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十篇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十篇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5:39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1

XX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

今年,我镇公用站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村道公路养护为中心,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紧紧围绕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切实履行了公路管理养护职能,扎实把全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落到实处。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养护责任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为全而提升我镇乡村公路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公路路况质量,服务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年初我镇就制定了,制定了考核细则,并明确全年农村公路工作目标和任务,与各村签订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同时各村与养护承包人多订了《农村公路管养合同》,把道路养护管理等落实到人,责任到人。

二、转变思路,调整管理养护模式

今年以来,结合我镇农村公路线路多、里程长、路面状况不一、可养护路线有限的实际,以资金利用效养护和日常性一般养护相结合的模式积权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强化养护效果,大力改善路况

我镇始终以强化养护效果为手段,以大力改善路况为目的,狠抓全面养护,使重点路段路容、路况有了新的改观。坚持把预防性、经常性和及时性养护作为养护工作的重点,实行不间断巡查、经常性报告制度,恶劣天气加大巡查次数,对发现的病害路段或在存在隐患的路段及时报告,采取各种措施尽快处理修复解决,对路障随时发现随时清除。

四、提高养护标准,完善配维设施

完善公路配套设施,可以更好的延长路的使用寿命,我镇农村然路管养工作着重做到四个到位:

1、高标准路肩做到位。路肩做好可以护路又可以保证行车安全,我们要求村道两侧的路肩培土要确保达到50公分以上,必须与路面保特高度致。

2、两侧排水沟挖到位。排水不畅将对公路构成很大的破坏和威胁。排水沟畅通能保证公路两侧无积水,我们把开挖高标准排水沟作为养护工件的重中之重,机保排水畅通。

3、绿化工作做到位。

4、农村公路的标志标牌到位。

五、存在的不足

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由于我镇农村公路里程长,公路等级低,乡村公路养护受上级政策和配套资金的影响,困难重重,经常性养护路段比例较低。

2、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不强,部分路段存在占道施工、维放建筑材料等现象,影响正常通行。

3、由于公路养护配套资金有限,养护工作量大,加上现在各路段的养护工报酬偏低,影响养护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公路养护质量和标准。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公路养护巡查、发现间题及时处治,存在处理难度的及时上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2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保障公路畅通。结合我县往年农村公路养护的经验,今年我县县乡公路继续实行分段承包养护的方式进行养护,在去年的养护承包人员中择优聘用,共聘用了17名承包养护人员,签订了养护合同,明确了养护质量要求、养护里程、费用及期限、养护工作内容及要求、养护质量考核、安全事项等内容。要求××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平时加强路巡、督促和检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局上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考核,根据检查考核结果,综合好路率指标评定为合格以上等次,方可兑付养护承包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不予兑付养护承包费,连续两次考核评定为不合格的,中止养护承包合同。通过采取上述管理手段,全体养护承包人员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养护质量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由乡镇负责,各乡镇公路管理所具体组织实施,县地方公路管理段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协助路政管理及公路养护质量考核评定。具体方式上,各村以村委会主任或副主任为辖区公路养护监管员,协助和配合公路管理所抓好本辖区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协调好公路养护与沿线农户之间的各种矛盾,维护好路产路权不受侵犯。养护资金的拨付,由我局根据各乡镇、村养护的积极性、质量及投入情况,并根据上级养护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及资金拨付到位情况,补助至各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专款专用。

(二)加强雨季前的水毁防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在今年雨季到来之前,对全县所有县乡公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治公路“黑点”地段,共检查出险口险段等较大的安全隐患11。同时,投入机械、人员及时对危险路段和损毁路面进行修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及事故多发路段,增设警示标志牌、警示桩等。全年共增设永久性安全警示牌34块,标志桩46根,混凝土警示墩和防撞栏、防撞墩920个,长1840多米,指路标志、限载标志和限速标志32块。

(三)抓好雨季水毁抢险,保障公路畅通。今年,我县降雨量与去年相比虽然偏少,但单点暴雨突出,全县所有公路不同程度遭受水毁灾害,尤以县道永厂线永保桥至郑家山段受灾最为严重。该段公路属新改线路段,沿线山高坡陡,边坡开挖大,施工过程中大部分路段采用爆破作业,造成边坡松散,坍塌严重,先后三次因坍方造成公路阻断。面对灾情,我局及时调集机械和组织民工进行抢险保通,确保了公路的畅通和各种物资的及时调运。

(四)强化路政管理工作,维护好公路路产路权。结合公路日常养护的检查,加大对公路沿线群众路政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了两次大范围的宣传活动,发放《路政管理告知书》等宣传材料70余份、《公路法》文本40本。通过开展宣传教育,今年我县县乡公路路政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全年共立案查处路政案件1件(履带车行驶公路),收缴路产损失赔偿费5200元;受理交通(路政管理)行政许可申请15件,审批12件。

(五)精心组织,加强管理,认真实施2008年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2008年,我县列入养护大中修工程项目共三条线路,州局先后两次下拨养护大中修工程资金1132090.00元,其中增加投资计划992090.00元。实施内容主要是对龙街线、永昌线、永厂线部分路段修复路基、支砌挡墙、配套涵洞、修复沥青路面、疏通淤塞涵洞、弹石路面提塘补缺、侧沟开挖及铺撒嵌缝砂等。为实施好2008年的大中修工程,我局严格执行《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管理规定(暂行)》及州局的有关要求,按照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分段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施工管理及质量技术监理,要求驻地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一丝不苟,严把质量关;要求施工单位合理组织力量,加强工程管理,加快施工进度。所有大中修项目已于今年9月底全部完工,并通过了州交通局验收。大中修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大中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做到专项使用,无违规挪用及套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六)抓好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根据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针对上年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抓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一是指导各乡镇公路管理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统一规范制作上墙,做好各种检查记录及统计信息上报等业务工作;二是到各乡镇与乡镇主要领导共同研究乡镇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督促乡镇尽快确定公路管理所工作人员及村委会养护管理员,确保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强管理段自身的业务管理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抓好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对业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以更好地适应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需要。

二、不足和困难

回顾2009年的工作,通过全体干部职工及一线承包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方公路管理段在岗人员少,技术和管理力量跟不上,业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二是公路管理养护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大量重车驶入农村公路,造成路面损坏严重,加大了县乡公路的养护压力,同时凸现了县乡道路行车安全隐患;三是养护资金到位迟,制约着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2009年养护大中修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待上级计划下达后立即组织实施。

二是积极与县劳动人事部门联系,尽快解决县地方公路管理段病休人员的退休问题,按照编制部门重新下达的人员编制,配齐、配足人员编制,保障地方段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发展养护

本世纪初以来,大量农村公路的兴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也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生态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围绕着农村公路,各地着力发展粮食产业带、茶叶产业带、食用菌产业带、水产养殖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花卉苗木产业带和水干果产业圈、蔬菜产业圈、畜禽产业圈等各种生态经济,农村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目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已滞后于实际需要。为此,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机制,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一、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67.84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1.44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55%;其中,通硬化路面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7.43%,通硬化路面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86.46%,比上年末分别提高0.25个和2.42个百分点。经有关经济学家测算,农村公路每投入1元,就在当地产生10元的经济效益。通村公路改变了城乡之间的二元分割,为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使农民从家到县城路上时间减少30%,到镇集贸市场路上时间减少25%,使学生到学校时间减少20%,使农用班线车往返时间减少5%,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降低了运输成本40%。同时,也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居民点和示范点的发展,新农村新生活的美好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状分析

“三分建,七分养”。公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管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农村公路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养护,路况必然会下降,进而妨碍到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公路的管养突出表现为“两低两难”。

一是公路等级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不强的缺陷。目前,农村公路中准四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占了总里程的60%以上。特别是山岭重丘区的农村公路,因为边坡、挡墙不够完善,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

二是安全通行能力低,交通安全设施普遍不完善。山区公路普遍存在线型差、急弯多、陡坡多、临水临崖路段多,安全隐患先天存在,同样受建设资金不足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公路只能注重主体工程建设,在安保工程建设上投入少,造成一些安全隐患的产生,影响着群众的安全出行。

三是管养资金筹措难。农村公路管养的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地方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对农村公路管养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同时,由于在康庄工程建设中,受益乡村已经进行了筹集,再次筹集资金用于公路的日常管养显得后继乏力。通过各种渠道募集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制约着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地方由于路面失修路况大幅降低,水果蔬菜等生态农作物颠簸着运到山下已经开始腐烂。

四是生态养护实施难。目前在农村公路的大修中修和日常保养中,受资金、机械、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养护还不够生态,甚至一些养护工作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废渣弃土到处散落,严重破坏了周边生态。

三、创新农村公路管养机制

1、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农村公路的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但对于后建设时期的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方方面面普遍重视不够。农村公路的管理工作必须突出“三个结合”:一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积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沿线乡、镇、村的支持,力争将农村公路管养与文明村镇创建、“千村示范、百村整治”等新农村建设有效载体相结合;二是与建设平安县(市)、平安乡镇结合,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后通行条件改观但安全设施设置不够健全的实际,将农村公路的管理纳入到平安县市、平安乡镇的建设中去,摆上党委政府议事日程;三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的中心工作,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公路的支撑,加强农村公路的管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大力推广生态养护和预防性养护

在专业养护方面,注重生态养护。通过修筑拦水埂、跌水坎等措施,预防和治理路基冲缺和水沟及边坡的冲刷问题,同时绿化、美化路基和边坡;通过加强对桥涵、构造物的检查、防护,确保桥涵及沿河路堤挡墙驳岸等构造物完好;通过经常清理边沟、清理涵洞,保证排水通畅,杜绝水漫路面;通过做好路肩培筑工作,有效处理好路肩积水问题,充分发挥小挖机及多功能机械的优势,清挖“假水沟死水沟及断头沟”,培筑土路肩,并用冲击夯和平板夯夯实,切实做到全面养护,提升路容路貌。

3、建立专业和协管结合的路政管理机制

针对山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特点,一方面合理设置基层路政中队、增加一线管理力量,另一方面依托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把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制和日常养护运行机制有机整合起来,资源共享,发挥规模效应。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动公路沿线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着力创建共管共建的路政管理局面。比如,对各乡村公路的受益村进行引导,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村民爱路护路公约》,并以公约牌的形式设置在村里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着每一名村民爱路、护路;根据农村公路分布的特点,聘请工作能力强、热心于公路管理的农村老干部担任公路管理的信息员,在遇到违反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形时,在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和制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在农村公路上设置了大量宣传牌,使公路沿线群众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来发现和举报各类公路违法行为。通过这些措施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沿线群众的农村公路主人翁意识增强,真正把农村公路当成自家的路去爱护、保护。

4、打造标准化的农村公路养护站所

推行公路管理站规范化建设。一般应由乡镇分管领导兼任养护管理站的站长,对建设规范化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工作非常支持,积极提供场所,配备电脑、空调、桌椅、资料柜等设备,并按统一要求实施“两制度”、“三职责”、“七图表”上墙和养护内业资料的规范化,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成为了农村公路养护的牢固阵地。

5、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

要着手组建一支相对稳定和素质较好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根据农村公路基本上都是采取分段承包的方式进行养护的实际,在选择养护承包人时,一般首先由公路所在地村两委集体讨论推荐,由公路部门和相关乡镇共同确定。这些被推荐人员,本身就是公路的受益者,责任心强、热心于公益事业,因此能够较好的完成公路的日常养护任务。为了提升养护人员(养护承包人)的养护水平,公路部门和乡镇联合开展了养护道工(养护承包人)的教育培训工作。乡镇提供培训场所,负责组织召集人员,公路部门则提供师资和教材。除了专门培训之外,平时,各公路段下属的专业养护公路站的技术人员定期对村道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建立健全公路技术档案,拟订保养工作计划。通过这些措施,乡村道养护人员的养护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6、规范实施养护考核

为保证养护工作的及时到位,在明确养护管理主体的基础上,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乡镇―养护承包人层层考核的工作机制。县级政府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到对乡镇和交通部门的考核之中,交通公路部门按季对乡镇养护管理工作和养护质量进行考核,两项考核均与经费补助进行挂钩,乡镇则按月对养护工的养护情况进行考核,抽查养护工的出勤天数,将养护质量与承包款挂钩,并公开考核结果。在乡村公路上,要设置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牌》,标明责任部门、督察部门、养护承包人和监督电话,公路养护如果有没有达到技术要求,责任在谁一目了然,同时社会群众也能够参与到养护工作的监督中来。

四、稳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渠道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重中之重是资金渠道问题。当前,地方各级财政均十分紧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上级部门补一点、地方财政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沿线群众集一点”,逐步形成政府为主、农村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模式。根据当前的物价水平,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渠道一般应从以下方面予以保障。

第一,省、市、县三级财政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需要,按照县级财政为主,省、市财政补助拨款为辅的方式,筹集和安排专项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省级养护专项资金由一定比例的燃油税返还、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和其他省级财政安排的资金构成,其中从燃油税返还中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返还总额的15%。经过测算,一般说来,省级财政应当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安排养护资金补助,县级财政应当按照每年每公里分别不低于4000元、2000元、500元的标准安排县道、乡道、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资金,才能够基本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需求。省、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均应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第二,乡道、村道管理养护资金可以通过公路沿线受益单位、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款,村委会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限用于村道)等方式筹集。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单位利用上述资金直接从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免征营业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过程中,行政性事业收费予以减免。乡道、村道路面大中修、水毁路段的抢修恢复等投资额较大的工程项目,一般应由省财政、县财政、镇和村分别按20%、50%、30%比例负担维修费用。

第三,建立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拨付渠道,严格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预算拨付资金,保证养护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乡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主体,交通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职能。据此,省级统筹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应拨付至交通部门,由交通部门根据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考核情况和实际,会同财政部门进行拨付。县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由县交通部门会同乡镇政府申报,列入年度部门预算,按照县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要严格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年度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未完工的养护工程项目资金以及当年的管理养护资金,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参考文献】

[1]李丽、刘艳娜、徐星:农村公路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方式[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1).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责,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加快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年基本建立乡镇公路养护中心,对乡、村道路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优化、整合县道大道班布局,并从2009年起用3-5年时间,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进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形成符合我市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工作职责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镇村配合”的原则,分别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县道道班和乡镇公路养护中心。

(一)市交通局负责制定辖区内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汇总上报和下达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编制、上报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预、决算;监督检查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养护资金的使用和养护质量;指导、监督县(市、区)交通局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二)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负责组织、指导辖区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编制全市农村公路行政等级规划和养护规划,并报市交通局审批后实施;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批复计划组织实施,负责按进度逐月拨付补助资金;审核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对养护工程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编制、审查大、中修工程、水毁工程、班房建设、养护机械配置、附属设施和相关安全标志等专项资金使用计划,报市交通局审批后实施;监督检查农村公路年度养护计划执行和养护质量情况,每季度检查一次,并进行不定期抽查,根据抽查结果奖优罚劣;指导、监督县(市、区)地方公路管理站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组织全市农村公路年度劳动竞赛考评及全市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道班工人等定期进行知识更新或技能提升培训。

(三)县(市、区)政府为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或分管交通工作的县领导为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人,交通局具体负责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地方公路管理站负责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四)县(市、区)交通局负责组织实施本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筹集和管理本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指导县地方公路管理站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自行筹集解决支付小型水毁工程修复费用,并具体负责大、中型公路水毁预防及修复工程的勘测设计、报批、施工、验收等组织实施工作。

(五)县(市、区)地方公路管理站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按高效率、低成本、易管理的原则布设县道大道班进行县道管理和养护;按每个乡镇组建一个乡镇公路养护中心、每5-6公里配1名养护工人的原则对乡、村道公路进行管理和养护;拟订本县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复要求组织实施;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组织本县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检查监督县道道班、乡镇公路养护中心公路养护计划执行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按检查结果逐月支付养护资金;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会同规划、国土、公安、交通执法等部门负责本县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的保护工作;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农村公路交通中断或严重损坏时,会同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制定抢通方案,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保障车辆安全通行。

(六)乡镇政府应建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的相关工作,并配备不少于1名专职(兼职)人员。负责收集乡、村道公路及相关情况资料,为制定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提供依据;筹集农村公路镇级及以下养护配套资金,并交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专款专用;协助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做好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配套设施完善和公路改造、危桥加固、危险路段的整治和安保工程等专项资金筹措和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协助路政管理部门对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提供乡镇公路养护中心建设用地,及农村公路养护的取料和堆放场地;配合上级交通管理部门及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做好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协调处理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监督本乡镇农村公路的养护情况,并及时向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反映地方诉求及相关情况;负责与公路沿线受益村委会组织村民投资投劳及时抢通水毁阻断线路。

(七)沿线村委会要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路产路权保护及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及时向镇政府或县交通局报告侵占、损坏公路路产路权行为;做好组织村民抢修农村水毁公路的具体工作;大力支持农村公路养护需要的用地及征地拆迁工作,积极发动村民捐地及无偿清拆。

(八)县道养护由县道道班负责,乡、村道农村公路养护由乡镇公路养护中心负责。乡镇公路养护中心的设置要达到有道班房、有养护专职人员、有养护经费、有养护机械工具、有养护工作制度。各地可根据实际对村道养护管理职责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须将调整方案报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备案。

县道道班、乡镇公路养护中心的主要职责及工作要求由市交通局负责制定并颁布实施。

三、养护资金的筹措及管理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与管理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

(一)养护资金来源。〖Ht〗省交通厅下达的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市、县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本市“费改税”统筹资金;社会团体、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集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上级财政对特殊困难地区,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其他资金。

(二)养护资金安排。

1、省补助资金的安排主要是:

(1)正常养护补助费(包括工人工资、养护小修费、机械维修费、油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每年县道按5500元/公里,乡道按1500元/公里、村道按500元/公里标准由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逐月拨付至县地方公路管理站专户。

(2)省补助资金除安排正常养护补助费外,其余预留作大、中修以及危桥危路的专项改造、水毁公路的抢修和其他灾害情况的应急支出以及按省规定的标准安排市级公路部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预留资金由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编制建议计划,报市交通局批准后使用,并报省交通厅备案。

2、市每年安排不少于500元/公里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由市交通局根据全市农村公路养护情况及时拨付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单位。

3、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元/公里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由县交通局根据全县农村公路养护情况及时拨付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单位。

4、县交通局对财政返还的“费改税”统筹资金要确保80%以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包括大、中修以及危桥危路专项改造、水毁公路抢修等应急支出)。其中每年安排县、乡道直接养护费不少于2000元/公里,村道不少于1000元/公里。

5、乡镇政府每年安排适当资金给乡镇公路养护中心作为道路正常养护费。

社团组织、企业、个人的捐助及其他资金由镇、村收集后交县地方公路管理站实行专户管理,资金使用列入农村公路养护年度预算计划,专款专用。

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监督管理,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养护资金。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接受财政、审计和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工作要求

(一)逐步实现管理养护分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1、进一步理顺农村公路隶属关系。将市公路局管理养护的农村公路,交由市交通局管理养护;将市交通局管理养护的国、省道交由市公路局管理养护。原则上双方只移交线路和原管养该线路的道班房及附属设施,建设债务、养护人员等不作移交。移交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

2、逐步实行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分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技术力量和养护设备,符合公路养护相关规定的企业、单位、个人参与农村公路养护。

3、农村公路养护的从业单位及个人有义务承担农村公路抢险应急任务,自觉服从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调度和指挥,并相应获得合理报酬。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与使用

一、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

(一)河南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的变迁

第一个阶段(2007年以前),以摩托车、拖拉机养路费资金作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主要来源,从资金级别上来说,摩托车和拖拉机养路费都属于省辖市财政的预算外资金。

第二阶段(2007年至201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文件精神于2006年11月印发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实施方案》),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来源进行了重新规定,省级财政从每年的汽车养路费中拿出一定资金,按照每年每公里县道7000元,乡道3500元,村道1000元的标准对已硬化路面进行补助。

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1月1日出台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养路费变为燃油税实质上只是国家对资金的筹措渠道进行了更为合理的调整,资金来源并未拓宽。河南省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省补助资金依然按照2006年《实施方案》的补助标准切块下达。

第三个阶段(2011年以来),2010年7月30日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条例》在2007年养护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对省、市养护资金配套标准从以前的每公里定补变为与各级财政同级预算收入挂钩:省本级按照不低于本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百分之一的比例筹集,省辖市按照不低于市本级本年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百分之一点五的比例筹集。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地方财力的增长,逐年加大资金投入。这一变化实质上改变了以往养护资金按照征收数额的多寡进行筹集的模式(燃油税的分配标准实际主要参考的还是征收体制下的实际征收数及相关比例)。将养护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了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将养护资金筹措数量与建设里程挂钩,变为与财政预算收入挂钩,实质上加大了资金的筹措力度。

(二)南阳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地方配套部分的构成

南阳市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下辖10县两区1个县级市,2004年以前全市农村公路硬化里程共计公里,随后经过近四年的集中建设,全市农村公路截至2007年底总硬化里程已达16571.8公里,其中:县乡道3359.2公里,村道13212.6公里。结合河南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的变迁,南阳市市、县两级的配套资金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

1、市级配套资金

自2007年以来市财政按照《南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每年从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不低于12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大中修专项资金,并随着农村公路硬化里程的增加和财力情况增加投入,来满足农村公路养护的需要。截至2011年市级预算内配套已增长到1700万元,加上其他来源资金,预计2011年市级配套资金将达到2300万元。

2、县级财政配套资金

主要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2007年南阳市出台《实施方案》中规定县级财政每年按照县道每公里3500元,乡道每公里2000元,村道每公里1000元的标准筹措养护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落实到位,水毁工程资金由县财政另行安排。2011年全市县级财政年度配套总数已达到2827.7万元。

由于河南省2010年出台的《条例》中,没有对县财政配套比例进行明确规定,仅要求纳入预算逐年增长,造成个别县区试图减少南阳市财政局和交通局每年确定的配套基数,这一疏忽在随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下发的《关于落实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有关规定的通知》中得到弥补“县区财政政府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入县(市、区)本级年度财政预算,其标准不得低于省辖市(市、区)政府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中已明确的标准”。

3、乡财政配套资金

在这方面南阳市虽未出台统一的规定,但已有相当一部分县区的乡镇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配套,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以弥补县财政配套资金的不足。

(三)总结南阳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方面的主要做法:

1、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

2010年《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公路的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农村公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工作”。只有唤醒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意识,才能够促使农村公路“建、管、养”的健康发展。

2、加强筹资制度的建设,重视长远效益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是一项长远的工作,仅依靠交通部门每年在各级领导和财政部门之间奔走呼吁,即使争取到再多的资金也只是临时的。只有用制度的形式明确资金筹措标准和来源,才能够确保养护工作持久的进行下去,最大程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提高社会化效益。2007年出台的《南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将市、县两级配套资金的数量和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2008年起南阳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每年都根据全市农村公路列养里程和增长情况,结合《南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县财政应配套标准,测算出各县年度安排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的基数,以文件形式在各县制定年度预算之前予以下发,进一步确保了县及配套的足额到位。

3、采取奖罚分明的考评制度

自2007年开始,南阳市人民政府组织了一年一届的农村公路“通达杯”竞赛,该竞赛半年进行一次,年终总结表彰,对各县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评,考评结果向社会进行公示,并与县区政府的年度工作考评挂钩。竞赛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县财政是否按照年初市财局市交通局要求的配套基数,将养护资金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进行拨付。

4、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

以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贯彻执行情况为契机,加大对县财政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的检查力度。

二、资金的使用方面

南阳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8年以前),基本沿用摩托车、拖拉机养路费收支计划的形式,对养护资金的使用进行规定。在这一阶段,由于养路费资金数量每年都因征收情况存在变化,以及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公用经费分割不清,造成养护工程的计划比较笼统,实施起来弹性较大。

第二阶段(2008年―2009年),根据《南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规定,南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每年都根据省、市养护资金总量、各县区管养里程,公路损坏程度的实地勘察结果和上年度养护工程目标完成情况,编制农村公路省、市补助资金建议计划,报南阳市交通运输局审批后实施。该计划是从农村公路的养护需要出发,主要包括:中修工程、养护中心站建设、养护机械购置、安保工程和预备费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阶段(2009年以后),该阶段在稳定保持第二阶段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对县乡财政配套的日常养护资金进行规范管理。在首个养护大中修使用计划刚满一年之际,南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迅速总结经验和不足,将养护资金使用原则从以前的“撒胡椒面”,逐步向“以点带面”发展,创建了一批文明示范路和养护示范乡镇;并出台了《养护大中修资金拨付规程》、《大中修工程开、竣工验收制度》和不定期暗访巡查制度。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近年来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和道路改造,农村公路的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增加,为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便捷的条件。但由于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差异大,其养护管理刚刚起步,普遍存在着农村公路管理缺位、养护补助资金标准低地方配套资金到位难、水毁资金缺口大、技术等级较低、防护工程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如何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已成为一项重要议事议程。

2目前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总体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差异较大

受经济发展影响,农村公路地域差异较大,加之长期养护管理“缺位”,导致农村公路基础薄弱,总体路况较差。目前,农村公路等级普遍较低,一般为准四级或等外公路。特别是大部分桥梁是由民间桥梁经过改造而再利用,病危桥梁较多,而且道路安全设施、标志标线也不齐全。

2.2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责任难落实

我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中对县、乡、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主体作了明确规定,但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现象仍普遍存在。许多地方政府,由于乡村道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部分乡镇片面地认为,乡村道路养管就是交通部门、公路部门的工作,没有把乡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纳入正常的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畴。因此,尽管从法律角度来说,县道各县(区)交通局及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乡村道养护责任归属乡镇、行政村,但往往因经费无着落或很低,乡镇基本上不管。

2.3养护资金严重不足,致使正常养护无法维持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管理部门重视公路建设投入,却忽视养护管理投入,导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费无法足额到位,从而养护管理工作也就无法贯彻下去;村道失养、弃养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农村费税改革后,财政支付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太少,因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得不到有力保障。

2.4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农村公路养管长效机制

由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而无法建立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尤其是县、乡、村三级养管体系未真正建立,缺乏农村公路养管长效机制,导致固定的管养机构缺失、无专业养护人员,从技术设备到管理体制都无法承担农村公路管养任务。

3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广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的突破。

3.1建立以县为主的管养体制和运行机制

①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应遵循统筹规划,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镇)村配合,依法管理,保障畅通的原则。必须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包括县级、乡级)要成立管养机构并将农村公路的管理纳入管理工作的范畴。认真履行上级政府制定的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责任到人。

②建立稳定、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渠道。各乡镇及村组织都应遵循“县乡自筹、省市补助”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积极组织筹措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配套资金,建立起以财政投入和其他资金相结合的多渠道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配套资金筹措机制,并进一步完善资金的保障体系。

③需要实行管养分离,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从而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从实践经验来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可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养护”的管养运行机制,从而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承包人实干”的四级农村公路管养保证体系,并切实推行招标养护、委托养护、合同养护、承包养护等模式,促使养护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发展。

④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长效机制。养护工作监督考核需要可靠的制度依据,要进一步修改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标准和管理办法。县(区)政府有必要把农村公路养护纳入乡镇年度考核的内容,从而督促乡(镇)政府要建立对村的养护管理考核机制,并建立养护经费拨付激励机制,以确保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

3.2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养护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农村公路管养的多方参与已成为突出的特点。根据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不同,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分段承包养护、专业养路队养护。笔者认为要坚持走专业管理和乡村基础管理相结合、专业养护和乡村养护相结合的新路子,充分发挥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与村级组织等基层单位的作用。其中分段承包养护是目前笔者推荐的农村公路养护使用的一种主要方式。主要是县道由区交通管理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加大养护机械化进程,逐步实现县道养护市场化、专业化、机械化,乡村道路由地方政府与养路队或行政村签定养护管理合同,由行政村统一管理、养路队对重要农村公路实施养护。该方式的优点是具备一定的养护机械和相对固定的人员,道路养护质量较高,基本能够完成除大中修外的农村公路和桥涵的养护工程。

3.3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的组织形式

①要积极探索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组织形式。从实际操作来看,一般是由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确定的,然后通过招标、议标等市场化运作方式,选择有相应养护资质的单位实施。笔者认为,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和县道日常养护可由各县(区)交通局负责。对于由自然条件原因而难以通过市场运作方式选择养护单位的乡道、村道公路,可以发挥乡级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委托、个人分段承包等多样化的养护方式;同时,鼓励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捆绑招标,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定具备资质条件的公路养护公司,充分发挥专业管理、施工、监理队伍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的作用。鼓励通过竞争方式,将油路挖补和水泥路修补等小型养护工程捆绑承包给专业化养护队伍,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

②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后,要切实加强对新体制的研究,以有效地指导工作。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日常养护管理、桥梁隧道管理和养护市场化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树立“因地制宜、大胆试验”的指导思想,指导总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模式。要结合实际加快对乡、村道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研究,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组织的积极性,提高其在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作用。对各地探索的“分管分养、统管分养、乡管乡养、乡管村养、乡管民养、乡管市场养”的模式加以总结提升,建立符合各县(区)实际的管养模式。

3、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为契机,以创建管理养护示范乡镇和文明示范路,以点带面、以奖代补等形式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需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与突破,这也是值得每一位农村公路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选题。

参考文献:

[1]周旭.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新方向[J].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6,29,(1).

[2]丁惠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新思维[J].山西交通科技,2008,(3).

[3]赵宝平.我国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措施综述[J].交通标准化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农村公路养护是社会进步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效果,应当加强养护资金管理,在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建立规范的养护机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性,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原则

一是资金筹措原则,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作为农村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以公共财政保障正常养护属必要之举。二是资金使用原则,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统筹安排、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强化监督。

2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来源仍相对单一

从现实情况看,能够及时到位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只有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的养护工程资金。省政府虽然明确县级政府应按每公里不少于1000元的标准配套安排乡道和村道的日常养护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地方政府受财力有限的制约,能够落实到位的不多;绝大部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在近几年通村公路建设中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再安排养护资金。因此,政策规定的“多渠道筹集”目前仍表现为交通部门单一渠道筹集。

2.2燃油税改革的实施影响着养护资金投入

随着车辆的增加,各级公路所承担的运力对公路损害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国省干线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在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撤除后,其养护投入必须加大,在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可能被削减。在这种预算管理体制下,地方财政通过除燃油税以外的预算资金安排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数额也存在减少的可能。

2.3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缺乏资金来源

现行政策只是明确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工程性养护的资金来源,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治理超限超载等专项工作,没有明确资金来源。国省干线公路路政管理人员的力度难以延伸到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使路政管理成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3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有效策略

3.1稳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

为促进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主要来源,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机制,结合当前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投入情况优化资金投入机制,合理安排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安保工程等专项资金,为农村公路的安全通行奠定可靠的基础。与此同时,应当严格落实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措施,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落实到关键环节,切实保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优化利用。上级相关部门应当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到财政预算体系中,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特殊情况下,可以将工程性养护计划于地方程度日常养护资金到位情况相协调,此种情况下,一旦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落实存在难度,应当及时对养护工程项目计划进行调整,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3.2优化养护工程计划管理方式和养护资金预算管理模式

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过程中,为实现养护资金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应当结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明确各岗位职责,积极优化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管理方式,调整养护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有效性。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预算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以县级交通中国部门为主体的单一管理方式,以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预算的编制、上报和执行等工作,依据预算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预算进行审核和批复,依据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编制资金预算,获得批准后执行。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程度上体现了预算管理的一体化,有效提高了农村公路资金管理的积极性和可靠性,但也存在一定不足,一旦燃油税资金总量难以满足养护需求,极易出现有计划、无预算的情况,严重影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二是以省级、县级交通中国部门分级预算的混合管理方式。由于升级交通主管部门掌握着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的确定权,在充分衡量地方财政对养护资金的安排情况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资金纳入到省级部门预算中,日常养护资金纳入到县级部门预算中,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级预算管理模式得以形成。以省级、县级交通中国部门分级预算的混合管理方式有助于省级交通中国部门实现资金的统筹安排,实现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的传达、养护资金预算编制以及养护计划的执行等实现协调发展,但其与地方事权存在不匹配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效果。

尽管农村公路养护预算管理模式分别存在利与弊,但就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相关政策以及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来看,应当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积极调整养护计划于管理方式,优化资金预算管理模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3.3提高养护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性

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过程中,应当结合养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养护资金的规范化使用和管理,依据《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将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合理分类,结合不同类型选取合理的养护资金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养护资金使用和管理计划,平衡资金缺口矛盾,规范资金拨付方式和财务部门的审核流程,提高养护资金管理的有效性。

严格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和交通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单设会计科目核算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准确反映资金的收支和结余情况。资金使用单位对养护项目费用的支出应附相关责任人签字的结算单或养护项目考核表等相关资料,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当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确保各项支出手续齐全、依据合法。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年度审计制度,加强对资金管理单位和各级资金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3.4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为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效率,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透明化和公开化,落实监管责任,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改善农村公路路况水平,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公路养护过程中,应当结合农村公路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到标准统计范围内,建立长效养护机制,在农村公路相交处设置公路养护示意牌,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提高社会监督效力,进一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科学化管理。

3.5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农民参与

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过程中,政府部分应当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宣传教育,深化农民对农村公路养护重要性的认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公路养护中,充分发挥自身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效果,实现养护资金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真正做到路为民作用,实现农民的利益诉求,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是当前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旦资金来源不足、管理效率低下,会严重影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效果。因此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建立一支现代化的资金管理队伍,加强规范化、专业化管理,实现专款专用,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利用效率,推进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英姿.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探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6(3).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8

全国农村公路工作座谈会是继20*年国家发改委与交通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之后,两部委联合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也是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两部委就做好农村公路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大局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多年来,各级发展改革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交通工作,特别是农村公路工作,形成了两部门齐抓共管、密切合作的良好局面,为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交通部和全国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发展改革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天来,与会代表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张晓强副主任从提高农村公路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三个方面作了重要讲话,大家现场考察了*省*市和*市的农村公路,实地察看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显著成果,亲身感受了农村公路服务“三农”的实际成效。今天上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对如何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工作,大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从会议实际效果看,这既是一次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经验交流会,也是一次研究农村公路发展问题的讨论会,更是一次推动新时期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员会。会议内容充实,主题突出,富有成效,开得很好。

下面,结合大家讨论情况,我讲四点意见:

一、农村公路建设的主要成绩

20*年交通部党组贯彻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发展改革与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直接参与下,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从20*年到今年9月份,全社会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858亿元,建成农村公路46.3万公里。其中,通畅工程(西部县际、中部通乡、东部通村公路)三年滚动计划中央资金500亿元已经下达完毕,总规模17.25万公里,总投资1432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1155亿元,占总投资的80.6%,累计建成沥青(水泥)公路10万公里,占总规模的58%。通达工程交通部三年下达计划规模25.7万公里,计划投资563亿元,其中车购税投资172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46亿元,占计划投资的79%,建成农村公路13.7万公里,占计划规模的53.3%。西部地区由于国家给予了倾斜政策,农村公路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农村交通面貌得到明显改观,2002年以来已建成县际公路4.3万公里,181个乡和9162个村通了公路。今年1—9月份,农村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801亿元,建成公路11.1万公里。预计到年底,将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部分有条件的市县可以提前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可以说,两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之巨、规模之大、通车里程增长之快前所未有。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以下五个显著特点:

1、制定了农村公路发展规划。今年初,国务院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这是指导2020年前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的总体蓝图。在国家规划指导下,各地制定出台了本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江苏省编制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计划用五年时间,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河北省印发了《农村公路发展目标及实施意见》,明确至2007年,全省基本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福建、青海、重庆、新疆等省(市、区)政府也已批复了本地区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制定,为农村公路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2、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村公路是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分层负责”的工作方针,充分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安徽省政府200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对农村公路目标、规划、资金筹集、建设和养护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吉林省政府颁布了《乡道管理办法》。山东、江苏、青海等省政府也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有关规定。由政府挂帅,各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农村公路建设的合力,是做好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力保障。

3、推广了多标准建设农村公路的好经验。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理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建设标准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在这方面,各地创造了很多符合当地实际的实用路面型式。云南的半整齐和整齐石块弹石路面,*的砼预制块路面、手摆片石路面、行车道混凝土中间砂石的混合型路面,吉林、河南、黑龙江的砖铺路面,四川的通村通社石板路面,内蒙古的小油路,贵州、新疆的泥结碎石路面,重庆利用工业废渣铺筑的路面,都体现了就地取材、节约资源的要求。江苏、甘肃、贵州、青海等省(区)还制订了地方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这些实践,为科学把握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提供了有益借鉴。

4、调动了农民群众的修路积极性。农民群众既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又是农村公路建设的主力军。从各地情况看,凡是群众积极性高、参与度高的地方,农村公路就发展的快、建设的好。重庆开县麻柳乡推行民主决策,实行“一事一议”,总结出“八步工作法”,在三年时间里,发挥群众力量,在大山沟里修出了306公里的农村公路。四川巴中通过“两会一表”(即乡人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表),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使“修路困难一时、不修路困难一世”的观念深入人心,创造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肯定。

5、探索了适合农村公路发展的养护模式。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发挥投资效益,保持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陕西省颁布了《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养护责任主体和养护资金筹集。*省编制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省、市两级给予养护补助,把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管理。贵州省湄潭县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财政资金专户,推行“三制”、“五定”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公布奖惩措施,提高了养护水平,增强了抗灾能力。

这次会议在*省召开,也带有现场会性质。*省从统筹城乡、兴农富民的大局出发,把农村公路建设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把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与发扬老区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欠发达地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新路子。2002年以来,建成农村公路近6万公里,9000余个建制村通了水泥(沥青)路,农村公路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省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总结的4条主要经验,即:大力弘扬老区人民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资金不足精神补、水泥不足石头补、机械不足力气补的大无畏气概,赋予“太行精神”新的内涵;坚持政府推动、政策调动、典型带动、舆论发动的“四轮驱动”,施行了省长、市长、县长、乡长“四长”攻坚责任制;发挥政府、群众、行业、社会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农民主动修、村与村之间比着修的良好局面;坚持因地制宜,提出了适合农村实际、农民需要的路面结构和标准,较好解决了农民负担以及生态建设等诸多矛盾。这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推广。

尽管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建设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加强,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农村公路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一是建设管理职责落实不够。一些地方存在“等、靠、要”思想,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不够,导致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职责“缺位”,影响了农村公路健康发展。二是对保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重视不够。在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情况下,个别地方出现了强行摊派、乱集资、降低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情况,甚至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征地拆迁款。三是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农村公路建设落实不够。一些地方没有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标准的关系,不顾本地经济和自然条件,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不能合理地把握标准。四是建设管理的规范化不够。有的地方规章制度还不够落实,建设项目申报不规范,审批环节多,随意变更实施项目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虽不是主流,或者说是发展中的问题,但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全局,阻碍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二、正确把握农村公路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五”计划,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求“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地区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农村公路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切实加快农村公路的发展。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对农村公路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既包括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包括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公路在农村公共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没有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完整体现。以往我们重视“三农”问题,更多地是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而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视角重视不够。从经济视角,多看重的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而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重视不够,造成了城乡差距扩大、社会公共财力分配不合理。长此以往,将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我们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各项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路不论是对经济建设,还是对社会公共事业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前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实践也一再证明,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能够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加快城乡融合,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公路通了,信息灵了,脑瓜活了,收入多了,讲文明了”是许多农民群众在农村公路通车后的切身感受。公路通畅的地方,干部群众长精神、想发展、谋发展,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其次,近年来农村公路的发展实践,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会议的讨论和交流以及发展的数据看,我们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确取得许多好的经验,这些经验的总结与提炼,使我们的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农村公路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这是我们工作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正是因为有了清晰的思路,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也使我们做好农村公路工作有了较突出的优势。因此,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新要求,使之成为我们新的工作动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农村公路发展。

第三,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多。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农村公路建设十分关心。总书记在各地视察工作时,多次询问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总理在今年4月份乘车考察四川巴中时,深有体会地说,“巴中三县一区,通江是最贫穷的地方。通江缺什么?第一是交通”。各级领导的关心,农民兄弟的殷切期盼,既是对农村公路建设的亲切关怀,也是对我们的巨大鞭策。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如安徽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讲过这样一句生动形象的话“农村路越修越远,干群关系越来越近”,农村公路建设已经真正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这是我们做好农村公路工作最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三是国务院《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各地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作出的政策规定,为农村公路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制度和体制保障,这是农村公路发展的可靠保证。

第四,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压力也很大。

经过两年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总体还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全国还有167个乡、49339个行政村不通公路。农村公路资金来源少,建设养护资金匮乏;路网技术水平较低,抗灾能力弱;基层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还很突出;节约土地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建设管理能力的差距,都给我们形成了不小的工作压力。我们既要正视眼前的困难,更要把握难得的机遇,统一思想,加大力度,修好农村路,管好农村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加快农村公路发展的主要措施

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到2010年,东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中部地区80%以上的行政村,西部地区90%以上的乡镇,要通沥青(水泥)路。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工程质量、建设规模与建设标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在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导,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出行的实际需求出发,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和国土资源开发等要素,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有序发展。既要尽力而为,最大限度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又要量力而行,保持适度的建设规模。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交通主管部门既要把好建设的审查关,做到科学管理,规范运行,又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结合农村公路特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坚持实事求是,合理把握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在年初国务院审查《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时,总理明确要求,“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路尽可能多标准”。从实际需求看,农村公路不在宽而在通,等级不在高而在适用。为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去年交通部印发了《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今年组织编制了农村公路技术标准。各地要按照“因地制宜、先通后畅、分步实施、逐步提高”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避免脱离实际的高标准、高指标,绝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地质条件,实行区别对待。东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流量大,标准高一点,可以一步到位;中西部经济条件差、交通流量小的地区和一些东部山区,标准可以低一些,采用块石路、弹石路、砖石路、砂石路等多种路面形式。对交通流量不会明显增加的改建路段,路基可维持原来宽度,以节约投资,避免浪费。

当前,要特别重视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今年汛期以来,各地普遍持续降雨,一些地区农村公路水毁严重,甚至出现大段路基路面冲毁。造成水毁严重的原因很复杂,有洪水超过农村公路桥涵的设计洪水频率的客观原因,也与一些地方不注重环境保护,造成桥涵淤塞、泄洪受阻有关。但部分农村公路桥梁设计不合理,设计深度不足,缺少必要的、合理的导流和防护工程,也是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中,各地要特别注重农村公路建设的系统性,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灾害对农村公路的影响,完善路基、边坡、桥涵的防护排水设施,切实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确保农村公路投资效益。

(三)坚持尊重民意,维护好农民群众切身利益。

农村公路建设的出发点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加快建设与维护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做到“六要六不要”。一要鼓励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不要修农民不需要、不愿意修的路;二要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不要向农民强行集资、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三要做到公开、透明,依法征地拆迁,不要随意降低补偿标准和拖欠征地拆迁费用;四要合理设计公路线形,尽可能避让民宅、保护农田,不要动辄征用农民宅基地和耕地;五要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使用当地农民工,增加当地百姓收入,不要一味调用外地民工,增加建设成本;六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利用已有的土源和料场,不要乱采乱挖,破坏自然环境。

(四)坚持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建设与养护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管理。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对现有投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在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的投资政策,对中西部地区,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重点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但是,中央投入的增加,不能代替地方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事权和责任。各地政府要完善农村公路筹资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落实配套资金。在项目安排上,对积极性高且地方资金落实的,可以优先安排;对积极性不高或认识不到位的,不搞“一刀切”,可少安排或暂缓安排项目;中央和省级政府安排的农村公路补资金,可以采取先预拨,待工程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的办法。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要按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中央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资金,应全额用于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工程款的支付。地方筹集的建设资金要按时到位,满足工程需要。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资金的使用,应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定期进行公示,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我在此重申,凡中央补助资金的项目,如有提供虚假情况,套取投资补助,同一项目重复申报或擅自变更项目、降低技术标准的,一经查实,将会给予相应的严肃处理。

(五)坚持质量第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不高,但质量要求绝不能降低。各级交通部门一定要切实履行行业管理职责,高度重视工程质量,落实质量责任制,研究建立适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的质量监督新机制。既要发挥交通主管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也要发动农民群众参与质量监督工作。要研究建立适合农村公路特点、提高工程耐久性的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要突出主体工程内在质量,重视排水、防护工程的质量。要在施工现场设立明示主要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告示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部也将很快把专门制定的农村公路建设科教片下发各地,用以直接指导一线人员科学施工,提高质量。总之,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千方百计保证工程质量,让农民兄弟走上放心路,致富路。

(六)坚持创新理念,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

农村公路建设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这不仅是贯彻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公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前不久,交通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山区公路建设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了20条具体要求。农村公路建设也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牢固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思想,施工中要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努力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公路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同时,要把保护耕地、节约用地放在重要位置,落实国家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切实贯彻交通部提出的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26条意见,充分利用老路,多用荒地废地,尽量避免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做到最小限度地占用耕地、最大程度地节约土地。

(七)坚持预防为主,建设廉洁工程。

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廉政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廉政,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交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工作的意见》的各项要求,结合农村公路建设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特别要注意推行民主决策,公开项目计划和资金管理,实行阳光操作。要实行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通过扎实仔细的工作,使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所有人员思想上受教育、行动上更自觉,建设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廉洁工程。

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几点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是继《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后,国务院作出的加强农村公路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国办文件,全面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晓强副主任在昨天的大会上已作了详细部署,我再补充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公路是全国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路网中70%以上是农村公路。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原有的群众性、非专业养护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农村公路发展的要求。完善现有农村公路管养体制,缓解农村公路快速发展所造成的突出矛盾,逐步实现农村公路正常化、规范化养护,已经成为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实现交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领会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改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象抓农村公路建设一样抓好抓实,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民兄弟更加久远地享受到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为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二)准确把握国办文件的精神实质。

国办印发的改革方案共五个部分,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落实责任,保障投入,健全机制,平稳推进”十六个字。

一是落实责任。方案规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这主要是针对当前乡级政府和村委会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设备等都无力承担大规模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任务,客观上造成大量乡村公路养护缺位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省、地(市)、乡级政府,以及村委会,不再承担责任。方案中还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对有关地方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养护农村公路的具体职责作出规定;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要积极投入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这些规定,明确表明省、地(市)、县、乡四级地方人民政府都有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对此,必须全面理解,不能简单的把责任推给县级政府。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明确各方责任,上下协力,共同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并在资金、体制、技术等各方面为县级人民政府承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创造条件。

二是保障投入。方案规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来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路养路费,包括全部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以及部分汽车养路费;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资金。同时,方案规定,汽车养路费应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程;地方财政资金用于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这些规定,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两个来源渠道,清晰界定了两种资金的不同用途。尤其是要求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增加财政资金的规定,开辟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新渠道,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体现了国务院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另外,方案中还规定:公路养路费总收入用于公路养护的资金比例不低于80%,汽车养路费用于县道、乡道、村道的资金标准分别不低于每年每公里7000元、3500元和1000元。之所以这样定,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坚持建养并重,从资金政策上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前一阶段,一些地方为了缓解公路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把公路养路费中的相当比例(最高的达到60%)用于公路新改建,导致公路养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路网整体服务水平下降,社会各界反响强烈。这次在方案制订过程中,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一致认为:公路养路费应当首先保证公路养护支出,不能以牺牲养护来保建设。特别是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如果养护不到位,路面坑槽密布,危桥得不到改造,安全防护设施不能及时维修,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有效保障。为此,在综合考虑养护现状、公路建设需求的基础上,为从源头上解决以建代养甚至只建不养的突出矛盾,方案中提出了养路费用于公路养护的比例不低于80%的规定。二是坚持先干线后路网,同时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鉴于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高、交通量大,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在安排汽车养路费支出时,应当优先保证国省干线公路所需。经过综合平衡测算,提出了汽车养路费用于县、乡、村道的资金标准。按此标准测算,全国每年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汽车养路费约为80亿元。除、青海个别省份存在难度外,其他省份基本都可操作。这种安排,也充分体现了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

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养护资金需求巨大,方案规定的两种渠道必须同时落实,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解决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匮乏的突出矛盾。各地应当准确理解,正确把握,既要保证养路费的支出比例,又要切实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健全机制。方案中提出要实行管养分离,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利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路养护新机制,是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办文件明确提出了这一发展方向。但这项改革涉及到社会稳定,涉及到国家宏观政策的配套和完善,是一项较为艰巨的改革任务。为此,方案中强调,一是要逐步推进、分类实施。首先从公路大中修工程改革入手,要求所有等级公路的大中修等养护工程向社会开放,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作业单位。二是允许多种方式并举,对一时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以及简单的日常养护,可由管理单位组织沿线农民或已有的干线公路养护道班进行招标承包养护,不再新设专职养护队伍。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时,要从有利于提高公路养护质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出发,认真研究,科学把握。

四是平稳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牵涉面广、政策性强,为了保证改革平稳推进,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按照改革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各地一定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因地制宜,不求同一模式,不刮同一阵风,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三)切实抓好改革的实施工作。

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1、周密筹划,认真研究制订本辖区的改革实施方案。国办文件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公路技术状况等差别较大,实施过程中需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国办文件进行细化,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这次会后,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共同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抓紧向省级人民政府汇报,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建议,供省政府决策;二是要组织专门力量,提前做好调查摸底、资金测算等基础性工作,并着手研究制订本地区的实施方案,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三是对改革中涉及的资金筹措和管理、职责划分、机构调整等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2、落实责任,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解决农村公路管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主体,落实责任。要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各地要根据方案的规定,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合理划分村委会、乡政府、县政府及其设置的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权限,逐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路管养缺位的突出问题;二是充分发挥乡政府和村委会的积极性,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采用聘用、委托、承包等各种方式,合理配备乡政府和村委会中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人员和设施,把农村公路管养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关协调、监管、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水平。

3、统筹安排,积极筹措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是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这次会上,有的同志提出,公路养路费80%用于公路养护不合适,耽心影响公路建设。还有的同志认为,汽车养路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标准过高,会影响干线公路建设和养护。目前,我国正处在公路建设的高峰时期,各地面临着加快建设和加强养护管理的双重压力,资金缺口很大。提出这些想法,可以理解,也很正常的。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公路养路费是社会公众交纳的专项用于公路养护、技术改造和管理的国家规费,养好公路,为社会提供安全、畅通的通行条件,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在安排公路养路费使用时,必须统筹兼顾,首先保证必要的养护支出,同时也要按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安排公路建设的部分支出。

这次会后,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国办文件的要求,积极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工作。一是在省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及时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合理确定省、地(市)、县、乡四级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从制度上保证地方财政资金在农村公路养护上的投入;二是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领导的支持理解,在地方财力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也要统筹本级财政预算,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情况特殊的困难地区,要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在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必要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三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统筹建设和养护资金,在保证公路养护资金总量的基础上,落实汽车养路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投资;四是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沿线村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养路护路的积极性。同时,希望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在综合平衡政府年度投资计划时,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给予高度关注,保证农村公路养护支出,把国务院的要求落到实处。总之,要通过深化农村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渠道,实现农村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

4、建章立制,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标准。近年来,各省都出台了一些农村公路管理规章制度,但从总体上看,这些规定都侧重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而对养护管理工作,或过于原则不好操作,或没有相应规定。目前急需的制度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规章制度,需要明确农村公路的管理内容、责任主体、事权划分、管理手段、资金渠道、养护要求等;二是技术性的标准规范,包括养护质量标准、养护操作规程、检查评定方法等。明年部将组织人员制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指南》,以指导各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各地也应当根据国办文件的要求,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制度、技术规范、养护定额、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标准,努力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水平,使农村公路养护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

5、强化管理,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监管力度。农村公路是全国路网的重要基础,各级交通部门作为辖区内所有公路的主管部门,一定要发挥行业主导作用,将农村公路纳入路网的统一管理范畴。一些同志认为农村公路量大面广,管理难度大,交通部门不宜参与过多;还有一些同志觉得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县乡和村委会的事情,交通部门不应承担管理责任。这些想法是不正确的,不是一个负责任行业和负责任部门应有的态度。《公路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工作”。农村公路既然是公路网的一部分,显然应当纳入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范畴。这是交通部门的法定职责。为此,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强化管理措施,从计划安排、资金管理、工程发包、质量考核等环节入手,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领导和监督,定期检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逐步实现有路必养的工作目标。

6、依靠群众,加大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力度。当前,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执法人员配备不够,路政巡查的范围小、时效性差,无法及时发现路政案件,更谈不上处罚和纠正;二是执法难度大,各种侵占、损坏路产的行为难以制止。再加上治超以后,大量的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加剧了农村公路损坏的速度。路政管理薄弱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公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以这次国办文件出台为契机,加大路政管理工作力度,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一是要结合养护工作,采取聘请路政信息员、委托管理等方式,充分调动乡政府、村委会和沿线村民保护公路的积极性,逐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模式;二是制订和完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沿线群众爱路护路意识。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不仅是巩固多年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更是保证亿万农村居民出行条件的有效手段,还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以国办文件出台为契机,进一步统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全面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各项改革措施,为实现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公路作为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农村而言,公路设施的完善程度,严重的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所建设的公路工程在交付使用之后,需要有健全的养护机制作为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和行车的舒适性。养护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认识,提高管理能力,做好公路养护工作。

一、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不断推动,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公路在交付使用之后,往往得不到养护方面的重视,以至于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减,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大大降低,不仅没有为农村的发展起到显著地促进错误,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面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减缓了小康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刻不容缓。

在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附属工程以及安全标示、标牌不够完善。在工程交付使用之后,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或人为因素,附属工程以及安全标示、标牌将会有所缺失、破坏。

2.通车安全性大大降低。随着通车时间的推移,公路的稳定性能逐渐降低,由于长时间的行车却又没有进行适当的养护,从而造成了路面大面积破坏,严重的可能导致交通中断,车辆难以通行。

3.路面的开裂、出现大量缝隙。由于大量的超载运输,超出了路面结构层的承受能力,在超荷载承受的同时又受力不均匀,因此,大量的裂缝,凹陷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及时养护,这种现象将会愈演愈烈,最终使道路完全失去使用功能。

在农村公路养护这一环节,公路的养护资金不充足,责任制度不清晰等问题造成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困境。

在公路工程建设阶段,建设所需资金在大多数地区,都是按照当地人口进行筹集,在建设工程交付使用之后,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如果再进行资金筹集的时候非常困难。然而,在养护工作中,除了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的公路损害之外,还有大量的自然因素对公路造成的破坏:山体因暴雨塌方,发生泥石流等等,这些养护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才能保证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公路养护阶段,原本的养护体质随着改革的发展,农村道路的养护责任制度变得模糊,造成了养护责任落实不到位。这些都加大了养护工作的难度。因此,分析我国农村养护工作的困难之处,深入研究存在其中的相关问题,建立健全我国农村公里养护管理体质,已经刻不容缓。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1.深入研究养护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分析农村养护工作的困难之处

在农村养护工作管理中,首先要对开展养护工作时的困难之处进行分析。找出其中难点,统筹兼顾,全面把握,进行汇总。根据现实情况,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2.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完善养护工作中相关责任机制

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体制,和与之相对应奖罚分明的责任机制,在农村养护工作中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公路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农村养护管理体制,根据现实标准,进行公路养护评定准则的制丁。此外,还应落实责任机制。在这一点,可以逐级落实相关责任,明确各责任机构或者个人职责,确定机构或者个人养护范围,养护标准,并对养护工作参与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考核结果可以参照养护奖惩规定。对于公路管理主管部门,需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追责制度清晰明朗,做好统筹安排,合理调配的工作。

3.建立专业农村公路养护队伍,提高公路养护人员专业技能

农村养护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农村公路的养护不同与建设工程,在特定工期内建设完毕交付使用。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对农村公路所出现的病害进行保养、维护。因此,这要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建立出一支专业性能强,思想意识强的养护队伍,以满足开展公路养护工作的需要。养护管理人员通过组织讲座,培训,购买专业书籍等方式,做好业务上面的指导工作,加强对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充分发挥、调动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认真性,划分责任区域,严格落实奖惩办法,全面提高公路养护人员的思想意识。

4.采用合理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在工程建设阶段,建设资金来源方面,大部分地区群众都能够积极配合。然而,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以后,群众往往意识不到养护工作对于公路的重要性。因此,如果再向群众进行筹集比较困难,这也成为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难以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村公路养护人员在这一点,第一,要加强平时的宣传,增强群众的养护意识,使沿线群众意识到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第二,可以和交通执法部分联合起来,对一些超载车辆进行查处,逐渐的减少因为超载车辆而对公路本身所造成的伤害;第三,向县财政支出方面申请;第四,通过社会各界对公路养护的募捐,也是进行养护资金筹集的一种方式。总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需要利用各种合理的方法,灵活掌握,从各个渠道筹集养护资金。县公路管理有关部门必须做好资金使用监察工作,确保每一笔资金都有明确来源和流向,公开每一笔财务支出,进行阳光服务。

三、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建议

公路的沿线辐射范围广,生产生活发挥作用大,是我国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因此,公路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养护工作正是为了这一民心工程能够长久持续下去的保证。这就要求农村养护管理人员,全面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方式,清楚地认识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发发挥正确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总结篇10

第一章管理体制

第一条办法所称的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省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验收合格的乡道和村道。在本街道行政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街道办事处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贯彻执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法规政策,编制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和养护计划,筹集和安排街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街道办事处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全街道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路政管理工作;拟定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计划和日常养护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落实并实施;健全养护管理考核机制,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和养护工程、养护质量考核评定等相关工作,按月评定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并核定养护报酬;负责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村级公路养护质量;编制农村公路养护经费预算,足额筹措养护管理资金,明确辖区内村道的养护主体和主要责任。

(二)、制订养护与管理责任制,监督、检查、指导村民委员会做好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与各村签定目标责任书,并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三)、组织实施乡道、村道日常养护管理及大中修和水毁工程;

(四)、配合市公路管理机构做好县道的养护管理及大中修和水毁工程的政策处理与协调工作,对农村公路养护所需的取砂、取石、取土、取水等事项给予支持和协助;

(五)、配合市公路管理机构做好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及时协调处理侵占、损坏公路路产路权行为;

(六)、积极开展文明公路创建工作;

(七)、做好农村公路爱路护路宣传工作;

(八)、业务、技术接受市交通局的指导。

第四条村民委员会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负责组织本村村道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筹措村级公路养护资金,并按时足额上交街道财政;;

(二)、结合村规民约,制订村民护路公约;增强村民爱路护路意识;

(三)、配合市农村公路管理中心站、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开展对本村范围内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的保护。

(四)、督促好本村路段养护人员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定期巡查本村的养管路段,解决好属于本村民委员会职责范围的问题;配合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对养护承揽人员情况进行养护考勤督查考评,及时反馈意见,逐步提高养管水平;

(五)、业务、技术接受市交通局、街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的指导。

第五条街道和所属路段行政村配合支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供必需的环境保障,做好公路路产路权保护工作,筹措必要的养护资金的劳力投入。

第六条所属路段行政村村农村公路硬化、铺垫、路产、路权、绿化的保护由本村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二章资金筹措及管理

第七条街道农村公路资金管理由街道财政集中核算,统一建帐管理,养护工程费和日常养护费实行分户记帐,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挪用或改变其用途。

第八条街道农村公路共条,总长公里,涉及个村范围路段的养护任务,按照市政策性奖励补助、街道财政配套拨款和村级自筹分级负担的原则,筹措养护经费。

1、市政府政策性奖励补助年标准为:乡道、村道每公里元;

2、街道办事处财政配套拨款年标准为:每公里元;

3、相关行政村年筹资标准为:每公里自筹元。并要求于在年月日前足额上交街道财政所。(祥见:《街道农村公路养护相关村筹资一览表》)

第九条街道对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每季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心呈报工资报表及养护质量考核结果,帐务执行情况接受交通局主管部门的检查和审核。

第三章养护管理

第十条街道农村公路应保持路基稳定、路面平整、路肩整洁、排水畅通、构造物和沿线各类设施完好。加强农村公路桥梁、涵洞和不良地质路段的检查保养、维修与加固工作,使其经常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保证农村公路畅通。

第十一条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致使农村公路交通受阻、中断或者严重损坏时,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上报市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行。

第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分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是指农村公路的大修和中修工程;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市场化原则选择具有养农护资质的作业单位组织实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是指农村公路的小修、保洁、绿化管护、附属设施维护等。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街道应按照市公路养护中心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组织实施;乡道村道养护由街道统一管理养护。

第十三条街道农村公路实行分线路承揽公路养管的原则,将涉及村条路段的公路日常养护与管理工作实行责任承揽,并招标核定名养护管理人员,由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与其签订农村公路养管承揽合同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十四条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应结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特点,建立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时,应当遵守下列安全规定:

(一)在作业区间或施工路段两端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与警示标志,保障车辆通行的基本条件和安全,不得因养护作业而随意封道,中断交通。确因养护作业需要封道中断交通12个小时以上的,除紧急情况外,应提前日向社会公告;

(二)公路养护人员上路作业应穿着安全标志服,山区公路养护人员上路作业应戴安全帽;

(三)养护作业车辆、机械设备应设置明显的作业标志;

(四)养护作业完毕后,应及时清除遗留物;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养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六条乡道和村道的绿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有关规定执行;村道绿化应参照有关规定,因地制宜,自主实施。对已绿化的树木要严加管护,并明确树权,按照要求对行道树进行修剪,防治病虫害,冬季树干刷白,保障行道树正常生长。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砍伐公路绿化树木,确需更新砍伐的,应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街道办事处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料档案库;村民委员会和农村公路养护人员应做好报送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记录表,公路养护员养护质量考勤表,突发性事件报告等资料的统计上报工作。

第四章路政管理

第十八条本办法所称公路路政管理,是指为保障农村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依法保护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管理农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行政行为。

第十九条农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是指公路两侧边沟外缘向外一定距离内,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的范围。建筑控制区的具体范围: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

第二十条街道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坚持公路管理机构专业管理和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协助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及村民委员会要制定和完善村道路政管理的相关制度,保护路产路权,保障村道的完好、安全和畅通,并接受公路管理机构的监督与指导。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农村公路上及农村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或进行其他损坏、污染公路和影响公路畅通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街道新建农村公路附属设施的设置应由市公路建设项目业主负责,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坏、涂改或者擅自移动、拆除公路附属设施。

第二十三条农村公路标志、标线应保持清晰、醒目、准确、完好,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第二十四条街道农村公路出现坍塌、坑漕、水毁、隆起等损毁或交通标志等交通设施损毁、灭失的,街道办事处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及时修复。

第五章目标管理与考核

第二十五条:街道办事处对全街道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进行检查评定和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如下:(按100分制)

1、组织实施。建立养管机构,分管领导、养护管理人员到位、制度健全,年初签订责任书,并有组织地实施本村本路段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3分)

2、路基。路肩不积水,无高低路肩,表面整洁,无长草。(7分)

3、路面。路面平整,定期清扫,保持清洁,路拱饱满,无坑洞。(13分)

4、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畅通,边沟和涵洞经常疏通,无淤积,桥面无积水。(6分)

5、附属设施构造物。示警柱、公里牌,百米桩、标志牌、反光镜等设施完整、清洁、顺直、清晰;构造物完好。(5分)

6、路政管理。保障公路畅通,及时查处、举报占用、挖掘公路现象,制止建筑控制区违法建筑,保证标志齐全、醒目,公路接线规范。(30分)

7、突发性事件处理。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致使农村公路交通受阻、中断或者严重损坏时,应及时汇报并组织抢修,尽快恢复通行。(5分)

8、安保工作。公路防护设施设立、修复、刷新,临水临崖及危险地段巡查、防范、处治。(6分)

9、绿化工作。农村公路两旁绿化树木做到种植到位,补缺及时,日常护管到位,(6分)

10、文明示范公路创建。加大文明示范路创建力度,完成年度文明示范路创建计划,确保年底通过创建验收。(4分)

11、按街道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目标责任书要求配套资金足额到位,乡道、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15)

第二十六条街道办事处将农村公路养管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每月对养护人员养管路段的养护质量进行一次检查评分记录,每季度对村级养管路段进行一次检查评分记录,年终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计分参照《市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检查评定标准》、《年街道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目标责任制》、《街道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承揽合同》的要求,全年养护管理考核总分为100分。

(二)、村级考核综合得分90分以上(含)的村,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予以表彰奖励;因组织领导不力或失误,没按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养管要求养护管理不到位、工作没有尽责、造成公路失管损坏甚至影响交通的,街道办事处将发出通报,予以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严重的按有关规定给与行政处分,并取消年终先进评定资格。

(三)、养护员考核,定期巡查其养护管理路段的情况,对其养护质量每月进行一次考评,确定养护质量等级,发放相应的工资报酬。对养护人员未能按承揽合用履行职责,通过考核达不到养护标准要求的,扣减相应的工资报酬;对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的,养护管理不力,综合考核在75分以下的养护管理承揽人对其终止合同和解聘。

第六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