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十篇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十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2:45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1

【关键词】职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

职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汇总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两点,一是学习兴趣的问题,另外一当面则是教学方式的问题,无论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改善,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就会产生一种阻碍作用。文章通过对职高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职高计算机的学习方式

对于发展中的职业教育学校计算机资源还需进一步完善,职高的学生计算机学习主要是在计算机课上。计算机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学习上,教师应多让职高生进行课堂练习,在学习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另外,学校也应多开展与计算机相关的活动,比如知识竞答、软件设计、打字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职高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希望计算机在未来的发展道理上,朝着家用化、便捷化的方向迈进,在计算机人员的不断研究下,设计出更多方便人们生活的软件,比如利用互联网能够实现学校图书馆的座位预订、实现医院住院部的床位预订等,使计算机技术更好的为人们生活服务。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对于哪一门课程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提高方法就是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找到相关知识的运用途径,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找到成就高,从而激发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就职高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策略而言,首先要找出学生平时生活中所接触的有关计算机知识的事物,比如在对学生进行word表格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拿出一张班级课程表和班级的座位表进行展示,问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制作表格的方法,学生们就会对表格的制作方法产生困惑,然后教师再进行方法的传授,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表格的制作,当学生制作出表格之后,发现在即学有所成,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自然而然的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就会有所提高,这样学生就会一步一步的跟着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最后提高其教学的质量。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愉悦学生的身心。职高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设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音影、动漫烘托讲课主题,引入新课,或设置悬念,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直接切入新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变得主动,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职高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如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三、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学生拥有学习自

在长期以来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基本上都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听老师讲课,他们的思想得到了限制,思维也难以发展。由此可见,老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积极鼓励学生去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并且要时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他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彼此间共同发展。

当代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着主体地位,老师则起到了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所以说,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善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进而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会了去主动参与,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也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得到培养。

四、采取“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方法在当代教育时代应用广泛,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有更宽的知识面,让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多项思维能力。因此,职高的计算机老师要注重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时,老师设置任务要懂得循序渐进,注意分清任务的难度和层次,不要盲目的设置过多又繁重的任务,而导致学生完成不了,从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还要注重设置一些灵活性强的任务,并且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让他们学会去团结协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对学生的评价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学习时给予他们正确、合理的评价,激励他们去学习计算机。

五、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操作实践能力

俗话说:“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说,老师在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职高计算机是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每一部份知识时,老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去进行实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巩固已学知识。现在大多学生的都有眼高手低的特点,他们觉得学习的内容很容易,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但是到进行操作的时候却会出现各种错误,他们不能很好的将实践与课本理论知识紧密起来,所以就很难真正的吸收所学知识。

总结

对于职高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而言,其教学的内容就整个计算机技术而言比^肤浅,但是恰恰也是比较重要的,基础的教学就像敲门砖一样,只有学会了基础才有更高层次的进步,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普遍,所以对于其教学的方式也要不断的改革,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出有利的贡献。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2

关键词:计算思维;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0引言

计算思维指人们利用计算机科学的思维和有关概念,解决问题、理解人们行为、设计系统的一种思维。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伴而生。计算机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发现计算机技术给带来的不只是方便和快捷,还能切实解决问题。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实用性。大学把计算机基础课程纳入教学课程,希望通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授和计算机操作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为其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现状

1.1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电子信息的广泛渗透和发展,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人们工作具备的必要能力。学生面临就业时,计算机操作能力一个重要的考察标准,换言之,为了能够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带来了极大便捷,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互联网带来的不只是便利,还改善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1]。因此,掌握计算机技术不可或缺。教育部门认识到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计算基础课程教学中,颁布了相关课程标准和要求,并组织部分高等学校深入讨论、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发展和改革。

1.2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虽然计算机基础课程得到了多方面的重视,但是很多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学计划和目标只注重实践,忽略了学生具体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一定要围绕职业岗位需求,针对性培养。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多高校忽略了这一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是将教学内容和本校教材相结合,没有和具体的职业岗位相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不科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课程,知识比较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不仅繁杂,而且难以理解和掌握[2]。计算机基础课程强调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采用单纯的知识讲授的方法。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知识体系比较混乱,缺少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无法真正提高计算机操作实践的能力,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一定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2计算思维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学习模式中的实践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将计算机作为课程工具进行教学和学习。实际上,将计算思维融入教学过程才是最正确的教学模式。部分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证明,计算思维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优势。

2.1计算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处理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计算思维除了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外,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将计算思维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2计算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计算

计算思维的核心是找寻一种方法对某个问题建模,通过这种方式简化问题,解决问题[3]。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各有不同,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性教学。教师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进行适当的阶段性教学。针对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计算思维寻求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3计算思维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对策

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3.1优化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繁杂,不易掌握,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梳理和优化课程中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注重计算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意识。教师优化和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采用学生易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式。

3.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依靠课堂讲授无法取得良好效果,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分析基本理念、原理和技术时,一定要注重技术的运用。教师讲授知识时,一定要进行实践教学,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讲授核心知识理论和主要操作技术,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教学。网站会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站能够掌握知识和技术。此外,要经常上机练习,最好每周安排计算机实践课程,除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外,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3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已落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定要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切实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将计算思维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某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摸索和研究。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3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6-3786-03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如何精心设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该文认真分析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改进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建构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一门学科。

1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基础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修课程。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课讲授的基础知识不能及时被消化吸收,学生在上理论课时,只是单纯的听老师讲,看教师的演示过程,记忆不深刻。等到上机实践时就会忘了各个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不能灵活运用理论课所学知识,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课失去了的兴趣。学习效果差。

1.2忽略学生基础差异

因为中学阶段地域的差异、城乡的差异、经济的差异等使得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入学前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校新生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很不均匀,所以大学生入学时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造成了听课的起点不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没有基础的学生“吃不了”,导致老师在讲课时不容易把握进度。易挫伤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给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1.3教材内容滞后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材的内容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统编教材里的部分内容落后于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并与当前实际应用产生一定差距。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使用统一的教材,缺乏符合不同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有的和实践严重脱节,没有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缺乏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培养学生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欠缺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在本专业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陷入“学无致用”的困惑,学习的迁移能力差,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1.4实验教学放任化,实验课效率低下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实行2+2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只重视理论课堂教学,忽视实验课教学,把实验教学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自习课堂,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5学习目的不明确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由于学生刚入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课程的整体内容把握不好,认为该课程只是高中课程的重复,只是学习oFFiCe等的基本操作,对课程不感兴趣,导致学生没有学到课程的精髓。因此,如何把握课程的教学任务、如何面对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信息的能力,为将来运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这是许多任课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性质与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影响大。根据教育部最新的高校公共计算机教学的白皮书文件精神进行新一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大学”这一特点,向起点高、深度高和高学习效率迈进,同时突出我们的师范专业属性,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多媒体的掌握能力,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根本变革,构建了以“网络、多媒体、数据库”为核心教学内容的新课程体系。

三个层次:在原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文化、技术和应用的三层次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1+X”的课程体系,即一个大学计算机基础i和一组大学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

二个突出:“大学生技能”和“师范生”两个方面的技能,结合我院实际,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操作技能中,突出office办公软件,音频视频动画的处理,信息检索处理能力的培养。

一个原则: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坚持面向应用,不求统一,只求满足需要。所以在本课程完成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相关课程,如:网页制作与设计、多媒体应用技术基础、程序设计等课程。学生结合本专业和个人爱好进行选择,课程内容体现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体现了面向应用,各取所需的课程设置原则。

本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完整性和可行性,突出系列课程开设的连贯性,实现在“广度—强度—深度”方面的三维提高,形成鲜明特色。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3.1教学方法的改革

1)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构建合理的系统的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的掌握,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是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前提。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从实际出发,按照学生易于掌握的顺序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实践,达到由不知到知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独立”地去发现和探索他们未知的知识,并了解和体会要获得“新知”所需的过程。

2)采用问题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设置问题,通过把“知识问题化”,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以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采用案例式教学法

从现代办公应用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各种典型案例,构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给出应用案例,讲解案例的开发制作过程讲解所涉及的概念和方法最后进行理论上的归纳总结。以若干个案例为载体,形成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项目群,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

4)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专题内容讲解结束后,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和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5)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内容丰富,但受课时的限制,因此我们按知识单元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按知识单元“精讲”课程内容,制作了一系列的“精讲”的数字资源,课堂上注重讲“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以改变以往不教不会,为“无师自通”。

3.2教学手段的改革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开发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电子演示文稿的讲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组开发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资源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根据需要学习有关的内容。教学资源网站中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案、在线学习、在线测试、上机指导、知识拓展、章节练习、教学录像等相关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

3)用综合型作业整合知识片

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综合型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用word设计一小报;结合实际用excel完成一数据分析形成报告等等,学生有充分的思想表达空间,对主题作业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自,学生针对自己的爱好来设计作品,通过作品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价值性特征。

4)从应用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的培养在本门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本门课程中形成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认识将影响到其在日后学生和工作的多个方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展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最新应用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5)建立综合评价和网络考试系统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改革传统的纸质考试方式,实行无纸化考试,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实行平时、实践、期末考试相结合。客观、公平的反映学生学习情况。无纸化考试采取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统一评分。充分体现了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对促进学生重视平时操作和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并突出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既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也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综合提高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振.华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2):102-104.

[2]陈萍,耿红琴.基于智能agent的网上协作学习模式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16):2609-2612.

[3]杨朝霞,李玉龙.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分类分层次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1(17):50-55,66.

[4]张莉华,陈萍.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差异教学的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8):24-27.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4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

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

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六)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5

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课程一般有两种模式:

①“基础应用型”模式。该模式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称“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和“电算化会计”(或称“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学”、“会计应用软件”)两门课。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就是这种“基础”+“应用”的模式。

②“系列应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在设置系列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再设置“电算化会计”课程。例如,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设置“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会计实务电算化”两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又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教学改革设想中打算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四门计算机系列课程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会计决策与控制”、“电算化审计”三门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课程(财政部教育司编《会计学专业主干课教学大纲》p16)。当然,其他高校设置的课程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均可体现一组“系列”课程和一组(门)“应用”课程的模式。无论是“基础应用型”模式,还是“系列应用型”模式,它们均独立于会计系列课程之外。

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各门计算机课程内容与会计系列课程内容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计算机课程的老师不懂或很少懂会计专业知识而会计专业课程教师又不懂或很少懂计算机知识;二是现行会计课程教材(除“电算化会计”外,下同)不反映计算机应用知识,也不要求专业课老师补充讲授计算机应用知识;三是计算机数量配备不足,无法做到两类课都安排机时。

2、单一的“电算化会计”课程,解决不了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能力问题。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的三种证书、即初级证书、中级证书和高级证书,从能力要求看,可概括成以下三种能力。

(1)初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微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有关汉字系统及应用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的工作原理五个方面,笔者简称为“操作能力”。

(2)中级证书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对会计软件进行一般维护或对软件参数进行设置”能力。要使财政部评审通过的通用会计软件更好地满足各个企业的不同要求,需要用户自已定义参数,如建立科目代码、设定计算公式、定义分配方法和结转方法等,这称为系统软件的维护或参数设置,笔者简称为“设置能力”。

(3)高级证书要求一少部分会计人员具备“进行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开发与维护”的能力。会计软件的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开发出用户所需的会计软件,必须了解和描绘用户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要求,明确系统具备的功能,改进现有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过程。它是系统开发和系统维护的前提。分析、开发和维护的能力。笔者称为“开发能力”。

目前,高校“电算化会计”课程按财政部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和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能力”,包括开发工具、开发方法、开发系统(工资、固定资产、材料、销售、成本核算系统)和电算化审计五个方面。学生学完这门课后,仅仅是对部分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初步的设计。当他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已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不会操作现行会计软件;在未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他们仅靠学校掌握的“电算化会计”知识,无法开发成套的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事实上,从国外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看,无论定点开发还是开发通用软件均有专门的公司从事这种业务。要求我们现在的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全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是不现实的,仅能提“初步的开发能力”或具备“开发软件的基础”。这种单一能力距离国家要求会计人员应具有操作能力,设置能力和开发能力还很远,则高校改革教学,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系统能力迫在眉睫。

3、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就目前而言,我国会计实际工作中的电算化仅仅体现在会计核算上,虽然会计管理的软件已在开发,但应用的不太多。而西方国家早就从会计核算电算化转向会计管理电算化了。仔细分析我国会计核算电算化的现状不难发现,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是“傻瓜”操作员,是计算机的“奴隶”,他们对会计软件不能运用自如。反省一下高校会计教学,会计课程和计算机课程两层皮,使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显得很窄。因此,只有在各门会计课程上都用上计算机,才能开拓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领域,才能克服“傻瓜”操作员的缺陷,自主地运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使计算机不仅在会计核算上,而且在会计管理、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

二、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1、两类课程安排相协调。会计教学计划必须按教育、教学规律制订,充分反映知识平铺、交叉、循序渐进的要求。计算机的系列课程应先于会计系列课程,同时会计系列课程的电算化,首先是已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直接应用,然后是后继计算机课程知识的追加应用。例如,在第一、三、四、五、六学期分别安排“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电算化会计”课程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期,分别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上)”、“财务会计(下)”、“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高级会计”、“审计学”、“会计实务考核”课程。其中,“基础会计”课程首先是直接运用“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完成规定任务,如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各种记帐凭证、各种明细帐等,待“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学完后,再运用word编制“基础会计”课程中的成本计算公式、编排有关图形,并登记帐簿。

2、计算机知识运用时分合结合。平时,各门会计课程运用计算机知识是单项的,分散的。一般难以整体运用。因此,有必要在最终将两类课程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笔者认为,在第八学期学生即将走上社会前设置“会计实务考核”课程,一方面进行手工操作,综合各门会计知识,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机操作。综合各门计算机课程知识集中运用于会计,这种分合结合的方式反映了会计学科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列人教学计划,教师引导,指导为主。将计算机课程知识应用于各门会计课程,并不是要增设新课程,而是对已学知识的串用。为了保证串用的成功,首先要在教学计划上加以反映。例如,在教学计划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电算化”、“管理会计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电算化”等电算实践项目,并相应确定一定的机时。其次,将各门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问题编写成“电算化指导书”,每门指导书中列示若干个电算实践项目。提出具体应用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学生操作。还应编制“电算化操作手册”,向学生提供详细操作步骤和范例。这样,教师在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过程中主要起着引导、指导、布置、检查和考试验收等作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充分得到发挥。

三、会计系列课程电算化的具体设计

下面以会计主干课程为例对会计课程计算机应用进行设计。

(一)基础会计电算化

l、将已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1)用wps打印出试算平衡表。材料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成本计算公式(含分子、分母两行排列格式)、生产成本明细帐和各种记帐凭证;(2)用图文混排系统spt进行成本数据的图像编辑;(3)用cced打印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2、将后续“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知识追加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内容包括:①成本计算公式的编写;②图形编排;③帐簿登记。

(二)财务会计电算化

将“办公自动化软件基础”课程中word、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包括:外币核算、坏帐核算、存货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计划成本计价法、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折旧方法、工资结算和工资附加费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销售业务、利润分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编制。

(三)成本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成本会计”课程。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品种法成本计算、分批法成本计算、分步法成本计算、成本分析。

(四)财务管理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货币资金最佳余额确定、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应用帐款最佳余额确定、存货最佳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经营杠杆、对外投资决策、筹资政策的选择评价、资金成本计算及应用、财务比率综合分析、财务计划编制。

(五)管理会计电算化

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知识、excel知识应用于“管理会计”。内容包括:成本性态分析、本量利分析、目标利润的敏感性分析、利用经营杠杆进行利润预测、边际利润最大的产品组合、销售顶测分析、投资决策评价方法的分析、内含报酬率敏感性分析。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6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教学任务驱动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只有具有更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将计算机技术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从而使计算机技术更有效地应用于各个专业领域。计算机教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种技能教育,这主要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时计算机主要是作为一种工具,学习的目的是为后续课程服务以及为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计算机做准备。另一方面它是一种专业教育,这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的,这时计算机是一门学科,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计算机的全方位应用和开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不论是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均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面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各非计算机专业之间也是如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二是为各专业后续课程服务。此外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普及,高校计算机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迫在眉睫。笔者针对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谈几点认识。

二、目前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的深度和难度不易把握。

目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城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较好,有些中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课程;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条件,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无所知。这种差异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变化快,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更新与调整。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知识更新快,而教学设备与教材更新相对滞后,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前瞻性,注意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提高,随时跟踪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趋势,紧跟时展的潮流和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开拓前进。

3.理论知识与操作并重,理论知识要记忆,操作要熟练。

计算机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基础课也不例外。通过上机操作和练习,学生方能掌握操作系统的特点、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其次它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制转换、网络基础等内容都要求记忆并且要能够灵活运用。因而学生在学习时,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和操作相结合,在教学时要合理安排理论和上机学时。

4.学生上机时面临的诱惑多,需要正确引导。

计算机和其他的教学不一样,它具有通用性和多用性的特点,而初次接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生难免会被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所吸引,好奇心促使他们对计算机内的资源会做进一步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不一定全部对其学习有好处,例如学生课上会玩游戏、上网聊天、做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这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基于教学方法的探讨

1.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基础属于全校公共基础课。不论什么专业培养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课程在各专业中的主要应用是什么,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可有一定的差异。如文科专业偏重文字处理、网络应用,而理工科偏重工程设计。

2.理论课突出基本理论知识。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大特点。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上,使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的内容,掌握其内涵和外延。同时,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部分内容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内容学生必须记住。

3.分层次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显然难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都采用零起点或低起点教学,基础好的学生难免“吃不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分层次教学,除了我校已经采取的免听且只参加课程考试方式之外,还可通过开选修课(如多媒体、网络等课程)方式供基础好的学生选择。

4.以任务驱动上机练习。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上机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计算机中除了教学要求的软件外,还有一些其它软件,如游戏、QQ聊天等,这些软件会使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完成要求的练习环节。此时,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上机教学和管理,即每一次实验课,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学生必须完成这些基本的任务才能干其他事情。此外,这种教学方式还需要一定的监督策略。要求学生必须将每次上机完成的任务提交到指定的服务器或发给教师的电子邮箱上交,通过教师的评审,那么这一次练习他就通过了且记入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使学生自觉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不仅兼顾了学生能力的差异(能力强的学生可多布置一些任务),而且上机玩游戏的情况也可得到很好的控制,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动手能力也大大加强了。

5.加强课后辅导,开放实验室。

为了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有必要尽可能及时地、全方位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问题的解答不仅局限于课堂上、书本上,甚至校园内。例如,可通过QQ、电子邮件、网上答疑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及时进行辅导;还可通过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课余上机时间,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6.改革考核方法。

考核是对教学质量的检测,好的考核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映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可实践性强的特点,计算机文化与应用基础课程采取机试。机试采用试题库的形式进行命题,考前首先组织教师组卷,采用全校统一考试、统一阅卷,考试既公平合理,又实现了教考分离。

7.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通过系教学督导随堂听课,教研室收集学生意见等方面来保证。如通过采取期末统一组织考试并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总结经验,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改革成效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专业后续课程学习作准备等方面成效显著。

1.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近几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和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在各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成绩合格率逐步提高,特别是上机考试有较高的优秀率。

2.申报省级优质课程。

经过几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促进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组织申报2008年省级优质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何克抗.计算机教育与教育革新.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7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面,各种专业课程都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需要达到更高的程度才能够满足人们对其的需要。中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查询从而获得想要的信息的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应该顺应时代的脚步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完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

从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社会对中职院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需求,运用“重能力、求创新、多实践、精理论”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最大限度的改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其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能够掌握与计算机有关的基础知识,能够初步的运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操作,为其他专业后续学习中需要使用到计算机的地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为中职院校学生来源的复杂,学生所处地方计算机教学环境的不太一样,各学生计算机水平有所不同,一些学生所处的地方计算机学习的氛围还没有形成,甚至一些乡镇学校根本就没有计算机课程,学生对于计算机的理解还处于理论阶段。因此,大多数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专业基础操作还是不甚理解的,即使会一些也大多数都是在网吧中自学的,其内容和专业的基础操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是经过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学生来源的复杂,各地学习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先解决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们都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再对部分学生进行计算机技能的提高,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学生整体的计算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所收获。

二、灵活应用教材,培养创新意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材的灵活应用对于教学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每时每刻计算机技术都在发展当中,教材中的内容不可能是最新的,有些教材如果不及时的更新其内容甚至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脚步,尤其是教材中所引用的一些实例,大部分时候都是比较陈旧的实例。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不能够过分的依赖教材,应该要灵活的运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及时掌握现在先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教材联系在一起,找寻合适的案例进行补充教学,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其教学内容既符合教材的范围,又能够补充教材中不足的地方,保证学生能够了解现代先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计算机课程在教学的时候需要保证一定的灵活性,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候应该灵活的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有所收获。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计算机学习实践。不同的学生计算机水平有所不同,其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欲望水平也就有所不同,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应该将新知识和已经学习的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联系,教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设计好一系列的线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计算机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计算机中的界面都是面向用户的,如果只是依靠传统的黑板教学学生是不能够理解的,没有直观的印象。随着现在教学环境的改善,大多数学校都有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验室,教室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让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还可以让学生观看生动的教学视频,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安排学生到计算机实验室中进行实践操作,深化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印象,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其次,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以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采取的仍然是机械式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是进行知识的灌输。现在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进行计算机软件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就设计好一个模板,配上动画和音效,采用符合现代年轻人兴趣的风格,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候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水平出发,先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进行讲解,对于某一个模块的计算机知识则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应用结合在一起,大大增加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印象,增加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电子作品创作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实践学习活动。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先利用范例进行相关操作知识的讲解,然后再提出类似的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设计,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去寻找材料,自己动手完成设计并且将其制作出来,之后学生和教师一起对所有学生的电子作品进行点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当中,不但重新复习了一遍以前学习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一些与考证内容有关的知识。比如在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相关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学习完这部分的知识之后还需要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实践学习,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考试,争取拿到证书,增加学生以后进行社会的砝码。提高学校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教学课时比例,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四、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改革

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现代的教学必须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时间的制约,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的知识量是十分有限的,加上现在计算机水平发展越来越快,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学生需要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越来越多,我们必须利用计算机网络将一些教学内容放在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校园网上的教学内容大致的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教师活动区、学生活动区、BBS论坛以及教学资料。在教师活动区是教师用来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管理,教学资料和布置学生作用等的区域;学生活动区则可以上传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网络上的新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以及提问题等等;而在BBS论坛上学生可以自由的和人就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进行交流学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教学资料区域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利用计算机网络对教学进行辅导,改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

现在学校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就是进行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试的时候除了要考核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还需要考核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水平。随着现在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考试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等等。在传统的考试中,学生都是在期末进行统一的笔试或者是机试,这样的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们应该设计开发一种开放式的考试系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评,学生按照阶段性的教学内容进行多次考核,在期末的时候进行总结,这样所考察出来的学习水平才更接近学生的真实水平。

五、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内容上应该实用,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灵活,在教学手段上应该创新,通过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进行培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2]秦殿英.基于建构主义的VB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

[3]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4]任玉梅,胡小伟.建构主义指导下计算机课教学实践分析及反思[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05).

[5]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

[6]张洁.从《新音乐课程标准》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

[7]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

[8]英配昌,范国睿.关于教师评价模式的个案研究――兼论传统教师评价模式的弊端及新模式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3).

作者简介: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农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tp3-4

1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历史及内容

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育大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

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大部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教学内容主要以Basic语言为主,课时较少,课程单一,仅限于对计算机的初步了解。

第二个阶段大致在上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汉字系统的日益普及,对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广泛,教学内容也相应变为二大项:计算机操作及汉字系统使用(操作系统及汉字处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此时的高级语言有Basic,Foxbase数据库等,这样的课程设置持续了很长时间,由于在此期间农业院校对计算机和计算机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计算机基础教育虽已在农林专业学生中铺开,所开的计算机课程有的列为必修课,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为选修或考查课。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所开设课程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学时少,上机时间少,缺少计算机使用与开发应用的环境,农业院校计算机中心机器数量相对较少,仅能应付日常教学,教学手段陈旧,对计算机应用没有认识,导致总体水平低于其它专业院校,这样使得大多数毕业生计算机使用能力较差,难以在所从事的专业岗位上进行计算机应用工作。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迅猛发展,特别是windows系统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应用,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本世纪初期近10年间,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有了质的发展,进入了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农业院校的计算机硬件水平有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机基础教育和应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落后的局面得到改观,不少农业院校有了自己的计算机专业。

纵观这3个时期的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开始落后于其他院校,到目前大致可以向其他院校看齐。尽管相对于理工类高校还有很大差距,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模式等可以采取大致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1984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成立,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4个教学层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系统使用;高级语言;软、硬件基础知识;结合专业的计算机应用。1985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教育与培训专业委员会成立。

1990年,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1994年成立了文科计算机教育指导小组;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了155号文件,即《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它首次明确了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的公共基础课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3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同时规划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应用基础》5门课程,提出了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手段、方法改革等要求,建立计算机基础教学归口领导的教学组织和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的建议。155号文件极大推动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明确了教学层次及内容要求,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基本有了纲领,其确定的教学体系至今仍有指导性。

根据155号文件的框架,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致可将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计算机基础教育,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微机系统的操作。本层次主要包括计算机一般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及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等内容。

第一个层次的目标:会使用计算机,熟练掌握常用操作平台;具有一定安装、使用已有应用软件的能力,特别是专业应用软件;对于计算机科学迅猛发展,具有自我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第二层次是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具有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和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概念、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

第二个层次的目标:在使用计算机的基础上,掌握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制一些常用程序,具有一定程序开发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硬件知识;具有熟悉、消化、使用与所从事专业关系密切的最新软件的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能不断吸取计算机科技发展新成果,紧跟信息科学发展步伐的能力。

对农科院校学生而言,所谓技术基础教育不应面向硬件,而要从软件着手,这一点要区别于理工科院校。计算机不是作为对象来研究,而仅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为农林领域中的诸多工作来服务的。这两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作为指导性纲领,确立了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2006年,教育部高教司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白皮书,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11条建议,同时在这一时期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普遍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得到极大重视。农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这一时期的到很大进步和发展。

2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及计算机教育在农业院校得到了很大重视,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日趋成熟,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发展,农业信息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及发展方向,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支撑的信息化技术迅速在农业领域渗透,在农业信息获取和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农业计算机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已全面展开并逐步开始产业化发展,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院校及科研单位中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农业院校已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开设和培养目标除了面向社会计算机应用领域外,更重要的是与农业结合起来,使计算机专业面向农业应用方向,在农业信息化应用及基础平台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所以,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相关专业学生在农业领域可以有很大作为,而另一方面,农科专业的学生在农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必须具备应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扎实开展。

不可否认,虽然农业信息化得到很大重视和发展,但是,农林专业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和理工等专业还有很大差距,或者说有天然差异性,农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农林专业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课程内容与计算机等专业的课程差别较大,学生课程负担也比较重,课程门类多、教学内容多、要记忆的知识内容多。学生围着课程转,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逻辑思维训练方面相对较弱。但计算机学科的先进性、趣味性对农林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他们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都很浓厚。因此,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除了扎实开展外,更重要的是不断进行改革,适应农林专业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对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真正具备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他们的专业知识通过应用计算机的手段为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鉴于信息时代及农业信息化的要求,特别是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大学新生中非零基础的学生开始增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着眼点和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着眼于能力培养来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体系结构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3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教学措施

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它继承了2006年白皮书的主要内容,充实了关于知识结构的内容,形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提出和构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基于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提出了各专业大类核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明确了要深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强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归纳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等。

3.1教学内容的选择

《基本要求》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达到的4项“能力结构”要求,同时构建了培养4种能力的支撑体系: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对课程构建也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结合计算机科学自身的发展要求和农业院校专业特点我们可以来设置相应课程。

《基本要求》归纳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及实验的4个知识或实践领域: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基于这些指导性原则,以我校为例,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可分如下3个层次:

(1)大学计算机基础。涉及知识体系中的“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最基本课程,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数制转换及原码、补码和反码;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或wpS等应用软件及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安全知识等。要求掌握计算机基本软硬件知识,重点在于软件平台的应用技能。该课程的课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减少,目前定在36-48课时。

(2)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涉及知识体系中算法基础与程序设计,也包含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的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及需求,课程的设置可以面向算法或数据及信息处理。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或掌握基本的数据库应用,初步具备利用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平台进行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设的相关课程有:VisualBasic、VisualFoxpro、C语言等由不同专业进行选择。根据实际需要,课时定在48-60课时。

(3)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这一层次的课程着眼于农业院校不同的专业情况,可开设数字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等,涉及知识体系中系统开发与行业应用,帮助学生从专业角度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1)、(2)层次的教学是基本的、必修的内容,第(3)层次是应用、提高层次,可按专业安排必修或选修学时,课时定在24-60课时。

3.2教学措施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手段、方法必须不断进行改革,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尽快跨入计算机基础应用的门槛。目前,我校计算机类课程已全部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并根据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安排组织教案及课件,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做好课件,充分展示内容并体现细节是教师重要的备课内容,建立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如图1。在教学上,要不断适应新内容、新形式,既要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交互性”;既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又不能刻意追求形式与信息量,造成视觉疲劳,同时要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围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目标,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必须通过上机操作才能掌握。所以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同等重要,要精讲多练,强化实践教学,实验课时占总学时一半,实验进度与理论进度同步。理论课主讲教师必须承担上机实习课的教学,这样一方面可结合课堂讲授,在实验课中给予恰当的辅导,另一方面能直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消化、理解的程度,改进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强调上机操作考试,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为了使实验教学科学化、系统化,要规范实验大纲及实验操作指导教程。除了实践教学,课外辅导也要加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用建设教学网络平台等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4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农业院校的公共课教学体系中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其重要性会更加突出。因此,以培养能力为基本目标,以计算机技术和专业发展为基本导向,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是必然的要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建设和改革中,既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又要高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探讨,培养教学改革的学术氛围,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建设方面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建立规范的课程评估体系,不断促进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中宇,刘素娥.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3).

[2]杨沛,梁春泉,魏蕾.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5).

[3]许薇,王永江.农业类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23).

[4]赵月玲,王明泉,刘义.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改革与探索[J].福建电脑,2012(09).

[5]翟小瑞,崔坤鹏.独立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3).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9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7-31479-02

StudiesonCourseSystemReformationofComputertechnologyFoundationofnormalUniversity

tanGHeng-yao

(HuanggangnormalUniversity,Huanggang438000,China)

abstract:inviewoftheteachingsituationofthepresentcomputerexperiment,theauthor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experimentteachingandmakesstudiesonexperimentcoursesystemoffundamentalsofcomputertechnology.

Keywords:fundamentalsofcomputertechnology;experimentcourse;systemreformation

1引言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教育部高教司先后几次颁发了有关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文件,要求高校加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大学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非常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也应积极改革。

2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现状

2.1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

长期以来,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是作为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的一部分,围绕理论教学内容,按照理论教学时间进度进行开设。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只是把理论课堂上所讲的每一种功能、方法、技巧,零散的罗列出来一一进行验证,其实验过程单调,零散、不系统,缺乏实际应用针对性,学生很难讲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实验教学进度按照理论进度安排,忽略了实验教学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其结果也使实验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2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普及越来越广泛,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应用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科毕业生在计算机知识与能力方面不仅要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还要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当前,很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主要还是“打字练习”、“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和“internet使用”这些内容。对于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网络应用知识如网络资源上传下载、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内容实验教学涉及很少,除了office办公软件,其他常用软件如压缩软件、下载软件、媒体播放软件、图片制作、杀毒软件等几乎不讲。实验教学没有适应社会应用发展,与时俱进的调整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也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师范院校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现状及需求

2005年9月份,笔者对所在学校的所有新生进行了一次计算机知识掌握状况的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笔者所在学校是地方师范院校,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现代化水平各不相同。来自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学生,在中学曾学习过“信息技术”之类的课程,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来自不是很发达的地区的学生在中学基本没开过“信息技术”之类的课程,大部分学生没接触过计算机;家庭环境好一些的学生平时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又较多。当问学习过计算机知识的学生有关“信息技术”课程里内容时,一般学生不记得,原因是在中学学习的时间短,练习少、真正应用的机会少。如果不再学习“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和“internet使用”这些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对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没信心。

对于师范院校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毕业后是到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他们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制做电子教案、上课演示课件、学生信息管理和成绩处理等工作,用的最多的计算机知识是office办公软件、网络以及常用软件等。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为主。所以,师范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office办公软件、网络以及常用软件等知识暂时还不能淡化,甚至去掉,只能在巩固此基础上再逐步加强其它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如增加网页制作、网站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制作和数据库基本应用等。

4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4.1计算机基础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

将计算机基础实验从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分离出来,根据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培养目标要求,按照实验实践教学特点和实验学习规律,组织编写与理论教材分离的有特色的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材,制定科学、系统的符合实验教学规律的计划,将计算机基础实验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

4.2实验课程内容分模块组织,以项目形式教学

由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识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有的懂一点,有的一点不懂。如果让所有学生按一个步调、同一要求学习相同内容,既满足不了部分懂一点的学生需求,也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将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内容分模块组织,在每个模块设计不同要求的实验内容,并把实验内容组织成具体的项目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实践。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实验课程中有选择地学习其中的几个模块,或者选择学习每个模块中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实验内容。这样,每个学生每次实验都有要学的新知识,既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需要,也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需求。

4.3实验练习以应用型、综合型为主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动手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实验课程中主要都是验证型实验,每个实验都是由一些单一的操作练习组成,每个单一的操作验证一个基本操作技能。对于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教师演示加以讲解,学生可以很快掌握,但学生很难把这些操作综合在一起与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联系起来,还不能变成一种能力。只有将所有基本操作技能综合起来有机融入到一个具体地应用中,让学生从实际应用中体会每个基本操作的用途,真正做到会用,使基本操作技能演变成应用能力。因此,计算机基础实验在安排练习时尽量提供综合了各种基本操作的具体应用的练习,以应用型和综合型实验为主。

5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内容设置

下表为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一般学时设计的实验课程内容,把实验内容分成10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分为几个层次,制定几个层次的实验项目等。

6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面对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普及,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必须紧跟时代需求,加深、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积极进行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的体系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篇10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1.计算思维是改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的核心推力

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周以真教授提出的概念,其定义为“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包括了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反映了计算机技术本质特征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方法,能够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素养,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处理和解决领域问题时的思维方法和表达形式,对学生有深远影响。2010年陈国良院士提出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切入点的倡议,2012年7月,教指委在西安举办了“第一届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2013年7月“第二届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成都召开。这些都表明,增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本科的公共基础课程,通常作为大学第一学期的课程。当前,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首先,多数教学内容是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浓缩,缺乏主线,显得多而杂;其次,实践环节侧重软件工具使用,由于不少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导致其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少专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已经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例如,面向多类专业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组织了分类教学,收到一定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课程现状。而以计算思维教育与训练为核心实施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改革与创新,能从根本上改变该课程的现状,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体现计算思维培养

2.1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的改革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核心知识和掌握应用工具的基础上学习运用高效的思维去思考,将无意识的计算思维教学理念提升到有意识、系统性的计算思维教学。力求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教学困境。针对以上目标,需要以计算思维为核心重构教学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教学实践手段和方法使得这些重构的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通过分析,提炼出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下:

1)在有限课时内需要培养学生哪些具体计算思维要素。

我们的目标是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核心知识,但是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包含了复杂的知识体系,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需要确定哪些知识点能够被定义为该课程教授的核心内容。

2)如何在学生尚未掌握任何一门编程语言的情况下实践所学计算思维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所面临的是大学一年级学生,除个别学生在入校之前有过编程经验,学生普遍没有编程基础。如何在缺乏编程实践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计算思维是决定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问题。

3)面向不同基础和专业的学生如何体现不同的计算思维的教育和训练内容。

2.2分类教学、专业融合的教学内容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管、文、经、法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多学科性和开放式大学。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要求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相同专业学生之间的计算机知识也有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类教学是必要的。例如在程序设计课程中按照文、理科进行分类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经验,但是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尚未实施。此次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设计上除按照文、理分类外,还考虑到特殊方向和专业学生群体的较高计算机教育的需求,将教学内容分为4个方向:(1)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2)面向文管类专业学生;(3)面向国际班学生全英文计算机教学;(4)面向教育实验学院卓越班。

西北工业大学作为理工科重点院校,大多数学生都归类于方向(1),以2013年数据为例,方向(1)约占62%,方向(2)约占17%,方向(3)约占4%,方向(4)约占17%。在确定每个方向学生教学内容时,遵循“两个融合”的原则,将计算机基础教育与计算思维培养融合,构建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非计算机专业通识教育;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学生的专业技术融合,在进行计算机思维培养教学内容选择时,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学生专业方向的融合度。“两个融合”的具体内容包括:

(1)计算思维培养融合,是指将计算机科学中最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计算思想教授给学生,侧重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领略计算的核心方法,学会如何把问题转化成能够用计算机解决的形式,培养学生从本质和全局来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其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应用计算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2)专业技术融合,是指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需求,在计算思维培养融合的基础上,动态选择课程内容,形成可定制教学模块,实施分类分层教学。

“两个融合”原则体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方案,形成了纵向分类、横向分层的教学内容。每个方向内容由基本理论知识层、计算思维融合层、专业融合层组成。以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的方向(1)为例说明各层的含义,如图1所示。

1)基本理论知识层。

该层属于计算机基本知识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思维模块,在介绍计算机软、硬件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过程中贯彻计算机基本知识,包括二进制、冯・诺依曼计算机、图灵机、计算复杂性等计算机重要基础概念等。这部分内容比较近似于之前课程中计算机基本知识部分,但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对其内容重新组织,从计算机重要的“分层”和“抽象”概念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力图让学生领略到这些技术背后的基本计算思维内涵。通过学习计算机发展历史,让学生对整个计算科学发展有全局了解。

2)计算思维层。

包括问题求解方法和算法模块,学生在学习了计算机重要基础知识后,开始深入学习计算系统底层具体思维和运行机制。这部分从系统和算法角度让学生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求解框架、典型案例的计算算法、具体思维过程和实现方法等,让学生在计算思维较高层次讨论计算机学科的根本问题和思维方式,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和运行机理。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本课程的计算思维培养目标。

3)专业融合层。

最高层的专业融合层完成融合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应用计算思维的能力的任务。该部分从数据处理和网络计算角度,让学生领略到计算机目前最广泛的应用模式,从而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加以运用。这部分模块属于变化较大的模块,目前仍然需要开发和扩充大量与其他专业更为紧密相关的案例和应用模式。

按照图1所示,不同类别学生在基本理论知识层内容是相同的,在第2层上,教育实验学院学生所学的算法和系统内容更为深化和多样,实现了差异化教学。在专业融合层,为理工类和文管类不同专业特色的学生设计了不同模块内容。理工类学生学习数据处理和计算网络知识,而文管类学生侧重学习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利用计算知识研究社会关系等。

2.3两阶段培养、可视化计算思维实践的实验环节

一直以来,实验教学通常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和理论教学在章节内容上是对应的。但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将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定位为“互补关系”,实验课程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内容中体现“两阶段培养”的实验教学理念。第一阶段实验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包括windows的使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常见网络应用等。此阶段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常用工具软件的掌握;第二阶段实验是关于计算思维的实验。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依据具体应用问题设计程序,实现典型算法。两阶段培养中的第一阶段目标就是要学生熟练掌握工作和学习中常用的工具类软件,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针对在本文2.1节中提出的第2个问题,即此阶段的学生尚未具备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经验,我们认为,采用可视化编程工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可视化编程工具支持可视化(Visual)程序设计,主要是让程序设计人员利用软件本身所提供的控件,构造应用程序的各种界面,可视化编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软件开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为此,我们在课程实验改革中引入可视化编程工具Raptor,使得尚未具备编程基础的大一学生能够实施算法实践和验证。Raptor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环境,其将程序设计中的要素以图形符号的方式展现,使得学生在不具备编程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实践计算机中算法类问题。目前,它已经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等世界22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中使用。

在实验课程中设计了4个学时讲解Raptor工具并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课堂完成8个基本算法实验任务。在实验课之外,要求学生用Raptor完成算法类大作业并撰写实验报告,以综合训练学生解决算法类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和最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引入算法类可视化工具有助于实验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3.改革实践和总结

在2013-2014学年,我们将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对部分理工类班级开展了试点教学,试点专业涉及材料、自动化、电子信息专业等,在课程末期分别针对任课教师和学生做了教学效果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学效果基本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教师普遍感受为所带课程的难度和以往课程内容相比备课较难,但课堂氛围较好,内容受到学生关注,尤其实验环节引入了Raptor可视化程序设计工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以往有大幅提高。

部分学生调查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学生对计算思维认识的调查结果,显示出大多数学生(达到60%以上)理解了计算思维的概念,认识到计算思维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不仅仅只是学习工具应用,而是对今后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奠定基础,从无意识地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计算思维思想。图3为调查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中哪部分收获最大,19%的学生认为计算思维有最大收获,居第二位置,说明这部分的学习为培养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