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十篇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十篇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51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1

农村路灯明,百姓心里亮

近年来,桓仁县委、县政府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民生建设,把村庄亮化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去年10月省政府作出这项部署后,全县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广泛动员,积极行动。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更是加快了推进步伐。目前,全县已在76个行政村实施了村庄亮化工程,占全县行政村的74%。共安装路灯4763盏,总投资1725万元,使16万农民回家的路亮了起来,他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变化。

变化之一: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一是改变了以往单调的夜生活。“以前没安路灯的时候,天一黑村民就都猫在家里。因为夜晚文化生活单调,夫妻吵架等烦心事经常发生。现在有了路灯,到了晚上村民都走出家门,有跳广场舞的,有健身锻炼的,大家心情好了,夫妻吵架等烦心事也没有了。”雅河乡湾湾川村村民刘淑艳如是说。二是夜晚聚众等现象大为减少。华来镇高台子村已有普通路灯40余盏,去年在村书记王福强、村委会主任刘君的努力下,又安装了20余盏太阳能节能灯。村里还为每个自然屯配备了音响设备,每天晚上都有100余名村民参加健身操、广场舞等娱乐活动,许多人为此改掉了打麻将等不良习气。三是晚上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感觉。八里甸子村自安上太阳能路灯后,往日的山村夜晚已不再寂静。村里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篮球队等文体组织,每天晚上参加快乐舞步健身操的村民达到300多人。村里的舞蹈队还代表镇上参加了县里比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变化之二: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桓仁县是我省著名旅游之乡。雅河乡湾湾川村地处旅游景点“望天洞”附近,过去没安路灯时,游客一游览完就急着赶回县里住宿,十分不方便。村里实施亮化工程后,在1.6公里主街路安装了普通路灯60余盏,在村巷道安装了太阳能节能灯30余盏。现在,每到旅游季节,村民家就成了游客的临时“小旅店”,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八里甸子村于书记告诉我们,没安路灯前,街上仅有饭店等6家商铺,而且天一擦黑就关门歇业。自安装80余盏路灯后,大街真正亮了起来,农村的“夜经济”也逐年发展起来了。目前,街上商户已达到20余家,特别是到了旅游季节,路边的饭店、烧烤店、服装店买卖都非常红火,每天晚上都营业到9、10点钟以后。

变化之三:方便了农民的夜晚出行。通过实施村庄亮化工程,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夜晚出行,为村民彼此之间相互交流,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创造了条件。湾湾川村书记李春平说起路灯来满脸喜悦,他说:真没想到我们这个山村安上路灯后,能有这么大变化!你看,村里的主要路口、文化广场、篮球场边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到了晚上村里亮堂堂的,村民们出门再不用带手电筒了。特别是农民最重视的“红白喜事”,因为有了路灯,操办起来更方便了。现在的政策多好啊,路灯使农民的幸福指数又向上提升了一步,路灯在农村已成了光明和幸福的标志。农村夜晚出行难的“老大难”现已不难了!

变化之四:改善了农村的治安状况。没安路灯的时候,孩子夜晚放学要由家长去接,农村治安环境成为村干部头疼的问题。通过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小偷小摸等治安案件大幅度减少。铧尖子村的张玉清深有体会:村庄亮化也是平安工程,这让我们心里有了安全感。有了路灯,回家晚了也不怕走黑路。在农忙时节,还可以在夜晚运送粮食;孩子放学也不用家长接,可以自由结伴而行,村干部再也不用为农村治安问题而发愁了。

做法可行,经验值得借鉴

在抓村庄亮化工作的实践中,桓仁县对安装路灯的采购、建设、运行、维护、监管等方面都探索总结了一些可行办法,为全省正在实施的这项工程提供了有益经验。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确保村庄亮化工程科学实施。本溪市委、市政府把村庄亮化当作一项新的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德政工程,加大工作力度,在政策、资金、物资上给予大力倾斜。工程实施之初,县政府就成立了实施村庄亮化工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调度等工作。同时,还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亮化工程的实施方案,划分为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3个阶段,将该项工作列入各乡镇全年工作目标考核之中。在听取镇、村干部及农民代表意见以及充分调研基础上,对编制的亮化工程专项规划,做到合理布局、科学设计、注重美观,确保细致缜密地实施亮化工程。

整合资源,多元投入,确保村庄亮化工程资金投入。一是借助城乡共建单位支持。有效地利用共建单位力量,把投入资金优先用到实施亮化工程上。如八里甸子镇八里甸子村等安装的部分路灯,就是通过共建单位投入部分资金解决的。二是借助县直相关部门力量。将村庄亮化工程与城建、交通、扶贫、开发移民等农村事业的资金进行优化整合,使之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加大县、乡地方财政的投入。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县财政拨款700万元用于亮化工程。四是发挥家乡外出能人捐资赞助作用。各村都有走出去后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和热心人士,县、乡两级重视他们的乡土情怀,与他们建立联系,鼓励他们通过项目、捐助等多种形式参与美好乡村建设。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2

这次现场观摩会,既是一次前阶段全县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展示会、交流会,也是一次鼓劲会、加压会,更是一次全力抓好下阶段工作的动员会、部署会。经过上午的现场观摩,既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善,又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各地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和喜人局面;既加强了各地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也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等下,县政府彭县长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县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2012年,我县新农村建设省批铺面点83个,争取省批调剂点30个,县委、县政府安排县级自建点32个,全县共有新农村建设点145个,我县是全市新农村建设点最多的县(区),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分布在93个基础村点,11个村落连片点,3个村镇联动点,涉及到全县9个乡镇,105个行政村,112个自然村。

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根据《县2012年度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县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的工作要求,明确规定了今年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目标,要求每个乡镇选择2—3个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点,打造以点带面的示范亮点,全县要重点打造镇村湾、镇南源村南源街、赤山镇麻田村贯树下、鸡冠山乡豆田村神浮塘、金山镇高山村山田庵、赤山镇院背村沥树塘等6个特色示范亮点,并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各部门既要突出创造特色,打造亮点,也要注重均衡发展,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我县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实力,实现我县新农村建设历史性突破,争创我县新农村建设全省先进。

二、简要回顾前阶段全县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夯基础,求实效,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打造亮点,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特色示范亮点初具形态。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319国道两边景观带及休闲观光农业和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特色示范亮点。镇村湾打造以红鲫鱼繁育基地为中心,以建设高效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为重点、以彰显江南民居文化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村落连片示范亮点;镇南源街打造以集镇建设为重点、以发展旅游为目的、以江南民居文化为特色的景区式新农村建设村镇联动示范亮点;鸡冠山乡豆田村神浮塘打造以发展农业产业,以繁荣农村文化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村落连片示范亮点;赤山镇麻田村贯树下打造以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村落连片示范亮点,等等。目前,全县重点打造的示范亮点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特色明显。

2.江南民居建设进展迅速。坚持“质量优先、效果优先、节约成本”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政府组织、业主配合、社会共享”的原则,选择在319国道沿线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庄进行试点,结合红鱼文化打造了镇战山村,结合杨岐寺景区建设打造了镇南源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民居村落。6月底完成了图审和预审工作,认定了设计方案,完成了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目前,镇战山村完成改造的民房40户,正在改造的民房70余户;镇南源街完成房相立面改造总量的30%,其他房相改造也正在有序施工中。

3.村庄整治建设大力加强。开展以“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为主要内容的集中整治建设,逐步实现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居优美村”的愿望。目前,全县新农村建设完成改水83%以上,改厕60%以上,主路90%以上,入户路80%以上;拆除“空心房”、无保留价值的旧烂屋150余间,清理乱堆乱放230余处,拆除乱搭乱建60余处,健身休闲广场、房相改造等工作也紧随跟进,部分村点改房完成70%以上。

4.农村清洁工程全面推进。采取上级争一点、财政补一点、村收入抽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法,筹措50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农村清洁工程。按1500个农村人口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全县组建了一支由350余名保洁员组成的保洁队伍,每名保洁员配备1套保洁工具,保洁员工资统一打卡发放。重点打造319国道、上万线、福东线农村清洁工程精品线,抓好乡镇政府所在地、村部周边的卫生保洁,农村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全县农村卫生状况大为改观,、大宇、南源、小水、新益、简村已成为我县村容整洁、生态秀美的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

前阶段我县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规划布局重视不够,村庄整治不到位,资金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创特色出亮点有差距等。为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举措,形成合力,全力以赴做好下阶段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下阶段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

下阶段,我县要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三化互动”的重要抓手,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我县新农村建设水平。主要做到“五抓好、五突破”:

1.抓好产业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求突破。一是抓好“一村一品”。围绕绿色蔬菜、食品加工、苗木花卉、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搞好产业规划和引导,构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促进“一村一品”向“多村一品”、“一乡一业”转变。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等模式,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和效益,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宏明、毛家湾、红鲫、金泰、天绿、绿茵等一批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全力打造红鲫、金泰草莓、天绿蔬菜、高田葡萄等农业知名品牌。要本着维护农民利益的原则,让农民合理分享企业经营利润,促进农民增收。

2.抓好村庄整治,在建设生态秀美乡村上求突破。一是抓好“六改四普及”。按照先改水、改厕,然后改路、改房的原则,重点抓好“四改”,确保改水达到95%以上,改厕达到90%以上,改路达到95%以上,改房达到90%以上,彻底拆除“空心房”和无保留价值的旧烂屋,坚决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疏通水沟,整修余坪,浆砌阶檐。同时,推广使用净洁能源、普及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网。二是抓好村庄绿化。开展今冬明春村庄绿化,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栽种果树,在村点进村道路两旁、村庄周围栽种各类绿化苗木,努力打造一批房前屋后花果园、村内道路林荫化、村庄周围风景林的生态文明村。三是抓好农村清洁工程。按照“3+5”模式,严格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卫生保洁机制,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全面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3.抓好示范带动,在打造亮点塑造品牌上求突破。一是县乡联动打造亮点。强化领导挂点、部门单位帮扶工作机制,县级领导挂点、县直部门单位帮扶的新农村建设点要打造成亮点,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领导要亲自带头抓,将自己帮扶的新农村建设点打造成亮点。二是整合资金和力量打造亮点。加大财政和涉农资金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把有限的资源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出精品、做亮点。将交通主干线、农业产业化基地、重点项目建设基地周边条件较好的村庄,打造成示范亮点。三是充分发挥亮点示范带动作用。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深入报道我县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总结挖掘,宣传好,推广好。

4.抓好工作保障,在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上求突破。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要将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高位推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乡镇新村办具体抓,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新农村建设工作。二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争取省、市专配资金,增加县级专配资金,加大乡镇财政、村级集体经济的投入,加强县直部门单位涉农资金的整合,鼓励社会投资,引导企业、个人捐助,调动广大农民筹资投劳的积极性。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合作推动机制,县、乡镇新村办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督促检查,定期进行调度,通报工作进展,要坚持“半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检查,一年一考评”制度,切实形成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3

x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一、基本思路

xxxx年以来,我局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为总目标,立足我市市情农情,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断优化农业结构,不断挖掘农业发展新动能,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推进农业深化改革各项工作。

二、主要做法

我局研究制定农业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办法及措施,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每一项改革任务分解到各责任科室,明确了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我局的改革工作涉及到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土地确权、流转等方面的事项,各科室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步骤,落实工作责任,全局上下形成合力,确保了深化农业改革各项工作抓出成效。

三、主要成效

(一) 本部门承担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和取得成效

x、完成情况

(x)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按照《x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落实方案》,编制了《xxxx年x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推进方案》,积极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落实“一减四增”任务,调减非优势区高耗低质低效农业作物面积,xxxx年我市共压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x.xx万亩,普通小麦面积x.x万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以调整林木、果树种植为主,大力宣传和引导农民种植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杂粮杂豆、中药材等优质特色作物种植。

(x)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牵头单位,我局起草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及职责分工的通知》,明确了部门分工。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任组长的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和协调。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自我加压,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专题工作会议,学习研究上级有关乡村振兴战略文件精神,部署推动我市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具体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完成了xxxx年度无害化卫生改厕xxxxx座。完成了建设污水及接入城镇污水管网和采用分散式治理的村庄xxx个和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村庄xxx个。全市xxx个村全部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xxxxxx立方米;清理xxx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xxxx立方米;清理残垣断壁xxx处;建设小菜园、小游园、小果园xx个;建成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x个;对农村主街道、联村公路建设进行了硬化,对通村公路和穿村公路路况较差的路段进行了升级改造;全市已配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x处,建成农业生产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x个;完成年度绿化任务面积xxxx亩、村庄绿化率达标的村达到xxx个;实施村庄主街道、村民中心、村民广场、学校亮化,推广使用节能灯和新能源灯;全市共有xxx个村完成美化整治,地名标志设置标准化的村达到xx个;全市xxxxx户建成美丽庭院,xxxx户建成精品美丽庭院。

(x)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此项工作基本完成。全市xxx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了沧州市组织的验收工作,数据已全部录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平台,全市共清查核实资产xxxxx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xxxx万元;清理集体土地xxx.xx万亩,其中农用地总面积

xxx.xx万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工作全面完成,共认定成员xx.xxxx万人;登记赋码工作到完成xxx个,发放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证书xxx个,组建了xxx个股份经济合作社。

(x)农村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工作。x市土地确权工作涉及xx个乡镇,xxx个涉农村(另城关xx个民改居村不涉及确权),应确权面积xxx.x万亩,

涉及农户xx.x万户,截止目前已有xxx个村基本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共计完善土地承包合同xx.xx万份,占应完成数的xx.x%;建立登记簿xx.xx万份,占应完成数的xx.x%;已经完成省级验收、数据库通过农业部初检和农业农村部人工复检;数据库和土地承包管理系统已经初步建成。积极引导规范土地流转工作,截止到目前共完成土地流转总面积xx.x万亩,土地流转率xx.x%,初步建成市有土地流转指导办公室、乡有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有土地流转服务点的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x、取得成效

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面貌更加整洁优美,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我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

(二)打造的特色经验和改革亮点(无)

(三)新争取的改革试点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闲的有利时机,切实抓好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现就**年度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冬训”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今冬明春的农村党员“冬训”工作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立足全县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实际,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集中开展政策形势、党建理论、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等知识的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文化、科技和道德素质,充分调动全县农村党员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二、主要任务

农村党员“冬训”的主要任务是:搞好五项专题教育、开展两项评议、深化一项活动。

(一)五项教育:即党的十七大精神、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科技文化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

党的十七大精神专题教育。要组织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着重引导他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七大主题、十六大以来所取得的成绩、我们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理解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不断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实际本领。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示范表率作用。

新专题教育。要深入开展学习新、贯彻新、遵守新、维护新集中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落实党员权利义务,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教育。要着力向农村党员、干部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新形势,讲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目标要求、指导方针以及各项战略举措。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全县新农村建设进程。

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专题教育。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确定了明年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任务和工作目标,绘就了今后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要组织党员、干部了解把握今后五年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重大举措;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投身到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建设中来。

科技文化法律知识学习教育。要在解决好农村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问题的基础上,把熟练驾驭市场经济、善于把最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点,切实加强对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要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学习教育培训力度,与组织开展的“科普之冬(春)”等项活动相结合,着力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使广大农村党员切实承担起宣传、动员、组织和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职责。

组织开展五项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时,要通过专题宣讲、召开会议、座谈讨论、研讨交流、电化教育、现身说法、参观考察、举办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丰富学习教育内容,创新学习教育形式,增强学习教育效果。要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村组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党员、复员退伍军人党员、离退休党员和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扩大“冬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为了提高学习教育培训效果,县上将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宣讲团分赴各乡镇开展一次乡(镇)、村社干部、农村骨干党员参加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报告会;组织农村致富典型分赴各乡镇开展一次现身说法活动;组织县属涉农部门开展一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乡镇组织乡农技、畜牧等技术人员开展一次农业实用科技知识专题宣讲活动;各村党支部至少举办一次十七大精神和农业实用科技知识专题宣讲活动。

(二)两项评议:即村“两委”干部述职评议和农村党员民主评议。

“冬训”期间,要安排一段时间集中对村“两委”干部和农村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村“两委”干部的述职评议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以及工作作风、工作实绩、敬业精神等方面的情况。各村党支部要按照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通过述职评议,使“两委”干部评出团结、评出干劲、评出凝聚力。届时,乡镇党委要安排领导班子成员或驻村工作干部深入各村,结合村班子换届考核,通过大会述职、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干部评议效果。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是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方法。要结合《农村党员先锋卡》管理制度的实施,着重引导党员从党性原则、思想道德、宗旨意识、致富本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现实表现来进行评议。评议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做到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实事求是,开诚布公,注重实效,重点评两头、促中间。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对经评议为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对经评议为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党员,采取必要的教育和处置措施,进行组织处置,畅开“出口”,纯洁党员队伍。处置要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方法恰当、手续完备。对被劝退和除名的,党组织要注意做好思想工作。

(三)深化一项活动:即“党员亮身份,建功新农村”活动。

在“党员亮身份”方面,要根据《党员先锋卡》考评结果,对评议为合格等次的党员户挂上“共产党员户”的牌子;从悬挂了“共产党员户”牌子的合格党员中评选各方面表现突出,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党员户挂上“党员先锋户”的牌子;从优秀党员户中评选“双带”能力强的党员户挂上“党员模范户”的牌子,通过层层评选挂牌,充分激发农村党员干事创业、遵纪守法、模范带头的先进意识。在“建功新农村”方面,要以“党员服务队”进村为主要载体,通过为居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全县迅速掀起一个上下互动、声势浩大的党员义务服务热潮;要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创业工程等党性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三、“冬训”时间和方法步骤

这次农村党员“冬训”从**年十一月下旬开始至**年2月上旬结束,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年11月20日至**年11月30日)

主要任务:一是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学习领会县委组织部文件精神,掌握组织部对“冬训”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抓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明确教育重点。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各乡镇党委要制定既贯彻组织部要求、又符合本乡镇实际的“冬训”工作方案,让每一个党员明确开展“冬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重点、具体要求。三是全面部署“冬训”工作。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部署“冬训”工作,做好“冬训”的组织工作,尤其要做好外出党员和流动党员的通知工作,确保参训率。

(二)集中教育阶段(**年12月1日至2月5日)

主要任务:一是抓好党员的五项专题教育。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培训手段,采取集中学习、开展宣讲、座谈讨论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集中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做到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二是抓好民主评议。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搞好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的民主评议。三是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建功新农村”活动。四是推动当前农村工作。广泛发动和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采取有利措施,狠抓冬季农业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小康建设等重点工作,按照县、乡提出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认真组织开展讨论,制定出符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计划,为2008年工作打好基础、开好头。

(三)检查总结阶段(**年2月6日至2月10日)

主要任务:搞好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采取听汇报、查记录、实地查访等办法,层层做好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

四、“冬训”的组织实施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5

我叫文善聪,男,现年45岁,大专文化,现任石河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职位。

如果我这次竞选成功,继续连任石河村党支部书记职位,我将依据石河村的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党建工作中抓落实,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的基层工作。现在全村52名党员中,面临老齡化现状,把村内有胆实、能吃苦耐劳、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青年,鼓励他们申请入党,吸收他们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为石河村培养干部后备力量。为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吸收一批思想道德修养好、有开拓精神、勇于担当责任、具有应对挑战能力的年青人进入干部队伍中来,创建一支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层领导队伍。充分发挥离退职老干部、老党员、思想素质先进的群众代表,在村内起着先锋模范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村内的各项议事、论事等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继续做好“四强”“五好”党支部相关工作,树立党的光辉形象,一切从我做起。认真深刻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及时把党的惠农爱民政策真实有效落实到群众中去,绝不优亲厚友,严厉打击有损共产党员形象的违纪违法行为。

二、狠抓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加大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力度,提高群众对村内大小事务的知晓率,大力开展群众对村两委各项事务的监督力度。虽然这几年从我担任村主任以来,对村内一些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给予了一定的处理,阻止了一些签单吃喝等一系列不规范行为,但由于在“5.12”地震后,灾害来临突然,工作量大,无法满足小部份人的愿望,使群众与干部之间产生了一些误解,以此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广泛利用无职党员参加大调解活动,认真听取民生,化解群众矛盾,把实际工作深入落实到群众中去,力争把基层群众工作做得更加优秀。

三、打开思路抓发展。石河村这几年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已获得“四强”“五好”党支部,被县、市级命名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我希望全村群众团结一心,发挥好亮点示范作用,通过争取项目,在获得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我村实际,因地制宜,早日把石河村建成一个美丽、富强的新农村,展示在三台县北大门。

四、建设新农村必须创建平安和谐社区。

目前引发社会不稳定,造成不和谐的几大因素,我个人认为:

1、因外出务工,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老人无法得到正常赡养,儿童无法得到父母之爱和正常教育。

2、因外出务工,为满足家庭经济消费的需要,受外界多方因素的影响,农村婚姻“杀手”逐渐增多,更多美满幸福的家庭走向婚姻边缘,导致不幸离婚。

3、因外出务工,一些人更加看重金钱的价值,自认为在家看房守屋的父母没有给他留下更多的财富,反而也丧失了敬老爱老的传统道德观念,导致农村空巢老人日益增多,不少老人只好期待能否享受社会养老制度,哪怕是一点农村低保也行。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严重负担,也给很多家庭带来了众多不和谐的原因之一。

4、因外出务工,在近几年之后,是农民身份的农民早就丧失了耕种田地的技能,甚至连农田耕种的节气都搞不清楚了。由于受金钱的影响,是农民身份的农民,早已忘记了农民艰难、朴实的农村生活,使农村耕地大片荒落。

能否使农村真正和谐平安,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招商引资,利用企业用人解决剩余劳动力,留住更多的年青人在家乡就地创业。

2、根据芦溪场镇的快速发展和规划,在五年内芦溪场镇人口发展到5.7万人,辐射场镇建设五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现有退耕还林面积744亩,大力发展小家禽、农副产业。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发展现代农业。以场镇蔬菜、农副产品、小家禽消费为依托,开发现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目前我村已通过新农村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初步完善,有待各项产业正常有序发展,为改善全村人居环境,创省级优美卫生村,现将公路沿线打造亮点,从而带动全村实现农业现代科学化,农民生活环境得到美化、亮化,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逐步提高人民生活品味,真正实现农业农村城乡一体化,优美示范有效作用。

我认为,对于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来讲,竞争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始终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如果我竞选村支部书记职位失利,说明我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我将今后更加努力,全力支持村两委领导班子的工作。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6

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6月全面启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来,山东省寿光市在总书记视察寿光时提出的“四点希望”精神指引下,按照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村民自治、干部带头、社会赞助、稳妥推进”的原则,抢抓机遇,团结实干,强化村庄综合整治工作,镇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66元,该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节水型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首批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已经通过考核组验收。寿光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长远,科学规划

为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村庄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造福农民.山东省寿光市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和“五化五通两改一有”的硬件建设标准.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镇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寿光市按照城市的定位,聘请名家名人对镇村建设进行了高标准规划,目前全市16处镇街道和50%以上的村庄全部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2005年底,寿光市对各镇街道的规划进行了评比展览,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到2006年年底全市976个村庄全部完成新一轮规划。2006年初,他们利用3个月的时间,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占地3800平方米的钢结构展览馆,把城区和各镇街道的规划陈列展览,供市民监督。在镇村规划的编制中结合镇村实际,委托有关设计院设计了多种简洁大方、美观实用的住宅楼方案,按照示范型、普通型、过渡型3个建设标准,装订成册,发放到各镇村,又在《寿光日报》连续刊登了山东省建设厅推荐的优秀住宅设计方案,供农村居民建设住宅时选择参考,为农民住宅建设提供了方便,确保了村庄综合整治按规划保质量地顺利进行。二是抓好典型示范。寿光市在全市范围内选定了三元朱、马寨等16个典型示范村,各镇街道确定了2~3个带头村,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努力将其率先建成样板,为全市的村庄综合整治趟出路子,做出示范。三是实行分类指导。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设计了多套村庄整治规划方案,因村制宜,逐步推进,初步确立了2006年底35%的村、2008年60%的村、2010年80%的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目前.全市1/4的村庄已基本达到了村庄整治标准,率先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实行多元投入,强化资金保障

为多渠道筹措村庄综合整治所需资金,寿光市积极探索了“六个一点”的投入机制:一是地方财政投一点。充分发挥市镇财政建设新农村的主渠道作用。在安排财政支出盘子时,重点向“三农”倾斜。3年来,市财政用于扶持“三农”的资金达11.3亿元,支出比例达到53.2%。二是有关部门帮一点。开展了市直部门包村活动,部门和农村结对子,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2005年,全市市直部门累计捐助资金307万元。公路局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投资40多万元为马寨村修建柏油路2300米,硬化面积1.4万平方米,改善了该村的交通条件。三是村集体经济筹一点。引导支持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拿出一定积累用于村庄建设。2005年以来,全市村集体经济已累计投入资金6700万元。侯镇大地沟村依靠将盐碱地改造为盐田的办法获得的承包费,用于村庄整治,解决了所需资金。目前,该村已实现了“五通”,村内大街安装路灯198盏,实现了全部亮化。2006年春天,又投资近80万元,对村内大街进行了高规格、高标准绿化,实现了一街一景。四是社会各界捐一点。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村庄综合整治,特别是动员先富起来的农民企业家捐款捐物,用于修路建桥,发展村内公共事业,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五是农民群众出一点。按照“一事一议”、“自主自愿”的原则,发动群众积极投资投劳,以实际行动改变村容村貌。化龙镇马庄村,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发动群众积极捐款,顺利实现了村内主大街的柏油硬化。六是市场运作搞一点。对村庄绿化、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寿光市探索实行了竞标、拍卖、承包和有偿服务等市场运作的方式。既创新了村庄管理办法,又节约了建设资金。2005年以来,全市各镇街道、村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建设资金5.02亿元。

三、强化“五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寿光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总要求,把握村庄整治工作的内在联系,不断丰富和深化内涵,确立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寿光为目标:以满足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整治“脏乱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五化(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五通(通电、通柏油路、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二改(改厕、改灶)、一有(有必要的文体场所和文体设施)”为硬件建设标准;以思想教育、制度建设、法规约束有机结合为保证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努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寿光市从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难、环境差等群众最不满意又最容易突破的问题人手,着力开展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五化”建设,力求让群众短时期内看到明显变化。按照因村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把全市村庄分成三类: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村庄,村内街巷全部实现柏油(水泥)硬化;基础条件较好,经济条件较强的村庄,村内主要道路实现柏油(水泥)硬化;基础条件一般、经济实力弱的村庄,村内主要道路沙石硬化,方便出行。目前,东岔河、大地沟、东地沟等村已全部实现村内街巷柏油(水泥)硬化。已有1/4的村庄实现了主要街道和重要区域的亮化。在绿化上,寿光市根据不同情况,确立了“城中村”广植长寿树、长青树,尽量少栽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原则,逐步实现“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目标;农村原先栽种的树尽量不刨,该补的补,该挪的挪,该间移的间移,避免劳民伤财。以道路、庭院绿化为重点,在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空闲地大搞绿化,增加绿量,在苗木品种的选择上,尽量栽植果树、月季、连翘等经济树种和花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净化上,寿光市提出了村村建设垃圾池.主要街道放置垃圾箱的治理要求,

形成了“户装、村清、镇运、市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推广使用沼气等卫生能源,有条件的村发放液化气等方式,逐步实现村内无“三大堆”。全市采取镇区建设带动,部门包靠推动等措施带动农村文明建设,加大村镇环境整治力度,镇村的道路、排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积极拓展业务辐射区域,坚持工作中心下移,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对全市2/3以上的镇区环境卫生实现了有偿托管,全市48个城中村全部实行了托管:在完成城区园林绿化任务的基础上,对各镇村内街道进行园林式绿化,一街一景,强化了绿化效果,提升了村庄绿化水平;路灯所抓住村庄综合整治的有利时机,根据各村庄的实际情况,帮助安装了经济实惠、美观大方的路灯,节约了资金。2005年以来.全市各镇街道、村新修、维修道路762.56公里、排水沟714公里,安装路灯5788盏,修建垃圾池694个,购置垃圾箱1142个,有效解决了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现象。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和自来水,建起了数字电视平台,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2%。2006年以来。寿光市紧紧抓住春季绿化的大好时机,大搞植树造林工作。在全市掀起了植树绿化的高潮.市级班子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有效促进了植树活动的开展,村庄绿化和区域绿化、林带绿化都已形成规模,2006年全市各镇村共栽植各类成型树种396万株,绿化效果明显增强。

四、创新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效果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7

总的工作目标是:①粮食、生猪、鲜鱼、蔬菜等主导产业,每个产业打造2-3家经营规范、效益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②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力度。换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③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10家上规模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力争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万亩。④开展对5个开发村农村土地征用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⑤全县14个乡镇全面实现由市政府授牌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乡镇。

一、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步伐,打造合作组织新亮点。

二、逐步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现土地流转大突破。

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发工作,依法落实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清理和纠正土地流转中的违规行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依托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土地流转产业规划、土地流转业务指导,建立土地流转档案等服务;完善土地流转法规政策,赋予农民除所有权的土地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有限处分权权益,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允许农民以承包土地入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加大农村土地流转扶持力度,设立土地流转项目扶持专项资金,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受让农村土地。坚持因地制宜,示范带动,计划在丘陵区和湖区乡镇村各办一个上千亩适应当地发展的土地流转示范点,集中力量对示范点的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给予建设扶持,着力打造为全县的试点示范,以带动全县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实现土地流转规模较大突破,使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

三、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村级财务管理新办法。

一是组建村级财务管理和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局域网。随着我县全面开展落实帐务、资金、票据三代管工作的完成,如何高效快捷地监管全县各乡镇的村级财务,组建局域网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及时向各乡镇指出出现的问题和向上级提供村级财务运行的有关数据,为上级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强对新农村示范村财务审计监督。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国家加大了对新农村示范村的投入力度,如何保证这部分资金的合理使用,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新农村示范村的财务运行情况将村级财务审计的重点。三是加大对村级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村级资金管理规范,确保村级资金安全,杜绝因资金管理不规范造成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四、严格执行“五制”措施,努力创造农民负担监管与惠农政策落实新效果。

随着“三农”工作的加强,农民负担工作已从向农民“取”改为向农民“予”的方向发展,我们明年工作重点是制止向农民收取不合理费用的同时,加强对农民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的落实。

年,是落实贯彻中央十七届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县农业跨越势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认真总结年的工作经验,挖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努力工作,把的农经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教育局完善教学改革举措

年,是建设教育强县工作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科学统筹、优先发展”的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突出“整合资源,均衡发展;规模适度,内涵发展;优化结构,协调发展;改……

妇联加强妇女事业发展措施

年我县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国妇女十大、县委八届八次会议精神为指针,以服务“两型”社会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妇女组织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妇女创业发展为重点,以创新工作机制为手段,进一步解放……

文体局工作规划措施

一、工作思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文化强县”战略实施为工作契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农村文化体育工作建设。……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8

我国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五大矛盾和问题。

这五大矛盾和问题分别是: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尽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农业生产力水平偏低、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的特征并未根本改变。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水利、交通、电力、通信条件较差,目前全国还有2.5亿农民饮水安全缺乏保证,近100个乡镇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约200万户农村人口用不上电。一些地区村镇布局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设施缺乏。

——农民的民利和财产权利尚未得到切实保护,侵犯农民权益问题时有发生。农民土地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低价征收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到位等问题较突出,征地纠纷频繁发生。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还不到位,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工伤保险、子女教育、廉租住房等权利缺乏有力的制度保护。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需要下更大决心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切实向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倾斜。在规范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些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层次改革,如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形成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机制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对策链接

(一)培育城乡平等的国民意识

意识引导行动,或先有意识、后有行动。要想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必须采取统筹城乡发展的行动,而要采取统筹城乡发展的行动,必先有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统筹城乡发展绝不仅仅是政府的事,而是所有国民的事,因此仅政府有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还不够,还需要所有国民都有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实现城乡平等竞争或公平竞争,因此培育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主要是培育城乡平等竞争的国民意识,或培养城乡公平的国民待遇意识。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因为中国国民受封建等级意识的毒害很深,城市居民有很强的优越意识,而农村居民有很强的自卑意识。迄今为止,我们都很容易从城乡交流的现实中发现:很多人在意识深处认为市民享有很多特权、农民不能享有国家各种福利保障待遇是天经地义的,一些人对此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在这种国民意识下,要实现真正的统筹城乡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下大力气,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努力培育城乡平等竞争的国民意识。

培育城乡平等竞争的国民意识要采取以下行动:党和政府要消除对宣传城乡公民平等意识的顾虑,国民地位平等只会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不会威胁社会稳定,如果长期容许城乡公民不平等,则反而会真正威胁社会稳定;在城市市民中大规模、持续地开展尊重农民或民工(这个称谓要尽快取消)的宣传活动,对那些尊重农民或民工的人和行为进行奖励,对那些不尊重农民或民工的人和行为进行教育和惩罚;在农村居民中大规模、持续地开展“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鼓励农民进城与城市居民平等竞争;要求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在任何场合都要做尊重农民或民工的表率;通过网络等媒体开展城乡国民平等的大讨论,激发国民的城乡平等意识等。

(二)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城乡统一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的含义可以表述为:“城乡制度统一、城乡权利平等、城乡自由互动、城乡合理分工、城乡广泛协作”,其中城乡制度统一是基础和关键。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制度包括建立城乡统一或城乡相互衔接的财产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等。要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制度,赋予或归还农民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与市民基本相同的产权(包括土地财产权、物质财产权、现金财产权和人力资本产权等)、自由选择权(包括自由择业权、自由迁徙权、自由投资权、自由流通权、自由退出经济组织权、自由选择经营品种权、自由选择经营方式权、自由结社权、自由表达意见权等)和平等交易权(包括平等纳税权、平等非税负担权、平等福利权、平等财政支出享受权、平等国有资产享受权、平等受教育权、平等价格权、平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平等自我保护权、平等无偿劳动权等)。建立城乡统一基本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难点,也是最为关键的举措。如果我们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制度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则统筹城乡发展才会现出希望的曙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等战略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立城乡统一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如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含城乡衔接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流转制度)、住房产权制度、资金产权制度等;建立城乡统一的价格制度,如实行城乡统一、自由的价格制度,彻底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定价,减少对部分农产品的保护定价,提高农业本身的竞争力;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如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择业制度、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就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人才和劳动力服务网络;建立城乡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如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各种福利保障和教育待遇,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农民也应同样享有;建立城乡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如逐步统一城乡税制,统一城乡居民的非税负担,使城乡的财政支出与其人口比例大致相适应,对农村金融资金的转移进行适当的限制等。

(三)提供城乡公平的公共服务

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提供城乡公平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属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必须要由政府来提供。公共服务包括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发行货币、稳定宏观经济、扩大就业、保护弱势群体、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基础教育、保障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基本福利、维护公共安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稳定人口、倡导现代精神文明等。在这些公共服务中,城乡差别不大的有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发行货币、稳定宏观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稳定人口、倡导现代精神文明等;城乡差距较大或城乡不太公平的有扩大就业、保护弱势群体、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基础教育、保障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基本福利、维护公众安全等。按理说,既然是公共服务,就应面向所有公众或国民公平地提供,但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实行城乡分割制度,在提供后一部分公共服务时主要偏向城市居民,对农村居民的这一部分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和短缺。要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由政府提供城乡公平的公共服务。

政府提供城乡公平的公共服务包括:提供城乡公平的就业保障服务,将农民的就业也纳入国家就业保障体系;按照与城市基本相当的标准,保护农村的弱势群体,如“五保户”、残疾人员等;与城市一样,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财政支出范围;在农村实行与城市标准基本相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按照统一的高考标准录取农村的考生;参照城市的标准,为农民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按照统一的标准设立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对农民也实行与市民一样的劳动保护;逐步统一城乡计划生育政策,实现城乡之间人口的均衡增长;尽快按照基本相同的标准和协调一致的步骤来实施城乡资源环境保护等。考虑到农民过去做出了较多的奉献和牺牲,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今后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应主要用于农村,加大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与此同时,要着重推进如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如减少政府层次、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农村自治组织等;推进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如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提拔、加强上下级之间干部的交流等;推进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如按照经济区域的要求,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如促进不同等级城市或城镇之间的公平竞争,减少上级城市对下级城市或城镇的收入上缴等;在国务院设立农村工作委员会,将农业部与其他农业机构整合起来等。

(四)推进城乡协调的经济发展

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因为城乡就业、收入、建设和福利统筹等都依赖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培育城乡平等竞争的国民意识、建立城乡统一基本制度和政府提供城乡公平的公共服务也有赖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包括:协调城乡经济增长,实现城乡GDp(或人均GDp)的均衡增长;协调城乡产业发展,使城乡之间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城乡企业发展,实现城乡各类企业之间公平竞争,使城乡企业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协调城乡要素配置,实现城乡之间劳动力和人口的自由流动,按照平等交易(或等价交换)原则,实现城乡之间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

推进城乡协调的经济发展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制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思路、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保障措施等;建立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利益机制,如建立城乡产业发展品牌共享机制、上下游产业间的利益共享机制等;建立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网络,如建立城乡产业连锁网络,大力发展横跨城乡的产业集群;开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项目布局,适当增加农村的产业项目,或促进城市项目向农村辐射;营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合理环境,如放宽农民创业的行业准入,降低农民创业的门槛,建立农民进城创业的援助机制(如廉租公寓、投诉中心等),设立统筹城乡居民创业的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等。

(五)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物质形态上,只有当人们从物质形态上看到城乡之间各有特色和优势,整体差距不大,才能说基本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要实现城乡之间在物质形态上的统筹发展,主要看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设都离不开规划。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建设。当然,由于城市与农村在人口密度、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明显不同,统筹城乡的规划建设并不一定要求城乡完全一致,关键是要各有特色,在规划上要统一进行,在总体建设水平上不能差得太远,在基础设施和房屋的维护上要基本接近。目前,中国的城乡规划刚开始考虑统一,城乡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的档次差距还很大,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建设可考虑从如下一些方面入手:尽快制定《城乡规划法》实施细则,将其落实到城乡规划的实践中去;组织有关力量,制定全国及各地的城镇体系规划(或城市群规划或城市带规划或都市圈规划),将规划范围内的农村也一并考虑进去;引导各地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将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镇化规划有机衔接起来,避免就农村建设农村;鼓励各地制定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搞好城乡基础设施的衔接,形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定农村房屋建设的规范标准,引导农民自建住房,突出各地特色,避免千镇一面、万村一律等。

延伸阅读

统筹城乡发展要做到“四个防止”

高卫红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但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某些微观层面还存在类似于“一阵风”、“表面文章”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果打了折扣,不利于提高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亟待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四个防止”。

第一,要坚持脚踏实地,建立长远目标,防止“一阵风”。目前在有些地方,城乡一体化发展“一阵风”现象屡见不鲜。例如,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有的地方一开始紧锣密鼓,从乡镇到村庄普遍配备了设施,安排了人员,似乎从此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时隔不久,由于疏于监管,或者工作重心的转移,农村的垃圾池遍地狼藉,再也无人及时清理。在村村通油路方面,有些地方迅速行动,很快把公路修到了农民的家门口,但是剪彩的鞭炮声余音未了,就出现了公路质量和管护问题。有的地方大张旗鼓实行了农村低保,刚开始尚能够每月及时发放,不久后就不能兑现诺言,低保户抱怨一个季度还领不到一次低保金。此类现象的出现,引起群众的不满,也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理念。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懈奋斗的过程,不是仅靠几项政策、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尤其是在我国,农村人口众多,面积广大,长期以来积累的“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这些年来,我国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注重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需要夯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必须坚持脚踏实地,着眼长远目标,耐心细致地做好一切基础工作,切不可把统筹发展变成运动式的“一阵风”。

防止“一阵风”,关键是每个地方都要设立一个统筹发展的长远规划并严格遵循。这一规划不因领导人的变动而改变,不因工作重心的转移而忽略。这一规划要全面、科学,能够为当地工作的目标考核提供参照。有了这样一个发展目标,就可以循着一个方向做下去,把统筹城乡发展的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敷衍了事。

第二,要坚持全面发展,争取以点带面,防止片面追求亮点。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离不开亮点的示范引导作用。这里所说的亮点,不是形象工程的亮点,而是实实在在地能够对城乡一体化全局工作产生借鉴作用的亮点。近年来,全国各地城乡发展亮点纷呈,仅山东就有滕州的土地流转,诸城的农村社区建设,莱芜的农村居民社会化养老,寿光的现代农业等等。一些区县、乡镇、村庄(社区)也有自己的亮点。这些亮点既有看点,也有思路,既有政策措施,又有具体做法,对整个工作全局的开展产生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由于亮点的作用十分明显,各地政府非常重视“亮点工程”,但由此也在个别地方出现了片面追求亮点、忽视全面发展的现象。例如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有一些村建设了设施齐全的文体广场,这些广场往往成为领导参观、外地观摩的“亮点工程”。但是,还有很多村庄连一个简易的篮球场都没有。在农村养老方面,有的地方只重视个别敬老院的建设,把它们建成部分老年人的幸福家园,但是还有很多农村老年人连基本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亮点之“亮”,往往会掩盖那些较为灰暗的部分。

之所以出现片面追求“亮点”的现象,是不正确的政绩观在作怪。一是个别地方政府认为,解决“三农”问题见效慢,不易出政绩,即使劳心费力把每一个村庄都搞好了,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到。在路宽路平距离近、领导看起来又方便的地方搞建设,容易出典型出政绩被提拔。二是个别部门领导检查工作,很多时候是走既定的路线,往往是看几个点,听一听汇报,就算大功告成。这就形成了一种片面的工作评价导向,使有关领导干部越来越重视亮点的产生,形成了片面的政绩观。有这样的发展理念,也就不可能有完整全面的规划。然而,亮点再亮,也只能是“点”,我们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不是让一部分农村“亮”起来,而是要让广大城乡协调发展。因此,在抓好亮点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争取以点带面。

第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地区差异,防止“一刀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经验和模式。在我国,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发展速度来说,对于经济基础比较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点可以高一些,步子可以快一些;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方,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应更加注重做好基础工作,稳中求进。从发展方式来说,每一个地方都要把握好自身特点,努力发挥本地优势,切不可盲目照搬他人经验。

在当前阶段,忽视地区差异搞“一刀切”的现象并不少见。例如有个别地方在对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没有全面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发动群众连片种植某种经济作物,有时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有些地方一味追求土地流转的规模,不顾各乡镇土地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差异,统一制定流转指标,使基层干部无所适从。有的地方不具体分析当地的财力物力状况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在农村一律实行集中居住,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导致农村建设“清一色”,无特色。

之所以出现“一刀切”现象,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急躁情绪。其初衷是可以理解的,都希望“三农”问题解决得快一些,让农民群众早一天过上好日子。于是,急于推广成功的做法,急于照搬外地的经验,结果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防止“一刀切”现象,需要做好调查研究,充分认识本地区的基本情况,摸清自己的家底。每推行一项措施,要听取专家的建议,倾听群众的心声。要尊重乡镇与乡镇的不同,村庄与村庄的差异。防止“一刀切”现象,还需要克服急躁冒进的思想,坚持水滴石穿的精神,只要找准适合当地的科学发展思路,就耐下心来,一步一步去做,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第四,要坚持科学引导,调动群众积极性,防止政府包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政府的角色是引导和服务,发展的主角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因此,要千方百计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能实行政府包办。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9

一、同建村在发挥农村党员主体地位作用的具体实践

同建村位置在松江区叶榭镇东南部,位于奉贤、金山、松江三个区交界处,面积5.9平方公里,有30个村民小组,1102户人口,3675人,其中外来人口176Z名。党总支分老年、流动、企业和行政4个支部,共163名党员,村里以农业为主,有10余家企业。村党总支积极探索发挥党员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新途径、新模式。2006年以来,同建村党总支先后被评为松江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同建村被评为上海市民主管理示范村、市级别文明村,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和村容村貌呈现出新局面。

1、加强理论培训。增强农村党员主体意识。

按照“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做学习型党员”的要求,开展党员教育学习活动,提升党员主体意识。一是深化村中心组学习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6天,规定每周六上午为中心组学习日。制定学习计划,确保“周有重点,月有专题,季有体会、评有等第”。采用“周学、月谈、季写”的学习模式,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细化党员教育制度。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党员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对老年党员,进行学前辅导,充分利用电化教育形式,帮助其理解内容;对流动党员,充分利用节假日集体培训;对年老体弱的特殊党员,充分利用“帮学小组”定期上门送教、送学。三是规范村民学校制度。村党总支书记兼任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常务副校长,日常管理由专人负责。办学内容包括时事教育、普法教育、科普教育、文体教育,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学习与参观考察、自办和外请相结合的办学方式,并积极探索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模式,建立党员远教超市,为党员教育打造了新平台。

2、落实党内民主,保障农村党员主体权利。

以“三个机制”建设为抓手,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是建立党务公开机制,保障党员知情权。在全镇率先开展党务公开,设置公开栏、意见箱和回音壁等党务公开载体,增加党总支的透明度,扩大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晓率。二是完善党员参与机制,保障党员的参与权。党总支将村委会工作措施、实事工程、集体房屋租赁、土地流转、新型农民培育的对象等内容,通过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老干部代表等参加的议事会制度,形成统一实施意见,最后通过听证会制度将上述工作一一落实,做到公平、透明和公正,充分体现了民主原则,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三是规范干部测评机制,保障党员监督权。运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广泛征求党员对党总支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党员干部之间的访谈、党政主要领导和一般党员干部之间访谈、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访谈。在此基础上,党总支每半年召开一次党支部大会,进行党员干部述职和测评。

3、搭建工作平台,提升农村党员主体地位。

积极有效整合党建资源,努力为提升农村党员主体地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确保全村党员有岗有责、有位有为。一是深化设岗定责制度。建立党建工作岗、政策宣传岗等11个岗位,每个岗位推荐2名岗位引领人,目前全村已有153名党员申报岗位,达到总数的95%,为党员服务群众提供了一个平台。如“扶贫帮困岗”引领人党员缪火军同志主动与村贫困户张兴天结对,在村小农场里辟出5亩土地,提供技术资金等,种植经济作物,使张兴天一家总收入二万余元,逐步走向富裕之路。另外每个上岗党员人手一份《党员岗位手册》,将岗位职责、履岗要求和完成情况一一记录在册,每季度召开会议听取意见建议,每年两次发放意见征询表和测评表,公布评议结果。二是建立完善党员诉求站。成立了村党员诉求站工作领导小组和党员志愿者队伍,增设诉求栏、诉求信箱和诉求电话,畅通党员利益诉求渠道,深化党内关怀互助机制,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做到了“五个必访”、“两个坚持”,即:党员患病必访、党员家中发生重大事情必访、党员有思想情绪必访、党员未参加组织生活必访、党员外出回村必访;坚持每年对55周岁以上党员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坚持党员生日送上一张贺卡。三是推行“一、三、五”工作模式。“一”就是“村民一线工作法”,即政策在村民一线中宣传,干部在一线中服务,问题在村民一线中掌握,实事在村民一线中落实。“三”就是“三联系”,即村干部联系党小组长,党小组长联系党员,党员联系村民。“五”就是“五满意”,即强村富民,村民对发展满意;改善环境,村民对居住满意;丰富文化,村民对精神满意;解决民生,村民对生活满意;凝聚民心,村民对干部满意。

4、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

为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村党总支把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开展“破陋习、树新风”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率先带头,积极倡导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普及率为100%,并在全镇推广此项活动。二是开展公开党员身份的亮牌活动。以党员家庭为单位,采用亮牌方式,公开党员身份,提出“亮党员身份,建和谐邻里”的具体要求,党员践行“一家有喜,大家分享;一家有难,大家相帮”承诺,和谐村组氛围,密切党群关系。三是开展“十星级党员”评选活动。以“政治坚定、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带头致富、扶贫帮困、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文明治家、弘扬正气”这10个方面作为“评星”标准,10颗星为优秀党员,8-9颗星为合格党员,6-7颗星为基本合格党员,5颗星以下为不合格党员。四是开展“星级文明家庭户”评选活动。以“遵纪守法、环境卫生、家庭和睦、邻里团结、计划生育、好学重教、勤劳致富、关心集体、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这10个方面为标准,具体有42项细化的评分指标,半年初评,一年总评,年终表彰。评选参与率98%。通过上述的实践活动,在全村中出现了“六多六少”的可喜风尚,即崇尚科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讲和谐团结多了,闹矛盾纠纷少了;孝敬老人的多了,歧视、不赡养老人的少了;学技术、学文化多了,游手好闲、打架斗殴少了;劳动致富多了,违章乱纪少了;关心集体多了,损人利已少了,有效

促进了村风民风的根本好转。

二、同建村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带来的启示和思考

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是一个任重道远、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深入调研,同建村163名党员中目前比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为行政支部的党员,成为贯彻各项政策的积极宣传者、率先带头者和积极实践者;较好发挥主体作用的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为老年党员,他们威信高、党性强,敢讲真话,乐于奉献;未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约占三分之一,主要为流动党员和企业党员,集中体现为不太容易联系,不太容易集中。尽管如此,同建村党总支在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尤其是一些首创性的探索,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1、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基础是培养主体意识。

农村党员最突出的特点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对当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较浅。在同建村调研过程中,我们充分了解到,农村党员以前在党内民主上确实存在“不愿民主、不会民主、不敢民主”的所谓“三不”现象,但通过理论培训后,农村党员的主体意识普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必须培养农村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农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是要注重引导,真学真用。党总支率先带头学、深入学,扎扎实实地学理论,深入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样向村民宣传解释的时候底气也更足了。二是要针对实际,确保实效。目前农村党员情况复杂,让他们参加培训i、提升主体意识,难度是很大的。只有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情况,合理、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要通过实际行动,让农村党员体会到党内民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关心关爱,激发活力。农村党员与广大村民的关系正如同种子和土壤一样,民主的种子能否发芽,农村党员的主体作用能否发挥,最终还是要改良土壤,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让村民提高文化素质和更新观念,才能逐步推动党员树立主体意识。

2、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重点是保障主体权利。

很长一段时间,某些地区和部门借口农村党员文化素质低或其他原因,忽视农村党员基本权利,甚至粗暴践踏农村党员权利,搞“家天下”、“一长制”,这往往是不断、基层不稳的主要原因。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保障农村党员的基本权利,增强农村党员的荣誉感。调研中发现,保障农村党员主体权利,首先必须保障知情权。2003年叶榭塘实施拓宽工程,同建村部分村民因土地镇保问题曾连续三年到区政府、市政府上访,成了令人头疼的“上访村”。为解决这个问题,村党总支一方面通过党务公开让村民了解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党员深入群众挨家挨户做工作,解开了村民心中的疙瘩,上访问题由此迎刃而解。其次,保障农村党员主体权利,必须保障参与权。实践证明,村民议事会、听证会很好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该村退休党员老盛,平时爱“放炮”,在群众中很有影响,但自从成为党员议事会成员后,一有空就往村民家和村里两头跑,反过来成为村干部的“好帮手”。最后,保障农村党员的基本权利,必须要保障监督权。作为村委会党员干部,要怀着一颗“公心”,敢于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2007年5月,村里一名党员通过电子信箱向党总支反映享受镇保后村民土地收回和年终分配问题,党总支及时回复并张贴在老年活动室和回音壁上,接受党员和村民的监督。好钢不怕火炼,只要是一心为公,就不怕别人提缺点和错误。党总支通过自己的行动最终赢得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和好评,村党总支在党员和村民中的威信一天天提高了。

3、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关键是提升主体地位。

调研中发现,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的基本流程是:加强理论培训,发挥干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改进党内生活,维护党员权利,提升党员地位。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强有力的抓手,真正使农村党员感到自己有地位、有施展拳脚的舞台。设岗定责制基本实现了党员渴望“有岗有责”、“有为有位”的愿望,这项规章制度配套完善,通过实践运作日益纯熟,为农村党员提供了服务群众、凸显主体地位的平台。党员诉求站是佛字桥居委会根据自己工作实践而形成的一项“创新动作”,同建村党总支进行了有益的借鉴,但并没有完全照搬照抄,他们还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发明“真、实、新”的工作方法,即在真情为党员提供服务上下功夫、切实为党员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在满足党员最新需求上下功夫,在人性化服务和人性化关怀上迈出了新步伐。“一、三、五”工作模式则为同建村根据自己的村情摸索出的工作方法,它既架起了党员和干部沟通的桥梁,更成为党员和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正如一位村民所说,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我们村民的心贴得更近了。

农业农村工作亮点情况总结篇10

一、基本情况

浍光村地处埇桥区桃园桃园镇中西部,紧邻浍河和高速公路宿州南出口。全村15平方公里,15个自然村,耕地1.1万亩,现有人口6500余人,党员160人,人均年收入较低。贫困户227户,560余人。

二、总体目标

未来通过三年工作,凝聚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使党员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党员年龄结构明显下降,以“四议两公开”为抓手,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尤其是贫困人口收入得到稳步增长,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工作规划

(一)夯实基础工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一是提升村级组织的整体水平巩固和强化班子的战斗力,保持班子团结、奋进、发展优势。二是健全后备干部队伍,把进入扶贫小组长人选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加强教育与培养。三是坚持党员活动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目标管理等重点制度。四是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在保证质量,严格程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新党员工作,争取每年培养积极分子5-8人,发展党员2-3名。

(二)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三年之内完成一个农民增收新的产业亮点,增加农民收入,使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贫困人口收入超过3500元。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产业带动村内小区化,吸引年轻人口不断向村内回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增长,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镇服务功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质条件,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使百姓享受舒适的高品质生活

(四)做好维稳工作,构建和谐新村。为实现村内治安稳定,遇重大事故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通报并进行紧急处理,把村民的利益放在最首位,以村民的利益最大化为主开展工作。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权限不够则在第一时间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处理并尽快解决。

(五)倡导文明新风。村民自觉学文重教、崇尚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活动。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遵纪守法、移风易俗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