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十篇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十篇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2:56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1

关键词:知识管理;教学研究;课程;案例实践

一、概述

随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很多企业有了专职的知识管理系统和岗位人员。从全国及全球每年的maKe(themostadmiredKnowledgeenterprise,最受尊敬的知识型企业)大奖举办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对于知识管理越来越关注。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是让企业实现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而提供的新途径。这是美国德尔福集团执行副总裁、企业知识管理咨询专家卡尔弗拉保罗给知识管理的定义[1]。知识管理致力于维护企业的知识,并通过开放式的结构将企业的知识加以收集积累、整理、共享,进一步升华至挖掘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使企业得到更好的成长[2]。因此,作为高校管理类学科的一门专业课,《知识管理》课程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主要是企业知识管理,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管理意义,掌握知识管理的流程,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享、协作、创新、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1998年,知识管理引入中国,目前《知识管理》课程在许多高校开设。但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管理》课程的理解不深、不透彻。学生知道企业重视知识管理,也学习这门课,但具体知识管理是什么,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学完课程后学生依然没有清晰的概念。笔者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知识管理》课程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管理》课程不重视,欠缺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是因为《知识管理》课程存在一些个性化的特点:

(一)课程具有“知易行难”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讲授的课程内容很容易理解,但学生真正掌握体会还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体会并深入理解。学生在听的时候一听就懂,一放就忘。案例分享和讨论过程中,不深入去挖掘内隐的知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管理》课程的不重视,或者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二)课程依附性弱

目前在国内开设的《知识管理》课程,大多辅以某个专业或某个主干课程,不是独立的一个专业或学科,没有形成一个以正规教育为主,远程教育和证书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知识管理教育[3]。所以学生在学习《知识管理》课时,缺乏相关的基础课程,在学习后也没有相关的认证培训和实践体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理解力。

(三)课程具有抽象性

《知识管理》课程从知识的角度出发,讲解知识在管理中收集、存储、转化、沉淀、创新及应用的过程。这些过程理论性强,学生只依赖于教师讲授的案例进行理解和消化。教师在授课时先讲理论再用案例加深理解,偶尔加入讨论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毕竟理论多,实践少,且是“纸上谈兵”,课时又少,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

(四)课程具有动态性和延伸性

随着企业对知识经济、大数据的重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案例,并通过外部信息的收集和对大数据的分析,不断预测新的情况。所以课程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要想保证学生学习与时俱进,需要教师每年更新课件和案例。

三、《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设计

《知识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由于课时少,又没有实验课,所以教师讲完理论基本上只能辅以少数有针对性的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与体会。同时相关的案例比较少,影响到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力和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应该加强案例和实践教学。

(一)《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研究

《知识管理》课程的内容是对企业知识的梳理,但同时又不仅仅是管理知识,还需要对掌握知识的人,应用知识的人以及推广知识传递的平台和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根据知识管理的内容。

1.人

知识管理理论上是企业对员工、团队的隐性和显性知识进行管理,但知识管理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对拥有知识的人管理,达到知识的传递、创新及应用。所以,企业想要拥有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就不仅需要管理员工,还需要管理客户的知识,因为企业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同时,企业要想生产出客户满意的商品,还需要管理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知识,以保证信息及时传递,产品质优价廉,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客户知识和供应商知识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

2.知识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员工和团队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传递中,吸收内部和外部知识,从而进行知识创新和应用。而其中隐性知识又由于知识难以表达性、传递者心理障碍以及接受者心智不同,所以在转化、传递过程中具有种种困难。根据二八原理,隐性知识又占到了企业知识的80%。因此,知识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对企业隐性知识的管理以及隐显性知识转化后的知识创新。

3.平台及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而软硬件的设施平台是知识进行交流、存储和传递的信息化支撑。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但同时离不开已经深入到员工日常工作中的企业文化,没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势必存在信息传递的壁垒和障碍,直接影响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简而言之,平台及企业文化是为知识的转化和增值提供了一个场(Ba),保证信息畅通流动。由此可见,《知识管理》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以人、知识和企业文化为主线,详细介绍如何激励员工、创造环境、收集内外部信息,从而让企业成为“人人创新、全民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二)《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

通过对知识管理重要内容的研究和梳理,结合《知识管理》的几个特点,可以对《知识管理》课程的教学设计,达到《知识管理》教学的“知行合一”。

1.有重点地讲授理论知识

一般在讲授《知识管理》课程前,有些课程已经对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讲授,所以在讲《知识管理》课程时,最好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简单回顾和梳理,而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辅以针对性强的案例加强学生的理解,做到“有序地说,有重点地说,有智慧地说”,实现“有效教学”。

2.增加案例教学

《知识管理》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对历史案例、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学生要想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管理,必须要知其理,明其意。因此教师应先把课件和案例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做到有备而来。教师在授课时,尽量引导学生从案例中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积极发言,从不同侧面和维度分析案例,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人摸象”。

3.增加深入讨论课时

《知识管理》单纯增加案例的讲解与分析,学生依然是被动听讲,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无法充分进行隐性与显性知识的传递和分享。所以在《知识管理》课程讲授的同时,需要找一些案例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学生会在讨论中分享知识,增加知识,在激烈的争辩中把他们大脑中的隐性感受表达出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4.增加实践训练体系

知识管理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管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4]笔者在教授过程中,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己设计一个公司,然后对自己的公司进行知识管理。公司可大可小,管理过程可以借鉴已有企业的知识管理案例。按照《知识管理》内容的主线,用ppt给大家讲解5-10分钟,讲完之后笔者当场进行点评。通过点评,学生对自己的实践体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然后笔者要求,以这个设计的公司为题,根据教师点评时指出的不足,做一个大作业,对公司的知识管理详细阐述,这也是《知识管理》课程的结课报告。学生很喜欢这个实践训练,每次认真做,讲完后都会仔细听点评,最后的结课报告质量明显提升。所以笔者建议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实践体验,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不仅提升学生的理解完整度,而且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借鉴先进的课程体系

相比于大部分高校正规授课的《知识管理》课程体系,一些国内外高校的知识管理教育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格局,因此,在《知识管理》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好的思想和方法。

(一)认证体系

知识管理同任何一项管理活动一样,有着自己明确的目标。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J.Dewey曾这样来比喻教育的目标“一个人放枪,他的目的就是他的枪对着放的鹄的”,也就是中国的“有的放矢”思想。因此,要将知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管理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管理人才,知识管理教育就应该重点朝那个方向发展。[5]因此,应该建立知识管理认证体系,通过设立“知识管理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的认证,为人们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和学习。

(二)实践体系

知识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重大背景之一是知识管理实践的普遍展开。全球前500强企业不同程度地推广和实施了知识管理方案,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他组织和机构也纷纷仿效,开始评估其自身的知识管理策略,甚至国家和政府也开始考虑自身的知识管理战略,使得知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6]实践体系是针对认证和专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人们构建的,通过“知识管理实践营”,或者企业的实习体系,去体验知识管理的具体工作和思维分析,获得知识管理的各种相关技能。

(三)培训体系

通过知识管理培训将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凸显知识管理的价值,从而催生社会对知识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推动知识管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7]因此,可以在认证体系的基础上,一方面组织企业的专家成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进行形式多样的知识管理培训,如网络培训,集中培训或者长期培训。培训结束后可以得到知识管理组织颁发的结业证,不仅可以推动认证体系,而且让学员具备了实施知识管理的能力。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教学改革;管理教学体系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现代企业日益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现代企业管理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基础,又懂得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许多高校为顺应这一趋势,在非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了企业管理课程,旨在培养既懂专业又懂得企业管理的多元化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熟练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专业技术知识,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必不可少。科学合理地设置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体系,不仅可以拓展大学生多维知识面,而且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提高他们今后就业提高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所以,改革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地处中国南海之滨的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除管理类专业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必修课。但由于非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基本背景各不相同,学习思维方式存在差距,学习态度和专业心态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一般说来,非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比较浮躁,平时不认真听课,考试前集中突击现象较严重,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存在着较大落差。因此,转化传统教学观念,为大学生今后走上现代企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专业基础,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改革的重任。

1现代企业管理教学现状与问题

1.1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大纲陈旧,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掌握,忽略了对学生的思维潜力的培养和激发,受到教学目标设定的引导,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课过程中也局限在所用教材的相关理论知识,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事务的分析和讲解。由于有些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缺乏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实践经验,授课过程中无法有效的理论联系实践,使得学生认为枯燥的课本理论知识,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造成某些学生不听不学习,为了应对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一些课程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这样很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当中,无法形成企业管理思维意识,缺乏分析解决问题及不能有效提出决策的能力,从而影响了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效果。

1.2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有待改革,必须有开放的视野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设定只有32个学时,所用教材设计的内容几乎包含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各个方面。在这么短的时间课时内,要想实现系统的把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结合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只能在授课过程中选择作为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无法创新。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普遍反响课程的理论性过强,课程缺乏企业动态实践活动的分析,使课程显得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渴望学习更多企业管理实务知识的热情。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按照教学课表的安排,根据教学大纲通过课程讲授完成理论知识教学任务,教学授课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在企业管理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和学生分不同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但案例的介绍、分析等工作都是教师来完成,教师习惯从头讲到尾,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对授课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接受,也没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使教与学分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1.3企业管理课程设计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必须让学生为活动主体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企业管理课程没有对大学生实践环节给予足够重视,忽视大学生作为企业管理参与活动的主体地位。比如说,目前我校企业管理课程考核方式是同一考试形式进行。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50%。其中卷面考试题型是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和案例分析。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方法的应用,以及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的上课的出勤率还有课堂表现来计算的,考核相对简单。由于课堂教学教师抓紧时间讲授,还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学生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现代企业管理教学改革的方向

2.1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目前企业管理的教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大同小异。教材中的案例、图表等都一样,甚至换个方式表达,本质差异区别不大,无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还是不同受众学习群体参考学习角度来看,都不利于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发展。教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在学习还是企业,课堂还是实践课程,都需要学生通过学习后成为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安排和加强发展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运用到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多种方式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管理学和领导艺术的科学综合体现,不但要求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熟悉掌握运用管理知识,还要对企业的活动可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学会如何控制与指挥并做出有效的决策,为企业实现既定目标。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教学需要老师用引导的方法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课堂中会结合案例教学法,还有教师分享在企业工作过的工作方法和亲身经历的工作经验给学生们,以吸引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通过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教法可以取得不错的课堂效果。

2.2多样化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是《现代企业管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课题气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如何选择案例?怎样引导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解答学生提出的观点及看法?是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验。现如今教学过程中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大学生接触的信息面很广泛,书本上的案例选材较陈旧,增大了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师可以给大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引导,还要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无疑对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提高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平时在网上或微信关注企业管理章节内容相关知识的案例,尽可能贴近大学生生活,耳熟能详的,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增加对案例的细节讨论。通过分析过程使大学生对理论应用和实践相结合有更深刻的认知。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存在综合素质偏低,知识面窄,影响教学效果。团队合作,分组,每组4-5人,角色扮演,经常进行沟通、协商,大学生思维敏捷,观念超前,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快。在授课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技术和基本方法的教授,培养大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协调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并能学会团队合作。通过大学生实践自己课外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学习,让大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经营理念模拟中充分体现和体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才智的展现。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效果要比“填鸭式”教学效果好。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企业管理课程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可以根据所学课程的相应内容,邀请企业负责人或管理人员到校园给大学生做相关的报告或各种互动的讲座,增进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解答疑惑;也可以和企业做一个协定,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生产现场一线进行参访和讲解,就企业实际运作中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课堂的实践性和趣味性,使理论结合实际的过程生动有效。

2.3优化师资结构建设

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青年教师,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多学习不同的教学经验。为了提升中青年教师知识结构水平和素质,可以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讲学,多进行学术交流。可以安排有多年教学和科研经验的老教师针对性的培养青年教师,从教学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经验传授。科研工作方面可以邀请青年老师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创造适当轻松愉悦的情境教学氛围,营造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的前提和认真对待知识的接纳态度,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积极配合教师的课堂设计及互动环节,让大学生自觉自主的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发现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差异和关联性,结合新思想新方法,创新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知。

2.4改善教学条件

管理和建设实验室,运用有关的企业管理、组织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软件,对大学生加强模拟训练,加深大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论和模拟实操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分析、协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网络资源学习共享平台的建立,有关课程的相关阅读材料、课件、习题辅导等电子文档可以公开,并及时更新。

2.5成绩考核评定方式

传统企业管理课程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要方式需要改变,需要建立全面准确的考核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检验考核学生学习态度和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分析所学的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的能力结合起来,将学生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要指标。应对适当的调整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出勤成绩为20%,课程论文20%,增设课程论文部分使学生通过课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研究型学习,并以课程论文的形式提交学习成果。增大卷面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由原来占总成绩的50%增加到60%,减少理论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适当加重计算和案例分析比重题型,改变注重学生对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考前集中突击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模式。

3结束语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展需求,对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化人才成为发展市场经济,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关键因素,对企业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企业管理专业是开设比较广的一门课程,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教学成果已经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焦点。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系统思想及多维思考的培养,成为当今教育管理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亚子.现代企业管理学教学改革探究[J].职业教育,2014,(3).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3

关键词:校企联盟;人才培养;酒店管理;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科专业特色的具体表现,是人才培养目标载体。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颁布,标志本科酒店管理成为独立学科。随着专业地位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也受到了重视。

1校企联盟对于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校企联盟是高校与企业间的长期战略合作联盟,是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校企双方目标一致,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建立一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长期合作关系。校企联盟有利于知识等资源的双向流动和深度融合。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与行业之间供需失衡现象普遍。校企深度合作,共同设置课程,是解决酒店管理教育现存问题、提高教育效率、服务辽宁经济的必要途径。(1)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资源共享的直接途径。作为应用型学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明显。由于受到教学硬件、教学师资、实习实践条件等方面限制,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不能符合岗位需求。通过校企联盟共建课程,引进企业课程资源,改善教学条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将学生在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与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紧密联系起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2)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课程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渠道;是提升学生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载体;是根据社会、经济、文化等需要和取向,所制订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可见,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是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学科本位”,造成酒店本科教育脱离企业和地方经济的需求及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以企业为单一主体的“技能本位”课程设置,削弱了学生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培养,失去高等教育意义。校企联盟共设课程是校企双主体课程设置模式,是符合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满足企业和地方经济需要的课程设置模式。(3)酒店管理本科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设置。酒店业已摆脱传统的业态,已融入到养老、休闲、地产、会展、医疗等行业。酒店行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了新要求。目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陈旧,脱离时代潮流。校企通过联盟,共同参与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可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问题

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需求不符的问题在酒店本科教育中尚未得到解决。从课程设置角度分析,有以下五方面原因。(1)课程设置缺乏独特性。首先,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在本科教育中,酒店管理曾作为旅游管理的专业方向而设立,致使酒店管理与旅游管理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其次,各地区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大同小异,未能契合当地酒店业发展需要。随着酒店管理专业成为独立学科,为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需要和当地酒店业发展需求,应根据地方酒店业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特征明显的课程门类。(2)课程设置偏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以经管类课程为基础;是以传统价值为导向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是一种传统的、“层层递进”的专业课程设计思路。这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造成课程设置滞后、缺乏实效性,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需求间的偏差。(3)课程设置定位不明确。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高校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其深层次原因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宽泛、缺少微观的把握,致使各地区、各院校间没有明显独立的特色。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表述模棱两可,导致目标缺乏可操作性,最终使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因此,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与表述,影响着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酒店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有较高要求。从课时比例上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的理论课比例远高于实践课,比例失衡,这削弱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例如,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饭店管理概论等理论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所学理论未能及时应用和练习,影响教学质量,最终导致教育结果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为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酒店管理本科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5)课程设置受条件限制。受限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酒店管理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极少,课程按照教师能力开设,这种“因人设课”的现象在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中较普遍。再加上非专业出身教师缺乏对酒店管理的深入研究,又缺少酒店实践经验,因此造成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二,为了方便教学安排,减轻教学压力,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把在学校应该完成的技能课或实训课程放在最后一年,一并安排在实习单位进行,由于所学知识未能及时应用于实践,所以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不佳,实践能力不强。

3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的课程设置原则

校企联盟下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注重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等方面的衔接。从课程设置效率、设置主体及实践性三个方面提出酒店管理本科校企联盟下课程设置原则。(1)高效性原则。即课程设置能同时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需求。课程设置高效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方面,即课程目标设定要针对酒店企业需求,结合时代要求,跟随社会进步而更新;课程资源方面,即课程资源要服务于课程目标,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过于偏重“学科本位”的陈旧知识传授意义较小;课程门类方面,即根据毕业生工作职位的变化,将不同阶段的岗位能力转化为不同课程目标,开设多门课程。既要考虑学生初级岗位的能力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学生职业发展的能力需求。此外,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体系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影响人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动机及身体状况等。因此,课程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多主体原则。酒店管理本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多主体,即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课程专家、教师等组成。酒店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角度提出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的整体构想,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课程设置。多主体原则将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地融合到高等教育中,建立起学校、企业、课程专家之间的信息沟通、互动模式,是校企共同参与到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质量保障,是校企联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3)课程实践性原则。即课程设置改变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增强实践性及理论应用性。理论课程实践化,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可以提高知识传授效率。仅靠获得理论知识,不能形成职业能力。与工作任务相脱离的情况下获得的理论知识,是静态知识,无法形成个体的职业能力。通过理论课程实践化,把理论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外在实践,既能省去中间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过程,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4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的策略建议

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要注重实践性,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对于当前酒店管理本科教育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策略。(1)校企双方目标一致,明确各自分工。校企联盟双方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达成一致,建立共同课程目标。双方根据自身需求设定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课程。在课程设置前,明确规定校企双方的权责范围及双方成员分工。例如,企业主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归纳整理出酒店管理人才标准。校方要从教育规律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对课程进行整合排序,安排教学计划等。(2)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工作体系是将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某组合方式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工程,以实现工作目标为目的。工作体系课程设置,与传统学科系统化设置不用,其以工作任务为单位,按照工作体系结构,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基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为原则,以工作任务间的关系为纽带,实现工作内容与学生就业的有效衔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3)确定课程设置主体。即课程设置主体由企业专家、课程编制专家、学校教师共同构成。传统课程设置以课程编制专家为主体,企业作为咨询和座谈对象。由于受到课程编制专家特定知识结构的限制,课程“学科本位”特征明显。企业专家的参与可以以“静态知识传授为主”的问题。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且最了解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所以,课程设置要让企业专家和教师参与其中。

5结论

建立校企联盟是实现酒店管理本科实践类课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等目的的有效途径。当前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及地方特色;偏向于“学科本位”知识的传授;理论实践课程安排不平衡;课程设置受到师资及教学条件的限制等问题。基于此,酒店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应遵循高效性、多主体性及实践性等原则。为提高教育效率,校企双方应用一直目标,明确各自分工;在企业的配合下,建立工作体系课程设置模式;由企业、课程编制专家和教师三方共同设置课程。关于校企联盟视域下酒店管理课程设置的案例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勤.从校企合作到校企联盟———以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为分析工具[J].教育发展研究,2014,(07):76-80.

[2].守护“心灵之窗”领航中国眼视光事业发展访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瞿佳教授[J].中国科技产业,2014,(03):54-55.

[3]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2-3.

[4]田喜洲.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86-189.

[5]张敏敏.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内容设计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6]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4

1 《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课程教学目的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课程教学目的是提高工科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因素。工科专业《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既不同于管理专业的为培养企业管理人才服务,也与很多通识教育开设的课程不同。工科专业《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除了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掌握必要的基本管理知识外,还应体现更深的职业教育思想,包括提高职业能力与职业工作、职业环境的适配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目标。

(1)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视角,让学生跳出“技术”看企业。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明确经济活动是企业的目标,技术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企业的员工,提升技术和技能的目的要服从企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从经济目的需要出发,学生要学会进行技术与经济的综合分析,有机定位企业、技术和个人的关系。

(2)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工科学生逻辑思维的局限方式,提倡运用模糊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学习方式,探索企业生产方式、市场流通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的求知领域;从而增强学生主动为企业目标服务的自觉性,增强学生与企业团队其他部门和成员沟通协调的心理自觉性和融洽度,改善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老师只有真正从更高的战略视角和教育理念来深刻理解这一点,才能确保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实现。

从实际观察和调查到的《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看,因对课程设置的目的性和课程使命感理解不足,在误读、误解《企业管理》课程的情况下,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甚至教学效果南辕北辙。主要表现一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管理专业和工科专业使用同一《企业管理》名称的课程,经常出现教学管理部门和任课老师将工科专业《企业管理》课程简单地理解为管理专业《企业管理》课程。经常发现在一些院校的工科专业培养方案中,对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有不同程度的含糊表述、不准确表述甚至完全错误的表述,仅把获得必要的管理理论知识和能力作为教学目的来要求。而不少任课老师也简单机械地按照管理专业的教学目的组织教学,降低了教学要求。二是由于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误解、误读,一定范围的任课教师和学生,从功利性的视角评估课程的“有用性”,因而低估课程价值并忽视该课程的教与学,成为课程有效性不足的更直接诱因。

2 优选《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目的需要通过课程内容来体现,优选课程教学内容是提高非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定位与选择,需要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是要充分考虑到本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非主干地位,和有限的学习时数安排,优选内容是唯一路径;二是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可供选择的非管理专业通用教材,并且现成的教材也大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必要的柔性,但由于各院校工科专业门类很广,专业课程设置跨度、差异很大,各专业学生的前置知识差异也很大,各专业教学目标的细化要求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课程选择优化难度大的情况下,优选项目应该突出综合学习平台为目标。显然,工科专业《企业管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优化,一是要简约、适度,符合课程地位,精选课程内容;二是要匹配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前置知识和前置生活经验匹配、与学生的智力类型和接受能力匹配;三是要适时、实用,做到与企业经济发展、人力资源需求变化同步,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5

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高职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企业培养掌握基础管理知识和具备相应管理技能的基层管理者。企业管理源于生产实践,又用来指导生产实践。因此,在企业管理的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才符合企业管理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二、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沙盘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规则,轻指导

在沙盘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沙盘规则的讲解而忽略对学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本身的指导,导致学生知道怎么去推演沙盘,却不知道如何决策,或是做出错误的决策后,却不能很清晰地知道这些后果产生的原因。出现这种重规则轻指导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二是老师能力有限。沙盘模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少有经验可循,而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对沙盘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无所适从。

2.重沙盘推演,轻现场案例分析

很多学校企管沙盘模拟不仅是作为实训课程存在的,还是选拔学生参加省(或全国)的itmC职业技能大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沙盘模拟的过程中自然看重结果,对于获胜的小组关注较多,对经营失败的小组关注不足。要将知识的传授、沙盘的模拟操作、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教师而言难度较大。沙盘模拟对教师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估体系,教师不愿意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现场案例分析。沙盘模拟的精髓,不是模拟过程的激烈竞争,实战演练,而是教师针对不同条件与模拟结果的讲解。否则,教学过程易流于形式,变成纯粹的游戏。

(二)企业管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企业管理课程理论知识丰富,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实施上,基本是集中在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讲解上,不安排实践环节或是实践环节很少。因为实践环节不易组织,操作性不强,不容易达到实践的目的,而并非这门课程不需要实践。实践环节缺乏、实践效果差是企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

企管课程知识点多且分散。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能“记住”很多管理知识,但记住知识不等于拥有了能力。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且缺乏联系。学生在学完了这门课程后往往只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原则、方法、手段等,缺乏系统的观念和整体的意识,且所学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耗。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市场预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而这些能力恰恰是用人单位所急需的。

三、课程整合实施

(一)课程整合的基础

1.教学目标相似

企管沙盘和企管课程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战略决策意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企业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构化知识体系需要系统整合

企管课程不仅包含市场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知识,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系统掌握这些知识。而企管沙盘可以通过岗位实践,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经历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完整过程,加深和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企管沙盘演练涉及多层面的管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并能做到融会贯通。否则,学生可能是稀里糊涂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沙盘推演而不能把握企业管理的真谛,也无法体会沙盘的魅力。

(二)整合课程,优化教学效果

1.将沙盘引入企管课程教学,整合课本知识,解决实践难题

通过沙盘教学这一载体,学生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通过沙盘推演,学生能够掌握综合运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有利于将所学技能加以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企业管理知识体系,既解决了企业管理实践环节薄弱的难题,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重视沙盘模拟过程中的现场案例解析

现场案例解析是沙盘演练课程的精华所在。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点评、解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会更加深刻,会反思经营决策中的不足并思考对决策失误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每次实训课结束后,让学生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回顾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体验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奥秘。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总结改进实训教学,把带有普遍困惑的问题作为案例进行解析,这个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传统的案例教学受案例本身抽象性所限,学生无法获得切身的体会。而对现场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层剖析,会加快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吸收,这比传统的案例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

3.整合师资结构,由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6

[关键词]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内容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根本途经。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创新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有效的企业管理离不开创新,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要进行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成功的创业也离不开管理,无论是新创企业还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创业都要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管理实践中用到的原理和方法正是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可见,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所以,我们应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挖掘和充实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1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

1.1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

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展,一些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涌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发生变革。企业中出现的新变化对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但是,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企业实践,未及时引入企业实践中出现的新变化。如果学生接触不到企业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思维和能力。

1.2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素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是在教学中,普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不透,难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检验,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1.3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不紧

在高校中,专业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企业战略管理、文化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涉及面广。虽然在企业管理中需要进行创新,也有很多企业强调在企业内部进行创业,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也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机会,但是,很多教师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大多过分依赖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注重让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没有充分挖掘课程中蕴藏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机会,没有将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影响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2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重构的思路

2.1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要有意识地关注企业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更新知识储备,从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业态等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自学、网络、合作企业等途径来获取企业实践中的新变化,通过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信息共享等方式让学生学习,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紧扣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兼顾创新创业教育,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一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强化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二是根据课程特点设计相应的竞赛项目,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力;三是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企业中学习企业中先进的技术、工艺、管理方法等。

2.3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在创办企业前要对各种企业有所认识和了解,在创办企业后要对初创企业进行管理。所以,认识企业是创办企业的准备工作,管理企业是创办企业的后续工作。鉴于此,本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认识企业、创办企业和管理企业三大模块,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一是增加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如增加了认识企业、创办企业两个项目;二是在每个项目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三是在每次课中考虑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

3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7

关键词: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本科HRm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信息不对称,处于脱节状态。这就说明高校本科HRm人才培养的素质不符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即高校本科HRm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改革是必须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实务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1]。为此,改革《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才能满足企业所需要的薪酬管理专业人才。

一、《薪酬管理》课程作用

高校根据教育厅人才培养的规定,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其中《薪酬管理》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实务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开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薪酬管理有关知识,了解薪酬的设计方法,薪酬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薪酬管理基本原理和方法知识,认识薪酬管理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和发展的意义与作用。高校按照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对《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学生被动式学习。

二、《薪酬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过程老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任教师绝大部分是由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担任,这些应届毕业生的薪酬管理理论知识雄厚,但缺乏薪酬管理实践能力及自身经验不足,将《薪酬管理》专业实践课变成《薪酬管理》专业理论课,丧失《薪酬管理》实践课程设置的真正意义。除此之外,大部分高校在开设《薪酬管理》课程时,教学手段单一,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一味接受教师“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被动型学习,无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思考、创新,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这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一个刻板的印象,产生一种功利性学习的目的,学习《薪酬管理》专业知识是属于纯理论的,只要背背,应付考试即可。2.实践环节不完善,实践机会不多《薪酬管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受传统教育体制及师资结构的影响,常常忽视人力资源管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十分薄弱的。HRm专业学生《薪酬管理》实践能力培养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薪酬管理》实验课和实训课,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但由于《薪酬管理》专任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因此《薪酬管理》实验课和实训课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可通过参与企业实习,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要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难度系数高。假使学生到企业实习基地参与工作,因为只是短暂的实习时间,企业无法提供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学生都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辅助性的工作,所学的《薪酬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尚未得以运用,《薪酬管理》实践能力尚未得到提升,实习效果差。3.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模式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大高校逐步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使其逐渐成熟和完善,况且社会各界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日愈增加。然而,高校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和以教材为主的教学内容,使高校对《薪酬管理》最新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方法来不及做出反应,未能将新知识和方法传授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最终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尚未满足企业的需求。《薪酬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因此要求《薪酬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专业方法都要能够根据企业时事概况、理论知识的更新逐步调整,做到与时俱进,否则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三、《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高校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变过去教师“填鸭式”教学方式,创新“双参与式”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各项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技术,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强化HRm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据此,《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方法要有所创新,除了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授方式,可采用“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比如激励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实践教学法等。《薪酬管理》课程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薪酬制度[2],编制一个公司的薪酬制度,需要从企业内外部两条线入手,一条线是调查企业外部其他同行业类似岗位的薪酬水平,了解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有利于企业制定出具有竞争性的薪酬水平;另一条线是企业内部,企业各个岗位进行岗位评价,确定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3]。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就在课堂上直接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告诉学生一个企业的薪酬制度是怎么样制定的。但对于这样纯理论讲授,学生理解很抽象,容易遗忘。建议外部薪酬市场调查,让学生先编写《企业薪酬市场调查策划》,然后利用课余时间,以各种方式搜集企业所有岗位的薪酬水平,了解岗位的外部薪酬水平,通过这样的实践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以便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岗位评价,可以运用案例分析法、激励教学法,要引导学生运用岗位评价的方法对企业岗位进行评价,改变学生过去纯粹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想法。2.重视实际操作,提升专业技能高校要合理安排《薪酬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比例,两者相结合,使学生所学《薪酬管理》理论知识能够运用实际操作当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此,高校在调整《薪酬管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首先,必须先去各大企业做调研,了解企业对薪酬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其次,搜集、整理、总结企业对薪酬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最后,依据整理的结果,开展专家研讨会,确定《薪酬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比例。除此之外,一方面,学生能学以致用,将所学《薪酬管理》专业知识用于学生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创业活动,开展创业公司员工的薪酬核算,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或者与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模式,以便学生进入到企业当中了解整个企业的运营情况,将所学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同时,也让学生更早地了解企业招聘人才的素质要求,明确自身素质与企业人才要求的差距,充分利用大学时间,通过各种活动或机会,多角度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3.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务性很强的专业,为此需要高校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刻洞察、了解企业对薪酬管理专业的知识要求。教师还可通过往届毕业生从事薪酬专员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收集相关信息,提炼成课堂教学案例,使得《薪酬管理》专业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薪酬管理》课程内容与专业方法要与时俱进是《薪酬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高校要注重《薪酬管理》课程的定位,加强《薪酬管理》课程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把握《薪酬管理》教学框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薪酬管理》的理论知识框架及薪酬管理操作方法。与此同时,作为《薪酬管理》的课任教师要时常关注薪酬管理的前沿知识与专业方法,将最新的薪酬知识与专业方法引入到课程教学,让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由此也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课程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现实的案例当中去,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红.“薪酬管理”课程实践环节探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30(4).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8

一、确定技能型物流人才培养方向

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要面向物流业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养。同时还应关注新物流技能和新技术手段的出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建设的方向,不断为学生提供新的技能训练,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1.分析物流企业运作流程,确定职业岗位。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高校物流专业面向物流行业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物流公司、企事业单位内部物流部门、电子商务企业、储运公司、大型配货中心、货运企业等,其职业岗位有:物料计划、采购、运输组织、车辆调度、仓储管理、配送、商品分拣和包装、物流设施设备的作业和管理、跟单、揽货、物流信息处理、报关、报检等。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要对物流企业的职业岗位展开调查和分析,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供导向。2.分解岗位技能,制定职业标准。根据物流企业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技能要求,确立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标准如下:①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对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物流人才不仅要掌握物流专业知识,更要掌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因为物流企业具有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运营的特点,并且物流企业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物流人才应掌握丰富的知识面,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满足物流企业发展的需求。专业基本技能要求是物流人才从事物流活动必备的基本操作能力,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采购、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运输管理、国际货运、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构成了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标准。②职业适应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是指劳动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社会责任心、群体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管理与控制、行为的规范性和社会适应性,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等相关能力,以适应物流企业的要求。物流作业是一个具有连续性和传递性的多环节链状操作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物流作业的效率。因此,要求物流人才应当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除了做好本岗位的工作,还要协调相关岗位的任务,有效利用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及时与客户协商沟通,使整个物流作业环节高效地实现无缝化操作。③职业发展能力。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使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从而提供给物流人才的岗位越来越多,职业素养的外延也在动态的变化,工作的迁移性日益凸显。这就要求物流管理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应中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保持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适应多变的现代物流社会。3.将职业要求转换成学习内容。针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围绕职业岗位的需求,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思路是:根据物流管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教学设计。首先确定物流行业的职业岗位;按照物流企业运作流程,分析每个职业岗位所对应的技能要求,对知识和技能性分析,从而确定学习内容。

二、构建创新性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优化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专门人才。以物流企业工作环境为教学情景的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学科、学生、社会的相互关系。要让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够对口就业,并胜任自己的职业岗位,就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将物流企业有效纳入其关注范围,以实现课程与岗位之间吻合。如果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的工作岗位高度配合,那么企业用来岗位培训的成本将大大降低。1.设置全程职业指导课程。应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阶段全程定期进行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教育、行业规范学习、职业实践和就业指导等,从而使学生早早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方向,制定发展规划和学习计划,使其具有对职业机遇的预测能力。2.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和物流产业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以人为本”的观念越来越受到物流企业的重视。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从业人员的职业岗位更新周期加快。物流管理人才要适应转岗需要,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在此可借鉴临沂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基础专业教育,夯实专业基础,拓宽知识面,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及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以现代物流理论和基本职业技能为主,目标是打好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专业模块课程以强化物流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紧跟社会需求变化开设创新性和设计性的实训,保证职业能力训练,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①“宽基础”的课程结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本着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原则,着眼于创新能力、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更新能力的培养,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开设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职业素质的全面性。“宽基础”的课程结构由物流理论课程和职业技能两部分组成,其课程设置的扩展性强,通过此部分课程的学习,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现代物流理论、管理理论,能系统地掌握与物流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全面熟知仓储知识、财务知识、市场营销、商务贸易、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知识,从而使其具备物流系统规划的能力。②“活模块”的课程结构。在构建扎实的物流管理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还应构建加强专业技能实践模块的课程。针对每一个职业岗位的需求,设计出知识部分和技能部分,科学整合设置课程,以专业的职业训练为主,改变以往学科式的课程结构,促进职业岗位素养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活模块”课程结构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训练领域和技能拓展领域,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和前瞻性。“活模块”的课程结构要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和物流技术变革的发展,不断补充新的可能内容和实习实训,联系本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实际、职业实际及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活动中的典型案例,及时扩充课程模块的容量,及时改进实训环境,缩短教学与物流岗位需求的距离。比如,在实训中,让学生用学过的物流知识和技能对物流企业进行模拟的物流运作;同时与相关物流公司合作,让学生在公司实习,进行实际物流运作。这样的实践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活模块”的课程结构还可通过设置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学习不同的课程模块内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课程模块内,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根据物流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安排课程顺序,打破原有的学科体式教学模式,其最终的成果就是制定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作者:李信利卢中华单位:临沂大学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9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

对该课程特点的分析,需要从该课程的主体结构及其内容组织上入手,真正把握其本质,才能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做到有的放矢,确实可行。

1“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主体结构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包括绪论、设计、运行与改进四大结构。

2课程主干内容的特点

在表中展示课程主干内容中,每一部分都与企业的实际运作关系密切,对于大三学生而言,他们对企业实际运作情况尤其对制造性企业的了解甚少,这就对教师的讲课带来很大困难。如果完全按课本的框架讲课,学生很难理解所讲的课本内容,而如何将课本知识和实际企业运作紧密结合,对任课教师来说也是讲授“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课程无法绕过的坎。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特点,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必须带有针对性,但同时也必须考虑学校现有的资源与条件,让学生到企业一线去做实际的体验是不现实的。因此,要使这门课程的讲课效果在目前的基础上能有较大的提升,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收集企业实际运作素材,并结合书本知识将企业运作素材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讲课就能够达到生动、活泼、有趣;其二,对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改变单纯的教师讲授方式。

传统的运营管理学教学方法比较偏重于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团队根据“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特点,将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创新设计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索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习教学―设计创新教学”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新模式。

改革具体思路由以下几点构成:

1课本知识讲授,以系统化理论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环节,第一,要讲透理论基础知识;第二,要结合企业实际运作即实际素材来讲,用形象的感觉来理解课本抽象的内容。

2引入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引入案例教学,就是在每个章节开始讲授之前,首先引入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案例,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这部分内容,通过此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课程内容。例如,通过介绍某企业生产运作过程中经常性出现物料短缺,影响生产进度计划和产品交货期,以及许多物料存量在较长时间远远超过其使用量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引出物料需求计划(mRp)这一章的学习内容,也可以介绍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知识。

3图片教学,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企业实际运作的感知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或通过对有关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车间布局、设施布置等用相机拍摄的图片,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做必要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印象更深刻,也能够弥补学生对企业设施没有感知的不足,由此提高教学效果。

4引入实验教学,运用模拟软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中,如指导学生学习“物料需求计划”这一章,可以充分利用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eRp综合实验室这个教学平台,运用模拟软件,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这部分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熟悉eRp的有关知识。

5设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缩短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感

设立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实验锻炼,让学生到企业亲身体验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尽可能缩短学生学习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1)课外实践性作业。这是指将作业设计成动手实践形式,要求学生以多种方式(比如以分析图表、图片的形式)设计课程讲过的内容,将这种作业布置给学生在课外练习。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有些知识点,尤其是关于能力训练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实践设计才能得到深入理解和创新技能锻炼。例如,对选址策略,要求学生对其比较熟悉的企业或其它类型的设施进行实际调查,通过调查分析来说明这些设施或企业选址的依据是否可靠和有效。

(2)邀请企业界成功人士。请他们就本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进行讲解和分析(如企业实施新型生产方式、供应链管理、eRp管理、流程管理、贯彻iSo9000族标准等方面),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3)配合学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依据实习企业的情况,开展生产与运作管理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6改进生产与运作管理考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课程培养的目标是管理类应用型人才,会背定义、会背基本理论内容,不能说明学生就掌握好了“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课程。

过去“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考试局限于教材,很少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理论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改革考试方法,加大案例分析及设计画图题的比重和难度。现行的考试成绩是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加权平均,平时占20%,期中占20%,期末占60%。平时和期中考核的依据是学生在课堂上所作的案例分析演示表现、参与互动讨论的情况、综合小组评分成绩等;在期末考试中,减少那些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案例、计算分析的比重和难度。

7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实现与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这门课程的教学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可以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从根源上提高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管理业务,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方法,又要锻炼学生的管理技能。而学生管理技能的训练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又要组织好学生的案例教学,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掌握高深理论又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

以上措施的实施,为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搭建了平台,为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总之,“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高度重视课内、课外教学实践环节的教学控制,着力培养会思考、能动手、具有较强生产与运作管理能力的本科生。通过课程设计、上机实验、课堂互动、角色扮演等课内实践环节,以及企业观摩与实习,让学生亲临其境,体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原理。

通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意识被涌泉般地激发出来,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在各类教学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我专业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在2009年6月,获教育部“金蝶杯”首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2010年7月,获教育部“用友杯”第五届创业比赛省级优胜奖;2011年10月,获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用友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二等奖等;2012年11月,获蓝天绿野米业铜奖等。

通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并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据我校学生处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我院工商管理专业连续多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学生就业率,一次性就业率一般都在60%以上。这充分证明了我院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良好,为学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赞誉。

对企业管理课程的知识篇10

关键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113-05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发展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体系作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体系构架和内容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博士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劣和研究能力的强弱,进而决定着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我国企业管理作为兴办历史相对较短的博士专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因此,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生源和培养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课程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立

博士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延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看,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是一种在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前衔后续、逐步深入的梯度安排(具体见表1)。

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使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成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至少必须具有三方面特征: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知识的形态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原理,也包括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人力知识等。然而,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本科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成熟的知识,硕士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系统化的知识,博士生面临的知识是离散的、尚未明晰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必须能够梳理总结出所涉领域的研究现状,建构从事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知识结构指的是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必须: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存量,视野开阔,能把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第二,有合理的层次分布,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布局有序,既“博”又“专”,(“knowsomethingabouteverythingandknoweverythingaboutsomething”);第三,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先进性,洞悉前沿变化,能由已知推未知(参见图1)。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是运用既有资源,进行问题的发现、辨识、假设、论证、结果解读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研究工具方面,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来说,要能熟练地操作基本的统计分析工具和主要的财务、金融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效方法,博弈论随着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频频青睐博弈论学者而受到广泛重视,案例方法是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的观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博弈论、案例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

(三)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

如前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借鉴软件设计的“重构”定义:“(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使得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加合理。”我们可称这种知识的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过程为知识重构。

知识重构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知识萃取、知识结构化、知识衍生、知识文本化四个阶段。知识萃取指通过视、听、读、讲、讨论、经历等方式得到并保留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过程;知识结构化指借助思维的透析力与综合力,把所获的原本零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解释现状或事实的知识体系;知识衍生指运用移植、投射、延伸等方法,集成既有知识及其体系,从而生成具有创新含量的新的知识构架;知识文本化即知识成果的表述,如报告和论文的写作、刊发、传播等等,它是知识重构的最终显现形式。

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是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的协同结果。知识萃取能力是知识重构的基础和起点,它决定所获知识的存量、层次和布局,进而影响后续的知识重构功能;其他重构环节的状况,也会反过来正向影响知识的获取能力(参见图2)。

二、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情况

(一)国内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估上,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1、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三大板块: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是指根据教育部要求,各专业博士研究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为博士研究生系统深入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所必须修读的课程(至少学习三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指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而适量开设的,供博士研究生选择性修读的课程。以下是我国部分高校企业管理博士课程设置情况(见表2)。

表2显示,国内企业管理类博士课程设计中,公共必修课的内容和学分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专业课由各校自行设置,不同培养单位在学分的安排上,提供课程的门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课程内容的取

向、知识的覆盖面方面,也各不相同(具体见表3):

2、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不足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有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第一,课程体系不规范,科学化程度不够。课程门类、学分安排差距太大,不同院校相同课程内容的目标导向差异明显,说明相关部门对博士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第二,课程结构层次不分明。本科、硕士、博士课程没有反映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差异,部分院校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名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这种不分层次的教学必定影响博士的培养的质量。第三,课程视野“学科化”特征明显,课程覆盖面不广,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纳入较少,不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第四,课程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少;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课程;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二)国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对研究生的培养强调课程与论文并重,如博士生一般要学16~20门课程,修习30~40个学分,较多地学习高水平课程的博士生后劲较足,因为其知识面广、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

与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相比,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

1、体现管理学科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国外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在设置上比较注重体现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路径看,管理科学的发展脱胎于经济学,正逐渐呈现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前10名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海斯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等,其管理类博士专业的课程,明显呈两个倾向,一个是经济学倾向(ecollomics-based)――基于管理学科学术基础与理论渊源,一个是社会学倾向(Sociology-based)――基于心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演变趋势。

2、课程体系层次性强,培养目标明确

在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中,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以重视课程教学著称,其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而且课程体系层次分明,有基础课(研究工具)、核心课(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专业课(研究方向及前沿动态)、辅修课(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知识)等层次,课程功能明确,能体现培养目标。详情参见表4。

3、教学互动的“理论学习+方法研究”的授课模式

由表4可知,美国博士课程体系中,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类课程数量多,而且授课模式有很强的互动性、探索性,通过将社会科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应用到管理问题上,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这多个领域的敏感。如哈佛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就有管理领域研究设计(DesignofFieldResearchinadministration)、定量分析概论(introductiontoQuantitativemethod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izedLinearmodels)、缺失多元数据分析(incompletemultivariateData)等近20门工具类、方法类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美国所有商学院都提供诸多互动讨论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讨论课程(SeminarinHumanResourcemanagement)、公司战略研究讨论课程(ResearchSeminarinCorporateStrategy)、网络理论及应用(networktheory&applications)等。值得一提的是,沃顿商学院还将深度自学(in-depthindependentstudv)也纳入了博士课程管理体系,由各学科的教员(facuhv)根据学生的特殊兴趣进行相应安排。

三、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思路

英国教育家洛克告诫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补救”。教育是事关几代人的功业,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事关博士研究生教育大业的成败。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借鉴国内外企管专业博士课程设计的成果,同时注意发挥各培养单位企业管理研究团队的特色和整体实力。

1、完善课程体系,明晰课程功能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课程,应围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研究能力――知识重构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动态反映本学科国内外新成就、新进展,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最新的发展,洞悉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博士的课程:

第一,把博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环节,在课程设置上与本科、硕士研究生作梯度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构造功能和能力结构提升功能,将博士课程解构为基础理论与学科渊源、专业知识与理论运用、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等五大模块,通过不同模块课程合规律的组配,实现博士研究生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提高的目的(详见图3)。

第二,重视基础课程的安排,体现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使博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管理学研究范式,培养学术规范。

第三,强调学科渗透,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容量(如管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传播学等),在扩大学术视野的同时,激发知识创新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门类,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和选择自由,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对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表5提供的是各模块课程的具体安排,可供参考。

2、整合课堂资源,碰撞思想火花可以整合学科导师组集体的力量,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性解构,将每个专题提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其作课堂讨论的预备;每位导师只讲述自己对其最有研究和创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每一次交流都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每一次都能发现授课者的思想亮光,从而受到或大或小的启发;另一方面,让授课者授讲得精彩,变被动劳苦的宣讲为愉快兴奋的分享,并且由于学生的积极回应中也能不时闪现创新的火花,使教学双方产生智慧碰撞,催化新思想的诞生;第三,通过组合式授课,增加了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博士培养期间的师生交流。

对于设置在前沿动态板块的大部分课程,都适合采取这种组配法来讲述。国内外已有类似做法,实践证明颇有成效。

3、拓展课堂空间,提升课程实效

创新教育理念,拓展博士生课程空间,把课堂从单一的教室,搬到工厂车间、搬到互联网、搬进沙龙茶室。

第一,请进来讲。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举行前瞻性的学术讲座,实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一些院校已坚持多年,师生及社会反应积极。

第二,送出去学。选派博士生走出门去,接受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与实践体系的训练,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引进和实现。上海交大实施的选派博士生国外访学、国内访学,已取得明显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