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十篇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十篇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5:17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1

关键词:特殊需要;特殊教育;问题;理论

特殊需要是特殊个体对其生存发展所需特殊条件的依赖,是生命基于个体间的差异性。它作为特殊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概念,在上世纪中后期全民教育运动与融合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开始活跃于特殊教育领域,并随着特殊教育的服务模式进行不断的转移。传统教育实践中,残疾、障碍等特殊对象受到了人们的歧视,而特殊需要下特殊教育的出现不仅对其进行了批判与审视,并为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特殊教育的概念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教育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国际上对特殊教育的理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特殊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解释有以下几种,特殊教育是指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教材、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等来满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以达到特殊教育的目标。另一种解释是基于学习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通过采取各种方法来尽可能满足这些特殊个体的教育需要,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确保这些特殊个体与正常个体具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中对特殊教育的理解是,指为满足具有一定特殊性学生的特殊需求而特别设计的教学计划,包括体育教学。虽然不同学者对特殊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其共同点都是针对特殊对象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教育。

二、基于特殊需要视野下特殊教育引发的问题

目前,国外对特殊教育理论的研究和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其概念角度出发,而并没有对基于特殊需要的特殊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对特殊需要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般需要上,对特殊需要与特殊教育之间的联系也缺乏充分的认识与论证,从而导致诸多学者难以从学术方面或教育哲学角度来对基于特殊需要下的特殊教育问题进行审视与解决。国内对特殊教育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现有研究情况的一种介绍与推广,缺少与之相关的系统性研究。不仅对特殊需要概念理解非常模糊,而且将其逐渐泛化,从而模糊了其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为其他学者对特殊需要下的特殊教育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三、基于特殊需要视野下特殊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人的存在意味着需要,离开了需要便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不会有波澜壮阔的社会思潮,也不会有引导人们奋斗不息的美好前景。需要是剖析人的本性、揭示人的历史活动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对人的需要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理论、方法等,这些成果对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特殊需要是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其生命的存在、延续与发展所需特殊条件的一种反映。教育是生命个体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它体现在生命发展的过程之中。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个体教育需要的差异性,有差异存在就会导致教育需要的不同。因此,差异性是人与人之间不同个性发展需要的表现。

特殊教育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在概念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基于特殊需要视角,对特殊教育理论进行研究,从而为人们重新认识特殊教育和平等教育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为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与共享政策提供分析原则。

(二)批判与审视传统特殊教育对特殊学习对象的歧视

基于特殊需要的传统特殊教育对特殊对象的歧视与偏见以及消极的教育期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国际性的。近年来,特殊教育对象已相继获得法律上接受特殊教育的权力,并拥有平等入学体制和接受公共教育的机会。然而,这些特殊教育对象能够有多少接受教育的机会,自身又有多少能力来抓住这些机会来进行学习与生活,以满足其特殊的教育需要,是摆在当前特殊教育事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特殊教育机构的建立是出于慈善的目的,且特殊教育实践研究是以“差异病理学”为理论指导,这使得特殊教育在本质上将个体视为存在某种缺陷的人。基于特殊需要为视角,对特殊教育的实践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发现,其实质是隐含了一种歧视性的教育态度,它忽略了特殊对象作为社会成员一份子所具有的接收平等教育的权力。

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决定着生命的价值,而生命价值的体现则依赖于生命个体与群体的共享互生、相辅相成。基于特殊需要视阈,对现有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重新审视,既可以批判传统特殊教育对特殊教育对象的歧视与偏见,同时也可以为构建公平、资源共享、机会均等的特殊教育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理论依据。

四、总结

基于特殊需要视野下的特殊教育,其研究内容是多方面、多维度、多学科的,这主要体现在特殊教育对象受歧视的原因,特殊教育研究的历史困境及现实原因,各种教育思想、社会思潮与特殊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等。通过文章的分析,旨在使社会各界能够对特殊教育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能够在大量实践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理论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只有对特殊需要视野下特殊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进行更为丰富与广阔的探索,才能实现对特殊教育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娇娥.全纳教育视野下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学园,2014,10:38-39.

[2]盛永进.特殊需要视野中的特殊教育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07,09:14-18.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2

关键词:感觉统合教育全纳教育

一、前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感觉统合(以下简称感统)教育从国外引入国内,至今在国内舞台上扮演了20多年的“特殊教育”角色,一直以一种运动训练矫正法的姿态存在,但却不为大众所知。在90年代中期,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全纳教育(inclusiveeducation)―引入后,为国内特殊教育研究领域赋予了许多新的理念。全纳教育以更宽、更广的视角对教育做了深刻的变革预期,赋予了特殊教育许多新的意义和内容,不仅推动了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丰富了我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加之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视,致使大批的学前工作者不得不从各方面认识和接纳全纳教育。此外,对于多数幼儿园,如何利用校本资源来定位感统教育这种特殊教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实践的问题。从逻辑学的角度上讲,感统教育概念的泛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词义问题了,它涉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因为“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使感统教育命题及命题间的关系也不确定,结果导致感统教育概念的随意性,这也是迄今为止,感统教育依然没有一个很明确定义的原因。感统教育概念的过度泛化,一方面使感统教育理论研究出现混乱,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感统教育实践的“迷茫”。因此,确立“全纳”走向下学龄前儿童感统教育的本体定位,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迫切的共同需要。

二、“全纳”走向下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教育本体的认知迷茫

(一)感统教育概念的演变

1960年,谢林顿和莱斯利率先提出“感觉统合”这一术语,之后被广泛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1]。在多年实验研究的基础上,196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珍.艾尔斯博士提出了感统训练理论,并于1972年初步形成体系[2]。艾尔斯博士认为:“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对外界刺激信息的组织和利用。”这一理论涉及了脑功能及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和治疗这三部分[3]。”1989年,她又对其做了新的阐述:“感觉统合是组织机体对源于自身及外界环境的刺激做出积极反应的神经学过程。来自不同感觉模态的空间刺激、时信息通过大脑的选择、比较、增强或者禁止,整合感觉信息形成灵持续的形式。简言之,即大脑完成信息的整合。”[4]

(二)感统教育认知的迷茫

感统是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学习,婴幼儿时期大脑发展十分迅速,这个阶段感统学习几乎占一生的80%,而且,儿童的感统学习对其身心发展起着其它任何学习均无可替代的作用。感统教育是以提高儿童的能力为主,教的不是知识,而是吸收知识的工具---能力。

然而,感统教育的对象是感统失调严重的一群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也可以称其为矫正教育。而且针对感统失调(SensoryintegrativeDysfunction)儿童,仅限于某些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一些比较受重视的特殊学校。从另一个角度讲,感统教育是针对身心有极大缺陷的幼儿而言的。随着国外在普及感统教育上取得巨大成就,国内很多幼儿园抓住商机,带着一种功利心引进昂贵的感统器材,开始在幼儿园开设贵族课程。因此,感统教育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种极端:①针对有缺陷的儿童;②关注“贵族”儿童,这无意中表现出许多学校或老师忽略普通儿童的感统训练。

周念丽认为全纳教育对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三方面的意义:激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5]。受全纳教育思潮的刺激,特别是基于“特殊需要”的思潮,近几年来感统教育在我国加速泛化。虽然,在国内外的研究中,研究者普遍认为学前感统教育对普通儿童的身心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学者所做的验证性试验都是针对有特殊缺陷的儿童,效果也比较显著,但这种从特殊推导一般的逻辑在定位感统教育本体认知上似乎很牵强。

在参考了一些运用感统量表对幼儿进行测量后的统计数据后,意识到正常儿童可能“并非正常儿童”这一问题的严重性。2011年,在利用国民体质监测幼儿测试项目部分对荆州市实验幼儿园300多名幼儿进行体质测试后的统计数据分析来看,这一套测试评分系统已经不是很适合幼儿的测试分析了(见表1),在借鉴它以及感统训练器材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创编了一套以学龄前儿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目标的测试指标体系(见表2)[6],并于2011年3月在荆州市实验幼儿园、荆州市机关幼儿园以及荆州小学幼儿园三所幼儿园共398名(男207名,女191名)儿童中进行了试测,根据测试的统计结果来看,学龄前儿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测试指标体系,即小班的七个项目、中班的九个项目、大班的十个项目均能如实的反映幼儿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各项指标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可以投入使用。[6]但基于课题实验及测试样本的局限,我们还未能为该指标体系制定评分标准,所以在对学龄前儿童运用自制器材普及感统教育的思想还处于探索阶段。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3

abstract:throughusingthemethodofliteraturereviewandlogicalanalysis,thispapermakesanalysisonessenceof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themainpurposeistosolvethedebateofprofessionaldevelopmentorientationofpreworkingeducationof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Basedonthetheoryoflogicandphilosophy,itisproposedthattheessenceofphysicaleducationisdiversifiedandthenatureofthemultilevelisthepointofview.accordingtotheconcepthierarchytheory,theconceptofphysicaleducationprofessionalconcepthierarchyclassificationsystemisconstructed,andtheessence,generalessenceandspecialnatureof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arediscussed.itsmeaningsareasfollows:graspingtheunityofthethreelevelsof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itishelpfultodeeplyandcomprehensivelyunderstandtheattributesofphysicaleducation,andhelptoresolvethecontroversyabout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rientationof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preworkingeducation,andmakecleartheorientationofthetrainingofthetalents'ability,andhelptolayasolid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eformulationofthestandardsofphysicaleducationteachers’preworkingeducation.

Keywords:teachers’education;preworkingeducation;physicaleducationspecialty;professional;essence;pluralism;hierarchy;concepthierarchy

收稿日期:20150526

第一作者简介:王建涛(1980―),男,山东临沂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作者单位:1.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苏盐城224002;2.上海体育学院,上海200438

1.Deptofpe,YanchengnormalUniversity,Yancheng224002,China;2.ShanghaiUniversityof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专业化”也称专业社会化,它有2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指一个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一个转变过程,也就是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职前教育、入门教育和在职教育3个阶段[1]。本文主要探讨职前教育阶段,即师范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进行了第5次修订,与以往的教学计划不同(过去称教学计划),这次修订提出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目标,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

基于此,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库查询期刊论文,以“教师教育”“专业化”“本质”“多元论”“层次论”“概念分层”为关键词,搜集2000年至2014年的相关论文,共113篇。从上海体育学院超星数字图书馆查阅专著6部,查阅教育部文件9部。共引用18篇文献,上述文献为本研究奠定了基础。根据搜集的文献,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进行了综述。采用分析、抽象、概括、比较、演绎等逻辑学方法,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观点。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决定了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这一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握体育教育专业本质3个层次的统一有助于深刻和全面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属性;有助于解决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明确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方向;有助于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标准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

一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教育能力”的培养。如杨万林等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一文中认为新《课程方案》只重体育学学科专业知识而轻教育专业知识的课程设置是不利于实现“培养体育师资”的目标定位的,这样的课程改革与其培养目标是异位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以教师教育专业化理念为指导,向着教师教育本位回归[2]。又如王健等在《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一文中认为构建并完善体育教育学学科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化取向的发展策略[3]。

二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运动能力”的培养。例如,有学者认为《课程方案》的“宽口径、广适应”的“通才”教育思想会导致体育人才“运动能力”的下降,这引起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4]。另外,不同学者对“一专多能”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一专”是指专项,“多能”是指多种运动技能[5];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专”是指体育专业,“多能”是指多专业的技能[6]。

三是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应加强“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目前对“健康教育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护理领域,主要是指医生护士针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教育能力[7];但随着“健康”一词内涵的变化,“三维”健康观逐渐被人们接受。“健康第一”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并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8]。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和课程性质的变化引起了学者们对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的关注。例如,有学者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对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增设健康教育专业,提高体育教育人才的健康教育能力[9]。

从上述学者对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取向的争论,以及从《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可以看出,目前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不明确、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专业化标准模糊。如何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主要矛盾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唯物辩证法同时认为,主要矛盾当中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客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10]223230;所以,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应找出决定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应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应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确定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取向。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是多元的,并且多元本质是分层次的,这一论断的理论依据分析如下。

2体育教育专业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理论基础

2.1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逻辑学基础

在逻辑学中,定义的逻辑形式为: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其中“种差”即内涵,是指该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是指与其他事物相比较得出的主要区别[11]。

由于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比较对象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是多元的而且是分层次的。

从逻辑学理论可以看出,确定本质涉及3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二是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后,要与其他事物比较才能确定哪些共同特征能成为本质;三是要明确“邻近的属概念”,因为“邻近的属概念”决定比较的范围,即论域。这一过程运用的逻辑学方法是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

“邻近的属概念”是被定义项和外部比较对象“共同特征”的概括,这一“共同特征”能否成为本质也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邻近的属概念”与同层的“比较对象”又同属于更高一层“属概念”,是更高一层“属概念”下不同对象的比较。这一过程同样是运用分析、抽象、概括和比较的逻辑学方法,此方法的“螺旋式”运用便会产生概念的层次性,概念层次性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

2.2本质多元论与层次论的哲学基础

概念层次性是客观事物层次性的反映,也是主体认识水平的反映。任何事物都作为类的个体或属的种而存在,事物本质的层次关系是指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类或属的内容随着分类标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属种的区分具有相对性,属种关系的层次具有多样性;但是如果分类标准既定,则类或属的内容就是稳定的,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考察事物本质的层次性[12]。

如何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指出: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与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这是认识论上2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前者是唯物论的路线,后者是唯心论的路线[10]125。

“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从物质到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路线,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比较、概括等逻辑学方法构建,而不是按“从感觉和思维到物质”的唯心主义路线先验预设,即不是按自上而下的演绎路线,而是按自下而上的归纳路线构建的。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在《资本论》中,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论的认识论,“不必要3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10]129。在方法论上,列宁关于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同一性指示,对今天正确认识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本质认识的方法论应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逻辑学方法的统一。概念分层理论正是主体这一认识过程的概括。

2.3概念分层理论

概念分层定义为从低层概念的集合到他们所对应的更高一层概念的影射。这种影射将概念的集合以偏序的方式组织,例如,树(分层及分类的)、网格、有向图等。

一个概念分层可以在一个属性域上或一个属性域的集合上定义。假设一个分层H是定义在域的集合Di,…,Dk上,其中不同的概念层次组成了一个分层。概念分层通常从一般到特殊的顺序以偏序的形式排列。最一般的概念是空描述(nulldescription,以保留字anY表示);最特殊的概念对应着数据库中属性的具体值。正式定义如下:

Hl:Di×…×DkHl-1…H0。

其中:Hl代表最原始的概念集;Hl-1代表比Hl更高一层的概念;依次类推,H0是最高一层的分层,可能只含有最一般的概念“anY”[13]。

以概念分层理论为指导,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

2.4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

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与明确体育教育专业的内涵是辩证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2个方面;因为建立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要用到比较的方法,要找出专业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分析、抽象、概括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共同点以区别其他专业,亦即明确体育教育专业内涵的过程;但在定义表述时,因其逻辑形式是“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这表明被定义项必须有归属分类,否则无法确定比较的范围、对象和层次,因而无法进行科学的定义,也就无法确定体育教育专业的本质。

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专业、师范专业的专业属性,不同层次之间是属种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可以明确每一层的“邻近的属概念”,即明确论域,为认识体育教育专业本质提供同一性前提。

图1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及其逻辑形式

2.5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如图1所示),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3个层次”,即本体本质、一般本质、特殊本质,并分别给出每层本质对应的定义逻辑形式: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

本体本质与一般本质、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如图1所示。体育教育专业概念分层分类体系的逻辑形式显示,“3个层次”的本质是互相区别的,不存在包含于关系。这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一般本质属于共性,是共性中的一个部分;特殊本质属于个性,是个性中的一个部分。共性与个性之间是包含于关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是个性的一个部分。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不是包含于关系的原因在于确定本质要考虑同层的比较对象,一般本质是共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特殊本质是个性中与同层的比较对象相互区别的那个部分,如图1所示。所以,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之间是全异关系,与哲学里的范畴(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是有区别的。

广义本体论,是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14]。本文本体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存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是指与同层比较对象的主要区别。

3体育教育专业本质的探讨

3.1按本体本质的探讨

1)第1层本质,即本体本质: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性+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的第1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同属专业,都具有专业的特点,不同点在于师范专业设置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区别非师范专业。

师范专业的目标定位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这一目标定位从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过去称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改革,现代教育中最有影响的思想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15]。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6],2003年颁布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17],2011年教育部又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做了修订,要求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新的目标体系,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所以,目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是追求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

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教育能力培养以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本体本质所决定的。

3.2按一般本质的探讨

第2层本质,即一般本质: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性+师范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的第2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属性,这一层本质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相比较而言的。体育专业与中文、数学等专业同属师范专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教育性;所以课程设置都要开设教育类课程,以体现教师教育的特点。不同点在于体育专业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以区别中文、数学等师范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能力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要求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人才的运动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一般本质有助于主体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目标。

3.3按特殊本质的探讨

第3层本质,即特殊本质:体育教育专业=种差Ⅲ+体育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的第3层本质是指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等体育专业的主要区别。体育教育专业与运动训练专业同属于体育专业,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专业。不同点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是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的。

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作中,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主的,这是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要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实现健康的阶段效应与长远效应的统一,中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运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体育教育专业要强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能力的培养。

而运动训练专业的目标定位则不同,运动训练专业是以培养教练员为主的。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不是以促进运动员的健康为主,而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主;所以,教练员要掌握科学训练的运动科学知识,才能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具备熟练运用运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所决定的。探讨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殊本质有助于深刻理解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规律。

4结束语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D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4)13-0168-01

引言:

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也是学者们经常争议的几个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行家。

一、关于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该学科的中心概念,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都是该学科的重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上说清楚。

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的提出和演变,有一个历史过程。早在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在同盟的章程中提出了“宣传工作”这一概念。刘少奇曾对这一概念进行过解释,他认为宣传工作就是思想工作。1902年前后,当列宁创立布尔什维克党的时候,提出了“政治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这两个概念。1934年,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七大总结报告中,又提出“思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两个概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沿用上述各种不同的提法,但在不同时期,使用的重点概念有所不同。在建国前的战争年代主要使用“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建国后,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发生了新的变化。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后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虽然党的领导人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但在整个50年代,这一提法只是诸多提法中的一种,并没有成为统一的提法。这一时期,除了在军队中仍然统一使用“政治工作”这一概念外,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则呈现交错使用或并用“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提法的局面。从1960年开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政治思想工作取代了其他的提法,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统一的标准提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要求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在概念上就是以“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这一概念。“思想政治工作”成了新时期思想工作领域统一的标准提法。

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看,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工作这几个概念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是被人们当作同一概念使用的。但这些概念之间又确实有差异,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必须把它们区别开来。这里着重对前四个概念作些辨析。

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具体地说,像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保卫工作、统战工作、纪检工作等,都属于政治工作的范畴。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是明确无疑的。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中,有人往往把这两个概念不加区别,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作为一般的提法,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项专门的工作,其中大有学问,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客体。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它的固有规律性,从而形成一门新学科。但是把它作为一个科学命题,则是不妥当的。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及其特殊矛盾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成立的根据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确定,曾有精辟论述:“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这一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是什么呢?关于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意见有:第一,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的矛盾;第二,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第三,主体的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客体的错误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第四,无产阶级政治意识与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第五,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第六,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依据。发展的主要动力,并规定着其他矛盾。因此,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即“一个规律论”和“两个规律论”。前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后者则认为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这两个规律可以分开,主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应另外建立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我们认为这两个规律是紧密联系的,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把握的前提和基础,二者内在统一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就是一定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特殊矛盾,就要分析人们的思想品德结构,分析人的思想变化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人的思想变化有什么规律性表现;同时也要研究如何确定社会要求,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简言之,就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去做工作。可见,这“两个规律”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矛盾研究的需要或者说是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我们所把握的。因此,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规定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人的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是否有规律可循?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已从理论上作了肯定的回答。恩格斯指出: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而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并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这就是说,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客观外界条件即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又受到主观内部因素和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的制约。人的思想就是在这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而人的思想又支配着人的行为。因此,人的行为归根到底也为这两种因素所左右。这就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决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5

关键词科学概念,认知发展,朴素生物学,朴素物理学,心理理论。

分类号B844

1引言

科学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当今世界正处在一场科学教育的革命之中。美国及世界其它一些国家都先后制订了科学教育的国家纲领性标准和规划。中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新世纪的腾飞,也必须通过科学教育的改革,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新一代创新人才,促进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1]。实现这些目标的一条已经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道路就是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科学启蒙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发展儿童智慧,激发儿童探索自然之谜的兴趣,培养儿童的科学世界观。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发展。目前人们很关注如何根据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实先进的科技知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是,如何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来提高科学教育的效果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科学教育的出发点不是看儿童缺乏什么,而是着眼于儿童头脑中本来有什么。对婴儿的知觉、注意、记忆、知识表征、推理和问题解决的研究得出共同结论:这些认知能力很早就得以体现,其运用随着幼儿活动范围扩大日益显得主动。认知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甚至学前儿童在人类重要的知识领域已经有自己的“朴素理论”(naïvetheory),在他们受到正式教育前,就用这种理论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儿童早期获得的这种非正式的或前科学的理论虽然不规范,但这种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世界事物的工具或知识框架。比如2岁的幼儿知道人不能住在月球上,问其为什么,他会回答“会摔到地上”,这种非科学的、启发式的(heuristic)回答对儿童本身的意义是重大的,儿童可以籍此把纷繁复杂的世界纳入到自己的认知框架中,并做出推理和预测。

科学启蒙教育应从最贴近儿童生活的科学领域开始进行。wellman和Gelman(1992)提出了儿童的三个核心知识领域: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朴素心理学(心理理论)[2],尽管一些研究者认为儿童在其它领域也会有朴素理论[3],有研究他们被公认为儿童认知的最重要知识领域[4]。wellman和Gelman(1992)认为儿童获得某一特殊领域的朴素理论要符合三个条件,即(a)能认识到该领域有它的特殊认知对象(本体区分,ontologicaldistingction);(b)能运用该领域的特殊因果原则对该领域的现象作推理或解释;(c)这些解释具有一致性[2]。

那么儿童能否区分以上三个领域的现象呢?如果能的话,又是什么时候能作的这种区分呢?研究者对此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如皮亚杰(piaget,1929)认为,能作这种区分是儿童入学以后的认知成就,而幼儿对于这三种领域现象的认识是混淆在一起的,从而表现出泛灵论(animism)、人工主义(artificialism)和实在论(realism)的认知特点[5]。另一种持“理论”理论的研究者则认为这三个基础领域知识的获得发生在童年早期,它们成为儿童随后认知发展的基础[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支持后一理论主张。

2儿童的朴素生物学

学前儿童是否具有独立的朴素生物理论是一个尚存争议的问题。这种争论反映了研究者对儿童的认知如何达到更高水平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如果儿童很晚才能区分这几个领域,那么就需要用某种质变和重组来解释它们是怎样最终分开的。如果儿童在入学时就已能区分这两个领域的概念,那么要么这种质变和区分发生在学龄前,要么没发生,发展可能是现有概念的逐渐精细化。因此,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研究既是对认知发展领域特殊性的检验,也可为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提供实验依据[7,8]。

要解决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朴素生物学理论的争议,只有通过对儿童不同生物现象的认知进行研究,才能勾勒儿童朴素生物学认知的全貌。wellman和Gelman认为生物运动、生长、遗传和疾病可能是儿童最早掌握的生物过程和机制[4],因为这些是基本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包括动物或植物整体的可见特征,而不只是涉及生物体的一部分或不明显的过程,如消化。我们认为运动(包括自主运动)不能作为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标准,它更多是儿童区分动物和非生物的标准。中国人用“生老病死”四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生物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儿童的认知必然受其生活经验影响。因此,我们选择了“生长”“衰老”“疾病”和“死亡”作为基本的生物现象来考查儿童的朴素生物认知[9~17]。

我们的研究主要选取3~6岁的学前儿童,分别来自教育条件较好的城市幼儿园和教育条件较差的农村(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主要采用访谈法,结合使用分类、迫选等多种方式,对每种认知现象都以不同任务变式施加给同一组被试,藉此探查儿童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内部差异。主要发现如下:(1)儿童对非生物的判断成绩最好,对动物的判断次之,对植物的判断最差;即3~4岁幼儿就能够比较明确判断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他们知道非生物不会生长、衰老、生病和死亡,但对动物生命特征的认知判断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对植物的判断相对最差。只有对“生长”的认知例外,反而植物判断成绩最好。(2)儿童的生物现象认知表现出不同步性,对生长的认知成绩最好,死亡次之,之后是衰老和疾病。(3)儿童在对生物现象做出因果解释时,没有表现出皮亚杰所示的“泛灵论(或万物有灵论)”和“人为主义”,他们很少用心理意图作为生物现象的原因。(4)学前儿童能够在各生物现象之间建立联系,而非把各个生物现象孤立起来。他们常常用一种生物现象去解释另一种生物现象,如用能否生长来判断能否衰老。(5)教育条件好的儿童比教育条件差的儿童显示出明显的认知优势。

我们的一系列研究证明,儿童到入学时(6岁)在以上各个维度上都能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他们已经有独立的朴素生物理论[9~17]。

不过,目前关于儿童朴素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多局限在学前儿童,关注的焦点多是学前儿童是否具有独立朴素理论的理论争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我们的研究也有同样的局限。因此,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将更突出干预研究,即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做促进的教育实验。我们目前关于儿童的疾病和健康认知的研究与教育实践结合更紧密。

儿童健康教育是目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认知改变行为,培养儿童科学的健康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儿童的自我保健意识,一个核心内容是提高儿童对健康和疾病的因果机制认知。儿童只有了解疾病的因果机制,才可能在新情景中作出正确推理,分辨危险因素,作到既预防疾病,又不至于对疾病感到恐慌。科学的健康教育方式应该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认知水平,根据儿童的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因果认知,选择那些儿童有可能接受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案,增进儿童对健康的认知和健康行为。国外学者指出,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教授事实和知识[18],所有成功的健康教育计划都有赖于对健康信息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必须根据儿童的认知模型[19]。我们的研究正是致力于探查的儿童的疾病和健康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干预。

这种思路在我们关于儿童朴素物理学的研究中也得到体现。

3儿童的朴素物理学

朴素物理学是指人们对物理实体、物理过程、物理现象的直觉认识[20]。。虽然儿童对此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些凭经验得来的知识与当前的基本科学概念常常有冲突。以往研究者考察了儿童对物理学各个分支基本概念的认知,如力和运动,能量,热量,光,声,电,天文现象等等,其中又以对力学概念的研究最为详尽。皮亚杰对此做了开创性研究,得出儿童对力概念的6种类型的认识:力就是运动;自己能动的东西就有力,反之则无力;力是有意图有价值的动作;力是搬运物体的动作;能持久支撑就有力;力和大小轻重有关[21]。

Vosniadou通过让儿童自由画出或用橡皮泥塑造地球的方式,以及迫选或开放式提问的方式,总结得出儿童头脑中主要有5种地球模型:矩形,碟形,双地球模型(人生活在平面的地球上,而说的那个“地球”在天上),中空球形(人生活在球内所以才不掉出去,天空就是空心部分)和扁球形(球的顶端是平面)[22]。

显而易见,在这些概念中,很多是科学概念和日常经验的糅合。即使开始上学后,儿童也会继续坚持他们先前的观点和理论。比如很多小学低年级儿童认为毛衣会发热,在被要求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时,他们把温度计放进毛衣里,当观察到毛衣温度不变后,他们认为可能是温度计有问题[23]。可见,即使在相互矛盾的证据面前,儿童仍会坚守自己的理论,要他们放弃这些朴素理论就需要行之有效的科学教育,而科学教育也必须以儿童的朴素理论为基础。

我们的目前的研究致力于发现儿童朴素的物理学认知中与科学概念相偏离的部分,考查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认知策略,探查影响其概念认知发展的因素,如认知能力,元认知和动机等因素,然后制订概念转换策略,帮助儿童由自发的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24]。

4儿童的科学概念和心理理论以及推理决策能力的关系

朴素物理学、朴素生物学和心理理论,是儿童最重要的认知领域。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同步发展,还是有发展的先后次序,一种朴素理论的发展能否预测另一种理论的发展,这也是关系到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基本理论,即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具有领域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是阶段性的还是连续性的。

因此除了儿童的自然认知,我们同时进行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研究。与密西根大学wellman教授和心理所方富熹教授合作制定了中国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量表[25]。该研究发现,中国儿童与西方儿童有着基本相似但又略有不同的心理理论发展顺序。中国幼儿的心理理论发展顺序为Diversedesires,knowledgeignorance,diversebelief,contentfalsebelief,hiddenemotion,而对美国、澳大利亚的正常和聋哑以及孤独症儿童的研究都报告,他们的认知是diversebelief任务的通过先于knowledgeignorance任务。这个结果显示了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文化差异。这个量表可以作为我国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测量评定工具,用于探索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其朴素物理学及朴素生物学发展的关系。

其次,我们还关注儿童的科学概念认知与其一般推理能力和社会领域的推理――道义推理以及决策能力之间的关系[26~33]。儿童的科学概念认知一方面会受到个体经验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能力包括推理和决策能力也是影响其认知成绩的重要内在因素。按照皮亚杰的理论,三段论推理要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进行,但新近的研究发现如果推理任务是道义领域(与社会规则有关的推理),即便幼儿也能够正确推理。说明推理能力的发展也是有领域特殊性的。我们的研究已着手揭示这种特殊领域的推理与特殊科学领域的认知的关系,并且强调这种特殊性对儿童的适应意义。

以上研究旨在探明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即领域普遍性和特殊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以及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5小结和未来研究

总之,目前认知发展研究的发现突破了多年来以皮亚杰学派为主导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框架,使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思考儿童的认知发展。传统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具有普遍阶段性,儿童的时间、空间、重量、生命现象、道德等的认知遵循同样的发展顺序和阶段。近年来兴起的特殊领域观向皮亚杰的普遍领域观提出了挑战,以儿童朴素理论发展研究为代表的特殊领域观有三个特点:第一,强调知识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二,强调核心理解,即注重对人类基本知识领域的认知;第三,强调发展。视认知发展为“理论的发展”的“理论”理论成为当代认知发展研究中占优势的理论。

尽管相关研究有不少发现,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1)研究对象多局限在学前儿童,关注的焦点多是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某个独立朴素理论的理论争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明显;(2)研究多从一个知识领域出发,对儿童不同领域的认知发展缺乏对比,因此我们不清楚儿童的不同知识领域朴素理论是同步发展的还是有先后次序;(3)研究对象多为西方文化中的儿童,我国儿童的朴素科学认知研究很少。(4)相关研究很少探查影响其认知的因素。

以上问题为我们的进一步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间,也为我们提示了今后的研究思路:首先,我们同时探察幼儿和小学生的科学概念发展。增加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是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水平处在具体运演阶段,比幼儿有更高的接受能力,是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由于小学阶段尚为开展系统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学科教育,因此仍有可能探查儿童的朴素理论发展。另外,由于幼儿到小学生有较大的年龄跨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纵向探查由年龄和教育环境改变可能引起的认知变化。其次,探查同一个体的朴素物理学认知和朴素生物学认知以及其心理理论发展,对同一儿童不同科学领域的认知做对比,以反映其认知中的个体内部差异。第三,为了探查儿童科学概念发展的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将进行中美跨文化研究,儿童身处其中的文化不可避免影响儿童的认知和行为,这种跨文化的研究可以为不同国家的科学教育互相借鉴提供依据。第四,探查儿童朴素科学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中儿童认知成绩比较,考察儿童认知能力、父母受教育程度、儿童的生活环境(城乡)、教育环境(幼儿园/学校)等内外因素对儿童科学概念认知的影响。第五,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可以促进儿童科学认知发展的方法手段,以期为科学教育实践服务。如,如何利用不同的表征形式促进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已有研究标明,自然频率表征比概率表征有更大的优势,能够帮助儿童解决贝叶斯推理问题[34]。

儿童的科学概念总是以前科学概念为先导,儿童前科学的朴素认知是今后科学知识掌握的基础。研究儿童的前科学概念和认知发展水平,就可以使得教育内容更有针对性,使课程设计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使得教育内容既不至于过于高深,超过儿童的接受能力,从而事倍功半,又不至于过于浅显,浪费儿童的宝贵学习光阴。

参考文献

[1]关于呈送《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科学教育的建议》的报告,科发学部字(2000)0345号

[2]wellmanHm,GelmanSa.“CognitiveDevelopment:FoundationaltheoriesofCoreDomains.”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92,43:337~375

[3]朱莉琪,皇甫刚.儿童朴素经济学认知的发展.心理学动态,2001,3:227~231

[4]wellmanHm,GelmanSa.Knowledgeacquisitioninfoundationaldomains.in:wDamon(Seriesed.),DKuhn,RSiegler(Vol.eds.),HandbookofChildpsychology:Vol.2.Cognition,perceptionandlanguage.(5thed).newYork:wiley,1998.523~573

[5]piagetJ.theChild’sConceptionoftheworld.newYork:Routledge,1929

[6]atranS.CognitiveFoundationsofnaturalHistory.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7]朱莉琪,方富熹.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1997,2:151~155

[8]朱莉琪.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首都师大学报,1999,4:111~115

[9]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心理学动态,1999,3:31~36

[10]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2000,34(2):177~182

[11]朱莉琪.儿童对疾病的认知.心理科学,2003,1:174~175

[12]刘光仪,朱莉琪.儿童病因认知发展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658~662

[13]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生物衰老的认知.心理学报,2005,5:335~340

[14]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生物死亡的认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91~93

[15]ZhuLiqi,FangFu-xi.“DevelopmentofChinesepreschooler’sUnderstandingofBiologicalphenomena-Growthandaliveness.”internationalJournalofBehavioralDevelopment,2000,24(1):105~110

[16]ZhuLiqi,FangFuxi.Children’sunderstandingofaging.paperpresentedattheBiennialmeetingof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Development,tampa,FL,2003

[17]ZhuLiqi,LiuGuangyi.Children’sunderstandingofillness.internationalJournalofpsychology,2004,39:268

[18]Freeland-GravesJ,nitzkeS.positionoftheamericanDieteticassociation:totaldietapproachtocommunicatingfoodandnutritioninformation.JournaloftheamericanDieteticassociation,2002,102:100~108

[19]Sivaramakrishnanm,arochaJF,patelVm.Cognitiveassessmentandhealtheducationinchildrenfromtwodifferentcultures.SocialScience&medicine,1998,47:697~702

[20]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67~376,390~398

[21]piagetJ.thechild’sconceptionofphysicalcausality.London:Routledge&Keganpaul,1932.120~132

[22]VosniadouS,Skopelitii.Reconsideringtheroleofartifactsinreasoning:Children’sunderstandingoftheglobeasamodeloftheearth.Learningandinstruction,2005,15:333~351

[23]面向全体儿童的科学,data.省略.cn/usnews/

[24]牟毅,朱莉琪.儿童朴素物理学的错误概念及影响概念转换的因素.心理科学进展,2006(已接受)

[25]wellmanH,FangF,LiuD,ZhuL.ScalingoftheoryofmindUnderstandingsinChineseChildren,psychologicalScience,(accepted)

[26]方富熹,方格,朱莉琪.儿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能力初探.心理学报,1999,31(4):322~329

[27]朱莉琪.儿童推理能力的新发现――道义推理.心理科学,2001,2:214

[28]朱莉琪,方富熹,皇甫刚.儿童期望值判断的研究.心理学报,2002,34(5):517~521

[29]朱莉琪.生态智力―介绍一种新的智力观点.心理科学,2002,1:118~119

[30]朱莉琪,皇甫刚.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心理.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481~485

[31]朱莉琪,刘光仪.儿童适应行为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5,3:36~39

[32]陈单枝,朱莉琪.儿童的决策行为.心理科学进展,2005,5:606~613

[33]王霏,朱莉琪.三段论推理中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06(已接受)

[34]ZhuL,GigerenzerG.ChildrencansolveBayesianproblems:theroleofrepresentationinmentalcomputation.Cognition,2006,98(3):287~308

theDevelopmentofChildren’sScienceConcept

ZhuLiqi

(instituteofpsych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thepaperreviewedourstudyonchildren’sunderstandingofscienceconcepts,includingchildren’snaïvebiology,naïvephysicsandtheirrelationwiththeirtheoryofmind,meaningtoexploretherelationofchildren’sunderstandinginthethreecoreknowledgedomains.weexploredchildren’sunderstandingofgrowth,aging,illness/healthanddeath.wealsoinvestigatedchildren’snaïvephysics,intendingtofindoutchildren’scognitivepotentialandtoenhancetheirnaïveconceptionchangingtoscientificunderstanding.Factorsthatmayinfluencechildren’sunderstandingwerealsoinvestigated.itmayshedsomelightonscienceeducation.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6

关键词:法治教育法律知识行为规则宪法意识违法行为

在我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常识是思品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思品教师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笔者从事了多年思品教育课,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大家谈谈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一、要澄清一个概念:法制和法治

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概念,法制侧重法律制度的,是一个侧重静态的概念;而法治侧重法律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过去讲法制教育,我们侧重讲一些法律概念,侧重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而现在讲到法治教育时,我们侧重的是法治理念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二、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要讲清一些法律知识

法治教育要从知法开始,知法是守法的前提,因此,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应首先要学生掌握一些法律的基本常识。这样的常识主要包括:

1.法律的概念

法律是个什么东西?这是我们在进行法治教育时首先触碰到的第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必须讲清,否则后边的教育就无法进行。首先,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它和我们经常所说的道德、规章、制度、纪律一样,是规定人们应该做些什么,不能做些什么的行为规则。其次,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法律与诸如道德、规章、制度、纪律等一般的行为规则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就是法律的三个特征,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这就是法律的不同之处。

这种不同之处告诉我们,第一,法律是不可违的,违法要受到惩处,这种惩处靠国家的强制力(监狱、法院等暴力机关)保证,具有极强的震撼力。第二,法律前面是人人平等的。无论我们是什么人,地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只要违法,就会受到法律的一视同仁,不允许有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无数高官落马的事例明白无误地说明了这一点,任何人都不要抱有什么侥幸心理。

2.宪法的概念

在所有法律中,宪法的地位最特殊。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体公民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法律是公民的行为准则,宪法则是公民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我们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首先就是依宪治国,就是依照宪法治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三点:

首先,从宪法的内容看,它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问题。其他法律则不一样,其他法律只是规定某一方面的问题而已。比如,关于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等只能由宪法规定。再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就只是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只是规定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而刑法则是规定什么事犯罪和犯罪以后处以何种刑罚的问题。

其次,从法律效力的角度看,宪法的法律效力是最高的,被称为母法。而基本法律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可和宪法规定的内容相违背,否则就要被宣布无效或者被撤销。所以这些法律被称为子法。母法和子法的效力可见一斑。因此在很多法律的第一条都会写明:依据宪法,制定本法。这些法律的制定总是能够从宪法的内容中找到相关依据的。因此,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那么首先就要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宣传宪法,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最后,从制定的程序看,宪法比其他普通法律要严格得多。普通法律的制定只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即可,而宪法一般都要通过全国人大通过才行。并且在通过的人数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其他普通法律只需二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即可,而宪法则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才行。这是为什么呢?就是由宪法的地位决定的,因为它规定的内容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宪法的最高权威。朝令夕改的法律制定是不符合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

3.违法的概念

在了解了法律和宪法的概念后,还应该了解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违法的概念。只有知道这个概念并且深入了解它,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真正的法治观念,从而做到自觉守法、护法。那么怎样理解违法这个概念呢?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7

关键词:文化教育;价值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7-0008-03

文化教育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意味着不同的教育内容。在西方,文化教育存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倾向之争;而在中国,虽然不存在这种争论,但文化教育实践应包含传统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多层面的内容。这些层面的存在,表明文化教育的内容离不开根本的价值观念。无论从“文化”的内涵、文化教育的实践还是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来看,价值观念始终是决定性环节。

一、从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模式的特殊性看价值观念的地位

广义的文化指人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文化教育尽管涉及广义文化的内容,但显然不能涵盖广义文化,只能以狭义文化为主要内容。狭义文化专指人的精神状态、思想创造及其成果,包括思想动机、社会认知、人生态度追求、审美情趣、行为方式等在内的诸多要素,各种要素均渗透着价值观念,并受其制约。可见价值观念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人们在使用狭义文化概念时,往往在于强调文化的个性,比如,中国文化,即对应于中国以外的文化而言;上层文化即对应于底层文化而成立,等等。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狭义文化决定了文化模式的特殊性。文化模式(culturalpattern)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狭义文化在概念使用上,往往具有比较文化的含义。按照威廉斯的“理想的”文化定义,文化分析在本质上就是对生活或作品中被认为构成一种永恒秩序或与普遍的人类状况有永久关联的价值的发现和描写。[1]由此可见,文化的内涵和文化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价值观念在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相应的,立足于多元文化的教育,重点应放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根本价值观念的分析与比较。

二、文化的核心——思维方式及其与价值观念的关系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文化比较中经常涉及的重要内容,因为思维方式是引领思想文化的内在动因,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凸显了特定文化的个性特点。而思维方式恰恰以价值观念为根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正是基于人本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积极价值观念:相较而言,印度宗教盼望解脱的“苦感文化”、基督教祈求救赎的“罪感文化”以及科学主义倚重工具理性以消除对世界的怀疑和恐惧,都表达了人与追求对象分立所带来的痛苦,这种否定性或怀疑论的价值观念区别于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如果说“苦”是佛教对于现实人生局限性的的价值定位,那么基督教在神创论和救赎论的信仰体系下将“被造”者——人的局限性概括为“罪”。基督教的价值观既有《圣经?旧约》的影响,又体现在《新约》和后来的神学思想之中。

在《圣经?旧约》神创论的视野下,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有都是上帝——神创造的,相对于神的全能,人是有局限性的,甚至世界万物都是没有意义的(meaningless):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meaningless,meaningless,everythingismeaningless.)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2]

这种价值局限凸显了信仰对象(上帝、神、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基督教认为在人的罪恶中,最重要的是“原罪”,指与生俱来的罪过。《圣经》中并没有“原罪”明确的定义,据称它是公元2世纪的古罗马神学家图尔德良最先提出,并被奥古斯丁加以发挥和充实。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受了蛇的诱惑,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基督教并认为此罪一直传至所有后代,为此需要基督的救赎。奥古斯丁甚至认为没有人在今生能确实知道自己已经得救,得救是人白白得到上帝的恩典,这种恩典只有上帝所挑选的人才能得到,“受永刑,得永生”的这两种人,上帝早预定了。总之,基督教对现实世界和人的行为的价值定位是显而易见的。

与印度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这种合一正是基于对现世人生和现实世界的价值肯定之基础上,现实与超越没有鸿沟。反之亦然,对现世的肯定取决于人与世界本然的内在统一。这就是被新儒家定义为“内在超越”的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文化思维模式。

或有以老子的话质疑“天人合一”说之成立,所举之证即“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其观点似有误解。从哲学上分析,“天人合一”在以下几个根本层面上彰显:本体论、价值论、休养论。简单概括,“道”是本体,具有正面价值,人来源于“道”,人生可贵。人适度的自然需求也是正当的,但人往往放的膨胀,人的妄为就是背道而驰。人本于道、应合于道、能合于道。“无为”——不妄为,就是合于道的状态。背道的状态是不正常的、不健康的,应通过修养重归于自然之道。“天人合一”是本然、应然,“合一”显然不是机械一致。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8

[关键词]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数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126-02

一、问题的提出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任务之一。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并要求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要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在课程改革中要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点,注重提高劳动和就业的能力。

残疾学生可以通过普通高考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但还有一部分的听力残疾的学生和多重残疾的学生由于生理的特殊情况只能通过高等特殊教育职业院校的单招单考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而特殊教育职业院校的数学教材明显滞后,特殊教育院校的数学课程至今没有统一的教材,往往借用普通高职院校的教材。特殊教育职业院校的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造成了学习能力与健全学生的差异,学习基础也与普通高职的学生不同,身体、心理的素质,认知、思维的发展均和健全学生有较大的差距。普通高职的数学教学内容也不能很好地切合残疾学生所学专业。高职中残疾学生也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被动、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缺乏适用的教材将会制约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发和建设高质量的适合特殊教育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材,是确保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研究者就从实际出发,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残疾学生的各种特殊需求来分析和探讨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数学教材的开发。

二、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数学教材开发的探索

(一)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殊差异,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

高职数学是文化基础课,是为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准备必需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后期专业学习的基础。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都在不断发展、调整和变化,这就对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特殊职业学院的学生有听障学生和肢体残疾的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全聋只能用手语交流的学生、也有残余听力经过康复带助听器的学生、有肢体残疾的学生还有多重残疾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是在各地市县的特殊教育学校完成高中段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通常采用聋校的统编教材,与普通高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也有个别来自普高或普通职高的肢残学生,这些肢体残疾的学生虽然是在普通学校完成高中段教育但由于生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学习基础也不扎实,学习困难较大。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认知水平普遍较弱,现在在同一专业一起学习,而数学课程的性质的特点是理论上严密,知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强这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因此在开发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特殊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材,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基础,在保证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科学性的前提下,对教材的内容、要求进行设计整合,通过数学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提高数学的基本能力,通过以职业过程为导向的“应用数学能力”培训,培养学生与专业结合获取、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确定教材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根据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缺陷补偿。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既要作为各专业的基础课来提高残疾学生的文化素质,也要为专业的学习服务,并要为残疾学生的就业和持续发展提供服务。数学课程的任务要以数学教材来作为载体来实施。在开发高等特殊教育的数学教材时既要紧扣专业培养的目标又要突出特殊教育的特点。

1.残疾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欠缺影响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所以高等特殊教育的数学教材在开发时要注意改进数学的体系和表现形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知识的衔接,教材的起点要低。教材安排一定的先修课程(如初等代数的内容)作为衔接教材。保证不同残疾类别、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学习高职数学时平稳过渡。在数学概念的引入时,引入的例子简单直接更加直观、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贴近残疾学生的认知水平,克服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并可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图形、图表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

2.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材开发时按专业学习的具体要求,体现出“必须”和“够用”的特点。教材不再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上要降低难度,对于难度较大的基础理论不追求严格的证明,只做简单的几何解释和能够运用即可。注意突出数学的应用性,选用专业问题、社会生活、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热点问题作为案例,来增强数学课程的适用性。

3.在开发高等特殊教育的数学教材时要关注到残疾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分类分层教材内容和形式来满足特殊教育的需求。教材的编写时可把数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和提高模块。残疾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普遍较薄弱,在基础模块中突出基础知识、强化基本技能,不要求复杂的计算和变换。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材还应在课程内容方面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教材要注意例题的分层,将高职数学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知识分解,可分解为若干个学生易掌握的、递进的若干知识点,用残疾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教学手段呈现。

同时在教材的开发中要考虑到各类残疾学生,要考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应他们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如听障学生在认知事物特点、记忆和逻辑思维等学习方面比普通学生略有欠缺,但听障学生动手能力强、模仿能力强,自我表现的欲望,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但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论,就理解和接受相对于困难,对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反复与相关知识结合的学习,才能达到理解掌握。而肢体残疾的学生接受能力大多和健全学生相同,但书写等表达存在一定的障碍。在教材开发时,教材的内容进行分层,注意内容深度的层次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考虑到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的需要,注意残疾学生的个性化发挥,关注到残疾学生的发展潜能,调动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增加教学中的信息量使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一样可以同步发展。在每个章节都安排学习指导课,挑选符合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章节内容相关的案例,通过补偿教育来弥补他们的缺陷和不足,尽可能缩小与健全学生的差距,为以后进入社会打好基础。

4.尊重残疾学生的专业需求制定教学内容

充分加强与专业的结合,对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课程进行调研,应用模块的开发在专业老师交流研究专业课程对数学内容的需求的基础上可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的特殊性增加相关的内容,建立符合专业需求的内容体系。残疾学生特别是听障聋生的生理造成听不得人们的语言交流,难以借鉴社会所积累的知识,所以在教材开发时要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补充相关的教学内容。教材的开发注重以实例引入概念,再深入到数学应用的思想,可以到达残疾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理解吸收知识。同时在应用模块中补充专业中的实例,结合专业的案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如何用数学知识解答学生所学专业中的问题(如建立数学模型解答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热点问题等),既可突出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与专业结合,教材在应用模块加大实际技能的训练提高残疾学生的分析问题和专业技能,将专业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强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同步建设电子教材

残疾学生特别是听障学生的记忆、理解的缺陷,在课堂的接受知识有时间差,课堂的教学时间又是有限的,制作配套的电子教材,给学生提供再学习、复习的机会,起到给学生查漏补缺的作用,在电子教材的内容可以细化分层知识点,给学生提供弥补知识的短板的学习平台,同时在电子教材中适当加大知识的信息量,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也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学习内容。电子教材的开发建设可以成为培养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平台。

三、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考核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数学知识应用的考查,传统的闭卷笔试的方式不能很好满足高职教育的要求,并且在传统的试场上也存在残疾学生由于生理的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答题,就不能完整反应知识掌握的情况。所以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数学课程的考核既要能考查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要尊重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残障情况,要制定多层次考核和标准,对他们的评价要有所调整。在课堂上增加课堂提问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阶段探究性的大作业与闭卷考试相结合。为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如肢体残疾、脑瘫的学生答题有困难的延长考试时间或调整考试方式,与纸质考试的同时采取上机考试。

四、结束语

教材开发要注意学习和研究普通高职院校先进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吸收先进的经验,使得高等特殊教育院校的教材不脱离普通高职的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在遵循数学教材的自身特性,也同时要按照特殊教育心理学,做到科学性与残疾学生可接受性的恰当结合,还要努力探究提高教材可读性和趣味性,使教材体现出特殊教育教材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陆莎.论社会公平视野下的残疾人高等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14(3).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9

关键词: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7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条件下急切呼唤社会主义公民。现代公民素养的形成与否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而中学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培养学生公民素养的重大任务。研究公民教育视域下如何构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既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中学生公民意识成长飞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民教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公民的这一概念并不是来源于中国,而是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奴隶制民主共和国。现代的公民概念是与民主国家紧密相连的。檀传宝认为“公民或者公民身份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固定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从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差异两个方面予以说明。从公民或者公民身份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角度说明,特殊性是指历史特殊性、文化特殊性;普遍性指不是私民、臣民。”[1]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必须结合本国的历史文化特殊性,但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必须是“去臣民”和去“私民”的教育。“臣民无我、私民无他”社会主义公民是对封建落后思想观念的否定。我国长时间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公民”是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制度直接相关联的概念,现代民主国家必须需要培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合格公民。

因此,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以及文化建设的关键。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首要的基础目标就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公民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有助于其教育目标的层次化,即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是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首要基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经济模块中着眼于各种市场主体如政府、企业、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投资者、纳税人等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懂得相关经济知识,具有独立身份意识的权责主体意识和行为。在教材政治模块中要以公民正确的政治素养的培养为基础,着眼于身边的政治生活,突出学生的公民的权利教育,而不是只片面的强调公民对国家社会应尽的各种义务。在文化生活模块中以当前学生的文化生活体验、文化生活需求为基础,从现实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入手,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传承,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公民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课教育内容

首先,统领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的为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以及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公民意识体现在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2]我们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是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心理部分参观当地的政府可以是讲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专题的组成部分;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依法纳税宣传不仅对社会有益更是对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一次深刻的教育。另外班级的民主生活以及集体活动都是很好的途径。

其次,公民的行为和能力的教育内容包括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公民间的协商沟通妥协能力、维护自身的权利的能力以及履行公民应尽义务的能力等。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的培养是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最终目标。目前青少年已具有较强的维权意识,但当自身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利益的维护较为被动。另外知行分离比较严重,很多道德法律规范在应该执行时却表现出很大的感性化情绪化,不是很理智的执行规则规范,只有真正的公民生活实践才能够锻炼学生的公民行为能力。

四、公民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方法

针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灌输性较强的实际,公民教育视域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双向交流、显隐结合的方法特点。

双向交流法的关键是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学生被动听从识记的格局。真正将学生看作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平等交流、合作学习的模式。对公民主体身份的培养是公民教育的本质要求。通过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形成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即公民与国家是权利与义务关系,二者都在国家宪法下运行,共同受到法律的保护与制约,此其一。其二,宪法无差别的赋予每个公民同样的权利公民在人格与权利上是平等的而不是臣属关系。其三,公民在宪法法律之下具有独立的人格主体进行活动必然会形成社会的公共领域。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需要公民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协商与妥协、尊重差异维护共同利益,在公民教育视域下教学必然要求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之间的平等互动、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更是对学生独立平等人格的潜移默化过程。

显隐结合法简单说就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一,公民是政治社会或国家的产物,此前与此后,在原始社会公社时代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都不存在公民;第二,但不是所有政治社会或国家都一定有公民,只有依法存在政治社会主体――享有平等权利和承担平等义务的平等成员的政治社会或国家内才有公民;第三,我们讲的公民是指现代公民而不是古代公民。”[3]对现代公民的教育必然要突出其主体的地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显隐结合的方法要一方面明确宣传党和国家所主张的道德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义务。如,经济模块的必须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观点;政治模块中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观点;力求突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观点。另一方面必须采用隐性的活动或各种手段营造教育主题氛围通过学生自身不断选择内化的理解接受,突出学生在此过程中自身的主体地位避免简单的自上而下的灌输。

参考文献

[1]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5)

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篇10

【关键词】教育本质研究问题研究路径

教育本质研究长期以来引起中外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和讨论,有关教育本质的学说层出不穷,学者们对既往研究进行认真反思。CnKi数据库中,涉及文献共913条,根据相关性程度选择30篇,以期通过参阅这些文献,了解教育本质研究现状、问题及研究角度和路径。

一、有关教育本质的争论

新中国建立以来有关教育本质的学说层出不穷,1978年,《教育研究》发表了于光远《重视培养人的研究》,率先对把教育纳入上层建筑提出质疑。赵旭东(2000)以《教育研究》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卷》为资料来源,收集了13种教育本质论,主要有:(1)以邓鹰扬为代表的“上层建筑说”;(2)以于光远为代表的“生产力说”;(3)以李继之为代表的“双重属性说”;(4)以初思为代表的“多重属性说”;(5)以邹光威为代表的“社会实践活动说”;(6)以沙毓英为代表的“特殊范畴说”;(7)以孙喜亭为代表“社会化说”;(8)以许邦官为代表的“个性化说”;(9)以张铁明等为代表的“产业说”;(10)以卫兴发为代表的“非产业说”;(11)以樊安群为代表的“相对说”;(12)以禹志兰为代表的“再生产说”;(13)以魏立言为代表的“影响说”等。[1]

郑金洲(1996)在《上海高教研究》中也对教育本质进行了总结:(1)“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之辩;(2)“双重属性说”与“多从属性说”之辩;(3)“社会实践说”与“特殊范畴术说”之辩等。[2]此外,还有文献将教育本质说进行概括归纳。李国庆将教育本质论归为三类:(1)归属说或外部属性说。该类观点主要包括教育本质的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等。其特点是从教育外部联系入手,探讨教育的功能属性,揭示本质,它有一定合理性。(2)内部属性说。主要包括教育本质的特殊范畴说、社会化说等。其特点是从教育内部联系入手,探讨和揭示教育内部联系,这是人类对教育本质问题进一步深入认识的结果。(3)脑力劳动说。这是新观点,认为要探讨教育本质应寻找新的切入点。并指出教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脑力劳动”。该类观点强调了教育的生产性,特别是教育生产知识、技术的属性,反映了知识经济社会教育的内在要求,但教育仅限于此是不够的。[3]

李润洲通过对教育本质研究分阶段阐述,将教育本质有关理论分为: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1976年),教育本质的“一”,即“上层建筑说”一种声音;第二阶段(1977年―1988年),教育本质的“多”,即“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等纷争;第三阶段(1989年至今),对教育本质“多”的反思与新说的阐发。其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在地相信教育有固定本质;二是对“本质”、“教育本质”的存在产生怀疑。[4]

二、教育本质研究中的问题

(一)教育的质与教育本质混为一谈

属性、质和本质在哲学上是三个层次的概念,不可相互替用。[5]“质”是“指事物在性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既是统一体,又具有不同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构成。因而,“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事物的质取决于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本质比质更深刻。另外,“本质性联系”并非“本质属性”。本质性联系是外部的,即本体论;本质属性属于内部质的规定性,即本质。由此可知,教育本质的特征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之间的特殊矛盾,规定着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特征,决定教育不断发展的趋向。

但是,不少学者却用教育的属性去取代教育的本质,由此带来了教育本质的不确定性,也有的研究者将教育的质与教育的本质混淆起来,认为教育本质就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二)对教育本质客观描述与价值取向区分不清

教育本质客观描述是指“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质价值取向则指“教育应是什么”。[5]对于教育本质研究要探索“教育是什么”,几无异议,但说教育本质还要研究“教育应是什么”,情况不同了。这是因为,“教育应是什么”是主观规范的,本质是客观的。但是,教育本质其实要回答“人们现在称之为教育的那个东西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什么”。然而,“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和明确,主要原因有二:“教育”概念是复杂的多义词;文化背景差异下的“教育”不尽相同。因此,在关于“教育本质”的事实判断中就含有“应当”成分。在教育本质研究中,“教育是什么”是在揭示教育本质,而“教育应是什么”则在揭示“好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什么”的研究是前提和基础,“教育应是什么”的研究是重点和归宿。所以,教育本质研究,还要研究“教育应是什么”。过多地把焦点集中在“教育是什么”的研究,势必遮掩“教育应是什么”的研究。

(三)简单化与复杂化并存

在教育本质探讨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将教育本质人为简单化;二是将教育本质人为复杂化。

诸种探讨都是从某一层面分析。本来,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人都有紧密联系。研究教育本质如果只选取其中某一因子,择一舍他,无疑是将问题过分简单化。

与此相反,教育本质研究过程中又出现了将问题人为复杂化倾向,典型的是“类本质”说。持该论者认为,“教育在本质上是再选择和再生产类本质的活动”。类本质是由教育的经验层次上的“发展目标”上升到哲学层次获得的具体概念。教育科学发展到今天,已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有了自己的逻辑体系。但哲学对教育科学的影响并未消失,反而越来越大,当今许多教育成果,正是借鉴哲学成果的结果。对于教育本质这类教育科学中带根本性的问题,无疑更要从哲学中吸收营养,问题在于:如果简单吸收哲学界一些弃用或鲜用的名词,对此详加考证与诠释,那么,教育本质研究就会人为复杂化,给人一种“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感觉。可以这样讲,对于颇具哲学基础的专业人员来讲,对“类本质”一词的理解还得颇费斟酌,更何况一线教师。人为将问题复杂,不利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操作。[5]

(四)缺乏立体感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有千丝万缕联系,它们共同形成了一种立体式网络。正因为如此,教育本质远非在此点与彼点的联系中可以发现,而需要从教育与其他事物的立体结构中去探寻。从教育本质研究中的众多学说中可以看出都是从一个维度出发,因而只能构成二维关系。而且,在界定教育本质过程中使用的属概念(政治、经济、人或个性人)中,无法找出可以涵盖其他概念的一个概念来,譬如,政治、经济是两个并列概念,谁也涵盖不了谁,而人,也不能作为政治、经济的下位概念。这就使得教育本质研究既欠满,也不完整。

(五)研究方法局限

长期的理论论争,并没使人们形成关于教育本质的共识。究其原因,固然与教育复杂性有关,但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不能不说是制约我们揭示教育本质的重要原因。相关研究主要从经验理性思维、定义性思维、二元论立场进行分析。

经验理性认识是研究教育本质的重要方法。从研究教育的属概念和种差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本质探讨基本上处在经验理性阶段,获得的思维成果是揭示教育的质的抽象概念。另一方面,对抽象概念进一步作加工整合的理性思维又不充分,这一阶段所追求的表现为“多样性的统一”的具体概念尚未产生。这些就是造成目前探讨众说纷纭状况的原因。[6]

对于“教育是什么”“教学是什么”“课程是什么”问题,历来被视为教育研究的首要问题,于是定义性思维也是教育本质研究中常用方法。教育研究一直遵循严格的“定义性”语言、逻辑、态度与表达方式,呈现出了一种“定义性”的研究状态与风格,取得了一系列“定义性”的研究成果,并使教育学成为一门具有明显“定义性”特点与品质的学科,但定义性思维在研究教育本质中也存在局限:过度诠释即对教育现象进行无限衍义,从而造成教育现象因“无限性”指向而呈现出“空壳化”状态;非历史性诠释即对教育进行终结性的解释与界定,从而造成教育现象因静止思维方式与方法而呈僵化状态;非对象式诠释即对教育进行“非本体”界定,从而造成教育现象因脱离本体而呈现“似是而非”状态。[7]

为教育寻求确定性、永恒性“支点”的本质主义追求与努力,不仅始终贯穿于教育研究各领域,且一直是教育研究所遵循的基本立场,尤其是二元论的本质主义立场将所有对教育现象的诠释、教育问题的解决全部归于某种普适单向性的逻辑结论。于是,教育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问题逻辑化”倾向,不仅形成了一系列教条的研究结论,而且造成教育实践种种僵化的运行程序,致使教育研究与改革陷入困境。[7]

三、教育本质的探寻路径

(一)研究内容上从“教育是什么”转向“教育应是什么”

最初研究中,教育本质研究集中回答“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教育的规定性问题,即教育是什么。”随着研究的深入,既要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教育的现实本质,又要回答“教育应是什么?”――教育的理想本质。其中,“教育是什么”是前提和基础,“教育应是什么”是重点和目的。”因为教育本质隐藏在复杂教育现象中,而现象不断变化,其中带有根本性质的变化必会影响教育本质属性,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可以形成不同价值判断,在揭示本质时就会夹杂主观成分,所以,“教育应是什么”反映人们对教育的价值企盼。即特定认识主体所认可的好教育的本质。于是,“教育应是什么”被纳入教育本质研究范畴,且成为争论重点。[8]

(二)研究视角从单一转向多维

随着学科综合发展,开始从人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等角度研究,从各学科与教育学的交叉上获取灵感,以此探索教育本质。[9]马娥主张从人学、哲学、社会学角度探寻。哲学视角提供了教育本质的认识论基础,如怀特海认为教育本质在于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能僵化,真正的教育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10]从人学视角揭示教育本质,强调教育本质研究必须重视个体特殊性,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透过客观现象,寻求不同教育现象之间必然联系,探究不同教育事实的根本共性,建构逻辑严谨的科学教育理论体系。[8]研究教育本质的视角从单一走向多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及发展。

(三)思维方式: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再到复杂关系思维

传统研究把教育当成一种外在客观事实,视为可以用理性概念予以静观的已定对象,并确信运用理论可以一劳永逸地把握教育真谛。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驱使人们走向探寻那种稳定、永恒、惟一的教育本质的迷途,而且从根本上贬损人的主体地位,使丰富、多样的教育变成一种机械呆滞的技术操作,最终使教育非人化。[11]

随着研究深入,实践思维开始成为研究教育本质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意味着人们以辨证的思维方式把握教育本质。[12]研究者开始关注直观教育情景,关心教育中的直接关系,试图通过探察这些现实根据寻找教育本质。[13]

关系思维引导下的教育本质研究则立足于教育作为“关系性”的存在,从不同关系维度立体式地认识。不仅探讨教育、人、社会的复杂关联,也探究教育自身构成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14]主要从三个角度探寻教育本质:第一,从教育外部关系入手。许多学者采用社会视角,通过考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追寻教育本质,尤其针对教育的生产力作用与思想政治作用对社会的影响,来确定教育本质是生产力或上层建筑。有的学者认为“人”是教育的唯一对象,教育正是通过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也有学者强调社会、人、教育,三者密不可分,教育本质中应包含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发展的三边复杂关系。第二,教育内部要素关系。即从对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对象(受教育者)间的关系与特殊矛盾运动来归纳教育本质。他们认为,只有揭示教育的根本内在联系和作用,才能得出教育本质。第三,综合内、外部联系。采取中和方式,认为研究教育本质问题必须从探讨教育的内、外部联系入手,全面辩证地提出教育各方面的质的规定性,然后进一步抽象、概括,给教育本质一个确切的回答。[15]

【参考文献】

[1]杨兴林.“教育本质”和“教育目标”观念创新析辨――与田建国先生商榷[J].教育学术期刊,2010(6).

[2]李润洲.“教育是什么”的哲学追问[J].现代大学教育,2012(1).

[3]张和生.“钱学森之问”与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J].求索,2012(4).

[4]郝德永.不可“定义”的教育――论本质主义教育思维方式的终结[J].教育研究,2009(7).

[5]吕逸.产业化不是教育本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6]黄济.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2008(2).

[7]刘智运,胡德海.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8]黄济.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再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

[9]田娟.对近十多年来教育本质新说法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探索,2009(6).

[10]priestley,J.theessenceofeducation:whiteheadandtheSpiritualDimension.SpringerJournal,intercharge2000,Volume31,117-133.

[11]张正江.后现代反本质主义时代的教育本质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12]任向阳,李斯.教育本质辨析[J].教育评论,2009(9).

[13]雷江华,金保华.教育本质论争的历史回顾及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