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十篇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十篇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8:17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1

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宋慧宇1,2

(⒈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⒉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特殊功能,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把握及培养将对中国法治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据调查,大学生整体上对法律充满信心和信任,但对具体法律知识的掌握和关注度不够;对涉及自身的权利和利益比较关注,但缺乏维护权益的能力和手段;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但缺乏挺身而出护法的勇气和信心。因此,针对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现状,必须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理念,充实高校法治意识教育内容,营造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形成以民主机制为核心的高校决策管理体制。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意识;法制教育理念;法治文化氛围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9-0045-07

收稿日期:2015-05-20

作者简介:宋慧宇(197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

法治的要义不仅在于完善的法治体系,更在于其蕴含的法治精神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而这必然依赖于公民个体共同参与的实践行为。因此,法治意识作为支配公民外在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就构成了法治实现的主观要件,或者说公民法治意识的高低将决定着法治国家的实现程度。我国目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人数达2000多万,①作为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和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对他们法治意识的把握及培养将对我国法治建设产生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实功能

公民法治意识构成了法治国家建设的评价尺度和精神支柱,它能够促成公民守法的行为模式进而形成良好的外在法律秩序,同时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有助于法律制度的良性实施、运行和完善。但是,对大学生群体法治意识的培养又有着不同于一般公民的特殊功能。

(一)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是大学生未来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教育和技能水平日益被看作是他们个人生活质量和强大社会实力的关键”。[1]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快速推进,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法律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法治意识和法律技能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在校时期的勤工俭学、毕业求职到日后步入社会生活和工作中诚实守信、平等交易、按章办事、合法维权等,无不与法律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基本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的优劣将关系到一个人能否顺利与人交往和稳固立足于社会。

(二)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是大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必备条件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其法治意识如何将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仅仅奉公守法、以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还远远不够,是否具备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能否以法治意识支配自己的外在行为,主动捍卫法律,在国家事务管理中发挥重大作用,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动一般公民的行为,最终推动法治社会的发展,将是衡量大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指标。

(三)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家庭和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经济能力和社会阅历的欠缺使得大学生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勤工俭学和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不签订合同、收取押金、扣留证件、拖欠甚至拒发工资等。面对这些情况,很多大学生或者忍气吞声,或者过激对抗,维护自身权利的内在心理准备严重不足或手段欠妥,给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权利维护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等教育不能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而应当针对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其学会运用法律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当前有效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本课题组选取了吉林省长春市三所高等院校(包括部属“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省属重点大学以及省属公安高等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共发放学生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5份,有效问卷594份,有效回收率99%。本次调查题目设计包含大学生法治意识状况的三大方面:对法律的理解与认知、涉及自身具体法律行为的观点和看法、对学校法制教育及其他问题的看法和处理。

(一)大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与认知

本部分题目涵盖了大学生对我国法律的宏观理解和微观掌握,侧重个人的主观感受、评价和情感。

⒈大学生学习和了解法律的途径。对法律学习和了解的程度是正确运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础。在多项选择中,大学生群体了解法律的途径接近和超过50%的前三位分别是: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77.4%),学校课程(63.58%)和网络(47.89%)。从中可以看出:⑴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了解法律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一特点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在我国仍然是受众最广的渠道有关,这些方式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群体,同样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因为覆盖面广,也成为法律宣传的主要阵地。⑵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决定了他们的很大一部分知识来自于学校教育,特别是作为义务教育非重点内容的法律更多被安排在大学阶段讲授,这就使得大学课程成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主要来源。⑶网络作为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在青年人中更为盛行,其具有快捷、简便和丰富的特点,当然也会存在良莠相间的问题。尽管褒贬不一,但不能否认大学生们与网络的不可分性,除了学习、娱乐、社交等用途之外,通过网站了解法律也成为近一半大学生的选择。⑷在其他的较少选择中,仅有1/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书籍和论文的形式来深入学习和了解法律。这与当前通过购买图书获得信息资料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方式有关。另外,法律论文多为学术型,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之外,很少有人会选择这一方式来了解法律。

⒉大学生日常对法律的关注程度。社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法律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新法的实施、旧法的修改和废止,这些信息是否会受到大学生的关注?根据调查,近七成的大学生偶尔关注法律变更信息,仅有14%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并主动了解具体内容,有16.76%的大学生基本不关心这些法律信息。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今天,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是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更应该将法律知识、法治观念作为自身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带动和促进全体社会成员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同,推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但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日常对法律信息的接受和认知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很多人若非涉及自身利益都不会关心,由此说明大学生自觉学法的意识不强,这也严重妨碍了大学生主动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行为选择。

⒊大学生对当前法律的信任度和整体评价。公民对法律的感知和评价将会影响和支配公民的外在行为方式。根据调查,接近10%的大学生对法律有坚定的信心,相信法律能够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67.28%的大学生在认同法律正面功能的同时也看到了法律自身的局限性,能够辩证地看待法律的功效。这些正面评价代表了大学生对法律拥有信任和依赖的情感。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当前我国法治的整体现状不满意:有3.88%的大学生对法律完全持否定态度,根本不相信法律能够维护自身利益;19.06%的大学生对法律没有信心,认为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受金钱、权力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种调查结果与当前我国社会的大环境相关,如很多立法存在缺陷,暴力执法,司法腐败,权大于法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一部分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缺失。对于这些消极思想如果不能予以正面引导,在他们步入社会遇到不公平待遇或权益受到侵害时,就可能做出比较极端和错误的行为选择。

⒋大学生对具体法律知识的掌握。劳动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对于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应当有所了解。试用期上限的规定是劳动合同中保护劳动者的重要条款。我国《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但根据调查,只有不到50%的学生回答正确,在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四学生中,回答正确的不足17%。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对于一些具体法律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准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工作不力。因此,高校除了关注大学生就业率之外,对大学生就业中的权益保护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成为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大学生对涉及自身的具体法律行为的观点和看法

本部分题目涵盖大学生对具体公民权益的认知以及维权意识,侧重调查大学生具体的维权行为选择。

⒈大学生对隐私权所持的观点。隐私权是一项基本的人身权利,“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2]根据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对于本题目涉及的“私自拆看他人信件”和“偷偷尾随他人并私拍其生活照片”两项侵犯隐私权的内容都能正确认知,但也有8%的学生将“背后议论他人”错误地判断为侵犯他人隐私权。关于学校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学生隐私权一直存在争议,但通常在法律上认为考试成绩属于学生隐私,不应当张榜公布,而且也有学生因此起诉学校并胜诉的先例。[3]所以,“学校在网上公开公布补考学生名单”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侵害了学生的隐私权,但在此次调查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可见,对这个问题而言,大学生的认识并不清晰,这与我国长期以来重管理权力、轻学生权利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关。

⒉大学生的护法意识。护法意识是公民自觉、主动维护国家法律,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心理和信念。根据调查,仅有36.58%的大学生在目睹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后,坚定地选择提供证言或出庭作证,接近40%的大学生只会匿名提供线索,22.74%的大学生不能确定如何选择,1.37%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会提供证言或出庭作证。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正义感,能够辨明是非曲直,愿意维护社会正义,但在具体行为选择时却有所退却,缺少维护法律权威的坚定意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所以,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出庭作证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也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护法意识。

⒊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能靠单纯的想法,必须体现在具体行为之中。根据调查,44.09%的大学生在购物后能够保留消费凭证,以备日后出现问题留下有利证据。42.91%的大学生只会保留大件商品购物凭证,说明虽然他们意识到消费凭证的作用,但并不十分重视。13%的大学生完全忽视购物凭证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放弃了出现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相关证据的保存和收集,可以在出现纠纷时避免因举证不能造成不利于自身维权的法律后果,在这方面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维权意识。

⒋大学生遇到纠纷时的维权能力与手段。消费者在超市购物遭遇商场人员无理搜身或搜查随身携带物品而引起的纠纷屡见不鲜,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能够反映大学生的维权能力与手段。根据调查,绝大部分大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会选择拒绝,但仍有4.81%的大学生选择忍让,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勇气。在对纠纷处理手段的选择上,由多至少依次为:报警、抗议、找商场领导、到消费者协会投诉、诉讼,极个别的大学生在选项之外填写了暴力、谩骂等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超市作为企业法人无权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即使怀疑消费者有盗窃行为也必须通过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否则就是侵害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权,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明确这一点,首先,大学生有权拒绝搜身或搜查随身携带物品,不应当选择忍让;其次,在处理方式上,报警、抗议、找商场领导、到消费者协会投诉、诉讼等方式都可以选择,并且可以同时进行。但一定要避免采取暴力、谩骂等不理智的方式,否则,不但会导致不应有的冲突,而且还会对自身维权产生不利影响。

(三)大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及其他问题的看法和处理

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范围主要在校园内,本部分题目重点调查大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及处理与学校相互关系时的态度和行为选择。

⒈大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看法。“法律基础”是高校本科层次的必修课程。根据调查,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法律公共课或法制教育很有必要,对其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38.7%的大学生虽然认为有必要,却觉得作用不大,原因在于当前高校对法律公共课或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教育方式相对简单、松散、枯燥、僵化,没有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7.7%的大学生则完全不重视或者根本不关心学校的法律公共课或法制教育,反映了一部分学生对法律漠视和轻视的态度,或者针对学校法制教育持否定态度。

⒉大学生在处理与学校相互关系时的态度和行为选择。新时期大学与学生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学校在管理模式上也应当从传统的单一行政手段向民主化、法治化方向转变。根据调查,在多项选择中,大学生对学校的教学及服务不满时选择向学校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占最多的两项,说明学生有积极的维权意识并能够选择正当、合理的渠道。但仍然有超过1/5的大学生选择沉默和忍受,甚至有大学生在选项之外填写“不满的地方太多,敢怒不敢言”。说明在与学校的关系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然没有摆脱传统附属、屈从于学校的心态,没有积极的维权意识。另外,还有少部分大学生选择网上发泄或采取一些消极行为表示抗议,这种非正常表达意见的方式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学校应当拓展和设立多种投诉渠道,主动关注和了解大学生消极的群体行为和网络信息,从中分析大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对合理的意见要积极予以解决,对不合理的意见要正面解释和引导,不能以简单的处分方式来阻止学生的维权行为。

三、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大学期间正是大学生法治意识逐步形成、稳定并且能够支配大学生行为的关键阶段,因此,如何改革和创新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先进、理性的法治意识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更新高校法制教育理念和目标

“人才培养既是大学功能的历史起点,也是大学功能的逻辑起点,而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都是围绕人才培养产生的辅助功能。所以大学功能是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综合体系。”[4]什么样才算是合格人才?相信仅仅是专业知识优秀而缺乏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绝对达不到当今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所要求的高度,而法律素质将是人才构成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法制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法律教育的目标不外乎两个,一是为法律行业培养新人,一是为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提供法律知识与意识上的训练。”[5]实际上,长期以来,对大学生“法律知识与意识上的训练”都只是被当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前高校教学实践中,“高校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自身并没有独立的地位”;[6]部分教师因法制教育课是基础课而产生轻视和应付的心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这些消极思想严重影响了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完整性。

为此,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法律基础课程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将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教育体系上,赋予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以并列、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独立地位,并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和大纲,突出法制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师资结构上,配备专业出身、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员授课。其次,充分发挥大学法制教育在培育法治文化和传播法治理念中的积极作用,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将平等、民主、公平、正义、自由、人权等法治精神融入其中,让大学生真正理解法治的精髓和意义所在。

(二)创新高校法治意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当前,高校法制教育在内容上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教学和实践体系,偏重法律知识的笼统讲解和普及,忽视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得法律之于大学生仅仅体现为外在的、疏离的存在,而缺乏对法律所蕴含的精神和价值的感悟和内化;在教学方式上侧重单方面知识的灌输和说教,忽视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无法帮助大学生运用法律思考和解决在社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对此,高校应当注重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实用性。首先,改变将法制课程仅仅作为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普及的做法,树立以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为中心的教学制度改革理念,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尊敬法律、信任法律、维护法律,而不仅仅因慑于法律而遵守法律。其次,脱离社会法治建设实际的法制教育是失败的,“高校法制教育,首先要遵循法制教育的特殊规律”,[7]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法制教育的评价标准,将课堂教学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大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之外,法律专题讲座或沙龙、校园法律知识辩论或竞赛、模拟法庭、社会调查、法庭庭审、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方式的宣传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法制教育媒介和手段。再次,在法制教育的内容上,应当更加贴近和针对当前大学生直接面对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力求让每个大学生学会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贯穿在日常行为中。比如:大学生勤工俭学、求职就业中合同如何拟定,应当警惕的陷阱;日常生活和交际中应当提防的诈骗手段;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即时采集证据,能够运用和求助的救济手段等。

(三)营造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要从自身日常生活场景开始,“使现实的人在其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法治的近距离甚至面对面的直观感悟,逐步确立起对法治及其规范与制度的信任和耐心”,[8]直至建立起对法的神圣信仰。大学生最经常的生活场景就是大学校园,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学校的管理,因此,学校的教育管理实践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笔者认为,学校应当坚持“依法治校”,充分发挥法治在学校组织运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首先,以法治精神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学校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基本依据;其次,在学校组织运行管理中严格依法、依章办事,保障决策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决策过程的公开性、决策行为的程序性;[9]再次,维护学校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减少决策管理中的随意性和违法违规做法;第四,提升以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并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始终。

(四)形成以民主机制为核心的高校决策管理体制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法治必须以民众的广泛接受和积极参与为基础”。[10]可以说,民主是法治的灵魂,而“法治的本旨在于实践性而非理论性,法治是直观的生活方式而非抽象的玄思妙想,每一个具有直观生活感受的民众都可以成为实践法治的主体”。[11]所以,实践法治和实践民主要从自身做起,民主参与学校决策管理是大学生培养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而大学生在校的实践经历必将与本科教育一起为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作必要的准备。

对此,学校应当尊重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为其提供民主参与学校决策管理的渠道。首先,在允许大学生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决策方面,欧洲的大学显得更为民主和开放,如法国大学的理事会、英国大学的校务委员会、德国大学的学术评议会等都有大学生代表参加,其中,德国的“学生们要求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大学的决策。1967年以来,大多数学生组织都提出要求,主张所有决策机构中席位学生代表应占三分之一”。[12]而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学生惯性的压制和专权管理使大学生少有这种“主人翁”意识,有“敢怒不敢言”的心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只有以开放的态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比如建立校务公开制度、学代会制度,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从内心信服并遵守和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其次,学校在处理有关学生学习考核、评奖评优、贫困资助、行为处罚等事务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表达权利,建立一个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允许利益相关者或其他大学生对处理决定和过程提出意见、疑义、辩解、申诉等,在双方充分博弈的基础上形成决策并予以实施,从而保证两者更为理性地进行选择。这样,既可以有效约束学校单方面的行为,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权利意识。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6.

[2]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2012,(01):116.

[3]臧文丽.考试分数是孩子的隐私[eB/oL].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BiG5/8216/61123/4292655.html,2006-04-12.

[4]顾海良.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5.

[5]贺卫方,吕亚萍.法律教育对话录[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01).

[6]陈彬.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法制教育[n].中国科学报,2013-09-05(05).

[7]杨丽娟,覃翠玲.对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2):59.

[8]姚建宗.法治的生态环境[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41.

[9]崔卓兰.高校决策管理法制化研究——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均衡配置为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12,(05):174.

[10]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J].法学家,2006,(05):11.

[11]聂长建,李国强.实践法治优于理论法治[n].法制日报,2013-06-19(10).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2

关键词:创新思维;现状;原因;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因素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又可以归结为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最根本的因素。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发展迅速,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高校学生英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现状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外语教育得到了恢复和重视,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培养了大批外语专业和普及性人才。但外语教育的现状与效果还远远不适应改革开放尤其是面对21世纪国际竞争态势的要求。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一直偏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的培养。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直到1998年,一些外语教学权威人士首次强调了创新思维。他们对21世纪外语人才的定义为:“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复旦大学英语学院院长陆谷孙教授曾说过:“过分刻板机械,只求与未来职业接口而往往偏离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题海战术和技能训练,已使一些学生思维萎缩,修养更遭到忽视。”这也就是为何现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抱怨无话可写,无话可说,老师抱怨无论是口语还是写作,都是内容单调,没有自己的观点。这种状况与高校英语教学过于注重语言应试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外语教育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已经日益强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刻不容缓了。而创新能力是外语人才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创新能力差的原因

创新意识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然而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严重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师生角色的转换不到位,教师“一言堂”状况依然存在,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尚未得到确立;课堂教学情景不够,信息量小,特别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没有得到新的发展和突破;教学形式单调乏味,未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课堂结构不紧凑,教学过程呆板,双边活动极少,情感交流也不够。究其原因是传统教学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一直沿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接受一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谈不上有创新能力,也就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

三、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型教育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创造根植于每个人的思维深处并表现在每一个人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态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有更多的独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应树立创新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的信念,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求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工作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愉快、向上的有利于创造的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法设法培养其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科学训练,培养发散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景,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教师还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自由的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真正提高创新实践能力。英语语言的学习与思维能力应同步提高。知识是能力、素质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思维科学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发、培养及训练学生的思维器官、思维心理、思维品质、思维方法,最终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促进语言交际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勇于创新,力求教学形式多样化

现代社会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多样化。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改变一味以书为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做法。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勇于创新,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可通过问答式、讨论式、演讲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并指导其学习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利用图片、幻灯、录音机、vcd及直播课堂去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感官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并且要敢于打破旧模式,适时开展小组活动,运用讲故事、做游戏、表演节目等灵活多变的形式,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一张一弛之间轻松学到知识。

(四)巧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灵活地运用和发挥教学技艺与方法,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课件形声结合,图文并茂,这样可创造意境,使学生从直感形象的演示中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多媒体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给学生提供知识,能把课本上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内容声像并茂地展现给学生,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课程制作多媒体课件。但只有经过科学设计,大胆创新,详略得当,大学英语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转变教育观念,锐意创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外语人才是当今外语教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计算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7.38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就是专用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顾名思义,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即创造发明新事物的意思;根据创新活动中创新对象的不同,创新可以分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创新教育是授课教师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等特征传授给大学生的一种教育,创新教育是授课教师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曾经多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最鲜明的代表,如果他们失去了创新创造的动力和欲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墨守成规,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发展的动力。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高校结合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进行教学教育,向大学生教授创业方面的知识,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是当代高校应该负有的责任。开创创业教育是为了能够使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大胆的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自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主要是集中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创业学、法学等各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尤其是针对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所以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意义非凡。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加强烈,大体可观为国家的综合方面的竞争,实质上则不然,而是科学技术与教育方面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较高素质的人才的竞争。因此,当代高校开展创新教育对于大学生是极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高校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人,是通过在校期间教授相关的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从狭义上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的能力,大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掌握足够的知识,精通各种技能直接实现创业行动,然后大学生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为他人或者为社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又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总之,创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为大学毕业生打通了一条路径,让同学们走进创业,而且也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影响

(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给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建立了老师和大学生之间的对等协调关系,使大学生所在高校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更赋予鲜明的特色,创业精神培养的效果更加突出;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接收信息方面,这有利于老师和大学生之间有了良好的对等关系,进而也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相处的教育关系。为高校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使社会的综合的信息交流更加便通,每个人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微博、手机QQ等各种app软件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心理困惑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发泄,有利于高校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者抓住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情绪疏导,意识形态指引和心理预防等,从而使高校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对提高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精神培养的效率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信息交流的便利,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给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虽然进入了信息时代,有利也有弊。大学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精神培养还缺乏社会舆论的宣传,教育者在信息方面仍处于优先地位,但由于大学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权威性,再加上信息时代还没有建立统一的权威中心,生存方式也不规范,每一个网络终端都可能成为中心,这种状况使任何主体和课题无法控制的,完全处于自由状态;使人们生活工作非常便利的同r,也给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带来了新的撞击。人的主体性带来普遍增强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对于国家、政府的权威受到削弱,使在封闭条件下确立起来的高校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精神培养的权威受到挑战;面对虚拟世界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给高校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者提出严重的考验。一方面教育对象的年龄、学历、性别等难以掌握;另一方面。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爱好、兴趣不一定全部真实,高校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者的精神培养难以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精神培养的效果。

四、目前我国大学生关于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现状

在大学期间,有的大学生不珍惜受教育的机会,整天打游戏、逃课等不务正业,导致自己荒废了学业。有的大学生爱学习但是总是墨守成规不懂的创新,即使有的大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但是又缺少主动性。经历过四年的大学生活的大学生不是没有创新意识,而是有了创新意识之后不去主动的进行创新实践,从而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被扼杀在萌芽之中。多数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有的大学生会在问题中质疑老师的观点,有的大学生甚至会认为老师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介于老师是比较由权威的影响,他们不愿意主动阐明自己的观点。

2.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具有创新的兴趣与爱好,但是懒于进行实践。

(2)大学生思维敏捷,但是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

(3)大学生有创新的思维和灵感,但是缺少创新技能。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教育现状

目前,中国的高校开展教育刚刚起步,不仅比很多发展中国家少,而且还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强调的高校创业教育。多数高校注重设立专门的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而忽略了创业课程的开发开放,但也有一些高校将只开放作为一般的选修课程。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创业热情不能得到改善,某些谁都有创业意向也可能会花费在枯燥的教室里他们的创业激情的学生。二是缺乏高品质,教师的创业经验。教的业务经验知识,导致该课程太枯燥,缺乏实战。

2.当代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文化的观念限制了创业教育的发展。

(2)尚未形成高校创业教育的氛围。

(3)创业教育学科基础薄弱,体系结构不够完善。

(4)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资金短缺。

(5)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6)忽视知识与创新能力。

(7)缺乏创业实践锻炼。

(三)提高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教育的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发展观

(1)树立创新学习观。促进大学生把学习过程当作一种创新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2)树立实践学习观。即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提高教师创新教育能力和加大高校技术设备建设

(1)提高教师的创新教育素质。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创新人格是学生的人格榜样,学生的创新人格的培养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

(2)改进教学、试验技术设备。为尽快适应信息现代化的当今时代,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迅速把握人类文明,基本的,全面的,设计创新实践的结果。

3.加强制度建设,创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动力机制

(1)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满足教师的需要,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学术管理,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2)创建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通过观察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提升的水平,教师的知识结构,科研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教师是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教学目标,并鼓励学生创新,作为在创新活动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u国星.信息时代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财政研究,2014.6.

[2]杨晓慧.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与实施策略.

[3]牟连佳,李丕贤,梁皎.大学计算机创新教育及创新教学研究.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4]左殿生,李兆智,刘泽东.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比较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5]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6]邓平安,蔡琼.略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宿迁学院学生处.江苏宿迁.223800.

[7]赵丽敏.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8]潘嵩.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河海大学.2007.3.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4

首先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改变老师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观念是老师机械地传授物理概念和规律及运用规律解题,要求学生上课记忆,下课搞题海战,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无创新能力而一个个是高分低能的人。学生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往何处走,提供充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讨论切磋来建造自己的知识。另外老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对学生提出的奇思异想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去创新,不要嘲笑讽刺,以免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讲能量守恒时有同学会问"在自行车上装一个发电机和一个电动机,让发电机发的电送给电动机,电动机带动自行车转动,自行车再带动发电机发电送给电动机,电动机再带动自行车转,那不就不用人蹬车,自行车就可以自己往前走了吗?"这个状态显然不能一直维持下去。我从能量损失等角度来讲解,告诉他这是无法实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并鼓励他这个想法是美好的。学生心中充满了发现者的自豪感和再次探究的欲望。

其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学生对物理有浓厚的兴趣前提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地学习,才会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和其它实践活动有积极的作用。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的世界,各种奇异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一些物理趣事的介绍来促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物理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不懈追求。例如瓦特由水沸腾冲动壶盖的现象受启发而发明蒸汽机,牛顿由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有教堂天花板上的挂灯的摆动而提出“摆的等时性”。这些生动有趣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无处不在,物理科学的每一步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第三,老师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创新思维方式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遇到问题时也会试着创新,寻求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诱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多角度思考问题呢?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抓牢抓活概念,理解概念是思维的基本方式,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一般本质,是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了概念。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部分构成,课本上给出的概念,大多数有很大的外延空间。如果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认识概念的外延空间,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定律教学时进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定律是科学上对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的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过程的必然联系。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对定律内容我们进行分析:

1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一切物体

2条件是不受外力

3结果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但这时我们要提醒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真正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呢?通过思考学生肯定回答没有。接着提问“牛顿定律是不是失去了意义呢”?于是我们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这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放在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合力也为零。因此发现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于是牛顿定律得到延伸,牛顿第一定律也适用于受平衡力的物体。

在实验中,在知识的应用中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实质就是创新和求异,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探索研究问题的新方法,克服因循守旧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给学生创造环境,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力发挥最佳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创造力,才能使大多数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学中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及教师的恰当诱导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阳光雨露、土壤养料。学生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得到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认知和情感的机会,身心充满着愉悦,无拘无束,消除了胆怯和自卑,不怕出错,不怕出笑话,更不怕失败,积极、认真、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逐步培养成一种认真对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学生的创造欲望得到极大限度的激发,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创新思维的素质。

此外,应充分利用学校板报和校刊,宣传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崇尚科学的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兴趣小组,如:微机小组、无线电小组、航模小组等,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了解现代科技成就的发展和应用。让学生开展课外小制作,并在制作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统计分析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指人的创新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习惯”,包括批判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作为创新生力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这一认识,2006年4月初,课题组在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涵盖文、法、经、管、理、工、医、体育。为便于统计,把法、经、管归于大文科类,把理、工、医、体育作为大理工类。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0份,其中,本科生1390份,研究生210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及其成因,初步探讨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旨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1批判、怀疑精神分析

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首创和突破,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向别人学习或从外界获取知识”“创新必须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精神。”大凡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没有批判和怀疑,就无从发现问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就会欠缺能源和动力。为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教科书上的知识。从不怀疑,完全接受:本科生141人,占10.1%,研究生24人,占11.43%;有怀疑,但不去深究:本科生668人,占48.1%,研究生100人,占47.62%;有点怀疑,但没提出来:本科生381人,占27.4%,研究生49人,占23.33%;怀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科生186人,占13.4%,研究生37人,占17.62%;未答:本科生14人,占1%,研究生无。

可以看出,有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48%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知识缺少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13.4%的本科生和17.62%研究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2个百分点。还有23.33%的研究生和27.4%的本科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虽有怀疑,但没提出来”。说明他们虽有发现问题的才气,但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

(2)听学术讲座时。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本科生345人,占24.8%,研究生63人,占30%;从来没想过提问题:本科生325人,占23.4%,研究生38人,占18.1%;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本科生5.3人,占36.2%,研究生70人,占33.3%;常常提问题:本科生185人,占13.3%,研究生36人,占17.1%;未答:本科生32人,占2.3%,研究生3人,占1.4%。

由此显示,听学术讲座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和“从来没想过提问题”的占48%以上。这表明学生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用理性去追问现存事物的合理性,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如果对什么问题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就该是那样,提不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无从进行科学研究,也永远做不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另有33.3%以上的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对教科书的态度,可能是不敢直接面对专家提问题。只有13.3%的本科生和17.1%的研究生“常常提问题”。

2独立思考精神分析

独立思考是创新精神的灵魂。因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要求创新主体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超然独立是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

(1)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66人,占4.7%,研究生19人,占9.0%;再想想,也许是自己错了:本科生701人,占50.4%,研究生95人,占45.2%;怀疑他人错了,但没提出来:本科生175人,占12.6%,研究生30人,占14.3%;坚持自己的看法:本科生429人,占30.9%,研究生62人,占29.5%;未答:本科生19人,占1.4%,研究生4人,占1.9%。

由此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不强,偏重求同思维。而自信心和独立性又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支点,有了自信,才敢于想他人所未想的事,说他人所未说的话,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做他人所未做的事情,写他人所未写的文章,别具一格,标新立异。如果人云亦云,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那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新发现、新发明。

(2)对爱和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爱出风头,喜欢表现:本科生180人,占13.0%,研究生39人,占18.6%;不尊重老师:本科生16人,占1.1%,研究生1人,占0.5%;不讨人喜欢:本科生167人,占12.0%,研究生23人,占11.0%;有思想,有独立见解:本科生994人,占71.5%,研究生146人,占69.5%;未答:本科生33人,占2.4%,研究生1人,占0.5%。

(3)你所崇尚的人格特质。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55人,占4.0%,研究生17人,占8.1%;含蓄点,不争议:本科生537人,占38.6%,研究生83人,占39.5%;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本科生311人,占22.4%,研究生55人,占26.2%;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本科生461人,占33.2%,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26人,占1.8%,研究生2人,占1.0%。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3敢冒风险、勇于探索精神分析

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总是面临未定风险,其失败的概率自然就大,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和反复,然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正如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对未知问题的回答是: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17人,占8.1%;无动于衷:本科生120人,占8.6%,研究生83人,占39.5%;尝试提出不同的想法:本科生770人,占55.4%,研究生55人,占26.2%;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30人,占2.2%,研究生2人,占1.0%。

由此显示,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尝试提出不同想法”和“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的占本科生的72.3%,表明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较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探索冲动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表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高于本科生,但“尝试提出不同想法”这一项却又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表示“无动于衷”的高于本科生近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语

(1)大学生并不缺少创新意识,但缺少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近90%的大学生能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科书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怀疑精神,但有75.5%的人虽怀疑,但“不去深究”或“没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听学术讲座时,有33.3%的大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说明缺少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环境氛围,使之不敢创新也懒于创新。如何从社会、文化、教育着手,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2)大学生主观上具有崇尚独立思考、不盲从轻信的意识,但在客观现实环境中却又缺乏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之间的反差,折射出的是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问题。规范化试题,标准化答案,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话语权,结果只能造就平庸化的学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由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观点、看法,一个问题不可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因势利导,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是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3)研究生相对本科生具有较强的探索冲动和较弱的探索勇气。在对教科书知识和学术讲座“表示怀疑”并“常常提问题”、“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方面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个百分点;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的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对未知问题“有种强烈探索冲动”的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的学习较之本科生更具主动性和理性,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合理质疑,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探索冲动。但是,在勇于探索方面,研究生的表现却不如本科生。选择“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含蓄点,不争议”的研究生高于本科生5个百分点;选择“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又低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面对未知问题,“尝试提出不同想法”的研究生竟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不是不愿创新,而是不敢创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培养方式、评价机制问题,但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使研究生不能承受失败之重。由于任何一项创新,都存在风险,都时时面临失败的挑战,甚至会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不允许失败”,就意味着将一切创新和创造扼杀在襁褓之中。“不允许失败”是创新的致命杀手。因此,应当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创新失败人才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其不因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有学者说,“是否宽容创新失败,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支持创新、善待创新、创新氛围浓厚与否的标志”。

参考文献

1陈开岩.浅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金吾伦.当代西方创新理论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6

关键词:耗散结构;创新思维;系统;秘书;教学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别,主要表现为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能力是检验各类人才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秘书素质的客观要求。

决策是各级领导的主要工作。随着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领导者对秘书的辅助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秘书提供信息、办文办会,而且要其参与政务、出谋献策。秘书工作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变化,必然要求作为秘书工作主体的秘书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现代秘书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胆略和创新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参谋作用。因此,创新能力还是秘书职能的变化对秘书素质的迫切需要。

显然,深刻解析创新的机制和过程,对于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自觉地对文秘专业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但创造性思维带有非逻辑特点的自发性,使人们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和把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创造性思维的发生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弄清它自发形成的机制,从而为学生在今后的秘书工作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提供可循的途径和有效的方法。

耗散结构理论是著名物理学家、布鲁塞尔学派创始人普利高津于1969年针对非平衡态热力学的有序化问题而首先提出来的。其具体内容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当外界输入的能量流、质量流和信息流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能够进行自发组织,导致熵减少,从系统原有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系统如何自发地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通俗地说,就是研究系统如何由比较简单、比较低级的结构产生出更加复杂、更加高级的结构的问题。

该理论对于整个自然科学以至社会科学产生了划时代的重大影响。它不仅在流体、激光、核反应过程等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尤其是耗散结构理论提供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已经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具备了哲学层面的指导意义。创造性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求新、求异的活动。它是作为创造活动主体的人突破传统思维的惯性,在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层次上创造出具有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物,这也是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问题。因而,耗散结构理论所揭示的原理对于我们探讨创新型秘书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试图借助耗散结构理论,用新的背景知识来研究秘书创新思维的形成机制,并通过这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使用在传统上不属于秘书学研究的的新方法来探索创新型秘书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秘书的创新型思维与系统对环境的开放

在系统分析中,熵是对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越大,混乱和无序的程度越大。当系统达到平衡态时,熵达到最大值。此时,系统最为混乱而无序。因此,系统要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必须努力克服熵的增加。根据普利高津建立的系统总熵变公式dS=deS+diS可知,系统的总熵dS是由系统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产生的熵deS(称为“熵流”)和系统内部混乱性自发产生的熵diS(称为“熵产生”)两部分组成,当从外界获得的负熵流(deS0)之后,使系统的总熵值减小,从而使系统进入相对有序的状态[2]。由此可见,系统开放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信息和能量交换而引入负熵流,才能抵消自身的熵的增加,才有可能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变。封闭的系统不可能出现减熵运动,也就不能形成耗散结构。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对秘书工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现代秘书,首先必须时刻跟踪社会动向的新趋势,当一种新观念、新事物刚刚出现的时候,能及时发现它所隐含的巨大价值,迅速产生认同感和向往欲,并将其融入秘书工作之中。其次,应主动将接受的新知识和信息和头脑中已经储存的知识形成对照,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别,不仅会使人产生一种因吸收了新的知识与信息而带来的愉悦心情,也会激起一股弥补这种差别的创造冲动,即产生创造的意识与欲望。这种创造意识,是在秘书工作中进入创造状态并调动所有创造力发挥的前提条件。因此,思维的超越性是所有创意的来源,而思维开放是思维超越的基础,也是创新型秘书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来看,新知识是通过接受、领会、思考、顿悟等过程将存在于头脑中的混沌模糊的知识、想法、认识和理解综合为一个有序的知识信息结构而建立的。这种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整理,以使其产生新的认识飞跃的演变,正反映了知识系统由混沌无序到形成耗散结构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强化培养学生思维活动开放性的意识。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开放性。要密切跟踪秘书工作内容的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把与环境的多方位信息交流作为教学原则,向经济、语言、管理等相关学科吸收营养,并借鉴其方法论精髓。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他们去探索更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以保持其知识结构的开放性。据统计,人的一生中,学校阶段只能获取所需知识的10%,而其余的90%的知识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所以,作为未来的秘书人才应该不断接受吸纳并主动地去搜集与之相关的新知识与信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不断从外部环境引入“负熵”流,吐故纳新,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处于更新状态,进而有效地促进思维的开放,为在今后秘书工作中的创新创造条件。[]

二、秘书的创新型思维与系统的非平衡状态

思维的开放只是为创新准备了基本的条件。根据耗散结构论可知,“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创新的过程还必须要通过“非平衡”才能得以实现。所谓“非平衡”是指系统远离平衡态。因为在平衡态和衡态线性区,系统是处于稳定状态或趋于稳定状态的,其总的倾向是趋于无序或趋于平衡,小的涨落和扰动很难改变系统的这种状态,系统不可能出现新的有序结构。只有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才有可能通过涨落或突变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稳定有序结构。

这对我们的启发是,要创新就要远离平衡态,造就一个有差异的、非均匀的、非平衡的思维系统。这样才能通过各种非平衡产生的势差推动思维活动朝有序的方向演化。要想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秘书,就要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特别要注意异质知识的补充,这将有利于头脑中原有知识系统的失稳,从而为产生新的设想或思路提供条件。一般来说,同类的知识、相同的观点积累得越多,传统的系统就越稳固,容易产生思维定势,新的思想就愈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原来以为彼此并没有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因此,知识面越宽,越容易在各种知识的交融和综合中产生灵感。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多样性知识和经历的秘书,更具有对工作中未知因素的探索和预测能力,也更容易产生新的设想和独特的见解。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出具有交叉知识结构的复合型秘书人才。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融是我们时代特征之一。新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手段和方法往往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力工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多学科的丰富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文秘专业的学生从高二起因文、理分流便很少接触理科知识,传统的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几乎是清一色的文科内容,所以在文秘专业的教学中适当引入理科知识,将特别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意义,我们不应该把引入理科知识看做是补充的应用性工具,而是在以创新的理念、站在方法论的角度去扩充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3]。通过文秘专业课程的文理交叉,让学生在接受各种类型知识的过程中构建和完善智力结构,使得学生的思维活动倾向于多元化,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形成立体的想象空间,从而使创新成为可能。

三、秘书的创新型思维与系统的非线性作用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充分开放,远离平衡态为系统发生自组织演化创造了必要条件,而复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推动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内部动力,是形成耗散结构的重要机理。

一个系统在若干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总输出信号为各输入信号单独作用时系统输出信号之和(具有加和性);并且输入信号倍增时,系统输出信号就以相同的倍数增加(具有齐次性)。则称该系统满足叠加原理(线性性)[4]。不具备叠加原理称为非线性,用以表示对象间的复杂关系。如果系统中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仅仅是线性的,那么其综合作用效果只会产生量的变化,不可能有任何质的飞跃。而系统各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能使系统产生自组织、混沌等非平庸行为,使系统在演化和发展中呈现新的整体涌现性效应,引起系统新的质的产生,这是系统演化和发展的真正根源。

人脑的思维活动极其复杂,人们还远远没有掌握大脑思考的机制。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对于信息的处理显然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处于较高层次的思维境界的创新思维,是对诸如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综合与提高,要在这多种思维的非线性作用下才有可能得以实现[5]。作为创新型秘书人才,就应克服那些可能产生单向思维、单线联系和彼此孤立、互相隔离的不利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有意识地发掘各种渠道,造成多向思维、多点联系和彼此协同、互相合作的局面,使存在于头脑中的各种经验、知识和信息在彼此汇聚与交叉中,发生多层次、大范围、全方位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在由此产生的相干效应中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在秘书工作中,对信息的综合能力和对职能的概括运用都是秘书创新思维水平的具体表现。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努力创造有利于多种思维交融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彼此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而且每种智能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6]。这些智能因素来自于不同的生活习性和思维习惯。所以,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全方位地来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让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在多种思维碰撞中产生创新灵感。

首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某种思维优势,而每门课程又具有各自的内容和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智力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例如,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改变教学环境,加强实践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其次,注重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促进各项智能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将自己优势智力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力领域中去,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一要注意鉴别并发展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引导学生将自己从事优势智力领域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意志品质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二要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能领域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语言文字能力较强但社交能力偏弱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辩论、主持等活动,培养其成就感和自信心,并将其迁移到与人交往能力的层面。第三,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多角度开发学生潜能。教师和学校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能够创造多重知识切入点、适应不同认知方式、并且结构不断优化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以调动不同智力思维因素在教学工作中的各自作用。根据人脑的左右半球分别司职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针对文秘专业课程注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倾向,在教学中要重视逻辑思维训练,注意丰富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努力促使学生的左、右大脑均得到刺激与发展,引导学生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并用。这样才有可能通过左、右脑内部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实现学生认识上的新飞跃。

四、秘书的创新型思维与系统的随机性涨落

在所有的宏观运动中都存在一定的与宏观轨迹的偏离。比如,火车运行中的颠簸;室内温度在任何瞬间都存在不停的变动;人的大脑中总是不停地出现各种偏离正常思维的想象等等。在耗散结构理论中,这种偏差就叫做涨落。它的发生是随机的,而且在系统的不同状态下,它的作用存在着差异,它是一切系统的固有特征。普利高津认为,对于已达临界稳定状态的系统,随机的微小涨落有可能通过非线性的相干作用和连锁效应被迅速放大,使系统由不稳定状态跃迁到一个新的有序状态,从而形成耗散结构。

创造型思维的自发形成过程也是自组织过程,与其他任何系统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一样,都需要有诱因和契机的诱发和推动。当思维的状态逼近到创新突破的临界点之时,需要有某种因素的诱发导致灵感产生,才能完成这个突破。“诱因”和“契机”就是耗散结构理论中说的“涨落”。常言道,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我们虽然无法得知涨落何时出现,但却可以创造条件,力求在涨落到来时提高抓住它的概率。在秘书工作实践中,尤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能守旧。当今社会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实践,身处其中的秘书工作者要与这一社会实践相适应,就必须具有勇于否定旧思想、旧事物的批判能力。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对现存的事物,要既有所汲取又有所扬弃,力求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超越前进。二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秘书人员要在辅助领导决策中发挥参谋作用,关键要看他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秘书,必须克服从众心理,凡事都经过自己头脑的思考和分析后再作出判断,这样“灵感”和“直觉”才有可能产生,进而使秘书工作在机遇与挑战面前跃上新的台阶。

在人的思维系统中,涨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人们接受了来自外部客观环境的信息,在头脑中各种因素的非线性作用下,形成相干效应,使自身的意识受到某种启示,从而产生新思路或新见解。这样的思维涨落称之为外涨落。二是由于自然的长期进化,个体积淀于潜意识系统的先天性遗传信息的作用,使主观心理意识受触发而灵光闪现,导致思维突变,产生顿悟。这样的思维涨落称之为内涨落。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创新能力通常是通过后天的直接观察或间接学习而获得的,这也是目前被大家所普遍接受的观点。而对于潜意识系统先天积淀的遗传信息的作用,一般不易被人们理解与接受,但它的存在却是客观事实。许多创造性思维的确不是直接来自现实生活经历,而是源于思维的内省体验。

涨落的作用虽然如此重要,但它的随机性却使我们无法对其进行完全的把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可能将其变成确定性的存在。然而,对于涨落的理解和领会,却有助于我们认识创新思维的产生机制。不仅能够让我们在涨落出现的时候能够作出明智的选择,也能够使我们积极主动地去设置更加合理的教学情境,人为制造一些有利于内、外涨落产生的条件,让秘书教学向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向发展。

在学生创新思维的自组织过程中,尽管教师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却是不可替代的。作为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涨落导致有序的论断,充分意识到涨落对创新思维产生的决定作用。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并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还应该看作是在刻意地利用和促进某些涨落的出现,并通过涨落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产生。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头脑中存储的知识和信息梳理和重组的过程。只有把头脑中的知识都调动起来,才有可能形成“涨落”。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应提倡研究式教学,把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在前,让学生研究探索,强调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体会式”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秘书专业课程极强的实践性还提醒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勤于动脑,而且要让他们善于动手。创造作为一种探索性活动,绝不是能够唾手可得的。动脑或动手并不必然导致创新活动的成功,但缺少了这些应有的锻炼是肯定不会得到成功的。历史经验提醒我们,许多创新劳动都是在实验中完成的。因此,强调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抽象思维能力、总结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其次,要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顽强作风。创新是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或进步,必然是要在艰苦的奋斗和顽强的进取下才有可能获得,要有踏实、开拓、向上的精神及优良的心理素质和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的坚强意志。这样一种意志品质不仅有益于学生在校期间的秘书课程学习,对于今后从事的秘书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教师自己的素质必须过硬。让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是根本不可能的。在学校教育中,一个创新型的专业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而懂得现代科学的方法论知识,熟悉各种教育心理学理论,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拥有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又是成为一个创新型教师的必要条件。[www.]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11-18(1).

[2]沈小峰,胡岗,姜璐.耗散结构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91.

[3]姜玲玲.秘书管理工作的多目标决策———改革《秘书学》课程教学的初步尝试[J].宿州学院学报,2006(3):104-106.

[4]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6.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7

abstract:itiseconomicprosperityforuniversitytocarryoutthebusinesseducation,andrelievesemploymentpressure,promotesth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students,thisarticletakesthebusinesseducationandpresentsituationofShaanx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analysesthepresentsituationofhigherschools.onthebasisofbusinesseducationforuniversityexploreaclearerideaofimplementation.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探究

Keywords:collegestudents;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countermeasures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86-02

0引言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毕业生,是高等教育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更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命题。纵观目前西部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大多数高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未将创业教育纳入正常的高校教学体系中。由于部分高校没有建立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同时社会没有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足够重视,我国的创业教育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大学生缺乏规范的创业教育和培训。本文主要以陕西科技大学创业教育实施现状、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环境为例,在高校创业教育中探索出一条比较清晰的实施思路。

1创业教育内涵及发展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它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自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活动迅速发展。2002年4月,清华大学等9所高等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的试点上作。随后,在政府的驱动与巾场的引动下,众多高校迅速跟进,纷纷开展了创业教育。

2学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分析

2.1创业教育现状陕西科技大学创业教育工作结合当前学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践的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邀请到陕西省创业研究培训基地、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相关专家来我校开展国家创业政策宣讲活动;与西安地方政府创业办公室合作开办涉及就业与创业政策介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能力分析、案例解析等方面内容的“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并受邀参加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球创业周峰会,学习参观了各高校自主创业工作成果经验;将学生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相关实践活动;通过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实体化创业教育基地展示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采,传播创业理念、创业知识,推进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意、创业平台等方式,传播创业政策,开展创业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激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创业实践的综合式创业教育。

2.2创业教育不足之处学校的大学生创业课程目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目前设置《创业管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前者为通识选修课,后者为必修课,都在第二学期开课,分别为32课时、8学时,课程安排存在很大随意性,讲课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缺乏完整、全面、持续激励学生创业实践的教育活动,而且授课形式还是以课堂为主,没有将受教育者从传统的教育枷锁中解放出来。缺乏实践,促使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有的人选课只是为了修学分,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类课程。未能真正做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国内外创业教育比较成功的院校都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及创业实践体验,从而使得教师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要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而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均由就业指导部门及部分辅导员老师担任,鲜有从事该教学的专职教师,由于缺乏权威的教材,创业的亲身经历,不掌握先进的创业教育理念,导致创业教育课程化、学术化。在教学模式上,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内容上,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组建知识结构,教学不能满足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的需求。

学校创业平台缺乏,配套性支持偏弱。现在学校已经在各院系建立具有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基地,在基地配备专业老师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由于创业平台的打造价格不菲,配套设施很难完善,所以部分学院还是几本书,一个教室。关注的也仍然是少数人的“创业活动”,形式单一,只是纸上谈兵,没有模拟和实践环节,致使部分学生在加入创新创业基地过程中由于兴趣不浓,阻碍太大,中途退出;或者只是在参加学科类的科技竞赛,有创新,但却没有真正的启动创业实际操作环节。所以对大学生创业服务方面,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3创业教育现状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课程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突出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科的交叉综合。

因此,要建立适合创业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就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召开学术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创业教育任课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要能用崭新的教育理念和适用的教育手段、技能去教,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同时聘任在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或有创业过程亲身体验的兼职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高校学生从经验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相互讨论和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学习习惯,并能从成功或失败的例子中吸取经验或教训,从而尽量避免创业过程中的一些风险。

学生也能在接受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提出的创业计划进行不断地修正,又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不断进步。

3.2加强创业课程内容针对性目前学校开展创业教育课堂教学采取了选修课的方式,讲授《创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现今90后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知识储备相比,反差很大,建议在不同年级,有针对性的设置创业教育内容,将创业心理也一同变为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创业伊始主要特征投资少,集中在小企业的事实状况,应在创业课程教学中多围绕“如何创办你的小企业”类似提纲开设,讲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之道,及时将前沿知识引入课堂,不断充实科技成果,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经常性的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和市场,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该多样化,除现在常见的课堂讲授之外,还应当采取活动开展、案例研究、互相讨论、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与创业企业家搭建面对面深入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开放的讲堂形式,使学生了解创业是怎么回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

3.3营造校园创业教育文化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形下,应该在大学校园中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级党团组织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新途径、新方法。

在第一课堂方面,调整教学方案,加大有关创业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自主选择与促进个性发展的空间。以鼓励学生以创新思维为导向,倡导参与式教学,改革考试方法等注重考察学生运用只适合科学思维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把知识学好、学活、学到手。

在第二课堂方面,通过以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讲座及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科技创新类竞赛活动,积极建设校外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就业创业基地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创业教育,鼓励更多的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创业熏陶,培养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3.4完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高校要构建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纵向和横向的领导协调机制,要有教务处、学工部、就业办、校团委、科技处、校友会等部门以及各院系的支持和参与。各个相关部门都要围绕创业教育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分工协作,各负其责。校内实践依托创业教育组织体系,通过在创业实践领域,成立学生创业团队,建立学生创业园区,设立创业种子基金,建立创新实验室,开展创新课题立项等形式。组织各种学术科技竞赛;通过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宣传,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实践中心,全天候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放,对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进行指导、咨询和评价。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尽可能地将大学生创业大赛中选的成果向应用端延伸,将创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落在实处。

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加强创业教育是全世界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业教育也必须适应现代教育改革趋势,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西部高校都要努力造就多层次,系统性,规范性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努力为学生搭建创业实践活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田红.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61.

[2]熊建设,胡媛,王健.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构建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3]李典之.大学生创业问题初探[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8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病,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病,此模式下的教师只需具备两样东西:一张嘴和一支粉笔。现代教学模式一般以“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为主,注重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让课堂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在互动中教学,从而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懂得道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去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要多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唯书,不唯师”,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鼓励他们去怀疑、去超越、去创新。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善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想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愉快的心理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欲望。创新不能只从结果上看,实际上,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结果”新。更在于“过程”新。创新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独立探究精神,关键在于让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探究和独立发现。教师要力求让学生树立独立探究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比教师做得更好

要培养创新精神,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思想观念更新了,有了创新意识,学生才能焕发出创新的热情和动力。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们要给学生讲清形势,让其明确奋斗方向。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出:“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我国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指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在教学中注意贯彻独立性、民主性、主体性精神。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始终鼓励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比教师做得更好。

四、建构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创新意识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往往以教师的一言堂贯穿始终。在这种教学环境里,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特别是最需要的创造力就被扼杀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势必要摈弃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创设能发挥学生主体学习作用的、民主的、科学的、和谐的教学条件。为此,我积极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猎取创新教学信息,了解创新教育动态,同时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报刊,在教改实践中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研究课堂语言艺术,特别是尊重学生的情感,弘扬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体会,对于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有创造性的观点、新颖独特的设想给予其积极的评价。除此之外,我还深入学生中间去,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环境。实践表明,有了培养创新精神的沃土,再加上园丁用心浇水、施肥、除虫,一个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学效果便会源源不断萌发出来。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9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造力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大学生要成长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

一、创造力的内涵及特征

创造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力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什么是创造力尚未有定论。一般认为,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或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运用一切自身掌握的信息,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发明新设备、新技术,创作新作品等都是创造力的表现。

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它的构成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任何创造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是创造力的基础。二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具有开放性和扩散性,这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要素。三是创造人格,它是创造活动所需要的人格品质。优良的人格品质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总之,知识、思维和人格品质是创造力构成的基本三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创造力水平的形成与发展。

创造力人人都有,具有普遍性。正如法国哲学家亨利・伯格森所指出的:创造力是人类生命本身的属性,对尚未形成稳定的创造力外在表现的人来说,它只不过是还处于一种潜在状态罢了。[1]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充分肯定了创造力的普遍性,并进一步指出了创造力的层次性。他把人的创造力分为原初创造力、次级创造力和整合创造力等三种能力,认为原初创造力(创造性的灵感阶段)具有非理性的特征,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和共同的东西,而次级创造力是在原初创造力的基础上,运用理性、逻辑、控制和秩序等形成的、具有理性特征的创造力,能以良好融合或交替的方式运用上述两种过程的创造力则是整合创造力。[2]创造力是人的天赋,但是受具体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创造力有高有低,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创造力水平。

二、大学生创造力的现状

从整体上看,我国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是一个比较有活力的潜在的创造群体。但是,大学生创造力水平普遍不高,创造力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如下。

1.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的恒心和毅力。所谓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与创新的价值性、重要性的一种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稳定的精神态势。创造力的发展必须以创新意识作为前提,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起点。创新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对未知的专业充满了好奇,也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的动机,但是创新活动的实现仅有创新的兴趣是不够的,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作为动力,在智力和情感的共同作用中,在长期的毅力的支配下才得以完成。[3]对于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都有着明确的认识,但是具体到创造兴趣的稳定性的保持,以及创造兴趣的深度和广度的发掘时,却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不能专注或坚持到底。

2.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创造性思维有待提高。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一种能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思考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思维方式,其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因此具有开放性、扩散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因素,在创造性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目前,大学生思考问题的面不断扩大,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很大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增强。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大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在尝试创造新的知识,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但是,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来看,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有一定的创新体验,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人的创造力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亲身体验和尝试进行创作、发明和创造对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高校和社会有关机构为促进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举办了各种活动,许多大学生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有些大学生甚至亲身体验、参与到其中,但是大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的比率较低,亲身体验技术创新全过程的比率更低,究其原因,大学生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创新技能是指创新主体的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包括新信息的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与运用创新技法能力、创新成果表达能力和物化能力。我国大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形成了很强的应试能力,但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上的能力则远远不够。

三、大学生提高自身创造力的方法探索

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潜在的自然属性,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创造力的形成、发展与后天环境的培养和个人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近年来,各高校都日益重视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力的训练与开发,通过努力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1.优化知识结构,夯实知识基础。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经验总结,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创造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知识的积累便无法进行创造。学愈博则思愈远,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越有广度和深度,从而也就越有助于创造潜力的发挥和创造水平的提高。正如泰勒博士所说:“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4]因此,大学生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大学生学习知识不应只是被动接受,而应主动探索;所掌握的知识不应该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系统全面的。一个人创造力水平的高低和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导致许多大学生的知识面出现断层,极大地阻碍了创造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善于创新的往往是兴趣广泛、知识丰富的人,而许多新知识、新创造正是在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的。因此,大学生要注意知识结构的优化,文科学生要加强自然学科领域知识的学习,理工科学生应该广泛涉猎人文学科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2.培养创造兴趣,训练创造性思维。创造兴趣是个体从事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动的内驱力,没有创造兴趣的推动就没有创造活动的进行。除此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也是一切创造活动的灵魂。因此,大学生不仅要保持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兴趣,而且要大力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为创造活动的开展准备必要的条件。脑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而且需要具备直接理解和判定的直接思维能力(包括直觉、灵感、形象、情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培养发散性思维,养成多视点、多角度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善于逆向思维,培养直觉,并及时保存思维的灵感火花,使之成为研究的新发现。

3.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造人格。创造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可能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创新不仅是能力的开发,而且是特质的培养。要培养一个人的创造力,就要培养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如意志力、观察力、想象力和乐观独立、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特别是创新自信这一心理人格。因此,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思考、敢为人先,敢于质疑经验,勇于挑战权威,不怕风险、不惧失败,在创新的道路上坚持不懈,执著追求。

4.参与创造实践,提升创造技能。实践与创造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创造力培养的最终目标体现为为社会实践服务,创造成果需要用实践来检验其成效,同时创造实践也是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及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应该把理论学习和创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创造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创造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并产生新方法、新理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创新团体活动,如成立各种科技小组或兴趣小组,参加一些科技、创新或创业类的比赛等,并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主动参加科学研究。目前我国大学生只“学”不“研”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资源,通过查资料、做实验、参与课题研究等一系列实践,在思考与探索中锻炼研究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社会调研,多看、多问、多想,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实提高创造力。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每个大学生都应该树立创新观念,提高创新意识,积极努力、开拓创新,培养创造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徐振寰等.潜能与创造力开发[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

[2][美]马斯洛著.李文译.存在心理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3]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5).

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育途径;探索

近几年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异常的艰难,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基本就面临失业的状态,面对这样的状况,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能够帮助大学生寻找新的就业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提升个人能力的手段,也是未来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创新能力的含义

从字面的意思理解,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对现有的手段、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综合分析,提出新的方法和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精神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创新精神是勇于抛弃旧的思想理念,摒弃传统经验中的不足,以全新的思想意识,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促进思想的开放,灵活的运用先进的意识去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意识[1]。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

在研究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就会变得十分的懒散,自我的控制能力十分差,经常是上课迟到,不按时完成教师的任务,学习不积极主动,把更多的时间浪费在了吃喝玩乐上,荒废了大学的时光。直到毕业之后,在就业的过程中才意识到优胜劣汰的残酷市场机制。而且大学生在入校之后通常缺乏正确的引导,对大学的学习方法不熟悉,经常是按照原有的手段进行学习,还是把成绩看的比较重,只专注拿学分,忽视了对自己其他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判断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十分弱[2]。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仅仅限制在本专业的学习,没有对学科进行整体的构建,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没有明确的规划,没有远大的见识。学生的眼界就看到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对于其他相关的专业没有进行扩展,因此,知识面十分的受限,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不仅是要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对跨领域的行业也要进行了解,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相互联系,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某些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失衡,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先进的思想意识,影响了今后的发展方向[3]。

三、现行高校教育缺陷分析

当代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十分的严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把成绩看的十分的重要,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教师给学生灌输的影响就是只有成绩好,将来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所以,一直到进入大学,学生都是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这种思维的惯性,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大学的授课也和之前初高中是一样的,甚至说比不上之前,因为之前对教师来讲还存在升学的压力,在大学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教师的责任心会大大的降低。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感觉无所适从,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对授课的教师也会产生排斥的心理…,难以真正的对教师有所尊敬,感到学习十分的无奈,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失衡。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整天无所事事,吃喝玩乐,没有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经常就是逃课,在心理上逃避当前的就业现实,整天混日子拿文凭。大学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没有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精神状况十分的萎靡,缺乏应有的活力[4]。大学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在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还应该有各项应用于社会的技能。然而在实际的大学校园里,似乎变成了一个专业的技能培训场所,学生为了拿到毕业证被动的进行专业的知识的学习,至于今后的发展方向确从来没有考虑过,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5]。

四、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思路浅析

(一)为教育立心

专家在研究中指出,教育要以研究人的幸福为出发点,大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素养,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要进行关注,大学生是独立的整体,有其独特的思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关怀。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从小到大的生活都离不开人的帮助与关爱,这也是学生的本能需求。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形式,是在学生智力的条件下提出的新的发明和创造。所以大学教育也要在对学生进行基础教育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创新意识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意愿。所以,大学教育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多听学生的意见,师生平等,互相学习[6]。

(二)人文传统教育精华回归

首先,教育以探索人的幸福作为出发点。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是不一样的存在,因此,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不能盲目的进行。要让大学生明白,任何职业都是高贵的,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优秀的个体。其次,就是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因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总是选择热门的专业,赚钱的行业,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三)生活创新教育理念

首先,在大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职业目标模式教学理念引入。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与之前的教育机构不一样,大学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抗挫折的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在发展创新中提升自己。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改革。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相对来说可以宽松一些,教学手段的选择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灌输式的教学还是讨论式的教学,会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教学改革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课程的安排上,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些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活力。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