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消防工作调研十篇农村消防工作调研十篇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10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1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各级政府紧紧围绕维护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总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步骤,初步在农村消防工作中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行业齐抓共管,村民委员会组织管理,村民共同参与”的新机制,为保障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消防工作明显滞后于城市消防工作,也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一)消防安全责任制未得到有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进展缓慢。不少乡(镇)、村(社)领导存在“消防工作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观念,加之“无统筹安排、无专职人员、无办公场所、无业务经费”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很多乡镇、行政村对上级关于消防工作的部署不能落实,应该建立的消防组织不能建立,应当开展消的消防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农村消防责任上的“断层”导致了工作上的缺“位”。

(二)火灾隐患相对突出,抗御火灾的能力相对薄弱。一是因经济状况和农村建筑风俗等方面的原因,村民住宅及部分“三小企业”建筑多为砖木、土木结构或简易结构,有的连片建造,无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低,建筑布局不合理,抵抗火灾的能力脆弱;二是大部分村民尤其是山区农民用农作物桔杆生火做饭,在院落边、屋檐下堆放柴草。整个院落或房屋都被柴草包围,往往因用火不慎、小孩玩火、烧荒沤肥和在房前屋后焚烧垃圾等引发火灾事故;三是电器和线路火灾隐患严重。相当多的农户的室内电线是在八十年代初期通电时敷设的,线路老化、破损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电炊具、取暖器等大功率电气设备进入村民家,而原有的线路未更换改造,电线超负荷运行常常引发火灾事故;四是第三产业及相关场所在消防安全上存在着先天性不足,民营个体企业火灾隐患较为突出。部分个体企业借助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保护政策,在建设初期,未经消防审核擅自施工、未经验收和检查擅自投入使用;家庭小作坊、小厂房、小车间存在车间、仓库、宿舍“三合一”的现象,以城镇为依托的“六小场所”(小旅馆、小餐馆、小卡拉ok厅、小录像厅、小网吧、小美容美发厅)因先天性的隐患和缺乏监督等方面的原因,个体企业和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火灾呈连年攀升的势头。

(三)农村消防力量薄弱。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留守人员半数以上为老人、妇女和儿童,部分消防组织名存实亡,成了空架子。留守的青壮年队伍也不稳定,随时可能外出打工或经商。一旦发生火灾,留守农村的老幼妇孺往往束手无策、望火兴叹,时常导致小火酿成大灾。

(四)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乡镇和村寨建设缺乏消防规划。全市18个建制乡镇仅有4个的建制镇在规划中有消防专篇。旧房改建和农民新村规划建设中的消防规划实施情况也不理想;二是村级公路路面等级低、道路窄,不能保证消防车正常通行,个别行政村至今未修建村级公路;三是可供消防水源的水库、水塘基本上未修建取水点,灭火取水受到限制;四是基层政府对农村义务消防队和消防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没有专门的经费用于添置常备的灭火设施和装备。

(五)村民消防安全素质较低。由于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且受农村散户散居和传播媒介少的影响,农村常常成为集中宣传无法触及的盲区,相当多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缺乏预防火灾常识。因乱倒炉灰、用火不慎和乱拉乱接电线等导致村民住宅火灾事故频发。随着村民经济状况的改善,沼气、石油液化气、电炊具等家用电器进入村民家庭。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群众购买、使用不合格电器较多,加之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常常因不能发现火灾隐患,不能采取正确措施导致火灾事故发生。另外,农村中的一些陈规陋习,如办喜事燃放烟花爆竹,办丧事要点长明灯,传统节日期间在墓地、林牧区焚烧纸钱,祭祀用火,收割季节随意燃烧无法处理的农作物秸秆和因法制观念淡薄人为纵火等原因也导致农村火灾起数居高不下。

(六)农村的消防监督“缺位”的现象导致部分隐患泛滥成灾。由于警力有限和消防工作机制等原因,目前农村公安

派出所驻片民警、农村基层干部及安全管理人员对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知少甚少、消防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不强,督促整改的措施和监督手段相对单一;尤其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火灾危险性生产工艺和消防安全管理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相当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三合一”厂房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严重漏管失控。二、农村建设给消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央作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引起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从方向上和政策上必将给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农村消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三大机遇

一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大批的农业企业和大量的新兴城镇不断出现,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经济和农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需求将会迅速增长,成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强大内在推动力。

二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前提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将会有重大提高。这也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三是新农村建设造就新型农民。随着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广大农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的管理水平将会有整体性地提高。这又为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二)面临的两个挑战

一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农村消防工作现存的一些薄弱环节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在一定时期内很有可能会出现农村火灾高发的现象。

二是从以往的经验看,农村各项建设全面展开的过程中,“先发展后规范”等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在很多地方还不会一时消失,极有可能造成农村消防基础设施新的欠帐,产生大量新的火灾隐患。

三、对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消防工作的思考

思考之一:提高认识,强化各级领导。认真按照《消防法》要求,尽快将农村防御火灾能力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对农村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统一指挥,相互协调、治理整顿,对农村消防中“先天不足”和存在的消防重大安全问题要多与有关部门协调,综合解决。各级领导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各乡镇应明确分管领导,配备一名消防干部,组织开展本乡镇的消防安全工作,要正视火灾隐患,要将农村消防安全纳入各级领导的任期目标考核范围。

思考之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农村消防工作涉及千家万户,面广量大,任务繁重,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作,单靠消防部门去抓,势必造成孤军作战,顾此失彼的被动局面。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实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一是应搞好公安机关内部的配合。公安机关各职能要分工不分家,凡涉及面广量大的工作,都由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安排。如冬防、元旦、春节等季节性防火和重大节日防火都要由上级统一安排,开展工作。也可配合综合治理考核,把农村防火工作纳入一项综合治理措施中,同步落实。在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中,消防占有一定的分量,这样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日趋完善,农村消防工作措施将逐步得以落实,从而也可弥补消防监督人员缺乏的现状。二是应搞好有关部门的配合。要与劳动、城建、工商等部门经常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城市规划建筑防火设计事宜,严格建筑防火审核和竣工验收合格的,各有关职能部门不得发给相关证照。三是应搞好单位内部责、权、利的结合。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目标,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消防安全同企业的经济管理融为一体,与职工群众经济利益紧密相连,使消防工作与各项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同总结,实行自上而下的层层分解,自下而上的层层保护,做到层层有目标,项项有对策,人人有责任,形式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思考之三:明确职责,分级管理。多年来,由于消防警力不足,对农村消防工作开展不力。而今各县市都建立了以政府领导挂帅的各级防火安全委员会,并逐级签订了责任书,使消防工作由公安机关的逐级管理上升为各级政府负责,我们就应根据其职责权限,充分发挥其社会监督作用。同时,我们还应加强农村基层派出所的消防监督职能,走出一条由公安派出所对农村防火工作进行消防监督管理的新路子。派出所设立规范化的消防办公室,分管所长对本辖区的消防工作负总责,专职消防干警具体抓,经上级公安机关统一的消防培训考核,履行消防监督职责。各行政村和单位也应选拔一至两名专(兼)职消防官人员具体负责消防工作,并让消防组织和管理人员不仅有其责,也要行其权,又要取其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彻底扭转那种只是到了防火季节喊一喊,出了事故抓一抓,平时工作无人问及的被动局面。同时,公安消防部门要积极参与农村消防工作,主动服务,加大指导力度,平时要多检查、勤督促、常指导、互通气,杜绝农村消防安全失控漏管、滞后的现象发生。

思考之四: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程度,是体现农村现代化、城镇总体功能和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标志。随着全市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规划时要将消防安全纳入村镇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好同设计、同施工、同投入使用,确保村镇建设与消防安全同步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户改造连接成片的密集住宅,将木房改为砖房,提高耐火等级。要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加速引导乡镇、个体私营

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减少“三合一”企业,保障农村消防安全。同时,要不断完善各乡镇的消防组织建设,不断建立各类乡镇专职(义务)消防队和农村义务消防队组织,配备必要的器材、装备,以扑救初起火灾。思考之五:多管齐下,深入宣传。各级政府、公安、消防、宣传、新闻、文化、教育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针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板报、标语、宣传单以及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宣传,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当地普法教育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要积极利用先进典型引导村民,用火灾案例教育群众,在群众中提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的用火习惯,如清明节改为送花,节庆时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多一些文明的方法等。要将农村防火防盗工作结合在一起,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夜间巡逻“敲锣防火”工作,农村消防工作还要从娃娃抓起,如在中小学校开设消防安全知识课,达到教育一个,保一片的目的。

思考之六:深入检查,消除隐患。例行消防检查是消防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可根据不同季节特点,采取自查与抽查,普遍查与重点查,平常查与临时查相结合的方法,经常会用有关部门,组织一定的力量进行防火检查。检查中,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检查内容和检点,使防火检查讲究实效,不走过场,以便及时发现生产、经营、储存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把功夫用在火灾隐患的整改上,坚持跟踪限期整改制度,小改不过天,大改不过周,一时整改不了的,制定整改计划,分期整改,并确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坚决清楚车间、仓库、宿舍“三合一”厂房,从而有效地增强单位抵御火灾的能力。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 农村消防建设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确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抓好农村消防建设,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保障消防部队全面履行职责、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同样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强烈的大局观念、崭新的工作视角和高度的责任意识,与时俱进地做好抓农村消防工作,推进农村消防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农村全面奔小康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

1 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和农村火灾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__消防部队在省消防总队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和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为主线,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为目标,坚持抓重点与抓全面、抓硬件与抓软件、抓典型与抓整体、抓强项与抓弱项有机结合,农村消防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积极探索了一条适合__特色的农村消防工作新路子。但是,__市农村消防建设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经费投入不足、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诸多困难和问题,火灾形势十分严峻,消防工作任务艰巨。

1.1 农村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农村火灾原因一大部分是因此而造成。农村由于教育滞后,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很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没有受过教育,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其防范意识不强,思想麻痹,缺乏一般的农村防火灭火常识及法制观念。另一方面,这与目前农村消防宣传没有切合农村广大农民实际有关。宣传语言的专业化,不具有通俗性,村民难以理解,形式单调化(如广播、墙报、标语),村民大会宣传措施落实不力,使村民的消防知识普及率仍然停留在很低的水平,如富源县大河镇的宣传册子《怎样防火》(__省警察学会编写,__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了电气防火、易燃易爆品、公共聚集场所等方面火灾的预防和自救常识,同时也包括了灭火器介绍和消防法规,这本防火知识宣传册子很全面,但针对乡镇农村而言,恰恰太宽泛了,对农村防火自救没有针对性,专业化语言使用很多,抽象、宏观的描述多于具体的细则,不易于村民理解提高防范意识。宣传册子第28页关于农村防火这样描述“……多是成连片建筑……以破求立……附近建筑物拆除,形成防火隔离带……”专业化和生僻词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有农村防火宣传册子的效果。而且不能够保证发放到户。同样,“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精辟指导思想,如果不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而直接做成标语,对村民的宣传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同时,农村法制观念淡薄,村民小农意识较强,思想有一定狭隘性,往往因家庭纠纷,个人矛盾尖锐而转变为报复心理,纵火现象时有发生,在宣威、陆良、会泽、麒麟放火是农村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农村落后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是农村火灾发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大多数农村都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当受限,落后的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以及几千年的封建习俗也给农村带来了无穷的火灾隐患。首先,落后的经济条件,贫困的现状使得木材、木炭、柴草在农村得于大范围使用,因用火不慎引起的农村火灾在火灾统计中高居榜首。20__年4月9日宣威务德乡拖克村发生的烧毁119户住宅,受灾427人,损失达99.5万元的特大火灾,就是由于烟囱串火,引燃周围木柴而引起。另外,乡村大多数家庭为图方便和防盗,把柴草堆放在厨房附近,有的干脆堆在灶旁随用随取,并紧贴住房、堆放柴堆、草堆、干粪堆(三堆),形成了乱堆乱放,忽视安全的不良生活习惯,一旦略有疏忽(如小孩玩火、乱扔烟头等极易发生的不良习惯行为),灾难极易引发。其次,农村电网改造虽已基本完成,但改造线一般只进入农户家内一米,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在农村非常突出。绝大多数农户未安装断电保护器(保险丝),电气线路普遍存在老化问题。加之农村缺乏安全的用电常识,经常违章使用不规范的电源设施,极易引起

短路,电阻接触过大,过载超负荷导致火灾发生。20__年2月22日,会泽县娜姑镇盐水办事处水泥塘社因村民住宅电源线短路引起火灾,烧死3人,烧毁房屋面积150平方米,损失1.56万元。20__年12月10日,宣威解家良子村村民住宅因用电炉烘烤辣椒引起火灾,烧死5人,烧毁房屋面积200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3.8万元。再次,几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文化,使每个村子基本都建有寺庙,村民信奉大事小事求神拜佛,农历初一、十五在家中烧香点蜡供奉“神明”,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火灾隐患,随时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沾益庄家湾村委会,麒麟区珠街乡、沿江乡近两年发生的部分火灾,以及20__年2月15日发生的浙江海宁恶性特大火灾事故,均是由于村民从事封建迷信活动而起。1.3 农村房屋耐火等级低,结构简易,抗火能力差

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低,密集,相互毗邻,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户失火,殃及四邻。据调研了解,现在80%以上的房屋为土木结构,以木板房和土撑房为主,几乎形成房连房,草连草的现象,房前屋后还堆放有大量的生产、生活等可燃物质和杂草。在消防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设施、房屋耐火等级方面均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失火时极易蔓延扩大,甚至导致一片房毁于一旦。如前述宣威务德乡拖克村,一把火毁了119户人家,大半个村子。

1.4 政府虽然重视,但财政普遍困难,消防投入少,严重制约了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

基层派出所开展消防监督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和维护,组成联防队、义务消防队开展农村防火、灭火、巡逻、联防等,建设农村消防监督管理制度,实施相应的手段和措施都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方面的保障。但由于各地乡财政收入微薄,使得农村消防投入严重不足,消防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使得农村消防工作开展严重受阻,以至不能及时发现火情,及时报警,及时出动和扑救,使小灾酿成大祸,危害农民生活。

1.5 农村交通不便,地形复杂,水源缺乏,严重制约了消防队灭火工作的开展

绝大多数农村地处偏远山区,距离县城消防队所在地较远,交通不畅,信息不通,山高坡陡,消防车无法进入火场,而且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往往要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到达后寻找水源往往也要花去一、两个小时,致命性地延误了战机,错过了控制初起火灾的最佳时机,致使火灾大面积蔓延,踉成大火。

1.6 农村消防工作发展极为不平衡

__农村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富裕的乡镇如沾益庄家湾、富源大河镇,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建筑业、煤矿主业、烤烟等。庄家湾20__年人均收入达到2800元。贫困的乡镇如宣威西泽、沾益轩家乡,基本上以农耕为主,西泽乡20__年人均收入1068元,远低于宣威人均收入1680元的标准线。__农村贫富差距大,具有一定代表性。从地理条件来看,__农村包括了坝区:如麒麟沿江、珠街;山地:如沾益轩家乡、盘江乡;山区:如宣威西泽、倘塘,具有__农村地形复杂的代表性。从火灾情况来看,宣威农村地广人多,农村火灾占了__农村火灾的1/3,只要降低宣威农村火灾发生率,也就降低了__同时也是__农村火灾的发生率。不言而喻,推进宣威、__的农村消防工作,解决__的农村消防工作到底如何抓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抓农村消防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2.1 深入调研,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

为切实做好__农村消防工作,笔者所在__支队早在20__年初就成立了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组,先后62次深入全市9个县(市)区,51个乡(镇)、262个村委会、761户农户家中,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收集资料,全面分析了__农村的经济、地理、资源、火灾发生等各方面的情况和特点,找准了农村火灾“症结”,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__农村消防工作调研报告》,向市委、市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确定了__农村消防工作“563”工程总体建设思路:即“五个原则、六条机制、三项措施”。“五个原则”:政府领导、部门协作;以人为本、宣传先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村民自治、群防群治;资源共享、共同受益。“六条机制”:一是突出基层派出所一线消防监督职能;二是强化市、县两级消防部门的指导服务功能;三是推行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消防巡防网络;四是实行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农户四级互动机制;五是坚持“五个结合”,即坚持农村消防工作与小集镇规划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学校安全教育相结合;六是落实市、县、乡、村、村民小组、村民的六级消防安全责任。“三项措施”:制定一个标准——《__市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标准》;搭建一个平台——村委会以学校为依托搭建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平台;打牢一个基础——农村消防设施建设基础。

经反复修改和讨论,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通知》,将__市农村消防工作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和总结推广等四个阶段,要求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从完善农村消防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努力开展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消防宣传教育,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规范农村消防业务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防组织网络体系。与此同时,市人民政府还专门要求各县(市)区解决好经费问题,初步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消防工作投入体系,各县(市)区政府也先后制定出台了农村消防工作实施意见或方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计划并对经费问题做出了承诺,为顺利开展农村消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广泛发动,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

为加快农村消防试点乡镇的消防工作,加大农村消防宣传的力度,提高广大村(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笔者所在支队充分协调发挥各级政府、村民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作用,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了农村消防宣传工作。

一方面,利用__日报、__电视台和__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各新闻媒体纷纷开设专栏,播发了一大批反映农村消防工作的新闻稿件,向群众介绍消防安全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将消防宣

传融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开展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在农户和学校围墙上书写固定标语和消防安全警示语;在乡、村主要路口,尤其是人口多、农户较为集中的地点设立防火警示牌;各村统一制作发放、悬挂《村民防火公约》;利用学校空置墙面,绘制消防漫画、制作“防火三字经”普及消防知识,大力营造消防安全氛围。同时,加强对乡村干部、义务消防队员、学生和广大农民开展了以消防知识和安全自救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不断提高自救能力。目前,消防宣传进农村已实现“七有”目标:有义务消防宣传员,有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有《村民防火公约》公示栏,有消防宣传漫画,有消防宣传教育基地(以学校为平台建立消防宣传教育基地),有固定的消防宣传(警示)标语,有消防宣传音像资料。

2.3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消防工作稳步发展

首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__市15个农村消防建设试点乡(镇)和村委会,以此全面推开,各地政府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先后组织制定了农村消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的步骤、时限和要求等内容。

其次,各地把农村消防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并抽调专人负责主抓农村消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基层派出所在消防室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用泵改造、消防宣传、安全检查、规范“三堆”(柴堆、草堆、粪堆)、实施水改、电改、路改、灶改等工作。如麒麟区越州镇在已有1辆东风消防车的基础上,投资5万多元加强消防硬件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软件建设工作,成立镇防火安全委员会,添置了1辆消防车(由吉普车改造而成),增加了2台手抬机动泵、水带800米,镇政府在派出所设立了消防和消防宣传室,并在越州居委会安装了增压泵,以弥补用水高峰期水压的不足,设立了消防器材室,购置了新的消防器材,在村寨中悬挂《村(居)民防火公约》,大力宣传防火灭火等消防安全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在文明村竹园村委会安装消火栓15个,巩固了村寨中的消防基础设施,为文明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作为__农村火灾重灾区的宣威市,建设性地开展农村消防工作“2255”工程:即建立农村消防安全培训站和农村消防安全示范户两个点,组建乡村义务消防队和村干部轮巡队两支队伍,突出五抓:抓消防宣传、抓制度建设、抓基础教育、抓技能培训、抓消防氛围,落实五项措施:修建消防太平缸、“三堆”出村、整修消防通道、灶改电改和村民轮流值班制度。在宣威市农村消防试点工作的马戛村配置了消防器材及设施,设置了24小时值班的消防,村上组织人员抓好“三堆”出村、烟囱出瓦、规范电线排管等措施,同时还建立消防蓄水池7个、修建扩宽了消防通道。以往宣威市随处可见的“三堆”已规范地堆放在远离房屋的固定地点,电线已穿管保护,消防漫画已在显眼的地方上墙等等,乡村里呈现出良好的消防安全新气象。20__年6月25日,宣威市召开了农村消防工作现场会,力求以点带面,扩大消防工作影响面,探索符合宣威实际的农村消防机制。

第三,在各地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笔者所在支队会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总结,及时了解掌握乡(镇)政府、派出所农村消防工作进展情况,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市推广。

3 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推进农村消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农村消防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__农村消防工作而言,笔者谈以下几点体会和感受:

3.1 必须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确保农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保一方平安,是消防部队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消防官兵必须牢固树立为民当兵、为民用权、为民执法、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农村消防建设发展的标志和政绩的最终标准。为此,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需求作为政绩的根本要求,努力达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免遭火灾危害,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服务和抢险救援服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利益。要着力加强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建设,不断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和灭火救援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领导干部要立志干出一番事业,促进本地区消防工作和消防部队建设发展,维护人民群众和官兵的根本利益。一心为消防事业,一心为民为官兵,就能兢兢业业地工作,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得到官兵的拥护,取得工作的主动权。掺杂私心,急功近利,就会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为,到头来只能是伤了官兵的心,害了群众的利益,工作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陷入被动。

3.2必须积极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支持和重视,加大经费投入,为实现农村消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创造条件

有为才有位。各级领导要尽职尽责,为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对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的重大问题要勤请示、勤汇报,加强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领导大力支持,不断改善有关政策和经费保障。要始终牢牢把握住发展这条主线,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积极探索争取新的部队经费政策和项目,力争在经费保障政策、项目上有所突破,千方百计争取部队业务、装备等经费投入,改善官兵工作、学习、执勤训练生活条件。要进一步落实、用好已有的政策,主动报请政府及有关部门,细化量化保障项目,努力争取经费投入,实现农村消防建设经费每年有来源。

3.3 必须整合社会资源,为做好农村消防工作打牢基础

农村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农村消防建设过程中,公安、消防、民政、财政、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部门必须通力协作,才能将农村消防工作与小集镇规划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与学校安全教育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

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农村消防安全。3.4 必须强化消防安全责任管理,规范农村消防管理机制

实施“一把手”工程,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签订责任状,逐级明确责任。由确定共性指标到确定个性指标,每半年考评一次,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发生重大恶性火灾事故的,取消当地政府及主要领导评选先进资格,主要责任者和有关领导一年内不准调动,不予提拔。在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的同时,县(市)政府建立分级负责的消防管理网络,实现层层控制。在农村乡(镇)要制定了镇、村消防工作职责、防火制度、防火检查、宣传等规章制度,保证各项消防工作措施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户。

3.5 必须努力完成工作目标任务

要对当地农村消防工作现状更加心中有数,不等不靠,结合自身条件克服困难不断推动工作发展。同时,积极主动给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当好参谋,争取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着力解决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推动整个消防工作的发展。这就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一项基本要求。做到了这些,各项工作就能够创造性地开展,目标任务就能完成,实现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能实现。

农村消防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讲政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农村广泛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消防监督、全民参与”的消防工作管理运行机制,竭尽全力遏制农村火灾事故的发生,才能全面推动农村消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的决定》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3

【关键词】农村;火灾;扑救;措施

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与进步,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薄弱的消防基础严重阻碍了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从目前来看,农村火灾在全国火灾当中占据非常大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农村火灾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再加上农村火灾存在很多难点,因此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前,如何有效开展农村火灾扑救,以及改善消防环境是当前农村消防工作面临的重大发展性课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农村火灾的难点所在以及其对应火灾扑救措施。

1.农村火灾的难点所在

1.1火势蔓延的速度较快

通常来讲,农村房屋较为密集,并且并联,因此耐火等级相对较低,并且可燃易燃物较多。农村大多数房屋前后都会堆放草垛草堆,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开来,造成巨大的损失。

1.2火灾报警不及时

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再加上建筑物及各种公共场所中不具备灾害自动报警装置,因此在偏远地方或夜间发生火灾便不能被及时发现,从而错过了救灾的最好时机,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火灾的危害性与损失。

1.3灭火能力较弱

大多农村不具备专门性的消防组织,因此也就谈不上消防队,更没有有效的灭火器材与装置,更重要的是缺乏消防水源。然而即使部分村镇安装了基本的消防设施,以及消火栓,但是当发生火灾时没有充足的灭火水源,这样也是无济于事的。

1.4灭火组织不够强大

对于位于片与地区的农村来说,由于离消防队路途遥远,并且道路条件相对较差,因此消防队会在火灾发生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才会赶到,所以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需要完全依靠村民自己,但是大多数村民只能忙于个人财物,导致火灾发生时现场出现无组织性的混乱场面,延误了救灾的最佳时间。

1.5救援效果不佳

大多数村民缺乏一定的消防知识,并且也没有灭火的经验,这样一来就很难根据火灾发生现场的情况以及火势的蔓延形势,来选择科学、合理化的扑救措施,所以就很容易出现手忙搅乱的现象,导致火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造成火烧连营的悲剧。

1.6不具备基本的逃生意识

在农村,农民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对火势蔓延的速度也没有准确的认识,再加上村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自身在火灾中的自救能力,由于缺乏自救逃生尝试,就会在火灾发生是不顾性命而哄抢财物,最终酿成物毁人亡的惨剧。

2.农村火灾扑救的有效措施

2.1做好调研,制定有效的消防对策

农村应建立一支消防队,然后进一步了解农村具体情况,掌握所管辖区域内的建筑情况、住宅的布局特点和水源等,进而为火灾扑救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中调查工作要包含:农村建筑的毗连情况及特点、消防车辆行车的路线、住宅附近的交通情况、住宅周围的水源情况以及物资的存放位置与形式。这样一来,消防队就可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火灾扑救方案,灵活应对火灾、有效处理。

2.2进行消防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自救能力

通常来讲,城市消防队与农村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消防队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到火灾发生现场,这样一来在火灾发生初期就需要依靠村民们的自救,通过群众的有效配合,有效阻止或消灭火势,这样就能为消防队的到来争取充足的时间。然而,这需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广大群众需要对火灾现场有科学的估计,合理阻止房屋破拆和物资疏散,从而避免给经济与人力方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火灾现场秩序,利于扑救工作的有序开展。开展具体扑救工作的时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落实,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人力物力,尽量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最后,消防队要与村委会定期举办消防知识宣传讲座,加强广大群众的消防知识,提升自救能力。

2.3保证水源供给

一直以来,水源问题是火灾救援的老大难,天然水源是农村火灾扑救的主要来源,但是天然水源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水源获取方式比较困难。因此,当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时,要积极寻找可供利用的水源,保证充足的水源供给。而针对发生在偏远地区的火灾,消防车很难驶进,这时就需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手抬泵然后让群众利用水桶、脸盆等随手可得的容器保证水源供给的连续性,最大程度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切实保障火灾现场的供水需求。

2.4发挥各种形式消防队的作用

公安现役警力在编制上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效调动当地居委会与乡镇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有效建立科学化的调度制度与通讯系统,然后建立并完善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不同形式的消防队伍。乡镇要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针对不同的农村发展情况与需求,还可以适当增设兼职消防队,大力发展义务志愿政企联合形式的消防队,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村民消防机制,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执勤制度,严格进行灭火演练,让村民掌握火灾发生初期的扑救知识与技能,积极开展巡查与安全检查,争取减轻火灾给农村到来的损失,保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火灾扑救过程具有艰难、复杂的特点,因此,消防队一定要真正重视起来,从对人们负责的角度出发,做好充足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于农村火灾发生的特点做好紧急预案在具体实施中,要了解并掌握好农村火灾的难点所在,制定农村火灾扑救的有效措施,做好调研,制定有效的消防对策、进行消防知识的普及教育,提升自救能力、保证水源供给、发挥各种形式消防队的作用,保证扑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鲁广斌.安徽省农村消防安全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陆凯钧.“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宣传之我见[J].新世纪论丛,2008,(02).

[3]徐清辉.浅议如何加强消防监督执法工作[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4

关键词消防;农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207-01

1近年来定西市农村消防工作基本概况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辖安定区和陇西、临洮、岷县、漳县、渭源、通渭六县,面积20 330平方公里,总人口285.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5.78万。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11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46个社区,1 725个行政村。近年来,定西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以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为载体,以消防“五进”工作为依托,深入开展“五大”活动,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农村消防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定西市各级政府把农村消防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2006年8月省政府在陇西县召开全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现场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消防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保障措施;2010年9月市政府在陇西县召开全市新农村消防建设现场会,以陇西县首阳镇专职消防队为先进典范,大力推进乡镇消防工作建设。

2)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定西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10】37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的总体目标,切实解决了一些影响和制约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稳定发展的瓶颈问题。截至2011年底,全市农村共建立专职、志愿消防队325个,修建消防水池650余个、购置消防摩托车4辆、改装简易消防车5辆,手抬机动泵378台、各种灭火器材6类2 100余件,有效提高了乡(镇)村自防自救和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

3)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得到初步改善。截至目前,定西市结合路改工程,努力解决消防通道问题;结合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工程,强化消防水源等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新建消火栓112个,改建、扩建节灌水窖780座,改善了农村灭火用水条件。

2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村消防宣传不到位,人们防火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常识。消防宣传“进农村”工作多是停留在挂一些条幅、写一些标语等形式上,没有针对性,起不到有效的宣传效果。

2)组织网络不完善。一些乡镇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致使农村消防工作仅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和要求上,没有很好地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组织。部分行政村没有建立消防安全组织,导致上级部署的各项消防安全工作得不到落实。

3)农村经济的发展使诱发火灾的因素增多。①农村住宅建设不规范,耐火等级普遍较低,防火间距不足。定西市经济欠发达,农房建设大多缺乏统一规划,建房随意性大,没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加上农村还习惯于烧柴火来解决吃饭问题,房前屋后大量堆放稻草、秸秆等可燃物,若遇火源,极易“火烧连营”;②农村用电不规范,用火用电常识缺乏,电器线路乱拉乱接及线路老化问题突出。电器线路陈旧老化的现象极为普遍。再加上未安装空气开关等过负荷保护装置、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器火灾发生的危险性。

3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立足农村实际,深化农村消防机制建设。①强化政府领导,深化部门职能。各级政府要按照《消防法》赋予的职责,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将农村消防事业的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将农村消防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保障农村消防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村消防工作,使农村消防工作始终处在管理之下;②健全管理网络,层层落实消防职责。各级政府要成立由职能部门组成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建立消防管理网络,切实担负起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政府各部门要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签订责任状,细化分工,切实把消防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将农村消防工作作为各级领导任期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统一考评。

2)政府科学规划,加大基础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①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村消防。要依据《消防法》和《农村防火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将消防规划与乡镇建设规划统筹起来,着重规划好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通信、消防水源、消防队(站)、消防组织等,解决农村长期以来消防发展无序的现状,使农村消防与农村经济平衡发展;②要加大农村消防经费投入,保障消防经费的落实。要本着“快补旧帐,不欠新帐”的原则,加大对农村消防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水源设施等建设不足的迫切问题,加强以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消火栓、消防泵、消防水池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消防设施建设,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

条件。

3)深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全面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①通过基层消防管理网络抓消防宣传教育。公安消防部门要通过开设消防知识课堂、张贴标语、编制画册、印制宣传资料等方式,把消防知识灌输到农村最基层,并不断加强对农村专职消防队伍或义务消防队伍的消防培训工作,营建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②通过学校对中小学生进行消防知识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学校增设消防知识课,把消防常识、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到中小学生的教育内容,向学生传授防火、灭火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使他们从小就接受消防安全教育,树立消防安全观念,真正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村子”的效果;③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宣传活动。公安、消防等部门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清明扫墓祭祖期间、春耕垦荒烧荒期、秋收季节等火灾多发期,采用通告、召开村民会议、宣传车走村串户巡回宣传等方式提醒人们注意防火安全,切实抓好重点时期的消防

工作。

总之,农村防火工作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历史性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全社会长时间的艰苦努力,逐步完成。如何有效的控制农村火灾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农村火灾造成的损失,最大化的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是当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村防火工作的调研,高度重视农村防火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农村防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参考文献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5

关键词:新农村;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tU976+.5文献标识码:a

我们要积极的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对“十二五”规划消防工作的明确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明确乡镇、社区、街道、村(居)委会及机关、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职责,狠抓落实村镇建设中的消防安全规划,加大对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重视、支持和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加强组织指导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多样性消防队伍,保证广大农村火灾形势稳定和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强有力地推进农村消防社会化进程。

1强化消防法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消防法》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根本大法,也是我们消防部队开展宣传、教育和执法的基本依据,该法规定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由公安消防机构具体负责实施执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消防部队必须充分发挥开展农村消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和财力投入的同时,也要推动政府依法承担消防安全职责的落实,全方位协调促进社会各方配套联动,认真履行各自的消防安全职责并负起相应消防责任。

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各乡镇党委、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推行农村消防工作“承包”制,通过县(市)、乡镇、村屯领导分片包干、联系督办等方式,狠抓火灾责任事故的处理,特别是强化消防安全奖惩措施,真正做到层层抓落实,人人重视消防安全。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按照“谁监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促使各乡镇党委、政府切实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作为重要议事议程,纳入到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发展项目中,自觉、主动抓紧抓好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其次,要认真落实农村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村组管理之中。通过县(市、区)与各乡镇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各乡镇党委、政府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农村村组生产经营单位和家庭承包住户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建立以上三级消防安全组织,明确和细分工作职责,认真做好一级抓一级,一级监督一级,一级负责一级,保证消防安全责任到人、落实到户,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延伸到乡镇村寨各个角落,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有人管、处处有人抓的消防安全监管网络。统筹乡镇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文明村镇等建设,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列入各乡镇和村组领导干部的行政业绩,加强考核考评和监督检查,将其与地方经济、社会管理指标同制定、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评。实行乡镇领导亲自挂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工作职责,组织指导建立由各乡镇党委、政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安派出所等组成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形势分析会,及时了解掌握各乡镇农村村屯的消防安全情况,根据发现的新问题研究制定新的防火措施、预案和宣传教育对策,并按辖区民居特点、民风习俗、季节气候和地理条件,切实坚持对火灾隐患早发现、对火警早预测,力争做到早部署、早防范,防患于未然。

2坚持政府领导,完备农村消防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首先,要根据各乡镇的不同特点、实际情况及操作的可行性,加速推进以乡镇、村屯为单位的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规划工作。依据《消防法》等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着重从农村消防给水、消防通道、农房农灶改造、农村电网改造等方面出发,结合乡镇、村屯总体规划、调整村屯住户防火分区、加强农房构造及村容村貌改造治理,公安消防部门应主动提前介入搞好科学规划,发挥好监督、指导作用,积极发挥好作为政府消防工作职能部门的执法主体作用,提请政府不仅要把消防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更要在规划中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坚持“科学、超前、规范、合法”的总要求,指导村组建立自防自救的义务消防队伍,由政府针对性的配备一定数量的手抬抽水泵、消防水带、水枪、消防火钩等消防器材装备,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好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的布局,努力完备和提升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层次,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3加大农村消防安全宣传力度,建立农村消防安全保障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群众消防安全知识、技能的缺乏和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是造成农村火灾发生的主要因素,这也是农村火灾远高于城市火灾的重要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结合农村消防工作社会性和群众性较强的特点,稳步实施农村消防工作的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治显得十分重要。各县(市),特别是各乡镇政府领导在充分重视和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广泛征求公安消防部门和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对消防宣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研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方案,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乡镇、村屯的消防宣传人员分工与职责,力争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消防宣传工作。公安消防部门要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定点与流动式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防火、灭火业务训练培训,普及消防常识,提升群众消防意识。面向农村的各个新闻媒体和宣传演艺团体也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农村消防社会化进程。

4严格实行消防安全社会化考评制度,形成消防安全管理竞争激励机制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全力打造社会化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切实将农村防火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文明乡镇、村屯的重要内容,在乡镇干部“分片包干”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考评奖惩措施,在实践工作中将消防安全纳入各乡镇党委、政府综合施政业绩中执行奖优罚劣,把考评成绩与单位和领导评优创先、晋升奖惩挂钩;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同奖惩制度,对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火情不稳定、消防安全隐患严重和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县(市)、乡镇政府领导,要严格依法查办,对工作不力、消极被动和因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火灾事故责任,严格按照党纪政纪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同时,深入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整改、消除各类火灾隐患,积极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以乡镇、村屯为工作重心,积极主动指导开展消防监督巡查和检查工作;基层公安派出所对辖区村委会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的情况,要定期和不定时的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结合农村春季烧荒、秋季收获、冬季农闲等特点,及时、反复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多样性的消防安全检查,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对存在火灾隐患且整改不力的单位或个人,要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净化农村消防安全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消防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Z].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6

进入秋季以来,我市三甲、渡头塘、伏口、荷塘、六亩塘、石马山、龙塘、桥头河、枫坪、杨市等乡镇农村接连发生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部分农户因灾返贫,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为有效遏制农村火灾多发势头,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消防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对消防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市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未得到有效落实,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村镇缺乏消防规划,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防力量严重不足,农民群众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自防自救能力差,农村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十分薄弱。由此,导致农村火灾形势十分严峻,财产损失严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此,各地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消防工作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顺利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市政府成立农村消防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胡春生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公安、消防、民政、建设、规划、农业、教育、文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也要相应成立由乡(镇)长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协调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协调解决村镇及乡镇企业的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年初,市里在安平镇唐家村开展了农村消防工作的试点,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各乡、镇要借鉴安平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迅速全面推动农村开展消防工作。市里将适时组织开展全市农村消防工作督导检查,对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到位,造成农村火灾不断,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进一步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各乡、镇办事处要按照《消防法》的要求,将农村消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乡镇与村、村与组要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明确责任与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把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乡镇、安全生产乡镇达标、文明社区(村)建设等活动的考评范畴,共同促进农村消防工作的开展。要紧紧依托公安派出所,依靠综治办和安监站等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社区警务站、村(居)委会治保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管网络,确保农村消防工作的落实。公安派出所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能,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细化分管所领导、专兼职消防民警、社区民警的工作责任,加强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指导村(居)委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村(居)民防火公约。乡镇安监站要把消防工作与其他安全生产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协调解决火灾隐患整改、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等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共同把好消防安全关,确保万无一失。村(居)民委员会由村(居)委主任负责,警务区民警、治保主任和村(居)民组长共同参与,共同负责开展防火检查、巡逻、消防宣传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及时反馈工作情况。

三、进一步强化村镇消防规划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各乡镇在城镇的新建、扩建、改造过程中,要及时制定、修改消防规划,确保小城镇消防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尚未制订消防规划的建制镇在年3月底前要完成消防规划。乡村也要将乡镇企业和村民住宅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设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中,并与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实施。设有自来水管网的乡村在主要道路上要设置消火栓,配备机动泵和干粉灭火器、水枪、水带等消防器材,缺水地区要修建消防水池,确保有足够的消防用水。各村要因地制宜,在溪河等天然水源旁修建具备一定蓄水量的水池,保证水池水量的长期不间断,确保消防车以及机动泵的消防取水。要本着“快补旧账,不欠新账”的原则,加强消火栓建设,严格按规划落实,力争逐年减少重点镇(中心镇)的市政消火栓欠账问题。要抓住新村、新房建设的契机,对各乡镇以易燃建筑材料为主体、房屋毗连、人流集中等火灾隐患较大的地点和部位,要有重点逐步实施改造,提高建筑耐火等级,并满足防火间距,逐步提高农村建筑的防火抗灾能力,从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条件。

四、进一步完善乡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灭火救援体系。各乡、镇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在农村逐步建立以建制镇专(兼)职消防队为主体,集镇、村群众义务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切实提高农村群众抗御火灾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治安联防队和民兵预备役组织的作用,推行“一村一队一泵”,每个村组建一支村民志愿、义务消防队伍,由当地政府或集体企业出资配备一台8匹的手抬机动泵和400米水带、2支水枪和适量的移动式灭火器,适时开展经常性训练、演练,以便及时扑救初起火灾。要成立村民联户联防组织,建立执勤制度,定期组织灭火演练,掌握初起火灾扑救技能,协助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巡查,切实提高农村自防自救能力。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7

一、我市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的消防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支持下,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的要求,积极开展了消防群防群治工作,在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营房建设、消防设施设备的配置、市政消防规划编制和消防监督管理方面都取得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城乡抗御火灾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消防安全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有效控制了一般火灾,遏制了重大火灾,杜绝了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公民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的安全,为我市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消防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消防部队为公安现役部队,属武警系列,既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级政府的消防职能部门,是《消防法》的执法主体,担负着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我市现有消防支队1个,辖10个大队、5个中队,有编制119人。市消防支队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防火处四个部门,支队防火处和各县(区)大队为具体的消防监督业务部门,全支队有消防监督执法人员36人,其中支队防火处4人,区大队5人,其余9县每个大队3人。截止年6月,全市有、、、、5个县(区)建立了公安消防中队(1993年,由于县无力县消防中队的营房、装备和业务经费,而被消防总队撤走官兵,保留编制)。、、和县永平镇建立了政府专职消防队,县糖业有限公司、林纸股份有限公司和民航站建立了行业专职消防队。近年来,我市各级消防组织,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公安部门的指导下,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各级班子团结务实,部队严格管理,工作作风过硬,业务素质不断提升,市消防支队连续七年被省消防总队评为先进单位,为我市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发展较快。按照《消防法》“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的要求,目前,全市有镇编制了城市消防专业规划,为今后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4个县(区)也正在进行消防规划编制工作。截止年底,已建成市政消火栓635个。

2、城市消防队站办公条件日趋改善。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省消防总队的高度重视下,全市消防部队的营房建设进一步加快,部队官兵住房、办公室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全市9县1区政府都已按要求划拨了建设土地,其中、、、、5县的营房已经完成。、、3县的营房正在建设完善之中。、的营房建设也计划在年内启动。

3、城市消防装备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在编水罐消防车16辆,其中区消防中队3辆,和消防中队各2辆,、、、和大队各1辆。省、市、县(区)三级消防系统实现计算机联网,通讯设备得到改善。目前全市10个县(区)已逐步实现“三台合一”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格局,共配置车载台4台。除、外,其他8个县(区)有基地台4台,手持台21部。

(三)全市消防工作成效显著

以来,全市各级消防监督机构平均每年检查单位1300余个,共发现火灾隐患4000余条,处罚单位和个人40余起,调查处理火灾事故60余起,受理消防行政审批320余件,举办各类培训班20余个,培训重点岗位人员1800余人,为全市城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防火安全形势,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实行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我市自年开始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市、县(区)、乡(镇)、村委会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各级政府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法人代表与各班组、科室及重点岗位都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有的县(区)还将责任书签到村民小组。从今年开始,市、县(区)政府将责任书签到了教育、卫生、工商、旅游等行业、系统的行政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后,年终严格按照考评标准考评并兑现奖惩。通过这几年深入贯彻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重点岗位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和目标,有力地督促了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各重点岗位人员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推动了全市消防工作快速、平衡的发展,为确保全市消防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2、认真开展节日、重大活动前和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维护社会消防安全。除了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及时查处群众举报和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消防违法行为外,各级消防机构在每年“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期间,在“两会”、“茶叶节”等重大活动期间,都制定了各种消防安全保卫方案,与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公共娱乐场所、大型物资仓库、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以及供电、供水、供气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和节日活动场所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检查,对重点活动场所和要害部位进行了现场保卫,确保了节日和重大活动举办期间的消防安全。

3、开展社区消防建设,改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积极协调公安、民政部门,研究部署城市社区消防工作,制定下发《市社区消防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各级消防部门积极指导、督促各社区进行消防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31个社区完成消防建设。社区成立了消防组织,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灭火演练活动,制订了居民防火公约等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按要求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装备,社区的消防安全环境显著改善,全市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4、加强农村防火工作,提高农村抗御火灾的能力。由于我市属边、少、山、穷地区,农村贫困面大,村寨的建筑密集,房屋耐火等级低,普遍缺乏消防设施,农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近年来频发的农村火灾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针对这些情况,市消防部门派出工作组深入农村开展农村防火调研,结合全市农村消防工作实际,进行了农村消防工作试点并取得成功,目前正在全市推广这些经验和做法,以便进一步加强农村消防工作。

5、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每年在“119消防日”、“六月安全生产月”期间,全市各消防机关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学校、企业、农村、社区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进行灭火演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对火灾事故和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常识进行刊播。利用消防宣传栏、黑板报、悬挂张贴消防标语、出动消防宣传车、发放消防宣传资料、绘制消防漫画等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安全宣传,不断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常识,5个公安消防站每月定期向社会开放,不断扩大宣传的覆盖面。通过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

6、认真开展各种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消除大批火灾隐患。近几年来,全市各级消防机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广播电视系统、文物古建筑、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和学校“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保安全”等一系列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一些人员密集和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了系统的排查整治,对一些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依法予以取缔或责令停产停业。通过一系列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消除了不少火灾隐患。

7、加强消防行政审批工作,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严格依照《消防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认真做好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防火审核、消防验收,公众聚集场所开业、使用前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群众性活动举办前的消防安全检查等消防行政审批工作,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工程项目不予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的工程项目不予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的场所不予开业,确保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8、认真调查火灾原因,依法对事故责任人作出处理。近年来,我市火灾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平均每年发生60余起火灾。火灾扑灭后,各消防机构都及时开展火灾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坚持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和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科学、准确的认定火灾原因,给予事故相关责任人员处罚,惩治违法犯罪分子,达到了每处理一起火灾就使人民群众受到一次教育的目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少数领导对消防工作认识不足,领导不力

消防工作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可缺少的工作。但在调研期间,调研组发现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对消防工作认识不足、领导不力的情况仍然存在。这些部门和单位《消防法》宣传不到位,组织不健全,投入甚少,设备奇缺,火灾隐患突出。

(二)社会消防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群众自防自救能力较低

一是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有些群众连最基本的防火、灭火、逃生自救常识都不掌握,发生火灾后不知道怎么灭火,如何逃生,甚至连灭火器都不会操作使用;二是连年开展专项治理,但部分县(区)依然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特别是乡村学校,点多面广,建筑耐火等级低,人员密集,安全出口、安全疏散通道不能满足要求,灭火设施和器材严重不足,甚至没有,对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三是一些单位和个人消防法律意识不强,有的未经消防审核和消防验收,擅自施工,擅自投入使用,有的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前未经消防检查合格就擅自开业。

(三)部分县(区)在城市建设中的消防规划不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市九县一区政府所在地的镇,只有县威远镇、县勐郎镇、县娜允镇、县宁洱镇、县联珠镇和县锦屏镇编制了消防专业规划,且达不到标准要求,也没有按规划的内容和要求组织落实。其余4个县(区)还在编制当中,县恩乐镇和县勐梭镇有城镇总体规划,涉及消防规划的内容简单、粗糙、不系统,起不到规范和指导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建设的作用。

(四)消防业务经费严重不足,消防部队装备量少质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消防条例》及国家“三部一委”关于消防经费的有关规定,消防部队的经费,除官兵个人工资、生活费由部队供给外,其余所有经费包括部队建设费、业务费、装备费、营房建设费等都由地方财政负责解决。多年来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消防部队的业务经费严重不足,据统计,去年市、县(区)政府共为支队机关和10个大队、5个中队仅解决业务经费114.5338万元,超支44万元。许多县连正常的车辆维修、油料、车辆保险、消防水带、水枪等维护经费都没有,严重影响执勤战备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给部队建设和消防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支队机关无官兵住房,无训练设施;区大队绝大部分营房还是八十年代建盖的石棉瓦房;全市十县(区)就有九个县(区)无训练设施及足够的训练场地。目前建盖好的营房欠账较多,据统计,全市共欠营房建设款568万,其中支队机关200万,18万,29万,12万,40万,55万,60万,26万,126万。

由于投入不足,缺少资金,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尚无大功率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干粉消防车、登高消防车、照明消防车等特种消防车辆装备,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也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扑救与处置高层建筑、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等特种火灾和灾害事故的需要,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现有的消防车,大部分都存在服役年限较长,功率小,水罐锈蚀、漏水,水泵老化等问题。中队有1辆消防车是1995年购置的,根据规定,今年将退役,2002年新购置的1辆消防车至今还欠15万元车款未付清。按照消防队站建设标准,目前5个公安消防队站应有消防车12辆,实际才有11辆,区消防中队缺1辆,且无扑救石油、化工、民航等火灾的专勤消防车。全市市政消防栓到年底应建735个,实建635个,差100个,欠帐率为13.6%。

(五)消防站布局不足

按我市城镇建成区面积,应设立12个消防站,但目前无消防站,区缺普通消防站1个、市缺特勤消防站1个,欠账率25%。

(六)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缓慢

年组建起来的五个政府(、、、县和县永平镇)专职消防队,各项管理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消防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严重不足,队员工资待遇较低,在灭火救灾中生命安全没有保障,造成队员不安心。如县政府专职消防队去年组建时有6名队员,到现在只有1人,走了5人。

(七)消防执法人员少、执法素质不够高

由于基层消防大队执法监督人员少,有的大队只有2人,最多的区消防大队也只有5人,面对日益繁重的消防监督工作,执法干部难以按质按量完成监督任务。

(八)农村消防安全条件较差,抗御火灾的能力极低

、、、等县茅草房、杈杈房、木片房占相当比例,户与户之间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器材缺少,村民的消防常识、逃生常识严重缺乏。一是容易引起火灾,二是火灾防范能力低,三是发生火灾后容易造成火烧连营,近年来我市火灾死亡人员中农村占80%以上。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年到年,市共发生火灾569起,死21人,伤40人,受灾589户,烧毁建筑4020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7350140元,消防人员抢救财产价值达2202万元。可见“火灾猛于虎”。火灾不除,就无法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安定,也就没有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更谈不上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消灭火灾和消除火灾隐患,放到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和谐”和“平安”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切实履行《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省消防条例》赋予的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促进我市消防工作。

(二)继续加大消防宣传教育的力度

针对不少群众和部分领导消防意识不强的情况,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各类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村地区应该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理解消防工作,充分认识到火灾的危害性和消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宣传、使《消防法》和《消防条例》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三)加快消防队站和消防装备建设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加快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扩大和完善消防队站布局,恢复县公安消防中队,建立市特勤消防中队,对、、、等县新成立的政府专职消防队也要整顿组织,落实人员编制,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消防法》第三条规定,将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保证财政主渠道投入;二是将消防经费足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的配置纳入市、县(区)财政固定资产投资预算,并保证在城市建设发展经费中列支,同时按照当地经济增长比例逐年增加对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为消防工作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经费保障;三是各级政府要多渠道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向社会单位、开发商,多渠道筹措资金缓解经费困难;四是各级政府要有重点、分步骤地逐步改善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依法制定合理有效的消防规划并做到真正落实。

(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

据统计,年到年,全市农村共发生火灾148起,占全市火灾总数的26%,死17人,占全市火灾死亡人数的81%,伤28人占全市火灾受伤人数的70%,直接经济损失3103175元,占全市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的42%。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发生火灾的各类数据中,农村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市大部分农村生活水平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一场火灾往往受灾者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甚至有些人还因此丧命,这样不利于扶贫工作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农村消防工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在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按照《省农村消防建设标准(暂行)》的要求,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消防建设,逐步完成全市乡(镇)的消防规划编制工作和消防建设任务,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完成全市所有村寨的消防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消防基础薄弱的状况。

(六)学校的消防工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学校是人员高度密集和社会高度敏感地区,学校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在走访中我们发现部分学校存在不少的火灾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改,消除火灾隐患;二是要在学校师生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训消防知识和火场自救逃生常识。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8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安全环境为目标,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消防工作群防群治基础,提高农村火灾防控水平,使消防工作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

二、目标任务

以扶持一个农村,带动整个乡(镇)为目标,自2011年开始至2013年结束,从全县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选择21个(每年7个)村民人口100人以上、火灾多发、消防工作基础薄弱的自然村,利用省财政拨付专项经费43.5万元,为每村修建一个储水10—20立方米的消防水窖(井、池),配置消防机动泵、水带、水枪、家用干粉灭火器、消防摩托车等基本消防设施器材,夯实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基础,稳步推进政府公共消防管理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消防安全的有机统一。

三、实施办法

(一)确定对象。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通过实地检查,确定21个需要扶持的自然村。被扶持对象分为一般扶持对象和重点扶持对象:

1、一般扶持对象。指公路畅通、位居县城100公里范围之外、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村民人口100人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000元的自然村。一般扶持对象每年确定5个,3年共15个。

2、重点扶持对象。指位居偏远(相对于集镇、县城)、交通不便、火灾多发、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村民人口100人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自然村。重点扶持对象每年确定2个,3年共6个。

(二)组织实施。由县公安消防大队负责,采取政府采购、签订工作责任书等措施,督促有关乡(镇)按要求抓好落实。

1、对被确定为一般扶持对象的自然村,每村修建储水不小于10立方米的消防水井(窖、池)1个,配备手抬机动消防泵1台、消防水带250米、19毫米直流水枪1支、火钩10把、家用5千克干粉灭火器30具。

2、对被确定为重点扶持对象的自然村,每村修建储水不小于20立方米的消防水井(窖、池)1个、配备轻型消防摩托车1辆、消防水带250米、19毫米直流水枪1支、火钩10把、家用5千克干粉灭火器30具。

四、经费预算

修建1个储水不小于10立方米的消防水井(窖、池)约需0.25万元,购置1台手抬机动消防泵约需0.8万元,1辆轻型消防摩托车约需2.55万元,250米消防水带约需0.3万元,1支19毫米直流水枪约需0.02万元,10把火钩约需0.05万元,30具家用5千克干粉灭火器约需0.08万元。

一般扶持对象每村需经费1.5万元,5个村年需经费7.5万元,3年15个村共需经费22.5万元;重点扶持对象每村需经费3.5万元,2个村年需经费7万元,3年6个村共需经费21万元。以上经费共计43.5万元由省财政专项拨付。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千村万户”消防安全扶持行动时间跨度长、任务指标硬、标准要求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和公安、消防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安全环境的目标,坚持统筹规划,保障投入,努力推动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要加强对“千村万户”消防安全扶持行动的组织领导,县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负责做好对“千村万户”消防安全扶持行动的组织协调、指导调度和督查考核工作,健全责任、督查、考核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因地制宜,细化方案。各乡(镇)要认真分析研判本辖区农村消防安全现状,紧密结合农村消防安全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扶持行动的重点和进度,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工作步骤和工作标准,扎实推进扶持行动顺利开展。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9

关键词:农村消防消防管理安全权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农村已相当普遍地使用了各种现代化电气、液化气、煤气,但是,农村消防建设和管理工作却远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是导致农村火灾经常发生和抢救不及时的主要原因,给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加强农村消防建设和管理,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状况,构筑农村平安“防火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保障和要求。

1加强农村消防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农村消防工作的重点,一是农村居民住所的消防安全,二是乡镇企业等农村经济实体的消防安全。

农村居民住所的消防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命财产,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改革开发以来,各种现代化电气、液化气、煤气使用在农村已相当普及。但由于农村住宅建筑标准、质量低,住宅建筑亦不经保消防部门审批,修建过程中没消防部门监管,因此农村住宅一般达不到防火要求。加之长期以来,农民日常生活习惯中还留有不少存在火灾隐患的行为,如住宅内存有大量的干玉米、稻谷、柴禾等,室内吸烟、明火取暖等,都极易引发火灾。如果发生火灾,有可能导致农民重新返贫,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予以充分重视。二十多年来,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乡镇企业大多机械设备简陋,建筑耐火等级偏低,企业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极其薄弱甚至完全被忽略,这些都对农村的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由于农村消防监督尚处于管理上的盲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使农村乡镇企业火灾事故频频发生,给农村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治安。

2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的基本建设缺乏科学消防规划

对比于新颁布的《农村消防规划技术规范》,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基本建设(包括农房建设、道路建设、电网路线建设等)具有随意性,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农村建筑规划,缺乏科学的消防规划。大多数农村无公共消防设施或是历史性欠账较多,严重滞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步伐。具体体现在:(1)未充分考虑消防水源分布、消防车取水等实际因素,消防用水设施无法满足实战需要,发生火灾时,往往造成无水可取或有水却取不着的被动局面。(2)农村的很多房屋的建筑材料仍然使用砖、木、竹,这样就导致房屋耐火等级低,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损失;(3)房屋的间距不合理,房屋内部或附近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在部分农村,村民们由于民族和历史上的原因,习惯于按照血缘关系聚居,搭村建寨,房屋兴建无序,房屋建造密集度较高没有按照消防规定留下相应的防火间距。在农村经常可以看见农民将柴草等易燃物堆放在房屋附近甚至房内,这样都极易引发火灾。

2.2农村群众消防意识淡薄

我国部分乡镇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农村消防工作不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农村地域广阔,发生火灾后,损失小,社会影响面不大,消防工作不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因此,工作部署不力,检查督促不到位,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乡镇防火安全委员会及村镇义务消防队名存实亡。另外,因农村交通闭塞,文化、经济落后,群众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不注意安全用火用电,存在安全工作的侥幸心理和盲目性,春季烧荒沤粪、大风天用火、柴草垛乱堆乱放、燃放烟花不择场所、烟囱多年不检修等安全隐患普遍存在。同时,由于受到居住分散偏远和农村消防管理人员缺乏等因素影响,多数农村居民对消防工作不甚了解,而且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常常惊慌失措,不能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2.3农村消防力量严重不足

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分布散,距离责任区消防队较远,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交通设备差,导致消防队无法短时间到达火场扑救。因此,农村消防自救队伍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多数农村未组建义务消防队,建立专门扑救火灾的消防组织也比较少。有一些地方组建了消防组织,但由于经费保障困难、灭火设施少,不少农村缺水严重,自救能力差,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等原因,未真正履行起扑救火灾的责任。

3加强农村消防建设的对策研究

农村消防工作调研篇10

**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苗族侗族主要聚集区,做好苗族侗族地区的消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点的调查,阐述了在立足苗族侗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尊重苗族侗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如何改进和加强苗族侗族聚集地区消防工作,探求解决苗族侗族聚集地区消防工作薄弱的问题。

[关健词]: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 经济文化现状 消防工作 对策

黔东南州地处**省东南部,是我国三十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谐生活着33个少数民族和两个待识别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47.68万,其中:苗族人口178.4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19.96%,侗族135.9万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5.91%,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和历史原因,黔东南州农村地区一直是全国出名的火灾高发区。

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人口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因此,没有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的稳定,就没有农村火灾的稳定;没有农村火灾的稳定,就没有全州火灾形势的基本稳定。做好苗族侗族聚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黔东南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每一名消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素质偏低,消防工作长期滞后的问题,笔者结合十多年来在黔东南州工作的实际,在调查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一点浅见。

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现状对消防工作影响

苗族侗族作为山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济、文化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因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多发有其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的根源。正确认识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区的特点和现状,对于制定和实施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消防工作方针和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根本途径。

(一)苗族侗族用火习俗对消防工作的影响

众所周知,苗族侗族是一个火的民族,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老百姓对火的认识和态度应当说是矛盾的。他们认为火给他们带来光明温暖并驱赶黑暗猛兽,赋予他们更强的生存能力,但火又能烧毁一切甚至他们自己,这种敬畏与恐惧导致对火强烈的依赖感。用柴草生火取暖、做饭、烘烤东西,一直从古至今没有任何的变化。在黔东南部分苗族侗族地区至今还有经常有烧荒、烧地埂等耕作习俗。总之,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对火的态度可以概括爱与恨的博弈之中,对火灾的防范处于消极,一些不文明的用火风俗也是导致火灾多发的原因之一。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建筑特点与建筑防火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一般分布于半山腰或高岭地区,在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一整套富于特色的建筑文化系统的建筑观念,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在**的黔东南农村,木结构民房占91.9%,少数民族聚集居住,木结构民房鳞次栉比,几十户、几百户、上千户的大村寨不少。据调查统计,全州50户以上的村寨3922个,占全省的66.85%。这些村寨85%以上为木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不但失火频率高,且发生火灾后,蔓延迅速,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黔东南州农村村寨像一处处大“火堆”,加强消防建设刻不容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建筑中,火坑(火塘)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在建筑中占据重要的空间位置,它是家庭中心与生活空间秩序的组织者。苗族侗族火塘于木质结构吊角楼一楼的正屋楼板中心修建一圆形或方形坑而成,坑边砌以石块,坑内立三块锅桩石或三角铁架,塘内火种一般终年不熄。火坑是日常生活、起居、议事、饮食、待客中心。出于对火的恐惧感与不同的利用,黔东南苗族侗族村落大都呈集中式布局。几乎所有的村落建筑多呈集中式成片布置,形成集中式村落。近年来,虽然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居住习惯的原因,苗族侗族建筑主要还是以年代久远、耐火等级低的木板建筑为主,容易引发大面积火灾。

(三)苗族侗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消防工作影响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有90%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坝区。第一,由于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多数不通公路,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产业单一,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产品出售,人均纯收入不到坝区的三分之一;第二,苗族侗族聚地区由于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造成目前人多耕地少,苗族侗族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第三,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多属于干旱地区,水利设施基础差,加之长期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由于以上几个原因,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对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十分弱,许多村寨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消防水源条件,村民对消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加之住宅用地紧张,村民住房连片,不能满足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导致火灾发生后小火酿成大火,村民无法自救;公安消防队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畅不能及时施救,出现望火兴叹的无奈局面。因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发展水平低,成为该地区消防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四)苗族侗族人口素质对消防工作的影响

建国以来,黔东南州苗族侗族人口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苗族侗族人口文盲率大幅下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但应当看到的是,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人口各阶段受教育比例较汉族仍然是显得较低,受教育程度低,文盲比例大,影响了苗族侗族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些苗族侗族群众缺乏基本的用火、用电知识,不文明的封建迷信活动还十分严重,笔者在对苗族侗族地区的火灾事故中接触到,因用火不慎而引发的火灾所占比例为38.17%。另外,由于苗族侗族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相应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用火随意、违章建筑、违章操作等现象比较突出,火灾隐患严重,纵火案件屡见不鲜(部分苗族侗族群众在道德上认为烧自己家或家族内的住房不是犯罪)。因此,苗族侗族中根深蒂固的用火陋习,固然有历史和文化的根源,但人口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只有通过提高苗族侗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因势利导做好消防工作,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引火烧身”的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开展的思考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推进消防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消防工作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当地经济文化条件,在正视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落后现状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工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消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当前消防工作必须抓住有利契机,始终围绕苗族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把消防工作贯穿于苗族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党委和政府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路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根本方向,因地制宜推进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实现全州消防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以尊重苗族侗族文化特点为基础开展消防工作

具有浓郁苗族侗族特色的用火习俗,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又在为黔东南州的经济建设“搭台唱戏”。苗族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为宣传黔东南州,加强文化交流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片面的强调苗族侗族火文化对消防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要克服以消防工作统揽其他工作的主观认识,树立消防工作服务苗族侗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发展的思想,杜绝“堵”,做好“疏”和“导”。对苗族侗族群众一些不文明的用火习惯,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牢固树立做好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既是保护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按照“尊重民族习惯,贴近苗族侗族群众;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工作原则,通过苗族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抓好消防知识进村寨、入农户、得人心的宣传效果,切实把消防工作融入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引导苗族侗族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传播科学思想、倡导文明用火习惯,增强黔东南苗族侗族群众抵御火灾和自防自救的能力。

(二)以教育带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素质低是苗族侗族人口发展的“瓶颈”,也是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消防工作,要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消防资金扶贫转移到消防教育“扶贫”上来,实现民族地区消防工作从帮扶式发展到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农村普法教育、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等活动,以送消防书籍、消防挂历进村、进寨、进校,编演有消防教育内容的苗族侗族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消防知识,达到贴近苗族侗族群众、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时,抓好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中、小学“二进”(即消防知识进校门、进家门)教育,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教学内容,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连带效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人口素质,带动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当前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问题的几个突破重点

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开展,有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既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当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应抓好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

(一)全面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

20xx年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提出了从消防安全方面保护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的建议。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民委四部委就黔东南农村消防工作于去年7月专题进行调研。**省政府于20xx年4月在凯里召开了农村消防工作研讨会,协助黔东南州政府和省公安厅编制了《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方案》决定从去年起,省财政用5年时间,投入6000万元资金支持黔东南州50户以上的150个无间距的连片木质结构房屋的自然村寨消防建设。同时,采取省、州、县按比例匹配资金,捆绑各相关部门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新农村消防建设立项等措施,全力抓好消防建设试点工作。试点方案主要实施的内容和项目是:编制消防规划。由黔东南州政府组织编制试点村寨消防规划,将农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力量等纳入规划,明确农村消防安全改造、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进度、经费保障和政策措施,确保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实施“厨改”。“厨改”是将厨房建筑材料改为不燃或难燃材料,形成相对独立安全的用火区域,将“老虎灶”改为节柴灶、沼气灶。改楼上用火为楼下用火。实施“水改”。“水改”是引水进寨,按照标准修建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管网,安装消火栓,保证消防用水,提高村寨自防自救能力。实施“电改”。“电改”是对试点村寨户内老化、裸露和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气线路进行改造。实施“路改”。“路改”是按照国家通村公路建设计划,修建进村入寨道路,满足消防车辆通行需要;配备消防设施、装备及聘请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20xx年3月起,黔东南州的20个民族旅游文化村以“厨改”等五改专项工作为主体的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启动,今后参与消防建设试点的村寨比例将会逐年增多。全面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将会从根本上解决苗族侗族群众村落建筑耐火等级低的问题。

(二)加强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建设

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区,因此要以全州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契机,配套做好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建设。条件好的地区在做好农村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好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在村寨设立消防水池及消火栓系统。条件差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充分利用沟渠、河道、水湾、鱼塘、自来水管、农业灌溉机井等条件,建立消防水源地,平时可用于农田灌溉,遇有火灾发生时又可作为消防水源,做到既能应急自救,又能及时与消防车对接,提高灭火效率。在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中,要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采取各级政府项目支持、村民自筹、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等办法,逐年、逐项解决村寨消防设施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义务消防队等基层村民组织的消防工作职能

目前黔东南州在全州50户以上的大村寨基本建立了群众义务消防队,但从工作实践来看,由于火灾对某一村寨来说是一小概率事故,长期无火发生导致群众义务消防队组织松散,一些地区义务消防队名存实亡。在实践中,黔东南州结合在农村中长期存在、群众基础好的各种团体、组织开展消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更富于生命力。因此在抓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中,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农村义务消防队在消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利用他们开展消防法律、法规教育;开展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排查。另外,还可以利用他们和村“两委”一起开展家庭、邻里纠纷调解,防止因纠纷引发纵火案件;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做好老弱病残的帮困工作;做好村民住宅区山林的防火工作,防止引发山林火灾殃及村民住宅;做好消防宣传教育,筹集公益消防基金;推动村民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改善居住条件,规范用火、用电行为。进而,依靠义务消防队等基层村民组织,构筑起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动静结合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防、控、灭”一体化格局。

(四)切实运用消防法制推进黔东南地区的消防工作

目前消防法制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快黔东南农村地区消防工作的进程,使农村消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就必须从立法上加以解决。20xx年**省出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20xx年7月,黔东南州召开了苗族侗族自治州消防条例起草论证会,其中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这充分说明,利用黔东南民族自治州的优势,将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是十分可行的。在对农村消防法制建设的探索中,其它省份也有一些突破,如,20xx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因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依法治火将对农村消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做好苗族侗族消防干部的培养工作

笔者认为,要做好民族地区的消防工作,首先就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真正融入到民族群众中。在黔东南州公安消防部队中,目前苗族侗族干部的比例较少,能通晓苗族或侗族语言和文字的人则更少,在消防宣传教育、火灾事故调查、防火检查中受到很多限制,很难得到不懂汉化苗族侗族群众的认同。同时,由于消防部队干部来自全国各地,口音各异,出现当地群众不愿意与语言难以沟通的消防干部打交道的情况。因此,在政策上鼓励和培养土生土长的苗族侗族消防干部、特别是大队消防监督干部,对丰富消防宣传教育形式,使消防工作贴近苗族侗族群众将起到促进作用。

(六)完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社会保障机制

农村地区的火灾灾害社会保障制度是消防工作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多数属于贫困山区,苗族侗族群众因火灾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乡镇一级民政救灾能力又十分有限,只能给受灾户提供部分粮食和衣物,一些农户受灾后几年内都不能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火灾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黔东南州近年来的实践中,部分县市已经开展了以政府为主的农村居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使火灾灾害救济实现了制度化、大众化。例如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实施的县、乡、个人三级投保农村住房火灾保险的实践中,每户每年保险费用5元,县政府、乡政府、个人按1.5:1.5:2投保,每个火灾受灾户可得到5000元的赔保金,20xx年全县共有55722户村民投保,投保金额为27.86万元,共有31户火灾受灾户得到15.5万元的赔保金。通过农村村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提高了农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认识,减少了因火灾引发的社会矛盾。因此,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应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农村居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使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开展赢得群众支持,从而进一步带动苗族侗族群众自愿、自发的做好各项消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