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十篇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十篇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8:06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1

关键词:创新型思维意义培养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型思维被认为是21世纪教育的基础之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含其中》明确指出:教育应该使每个人,尤其是青年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及能力。我国也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作为未来公民的重要思维品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因此应彻底改变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做一些探究。

二、培养创新型思维的意义

1.创新型思维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规律。

高中阶段学生创新型思维能力比初中、小学阶段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第一,他们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看法和意见都要经过自己的审查,部分学生还会怀疑别人的观点。第二,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思想,能有意识地调节和论证自己的思想。第三,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开始思考一些关于世界观的问题,表现出一种不愿盲目生存的态度,能用辩证、批判的眼光看问题。因此,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的黄金时期。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学生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

2.创新型思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1世纪社会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创新思维的本质是发现事物的新特点和新本质,没有批判就不会有新问题的产生,只有批判才能创新,只有不断反省才能进步。在认识过程中,批判是创造的前提,而创造又是科学批判精神的内在要求。所以,创新型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品质,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与核心,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3.创新型思维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推进公民健全人格的塑造。健全人格是指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健全人格是一种既有鲜明个性,又有很强社会适应性的理想社会化人格。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个体学会用批判的、审视的眼光来看待一切问题及做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全人格还要求个体具有思想开放、独立自主的品质,以及尊重他人、诚信交往的良好道德情操。创新型精神表现出的独立自主、充满自信和尊重他人等特性都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本要素。

三、培养创新型思维的途径

1.通过数学史、名人故事鼓励学生质疑权威。

数学史可说是一部批判与反批判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是无数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推荐《数学文化选讲》供学生阅读,本书共介绍了6个专题:数学三次危机;中、英两国数学发展的对比;中世纪的黑暗;伟大的笛卡尔与解析几何;非欧几何的诞生;布尔巴基学派。通过数学史阅读,学生认识到只有具有批判精神的人,才能对自己的事情精益求精;只有具有批判精神的团队,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只有具有批判精神的民族,才能位于世界民族前列。

2.质疑概念、定理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波利亚说过:对于书本上的定理我们不应一开始就去记住它、运用它,而是要怀疑它,试图从反面否定它。这样做虽然有时是徒劳的,但并非是无益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能使我们真正深刻理解它,并由此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远比直接运用它有益得多。例如在椭圆定义的教学中,得到椭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F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后,作如下质疑:(1)若这个常数等于,会有怎样的结果?(2)若这个常数小于,结果又怎样?通过这样的设疑,学生对椭圆的概念理解更加深刻。再如,立体几何中公理3的教学,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质疑如下:(1)若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结果会怎样?(2)若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点,结果会怎样?(3)若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五点、六点,以致n个点时结果怎样?有何规律?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不仅准确理解概念,而且积极探索出新的结论,有利于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4.通过数学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创新型思维”与“探究性学习”是现阶段中学教学创新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两个词。“创新型思维”是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探究性学习”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它们的目标是统一的,即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力。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可以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探究性学习为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的社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知识如同爆炸一样猛增。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而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应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型思维作为创新思维的基础,又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它的形成又不能靠自然产生,必须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逐步形成。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型思维。这样学生才能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发展成为适应社会,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兼优的新型高智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瑞.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1-82.

[2]邵宗杰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韩永昌.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徐仲安.中学生素质教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金生.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民主[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2.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创新思维能力;

高职教育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对社会和市场文化提升与道德建设起着重大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高职院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前沿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际能力培养,从而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限制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则突出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更新观念,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领路人

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依靠教育,除了专业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思政教育也要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上下大力气。因此,思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求教育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要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打破旧的传统习惯、观念和做法;要解放思想,对现有教学方式持有批判性,能够随机应变地进行创新性教学。只有在思维主导上有创新的意识,才能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释放创新的激情、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逐步强化创新意识和形成创新品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分不开的

(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行为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因此,激发学生创新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首要任务。思政教师要向学生讲清培养创新意识的意义,利用古今中外创新人才的典型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主动思考,追求创新。

(二)在实践中强化创新意识

创新认识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总是与创新实践活动相联系的。因此,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机会,例如:组织参加科技报告会、科技发明讨论会、科技创新节、小发明(小创造)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从而树立自觉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积极的创新品格

创新虽然并不神秘,只要认真去做,任何人都能有所创新,但是,也决非轻而易举。对创新者而言,除受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社会阅历、经验积累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应具备的基本因素外,还必须具有非凡的勇气、毅力、决心、信心和意志,才能排除万难,有所创新。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培养学生具有进取、顽强、坚韧、自信等积极的个性心理素质,而摒弃保守、动摇、自负、自卑等消极的个性心理素质。

三、强化思政工作在实践的作用,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思政教育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地科学训练和培养,能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通过思政教育,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聪明才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键是教师要有教育机智,即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及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一名平等参与者并态度和蔼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获得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才能,鼓励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在信任的气氛中自由地发表见解;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并以真诚的言语、宽容的态度、满意的微笑和适度的幽默调控评价过程,使学生在赞许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发散思维能力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熟悉并初步具备创新思维品质和养成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注重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创新思维具有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和流畅性等特点。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受固有意识约束,善于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及时修正错误,能在多种方案中,寻求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能在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敏感地发现并快捷地提出问题,经冷静思考和分析,迅速意识到问题的性质、意义及解决这一问题的要害;培养学生深入思考,不被表象、假象所迷惑,能透彻地洞察事物,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不仅善于实事求是地判断是非,也要善于比较,大胆质疑,并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权威,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有鲜明的个性和创见;培养学生迅速地进行思维,能在较短时间内闪现或表达较多的概念,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次,重视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性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散,不受现有的方式、方法、规则等约束,并从辐射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核心,发散性思维过程需要张扬知识,发挥想象,追求思维的大跨度和广阔性。通过联想、求异、逆向、侧向等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使学生拓宽思维领域,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开放性地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想、途径和方案;使学生善于调动知识储备,灵活转换视角,跳出常规思路,敢于质疑,寻求新的与众不同的认识、理解、意识和观念,开辟新领域,发现新问题,以实现对已有认识和结论的超越。

四、勤学善思,广博的学识是创新的源泉

一个有创新意识的人,他的知识越丰富、知识面越宽,则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注重学生多方面知识的积累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对新知识、新观念、新领域主动探索的习惯,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

另外,思政教育在要求学生对所学文化知识吸收、记忆、理解和运用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的哲学思维培养,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正确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思政教师应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以丰富多彩和形象具体的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了解世界、探索未来。

参考文献:

[1]徐春艳.全球化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59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契机之下,培育高中生政治素养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不少高中政治教师为了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譬如创新课堂教学、融入人本教学观念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定式,推进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探析高中政治教学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现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十分看重人才的综合素养,我国各阶段教育教学也紧跟形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高中政治学科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高中政治学科必须要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单纯、枯燥的概念教学,融入生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政治知识,还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挖掘学生潜能,让高中生形成自主探索的观点和意识。与此同时,政治教师要明晰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借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形成,以此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高中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1.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经济发展转型和改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国家、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人才的选用尤其注重其创新思维的具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还要针对高中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剖析,注重引导学生探索政治知识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指导学生以时代为背景,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积极创新,并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时代内涵与意义,而且要引导学生注意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实践、民族精神的契合性,激发学生用时代精神创新社会实践的理念和行为,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2.借助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

由于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缺少社会实践和社会经验,过少的社会阅历使得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加之不少学校还推行应试教育,因而一部分高中生还无法做到知行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政治教师可以采用概念解释法、系统归纳法(线索式或图解式)、比较法等,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为学生阐明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社会现象的深层内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借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关的实例,鼓励学生发表看法,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我分析中看到这一实例背后的深层意义,从而锻炼其分析性思维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实践性思维能力

实践性思维能力是否优良,其最好的标志不是从不犯错,而是在犯错之后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高中政治教师有义务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高中政治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导学式常规课为载体来指导实践,以主体式活动课的形式来模拟实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能力。就拿主体式活动课的教学形式来说,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学生必学的知识与经验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定的活动项目与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强化并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此种教学形式开展政治教学,最好用“案例分析”“情景表演”等方法做补充,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在此背景下将高中政治课堂变成一个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政治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完成政治学习任务,在教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稳健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牛保群.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学),2009(8).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4

关键词:教学创新创新思维

创新是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国家主席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指出:“中国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我们国家目前处在发展中,想变成发达国家,唯一的途径就是创新。正因为如此,在新的历史使命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变得更加富有历史意义。

一、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从远古时展到现代,根本原因是创新。由于人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我们才拥有了现在的华丽世界、丰盛的晚餐、高楼大厦和高速舒适的交通工具等。这之中我们不乏听说过“钻木取火”、石器的使用、莱特兄弟的飞机、瓦特和蒸汽机、爱迪生的发明等等极具代表性的创造实例,正是这些创造一步一步推动时代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走向繁荣。

(二)创新是提升国家实力的关键途径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激发国家创新潜力已成为影响国家位势的决定性因素,国家想发展就必须创新。十八世纪英国人的创造性思维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并由此给英国带来了殖民世界的能力。美国人创造的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从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落幕的重要因素。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抗衡的基础也是国家实力,说到底就是创造力。如今,国际处于多极化,我们国家在国际的位置取决于我们国家的实力,而国家实力来源于国家创造力。

(三)创新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

创新思维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应试教育期间,看学生好坏主要看成绩,而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创造力。经常听到有人讲到在学校学习不好的学生在社会上事业很好,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具备创新思维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把不利因素转换成事业成本并加工成成果。具备创新思维不论身在何处也都会以创新的方式方法走出逆境,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达到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的一种资质,更是人的一种品质。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的因素是影响学生创新教育的第一因素,一个没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教授学生创新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举足轻重。教师,尤其是理工学科教师应该最具研究条件和创新培养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创新,还要实现创新生活化,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创新方法,创造新作品,实现创新价值,体现自我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创新经验教授给学生,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动把学生带进课本,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变化,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灵魂,自己走出课本,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谈到教法改革,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实验和结合多媒体教学。事实上,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生活的“剪辑”,实验是把生活现象“具体化”。我们的生活中包括了化学、物理、生物等等学科的几乎所有自然元素,这为我们开设课程提供了潜在的教学资源。我们可以把课堂开设到生产生活中,用“实践教学”代替“实验教学”,用自然现象代替实验现象,不仅能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掌握学科知识,还为学生提供了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比如,在化学中讲解原电池原理,我们就可以带领学生到海边船厂,看看船体是如何被腐蚀的,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找出钢铁腐蚀的原理,最终讲出原电池原理。然后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根据原理找出防腐的方法,最后带领学生看看牺牲阳极保护法的利用和船体油漆的作用。这种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的主体学习方式,能极大提高学生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巧妙布置家庭作业

在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把家庭作业理解成对知识的巩固。而事实上,家庭作业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对知识的延伸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如我国学生,但美国学生的创造力却很突出。比较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学习方法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作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很大。好的家庭作业可以客观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合并,布置现实生活中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脱离课桌,到家庭、社区、自然环境等多样化的教育机会中去学习,让学生去观察。我们在布置给学生家庭作业时,可以给学生一个生产生活现象,提示学生解释现象,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设想解决方案和应用前景。针对学生上网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科学上网,有效避免网络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一)重视创新思维的普遍性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包括对学生从事的一切学习和生活的培养,具有普遍性。一个人一旦具有了创新思维,对于一切不适应发展的现象就会产生更改计划,这就是创新的普遍性。换句话来说,就是对什么事物都感兴趣,都想变革,都想创新,生活和学习成为创新的一部分,而不是创新成为学习的一部分。

(二)注意创新思维的永恒性特点

创新思维一旦培养成功,便会改变人的生活习惯。在他的一生中,创新的人就会坚持创新,不会中途停止,这就是创新的永恒性。通俗地讲,创新的机器一旦开启,往往一生不会停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创新思维能改变人的根本素质。

(三)把握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形成创新行为

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仅仅具备创新想法,要把创新体现在行为上,形成切实可行的创新思路,指导实践活动,形成效益和利益的最大化。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创新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发展激励创新不断深入,由此带来社会科技和文明的提升。教育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创新精神、创新方式和创新内容的传承和发展,学生掌握了创新思维,就会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J].科技管理研究,2014(13):1-3.

[2]蒙雪琴.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学习方法之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243-246.

[3]蒲阳.美国家庭作业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1):20-26.

[4]杜友,张文彦.培养创新思维与教师的责任意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13-14.

[5]李涛,张璋.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位势关系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量化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2):90-99.

作者简介: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5

一、在理论上,对相关的各种概念作出正确的阐述和定义,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地运用这些概念,是中学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必备条件。

当前,围绕着“创新”和“创造”,在历史教学中形成了许多概念、名词,人们用的较多的,如“历史创新教育”、“历史创造能力”、“历史创新意识”、“历史创新精神”、“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等等。然而,由于在实践中人们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有许多模糊的地方,在贯彻落实的时候,也就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过头的现象。其集中表现为,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历史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在历史教学的多项目标中,过分强调所谓“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方向和“唯一”目标的气氛越来越浓。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认识“创新”、“创造”问题,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对当前的历史教学改革来说,意义重大。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出现的诸多有关“创新”、“创造”的概念,无论其具体文字表述有何不同,但在各自的涵义中,首先具有明显的共性,即无一例外地都含有“创”的意思。对“创”的含义,自古以来,人们就有明确的认识。在中国的古籍中,对‘创’就有明确的解释。班固的《汉书·叙传下》中有“叔孙奉常,与时抑扬,税介免胄,礼仪是创”之句。唐代的颜师古对该句中的“创”字专门作注:“创,始造也”。在这里,“创”带有开始、初次、前所未有过的意思。在上述提到的概念中,大都含有“创”字,因此,其相互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就都具有了相通之处,因而其联系也就非常紧密。

然而,在这些概念的涵义中,除了共性外,还有其各自的特殊性。产生这种特殊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每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般都具有各自的一定的规定性;各种概念对问题阐述的层次、角度、侧重有所不同。如,“创新教育”的概念,就一般意义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教育的模式,它的内涵和外延中包括教育理念,即人们对教育的一种认识;还包括对与这种认识相应的教育过程的具体设计和实施(当前,人们对教育模式的理解认识有异,笔者的观点如此。但对教育模式的阐述当是另一话题)。而“创造能力”、“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思维”、“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习惯”等概念一般是指一种教育模式、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局部问题或内容,而其所表达的意思和内容侧重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创造能力”强调的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一种才干,即人们运用各种已知的知识和经验,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产品”的能力。“创新思维”或“创造性恩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创新的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则分别侧重各种创新活动的自觉性和创新思维活动中自觉行为的养成,等等。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往往将这些概念简单地混淆使用。

我们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能力”,首先应该规范各种有关“创新”、“创造”概念的表述,并对这些概念本身进行科学的定义。这是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造能力”的必备前提和重要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势必会使当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入教育新思想的工作,缺乏应有的扎实基础,这样不仅可能,会导致本来是一种很好或很有价值的历史教改思路或设计,在实践中无法实现,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会对历史基础教育科学体系的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历史教学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处于落后的尴尬位置,更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整个学校历史基础教育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将成为一句空话。

二、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性的漫长过程。这一目标只能通过终身教育最终实现。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造能力”培养目标的确定,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能力”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笔者认为,由于在理论上缺乏必要的科学论证,目前,我们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将其放到过高的失当位置上的倾向,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真正加强反而会削弱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创造能力本身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发展之间的一些问题进行必要的探讨。

创造能力是人类所特有的。简单说,它是个体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化,是以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托的一种行为表现。就个体人的创造能力来说,其所必备的心理因素或者说素质,是通过先天遗传得来的;而这种心理活动的不断外化,即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则是后天的事情。因而,人的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且具有很明显的层次性,即这一发展过程是由低向高,可分成若干阶段的。特殊情况除外,一般来说,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发展程度和阶段,要受到这个人自身整体发展的程度和阶段的制约,而不能超越。在儿童阶段,人的创造能力正处于形成时期,从整体上说,其创造能力本身的水平还很低,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儿童的创造能力又不是一成不变,总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始终不间断地由低向高、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着。因此,在这个时期,儿童“创造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应该成为我们认真思索和科学论证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从一个人“创造能力”的整个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儿童是否具备必要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是其成人后能否形成较高水平创造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儿童阶段,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应是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当然,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与创造能力之间,没有一条界限明显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很多情况下,它们相互融合,但同时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回事。可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有许多提法和做法,却忽视了创造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上述层次性和阶段性的特点,过于笼统地使用“创造能力”这一概念,从而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造成了一个误区,即,脱离了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和中学生自身发展水平与规律的要求和制约,过分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由于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漫长的过程,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就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在教育工作中具体落实和完成好这项任务,就必须真正实现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思想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已为越来越多的各国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终身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阶段及各类教育不再是各自孤立,各行其事。同时教育的各项目标,都随之被分解成若干层次、若干段。具体到教育实践中,每个阶段的教育都要落实相应的教育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不能相互随意超越和替代。培养创造能力亦是如此。

在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主要使命是培养未来的成人,即,使儿童从不成熟走向成熟。因此,对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目标的认定和落实应与儿童的创造能力所处的阶段与水平相一致,即侧重于儿重创新的意识培养和有效地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笔者认为,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不加区别地过高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反而会适得其反。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但这一要求在基础教育中不能简单照搬。我们应该根据《决定》这一要求的精神,与高等教育的这一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的角度出发,具体研究、制定基础教育的这方面目标,使其能够为真正落实高等教育这一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到历史科目的教学中,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从实质上说,是按照未来国家公民的规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按照历史学家的规格,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工作者。因此,怎样从终身教育的角度落实上述思想,还有待于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进行科学、深入的思考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三、在历史教学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不能孤立进行;它与历史教育各项目标的落实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改革中学历史教育,是有效培养中学生历史创强的意识和历史创新思维习惯的关键所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具体落实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呢?由于目前一般都把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归属于能力的范畴,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教学目标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

首先,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包含着一定的能力成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它与其他各项能力一起,共同构成了历史教学的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同时,历史教学中的各项具体能力培养里,又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例如,记忆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历史的记忆力是以对所记内容的理解为前提条件的,离开了对内容理解的记忆,对历史学习而言,没有多大的意义,而对历史内容的理解本身,就应该包含着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再如,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中要培养的又一重要能力。如果采用一般思维的智力品质分类方法的话,完整意义上的历史思维可以划分为历史再现性思维和历史创造性思维。因此,在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发展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应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其次,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与历史知识相互依存。大量的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已知的知识和信息为前提条件的。古今中外的许多大发明家、大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有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是与其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经验分不开的。离开了已知的知识和经验就没有发明和创造,“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历史“一度性”的特点所决定,在史学研究中,任何一种接近科学的结论的得出,都是以充足而翔实的史料作为前提条件的;而史家对许多历史问题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则往往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史料依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必要的历史知识和材料。但是,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仍然大量存在着用采取忽视和削弱历史知识教学的方式,去培养所谓的“历史创造能力”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调动学生“思维”;设计大量超越学生水平、难度很大、脱离基础教育目标要求(非常专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却不给或不可能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须的知识和材料。这种做法,违背了创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历史创造能力了。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6

【关键词】政治课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在于塑造一个健康向上、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格。本人以为,政治课中的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相关理论,想就此问题谈谈一己之见。

1.注重材料,培养创造性想像力

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参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象能力。应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浅显,过于浅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又不能过难,太难学生不敢想像。设计出来的最理想的题目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跳一跳的努力,就能摘到果子。同时,设置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同学,兼顾两头,让全体同学都能去思考、分析,这样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转换背景,培养发散性思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认识新的问题,并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同一问题。在课堂上就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大家的激烈争论,在家发现有些问题把许多知识内容都可以包括在内了。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问题材料的运用和解答不再局限于一个答案,而是通过思维扩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材料,从而突破了思维定势,拓宽了思路,扩充了信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表及里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质疑问难,培养求异性思维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规律。所谓逆向思维,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发现科学真谛。进行逆向思维需要学生独特思考,善于另辟蹊径,还需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比如遇事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觅寻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去开阔学生的思维,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意见,并适时引导。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辨论与碰撞,我们不但获得了真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例如,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实材料,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辍学。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处罚。在肯定同学们观点的同时,让学生联系周围的实际,看看自己周围同学的辍学现象。不一会儿,同学们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有的同学想到了我国的教育制度,有的同学想到应取缔社会上用不正当手段吸引青少年的电子游戏厅、舞厅、录像厅、网吧等。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能根据书本中已有的信息和语言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展开性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义务。

4.创设情境,培养类比性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7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行为

(一)激发与保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所有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热心的关爱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比如,在执教二年级上册的“观察物体”时,在每小组的学生中安排一个神秘的学习小伙伴(用布蒙上的米老鼠玩具),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好奇心,集中精力进入学习。

(二)引导与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手中的年历卡,你能回答下面几个问题吗?a、一年有多少个月?b、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c、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d、你还发现了什么?……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环境,让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使教育水到渠成。

(三)尊重和扶持。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模式,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如:在三年级下册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用乘法解决问题后,教师创设了下面的生活问题情境:“六一”儿童节到了,班长带了30元活动费到超市里采购商品,准备举办庆祝会。超市里香蕉每千克3元,糖果每千克5元,彩纸3元一张,瓜子每千克2元,气球每个0.1元,彩带每条0.5元。问题一:如果班长买2千克香蕉、5张彩纸、1千克瓜子、20个气球、8条彩带,班长带的钱够吗?还剩几元钱?问题二:在不超过30元的条件下,你认为怎样买比较好?问题三:如果班长希望购买的物品数量尽可能多,你能提出什么合理的建议?对于问题一,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二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为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可让小组合作、讨论、自由选择,得到合理的购物方案;问题三,可作恰当的点拨说明“购买的物品数量尽可能多”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其含义,进行自由创作。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特点是:在一般人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深入思考,通过猜测﹑设想﹑验证,带着独创性的见解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教学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1.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正向思维的出现,逆向思维也同时产生。逆向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训练与培养。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可以把具有互逆关系的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创设问题情境“春雨小学387名学生去参观博物馆。租9辆车够吗?”并给予一辆标示“准乘45人”的大客车,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刚学习笔算除法,大部分学生采用387÷9=43(人)43<45,从而得出结论,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用45×9=405(人)405>387,说明租9辆车够了。教师适时引导、分析、比较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敏捷。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获取新的知识,打破思维定势,更利于学生全面考虑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8

【关键词】印象主义音乐创造性思维想象力

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一、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力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及深化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之一。

1.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人类最原始状态的茹毛饮血、钻木取火到现代克隆技术的诞生,再到神舟九号的升空,说到底就是创新。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提高,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2.创新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还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事实上都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水平,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如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由此可见,培养创造型人才不仅重要,而且急需。3.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学生整个知识储备的过程也是培养自身的创造意识的过程,学生时代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激情与想象,创造力更是惊人,这是与生俱来的。但后期的发展则会受到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习惯和创新品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思维上、人格上都得到全面的提升,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

二、印象主义音乐概述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一词,最先被应用于绘画领域,是表示绘画风格的名称。在印象派绘画中,更多关注视觉印象以及物体周围的色彩、光影气氛,实物本身是不重要的。1874年,一群体现印象派绘画风格的青年画家,在巴黎“落选者沙龙”举行画展,遭到了质疑和抨击,以莫奈的作品《印象·日出》中的“印象”作贬义词形容他们的绘画风格。此后,人们把此类风格的法国画家称为“印象派画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在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起来,它用音响来表现自然界中光线的强弱,用音色描绘光线照射下的物体。音乐通过音响和音色得以完美体现。没有确定语义的表达,完全通过想象来体现音乐瞬间朦胧的意境。

三、印象主义音乐与创造性思维的相似性

印象主义音乐家喜欢用隐喻、暗示等手法表现朦胧、模糊的意境,以及微妙的、难以捉摸的东西,与创造性思维特点具有同一性。

(一)独创性

印象主义音乐具有非主题性,即音乐本身不表现特定的统一的主题,不局限于表现某一种常规题材,如神权、历史事件等。正是这种突破常规的非主题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与新颖性不谋而合,将印象主义音乐这一特性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一定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艺术性

印象主义音乐通过音响和音色来表现朦胧不确定的意境,对作品的理解受到“经历”“思想”“直觉”“灵感”等一系列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某一首作品的理解可能会有“千人千面”的效果。与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是极其相似的。

(三)灵活性

印象主义音乐表现瞬间的、稍纵即逝的场景,音响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正如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指向,可能是现存的也可能是根本不存在的,可能是熟知的也可能是尚未被认识的,具有认识对象潜在性的特点。没有固定的框架束缚,可以多角度变换思路,多层次描绘意境,多方位思考问题,这就使得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被大大拓宽,可以灵活多变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四)想象性

这是所有音乐都具备的普遍特点,音乐艺术是二次创造完成的艺术,音乐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体现的类似于自然的声音,必须依靠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活动,才能感受和理解其含义。印象派绘画作品,一般画幅都很小,更关注色彩的变化和色块的结实,虚化对象的原型和轮廓,把实物画的相对松散和自由。印象主义音乐也借鉴了绘画的风格,对大型奏鸣曲式不感兴趣,喜欢小型作品。常常处于不断变换的状态之中,像一部“未完成的”音乐速写,等着听众发挥无尽的想象,去解密“未完成的”乐思。这也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和多元性特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四、借鉴印象主义音乐,发展创造性思维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融入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发挥想象,培养跳跃逻辑思维

音乐想象是学生在听到某种音响后,在脑海中进行加工创造,把不具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的一个过程。例如:德彪西创作的交响素描《大海》,学生在欣赏后,也许认为那并不是在描写大海。是的,德彪西本人也不是要创造大海的复制品,或者把大海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那只是大海的意象而已。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打开想象的大门,由清澈蓝天想到浩瀚大海,可以让微小羸弱的物体变得巨大充盈,可以使毫无关联的事物变得亲密无间……思维活动可以纵向也可以横向,可以上下五千年地联系,也可以古今中外地思考……这种跳跃的逻辑思维也是学生完成学业必备的品质。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前人的框架,敢于继承与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说,印象主义音乐毫无疑问是很好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典范音乐。

(二)善用质疑,培养独立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独立性,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能独具卓见,标新立异,有新的理解和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独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素。对教材的质疑、对教师的质疑、对“熟视无睹”的质疑、对“尽善尽美”的质疑等。质疑,往往是创新的开始。

德彪西从小就有满脑子的疑惑,他沉迷于古典与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创造,却勇于冲破传统的禁锢。他在音乐院学习和声与作曲时,曾对老师提出诸多质疑,险些无法毕业。当他的作曲老师圭罗指让他将不协和的七和弦解决到协和的主和弦上时,他拒绝完成并迷恋于这种奇妙不稳定的音响;当他的作曲老师弗朗克指导其作曲时,德彪西对他的转调要求提出质疑,大声说道:“我对这种调性安排十分满意,为什么非转调不可?”德彪西是天生的叛逆者,他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所有已成定论的东西。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抛掉一切顾虑,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三)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思维定势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先前的学习经验造成的一种处理问题的的倾向性。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可以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情况一旦发生变化,消极的思维定势又会束缚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用发散思维来欣赏音乐作品。

例如,给学生放一首德彪西的《月光》,不告诉他们有关乐曲的任何信息,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这首曲子好听,旋律优美。如果问这首乐曲表达的是什么意境,则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描绘的是大海,有人认为描绘的是山景,有人认为描绘的是夜晚……如果告诉学生《月光》的曲名,单纯从曲名上去理解乐曲内涵,那么,多数人会想象出一副美丽神秘的月光美景图。如果我们再告诉学生,《月光》的作者以及创作背景,这时就会觉得这首《月光》真的是如作者画了一幅写意油画一般,处处体现着印象主义音乐的朦胧感。同样的人,欣赏同一部音乐作品,不同背景下的感受和体味也是迥然不同的。因此,音乐课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结语

西方国家对创造性教育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他们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故顶级音乐大师层出不穷。而在中国,艺术教育多为严格模仿,创新教育的落后使得艺术教育一度停滞不前。随着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国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也把创造性教育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并渗入到音乐教育学科领域中来。音乐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巨大优势正不断凸显,还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将其进行到底。

(注:本文为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人文主义视野关注下的新课改——高中音乐鉴赏课》,项目编号:2013CXS037)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3]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9

一、数学创新教育的含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几个方面.

创新精神是人在创造活动中逐渐凝聚而成的一种胆识与气魄,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1)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特征年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使用一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用“可与珠峰试比高”来引起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兴趣.“星期天以后的22000天是星期几?”也能引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的兴趣等.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打破常规、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因此,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对问题妙引导,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在数学教学中,应通过对数学符号组合的分析、图形的证明、计算的变化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逻辑理解、抽象概括、对称欣赏、表象创造、变化联想等方面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直觉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思维的优良品质.为此,应该鼓励学生摆脱那种用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例如:化简,按照化简的通常方法,需要运用的公式,可想展开后的繁杂程度.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很接近“正切半角公式的模式”(直觉思维),由此分析,由于,且,因此,立得:原式=.

(3)注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反映学生创新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实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而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应有创新精神.

教师的创新精神指乐于从事创造活动,能随机应变,开展创造性的教学,发现并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学生离不开创造型的老师,创造型老师通过自己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型的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同时以自己的创造人格去影响学生,教师有这种创新精神,课堂上就会把课上得“活”、“新”、“实”,就会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力量源泉.

(2)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创新思维的首要特点是它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始于质疑.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于不疑之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说得更明确:“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其不立论者,只是读书不到疑处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则应当站在学生角度想他们之所想,而不应以教师的标准或主观臆断来框住学生,要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前人或书本观点的束缚,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强化问题意识,以此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例如:求以椭圆的焦点为顶点而以椭圆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首先易得出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其次还可将问题发散为:“求以椭圆的焦点为顶点而以椭圆的顶点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可解得,以此问题启发诱导学生的质疑探索精神,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活思维,传授思考方法,挖掘创新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当做到: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主动教育的目的;2)精心设计问题,做到“精”“巧”、“新”、“深”;3)提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句多变;4)尊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5)贴近生活,学会创新.例如:已知圆C:与轴正向交于a,过原点o做弦op,延长op到m,若,求m点的轨迹.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少可用五种方法求出结果.

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数学教育创新教育重要意义

强化教育与实现数学素质教育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回顾数学教育的发展进程,20世纪60年代的“新数运动”,70年代的“回到基础”,80、90年代的“大众数学”、“问题解决”,每一个进程都是对前一个进程中的教育弊端的扬弃与批判。因而,在课堂教育中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是一个极具时效性与迫切性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数学素质基础。即在全面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及创新个性。

二、营造数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的氛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数学教师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因此,我们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创新能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其次,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知识传播中,很难形成创新意识,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并重的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

最后,创造一套适应创新教育的课余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产生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的兴趣。

三、数学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培养

(一)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情境展现原则。

在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可能性过程,创设学习环境,展现知识背景,促使学生创造思维活动的发生。

(2)情境相容原则。

在情境展现过程中,应该设计能全面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境,以“情”(情绪、情感等)的激发去促进“意”(意志力、毅力)的发展和优化,创造一个培养学生情商的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奋发学习和探索创新精神。

2.鼓励质疑问难。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使学生敏于质疑,善于解疑,并能够同中见异,异中见同,平中见奇,能够从一些司空见惯、不易察觉的地方看出问题,使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二)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

数学创新思维既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又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它不仅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而且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审美与综合作用。数学创造性思维有若干特殊形式(如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简缩思维、发散思维等),有较多区别于其他思维的特征。因此,在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郾夯实基础,重视知识的积累。

知识与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脱离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便失去了基础,不去发展思维能力,难以有效地掌握知识,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数学家庞加莱曾指出:“数学发明创造就是识别、选择,是知识的重新组合。”因此,重视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2?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数学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解决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3?郾运用联想和猜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是对头脑中已接收和储备的各种信息、材料和表象,凭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行组合、改造,创造出未曾感知过或从未存在过的事物新表象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失去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数学想象可分为联想和猜想两类。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象到与其相关联的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猜想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做出来的一种似真判断。伟大数学家牛顿就曾直言:“没有大胆的联想和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联想和猜想是密切相关的,一般的,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是先联想后猜想,联想越丰富,猜想就越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就越明确。因此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和猜想,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开发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阶段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四)开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只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而且需要以创新情感为驱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在数学教学中,激励学生要树立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敢于创新的气魄,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挫折数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识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