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教育课题研究十篇体育教育课题研究十篇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19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1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课题研究;策略

引言

体育课题研究关系着体育教师探究能力以及业务水平的提高。但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题研究开展方式还不够科学,研究过程也不够完善,而相关的理论研究指导也还不够成熟。为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中小学体育教师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体育课题研究有效开展的方式方法。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选题方式有局限。主要表现在课堂内容选择不合适以及选题过大、过空两个方面。在体育选题过程中,由于每位体育教师的思考角度、探索目标和擅长方向的不同,再加上可供参考的课题也有限,如果从参考题目中进行课题选择,就会出现不适合自己的问题。而通常新课程改革中给出的参考题目一般是指参考的范围,如果直接引用作为课题来研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大而空的问题。其次,教师对课题研究工作不够重视。现阶段,部分中小学对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工作还比较少,即使有些学校开展了课题研究,但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也很难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最后,由于我国相关研究的缺乏,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不足,学校对体育课程不重视等因素的影响,还时常出现研究成果呈现方式不够专业,相关的成果研究推广应用较少的现象,极大地阻碍了体育教师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1]。

二、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策略

(一)课题研究常态化

课题研究常态化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研究效果的根本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把课题研究常态化,才能取得实效。首先,体育教师要树立起自身的研究意识,把研究立足于实践之中,选题以体育教学为基础,把研究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相关实验内容的设计,并在课堂上实施。课后,教师还可以针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其次,体育教师要充分把握教育者和研究者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本职工作与教科研的关系,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不可以只专注于课题研究,而影响到体育教学工作,应当注意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最后,课题研究要常态化,还需要体育教师在课题组的研究例会中加强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进行方法研究以及成果分享,并做好分析和总结。

(二)课题研究专业化

课题研究专业化是体育课堂研究成果展示的必然要求。课题研究的专业化,也可以避免课题结题或课题成果出现偏差。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题研究内容通常是实践性的,所反映的问题更多的是实践中的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方法。而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就要求体育教师的课题研究要具有专业性,这样才能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那么,如何做到课题研究专业化呢?首先,体育教师在进行不同课题的研究方法选择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实用性,所选取的方法要符合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通常情况下,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对比实验、个案分析、观察访问、文献资料等。其次,要注意理论的专业性。体育教师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反复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与归纳,再通过相关问题的演绎、类比和实证等,进行思维和逻辑的拓展,从而提高结论的专业性[2]。

(三)课题研究学术化

课题研究学术化是提升中小学体育课题研究动力的重要途径。首先,体育教师要从学术的角度进行课题的解读,寻找课堂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增强研究的专业性。特别是在课题研究之前,要对课题进行思想、理论及展开步骤的全方位思考,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寻找课题研究的学术理论支撑,为研究内容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课题研究的可实施性。最后,体育教师在课题研究时,还要注意从学术的角度出发,进行具有专业特点的学科论文的撰写。例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等。通过论文撰写,提高自身的心得体会,促进新观点、新材料的生成,从而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与写作技巧,提升课题研究的效果。此外,在阶段性课题研究结束后,教师还应进行相关学术论文的对比分析,找出自身的不足与优势,从而优化课题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团队化

课题研究团队化是增强课题研究效果的重要保障。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课题研究的开展通常是通过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学习、合作而完成的,因此团队内的团结与协作对课题研究的成果影响深远。首先,中小学体育课题研究组的成员要积极地寻找学习平台,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学科研究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例如,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校园体育研讨会,阅读体育报纸书籍,参加互联网教学论坛和专业培训等方式进行自我充实以及提升。其次,要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困惑,参与到课题组的交流与讨论之中,强化组内讨论制度。只有不断有新问题、新思想的提出,课堂研究才能更加完善。最后,各中小学也要给体育教研员提供团结协作、提升自我的渠道。例如,建立学校体育交流平台,邀请专家来讲座,完善课题研究制度等。学校要成为体育教师课题研究团队化、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助推器。

(五)课题研究细节化

课题研究细节化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课题研究选题时,体育教师要以校本为原则,梳理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疑惑,以此作为选题的客观依据,找出共性,缩小范围,强调价值并细节化,提高其实践性与全面性,从而提出研究课题。其次,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参与实践的主体,教师作为实践的指导者以及发动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从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体育教师课题研究实践的开展。最后,教师要注意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做好课堂各个环节的划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体育教师在做针对“篮球带球”的相关研究时,就可以通过学生篮球带球的实际练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交流和指导,总结出适宜的教学指导方法,从而提升研究的实用价值[3]。

结语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2

关键词:高校体育;田径必修课;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共30所师范院校体育系2009级学生150人(其中男生120人,女生30人)及部分田径教师。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针对目前田径必修课程教学的现状及课程设置,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45份,回收率为96.7%。通过网络媒体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得出结果。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学校田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标准、课程改革的资料,了解体育教育改革领域的研究动态。

1.2.3书面访谈法:笔者对本校及周边大学、在全国第一届大学生传统运动会期间对部分田径教师及参赛运动员进行了书面访谈。

1.2.4逻辑分析法:对教学实践成果及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2结果分析

2.1教育观念因素

2.1.1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模式,虽然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很多教师在观念上并没有更新或者改变,用这种旧观念指导教学就会落伍,影响田径教学工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2.1.2领导者的观念落后。目前领导对整个田径教学的主导思想、目标规划还是以传统的竞技观念为主,在教学上就体现为以传统项目为主,没有正确地引导教师开展多元化田径课程教学思想。

2.2教师的因素

2.2.1田径教师的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基本上沿袭了竞技体育教学的模式,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只是充当着一名教练的角色。

2.2.2有一些田径教师虽然是优秀教师,但由于受科研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科研能力薄弱,没有及时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没有把科研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自己落伍。

2.3学生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生中学训练时间短,训练2-3年以上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小。通过网上调查、学生访谈了解到学生中学训练时间还要略低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因素,大多数体育考生学习较差,就是为了上大学获张文凭而参加体育训练,所以在中学训练时间短,参差不齐,以甘肃为例,2009年-2012年的体育考生连续4年都在5500人以上。招进来的一部分学生体育素质较差,很难完成规定的技术动作、技术原理及相关田径专业知识体系。

2.4教学目标因素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及社会上人们对田径项目的偏见,尽管国家宣布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有十年时间,但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些高校对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直接影响到田径教学目标不够准确。目标定位偏重学生对田径运动技术,技术原理及运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田径文化意识兴趣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

2.5教学内容

2.5.1田径教学内容单一,结构不合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田径教学内容设置中还是以传统的竞技项目为主,新兴的田径类课程、大众化的田径健身项目却很少。这样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教学的培养。

2.5.2对抽样的145名学生所喜欢的田径项目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现行的田径教学项目中,短跑、中长跑、竞走、跳高等主要竞技项目有60%的学生不喜欢,这些田径教学内容竞技性强、难度大,学习起来枯燥无味。而学生喜欢的项目如爬山、攀岩等田径健身项目,由于受条件限制又无法开设。

2.6教学评价因素

从表中可以看出,学校只重视绝对性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00%,这就说明只重视技术机能、理论的考核评价,未能体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机能、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评价。相对评价占问卷总人数的13.79%和10.34%左右,这说明只有及少数院校即重视学生运动技术、运动技能的评价,又重视学生学习步骤、技术技能转化为实践机能过程的评价。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在理论上过于强调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不知所云,造成学生分数不低而能力不强。

2.7教学设备条件欠完善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个别学校教学设备较差,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例如目前与大众田径类联系紧密的建身路径等新兴田径拓展项目,大部分高校都未开展。教学场地老化,器材规格与规定标准不符,无风雨操场,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正常的田径教学,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对策及建议

3.1更新田径教学理念

3.1.1必须摆脱竞技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马亚科夫斯基所讲:“你要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教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成为这样的榜样。”首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教师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掌握田径知识技能服务的思想。

3.1.2田径教师要树立培养新的人才观、质量观,要有超前意识,要了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

3.1.3教师要打破田径竞技教学模式,要有意识地把教学重点转向传授田径健康知识、田径健康技能、健身法则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上来。

3.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价值

3.2.1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为了上大学而选的体育专业,他们一进校就对体育教育专业没有兴趣,对田径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从思想教育入手,让学生真正了解田径专业,田径专业在未来人们健康锻炼的作用,田径专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广阔的前景。

3.2.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淡化竞技项目多开发田径类健身项目,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田径文化知识的欣赏能力。

3.2.3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吸收与田径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学习积极性。

3.3教学培养目标定位要准确

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目标,学生毕业大多数是以教学为主,他们将来面对是中小学生,根据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人才,教学能力是培养师资的主要教学的内容,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完善的运动技术是当好体育教师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因此,制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与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健康标准》接轨,能够真正培养出教学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才。

3.4教学内容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应多元化

3.4.1田径教学内容选择应与中小学培养目标接轨,新课程标准里“田径类”命名意义在于拓宽视野,改变清一色“奥运项目”,所以,在田径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上应将田径教学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融为一体,这样做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的可行性。

3.4.2项目应以多元化开展,目前都是以竞技化项目为主,多元化田径拓展项目,开拓学生知识面,增加理论课学时。

3.5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多元化

3.5.1在教学中,应打破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单位的教学设备条件,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成。

3.5.2从教学的设计到教学的过程,方法要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征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探究式及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项目学懂、学会、学乐,教师教学的方法的选择重点要培养他们的技能知识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3.6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过程

3.6.1打破重技术、轻能力的评价模式,在评价体系过程中,能体现出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机能和技能知识的转变能力。

3.6.2在评价中,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受益。

3.6.3在评价中,应把相对评价,形成评价(即过程评价)和绝对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

3.6.4通过完善评价体系,给学生搭建一个公平、公正地提高自己田径知识的良好平台,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

3.7改善田径教学条件

3.7.1由于田径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应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给田径专业教师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

3.7.2完善场地器材、各项田径教学设备,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教学设备,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教学资源,来提高田径知识、田径文化素养。

3.8开发环境资源及人脉的利用

3.8.1多请社会及高校田径专家给教师及学生定期讲座,让师生能够及时接受新的田径知识、田径信息及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充实自己。

3.8.2田径专业教师应定期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田径课程设计能力;通过专项或专项探讨,提高体育教师的田径教学设计能力;通过专题交流,提高体育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3.8.3领导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支持田径教学工作。

3.8.4充分开展校地联合,多参与社会田径活动,应和当地中小学接轨,观摩中学田径课,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主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陈作松,季浏.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北京休育大学学报,2004(03).

[3]宋亚炳.对广东省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客的体系评价[J].体育学刊,2003(06).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3

abstract:thebackground,guidingthought,principlesofcurriculumsettingandcontentofthecurriculumofsettinguptrainingcoursesofshapeatpeteachingpracticeingeneraluniversityareanalyzedanddiscussedbyusingavarietyofsociologicalresearchmethods.thepurposeofthestudyistoprovidesomepracticalexperienceforpecurriculumreform.

关键词:形体训练课;课程设置;体育教学

Keywords:physicaltrainingsessions;curriculum;physical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192-011普通高校开设形体训练课的时代背景

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我国各行业的主要骨干力量,丰富和加强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的设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塑造体质健康、气质优雅、懂得审美的大学生去迎接社会的挑战,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教育部门决策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随着贯彻《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形体训练课走进普通高校,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己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既是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发展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

2开设形体训练课的指导思想

2.1贯彻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2002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建立符合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新体系,确立以培养健康的人为目标,坚持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和体育健身教育为主导,培养学生长时间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掌握体育健身的方法和手段。确立以人为本,注重健身,增强体育意识,发展个性,提高健康意识和能力,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为中心的新体系。

2.2强调体育的快乐学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目前高校体育课中的传统体育项目,如田径和球类课程都由于受到教学形式的局限,让很多大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主要是抱着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去上课,因此只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简单效果。而形体训练是集体育与艺术为一体、融体育锻炼与艺术修养为一身的运动项目。形体训练不但具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锻炼,改善形体,形成优美体态,而且由于配合优美的音乐进行动作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之下去获得身心地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一种快乐学习的效果。形体教学还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指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利用形体教学的审美、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学到形体知识与锻炼方法。

3设置形体训练课的主要原则

3.1系统性原则形体训练的目的是要改善学生的姿态、气质。这种改变在时间上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内容上需要人文素质的提高。所以在设置形体训练课时,要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形体训练有所了解和认识,获得健身、健心、人格培养等多方面的知识,就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2针对性原则课的内容设置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灵活地选择课的内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高校学生的需要。编制形体训练课时,要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和习惯出发,并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等,既让学生进行了身体锻炼,又让学生陶冶了情操。

4设置形体训练课的核心内容体系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查阅教育学、教学论、训练学、科研方法等书籍和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以及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具体特点和形体训练课教学的培养目标等,并通过专家访谈和专家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笔者多年的形体训练教学实践,认为形体训练课的教学内容设置应包括理论和两大实践部分。

4.1形体训练课理论部分内容形体训练课在理论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在纯粹的理论学习上,应当把理论与技术及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的引导,将理论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自然地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技术、技能的学习中,同时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习惯,自主的将较为抽象的纯理论变为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加强学生技术及技能的学习。理论内容主要包括:形体训练的概念和价值,形体训练的的生理解剖特点和注意事项,形体训练的教学方法与练习场地,形体训练音乐的特点和选配。

4.2形体训练课实践部分内容形体训练技术部分的内容是实现形体训练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的关键在于系统性和合理性。为了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控制力和表现力,增强人们的可塑性,形体训练设计了各种富有针对性的基本训练动作来改善形体的原始状态。以自然协调优美的身体动作作为运动手段,来展现此项运动特点的项目。该项运动的基本部分主要是各种基本技术动作。包括形训、力训和身体素质练习三个部分。形训主要是是针对身体各个部位的形态、位置及动作进行的路线,进行科学的训练,使身体各部位更加的协调和灵活,对动作路线及动作方式加以控制和规范,从而获得优美的体型和姿态。

实践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身体各部位基本位置练习,身体基本姿态练习,身体基本素质练习,芭蕾手位、脚位,把杆练习,基本步法、舞步,舞姿组合(波浪、跳跃等),民族传统舞的基本动作,健身健身操,瑜伽基本动作等练习内容。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4

【关键词】高职高专体育保健经络腧穴学教学改革实践反射疗法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19-02

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大众自身健康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这使得对体育保健的关注度也呈现逐步升温的态势,《经络腧穴学》课程在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当中的普及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对相关的专业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做到对客观实际的有效结合,还应该做好《经络腧穴学》相关知识的教育,从而让学生做到对《经络腧穴学》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真正掌握,则可以通过对《经络腧穴学》体育保健的知识的充分运用来对反射疗法、休闲保健、康复保健、美容美体与芳香保健实践进行自觉指导,结合当前社会对于体育保健人才的客观实际需要,通过对《经络腧穴学》课程所做出的探索性和常识性的改革,这样在体育保健专业教学实践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优化教学内容

《经络腧穴学》这门体育保健课程有着特别广泛的涉及知识面,其中也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教师要通过这有限的时间内讲授完该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要让学生达到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技能,这关键是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做到对应用基础理论知识的突出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经络腧穴学》的基础理论课则把握的度为够用和必需,确立教学重点为强化应用和厘清概念,为后续课程《保健推拿学》、《反射疗法学》、《筋伤学》、《运动创伤学》和《社区全科保健》等实践应用教学课程做好铺垫。

一方面确立教学内容将职业能力需求作为导向。由于体育保健专业《经络腧穴学》课程教育应该将着力点放在能力本位教育上,这不仅要求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做到掌握,还应该要让学生在今后长期的反射疗法、休闲保健、康复保健、美容美体与芳香保健实践过程当中具备基本的更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让学生做到向他人传授和讲解体育保健相关知识的能力。这从体育保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看,使其知识结构更合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立足可接受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把《经络腧穴学》这门课程分为基础、提高和应用三大模块。基础模块为基本概念,提高模块为进行经络腧穴的相关应用方法,应用模块则为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实习内容。

另一方面确立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在对于体育保健《经络腧穴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以反射疗法、休闲保健、康复保健、美容美体与芳香保健服务作为切入点,把握住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并且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对于基础模块则应该把握够用和必需的度,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厘清概念和应用强化。而由于新的保健知识、理念层出不穷,一般教材都很难紧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为有效对学生视野的开拓,则应该在教学当中尽一切可能向学生介绍一些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

二、改革教学方法

《经络腧穴学》这门体育保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并且还有这比较强的技术性,所以教学方法要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对知识的积累。

一是作业合理布置。反对学生在对作业完成只是机械性的抄写,这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意义有限。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当中,则应该选取诸如:“怎样理解经络腧穴物质性和临床应用的科学性”、“怎样理解腧穴名称的医学意义”等一些具备实际意义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后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或相互讨论,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分析问题综合多学科知识、独立思考和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为走向工作岗位后继续提高奠定基础。

二是巧妙设置问题,做好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灵魂是问题设置,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来的问题应新颖并能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则在思考、讨论中启发,而达到掌握知识和问题解决的目的。例如,学生在没有开始临床或社会服务应用前,要记住腧穴的位置和属经都比较困难,老师可以把同一经络的腧穴前后联系起来,把腧穴与解剖位置联系起来,为学生设置问题:如何找出趣记的方法。阿坝师专体育保健专业老师还因此而整理出版了《腧穴位置与属经的趣记方法》的小册子。

三是授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对讨论式、启发式、讲授式等多种手段的结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加强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把经络腧穴的知识贯穿于反射疗法、休闲保健、康复保健、美容美体与芳香保健服务的事例当中,从而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当中对知识的掌握。这样不仅仅使得授课显得更为生动,而且还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加深。集中讲授重点内容,而使用课后自学、课内集中让学生对上讲台讲解讲授非重点内容;具备比较强实用性的内容,则使用讨论法以便让学生加深理解课程内容。

另外还有在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教学示范手段形式多样,加强师生交流,师生角色换位等教学方法尝试,都不同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做好实践教学,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针对《经络腧穴学》这门体育保健课程具备比较强的实践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则始终做到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做好实践教学,做到理论和时间的有效结合,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利用人体模型。为增强学生对《经络腧穴学》这门体育保健课程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则可以充分利用人体解剖模式与针灸铜人模型,通过这些人体模型的使用,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认识腧穴的解剖位置与针刺层次,将学生的理论指导实践。

二是注重人体自身腧穴定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做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则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体自身腧穴定位,这样学生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不受到空间的局限,都可以对《经络腧穴学》这门体育保健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实践。

三是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有足够的见习机会。为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对经络腧穴的应用能力,学校可以大力加强校外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机会,而让学生在足够多的见习机会的实践当中,使其反射疗法、休闲保健、康复保健、美容美体与芳香保健服务能力的有效增强。

四、利用学生社团,有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经络腧穴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上课学时是有限的,可是所要讲授的内容比较多,教师要让学生在这有限的时间当中做到对丰富知识的全面掌握,这其中具备一定的难度。而了解到当前大学生有着丰富的课余活动的特征,为有效对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我们学校通过校内〇丨华·健道美道协会组织,在课余时间开展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做到对体育保健知识的掌握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一是开展专门性健康知识竞赛或保健技能比赛。在对课程开展的中后期,为有效巩固课堂知识,以学校团委和〇丨华·健道美道协会组织,把不同专业分成专业组和业余组来开展专门性知识竞赛或技能比赛,学生们在积极抢答或技能展示的过程中,把内向的学生也带动了起来,也向别人证明自己对经络腧穴知识的掌握。这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广泛欢迎,这样也对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突出。

二是开展专门性讲座。教师在课堂学习空闲时间,可以让学生自己对主题进行选定,准备材料,通过校内〇丨华·健道美道协会组织在专业内部举办专门性的讲座,比如以经络腧穴与反射疗法、休闲保健、康复保健、美容美体与芳香保健等方面关系为内容进行探讨。把经络腧穴的相关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从而将体育保健的魅力进行展示,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做到对学生视野和知识面的有效扩展,做到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三是组织开展操作实训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组织,通过校内〇丨华·健道美道协会组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兴趣小组实践活动。协会会员于每周星期三晚上7:00-9:00在体育保健实训中心开展反射疗法技能训练(经络腧穴的具体应用训练)。同学们相互学习,交流心得体验,共同提高。协会活动把不同专业的同学聚到一起,有利了专业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提高了技能训练的效率,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也有效提高校内师生的健康认知。

我们还通过校内〇丨华·健道美道协会组织,协会的利用,组织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调研大学生的体育保健状况,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后形成调查报告。通过多彩丰富的校园活动的开展,来对学生对方面发展的客观需求的满足,让学生的实践愿望和认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五、考核方式做好灵活多变

对于期末考试突击的想法进行转变,让学生重视学习过程,有效结合考和学,在课程教学之前,明确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的比例和构成。传统的考核一般包括理论和实践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可以表现为试卷、口述等,而实践又可分目测、体测等方式。自学完成作业、出勤率、小论文、口试、期末考试。除此之外,如果学生某一项特别突出,还可以进行加分。这种考核方式的实施,可以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思维和学习模式打破,将关注重点由结果变为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得到提高。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推荐一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频评定法”。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学生佩带手机已经普及,而且绝大多数的手机都带有较高像素的录像功能。据此情况,我们进行实践考核时,要求学生在自己描述某一经络和其中的腧穴时,一边操作一边讲述此经络的循行,主治功用,或者描述腧穴的解剖定位、针刺层次及临床应用等,并由其同学把这个过程录下来。录成视频后,如果学生觉得表现不满意还可以重录,值到自己满意为止。老师把学生录成视频收集并时行评定,评定不过关的还可以让学生再录。这样的评定方式,既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还能锻炼学生的专业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旁观自己表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有利于其改进提高;并且,这种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创新能力。当然,在对学生录成的视频进行成绩评定时,也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客观评价方法。

六、课程改革与实践效果分析

在对一定时期的实践之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比较好,学生能把经络腧穴的知识应用于后续课程如《保健推拿学》、《反射疗法学》、《筋伤学》、《运动创伤学》和《社区全科保健》等的学习实践中。

一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在改革之后,让学生能够积极去思维,饱含强烈的动手愿望,营造出融洽的课堂气氛,在课后学生也能积极主动的和学生对于在学习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让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二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当中,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着启发引导的作用。在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都感觉训练和提高了自己的独立学习、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口头表达文字表述能力等。

三是增强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能力。在这门课程完了之后,通过见习实践,让学生有着完整的了解体育保健课程体系,让学生有着一次全面锻炼的机会,有效提升反射疗法、休闲保健、康复保健、美容美体与芳香保健服务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实习在信息反馈结果显示,在实习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并且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参考文献:

[1]张素珍,沈步乙.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及学制改革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02)

[2]谢军,吴初竹,李学武.用当代人才观指导体育课保健康复专业课程改革[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04)

[3]李荣源,辛振璐,常建华.民族地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体育保健与康复方向本科教育现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5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2-0028-0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诉求。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的热情越来越高。如何使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科研的有效性,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为此,秦皇岛市在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的《提升域内中小学教师科研素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中,着力对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提供指导,并重点对教师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操作模式和操作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教师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驱动力,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与专业研究者的学术研究具有不同的性质。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目的在于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目的。通过学习研究,我们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教师教育科研源于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遇到的疑难或困惑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主要就是要研究教与学的行为。通过研究,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己的实际情境和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用研究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是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钥匙。当教师的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当研究的内容与教师已有的经验紧密相联时,教师就会充满研究的渴望与激情,研究中思维的灵动就会增强,研究中投入的精力也会增多,教师教育科研才能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持久生命力。

(二)教师教育科研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堂教学,教师如果离开课堂教学去搞教育科研,不仅会加重自身负担,所谓的研究成果也会变成空中楼阁。教师教育科研只有符合自身的实际水平,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才会有能力研究,有经验和教训可探讨,并能使研究的心得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只有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教师教育科研要依托有效的校本教研

教研是科研的基础,是科研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要通过有效教研来促进。科研需解决的问题或是需实践检验的感性认识、相关理论,可以以教研的形式来展开研究,把科研中的理论、感性经验作为教研主题,依托“集体备课”、“课例研究”、“主题研讨”、“反思交流”等活动,把科研和教研结合起来,把科研和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教育科研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科研问题教研化,课堂化。

二、教师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模式

在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了教师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的“研教同步主题式校本科研”操作模式。“研教同步主题式校本科研”操作模式,是以教育理论为指导,直面教师的教学工作需求,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炼、上升、转化、确立为校本研究课题。通过教育科研与教研联动式主题活动,将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整合起来。“研教同步主题式校本科研”操作模式,是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采用问题导入式的“五步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方案――实践方案――成果总结。五步研究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提出问题

学期初,由学科教研组长组织学科教师交流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将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分类、筛选,将问题或困惑中具有共性且又是亟需解决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提炼、转化、上升为研究课题,由学校确立若干个校本研究课题,由学科教研组或年级教研组组织实施。这样从教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中生成的研究课题,才切合实际,操作性强。

(二)分析原因

明确问题,并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提出改进的策略。调查法是明确问题、分析原因的重要手段。调查开始前,要作好充分准备,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然后选择调查对象,确定好研究的样本,做好调查的基本框架,在基本框架上规划调查的纬度,在纬度的基础上设计调查的题目。科学、完善的调查题目是提高调查结论准确性的保证。

(三)制定方案

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和制订改进方案。研究方案中要明确每一时段内要完成的研究任务以及要采用的具体措施。

(四)实践方案

教研组(或年级组)全体人员参与。在这期间,贯穿研究始终的活动包括:

1.学习。围绕课题研究安排理论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课改理念;学习已有的相关教学成果。

2.集体备课。教研组(或同年级学科组)围绕研究课题,按照“确立课题――确定主备人――分工准备(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跟踪检验)――课后交流反思――二次备课――资料保存”的程序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究。集体备课研究时要关注并落实研究的问题。教学目标要体现课题研究的专题性和实证性;教学内容应切合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向,具有针对性;方法上要注意把教学过程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呼应课题研究的问题;同时要注重资料积累,制定研究记录表。

3.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开展的专项研究。研究过程按照确定研究的课题――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观察(上课与听课)――教学行为反思(评课研究,即围绕研究问题,分析具体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提升,发现新的问题)――初步提炼、总结研究成果的程序开展。

4.课堂实践。一是教师要带着研究的问题进课堂,将每节课都上成课题研究课;二是举办课题研究课的公开教学活动,运用“同课异构”、“一课多上”等形式进行课堂实践研究。

5.主题研讨。将研究课题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研究子课题,提炼、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6.研究交流会。研究交流会是课题组成员及时解决研究中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汇报交流在课题研究中做了什么工作,讨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好下两周的研究工作任务。

7.课后反思。带着研究的问题走进课堂,将反思贯穿于研究过程的始终,带着研究的心态进行课后反思和阶段性反思,它是教师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是汇总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智慧的基本手段。

实践过程中,要广泛收集各种反馈信息,课题组及时进行交流研讨,并据反馈信息调整方案,再行实践。

(五)成果总结

对研究的全过程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对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和发现的规律进行深入的研讨,通过对课题研究全过程的回顾、梳理、反思、审视,探索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对研究问题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研教同步主题式校本科研”操作模式,将教师教育科研植根于教师教学实际,与教学、与课堂、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密联系,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炼为研究课题,确立为校本课题,并以校本教研为载体,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上”、“理论学习”、“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进行课题研究,运用校本教研的方法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使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来源于教学实践,研究过程指导教学实践,研究成果服务于教学实践的良好态势。

三、教师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的操作策略

实现教师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有效、有机结合,需要把握如下策略:

(一)重问题、重实效――“小、真、实”的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任务

教师教育科研必须以实际应用为主要目标,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分解课题研究目标,落实研究任务,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更富有本校特色。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倡导教师课题研究的“小、真、实”。

(二)重教学、重常态――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重心

课堂是教育教学诸多热点与难点的汇集场所,是教育教学问题的原发地。绝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来进行。其实,用科研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就是教育科研。因此,中小学教师在进行研究时,应以教育中心环节的课堂为研究的主要阵地。以“课例”为载体,将课题研究渗透、融入到教学全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使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成课堂实践和科研实践。

(三)重实践、重反思――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教师教育科研要把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把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边研究,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使整个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自省、归纳总结和自我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是反思实践与学习研究有机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应以案例、反思为抓手,以课堂实践为归宿,促使教师关注问题、改革探索、冷静思考,将读书、实践、写作相结合,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四)重合作、重交流――同伴互助研究是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有效组织形式

教师教育科研是在一种合作、对话的情境中进行的。同伴互助研究是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的有效组织形式,在以教研组或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的同伴互动研究中,教师们用开放的心态彼此发现、彼此交流、彼此接纳,使教师在思维的互补、智慧的交融、工作的合作中,既贡献自己的智慧,又吸收别人的智慧,收到双赢的效果。

(五)重积累、重提升――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重要目标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做教育科研的有心人,经常总结自己的经验,并使经验得以上升为理论,上升为规律性的东西。每个研究课题在研究总方案统领下,形成若干子课题,每个教师每学期要制定一份课题或子课题实施计划,每个参研老师要记录研究数据,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案例和论文,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课题研究展示课,以此来促进参研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将会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李倡平.教育科研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关注点;“十一五”;“十二五”

作者简介:王立哲(1972-),女,吉林榆树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及科研管理;张永华(197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分院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及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9-0091-02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服务于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工作也空前活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公布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类课题以及2007-2010年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类课题为例,对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概况

(一)立项数量

《全国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教育科研分为14个领域和方向,职业教育研究是其中之一。“九五”、“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共计57项,[1]“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类的有69项。另外,从2007年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开始合作实施“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从2007到2010年四年间,获得批准立项的职业技术教育专项课题共计97项,其中,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的研究课题有77项。

(二)具体内容

1.课题研究类别。课题共有5大类别,其中国家重点课题3项,国家一般课题17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00项,教育部规划课题12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14项。

2.课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体现在6个方面: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职业教育史研究20项,职业教育宏观的政策、战略研究32项,职业学校管理研究60项,职业院校教师教育研究11项,职业教育比较研究10项,课程与教学研究12项。

3.课题研究单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类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的研究单位有: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院所、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以及各级各类职教学会。从趋势上看,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的一线教师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科学研究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这也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课题研究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及、其他教育等要素发展关系的宏观层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模式、办学形式、办学层次等方面的中观层面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培养、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微观层面研究。[2]

数量分布显示,“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从早期注重宏观层面研究逐渐转向兼顾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研究,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尤其是在建设部级示范校的实践过程中,有关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方法、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学生管理、毕业设计与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指导、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产生了大量而有影响的研究报告、论文、著作、课件、教具、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成果,为教育决策、学院发展和教育实践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二、“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更加关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前沿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更加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合,研究成果丰富,影响广泛。同时,大部分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过程规范,研究方法适合,研究成果具有新意。“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一种教育类型能够持续运行下去并取得公认的较好效果,必然有相应的办学模式与机制作为可靠的保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股份制办学模式、连锁式办学模式、境外合作办学模式等多种办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从2008年开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与此有关的课题有17项,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实践办学模式研究》、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服务型集团化公司制办学模式改革研究》、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研究》等。

(二)高职院校管理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由于起步较晚,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十一五”期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重心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院校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上来,其领导体制、组织结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改革以及遇到的问题,让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院校管理研究,与此有关的课题多达60项。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师资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问题始终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研究热点,如: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培养模式研究》、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高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

2.示范性高职院校研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示范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如: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农村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4.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标准研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高职院校专业理论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系研究》等。

5.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管理模式研

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实证研究》、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整合与运营》等。

6.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2010年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等。

7.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研究。如: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2009年国家一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试分析研究》等。

8.就业与创业教育研究。如:2010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五年制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等。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学习借鉴了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体系,与此有关的课题有17项。

1.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改革研究。如:2009年国家一般课题《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型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改革研究》、2009年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教学实施研究》等。

2.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如:2009年教育部重点课题《借鉴德国职教模块化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研究》等。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也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比较重要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关注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涉及中外、海峡两岸以及我国省域范围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职教改革、职教竞争力等方面。

三、“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研究力量单一

一些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题,涉及的领域会比较宽,需要研究机构、科研院所、专家、一线教师、企业、行政机构之间横向合作。在课题申报时负责人会顾及这个问题,研究队伍写得比较全面,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是谁申报谁完成,其他重要力量介入明显不足,这也直接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二)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实证研究,影响、推广价值有限[4]

一些课题缺乏实证研究,研究过程数据不足,缺乏说服力。另外,有的课题明显缺乏案例研究,结论缺少材料和论据的支持,研究的对策建议较为泛化,缺少针对性。

(三)研究结论缺乏新意

有些课题虽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缺少相关的政策研究,整体流于一般。有些课题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四、“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关注点

(一)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办学活力不足,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教师队伍的数量、素质与结构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不高;专业教学团队中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例不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评聘制度尚未建立。

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亟待建立,以举办者为主的多渠道投入得不到保证。[5]

(二)“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为高等职业教育未来5年发展确立的主要任务有10项:

1.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

2.形成规模适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3.建立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4.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5.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6.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体系。

7.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8.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9.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

10.营造政府统筹协调、行业企业责任共担、社会认同的良好环境。

(三)“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关注点

1.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这是整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定位。示范校、骨干校建设;规范化办学;增强高职服务能力和就业能力等问题值得关注。

2.提高办学效益。加大投入是必然趋势,但投入的钱是要见成效的,这钱应该花在哪里,怎么花,需要研究。

3.中高职衔接问题。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高职在招生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怎样做好衔接和协调。

4.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目前,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增强高职院校对企业的吸引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机制等问题。

5.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问题。目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素质、数量、结构不能完全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培训模式、培训方法、校际间教师相互交流机制、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等问题。

6.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研究。

7.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研究。高职院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面向社会全面开放教育资源等方面。

9.提高国际化水平研究。输出培训、海外办学、吸引海外学生来华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和教学资源等研究。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7

一、本课题的依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构建已经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已发展成为一门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运作方式与方法的独立学科。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毕竟又是一门与多个学科在培养目标、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共同与相似点,并以多学科为载体和实施途径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所以,综合实践与不同区域,不同教学资源条件下的多学科实践活动的整合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体育是全日制大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体育课及与其相关的体育活动为大多数中小学生所喜爱,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这些相关的体育活动又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户外的群体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因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群体性和社会性。事实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广大体育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与体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已占据学生个体实践活动的重大份额,特别是后奥运时代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广泛参与更是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实践的舞台。体育学科教学与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已经呈现出一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我们又不能否认学生们的体育实践活动毕竟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状态,作为一种有着完备的系统的理论为依据,有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为依托,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具体的操作方式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活动形式尚不够成熟,尚待进一步深入实践和系统研究。《综合实践与体育课整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两学科在培养目标、学科性质、特点、方式方法方面的共同和相近点达成两学科的有机融合,使体育课与社会综合实践课课程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达成两学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目标:一方面使综合实践课借助体育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实现综合实践课相关的课程目标;另一方面又使广大中小学生借助社会综合实践这个平台,把有限的体育课教学,向广泛的校园群体活动领域和无限的体育社会实践领域延伸,使广大学生获得更多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在达成强身健体益智目标的同时,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得到培养,以创新精神、合作和竞争意识为主导的体育实践能力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一整套为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体育教育教学与实践的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解决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实践活动开展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使之更好的为新课程改革服务,以成为当前学校体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本课研究的条件

课题的保障条件(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的学术水平、完成课题的条件等)

1、本课题得到白山市教育研修院杨国华(体育教研员)、贺永军(综合实践教研员)两位学科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将为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支持。

2、近年来,我县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长足发展,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科整合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课题研究占据大量内容详实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绝大部分成员,来自体育及综合实践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相应的课题研究经验,他们熟悉课题运作方式方法,能够很好的把握研究的方向和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本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条件。

3、课题组长,中学高级教师,师大体育、政治双本科学历,曾于2007年在长春接受过省级综合实践活动培训。该同志是我县省级骨干教师,我市中学体育学科带头人,省、市体育“十佳”教师和我县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他曾任实验小学、靖宇三中体育教研组长,具有二十余年的体育教学、校内外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经验和主持(或参与)多个省市体育教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他的教学论述和文章有十余篇在《中国学校体育》、《吉林教育科学》、《吉林体育科学》、《白山教育》等部级、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4、进修学校对课题研究极为重视,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他们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设备、人员和时间保证,提供充分的科研指导和财力物力支持。

三、本课题研究的问题

(一)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必然性研究;(二)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可行性研究;(三)对体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策略即整合的方式方法的研究;(四)对整合效果评价的研究。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形成关于农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体育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2、形成体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形成关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系统表述。

3、指导中小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是:

(1)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证体育与综合实践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索综合实践与农村学校体育学科整合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3)运用实验的方法论证和检验学科整合的效果得出最后的结论。

(三)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是:站在促进广大中小学生全面均衡发展的高度,以开放的胸襟,前瞻的眼光,积极的态度,立足于本地区体育教学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以两学科所具有的共性为切入点,谋求两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使之实现最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发挥整合优势,最终达成两学科共同具有的学科教育目标。

突破学校体育重体育课教学轻学生体育实践活动的现状力图通过与综合实践学科的整合,构建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科体系,引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体育实践行为,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活动质量,使之真正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发挥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学科教育目标。

五、本课题的研究阶段

本课题计划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2010年4月—2010年7月)

(1)深入学习总课题相关文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子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工作;明确课题研究基本方向和重点内容,制定课题研究的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人员分工。成员包括,学校相关领导、综合实践教研员、体育教研员、实验校综合实践课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其他相关统计和信息技术人员;组织开题会议。

(3)组织实验教师的培训,使参加课题研究的领导和实验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4)搜集和整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筹措课题研究必须的资金,购置必备的体育实践活动所需器材,印制各种调查表格。

(二)实施阶段(2010年8月—2012年7月)

(1)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和实验基地,对实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实验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实践活动原始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组织各实验学校、实验班级和学生的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对实践过程获得的理论认识、方法和经验进行整理归纳,在科学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得出初步结论。

(3)通过实验的方式论证和进一步完善综合实践与体育课整合的策略,形成相关理论。

(三)总结阶段(2012年7月—2012年8月)

(1)系统归纳和总结综合实践与体育学科整合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撰写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

(2)整理有关实验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的迎检、验收和结题工作。

(3)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转化。

六、本课题拟定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

1、形成关于农村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丰富综合实践课的课程内容和结构。

2、指导中小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农村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3、形成体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纲要,形成关于体育综合实践活动方式方法的系统表述。

七、课题组成员

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织机构及分工:

(一)学科专家指导:杨国华(学科专家、市教育研修院体育教研员)贺永军(学科专家、市教育学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负责课题研究体育及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理论及实践活动指导。

(二)课题学术指导:潘景胜(教育专家、进修学校校长)、王元德(教育专家、进修学校党委书记),负责课题理论研究与实际运作的学术指导。

(三)课题负责人:

吴岩,课题组长、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负责课题的统筹、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及与总课题组的联络工作。

(四)课题组重要组织机构:

课题组下设体育教师培训、课题实验、课题联络组和信息采集与数据统计四个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教师培训组:邱军、王乾、王彦军分别负责小学、初中、高中体育实验教师运动技能及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方式方法的培训工作。

课题实验组:

乡村:张建新、徐树仁、吉华、王作军、房起成、鄂润泽、仲卫军、张大伟等

城镇:杜明禧、李克军、李志刚、王宏伟、王志刚、郭永刚、胡翦飞,杨吉涛等

上述为各实验校(学区)体育教研组长、市县体育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负责课题实验活动在本学校(学区)的组织和实施。

课题联络组:杜明禧、姜永波、王亮负责课题组与各实验校(学区)及各实验校(学区)之间的联络和沟通。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8

赖天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课程改革需要研究什么?总的来说就是要研究为什么要改革和如何进行改革。前者主要是课程改革的动因与目标问题,后者主要是课程改革的方法问题。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需要研究如下一些具体问题。

首先,需要研究社会发展的需求

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人才培养有不同的要求。改革开放前社会需要培养工具型的人才,改革开放后社会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不同的人才培养需求,就需要有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内核。要进行课程改革,就必须深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课程暴露出来的问题,学校教育需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涉及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课程改革具有奠基和导向的作用。

其次,需要研究体育课程改革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就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课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深入研究体育课程改革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原有课程在哪些方面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必须改革;在哪些方面还有可取之处需要继承。这个问题应当研究清楚,并能求得基本共识。该否定的东西就理直气壮地把它否定掉,该肯定的东西就旗帜鲜明地将其肯定下来,以免在一些问题上引起不必要的争论,各执一端而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当我们对原有课程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之后,改什么的问题也就基本清楚了。

第三,需要研究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必须研究和学习世界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先进的教育思想、新的课程与教学理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对教育实践发挥过积极的作用,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对教育实践产生过消极的影响,同样也有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它们都经历或必将经历发生、发展与被取代的过程。即便是当今被认为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与课程学习理论,同样也都存在其先进性与局限性。研究清楚其来龙去脉,优点与不足,以及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之后,我们就可以正确地择其长者而行之,避其短者而弃之。

第四,需要研究中国的国情

课程改革要放眼世界,学习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但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免食洋不化,引起水土不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要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为此,体育课程改革也要认真研究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教育的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特别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生的体育基础与体质健康状况等。吃透了国情,特别是学校体育的实际之后,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就能做到“洋为中用”,通过改革构建起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新体系。

第五,需要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与学科特点

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方法与评价都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如增进学生健康的课程目标,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的课程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学形式,必须承受一定运动负荷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环境、教学规律、组织教法等等,与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根据体育课程的性质与学科特点,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课程理念和基本要求,是搞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

第六,要随时研究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

课程改革并非是以课程标准的制定为最终目标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当课程改革进入到新课程实施之后,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课程资源不同,做法不同,因此取得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随时研究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一切新情况,及时总结与推广先进的经验;认真研究出现的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加以解决。这是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不可或缺的。

第七,要研制体育教学质量标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评价课程改革的核心指标。由于当下对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标准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同样一堂课,有的人认为上得好,教学质量高;而有的人却认为上得不怎么样,华而不实。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对课程实施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应当由权威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门研究,并将其研制的标准作为学校体育专项督导和有关部门、团体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以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不只是少数专家与学者的事,而需要广大体育教师、教研员、学校体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他们身处第一线,最了解实际,对改革的体会最深,最有发言权。只要我们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团结一致,共同参与,群策群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一定能把握课程改革的真蒂,推动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毛振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

体育课改要求什么样的研究这个问题很重要,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如何通过行动性研究不断地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并不断地提高自己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如果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没有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出现,没有教学研究方法的进步,那么这个体育课改也必定不能称为成功。我认为,当下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以下10个方面亟待进行开展和有所突破的研究,这些研究直接关系到体育课改是不是能有实实在在地进步,关系到体育课改是不是能够成功。

第一方面的研究:体育学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这是一个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核心问题。体育既然是个课程,就不但要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还要明确教多少,而最为重要的是要明确“要教到什么样的程度”也就是“将学生教成什么样”。体育学科人必须能够清楚地“画出”(描述出)所要培养的“理想的体育人像”(具有基本体育能力的学生像,也是要达到的体育目标),而且这个“人像”应该是可以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来表述和表示的,是可以测量的,当然也还一定是在当下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体育教学条件下可以实现的体育培养目标。本文在此提出一个这样的“人像”,供大家参考(表1)。

从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体育学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课题下包含了许多我们亟待研究的内容,值得广大体育理论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们进行探索。

第二方面的研究:什么是“会”的研究

体育课现在面临着“十二年什么都教不会”的重大困境,各种原因是课程设计者和体育教师们至今对很多运动项目的“会”还说不清楚,因为不知道什么是“会”,当然就不能“教会”,这是体育学科的紧要研究课题。笔者现在在北师大教公体课的游泳,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并观察学生们的表现,我现在基本可以表述出游泳的“会”,在此提出供大家思考(表2)。

但是,游泳这个运动是“‘会’和‘不会’有着比较明显区别的项目”,而那些“‘会’和‘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运动”呢?如篮球的“会”是怎样的呢?乒乓球的“会”是怎样的呢?武术的“会”是怎样的呢?健美操的“会”又是怎样的呢?还有,健身的“会”是怎样的呢?观赏的“会”是怎样的呢?等等等等,应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太少太少。在此,为了引起大家的研究兴趣和启发,笔者试着根据自己的观察(注:我的办公室下面就是北师大的篮球场)将自己最不擅长的篮球的“会”大胆地描述一下,供大家争论和批判(表3)。

如果,我们在体育新课改中依然没有对各个项目的“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研究的突破,那么,体育课程就依然没有科学的基础,体育课程改革就依然难有正确的方向,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就只能在概念的创造、说法的转换、目标的扩张和教法的简单变化中打转转,当然,当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第三方面的研究:科学的运动技术教程的研究(大单元教学研究)

科学的体育教学过程的研究或者说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多少年过去了,好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主要原因是运动技术的“学理”研究基础太薄弱了。今后,如果科学的运动技术教程的研究有了突破,那么,诸多的体育课程和教学难题就会容易得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订也就容易得多,各个学段的教学计划的制订也就有了科学的依据,各个项目的单元设计就有了明确和坚实的依据。而且,科学的运动技术教程的深入探讨也必将激活体育“学理”的研究,从而形成“教程”“教法”和“学理”之间相互促进,互相激励的研究新局面。

第四方面的研究:创编实用的健身方法的研究(“课课练”内容的研究)

体育课堂教学条件下的学生体育锻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课练”,面临着三个矛盾:一是体育锻炼与运动技术教学之间发生冲突;二是体育锻炼内容难以让学生感兴趣;三是课中身体锻炼的科学性问题。第三问题中又可细分为“体育锻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问题”和“如何既锻炼又不影响下一节文化课”两个下位问题。但无论是上面的哪个问题,都最终与“挖掘兼有健身性、安全性、趣味性、集体性的‘课课练’内容”的研究工作有关,如果这个研究做好了,体育课堂中的锻炼就必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当然学生的体质也会有明显的增强,随之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也会有新的突破。

第五方面的研究:体育知识点的积累和筛选的研究

体育学科一直标榜:一定要,也一定能教会学生“体育与健康(或卫生)的基础知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大量增加了以知识和理解为基础的“身体健康”“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运动参与”“体育理解与运动观赏”等诸多新目标、新要求。但是,至今为止体育课程应该教多少知识?这些知识是怎样被选出来的?各种知识的比例是怎样的?这些知识的难度又是怎样的?是知晓性的还是理解性的?这些难度是怎样确认的?这些知识是怎样排列在体育课程中的?这些知识的习得是怎样被考核的?等等众多问题都还很不明确。有关这些问题基本上还没有像样的研究,可以说就是个空白(这也说明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还没有触及实际问题和真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研究,也是很难期待体育课改能获得实际的进展和成功。

第六方面的研究:运动安全和安全教育的研究

现在威胁体育课程教学发展与改革一个最重要的客观因素就是运动的安全和责任问题。但是,面对这个问题,不少体育教师采用了消极退缩的态度与方法。一是跟着校长拆除了所谓具有“安全隐患”的体操设施;二是尽量躲避着各种有危险的体育教材;三是面对直接领导以外的外人发发牢骚(因为很多教师还不敢向直接领导提意见和发牢骚)。其实,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体育教师应该是有所作为的,也是必须有所作为的。这些作为可能就是从实际的研究开始的,因为我们如果不研究,不摸清问题找到原因,就无法找到有用有效的对策。如我们可以进行以下10个方面的研究:(1)学校运动安全事故的现状与事故的分类的研究;(2)对体操等安全隐患较多的运动保护帮助方法的总结开发;(3)对既能有效健身又安全的活动内容进行开发的研究;(4)让学生循序渐进锻炼,增进身体安全能力教程的研究;(5)对学校场地器材进行规范性管理的制度与方法研究;(6)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教材的研究;(7)与家长和其他学科教师互动,共同管理学生运动安全的方法研究;(8)体育教师必备的安全保护和紧急救护能力的内容研究;(9)完善学校运动安全的保险制度研究;(10)与社会力量协同整治校园运动安全“校闹”现象的研究。

第七方面的研究:道德品行教育内容与方法的研究

体育学科一直自己认为,大概别人也认为:体育是能为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行的培养做出独特贡献的。但在现实中,体育、体育人以及体育课程又往往被人与“野蛮”“粗鲁”“莽撞”“低俗”“无知”“邋遢”等联系在一起。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与学生道德品行有关的培养目标,以试图扩展体育的教育目标,提高体育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方面的实效性。但是,只有良好的愿望或一味地增加目标,并不意味着体育培养道德品行就能立竿见影,其实,在这方面研究还太欠缺,还有许多的事情值得研究。如:(1)有许多需要进行教育的体育课堂场景要发现,要总结;(2)有许多的教育概念要分析,要琢磨(如司空见惯的“意志”“集体意识”“组织性”“自信”等就其实还远没有被理解清楚);(3)有许多有效的道德品行教育教材要总结,要积累,要加工;(4)相反,有许多的体育不道德、不文明行为要分析,要找原因;(5)有许多无效的教育方法要归纳,要剔除;(6)当然,体育教师身上的那些不能以身作则的行为也要发现,要指出。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研究清楚,体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行就是一句空话,体育课程标准中那些道德品行的目标也就只能永远干瘪瘪地停留在体育教师的教案之上。

第八方面的研究:如何兼用善用表扬、批评以及惩戒方法的研究

这是一个与第七个问题密切相关的教育方法学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实际问题。在前一阵体育课改实践中,由于某些学者盲目地提倡了“体育教学要温情化”,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只能有表扬,不能批评的偏颇做法和不良现象,对学生的表扬还出现很过分甚至是肉麻的现象。相对“只表扬不批评”更多地出现在体育教学的公开课中和某些体育学者的课改言论中,在常态的体育教学和教育实践中,错用表扬与批评,以及滥用批评和惩戒,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为教学的温情化的滥用表扬”和“因教育无力而滥用批评惩戒”同时存在,成为体育教育中的“毒瘤”,严重地扭曲着体育学科的教育功能,损害着体育学科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开展攻关性的研究,否则体育学科的教育作用就会越来越虚化,越来越没有力量,越来越不让同学们信服并越来越反感。

第九方面的研究: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相融合的研究

体育学科已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十余年了,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却一直没有搞得很清楚。应该说,“体育与健康”关系的不清让体育教师很困惑、很有压力,让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们很着急,也让生物学科的课程专家很迷茫。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到底是“体育为健康”,还是“体育加健康”,还是“体育对健康”,还是“体育带健康”“体育在健康”“体育有健康”,或者还是什么?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讨论和争论都严重不足。在体育和健康的关系充分讨论之后,体育课程还面临着“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如何融合在一起”的方法问题,如何将一个“以身体练习为形式的技术教学”与一个“以知晓性知识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个课堂里,其怎么教?教多少?谁来教?教材怎么编?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怎样互动?等等都将成为新的研究问题。总之,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绝不只是改个课程的名字,增加点健康教育内容,添几个新的健康教育目标就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在新一阶段的体育课改中,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内容融合的问题没能有一个实质性的进步,那么标榜着“健康第一”为第一基本理念的新体育课改,怎么说也不能算是成功。

第十方面的研究:本着让学生体验乐趣,对教学、场地和规则进行改造的研究

这个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一个讨论最多,论文最多,争论最热烈,反响最大,实践最积极,研究群体最具有基层性的体育教学研究问题,但同时也是研究最表浅,最望文生义,实质的结果和体系化的结果最少,错误的结论最多的研究领域。这是因为该研究的本源性问题,如“运动的乐趣的本质是什么”“体育乐趣的内容是什么”“什么是体育课堂的乐趣,其内容又是什么”“热爱运动和热爱体育有什么区别”“在体育课堂中体验运动乐趣的障碍有哪些”“各个类型的运动项目的本源乐趣是什么”“运动的乐趣有没有深浅之分”“如何对待运动中的浅层乐趣”“体验乐趣和运动技术学习的对立和统一是怎样的”等等,还都有太多的研究课题很少被研究,甚至就从未被研究。那么,如何改变我们的现行教学思路和条件,让学生能更多地体验到运动的乐趣,让学生们更加热爱运动,能更加有热情地参加体育课就势必成为一句空话,甚至体育人会把一些简单幼稚的游戏、生活中的用具工具、其他学科的浅显内容、未经文化加工的民间运动原型当做运动的趣味展示给学生,从而降低体育学科的威信,让学生更加远离运动的乐趣,甚至远离运动参与和体育课堂学习。因此,在当前不爱运动,不积极参加体育课,或者是“热爱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学生呈越来越多的形势下,本着让学生体验乐趣而对教学、场地和规则进行改造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研究内容,需要全体学校体育人去琢磨、去发现、去分析、去归纳、去形成理论和方法论,这样才能完成“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体育课改任务。

在总结了上面10个体育课改最需要的研究课题之后,我还想提醒广大体育教师,上述研究绝对应该是“学术性”强的研究(是指研究要看本质,要深入、要科学、要可靠),但决不应该是“书斋式”的研究(是指研究不能是抽象的、没有具体方法的、不可用的、不实用的、从理论到理论的),最好的研究方式是行动研究式的(就是结合自己日常的工作任务,开展有想法的、有探索目标、有研究手段的工作,经过工作后既获得好的工作效果,又获得有价值的研究发现的“工作性研究”或“研究性工作”的方法)。

那么,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应该怎样开展这些研究呢?研究的规模是怎样的,行动性研究形式是怎样的,具体的研究题目又是怎样的?本文举出一些实例供大家参考(表4)。

吴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

回答体育课改要求什么样的研究这个问题,想要达到的目的是:用研究来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以保证课改的顺利实施并取得成功。所以,重要的是要有问题意识,要明确课改中有哪些问题。

课改中遇到的问题,简单的归类,主要有以下四类:

一是影响课改实施的制度性问题

现在,这类问题中,最典型的问题是课时不能按照课标的要求落实。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假设课标制定者当初制定课标时,严格执行课时规定是一个前提条件,那么,现在多数地方课时不能达标,岂不是已经注定课改不能成功。

事实上,课标的制定,是建立在许多理想条件下的。类似的基本问题,如场地器材配置、师资、教师工作量等等,这些条件在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得到解决。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课改中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体育要长期研究的问题。

关于制度性问题,还有一类问题,对课改影响深远。现实的学校教育中,一所学校,不开设体育课、不组织正常体育活动,还没有任何对校长及其管理者的“问责”机制。法规、法律规定不健全、不具体是个阻碍课改的大问题。

二是课标本身的问题

课改的第一要务,是实施新的课标。但是,曾有体育教师说,课标是个“不可执行”的文本。对于体育教师而言,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至少,课标本身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课标“不可执行性”的表现很多,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

第一,2011版的课标,对目标实行了修改,增加了“课程内容”,这样,形成了的“目标与内容结合的课程逻辑体系”,但是,无论是目标体系,还是内容体系,都没有建构完成。因此,完善新课标的目标、内容体系是当务之急。

第二,2011版课标,对目标体系(学习领域)进行了“集约化设计”,即将“五个学习领域”集约为“四个学习方面”,这是进步。但是,存在问题是,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方面,只有目标体系,还没有可操作的内容体系。

第三,评价还是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2011版的课标,明确了课标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核心任务,而不是先前确定的“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课程建设评价”三项任务。但是,如何评,课标没有解决好。

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毛教授在前面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但是,总体上的一个感觉是,不要使评价问题复杂化,应该是简单化。在学校体育改革历程中,我们经过“音乐进课堂”的可喜局面,也痛斥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体育课堂的滥用。

第四,“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等内容增加是否适宜?2011版的课标“莫名其妙”地引进了许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这些内容的引进,不知道是否经过专家论证和实验验证,还是课标专家想当然的思考。这关乎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这种情况,在其他学科,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总的来说,体育教育的总时间有限,增加这些内容,意味着“挤出”原来的内容。

三是课改执行者的问题

课程执行者的主体人群,总体上是指体育教师。作为课标与课堂、学生的中介和桥梁,体育教师是课改的关键。但是,体育教师这个群体,能否承担课标实施的任务,现在看来是个大问题。

就整个教师群体,问题还是相当严重。在新一代教师身上,即工作八至十年的教师,存在的问题非常大。

概括地说,问题有五个方面,即体育教师运动技能水平低下、教学技能贫乏、体育教师职业素养令人担忧、团队融入困难、对学校集体贡献度降低。

我们的一个调查研究显示,在学校领导层次中,体育教师占据重要成分。这是好的体育教师生涯发展的必然,换句话说,是合格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决定了体育教师良好的生涯发展。但是,这种好的现象正在逐步减少。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9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根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教科规办函[xx]16号文件)的要求,今天召开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落实研究方案后,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教育科研是人们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推动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措施。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要点》指出:“要进一步规范课题管理,强化课题管理环节,确保课题的顺利进行,并力争多出精品力作,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效益”。这为加强课题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从目前国内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现状来看,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形式、管理程序,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方面,都明显落后于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资料表明,国内外研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总的状况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少,研究面窄,研究水平较低。在研究内容上:实践性问题研究多,理论性问题研究少;操作性问题研究多,宏观性问题研究少;零散性问题研究多,系统性问题研究少。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加强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理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确定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统一省级教育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建立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且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质量水平,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课题成果的最大的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申报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xx年课题(课题批准号ffbo11495)。课题主持人黄宜锋。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工业,后来从工业部门扩展到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商业、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并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日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最经济的方式让顾客、社会和组织所有成员持续满意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它认为,质量是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概念,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要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等;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是整个组织活动的成果,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通过各个环节的作用,使质量螺旋上升。

这种模式的特点表现为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全组织的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成为全体成员的内在需求——以人文为本的自主管理;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强调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得最优化的效益和效率。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就在于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思路,符合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要求。教育规划课题质量同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课题研究方向的确定,到课题的申报评审、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成果推广这些环节构成了一个系统,课题质量就是在这个系统中逐步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以与课题相关的重要因素——人的素质为中心,随着过程的不断发展,课题质量也在不断适应、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作为一个质量系统,其目标实现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和各环节之间的协调,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因此,必须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全过程的管理。而要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靠课题组成员去实施,都要课题所在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强对课题的管理。因此,课题研究过程比其它任何行业的生产服务过程都更加强调人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建立以全面、全过程、全员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规划课题质量管理体系。

本课题试图以系统科学作理论支撑,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和ipmp项目管理系统理论)为具体指导,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具体实践过程为主

要研究对象,探索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管理的规律,建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体系,并在其试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提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管理水平和效益,从而推动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

探索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对我省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我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改革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我们将当代最新的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结合教育科学规划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在引入、消化、应用这一管理理论的过程中,无疑也会发展和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一是课题由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牵头,研究内容与承担的工作要求相一致,具有联系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研究条件和研究时间均有足够的保证。二是本课题得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有关专家的重视和支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金宝成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熊川武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申纪云、王健、张作功副厅长、张学军院长是本课题组顾问。主持课题的是教科院分管科研课题工作的副院长,能有效地保证课题研究的协调、实施;三是参与研究的人员有中小学、职业学校、大学的教师、校长,有省、市、县教研管理机构的研究人员、领导,有网络计算机专家,研究力量雄厚,大家都曾在不同层面上主持和参加过部级、省级多类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经验,有的已有不少科研成果。

三、课题概念界定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最终成果本身的质量,还包括与成果质量有关的研究工作质量及其组织工作的质量管理;(2)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过程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信息公布、成果推广等环节的质量管理;(3)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员质量管理”,主要是指课题指南设计者、申报立项评审者、课题组组长、开题论证者、中期检查者、结题鉴定者、省级评奖和信息公布者等人员的管理。使以上人员树立起“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的观念。(4)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可控因素质量管理,即对影响课题研究工作和课题管理工作的可控因素(如课题质量标准、课题经费、研究进程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目标管理。(5)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能够量化的尽可能数量化。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理论研究

(1)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规律及特点。

(2)国内外科研课题管理的动态与趋势。

(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

2、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研制(本课题的核心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体系研制

3、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

依据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的理论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质量标准体系(包括课题的成果质量标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标准)构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4、省级规划课题质量信息管

理系统开发(包括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网络管理系统,含课题申报系统、课题信息储存、管理、系统以及课题库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5、试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全面质量管理

(1)制订文件。

(2)组织培训。

(3)分组实施

(4)反馈、分析、整理信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措施是: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研究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文件。

2、邀请有关专家作全面质量管理专题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的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3、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教育科研传统管理的经验,吸取精华,为建构新的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模式打好基础。

体育教育课题研究篇10

一、强化课题组长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的角色意识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相对于过去的常规教科研而言,根本的变化在于把过去完成任务似的教科研活动转变为研究自己的问题、自己研究问题、研究有问题的自己,变自上而下的被动教科研为自下而上的主动教科研,变无序教科研为有序教科研。新课改背景下这种以问题研究为核心的课题研究活动,首先要确定好课题组长作为学校课题研究活动角色定位,努力保证使其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领跑者、促进者、参与者等。

首先,课题组长要成为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一个能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大家的智慧发挥出来的组织者。课题组作为课题研究中的基本组织,它的核心职责就是努力发挥课题研究群体的作用,发现、研究、探讨并努力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搞好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工作。要搞好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而这些研讨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课题组长的有效组织。课题组长无疑就起到了课题组这列火车的车头作用。课题组研讨活动开展的效果、质量如何,取决于课题组长的组织与引导的效果。课题组长通过组织引导,开展研讨活动,引领同一课题组成员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引领同一课题组成员把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国家课程标准的理念,引领同一课题组成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等。没有组织引导的课题研究活动将是一盘散沙,难以发挥课题组群体的巨大力量,什么事也干不好,干不深入,课题组整体研究水平也就很难有大的提高,课题研究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就很难达到研究的目的。

其次,课题组长要成为研究氛围的营造者、研究活动的促进者。

古语说:“橘生淮南则为桔,橘生淮北则为枳。”一片庄稼,种植在茫茫盐碱地和种植在肥沃的土壤里,其因不同的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同样道理,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在不同环境下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在学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大环境下,各课题组内课题研究的氛围的营造便显得特别重要。只有和谐向上的课题研究氛围才能激发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兴趣,进而使课题研究氛围更加浓厚。为此,课题组长必须在课题组内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作出相机的、及时的、善意的提示和帮助,用良好的研究氛围影响人、感染人,促进并强化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意识,促进课题组成员不断反思自己的课题研究行为,逐步养成反思习惯,增强课题研究活动的有效性。

再次,课题组长要成为课题研究活动的实质参与者、领跑者。

俗语说:“磨破嘴皮子,不如好好干出样子。”课题组成员是课题研究的主体,作为课题组的组长,应是课题研究的积极参与者、领跑者,而不能只对课题组成员发号施令,瞎指挥。一个课题研究组如果没有课题组长的积极参与和引领,课题研究活动肯定会松垮无力。课题组长如果能够率先在课题组内对自己的课题研究实践、课题研究行为、课题研究效果、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自我反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课题组成员,同时平正谦和地与课题组的同伴们一同探讨课题研究实践中共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那么在互相研究探讨中就会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慢慢地全体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水平和能力也就相应的得以提高。

二、怎样塑造课题组长在课题研究中的角色

角色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环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同样道理,只有学校创设了浓厚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环境与制度保障,才能成就课题组长在课题研究中的真正角色;树立科学公正地评价观,才能促进课题组长的角色发挥真正的作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不是作秀,需要真抓实干,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也是科研,需要求真务实。不怕工作累,就怕搞错位,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塑造课题组长在课题研究中角色,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条件,加强培训,更新教科研观念,增强角色意识

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课题组长作用的首要策略,就是给课题组长的成长创设有利环境与必要条件(例如相关理论著作、专业报刊、电脑网络、制度保障等),让他们想做,敢做,做好。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课题组长的培训,帮助他们更新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观念,增强课题研究角色意识,让课题组长从传统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式的窠臼中跳出来,从习惯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思维中冲出来,从而更符合新课改的时代要求。培训可针对不同内容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互动研讨、合作互助、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沙龙等多种方式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能带动和影响课题组长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热情,强化其角色意识,会树立他们知难而进的信心,会促进他们鼓足解决问题的勇气,会鞭策他们直面问题、敢于接受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实践的挑战。实践证明,只有角色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的课题组长,才能较好地引领广大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成效,只有课题组长有了正确的角色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意识,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的主体意识才会随之而增强。

2.强化学习,提高科研理论素养和专业理论素养,深化角色内涵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种研究既要符合教育科研的基本规则与一般方法,又需专业教育理论的纵向引领。教育科研理论是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前提,专

业教育理论是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深刻性的保障。为此,作为课题研究活动引领者的课题组长必须把握教育科研方法,学习课题研究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素养,要在课题研究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以实际问题研究为核心的课题研究活动,逐步内化理论,提高理论素养,以丰富的角色内涵使其参与者、促进者、引领者等角色得以有效发挥。学校领导不能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光停留在口头上,口号中、计划里,文件上。民谚日:“车好,油好,车才能跑得更快。”为此,学校应该首先给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课题组长提供良好的学习、进修、研究的必要条件,老牛拉破车式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肯定是低效的。

3.加强反思,促进课题研究,真正转换角色

在课题研究实践运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中,课题组长必须增强不断反思的意识。在课题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课题研究,在反思与研究的交错上升中不断成熟。作为课题研究活动的引领人,课题组长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对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课题研究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保持专业的敏感性,并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理念来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对问题的探究从表面深入到本质,并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回顾、自我反思和自我小结。这个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素养积累的过程、能力提高的过程,角色在转变中成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