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十篇环境设计培养方案十篇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8:47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51-01

“教高[2004]1号《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根据这一指导方针来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就业为宗旨,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有用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但是,我国传统教育制度偏向保守、稳定和刻板,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在有限的五年时间中,广大高职院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案并不完善。

一、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状

首先,在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严重缺乏“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高职院校自身是国家教育部门管理范畴,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需要通过遵从国家的教育政策办学办事,在国家应试教育制度的基础之上,开展教学,才能够获得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我国社会文化对于应试的重视程度高,普遍认为有了好的考试成绩,就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已有的应试教育制度基础之上,以及这种文化背景之下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案,就会严重偏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转而以教师或者以考试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转而形成以考试为教学目的,为了考试而教学,为了应试而学习。

其次,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做好专业实践教学。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已经脱离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初级阶段,开始进入了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阶段,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艺术培养、设计灵感摄取和设计技巧的培养,但是,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之下,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增加设计实践教学的比例,而是偏离了市场需求,培养了大批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缺乏动手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最后,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所需要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供应;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区别于语文等传统理论型课程,其教学中需要配备相应的设计器材、道具和教学多媒体,这些教学资源都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及时配备,但是,我国高职院校众多,大部分院校为了能有良好的形象,将资金用于学校形象建设,而对于教学资源的补充力度却十分欠缺,导致了设备等教学资源的缺乏;此外,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所需要的教师资源整体素质偏低,引发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从上到下的低执行力。

二、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策略

对于五年制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要对其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就要针对已经分析明晰的方案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探讨。

首先,针对“以人为本”里面缺失的问题,需要国家教育部能够加快教育制度的改革,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种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专业,适当降低应试教育的要求,给学校相关专业拟定教学方案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学校就要能够在具备了自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加以尊重,并要根据自身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和环境艺术设计知识来进行合理的制定,让学生在校的五年能够在和谐尊重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环境设计的理念和风格。

其次,高职院校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案制定过程中,把市场需求和变化作为导向,及时关注环境艺术设计这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向,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转变对在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让学生能够在学校获得良好专业培训的同时,也能够让五年学习的光阴不至于白费,到社会中一无是处,特别是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比例安排,应该要根据就业市场当中,整体环境设计行业所缺乏的是理论知识型人才还是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如果在前两年对理论知识型的需求量大,那么,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要加大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教学力度,这几年就要专注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

最后,针对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资源缺乏的问题,国家要发挥自己的职能,起到支持性地干扰作用,对于资金不足的院校就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对于教师资源不足的院校则积极给予政策引导和舆论诱导,让有能力的教师到相关院校进行支教工作,当然,高职院校自身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局部领导作用,对该专业的各类教学资源积极给予补充,如果存在资金上的欠缺,则可以通过对外引资的方式,以人才输入为基础,让部分私人资金参与到建设中来,而对于教师资源的不足,也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增强其生存竞争压力,迫使大家不断自我提升。

三、结论

五年制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和执行,是其积极响应政策,顺应时代的明智之选,尽管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其方案本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暴露出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本身一定要抓好自身建设,不断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资源需求,让方案的执行力和效用性直线上升,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有用的人才,从而提升社会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和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社会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2006(12)

[2]陈芬.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4)

[3]张爱萍,郑晓芳,闵伸.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6)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专业发展;培养目标;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82-02

引言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分布实施的高校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石河子大学于2001年招收第一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以培养环境科学及规划设计类人才为目的。借助于近几年社会对环境类及规划设计类人才的有一定的需求量,几年来生源相对充足,专业发展也一度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是面对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大的事实,该专业的发展前景也开始令人担忧,或者说已呈现出衰败的迹象,而且也会时不时听到该专业的毕业生丧气地叹道:几年学下来,感觉比较空洞,我能找到什么工作呢?社会需要我这专业干什么呢?面对这种感叹和疑虑,引起笔者长久的思考。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笔者认为,解决该专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是个涵盖面较广的专业,据统计,全国有160多个高校设有该专业[1],而各高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大相径庭,有的侧重于资源环境,有的侧重于城乡规划、有的以培养房地产管理人才为目标、有的以培养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等等。由于大部分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地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偏重于地理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的高校偏多,同时各高校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专业发展基础设定培养目标,使该专业呈现出在同一专业名称下培养着不同方面的人才的现状。对此,要想使该专业有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准确“定位”,也就是应明确培养目标,认真科学地构建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并根据需求做灵活的调整,以便能使学生感觉所学不空、切实有用,消除学生疑虑,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专业的发展强劲有力,前景光明。

二、明确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这个“人才”应该理解为社会需要的可用之人。因此,石河子大学的培养目标就相当明确:培养社会所需之人。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有效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及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特别是在新疆这样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任务相对繁重。针对社会需求,石河子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和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以下几个要素: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其中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2]。我们的培养方案经过几次大的修改,目前使用的方案相对完善,具体表现:(1)方案中着重加强了本科前两年阶段的基础教育,并适当增加了专业基础课学习;如增加了“计量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课程,将“环境规划与管理”、“遥感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导论”等课程调整到大学第二年开课,使学生及早接触专业知识,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为了培养进一步深造与承担社会工作等多方面的人才做准备,加强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选修课程;如增开了“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地图设计”、“全球变化”、“景观规划设计”等课程,这些课程突出专业知识教育,同时拓宽知识面。(3)实行“两段”式培养,即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就是在三年学校学习后,让学生到环境管理、环境保护单位、环境评价企业以及规划设计部门等实践半年,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经历,以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

本培养方案的特点是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加强专业素质教育,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以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专业知识全面、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管理和设计人才。

三、课程体系建设

要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是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环境科学涉及自然、技术、社会和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和学科,是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科学[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形成了“综合性强、研究领域广、相关学科多”等专业特点。这即为专业课程设置提高了难度,同时也提供了广度。

高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跨学科课程;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大、中、小型课程;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等几个比例关系中[4]。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目前在我们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体现了基础与专业的结合:我们开设专业所需的各类基础课,如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无机化学、自然地理学等。第二,体现了理论与应用的结合:一些课程除理论部分外,还开设实验或实习课,如环境监测学,该课程中一半的课时是实验课;再如遥感导论,该课程设有集中上机实习时间;还有野外实习,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官认识等等。第三,体现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发展的结合: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部分课程,如面对社会对环境规划设计类人才的新需求,在原有“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城市规划原理”、“景观规划设计”等课程,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目前该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基本实现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适当,理论性课程与操作性课程比例适当,必修课与选修课程比例适当等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

结语

人才培养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求直接表现在对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市场上,因此,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会通过深入研究人才市场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做灵活的调整。站在教育工作者角度,如何才能抓住每一个市场需求机会,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推动专业的蓬勃发展,是每位教育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小风,黄贤金,等.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3):50-53.

[2]曾冬梅,席鸿建,黄国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98-101.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创新意识;工学结合;基地建设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行高职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的地位。这也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什么要培养高职教育呢?高职教育培养的都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实践性和应用型是它们的主要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艺术设计受到了各界的密切关注,市场正缺乏这种专业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呈逐步向上的趋势。本文以此为背景,对环境艺术人才创新意识培养途径进行探讨。

一、培养和确立目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室内建筑装饰以及景观设计,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着重培养能够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施工等岗位的人才和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校企合作培养开发

德国的职业教育学者和其团队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这个理论提出后迅速被德国的学术界所认同,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工作任务、内在联系以及工作过程中的知识为教育内容,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行动导向教育,这一种思想在设计上构建了实践理论一体化的教育模式。1.目前,在国内的一些高职教育改革中,已普遍认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把工作岗位分析和工作过程相结合。学校的教育和改革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就是培养,是学生职业教育能力的依托和基础。岗位分析是指对某项工作进行说明,从而进行信息的收集、分析以及综合管理,这也是一种工作方法。这既可以运用到教育培养体系,也可以运用于企业的管理。为培养改革开创了新的思路,同时有助于实现整体优化的教育计划。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组织安排教育,有助于实施教育过程,把职业能力作为主线,着力点为岗位技能要求,把工作任务作为导向,选择配置教育模块,合理地组合和排序,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化人才。2.通过校企合作建构科学体系。教育模式和培养体系的转型是人才培养模式中最为关键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培养应与创新为主,培养方案、核心培养及培养结构的设定应邀请建筑行业与园林景观的专家召开论证会进行探讨和修订。同时,对培养设置尽量要简洁但又富有精华,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培养的重点和专业特色,着重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积极构建工学结合、模块教育的培养体系,专业培养体系由素质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要素结合成五大培养群,即专业延展培养群、工程技术与管理培养群、专业基础培养群、设计制图培养群以及设计与表现培养群。把项目任务书的应对能力、设计的表现技法、规范的应用能力、经济运作能力以及专业创新与可行性能力作为依据培养核心能力的定位。3.教育过程实施的项目化。在校企合作形式的模式上要改进教育方法,优化培养结构,更新教育内容,把导向作为市场需求,项目教育法作为原理为指导,把学习过程与项目过程结合为一体,开启“教育做合一”的教育模式。由企业专门的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教育去锻炼实训,指导项目过程的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新培养,进一步加强培养改革,从培养教育大纲、培养实训大纲、人才培养模式、人次培养计划、项目教育方法、培养教材等多方面开展校企合作。企业要监督学校参与制订培养计划和教材的编写,并请专业的技术人才进入课堂进行授课,指导学生在实践去锻炼自己,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4.工作室的教育模式要以实行具体的工作任务为导向。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就要把教育模式转变为“工作室制”。除了要学习课堂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训,从设计风格、平面规划、效果图制作、施工图制作与软件相配饰,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进行方案细化,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融合到工作任务中,改变教育身份,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团队应由企业教师、校外教师及本专业教师三大部分组成。在教育过程中采用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教师结合的创新模式,对一些实践性的培养进行授课。企业教师去培养学生的实训部分,理论知识则由校内专业教师去指导。充分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指导学生,实现师资的高配置。

四、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院校对实训基地越来越重视,实训基地在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训基地建设是否完备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培养。对于培养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探索已取得了辉煌成绩。例如,德国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还要同时完成教育实践环节。我国的实践教育环节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我们要邀请专家带着项目走进课堂进行实践教育。现在榆林学院正积极建设校内实训室,现已建成制图实训室、设计实训室、模型设计实训室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室共4个。目前,已与厦门知名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方便学生走进现场走进企业,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项目实训中心吸引企业专家和项目走进课堂,建立起集培训、开发、教育的生产性质的实训基地。同时,完善实训室的设备,与企业共同创建高质量的实训中心,为培养的项目教育实施提供场地支持与技术支持,为社会培养环境艺术的人才。

五、总结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科学与艺术息息相关的学科,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应认真分析,首先要加强学科的培养,完善培养设计,建立专业化体系,建设一条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其次注重实训基地的开发。人才培养还应着重从市场出发,同时,解决校企合作的形式化问题,改善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培养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培养体系改革等方面与企业合作,构建标准体系,才能促进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境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章莉莉.城市导向设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安琦.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习培养设置的三位一体建构研究[J].艺术百家,2013,(7).

[3]俞卓.环艺专业教育中“项目设计”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科教文汇,2012,(30).

[4]莫家莉,史仕新,许杨.智慧档案馆顶层设计概念、原则和内容探析[J].山西档案,2016,(2).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生态美学环境艺术教学模式

一、生态美学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其从生态的角度去看待美,将生态学和美学进行结合。环境艺术设计是根据建筑空间与空间环境的使用性质、所处背景及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美学艺术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要求及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外空间环境。[1]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生态学和美学的理论指导。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该成为解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的协调者,运用设计手段,在解决人对美的精神需求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修复。

二、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理念指导行为,设计理念决定了设计者对作品的造型、材料、色彩等的选择。因而,生态环境观与审美观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备的创作理念。当前,许多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设计动手能力,这无可厚非,但不可忽视对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理念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在学生对本专业入门之时开始,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本专业的理论课、设计创作课、实践课之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设计技能,更要有对生态环境、人和社会的责任心,因此,在环境艺术课程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设计理念十分重要。

三、“动态教学”过程的生态美学理念导入

“动态教学”过程是指从学生第一学年的设计基础课程开始,就在教学中融入生态美学理念,直至最后一学年的课程。其中,每学年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将生态美学理念灌输给学生,这一过程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要求的改变而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构思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际案例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结合,培养生态保护与修复设计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课大多集中在第一学年阶段,主要开设三大构成、素描色彩、户外写生、设计概论、设计史论等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第二、三学年的专业设计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因而在一年级的基础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空间布局、结构造型、色彩与材料的运用达到生态和美的融合,可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有关生态环境的讲座,让学生从理论上对生态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有所了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多向学生传授生态观、审美观的设计理念,比如在三大构成的教学中,学生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上,多以环保生态的设计主题进行课堂训练或座谈交流。同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讲授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流程,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多选择体现生态性也体现审美性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教师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应扩展学生学习生态学、美学、环境学以及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等交叉学科的知识,与设计类基础知识互相融合讲解,使学生对未来职业方向有所感悟。在户外写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欣赏与分析场地的美与生态关系,组织学生评论、发表设计观点,有助于学生将个人设计与生态保护和修复相结合。

(二)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创作的培养: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实训

应让学生在第一学年就养成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在第二、三学年专业设计课教学中,应该将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训相结合,在设计创作课堂中,指导学生在空间划分、功能分区等设计时,在美的原则上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的理念去合理地进行空间布局与划分;在模型制作实训中,作品所用材料应要求学生选择自然材料、无污染材料、再利用的材料。同时在实训项目内容上,可从两方面设置:第一,指定未进行任何设计与规划的室内外设计空间,要求学生根据场地环境及相关要求,从生态与审美的角度对其进行设计与规划;第二,可对指定已完工的室内外空间,要求学生对其存在的生态与美学问题进行探讨与修复性设计。项目可分组进行,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在景观空间布局上,山水与树木的配置应遵循自然法则,植物的选取多使用乡土植物,使所选植物不但对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优化作用,同时不会对其他植物或人产生伤害,在整体生态布局上体现生态美。在室内装饰纹样的选取上,应多以几何、自然、动物图案为主,从大自然中去选取基本图案,以美的法则进行再创造。

(三)基于生态美学理念的设计实施的培养:施工与材料课程教学+校外实践

在施工工艺与材料课程教学中,应该结合校外实践进行教学,可与设计公司或施工单位联合教学,让学生进入工地现场设计与分析,分析场地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材料运用的生态环保性,对场地的水质、地形、光照、植物进行调查分析,以建立生态保护性廊道和斑块景观空间布局,使用对人及动植物无害的材料进行造型与装饰进行室内设计,利用对人的身体与心理健康有利的颜色进行色彩设计,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进行布光设计,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生态功能相结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生态美学的指导,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不仅是设计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与人之间的协调者、规划者,需要其拥有艺术的审美眼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就是未来的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这是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贝贝,王东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论综述[J].绿色科技,2013(3).

[2]冯欢.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化研究初探[J].艺术教育,2006(6).

[3]王磊.生态美学关照下的艺术设计生态观[J].艺术探索,2008(2).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项目进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90-02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学制为2年,现行的是2015版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研究依托2015年校级的教改项目,针对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相关材料及数据来自本专业多位教师多年从事专升本教育教学的经验及成效,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2015版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研究报告及教研论文的撰写等。本文根据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及定位,将专升本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同r也强调对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如何围绕校企合作项目,以项目进课堂的形式展开一定的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建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系统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的培养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的培养目标在制定时主要参考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专升本的生源来自于北京市城区及附近的郊县;二是北京市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情况及人才需求状况。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的是北京市所有涉及城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会展活动、景观设计及城镇乡村环境设计改造项目的相关企事业单位、设计公司、新媒体新服务类公司等,毕业生可从事室内设计师、会展设计师、家具设计师、陈设品设计师以及各领域设计助理、设计绘图员、设计监理员、设计研究员等工作。总而言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输出主要面向的是环境设计相关行业或领域的一线从业人员,这就要求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符合上述需求,本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要求专升本学生在两年的学习期间,了解人机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理论,同时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专业知识、设计方法和专业技能,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备综合使用草图、图纸、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帮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充满创新创业精神及具备较强实践设计能力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引导的课程体系建设

本校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的教学课程体系主要依托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而构建,除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之外,专业设计课程均纳入了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本校大力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围绕校企合作项目,以项目进课堂为重点建设实践教学形式。此外,本校还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不断改进完善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本校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依托,在教学资源及师资力量上共享本科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成果。因此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上,具有较高的起点及资源。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现有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院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9个,签约合作行业协会3个,长期为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专升本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实习环境及就业渠道。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校企合作的平台,其中的各种设计项目都通过平台直接连接到课堂,是校企合作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每一个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都是一个为实现项目进课堂搭建的合作平台,学生在企业与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设计方案,再由企业与专业教师进行设计方案的评估与反馈;企业获得设计方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及从业的体验、经验。企业、教师、学生以基地为教室,以项目为引导,将企业用人、学生就业、产品创新、设计创意等环节连贯为一个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2.建立以专业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工作室。2014年,本校环境设计专业获得了“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以此为塔尖架构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组建校级、院级项目工作室,以设计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北京市的教育环境、资源及行业市场现状,将政府、行业、企业、专业设计竞赛等真实设计项目引入到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环节中来。同时,教师也可以按照项目诉求,有针对性地结合课程教学与设计指导任务,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项目设计内容分解到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中去。此外,教师还可以让不同课程阶段、年级的学生共同承担一个项目任务,将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项目实践与交流评估等环节紧密相连,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课堂。

三、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教学方法改革的要点在于“融合”,有效地融合。常规的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作业练习、课题模拟等教学方法,而校企合作课程因为有项目的介入,就要求将项目实践与教学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面对项目、教学的过程,将企业项目、项目策划、项目方案、项目评估等环节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企业实践,以校外基地为平台深入到社会、企业中去,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掌握环境设计应用的过程与方法,锻炼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积攒一定的就业经验并拓宽就业渠道。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前已经接受过一些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尤其是在计算机绘图软件应用方面较本科生具有一定的优势,往往能够很快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去。为此,在专升本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导入一定的校企合作课程时,要根据学生特点及项目周期采用不同的合作形式。一种是项目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拔学生组建成项目小组,在专业教师及企业设计师的带领下进行项目设计,企业将项目策划、工作室制度、团队策划模式等理念引入到学生项目小组中,专业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设计创意、方案设计等,最后的设计评估由专业教师与企业项目成员一起完成,学生获得设计实践锻炼的机会及践学分。另一种是把项目带入课程,以项目进课堂的教学形式把项目、教学结合在一起,即把企业的真实项目以课题的形式进入课堂,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将项目具体运作与课程的讲授辅导、设计方法、步骤程序进行融合,让全体学生参与并完成项目课题,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一些优质的学生设计方案来具体实施。

目前两种校企合作方式都在使用中,它们是带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核心力量。从运行情况来看,两种方式各有长短,可谓优势互补。项目小组的优势是灵活机动,能及时应对当前发生的项目,短处是实际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少、可对接课程有限,不能大规模地融入到日常教学运行中去。同时,参与学生用项目置换实践学分时的标准、评审等环也是教学改革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项目进课堂的方式比较而言,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设计环节中来,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但是,在课程周期与项目周期的并行上往往需要校企双方合力进行协调与控制。因此,如何有效地协调日常教学运行与项目周期是长期实施校企合作课程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的主要方向。

四、环境设计专业专升本教学管理探索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6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着经济越来越快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对于新型农村和城市的建设规划中环境规划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对于生活以及工作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现代社会对于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量是空前的,因此给高职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相当多的高职院校都为此开设了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

1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最先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随后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是1985年起步的。随后在1987年,《中国美术报》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主要讨论的就是环境艺术设计专题。1989年,由中国环境艺术学会举办的“中国80年代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评选”产生了空前的反响。

目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公认的相对科学的行业规范,因此仍没建立起我国的环境艺术企业的资质等级规范。

2现代高职院校中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虽然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是一方面因为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因为该专业对于学生有很高的要求,包括对于环境设计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这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是很难培养的。为此我们做了一项问卷调查,共发放了300份,其中收回291份,回收率达到了97%,数据统计如表1和表2。

(1)教授内容难以契合岗位需求。很多学生在就业后甚至对所学的专业还不了解,不知道怎样将学习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同时因为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到位,甚至出现了教学与工作需求脱节的现象;院校开设了很多的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中难以分清主次,使得课时平摊,无法突出重点,与高职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理念相背离,削弱了高职学生的岗位培训能力。

(2)师资力量不足。很多高职学校为了生源仓促中设立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师资缺乏、教学设施不够齐全等原因使得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安排很混乱,像在校教育的内容和实际教育的课时数不符;课程间的内容相互重叠、遗漏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3对于正确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工学结合

针对于现代高职学院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不足,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最具有指向性的培养方案便是基于所学与所需相结合,学习与实践同时进行的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这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就是对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只有先确立一个正确的培养方向,才能针对这个目标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培养教育。然而要想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前提是对当今社会该行业的前景和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教授学生相对应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岗位相适应的人才。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大方向中的景观设计行业,针对这一方向学院应着重培养学生在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方面的能力。

(2)构建与该行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该按照社会中环境艺术企业对于人才的规格要求,按照能力、岗位以及课程的流程,确定相应的教学课程,以环境艺术行业的岗位所需的能力为目标,例如针对景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会展设计等不同的岗位,针对这些岗位所需要的能力,通过专项项目的训练,将设计的定位构思、设计效果的表现、工程的管理等环境艺术设计流程编入课程中,构建出“基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

在该课程体系中,突出的将“教、学、做”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与岗位的契合度,使得学生避免了刚刚步入工作时的茫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体现了“工学结合”培养方式所追求的将职业知识与职业能力融为一体的目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推行多样的考核方式,包括操作考核、团队作品展示、理论考核、现场展示等多种考核形式,评委可以由来自企业的工程师以及高职院校教师组成,以充分反映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3)建设强大的师资队伍。徒有正确的定位和全面的教学体系,没有强大的师资队伍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强大的教师团队是培养艺术环境设计人才的关键。针对该专业,教师队伍主要应由专职教师和企业中聘用的兼职教师组成。这种教师队伍的组成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学校的专职教师主要是教导学生专业的文化知识以及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而聘用企业中具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历的工程师作为教师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中的工程师实践能力更强,可以弥补专职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聘用企业中的工程师,可以使企业更加了解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可以针对社会中的实际需求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

(4)完善教学条件。针对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除了强大的教师队伍,还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首先,学校应该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学习到知识后能够立即通过实践加深印象。其次,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上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和基本设施,从企业引进技术、实际项目以及人力资源,同时配套引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学校和企业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通过协调实现对该工作室的共同管理,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更全面的培养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又可以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在学校里为企业“量身订做”所需人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鼓励骨干教师带领学生组成工作室,真正的融入市场,在以市场培养锻炼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最直接的渠道,真正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人才培养方案是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教育连通起来的桥梁,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于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最终得出了以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的方案,这对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提高学校影响力。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而是作为一名环境艺术产业的公司员工来培养的,学生不仅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可以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能力,让他们更好的对自我定位,提高对岗位的适应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使得学生在就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更有可能得到企业的青睐。同时,大量优秀人才在社会得到肯定,无形中就提高了学校的声誉。

(2)与职高办学目的相契合。高职院校的存在就是为企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企业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让学生通过接触企业的真实项目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了将工作任务向学习任务,学生设计的作品向企业的产品转化,最终达到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3)满足当地经济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连续不断的经济增长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产业的潜力也逐年提升,具有相当优越的前景。而通过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同时还有足够的实践经历,恰好可以满足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5结束语

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的需求量一直很大,而高职院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是一个很复杂系统的工程,它的优化最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只有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革创新,才能够培养出真正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书贤,梁秀山,赵艳娜.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教学平台构建[Z].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

[2]马雪峰,田跃辉.高职院校工学结合途径的实践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7

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定位

经过调研与分析论证,笔者对《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以下定位与思考。

(一)改革的总体思路《色彩构成》作为一门“感知+理解+应用”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必须依照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针对色彩构成课程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与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注重课程教学整体性原则,把相关专业色彩设计融入到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实践之中,将色彩基础设计训练内容与专业设计和设计应用实践环节相结合[1]。对《色彩构成》的课程知识结构、应用能力与素质这三个方面的培养要有清晰的目标,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实训根据课程目标来开展。在教学中实现色彩理论知识学习、应用技能训练与思维创新能力培养三方面的均衡,且必须保证有专业针对性。需采取“扬长避短”的方式,改革传统的授课、训练方式,以“必需、实用”为标准,适当地在教学单元中选择专业项目与典型工作任务,经过整合后形成新的教学单元与课程实训,为后续课程形成一个艺术设计基础,使学生在课程中所学知识与能力最终可以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去。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改革课程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典型职业岗位是从事建筑、室内的装饰工程设计,近年来也向景观方面有所扩展。装饰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方案与施工设计,很明显,《色彩构成》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方案设计主要是进行造型艺术设计,首先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其次要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分析、表现和创新能力,综合起来才能完成。因此,我们依照上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形成以下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具备根据色彩运用原理,分析设计主题和要求,理性运用色彩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能基本完成专业项目方案设计所需的色彩设计和合理表现的能力。2.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色彩基础理论,包括三要素及色彩物理属性;理解色彩设计理论,包括掌握色彩对比、调和原理与色彩生理、心理原理;掌握在专业项目方案设计的色彩设计流程与工作具体内容。3.素质目标。通过课程中的教师讲授、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的色彩观;通过案例以及实训,培养学生具备敏锐的色彩感悟能力与鉴赏能力;通过专业项目的色彩设计,培养学生具有在色彩应用时所需的分析和创新能力。

二、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近几年,学院按照改革的总体思路、课程目标,围绕《色彩构成》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具体如下:

(一)引入案例教学,进行任务驱动方式的教学单元改革案例教学是将真实的案例拿到课堂上来利用,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鼓励学生钻研、探索,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2]。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一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围绕各教学单元进行改革探索。1.色彩基础理论教学单元的改革我们在色彩基础理论的单元教学中,通过改革,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整合常规的色彩三属性理论,侧重与专业关联度高的知识理论学习。将有关色相、明度、纯度的知识通过专业设计案例来进行讲授,将24色相环练习、色彩推移练习、空间混合练习等手绘上色实训环节,改革为学生收集24色相、高中低明度和纯度的空间、建筑案例图片并进行分析说明。改革后的该单元教学,使教师对于色彩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由灌输改变为引导,使学生能通过案例教学与实训,能直观理解和掌握色相、明度、纯度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能接触了解大量的专业设计实例,除有效提高了鉴赏能力,还形成了初步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对于色调,色彩应用的实际有了基础了解,更好地理解色彩与比例、位置、造型、肌理等因素的关联,为后面色彩运用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比如,学生在案例收集和分析中就会非常直观地发现,色彩单一、纯粹在专业设计中运用(像纯红色的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只能是通过环境中各物体的色彩相互配合,才能形成一个总的色彩倾向。2.色彩设计理论教学单元改革我们在色彩设计理论的单元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从学生前期的优秀作业中挑选出相关案例,并结合案例,整合常规的色彩对比、色彩调和与色彩心理理论,侧重进行相关知识理论的分析与应用讲解。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挑选所收集的案例,或教师指定典型案例,采取草图绘制和使用电脑进行辅助设计的训练方式,进行色彩对比、色彩调和与色彩心理的课题训练。改革后的该单元教学,特别之处是结合案例来讲解,与传统的讲授不同,色彩设计理论在形态上由传统的色块转变为空间、建筑的形体和界面,具备更好的真实性,这样能使学生对色彩设计理论知识有着更直观的认知。同时,讲解的过程,结合学生草图绘制的创意训练,符合思维训练的“分析—推论—结论”的逻辑程序,能综合、有效进行创新思维培养。还有,设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专业案例进行实训,因为有了设计对象,才能具备发现问题的基础,才能真实地通过色彩设计理论去解决问题,让色彩构成的理论学习完全落实在设计上。另外,因为案例可能来自前期的优秀作业,从教学方式上,强调了学生的参与,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色彩应用教学单元的改革我们在色彩应用的单元教学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主题空间的色彩环境设计,以巩固和检验教学效果,侧重的是让学生将前面所学习的课程理论知识与训练中形成的应用技能、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运用。首先,以一些主题空间,如中式餐馆、咖啡厅、酒吧、音乐厅、儿童乐园等作为设计对象,列举出具体的色彩环境设计要求,如以中式餐馆为主题,色彩环境要求典雅、喜庆、热烈、含蓄、自然、历史感等等。接下来,教师应有一个主题空间的色彩环境设计案例的示范教学。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设计要求分析入手,先进行资料收集与处理,再根据色彩物理属性和设计理论,结合色彩与年龄、民族地区、社会心理等的关系来完成创作。改革后的该单元教学,以真实模拟专业设计任务的形式来展开,能让学生熟悉专业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流程,进一步综合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积累经验。另外,这一教学单元在全年级范围内进行学(命题、版式等统一),可以检验和总结各班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

(二)以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参照,进行课程实训改革我们通过改革,让《色彩构成的》课程实训,从以前的埋头填格上色转变成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以室内设计师为例,在进行室内空间方案设计的工作中,标准的工作任务流程是“前期调研—信息处理—初步设计—完善设计”。具体在色彩基础理论教学单元的实训中,学生进行资料收集与处理的实训,这与专业设计的前期调研、信息处理工作任务是一致的。在色彩设计理论教学单元的实训中,学生先进行手绘草图创意,接着通过使用电脑辅助设计,与专业设计的初步设计工作任务是一致的。在色彩应用教学单元的实训中,主题空间的色彩环境设计更是真实模拟了专业设计的整个工作任务流程。对比传统的实训,改革后的课程实训能很好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的不足,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手工调色绘图中得到解脱,将训练重点放在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习回到色彩构成本身上来。同时,在应用技能训练上,资料收集与处理、手绘草图创意、电脑操作对比手工填色,本来就更加贴近现代的设计应用实际。可以说,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3]。改革后的课程实训从根本上达到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这个要求,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最初级的职业能力,也为后续的设计应用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1.进行教材建设,有效对接课程教学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色彩构成》教材十分重要。而目前可参考用的教材,大多是学术型本科院校编著,传统且保守,教学内容大多强调的是理论性与系统性,缺乏专业性与应用性,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参照教材学习与教师讲授内容脱节。所以,我们通过教学改革,结合自身实际与教学实践,综合考虑《色彩构成》与前承、后续课程之间的关联,从教案、讲义入手,组织开展教材编写工作,探索出一套符合高职教育要求、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的课程教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教学。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因为有了与课程目标对接的教材,能减少学生学习上的疑惑,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2.调整任课教师队伍结构,促进《色彩构成》教学向应用型转变教师在课堂中起到的是主导作用,要通过《色彩构成》教学改革体现专业应用性,还必须改变任课教师结构。我们自2012年起,建立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教研室,依照高职教育关于师资的要求,通过引进与培养等方式,组建完成了进行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团队。以2013级《色彩构成》教学为例,8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全部具备“双师”素质(行业认证的环艺、室内设计师),3人具备“双师”职称(高校教师系列、工艺美术师),使现今的《色彩构成》任课教师队伍具备了“双师”型的结构要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这样一支教学团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色彩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要求,在教学中能自觉地将色彩构成知识与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进行融合,有效地在课程研究和教学执行过程中提高《色彩构成》教学的专业应用性,切实在《色彩构成》教学中完成从“学术研究型”向“技能应用型”的转变。3.融入现代化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经过《色彩构成》教学改革,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基本都在使用多媒体及其他现代化设备等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成像上的准确性、直观性和便捷性,教师可以结合专业案例,进行原理的讲解。既保证了色彩理论的严谨性,又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和理解所学习知识要点的视觉形态与联想。4.提供学习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对色彩构成的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还要充分尊重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让教学与时俱进。近几年,我们逐步建设和完善了《色彩构成》课程资源库,采用了视频、网上课堂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由课堂延伸到课后,从教室延伸到网络,让学习更加自主和便捷。实践证明,多样的学习方式大幅拓展了学习空间并提高了学习实效。

三、结语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8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突破点。要实现人才培养最终目标,就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行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学习与实践结合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环境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现实和存在的普遍现象,笔者以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大力推行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训、实习是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建立企业接收高等院校学生实习的机制,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高等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教学培养模式改革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要与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不是一种简单的实践教学方法或教学活动,而是一种符合现代设计艺术教育规律的社会现象。以用户群为服务对象,以社会化生产经营为依托,师生共同进行设计研发,参加技术性操作等实际工作,在市场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可能。

实践教学要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如果培养的专门人才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没有达到职业岗位的标准要求,没有在专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就证明教学与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和不适应。岗位能力教育必须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技术能力是学生通往社会、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的“绿卡”。

二、建立和完善反映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技术方案,构建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在于,建立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可调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其中的课程体系建设反映了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其建设应遵循满足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规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习内容和职业能力要求的融合程度。首先是要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即紧贴职业岗位要求,建设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本能力课程、专业实践能力课程等课程群,并实现课程群内课程结构的模块化,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应完善课程内涵的建设,引入企业工程实例和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其次应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因材施教。要制定专业基本能力标准,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升专业基础能力。开展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教育,确保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从业行业适应能力。最后是坚持“教、学、做一体”的总体原则,将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引入课堂。

三、加强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专业教学团队,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团队内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师资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由于高等院校中青年教师较多,因此,他们的能力从实践上讲是比较弱的,这些教师较少接触设计的实际情况,很难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难以开展“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广泛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当务之急。

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应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培养为支撑,以结构优化为主线,着力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改革意识、实践能力与专业研究能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要求的师资培养、管理、考核机制,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聘请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和充实兼职教师人才库;要采取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的重点。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技能人才短缺情况的加剧,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设计公司)对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积极探索校内实践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公司、虚拟工地、虚拟工艺。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应注重专业培养目标确定。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设计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仍处于探索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不能总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套路,应该通过对自身的研究和对社会需求的研究建立一个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突出“技艺并重”的双轨教学制度,完善和提高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是改革发展的重点。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与企业对设计师的职业能力要求相衔接,适应行业规范,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9

关键词:环境科学;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周宏仓(1972-),男,安徽六安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

1972年6月,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大会第一次正式将“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education)的名称确定下来,明确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成为环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环境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兴起。[1]在此背景下,1973年我国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有关大专院校要设置环境保护的专业和课程,培养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我国环境教育开始高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已形成一个具备培养不同层次环境专业人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的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教育体系。如何培养环境类复合型拔尖人才是开设环境类专业各高校和环境教育专家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多年来为国家、地方环保和气象部门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环保人才。由于办学成绩突出,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先后被遴选为校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中国气象局与该校共建品牌专业。然而,在环境科学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前述的问题。

一、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瞄准国际上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充分了解国内同行的教学状况和侧重点,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及响应学校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的计划方针,启动了“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紧抓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和学生能力三方面建设,提出了“两个加强”和“一个延长”,具体地说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延长教学时间(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和实践

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我国同类高校一般均为通识教育、环境科学专业基础教育、环境科学专业教育这种模式。学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和“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环境科学专业教育基础上,根据环境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修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以特色专业气象学和大气科学为依托,在高年级灵活引入大气环境专业方向教育、环境气象专业方向教育和环境生态专业方向教育,突出环境科学专业知识与大气科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将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成为我国环境、气象和生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方向设置程序如图1所示。

2.课程体系创新和实践

依托该校环境科学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中国气象局与学校共建品牌专业,深入研究环境科学专业学科发展的特点,通过对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与实践的理性思考,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应遵循学科平台原则、理工结合和文理渗透原则、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构建一套“立足基础、突出特色、贴近现实、追踪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群体系。重点在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相关的大气环境、环境气象和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案例,训练学生对大气环境、环境气象和环境生态研究的综合思维能力;设置大气环境、环境气象和环境生态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在具有多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培育部级精品课程,构建部级、省级、校级、院级精品课程体系,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课程建设,为环境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具体情况,设计并执行一套“四级课程体系”,分别是:第一级——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群,主要涉及基础课程群;第二级——专业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群,主要涉及环境科学专业各学科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群以及学科交叉专业基础课程;第三级——专业方向教育平台课程群,主要涉及环境科学专业各专业方向课程群以及由学科交叉所生成的新课程;第四级——专业前沿教育平台课程群,主要涉及环境科学专业各学科方向最前沿的学术动态的追踪与研究。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创新体系设置方案如图2所示。

3.教材建设创新和实践

学校始终围绕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就业岗位的需要,在本专业各专业方向上全面推进高水平教材的建设,在现有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把本专业的教材体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构建一套具有先进性、特色性、影响大的教材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实践特色、气象特色、时代特色”的指导思想,积极展开与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合作研究,把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入教材的内容之中,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的高水平教材。同时,积极选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教材,选用21世纪应用型高等院校示范性实验教材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教材。

4.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

以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构建一套“互动式、研究型、网络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包括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在内的10多位国内外著名环保学者来学校讲课,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了他们把握学术前沿问题的能力。

5.教学实践创新

实践教学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消化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又能使他们从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学到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学校高度重视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坚持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强调动手能力的教改思路,科学合理地建立了符合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习、实训,合理安排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三个层次和六个类型”实践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即分层次进行实践教学,做到既能完成教学计划,又能因人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贯彻“一个贯通”和实施“四个一”实践教学法。“一个贯通”,即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可以互相兼任,实现两类教师与教学的融会贯通;“四个一”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四年的实践教学学习,能够做到:学习掌握一批基本操作技能,自我设计一个综合实验,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完成一次论文答辩。

环境设计培养方案篇10

关键词:卓越计划;改革;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74-02

一、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和能源短缺等问题日趋严峻,因此,环境保护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而当前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却面临就业冷遇。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是人才培养忽略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现代环境工程人才的输出。

为适应工程教育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即“卓越计划”)。截止到2013年,共计36所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先后入选“卓越计划”。2013年6月20日,我国获批准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准会员国。随着今后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环境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交流合作将日益频繁,而如何培养合格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是高校环境类专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探讨环境工程“卓越计划”的实施与改革,对于高质量环境工程人才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二、代表性院校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选取第一批入选“卓越计划”的国内知名环境工程办学院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及第三批入选的以工科培养见长的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比较了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各高校理论课学分分布在132.5~141之间,实践教学学分分布在32~38之间,总学分约为170左右。各高校课程分类体系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理论课设置基本分为三大模块,即通识教育课程、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各高校在通识教育、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类别上差别不大,个别课程学分有所差异。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体现了宽口径、重基础的特点,保证了环境工程人才培养必备的数、理、化等宽厚的知识基础。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为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全面系统的工程及环境基础知识。各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差异,分别基于自身的学科方向和优势开设了相应的特色课程,体现了各院校教师的研究特色,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在教师的讲授下接触相关领域学科前沿。

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方面得到初步训练。各高校在实践教学设置中分为三个模块,即实验、实习和设计。各高校注重的实践环节存在一定差异,同济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专业课程设计环节有所偏重,清华大学更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西安交通大学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较其他高校有所侧重。

三、人才培养现有问题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毕业生对专业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得不牢固。由于考核不够严格,导致学生只要能应付考试就行,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真正的领会与掌握。另外,由于就业前景堪忧,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不足,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扎实。

2.学生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不足。环境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包容性,这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拓宽学习视野,重视边缘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而我国基础教育模式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普遍受到知识面较窄的局限,制约了学生工程设计和创新潜能的开发。

3.教师工程素养的不足。新进教师大多数是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少在企业学习和工程训练的经历,在工程实践方面缺乏经验。

四、“卓越计划”实施与改革探讨

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国内外同类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调研,及与国家大中型企业、专业设计院、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学会的交流,研究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特点,分析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调研成果,结合我校环境工程学科建设特点,调整课程体系的结构,重点突出工程教育,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课堂,设置“工程师模块”课程,形成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修订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强化工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课程体系结构的变化。在专业建设中,实施本项目所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意见反馈,修改与完善培养方案。

2.建立产学研教育机制。以互利互惠为原则,把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不足,形成产学研三方利益共同体的一种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采取“走出去”的办法。选派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到环科所、设计院、环保公司等单位挂职锻炼、跟班工作等方式参加工程实践,提高教师工程素质。不断派遣教师出国进修,加强国际交流,提高教师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水平,使教师能够与国际社会的大环境接轨,时刻把握国际前沿知识,掌握领域最新动态,从而为学生传授。(2)采取“引进来”的办法。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甚至国有大企业的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来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从国内外环保企业、科研院校、设计院所等单位聘请具备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开设系列讲座课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工程案例,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3)加强校企双向合作,促进产学研联盟办学。通过与环保公司、环保设备制造企业、设计院等单位的横向课题合作,加强工程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双向联合,在合作良好的企业中培育产学研联盟办学基地,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建立学业导师制度。学生从入学开始,选配学业导师或学业导师组,对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全程指导。倡导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专业生涯的个性化发展,做到“因材施教”。随着专业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在学业导师的引领下,鼓励学生能够根据自身个性和兴趣,参与项目设计、创新性实验、科研训练等活动,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发挥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专业教师资源和实验硬件资源,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使学生能够接触学科前沿,培养专业认同感和兴趣,增加学生科研的深度和广度,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精英化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4.加强实践教学。(1)深入推进案例教学法,强化实践和工程教育。环境工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选择与教材紧密联系的具有时效性、典型性和区域性的2~3个真实案例展开教学和讨论,在加深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同时,产生强烈的现实感和使命感,面对实际环境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钻研兴趣。通过学生的课前准备、课上讨论、教师点评和总结等过程完成教学,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我要学”的积极性,把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有机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2)通过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中,安排4~6课时进行课程实习,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实效性,并逐步将来自于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级技术人员的授课和讲座制度化和规范化。

5.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1)大学一年级安排学生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广泛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英文文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设本专业系列讲座,使学生了解当前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热点,拓宽学生的专业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2)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参与学业导师的科研课题,参加导师课题组的学术例会,开展相关课题的文献调研、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3)大学三、四年级,根据课程设计、项目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需要,安排学生深入开展学业导师或者项目指导教师相关课题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期望借此阶段的培养,提高学生继续深造的竞争力。

6.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规范。(1)在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框架下,结合基层教学单位的特点,进一步细化贯穿本科教学各环节中所涉及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和措施,使得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教学质量的监控措施在基层教学单位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监督保障机制。(2)定期开展课程的教学方法活动和教学方法交流,特别是邀请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创新意识,并使之贯穿到课程的教学中。

五、小结

在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不断涌现的社会现实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必将是21世纪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之一,如何贯彻和实施“卓越计划”,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环境工程人才,是环境工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期望分享专业教育改革经验,探索具有特色的环境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提升环境专业工程教育质量,培养出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质量环境工程技术人才,为全面改善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惠芳:产学研合作教育与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理论研究,201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