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十篇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十篇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3:43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1

一、激活“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坚强自立、勇往直前。发掘红色文化资源要注重有形遗产的保护利用,更要注重精神内涵的提炼升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1.加快发掘整理。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些具有重大革命历史价值的遗址正濒临消亡的危险,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抢救性保护。厘清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历史研究和实地调查,寻访亲历者和见证者,加强红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充分利用文字、音像制品、图画、电子文本等形式,保存这些历史留给我们的生动教材,建好红色家谱;发掘红色文化的多重价值,在科学梳理、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红色文化本身所承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科研、教育等多重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再赋予其时代特征,从而转化为新的资源优势;依法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普及红色资源保护的现实意义及相关知识,树立全社会保护红色资源的共识,形成保护红色资源的合力。

2.深入研究阐释。红色文化资源集中承载着革命老区精神,富含着我们党为民宗旨、党性观念和优良作风的正能量。所以,应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学者、协会、学会、研究会作用,通过组织红色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红色文化研究成果专刊等形式,着力于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释放红色文化资源的“乘法效应”,为全社会提供必要的精神资源,用红色文化来启迪人们智慧,以红色精神来武装人们的头脑。

3.建好阵地网络。红色教育基地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应加紧修建完善各类反映我们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逐步实现全天候免费开放,扩大教育覆盖面,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丰富展出内容,安排定时的有关历史的影视、歌舞专场,还原当代革命工作者工作、战斗、生活、劳动的场景,融入情景再现和互动体验项目,增加红色基地的欣赏性、参与性、体验性,丰富基地内涵,提升教育功能。

二、叫响“红色品牌”

不断以具有中国特色品牌价值的红色文化引领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形成世界品牌,不仅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强国有着积极意义。

1.坚持文化自觉,视红为宝。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红色文化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将红色文化作为优势文化形态优先发展,将红色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率先发展,重点发展红色文化经济。强化对发展红色文化责任的主动担当,“唤醒”红色文化。树立文化“无穷大”的理念,要像挖掘地下矿藏一样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物质矿越挖越少,文化矿越挖越厚,只有文化厚实强大了,发展的潜力才会强、后劲才会足。树立文化“永续性”的理念,要让红色文化更“红”、更具生命力,只有物质文化保护好了,才能按照传统方法延续生命,使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科学价值和商业价值更加突出。树立文化“产品化”的理念,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既保护文化、传承文明,又增加内涵和附加值。

2.坚持文化自信,点石成金。很多红色文化遗址和革命老区多处于风景优美、生态宜人的地方,自然风貌、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都十分浓厚,因此,应整合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创意引领,品牌打造,融合发展,变红色文化资源为旅游文化产业,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焕发红色魅力,叫响“红色品牌”。通过生态景观加红色景点的方式,设计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红推绿、以绿带红,红绿结合、红绿相映,将散落的红色文化发源地、特色民俗体验地、自然风光旅游点等串点成线,形成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产业带,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旅游中,让游客在游历青山碧水的同时铭记红色传奇,在享受生态氧吧的过程中感悟红色精神。

3.坚持文化自强,扶持引导。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转化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力量,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时候,才能成为让更多的人主动接受、让更多的国家民族愿意分享的文化。要合理开发,科学规划。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利用,防止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规划,制定既符合本地实际、又有重点突破的文化经济政策。要培育市场,引导消费。扶持和发展各类红色文化开发和服务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自主经营、自主创新的红色文化市场主体。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和引导群众进行红色文化消费,扩大市场需求。要活化机制,多元融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投入机制,大力吸引金融行业、民间资本、社会力量进入经营性红色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三、弘扬“红色精神”

坚守和弘扬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价值取向。要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关键在于让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相对接。

1.经典化推进,创排精品重点宣传。应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剧目、影视作品,把红色精神融入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全过程,推出更多更好的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红色文艺精品,给人们以情感上的滋养、道德上的教化和价值上的引领。精心打造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等题材的现代优秀剧目,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题材创作文艺作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自强不息、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革命风格,让革命传统和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2.大众化推进,多种媒介强势宣传。应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推介,把氛围造浓,把声势做大。积极邀请中外主流媒体开展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展示革命老区红色形象,不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运用各类媒体开辟红色文化专栏,加大窗口展示和公益广告投放,传播革命老区红色历史。组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书画摄影展览、英雄报告会,开设公益性文化讲堂传播红色文化,编写面向大众的红色文化读物和宣传品,宣传红色英模典型事迹。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2

关键词:红色文化法治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D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323-01

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展现出的公平、正义、人权、纪律性等价值追求,既承载了我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彰显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凝聚了优秀的革命基因,又与法治社会建设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精神相契合。临夏境内红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充分利用、积极挖掘,势必为法治社会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一、价值整合:引导大众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并完成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礼记》载:“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意思是说,人之初,本是干净的,这是天性,后感于物,面对各种诱惑,心就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欲望。因此,让人“感”于何“物”,怎么样引导人教育人,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临夏境内的红色文化资源集中在“人”,如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胡廷珍、革命先烈肋巴佛、解放临夏的王震将军等,他们都是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他们虽然物质贫乏,但精神富足、有理想、有信仰、有献身精神。这与当前人们物质丰盈、精神荒芜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挖掘和宣传这些红色资源,举办怀念革命先烈、歌颂人民英雄活动,通过耳濡目染,一方面可以使人们从革命者身上发现生命的意义和快乐的真谛,进而通过“模仿”身体力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民间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各方面工作的自觉监督力,呼唤社会公平正义,清除各种污泥浊水,激发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的激情和动力。

二、政治认同:培养公众对我们党执政地位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心理认同,维系政治稳定

任何一个政党要想维护其政治的稳定,就必须拥有该国民众对该政权的一种政治心理和政治情感的认同与支持,简言之,即必须有执政文化。正如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中共执政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所体现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与红色文化展现出的精神品格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利于培养公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继而产生对我们党执政地位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心理认同,维系政治稳定,这也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临夏红色文化资源是经过火热年代练就的,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遗产,凝结了传统的、民族的、优秀的基因,既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永恒力量源泉,又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众多革命遗址遗迹、纪念物等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许多惊心动魄的红色记忆,珍藏着许多无比珍贵的思想财富,记录着无数前辈和英雄先烈的丰功伟绩,凝聚着许多前无古人的伟大创新,从中,我们品读到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表达了最具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民心、民意。用这些思想财富来武装群众,必定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文化引领:通过文化传承、文化渗透和创造功能,更好地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前提。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红色文化教育过程就是一定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的传播、继承的过程,这种传承过程不是单向的灌注,也不是既有文化的不断重复,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过程,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二是具有文化渗透、创造功能。红色文化教育总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渗透到各种文化中去,既有对社会主流文化弘扬,也有对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家庭文化等亚文化的发展方向的引导,调节社会文化冲突,创造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良好氛围,并自觉吸收各种亚文化中的合理、有益成分,促进主流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临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发挥先进文化的先导引领作用,尤其是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和平统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宗教倡导热爱和平、珍爱生命、遵纪守法、导人向善等道德观念,两者结合在一起,实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交融共进,更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临夏回族自治州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2]王文杰:《论大西北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n】》,《报》,2012年5月22日;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3

(一)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海南省丰富的黎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黎族人民,展开的长期革命斗争历史过程中,留下的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见证了海南革命斗争的历史变迁,[3]比如白沙起义园,是黎族领袖王国兴,带领黎族和民族群众,反抗政府对黎苗百姓的长期压迫、横征暴敛,因此,率领群众毅然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在1943年8月21日,领导了白沙武装起义,将白沙镇内的几乎所有政府赶出白沙镇,取得了起义胜利。因此,海南黎族红色文化资源,汇聚了黎族群众的民族追求与意志,展现了黎族民族精神。在经济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这是黎族精神的回归点,是文化方面的代表之一,是充实该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传承并全面弘扬这一体系的精神,起到了载体的重要作用。

(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海南黎族红色文化的重要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一脉传承,具有重要的联系。海南黎族红色文化是党在黎族革命斗争中渐渐形成的精神财富,是坚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体现勇闯新路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属于全体黎族百姓的革命文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勤俭为民的优良革命传统,展示了共产党人与广大黎族革命群众的崇高信念、高贵品质[4]。海南黎族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而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丰富,涵盖的面非常广,既要坚持从宏观上消耗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更要从海南黎族红色文化的实际出发,在海南黎族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构建联系的桥梁。从这里可以看出,海南黎族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价值取向、内涵等多个方面存在一致性,从根本上来说,两者具有一致性,在海南当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黎族红色文化这一精神财富加以传承。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源海南黎族红色文化是优秀文化精髓,这是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力之源。海南黎族红色文化资源是黎族革命先辈,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琼崖革命斗争史陈列馆、海南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和白沙起义纪念园等,这些黎族红色文化都是用事实验证了革命前辈的奋斗历程,用实际行动去证实了革命前辈的革命精神、革命情怀。特别是社会价值出现多元化的今天,对海南黎族红色文化精神特质进行提炼,能帮助社会大众更容易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汲取科学营养,抵制时下社会上出现的消极情绪,建立科学的舆论导向,激发人民爱国、爱党,进一步增强社会大众的凝聚力[5]。

二、传承海南黎族红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步伐

(一)政策先行,深入挖掘海南黎族红色文化资源海南黎族红色文化发展,要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纲领性文件指引下,进一步完善黎族红色文化发展的具体政策,打造红色文化精品,构建利于发展红色效益的有利环境,为实现海南黎族红色文化的产业起到政策性指导作用。政策方面,需要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出发。从宏观方面来讲,进一步明确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突出发展红色文化方面的理论探索;采用法律、经济等有效手段,构建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的激励机制;构建适宜红色文化发展的运营机制、管理机制[6]。从微观方面来讲,对从事红色文化管理、经营单位,要探索能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企业集团,将非公有制纳入到红色文化产业中,开创海南黎族红色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例如,可以先选取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遗址、白沙起义纪念园等黎族文化资源为试验田,为实现红色文化发展的产业化,进行先期探索,只有试验田改革获得成功,才能放手去将红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让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步入正轨,实现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大跨越。因此,为了激活这两个红色文化资源的发展的潜能,可以采用鼓励当地的私有制资源转入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拓展发展的新思路。另外,深入挖掘海南黎族红色文化资源。一是,红色文化资源包含的方面比较多,除了上面谈到的红色文化的遗址,还包含革命文献典籍、回忆材料,这些资料需要深入到黎族红色文化所在地采用实际调研、查阅当地的档案文献、采集红色文化物证等,进一步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整理力度,对海南黎族红色文化开展全面的普查与清理,为开发红色文化资源打下坚实基础[7]。二是,做好海南黎族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海南黎族文化中的文物、遗产、遗址等具有重要的价值,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比如海南黎族文化中的典型的“海南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该根据地作为琼崖区党委等政府机关驻所,是领导黎族群众革命的大本营,在黎族革命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采取将“五指山”之类的红色文化注册为品牌,建立完备的红色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系统。

(二)坚持保护与开发海南黎族红色文化,推行红色文化旅游首先,坚持保护与开发海南黎族红色文化。上面谈到的黎族红色文化包含的方面比较多,遍布在海南省各地,是老一辈黎族革命者留给后人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但是也需要正视当前黎族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与保护方面,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革命旧址年久失修。在经济实现大发展的今天,一些无德的开发商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去人为毁坏一些黎族红色文化资源,搞房地产开发。从这点出发,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管理机制,构建海南黎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机制。同时,还需要对海南黎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开发,要做到合理、适度,避免出现时下庸俗的娱乐化倾向。对海南黎族红色文化资源的损害是不可修复的,因此,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让黎族红色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要花大力气实现将琼崖革命斗争史陈列馆、海南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遗址、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以及白沙起义纪念园等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使人们接受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8]。其次,推行红色文化旅游。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世界正处在变革发展期,呈现多极化趋势,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更为频繁,但西方中的腐朽思想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消极影响。人们对以海南黎族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持欢迎态度,当下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盛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红色文化旅游是一项长期的民心工程。海南黎族红色文化资源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讲不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落后之处,导致对发展黎族红色文化旅游,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发展海南黎族红色文化旅游要和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目标相结合,激发红色文化旅游的活力[9]。具体来说,一是采取文化景致与红色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在特定的区域内,多种文化旅游资源可实现和谐发展,比如可以将民俗、历史遗迹、节日风俗等,进行融合,形成区域性的文化旅游体系,实现利益最大化。例如,“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在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可以尝试将红色文化旅游和当地的民俗村落风情游结合起来,建立资源联动开发的重要模式。二是,采取政府主导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政府在开发红色旅游中处于中心地位,海南黎族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的全面支持,政府构建信任机制,负责红色文化旅游的规划工作,并注重引导的方向,建立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机制。例如,六连岭革命烈士陵园是海南黎族红色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因此,很有必要由政府进行主导,其他民间力量也作为重要的力量源,也就是既发挥政府总览全局的作用,又要注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激发社会上有关资源的活力,这样才能更好让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将这一项事业做实做牢。

(三)将海南黎族文化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内海南黎族文化传承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将其融入到国民教育系统内,更好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造好的氛围。一是,党与政府部门主动肩负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更好保持社会主流意识方向,坚守文化建设主阵地。党与政府在红色文化的挖掘方面是坚实的后盾。当前,开展引导社会大众“讲道德、尊道德”的活动,这也是当前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二是,可以充分利用黎族的红色文化资源,鼓励社会大众进行重走黎族革命道路的活动,让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自觉承担起应有的道德责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做积极的践行者。

(四)实现黎族红色文化与群众生活有机结合采用多种有效的路径,将黎族红色文化借助当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考虑到不同年龄群,做到和群众文化密切衔接,做到接地气,发挥实效性。传播媒介是弘扬传播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是让社会大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路径。海南黎族红色文化传播可以通过电台、党报等主流媒体,还可以通过大众类文化产品,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歌,大力颂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握时代的脉搏,向人们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能量[10]。在全面统筹海南黎族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基础上,做到科学有效的使用,让黎族红色文化发挥精神上的与时俱进指导功能,比如琼崖革命斗争史陈列馆、海南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在进行宣传的时候,重点突出其精神价值,展示黎族人民群众在前进道路上的功绩与伟大革命精神,每一段生动的黎族人民红色故事,向人们昭示在黎族人民群众发展的道路上,展示的奋斗历史。因此,将这些黎族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能启迪人们的心灵,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感悟红色文化的力量。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4

关键词: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价值;保护、开发和利用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165-02

一、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的历史渊源

哈尔滨在中国近代史上虽然是一座比较年轻的城市,但却有着十分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世纪末沙俄侵占哈尔滨开始,哈尔滨人民就开始积极进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和近代工业在哈尔滨的兴起,哈尔滨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由于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列主义在这里得到了广泛传播,哈尔滨的工人阶级也是当时中国较早接受社会主义思潮和十月革命影响的一支队伍。并且由于哈尔滨的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一条从中国东北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红色之路”,这条“红色之路”不仅拓宽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而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重要枢纽,就成了这条“红色之路”的必经之地。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比如、陈独秀、瞿秋白、张太雷、等都在哈尔滨留下了他们光辉的足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就在哈尔滨建立了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在东北大地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哈尔滨作为沦陷区的同时,更是东北地区党的领导中心和抗日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哈尔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发挥了巨大作用。日本投降后,哈尔滨又成为全国第一个解放的大城市,开创了我们党在大城市执政的先河,为党在后来的城市接管和改造,开始在城市执政,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并且解放了的哈尔滨作为巩固的根据地和大后方,为支援东北和全国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哈尔滨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二、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

(一)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

哈尔滨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哈尔滨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可以分为红色历史文化物质资源和非物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两类。

1.红色历史文化物质资源

哈尔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一直到全国解放这段时期,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其数量大,种类多,影响深,都是令人瞩目的。其中有形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革命遗址类和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类。包括: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遗址、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领导人故居、烈士墓、纪念设施等等。

2.非物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哈尔滨不仅创造和留下了大批的红色历史文化物质资源,而且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在革命斗争中创造出来的革命文学作品;涌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保存下来的革命文献;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哈尔滨人民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哈尔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就是开放思想、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坚定信念、坚持斗争、不怕牺牲、开拓创新、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哈尔滨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哈尔滨的非物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1.历史价值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哈尔滨开展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见证,它构成了一幅最直观的革命历史画卷。哈尔滨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现了在哈尔滨这块土地上,革命先烈几十年艰苦斗争的历程,以及其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我们要深刻了解哈尔滨的红色历史,感受党的伟大,从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实现哈尔滨发展战略,进行家乡建设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勇气和信心,这就是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历史价值之所在。

2.文化价值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中的升华,是光荣革命传统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为从本质上来说,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是一脉相承的,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哈尔滨如果利用好这一财富,就能进一步增强哈尔滨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促进哈尔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建设文化名城起到重要作用。

3.教育价值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对人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要更好地发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就是要深入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所蕴涵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更好地教育后代、激励后人。哈尔滨在革命历程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红色历史文化资源,革命进程中也有许多事件及人物载入史册,这些都为我们,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很多很好的教材和载体,在发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作用的同时,也成为塑造哈尔滨精神、凝聚民心的力量源泉。

4.经济价值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它可以转变为重要的经济产品,促进和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深入挖掘哈尔滨丰富、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开发利用现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红色文化资源还可以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媒介,把红色旅游、景观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冰雪旅游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一)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缺乏科学的认识

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在观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目前,哈尔滨市的许多红色历史文化物质资源因为城市建设发展而遭到破坏,比如说许多革命遗址被占用或闲置,还有许多重要遗址被拆除。究其原因,主要是有关部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引导下,对于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不够,对于新形势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要充分发挥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科学地处理城市发展建设和保护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矛盾。

2.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体制不明确

哈尔滨市在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中,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统一管理,而是同一个红色文化资源由多家机构、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各管一个方面,管计划建设的就只管计划建设,管宣传的只管宣传,管市场开发的就只管市场开发等等,这样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就造成了哈尔滨在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面制约,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整体规划,严重阻碍了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3.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力度不大

哈尔滨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看来,其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开发和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少,对一些物质类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维修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一些资源遭到破坏;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缺乏整体的规划,宣传力度不强,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方式也比较单一,缺少创新意识,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与其他种类资源的整合不够,没能形成发展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整体合力。

(二)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1.正确认识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保护、开发和利用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应承担的历史责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坚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进行党史的宣传和革命传统教育,引起全社会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的高度重视,从而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意识。特别要强化领导干部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历史观念,不要把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当做城市发展的包袱,而应看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把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真正纳入到“文化兴市”、建设“文化名城”的规划中,从思想和行动上都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

2.建立科学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管理体制

应该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还要建立包括各个相关部门组成的全市统一协调的领导小组。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体制,才能够使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能够做到统筹考虑,总体规划、具体实施。

3.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现存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应该从有利于哈尔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轨道,坚决杜绝一切破坏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行为和现象。

4.加大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为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加大资金的投入。同时,要以政府财政为依托,以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为辅助方式,建立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基金会。提倡鼓励集体、民间投资,提高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实效,切实解决资金问题。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5

关键词:红色资源;大学生;价值作用;路径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为争取民族的解放和独立,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和丰功伟绩的真实写照。红色资源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物质、信息和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物质方面主要有革命旧址、革命遗迹、革命纪念馆、烈士墓园等;信息方面主要是红色影像、红色歌曲、红色标语等;精神方面主要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应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价值,努力把红色资源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挖掘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的有效路径。

一、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上开展红色资源教育的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发挥作用,如何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如果可以把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通过挖掘红色资源中潜在的价值作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高校通过开挖掘红色资源,可以有效地促使大学生坚定信念、坚守信仰,做一个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在思政课上强化对红色资源的学习,可以极大的增强他们对于中国革命、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把握。总之,加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红色资源的价值作用

本文通过对红色资源,特别是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进行挖掘,来分析红色资源的价值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高校阶段也是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西方国家的各种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念不断传入道中国的大学校园,致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遭到冲击。这就对高校加强大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要求。红色资源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蕴含了对祖国的强烈的挚爱之情,体现了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情操,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能让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接受心灵的熏陶和净化,从而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

(二)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红色资源中蕴含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服务奉献的精神以及崇高的理想信念。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相互促进,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烦躁、迷惘等情绪,甚至出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理想信念滑坡等问题。大力挖掘红色资源的价值,弘扬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缺失问题,坚定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三)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和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明白我们党的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来之不易,让大学生深刻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得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另一方面,红色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仅可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其同时和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联合起来,可以使大学生在较短地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把红色资源融进思政教学全过程

高校的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当前,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抬头率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主动将崇高的理想信念、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等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大讨论、举办红色经典朗读活动、播放红等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矶源笱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授课形式不仅可以增强红色资源对大学生吸引力和感召力,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实现知、信、行相统一,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在暑期和寒假社会实践中多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实实在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红色资源,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到红色资源的魅力,从而把红色资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在现场体验红色资源时,要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忘初心跟党走,使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成为大学生的思想认同和自觉行动。

(三)将红色资源应用到学生的日常校园活动中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红色资源里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将其融入大学生的日常校园活动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组织可以积极主办一些以红色资源为主题的活动。比如,书画摄影展览、身边的榜样先进事迹报告会,红歌合唱比赛、公益性文化讲堂、国史国情知识竞赛、红色经典阅读等来传播红色文化,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利用学校的校报、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加强对红色资源的宣传和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资源有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必须发挥好红色资源的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红色资源融进到思政教学中,这对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仰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军星,罗晓练.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J].科教导刊.2013.7.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6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名族解放、国家独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过程中形成,在新的时展背景下,将红色资源融入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有利于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路径,使红色资源育人功能、教育价值得以挖掘。红色资源的应用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使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增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一、红色资源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

红色资源属于优质教育资源,它包含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将红色资源融入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改变传统的单纯说教方式,弥补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历史文化具有感染力与说服力,开发、运动红色资源,有利于用事实证明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性[1]。中国共产党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需要被现在的大学生继承,并发扬光大,通过将红色资源应用于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可以丰富教育内容,使教育工作不再单调,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也变得更加方便,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人们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导致不良信息的流入,部分高校的校园网论坛中已经流入不良信息,这对于大学生正确观念的树立具有很大影响,无法使他们的民族意识增强[2]。红色资源的应用有利于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条件,使学生在了解红色历史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认同感。相关部门需对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挖掘,将文化教育、红色资源两者充分结合,使精神缺失危机得以解决,将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责任感提升。

二、红色资源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丰富红色文化传播方式

红色资源包含深刻的价值文化与历史意蕴,对高等院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辅助工具。高校可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坚持党性原则,利用红色旋律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树立进行引导。高等院校内部需建立学生思想状况反映机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是否存在扭曲现象,除此之外,还需加大力度对红色资源的文化内容进行宣传,对大学生正确观念的树立给予引导。班级中可以采用主题班会、政治课堂、实践活动的形式,宣传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育过程中,高等院校要发挥社团的作用,尤其是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利用党课团课讲述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得以拓展[3]。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拓展后,大学生能够间接、直接了解到相关的内容,领悟其中的内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接受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整合、归纳红色资源的内容

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受教育群体为大学生,他们是思政教育客体。思政教育的实施要求教育人员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大学生具有非常独特的个性需求,他们不愿意接受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说教易引起反效果,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思政教育效果减弱。红色资源实际上是思政教育中的一个介体,大学生通过了解红色文化的内容,在他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上均会有明显倾向,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断完善自我[4]。高校需对红色资源进行归纳与整理,根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教育,例如大一的新生主要为适应教育,大二的学生则更加注重专业教育,大三、大四阶段的学生则需注重就业方面的教育,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教育人员要定期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观察其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并给予心理安抚教育。将红色资源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利于实现按需教育的目的,对学生给予针对性思政教育。

(三)组织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高等院校可以组织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至其中,例如可以建立展览馆,在展览馆中摆设各种与红色资源相关的展品,组织学生观看。在思政教育中,教育人员要与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相结合,使红色资源所包含的文化意境提升,对精品文化、品牌栏目进行打造,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建立良好的教育平台。

在思政政治课程教育中,老师要对课程教育方式进行创新,注重渗透红色文化,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红色资源利用影像、图片等方式,展现给学生观看,使红色资源的感染力、视听效果增强,有助于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形成。老师还可以组织红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红色精神演讲、红色旅游等活动,将思政教育与红色资源充分结合,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红色论坛、红歌展播等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利用网络交流感想。

结束语:

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指导高等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过传统思政教育方式比较单调,未能够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红色资源的融入有利于丰富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使思政教育工作的趣味性增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首先分析了红色资源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然后探讨了教育过程中红色资源的具体应用方法,了解到了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发生.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28-32.

[2]彭希林,乔湘平.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途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6):68-70.

[3]唐顺利.红色资源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7

关键词:石城县;地域文化资源;核心价值观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熏陶教化是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掘石城当地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乡贤文化等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科学阐释地域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利用其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内涵,引导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认同,使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让核心价值观接地气。

一、充分挖掘苏区文化为主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是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是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之一。红色文化精神内在的力求自由、奋勇抗争、团结奋进、艰苦朴素等优良精神要素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现实促进作用。石城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石城革命遗址众多,红色资源丰富,现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主要有:石城阻击战遗址、红军秋溪整编旧址、红石寨、红四军军部旧址、旧居、红十三军军部旧址、中共太雷县中心县委旧址、石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还有苏区歌曲《红军打到石城县》、《送郎上战场》,山歌《三和村里来红军》、《哥哥出门当红军》,《七根火柴》的原型――小红军郑金煜的故事,苏区标语、漫画等。

二、充分挖掘客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城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客家先民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石城人民自古勤劳朴素、民风朴实,有怀国爱乡、勇于开拓、精诚团结、互帮互助的客家精神。石城客家遗址丰富,主要有:家级物质文化遗产北宋宝福院塔、太平天国幼天王囚室桂花屋、杨村亭式坊、永宁廊式古桥、古驿道闽粤通衢、客家民居陈联围屋和大畲黄家屋等。石城是“中国灯彩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石城灯会”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灯歌《十杯酒》、《怀胎歌》,小调《十劝郎》、《十劝妹》,民俗歌曲《十月怀胎歌》、《十教郎》、《十教妹》、《十送郎》,山歌《哥哥出门要快归》,民间故事《吴佳的故事》,以石城为题材的宣扬抑恶扬善的冯梦龙《三言两拍》中的《喻世明言・第二卷陈御史巧勘金钗钿》,祠堂文化如屏山镇长溪村赖氏宗祠敦睦堂,宗教文化如琴江镇的伊公庙,习俗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丧葬习俗“点莲灯”、岩岭“过漾”等都具有浓郁的客家精神。

三、充分挖掘莲文化为主的特色文化资源

一是利用莲文化资源。石城是“中国白莲之乡”,莲历来是高洁品格的象征。石城莲文化建设有很好的基础,在百亩荷花园设立了莲(廉)文化展厅,引导人们以莲为美、以廉为荣。二是利用石城县婚丧喜庆请客不收礼新风尚资源。请客不收礼新风尚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宣传报道,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的高度自觉和成功探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三是利用山水文化资源。石城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众多,先后入选“中华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县”等。

四、充分挖掘先进人物事迹为主的乡贤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8

一红色资源及其价值功能的内涵

(一)红色资源概念和特点

在中国,红色被赋予了鲜明阶级意识和政治色彩。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和保留下来的,并以实物、精神、制度等为表现形式的财富。

红色资源经过长期的沉淀,具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实践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革命、建设实践是红色资源产生的先决条件,是红色资源的本源;其二,教育性。革命先烈的无私精神和英雄事迹是通过红色资源得以传承的,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其三,方向性。红色资源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和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二)红色资源的价值功能

价值是研究红色资源价值功能的起点。马克思主义是从主客体关系来考察价值概念的。因此,红色资源的价值是在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中产生的。红色资源只有进入主体视野,并在实践中为其所用才可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从而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1]红色资源的价值是指在实践过程中,红色资源满足实践主体教育、引导、激励等需要,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推进作用。

二红色资源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联系

红色资源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实践中完成,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实现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功能的重要环节。一方面,红色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提供教学资源,保证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为红色资源教育功能的发挥提供实现途径。红色资源的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实物形态的红色资源,如革命圣地、革命历史纪念馆、战争遗址、革命前辈故居等可作实践课的教学基地。精神形态的红色资源,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可作实践教学的案例。另外,与红色资源相关的诗歌、电影、音乐、文学作品等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补充环节,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运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三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价值功能

(一)政治导向功能

红色资源确保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向性。立足实践交往维度的思政实践教学在过程中受学生价值观的不成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不完善、实践教学认识的不足、新媒体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方面容易脱离思想政治理论,无限扩大思政实践教学的形式和领域,片面地以教学地点来判断是否属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失去了思政实践教学的本真;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容易在高校大学生中造成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效果的弱化,难以抵挡西方思想的腐蚀以及和平演变。这就需要高校寻求一种有效的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充实思政实践教学的内容,保障实践教学的方向,确保当代大学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红色资源是我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保留下来的革命精神的象征,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政治性,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教学意识形态的目标,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方向性。有学者指出红色资源的主要功能为主流政治导向、旅游经济刺激、先进文化引领、高尚道德教化。[2]这从价值功能上揭示出红色资源的本质――意识形态性。红色资源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其内容和形式的阶级性和政治导向性,使其能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中,从而保证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教学载体功能

红色资源创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载体建设,并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教学形式的途径。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建设高校实践教学基地。依托红色资源及其形成的物质载体、精神载体,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灌输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可以更具体的实现历史与当代生活的结合、理论灌输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从而避免单纯“一言堂”式的传统教育的不足,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刻板性。红色资源物质载体的形象生动性、实例的真实性、人物的典型性、寓意的教育性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另外,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文学作品也能够丰富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运用得当能够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育功能

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能发挥让大学生体验身处历史发生的现场和情境中的教育功能,以让学生真实感受红色资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艰苦朴素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等,在身临其境中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对红色资源的教育意义产生认同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内容方面,红色资源实践基地的建设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统一起来,不但可以借助实物实景进行理论教学,还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神圣的红色文化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精神、吃苦耐劳、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等品质的洗礼,感受历史遗迹带给心灵的震撼。在教学效果方面,能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理论的转化程度。以红色资源为依托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检验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及践行能力。在实践教学课堂中,通过一系列的情境设置给同学提供锻炼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机会,在实践教学活动课中,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对突况的机会,都是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良好方式。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的教育功能是红色资源最重要的功能,不但能够锻炼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同学们走出“象牙塔”践行红色资源带给自身的价值。

(四)开发功能

红色资源有利于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目标方面过分强调了学校之间的共性,在课程内容上也大多依赖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忽视了课程开发中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其实,每所高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类型、培养目标、教学传统、资源优势,相应的在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也应该具有反映其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设置,以提高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各高校应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实践活动。当地的红色资源便为开发高校特色教学资源,开创办学新思路提供了契机。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地方,可以围绕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作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素材,开发适用于本校的校本课程以增强办学特色、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办学品质。例如位于革命圣地的井冈山大学,以井冈山精神为资源,明确自己的优势,开发具有井冈山精神的校本课程,编写了《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教材,收效甚好。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生动实在的内容,同时也能推进高校教学和学术的协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程结构,补充了国家统一设定的思政理论课在适切性上的欠缺。只有自觉关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的创新,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需要的德育培养模式,才能确保学生们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社会适应力、高尚的道德情操。

(五)补充功能

在思政理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暴露出各种问题,比如实践教学的形式化、非制度化、随意性大、内容空泛、效果差等缺陷。这些问题制约着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发展和效果。如何探索一条实效性强的思政实践教学道路直接关系着思政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其中,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践教学中能够将我党的优良传统生动形象再现出来,弥补单纯理论灌输刻板单一的局限性。红色资源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能够带给同学们不同感官上的体验,避免传统课堂单向灌输的不足。

革命的精神随着历史的脉络遗留和沉淀成为经典的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能够发挥其经典作品鼓舞人心、武装人心的激励作用。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结合有其必然性及重要的价值功能。对于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走出理论和现实脱节的困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高校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个人修养、践行良好的社会品德更具有助推器的作用。高校更应该借助红色资源的深远影响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纳入日常教学的环节中去,以更加规范和制度化的形式重新审视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中的价值,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实现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9

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准确内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一般都认为其内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中国革命时期的伟大精神及载体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优秀品质、精神及载体,所以红色文化是具有高度价值和深度内涵的文化形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载体,它主要包含精神和物质两种形态。精神形态的红色文化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长征文化、抗战文化、解放战争文化及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在这些文化中蕴涵着爱国爱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不怕牺牲、敢于革命等核心精神,这些精神是新民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升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渊源。

二、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

遵义红色文化资源除了具有红色文化资源普遍具有的直观生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富于感染、寓教于乐等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一)丰富的资源内容

遵义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内容,如在对战斗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区域的实地考察中,发现了大量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载体,而在历史资源的查阅过程中,关于“黎平会议”、“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强度乌江”、“四渡赤水”、“遵义战役”等历史的记载和研究也非常深入,尤其是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还涌现出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方面的文化资源载体,这都为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遵义及其周边地区的涵盖范围虽然并不大,但红色文化资源却很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像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四渡赤水纪念馆等显性的红色文化资源外,还有大量的红色文献、红歌、革命标语等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如诗歌《红军坟》、《邓萍挽歌》,渗透着红军和人民群众的身心,表达了红军对的革命决心以及对战友的热爱之情。这种多样性特征非常有利于高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舞蹈教育,使大学生更容易被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所吸引。

(三)很高的教育价值

无论是遵义的红色文化资源体现出的普遍性精神内涵还是其独有的价值内涵,都可以开发提炼出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可以同舞蹈教学进行充分的融合,促进高效舞蹈教育课程的建设,让新时期的高校舞蹈教学在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中找到科学、有说服力的教育载体,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仅能够形成对高校舞蹈教育的有力促进,还可以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四)突出的历史地位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自长征以来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明确地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同时,改变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因此,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红色教育资源,体现的是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如何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资源,这就决定了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三、遵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舞蹈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遵义红色文化在高校舞蹈教育实践中的融入,可以为高校舞蹈教学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革命斗争时期脍炙人口、生动鲜活的红色音乐、舞蹈、美术资源来自当年火热的革命生活,这些资源都为遵义及其周边高校的舞蹈专业提供了优质的课程开发资源。遵义地区的红色文化建设和发展相对比较全面,对遵义及遵义周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整理、挖掘研究后,可以将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等素材用于高校舞蹈教学及创编中,对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和舞蹈文化艺术的追求在不断提高,红色文化资源由于具有超越时空的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所以其教育价值和艺术特征日益凸显,将遵义红色资源应用于高校舞蹈教学的具体实践当中,可以更好的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操、理想信念、道德素养和德育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次,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得本区域红色资源和红色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良性互动、稳固传承的积极效应,对弘扬长征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遵义及其周边高校可以以本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为依靠点,逐步在高校建立具有红色题材、内容、样式的舞蹈教学学科和创作学科,拓展舞蹈艺术专业的办学思路和教育理念,提高舞蹈专业的办学水平,加快特色专业学科的建设,这对地方高校舞蹈艺术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如对战斗遗迹、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进行实地考察,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舞蹈作品,传承红色人文精神,建立具有红色人文特点的高校文化氛围,进而实现高效舞蹈教学深度与广度上的不断拓展,提高学生的舞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育具有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当代大学生高尚情怀。

四、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高校舞蹈教育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和价值,增强舞蹈教育的实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舞蹈教学实际,就素质教育目标下高校舞蹈教学的任务目标进行调整,就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课堂上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动作创编等进行创新,重视学生在舞蹈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进而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舞蹈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创编红色舞蹈剧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虽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如艺术创作领域的快餐化、低俗化、碎片化,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导致很多舞蹈作品创作缺乏真正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而红色文化不仅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还能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所以高校应当从战略高度重视红色教育资源与舞蹈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进行音乐舞蹈剧的创编,实现高校舞蹈教学资源的不断建设。例如,遵义及其周边的高校,可以参照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红色娘子军》等优秀作品的创作形式,既可以创编“黎平会议”、“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强度乌江”、“四渡赤水”、“遵义战役”等历史舞台剧,也可以创编“”、“邓稼先”、“邓萍”等人物剧。遵义的红色资源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波澜壮阔的红军长征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传奇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所以史诗题材、人物题材的舞蹈剧的创编,可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舞蹈教学的紧密结合,丰富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学生舞蹈专业素质和德育素质的同步培养。

(二)创新舞蹈教学形式,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力度

在传统的高校舞蹈教学课堂上,主要依靠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进行,如采取上课、听报告和参观访问等方式,由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示范性的指导,没有充分激发出学生在舞蹈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所以不利于学生舞蹈专业技能和审美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对于90后大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具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对专业知识的获取以及舞蹈专业的学习也越来越依赖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因此,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课堂上的应用,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实现理想的效果,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当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形成对传统大众媒体的有效补充,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在舞蹈课堂上传播方式的多样化、现代化,增强红色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生动形象,提高红色文化资源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扩大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的感染力,从而让高校的舞蹈教学更加的“接地气”,最终达到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增强舞蹈教育实效的目的。

(三)加强情感体验,实现舞蹈专业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同步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遵义红色文化资源在遵义及其周边高校舞蹈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和资源整合优势,高校不仅可以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实现舞蹈教学课程的建设,丰富舞蹈教学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观看红、开展红色专题教育、建设校园红色文化等途径,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特定历史环境下中国革命者的成长经历,以及坚韧不拔、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充分激发大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实现舞蹈专业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同步开展。

(四)构建基于红色资源教育的舞蹈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育作为舞蹈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加深对舞蹈理论知识理解与认知的主要形式。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育手段,来提升红色资源在舞蹈课堂上的教育质量。例如,高校舞蹈教学可以同校园红歌大赛、红色小品、红色话剧等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积极参加红色文艺演出,逐渐建立一批又红又专的校园舞蹈文化品牌活动,增强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同时,为了确保高校红色舞蹈实践教育的成效,高校可以制定红色舞蹈实践教育制度,从而使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规范法、常态化和制度化,确保实践教育活动的持续、高效。

五、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篇10

关键词:红色文化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现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国外形势,经济发展环境日趋错综复杂,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所欠缺,相应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以此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提升。而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信念和精神,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使得大学生充分感受革命精神,进而提升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并在红色文化的感染下予以实践。

一、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

红色文化内容丰富且内涵深刻,但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等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红色文化利用率较低,甚至出现闲置和浪费等现象,不利于发挥红色文化的政治教育功能。因此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尤其在大学生培育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进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学校以班级或学院为单位,组织全校学生参与到革命遗址考察和革命档案查阅整理过程中,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细致整理,以此丰富自身的红色文化知识积累。同时,在资料整理之后,教师将w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以“我心目中的家乡红色文化”为内容进行课题创作,充分表达自身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及对革命精神的敬仰之情。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切实接触到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感受先辈们伟大的革命精神,使得学生在灵魂得到洗涤的同时,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达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二、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丰富思想政治课程内容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要提升红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地位,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让红色文化走进大学思想政治课堂,将红色文化设置为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素材,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红色文化的相关情况。例如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地开设红色经典赏析教学模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选取相应的红色文化经典,通过课堂赏析的形式帮助学生较好理解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比如教师可选取电影《上甘岭》作为赏析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课下自行观看电影的全部内容,并在上课时播放其中的经典片段,在保证学生了解影片故事情节后,教师针对相关背景进行讲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影片中蕴含的红色文化进行深入探析,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开展具体探究教学,保证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产生更多的共鸣,加深红色文化涤荡学生心灵的作用。在圆桌教学中,教师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教师提出本次讨论的主题“如果你遇到抗美援朝老兵,你会和他谈些什么”,学生围绕该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在听取别人观点的同时表达自身的见解,将电影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爱国之情,教育意义可见一斑。

三、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内文化和社会文化,二者在相互影响与撞击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既可感受文化传承的厚重感,又可领会社会进步的时代感。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作用,必须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以此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例如在校园文化氛围创建过程中,除了通过校园橱窗、广播和校报等途径进行有效宣传外,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发展历程,再结合当地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形成特色红色文化活动。比如学校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建自身的红色品牌网站,网站设置“心中那抹鲜红”论坛栏目,征集学生描写红色文化的文字,组织特色专栏,集中发表同类文章,并且设置评价模块,读者可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感想。同时还可设置“聆听红色歌曲”和“相约红”等模块,每天上传经典红色歌曲和电影,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此外,学校还应该创设与网站同名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学生推动红色文化知识,并组织“红色故事我讲你听”活动,征集学生讲述的红色故事,并进行评选,针对优秀的作品予以奖励,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具有明显教育功能,在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高校应充分意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并充分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将其应用于特色校园活动之中,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增强红色文化的熏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华,温卓君,吴领波,等.大学生红色文化信仰的现状及对策探索――基于江苏理工学院的调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2).

[2]商秀春.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