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十篇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十篇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07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1

关键词:语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语音设备

中图分类号:o41;G642.423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赵涛涛(1982-),男,河南渑池人,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工程

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实验室(languagelaboratory)简称LL,是一种装有录音系统和其他电化教育手段并供语言教学使用的教室。语言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听力、口语训练,以提高语音独立学习的能力。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外国语口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其系统设计中的运用,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具备了强大的管理和高效运用教学媒体资源并处理数据的性能以及强大的交互性能,因而其使用范围从过去单纯的听力、口语教学延伸至阅读、翻译、写作等更多课程,其功能也从单纯讲授拓展到了提问、两人对话、小组讨论、考试等多个方面。在运用现代语言实验室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语音实验室的迅速发展,语言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已经成为高校电化教学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

1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管理实验室及其全部活动的实践,使实验室的职能以及实现职能所需要实施的各种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充分发挥作用,以最合理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实验室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化[2]。具体而言,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就是对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规程制度及语言实验室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2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现状

2.1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不对口,没有统一的学历和业务能力要求,真正懂专业、懂技术的有工科学历背景的人员相对较少[3]。其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职称存在断层。第三,很多高校对语言实验室等文科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了解不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方面给予的关注不够。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进修培训、业务交流,定期组织、参加研讨会和技术培训,也是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

2.2管理规程和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现在高校中关于实验室的管理规程和制度很多,但涉及语言实验室方面的内容很少。语言实验室的相关管理规定多是管理人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持。同时,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参差不齐,由他们制定的管理规程难免存在各种不足,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随着语言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层次和种类不断增多,也造成了实验室管理规程制定的难度,随着语言实验室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种难度还在不断加大。

2.3使用目的和应用范围需进一步规范

改善教学条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语言实验室作为语言学习的工具,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但设置课程的行政教学人员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对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认识不足,限制了语言实验室巨大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而授课的专业教师对语言实验室的使用也基本停留在听、说这两个最基础的功能上,无法使语言实验室得到最优化的使用,更忽视了语言实验室在科研上的重大作用。

3建立语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体系

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又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语言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以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效果,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效能。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以及对教学质量的管理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复杂性,是一项比较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语言实验室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语言实验室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3.1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3.1.1建立科学的管理人员引进制度

根据语言实验室工作特点和性质,在人员选择上要更加突出技术性和专业性。从学历层次、工作经验、专业素质等方面通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挑选出优秀人才充实到语言实验室队伍中[4]。结合本单位语音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人员,做到人员结构在职称、专业背景、学历层次以及年龄等方面的合理化,保证人尽其才,避免人才浪费。

3.1.2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的规范化

一方面通过统一的年度业务考核来评价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进修或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给每个管理人员建立业务档案,收录个人历次考核结果、培训成绩、业务方面的奖惩等信息。

3.1.3管理人员梯队建设的规范化

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是语言实验工作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5]。语言实验室管理部门要确立本部门人员层次的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和目标对人员引进和人员培养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可以制定1~5年的短期规划、10年的中期规划和20年的长期规划,这样在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方面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既保证了人员梯队的延续性,也避免了由于骨干人员的离开而造成的人员断档。

3.1.4管理人员保障体系的规范化

根据高校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学校从职称评定、人员奖惩等一系列方面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激发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6]。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发展方向,使管理人员能摆脱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

3.2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当前高校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情况,相当一部分的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认为,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就是对语言实验室房间钥匙的管理,这一方面反映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足,同时也反映出对语言实验室管理内容和体系的规范认识不足。语言实验室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基本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任何管理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使管理活动的主体职责分明,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7]。语言实验室基本管理制度是根据实验室的一般性特点制定的通用的、最基础的管理制度。是所有实验室管理普遍适用的基本标准。如我校制定的《河南大学实验室管理规程》、《河南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等,从总体上规范实验室的管理。

3.2.2专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根据语言实验设备的具体特点制定的专业化管理规范,这是语言实验室区别于其他实验室的专门化的、细节化的管理规范。

3.2.3操作规程的规范化

由于语言实验室使用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也各有不同。为了便于规范化管理,需要给每套语言实验室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不是产品说明书的简单复制,它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的要求,结合语言设备的各项具体功能而制定的。操作规程要体现出课程的针对性,同时也必须做到步骤清晰、简单明了,便于授课教师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对语音设备使用中容易引起系统异常的错误操作应明确标示在规程中,以避免授课教师对设备操作不当引发设备故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对新安装设备的语言实验室先由厂家的技术人员对我院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技术培训,在管理人员理解、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后,将具体课程的需要各项功能总结在一起制定出一份简明操作规程,发给每一个使用语言实验室的教师,并根据操作规程的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我院授课教师都反映效果很好。

3.2.4设备维护保障制度的规范化

要求给每个语言实验室配备专门的有相关业务能力的管理人员,对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要求上课教师认真、及时地填写实验室管理日志、故障记录表,为管理人员维护检修设备提供信息。管理人员要给语言实验室建立综合档案,汇总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实时掌握语言实验室的第一手情况。应同语言实验室使用设备的生产商保持长期有效的联系,及时反馈语音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要求对方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我院给每一个语言实验室都建有详细的综合档案,包括设备购置合同、各种设备使用说明、光盘、每学期的使用管理日志、故障维修日志、卫生评比表、消防安全检查日志等各项内容,不但准确反映设备的使用状况还为学院领导设计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3.2.5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语言实验室对使用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如隔音、防尘、防静电等,在建设语言实验室时就要遵循特定的标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管理人员要制定语言实验室卫生和安全管理办法或制度,在学期开始时依据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对使用语言实验室的师生进行课前培训,并在课前课后进行监督检查。如在卫生管理方面,我院规定在语音室上课的师生必须穿鞋套方可进教室上课并由管理员进行监督,要求每个在语音室上课的班下课后立即组织同学打扫教室卫生以保持教室的整洁。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院组织在语音室上课的班级对各班课后的卫生打扫状况相互打分并张榜公布,在学期末进行总评,对于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表扬并进行奖励。在安全管理方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8]。我院要求语音室管理人员在学期开始时就对全体上课师生进行安全培训,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指明疏散通道,强调用电安全,特别指定安全的饮水区域,还要求管理人员每次上课期间都要不定时巡视、检查以确保师生的安全。以上内容通过给每个语音室建立管理使用、故障维修、卫生安全档案、指定具体的管理人员的方法来保障语音室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以我院的201语言实验室为例,我院制定了《201语言室操作规程》、《201语音室管理办法》、《201语音室管理实施细则》、《201语音室安全管理制度》、《201语音室卫生管理制度》等多项具体实施标准,并制作成展示牌悬挂于教室的醒目位置,对上课的师生和管理人员进行督促。

3.3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语言实验室设备功能的不断更新,使得语言实验室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听说的基本功能,在笔译、口译、写作等各个方面均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使语言实验室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需要在使用上加强规范化管理。

3.3.1明确语言实验室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向

教学行政部门要在语音室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充分了解语言实验室的具体性能、各项指标数据,据此结合本专业的具体课程内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科研计划,要做到学术和技术的有效结合。3.3.2授课教师使用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对使用语言实验室的专业教师在课前进行设备使用的业务培训,要求授课教师熟练掌握语言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并对其进行考核,使其对语音设备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对设备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对系统的各种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开发性设计,对设备常见问题能具体应对。我院每个学期课前都要对本学期使用语言实验室的教师进行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模拟课堂情况对每个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教师方可在语言实验室授课。

3.3.3语言实验室使用者和管理人员的互动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管理人员与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9]。加强上课专业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沟通,一方面上课师生要及时反馈设备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设备使用的想法意见,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在每次上课时与上课的师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以便第一时间掌握语言实验室的具体状况,并对突发的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对师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加以改进。我院在每个语音室内都留有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师生求助,要求管理员做到随叫随到,有利的保障了教学的顺利进行。3.3.4语言实验室使用的总结评估在学期结束时,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均应在各自的专业范围内对本学期语言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教学行政部门为新学期的课程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4结语

语言实验室使用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资金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上百万元,只有加强对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使语言实验室现代化教学的优越性能和特点在外语教学效果中充分显示出来,使语音室在辅助外语教学中不断结出丰硕成果,更好地优化外语学习平台,使高校外语教学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10]。

参考文献

[1]陈建锐,何增颖.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188-191.

[2]赵丽,赵宇.浅谈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3,33(6):252-254.

[3]江建国.高校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9):25-26.

[4]郑宏.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466-467.

[5]陆海燕.关于语言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2(10):217.

[6]许书烟.浅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1):200-201.

[7]王春生.高校多媒体语音室的管理与维护[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4-116.

[8]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73-175.

[9]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1-23.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2

闫志刚创新工作室

包头供电局调度处闫志刚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7月,由1个专家小组和5个创新小组组成,共26名成员。其中:劳模4人、专家1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技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师和高级工5人。主要围绕调度处中心工作对安全生产、电网管理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工作室领军人简介

闫志刚,1974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调度处二级工程师兼技术员。1997年内蒙古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学及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到包头供电局参加工作,长期从事电力自动化专业的生产运行和管理工作,熟悉电力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理论,了解电力自动化设备、系统的技术性能、运行状态和原理。

2010年荣获“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参加内蒙古电力公司第十届员工专业技能大赛自动化专业个人第一名;被评为内蒙古电力公司2009-2010年度“十佳”爱岗敬业职工;并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项课题成果获部级荣誉,11项课题成果获内蒙级荣誉。

工作室目标

创新工作室以“集聚团队智慧,激发职工活力,实践出真知,创新促发展”为理念,围绕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解决调度处和包头供电局的技术发展瓶颈,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调度处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调度处所需的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下设5个创新小组:调度专业创新小组、方式专业创新小组、保护专业创新小组、综自专业创新小组、自动化专业创新小组。

项目及成果

在创建过程中,重点针对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课题研究,重点完成了《在线电量采集及线损管理系统应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多系统仿真平台的搭建》、《地区故障信息系统的建立试验》和《配网自动化演示模型的构建》4项科技课题,开展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压合格率统计分析功能的研发》、《模拟遥控试验开关的研究与应用》2项五小活动和《加强风电理论和管理理论的研究,提升地区电网风电管理水平》、《完善调控一体化支撑功能,提高调控一体化运行水平》2项QC活动。

闫志刚创新工作室组建之后,结合调度处工作实际,确定了攻关课题和任务目标,并制定了从学习培训、名师带徒、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施方案,帮助工作室顺利运转及快速成长,带领各科室职工提升整体业务素质,提高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岗位能手。

张彦斌创新工作室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修试管理处成立于1994年,承担着内蒙电网500kV主网架变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校验工作。修试管理处于2011年6月成立了由劳动模范、华北及内蒙电力技术院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及生产骨干组成的张彦斌创新工作室,为广大员工搭建平台,提供展示机会。

工作室领军人简介

张彦斌,1972年出生,现任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修试管理处处长,继电保护专业技师,主要从事500kV变电站变电设备检修校验、日常维护、大小修及技术改造等管理工作。曾获得2007年华北电力公司青年优秀工程师;2007年内蒙古电力公司劳动模范;2011年超高压供电局首届劳动模范;2009年被华北电力技术院评为生产技能一级专家;2012年被内蒙古电力技术院评为电力工程技术专家。

2004年QC成果《永圣域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分析》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创新工程活动重大成果奖;2010年《提高500kV主变风冷全停保护正确发信率》取得了内蒙古电力公司QC成果一等奖及中国水电质协优秀QC;2009年参与《远程视频检修指导系统开发及应用》科学项目获得内蒙古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年主持的《电力系统故障远传及专家诊断分析系统》科学项目申报内蒙古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工作室目标

主要工作定位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技术和工作方法,围绕超高压供电局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五小活动等开展工作,从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学习交流等入手,结合变电专业实际,加快创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为超高压供电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项目及成果

重点研究项目有“智能化标准作业管理系统”在工业手持机、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办公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现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科学化;“继电保护装置信息智能管理系统”提高了继电保护基础信息统计的准确率,避免因为统计错误造成的版本错误或定检超期;“远程视频防误操作检修支持专家指挥系统”通过视频诊断故障或缺陷原因的功能,确定解决方案后指导运维或检修人员开展现场检修工作。促进了“运检一体化”工作推进速度,通过科技手段缩短了维护半径,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共计开展“UpS不间断电源可靠运行方式分析”、“顶针式末屏结构改造”、“220kVGw16-252D型隔离开关改造”等40余项创新项目,其中获得公司级局级各项奖励20余项。全面提高了检修管理处设备综合治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工作创造了重大经济效益。

通过创新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创新工作室开花结果,成为了激发职工创新创优的“发动机”、弘扬劳模精神的“宣传台”、促进职工成长进步的“加油站”。

卫志刚创新工作室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金属所长期承担着蒙西电网内电网和电厂金属技术的科研、监督和检验等工作。2012年初,金属所依托自身重点试验室建设,挑选所内技术骨干人员,按照创建活动文件的各项要求,全面创建“卫志刚创新工作室”,设置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4个创新小组。成员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4人,高级职称12人。

工作室领军人简介

卫志刚,1965年出生,高级工程师,内蒙古电力技术院电力工程专家,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电力行业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委员,电力工业焊接学组华北分组理事,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综合试验中心主任。

1994年至2004年期间,卫志刚先后获内蒙古电力公司“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工程师”、“青年技术革新能手”荣誉称号;2008年,获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优秀党员”称号;2011年获内蒙古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特殊贡献个人”称号。近年来,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十余篇,参与编写电力行业标准两部。近年来,工作室共完成科技项目20余项,获各类奖项近20次,50余篇。近年来,创新工作室所在的金属所为发供电企业发现并处理重要设备缺陷近两万余处。

工作室目标

创新工作室主要任务是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围绕内蒙古电力发展,着力解决电网运行及电源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紧跟电力发展前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重点培养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为内蒙古电力公司可持续发展、电网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项目及成果

创新工作室重点研究项目《高压输电架空线路微风振动分析》,研究内容包括输电线路导地线所处地形、气象环境分析,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现场测量分析研究,防振装置选择,设计与安装位置分析研究,防振效果评估试验方法研究,防振效果评估现场测量评价体系研究等。

参与国家能源局“风力发电场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编制。很多风电场在设备方面的检修维护力量薄弱,造成叶片脱离、螺栓断裂、塔筒倒塌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制定此规程对规范风电设备的检修维护极为重要。

开展“铁塔用角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及断裂机理研究”。该项目为蒙西电网基建和运行单位提供铁塔用角钢的验收和在役检查技术规范,以具体、全面、有效地指导铁塔角钢的质量验收和长期运行铁塔的质量监测,减少倒塔事故的发生。

开展“火电厂带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系统研究”。通过使用该系统对内蒙古国电能源准大发电厂#1机除氧器焊缝长260mm夹渣缺陷进行安全评定,避免了返修处理。

创新工作室全面带动了金属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了金属所全体员工的责任与创新意识。

链接

内蒙古电力公司为实现“建设一流省级电网,建设大型送端电网,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现代企业战略目标,更好地发挥职工队伍的主力军作用,调动广大职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职工加快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在所属各单位开展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该公司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旨在以这一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创新争优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目前,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以在技术技能、发明创造、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物为负责人,围绕本单位、本专业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专家团队组成,一般由7—20名技术技能人才组成。

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带动行业或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解决本单位、本专业的技术发展瓶颈,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结合各专业实际,加快创新技术应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为此,该公司专门制定出台了多项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名师带徒”制度,具有精湛技艺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与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人签订了师带徒合同,建立了培训目标。通过师带徒,提高现有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和实际技能,为打造专业技术领军人物奠定基础。

各创新工作室按照工作室制定的管理制度、活动研究计划、科研创新项目、工作目标等,围绕企业生产、安全、经营、管理、建设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进、发明创造、管理创新、专题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QC活动等,每年按照工作计划至少完成1-2项创新成果,同时带动职工参与创新活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3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疫情被控制以后,在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北京相继发生SaRS冠状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实验室生物安全提上了议事日程。实验室生物安全在我国处在较落后的状态〔1〕,尽早建立我国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体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发展和完善。为了对我国实验室安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本文探讨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报告如下。

1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制建设过程

11国际发展概况早在1886年就有科霍发表过霍乱病的实验室感染报告,那是全世界第1次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报告。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国家就开始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认为生物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性问题,因此,在1983年发表了第1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93年又颁发了第2版,1997年出版了《卫生保健实验室安全》,2004年wHo正式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3版〔2〕。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保障、重组Dna技术的控制、实验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急救等内容。

12国内发展概况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疫情发生以前,我国虽然有几部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6),卫生部《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血站管理办法》(1998),但均未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菌(毒)种方面,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1985)、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条例》(1986),内容仅涉及菌种的质量安全,未提及生物安全和危害性控制。SaRS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明确提出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菌(毒)种保藏的要求,为今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卫生部也了《传染性SaRS型肺炎人体样品采集、保藏、运输和使用规范》(卫发电〔2003〕39号文)提出了在菌(毒)种管理技术规范方面的要求《传染性SaRS型炎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指南》(2003.4.29)专门就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出要求,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之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2003.8.1;wS2332002)行业标准,在管理职责、人员要求、设施设备、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性评估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设与存在问题

21现阶段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框架SaRS冠状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发生后,尽快建立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提到议事日程,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各部委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都了重要的法律法规,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2004.6.1)、建设部GB50346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2004.9.1)国家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4.10.1)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务院在11月12日颁发了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版)也在同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上述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相继出台,对我国传染病防治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条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特设的部级专门法律,表明了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决心。为贯彻落实《条例》,卫生部下发了45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2005.12.28)、《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6.1.10)和第50号令《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农业部颁发了52号令《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2005.5.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下达了第32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2006.5.1),与上述GB194892004和GB503462004一起,作为《条例》的配套文件,构成了现阶段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框架。

22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制订了部分法律法规,但从内容、结构和实施上还存在许多问题。(1)硬件方面:GB194892004和GB503462004对各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BSL3实验室建设上,尚未到考虑病原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差异很大,需要不同的防护设计和配置;单向气流组织缺乏动态稳定性指标和监控要求;实验室围护结构的强度、抗震性、消防等能力的技术参数还不明确〔3〕;实验室气密性的检测方式、高效过滤器泄漏检测的生物指标还未建立〔4,5〕,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制作工艺也缺乏要求;对设施选址的环保要求不够明确;对实验室中给排水、送排风等技术观点也存在严重分歧〔6,7〕。在BSL2实验室方面,当实验室房间数较多时,没有就整体实验室的布局、流程提出指导性意见;生物安全相关产品(生物安全设备、实验器械、消毒剂)的生产技术、安装调试、过滤器更换、验收检测等技术标准还在探索阶段。(2)软件方面:尚需要逐步形成一套全国统一的、系统的、标准的、具体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文件体系,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要求、操作技能和设施、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涵盖感染性样本接触、调查、采集、包装、运输、储存、交接等所有环节。目前对生物安全设备、实验器械、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还缺乏基础研究数据。特别是高致病性样本的运输,铁路部门还未批准,民航部门仍有许多机场和航空公司未得到授权。运输非呼吸道传播的病原标本或疑似高致病性样本,尚无明显证据表明危险性时,目前的法规要求太高且缺乏灵活性,造成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基层单位执行困难的局面。对于菌(毒)种的管理,在流通的审批、储藏设施和设备的条件和内部管理程序方面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持。(3)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制订管理体系文件,形成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宣传、贯彻我国生物安全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作好相关培训;强化实验室检测和管理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按标准建设BSL2和BSL3实验室并实施有效管理。这些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求。目前,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以上实验室)的建设、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方面初步形成了规范管理的框架,但BSL2实验室的管理还未出台相关的管理文件。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的定义,目前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开展的实验活动几乎全部要求在BSL2实验室中进行,而现有的BSL2实验室标准配置和管理要求还在讨论阶段,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3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展望

31管理职责随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目前从管理层面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牵头单位,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在规划、论证、建设和环保方面各尽其责,卫生部、农业部、教育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在各自领域的相关实验活动中分别把关。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建设必须获得国家认可,与人体相关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必须通过卫生部批准、与动物相关的实验活动必须通过农业部批准。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研究和制订BSL2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相应的法律法规。

32管理程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制定完成《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30/2005),要求申请认可的BSL-3实验室必须在认可前期完成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环保总局要求的工作(《条例》实施前建造完成的实验室除外),申请材料经认可委审核后组织预评审(如果需要)、现场评审、整改措施的现场复核及评定委员会评定,然后作出是否认可的决定,再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监督评审和复评审。卫生部和其他部委再根据相关领域病原的危害性等级、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管理和技术水平决定能否批准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室活动。政策、规则、准则基本都有了,评审员队伍也已经建立,通过对全国少数几个BSL3实验室的试点现场评审,合格评定体系(认可体系)基本形成〔8〕。

33管理要求《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已经实施,我国的生物安全专家库也已建立,通过评审或研究活动,对法律法规和准则的执行条款进行广泛讨论,逐步形成共识、缩小分歧,有利于行业管理的健康发展。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呼唤配套产业的介入,中介服务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逐渐合法化,但在为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提供服务方面尚在起步。特别是在BSL3实验室的建设和审批过程中,由于没有适当的、合法的服务部门,许多实验室在立项、图纸设计、招标、建设、验收以及申报和评审程序上,对管理要求不甚了解,许多实验室高额投入却没有得到及时回报或付出了高昂的学费。

4结语

经过2年多的努力,许多单位成立了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建设了管理体系。目前全国已有8个单位的BSL3实验室获得了国家认可,其中3个单位的BSL3实验室获得卫生部资格认定。全国范围内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活动的上岗证培训,菌(毒)种运输的专业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初步形成了对意外发生的应急能力。科技部也在建立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网络管理体系,今后可以通过网络实施行政检查、远程维护、学术交流、远程培训等活动,提高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水平。随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重点传染病防控水平必定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劲松.试论生物危害与生物安全[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1):125-128.

〔2〕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m].3版.陆兵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赵肖兵.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中一些条文的探讨[J].医药工程设计,2005,26(5):12-15.

〔4〕马宗虎,南国良,张小京.BSL3实验室内生物安全柜的检测结果及其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6,7(1):28-30.

〔5〕冯树根.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探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25(1):91-93.

〔6〕孙秀兰,南国良,张小京,等.生和安全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设计探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6):86-88.

〔7〕许钟麟,张益昭,张彦国,等.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送、回风口上下位置问题的探讨[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5,4:15-20.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实验室管理

1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致无法被取代。因此保证网络的安全,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高校实验室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使用率高,使用范围广,因此其中的网络安全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更好的为高校教学服务,就要求管理人员在管理中,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并将其提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应用网络安全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2网络安全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2.1网络安全的概念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使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其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原因或者恶意攻击而遭受破坏、更改和泄露,并且保证网络服务不随意中断,系统能够正常、连续、可靠的运行。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如果网络系统中的各种通信计算机设备和有关设备的物理保护不会丢失和破坏,则称物理安全。如果系统中数据和程序不会被非法增删减,以及信息不会泄露给无权限的人。并且当合法用户正常请求资源时,系统能够正确并且及时的响应,即能够阻止非法用户独占系统资源和数据,则称逻辑安全。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有:病毒入侵,身份窃取和假冒,数据窃取和篡改,非权限访问和操作否认等。

2.2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在高校的实验室中,如果不能保网络安全,则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活动。因此,将网络安全技术引入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很多,其常用技术主要有:2.2.1防火墙技术可以是一种软件,一种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它是网络中的一种安全部件。它作用于被保护网络和其他网络的交界,起到隔离作用。这样既能阻止被保护网络的重要信息外流,也能防止外部网络威胁的入侵。2.2.2网络安全扫描技术该网络安全扫描技术使管理员能够及时掌握网络中的隐患和漏洞,并且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网络安全的风险。2.2.3加密技术通过相应的信息加密方法对系统中的资源和数据设置密钥,加密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网络资源的安全,还能保证通信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保证系统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2.2.4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即网络实时监控系统,其核心是利用计算机的软件或者硬件实时检测网络传输的数据流,如果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2.2.5灾难恢复技术该技术分为全盘恢复和个别文件恢复,全盘恢复用于服务器发生意外导致系统奔溃、数据丢失或者系统升级和重组时。个别文件恢复指利用网络备份,恢复个别受损的文件。如果说前四项技术是防患于未然,那么第五项技术就是亡羊补牢,都能尽最大可能的保证网络安全。

2.3高校实验室的应用策略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的重要场所,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提高教学效率,是实验室管理员的重要工作,加强实验室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策略主要有:2.3.1加密重要数据和信息通过加密技术,将待传输的重要数据变成密文,这样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防止数据被修改和窃取。2.3.2防止病毒入侵安装杀毒软件,能够准确、及时的查杀病毒,使实验室处于受保护的状态。2.3.3设置防火墙防火墙能够隔离实验室网络和外网,保证实验室网络数据流连接合法。2.3.4使用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及时报告计算机的异常,使实验室管理员能够及时反应和处理。2.3.5安装系统还原软件安装系统还原软件,通过系统还原阻止病毒的入侵和传播。应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让管理员及时监控实验室的网络状态,最大限度的保证它的网络安全。

3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困难

3.1取得的成效

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到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外国语学院的实验室,在近四年中,利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防患未然,从未发生网络安全故障,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师生能够大量的使用网络平台的资源和信息,开拓知识面,提高教学效率。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如安装系统还原软件,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在移动设备和计算机之间交叉入侵,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3.2面临的困难

尽管在实验室的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利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在实验室中,在保护实验室网络安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例如在网络传输数据信息时,使用加密技术,就会增加加密和解密的步骤。随着黑客技术的发展,对网络攻击方式的不断改变,在这些网络安全技术中,没有一种技术是完美的,每一种技术都只是从不同方面保护实验室的网络安全,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管理员的不断创新,结合每个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网络安全技术,尽最大程度保证实验室的网络安全。

4结束语

目前正处于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在享受网络信息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利用好网络安全技术,确保网络安全。为了促进高校实验室网络健康、快速的发展,管理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网络安全技术,努力实践创新,确保实验室的网络安全,保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贾晶,陈元,王丽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侯亚辉.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陈秀君.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11.

[4]刘彦.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3.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5

abstracteconomicsandmanagementlaboratorie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increasedanddevelopedalotintheseyears.teachingandresearchingactivitiesbasedonthoselaboratoriesareincreasingeither.theproblemsonsafetymanagementofthoselaboratoriesareshownontheseactivities.theproblemsinclude:imperfectmanagementsystemsandnon-implementationofthosemanagementsystems,unidentifiedresponsibilities,lackofsafetyeducationandsupervision,insufficientfundsofinput,shortageofawarenessofnetworksecurity.accordingtotheproblemsshownonthesafetymanagementoflaboratories,severaladvisesareproposed,suchasimprovethemanagementsystems,clearanddefinitetheresponsibilitiesbetweendepartments,reinforcesafetyeducation,regularsafetyinspection,increasinginvestmentonlaboratoriesandsoon.

Keywordssafetyoflaboratories,safetymanagement;securitymeasures.

??验室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之一,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实验室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加。以经管类专业实验室为例,实验室种类已经从以往单一的计算机室向多功能仿真模拟实验室实验室发展。随着实验室功能的拓展,利用实验室进行的教学科研活动也日趋频繁,因此,实验室安全成为了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是各项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引起高校和社会高度关注,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保证师生的生命安全,让教学和科研活动顺利进行,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经管类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类型

由于经管类实验主要是以模拟仿真和上级操作为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一般不存在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污染性和危险性耗材,因此,经管类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火灾事故、机电伤人事故、网络安全事故、设备损坏事故、设备或资料被盗事故等。

(1)火灾事故。主要是电路老化、电力负荷不够、用电不当等原因引发的火灾。

(2)机电伤人事故。主要是以模拟仿真为主的经管类实验室中的一些仿真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不当或放置不当造成的人员受伤事故。例如,以物流模拟实验室为例,其中的货架、叉车、搬运设备等,重量较大,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倾倒等情况导致伤人。

(3)网络安全事故。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漏洞被利用导致的信息泄露和数据恶意篡改,木马攻击、电脑病毒导致的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以及网络技术环节薄弱或网络管理不规范导致的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等。这类安全事故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也越来越受到各高校实验室的重视和防范。

(4)设备损坏事故。有的设备损坏既可能是由于电路问题、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人员操作不当,或没有做好安全保护措施而造成的。

(5)设备或资料被盗事故。尤其是像计算机等小型设备的被盗时有发生,有的是由于安全保卫措施不到位造成,有的是管理不慎造成的技术或资料外泄。

2经管类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

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实施细则不够完善,安全操作规程缺乏明确的规定和指标,对突发的安全事故也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应急预案。即便有的高校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安全制度,但往往也是流于形式,只展现在纸面上或贴在墙上,并没有认真执行相关制度规范,没有真正使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2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教育不足

以我校经管类实验室为例,实验室管理工作是由校主管领导牵头,由实验室管理中心分管各学院的各个实验中心,院系的各实验中心的实验室主任都是由专业教师兼职,而实验员仅有一人且也是兼职。在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中,实验员通常要和多个部门联系,造成管理效率低。虽然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有些学校成立了实验室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并建立相关安全制度和规范,但是还存在着传统的管理和思维方式,并没有把安全责任和意识摆在首位。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都是重教学科研、轻管理,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经管类等文科实验室存在的危险系数较小,不存在一些危险耗材、易燃易爆物和高精密仪器设备等,所以经管类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往往更容易被忽视,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任课教师不按要求开关电源、启动关闭仪器,下课后实验室内空无一人无人锁门、学生随意使用机器造成损坏等现象比比皆是。安全教育是实验室安全的基本保障,然而,许多高校不重视对本校师生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甚至没有列入考核要求,不能让教师和学生从安全教育中真正获得必要的安全知识和事故处理的正确方法。

2.3缺乏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监管不到位

就经管类院校而言,出于辅助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往往招收的都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人才,连行政和实验人员也不例外,因为只有专业相关的人员才能够了解相关教学和实验需求、操作相关设备和软件,然而却缺乏相应的运营保障人员。例如,计算机房为主的实验室,需要计算机专业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原因并进行处理;服务器也需要相关的网络专业人员进行运行和维护来保障实验室的网络环境安全。而我校现状是经管类学院只拥有经管类专业的实验人员,通常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及解决,需要向学校上级部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求助或咨询相关设备的供应商,对教学和科研工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实验室管理部门通常缺乏和下级学院的有效沟通和指导,安全监管不到位,存在检查走形式、过后不解决问题的现象,亟待改进。

2.4硬件设施陈旧,经费投入不够

实验室建设的初期筹划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和更新,忽视实验室安全环境的建设和改造,造成在实验室建设初期就埋下安全隐患的结果。尤其是对于高校经管类实验室而言,往往是由专业教师兼职的某实验室负责人,在筹备过程中没有计算机、网络和电力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无法将计划考虑周全,即使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派专门技术人员来协助考察,也难免会存在纰漏。例如,实验室的电力设备老化、总电力负荷不足、防火等级和消防安全设备不足;门窗损坏或防盗安全力度不够;亦或是乱设防盗门窗导致堵塞消防安全通道和影响室内通风等。而且有的高校由于经费紧张,消防安全设施投入不足,没有按规定配备相应的火警检测和监控设备、消防器材等;有些实验室虽然配备,但也经常处于摆设的状态,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5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安全技术落后

由于现在很多经管类实验软件和数据库系统都是需要联网操作,因此,网络安全隐患也也日益成为实验室安全的新威胁。尤其是经管类实验室的实验人员往往是经管类专业出身,以辅导实验课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内容,缺乏相关网络专业技术,不能对计算机和服务器遭受的攻击做出及时的反应和正确的解决措施。加之很多学校的服务器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本身就比较薄弱,也缺乏相关的实验室网络系统管理软件,因此更加重了受到网络攻击的可能性。

3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根据高校经管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类型和目前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3.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及具体操作规范

不断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实验室管理制度,重点修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教师守则》、《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及流程》。根据各实验室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明确,而不是用一个内容空泛概扩的制度来约束所有类型的实验室。例如,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应着重详细规定计算机等设备的开机、关机、相关软件操作、上网安全的各种规范,而各类模拟仿真实验室则应详细规定各类硬件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注意事项等。

实验室的各类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应详细而具体,不应只沦为贴在墙上的观赏品。实验室安全检查为例,很多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只明确了应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情况并记录,没有具体规定的检查周期、检查事项、检查的结果如何记录等,这就给实验人员造成了得过且过的可能。应将具体几天检查一次、都需要检查什么事项、检查的记录本样版及填写规范等都进行具体而详细的规定,这样才能够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得到执行和落实。

3.2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

我校在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建立了三级责任制,即主管校领导、实验室管理中心与二级学院之间签订了三方安全责任书,实行层层问责的管理制度,各级领导都必须加强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还应明确保卫处、实验室管理中心技术人员以及二级学院实验员和专业教师的安全责任范围,因为很多情况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在程序上有交叉,以上人员都会涉及其中,因此,必须要明确各类人员的责任范围,如教师和实验员应负责上课期间的实验室使用安全和下课时及时关闭电源及门窗;实验室管理中心的技术人员应保障实验室在教师上课期间的正常运行;保卫处应负责实验室在非课堂时间内的消防和防盗安全等,以免出现事故时各部门互相推诿、推卸责任。此外,还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3.3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管力度

高校经管类实验室由于不需要使用化学品、辐射品或超精密仪器设备等,安全隐患较为不明显,因此往往容易忽视对实验室的检查和监管。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还是应该将“预防为主”的思想贯彻进去,学院实验员应定期进行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对实验室的设备使用情况、消防器材是否过期、门窗有无损坏、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记录。实验室管理中心则应至少在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的实验室安全情况总结和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应及?r整改,督促各级实验室负责人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3.4增加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

高校应为经管类实验室配备专业的实验室技术人员,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应进过专门的技术和安全培训,在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中,能够给出明确的方案和建议,并对事故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应对。也可以组织相关专家组成实验室安全评估专家组,对每个实验室在建设初期的规划上就对安全性作指导和建议,并在实验室的运行管理过程中进行检查评估,以提高经管类实验室在管理工作中的专业性和安全性。

3.5加强实验室经费投入,消除安全隐患,配备安全设施

高校每年应拨出充足的经费用于实验室设备的更新维护和环境安全的检测维修。定期检查实验室内的设备器材是否有老化或损坏,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尤其是实验室电力负荷是否充足,电线有无老化等,如果发现相应情况,应及时联系后勤部门进行维修,以杜绝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在实验室建设初期就应该先行进行电力评估及改造,以保证实验室的用电安全。各实验室还应根据要求合理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等,加强钥匙保管和借用规范。

3.6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防护措施

首先,应通过安全教育等形式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室网络安全意识,防止实验室遭受网络攻击或感染病毒等导致实验室瘫痪无法运行,甚至资料和技术的外泄。其次,应通过加强技术手段来增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防控能力。第一,对实验室的服务器、计算机的网络数据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测,检测到异常动态应及时响应处理;第二,定期进行网络设备的系统升级和补丁更新,这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的网络攻击;第三,要对实验室的网络设备安装杀毒软件和监控软件,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第四,学校网络部门要建立强有力的防火墙,以阻止外网的非法攻击等。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6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性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提供社会性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它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管理水平,曾被誉为: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①因此,加强实验室的硬软件建设和管理,深化实验室的体制建设改革以及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主要场所。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涉及较多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并且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了高温、高压的特点,另外还会使用到易燃、易爆、有毒、强氧化性的试剂和药品,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②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在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先从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深入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确保实验室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1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一套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让实验室平稳、安全、高效运转的前提,并且可基本上防患于未然。俗话说:“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优秀的集体离不开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专业特点,生物化学实验室需要合理规划、小心管理,以免造成仪器损坏、环境污染、试剂中毒,甚至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参照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结合自身实验室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1)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2)建立实验室考核及奖惩制度,细化考核任务和考核指标;(3)健全“实验室管理基本规范”,“实验室信息资料库”,“实验室操作手册”,“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4)明确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监管机制和奋斗方向。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系统及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实验室运转进程,还能够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和管理,节约成本,真正起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作用。③

2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利刃,如何规范合理的使用仪器让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首先,需要建立各种仪器简单的操作规程卡片,学生使用仪器时可随时参照执行,让每位学生都能标准、规范、合理的使用仪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生大量的仪器学习时间,还能减少实验室仪器的损坏率。其次,要让“小老师教学模式”成为实验室仪器管理的主导,④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把每台仪器分配至小老师,认真把握好每一位小老师的岗前培训。而后让小老师们负责每一位新人的培训和指导,监督每位仪器使用者完成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对于一些特殊仪器定期进行清理与维护,对于故障仪器及时登记、报修。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每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小老师得到一次锻炼自己统筹全局管理能力的机会,还能培养他们互助的精神、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实验室的损失、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根据学校对实验室仪器的总体规划和布局,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统一的规划投入和管理,以求最大程度的实现实验室仪器的共享,从本质上提高实验室仪器的使用率。让实验室仪器高效、良好的运转,不仅能够促进不同实验室的交流,还能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完善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对外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窗口。其中“人文环境”被誉为实验室灵魂,良好的环境基础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主要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基本层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实验室的布置安排及卫生环境,后者体现在实验室的人文氛围。生物化学实验室外在环境管理需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根据实验室空间现状,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合理规划布局。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应该严格区分开来,保证实验室的布置合理;确保实验室的通道畅通,无异味,安全标志醒目齐全;保证实验室水电等管线设施规范、完善;定期完成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与报警装置的检查、更换,保证事故抢救设施性能完好;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整理,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规范。生物化学实验室内在环境管理主要是人文环境的管理,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为了给实验室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需要加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强调管理人员的能动作用、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情感管理。实验室的文化是实验室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实验室和谐高效运转的必然要求。生物化学实验室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其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让实验室内部形成一种无形的自制力。(1)营造氛围。定期进行文献汇报、工作汇报和学术报告,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定期参加、举行学术活动,加强技术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实验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树立形象。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工作态度、时间观念,言谈举止进行培养和规范,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专业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3)强化意识。使实验室全体成员富有高度责任感,强化实验室成员的认同意识、服务意识、归属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实验意识。

4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保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积极治理安全隐患,对确保实验室的顺利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1生物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而且种类比较多,不容浪费和出错,所以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合理并安全使用和管理实验室药品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应该具备专门的药品室,并在药品室设置一个放置危险品的专柜。药品的存放应该按照防止不同种类的药品之间相互反应的原则,实行分类编号放置。实验室管理员还应该定期对药品室进行系统的检查、打扫和清理。危险化学、生物药品的购买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需求合理少量购买,实验室成员使用时需填写“危险性药品领用申请单”,经实验室管理人员批准后才能领取危险品,使用完毕应后及时归还药品,严格建立起领用使用登记制度。另外,废液和废弃的药品也必须按照实验室标准回收处理,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倒入垃圾桶。因此,生化实验室的药品管理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行,尤其是对危险药品的购买、存放、使用以及日常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尽早发现安全隐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2消防设施、水电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会用到诸多试剂药品,还会用到许多仪器设备。因此,每学期初都需要对实验室进行防火、防盗、防事故以及防灾害等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妥善管理和使用相关的防火措施和安全设备,并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无法及时整改时就立刻上报相关安全部门,确保实验室场所及实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随时随地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让他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不变原则。从进入实验室起就开始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后需要关闭水电气等相关设备以及门窗等才可以离开实验室。时刻谨记“排除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才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⑤高校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繁多,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成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和重视。由于生物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使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在,着眼未来,建立一套易操作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并且能够不断改进的管理体系,让实验室成员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自我提升以及自我创新,最终实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长久进步与发展。

注释

①吴红萍,傅丽容,汪继超“.4m1e”要素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230-233.

②孙莉丽,李荣华.高校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学术论坛,2010.2:281-282.

③覃江凤,王黎芳等.生物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新措施[J].浙江医学教育,2012.11(6):14-16.

④刘幸福,储君君,刘曼西等.开放生化实验室管理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265-266.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7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内容;方法

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业务面广、技术性高、无菌操作严格等特点。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素质和娴熟、严谨的业务素质,还要有敏锐、灵活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耐力和适应力,才能稳定病人情绪,并默契地配合手术医师、麻醉师,使手术在安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围术期护理是外科护理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中手术室护理尤为重要,如何将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临床实践是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手术室的特殊性,不可能安排较多学生的参观见习、实习,故而在校内实验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在实验课中开设手术室护理,加强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撰文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强化整体师资水平

请多年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教师带习,并要求年轻新教师必须到临床学习工作,在试讲、试做达到准确、规范后才能到实验课带习。教师首先应集体备课,统一操作技术,做到对每个动作要领表达准确、规范,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正确评估,制定最佳实验方案。教师在示教时,边演示,边讲解,做到实验教学讲解与演示有机结合,要求教师在演示时既要准确,又要通俗易懂,做到操作规范、熟练、条理清楚,并能将临床工作中好的经验介绍给学生,同时强调一些易出错的操作,及时纠正。教师应以身作则,如: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爱伤意识,关心体贴病人,实验物品要放整齐,各项操作规范,真正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2优化实验条件

2.1应专设模拟手术室,配备手术室基本设备多功能手术床、无影灯、吸引器等,不仅可提供学生参观,还可开展普外手术、美容手术等,实地讲解手术室的管理,手术床的使用,无影灯的调节,室内物品的管理以及无菌操作原则,用氧、用电等安全意识等,不仅直观,还可动手操作。

2.2院内还应添置实训设备学生每人一套手术器械,心肺复苏模拟人,不仅可用于复苏训练,考核,还可气管插管,静脉穿刺等练习,配合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等演示讲解心电图、电除颤等知识。

3整合资源

手术室护理工作所包涵的内容较为广泛,仅在外科护理实验中,不可能达到全面掌握,故而一部分操作应在基础护理实验室、内科实验室中进行学习。例如胃肠减压时上胃管如何操作在基础护理实验室中学习,而在外科护理中应强调上胃管的适应证,护理等引流管护理实验中归纳总结,心电监护整合内护、基护、外护各自侧重不同讲解,实验。这样整合资源,不仅能消除重复学习增加同学们的厌学情绪,同时也节约了教学资源。

4合理安排实验项目

手术前无菌准备是一套连续的操作,而实验课是2学时为一个单位,如果教师先演示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消毒铺巾,再让学生操作练习就没有充足的时间,故而将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分段设为一次实验项目,而病人手术区消毒铺巾为另一次实验。手术基本操作内容较多:切开、止血、分离、缝合、打结、剪线、拆线、引流等,并不要求护理专业学生熟练掌握,但应会操作,熟悉每个操作之要领,从而学会配合医师操作,并认识各种手术器械、正确使用、同时培养学生协作的能力。故而将这部分内容分解:认器械,器械台管理,打结;治疗巾练习缝合、剪线、拆线;离体五花肉练习切开、止血、分离、引流;不仅复习旧课,又练习了新课,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手术中的配合、器械台的管理,并强化无菌操作原则。

5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时间

操作技能是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正确合理安排实验室实训时间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2005年“双基”实验室评估中,要求每位学生有2m2的实验室面积,我院护理系每个班级学生较多,故将每个班学生分为30~40人一组,由2位教师带习,力求教师在示教时每位学生都能清楚观看到细微之处。同学在练习时,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使学生能进行规范化训练。这样的分组,实验课时数就会增加一倍,故而任课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应特别留出实训时间,实验课表制定时,安排课余时间训练,并利用周末开放各科实验室,统一安排各科实训。在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反复练习,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认真观察学生的各项操作,及时指出并矫正不规范的操作。

在进行临床实习前,安排操作技能训练,强化技能培养,强化教学质量。

6严格操作技能考核

操作技能考试,每位学生都要合格,不合格者重修、重考,在实习前要求每位学生达到优秀或合格,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医院实习。外科护理学的技能考核成绩为单科成绩,不记入理论成绩中。按实验项目分别制定出实验考核试卷,其中对实验目的,将实验操作规范分解,得分,扣分点相关理论知识得分点一一列出,并公示给学生,学生通过抽签方式进行考核,操作,并回答提问,得出操作考核成绩,结合实验报告考勤成绩总评出技能考试成绩,在考核时,如发现学生操作不规范或错误,可在考核后予以纠正。通过操作技能强化训练,操作技能考核,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反馈作用。

总之,在实验室中开设手术室护理对初学者,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并能很好锻炼动脑动手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并不能代替手术室内的见习、实习、工作,每一位护理人员在个人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继续教育和经验的传承,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手术室护理专业的要求[1]。但是校内实验、强化训练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实际操作,缩短临床适应期,较快进行顶岗实习,也能减轻临床带教老师的负担,各实习医院对学生评价良好。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8

对于采集多管血液的患者,第一管血液用于凝血象管,第二管常规管,第三管生化管。标本的保存及运送。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一般情况下尿常规标本在1h内送检,生化标本在2h内送检。不能立即送检的标本可暂时储存,应根据检验目的选择不同的储存温度。

2.加强实验室人员技术管理

实验室人员应承担的工作除日常常规检验工作外,还应涉及到:(1)实验室各科室的事务管理;(2)大中型实验设备的集中管理与使用;(3)通用性较强的实验器械、试剂及其它消耗性材料的供应与管理;(4)搜集实验设备、实验方法、试剂资料以及实验医学领域的有关动向;(5)积累实验技术与方法,开展实验方法研究与创新。

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3.1岗位设置:实验室应设立管理岗和技术岗。管理岗在实验室中担负着对整个实验室及人员的工作进行决策、筹划、组织和控制,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实验室管理层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根据专业需求分配各组人员(包括数量和质量)。

3.2培训:培训对象是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新员工进行岗前医德医风培训和上岗前的技能培训及实验安全培训;在岗员工实行轮岗培训;离岗6个月或以上人员进行培训后应经相关专业组考核、评估合格后给予授权;常规培训为以科室为单位组织集中培训以及各专业组组内的小范围培训;外部培训为医院每年组织的干部培训及实验室内部选拔出的优秀骨干技术人员到国内外先进实验室进行中短期进修。

3.3完善绩效激励机制:绩效管理对于实验室发展非常重要,有效的绩效管理能激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潜能、使实验室运转通畅、促进实验室长期短期目标的完成。制定绩效管理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自身特点,要遵循如下原则:(1)激励内容和方式要恰当;(2)员工绩效目标要合理可行;(3)实验室管理者要注意维护组织信用。

4.重视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9

一、指导思想

围绕“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主题,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创新、强科技,扎实推进“科技质检实验区”建设,全面推进科技进步。

二、活动重点

扎实推进局“十二五”科技工作规划,努力实现科技工作“两有两更”目标——领域有突破;能力有提升;成果更丰富;绩效更科学。(领域突破:在科研项目申报领域、科技开放式合作服务方面实现突破。能力提升:提升公共检测平台服务能力、科研团队建设能力和科技领军人才创新能力。成果丰富:科研制标项目申报、完成数创新成绩。绩效科学:完善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办法,调动科技激情,鼓励科技创新。)

三、活动时间

2012年2月-2012年4月:活动策划期

2012年5月-2013年3月:活动实施期

2013年3月-2013年4月:活动总结期

四、活动安排

(一)开展活动,营造氛围。制定第四届“振兴杯”科技活动方案,召开专题科技活动会,深化科技创新氛围,扩大科技工作影响,举办科技项目会;召开项目进度汇报会,落实在研项目进度,督促项目保质、保量完成;举办检验检疫学术论文征集活动,提升全员政策理论研究水平。

(二)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完善《局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局科技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编制和试行《局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管理办法》,梳理科技经费管理,规范科技管理工作。改选、成立新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吸纳培养人才,充实科技人才队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质检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持续五支特色科技团队打造工作,努力培养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

(三)自主立项,激励青年。按照《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本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工作,对已通过省局专业组初审但最终未能立项的科研项目,试行本局立项,激发青年开展科学研究热情,提升青年同志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强科技储备,促进人才成长,实现科技人才新老对接。

(四)积极应对,合力破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助力科技服务发展,开通网上科技之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举办技术性贸易措施专题讲座,组建局wto信息团队,充分发挥首席检验员和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跟踪、报告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和通报情况,尝试开展国外技术壁垒信息预警平台,开通局wto资讯微博,及时、快捷地向工贸企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广泛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调查工作,召开代表性企业座谈会,征集企业评议专家,增加企业话语权。

(五)分步实施,分层培训。适时开展科研管理工作培训,编制并公布科研管理工作流程,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管理部门作用,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筹办实验室绩效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实验室层次。运用“技术讲堂”,开展检验检测岗位技能全员培训,提升一线人员检测水平。

(六)主动出击,丰富成果。主动联合市科技局、市农科所和市农委等部门,举办“科技服务三农”科研项目鉴定会活动,多方“联合”,促进科技服务发展。主动出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优势,参与高层次项目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专利、应用转化。

(七)加强储备,长效发展。组织各类科技申报工作(4-5月,整理检验检疫工作热点、盲点、难点,谋划年度申报工作;6-8月,进行目标方案工作的调研;9月,全面展开申报工作),冲击高端课题申报,充分发挥院士等载体作用,力争高端课题立项零突破。

(八)力促实验室升级。整合资源,促进实验室层次整体升级。拍摄食品添加剂部级重点实验室宣传片,力争在总局的统一安排下通过实验室验收工作;扎实推进部级车用灯具重点实验室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实验室获得3C认证资质;加强化矿实验室建设,力争该实验室晋级总局区域性实验室。

(九)对各部门、专业组和个人的科技工作进行年终考核计分,通报科技活动成绩、展示科技工作亮点,掀起新一轮“振兴杯”科技创新活动争先创优新高潮;积极组织开展检验检疫“科技质检实验区”申报、创建工作。

五、活动要求

(一)明确目标,制订计划。科技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我局十二五规划中的科技工作目标,制定本年度的全局科技工作目标,并按部门进行指标分解。各部门和各专业条线要根据分解的指标明确各自的工作和任务,落实到人。

(二)规范工作,提高质量。科技管理部门要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制定和完善相关科技管理制度,引导科技工作有重点、有计划开展。各部门要根据相关制度,规范申报立项、项目研究、鉴定登记、经费使用等各个环节,确保各项科技工作的质量。

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范围篇10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科学管理;合理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Combinedwiththeactualconditionsonthelabs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ofBeij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thearticlefromthelaboratoryconstruction,scientificmanagementandreasonableopenofthreerespectsundertakeelaboratingrespectively.weintroducedtheadvancedhighlyeffectivemanagementconceptsintolaboratorymanagement,inordertoreformandimprovelaboratorymanagementinChina.

Keywords:laboratoryconstruction;scientificmanagement;reasonableopen

1、引言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以高分子材料加工应用为特色,始建于1991年,1997年取得“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0年取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系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加工方面的教学实验仪器和设备齐全,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优势地位,已经建成的用于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实验室包括: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基础性能实验室、结构与性能表征实验室、制品实验室、聚合物加工性能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实验室,阻燃实验室,生物降解材料实验室,轻量化材料实验室等,实验室内绝大多数设备从国外进口的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为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本系实验室

建设良好,仪器利用充分有效,管理规范妥善。并做到了在一定范围内,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及老师开放的科研实践提供了优良环境。现就我校材料系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体制和开放办法等做一初步探索。

2、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1]。不可否认,一只雄厚的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在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之中是十分重要的。实验技术人员在承担大量实验教学准备工作的同时,也是实验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实验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与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学校积极鼓励实验人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合理安排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仪器厂商每年的全国巡回北京站的演讲,不定期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去全国各地区参加相关的实验室建设会议。拓宽了教师知识面,紧跟新技术新仪器的发展步伐,能够将新思维新知识更有效的应用到工作之中。另外,也定期安排校内的培训,培训范围涉及面广,不但惠及教师系列及实验系列的教师而且包括了部分研究生。

3、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我系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数量较多。实验室拥有世界最先进的高分子基础性能试验平台,德国HaaKe转矩流变仪、美国ta公司的DSC和tG、德国耐驰公司的Dma等世界顶级公司的高分子基础性能测试仪器。实验室还拥有wateRS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thermoFisher公司的in10显微红外光谱仪分析仪,ta公司的气质联用分析仪等多种先进分析仪器设备。同时,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同类实验室中,拥有最齐全的工业级的加工设备及手段。高分子制品加工设备约20套,涵盖了挤出、注塑、吹塑、压延、流延、模压等成型技术门类,可加工各种管、膜、片、母料、模压制品、注塑制品。引进瑞典Labtech公司全套实验室级的成型加工仪器设备,进行前期的小试研究。设备包括直径20mm的双螺杆挤出机、直径25mm的单螺杆挤出机、双层挤出吹塑、辊径150mm的双辊开炼机、可进行三种物料进行五层吹膜和五层流延机组,以及50吨的平板模压机。目前本系实验室教师5人,其中一名为具有博士后学历的教师兼任实验室主任。仪器的丰富和专任教师的不足存在一定矛盾,但我系采用以下方式科学合理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3.1持证上岗制度

实行大型仪器持证上岗制度,只有经过系内培训,被认定具有操作资格的人员才可以对其操作,保证了仪器的利用率和降低了其坏损率。

3.2教师、学生统一仪器培训,参与管理

一方面对有富余精力的年轻教师进行大型仪器培训,实现了年轻教师走进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工作。让他们成为实验室工作的兼职人员,参与实验室的教学、管理与建设[2,3]。了解并熟悉了实验室工作,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上形成默契配合,以利于团队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鼓励研究生参加系里组织的定期培训。争取做到每人会用2~3种大型仪器,每套仪器有5~6人会用。让学生参与管理,使实验室管理制度形式多样化,这样不仅减轻了实验室教师的工作量,还给学生提供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发挥潜能的机会和场所。

3.3研究生参与实验课讲解

本科生的试验课除了有专任老师指导外,还加入了部分优秀研究生对试验的讲解部分,这样大大促进了教学的进行,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仪器的原理和使用理解更透彻,培养了其综合素质。

4实验室的开放

实验室开放是指各类教学实验室在完成日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开放,供学生进行实验学习和

科学研究之用,包括时间、空间的开放及实验内容的开放[4,5]。我系采用如下方式对实验室进行开放。

4.1工作日全天开放及实行责任交接管理

工作日除安排有正常实验教学任务的时间外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如果到了下班时间,学生试验还没有结束,要采用一种责任交接的方式,保障试验的安全进行。具体方式为实验者指导老师与实验室管理人员双方签订一个书面的责任交接协议,切实做到任何时间都有相应老师对实验室进行监督和管理。

4.2部分节假日时间开放,并做到保障实验室安全

适当安排双休日和暑假部分时间作为实验室的开放时间。由于这一时间段的特殊性,所以学生相应的指导老师要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协商具体的开放时间,鼓励实验室老师发挥乐于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老师要负起责任,保障实验室的工作安全进行。

4.3实行仪器预约制度

当仪器使用紧张时期,学生可以通过预约的方式排队进行实验。制定相应的预约制度,预约迟到者禁止实验,由后序学生进行试验。预约未来并且提前未通知实验室管理老师者,一月内禁止该生使用此仪器,规范管理实验室,杜绝乱预约事件,科学化管理实验室。

5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基础[6]。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要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需要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实验室的建设、开放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为高校教学改革创造条件。实验室开放加快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尽早使学生能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在高校的人才培养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岳启.地方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及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384.

[2]赵玉华,王红.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2):181-183.

[3]魏光辉.高等学校开放实验室工作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24.

[4]刘其涛,井西学,赵仁宏,等.提高实验室开放效果的方法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