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十篇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十篇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2:59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1

【关键词】新课标学生教师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63-02

随着体育课程新标准的实施,体育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的“增强学生体质”转变成了“健康第一”,目标体系从“三基”转向“五个学习领域”和“三个层次”。长期以来,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备教材,备器械,写方案,吃力地去教,学生费劲地去学,以至于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仍不知体育课上学了些什么?而新课标推陈出新,拾遗补阙,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知识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在培养人才方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社会未来。本文就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及要求谈如下观点:

一新课标下体育课的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是作为体育课程开始的一个标志,也是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一个启发性的、准备性的预备活动。其目的在于对上课的基本部分进行铺垫,同时小幅度的引进与基本部分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对于未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心理上给予一定的暗示,在生理上进行激活,从而避免突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形成一定的伤害,比如对该项目产生厌恶或害怕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学的进一步进行。另外,传统的体育课堂在准备活动这一部分基本上以活动学生的关节、韧带等方面的运动形式为主,这种活动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这种形式虽然避免了学生因为体育知识的不充足而造成的准备活动不到位,或者意外损伤的发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活动处于被动运动的状态,也会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新课标下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多个兴趣小组,形成多个不同的准备活动形式。学生还可以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体育锻炼经验去提炼、加工,合成新的锻炼形式,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学生、不同兴趣活动的要求,还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新课标下体育课的基本部分

新课标要求体育课基本部分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目标的制定规范了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在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下,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的形式,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的个体差异,这样一定会出现部分学生很快完成教学目标和部分学生无法掌握的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和其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制定出综合性的总体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则根据教师指定的量身定做的目标进行个性化的学练方式,由自己去主动实现阶段性目标,尝试解决学、练中的问题。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课前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既要对学生的选择进行模拟课堂的演练,又要和学生共同解决没有预料到的难点。这个过程既是教师对于自己掌握的教育教学知识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又是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和对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学习、探索的过程。

新课标的体育课程要求在教学的基本部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体育教师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突破自己,和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而不是“大拨轰”。这样学生学习环境和氛围就是积极的、融洽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而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兴趣水平给每个学生建立运动档案:学生选择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生学练学生自我评价学练效果信息反馈教师修订新的目标。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就掌握该生的基本情况,对于良好的表现进行激励教育和肯定,这样就形成了学生的压力和动力相当,有了教师的积极推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进行学、练,为自己服务,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去完成技术动作,这个过程就变成积极的、主动的,能够被愉悦的接受,自发地去完成。通过这一自发的学、练过程,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同时获得了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人格和修养,从而也锻炼了他们在困难中寻找动力,在压力中主动进攻的意志和品质。

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对于学生的教育其实要求教师进行启发式的创新教育,从而想要改变原来传统体育课程中一些陈旧的项目的学习,因为一些项目是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无法应用的,不具备实践性。那么学生在这些项目的学习上就没有激情,也不会有主动探索的欲望,而新课标则要求让学生自己运用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由教师指挥,学生做“木偶”。在实战当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观看,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使他们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从而找出本质性的原因,然后引申到自身,反省自己还有哪些不足和缺失,再设法如何去组织进攻,运用合理的技战术去赢得比赛。

三新课标下体育课的结束部分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2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田径教学教学过程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了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田径课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方式等应当与时俱进,为此需要对其进行不懈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对北京市部分高中田径课教学过程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中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以及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新课标的要求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对田径课的的认知及参与情况,为今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及中学田径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八中、北师二附中、北京二十二中、北师大学三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五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与处理这几种方法开展研究。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1)针对田径课教学目标的调查分析

在对中学田径课教师教学目标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成为学校体育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虽然在教学中教师对田径课的认知情况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受传统的田径教学的影响,理论认识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培养学生合作以及顽强拼搏精神等的要求并没有十分严格。

在针对学生学习内容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快速跑、耐久跑、障碍跑、蹲锯式跳远、双手掷实心球占教学内容的80%以上:跨栏跑、背越式跳高等占20%以下,可见教学内容改变了过去那种“繁、难、偏、旧”的状况。

但主要内容还是以竞技教材为主,突出健康性的内容较少,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实用性差,不能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同时我们还发现能够根据育人目标大胆创新,灵活设计教学内容的仅占25%,而根据以往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特长选择教学内容的教师却占有75%。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对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田径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法,使用游戏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的比例还很低。

在对学生当前田径课主要采用的成绩评价方式的统计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认识有所改变,对学习态度、进步幅度、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感意志等方面多了一定的关注。但大多数教师仍然认为成绩和技能评定仍是首选的评价内容。

(2)学生对田径课教学认知情况及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

在学生对田径课重要程度的认识和是否喜欢田径课的调查中,尽管有54.8%的学生认为田径课重要,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喜欢田径课,喜欢田径课的人数仅占13.4%,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使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调查问卷中显示: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最主要原因是:课堂枯燥、太累、不喜欢运动、害怕考试等。学生没有感觉到田径课生动、有趣的一面。

在针对学生田径课学习方式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在田径课上的学习方式以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较好成绩为主;在对田径课上掌握技术的方式的调查中,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指导来掌握某一教学内容。可见,大部分学生还是被动、应付性的接受教师的指导。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本文得出如下结论:在教学目标方面,田径课教学完成课程目标的实效性较差;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并不能够根据育人目标大胆创新,田径课内容还是以竞技教材为主;在教学方法方面,仍以讲解示范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和分解法等为主,大部分学生还是被动、应付性的接受教师的指导;在评价方式方面当前的评价标准还是以达标成绩、技能水平、出勤情况等为主要评定内容,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学生对田径课的认知和参与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上田径课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真正喜欢田径课的学生并不多,学生对田径课学习产生不了兴趣。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学策略高效课堂

有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提倡有效课堂。所谓有效课堂,就是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那么,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功打造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教学策略。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源源不断地“填鸭”,而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被动地配合教师,暗暗盼望下课铃声响起,可想而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这样的教学策略必将一定程度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提倡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中,从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实践证明,当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时,将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心设计教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快乐参与和学习。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篮球运球时,可以让学生分四队站立,让四个队列的排头向前运球,绕过规定的标志物,把球运回,并传接给下一个“队友”,并自动排在本列的最后。先完成的队作为胜出队,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特权”,给他们选曲的权利,并现场播放胜出队所选择的音乐,以此作为鼓励。此外,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呼啦圈”和毽子、羽毛球等相关器材,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活动项目,自主组合小群体进行体育活动。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

学习兴趣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最直接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带领学生学习篮球运球中的“体前换手运球技术”之前,可以先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将全班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再将七个小组分别以音乐音符中的“1234567”代替,要求每当教师唱到哪个音符,该组成员就立即下蹲,其他小组仍保持立正姿势,从而以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当学生通过该游戏达到热身效果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篮球运球中的“体前换手运球技术”。首先,教师先向学生说明动作要领,要求学生练习“体前换手运球技术”时,用右手拍球的右外侧面,使球从体前弹向左侧,同时右脚内侧迅速踏地,向左侧跨出,并迅速用右手拍球的后上方向前推进。再向学生着重说明,变换手时,手的正确按拍球的部位,并重点强调手掌心不触球,而是用手指和手腕控球等要领。然后,教师还是把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当教师唱到某个音符,该组成员就马上接过篮球运球,而教师唱到另一个音符时,前一个小组停止运球,另外一个小组成员马上接过篮球开始运球。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还可以让其他小组成员在教师没有“唱”到本小组的音符时,进行徒手练习,提高熟练程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篮球运球技能,教师还可以“趁热打铁”,即当学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开展“运球护球追逐游戏”,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分布在四个圈内,一人运球跑动,另外两人追逐抢断,并规定成功抢断者进行运球,被抢断者则成为追逐者。实践证明,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不仅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强化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为了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比如,体育教学过程主要是在特地的场地和环境中开展的,因此,场地和器材是否完善是体育课堂能否顺利开展,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多彩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教师应积极获取支持,为学生争取良好的器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场地,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完善的篮球场地,能够使得学生自发地产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并确保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尽情发挥教学才能,带领学生上好漂亮的篮球课。如果篮球场地破烂不堪,设备不全,那么,一方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无法正常开展教学,另一方面不可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4

加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不但有利于丰富整个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领域的理论宝库,而且有利于解决当前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改革中沉积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故而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不尽如人意的是,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领域我国体育学者至今鲜有人涉足,研究成果几近空白。所以,致力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的同行对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作出探讨。

1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释义

何谓“现代”?尽管关于这方面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对于“现代”何指,学者们至今各持己见。我国著名学者王岳川先生认为,“今天,‘现代’一语大概基本上是指已经过去的时代。”[1]按照我国史学界的观点,一般把1919年“”以后时期称为现代史阶段。鉴于此,本文所论及的问题是指已经过去的“”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与整合问题。相对于“后现代”而言,“现代”表征为追求进步、技术、理性、效率、封闭性、确定性、同一性、中心性、普适性、控制性[2],了解“现代”的以上特征对理解后文的“制度课程”大有裨益。

所谓体育课程,是指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劳动课程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3]。本文的研究也是把体育课程视为一门学科课程而言的。什么是体育教学呢?体育教学是教学的下位概念,一般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规范下,以体育教学内容为中介,由体育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双边教学活动。

2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

2.1分离的原因

2.1.1“制度课程”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主要根源“制度课程”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产生有其历史渊源。众所周知,现代课程研究起步较晚,大多数学者均把其视为一个20世纪的现象,正如资深课程学者坦纳夫妇(D.tanner&L.n.tanner)指出:“课程有一悠久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4]博比特、泰勒就是早期著名的课程研究专家,以他们为代表创建的课程研究模式可谓代表了一个时代,该模式追求科学化的方法,以“技术——控制”取向为特点,以“技术理性”为原则,因而被视为“泰罗(有“科学管理之父”之称)模式”。“制度课程”就是这一模式的最好映照。所谓“制度课程”,是指特定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规定并实现的合法化的学校教育内容,具体体现为官方的课程文件(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材、教具等)及这些课程文件的操作形态[5]。但纵观其历史征程,不难发现其仍然没有脱离“制度课程”的范畴,是我国社会在每一特定历史时期对学校体育作出的规划和规定。

“制度课程”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和内部功能。从“制度课程”的外部功能来看,是学校系统传递社会需求的方便且有效的工具,这一点从历届我国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上可见一斑;从“制度课程”的内部功能来看,实际上是一个管理和限制体育教师工作的规范框架,因为以往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最终是以广大体育教师为阅读对象的,于是为了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官方规定的课程指南往往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作出“苏州园林式”的策划,以排除教师可能作出的与官方认可的社会需求相悖的课程变革。

在制度层面,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极易成为两个分离的领域,二者的关系也被视为一种线性关系。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了学校体育“教什么”,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实施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了学校体育“怎么教”;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方向或目标,是体育教学过程之前和体育教学情境之外预先就有的“人工合成物”,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体育课程的过程,而不应该对其作出任何变革。故此,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就被割裂开来,二者之间产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并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发生关系。

2.1.2“二元论”是造成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从认识论或思维方式进行深层思考,可以发现,形形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观点或做法均源于以下一种或几种性质的二元论。

(1)内容与过程二元论(content-processdualism)。这种二元论认为,体育课程即体育学习内容或教材,体育教学则是内容的传递过程与方法。其中,内容与过程、教材与方法是分离的、独立的。这种传统的二元论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而且在当今整个课程领域也很有市场。例如,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布劳迪(H.S.Broudy)等人认为,“课程主要由某些组织成为教学规范的内容组成,……严格地说,教学方式不是课程的一部分”[6]。英罗(G.m.inlow)也认为,“课程是一组学习内容,教学则是通向学习的方法、渠道”[7]。内容与过程二元论的实质是把学校体育的内容与内容由以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割裂开来。这样,原本有机统一的实体就被人为地分割为内容和产生及传播这些内容的过程与方法,导致两者相互独立,机械地发生关系。殊不知,正如某些学者所言,任何知识都既是探究的产物,同时也内在地蕴含着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还是未来探究过程的原材料[8]。

(2)目标与手段二元论(ends-meansdualism)。此种二元论认为,体育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体育教学则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的手段。同内容与过程一样,目标与手段也是分离的、独立的。走出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局限,放眼整个课程与教学领域,这种二元论的观点依然夺目。比如,约翰逊(m.Johnson)曾指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有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规定了教学的结果,但它并不规定用以达成结果的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活动、材料,甚至教学内容。”[9]美国著名课程学者塔巴说:“课程是学习的计划。”[10]奥利沃(p.F.oliva)则说:“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11]以上皆属于目标与手段二元论的观点。

目标与手段二元论的实质是把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原本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人的完整的活动割裂为目标(计划、结果)与手段。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种特定的手段也可以被泛化并被滥用于不同的目标。例如,为了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学校体育教学采用的“学运动技术”、“教运动技术”、“考运动技术”的模式一直沿袭至今,其手段已倍显单一和僵硬,然而,这一模式却一直被广大体育教师津津乐道地采纳。毋庸置疑,现今学校体育改革提倡的“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反诘这一模式的最佳利器:难道只有这一模式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吗?难道这一手段仍然适应现时代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内在要求吗?

2.2分离的结果

2.2.1产生了两个领域,两批专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导致了体育课程领域与体育教学领域、体育课程专家与体育教学专家的产生。体育课程专家建树于体育课程理论的研制,体育教学专家造诣于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两者分道扬镳,各守自己的一方净土。用辩证的观点来看,虽然这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各自领域的研究向纵深方向拓展,但另一方面,实则不利于两者的横向融合,不符合当代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2.2.2束缚了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创生“制度课程”下的体育课程对体育教师和学生而言无异于“元叙事”(指能够为科学立法的哲学话语)[12]。体育教师和学生只是既定课程计划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而不是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体育课程的研制与开发被误认为是体育课程专家的事,体育教师和学生只能是体育教学的实践者,不能拥有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这显然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创生,不利于体育课程由静态的“跑道”(curriculum)向动态的“‘跑’(currere)的过程”的回归。

综上观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虽然有利也有弊,但全盘审视之,不难发现其弊大于利。因此,进行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就不无意义。以上既可视之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结果,也可视之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整合的原因。

3现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3.1整合的理念

通过对以上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分离的原因和结果的分析,结合当前我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实际,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的理念。“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3.1.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的进行总是包含着对学校体育内容的不断变革,即使是在“制度课程”的层面也是如此,如上一世纪我国诸多体育学者在对“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探讨中,就曾呼吁要对传统学校体育竞技运动教学内容进行改造,其目的就是使体育教学内容具有适恰性,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实际。因此,对学校体育内容的变革也是有效传递内容的手段。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开始指向人的主体性的提升,指向人的自由与解放,而学校体育内容的不断变革与创造正是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展现。所以,体育教师与学生在具体学校体育活动中不断变革与创新内容,从而不断建构自身的意义,正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

3.1.2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体育课程开发过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是在从“技术理性”、“制度课程”走向“解放理性”、“体验课程”基础上的整合,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正体现着这一趋势。在此基础上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师生交往过程,而且是一种体育课程的开发过程。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体育教师创生体育课程的过程,这时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专家一样在“创作”体育课程,只不过是现场“创作”,而体育课程专家的作品是预先创作好的;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时候,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程的创生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在“创作”体育课程。由上观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与开发体育课程的过程。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教学过程中实现着课程的精细加工及再生和演绎[13]。

3.2.3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制度课程”下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分离,导致体育课程的编制只被看作是体育课程专家的事,体育教师和学生被看作体育教学的主体,而非体育课程的主人。这一现象是导致以往体育课程研制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体育课程缺乏生机和活力这一顽症的症结所在。如何冲破以往体育课程研制的樊篱?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因为只有体育教师和学生才是体育课程的最终实践者,是体育课程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而且体育课程的创生需要由他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共同完成。赋予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话语权,并不是指要体育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体育课程的编制,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是指体育课程专家和体育教学专家在共同研制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要明白体育课程是为学校体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设置的,其内容要具有适恰性,适宜体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体现以人为本的特点,不断创生“人本课程”。4结束语

20世纪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制度课程”与认识论上的“二元论”是造成两者分离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不是形式上的合并,而是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和整个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整合并驾齐驱,也需要及时汲取其他学科以及整个课程与教学整合研究中的合理内核。因此,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和胶柱鼓瑟的做法。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尚水.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58-159.

[2]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1-12.

[3]吴志超,刘绍曾,曲宗湖.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311-312.

[4]tannerD,tannerLnCurriculumDevelopment:theoryintopractice[m].newYork:macmillan,1980:3-4.

[5]SeeDoylew.Curriculumandpedagogy,inHandbookofResearchonCurriculum[m].newYork:macmillan,1992:487-488.

[6]BroudyHS,Bo,BurnettJR.DemocracyandexcellenceinamericanSecondaryeducation[m].Chicago:Randmcnally,1964:69-70.

[7]inlowGm.theemergentinCurriculum,2nded[m].newYork:wiley,1973:41-42.

[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9-80.

[9]JohnsonmJr.DefinitionandmodelsinCurriculumtheory[J].educationaltheory,1967,(17):129-130.

[10]tabaH.CurriculumDevelopment[m].newYork:Harcourt,Brace&world,1962:213-214.

[11]olivapF.DevelopingtheCurriculum[m].BrownCompany,1982:5-6.

[12]LyotardJ.thepostmodernCondition:aReportonKnowledge[m].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23-24.

[13]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7-28.

[14]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71-172.

[15]陈侠.课程论的学科位置和它同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1987,(3):26-27.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5

【论文摘要】体育课程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环境又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建立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和谐运行的系统,实现体育课程价值和功能的最大化,促进人的发展,优化体育课程微观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育课程微观环境包括人员要素、信息要素、条件要素。人员要素主要指体育教师和学生;信息要素主要指课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条件要素主要指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空间、器材设备等因素。从体育课程运行过程分析,主、客体在课堂这个空间内,体育部门负责人和体育教师根据学年和学期计划,制定教学计划,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身心状况、学校教学条件,精心组织教学,同时接受督导机构的监督,尽力达成对学生的期望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体育课程是一种“育人方案”及“育人方案”的实施过程,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只有通过体育课程实施的执行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体育课程的微观环境是体育课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

1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实施的影响

体育教师是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的程度。“综观国内外课程改革的历史,教师因素往往成为左右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任何课程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与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出现改革带来的效果。”

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决策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育的研究者,他要根据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设计,组织、指导教学、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和锻炼,努力实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体育教师是影响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2学生对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影响

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心的改变和能力的提高方面。学生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在得到学生的主题意识的选择、支持后,才能对其知识、能力、个性品质、身体等各方面的发展起作用。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其身心发展的共同特点,但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接受教师影响的过程中,会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认识水平、目标追求、能力素质、知识基础的不同而各异。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为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的任利塔·邓恩(RitaDunn)和肯尼斯·邓恩(KennethDunn)夫妇认为:“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的方式,这种方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周围环境;②自身情感因素;③社会需要:④生理特征;⑤心理倾向。”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是运动认知性课程。通过运动认知获得情感体验、运动技能、主观认识。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在体育课程实施中,所能实现的期望目标度是不同的。从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3体育课程内容对体育课程实施程度的影响

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再现。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教材的制定要求与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符合。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体育专用场馆、体育教学设备等情况。

转贴于

不同的教材内容,隐含不同的教育因素,有的教材要求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有的具有竞争因素、有的主要表现为娱乐因素,不同教材的选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力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不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需要、根据学校具体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实现不同的培养目标。

4优化体育课程环境的对策思考

体育课程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环境又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建立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和谐运行的系统,实现体育课程价值和功能的最大化,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要优化体育课程环境,另一方面体育课程要适应环境。

4.1优化体育政策

由于社会生活本身很难直接作用于某一具体课程改革,因此,反映社会对体育课程发展需求的教育政策和体育政策不但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也是社会和科学发展推动体育课程不断完善的必要中介环节。一定社会的教育,受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制约。反过来,它又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所以教育政策、体育政策首先反映社会要求、学生需求、知识发展要求。因而,优化体育课程环境,促进人的发展,首先应是优化教育政策、体育政策。

4.2优化体育课程环境,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观是决定学校体育基础教育规划、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在国家决策层面上重视素质教育,而且要学校、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校教育的规划、培养目标,要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宿主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教学改革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国家的升学考试制度、选材制度、企业单位的用人制度,仍以测试学生掌握多少书本知识的考试成绩为依据、以“高卷面分数”为选材标准、以“高学历”文凭为企、为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在这种“人才观”下,学校教育的规划、培养目标,以高考为指挥棒,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不可能使中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3优化体育课程环境需要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

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是对体育课程实施及其实施结果评价的理,是体育课程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系统包括课程决策机构、课程实施执行机构、课程实施监督机构、课程实施反馈机构。学校的课程决策机构,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学校课程的规划、培养目标;课程实施执行机构具体实施课程,使课程规划、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的个体,促进人的发展。监督机构要对贯彻实施课程方案的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课程管理系统各机构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以保证课程系统的有效运转。优化体育课程环境,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改革整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6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师资队伍

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新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经过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科学教育专业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领会科学本质,满足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需要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实现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教育专业虽然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有许多亟待我们深入、广泛探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科学教育专业能否顺利、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就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之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从事科学教育专业教师的能力建设等方面谈点认识。

一、科学教育专业定位探索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是新型师范专业,是为培养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急需的具有全新教育理念与知识结构的综合型科学课程师资而设立的。自从重庆师范大学于2002年首次获教育部批准设置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现在从国已有近80余所高等校开设了科学教育本、专科专业[1]。在教育部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科学教育专业归于教育学类。

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应用科学,领会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本质观。因此,高校设立科学教育专业,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学习科学,掌握科学知识,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二是要坚持全面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等方面得到教育,发展对科学本质观的理解,全面提升科学素养。所以科学教育专业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高校设立科学教育专业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普通水准的通识文化教育,又应体现中小学综合型科学课程师资的综合科学教育[2]。因此,科学教育专业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等自然学科为主体构成的,并涉及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科学史在内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教育专业体系。

经过多年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3]: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既能够传播科学知识,帮助大众理解科学,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又能够胜任中小学综合型科学课程教学或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教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综合理科教师。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满足了传播科学知识,形成大众正确的科学观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满足了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需要,对实现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探索

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制有两大类[4,5]:一是典型的教育型课程体系,教育类课程占比重较大,其它课程相对较弱。这类课程体系的院校该专业往往开设在教育院系,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教育学知识背景,科学知识相对弱化。二是典型的科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突出了科学成分,教育学理论弱化。而开设以科学课程体系为主的院校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因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不同而带有相当的大差异。总体而言,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由教育类课程和科学类课程组合而成,但是这个组合不拼盘,是经过多年科学教育专业教学实践的辩证整合。

(一)课程模式的结构

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保障证学生知识结构科学合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地课程结构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在此方面,我们参考其它本科院校科学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次的分析与探讨,按照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思路,并结合渭南师范学院2+2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综合教育课程”的要求,对科学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即科学类课程+学科(方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

科学教育之科学类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使他们具有深厚的科学修养与科学探索精神。科学类课程为:自然科学概论、科学思想史、普通物理及实验、大学化学及实验、普通生物学及实验、地球科学概论、天体物理概论等。

学科(方向)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从事综合科学课程教学或者分科教学等专业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是在科学课程基础上的根据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深入。通过学科(方向)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体未来发展储备知识基础。学科(方向)专业课程主要有:物理学方向、化学方向、生命科学方向、教育学方向等。

教育理论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要求掌握教育科学与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学生认知特点,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趋势,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课程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综合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从事科学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初步能力等。实践类课程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科普宣传、毕业论文等。

(二)课程实施类型的结构

依据科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注重科学教育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课程性质,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把科学教育专业科学类课程和学科(方向)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和科学类课程以及学科基础课程组成。选修课程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程两种,限选课为学生确定专业选修方向后根据专业特点选修的课程,该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体发展而量身定制的。任选课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课程。学科(方向)专业课程又划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三种形式。实践类课程定为必修课程,除各门课程的具体实验以外。另外开设有课程实习、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等专门的实践课程。

三、科学教育专业师资能力探索

科学教育专业是伴随新课改和基础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专业,和传统专业相比有其先天不足,或依附于教育院系或依附于理科院系。科学教育专业师资往往来自于开设该专业的院系,他们现在从事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和他们熟悉的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科学素养、科学本质观与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因此,从事科学教育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实施科学教育课程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目前该专业的课程由教育类课程和科学类课程组成。渭南师范学院的科学教育课程开设在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是传统的资深专业之一,教学资源丰富,实验条件与实践场所优越。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她不仅是化学、生命、材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同时还是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前沿。如量子力学的建立从理论上说明了化学键的本质,阐明了形形的物质的结构原理。现代物理学理论、概念、技术和方法进入介入生命科学领域,使人们了解了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从分子水平上认识了生命现象。物理学和技术关系密切,以原子能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等为基础的现代高新技术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物理学对当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科学课程设置为主的科学教育专业开设于物理学系,是十分正确的抉择。但是,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开设不同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专业课,它不是这些专业课的拼盘,也不是各分科课程的简单相加,它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素养的养成。因此,科学教育课程在把科学课程和教育教学课程辩证地整合起来,形成合理地课程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优势。因而,从事科学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整合、开发、应用这些教学资源的能力,使分科形式的教学资源配置实现无缝对接。

(二)挖掘科学课程中科学资源能力

科学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不容置疑,没有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社会进步。纵观整个科学发展史,其中既有科学家追求科学精神,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壮举,又有科学探索过程中丰富的情感体验,还有科学关怀的人文精神。以科学课程设置为主体的科学教育专业,其课程涵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类课程。这些课程既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载体,又是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过程的媒介,还是帮助人们理解科学本质的平台,它们蕴含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挖掘科学课程中科学资源的能力,就是通过研究科学课程中反映人类有目的地探索自然,从愚昧野蛮走向光辉灿烂的文明世界的漫漫征程,向学生传输科学的力量,科学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科学教育教师应具有挖掘科学课程中的科学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深入研究科学教育课程设置,挖掘出每一门具体的科学课程中的创新求异的科学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缜密细致的科学方法以及献身科学的敬业心。在讲授科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向学生渗透科学家探求科学知识、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把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寓于教学之中,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达到对科学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三)科学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科学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科学教育教学目标是指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了通过科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形成科学素养,它是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旦确定了科学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选用适合学生特点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科学教育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教育教学内容是科学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科学教育教学目标的保证。科学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就是要结合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选择使学生理解科学,体现科学教育专业特征的教学内容,而不能用分专业教学内容替代科学教育教学内容。

(四)科学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直接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学实践,了解科学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问题,有着丰富地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经验。然而在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只充当了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的对象,而不是作为评价主体,或者游离于评价之外。科学教育教学评价就是要教师参与其中,积极思考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与结构,科学评价科学教育体系。具体而言,要求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对科学教育专业体系的评价能力,积极参与包括教学评价在内的整个评价体系的建设。就教师个体来说,一是对教师自身科学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二是对科学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三是对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价。

教师应具备这种评价能力,通过对科学教育体系提出合理批评与建议,对课程资源、课程体系、课程计划与实施的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科学教育专业体系。

(五)科学教育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教师追踪科学发展前沿,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的重要方面。教师通过科研,把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以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做到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教学科研相长。

科学研究不同于科学教育研究,科学教育研究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的教师,更多的偏重于自己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的研究,较少关注科学教育研究。科学教育研究需要教育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有机契合。在以科学课程体系为主的科学教育专业设置中,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相对较弱,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科学教育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寻找科学教育的规律,确定科学教育的研究方向,发现、研究、解决科学教育问题。

四、结语

科学教育专业是新兴的师范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施处于起步阶段,在培养模式与课程建构过程中需要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很多。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科学教育专业没有独立的教材体系,缺乏科学综合课程的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较少,难以满足科学教育专业的需要;教师缺乏文理兼备的知识素养,难以能适应对学生跨学科训练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统观知识的建立重视不够,等等。因此,在科学教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教育类课程和科学类课程、科学类课程和学科(方向)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使教育类课程、科学类课程以及学科(方向)专业课程之间有机融合,形成更加合理和科学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适合科学教育专业特点的教材建设。同时加强科学教育专业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科学教育专业教师的科学素养以及对科学本质观的理解,实现科学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长春.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9,(5):12-14.

[2]刘林,彭蜀晋.科学教育专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9):18-20.

[3]汪先平.高师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39-141.

[4]白秀英,张晓玲.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透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1,(2):72-76.

[5]吕晶,崔鸿,郭旭.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09,(6):5-8.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7

1.主要动因

在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积极开发和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之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布依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性研究”于2010年12月获得立项。课题组选择了黔南州教育局授予的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福泉市教育局表彰的先进学校、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挂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实验基地——福泉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为福泉三中)为项目研究基地。不论是学校的内部条件,还是校园的外部环境,福泉三中均具备良好的课程改革基本条件。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把课题组的项目研究与福泉三中的课程改革有机融合,组成了福泉三中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组,形成了以学校领导、教导处主任、体育教师、学生、课程改革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拉开了福泉三中学校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序幕。

2.研究的目的意义

根据研究需要,评估和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经过学校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确定了福泉三中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有以下四个:一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通过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对民族元素的认同。二是为了教师的发展。通过对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教学的实施,使教师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并成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实践的研究者,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把体育教师培养成复合型、科研型的教育人才。三是为了学校的发展。通过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资源性开发与实施,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的民族特色,从而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四是为了民族文化传承。通过深层挖掘布依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力地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民族体育文化,为繁荣和发展地方民族文化,推广和普及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贡献。与此同时,也对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形成学校体育校本特色,提高体育教师自主创新课程的能力。二是有利于培养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三是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体育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四是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发的不足,改善布依族地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办学条件之不足。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1.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

2010年12月,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福泉市第三中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福泉市第三中学体育与健康技术课程开发调研方案》,从弘扬布依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出发,在现状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构建“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为选题,进行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研究、开发和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1)强调学习,加强宣传。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组织、指导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建设;对体育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讲座。加强课程专家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加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对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管理与指导;同时加强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以教师教学观摩、研讨交流、定期的校本课程研讨会等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程研究能力。

(2)加强论证,做好评估。从社会发展的需求、师生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形成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实证依据。首先,优势分析。福泉三中地处黔南布依族苗族地区,是黔南州教育局授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挂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实验基地”,具有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具有一支年富力强且结构合理的体育专业教师队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条件基本成熟。其次,征集意见。通过与体育教师的交流、座谈与沟通,项目组认为福泉三中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学校领导的重视,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课程专家教授的学科课程引领,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队伍,开发校本课程的时机已经成熟。再次,确定内容。针对布依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针对建校以来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确定了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除人力资源开发,重点拟从民族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方面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教材的编写,以满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教材内容的确定,经课程前期论证,并通过中期教材实验,最后经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讨论认定,让所开发的体育校本教材为学生喜欢、学校需要的特色体育校本教材。通过典型性分析与实验,项目组将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板羽毽等项目,作为期15周的教材实验。教学实验结果显示,学生实验前后的十字变向跑指标、原地纵跳成绩、背力均呈显著性差异(p

整个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实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多数项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符合校本教材开发引进项目。所开发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教材,是布依族地区学校体育资源开发的理想教材。

(3)深度挖掘,加强培训。深入调查,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项目组走访了曾经代表贵州省参加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获布依拳术第三名、“猫叉”第一名的布依族武术传人莫义猛同志,走访独山县民间武术老艺人陆照明先生,挖掘、整理、改编布依族拳术。寻找曾代表黔南州在贵州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的苗拳套路,并通过都匀市小围寨职业中学蒙兴荣老师挖掘整理而成。对史料记载中的布依族刷把舞进行研究与编排,配上布依族精典民歌《好花红》音乐,研制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刷把舞,开发出赋予时代节拍的布依族刷把操,把布依族丰富多彩的斗地牯牛、扳手杆劲、顶杠、扭扁旦、打陀螺,以及苗族同胞的打手毽、板羽毽等项目开发、挖掘、整理为校本教材。同时,还把布依族的牛角棋、方型棋、圆型棋、逐攀棋进行挖掘整理,经教材化处理而引进教学。为了使校本教材能得到广泛的推行,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聘请专门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或者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长的民间人士和拥有较为集中而规范的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专家、学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他们帮助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师资,为体育教师的课程教学理论储备与民族体育教材教学进行培训,以满足教学实施与推广的需要。

2.校本课程实施

(1)目标统领,实施校本课程。泰勒认为体育课程开发“是一种实践性的工作,而不是一种理论性的研究。它力图设计一种能够达到教育目的的系统,它主要不是试图解释一种现有的现象”。[1]泰勒的课程开发理论为校本课程开发树立了“目标模式”。因此,福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查与分析,明确以地域民族体育文化、学校特色、学生需求以及通力协作等为原则,进行“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有利于满足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让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起到补充的作用。整个开发过程,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的开放的、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导处、体育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采用了“开发—实践—评估—运用”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民族体育与健康”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通过“2+1”的教学模式[2],制定教育目标,“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3]独具特色的“2+1”体育课程结构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2+1”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为福泉三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下一步的对外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制度管理,推行校本课程。制度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对规范体育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福泉三中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重视教学管理制度的约束力,并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领导,着力推行体育校本课程。逐步建成由校长负责、教导处牵头、教研组为基础的体育教学管理体系,并建立了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会议和各级领导定期听课、学习、调研的制度,做好教学运行状态调查了解工作。教导处做到安排课时、调整监控、测评考核,参与听课、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教研组制订水平计划,教师完善学期教学计划,每位教师上课有课时计划。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以校级领导、教导处、教研组管理”的三级校本课程管理体系,为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运行、教学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为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提高民族素养、弘扬民族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3)构建评价体系,完善评价过程。构建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是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判断校本课程实施好否的标准。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衡量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情况,才能明确所开发的校本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师的教学实际是否相符。在构建评价体系过程中,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指标)、评价形式与方法”等因素考虑,结合当前课程教学评价发展趋势、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自身的特点,构建民族体育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并通过具备高级职称资格的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了专家效度咨询,确立了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内容指标及其比重关系,构建适合福泉三中学校的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三、结语

通过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构建了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理论体系,形成了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传承、发展的建设目标,彰显民族性,突出地域性,融入时代性,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学校体育校本课程有机地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项目组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建设,打造了良好的合作团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学校民族体育文化意识,营造了充满活力而具有特色的学校体育环境文化,更好地把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和谐共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8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教育;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

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时代,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更高层面,在落实“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方面狠下功夫。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更具有科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伴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驱动作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大相关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创新、发展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而在落实“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1“互联网+”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作用

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来说,应当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将落实“大思政”和“三全育人”作为体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并切实发挥“互联网+”的驱动作用,积极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更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互联网+”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特别是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渗透性、拓展性,因而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特色化,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网络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再比如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等等;“互联网+”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教学,能够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微课”平台、“慕课”平台等开展体育理论教育,并且融入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使其更有针对性和特色化,同时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融合性,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互联网+”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互动,比如在推动“互联网+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构建更具有创新性、系统性、效能性的体育理论教学体系,把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体育理论教学体系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全员教育、全面教育、全方位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进而在落实“三全育人”机制方面实现更大的突破。

2“互联网+”驱动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1完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要想使“互联网+”有效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一定要在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方面下功夫。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着眼落实“大思政”和“三全育人”机制,着眼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意识和能力,大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同时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微课、慕课、在线开放课程等等构建多元化、系统化、协同性体育教育,并且融入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在开展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打造团队精神、强化合作意识等融入到课件当中,进而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提升。要着眼于构建“大思政”格局,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性和渗透性,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积极探索更具有创新性的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2拓展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由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融合性和综合性作用,要想更好的发展“互联网+”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驱动作用,还要在拓展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上功夫,要将“落实责任、规范发展、突出重点、强化基础”作为推动高校院校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大力加强远程教育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特别是要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优化和完善,重点要在构建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运行机制、服务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要不断增加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别是要在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方面取得突破。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融合创新,比如在开展“视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女排精神”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2.3创新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牢固树状“互联网+”思维,将思想政治教育紧紧融入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并且要在模式创新方面下功夫。要大力推动“互联网+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切实加大体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网络化、乃至智能化投入力度,除了要运用微信、QQ等平台开展“即时性”体育理论教学之外,也要在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微课”平台、“慕课”平台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并且要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着眼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大力加强运行体系、服务体系、资源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在运用新媒体开展融合教育、渗透教育、综合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微信、QQ组建“体育社团群”等等,并且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9

关键词:体育课程;舞蹈;教学;探索

前言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教学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科教兴国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目标,也是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的长期目标。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的探索,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审美意识。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探究将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的策略,更好的促进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一定的实践调查发现,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课程长期以来作为选修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相关活动参与程度不高。一般情况下,体育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活动内容简单、缺少一定的变化,更难以满足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心理需求。其次,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针对男生、女生选择的活动内容差异较大,男生大多是竞技性强的活动,女生大多是参与观赏性的活动。加之体育锻炼和活动的时间较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改革提倡创新与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的拓展教学思路,打破现有教学条件的局限性。在综合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特征差异,选择将体育课程融入到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中,对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一)通过融入舞蹈教学,改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固有看法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在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通过融入舞蹈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固有看法。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动作,可以切实的体会到优美的舞蹈动作,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快乐的感觉。而坚持舞蹈知识的学习及动作的联系,需要有较好的体力。为了更好的学习舞蹈动作,学生会更加积极的参与体育教学的训练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因此,通过融入舞蹈教学,改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固有看法。

(二)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表演,促使学生积极的展示自己的优秀

在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的探究工作中,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表演,可以促使学生积极的展示自己的优秀。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可以逐渐体会到身体会舞蹈所蕴含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境界,对于其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也会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学生会更加乐于参与到训练活动中,不断展示自身的优秀。因此,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表演,促使学生积极的展示自己的优秀,对于体育课程的发展也很重要。

(三)通过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舞蹈动作中蕴含的体育精神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舞蹈动作中蕴含的体育精神,是体育教学与舞蹈教学相结合,应逐渐实现的教学目标。在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体会舞蹈学习与参与体育课程活动之间的联系。通过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舞蹈动作中蕴含的体育精神,也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重视通过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舞蹈动作中蕴含的体育精神这一教学策略,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中,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的探索,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教学问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结合体育课程教学的特点及舞蹈教学的优势,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全面的接受教育。将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一方面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时代精神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重视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的探索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侯兰鹏.体育课程中引入舞蹈教学的可行性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3,(7):100-100.

[2]李亚楠.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学生动作表现能力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3):122-124.

[3]郭剑华.论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美育功效[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5):336-337.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篇10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分析,提出要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小学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内容,构建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阐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模块构成与体系特点,并提出了实施措施。

高职高专院校专科教师培养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主阵地,其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未来小学教师知识技能的建构,关系到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专科教师培养同本科教师培养在培养目标、质量规格、课程设置上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不少学者对于本专科教师培养课程改革及其差异性,从理论、实践以及比较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这无疑对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职业行为研究的角度,通过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内容与过程的分析,探讨专科院校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设置,其意为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的小学教师,提供课程改革的参考建议。

一、目前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教师素养的诉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容涉及教学、教研、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等多方面,且工作的对象是儿童,同其他以物为劳动对象的职业活动有着质的区别。这就规定了从事小学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应关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特质要求:人格的情感性和人文性,知识结构的综合性,教育教学的技能性和艺术化,思维模式的半童性与教育现场的研究反思能力。目前的课程设置,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明显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工作过程的要求,不能实现专科教师教育培养小学教师岗位关键能力与技能的任务要求。

2.课程体系不能体现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质量规格。目前,课程体系的封闭性导致培养的教师“口径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与创新能力欠缺”。通过对广东江门市区小学进行的访谈调查可以得知,绝大多数校长强调“复合”与“应用”,希望师范生的基础知识应做到“宽厚”,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应“过硬”,个人特长要“明显”,师范生应是“素质全面,一专多能”。如新会圭峰小学校长谈到,学校的建设经验证明,只有教师综合素质高,特长明显,才有利于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基础教育管理者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希望和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小学教师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和其他教师相比更需要具备综合素质。

3.课程体系不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专科教师培养工作应具有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意识,课程体系中应体现与基础教育改革协调一致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质量观。而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应有的“新课标解读”等,没有充分地让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体系,缺少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与沟通。当前的专科院校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模式简单,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严重脱节,人才不衔接,不对口,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需要。

4.课程结构不合理。目前的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不能体现专科教师教育的特点与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职业技能培养课程等同于教育专业课程,课程设置还是老三科: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法。结构不合理,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与实效性。这其中没有职业技能培养课程,根本不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需要。重理论,轻实践,即理论课程多,实践实训课程少,课时少且实践训练不够,难以形成学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以课时、学分或课程比例等统领职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忽视了职业技能课程类型、课程模块、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限制了职业技能课程设置的思路,更不利于现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

二、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1.专科教师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质量规格。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的由中师培养小学教师的机制不复存在。教育部在2002年9月10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规定,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纳人高等教育体系。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已由专科院校承担。而随着城市中小学生源的逐步减少以及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专科学历师范生就业的机会也逐步减少。专科师范生的就业更多的是面向农村,并且是农村小学。因此,专科院校教师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农村教育需要和愿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这种高素质小学教师的质量规格必须是“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专兼结合”指能上好小学一门主干课程,并至少能兼一门课;“综合发展”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整体素质水平较高;“特长明显”是指个人的文学、体育、艺术、动手制作等方面有一技之长;“技能过硬”体现在“会”上,如会课堂教学与管理,会当班主任,会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会开展教学研究等,表现出较高的技能水平。

2.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是为实现小学培养目标,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德育与教研等实际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科学性、教育性等特点。所以对小学教师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分析,是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选择应以职业技能形成为依据。

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并参照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的若干意见》和广州市番禺区《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常规(试行)》,可以界定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具体任务,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但各个过程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工作技能才能实现。具体分析见表1:

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职业教育创新的高度,更新培养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按照职业化、技能化、综合化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改革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们要改革师范类课程设置管理办法,按照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的要求,构建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所需要的各项教育技能。

1.课程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应充分体现高师院校专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技术立校、文化育人”的办学优势和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特色,体现“专兼结合、综合发展、特长明显、技能过硬”培养规格,贯彻以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基础来构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设计思想,坚持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与内容适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课程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

2.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我国的师范院校较为注重学科专业知识,而在文化基础课以及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当前,加大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和实践训练在课程中的比重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在整个小学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方案的制订中,适当压缩了学科专业课的比例,增加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课程比例,突出了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独特的专业性。

为此,我们认为职业技能培养课程,应根据小学教师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设置。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模块:教学工作模块,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新课标解读、学科教学法、普通话、书法、简笔画、教师口语;教研技能模块,即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技术模块,即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技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德育工作模块,即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师礼仪、教育政策与法规;班主任工作模块,即优秀班主任研究、师生沟通的艺术、班主任工作、应用文写作;社会实践模块,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艺术实践。实践课程由下列课程组成:教育见习与教育(顶岗)实习。

3.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特点主要包括:系统性—以系统组织的方式将教育科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形成学生教育科学思想观念,发展其灵活运用教育理论的技能。职业性—体现了小学教师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具有与其他社会岗位不同的特殊职业技能要求。实践性—职业技能的形成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融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育职业技能的养成与转化。案例性—应结合教育现实,以案例为教学与训练的切人点,能发挥课程的最大效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专题性—打破传统的开课方式,将各课程的重点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教学与训练。目标性—每一门课的具体培养目标明确,以培养学生的教育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目标。

四、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

1.强化实践类课程,突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践类课程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培养课程中一直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比例过大,实践类课程比较薄弱的问题,造成学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强化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切实措施,意在帮助未来的小学教师加强对科技活动、社会活动等课程的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得到巩固,逐步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问题,使专科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较好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专业思想,从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要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比重,使之占总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过低情况提高到20%一25%。在课程形式上,可更加灵活多样,可采取教育(顶岗)实习、模拟实习、教育观察、教育研究和管理实践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实践,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各种形式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中,还可采取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方式,多方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二要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是构建实践类活动课程体系的重要因素。增加教育教学实训设备投人,建设校内微格教学实训室;建立一批长期合作的、富有学校特色与内涵的校外实习学校基地。通过建立配套的实训与实习管理措施,切实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的教育实践成效。三要加强实践类课教师队伍建设。高职高专院校要上好实践课,关键在教师。培训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思想端正而且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对于开展好科技活动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