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物专业知识十篇生物专业知识十篇

生物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08

生物专业知识篇1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师;专业知识;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62-02

唐代诗人韩愈在《师说》中曾经说过,"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古至今,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任,所以,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这一角色。当下,新课程改革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引导者――教师,应该抓住这场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自身的才华知识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凭实学完全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学识。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自身的知识学问并没有凸显的特别重要,往往只重视教学成绩,并没有太多注意到教师自身专业学识的关键作用。事实上,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树立教师的教学观念,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次新课改中,高中生物教师能否了解和掌握与新课程有关的知识理论并将之付诸实践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新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与否。但是,从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发展还有待提高,因此,提高高中生物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刻不容缓。针对目前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发展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致力于总结出一套有地促进生物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发展的方法。

首先,不断提高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在新课改背的大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与同事交流心得,向前辈求取经验,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训练,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自己的学识,促进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提高。教师在新课程中发挥着主体引导的作用,必须坚决杜绝传统的"没时间没精力学习"等消极思想,要把自己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教师的专业知识才能提高,才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进行。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能够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发展有一个长途规划,有了这种全局意识才能够有充足的动力通过自主学习促进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不断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其次,加大对高中生物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教师的培训制度,定期对高中生物教师进行培训也是促进他们自身专业知识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培训的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当前教育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发展的趋势、教学中应该避免的问题等。教师培训的面要广,因为对教师的培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对教师的发展大有益处,所以要使每位生物教师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这样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培训中受益。尤其是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要多跟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交流,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再者培训的方式也要多样化,不是简单地"一人埋头讲、众人埋头听",一点交流也没有而只是机械式的学习。可以通过开办讲座、集体观看影像、派遣老师外出进修等形式将培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培训的趣味性。还要注意对培训效果的考查,不能只是把培训当个形式。学校可以要求培训的老师提交一份培训结课作业或者去旁听教师的授课,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与教学实践结合,从而凸显培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第三,加大对学校的教育投资力度,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高中生物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除了需要自身主观的努力之外,还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这里主要指的就是学校的硬件设施的配备情况。如果一个学校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教师即使拥有再多的才能也不可能全部发挥出来,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的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知识的发展。所以,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需要,学校可以合理购买生物教学器具、建立设施齐备的生物实验室、创建网络教学平台等等。齐全的教学硬件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教师尽情的发挥自身的学识,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也会促使教师积极的探索新知识,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增长,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息息相关。

生物专业知识篇2

关键词:医用物理教学高职教育教学方法

医学相关职业属知识密集型职业,且职业准入、即执业资格证书考试中,对基础科学知识考核较多,因而卫生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除强调专业技能培养外,兼顾加强基础科学原理知识。以达到医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质量标准。

高职医用物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理解现代医学知识的来源与现代医学物理应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职医用物理老师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形成服务专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运用专业,创设情境”教学法设计的原则

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从高职医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思教学设计。“运用专业,创设情境”教学法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过程组织,从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与探索过程。通过为学生提供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情境中需要解决的现实性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去搜集所需信息,并对其处理和加工,最终形成自身的知识。教师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再是带领和指挥,而是帮助与规范,从知识单纯传授者与提供者,转变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境提供者和助力者。物理知识从而扎实地生长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尝试体验之上,成为有用的物理理论和知识。

(2)教学实施过程,强调教与学的统一。教师要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从讲知识转变为讲问题,从讲原理转变为寻求原理与知识的方法。不再简单地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单纯输送给学生,改变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点的现状,而是引导学生探索物理基本原理并利用其分析和解决医学相关专业工作现实问题。

例如,临床常见的疾病一高血压,它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相关的情景,引导学生从医学专业问题出发,寻求物理泊肃叶公式的学习,达到提高科学基础促进专业素养培养的目的,实现医用专业课与医用物理课的统一。

(3)教学目标设定,以职业情境的现实物理问题视角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为主,物理科学基础知识为辅。最终的教学效果是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背死书、死背书的学习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教死书”“死教书”的教学方法不顺应时代,必须创新。

激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应该是医用物理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发展来设计教学活动。在设计中,教师不要单纯地为了医用物理这门课的学习而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和预留给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空间,特别是专业发展的空间。

(4)教学内容组织,以建构主义为指导。将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的标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活动或实践去呈现教学内容。这些接近生活、真实、复杂的教学任务整合了多重的内容或技能,它们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

在高职医用物理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进行实验课和理论课的学习。在实验课中,不应拘泥于课本中罗列的实验,可以将护理专业和临床专业的相关器材的使用和原理用于医用物理实验教学中来,将专业中的物理知识在实验中掌握。

例如,在讲解气体压强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操作呼吸机、吸痰机和洗胃机,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理解了正负压在其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呼吸机、吸痰机和洗胃机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在理论课中,教师可以将护理、临床医学知识和物理理论联系起来教学,使物理教学为专业服务,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

2.“运用专业,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实施

在理论的梳理中,大胆假设,尝试进行高职医学物理课程的“运用专业,创设情境”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环节:“紧靠专业,创设情境”是指从学生感兴趣的医学专业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热情;“借助专业,提出问题”是指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目标、要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切实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从专业情境中提出相关的问题;“观察现象,学习新知”此环节则是教师通过讲授、实验、引导等教学方法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漏点精讲,传授学生新知识;“归纳总结,训练巩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结,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再通过课堂练习进行巩固,完成学习目标;“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运用刚获得知识解释第二环节中提出的问题,达到前后照应;“课后思考,延伸拓展”设置一些与专业相关问题让学生去完成,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3.结论

经过上述步骤,高职医学物理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改观,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都有了提升。“运用专业,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优势主要表现如下。

(1)“运用专业,创设情境”教学法,在高职医用物理教学中,突破了传统的物理教学窠臼,显现了专业特色,促进了专业素养,将基础科学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真正融合,使医学物理作为医学专业基础课,真正起到了承载专业课程学习的作用,强化了物理课程和后续医学专业课的联系,体现了后续医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做到了医学物理对医学专业课程的渗透与融合,将物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渗透在医学临床知识中,关注、发掘、加工和整合专业与物理知识的关联,使物理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又能使学生获得医学专业知识。

生物专业知识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知识转移情境;物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58-02

一、概述

近年来,知识转移越来越受到重视。自1977年teece提出知识转移的思想以来,知识转移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焦点。组织内知识有效转移极大地影响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表现。nonaka将知识类型间的转化和层次间的转移同时纳入知识转移过程,引入了知识场(Ba)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分享、创造及运用知识的动态的共有情境,它为知识转移提供了一个具有抽象意义的具体平台即知识转移情境,它分为源发场、系统场、对话场和演练场四种类型。知识转移过程离不开知识转移情境的支撑。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研究应当将知识转移情境结合专业建设进行分析。本文基于校企合作,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四种知识转移情境进行讨论。

二、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转移情境

(一)物流管理专业源发场

源发场是个人分享感觉、情感和经验和心智模式的场所。在这种知识场中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共享隐性知识,因此它主要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知识转移的社会化模式相适应。源发场不是过多地设计出来的,而是在物流企业环境中由实践参与的内容和过程所界定的。因此,学习机会更多的是经由工作实践而不是非对称的师生关系被赋予结构的。相应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与物流工作实践中的其他参与者的相互关系来学习。高职院校与企业签署校外实习协议,提供更多的预工作机会和企业能工巧匠指导机会。长时间的校外实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在企业工作实践中学习的机会,也为专业教师的企业实践和职业能力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一源发场,教师不但了解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及所需的职业能力,而且通过岗位锻炼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职业岗位实践的经验积累,一方面促进了实践教学指导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为老师实施“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等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物流管理专业系统场

系统场与源发场相比更像一个虚拟世界。这种知识场主要提供将已有的显性知识进行组合的情境,从而使新的系统化知识得以广泛的传播,因此它主要与知识转移的组合化模式相适应。系统场是物流管理专业设计出来的,它往往存在于学校环境中,因此不具备具体真实的工作环境。有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的内容、地点、时间、节奏以及相关的社会交往和制度背景,都可以通过“教”的设计得到系统的规划和控制。

(三)物流管理专业对话场

对话场主要是提供知识外在化的情境。在这种知识场中,隐性知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分享并使之显性化,而后通过虚拟媒体贮存起来。这意味着对话场不再局限于一个组织内部,它可以跨越学校与企业的组织边界,把具有不同的知识活动系统结构的企业和学校聚到一起,提供一个合作学习的机会。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亮点就在于其构建的对话场极大地促进了知识转移的外在化过程,进而推动了整个知识转移的进程。

1.物流协会或商会。借助物流协会或商会平台,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将学院、物流企业、协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四方资源融为一体,本着互利共赢原则合作制定了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等多个系列的物流标准。标准的制定一方面在行业、企业推广应用,可以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依据标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物流协会这一开放性的校企合作平台上,物流管理专业可以做到产、学、研三位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此外,物流协会和物流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使物流专业建设中兼职教师选择、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专业教师选择研修企业、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专家的聘请、教师到企业收集教学资源、师生到企业开展项目操作等均获得一定的便利和更大的空间。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通过行使物流协会职能为物流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开发和校企合作提供了充足的校内外资源;通过行使物流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职能,扩大专业建设资源整合的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的质量。政府与学校、协会或商会合作,推动举办物流展览会、研讨会,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2.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对话场是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知识转移的发动机。校方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职能包括:根据本地区物流职业岗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规格要求,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和知识;审定专业建设方案、核心课程标准和实训实习标准;审定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考试、考核的标准及方法;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协助组建校外实训基地,逐步实现专业建设与“产、学、研”相结合;协助组织安排所需的部分实训指导教师;研究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

为指导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物流管理专业整合来自各领域的各优势专家资源成立物流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并参与专业建设的全面工作。其中既有来自学校的专家,又有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此外为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工作,还应成立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核心团队。核心团队由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是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和实施、实践的主干力量。

(四)物流管理专业的演练场

演练场主要是提供内在化的情境。这种知识场通过实干训练或积极的摸索参与来进行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它可以分为校内演练场和校外演练场。在学校演练场中,学习者介入的实践是从真实工作中抽象出来的学校任务。而在企业演练场中,学习者变成企业中的一个成员。因此演练场不再局限于学校内部,它跨越了学校和企业的组织边界。物流管理专业利用物流协会或商会提供的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训教学条件的内涵建设,保证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类型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1.校内演练场。物流管理专业校内演练场的搭建可以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来完成:由院校提供场地(土地、建筑、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及管理人员、管理机构),企业提供设备、实训师资、生产任务、技术标准、原材料等,这样院校减少了设备、师资的投入和原材料的消耗及真实生产实训环境的其他建设投入,企业减少了征地、基本建设、配套设施的投入,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和技术研发的合作伙伴,缩短了项目从投资到投产的周期,是一种生产要素和职业教育要素优势互补、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原则的具体实现和直接应用。

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物流管理专业配套引进100万元社会资金,共同投资200万元,建成物流管理软件中心,实现物流业务流程训练、物流应用技术培训及物流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功能。引进青岛好利佳储运有限公司的业务和设备,合作建立了生产型的物流技术实训基地,与青岛华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货运实训基地。在基地内可以完成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设备操作、制单、揽货等物流各工作节点的生产实境训练。按照市场需求运营,完成真实工作任务。

2.校外演练场。校外演练场是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的合作,学校起主导作用,企业起关键作用。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企业与校方的合作往往以有利于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为原则,因此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中,学生和企业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双向选择,找准对方。其整个运作过程包括学生培训、寻找企业、安排工作岗位、指导监督、成绩评定等环节。

利用教学基地的条件,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受技能训练。除了学校组织的正常实习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假期到物流企业去“打工”,作为走向社会前的中试。通过打“暑期工”,不但增强了物流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企业“打工”期间,学生所做的一切是按照物流企业员工的要求来对待,经过这样的训练后,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在工作中,给他们积累了许多经验,工作起来往往容易打开局面。这些都说明校外演练场起到了在物流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物流科研项目方面,校外演练场不但在科研上提供非常方便的条件,而且给科研结果进行实际的检验和评价,使校外演练场成为学校名副其实的物流项目开发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五)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既是对话场又是演练场

建立校企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是校企合作关系的深层次发展,校企“战略伙伴关系”是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共事中的同兴衰、共成败的命运共同体,共同负责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达到质量和效益的双赢。它是一种校企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缝隙的结合体。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再一次反映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中的知识转移的一大特点:前者合作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办学质量,职业学校科研项目的实现在其中处于相对连带的地位。而后者的校企知识转移则是基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种以科研为主体的合作对教育教学发生连带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因此组织层次知识转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体层次的知识转移。

三、结语

知识的产生和应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定情境下的产物。比较源发场、系统场、演练场和对话场四种知识转移情境,源发场提供校外面对面情境,系统场则提供校内虚拟情境,而对话场和演练场的区别在于功能与作用,对话场作用是使隐性知识外在化,演练场作用是将显性知识通过训练不断让学生得到知识的提高。本文从物流管理专业角度讨论知识转移情境的分类及其内容,但是知识情境在组织结构、文化、制度、管理等方面也会表现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这些都会影响知识情境动力机制的形式和内容,这些都会影响知识情境动力机制的具体表现,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这是今后研究向深度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谭大鹏,霍国庆.知识转移一般过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3).

[2] 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

生物专业知识篇4

[关键词]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3)04-0051-04

0引言

非农学类专业是与农业特别是与种植业有着不可分割关系的专业,本文暂称其为非农学涉农专业,简称“涉农专业”。常见的这类专业有工程类的农业机械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类专业,经济类的农业经济、农村管理等专业[1]。在涉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因为与农业的关联,往往需要开设传授农学类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对农学特别是作物生产基本知识的教学,拓宽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从而使涉农专业学生对其专业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为贴切,并促进其知识结构更为合理[2,3]。作物学基础正是适应涉农专业学生对作物生产知识的需要,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开设的简要但有一定覆盖面的作物学综合课程。这一课程对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非农学类专业如农业机械等作用更为重要。

1涉农专业开设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农业机械、农业经济、食品技术与工程等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多为培养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工程类、经济类应用人才,其专业特色在于与农业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其服务对象也是面向农业生产的相关领域。然而,因其专业范畴,主要科目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大多完全脱离农学范畴,偏向纯粹的机械类、经济类专业课程,少有农学相关的课程。基于其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学生掌握必要的农学类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领会专业课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适应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均十分必要[4,5]。特别是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知识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课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例如,农业机械专业的学生,不了解农业机械作业对象的要求以及其中包含的农学原理,就不可能确切了解农业机械性能的优劣,不可能全面掌握相关作业机械的设计和使用要求,更难实现优质农业机械的设计及其维护。

另一方面,当今环境下,涉农类专业的生源虽然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却普遍不了解农作物,甚至不认识主要的农作物。笔者对苏州大学机械学院农业机械专业的两届两个班学生共58人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讨论,得到的结果可见一斑。调查对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比90.4%,在家时经常参加农事劳动的学生(以参加农事劳动的次数超过在家日数的一半为标准)为0,认为自己偶尔参加农事劳动(以2小时以上较长时间进行农事劳动为参加的标准)的学生仅占32.7%。针对农作物的识别,知道籼稻和粳稻分类的学生仅占28.8%,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日常食用的大米是籼稻还是粳稻。知道有大小麦区分的学生占61.5%,而认为自己能够在田间区分大小麦的学生则仅占5.8%。可见在目前的教育氛围下,即使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能够主动参加农事劳动的情况很少,能够了解主要粮食作物种类的学生不多,不识“五谷”的学生非常普遍。

学生对作物生产基础知识及农业生产技能的了解极度匮乏,对农作物生长的共性规律以及基本农艺活动和作物栽培技术的认知更是缺乏基本概念,这已经成为涉农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素质提高的限制因素。针对目前学生的基本状况,涉农专业进行农作物基础知识和作物生产技能的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2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

作物学基础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增加涉农专业学生在农作物基础知识和一般农事措施方面的认识积累。针对涉农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和专业特色,其教学内容应该以介绍作物生产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农事措施为主。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确定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基本内容如下:(1)作物生产概述;(2)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土壤肥力的基本知识和土壤耕作;(4)主要粮食作物和大田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生长基本规律;(5)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关系;(6)作物生产常见的基本管理和农事操作;(7)植物保护的基本概念及病虫草防治措施;(8)蔬菜、果树和花卉的基本知识;(9)现代作物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

为了适应涉农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注意掌握以下基本要求:(1)以通俗易懂的介绍为主,重点强调作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2)注意农事措施的系统性介绍,减少学生的片面理解;(3)着重关键的基本生长规律的讲授,为学生拓展农学知识奠定基础;(4)注重标本展示和形态识别,尽量培养学生的直观概念和准确认识;(5)合理利用多媒体,通过照片、图片和影像构成较直观的学习内容;(6)多安排实地观摩和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实践认识。

通过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应尽力使学生对作物生产的总体概念、主要作物的种类、生长发育特征及基本规律等有一定认知,对作物生长环境以及高产优质的生产目标有清晰的概念,对农作物的栽培、良种运用、植物保护以及农产品贮藏等生产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其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提供较好的作物学知识基础,并为毕业后在工作中碰到农学相关知识的需要时可以适当应用并能及时拓展[6,7]。以农业机械专业为例,通过课程的学习,应促进学生懂得在处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问题时必须考虑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在专业学习和毕业后的工作中也能主动思考农业机械的运用与农业生产中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低耗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真正理解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3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设置

鉴于前文的认识,结合作物生产基础知识的系统构成,在有限的学时限制下(以2学分为基准),设置本课程教学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模式如表1所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关键知识点的把握,既要能够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浅度,又要注意每个章节的中心内容的凝练和强调。

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本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应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模式。然而,由于本课程包含了很多的生产实践性知识和形态识别的内容,故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标本等教学手段和所在的校园环境,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认知性的授课内容,本文暂称其为认知课。这种认知课,介于实验课、实践课和理论课之间,原则上在室外进行。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季节性的作物形态识别、附近的设施农业参观、农田操作的见习等等,也可以采集标本实物带进课堂,进行相关形态认识等方面的教学,总之,根据条件灵活安排,时间以每次1个学时左右为宜,以讲授、介绍为主,学生动手为辅[8,9]。通过认知课的安排,把一些直观性很强的知识,在实物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讲授,更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学生对作物生产的认识和感知。

4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形式改进

对于非农学涉农专业的学生而言,作物学基础是其大学课程中涉及农业生产的第一门课程,也可能是四年大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门农学类课程。因此,促进学生对农业生产的了解欲望在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别重要。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决定性因素。结合作物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性教学手段,设计有趣实用的实践性教学单元,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予特别重视的方面,也是形成本课程授课特色的关键教学方法。

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性教学,不同于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实践。农学类的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农业生产的实践认知和农事动手能力,以学生动手为主。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完全不同于农学专业实践,必须以传授作物基础知识为出发点,故在本课程中采用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应以识别、认知、了解为主要教学目标,可参照实物以讲授为主导,不必过于强调学生的自己动手和实际参与。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实践性教学单元:(1)利用实验农场和周边农村,多安排大田实地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产的环境中把握理论知识。(2)多采集标本,使非正季作物的教学也能物有所依,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3)鼓励学生回家自我参加最少1次的实际农事操作,提交农事实践作业并组织讨论。(4)组织作物收获期的现场教学,加深学生对产量的概念和产量形成的理解。(5)利用附近资源,组织设施农业教学活动。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作物实体和实际生产环节,直观感受作物生长过程和栽培技术。

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也是本课程不可替代的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课件将很多知识点图形化,加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也增强了教师授课的系统性。在本课程的课件制作中,应更为重视照片、图片和影像的运用,加强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说明,并使学生对作物学的知识落实在具体实物对象上[10,11]。但同时必须注意不能依赖于课件,要充分运用板书和手画图形,突出知识点,加强学生对作物及其生产过程的理解。

5涉农专业“作物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后续课程的需要,以及农业的发展趋势精选必要的教学内容,避免过多的理论灌输。

2)基础性原则。根据专业基础课的性质,重点选择作物生长、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3)完整性原则。本课程应该是介绍农业生产全貌的课程,在教学内容选择时,尽可能保持知识的系统性,使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知识即能自成一体,又能围绕作物生长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农业是一个生产部门,其涉及的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作物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其生长规律又让本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努力使农学理论实践化,生产实践理论化,让学生实实在在地领会和理解农业生产的特点。

主讲教师必须切实认识到非农学专业学生学习作物学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准备授课内容。通过有限学时的教学,使涉农专业学生对作物生产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专业知识的最终服务对象——作物生产——的特征,为其在今后学习中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引导,为进一步自我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使该课程成为涉农专业学生喜爱的重要基础课程。

6结束语

作物学基础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内容必须具备一定的覆盖面,同时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有合理的分布。所以,针对涉农专业的特点,设计合理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结合农学的特点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手段,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作物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农学知识具有较为系统的概念和一定深度的掌握,对其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开展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佟艳,朱刘娟.工科院校《农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2009,(7):133.

[2]翟虎渠.农业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0.

[3]官春云.农业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20.

[4]赵全志,胡跃高,侯亚兵,等.农业总论与大学生宏观发展战略素质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4,(8):55-56.

[5]张学林,张小全,杨青华,等.基于实证调查的农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80-82.

[6]李伶俐,张学林,朱伟江,等.《作物学通论》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西南农业学报,2010,22(2):181-182.

[7]王贵忠.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11):32-33.

[8]杨文钰.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1999,(8):53-54.

[9]赵波.优化实验设置,培养实践技能—作物栽培学教学实验课改革的探索[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14(1):88-92.

生物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效果最大化

物理课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它的意义并不在于物理知识本身,而在于它科学的思维方式、严谨的研究方法、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良好的科学素质既能让学生获得必备的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这也是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但面对独立学院学生中学数理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标,学习兴趣缺乏的情况,给物理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如何让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具有学生所学专业特点,让学生感受到大学物理的有用之处,给我们今天的大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考。

一、独立学院非物理专业物理教学现状

(一)大学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意识不足

由于我院是以文科专业为主,理科专业为辅的一所独立院校,只是在部分理科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物理只是学校开设一门基础课程,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无关;其次,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差,致使学生认为物理知识过难,不愿学习物理课程。

(二)大学物理教学不同专业间无区分度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因不同专业之间特点有所差异。但是现就目前独立学院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情况来看,在选择物理教材时依旧以经典物理为主,教学内容讲解仍是经典物理中的案例和例题,较为陈旧。同时,计算机、化学、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使用相同的课本,教学内容也基本相同,未能很好地体现大学物理知识与不同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进而学生也无法意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三)缺少物理实验环节

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物理知识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基本环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同时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也可通过物理实验得到较系统的训练。但由于独立学院资金来源、学校定位及培养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差异,学校在物理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有限,也限制了物理实验的教学可执行度。

(四)教学方法单一

现在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虽已经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学方法变化并不明显,仍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者和改革者,应使用多样化,丰富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知识和研究方法。不应将物理知识的面体系分解为知识点来讲解,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融会贯通,也减弱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五)大学物理教学课时过少

在一本二本类院校中,非物理专业物理教学在课时安排上一般是120左右,其中要求理论教学课时不能少于100学时。但是,在独立学院中一般的非物理专业的物理教学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于是为了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物理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二、实现独立学院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基础差,中学物理知识较弱的情况,不同专业的物理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具有针对性,突出物理知识在专业学习中的不可或缺性。例如计算机专业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以热学、电磁学和波动学为教学重点,将这些知识点与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创新相结合教学,使学生了解如何提高改进电脑散热问题,选择散热材料,需要有热学和固体材料知识为基础;计算机辐射源的辐射物是什么,减弱辐射的可操作性有没有,需要有电磁学和波动学的知识等等。同时,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着重近代物理知识的介绍,以讲发展史、讲原理、讲方法为主,避开物理公式的复杂数学推导。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电磁学授课部分锻炼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归纳总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既可以修正非物理专业学生把物理课程视为副课的错误观点,又能够激起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教学设备先进,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在教学改革大环境下,保留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作用,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依据不同的物理知识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电磁学部分教师可以使用类比法教学,锻炼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讲授热学部分教师使用整体法或者以小组讨论方式教学,避免“灌输式”教学的弊端等等。同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像、动画、影像等功能,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理解物理知识、原理及现象。

(三)充分发挥虚拟演示实验功能

设有大学物理实验室的独立学院甚少,为尽量减少没有物理实验室带来的不足,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实体实验室移到屏幕上进行虚拟演示实验。例如大学物理课本中的牛顿环实验,将实验仪器(牛顿环仪、钠光灯、读数显微镜)以多角度图片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做针对性的详解,使学生对实验仪器有初步感官印象;使用自做(网络)视频演示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并在演示过程中提示学生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引起学生注意,加深学生对实验的了解。尽管整个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没有动手操作,但也实现了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了解,掌握了物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物理实验课的不足。同时对教师使用相关软件的熟练程度也提出了很高要求。

(四)提高物理教学学时数

物理学中具体的专门的应用性知识极其广泛,知识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为完成教学计划,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物理课程的课时应适时增加。特别是独立学院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身已是简明、精炼,如果要使物理教学完整性更好,开设必备的物理实验演示课,而这部分教学学时至少占课程总学时的1/4,才能满足教学需求。所以,完整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学课时量的保障。

结束语

独立学院非物理专业的物理类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还需要更多人的不懈努力。文中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粗浅地分析了如何在独立学院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物理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资料】

[1]赵忠芹.物理思想与物理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3):338-340.

[2]李化南,肖利.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119-119.

[3]周利斌.大学物理课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248.

生物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高职物流英语“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物流作为现代服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们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物流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基本物流操作技能,而且应掌握流利的英语来支撑其工作,能熟练地与国外物流公司进行商务谈判,能看懂并填写英语物流单据,与外国客户交流,等等。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学生来说,学好物流英语是他们在工作竞争场上较劲其他对手的重要筹码。但是,物流专业英语这一课程在教学上由于各种原因走向了误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的误读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在第一学期设置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巩固高职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在第二学期设置商务英语交际口语课程,进一步提高其听说能力;在第三、四学期就会设置相关的专业英语课程,让学生进入“特殊用途”或“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在特定的职业场景中培养和锻炼其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因此,物流专业英语这门课程旨在培养能熟悉地应用英语进行涉外物流工作、办理各项物流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不少高职院校老师仍然采用的是基础英语教学方法,沿用传统的语法讲解、阅读材料、翻译句子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在提高高职学生薄弱的英语水平方面固然有帮助,但却忽视了专业英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即培养用英语做物流工作的人才。

(二)专业师资的缺乏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从事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普遍都是英语专业出身,他们的强项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英语技能,但是缺乏系统的物流专业知识技能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故在课堂上依然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有些院校也让物流专业课老师教授该课程,他们虽然在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方面胜任教学,但是其英语技能的缺乏也不能满足学生在该课程中获取物流英语知识技能的需要。

(三)教材的局限性

目前市面上的物流专业英语教材普遍难度较大,内容拘于理论化,用大段的全英语文章来阐述各专题的内容,并且大部分教材中选取的专题内容比较零散,整本书未形成完整的物流工作过程,显得无系统化。这种教材旨在让学生对材料的句子、段落的理解来学习各专题的物流知识,这就使得不少老师在课堂上继续沿用大学英语的基础知识教学模式,忽视了专业英语教学应具有的职业特色。

(四)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

由于生源基础不一致,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英语课表现出怕学、厌学等情绪,认为只要过了英语等级考试,毕业和找工作便不成问题。并且他们普遍英语基础薄弱,在语音、语法、词汇、阅读等方面都很差。虽然大一两学期的英语基础课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其英语水平,大部分学生达到了英语三级乃至四级的水平,但是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主学习能力。鉴于高职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老师在教授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时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词汇学习、篇章翻译等基础知识讲解上,难以大范围地开展难度较大的模拟场景英语练习。

二、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依据

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职业”,目标是培养适应职业发展的复合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需具备专业能力,即高职学生能通过学习某种职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专业能力;需具备人格能力,即高职学生能全面地考虑并自我评价其在家庭、职业和公众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发挥自身才干,制定并拓展职业生涯计划的能力;还需具备社会能力,包括工作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另外,除这三项基本能力外,高职学生还应具备行动能力,即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能力。面对复杂并且频繁变化的工作任务要求,他们应该具有持续学习的意愿和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程式化的行动模式的意识与习惯及创造性能力。

因此,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并非强调单纯性的基础性知识传授,而是对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职业岗位操作的人才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中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设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中,学生参与建构物流工作的能力是关键,而非传统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在这门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物流职业能力培养,制定基于物流工作过程的教学目标,探索基于物流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重视物流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能力。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在制定物流专业英语大纲和教案的时候除了加入基础知识内容,还应强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设计思想。从课程整体设计到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都应围绕着如何体现“工作过程”指导思想,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要将自我的角色定位在辅导者、引导者,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能再照本宣科,讲授单纯知识理论,而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物流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能力培养目标,将项目或任务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突出物流活动的工作过程,在模拟情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流工作能力,使教学更生动化、系统化。虽然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底子薄弱,在单词、语法等方面非常缺乏,但是物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也不能以单纯的术语学习为主,因为物流术语繁多,记忆困难,会使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物流英语本身是一门专业英语课程,因此所教的内容应与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联系,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岗位上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内容不要拘泥于教材内容,应该在联系现实国际物流活动的场景中进行呈现。教师需要给每堂课都设计一个具体的子情景或子模块,使整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的、连贯的大情景或大模块,即该单元主题的工作过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完每堂课、每单元课程后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或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二)师资培养

目前物流专业英语教师大多数是由英语教师担任,也有物流专业教师,前者精通英语基础知识,缺乏物流专业知识,后者则反之。英语教师虽经过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专门训练,熟悉英美文化背景,了解语言理论知识,但都未系统地学习物流专业课程,更未接触过实际的物流活动,缺乏行业知识技能。物流专业教师虽有行业从业经历,但语言知识的缺乏也使得他们容易将该课程讲授成一般的物流专业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需求。教师们在教学中陷入了知识困境,难以上好物流专业英语这门“物流+英语”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英语知识的课程。因此,师资培养对于专业英语课的教学质量提高非常重要。英语教师们需要系统地学习物流专业课知识,最好能积极地考取物流行业资格证书,巩固自学的基础知识;并且还应利用学生实训或假期到物流企业中进行实地学习和调查,掌握行业知识技能,从而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培养。物流专业教师则需要补充自己的英语基础知识,练习英语语法、口语,实现“双语”课堂教学。同时,英语教师与物流专业教师应定期举行研讨会,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合作与交流,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借鉴经验。

(三)教材选择与编写

目前市面上真正适合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教材很少,大部分教材要么是大篇章的理论知识讲解,单词学习,难句翻译,缺乏生动性,使得本身英语基础差的高职学生望而生畏;要么就是以对话形式出现,虽较前者灵活、有趣,但专业性不强,跟基础英语课程相差无几。在教材的选择上不能采用难度较大的原版教材,也不能采用理论性过强的专业化教材。既然市面上的教材难以满足高职物流专业英语教学,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所制定的物流英语大纲和课程标准来编写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应该选用学生日后将会从事的实际物流工作内容,并且每个单元之间的内容设置及各单元内容的设置应该遵循“工作过程”思想,尽量打破学科体系,展现物流工作的全过程,以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为本位。教材的整体结构应选取物流工作中最具代表性的,诸如商务洽谈与合同撰写、物流运输、仓储与库存、客户服务等物流节点的主要工作流程。各单元的内容也应形成工作过程,比如仓储与库存单元可以分为入库、盘店和出库三个子情景。教材内容不能完全是理论知识或对话学习,应突出工作流程中的操作环节所需要的能力、技能、相关理论知识及术语学习。总之,教材的编写应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培养学生的物流业务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展现出专业性、知识性、技能性及生动性。

四、结语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英语课程能为物流学生奠定好语言和专业基础,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心应手,熟练操作,所以这一课程的教学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中的该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误区及不足之处,改革迫在眉睫,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指导思想非常适合于带有专业性的英语课程之中,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能较为熟悉地应用英语进行物流工作的交流,办理各项物流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鲍佳音.浅谈高职院校物流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7:226-227.

生物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9-149-03

吉首大学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对植物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托武陵山区资源优势、学科教学平台,按照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新办了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近年来,随着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对地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据此全面调整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确定植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生物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现代科学与技术技能;具有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和行政部门从事有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销售、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据此目标,我院全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并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原则,进行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专业培养改革与实践。

一、适应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构建“以能力为中心”课程体系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植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植物资源分类鉴别及原料生产与植物资源保护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及对植物功效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及功能产品、植物药品开发方面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综合技能。课程体系的综合化,使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和交叉,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调整和修改的课程体系,着力体现了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和专业基础的夯实,力求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技能培训;适度增加选修课程,重在体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通过提炼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知识容量,达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课程内容注重交叉融合,将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进行交叉融合,以便在有限的学时里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如开设生物科技产业开发讲座,使学生了解当今植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植物科学与技术及其天然产物在人们日常生活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构建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等四大模块,该体系建立合理的数理化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能力;结合了生物学知识和必要的工程学知识,以适应现代生产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使学生有初步的经济管理知识;开设大量的专业选修课,增强个性化特色,拓宽专业口径,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初步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

1.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植物科学与技术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品质及素质教育课程、外语、数理化、生物学、工程学等,分属于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等三个模块。模块一: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数理化等公共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学科交叉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素质教育课主要是对综合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潜力。模块二:学科教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现代仪器分析等课程。这些具有生物学知识要素的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生物学专业知识,具有初步的工程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现代生物技术与生产实践内容进行初步结合。化工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把握工程理论和技能的基本内涵和方法。模块三: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如植物学、动物学、植物资源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组织培养等五门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包括生物工程设备、生化分离工程、植物产品加工工艺学、植物成分提取与纯化、仪器分析与成分检测、植物产品开发与企业法规等七门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现了本专业的学科特色,是将生物学理论结合到工程技术中的教学过程。专业任选课包括植物地理学、民族植物学、植物保护学、环境保护概论、清洁生产与iS014000、企业管理、生物科技产业开发讲座等15门。大量专业任选课的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学习机会,可有效拓宽学生专业的视野,增强学生就业时的专业竞争力,提高在学科交叉领域的工作和发展潜力。公共选修课由学校组织开设,包括自然科学、生态地理、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美育等几大类别,要求理工科学生至少应修满六个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植物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直接决定着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学习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生产和科研的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改革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属于第四模块。除了规定的军训、思政实践,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课程实习、校外基地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四个部分,这些实践教学环节都具有较为明确的实验项目、实践内容和训练体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上打破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独立设置基础化学实验、动植物大实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大实验、仪器分析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检测、工程制图等实验课程,课程设置结构层次明显,又各具独立性,能够提供较为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在第二到第七学期,利用我院实验中心开放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该课程体系的设置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瞄准就业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调练和创新能力体系

1.拓宽专业口径,适应多岗位就业的需要。植物科学与技术兼有理学和工学专业特色,其人才培养也具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的特点,因而课程设置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思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两个专业方向,即植物资源培育与生产的理学方向,以及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学方向。多门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了专业口径,加强了基础人才能力的培养。

2.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技能和创新思维。植物科学与技术具有理工科特色,其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培养实践能力。按照学生在大学学习和能力提高发展规律,由易到难地组织实践教学体系,将有关实验(实践、实习)内容综合到各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同时,在第三至第七学期设置了创新性研究项目,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科融合,体现专业特色。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工艺生产及应用直接关联,因此,课程体系将生物学原理和技术结合,并融入到工程学原理中,开设了上游技术(如植物资源化学)和下游加工过程(如植物产品加工工艺学);又如专业基础课天然产物化学和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析等课程,以及若干门实践性强的工程类课程,如生物工程设备、工程制图、产品生产法规等课程,区域资源特色课程设置以及将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我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特点。

三、着力于交叉学科知识的整合。实施教学模式改革

1.注重课程体系整合,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本着优化整体、精简课程数量的原则,将教学计划总学时控制在175个学分。每个学科主要专业基础知识的本源性在于几门核心课程,它们构成这个学科的体系框架。由专业基础知识核心课程衍生出本学科其他丰富内容的最基本知识。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要求合理分配教学重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提炼与更新,教学过程尽量减少重复,加强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前瞻性,推动课程体系的整合与课程间的合理渗透,形成生物技术和工学应用性特色较明显的课程体系。

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课程覆盖门类广泛的学科,但学科的发展又要求在教学计划构建和修订时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且不突破总学时数,这导致在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中学时数与教学内容拓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有必要对所开设的课程内容进行选择、调整、优化和学时压缩,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精简课程门类,提炼基础性和原理性的共性内容,使学生在较少的课时内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培养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技能。通过开设如生物科技产业开发讲座(科研成果与推广应用)课程,将新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及产业化引入课程教学,有助于解决教学内容陈旧、重复多、内容较狭窄等问题。

2.加强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研究结合的实践课程。作为兼有理工科特色的专业,调整实验课程体系以及实验内容,开设综合性实验及创新性研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成为专业培养重要特色。加强基础性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和技能,增设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能力。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知识和实验技能,既可增强各门课程的相互渗透,又可巩固对生物工程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通过学校实验中心平台项目,开设专门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研究型实验,由教师设立具有科研和开发前景的课题与项目,或者指导学生自选相关课题,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流程优化、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性研究型实验教学培养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奠定专业基础。

生物专业知识篇8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群 教材体系 学科基础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2010年2月完成)、《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0年6月公布)和《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2011年3月公布)等物流政策相续出台,物流作为新的专业领域和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关注的热点,因而物流管理专业成为各个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物流管理的学科性质和业务领域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应当培养知识技能复合型物流人才,才能为物流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是实现培养知识技能复合型物流人才的载体和途径。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课题。

1物流管理专业群内涵界定

1.1专业群内涵界定

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专业集合。专业群的特征是:一是专业群内的专业往往是围绕某一行业设置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工程对象和相近的技术领域,在教学上各专业可以利用同一实验或实训设施、设备完成各自实训任务。二是专业群内的专业是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依托某一学科基础较强的专业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类专业,各专业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和良好的师资队伍环境。专业群各专业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中的专业,能否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以是否拥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来划分,并且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面向企业中的岗位群,均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性教学。我国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的分类就是坚持“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专业大类中的二级类专业体系可称为专业群。但高职院校专业群如何规划和建设是由学院的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确定的,各院校专业群内的专业数量和分布并不一定与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划分一一对应。

1.2物流管理专业群内涵界定

所谓物流管理专业群,就是由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物流管理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由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集合。按照“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相关专业”可由2004年《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工商管理类(6205)、水上运输类(5204)、港口运输类(5206)、经济贸易类(6203)、市场营销类(6204)、计算机类(5901)和电子信息类(5902)的下级子类有关专业进行组合形成。“横向”组合的物流管理专业群可由物流管理、国际物流、冷链物流、港口物流、生产物流和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有些是专业目录外新建专业)组合形成;“纵向”组合的物流管理专业群可由物流管理、国际商务、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管理等专业组合形成。究竟采取“纵向”组合还是采取“横向”组合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应由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发展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队伍结构、主要实践环节、专业方向、就业面向和物流服务水平等内容来综合决定。

2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建设学科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材体系是物流管理专业群内涵建设主要载体和表现方式,所以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专业教材体系建设,需要我们对物流管理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过程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现代物流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应用性新兴学科,是一门汇集了经济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门学科精华的交叉学科,是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研究物质实体流动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主要包括物流作业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服务管理、物流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战略管理等内容。由于组成物流学科的知识技能要素很多,虽然国内外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合理物流学科体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的物流学科研究缺少对物流学科发展的理论构成、发展条件、应用领域、技术手段、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全面研究;二是物流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为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上的应用学科,不是基础学科,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三是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物流技术,使物流各个功能环节共享总体物流信息,把所有物流功能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物流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物流客户服务。以上这些原因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或全行业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具有一定困难,造成各个高校依据各自的资源条件构建自成体系的物流学科,其优点和不足一样明显,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建设具有一定难度。

3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3.1国内现有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有关物流管理群、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不多,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韦克俭等在《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大力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6月)一文中,在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的提出、内涵和外延以及物流管理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等分析的基础上,对物流管理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探索,围绕专业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大力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并对物流管理专业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张钦在《我国物流管理教材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教育教学论坛,2012.2)一文分析了我国物流管理教材建设的问题及其根源,提出了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以需求为导向,以及注重对内容的研究等对策和建议。周艳军在《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建设探析》(科学咨询,2006.11)一文中认为确定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进行物流专业教材建设的前提;确定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物流专业教材建设的基础;加强教材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建立一支教材编撰的精品队伍,是物流专业教材建设的基本保证;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是现代物流教育的新时代需求;引进、借鉴国外物流教材的成果和经验,推进物流教育的国际化。杨嘉伟在《高职类企业物流管理模块化教材编写初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8卷第三期)一文中认为企业物流管理教材的编写应重点从社会需求出发,结合学校规模教学、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编写。应依据高职教育培养定位来合理设置编写内容,既要避免过分强调理论分析与研究,又要防止与社会上短期操作培训相雷同。

3.2国内现有研究空白

以上有关物流管理群及其专业教材建设的代表性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但是有关物流管理群、专业教材建设研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充实。一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学内容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导向实施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以岗位技能要求和业务流程为主线的高职物流教育目标体系,以致教学内容设置不实用,课程体系规划不合理,人才规格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物流管理专业群现有教材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前沿或热点的物流知识技能没有较好融入现有教学体系。如许多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主要侧重点在港口物流管理、交通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连锁物流管理(有些是专业目录外新建专业),而没有开设冷链物流专业和国际物流管理专业,所以相应的教材建设也就没有能够把这些前沿或热点的物流知识技能教育给学生。三是没有围绕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岗位群进行教材建设。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不仅需要物流专业人才,还需要物流信息技术、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营销与策划和经济信息管理等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物流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物流专业知识技能,也需要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技能,如冷链物流知识技能、国际物流知识技能、物流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国际商务知识技能、电子商务知识技能等,所以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内容尤为重要。为了实现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化和特色化,必须整合资源优势,打造品牌专业,而这些目标也需要以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材体系建设为载体来实现。四是物流管理群的发展定位有待进一步调整。高等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都是为物流行业领域或某区域物流发展提供专业物流人才,因而物流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因此高等院校要根据本院校物流管理群的发展定位构建相应的教材体系,才能实现物流人才培养的行业特点和区域特色,提高知识技能培养的针对性。

4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建设框架体系

4.1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框架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建设一般由区域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决定。区域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该区域产业(链)所需人才结构的层次与内容,也决定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体系下,区域经济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的规划与发展定位,使专业群的战略规划建设与区域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战略要求相一致,实现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物流产业(链)是为区域经济产业提供相应物流服务的,因此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层次、发展水平、物资流向、货物特性、货运通道和流通方式等内容决定了所需物流服务的岗位群结构和相应知识技能。由物流产业(链)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结构和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条件,可制定相应的物流专业群建设与发展规划。因此,由我国区域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看,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应采用“纵向”组合方式,满足我国现行物流行业粗放型发展的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采用“横向”组合方式重新建设,以适应物流行业服务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框架(某高职院校为例)如表1所示。

性专业目录(试行)》;(2)2011年核定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外专业名单。

4.2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材框架体系

(1)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专业教材建设思路:首先引入物流行业标准,以物流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典型物流任务为驱动,以物流岗位技能培养为目标,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然后召开实践专家访谈论证会,把物流管理专业群毕业生从走上工作岗位到成为一名成熟的经营管理者的职业成长过程进行实证研究,把经过业务员岗位、业务主管岗位、业务经理岗位等3个阶段完成的系列典型工作任务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转换为相应的学习领域。最后对学习领域进行归类和提炼,校企合作编写相应的专业课程教材,培养知识复合型的适用性人才,为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2)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专业教材建设系列:物流管理专业群的专业教材建设内容是由专业群的组合方式决定的,不同的组合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同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决定了不同的教材体系。如果采用“横向”组合方式,相应的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物流行业内的知识技能的优化与提炼,形成“横向”知识技能复合构建的教材体系。如果采用“纵向”组合方式,相应的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物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知识技能优化与提炼,形成“纵向”知识技能复合构建的教材体系。不管是“横向”知识技能复合构建的教材体系,还是“纵向”知识技能复合构建的教材体系,按照专业群和物流管理专业群的基本内涵界定,物流管理专业群的课程体系都可划分为三大类,即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课程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构成相应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系列、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课程教材系列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教材系列。三大系列的具体教材内容构架,不同的高职院校应由专业发展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队伍结构、主要实践环节、专业方向和就业面向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5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体系建设的建议

综上所述,完成了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内涵界定、学科基础和建设框架的研究探讨,但是在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及时融入物流前沿热点知识和先进物流技术,引入系列物流标准,规范物流知识技能体系,并善于改革创新,拓展建设全新专业学科领域,才能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得到优化发展,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5.1及时融入物流前沿热点知识和先进物流技术

目前我国物流前沿热点和先进物流技术往往通过国家政策形式明文颁布、推动实施和推广应用。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文明确提到热点知识有冷链物流、国际物流、保税物流、物流信息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标准化体系、集装技术、单元化装载技术、物品编码体系、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托盘共用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和智能交通系统(itS)等。2010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完成《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该文明确提到热点知识有主制造商供应链信息化、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集成、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化、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流信息基础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物流基地综合管理系统、智能集装箱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信息化管理系统等。2010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该文明确提到热点知识有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藏保鲜技术、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认证、Gmp(良好操作规范)管理技术、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冷链物流监控追溯系统、移动物流信息技术等。2011年3月公布《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该文明确提到热点知识有商贸物流、供应链金融创新、城市配送、城际配送、绿色物流、物流模式创新、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等。其他热点知识技术还有物联网技术应用和智慧物流运营等。以上这些热点物流知识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是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把这些物流知识技术纳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群的知识体系,相应教材体系也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学体系才能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

5.2引入系列物流标准,规范物流知识技能体系

随着物流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现代物流越来越强调对物流过程的系统化管理,以通过物流系统的优化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现代物流系统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2011年9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制完成的《物流标准目录手册》,共收集了我国已颁布的现行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共计601项。按其内容分为基础类标准(包括术语/导则/图形符号与标志)、公用类标准(包括通用类标准/物流设施设备标准/物流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标准)、专业类标准(包括冷链物流标准/汽车物流标准/医药物流标准/家电物流标准/煤炭物流标准/粮食物流标准/邮政物流标准/出版物物流标准/木材物流标准)和标准化指导性文件四大部分,在每部分中又按基础性标准、物流装备、物流技术、物流服务及管理、物流信息进行分类。随着系列物流标准相续颁布实施,目前现存的物流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内容需要根据最新物流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梳理、调整和修改,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教材体系也需要相应改动。只有使用融入系列物流标准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才能适应物流行业标准化发展的需要。

5.3善于改革创新,拓展建设全新专业学科领域

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是动态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1992年之前,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中还没有出现“物流管理专业”。1992年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向教育部提议将“仓储运输管理”专业改为“物流管理”专业,经专家论证,教育部同意,1993年北京工商大学成为全国第一家招收“物流管理”本科生的大学,从那时起开始了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培养。随着我国物流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到物流业务过程中,导致物流服务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涌现出很多全新的物流服务领域和全新的物流专业技术。原先“物流管理”的专业内涵和发展定位越来越显得模糊,而全新的港口物流管理、生产物流管理、国际物流管理、冷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管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等已经申报获准开设或准备申报新建招生的相关物流领域专业学科,其专业发展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和就业面向等方面比较清晰明确,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和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其发展前景比较看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群及其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归纳和改革创新,拓展建设全新专业学科领域,为物流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和适用的复合型物流人才,提高我国物流行业运行效率和经营效益。

L芑鹣钅浚罕疚氖枪阄鹘逃蒲А笆晃濉惫婊翁狻侗辈客寰们咧霸盒L厣放谱ㄒ到ㄉ柩芯俊罚ü鸾炭蒲А?010〕8号,2010C203)课题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群教材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课题(桂职院[2009]20号,项目编号为092203)交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韦克俭等.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大力培养物流类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2] 韦克俭.关于物流定义、分类、岗位技能要求和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科研,2006(3):17-20.

[3] 兰必近.北部湾经济区高职国际物流人才培养研究.生产力研究,2009.7(14).

[4] 兰必近.广西高职院校国际物流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10.1(1).

[5] 兰必近.冷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研究.中国电子商务,2011.8(8).

[6] 兰必近.广西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投资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7.

[7] 兰必近.南宁市物流地产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金融经济,2011(8).

[8] 兰必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金融发展战略研究.时代金融,2011(17).

生物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会计基础;课程体系

1分析定位物流管理专业会计基础课程体系的背景

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发展联系,我国物流行业从传统的服务发展成先进的信息化综合物流服务,物流系统涉及到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是当下经济最新发展的重大产业。在现代物流业与会计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同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会计人才。然而,我国物流行业是个新兴行业,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又是个新建专业,培养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也是如今我国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所需,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既要掌握物流基本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会计方面的知识。

2浅析中职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2.1浅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面向基层和生产、服务在管理第一线、实用技能型的具备各方面知识能力的初级物流专业人才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职业教学过程中,由于物流专业招收的学生参差不齐,学校教材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教育,学生实践不足,考评体系不完善等众多原因,导致学生在离开学校时并不能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并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近几年来,企业“招人难”和毕业“找活难”现象尤为明显。经过多方面分析,我们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具有较好的政治道德修养,三观正确,社会职业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好,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物流管理专业技能较好,仓储、运输及配送等物流重要环节的根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如财务类管理的技能很熟练掌握,为企业提供所需求的物流人才。

2.2分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情况

物流管理专业是个宽口径专业,综合性、应用性和交错性的涵盖内容较广:①根据对应岗位,分仓储岗位群、运输岗位群等。②根据就业范畴来看,分生产制造业、贸易、物流业等。本专业学生将来能够在有关物流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其工作岗位有仓储配送管理、运输采购管理、商品包装、流通加工、国际货运、物流作业信息管理和物流设施设备管理等。这些岗亭须要学生会操作,会管理,还要懂经营,还要具备有财务管理方面能力,看得懂财务报表,对经济成本实行分析与核算,控制物流各环节的经济信息,成本管理及控制才能做得好。

2.3浅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岗位需要的《会计基础》课程知识与能力

根据上面分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知道,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熟悉管账方面内容。在我国国家职业资格中具体要求仓储物流员岗亭人员的技术和素质.

3浅析在培养中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中会计基础的作用

3.1通过会计核算,能够培养学生严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方法

会计核算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为经济管理供给会计信息;物流方面是核算物流成本管理。采取统计与会计联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式来核算制造企业的物流资源,通过在现阶段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中增加物流成本辅助核算账户,使物流资源核算更为简单明白。学会计核算,培养核算能力,可以使学生养成严密的思维方法,给使用者供给完整信息。

3.2通过会计管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管理意识,提高管理能力

对中职的学生现状的分析,中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是由于初中阶段的落后,很多学生都是基础较差,素质方面也差,他们会有一种不如别人的自卑心理。若是让学生用管理者或以创业者的身份去接触《会计基础》课程,会使学生心理感到满足轻松自信并且有成就感,还能让学生积极自觉去学习会计,进修自身的管理能力。由此,对《会计基础》课程的设计如下:如何从原始凭证上辨认以防止交易人员做假,如何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上辨别以预防会计人员工作不规范,如何预防会计人员记错账、做假账,虚报会计信息等等。

3.3通过会计控制,养成学生成本节制的意识,加强学生的自控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服务于管理第一线实用技能型的专业集成化、共同信息网络化等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而物流的成本核算是物流管理的根本,需要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因此,对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对物流成本控制的能力。掌握财务基本知识不仅可以养成学生成本节制的意识,还能掌握物流成本的方法,在素质上也能形成学生的自控意识。

4基于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浅析探索会计基础课程

由以上几点分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地培养目标和岗位分析,可知会计基础课程对其的应用能力及重要性。但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不全同于会计专业,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特点开设会计基础课程内容,结合中职物流专业学生特点,其知识和能力所需,还有企业的物流岗位需求授课,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适应的物流人才。对此,以下就中职物流管理专业如何开设会计基础课程,谈谈本人的观点。

4.1按照教学的对象特点设定对应的会计课程教学目标

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学《会计基础》课程目标是联系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考虑提升学生将来就职技能,从物流专业角度去学习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懂得用会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头脑方式,学习会计核算,让学生增强核算能力,养成谨严的工作立场,为物流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物流相关操作和管理岗亭的一般性财务工作奠定专业根基。综上所述,定位教学目标:①知识的基础性。②知识的应用性。

4.2基于物流管理能力设计

《会计基础》课程实训的教学内容①中职学生总体文化知识较低,在授课时,结合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以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作为根据,以需要的会计知识为焦点,可以重在介绍物流成本会计的相关内容,会计报表的格式,以及经济业务的分析,注重应用性,加强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由浅入深掌握会计知识。②根据中职生的水平,对于《会计基础》课程,组合其内容,可以采用分四个项目式设计教学,即原始凭证发票、入库单、出库单等:a.认识;b.填写;c.鉴别外来原始凭证的真伪及规范性记账凭证:a.认知会计科目及账户;b.认知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c.记账凭证的填写;d.鉴别记账凭证的真伪及规范性账簿:a.认识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b.记账;b.查账;c.错账查找及更正会计报表:a.认识财务会计报告;b.资产负债表分析;c.利润表分析;d.现金流量表分析。

4.3联合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会计基础》课程的对象是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专业化的会计知识理念,可是他们有其专业特点,也须要懂得会计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联系物流专业特点,组织相关的教学。教师可以将会计学基础知识及账务处理和企业的物流经营、管理等实践操作和案例相结合,讲授“物流市场”的知识内容。如此,物流专业《会计基础》的课程教学的方向就会越来越清晰,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4.4课程评价体系设置合理

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会计基础课程一定要联合开设课程的目标和要求。设置课后评价体系时,要与会计专业学生相区别,多看重实践操作,这可以看出会计课程对物流岗位应用的效果;加强考评学生的职业技能,着重考查学生应用会计基础知识来解决物流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财务问题的能力;评定学科成绩主要考查学生严谨的思维和良好的习惯,成本控制意识,全面分析,综合应用所学的会计基础课程知识的专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艳丽.中职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时代金融,2017(08).

生物专业知识篇10

1.教师访谈

受顶岗实习引起课程数量与教学时间矛盾的影响,学校删去了园林专业化学科目。没有了化学基础究竟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无影响,笔者对部分园林专业教师进行了访谈。他们谈到了教学中遇到了诸多困惑:化学符号不认识、计算易出错、不熟悉实验器材、操作不规范等等,专业知识学习之前,要对这些知识详细讲解,费时费力。“磨刀不误砍柴工”,化学课程在园林专业学习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行业反馈

2010园林班长陈同学,目前在绿化公司顶岗实习,从事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实习汇报时,陈同学特别建议学校开设化学课。据介绍,其在工作中遇到许多问题,如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农药的配制和肥料的使用等,都需要扎实的化学知识做基础,常感觉力不从心。化学知识广泛渗透在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诸多工作中。如用发展的眼光培养研究和创新性人才,需要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奠定学生坚实的科学基础。

二、化学知识在园林专业教材中的渗透

化学与园林专业课程有哪些联系,笔者对该专业《园林植物保护》《园林绿地施工与养护》《盆景制作》《花卉应用》《绿化工(中级)》等10多门课程中化学知识进行分析、统计。诸多课程在知识体系中多处应用化学知识。例如《植物基础知识》课程,“植物形态解剖知识”一章中“植物细胞内含物及转化”需要用到糖类化合物、油脂、蛋白质的分类与水解、可逆反应等知识,“根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用到胶体、半透膜、渗透压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植物生理知识”一章中“土壤溶液”涉及到元素周期率、元素周期表、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等化学知识,“根系的吸收”运用到盐的分类、蛋白质的性质、电解质、电离、可逆反应与电离平衡等化学知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需要有糖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反应等知识基础。“植物激素”需要学生了解乙烯、有机酸等化学知识。又如《园林植物保护》课程,“病虫害的治理”中要学习“化学农药、农药的稀释”等知识,学生不熟悉“溶液浓度的表示法、溶液稀释的计算与实验”等相关知识,学习起来就比较费力。再如《园林绿地施工与养护》《盆景制作》《花卉应用》等课程中,“适地适树”、“施肥”、“保鲜剂”等板块体现专业与化学的紧密关系。《绿化工(中级)》的“基础知识部分”集中在“农药、土壤与肥料基础知识”环节体现“溶液稀释的计算与配制、溶液的酸碱性与缓冲性、胶体溶液、化学肥料”等化学知识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支撑作用。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专业课需要有化学知识积累。如果单靠学生初中一年的化学基础,连简单的化肥与农药的名称都无法正确理解,更谈不上综合应用与技能操作。因此在园林专业开设化学课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

三、如何体现化学在园林专业的重要性

1.校本教材的开发

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感觉化学对专业学习是有用的,但又无法准确建立联系。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没有选对合适的教材,让学生误认为化学与园林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个体。园林专业课程与化学课程关系密切,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体现化学服务专业的功能,而通用的化学课本根本无法满足这个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化学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增删、调整,凸显园林专业特色,编写一本实用的化学校本教材。如在物质的量一章的教学中,应降低计算的要求,增加溶液浓度表示法,强化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增加波尔多液配制的实验。

2.操作技能的训练

园林专业中专生毕业后多安排在操作性岗位,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化学作为服务专业的辅助科目,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实验、实训项目,可更好地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率。如滴定分析在测定土壤的有效磷、有效氮、酸碱度等性质时广泛应用,在化学课上此类实验可安排更多课时。

3.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