴上跳动的音符;旅游专业有的寝室门上剪贴的“╳╳旅行社”,室内是同学们精选的,自己绘制的世界著名风景名胜图等。专业氛围隆重的寝室文化活动时刻都在对学生进行无声的爱岗敬业精神和专业理想的教育,为他们日后踏上工作岗位踏实工作,无私奉献奠定良好的职业信念。

总而言之,大学寝室文化有重要的地位和自身的特征,同时有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功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大学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四有新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立仁.把高校学生公寓建设成育人阵地.中国高教研究,1999,(1).

[2]徐同文.建设良好校园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国高教研究,1999,(2).

[3]高教文摘.1999,(5).

[4]吴也显.从维持性学习走到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教育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9,(2).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 创业教育 思路

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已经开始普遍注重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创业教育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事实上,创业教育中的创新创业能力即开创性和创造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根据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主要特征,积极开展符合职业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不仅有效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素质创业能力,还能深化职业院校的办院水平。

1.职业院校的主要特征

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并具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应用性。把握住了这个特征,就抓住了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1]。研究职业院校的主要特征,便于我们依据职业院校的特色,因势利导的开展创业教育。

具体分析职业院校的特征主要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强,职业学校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快,这就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必须突出技术应用实践性的特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强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安排上设有充足的实训,职业学校的实训安排上,会按照有关要求至少不低于学制规定学时的三分之一;且学校能提供必备的实训设施及良好的实训师资,还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二是课堂教学模式中运用灵活多变的仿真模拟实践法,因为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所以课堂教学模式相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模拟现场教学、多媒体仿真教学、学做一体化教学等。其次职业院校校拥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职业院校大都结合专业稳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比如能力拓展训练、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得以提升。

通过分析职业院校的主要特征,不难发现,职业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上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可充分利用的资源。

2.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思路

2.1借助职业院校广泛开展的课外社会活动,打造具有浓厚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

创业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良好创业环境的构建。营造具有浓厚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实施创业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创业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院校营造这种校园文化,首先以制度建设为激励机制,制定有效地措施激励教师参与产学研活动.鼓励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小发明小创造等,从而创建职业院校良好创业教育氛围;其次,指导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深化。例如技能竞赛大比拼、改进创新小发明、争创服务标兵等等,促进师生积极地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2.2依托坚实的教学实践活动,带动创业教育深入发

正如部分学者所言:“实践是我国创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是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2]由此可见,实践在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我们大部分的职业院校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了,有着比较坚实的教育实践基础。那么在创业教育中怎样将实践的优势做真、做大、做深、做出成效,就是我们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了。我们可以看看美国百森商学院的创业实践开展。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制订出创业计划,学校贷款3000美元作为原始资本启动,到学年结束必须返还本金和盈利,基本每个小组都能有盈利。有的美国高校如果学生提交的创业计划有实践价值,经过评审,即可得到3万美元的创业基金,让学生实际去创业[3]。即放开手让学生尝试在真实市场情景下实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能力的转化与提升。调查中我们发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一方面做的很好,他们经常会把学校的一些小型商业活动、项目交给学生去承办。比如校内几个小超市交给学生创业团队去打理;校内大型活动、宣传等交给学生一手承办。

2.3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懂教育知企业的师资力量构建创业教育管理机构

职业院校的师资较普通院校来说,有更多的接触企业一线的经验和经历,在构建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时,有更多的可利用资源。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管理机构需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是创业教育管理层,第二是专业的创业教学层,第三是创业指导服务层,校内创业成功人士和校内学生创业社团领袖也可以作为有力资源补充进来。有这样一个结构合理、任务分明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有助于创业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发展。

2.4发挥政校企三方协作的合力共建职业院校创业平台

创业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仅依靠学校一方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的通力合作。职业院校在依托校企合作,带动学校创业教育发展方面已有不少成果,但在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力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政校企三方通力合作上,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做的比较成功。该校是河南省唯一的食品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仅有的两所食品类高职院校之一。该校积极争取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企业资金、技术上的援助,现学院依托漯河市政府成立了漯河市食品研发中心[4]。依托政校企三方合力开展创业教育,将是职业院校实现创业教育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

2.5建立流畅的创业成果转化路径

要实现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解决创业成果转化不畅的难题。这一方面需要职业院校的领导解放思想,加大对教师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如美国高校采取休假政策,鼓励有着创业兴趣和意向的教师可以在保留大学教师职位的前提下,离开高校一段时间进行创业。该政策保证了衍生公司的大量形成,大量衍生公司还通过支持创办创业中心和捐赠席位、资助大学开展科学研究、资助大学实验室、捐赠仪器和设备等途径支持学校发展[5]。为创业成果的流畅转化提供了技术、资金、经验的指导。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例如,政府财政拨款,建立成果转化基金;设立学校科技创新启动基金,健全学校科技转化激励机制,确保学校在科技创新中有政府支持企业出力。

总体来说,我国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很多方面尚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大量职业院校对于创业教育尚停留于口头上,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还很不够,所以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 我们的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挖掘自身优势,致力于开展有特色的创业教育。这就要求职业院校领导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创建创业教育激励机制、积极争取社会、政府各方力量;协调各部门职能,整合创业教育优势资源,不断提升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水平,使职业院校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课题来源:国务院委托部级课题《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开发工程》子课题,课题编号:[2011]CY0053。

参考文献:

[1]金瑞.试论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 0 0 4年6月,第33卷第10期:127页

[2]俞水.大学生创业教育该如何打通实践环节[n].中国教育报,2007—11—13(8).

[3]费黎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学术论丛2009年第13期(总第524期):123页

[4]http://省略/new/xx.asp?bigclassname=招生就业&smallclassname=招生简章&id=2100

[5]罗文英,李秀生.中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基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与借鉴.学理论.2011年第5期:136页

作者简介: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8

论文摘要: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首先应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征、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特征、区域经济岗位导向特征作为基准。这一体系的特色内涵主要包括:基于区域经济特点的专业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重构、基于地域优势的实训教学安排、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外基地建设、基于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基于企业需求的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就业目的的创业素质养成、基于服务功能的科研工作以及区域经济特色与学校办学特色的叠加效应分析等等。

论文关键词:区域经济特色;高等教育规律;学校办学特色;高职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提高质量的核心是不断增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对此尤其应有充分认识。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了解当地经济建设现状,把握金融危机后经济转型方向,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理性思考,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基准

(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征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的长效性。高等教育不但要满足学生就业需要,而且对人一生的工作和生活起着积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二是教学内容的普遍适用性。学校所教的知识必须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总结,经过较长时间的积淀,才具有普遍意义且有真理性特征,因此,学校教学内容虽常常滞后于产业,但却起到基石的作用。三是素质的综合性。学校教育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科研素质、职业岗位素质、人文社科素质,以及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习惯等,素质教育从学前、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以贯之,长期培养,并且渗透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特征

经济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效性。要求毕业生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管理,在短时间内发挥专业、职业特长。二是多技能。能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适应产业转型与发展的需要。三是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良好的职业、专业素质是确保企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四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开辟新产业、新产品或是新的利润增长点的能力,能为企业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三)区域经济的岗位导向特征

从高职人才培养角度看,我们关注的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现状和经济转型方向,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在经历金融危机后区域经济转型方向,转型过程中政府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这是学校调整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二是企业的规模与数量、产品的特色与市场占有率等决定高职毕业生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的指标数据。三是企业对员工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度,这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导向功能。

上述三个特征是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高职教育体系的重要基准。

二、高职教育体系特色内涵

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使毕业生能长远可持续发展。二是体现地方经济特色,将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三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为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具有区域经济特色高职教育体系的特色内涵。

(一)基于区域经济特点的学校专业设置

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在当地就业,这是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从这个特点出发调整学校专业,首先应对区域经济现状,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的企业,这些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以及从事这些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要求和行业岗位缺口等有全面的了解。然后,或是增设企业急需专业,或是扩大培养规模,规模的大小应以区域经济需求为依据,同时考虑当地其他高校的培养状况,避免专业重复设置或是招生规模过大,确保供需平衡。对于学校还不具备培养条件的急需专业,应量力而行,或在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基地等方面打基础,或与其他院校合作培养。对于区域经济需求少、就业困难的专业,应减少甚至停止招生。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重构

不同地区相同工作岗位对员工的要求是不同的,在美国硅谷从事软件设计、在北京中关村从事软件设计、在某个小公司从事软件设计,同样的工作岗位对员工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的要求差别很大,主要原因在于三者的工作过程不同。学校在改革教学内容前,应全面了解当地企业对员工上岗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了解岗位工作全过程,然后基于工作过程制订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重构教学内容,改革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要求,让学生熟悉工作过程并具备工作能力,最好能熟悉多种工作过程具备多种工作能力,适应企业多种工作岗位的需要。

当然,在重构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尊重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注意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者之间的衔接关系,以及对学生发展起长期作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

(三)基于地域优势的实训教学安排

高职院校的实训安排,有的采取前期实训,有的采取后期实训,有的采取先实训、后学习、再实训,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是将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训分段实施,这种分段实施的做法有时会产生教学、实训“两张皮”的现象,因此,需要打通学校与企业界限,灵活设计实训教学。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学生可以半天在校内半天在企业、一段时间在校内一段时间在企业、今天在校内明天在企业等多种方式,强调学生边做边学、学做结合;在实训方式上,可以实施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参与公司商业运营、学生自行安排的创新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在成绩评定上,可以是开发的科研项目、设计的新产品、学生自主创业的公司、获得的创新成果、顶岗实习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或者是传统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等,体现学生多方面能力。总之,实训教学的设计应有较高的灵活性。关键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结合区域经济,结合当地企业,具备操作上的地域优势。二是学校开设的专业与当地产业结合紧密,具备合作企业的数量优势。当两个优势同时具备时,上述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的做法就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四)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外基地建设

选择具有地区产业特征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并依据培养规模扩展基地数量。一是注重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一个专业可以对接若干个产业,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可以对接数码管、液晶显示、半导体、汽车电子、光电子等若干产业。同时,一个地区特色产业常常以集群的形式存在,会出现若干企业同时从事同一产业的现象,因而一个专业可以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建成校外实训基地。二是注重学生个性特长与职业岗位的对接。现代企业常常融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企业不仅有生产车间,还有研究所、公司、商场、以及各种售后服务网点,对应岗位所需的员工不仅仅是技术工人,还有研发、管理、销售、服务等技能性人才。依据学生个性特长与企业不同职业岗位建立联系,可以较好地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增加合作企业的数量。即使企业从事的产业与学校专业不完全对口,也可以因工作岗位对口而建立合作关系,进而建成实训基地。三是实训基地建设应注重双赢效应。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借助企业力量达到人才培养目的,学校是得利的,但是企业也必须从中得利,学校可以通过帮助企业培训职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高技能后备职业人才、学生实训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学校教师和优秀学生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等等,帮助企业获利。当开展实训教学影响了企业利益时,学校应给予相应的补偿,解决企业“利益作崇”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可以确保学校拥有足够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五)基于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是学生进入职场的前提,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职业素质以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等为基础,以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为落脚点,通过岗位工作的学习和实践逐步提高,并形成职业习惯和内在工作动力。职业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进入职业岗位以后的教育内容,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尤其在大学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坏,对走上工作岗位后养成职业素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包含了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是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石。

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养成学生真诚、守信、有责任感的品质,为培养诚信爱岗敬业奉献的职业素质打基础;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为培养学习型职工打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奠定创新人才基础;养成学生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培养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拼搏型职工打基础;养成学生长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企业职工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打基础。总之,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该基于职业岗位的需要。

(六)基于企业需求的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成果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逐步成为企业用人的第一选择。因此,高职院校注重创新教育是源于企业的需求。由于时间、资金、学习任务等因素的制约,在高职阶段产生创新成果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开展创新教育一般通过下列方式:一是开设创新课程,积累创新知识;二是校企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平台;三是举办创新设计竞赛、组织创新演讲、开设创新座谈、开展创新教育宣传,营造校园创新文化;四是以专业为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和主干产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通过学校、企业、教师、科技人员、学生的共同努力,将创新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全过程,养成学生创新的思维和能力。 (七)基于就业目的的创业素质养成

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创业不但实现了学生就业,还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创业是积极的就业。由于当前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增加的社会成员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完成高等教育学业后直接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实现新社会成员就业的方式一般通过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拓展产业渠道等。但当扩大规模受到一定制约后,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就是创业,当然这里指的是社会创业。学生创业是社会创业的基础,大学阶段的学生有可能形成创业实体,但毕竟是少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案例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案例的选择要结合专业、结合区域经济、结合产业特色。二是开展创业研究,研究内容注重当地产业的发展趋势,结合学生的专业和个性特长。三是开设创业论坛,弥补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和课堂教学局限。四是营造创业孵化平台,为创业学生提供场地、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服务。五是设立创业联盟,为创业学生防范创业风险。

(八)基于服务功能的科研工作定位

高职院校的科研应注重为企业产品更新、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服务。科研的渠道以校企合作为主,科研项目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服务型的,主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服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企业正常运行,这类项目与岗位关系密切,涉及专业面广,实用性好,但技术含量不高,项目成员不但包括教师、企业技术人员,还可以吸收部分优秀学生参加,这对提高教师、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有帮助。另一类是技术研发型,主要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提高产品性能,这类项目的研究能为企业带来直接利润或潜在利润。两种科研类型,与企业生产结合紧密,较好地体现了区域经济特征。通过科研合作,学校实现了服务功能,有利于人才培养,企业提高了合作积极性,增强了合作信心,科研常常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切入点和桥梁。

科研还为学校的专业调整与优化奠定基础。高职院校的科研与区域经济结合紧密,当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的需要调整、设置新专业时,科研已经为新专业奠定了师资、设备、校企合作渠道、学生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基础。

(九)区域经济特色与学校办学特色的叠加效应分析

如果能将区域特色经济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形成既有学校办学特色又能较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就可以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往往具有产业的集群效应、品牌效应、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工艺先进、技术领先等特点,并支撑了区域经济主体部分的建设与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因为具有产业优势,易于在激烈竞争的产业市场中取得成功,但是这种优势的保持,必须以技术、工艺的不断进步,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后盾,因此,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的支撑,离不开高职院校的科研服务和人才保障。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体现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主基调,包括人才培养的特色理念、培养途径、专业特点、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等,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品牌与内涵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相统一的人才培养方式。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主要通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其他成果体现,常常表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毕业生取得的大的成果、学校取得的重大科研学术成果、重大教育教学成果以及成果为经济社会所做出的贡献等方面,这些成果的取得需要经济社会这个大的平台。所以说,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成果的体现离不开经济社会,尤其离不开区域特色的经济平台。归根结底,高职院校创建办学特色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

将区域特色经济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相结合,以服务区域经济特色为立足点,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将学校与产业对接、专业与行业对接、师生与职业岗位对接,发挥院校办学特色,并将办学特色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个方面,形成教学效果好、科研力量强、毕业生受企业欢迎、并且通过为企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合格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区域特色经济与院校办学特色互为支撑、互相促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功能。

三、高职教育体系的价值意义

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高职教育体系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区域经济需求调整学校专业设置体现就业导向功能

这种导向功能表现在学校教学的针对性与专业应用的区域性的有机结合,表现在人才供需的动态平衡,从而更好地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也表现在将创新创业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效果。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调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熟悉工作过程,厘清职业岗位要求,将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使高职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过程同步,毕业生能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要求。

(三)打破校企界限,实施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较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途径

由于地域的原因,以及师资、资金等因素,校企之间要做到良好的合作是有困难的。本文提出在当地选择合作企业,解决了地域问题,确保校企合作以各种形式灵活实施,同时提出调整学校专业设置,确保学校设置专业与当地产业有较高的对口度,解决了与学校合作企业的数量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使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四)科研定位符合高职特点

立足于企业产品更新、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高职院校科研区别于本科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不同定位,也体现出科研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桥梁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9

创新型人才大学教育教育改革创新能力

主席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再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建设的重要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当前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转型的基本任务就是从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向以创新为主的国家转变。那么,建立创新型国家就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如何发现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我认为是大学教育当前必须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创新型人才的的定义和特征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和提出新知识、新观点、新技术、新工具、新方法等的人才。创新是创新型人才具有的一种能力。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1.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善于洞察和发现问题,善于解决各种的复杂问题。3.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能不断提高自已的知识和能力水平。4.具有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心里素质,敢于挑战和创新的决心和勇气。5.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推动力,没有了这种推动力,人类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创新意识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潜意识,只有注意后天的培养和开发,才会形成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环境主要来自于家庭、社会和学校,其中学校教育尤为重要。

二、创新型人才的发现

众所周知,大学是人才济济的地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涌入大学。虽然这些青年经过了中考和高考的筛选,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将来能够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栋梁人才还是只有极少数。那么,如何适应创新型国家对创新性型人才的需求,如何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摆在我们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们知道,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不是天生的,他需要经过家庭、学校、社会的长期培养和个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形成。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是要在众多的青年学子中发现那些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我认为: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发现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才,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大学教育教学中如何才能发现那些具有创新潜能的人才呢?我认为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发现具有潜能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广大青年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能够表现出创新型人才的一些特征,以后是否能形成创新能力还需要长期的观察和培养。因此在大学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发现那些具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之逐渐形成创新能力,将来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的我认为应该重点注意以下一些学生:(1)专业中的尖子学生。专业中的尖子生成才率往往高于其他学生,这些学生应该是我们培养的重点,但我们要注意区分能活学活用知识和死记硬背知识的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都能成为社会有用的甚至特殊的人才。(2)各项教学或社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需要各类的人才,所以大学对人才的认识和培养不能只局限于专业方面,也不能要求全面,对于在专业、社会活动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单一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也要重点注意观察加以培养,使之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特殊人才。(3)大学中的“异类”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异类”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有多方面,有的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但对专业外的某一项技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的对某些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但是学习兴趣专一或者某一方向;有的经常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等等,对于这些学生我们要注意观察,区别对待,首先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学生,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其次我们要注意这些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提出问题的合理性等,给与正确的引导,对于有潜力的学生我们要重点观察和培养。

第二,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提供平台。在大学教育中,要想发现各类人才,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平台,为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发现人才不可或缺的条件。我认为我们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创建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中,比如开放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等,发现那些积极学习,善于思考,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突出的学生。(2)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演讲、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社会调查、社会援助等,发现组织能力强,单一技能突出的学生(3)设计、组织、参与多种创新创业、专业竞赛活动,发现具有创造性能力的学生等等。

第三,提高广大教师发现人才的责任意识。大学教师是大学教育的实施者和实践者,各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要由大学教师来完成,因此,加强对大学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大学教师发现人才的责任意识,才能做好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工作。

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发现人才需要用心,培养人才则更需要精心。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我认为大学必须认真研究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规章制度、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一系列环节中的改革,全面调整办学思路,具有创建新的培养模式,坚定地支持和推进国家的发展战略。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所有学生的创新素质。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全民的参与,因此在大学我们不但要注意对特殊人才的培养,还要注意提高所有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一方面我们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各项活动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和提高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第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良好的教学方法,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发现和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要在大学教育中,努力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课程上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在考核方式上采取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成绩管理上对参加竞赛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教学或社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采取激励政策。总之,在学校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第三,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大学阶段,我们应该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重点注意对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创新就是一句空话。但是,怎样运用知识也是能否创新的关键。如果对知识采取死记硬背,循规蹈矩,教条地照搬套用,要想在工作中创造出新东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是创新的一项重要保障。(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是重要”,李政道教授对学生也说过:“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由此可见,发现问题,对于创新是非常的重要。(3)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问题,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是另外一种能力,需要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4)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挑战的决心和勇气。创新之路是一条荆棘坎坷之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需要创新者具有坚持真理,勇于挑战的决心和勇气。(5)培养学生自我增长知识的能力。创新需要知识,没有知识谈不上创新,但知识不可能在学校中全部学到,还需要创新者在实践中自我增长。自我增长知识的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学能力,二是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第四,做好大学中其他工作的改革。全面调整办学思路,创建新的培养模式涉及到大学的方方面面,除了做好一线教育教学改革之外,在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制度、管理、教学设施等方面也要进行改革。改革之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摸索和探讨,但改革是必然的,否则就无法适应当前形式的发展需要。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型国家是党和政府制定的大政方针,关系到我们国家长期的发展,民族的兴亡。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加快推进教育的改革,尽快的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尽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戚业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2]戚业国.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反思.中国高等教育,2012(35).

[3]刘东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关键.商情,2009年第(1).

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篇10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创造力;培养;学校教育

引言

我国大学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导致艺术设计教学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高校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核心目标。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建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大学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几个因素

创造力则是一种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营造一种适应创造力发展的环境,激发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他的因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智力包含创造力;二是认为创造力包含智力;三是认为二者是局部重叠的。因此,可以说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时存在着多样性的,从低相关到高相关均有可能。这是由于研究者的研究侧重面不同、研究使用的工具不同以及研究被试的背景不同,所以会使研究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但综合而言,二者之间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创造力贡献对智商有一最低要求,可能智商为120,超过该水平,其他因素在预测创造力时会比智力更重要。

2、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努力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人类的任何行为,活动的产生都离不开动机。创造活动也不例外。创造动机是推动创造者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直接决定个体从事创造活动的期待,对结果的评价和体验,并进而影响其从事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动机因素是影响创造力的发展和表现的最主要的个人因素之一。

3、人格特征

一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与发展与其所具有的创造人格特征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很多心理学家都进行了研究。斯腾伯格认为高创造力者应当具有五种关键的人格特征: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成长的意愿,敢冒风险,自信。林崇德将创造性人格特征概括为: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这些研究对于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可遵循的标准。

4、知识水平

人们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知识作为指导,以一定的知识为依据。大量研究表明,知识面越广,专业知识越扎实,能够搜集的信息就越多,发散出来的思维结果也就越多,越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在艺术设计课程的学习中,仅仅局限在本专业的课程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要把艺术设计这棵大树的根深深的扎进土壤里,才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水分,上面的枝、干、叶才能茁壮成长。

5、环境

环境一般来说,指的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创造者的智慧、动机、人格特征,除了一些基本的潜能是有遗传因素得来之外,大部分都是通过环境的渗透得来的,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而不良的环境则可能阻碍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

二、学校教育对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制约

了解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特点,是创造性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从分析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创造力的发展除了受学生自身的智力水平影响外,还受到环境、动机及人格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教育手段加以改善的。但目前的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意识还不够,仍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1、在教育思想观念上还较为陈旧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直接行动者。教师的观念既会体现在其教学行为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是我们教育者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具有时代性与挑战性的课题。

尽管当前广大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针对各种教学实际也探索出了各种有效的手段,也用各种新鲜的组织形式丰富了课堂,但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方面并未发生深层次的变化,如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缺乏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技巧启发学生的智慧,疏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与培养,还是秉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以传输知识为目的,缺乏智慧的启迪、知识的再创造教育;学生在学习上满足一般的接受知识,独立、自主意识不强,缺乏质疑、批判精神,更缺乏对自我发展的规划与人生设计等。当教与学双方都缺乏创造性教育观念时,创造力培养所需的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质疑式的教育环境以及独立、自主、批评的精神常常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与观念中消解,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创新精神。

2、缺乏有创造力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手法和方法上还相对简单,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取决于有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从总体上看,艺术设计专业还是一个新专业,加之我国近几年连续不断地扩招,专业教师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很多院校教师大多都是刚从校门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艺术实践经验、教学经验严重不足;还有一些院校的师资是从美术教育体系中培养过来的,处在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的探索中,使高端理论型人才和实践人才匮乏。因此,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结构、学历结构不尽合理,教授、博士人数太少,同时,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也都有待于加强与提高。

某些教师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创造力培养和学科教学是分离的,创造力培养需要专门的训练。实际上,专门的创造力训练只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途径,而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创造力培养是更为有效和可行的。

3、完整的设计实践体系缺失

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从它在德国诞生的那天起就与车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纸上设计到产品成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然而,目前许多高校艺术设计各专业实验室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首先,实验经费投入有限,有的即使是建起了实验室也缺乏运行经费。其次,许多高校虽然建有实习基地,但由于路途、吃住等一系列问题难以解决,实习基地大都形同虚设。再次,虽然许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有实践教学,4年时间学生设计作业积累厚厚一叠,计算机软件运用也比较熟练,但设计的东西并不受客户欢迎。由此可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体创造力培养仅有课堂内的设计实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建立设计实践的完整体系,真正实现从方案到实物、从校园到产业、从设计到市场的全面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面对市场时具有应变力、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几点建议

在学校中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培养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1、优化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构建完整的设计实践体系

知识水平决定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面,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首先需要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知识。学校要为学生设置多元化、丰富的课程资源,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的一些理论课程还应开设相关的市场营销、设计经济学、创造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设计哲学等相关课程,学生只有掌握多学科知识,熟悉多学科领域,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提高,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有深度。

实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由于课程的性质、内容、目的、层次不同,对实践的要求也不同,对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的心智水平,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完整的实践体系构建,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多设立一些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经、动手操作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而培养。设计是一种社会行为,因此设计教育必须要结合大量的社会实践课题,实现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融合。

2、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新教学理念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老师应该清醒的意识到,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及人格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积极、活跃的争论和辩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多问、多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不仅应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背景、熟练地教学技能,还要及时的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校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加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力培养建设好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改革单一的评价方式,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学生

多主体评价即评价者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同伴、等等有可能进行评价的人。除了评价的主体不同,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的侧面来评价学生,特别是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多主体评价的好处在于,由于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价值标准,这样进行的评价更有可能发现学生学习成果中的创新因素。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适于创造的心理环境。多角度评价就是要认可学生的个别化差异,设置多个评价角度评价学生可以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结语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脉搏,通过交流、变革与创新,把重心定位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定位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避免千人一面的单调、乏味的机械灌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快、自主、积极的创新活动中不断的激越才华,提高素质,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教育不断地实现跳跃式更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2]俞国良.创造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