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十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2:47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1

〔摘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滞后,现有基础设施供给水平难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已成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瓶颈,并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通过法律形式,规范农村基础设施所有者、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与使用者的责权利和行为活动,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与经营方式并存,资本型、实物型、价值型农村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农村;城乡统筹;基础设施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6-0025-05

一、新农村建设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于一体的发展战略,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统筹城乡发展,重要的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为国民经济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服务(publicservice)并保证其社会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的总和。其一,基础设施是为公共经济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一种公共服务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privategoods);其二,基础设施是社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公共物质技术条件,即社会所有部门都需要的共同条件;其三,基础设施是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和保障基础;其四,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存在形式,也包括各种无形的公共条件。1当前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即包括上述内容。具体而言,通过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以及交通设施、水利水电、通讯网络等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科研卫生医保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领域和受益对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1.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新农村“20字”目标的基本保证。第一,生产发展要求有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和给排水网络系统。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给排水网络建设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改善水利设施,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和牧草业,有利于不断提高灌溉率。第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求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不断改善的土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增强土地资源的功能,改善动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通过土壤改良,可以增强抗灾能力;通过植树造林,江河流域治理,加大河道生态防洪工程建设和对河流的综合治理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农业防范灾害的能力增强。第三,农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有完善配套的连接城乡的交通设施、电力电网和信息网络系统。按照基础设施城镇化、服务设施社区化的要求,需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2通过着手实施以中心村(农村社区)和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以路网建设带动商贸物流、农村客运、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乡风民风有较大改善;通过电信、电力、给排水、环保设施和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的全面改善,使农村的人居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借助各种信息资源和网络平台,使村务公开化、透明化,推进村级议事决策和行政管理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第四,新农村建设要求统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政府或社会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本、财力资本等的投入,可以产生一个对社会资源的聚集、转移效应,促进城镇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农村的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改善农村教育、科研和农技推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科技教育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增强农村科技人员和管理者的技能才干,增强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

2.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重大。第一,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载体。基础设施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物质保证。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对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因此按照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理念,加强城市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投资和管理,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长效工程、民心工程。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和决定性作用,把基础设施作为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先导性要素和物质载体,将产前、产中、产后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培育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降低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和风险。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以城市理念改造农村,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居民理念转化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和统一推进,有利于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储藏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成本在内的总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第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统筹城乡交通道路、信息通讯和公共设施投资,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有利于产业规模的聚集和结构的升级,促进经济总量在空间上的整合,同时,还可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农村地区和农业领域,将社会其他部门的资源转移到农业和农村中去,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和创汇型农业;另一方面,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获得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以及非农业就业机会,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和设施,可以使农村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不断得以改善,身体体质不断增强,改变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以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城市现代文明,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统筹发展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

1.战略规划科学性欠缺。长期以

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片面追求工业化,以牺牲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又以粗放型经营为主,没有把农村基础设施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以统筹规划。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发挥其作为社会“先行资本”的功效,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其一,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短缺运行状态,当短缺瓶颈凸显到一定程度,社会资源将被强制或非强制性地流入该部门,当短缺强度减缓到能为社会所承受时,资源又会转移到社会其他高效率部门,因此不能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效率。其二,由于资源短缺,农村基础设施难以在一定时限内形成体系,只能对某些小规模的农村基础设施加以建设,难以有效发挥农村基础设施的物质基础效应和规模效应。其三,在这种选择性投资建设中,其战略决策往往偏向于那些直接为工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农业生产领域往往难以享用已有的公共服务产品,致使社会共享资源仅为少部分有限的社会生产部门服务,难以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率,在现实中常常是设施短缺与大量设施闲置并存。3

2.布局缺乏合理性。战略上的失当是一方面,而农村基础设施布局上的不合理,也直接影响着设施效率的发挥和对自然灾害的承载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各种不同功能和类型的子系统有机整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运行大系统,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效,这是农村基础设施布局中的一大关键点。目前从设施布局看,缺乏统筹规划,设计也不尽科学。其一,重复布局,区位选择偏差。基础设施作为社会性公共产品,具有共享性,但由于受传统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各自为政,导致设施“大而全”“小而全”,封闭运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闲置。同时,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固定性,建成之后往往受空间区位制约,不易更改其服务范围,降低了设施的利用率。其二,农村各类基础设施之间关联性较差,甚至相互矛盾,如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常常不考虑加工配套设施;科研设施建设中缺乏相配套的试验基地,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往往自成系统,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各种设施之间缺乏配套性和关联性,难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整体功效。有些设施甚至在功能运用上相互掣肘、相互矛盾。特别是在能源、水利和交通运输等具有综合性功能的设施方面表现更突出,协调性差。其三,设施结构比例不合理。主要是指各基础设施相互之间或者相同功能设施内部的结构比例关系没有处于最优状态,如在农业科研开发和推广中,往往重实验室研究,轻技术推广。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7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20%。在交通运输业内部,以铁路运输为主,对其他运输方式采用较少,且各种设施之间结构较松散,难以发挥最大效用。

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不足,压力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设施建设投资尽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历史上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账太多,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因此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压力大。2003-2010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仅增加6270.85亿元,年均仅增加783.86亿元;而同期全国其他主要行业如“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分别增加11717.3亿元、23785.1亿元,年均分别增加1464.7亿元、2973.1亿元,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一直很小。4长期以来的比重差距和低增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尽管我们做了努力,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业机械总动力不足;二是有效灌溉面积小;三是水库总容量小。

4.缺乏资产经营管理,基础设施抵御灾害能力低。目前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是实物管理和设备管理,资产经营管理较薄弱,难以适应农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要求。现有基础设施多是无偿供给、无偿服务,无偿消费;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造成设施投资效益低甚至是零效益,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严重,功能老化,配套设施未能跟上,土壤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水利设施有效灌溉能力下降,河道淤积,防洪排涝能力下降。特别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农田基本建设几乎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保障能力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体制障碍未根本清除。农村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包括产权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价格管理体制和营运管理体制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但在新旧体制交替变化过程中,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许多原有体制的弊病还未根本消除,其中重建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制度和所有权制度成为重中之重。所有权主体意识不强,产权不明晰,资产闲置和流失严重,存量不清,投资流量被挪用和转移常有发生,管理权限分散化。投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投资的责、权、利不统一,财政、信贷职能不清,一些地方乱开发、乱立项、乱投资,缺乏投资效益。价格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是,价格关系未理顺,供给越多,亏损越大,财政补贴负担越重;同时,乱定价、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营运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种责任制名不符实。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深,还未走上产业化、企业化之路,没有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有的甚至被作为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对待。农村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必须考虑如何依据市场经济法则来运作,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基础设施所特有的公共服务产品的特性,这是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构建思路

1.在统筹发展中树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仅仅认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诸多直接功能和作用是不够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必须深刻领会到:其一,农村基础设施不止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保证社会总产品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增强抗灾能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工程”;其二,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其三,不仅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综合性的产业部门,而且农村基础设施同样也是社会经济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部门;其四,农村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构成要素,农业现代化就是不断地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装备农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调整和完善农业生产关系,运用现代知识结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的素质;其五,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的一个子系统,虽然具有基础设施的一般特性,但是在测算和评价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时应充分认识其特殊性。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在提高对农村基础设施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有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的修订调整,制定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针对目前基础设施滞后于“直接生产性活动”(dpa)程度较大的实际,许多地方暂缓放慢了dpa的发展速度,把现有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投入基础设施部门,如通过“突击式”发展,以促进基础设施建

设的快速发展,填补空缺点。当基础设施大致与dpa发展需求相适应时,再实施同步发展战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与工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相比较明显滞后,本应当加大其发展力度,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力推进阶段,在此要求农业基础设施更为“先行一步”有实际困难。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性特征出发,通过合理布局,可以优先发展城乡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极力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领域,让农民分享工业和城市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成为沟通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统筹的纽带。

3.拓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渠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不高,除了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等主要原因外,投资来源渠道过于单一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从目前看,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渠道逐渐走向多样化,有政府和集体投资,银行贷款、捐赠等形式,这些投资渠道实际上体现出国家、集体、个人三结合的投资格局。具体言之,在投资中要明确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范围和投资责任,以保持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应有的投资力度。其一,国家应增加投资比重,把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提高到总投资的15%以上,并且承担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二,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压缩投资周期,优化投资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投资收益,提高工程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其三,继续实施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以充分发挥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4.确定城乡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由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制约,现实中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虽然许多设施短缺,甚至缺口很大,但还是应当走选择性发展之路。从目前看应着重发展的农村基础设施有:第一,农村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要实现村村通公路,同时通讯设施建设要以县城和小城镇为中心,向周边广大农村地区辐射,构建覆盖面广阔的通讯网络,并提高通讯质量和水平。第二,农田水利设施。当前应建设好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抓好大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加快“病险水利工程”治理,大力发展乡镇和农村供水,继续搞好群众性农用水利基本建设。第三,农村能源设施。以电力为例,必须建设和完善大型输变电、供电网络,提高输、供电质量和水平,全面启动和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逐步实现农村水、电及电气化达标。随着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和农村三大产业发展的加快,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的需求量必会越来越大。第四,农科教基础设施。目前发达国家80%的农业收益来源于先进的科学技术,要使科技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21世纪前20年达到50%,本世纪中期达到70%-80%,各地农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必须加大对农科教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基础教育设施和职业技术学校等“软件”与“硬件”设施建设。

5.统筹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扩大农村信息网络覆盖面。首先,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把农村信息化纳入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中,在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水电、农村沼气、乡村道路、草场围栏等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六小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农村信息化,成为“七小工程”。整合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城乡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其次,加强农村信息化的统一领导。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涉农部门有10多个,而农业信息网络本身涉及农业生产、流通、销售、加工的各个方面,各级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农业信息化的统一领导,特别是省市一级政府有责任把涉农部门的各种信息化资源整合好,强化管理,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信息网络资源共享,以城市信息化带动农村信息化;同时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统一农村信息网络规划和建设,统一农村信息资源体系的开发和管理,统一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和管理。5再次,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需要加快农村地区的教育建设,加快对农民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开展信息化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可以定期从城市引入一批科技人才,推动农村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最终通过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农村信息化队伍建设。

6.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增效。通过改革,其一,对于竞争性、经营性基础设施逐步按照公司制的运作方式,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二,对非经营性或非竞争性基础设施实行以价值管理为主、实物管理为辅的体制,这部分设施虽然以社会效益为主,投资经费主要由财税负担,但也要体现经济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其三,对于所有小型农村基础设施,通过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资产组织经营形式,明晰产权和责权利,实施价值化和资本化管理,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第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法律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文科,等.农业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00,(1).

〔2〕张炜,廖婴露.着力统筹城乡发展〔n〕.经济日报,2008-09-08.

〔3〕孙良.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2

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13个试点村分布在10个远郊区县,其中山区6个,平原7个,总人口16239人,其中农业人口11668人,非农业人口2435人,外来人口213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12元,高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无论自然状况,还是经济社会条件,各村差别较大,基本上代表了北京市的不同区位、不同经济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村。总体来看,试点村具有如下特点:

二三产业发展快。全部试点村经济基础总体好于全市农村平均水平,产业发展以二、三产业为主,二、三产业占村经济总收入的84%。

劳动力就业率高。绝大多数试点村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较高,12个村就业率在90%以上,其中6个村就业率达100%,6个村就业率在90-95%之间。

人均纯收入高。大部分试点村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或与全市水平持平,有7个村高于2006年北京农民人均纯收入8620元,人均收入最高的怀柔区官地达到17200元。

经济实力差别大。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最高的顺义区北郎中达17200万元,最低的平谷区玻璃台仅有130万元。

旧村改造实施以来,市、区、镇、村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做好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目前,除1个试点村正在编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外,其余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均按计划有序推进。据调查,12个试点村实施了道路改造,约占村庄总数的92%;11个村庄实施了饮水改造,占村庄总数的85%;10个村庄配备了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占村庄总数的77%,其余村庄计划与新建居民小区同步实施;8个村庄完成了农户改厕,占村庄总数的62%;5个村庄铺设了污水收集管网,其中2个村庄建成了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占村庄总数的38%;5个村庄对电力低压线进行改造,2个村建设了变电站,实施电力工程的村庄占村庄总数的54%;7个村庄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占村庄总数的54%。总体来看,试点村在道路、安全饮水、垃圾处理、改厕、污水处理、电力工程、新能源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

尽管各试点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和实际需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总体看来,各试点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试点村道路建设完成规划任务的37%,供水管网完成规划任务的48%,垃圾处理设施完成规划任务的63%,垃圾清运车辆不足,仅完成规划任务的28%,污水处理站完成了规划任务的29%,污水管网仅完成规划任务的25%,公厕建设仅完成了规划任务的20%。调查发现由于个别基础设施项目过于滞后,已成为当地发展的瓶颈,如平谷区玻璃台村由于公厕严重不足,环境面临破坏威胁,开始影响民俗旅游业发展。

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主要是:

工程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一是规划问题。13个试点村虽编制了规划,但是相当一部分存在规划与实际状况结合不紧密,不符合村庄定位要求等问题,没有按照《北京市远郊区县村庄体系规划编制要求》,制定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村庄规划,甚至出现先开工建设后进行规划的现象。在布局上,现状考虑多,长远打算少。在建设时序上,往往先地上,后地下,缺乏统筹安排。二是标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在设计上存在不经济问题。如有关专家认为在农村电网发育较为完善的情况下,用电照明实际上是最经济的方案,尽管太阳能照明作为新能源技术受到鼓励,但现阶段其投资费用和维护成本较高是显而易见的,不能一刀切。另外,相当一部分工程在规模设计上不合理,规模过大,不合实际。管网参数设计、设备选型上缺乏高水平专业机构设计把关,部分试点村污水管网的铺设存在不合理现象。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欠帐较多,资金缺口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虽然近年来市政府有关部门给予了有关各村一定的基础设施资金支持,但政府投入力度仍然偏小。各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共需投入资金4.34亿元,目前已投资2.2亿元,其中市政府投资4499万元,其余均由各村自筹解决。目前各试点村基础设施存量、增量均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需要,且各村均处于发展阶段,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限,现状资金缺口尚有2.14亿元,再由各村自筹解决确实存在一定困难。

管理机制尚未成熟。虽然各试点村有关基础设施管理都有所考虑,但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一是大部分村庄依靠村级机构自行组织人员,利用政府拨付的农村公益资金解决设施维护费用问题,但资金有限,难以完全满足需要。二是个别村庄采用物业管理方式,所用资金由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暗补没有转变为明补,一旦集体经济出现困难,将会导致设施无人管护的后遗症。三是没有形成良好的收费机制,受长期使用公共资源、设施不交费的习惯影响,部分村民没有形成用水及使用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需要交费的意识,使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负担加重。

农民参与程度不高。尽管试点村村民对旧村改造的支持率普遍很高,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民对于旧村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了解,甚至出现部分基础设施建成后,村民已经实实在在的受益了,却浑然不觉的现象。

加快试点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一是要根据村庄规划定位,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内容和布局。二是要考虑到农村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明确标准,要方便农民,符合农民的需要。三是要统筹规划农村产业发展、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使之协调发展。四是要考虑未来农村变化,特别是农业人口转移的变化,合理确定基础设施规模。五是要考虑整合现有资源,增强规划的统筹功能。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多、投资大,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分步实施。应加快政府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和倾斜,并引导社会资金、村集体多方参与,形成多元化筹资格局。近期,政府投资应以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并坚持“雪中送炭”为主,“锦上添花”为辅。首先应以农民生产生活上最急需政府支持解决的难题为重点,给予一定的政府资金投入,如道路、供水等,然后再逐步考虑其他领域。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产品供给;强效投入机制

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载体,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供给体制的负面影响,导致农业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十分滞后。目前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基础设施薄弱,跟不上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投资供给缺位,总量不足结构欠佳;投资渠道分散、投资效率低下。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应该注重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平衡的现代基础设施供给新体制。实施强效投入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突出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同步重视发挥微观主体的投资辅助作用。

一、农业基础设施与农村公共产品的相关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指的是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基础性服务、对农业生产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物质生产条件,主要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基本硬件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技术、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交通、基础教育等。从彼此相关性紧密程度看,农业基础设施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密切相关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同步而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而构成了农村发展进程中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将基础设施视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先行资本”(socialoverheadcapital),认为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可带来整个“社会获利能力”(socialprofitability)提高的效果。[1]正因如此,应该进一步关注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建设问题。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另一方面,宏观层面的问题依然严重,存在许多大家认可需要改进的现实问题。

(一)设施薄弱,不符合经济现代化发展要求

以农村电力基础设施为例,由于长期对农村电网投入不足,使得农村电力设施发展缓慢,设备陈旧老化,供电质量较差,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据中华税网2008年8月调查,全国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仅1/3的乡镇有供水站,53%的村不通电话,3%的村不通公路,93%的村接收电视信号微弱。[2]导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缺位,因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问题上。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03-2005年,中国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总额分别为:1754.45亿元、2337.63亿元、2450.31亿元。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12%、9.67%、7.2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尽管在绝对量上逐年增长,但农业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总体上增长不明显。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2005年仅地方财政收入15100.76亿元,就远远高于用于四大类公共产品的支出2450.31亿元,收支对比可见,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二)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以农村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为例,大多修建于五、六十年代,已经大部分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渠系灌溉设施配套不全,全国水库约1/3带病运行,60%的排洪工程设施需要维修,许多河道淤积,行洪排涝能力下降。另外,由于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使中低产田的改造难以实现。同工业投资的投资少、见效快、回收期短的特征相比较而言,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特征就是投资效益在短期内表现不明显。例如,一些大江大河水利工程,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自然灾害而设计。当自然灾害没有发生时,工程的效益自然显现不明显,甚至表现出特殊的闲置。所以,往往会出现投资工程在10年之后才显示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象。这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时滞性,导致社会对农业投资的偏见和随意性,结果就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投资供给缺位,增长缓慢,总量不足

将20余年来实际发生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可以清晰看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的百分比,从中不难得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供给缺位的结论,财务统计结果可以标明这一事实。从1986年至2003年的16年当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偏低,年平均不足5%。变化幅度在2.4%-7.3%之间。突破7%的年份仅有两年,而不足3%的却有4年;占3%-4%的有9年,是年份最多的时间段,占4%以上的共有5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体薄弱、增幅十分缓慢;将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与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幅度相比较,无论绝对角度还是相对角度均差距巨大,完全是不同步而行的。

(四)投资渠道分散,投资效率低下

目前,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渠道较多,不同渠道的资金分散在不同政府管理部门,各个部门都倾向于使本部门的预算规模最大化,而把资金的使用效果放在其次。虽然支持农业投入的项目种类不少,但因缺乏协调而影响资金使用的效果。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长期多头管理,中央至少涉及9个部委,每个部委内部又涉及多个司局,延伸至地方涉及部门更多,几乎每一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有独立的县级管理部门,还有诸如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等非常设机构。可以想象,在资金管理使用上如此分散化,既削弱了财政支农资金整体引导优势和规模效应,又导致各部门职能交叉,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大了管理协调成本,实难达到投资效率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实效性。[3]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化路径

根据农业基础设施体系构成的层次性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明确履行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职责,围绕增加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核心目标,采取多元化途径手段解决问题。

(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实行的“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是城乡有别的基础设施供给机制:城市的基础设施由政府投资兴建,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却是以农民投资为主。1949-1955年间,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基本上来源于农户;1955年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主要通过集体强制动员和行政拨款的制度安排来实现;80年代至90年代后期,农民筹资、以工代赈成为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形式,制度外筹资,即政府或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的、没有纳入正规财政范畴的筹资方式成为一条重要途径,其中乡镇企业的贡献和农业税等是重要资金来源[4];从1998年开始,国家转移支付成为一个稳定来源,但支撑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主要是国债资金,占年度间中央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的70%以上,正常的年度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不足30%[5]。鉴于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严重短缺的现实,政府应该实现由“重城轻乡”的传统型供给体制向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协调平衡、公平合理的现代基础设施供给新体制的转变。中国农民在工业化初期,就通过农业税及“剪刀差”等形式将大部分农业积累转为工业积累,为城市的工业化做出过巨大贡献。现在,城市工业已经初具规模,具备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就应该更多反哺农村补偿农民。因此,应加大对农民提供基础设施的力度,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二)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国际经验表明,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与方式,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总量与效率。因此,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企业和社会团体为辅的多元供给模式,并实行适度的市场化供给。[6]具体而言,政府、市场和民间组织,在提供公共物品上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政府主要偏重于供给那些关乎于民生生存、发展的生存型和基本发展型公共产品,例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对于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层政府服务、农业科技研究等,应该由政府担任供给主体,其中资本密集型产品多为全国性的共用产品,属于国家决策范围,供给主体应当是中央政府;技术密集型产品供给主体应该是地方政府。对于私人提供更有效的,政府可以以付费、补贴或购买的方式让民间组织、私营组织来参与提供;对于近乎私人产品的公共产品,如农村电信、有线电视、自来水、成人教育等,政府更多可按照“谁付费、谁受益,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入市场化的供给方式,适当地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政府委托、政府参股等多种方式,将民间资本引入到供给中。在实行市场化供给中,应当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私人或民营经济进行供给。市场机制的引入,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弱化,而是意味着对政府公共产品投入方式的合理定位。在多元化的格局下,政府仍然是最后责任人,只有把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通过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实现其农村公共产品消费的效用最大化。

(三)实施强效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突出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

在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政府依然是起主导作用的投资主体。依据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和国际经验,国家财政应该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担当大头。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国家财力来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积累,现在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再加上预算外收入,可用财力规模占gdp的比重近30%。应当说,以这样的财力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用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反哺农村的经济基础和外部条件。因此,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毫无疑问,政府应该真正重视、积极投入,成为投资主体。

据统计,我国农村对公共产品的投资需求达相当于近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3年的全国财政收入。要解决农业基础设施短缺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大部分属公共物品范畴,因此以赢利为目的的投资者很少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只能由政府通过全部财政支持或通过部分财政投入并引导农户、涉农企业等其他渠道共同投入资金来解决,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农业基础设施的提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就中央政府投入这一主体而言,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进行投资结构优化,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并不断提高投资效率,通过大力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吸引微观经济主体对农业的不断投入。结合当前财政投入方式存在的方式单一、财政包袱重的缺陷,政府应当在现有投入方式基础上,加强财政担保、财政参股、财政贴息、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等资金带动效应大的投入方式的应用,既能缓解财政压力,又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私人部门的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

(四)发挥微观主体的辅助作用

在发挥政府投资主体作用的同时,还要吸引包括银行信贷、工商业资本及农民个人积累等资金在内的社会资金投资于农业。从公共产品供给角度来看,为此,除了依赖政府之外,还要想办法发挥其他微观主体的辅助投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公、私部门之间的互动,针对不同的私人部门投资主体,选用最适宜的财政引导方式或方式组合,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机制,以多元多层次多样化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选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税费减免、以奖代补、以奖、以工代服等方式,也可采用“政府出资、市场运作”的财政资金运作模式,吸引更多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基层财政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农业税取消后,相当一部分县乡失去了主体税种,一些乡只能主要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维持机构运转,尽管中央财政为贯彻全面取消农业税改革每年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2004、2005、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分别为510亿、662亿和782亿元,但根据税费改革的相关精神和农业税有关政策,中央的转移支付主要是用来乡镇弥补税费改革带来的地方财政缺口。实际上,乡镇财政的支出远远大于以农业税为主的财政收入,而这个差额部分,中央转移支付不能覆盖到,由此便导致取消农业税后县乡的总体财力低于取消农业税之前的水平,这必将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削弱。

正因如此,有必要改革过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增强县级财政的农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建立以县级财政为核心的支农资金管理体制。现行财政体制框架下,由于财力层层上移,目前政府财政投入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资金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乡级财政已经名存实亡,县级财政仅能勉强维持运转,县乡财政基本上丧失了农业基础设施的主动供给能力。而县乡政府恰恰处于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第一线,最清楚本辖区农民的真实需求,相对中央和省级政府具有更好的信息优势,理应加强其主动供给能力。因此,在目前的财政体制框架下,中央和省级政府要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加大对县乡基层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基层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适应,确保基层政府有足够财力为农民提供基础设施,而不致因此陷入负债困境。同时,县乡政府要精简人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县级财政的自主收入能力。

总而言之,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个发达又高效的农业基础设施体系,是保证农业生产持续、高效、稳定增长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基本条件,是建立统一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基础。尽管目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问题众多、挑战严峻;强化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效性,任务艰巨,不容乐观,积极探讨解决途径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2]中华税网.cn2008-08-04.

[3]温思美,张乐柱,许能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资金管理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1):1-9.

[4]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制度外筹资:历史、现状及改革[j].中国农村经济,2002(7):10.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4

为进一步做好规划工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重建规划组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和规模,提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活设施的建设方案,提出农业生产设施重建方案。基本要求是摸清农村基础设施受灾损失的基本数据,确定村庄恢复建设的基本标准;确定乡村居民点的基本布局;确定基本的资金盘子;明确恢复建设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明确基本政策和措施;明确基本实施步骤。规划范围主要是市严重受灾县区,具体范围距震中300公里、烈度达到6度以上县区。规划期为三年。规划期内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的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要体现在具体项目上。

省建设厅按照规划编制的进度要求,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和初步方案制定阶段,各县市规划工作小组赴现场开展工作,完成农村居民点选址布局等方面的初步规划方案。完成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方案,并与各县市农村建设规划方案进行衔接与整合。根据各县市农村居民点选址布局的初步方案,提出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配置的具体意见和投资估算。各县市政府组织审定上报。期间必须完成基础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提出重建规划方案。第二阶段为方案调整与修改阶段,各县市规划工作小组提交初步规划方案。省编制组负责组织听取各市初步规划方案汇报,提出完善意见。各市规划工作小组根据编制组提出的修改完善意见,组织方案调整与修改完善工作。期间必须完成分析研究与数据汇总。第三阶段为成果综合编制阶段,期间必须完成上报规划的初稿。第四阶段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上报阶段。

农村居民点布局选址与重建规划,按照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灾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本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尊重当地农村的地域性、民族性,注重优先恢复建设农村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基础设施,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基本布局。适应灾后生产力布局调整,科学引导县(市、区)域人口合理分布。坚持以原址建设为主,异地建设为辅,明确乡集镇与村庄恢复重建的类型。准确汇总、分析、归纳异地安置的主要原因,提出异地安置的目标和规模,并制作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比较表。按照县(市、区)城、建制镇、集镇、重点中心村、基层村五个层次划定村镇层级。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制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分级配置乡集镇、重点中心村与基层村各类设施,确定设施配置的类型和标准,配套建设的规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明确重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区域性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的政策。

省建设厅还提出恢复重建的目标、时序与投资估算。依据本年度过冬、三年重建的基本要求,制定重建规划目标。重点提出本年度可以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复建任务的数量,以及完成全部复建任务的时序安排设想。按乡集镇与村两级,分建(构)筑物与基础设施两类进行灾区重建投资估算。对资金总规模进行分析,对异地安置的进行方案比选,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农业生产设施建设规划上,由农业部门负责编制,在规划中进行衔接和汇总。

为了更好的做好规划工作,省建设厅设计了县域综合现状分析图和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选址与重建规划图。县域综合现状分析图主要分析图主要反映县市(区)域城镇、乡集镇与村庄的等级、规模的分布情况,并标注地震损坏情况(全损、基本全损、部分损坏与基本无损坏);反映县市(区)域基础设施分布情况,列表说明基础设施损坏情况。标注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布情况。划出地震受灾范围(按灾害评估分重灾、中度受灾与轻度受灾划分)。标注主要灾害分布(地震烈度、泥石流、滑坡、崩塌、洪水等)。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选址与重建规划图主要标明各乡集镇、中心村与基层村的位置、等级、规模。标明灾后重建的各乡集镇、中心村与基层村;反映其恢复重建类型,即原址建设与异地建设;且标注其安置规模(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与建设标准等。划定四类区域(居民点)的范围。

按照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重建规划组的要求,全省各地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布局和规模,并尽快恢复农村居民正常生活,也加快灾后村民住房建设。市规划布局的原则是按照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灾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本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尊重当地农村的地域性、民族性,注重优先恢复建设农村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基础设施,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按照农村居民点的基本布局,以原地建设为主,异地建设为辅,同时遵照县区村庄布局规划,确定乡集镇与村庄恢复重建的类型,以中心村、基层村划定村庄层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5

一、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现状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拉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以来,修武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县上下掀起了新农村建设高潮,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增长阶段。

(一)农村固定资产总量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增长,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修武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多予”和减负,减免了农业税,积极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扶持措施,使农民直接受惠于党的政策,深受农民群众的拥护。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特别是20*年以来,修武县委、县政府积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投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20*年,全县农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948万元,同比增长64.3%;其中农村非农项目投资39108万元,占农村投资的57.6%,同比增长151.7%。

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用于不同的产业领域,使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质量逐步改善。

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悄然发生变化,非农户投资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和非农户在不同的投资领域里各自发挥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与非农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20*年,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农户投资所占比重由20*年的37.7%大幅提高到57.6%,修武非农户投资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对农村固定资产的快速增长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修武农村内部形成的农业与非农产业投资结构比例,反映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变化过程,为农村二、三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农村固定资产形成的生产能力直接体现在对农民收入和非农产业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种拉动效应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夯实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第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作用于不同的产业领域,带动了各类经济实体的不断发展壮大,投资项目的增加和建设规模的扩大,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加快了非农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20*年修武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8.1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3.3%,比20*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2.6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20.3%,比20*年上升0.6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2.1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6.4%,与20*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第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20*年,修武农民人均纯收入4903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3314元,增长17.4%;工资性收入1377元,增长31.5%;从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0.7%,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第三,农民收入的增加,带动了农户用于住宅和设备购置支出方面投资的不断增加,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一是住房条件改善显著。20*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8.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平方米,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面积17.4平方米,增加10.1平方米。二是生活消费支出稳定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3529元,同比增长14.5%。。

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随着修武农业、农村经济外部环境的趋好,通过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生产设备及工器具投资的大幅度增加,装备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巩固了农业的基础,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年,修武农业机械总动力41.6万千瓦,比20*年增加0.3万千瓦。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加快了农业生产朝着机械化方向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修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为推进修武现代农业建设从技术装备上做了准备。

(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改善了农村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加快了城乡的融合。

1、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

随着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乡村道路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饮水问题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农村建设开始以来,随着农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修武农村正朝着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的方向发展。20*年,修武通电村、通汽车村、通电话村、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交通、通信、供电等事业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镇聚集,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拓展了农民收入来源渠道。电、电视信号、道路等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相应改善,汽车站、集贸市场、文化娱乐体育场馆、卫生院、互联网等配套设施的相继建立,启动了农村的存量需求,拉动了农村巨大的消费市场,加快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农民进入现代市场体系中去,促进了农村现代化,拉近了农村和城市现代文明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城乡的和谐发展。

近年来,修武农村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极大收益,收入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消费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增长、生活质量、居住条件、文化娱乐、外出联系、健康保健等方面差距逐步缩小,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亟待改善的几大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三农”问题凸现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前提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首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一核心问题。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投资旺,百业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修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投资结构上反映出的问题也亟待改善。

(一)自筹资金增长乏力,生产性投资增长放慢,对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生产为首要任务的实现产生较大冲击。

从农村固定资产资金来源结构上看,修武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以自筹资金为主,20*年自筹资金占到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5%,比20*年的100.5%下降47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乏力。

农户投资出现生产性投资与非生产性投资比例不合理问题。从近几年修武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看,修武农户投资以非生产性投资(住宅)为主,非生产性投资(住宅)占将近80%,生产性投资仅占20%。农户投资显现的结构性矛盾,表明农民的住宅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但农户释放出多年积累的资金用于改善生活的比例过高,必然挤兑了发展生产的资金需要,缺乏有效引导必然影响生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农民收入的增长要靠生产的驱动,生产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户自筹资金增长乏力,凸现农民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户生产性投资力度下降,势必造成农业生产的基础不牢,影响农民增收的基础。

(二)公共产品投资不足,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羁绊着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国从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但是由于公共产品投资长期缺位,引致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事业方面投资的严重不足,城乡差距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较大改观。

1、固定资产投资向城镇大力倾斜,造成农村投资总量规模偏小。

造成城乡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由于长期执行城市偏向的政策结构,城乡差距已由最初的外在制度设计引起,逐渐衍生为内在的自我强化,投资偏好加剧了投资鸿沟的形成,致使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成本过高,造成公共投资缺位,致使农业、农村长期失血,加剧了城乡鸿沟的形成。20*年,修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3.7亿元,其中农村投资所占比重只有20.2%,农村投资偏弱直接拉大了城乡差距。

2、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投资起步晚,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来源有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农村集体组织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农业水利设施、农村公路等大中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积累水平下降,农民投资关注的领域更多集中在房屋投资上,对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特征的公共产品投资较少。与2005年相比,20*年修武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林水的支出0.2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6%,所占比重比2005年下降5.3个百分点,20*年,修武地方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林水的支出0.5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9.8%,所占比重比2005年下降1.1个百分点。此外,还有土地等生产要素受国家政策因素方面的影响,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无法实现规模化的大生产,遏制了技术设备的投资;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差,资源配置效率低,增加了民间资本投资农业和农村的风险。由于引致投资不足和制度因素的双重制约,使修武农村投资率在低位徘徊。

三、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建议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世纪工程,是一项需要巨大的投资来推动和构建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投入是关键。作为发挥最终生产能力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更应首当其冲。加快修武新农村建设步伐,有效解决农业农村投资上与新农村建设不相协调的问题,需要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机制,可以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两大“软肋”——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滞后和农民增收缓慢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目标实现。

(一)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打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瓶颈制约。

1、强化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所引发的联带效应,发挥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所起到的促进农业发展和吸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双重作用。政府加大对包括农田水利、农村通水、通路、通电等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公共产品投资力度,会激发其他投资主体投资农业、农村的热情;随着投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民会因为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而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企业会因为通水、通电所带来的便利而增加在农村的进一步创业。

2、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投资重点应加大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重点支持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农村水电、乡村道路投资,这些项目周期短、见效快,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上,引入市场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开发或独资开发等优惠政策,加大引资力度,鼓励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进入,加快农村设施建设步伐。

(二)完善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稳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体地位。

修武现有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折射出保证农民纯收入的持续增长,需要惠农政策的强力推动和产业结构的再调整,通过激发农民的投资热情、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壮大县域经济活力“三大”发展路径,增加农民收入,为扩大农户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供资金保证。

加快形成一套旨在激励农民不断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强化农民在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惠农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的扶持力度,激发农民的投资热情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农民理性投资,加大生产性投资,对农民自主投资的项目给予奖励和补助,增强农业生产后劲;引导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维护和改良进行适度投资,以提高农民的耕作方式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收益。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增值增效。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发挥修武农业资源丰富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着力培养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投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实惠。

(三)加快农村小城镇投资规模建设,扩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发展空间。

建设新农村,城镇是基地、纽带和节点,农村投资的重点是建设小城镇,小城镇是集投资、创业、消费三位为一体的空间,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降低成本费用,而且能集中解决工业企业所需的能源供应和对交通、通讯、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的需要,并且企业的适度集中还能带来人口的适度集中,产生集聚效应。修武小城镇发展水平低,发展空间大,承接各方投资潜力大。发展思路上应以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为主要路径,制定区域优惠政策,吸引各方投资者的资金进入。通过重视培育和发展重点中心镇,使有限的投资能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继而辐射、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步骤、有重点、因地制宜地搞好乡村建设规划,稳步推进村的整治和建设,逐步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农业;解困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333212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从极大程度上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包括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过程当中,本国农产品价格较高从而缺乏竞争优势,以及严重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导致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对此,应充分认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通过加强与扩展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农业进步与发展过程当中的积极作用,为农业发展解困。

1农村基础设施的概述

所谓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来讲指的是所有能够为农民生产及生活服务且具备较长使用期限与周期的设施的总称。具体来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分为以下3类,即生产服务类、生活服务类以及生产生活综合类服务设施。生产服务类如农业所需的水利灌溉系统、生活服务类如乡镇卫生院等医疗设施、生产生活综合类如农村道路及其环境设施。

2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及农民的作用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及农民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讲,可以划分为2大方面,即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

就硬件部分来讲,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的面貌与条件。其中以乡镇道路为例,乡镇道路网布局合理且道路平整畅通,不仅会改善农民的出行方式与生活条件,而且直接会降低农民出售农产品及购进生产生活用品的成本,还可以使农民在生产与销售的过程当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提升生产效率。对于农村其余一些非务农人员来讲,也可以为此带来一定的便利,如为其经商提供条件。

就软件部分来讲,可以分为如下2大部分内容: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随着农业科研与技术服务的不嗤平,劳动技能、病虫防治方式等生产要素也会随之获得提升与加强,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所包含的医疗卫生设施而言,能够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从而保障效率的实现。

3农业解困之道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与不完善,是制约我国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建设依赖于资金,偌大的资金量从哪儿来,该怎么用,如何才能够有效,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农业解困的首要任务。

结合现阶段现实情况,乡镇道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2个,即乡镇的财政收入与农民的集资.农业科研和技术服务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民的服务性费用;就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来讲,来自于乡镇政府的财政补贴。通过实证分析,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乡镇道路的修建数量与效率、农业科研与技术服务机构建设与运营、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与发展都依赖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较低则相对应各方面设施建设也就无法启动,最终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小,此时可以逐步推进并实现学术界所一直倡导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增加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稳抓“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及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竞争力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从而进一步推动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实施,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呈现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正如上文所属,诺大的资金量该怎么用,如何才能够有效,这就需要我国政府能够探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反哺农业体系,通过构建系统的、完善的政策来保证切实有效的实施与运转。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7

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期间全区项目建设工作情况和“”期间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就如何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几点体会,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区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投资拉动,全区共实施百万元以上项目项,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固定资产拉动gdp年均增长在百分点以上,其中农业基础建设项目73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只占亿元的%对农业的投入明显不足,农业基础相对依然比较薄弱。”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投资结构的变动要充分体现“五个统筹”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业与农村经济将成为“”时期七大重点投资对象之一,加大农业投入是重大的战略任务,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项目的投入将继续作为农业产业化投资的主攻方向。根据预测,国家安排“”时期农业投资保持16.平均增速,达到亿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投资增长需要在这一时期实行加速投入战略,”期间。特别是要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提高农业投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和占gdp比重是大势所趋。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和市委提出的五带两区一园”建设以及建设小康崆峒、和谐崆峒、魅力崆峒的目标,”期间,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辐射带动全区农业产业升级,重点要抓好通乡油路、安全饮水、村村通”卫生、生态移民、小康村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期间,要实施1乡镇144村、73社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4.0人的饮水安全,实现全区3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化、自来水化。到“”末,全部解决崆峒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以上,使农村人口基本吃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放心水。二是大力实施通乡通村油路项目。“”期间,要实施平索公路、平西公路、平麻公路、平香公路等1宽带数据网等一批和农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公益型项目,切实解决农村的上学、就医、信息等突出问题。到“”末,全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儿童计划免疫率稳定在9以上;彻底撤销村学、逐步撤销九年一贯制学制,区上建成体育运动中心,乡镇有体育场;宽带综合信息网对政府的网络覆盖率达到10,城镇居民家庭宽带入户率达到4,宽带上网率达到3,中心村家庭入户率达到2左右;计划生育政策兑现率达到10,积极争取部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

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期间,要实施1乡镇9村电视村村通工程,总投资达到70元,川塬区乡镇接通有线电视网,山区乡镇接通无线发射网。“”末,实现全区电视网络全覆盖。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会计工作重要性

农村是我国基层组织的薄弱环节,也是中国经济最薄弱的经济体,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会计作为资金管控基层干部,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越发重要。

一、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了发展农村的生产和保证农民的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农田水利、园林绿化、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这些都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农村经济系统中占着及为重要的地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

二、会计工作

会计是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的连续、完整、系统的进行反映和监督,从而达到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是一切经济和商业活动的语言、准则和根基。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从会计的发展角度来说,会计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的漫长的岁月中,会计主要是原始的计量的记录法,主要进行计量、记录、分析等一切工作的混合模式。近代社会的会计可以说是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出版开始。这一时期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和成本会计的生产和迅速发展,会计成为一种管理模式。现代会计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会计方法技术及内容的发展为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质的飞跃,现代电子技术和会计融合形成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随着生产和科学管理的发展而分之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国农村会计人数和会计从业的文化素质也在提高,据湖南省财政厅2009年7月发部的《我省农村会计工作的调研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农村在职会计人数为55672人。其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8029名,占30%;高中学历的有27638名,占46.5%;中专学历的有6811名,占11.3%;大专学历的只有5116名,占10.2%;本科以上学历的只有1411名,占2.3%。农村会计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会计、财务制度规定,认真做好预算内(外)资金和专项资金的记帐、算帐、报帐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资金的管控工作;保管印章;抓好党委、政府和党总支、农业支部、村委会及上级统计和农经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业务工作。

三、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在讨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之前我们先看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增长、减轻贫困和环境的可持续创造重大的收益,但是也只有在它所提供的服务对有农村效需求作出反应并且效率较高的野合才会这样。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尽管他们一直在进行基础设施存量方面大型投资,但是这些财产产生不出农村所需要的服务数量或质量。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基础设施项目缺乏有效的管理,投资效率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运营管理也同样存在的问题。如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不善,及易出现严重的“漏损”、“截流”;依照上一级官员的意志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项目的选择缺少长远的适用性,选择机制也缺少科学性和民主性;投资渠道相对单一和形式单调,缺少对潜在的社会资源的动员和制度的保证;往往只注重建设过程从而忽视建成项目的设施的维护、保养和经营管理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投入到农村的资金则发挥不出其应有的效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会计工作做的到不到位决定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为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漏损”、“截流”现象。农村会计按照国家会计、财务制度规定,认真做好预算内(外)资金和专项资金的记帐、算帐、报帐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到凭证合法,手续完备,帐目健全,数字准确,并及时记帐、按时结帐、报帐,从而使财政资金能够发挥专款专用。

会计在抓好党委、政府和党总支、农业支部、村委会及上级统计和农经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业务工作的工作职责中可以监督官员是否依照上一级官员的意志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使财政资金真正用于便民、惠民的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会计与其他会计工作一样,对农村经济支出进行预算和总结工作,统筹农村的选择机制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监督农村资金的流动动向和支出情况。以货币计量的形式,以计量、确认、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

从农村会计工作的工作职责中可以看出农村会计还要妥善保管印章,按规定使用印章,严格管控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建立空白收据、空白支票登记本,办理领用手续的职务。并定时向上一级党政机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支出情况。

四、小结

综上所述,会计不只是在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监控,经济支出情况上的工作范围,会计肩负着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的重任。所以,会计已经是农村基础组织中最重要的职务之一,也是基层负责人的左膀右臂。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9

一、基本情况

方城县拐河镇权庄村位于西北两公理处,辖区内有17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共436户人家,总人口1746人,人均耕地面积2200亩。主要产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以滑石开采的矿产业;以丹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苹果、、梨为主的林果业。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权庄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权庄村现有耕地2200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全村主要是以畜牧、矿产开发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0万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700元,其中:来源于农业方面的收入400万元,人均2090元,在全镇35个村中处于中等水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

1、从业人同分布情况。现全村共有1746人,其中:男性907人,女性839人,18岁以下人数为350人,18—60岁之间人数为1174人,60岁以上人数为222人,劳动力人口数为1174人。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村1174人劳动力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有800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68%;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为374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32%,其中:23人从事交通运输业,35人从事批发与零售业,316人从事其他行业。

2、产业结构情况。在农为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小麦”生产为主。以2008年为例,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40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500亩,总产量210万公斤,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花生、大豆、丹参为主,以林果业为补充,畜牧业以养猪场和分散喂养猪、牛、羊为主。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现建设有乡村公路3条,约7.8公里,田间道路25条,约10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水泥路;水利设施建设上,坝塘、水库共个,小水窖多口,水池个,沼气池口。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村委会建设有一所卫生所,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小组上建有个科技文化活动室(但村委会科技文化活动室无图书资料);全村委会享受农村低保户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人,参合率%;建有小学所,小学生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生人,入学率%,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村“两委”班子共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人,村民委员会委员人;全村共有党员人,其中:男性党员人,女性党员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县城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过窄、过陡,下雨天仍无法行走,从而影响了民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水库、水窖修建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的个小组均无垃圾处理池,有的小组村还实现道路硬化等;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现村委会还没有科技文化活动室。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均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基本上还处于“牛耕马驮”的手工状态,增加了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使农业增效、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村民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08年,村委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元,在镇乃至全县村委会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烤烟种具有一定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柿子、核桃种植才刚刚起步。

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新农村思路不清、路子不宽;在工作上存在不主动、不积极,工作方法不多,还存在“等、靠、要”的现象;这些将严重制约和影响整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进程和质量。

5、新农村建设,“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组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重建设、轻管理”成了一大弊病。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干部、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库、水池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

6、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的比重,这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目前,亮木箐小组组长一职还空缺,无人担任;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己,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确保新农村建设项目,建一个,成一个,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过多的增加群众和村组集体负担,搞举债、负债建设,要量力而行,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要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特别是乡镇一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在项目规划上,近两年村委会在项目规划上的重点一是加强村委会至县城乡村公路修缮、养护,保障公路的畅通,争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项目;二加强个水库的巡查、维护工作保障部分村组的生产、生活用水,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要力争列入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三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小学软硬件建设、垃圾处理池建设、卫生共厕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2009年,在新农建设项目的实施上,村委会应以项目为主,兼顾学校软硬件等其他建设项目。

(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积极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如积极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民农工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在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要注意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确保畜禽养殖安全。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和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总结篇10

20*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

(一)农业生产情况

1.种植业取得好收成

全市粮食总产量为249万吨,比上年增长6.5%。其中,夏粮总产158.3万吨,比上年增长2.2%,单产377公斤,增长2.1%。秋粮总产预计达到90.7万吨。棉花生产显著增长,总产为7万吨,基本与去年持平,油料总产达到35万吨,增长1.7%。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全市优质专用粮食收获面积达405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62.5%。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284万亩,占全市麦播面积的65.2%。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继续推进杞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认真搞好尉氏县4万亩标准良田建设和*县2万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畜牧业实现较快发展

20*年,预计全年肉类总产量42.5万吨,增长3.9%;禽蛋产量26万吨,增长6.1%;奶产量16.8万吨,增长23.7%,畜牧业增加值比重上半年达到40.5%,增长8%。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全市新建各类养殖小区24个,养殖小区总数已发展到293个。畜产品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肉类、奶类加工总能力分别达到13.6万吨和3.7万吨。

3.林业生态建设提前完成任务

完成造林9.64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56万亩,重点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国家和省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着力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解决了重污染及高氟高盐等地区11.8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年总任务15万人的78.7%。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截止20*年底,全市农村户用沼气累计突破2.5万户,比2006年新推广3645户,并扩大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规模。三是抓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网改造三期工程全部完成,“户户通”已基本完成。

2.农村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新改造乡镇卫生院13所,全市已改造乡镇卫生院数量达到93所,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扩大到4个(通许县、兰考县、杞县、尉氏县、金明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二、20*年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不少问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生产受气候自然条件的影响仍然较大。虽然这几年农业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是有效抗灾、减灾的能力仍然较差。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依然偏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农民增收的步子依然较慢。

(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综合服务能力低,在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等方面与农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五)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够,我市农业投入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级财政,从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债资金发行规模将继续减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资金的投入。

(六)虽然我市畜牧业总量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畜牧业内在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主要问题是规模化养殖比重低和加工能力不足。

三、20*年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及主要计划指标初步安排意见

20*年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工作全局,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两大目标,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加快畜牧业发展,提升粮食产业层次,积极发展棉花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全市农村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繁荣。

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期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0万吨,棉花、油料产量分别稳定在7万吨、3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