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运动与健康关系十篇运动与健康关系十篇

运动与健康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59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1

关键词:运动;健康;心理;生理

一、舒解疲劳与放松

疲劳是持续某种工作到相当时间,对该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和疲倦的感觉,工作效率降低,机能减退,这种状态称之为疲劳。疲劳如果在体内不断堆积到相当程度的量,无法获得适当的舒解,将导致身心两方面的压力,最后使人体器官功能产生障碍,甚至使器官功能瓦解。不同年龄层有不同的疲劳感觉,譬如青少年的疲劳在于肌肉;30岁以上的人心理疲劳增加。一个良好均衡的运动很自然的舒解疲劳和放松身心,运动能增进身体知觉,减低肌肉紧张,使交感神经系统安静,副交感神经亢奋,让身体状况舒缓放松,同时减低焦虑。降低冠状心脏病的危险美国研究显示:无论是职业或休闲的体能活动,都有助于降低冠状心脏病的危险,一项以13000人,为期八年的研究,发现即使是中度的运动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同时cooperinstituteforaerobicresearch研究显示:运动可以减低大多数的慢性病病发危险和早逝。医学研究:冠状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心脏病主要的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不良心理社会因素、饮食习惯、肥胖与少动、家族遗传、年龄与性别、口服避孕药是引起冠状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缺乏体力活动的人同样易患冠状心脏病;临床资料也证实,冠状动脉心脏病人能坚持体力活动者比不活动者死亡率显着降低。我国卫生部的调查情况显示,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冠状心脏病的病发率约低一半以上。据研究运动是通过多种机制而起到防治冠状心脏病作用的。运动锻炼在冠状心脏病防治中的作用机理:减少引起疾病因素;调整心理状态;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减少血栓形成;减轻动脉硬化。

二、改善心理机能

近年来众所周知,运动可稳定情绪压力,在人体内激素、神经传导、化学等变化,有助于身体对压力反应的准备与适应。例如运动时身体可释出血胺、葡萄糖、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素脂醇调整生理状况。也可以促使脑细胞释出导致放松的脑吗啡,改善自我信念、减低焦虑、隔离压力、提升心理机能。

三、改善骨质密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其特征是骨矿物质密度减低,矿物质流失导致骨骼容易骨折或破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的钙质会渐渐流失,骨小梁也会慢慢的消失,而骨骼内的孔隙也就越来越大,越变越多,进而形成骨质疏松症。久坐办公室或是因长期卧床而缺乏运动的人比较容易罹患骨质疏松症。有氧运动或阻力运动施以压力或张力在骨骼上,可以激发骨骼的组成,提高骨质密度。儿童少年时期骨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若进行合理的运动训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骨骼的生长。人长期不断地运动训练,可使骨骼致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能力和压力的变化更加整齐有规律,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进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的结果。

四、改善外观和自我信念

运动不只对身体方面的好处而已,对心理方面也有益。

个人体型、身材和身体的组成,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极大,但后天的培养、训练、雕琢也不可忽视。所以透过运动训练、有计划的运动和营养调配来改变身体的组成,发展出良好的体态、吸引人的外貌,给人良好的印象,提升社交,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自信。使人感受到一种康乐安宁的心。自我的信念是表现出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之总体知觉。日常生活里,由于体能的发展,对自己能力更具信心,更俱价值感。

五、增进肌力与肌耐力

肌肉系统是身体活动的基础,有良好的肌力和肌耐力再加上良好的心肺耐力,可让我们持续从事高负荷的运动,肌力与肌耐力决定运动的限制。最直接影响运动的是骨骼肌,运动是提升肌力与肌耐力最有效的方法(witzmann,1999)。肌力是指肌肉组织对阻力产生单次收缩的能力。肌力是身体运作效率的因素。肌耐力是指肌肉在负荷阻力下可以持续多久的能力。肌耐力可因运动刺激或经常使用而增加;相对也因年龄增加,肌肉组织功能逐渐退化,如再加上强度活动机会的减少,肌耐力的表现当然会逐渐降低。良好的肌力可保持良好的体态、吸引人的外表。

六、提升心脏和肺脏的效率

运动对提升呼吸循环的机转是正面的,尤其是有氧运动。一个完善的体适能计划可增进心肺系统有效率提供氧气、能量给心脏、神经和作用肌肉。经过几个月的有氧耐力训练,将可减低安静时每分钟的心跳率10至15次(american,thecommitteeonexercise,1990);有氧耐力训练可增加心室内腔提升血液容量(2)增加心壁肌肉收缩力,因此收缩更有力,增加于每次心脏收缩血液输出量。心肺耐力是身体利用呼吸器官的运做将空气由体外吸入,经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再由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上下腔主动脉、大动脉、小动脉、微血管与组织气体交换,供应全身主要器官氧气,来维持身体连续、周期性运动所需要的氧气,供应良好与否决定于心脏和呼吸系统的效率。

七、减缓下背病痛

下背痛和下背官能障碍,都与腰部肌力的缺乏有关,所以经由体适能活动改善下背肌力,来降低下背官能障碍的影响范围。下背疼痛和脊柱病变是身体失能明显的原因。在统计上80%下背痛(khalil,1992),大都由于下背病变引起。强化背部肌肉、下腹部肌肉运动的肌力,即可增加下背对抗外来压力,进而减缓下背病变,同时减少疼痛。

八、延缓老化和改善工作能力

老年人因不活动而造成的身体衰弱现象,远比随年龄增长的退化更显着;很多研究均表示老年人从事运动的能力,经由训练所能获得的改善,如同青年人一样(grimbyandsaltin,1983)。老化就是身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运动使有氧耐力增加,改善呼吸能力,使呼吸肌更有效率,老人从事运动可增加骨质密度和肌肉组成,以及改善关节活动,使老化过程因而得以减缓。

九、改善身体组成

良好的体重控制,将是身体健康的根本;身体储存过多的脂肪,所谓的肥胖症,是目前社会大众面临的健康威胁,对身体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例如心血管循环系统、肺呼吸功能、肾机能、胆囊、糖尿病、骨骼、关节炎的毛病,甚至于情绪和心理上的不平衡。对运动的影响更大,过胖者,过多的脂肪携带同样东西运动或活动一样碍手碍脚,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体重控制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身体能量%的摄取与能量的消耗,两者取之平衡。

十、防范慢性病

运动可使骨骼肌和心肌肉发达,肌纤维变粗,粒腺体增多。粒腺体是细胞中产生能量的动力站,增多后会使心肌的功能增强。运动可使全身血管腔增大,促进循环运动可使心律变慢心肌收缩力增强,进而增加心博输出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量,并能提高心肌氧气的利用和耐受性。运动对高血压病人可降低血压,运动可降低高脂血症,可使高血脂症病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同时又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运动可消除脑力过度活动所致的疲劳和精神紧张,调整情绪平衡心理增强机体的应变能力。运动可防止血栓形成,长期运动可使血小板功能改善。由此可见运动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全身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石林.健康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78.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2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运动;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工作节奏的加快,学习、就业压力的加大,中学生体育运动的时间在不断的缩减。体育不作为高考的科目,因此面对高考的中学生自己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中学生这一群体的体育文化生活不够丰富。而体育运动又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吴飞博士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情绪方面评分较高,提示这几方面的问题可能比较突出,并且高中生评分高于初中生,女生评分高于男生,提示高中生和女生有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比较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心理应激反应类型基本相同,均以强迫、人际敏感、抑郁为主,但在反应程度上,中学生比大学生要强,SCL―90各因子评分和中度痛苦水平以上的人数中学生均低于大学生。由此看来,在青少年期,由初中、高中至大学,心理应激反应呈递增趋势,可能是因为逐渐与社会交流的增加而需要在心理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适应,因而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适应不良反应。

二、中学生体育运动现状

当代人们生活在电子时代,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大学生群体处在文化和科技的前沿,因此电子产品也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研究报道:“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北京高校师生上网率更是高达97.6%;56.4%的大学生以网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网络一定会对大学生这一群体产生影响,备受关注的是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事实上,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同样备受影响,由于中学生是一群自制力和辨识力不足的人群,网络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更加严酷,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但网络却占据了中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使中学生的运动量严重不足。2008年高芳、张巍、钱玲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发表的文章中发现:大同市初中生运动不足率68.1%,女生高于男生;运动不足率随年级升高显著提高,而参加运动队比例随年级升高显著降低。卢慧敏调查的100名中学生里,有60%的人根本没有进行体育锻炼,25%的人在学校有体育活动,但真正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人不足15%。课余时间“吃、喝、玩、乐、学”在调查“课余时间如何支配”时,10%的人表示主要用于锻炼身体,70%的学生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剩下的学生则把时间花在看电视、玩游戏和上网等其他项目上。中学生体育运动的动力不足。以上这些数据都足以证明中学生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正在降低他们的运动量,而“生命在于运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这样下去就会降低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样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海南中学的陈时军老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海南中学的高一学生课外时间主要集中在:“复习功课”、“上网”、“看课外书”等方面,课外运动的人数较少,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率很高。对学生不愿意参加运动的因素调查发现学生主要是因为“怕耽误学习”、“场地器材缺乏”、“很累和很脏”等。这说明学生的课程负担较重,很多时间都不得不用在学习上。

三、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研究表明,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存在一定的关系,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或维持心理的平衡。张国芳对江苏省华罗庚中学100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中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体育锻炼的次数方面,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在3~4次的中学生其成就欲求较高,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强。这为各级学校管理层如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理念提供了实验依据。顾大成在研究中认为: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总方差的解释具有显著影响力,并且生活方式在对心理健康进行预测时对性别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对年级与学科性质则不存在依赖性。在生活方式的6个变量中,社会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运动锻炼,然后分别是饮食、药物与烟酒、睡眠与心智。生活方式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且可以通过身体健康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尽管间接效果小于直接效果,但是间接效果影响能力并未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提示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注意中介变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存在积极的影响,生活方式总分每提高一个单位,心理健康程度就增加1.789倍,通过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可以获得较大的心理健康收益。建议,中学生们能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自身健康。顾大成的研究中也提到了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处于第二位。可见运动对心理健康促进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李国金认为:体育对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方式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应正确利用它的积极效应,控制它的不良的影响,使人的生命质量向着更加健康、和谐、完善的方向发展。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琴森教授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测定人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思考速度和智商的高低,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是促进脑细胞反应速度提高的重要方法之一。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锻炼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还能使人在空间、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因此本人认为体育教学应从学生利益出发。课程的安排应符合科学锻炼的原则。将每周一次的体育课应该在2次上,并保证一次课外体育课,每次课程学生应有30min左右的身体活动时间,这样才能确实达到体育教学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进一步通过体育教学提高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应注意在锻炼过程中根据不同群体中学生的情况,选择好合适的运动项目及合理的运动强度。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这样才有利于中学生发挥才能,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为中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对中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情绪,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充实生活,促进身心全面的发展。并利用多种形式搞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板报、墙报、宣传窗等宣传阵地,把课内、课外的健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各高校行政组织(教务处、团委)、系、班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创造一种积极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高芳,张巍,钱玲.体育运动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8

[2]卢慧敏.青少年体育活动现状调查[J].中学生,2007

[3]姜丽萍,吴殷.上海市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

[4]殷俊益等.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3

[关键词]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大学生亚健康体育运动

亚健康(Subhealth)即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况,一般是指肌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处理得当,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目前全球亚健康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明显威胁到30岁以下年轻人,尤其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人群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和普遍。大学生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是未来的人才,是国家的财富。研究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和成因,对预防和减少亚健康学生比例、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的山东现代职业学院非体育专业的6个学院09、10、11级3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涉及亚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阅读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等书籍。浏览了网络电子信息,基本掌握了最新的相关信息和详实的基础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采用分层、分类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收回问卷312份,回收率为97.5%,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15%。

1.2.3数理统计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最后制表。

2.结果与分析

2.1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亚健康类型分析

调查显示,61%的学生感到有一些学习压力,63%的学生时常出现疲劳、困倦、睡眠不好甚至失眠。日常饮食无规律和起居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分别占68%和62%,具体表现:不吃早餐占50%,偏食或凭个人嗜好饮食占42%,“开夜车”和通宵上网分别占40%和56%。由此可见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当代大学生有50%以上是独生子女,体育运动的缺乏,特殊的家庭生活经历,更高的自我素质提高的任务要求,相对狭隘的教育模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等使得这一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及时把握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的健康动态,研究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现对其亚健康类型作具体分析如下:

2.1.1躯体性亚健康

表1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躯体性亚健康调查一览表

项目从不有时经常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体质差、易患病237.720769.07023.3

长期持续疲劳196.317157.011036.7

莫名的恐俱、焦虑、不安5819.316956.37324.4

感到忧虑、孤独4515.016555.09030.0

经常失眠、多梦279.018963.08428.0

大学生躯体性亚健康有头晕头疼,两目干涩,胸闷气短,心慌疲劳,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通过调查发现,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躯体性亚健康形势不容乐观,大约80%以上的学生有时或经常出现躯体性亚健康问题。(详见表1)

2.1.2心理亚健康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情绪急躁易怒,紧张焦虑不安,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无兴趣爱好,等症状。心理性亚健康是大学生亚健康的另一重要表现。其中焦虑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担心、恐慌。担心,恐慌是一种固有的不安,主要的精神反应便是焦虑和忧郁状态,若持续存在,无法自我解脱和控制,就进入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阶段。除焦虑状态外,还表现为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多种表现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压力很大(详见表2),主要是由于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和大学校园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所致。

表2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

统计项很大压力较大压力没有压力合计

人数9317433300

百分比315811100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亚健康患者不能很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工作学习困难重重,人际关系紧张,同学、师生关系不和睦,没有知心朋友,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等。通过对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心理素质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大部分学生均认为自己基本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自己和他人评价较高(详见表3、表4),说明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社会适应性亚健康良好,这是值得欣慰的。

表3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自我及对他人评价一览表

统计项很高较高一般较差很差

自我评价(%)8404660

对他人评价(%)2563624

表4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社会环境适应状况一览表

环境适应很适应较适应一般不大适应很不适应合计

人数1217793180300

百分比4593160100

2.1.4道德品质亚健康

大学生道德品质亚健康患者主要症状为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认知障碍主要指在大学生的认知系统方面存在的不利于品德发展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智力障碍和意义障碍。智力障碍的人常常陷入个人狭隘的知识经验圈子,不能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思考问题是常常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思维缺乏灵活性,逻辑性等等。意义障碍是指大学生某些内在的心理因素妨碍对道德要求正常理解而产生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拒绝教育者的教育,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式,毁坏任何教育方法的效果。情绪障碍也比较常见、容易感情用事,及不适当的激情等。行为障碍主要是指一些不正常的坏习惯,如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等。

2.2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

2.2.1季节与气候:在季节交替之际,人们会觉得不适应,比如在初春季节,大多数人会觉得疲乏。天气的变化亦可导致“亚健康”,如连续几天阴雨,就会感到压抑。

2.2.2人际关系:大学生需要更多的社会交往。同学之间、同乡之间都很容易产生感情,但因大学生的年龄和阅历所限及个人情感的差别,往往为一点很小的事情而发生矛盾,于是心理素质差的同学就会感到压抑。

2.2.3学习压力:由于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统一录取的,彼此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都非常接近,在中学时期的优势感和优越感没有了。一旦自己稍不努力或其它客观原因致使学习成绩落后与他人就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2.2.4人体周期性低潮期:人的情绪、思维敏捷性、机体反应性、甚至智力等都是周期性的。当大学生处于低潮期的时候,就很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2.3亚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培养坚毅勇敢的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克服困难的毅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能力,增强自信自尊,增加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因此体育运动是预防和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的最佳手段和方法。

2.3.1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还有助与进行自我教育。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技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还会对自我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认识。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增加与他人的交往机会,增强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2.3.2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一般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意识,有助于培养他们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2.3.3体育运动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的身体运动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运动项目的需要。如,短跑要求有较快的反应能力、良好的运动距离感和运动速度知觉。

2.3.4体育运动能促进良好的心态

健康的心情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脑部放松,从而促进良好的心态形成,逐渐树立起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的精神,这是健康人生最难得的。体育运动时各种情况下的心理变化,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我们大学生的信条。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保持和增进我们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3.结论与对策

3.1结论

3.1.1“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在高校学生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对学生生理及心理和全面的发展均产生深刻的影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学生亚健康类型差异明显,应采取不同方法予以解决。

3.1.2“亚健康”现象的发生与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调、不良嗜好及无规律的饮食起居、缺乏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和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等因素密切相关。

3.1.3体育运动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心态,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向健康状态发展。

3.2对策

3.2.1加强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力度宣传,使大学生对健康的重新认识,了解“亚健康”状态的各种表现形式,加强掌握监护意识。

3.2.2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努力创造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积极改变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方式,应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预防和消除亚健康。

3.2.3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

体育是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的最佳手段,经常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识,培养体育行为习惯及体育观念,真正使体育运动成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

[2]洪家云.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体育学刊,2003(5):50-51.

[3]刘雪勇.湖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2.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4

研究证明,老年人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使各器官充满活力,对延缓衰老进程、延长寿命、提高健康水平、防治疾病、加速病后身体机能的恢复、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以及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都有良好的作用。

1.运动器官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随着肌体老化的发生,骨骼结构出现进行性退化和营养不良。由于钙质丢失出现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常见于脊柱,故老年人的脊背多呈弯弓形,骨质疏松还可引起老年性腰痛和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肌肉也随着老化而出现质和量的改变。随着老化加深,肌纤维变细,肌肉逐渐萎缩,故易出现疲劳。这便是运动器官老化现象的主要特征之一。

经常锻炼的老年人,骨骼的血液供应得到改善,骨骼物质代谢增强,从而可防止无机成分的丢失。保持住它与有机成分的正常比例,使骨的弹性、韧性增加,对预防老年骨折,延缓骨骼的老化进程,有着头等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一组年龄为64岁的体力劳动者,其骨质密度增大,骨质量占80%;另一组平均年龄为52.3岁,因经常坐着工作,很少活动,其骨质密度变低,骨质量仅占61.1%。这充分显示了运动的抗老防衰作用。

2.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老年心肌萎缩,结缔组织增生,而心肌收缩力量减弱,代偿能力下降,易发生心功能不全。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因弹力纤维消失而弹力下降,血管内膜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层有钙质沉着,外壁坚硬,从而导致血管硬化。总之,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机能较差,剧烈活动时,心率和血压急剧升高,恢复期明显延长,心脏容易出现疲劳。由于老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紧张活动时易出现意外。

但是,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胆固醇及甘油三脂降低,减少心血管脂肪沉着。因此可以使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同时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工作能力,增加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担的适应能力,并提高其机能水平。

据第四军医大学统计资料,从事长跑的中老年受试组,其心脏功能与同龄对照组具有明显区别。其特点是,安静时心搏缓慢、有力;小运动量负担时心率提高不明显,心率净增值较低;大运动量负担时,最高心率出现较晚,运动后心率恢复较快;心电图变化的特点是,长跑组44人中仅有4名出现供血不足,占9.99%,而对照组44人中竟有11名出现供血不足,占25%。可见,体育锻炼能改善心血管机能,延缓动脉血管硬化,推迟人体的衰老进程。

3.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老年人支气管壁弹性降低,黏膜萎缩,加之免疫机能降低,故抗病能力减弱,易患肺炎、慢性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导致肺气肿,加重呼吸机能不全,进而影响心血管机能,造成组织的缺氧性损害。

体育锻炼能保持肺组织的弹性和呼吸肌力量,推迟肋软骨的钙化,加强胸廓的活动幅度,预防老年人肺气肿。肺脏的通气功能得到保证,呼吸系统即可更加健全。此外,坚持体育锻炼的老人,呼吸差和肺活量均比一般老年人大,因而有利于保持身体的工作能力,在完成定量负荷后,经常锻炼的老人恢复期较短。

4.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

老年人胃黏膜变薄,胃肠道的腺体和绒毛逐渐萎缩,肌组织也萎缩,弹性降低,肝脏和胰腺重量减轻,功能减退。据报导,6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35%表现低酸度或缺酸,加之缺乏胃蛋白酶,胃黏膜呈现退行性变化等,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

经常运动的人,由于肌肉活动的需要,势必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从而促使胃肠道蠕动加强,血液流动改善,消化液分泌增加,营养物质转化与吸收加速;另一方面,由于运动时呼吸加深,膈肌大幅度上、下移动和腹肌的运动,对消化器官,特别是胃肠功能产生良好的影响。

由于锻炼能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弹性增强、蠕动加快、血液运动加速、肝脏和胰腺等功能均得以增强。因此,运动对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有明显的阻抑作用。

5.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对它的影响老年人神经细胞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萎缩和死亡。70―90岁的老人,大脑重量比20岁时减少6.6%―11%。神经纤维出现退行性变化,大脑神经细胞、皮质表面积、脑血流量均比年轻时减少。

由于各种修复过程的逐渐衰退,削弱了神经细胞持续进行高水平工作的能力。为此,脑力劳动能力下降,较易疲劳,且恢复过程延长。此外,记忆和分析综合能力减退。

老年人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可得到提高,反应潜伏期缩短。经常锻炼还可使老年人保持精力充沛,精明果断,动作迅速,准确有力,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因锻炼所引起的轻度疲劳还能消除精神紧张和焦虑,有利于睡眠,这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是分不开的。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5

关键词:健康;运动;生活方式

当今时代是追求健康的时代,提高大众健康水平是重要的社会目标。不可否认,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亚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偏低等许多社会问题。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竞争压力的加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疏离,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日益凸显。可以说,我国的大众健康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代社会中,追求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生活需求。如何让大众身心健康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前提基础,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应有之义,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大众健康和致力解决健康问题。让运动走进生活,成为维护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成为现代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选择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才能从全民健身走向全民健康,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健康之路。由于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既是体育的社会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创造运动促进健康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1健康具有社会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48年创建之初,就在其章程中将健康定义为整个身体、心理和社会的良好状况,而非仅仅指人没生病或不虚弱。1978年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深化了健康概念,认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躯体健康是指身体结构和功能正常,没有疾病;心理健康是指自我心理反应能力良好,各种心理品质完善,能调整心态使之适应外界变化;社会适应良好是指思想、心理、行为等具备适应各种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能力;道德健康是指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修养及道德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并具有良好表现。健康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已突破个人的生物界限,融入了更多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基础,其价值远不止是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寿命的延长,更是为了提高生命的社会价值。可以说,健康即具有履行社会职责的能力。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健康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健康是人类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健康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

2体育的社会责任:

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我国1996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出台了《全民健身条例》,将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然而,由于缺乏相应配套的执行机制,再好的政策难免成为空头支票。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高居金牌榜第二的佳绩。随即卫生部发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15年间,中国的患病人次数增加了20%,成年人中有八成人从不锻炼身体。有报道指出,八成人不锻炼:金牌大国遭遇全民健身尴尬,中国并不是体育强国,国人热衷于观看体育比赛却不爱运动,注重保健养身体却不重视锻炼。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不到3%。多么触目惊心。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不仅对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作用,而且对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为了人民健康,现在就应该真正行动起来,努力探索全民健身顺利开展的有效路径,让全民健身不再流于表面形式,真正成为一项长期、有效的民心工程。

全民健身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内容,全民健康的重要途经就是体育运动。体育是教育,体育教育是通过增强体质的身体活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体育是文化,体育文化是以增强体质的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社会文化活动。体育是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人们依据主观愿望,用可获得的体育资源来满足自身维持和发展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体育生活方式是人们让体育融入生活的具体样式。生活方式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生活方式是影响我国大众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健康问题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特别是与吸烟和运动不足有关。生活方式指的是个体或群体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总和。生活方式是人们对生活的选择,受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客观条件的双重制约,而社会客观条件又包括微观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可以获得的生活资料。客观条件的决定性与人的自主选择性是生活方式最具影响力的因素。生活方式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果某种活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活动就不会很好地进行下去,也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是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占60%左右[12]。树立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健康生活方式是与健康相关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动机和能力选择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状况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健康生活方式既是人们行动选择的结果,也受生活机会的约束。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指通过对机体的运动训练来实现健康的行为模式,是保持运动习惯不断推进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相对于体育生活方式来讲,就是在生活中具体贯彻体育理念实现健康和促进健康,是体育生活方式的健康化。运动健康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群体的相似性,又有个体相对的差异性。一方面,对身体的状况依赖很大,也受场地、器材、季节、气候、性别、年龄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进行不同的选择;另一方面持之以恒坚持,给人的身心不断注入健康的活力,具有满足大众健康不同层次需求的特点。体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事业是以人为本的事业。体育具有鲜明的为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文特征。体育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责任。当今时代体育的社会责任必然从社会政治需要转向人类的根本需要,必然从竞技体育的一枝独秀转向全民健身的遍地开花,从而实现全民健康。人的需要就是社会的需要。健康因其所具有的深刻的内在价值,是评估社会发展的重要维度。帮助大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运动观,促进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是体育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3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的社会支持

3.1全社会都来关注和解决健康问题,把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作为民生工程齐抓共管

健康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每个人身心健康了,社会才能健康平稳发展。健康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并最终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现代医学表明,至少有70%以上的疾病是可以通过预防避免或降低风险的。健康问题之所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隐患,是因为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结果,并把健康问题只归结为医学的解决范围,忽视全民健身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运动缺乏无疑是导致疾病增多的主要原因,保障健康最科学的方法在于运动,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势在必行。社会各界都应高度关注我国的健康问题,把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作为民生工程齐抓共管,把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全民健康,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2加强社会传播,促进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生活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每个人都受所属群体影响塑造自己的社会角色。群体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能够实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群体互动在个体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性,社会传播架起了运动健康生活方式与社会大众联系的桥梁,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的本质也就是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的大众社会传播和实践,包括交往、交流、活动、信息传递和丰富的媒介宣传,对树立大众正确的健康观、运动观和躬行运动健康生活方式至关重要。社会传播是促进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建构的基础和推动力。

3.3构建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体系

3.3.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供给侧改革

我国由于投放体育资源倾斜竞技体育的惯性,长期忽视公共体育需求。随着公共体育需求持续上升这一趋势,公共体育资源的供给短缺问题突显。政府要加大向构建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体系投放体育资源的力度,而且改革政府单一化的供给很难满足大众多样化的需求的现状。规划构建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和充分调查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包括项目、场地、、组织、技术等服务需求,制定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构建规划。打好城乡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基础,创新公共体育服务工作机制。推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形式,引入大众体育社会专业服务力量,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大力发展有利于大众健康生活方式构建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支柱产业,并激活社会资本。

3.3.2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依托自身特点优势

积极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育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挥体育社团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共同承担起应有的社会公共体育责任。大力发展对大众体育活动进行组织、引导、指导和管理的社会团体,如体育文化组织、全民健身组织、体育志愿组织等多元化的组织样态,尤其是志愿服务是承担公共责任的公众参与行为,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属于体育公共产品的一部分,政府有责任为体育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18]。在秉承大众体育文化、宣传全民健身和倡导社会体育志愿服务精神中,让具有自主办理、自愿参与和公益性、群众性等特点的民间体育组织遍地开花,从而积极广泛地发挥其推动全民健身、构建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体系的作用。

3.3.3建设多元化社会支持系统

为了满足大众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体系构建需求,除了探索政府类组织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发展模式,还要发挥社区服务支持、公益科技服务支持、信息服务支持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作用。积极拓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渠道,建设社区健身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日常管理体系,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帮助制定居民运动健康生活方式规划;根据居民健康情况,开展有社区特色的大众健身活动,满足居民的个性需求。 发挥体育科研机构作用进行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科技服务公益支持。只有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有计划的实施健身,才能养成运动健康生活方式。通过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科学的健身意识,保持健康的体能,形成科学的健身素养,维护身体健康状态。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服务公益支持,提高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的精准化与集约化,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监察、监督的工作体系[20],让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构建大众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4结语

社会生活方式是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状况的综合性反映,我国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取决于体育社会化的程度。当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拥有一个有利于其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让其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我国还有许多大众没有通过体育运动获取健康,运动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大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促进运动健康生活方式大众化,真正通过全民健身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寇江泽.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12亿占总人口15.5%[n].人民日报,2015–06–12(17).

[2]张昕,周小平,黄辛夷,等.疾病谱变化研究在中国[G].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5.

[3]曾忆茗.85%以上人群属于亚健康[eB/oL].

[4]张兵兵.如何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eB/oL].

[5]孙平.冬季长跑与体质健康[J].冰雪运动,2015,37(1):94–96.

[6]魏纯镭,毛军平.体育教育与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5.

[7]向光毅.后奥运时代全民健身事业中政府的责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8]中国新闻网.八成人不锻炼:金牌大国遭遇全民健身尴尬[eB/oL].(2012–08–24)

[9]冰雪运动编辑部.人文的体育时代[J].冰雪运动,2010,32(1):封二.

[10]庹权.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趋势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11]张帆,仇军.健康社会学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8):80–87.

[12]豆丁网.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公式[eB/oL].(2011–11–08)[2015–12–12].

[13]张伟,田郁玫.我国申办冬奥会的宣传策略[J].冰雪运动,2014,36(2):42–45.

[14]王忠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下群众冰雪体育对社会建设的促进[J].冰雪运动,2014,36(6):16–19.

[15]焦开山.健康不平等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29(5):24–46.

[16]王琦.九体医学健康计划让“治未病”来得更“精准”[eB/oL].(2015–05–30)

[17]王忠波,陶永存.和谐社会构建中黑龙江省体育社团的发展路径[J].冰雪运动,2014,36(3):67–69.

[18]刘滨.我国申办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前瞻性思考[J].冰雪运动,2015,37(5):43–45.

[19]徐美琴,周凡,朱东明.国内科学健身研究现状与展望[J].冰雪运动,2015,37(5):93–96.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6

一、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身体健康一般狭隘的含义是指人体的器官(如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与组织(如骨骼、肌肉、神经、大脑等)发育和功能正常,维持着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正常运行,保持着人体的重要生命体征。进行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对身体健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心血管系统功能

人体通过血液循环,使各器官与组织细胞从血液得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并把代谢物如二氧化碳素、多余的水等,输送到肾、肺、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保证新陈代谢的进行。心脏的腔内和血管内充满着血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起着“泵”的作用,使血液的朝一个方向周而复始的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同时维持了一定的血压。由此可见,心血管的正常功能对生命有重要作用。

通过体育锻炼,能使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活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还能使心脏增加储备血液的能力。当人体劳动量加大或激烈运动时,耗氧增加,需要提高心肌供氧量,经常锻炼的人,心脏功能提高,心脏充盈增大,收缩有力,每搏量增加,充分发挥代谢能力,泵出足够的新鲜血液,满足全身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

(二)促进呼吸系统功能

肺是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与心脏一样,位于胸腔内。肺富有弹性,内含空气,属于呼吸器官。血液中的氧是由肺泡将其吸入至体内,再进入血液循环。体育活动使呼吸的频率加快,深度增加,肺活量明显提高,增加气体在肺内的交换量,促进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强新陈代谢。

(三)促进运动系统功能

骨骼形成人体的基本轮廓,对人体起着支持作用,所以人们常称为“骨架”,同时骨骼还具有保护和杠杆运动作用。骨骼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发生变化。坚持体育锻炼,可使骨骼粗壮而坚实,否则易变得细小而疏松,骨骼健壮对肌体的活动和抵御外力的碰击有重要意义。骨骼借助于结缔组织相互连接,接头处即关节。关节内有腔隙,在肌肉的牵动下能产生运动。体育活动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与

灵活性,就是最灵活的肩关节也不易脱位,使人体关节运动自如灵活,且活动幅度加大。骨骼肌具有收缩性,是运动系统的运动部分,它以关节为枢纽,牵动骨骼产生运动。体育锻炼能使颈背部、四肢肌肉等粗壮有力,肌肉弹性与韧性增加,肌肉发达健壮,还展示了人体的健美。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完成各种随意运动,以适应身体和外界环境的需要。

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

人们不但要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应具备心理健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塑造人完善的人格(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将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学校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过程包涵了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人的个性特征,如气质、能力、性格与先天及后天均有关,而兴趣、爱好、世界观与价值观则受后天因素的影响更大些。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更新观念,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疾病,开展身心健康活动,学会与人相处及体育锻炼等内容。

(二)体育锻炼能促进身心健康

1.促进智能发展。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加对大脑氧气与营养物质的供应,促使大脑发育生长。大脑主导智能,大脑发育生长健全能使人的思维敏捷,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加速,记忆力增强,同时还提高睡眠质量,夜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可消除疲劳感,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2.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构成。体育锻炼能够:(1)提高自我认识,使自我感觉良好。能培养自我观察能力、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能力。(2)能切实培养自尊、自信、自爱、责任感、自豪感与义务感。(3)提高自我控制,培养坚强意志的形成,能克服心理障碍,促进自主、自立、自强和对自身言行的控制、监督能力,使个性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少园.体能教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1(35):95-96.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7

白羊座主掌的是头部健康,因此一旦遇到问题,心里的焦虑与悲伤就会以头痛、流鼻血、鼻窦炎、失眠、昏睡等症状发作。另外,牙痛也是白羊座的一大隐忧。

健康饮食:小麦汁

健康运动:篮球、赛车、自行车

金牛座

金牛座掌管的腺体是甲状腺,如果甲状腺失调,则会产生浮肿和体重增加的困扰。他们的喉咙鼻子都不太听话,动不动就会声音沙哑、喉咙痛、流鼻水。

健康饮食:温热的蜂蜜绿茶

健康运动:有氧舞蹈、花草园艺、高尔夫球

双子座

双子座的疾病会跟神经系统有关,例如精神紧张、肺疾、手伤等,同时也可能因为敲打计算机键盘及按移鼠标过多,令手臂和肩膊出现问题,甚至出现腕关节神经痛。

健康饮食:小麦胚芽、啤酒酵母、生菜沙拉

健康运动:慢跑、网球、登山

巨蟹座

主要影响巨蟹座健康的因素来自压力,但是也不能忽视体质虚弱的种种问题,和由不良饮食引起的肠胃疾病。

健康饮食:不要吃得太咸、太油腻

健康运动:游泳、洗温泉、自行车

狮子座

狮子座的一颗“心”,是与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关键部位,所以其疾病较常与心脏部位有关,除此之外,脊椎及背部之外、循环系统和肾上腺等也和狮子座有密切的关系。

健康饮食:大蒜、红酒、海鲜

健康运动:高尔夫、网球、拳击

处女座

处女座的人经常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以及肠胃的疾病,这和性格上的忧虑、患得患失,及不均衡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健康饮食:五谷杂粮、波菜、动物肝脏

健康运动:室内脚踏车、跑步机

天秤座

天秤座主要应避免身体负荷过大,他们很容易因为对一件事过于投入而忽略了健康及饮食平衡的重要性。肾是健康风险最高的器官,天秤座的你,可真要好好注意呢。

健康饮食:豆类、深绿色蔬菜、酪梨

健康运动:桌球、壁球、排球

天蝎座

对人生没有明确目标,也缺少运动的天蝎座,会变得不满、颓废。膀胱和生殖泌尿系统是天蝎座身体上的弱点,应该提起注意。

健康饮食:不要偏食,多吃点平常不吃的食物

健康运动:到海边冥想、森林浴

射手座

因为工作需要往来奔波的射手座,应当尽量减少肌肉拉伤或是酸痛出现的机率。如果活动量超负,往往会种下折磨肝脏、降低免疫力的恶因,造成肝脏病、慢性疲劳等症状。

健康饮食:优酪乳、深绿色蔬菜、豆类

健康运动:运动高手

摩羯座

摩羯座要预防牙齿及骨科方面的疾病。消化功能不良,食物中的酸素积聚在关节处,或者尿酸代谢的过程缓慢,都会经常造成关节的肿胀和疼痛。

健康饮食:吃得好一点

健康运动:高尔夫、郊游、洗按摩浴

水瓶座

不良的情绪会令神经系统压力过大、神经麻木不仁、脑部结构产生异常化学物质,引起神经类疾病、忧郁及失调症。水瓶座是掌控人体的腺体与循环系统,所以应当注意借充分运动来常保健康。

健康饮食:养成细嚼慢咽、定时定量的习惯

健康运动:有氧舞蹈

双鱼座

双鱼座的体质敏感,容易对药物产生不良的反应。脚踝是他们的弱点,所以他们可能经常脚痛,还容易崴脚。由于缺乏生机,他们容易表现出脆弱的特性,容易引起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8

ConstructionoftheframeworksystemofChinesestudent’s

physicaleducationdisciplinarycoremakings

YUSu-mei

(nationalinstituteofeducationalSciences,Beijing100088,China)

abstract:theauthorstudiedthedimensionsandcoreelementsofstudent’sphysicaleducationdisciplinarycoremakings,interpretedtherationalityandaccuracyofdimensiondeterminationandelementselection,anddrewthefollowingconclusions:Chinesestudent’sphysicaleducationdisciplinarycoremakingsshouldconsistofsuch3dimensionsassportsspirit,exercisepracticeandhealthpromotion,whicharespecificallydividedinto6elements:sportsspiritincludessportsemotionandsportscharacters;exercisepracticeincludesexerciseskillsandexercisehabits;heathpromotionincludeshealthknowledgeandhealthbehaviors.

Keywords:schoolphysical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disciplinarycoremakingsofstudents;sportsspirit;exercisepractice;healthpromotion;China

在??前世界教育发展总趋势的推动下,国际上教育界不约而同地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命题,而且,很多国家已经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最终目标和最佳答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eU)分别推出素养等式和核心素养参考框架,林崇德团队研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也已经出炉,说明国内外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时,多数已聚焦在核心素养上。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各个学科需从自身学科价值和特性出发,构建具有学科特征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就体育学科而言,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是大势所趋。只有明确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体系,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需求。目前,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研究还刚刚起步,高中课标组专家从体育品德、运动技能、健康行为3个维度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姜勇等[1]提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包含3维度9要素的框架:人与工具(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体育创新);人与自己(健康体能、心理健康、体育意识);人与社会(社会适应、迁移能力、体育道德)。

综合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素养等式、欧盟核心素养参考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以及部分学科研究者的研究,可以看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和核心要素的确定,还不够完整和精准。因此,本研究基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和素养的本质特征,对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进行探讨,试图厘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维度与要素的内部关系,以期更好地指导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1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依据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照搬或机械模仿其他学科。因为体育作为操作性知识,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而且,国家对体育又十分重视并提出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再加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建构完整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有着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1.1欧盟核心素养框架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供重要参考

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战略是欧盟各项教育计划与政策的两个基本点。21世纪初,欧盟首次提出,将发展核心素养与终身学习相结合,学前、义务教育阶段发展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成人通过终身学习来完善和更新自身的核心素养。可见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且伴随终身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完成并终结的过程。欧盟核心素养主体由知识、技能和态度3个维度组成,核心素养要素集中在: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文化觉识与文化表达等8个方面[2]。欧盟核心素养框架为欧盟教育与培训系统确立了一个以素养为核心的目标体系,并使得欧盟各项教育与培训政策和计划有了统一的“顶层设计”。各成员国的教育政策制定,特别是课程改革,也因此有了可供参照的框架和方向,各成员国在发展本国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与世界发展同步。欧盟核心素养内容所传达的课程理念,突出表现在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这对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尤其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的确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从学科内向学科外转化的课程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得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不能仅仅确立在单一的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上,而是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完整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

1.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素养等式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奠定理论基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7年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出版了《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2005年《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率先提出“核心素养”结构模型,试图解决“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3]。并通过9年的研究,推导出一个经典的素养等式,即:素养=(知?R+能力)态度。这一等式表明,素养不单纯等于知识,素养也不单纯等于能力,一个人素养高低,除了知识和能力两个关键要素,更离不开态度的决定作用。态度在等式中的特殊位置告诉我们,假如态度是个负值,知识越丰富,能力越强,素养就会越低。相反,假如态度是个正值,知识越丰富,能力越强,素养就会越高。因此,在建构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时候,其核心内容也要包含与体育学科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态度3个方面。

1.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明确了方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已经,是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率领全国相关专家学者历经3年的研究成果,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3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其中,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而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4]。这些维度围绕着知识与技能学习积累,自主有效管理实现自主发展意愿,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等多元化综合体现。由此得到启发,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也要以高站位、宽视野、促发展为基本思路和方向性引领。

1.4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7号文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供了明确政策导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以下简称27号文)中强调:“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也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6]由此看来,不仅国家对学校体育高度重视,而且,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将能发挥其重要作用。27号文中还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这些明确的要求更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要素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

1.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非常重视并强调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并明确提出“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要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形成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以及“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制度,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7]由此可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强调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前提下,更加强调了强化学校健康教育,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授和健康行为的引导,使健康促进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确定“健康促进”这一维度,显得尤为重要。

1.6体育学科的独特性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课程性质,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8]该课程呈现出“基础性”,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更突出“实践性”,课程性质中强调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要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体育学科自身的性质给我们构建学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维度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思路,即“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相关能力的培养可以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两个重要维度。除此之外,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课程基本理念第2条“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重点提出了“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为此,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之重要维度“体育精神”的培养便可以初步确定。

2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与核心要素的确定

2.1三维度的确定

通过对构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依据的综合分析,参阅已有对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又对全国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和教研员、一线教师的访谈后,认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初步理解为体育与健康素养,可以具体化为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大维度。这些维度的确定依据,来源于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政策导向或是课标规定以及受访者的共识,而且,从体育学科教学的功能价值体现看,这3个维度都能够在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多元化培养中得以实现。其中,体育精神,是体育学科所特有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培养价值体现,也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运动实践,重点集中在学生运动实践能力的形成上,一旦学生具有了运动实践的能力,不仅终身参与体育锻炼有了重要保障,而且,还能够为学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健康促进这个维度,与运动实践相似,也主要集中在能力上,尤其是促进健康的能力,通过体育学科的学习,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身心健康就有了保障。为此,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这3个方面缺一不可。

2.2六要素的确定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确定以后,还需要对3个维度进一步细化,即每一个维度包含哪些核心要素。

1)体育精神及核心要素。

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是公平、公正、公开及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体育精神包含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体育情感指学生在课内外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持续、稳定的态度体验,表现出对体育的热爱,尤其对体育浓厚兴趣,这种兴趣能提升参与水平。体育品格是体育的品德和人格特征,如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勇敢拼搏、刻苦锻炼、互相激励等。体育精神是培养运动实践、健康促进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2)运动实践及核心要素。

运动实践是构成体育素养的关键维度,指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事体育活动。由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两大要素组成,运动能力既包含走、跑、跳、爬、翻等基本运动能力,也包含篮球、足球、游泳等用于比赛或日常锻炼的专项运动技能;运动习惯是运动的惯常行为,是通过不断参与体育活动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如每天下午坚持打球,或每周固定几天按时锻炼等。如果学生拥有运动能力而未养成锻炼习惯,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就难以发挥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作用。就素养的培育而言,掌握运动技能与养成锻炼习惯同等重要。

3)健康促进及核心要素。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这是《渥太华宪章》中的明确表述。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2000年的第5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对健康促进做了清晰的界定:“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9]健康促进可以看作一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促进健康的基本?l件保障,包含两个关键要素,即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其中,健康知识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否做出良好健康行为的前提。健康知识掌握多少,对健康促进发挥的作用存在差别。健康行为多指有利于促进健康的良好行为,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当然,有时,也会有一些人做出健康不良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促进能力,就是要强化健康良好行为的培养。

3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及关联性

3.1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

框架多指结构形式,而体系重在完整性。因此,考虑到各维度与要素的相互关系,下面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图1)。

图1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9]

从图1可以看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3个维度既有一定的层次性又协调统一,从精神层面到身体活动,最终指向健康。但又各有侧重,体育精神表达的是情、品双育,重在“育”,强化“情”与“品”的培育,突显育人价值;运动实践表达的是能、习相随,重在“随”,强化“能”与“习”形影不离,强调运动习惯不可缺失;健康促进表达的是知、行合一,重在“合”,“知”与“行”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健康。

3.2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关联性

1)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维度的关联性。

之所以将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确定为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3个维度,其主要根源在于3维度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的集中表现,而且,3维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培养学生拥有体育精神,是其他两个维度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如只有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参与运动的欲望和恒久性,并逐步养成习惯,从而促进健康。而运动实践,是体育精神的显性呈现,也是最终促进健康的关键和桥梁。就健康促进这一维度而言,既是人们拥有并保持健康的积极行动,也是核心素养框架体系中目标性维度,也就是说,体育精神、运动实践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3维度的层次递进性和目标统一性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之精髓。

2)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关联性。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9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健康教育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运动与健康关系篇10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四、多元检测,建立教育评价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