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十篇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十篇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7:03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1

关键词:评估指标体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浅析

中图分类号:G6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69-02

一、引言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的重要依据以及量化标准。同时也起到教育部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展方向的掌握和导向作用。2015年8月20日,教育部以教技[2015]3号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5年修订)》,在此新《规则》中,更新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义和相关说明。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

1.总体定位与研究方向。实验室总体定位明确、思路清晰、特色鲜明。研究方向应结合国际研究重点热点、符合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方向,服务地方科技产业发展需要。实验室整体研究方向有序一直,从“入口”到“出口”均需有所依据。

2.承担科研任务情况。实验室应在评估时间范围内承担一定量的科研任务,以第一单位主持或参与部级、省部级和其他行业类重要科研项目,同时在项目运行中有实质贡献,并有一定量的成果进行产业化。

3.代表性研究成果水平与学术影响,对国家、行业、区域重大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实验室工作人员独立完成的有重大影响的成果,或者通过国际或者行业内以联合形式取得的方向性重大进展。代表性研究成果首先是必须是依托实验室为主题完成的,其立题意义应结合国内外行业重点热点,符合国家、地区以及各行各业发展需要,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发展,地区及行业高薪技术产业的进步提供一定量支持与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把没有相关性的研究拼凑在一起。

代表性成果的表述应明确、具体,包括:(1)在国际热点、重点领域取得较高评价的,以科研平台为主题单独取得的成果,如文章发表在相关学术领域内的高等期刊上,所出版的著作获得行业内同行评价优秀且得到认可,或者在本领域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并有一定影响。(2)通过新方法与新思想的引入,形成在理论上的独有创新,技术上的进步以,规范或者标准国家或者地区内的行业准则,取得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在成果与应用中找到紧密联合点,并且能够保证顶一定的可实施性。为国家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与贡献。(3)在现有资源供给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的改良和革新,对科学仪器的开发和研制提供有力支持。(4)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可实施性得到认可,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对国家、地区或者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或者整体规划。(5)基础性工作成果。科学基础类的标本收集、资料统计以及数据分析材料源建设,需要能够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权威的为相应的学科研究领域提供资源供给。

三、研究队伍建设

1.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实验室主任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管理实验室队伍,并保证在实验室工作时间与效率,作为学术领头人为实验室建设以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术带头人为实验室发展提供方向支持,首先应有对其研究方向发展进程的敏锐触觉,能够分析并带领学术骨干在相应学科以及研究方向的研究进程上对实验室提供支撑。

2.队伍结构与创新团队建设。实验室研究队伍应为实验室研究方向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清晰合理,具有一定水平,集合各学科优势,同时又有能力进行持续性研究。以支线研究方向形成多个创新团队联合研究。学术骨干作为实验室发展中间力量,应作为代表共工作成果的最要的责任人在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组织或者杂志期刊中担任主要职务,在国家、地区及行业的高薪产业发展中提供技术支持。

3.青年骨干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作为实验室发展发未来,实验室应该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政策帮助,能够培养和吸引一批有所建树的青年骨干。实验室青年骨干,尤其是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需要在其各自研究方向上有一定量的项目支持并且取得相应的科研成果,

4.访问学者与博士后研究人员。针对研究学者和博士后建立或完善相应的政策,保证每年有足够的访问学者能够到实验室进行研究上的合作与沟通,能够引进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到实验室开展访问学者工作,同时也需要吸引一定数量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等青年骨干研究人才到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的相关研究工作。

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1.推动所依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成果以及人才的培养需要对其依托的学科建设给予重要的支持,通过发挥实验室的特点与优势,提高学科在国内外层次,在国内外本领域内达到一定高度。同时,实验室需要为学科的交叉以及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科教融合推动教学发展。实验室应有一定量的教学奖励。实验室科研人员需要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承担科研任务的同时,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将科研成果及相应的科技前沿通过多种形式教学手段灌输给学生,并能够形成有效的机制甚至加以推广。

3.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情况。(1)在相应学科的高级人才培养中,其培养成果需要在其研究领域内得到其他专家的认可。(2)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应更多的参与到国内和国际高水平的学术讨论及交流活动中去,能够积极参与甚至主持实验室或依托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同时在较高水平的期刊上。(3)注重本科生的培养,支持学生在本科生阶段进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及实验。(4)实验室通过与其他研究部门和相关企业沟通联合,开展多院系、多学科、甚至多个行业的联合人才培养与交流。

五、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开放课题与科学传播。以实验室研究方向为指导,通过开放课题和国内外高校及企业的研究机构联合,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数量。实验室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定期面向学生及社会开放,普及科学的同时提高实验室的影响力。

2.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1)实验室要重视与本学科高端专家合作与交流,定期组织高水平研究人员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2)以加入国内外重大研究计划为目标,在积极参加或承办本学科国内外重要会议的同时,增进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交流。

3.实验室日常管理、内部制度和网站建设。(1)作为实验室整体发展方向、研究队伍组建及考评方式的制定以及监督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应为本领域内高端专家,同时支持实验室逐渐增加外籍专家在学术委员会中所占比例。(2)实验室有优秀的文化创新气氛,相应的创新奖励措施,学风纯正,学术环境民主,以研究为根本。(3)实验室团队责任清晰,研究成果统计工作翔实明确。实验室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实验安全制度、防火安全制度。各项制度的执行与制定清晰透明。(4)实验室需要建立功能性网站,内容翔实清晰,能够体现实验室研究成果及日常运行规则。

4.仪器设备使用与共享。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能够支持科研工作的开展并有特点。在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及共享制度的同时,能够具有专用仪器设备的改造、研制以及新实验方法的创新与推广能力。

5.依托高校支持。(1)依托高校需要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2)能够为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运行经费支持原则上每年应在保证至少100万元。(3)在科研、教学、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实验室重点支持。(4)确保实验室有独立的科研及仪器用房。(5)根据相关制度标准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且积极帮助实验室解决出现问题。

六、结语

在新《指标》中,研究水平与贡献所占权重不变,但整体定位不再按照“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等来划分,而是强调研究方向有所依据,研究成果有所“出口”。“研究队伍与人才培养”分割成“研究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两个部分,权重由原来30%增加到各40%(各20%),强调队伍结构的优化以及在学科交叉中所发展的作用。“开放与运行管理”由原来的30%权重降为20%,但要求却更加量化、明确化。

由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不在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预备队”,而是作为重要科研平台为学科发展与建设提供支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方向也将转变为支撑学科、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eB/oL].(2007-05-01)[2015-08-26]http:///srcsite/a16/s8232/s3338/201509/w020150908387364865282.docx.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2

朱青主持设计的云南省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在设计中通过刻苦钻研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确保了综合实验楼建成后成为西南地区首个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要求,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认证,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楼。特别是实验楼中的p3实验室设计填补了我省烈性传染病实验室的空白,在我省非典和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她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第一线,在耿马、丽江、宁洱、彝良等地的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现场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耿马灾区,她和同志们在抗震棚内伴随着余震点着汽灯苦战三个月,圆满完成了恢复重建设计任务。在宁洱灾区,她带领项目组人员,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以办公室为家,加班加点的完成了四个民族四十多套的民居标准图的设计任务,为恢复重建赢得了胜利,保证灾区人民在春节前搬进了新居。在彝良灾区,带领着设计人t吃住在灾区,用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了恢复重建设计系列任务,保证了灾区群众在寒冬来临之前住上了新房。

朱青在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和扶贫搬迁的建设中成绩斐然。主持设计了云南省彝族、傣族、佤族、拉祜族等十二个民族的民居设计图集,针对农宅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的提升在节能、节材、绿色环保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为我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她带领工作组住在村庄里,深入到每户村民家中调查,收集了第一手宝贵原始资料,在所完成的沧源县葫芦村、弥勒市可邑村的美丽乡村设计中,充分延续了村庄的历史文脉,最终达到“民居有特色、村庄现美丽、生活更幸福”的美丽家园建设目标,其中,可邑村项目获得了住建部二等奖,为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树立了典范。

在全省重点工程“七彩云南・古滇国”项目中,用Bim技术对第三方设计成果进行了协同检查,消除了二十多处重大设计隐患,避免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朱青发挥领军人物作用,组织设计人员对新技术、新设计理论和表现手法进行攻关学习,把自己30年来积累的工作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人,在她的带领帮助下,许多青年同志迅速成长为规划设计行业的骨干,为我院的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青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中传统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和特色建筑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参与了《云南百年建筑》一书的编制工作,主持了《云南艺术特色建筑物集锦》上、下集和《云南拉祜族民居》的编制工作。在部级专业学术杂志《建筑学报》等期刊共12篇。负责“云南省民居建筑特色设计导则”、“新滇中新民族风格建筑研究及实施导则”、“临沧民居”等的研究工作。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3

资源导向。协调、整合学校内资源配置,争取并引导校内多种资源要素向国防科技聚集。在软、硬件上确保国防科技的发展,推进国防科技管理运行机制创新,采取有效的激励政策与措施,建立起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开展国防科技工作的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及保障机制,营造高校国防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环境。在资金上要给予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如在学校的“211工程”、“985工程”建设投入中,要优先安排、重点保障一些国防科技重点学科的建设以及重大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实施;在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申报管理过程中,可设立专项有针对性地支持瞄准国防领域的原始性创新、交叉集成创新以及有重大军事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的前期培育。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通过其他资金渠道,对开展国防科研项目的人员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配套,完善国防科研基础设施等措施来扶持高校国防科技发展。

政策导向。优化高校国防科研环境建设,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成果评价、利益分配、成果转化等环节上探索灵活、高效的特区政策。高校应根据科技创新优势,突破现有按单一学科组建、适合于教学管理的传统科研模式,建立跨院校、跨院系、跨学科的交叉学国防科技创新平台,整合、优化配置高校学科、人才、仪器设备等多方面的资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点从人才评价与聘用、国防科研财务政策、平台投入方面建立适应国防科研发展的配套政策,为新时期高校国防科研再上新台阶做好支撑工作。

提升人才培养贡献能力高校是国防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直接影响着国防科技人才队伍的质量以及创新的潜力。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培养大批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提高向国防系统人才输出的质量。其次,加强师资建设,吸引大批高水平的教师投入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出贡献。(1)加强高校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建设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实施为契机,积极推进“十二五”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创新战略,制订高层次国防科技人才引进优惠条件和国防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优惠政策。在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实施过程中加大对国防科技人员的倾斜,培育一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开展武器装备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的国防科技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2)加强高校国防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国防科技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要求更严、更规范,其管理水平对高校国防科技发展至关重要,是确保国防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高校应加强国防科技管理业务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国防科技管理调研工作,借鉴国防科研院所及军工集团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升高校国防科技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3)高校立足本校优质人力资源,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拓展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和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及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成长和使用机制,不断壮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人才队伍。努力建设一支由国防科技战略科学家、专家、青年骨干、研究生和管理团队组建成技术线、指挥线协同攻关的研发队伍。

提升创新产出贡献能力高校现有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保密管理制度不完全适应国防科研特点,创新产出与国防科技自主创新的需求还有一段差距。因此,高校在建立与国防科技相适应的成果评价机制前提下,首先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其次要提高专利和鉴定(验收)成果均量。(1)建立健全高校国防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由于高校缺少适合和促进国防科技发展的考核体系和评估指标,不能有效激励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国防科研,创新产出情况也不够理想。国家应出台关于国防科技成果评价指导意见,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分解制订相应的实施办法,充分调动师生从事国防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国防科技创新成果产出。(2)高校针对国防科研,在考核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一些特殊的管理规定和优惠政策。对参与国防科研项目的科技人员给予适当的激励和扶持;建立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门评定国防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认定国防科研人员的职称;加快建立健全高校现有民口科技资源和成果的共享机制。

提升创新研究贡献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国防科技总经费达80亿元。但从各高校科研经费组成看,国防R&D研究投入、国防科研物质投入、人才投入的比例相对民口部分较小。如2011年,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经费比例约占全校总经费的45%,浙江大学约占11%。因此,高校在未来参与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首先要不断加强R&D能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高校国防科技创新平台、扶持高校国防科技学科专业体系、强化国际合作交流、促进R&D能力提升,设立与国防科研院所、国防工业企业以及政府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其次要加强国防科研的物质和人才投入。一方面,高校要争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和军工企业院所加大对高校国防科研经费和项目的投入,尤其是非竞争性培育经费的投入。以美国mit林肯实验室为例,美国军方每年以非竞争性方式,拨付一定经费支持该实验室开展前沿探索研究。通过长期资助,林肯实验室广大科研人员在一种“衣食无忧”的工作状态下,以极高的科研热情,为美国军方提供了大量的、能够支撑长远发展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其从事国防科技活动人员的比例,将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投入到国防科研项目中,提升国防科研项目的产出质量。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4

一、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本市范围内的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印染、电镀行业的企业自2011年开始实施考核,其他重污染行业的企业视情由环保部门提出,经市政府批准后实施考核。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方法

(一)考核内容为企业吨废水经济社会贡献情况、污染控制情况、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企业环境管理情况等三个方面。

1.吨废水经济社会贡献情况。包括吨废水税收和财政贡献率、吨废水社会贡献率两项指标。

(1)吨废水税收、财政贡献率主要包括:企业缴纳的各类税(费)。享受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减免税收数额计入排污单位的征缴数。由市国税局和财政地税局核定。

(2)吨废水社会贡献率主要包括:企业在依法纳税以外缴纳(捐赠)的费用,包括社保基金、慈善基金以及市政府确定的其它捐赠活动等。由市人社局、民政局、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等相关单位核定。

2.污染控制情况。包括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总量控制情况两项指标,由市环保局核定。

(1)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按废水在线监测数据、监督性监测数据、日常环境执法监测数据和“飞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以综合达标率计。

(2)总量控制情况:考核企业全年废水量、化学需氧量是否超过许可排放量。

3.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企业环境管理情况。主要考核企业是否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是否按规定缴纳排污费,是否配备环保专业人员以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等情况。由市环保局核定。

(二)评分评分实行百分制,其中:吨废水经济社会贡献情况50分、污染控制情况30分、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企业环境管理情况20分。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污染物减排以及污染整治工作的需要,可适当增删和调整附件中的考核指标、分值以及具体评分细则,并适用于下一个考核期。

三、考核评分组织程序

(一)成立市重污染行业强制性改造提升考核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环保、财政、国税、经信、民政、人社、监察、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重污染行业考核评分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

(二)重污染行业考核评分每年考评一次,考评时间为次年2月。

1.涉及考评数据核定的有关部门、单位,应当在次年1月底前,将企业年度相关统计数据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进行数据的汇总、校核、录入。

2.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个工作日内将汇总的数据反馈给相关企业复核,相关企业在接到复核通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上报,逾期未上报的,视为认可。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的,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数据核定单位重新进行核定。

3.领导小组办公室依照考评细则进行综合评分,形成初评结果报领导小组审定。

四、考核评分结果管理

(一)按照考核评分结果,对考核行业排名最后两位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改造。在考评年度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直接列入强制性改造名单:

1.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事件的;

2.因环境污染事故引发重大的;

3.未按要求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

4.生产或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设备的;

各行业中,连续两个年度列入强制性改造名单的企业,实行强制性关停淘汰。

(二)列入强制性改造的企业,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改造提升计划,经审定批准后实施。逾期不报或虽经审定但未实施的,一律停产整顿。

(三)企业在完成强制性改造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所在镇乡(街道),并邀请有关专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的,企业恢复常态管理。

(四)强制性改造期间,企业新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一律停批,环保现场监管频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同时,企业不得享受市级各类扶持奖励政策。逾期未完成改造任务或验收不合格的企业,实行强制关停。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5

第二条招商引资奖励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在本级对外开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对外开放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市对外开放办公室负责市直以上单位招商引资奖励的确认工作。

第三条凡在引进项目投资,兴办合资、合作、独资企业或引进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本市企业等方面做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在本职责以外实施招商引资做出贡献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下统称引资人),经确认后,均按本办法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设立招商引资贡献奖,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由市人民政府从对外开放奖励基金中,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一)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政府部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二)义务为企业或有关各方牵线搭桥并成功引进投资、数额较大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第五条奖励按下列标准执行:

(一)引进无偿资金(不含赈灾捐赠)的,根据引进资金的数额和投向,按实际到位额3%至5%的标准,由接受方给予引资人一次性奖励。

对用于非盈利、社会公益性事业的资金,接受方确实无力支付奖励的,可向同级政府对外开放办公室申请,经确认后由同级财政部门从对外开放奖励基金中支付。

(二)以现金、现汇方式引进投资,投资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的,按投资实际到位额1%的标准,给予引资人一次性奖励,最高限额100万元。所支付的资金,视同“承诺费、借款手续费”列入工程建设成本。

(三)以现金、现汇方式引进投资,兴办合资、合作、外商独资企业或以收购、兼并、重组方式恢复停产、破产企业生产的,可自企业正式投产或恢复生产满一年后经审计核查,按每年给地方财政新增加实际入库税金(含国税留成部分)的5%标准,由同级人民政府给予引资人一次性奖励,最高限额50万元。

(四)以设备投入项目的,经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评估鉴定后,按设备现值0.5%的标准,由设备接受方在该设备投产验收后给予一次性奖励(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淘汰的设备除外),最高限额40万元。接受方也可以本企业股权转让方式给予引资人奖励。

(五)引进流通、旅游、服务业,在市内购置商业用房产、投资固定设施、租赁大型经营仓储场地的(租期一年以上,租赁费用100万元以上),按实际投资额1%的标准,由受益企业给予引资人一次性奖励,最高限额为40万元。

引进独资流通企业,奖金由同级人民政府从对外开放奖励基金中支付。

(六)以补偿贸易方式引进投资的(投资实际占用时间一年以上),按实际投资额0.5%的标准,由接受方给予引资人一次性奖励,最高限额为30万元。

第六条招商引资奖励资金按下列程序支付:

(一)引资人、中介人应当在招商引资事项完成后十三个月内,申报奖励确认,超过时限,视为自动放弃获奖权利;

(二)由引资人、中介人向所在地对外开放办公室提出书面受奖申请,填写《招商引资奖励申报审批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1、投资者身份证明,企业(单位)投资的,提交投资企业(单位)营业执照副本或投资单位证明;个人投资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

2、已签定的引进资金协议、合同,承诺奖励的书面协议、合同;

3、奖励出资单位法定代表人出具的证明;

4、引进资金或以资金投资项目的,提交银行进帐单或具有相应资质机构出具的投资情况证明材料;

5、以设备投入的,提交有资质机构出具的设备价值评估报告和设备投产验收报告;属国家规定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和“强制认证”的产业、产品,出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证明;属于进口的,还应提交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证明;

6、以新增利税额为奖励来源的,应提交审计、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明。

(三)对外开放办公室在收到上述申报材料后,在30个工作日内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对申报人受奖资格、受奖金额及奖金支付方式的确认工作。

(四)经确认后,对外开放办向奖励出资单位送达《招商引资奖励确认书》,由奖励出资单位按确认事项,向引资人或中介人兑现奖金。经确认支付的奖金,企业可视同咨询费列入成本费用。

招商引资贡献奖励资金数额确认后,由对外开放办公室推荐,提请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批准后颁发。

第七条违反本办法,采用虚构事实等欺骗手段领取奖励的,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实后,追回全部奖金,并依法追究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八条各旗县区确认招商引资奖励,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6

根据了解,“天宫一号”只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但并不时真正意义上的空间站,它只是一个雏形——一个重8t多的空间实验室的雏形。恩平婚介网[*]“天宫一号”设计寿命期为两年,在这两年内,我国将会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完成空间使命的交会对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为建造空间实验室积累经验,为建造中国的空间站打牢基础。“天宫一号”升空入轨后,发射中心将在11月1日发射神八。

“天宫一号”为中国构建太空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太空站的历程。从国际太空站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天宫一号”只是中国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但是这绝对是意义巨大的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是深谋远虑的,每一步都经过无数次计算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课件下载[*]应用问题。可以说,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

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这八大系统是中国经过长达10多年的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辛酸。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恩平婚介网[*]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以“优化环境、促进发展”为目标,全面促使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作风上有新改进、工作效能上有新提升、服务发展上有新成效,进一步推进管理创新,促进作风转变,规范机关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力量。

二、工作内容

(一)提升重点项目建设效能。重点围绕市级农资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中心3个全市农业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加强推进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建设项目按时、保质、顺利实施。(分管领导:陈志强、潘翠芬、刘怀民,责任科室:农村流通科、农产品体系建设科、财务审计科)

(二)提升政务公开效能。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逐步扩大行政决策公开领域和范围。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扩大群众对机关工作的知情权。通过公示栏和合作经济网站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并在工作质量、态度、时效等方面做出承诺,不断增加工作透明度。(分管领导:商桂林、杨树旺,责任科室:办公室、人事教育科)

(三)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进服务标准化建设,明确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工作标准,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水平。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aB角等制度,进一步完善规范机关目标管理考核等各项制度,推进机关服务品牌建设,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分管领导:各分管主任,责任科室:各科室)

三、工作载体

(一)开展“履职尽责抓落实,马上就办促效能”大讨论活动。大力倡树“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理念,大力弘扬守职有责、积极作为的优良作风,努力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开展“自查自纠抓整改,公开承诺促落实”活动。广泛征求建议,切实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切实抓好整改。开展中层干部公开承诺,制定岗位标识服务牌,公开做出承诺。

(三)开展“立足岗位比贡献,争创一流促业绩”活动。紧紧围绕“权力最大限度精简、时限最大程度压缩、服务最大程度延伸”目标,开展以“零距离、零障碍、零投诉”为主要内容的“三零”服务,提高服务效能,打造服务品牌,创一流,争排头,比贡献,促业绩。

(四)开展“排忧解难访百姓,办好实事促发展”活动。突出服务代办、政策争取等工作重点,丰富和完善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提高工作实效。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办公室、人事教育科、财务审计科、农村流通科、农产品体系建设科、基层组织科负责人为成员的“效能提升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社办公室,具体负责效能提升工程的组织、协调、督导工作。

(二)严格奖惩。将“效能提升工程”工作列入年度百分制目标管理考核,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对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效能低下、造成重大损失或主良影响的,一律取消评先树优资格,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8

abstract:Undertheneweducationdevelopmentsituation,rational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ofexperimentalteamistheguaranteeofcarryingthequalityeducationtrainingandtrainingthenewtalentsinvariousuniversities.Butsofar,therearemanyshortcomingsandtheinsufficiencyindevelopmentandtheconstructionofexperimentalteam.thispaperstudiesandanalyzestherestrictionofthedevelopmentoflaboratoryteam,putsforwardsomereasonableproposal,andhopestofurtherimprovetheconstructionofefficientexperimentalteamforreference.

关键字:实验队伍;重要性;队伍建设

Keywords:experimentalteam;significance;team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66-01

0引言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截止到2009年,国家财政投入教育达到1980.6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3.9%,越来越强调大学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对实验室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职能已不再是简单的理论课教师背后的辅助和补充,而是向集教学、管理、科研、创新等多功能与一体的方向转变。

1新形势下实验室队伍的作用

1.1高校实验队伍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连接的桥梁和纽带随着高等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实验室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个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扩展,而且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的推动力。

1.2实验队伍是高校科研与创新的保障一位著名物理学家说过:“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是工程技术的基础。”可见在高校科研和创新的过程中,实验室与实验技术工作的重要作用。是的,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实验室,而一流的实验室必须有一流的实验队伍。

2我国实验室队伍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2.1传统观念作祟,队伍不稳定一直以来教授的贡献、文章、课题、项目、经费等是评价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而实验室在综合大学的指标当中所占的比重即少又低,所以学校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长此以往形成了“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基地,实验实人员往往担任双重职责,既要充当实验教师,又要担任实验室技工和勤杂工,但有时其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同,使得一些实验人员有自卑感和挫败感,不安心于本职工作,从而影响其潜力的挖掘和能力的发挥。

2.2对实验队伍建设的忽视,导致其发展滞后长期以来,实验队伍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处在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实验队伍的建设缺乏有效的措施,学校往往对教师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的建设较为重视,而对实验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导致其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建设规划和建设内容,对实验技术队伍发展所面临的危机认识淡薄,影响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以及科学研究的发展。

2.3实验队伍参差不齐,缺乏个人发展的空间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实验队伍中高学历人员少,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或者即使引进了部分高学历人员,但由于实验教师地位低,发展和晋职有困难,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充分调动,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另外由于缺乏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导致实验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及时更新,长期停滞在验证性实验水平,缺少综合性、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的探索,使实验教学质量难以不断提高和与时俱进。

3在新形势下促进实验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更新观念,认识其工作的重要性要提高实验队伍的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首先要从思想上自上而下转变观念,学校领导要重视实验室工作,要把实践教学建设和理论教学建设放在同等的地位对待,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另一方面,从教学方面来讲,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平台,必须把这种思想渗透到实际工作中,使学校所有人员都认识到实验室在高校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实验人员与教师之间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给实验室人员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3.2成立中心实验室,使其有归属感和责任感高校实验室是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系统,包括从事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等,这样一个群体不能有效的组织起来,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建议可以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和统筹,例如东北林业大学成立了中心实验室,它和各个学科是平等的关系。中心下又设置了若干个小的教学实验室,平时工作以小实验室为单位,分工到每个人员。涉及到宏观调控的问题,集中到中心实验室,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3.3取消与理论课教师的界限,吸引高层次的人才以往实验队伍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晋职困难,与理论课教师在待遇、工资、发展空间等方面差距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有的学校在校内把几个界限打破,实验系列人员可以升研究员,如果能搞教学也可以升教授,给实验人员提供了平等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可以鼓励理论课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

3.4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达到人尽其才激励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针对各高校的实验队伍,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要有物质条件的改善,也要有更深一层的满足,例如荣誉感、工作成就、个人发展等。对于一些在实验教学,科研开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破格使用;而对于一些学历不高,业务水平偏低的实验人员要提供培训的机会,或者分流到适合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总之,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式下,实验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是打造一流大学的保障。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以及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实验室人员也将逐渐从幕后走出,与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共同支起高校快速发展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徐晓忠,徐小军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7:50-51.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9

明确目标优化资源

现任所长戴小枫2010年到职后,潜心调研确立“以研为根、以人为本、执政为研”的办所理念,明确“科学前沿、国家战略、社会责任”的发展定位,制定“建领军科研机构、创知名学术品牌”的发展目标,确定“一手抓科研、一手抓服务,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思路,带领全所员工努力实现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现代农业科研院所的目标。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研发管理平台。为了给科研人员创造优越的科研条件,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根据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发展前沿,研究制定了科研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研究所的支撑学科、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按加工、保鲜、安全、营养等主体学科建设,成立6个专业研究室和1个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

在此基础上,加工所不断探索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管理模式,强化科研平台的优化升级和创新能力建设。通过申报、答辩、现场考察等努力,获农业部批准建设国家农产品加工综合性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风险评估实验室和国家农产品加工中试试验室(一期)等引领行业科技发展的部级龙头实验室。为进一步升级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开展多边合作、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科研人员发挥才能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同时,研究所出台一系列激励技术转化、推动产业化应用的政策,开展“下基层、送技术、进企业”的科企对接活动,探索产学研无缝对接新模式,形成科研成果能够很快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使该所在科技创新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双轮驱动下,“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经过一系列探索和拼搏,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在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多项重大科技创新。以薯类研究团队研发的新型甘薯蛋白回收生产技术为例,该团队经过潜心研究,突破和建立我国甘薯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和配套工艺。淀粉加工是目前我国甘薯加工的主要产品,但制造淀粉后的废液往往被随意排放,产生的废渣一般被作为饲料廉价出售或随意丢弃。废液和废渣中却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功能性多糖物质等高附加值的有机物,这些物质容易腐败酸化造成严重的财富浪费和环境污染。其中,被浪费的甘薯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良好的减肥、降脂作用,而且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内转移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运用新型甘薯蛋白回收生产技术,回收蛋白纯度可超过85%。该技术与甘薯淀粉加工企业的淀粉生产工艺相配套,对扭转甘薯淀粉加工企业产品结构单一、效益低下、污染环境的被动局面,引导甘薯加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不拘一格广纳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研人才是科研院所的核心资源。为了引进优秀的科研人才,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制定了“十二五”人才建设规划和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引进学者、杰青学者、青年学者、百人计划学者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带头人,以及急需专业、空白专业、新兴专业和适岗适用人才。

该研究所广泛网罗人才,不仅将眼光瞄准国内一流高等院校,也放眼国外顶尖科研机构。近两年先后引进海内外人才、硕博士毕业生80多人,推荐申报学者、青年学者5人,引进百人计划学者3人,高端外国专家4人,一举扭转了研究所行政与科研倒挂、青年与中老年倒挂、博士生与本科生倒挂的局面,奠定了研究所科研创新的人才基础,大幅度提升了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2年初,为组建传统食品与装备研究室,研究所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经过认真遴选与多番考察,最终经人社部批准,成功从日本引进张泓博士,成为近年来农业部系统引进的首位回国定居专家。为配合张泓博士工作,研究所还同时从国外和国内知名高校引进2名科研骨干和2名科研助手,并招收硕博士研究生2名,在几个月内迅速打造了传统食品与装备创新团队,填补了国内学科空白。时至今日,张泓博士已带领该团队承担科研项目近十项,其研制的“一体化仿生擀面机”使该所在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获“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称号,“双峰变温法热水喷淋杀菌装备”则在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大放异彩,创造了当年引进、当年获得项目资助、当年出成果的奇迹。

绩效考核激发活力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破除旧制,建立一套“以需定岗、以岗定员、双向选择、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岗位管理和合同聘用机制,有效激发调动了广大科技人才和员工的积极性。

应届毕业生、留学生、海归人员初次聘用时签署一年试用期,试用结束后不合格者即解除劳资关系。在职的解聘人员经过人性化的内部待岗、社会待岗后,永久解除劳资关系。真正实现能者上、劣者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保持了科技人才队伍活力与团队可持续发展。

建立系统科学的分类评估体系,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能力和业绩贡献为导向,实行动态分类考核。实践证明,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是现代科研院所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将员工队伍按照科研、科辅、转化及管理等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按照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建立相应的考评指标体系;以能力、业绩和贡献为主线,将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和团队,建立专门的考评指标体系,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通过建立综合考评制度,为合理地定岗定酬、奖优惩劣提供依据并奠定基础。

对实验室建设的贡献篇10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逐渐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现代医院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医院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就要尽快转变观念,增强经营意识,通过加强成本管理,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绩效,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全成本控制的意义阐释

医院全成本控制体系包含了全部环节成本控制、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以及全体人员成本控制。全部环节的成本控制是指在医院经营活动全过程中产生的药品成本、设备成本、管理成本等各个方面的成本控制,不仅要对医院流动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也要对医院固定资产成本进行全面管理与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指在医院经营运作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成本控制,如药品采购、管理储备、医生开药、临床使用等,同时也包含了新药品的研发与实验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全员成本控制是指医院内部各部门科室的人员管理,通过人员管理水平来加强医院全成本控制管理水平。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意识,其次是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指标,如药品使用规范、设备使用标准、处方药开具标准等。并且要在医院内部建立起全面责任制,要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医院工作人员身上,确保每一项成本控制措施都能够具有足够强的执行力度,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医院建立全成本控制体系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一个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能够更好的开展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医院全成本体系管理组织机构首先要实现统一的领导,一切管理工作的开展都遵循统一的管理原则,避免多头管理的现象发生。其次是要实行分级管理,划分各管理部门的权责归属,严格实行核算人员进行记录与核算、财务人员进行信息汇总分析提交财务报表、出纳与审计部门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职权分离关系等,从而形成横向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中心、纵向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成本控制管理组织。

(二)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系统加强全成本核算水平是有效提升全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数字化、高科技化发展时代以来,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系统建设也就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同时顺应了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要完成对数据信息的采集整理、及时传递、有效储存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通过网络化的信息搜集与处理手段提升成本管理的质量与效率。目前数据采集在许多具备一定条件的医院当中已经可以实现,但仅仅完成数据的有效采集与管理还不能称其为成本核算信息系统,还必须在采集保管数据的同时提升有效数据的挖掘能力,从而让成本核算系统能够更为准确、细致的核算出成本发生情况及分摊情况。因此,为了加强成本核算信息系统建立水平,应该在医院内部各个科室都建立起成本核算分支单元,让各单元将自己的各项数据(人员情况、薪资情况、绩效情况等)通过网络上传到数据总库,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与灵活运用。

(三)准确区分成本类型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包含多个方面的类型,如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种。可控成本是医院在运营活动当中由科室、部门、个人等的行为而产生的直观可知的成本,如薪资、设备损耗、办公用品消耗等。不可控成本就是不可知的、人力无法控制的成本,如照顾病人所产生的成本,由于病人数量及病情都不可提前预知,所以无法对这一部分的成本进行人为控制。对于医院这个整体来说,在理论上是不存在不可控成本的,所有成本都可以进行控制和管理。不可控成本是相对于不同科室的不同情况而言。所以我们在区分成本类型是首先要把核算单元明确划分出来,如临床科室、医疗技术科室、辅助诊断科室、科研教学科室等等,不同科室所形成的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有很大差别,例如在临床科室这一核算单元里,人员费用以及水电费就变成了不可控成本。

(四)建立成本控制指标体系在准确划分医院各项成本性质基础上,根据不同成本的性质来设定不同的成本控制科学指标,再通过指标来分析各科室的成本控制情况,最终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1.设定成本控制指标可控成本率,其含义是可控成本占科室总收入的比例。可控成本率的公式为:可控成本/总收入×100%。可控成本率,其含义是反映科室可控成本的总体情况。对于类别相同的科室而言,可控成本率纵向可比。准可控成本增长率的公式为:(本期准可控成本-上期准可控成本)/上期准可控成本×100%,准可控成本增长率为负表明科室的准可控成本减少,有利于科室准确有效地节约成本。可控边际贡献增长率,其含义是反映在其可控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可控边际贡献增长率的公式为:(本期可控边际贡献-上期可控边际贡献)/上期可控边际贡献×100%,其中:可控边际贡献=总收入-可控变动成本。门诊收入成本率,其含义是反映医院每门诊收入耗费的成本水平。公式为:每门诊人次支出/每门诊人次收入×100%,每门诊人次支出=门诊支出/门诊人次,每门诊人次收入=门诊收入/门诊人次。住院收入成本率,其含义反映医院每出院病人收入耗费的成本水平。公式为:每出院人次支出/每出院人次收入×100%,每出院人次支出=住院支出/出院人次,每出院人次收入=住院收入/出院人次。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其含义是医院的药品及卫生材料消耗程度,以及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的管理水平。公式为:药品、卫生材料消耗/(医疗收入+其他收入)×100。

2.确定成本控制依据参数在对各科室进行成本指标的分析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指标在不同科室的成本控制情况分别设定。对于具体科室而言,可控成本率以及成本收益指标更为重要,而可控成本增长率以及可控边际贡献增长率就仅仅具有参考价值。

3.建立预算管理体制积极健康的预算能够落实医院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全面落实、能够促使医院各部门共同合作产生战略协同效应、能够不断提升医院发展优势,实现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要实现全成本控制就需要建立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预算分析以及预算考核在内的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全面预算要求在内容、过程、主体三个方面都尽可能的全面。内容全面是要将医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产生的所有收支及资金流动都纳入预算管理体系并且将责任划分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面。过程全面是指在预算涉及到的诸如编制、审批、执行、调整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管理、有效监督。主体全面是指不局限于医院财务管理部门而是要让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及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去,要形成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各司其职的预算管理合力。

(五)加强成本控制流程建设成本控制需要医院全体人员共同参与,首先需要制定合理化的成本控制目标、建立起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然后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成本全面核算,核算后,按核算结果编制成本分析报告,根据既定指标考核科室成本,找出差异,审核部门根据各科室的成本目标进行综合分析给出信息反馈,并将结果作为对各科室考核、奖惩的依据。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环节与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在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增加医院收益。

(六)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制度奖惩激励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并让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活动当中更加自觉和主动的避免浪费行为发生,改变过去因为不完全核算而引发的部门工作人员及科室医生等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奖惩激励制度的建立与推行能够提升医院竞争氛围,能够形成良性竞争发展态势。在激励机制内容上,可考虑从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等多个方面进行员工激励。如在预算管理执行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的部门或人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奖金、假期等);或者将年度成本控制划分为若干个小的周期,阶段性的目标管理促使员工快速达成以增加其成就感和工作信心;而且在成本控制激励制度当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尊重激励,一方面要对积极落实成本控制管理细则的部门和员工给予高度的精神赞扬,另一方面不可对工作存在缺陷的部门和员工大肆批评,要在尊重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批评与纠正,保护其工作热情;最后是给予工作表现突出的部门或员工以参与到医院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当中,使其达成成本控制的先进经验能够在医院内部全面普及,从而提升医院总体的成本控制执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