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十篇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十篇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07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1

关键词:化学史;科学发展观;按需设计;教学情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22-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06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展现创造魅力的学科,化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功不可没。用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有机化学家伍德沃特的话来说,化学家们“在老的自然界旁边又建立起一个新的自然界”,化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发明创造史。

化学史中大量的发现或发明,都遵循着按照人类需求而发展的“按需设计”的规律。当世界面临着粮食危机时,哈伯在1909年发明用锇作催化剂的高压合成氨工艺,满足了人类的粮食需求;当人类在与各种传染病激烈抗争时,抗生素应运而生,提高了人类至少25年的平均寿命。“按需设计”是化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式。

“按需设计”体现出化学发展的人文理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需”即“以人为本”,笔者将本文的“科学发展观”界定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环境、能源、食品安全等问题困扰着人们,于是人们将这些问题聚焦在化学上,甚至闻“化”色变。然而“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在中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在课堂中除了传授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之外,还应开发化学人文资源,渗透化学史中的科学发展观,开展学科内涵教育。

“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化学史中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载体。笔者有意识地挖掘了部分教学素材中科学发展观的学科内涵并创设了“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现与大家做如下分享:

案例1:氯气与漂白剂

[讲述]1774年,舍勒发现了氯气,并且发现氯气能够漂白有色鲜花和绿叶,由此舍勒推断出氯气具有漂白性。

[对比实验]氯气与干燥的红色小花、氯气与湿润的红色小花。

设计意图:以化学史为切口,通过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关注氯水的漂白性。

[过渡]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

[学生活动]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讲述]次氯酸不仅具有漂白性,还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1897年英国首次使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

[讲述]1785年,法国化学家贝托雷提出将氯水的漂白作用应用于纺织工业,实际应用中,发现放置一段时间的氯水漂白作用明显减弱。

[演示实验]次氯酸的分解。

[学生活动]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推导次氯酸分解的产物。

[提问]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表明次氯酸具有不稳定性,所以久置后氯水的漂白作用减弱,那么如何保证次氯酸的漂白性呢?

设计意图:鉴于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的事实,提出如何改进漂白剂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引起学生“按需设计”的意识。

[讲述]化学家贝托雷偶然情况下把氯气通入草木灰的水溶液中,发现稳定性提高很多。

[视频实验]氯气通入草木灰水溶液后,对其产物进行光照。

[讲述]草木灰是一种碱性的物质,次氯酸是一种酸,二者反应生成了盐,此实验证明次氯酸盐比次氯酸更加稳定。次氯酸钠制备成本较高,限制了以次氯酸钠为有效成分的漂白剂的推广。1789年,英国化学家台耐特把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得现在仍广泛使用的、价格低廉的漂白粉。

设计意图:在“提出需求―按需设计―提出新需求―按需优化”的漂白剂设计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感受到“按需设计”在漂白剂发展历史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案例2:氨气与氮肥

[设疑]植物生长需要氮肥,空气中有大量的氮气,但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如何将空气中的氮单质转化为氮肥?

[讲述]1909年哈伯发明合成氨工艺,将氮气转化为氨气,实现人工固氮。氨气是气体,不适宜直接作为氮肥,可制成氨水再使用,如何证明氨气溶于水?

[演示实验]塑料瓶变瘪实验、喷泉实验。

[学生活动]氨气与水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氨水性质分析。

[提问]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氨水作为氮肥,曾经广泛地使用于农业生产,不过近些年,却不再被大力推广了。为何氨水不能成为氮肥的主角?

设计意图:氮气―氨气―氨水,从人工固氮讲到早期使用的氮肥,为氮肥的“按需设计”做铺垫。

[讲述]氨水易挥发且加热易分解,不稳定是氨水作为氮肥最大的弊端,于是科学家们将液态的氨水与酸反应转化为固态的铵态氮肥。

[学生活动]氨水与硫酸、硝酸、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早期的铵态氮肥主要是硫酸铵,硫酸铵一度在意大利、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氮肥生产中所占比例特别高。氨气经过催化氧化可以得到硝酸,硝酸与氨水反应生成硝酸铵,使氮肥工厂避免了运输硫酸的困扰。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后,氯化铵作为侯氏制碱法的副产物,成为我国主要的氮肥来源。

[讲述]农民伯伯在高温天气下施氮肥时,经常会戴着口罩。碳酸铵、氯化铵等固态氮肥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

[学生活动]碳酸铵和氯化铵加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讲述]无机氮肥不仅加热易分解,高温天损失肥效;而且无法更新土壤有机质,使用频繁后,土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板结。于是有机氮肥――尿素在此背景下得以合成,成为当前使用程度最大的氮肥。

[讲述]全世界每年化学工i的固氮量,只能达到生物固氮量的1/4左右。因此,在不断设计的人工固氮方法中,生物固氮的模拟过程最受人瞩目。当前化学家们围绕固氮酶催化固氮活性中心这一问题展开模拟工作。人们正期待突破性的氮肥品种出现,这将会是继哈伯合成氨工艺后,又一载入史册的转折性的科技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氮肥“按需设计”、不断发展的科学过程,体悟化学家们积极探索的科学品质、甘于奉献的社会情怀和日臻至美的理想信念。

案例3:原电池与化学电源

[讲述]公元1800年,伏打把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不久后,伏打发现,用任何两种金属代替锌和银都可以产生电流。这种将不同的金属片插入电解质水溶液形成的电池,通称伏打电池。

[提问]伏打电池在使用时,电流电压不稳定。伏打电池的模型是单液原电池,请你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并试着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

[学生活动]得出结论:锌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将锌与硫酸铜溶液进行隔离。

[讲述]1836年丹尼尔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浸在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锌溶液中,用多孔陶瓷将两种溶液隔离,发明了丹尼尔电池。

设计意图:伏打电池和丹尼尔电池在化学电源发展史上有不可估量的地位,与中学化学里讲解的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有直接关系。学生能够独立参与到电池改进中,切身体会“按需设计”的。

[讲述]丹尼尔电池不便于携带和使用,于是科学家们又开始投入电池的设计工作中。1887年,英国科学家赫勒森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干电池。干电池的电解液为糊状,不会溢漏,方便携带,获得了广泛应用。

[讲述]当前家电越来越小型,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功能,人们迫切需要小型化、多功能化的电池,于是人们制造出了纽扣电池。

[过渡]由供电不稳到供电稳定,由不便携带到方便轻盈,由功能单一到功能多样,化学电源的设计越来越完善。但电池使用过后,如若废弃,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如何保证化学电源的生态环保,成为化学家们的研究课题。

[讲述]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应运而生,铅蓄电池、镍镉电池等二次电池在生活中屡屡可见;绿色高效的燃料电池大放异彩,氢氧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等清洁电源越来越受到关注。

设计意图:化学电源在化学发展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化学家们贡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但化学电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科学家们不断地遇到挑战,不断地取得突破。通过化学电源“按需设计”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问题会不停显现,面对问题最佳的态度,应该是积极思考与认真解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通过融入“按需设计”的教学情境,学生得以在化学的历史海洋中去发现,去探索。发现渗透在化学史中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发现蕴含在化学史中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发现之余,做一个探索者,不断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今后化学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科技史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科技史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对话的历史。科技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把科技成果普及到社会中服务于生产生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体现了科技社会性的本质特征。《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认识科技成果社会化背后的真正推动力,从而养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三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反映,是技术革新在生产、生活,物质、精神等不同社会领域的体现,与必修Ⅰ、必修Ⅱ的相关知识紧密相连。在单元结构上,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Ⅲ第13课,与第11课及第12课共同构成了近代西方科学史的支柱,而西方科学的进步对于近代人类的政治革新、经济转型、思想观念的蝶变以及物质生活的变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学立意】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推动科技不断社会化,科技社会化程度加深反过来推动科技更加迅猛地发展。本课核心是学生在掌握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历程和突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细节和计量史学的方法,理解近代科技社会化的深远影响,感受科技社会化过程中科学家们的执著追求,认识科技成果社会化背后的真正推动力。

【教学目标】

依据必修Ⅲ“社会文化发展”的主题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材的处理上本课的着眼点在于科技在什么力量推动下实现社会化,实现社会化后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近代科技社会化的深远影响,难点是认识科技成果社会化的真正推动力。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要求、加涅的学习层次论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采用分层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首先界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属于“理解”层级,然后按照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级逐层分解。其中,目标(1)属于了解层级,目标(2)、(3)、(4)属于理解层级,目标(1)、(2)、(3)、(4)属于掌握层级,目标(5)、(6)属于情感领域的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从工业革命开始,一部世界经济史,根本上就是一部科技不断加速进步的历史。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设计意图:聚焦科技进步话题,起到凝神点题的作用;落实目标(4)。

一、白烟岁月――“蒸汽时代”的到来

蒸汽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可以用它来做很多事情,比如做饭、熨烫衣服等。可见蒸汽是有力量的。

蒸汽具有不可思h的力量,从来不曾有过哪一个巨人能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只消我们知道怎么去驾驭它,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做的事将是无穷尽的。它不仅可以举动重物,还能够转动所有的机器。它将为我们拉动货车,推动船只,它能够耕田种地,它可以纺纱织布。

――[英]詹姆斯・瓦特

蒸汽不仅有力量,而且力量是巨大的,但人们对蒸汽的驯服并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最初人们的生产动力主要来自人力和畜力,18世纪中后期,人们对动力的探索,引发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发明层出不穷。

[环节一]

教学活动:回顾概念“工业革命”;引导学生为蒸汽机的发明颁发一个最具影响力发明奖并说明理由。播放《瓦特故事》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瓦特的执著追求,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活动:选择以上发明中的任何一个颁发最具影响力发明奖,并说明颁奖理由。

设计意图:组织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社会化过程中科学家们的执著追求,感悟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从而落实目标(1)、(5),培养历史价值观。

[环节二]

搭建“脚手架”,认识蒸汽科技社会背后的社会推动力

过渡:再回到1851年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其中大部分工业展品都来自英国,它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英国强大的工业力量。博览会开幕式上,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这样的表达来形容自己的兴奋与骄傲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18世纪,大国林立,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这个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0.2%,人口在当时只有1000多万的小岛国上开展呢?

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及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市区内对煤的需求量极大,并有一批从事马达、蒸汽机等机器改良的工匠,对发展煤业极有助益……另一项“突破”是指新大陆等殖民地的开发与利用……

――摘编自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析上述材料观点;引导学生讨论上述材料论断;鼓励学生利用必修Ⅱ知识补充上述材料未提及的有关推动“英国奇迹”的因素;补充以下三则材料解释其他因素。

学生活动:分析材料,提取信息,分享观点;讨论材料论断,表达自身对材料论断的态度;利用已学知识补充其他因素。

材料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美]兰德斯《国富国穷》

材料二早在1624年,英国议会就制定专利法(当时称“垄断法”),规定“第一发明人对其新发明拥有正当的财产权利”。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材料三能爆裂一门大炮的水蒸气,如果按静力学规律加以控制,使其处于负荷与平衡的限度内,那么它就会像良马一样负担起重责。

――[英]莫兰(1685年)

设计意图:彭穆兰认为英国之所以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有煤、有市场、原料、资金这些有利条件,但她忽略了牛顿力学等其他因素,所以她的观点存在片面性。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不是一家之言,它需要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不断的论证才能更加接近真相,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引发学生自我思考并有所收获,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从而落实目标(3),使学生认识科技社会化背后的推动力,达成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两项素养培养目标。

过渡:18世纪后半期,历史奇迹般地把可能发生工业革命的一切有利条件集中到这个幸运的岛国。一切都准备就绪,科技成了这场伟大革命的杠杆,蒸汽打开了社会前进的闸门。1819年瓦特去世的那一天,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都为他停止了运转;后人用

“瓦特”命名功率计量单位来纪念心中的英雄。瓦特去世了,但蒸汽机所带动的机器轰鸣声却没有消失,蒸汽的威力变得越来越大,让一切改变都成了必然。

[环节三]

史料教学,理解科技社会化的深远影响

材料一早在18、19世纪就有许多英国人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工作,这种生活方式使美国人后来创造出“通勤”一词,然而这一现象本身至少是早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就成为英国人当中的一种典型现象。

――欧阳萍《论通勤生活方式与伦敦的郊区化》

设问:为什么会出现通勤生活方式?

解析:随着工业化进程,城市空间渐趋拥挤,城市环境逐渐恶化,而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出行,所以18、19世纪的英国人已经过上了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工作的通勤生活。

材料二1785年由牧师爱德蒙・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织布机,后来使用蒸汽机作动力……到1840年左右手织机已经处于被淘汰状态,而到1860年,手织机几乎就已经绝迹了。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

设问:蒸汽动力对生产力有什么影响?

解析:对社会而言,蒸汽机带动的机器逐渐取代工人,工厂取代作坊,机器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材料四16~18世纪中期英国城乡人口比例

――wrigley,e.a.UrbanGrowthandagriculturalChange:englandandtheContientintheearlymodernperiod,inRotberg,R1.&Rabb,t.K.(eds),populationandHistory,Cambridge,1986,p140.

设问:概括材料四中英国城乡人口比例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原因。

解析:16~18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乡村工业人口比例逐渐扩大,而乡村农业人口比例在逐渐缩小;在蒸汽机带动下,英国迎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个人生活”“社会生产”“国家发展”等角度逐步递进分析蒸汽社会化的深远影响,落实目标(4),从而培养其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及历史解释方面的素养。

二、电光年月――电气革命的出现

[环节一]

学生填充表格从照明方式、交通方式、通信方式、业余生活方式等方面比较电气时代与电气时代后之间的差别,理解电气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环节二]播放《没有电,我们该如何运转》视频

[h节三]

材料一电炉炼钢法使世界的钢铁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增长。在1870~1900年的30年里,世界的钢产量从52万吨猛增到2830万吨,增长达50多倍,确实可观。

――樊亢《资本主义兴衰史》

材料二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力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Ⅲ)

设问:为什么电力能够取代蒸汽?它有什么优势?(可从能源创新、工业动力、经济发展速度、人们生活变化的角度思考)

解析:从工业动力和经济发展速度的角度看,电力在工业上是一种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而且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出来,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从能源创新的角度看,电力相对来说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从人们生活变化的角度看,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设计意图:电气技术与蒸汽动力都在生产、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带来了两个不同的时代,在此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这两大动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化学生对科技社会化深远影响的理解。

三、极速时刻――信息技术的发展

[环节一]小组齐分享――你最喜欢的手机软件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和组员一起分享吧!

[环节二]

材料一从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theGreatwallwecanreacheverycornerintheworld.

材料二今年春节前中国铁路公司将网上预售火车票时间提前了60天,希望根据网上预订火车票的人数、车次情况,尽早针对春运更合理地安排运力,以更充足的准备应对春运大潮。

材料三iphone的芯片来自美国,存储系统来自韩国,摄像头、视网膜屏幕来自日本,cpu来自台湾。互联网为苹果提供了整合这些零件的生产、运输、组装等的可能性。

材料四法国达能集团首席执行官伊曼纽尔・费伯说,中国人消费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大约30%从网上订购,购买方式变化“非常、非常迅速”。

――摘自《环球时报》2015-03-04,等

设计意图:信息时代是学生最为熟悉的时代。环节一的设计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通过学生的分享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信息技术社会化的影响。

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一是蒸汽机改变了世界,二是电力技术开创了一个新纪元,三是计算机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有人预测是太阳能成为首选的替代能源,有人预测是开发生物燃料,有人预测是核聚变解决全球性的能源问题。

设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理解。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3

【关键词】信息化;电工电子;电气工程

随着全民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电工电子设备全面入侵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工电子是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行业,因此,电工电子行业的发展和创新非常重要。这其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是电工电子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的电气工程方面起步晚,因而发展较为缓慢,如何把握信息化带来的极大便利,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1电工电子行业以及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历程

电工电子的发展历史比较深远,从进入电气时代开始,和电有关的产品和设备就逐渐发展起来;二十世纪下半期,电工电子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很多电力生产、电工制造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近些年来,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愈发普遍,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已经在工农业生产以及商业运营等方面。在制造业以及生产领域方面,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负担;在商业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用为整个行业搭建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平台,促进了行业内部的交流和沟通。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新时代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自动化水平低,效率不高

电气工程自动化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运用,就是因为其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但是我国现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水平较低,效率不高,发展速度参差不齐,这对于企业来说并不能发挥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优势,也不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要求的提高,对工作效率的要求以及企业转型和升级的需要,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低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

2.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投入成本增加

电气工程自动化属于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其投入成本是比较高的。很多设备和机械需要根据企业或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应用对象进行量身定制,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但是现实情况是,对于这方面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带来企业效益的增加,这无形中也打击了企业研发新技术的积极性,限制了电工电子行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史没有止境的,因此这种人力、财力投入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对企业的效益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

2.3信息传递不对称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受限于各个行业的属性不同,在技术研发、设备设计以及生产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而且这方面技术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属于机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尤其受到重视。很多企业在发展和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时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建设,这不利于和其他领域的信息沟通,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阻碍了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中的信息传递,增加了技术应用成本,也阻碍了新技术的发展。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展望

未来,将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这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影响也非常大,以下,笔者对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前景提出几点自己的想法。

3.1逐渐建立形成独立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

由于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受到行业本身属性的限制,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内部的信息交流不畅通,信息不对称,以至于电气工程自动化行业内部也没有顺畅的交流沟通机制。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未来将逐步建立独立统一的电气自动化平台,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降低企业在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以及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成本,同时,借助这个独立统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平台能够更科学、更合理的规划企业经验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实现企业的盈利和产业升级。

3.2产品创新开发

整个电工电子行业的发展速度是十分可观的,而受到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促使着行业的创新和进步以及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提高。在未来,企业各单位对于电工电子方面的投入会不断增加,追求技术上的创新,以技术创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促进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形成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逐渐摆脱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垄断和技术壁垒,有效的提高我国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实力,实现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

3.3加强对科研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尤其是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这种高技术行业来说更是如此。我国目前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的技术发展并不是很先进,在技术和设备方面依赖国外进口。未来,该领域对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也会有更大投入,培养出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队伍,促进整个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和电子电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3.4数字化与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将会是自动化创新方面的重要发展方向即数字化技术,这种新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动态的整合,建立一个科学精确的数字化平台,实现整个平台的相通。

3.5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通用化

为了实现行业内部各个方面信息的及时沟通,要逐步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的通用性,保障企业内部的监控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各个方面数据传输工作的通畅性,企业的管理人员实现对企业生产过程以及设备的全过程监督,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4结语信息化对于电工电子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促进电工电子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培养创新技术型人才,还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才能够不断提高电工电子行业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晏亮.信息化时代下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9):54.

[2]向建国.信息化时代下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6(10):164.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4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从发展历程上看,电气自动化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短,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虽然电气自动化的相关专业在我国已经有了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是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的综合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电力系

统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中,以及逐渐的显现出更大的应用优势,表现为其适用性更广、专业面更宽等特点,在电力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开始焕发生机。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电力系

统的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1.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历史要从建国之初开始追溯,当时由于我国的技水平和经济实力都比较有限,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电气自动化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尤其是ieC61131、opC技术的出现,以及的推动了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1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简易

就目前电气自动化的支撑技术来看,仍然是以现windowsnt、internetexplore以及windows为主,这些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执行语言已经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标准平台。而后随着pC、网络技术对系统操作界面的完善,使其能够更加广泛的被企事业单位所接受和应用。

1.2分布式控制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不仅要实现对各个运行组成部分的有效调控和管理,还要组织和设计好各个设备之间、设备与线路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和管理,应该设置一定的总线,并将每一个设备与总线相连,以达到集中管理的目的,再次基础上在辅以其他分支结构,就能够实现模块之间的灵活转变。1.3ieC61131标准使编程接口标准化以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导致了其使用功能、型号以及定义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不利于设备的组合应用与统一管理。而ieC61131标准的出现就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结构化的编程方式趋于简化,同时还有效的提升了代码的使用效率。

2.电气自动化技术新发展

2.1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更新,电路形式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往使用的普通晶闸管,由于其具有交流变频的特点,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直流电路的运行一直是处于交—直—交的替换状态的;然而随着电子元件的革新,当pwm变化器渠道了原有的晶闸管后,电力系统的运行极功率因数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改善了原有的电流交替变换状态,但是却产生了较大的震动噪音。由此,目前研发的新型电子元件,以克服二者的使用缺陷为主。美国有关学者在潜心研究后,研发出一种直流环逆变器,不仅能够实现使电子器件功能的灵活转换,还有幸的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使零电流或者是零电压下的作业成为可能,有效的提升了逆变器的集成化程度。

2.2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逐步取代半控型晶闸管

在50年代末出现的第一代电子电力器件,即晶闸管,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纪元。但是随着交变频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全控式器件开始出现,例如Gto、GtR以及p—moSteFt等,即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由于这些器件在开关时间以及生产的电流/电压定额不同,从而使其各自有着自身的适用范围。Gto作为一种用门极可关断的高压器件,在应用中的主要缺陷是关断的增益较低,从而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关断驱动电路。GtR由于安全工作区以及二次击穿现象受到很多参数的影响,并且过流能力低、热容量小,从而需要根据不同的特性设计相应的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只是电路复杂。p—moSteFt作为一种电压驱动器件,在使用中不要求稳定的驱动电流,相应的关闭时也只需要提供放电电流即可,从而极大的简化了电路。只是其通态电压会随着额定电压的增加而急剧的增加,为制造高压p—moSteFt提出了挑战。GBt和mGt作为第三代器件的代表,是一类复合型的电力电子器件,通过将变换器的半桥、双臂甚至全桥组合于一起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并在实际得到广泛的应用。然后在复合化以及模块化的基础上研发了功率集成电路,不仅将主回路的器件集成于一起,同时也实现了电流检测、过压保护、驱动电路以及温度自动控制等集成,也可以看作是第四代的电力电子器件。

2.3交流调速控制理论日渐成熟

矢量控制类似于直流电动机原理,通过将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以及磁场分量分别加以控制,省略了复杂的矢量变化、简化了电动模型,加大的简化了控制结构,具有手段直接、转矩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3.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电气自动化作为最具活力的高科技技术,其广阔的前景主要体现在:首先是电气自动化可以和新兴的科技成果结合,并投入到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其次是不断的优化电气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建立自动化系统的通用结构、统一平台以及标准的系统程序接口等;最受是将电气自动化运用于工业生产,注重自动化的产业化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微电子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原有的电力传动控制的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全部控制设备。并且电力拖动控制也逐渐的在交通、办公等方面获得了新的发展,研究对象进一步的扩大,相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会迎来科技含量更高的电力系统。

参考文献

[1]黄相农.热工测量及调节仪表[J].能源技术.1990.2

[2]李洪文.我国厂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法杖现状与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5

但是,当下的历史剧并非如此。当下的历史剧至少在这样几个方面背离了这个传统。

缺乏严肃的历史观。

历史到底是人民创造的还是帝王将相创造的?这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如果我们承认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那么我们的历史剧就会关心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关心那些在历史事件的底层,然而却是历史进步和发展实际支撑者的小人物。现在的情形正好相反,演了慈禧、康熙、雍正、乾隆等等帝王还不算,还要把马皇后、还珠格格、纪晓岚什么的一同搬上荧屏,我们的历史剧中充斥着帝王将相,甚至各式各样的皇后、皇女,却没有真正的人民。是不是这些历史剧的创作者真的觉得人民的生活没有戏剧性、艺术性,不值得关注呢?是不是这些历史剧的创作者觉得人民的命运、人民的生活只是帝王将相的背景,他们于人类历史发展来说是没有意义甚至毫不相关的?

历史的发展充斥着各种偶然性事件,历史的发展也常常看起来似乎是被那些操纵具体事件的掌权者左右的。但是,在这些偶然事件以及那些“大人物”对事件的支配中,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决定者是人民,是那些被当下历史剧抹煞了的小人物。不过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反对一切关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皇女皇孙的历史剧,我要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对历史发展是否有真正的洞见?

缺乏正确的历史意识。

我们在传播什么又在反对什么?我们把康熙、雍正、乾隆甚至慈禧塑造成所谓大智大慧、护国保民,充满人性的明君英主,却忘记了他们实际只是封建社会的帝王。他们秉持的不过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的“家天下”观念,他们开疆拓土仅仅是为了扩展他们的“家”,而为了这个“家”的拓展,又有多少“人民”死于非命?要知道,他们并非出于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在做这些,而是出于封建帝王的家国观念在做这些。我们要澄清的是歌颂封建君王开疆拓土和宣扬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回事,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意识到我们的国家是独立的、民主的,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是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来热爱它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的国家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我们也要为这个世界的和平与共同繁荣作出贡献。这种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母土观念导致的天然感情,更

是一种理性的社会意识,而且必然和世界主义不可分割。

从上述角度,我们就能看到,当下的大多数历史剧中充斥的并非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历史剧中所具有的多是狭隘的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地域民族主义情绪及大国迷梦左右下的天朝意识。我们的历史剧在为封建帝王们歌功颂德,为他们平反,却没有看到在他们的治理之下,又发生过多少“文字狱”,多少“因言废人”的惨剧,仅仅是因为他们朱笔一挥,人民在这些帝王的棋盘上又有多大价值?人民在他们的丰功伟绩中居于什么地位呢?他们真的是在为人民创造历史吗?

缺乏正确的艺术观念一切还要回到艺术本体上来认识,之所以当下历史剧创作会出现上述问题,我认为除了上述历史观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历史剧创作者缺乏正确的艺术观念。据说,《康熙王朝》的导演陈家林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正说和戏说是风格、样式有差异,细究起来都是编的。但这个编要有个度的把握。我承认《康熙王朝》?0%的剧情都是编的。”历史剧要不要尊重历史?历史剧要不要以严肃的思想诉求来支

撑自己的美学品味?我并不是笼统地反对文学艺术来源于“游戏”之说,但是,“游戏”

不等于“戏说”。“游戏说”认定文学艺术的功利是寓有形于无形的,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而来的,而文学艺术的重要功能是“使人愉悦”。从阅读接受的角度,读者可以抱着游戏的态度来欣赏文学艺术,“戏说”的意思是文学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它的目的仅仅是娱乐观众,甚至某些创作者还认为他们玩弄艺术,愚弄观众;在某些电视剧制作者看来,电视剧只要能让观众愉快,拿到收视率就算完成了任务,他们只是想对投资者负责,对于他们来说让投资者赚到钱便算目的达到了,对后一种观点和做法我不敢苟同。然而,也正是后一种观点似乎影响了当下电视剧创作,尤其是历史剧创作的主流思潮,进一步我还要说这种有害的艺术观念,已经渗入当下艺术的一切方面,成了当下中国社会艺术生活的主流思想。

出现这种“戏说”艺术观,并不是偶然的。纵观古代艺术史,我们会发现,那些政治晦暗、物质贫乏、社会动荡的时代,艺术反而会高扬人性、人生以及社会的大旗,为理想、为生命鼓与呼;而那些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物质发达的历史时代,却常常会伴随着艺术的肤浅化、戏谑化,艺术在那些清明稳定的时代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它不再为人类精神生活守夜,而是加人了喧嚣沸腾充满感官享受和欲望气息的夜生活中,它成了一个时代物质化、欲望化的急先锋。

艺术应该是一个时代精神生活的促进器,它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人,以昂扬的社会意识感染人,以积极的人生意味愉悦人。现在我不禁要问某些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观念抛到何方去了?把艺术看作是且仅仅是一种娱乐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任何时代,不仅是政治动荡、物质困乏的时代,我们需要以正义以良知创作艺术,需要为社会公正、社会发展和进步呼号的艺术;在政治清明稳定,物质发达的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艺术。除了愉悦人之外,艺术还有提高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义务。就此,我们的历史剧创作者有必要反思自己的艺术观。

创造文化还是反文化?

改革开放已经20余年,长时间的政治稳定、物质进步胎生于中国人民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社会精神,不断的推进改革开放也进一步巩固了这种精神,它是一个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但是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奢糜享乐的社会风气,时代物质生活的巨大进步为一种崇尚享乐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候提供了土壤。艺术是时代精神生活的温度计、晴雨表,艺术在这种时代自然会感染这种气息,甚至成为这种气息的温床。应该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为物质生活提供更为丰富的基础,并且通过这种物质的极大丰富为人类个性的充分张扬提供保证。但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候不仅为人类个性的丰富和自由提供丁可能,而且也相反地为人性的狭隘化、单向度化提供了契机。古代罗马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极端丰富并不天然地就导致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古罗马的物质是极端丰富的,但是古罗马人却沉迷于角斗士表演等血腥的艺术,他们从反人性的艺术中获得感官刺激。古代罗马人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和他们的物质生活一样得到提升而是狭隘化了,也因此古罗马的繁荣并未得到长期维持。这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精神世界的奉富和高尚作为支撑,一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无论其当下如何发达,从长远看都会难以为继。中国社会的现状也值得我们警惕。改

革开放20余年积累下来的巨大物质成果,将把我们引向何处?现在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了。这个问题并非杞人忧天,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崇尚物质享乐、追求感官愉悦的社会风气正逐渐侵蚀着我们的艺术,历史剧创作的现状只是当代艺术状况的冰山一角。而这种艺术状况又正在相当程度上反作用于我们这个时代,它加速了上述社会风气的传播,它为上述社会风气的主流化、主导化提供了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形式,自动地成了那种社会风气的载体。

毋庸置疑,电视已经成了当下主流艺术媒介,电视剧也成了当代最为主流的艺术样式,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影响之大、作用之深恐怕在当代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艺术样式可以与之相比。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在当代普通平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大多数普通平民来说,欣赏电视剧是他们最重要的最有文化内涵的活动,甚至可能就是他们所有文化活动的总和。然而也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电视剧从文化走向了它的反面。拧开电视机按钮,充斥眼前的是各式各样的宣扬伪历史的历史剧,把历史当作娱乐资源、而不是思想资源、现实之镜的历史剧,为什么我们的历史剧会是这样的水平?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教学环境

一、营造学好历史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基地,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足够了解,传统书本教学环境已经不能与日益发展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相匹配,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真切感受。构建新型教学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展现历史人物、事件的风貌,在生活与工作、学习过程中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养成良好习惯,采取不同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中历史是一门趣味性相对较强的课程,学习历史最重要的是环境。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相应的历史教学情境,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对此,笔者认为可以运用各种教具,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演示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实物,缩短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学习环境与问题,诱发、驱动并保障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精心创设蕴含历史知识的教学情境,提供合适材料,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形成自觉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历史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提倡学生在课堂内外利用一切机会锻炼社会实践能力,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二、实施情趣教育活跃历史课堂气氛

教师对传授民族语言文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挑选有广大责任心强、自身素质好、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教师。历史教师经过大量教学实践,实施情趣教育策略,进一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课堂上教师要抓住重点精讲,为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各种趣味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题教学互动,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情趣教育策略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充分焕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加学生应用历史知识开展有趣演讲等其他趣味性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造运用历史知识引经据典进行表达的机会,巩固所学历史知识。学生在运用历史知识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强化记忆,激发学习新知识的信心,体验成功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课堂上教师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重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关键问题自主学习、互相探讨。所以教师要实施情趣教育,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增强记忆效果。另外教师应该用慰学生心灵,用爱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求知欲望。尤其后进生可能因成绩不好、教师的忽视、同学的嘲讽而产生自卑感,缺乏学习信心和勇气,这就需要教师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巧妙运用语言艺术,给他们以鼓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探索民族历史的兴趣

尊重和学习各民族历史,激励学生热爱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英雄人物,发挥学习本民族历史的主体作用。当前许多学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容易接受当代外国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而对于本民族优秀的传统风俗习惯和历史人物,缺乏关注热情。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社会现实和历史教材内容,深刻挖掘本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华,广泛宣传中华民族的英雄历史,创造学生接受的良好教育教学条件,让他们在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民族历史人物、英雄事迹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应有奖励,对学习态度端正,但成绩稍差的学生重点给予鼓励。此外,教师要积极与社会相关部门联系,为学生提供结合社会现实、歌颂历史英雄人物为主的演讲活动,让有能力的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帮助大多数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情境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7

【关键词】数字化;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档案管理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记录的电子档案成为当前存档的主流形式,原来的传统纸质档案也陆续转化为电子档案,气象档案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纸质档案的管理已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以大连气象局档案管理的现状为例,探讨纸质档案管理的正确途径。

一、档案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大连市气象局档案馆是以气象科技档案为馆藏主体的专业档案馆,于1992年6月26日成立,2002年12月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气象记录档案保管体制“四改二”的实现为现代化的气象记录管理、数据共享创造了极大便利。从2002年开始气象记录逐渐由人工观测转向自动观测,纸质的科技档案也逐步转向电子档案。

随着历史地面、高空气象资料数字化工作全面开展和气象业务转化为电子文件的采集归档,电子档案的数量快速增长,从而引发对纸质气象记录档案管理逐渐放松忽视的现象。两种档案的管理有轻重之分,认为既然已经都转为数字化档案了,那么传统纸质档案就不重要了,管理好坏都无所谓。有人甚至觉得,数字化环境下,纸质档案是多余的了,把精力都投放到电子档案上,缺乏对纸质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和管理。

二、重视纸质档案的管理是对历史档案价值的尊重

(一)历史资料数字化只是保护档案的重要措施之一。气象档案是在气象科学技术领域活动中形成的以气象信息记录为主体的专业档案,大连气象档案馆所收集的档案主要是建国以后的气象观测记录档案。新中国成立后,大连地区逐步建立了地面气象观测站网,所形成的记录档案齐全、完整,已成为国家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连最早的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是解放前时期的观测记录,早在1904年9月7日,日本因日俄战争需要即在大连设立临时观测所,后改称为测候所,但由于几经变化,这一部分档案现仅存部分《满州气象累年报告》了,虽不齐全,但是保存完好,对于了解过去的天气气候状况,是很宝贵的资料。解放后,对这一部分资料进行了整编(1905-1940),其观测项目包括气压、气温、湿度、云量、风速等。1940年后,由于历史原因,资料缺失。新中国成立后,大连站观测记录从1951年开始,以后各县站也陆续开展了地面气象业务,一直延续至今。

气象观测记录档案是我馆收集存储最齐全、系统、数量最多的一类档案。气象记录档案主要包括地面、高空、太阳辐射、农业气象,酸雨等探测资料形成的观测记录簿、自记纸、记录曲线、手工或微机编制输出的记录报表,雷达回波图、卫星云图、地面和高空手绘天气图、历史天气图、台风年签、寒潮年签、各种气候图及各种气象资料统计整编资料等。这些档案是气象事业发展轨迹的重要来源,是气象事业不可少的历史记忆,是社会科学技术的重要参考凭证。但是早期的纸质档案寿命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增长,纸张逐渐出现变黄发脆、字迹变色褪色、胶片霉烂等等现象。目前,我们馆藏的纸质历史气象资料大部分已信息化处理,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录入和图像扫描方式对纸质档案进行备份保护,从而提高了资料利用率、加大共享性,而非单纯的替代。

纸质和数字化资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资料,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需有不同管理措施,绝不能认为数字化后的纸质档案就无保存必要了,或者纸质档案管理不需重视了。

(二)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唯一的凭证,需要双套保存。电子档案的信息是可分离的载体,使得其在存储过程中易发生意外错误,即受病毒攻击、甚至因人为修改、删除、剪贴,而存在变动的风险。再者,电子档案信息还有依赖计算机软硬件的特性,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软、硬件快速的升级换代都对其后续使用构成影响。后人对前人留下的电子档案如何使用存在无法确定的因素,也是其最大的后顾之忧。另外,由于电子介质独有的物理特性使他的保管使用寿命尚存在缺陷,不利作为档案信息永久保存的介质。总之,电子档案的安全性较低,所以现行档案保管体制明确要求实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共同保存。两种载体的档案相互依存、互补才能保证安全。在今后的档案管理中要消除不正确的观念,不能忽视纸质档案的重要性,已经数字化的纸质档案不但要继续保管,而且要保管好。再者,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是在每日定时气象观测中直接生成的原始记录,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当时的天气情况,具有历史见证的凭证依据。原始资料在数字化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或误操作等各种原因,会造成数字化产品错漏之处,这些错漏之处在长期的产品利用过程中被逐步发现,需要更正,而更正的依据就是曾经被数字化了的纸质档案。如果纸质档案被损毁或丢失,那么被发现的疑误记录就无法找到正确的依据,那么这些疑误记录将会成为永远无法弄清楚的悬案。

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是唯一具有查考作用的凭证,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而且其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珍贵。例如:辽宁省局2012年在做1981―2010年30年整编资料时发现大连地区普兰店站、瓦房店站某历史年月日照时数统计值有误,大连市局某历史年月降水量统计值有误、都影响到年统计值,通过对纸质历史资料的查询核实,对错误记录进行了纠正。因此大量档案需要长期保存,还有部分档案需要永久保存。这些档案具有很重要的业务、科研和史料价值。随着气象业务“数字化”的不断推进,未来移交进档案馆的纸质档案将会越来越少,纸质档案具有稀有性,这种情况使纸质历史资料的价值日益凸显出来,这些档案凭证需要双套保存。(下转第105页)(上接第149页)

三、完备纸质气象记录档案的管理措施

2001年4月,中国气象局下发《关于加强气象记录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气预发〔2001〕6号)文件指出:由于气象记录档案保管业务体制调整为国家、省(含单列市局)两级。大连市气象记录档案保管业务体制调整后,气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按档案库房要求配备档案密集架、防磁柜、除湿机、吸尘机、臭氧消毒仪等设备。建立了档案目录管理系统,实现快速、准确地查找档案的存放位置、种类、数量,统计出馆藏档案的内容,实现了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虽然已进入数字化时代,纸质档案利用率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但在管理工作和安全防护措施上仍要一如既往。严格遵守气象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库房管理制度。

(一)建立销毁鉴定机制,降低管理成本。随着纸质档案数字化业务的发展变化,一些档案的使用价值发生了改变,保管期限由长期调整为短期。所以要注意阶段性清查库存的短期档案期限,对于已到保管期限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要严格执行气象科技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将没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做好清除或处理工作,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做好纸质档案的安全防护措施。一要防盗。库房安装防盗门窗、监控器。二要防火。建立严格的防火制度,配有灭火设备。三要防虫蛀霉变。虫害、老鼠、霉变等对档案的破坏极大,控制好库房的温湿度以限制微生物的繁殖,重视档案有害微生物的预防及杀灭措施,定期对库房进行密封杀虫消毒。定期进行馆藏档案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这是档案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结语

数字化环境下,纸质气象记录档案与电子档案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将长期并存且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各自发挥优势。纸质气象记录档案是气象业务真实面貌的真迹;电子档案可以充分发挥检索、利用、存贮和传输方面的优势。数字化大环境下,我们的工作重心需要发生转移,但千万不可忽视对纸质气象记录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

【参考文献】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8

历史剧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非常发达,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创生了非常好的历史剧传统。这种传统可以概括为:一尊重历史,二反映现实,三强调艺术性,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现实关怀合而为一构成了中国现当代历史剧优秀的美学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出现过《屈原》、《海瑞罢官》等著名历史剧,这些历史剧都是以史实说话又能烛照现实的好作品。但是,当下的历史剧并非如此。当下的历史剧至少在这样几个方面背离了这个传统。缺乏严肃的历史观。历史到底是人民创造的还是帝王将相创造的?这不是小问题,而是大问题,如果我们承认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那么我们的历史剧就会关心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关心那些在历史事件的底层,然而却是历史进步和发展实际支撑者的小人物。现在的情形正好相反,演了慈禧、康熙、雍正、乾隆等等帝王还不算,还要把马皇后、还珠格格、纪晓岚什么的一同搬上荧屏,我们的历史剧中充斥着帝王将相,甚至各式各样的皇后、皇女,却没有真正的人民。是不是这些历史剧的创作者真的觉得人民的生活没有戏剧性、艺术性,不值得关注呢?是不是这些历史剧的创作者觉得人民的命运、人民的生活只是帝王将相的背景,他们于人类历史发展来说是没有意义甚至毫不相关的?历史的发展充斥着各种偶然性事件,历史的发展也常常看起来似乎是被那些操纵具体事件的掌权者左右的。但是,在这些偶然事件以及那些“大人物”对事件的支配中,我们应该看到真正的决定者是人民,是那些被当下历史剧抹煞了的小人物。不过我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我反对一切关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皇女皇孙的历史剧,我要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对历史发展是否有真正的洞见?缺乏正确的历史意识。我们在传播什么又在反对什么?我们把康熙、雍正、乾隆甚至慈禧塑造成所谓大智大慧、护国保民,充满人性的明君英主,却忘记了他们实际只是封建社会的帝王。他们秉持的不过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的“家天下”观念,他们开疆拓土仅仅是为了扩展他们的“家”,而为了这个“家”的拓展,又有多少“人民”死于非命?要知道,他们并非出于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在做这些,而是出于封建帝王的家国观念在做这些。我们要澄清的是歌颂封建君王开疆拓土和宣扬爱国主义并不是一回事,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意识到我们的国家是独立的、民主的,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是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来热爱它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的国家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我们也要为这个世界的和平与共同繁荣作出贡献。这种爱国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母土观念导致的天然感情,更是一种理性的社会意识,而且必然和世界主义不可分割。从上述角度,我们就能看到,当下的大多数历史剧中充斥的并非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历史剧中所具有的多是狭隘的种族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地域民族主义情绪及大国迷梦左右下的天朝意识。我们的历史剧在为封建帝王们歌功颂德,为他们平反,却没有看到在他们的治理之下,又发生过多少“文字狱”,多少“因言废人”的惨剧,仅仅是因为他们朱笔一挥,人民在这些帝王的棋盘上又有多大价值?人民在他们的丰功伟绩中居于什么地位呢?他们真的是在为人民创造历史吗?缺乏正确的艺术观念一切还要回到艺术本体上来认识,之所以当下历史剧创作会出现上述问题,我认为除了上述历史观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历史剧创作者缺乏正确的艺术观念。据说,《康熙王朝》的导演陈家林就曾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正说和戏说是风格、样式有差异,细究起来都是编的。但这个编要有个度的把握。我承认《康熙王朝》?0%的剧情都是编的。”历史剧要不要尊重历史?历史剧要不要以严肃的思想诉求来支撑自己的美学品味?我并不是笼统地反对文学艺术来源于“游戏”之说,但是,“游戏”不等于“戏说”。“游戏说”认定文学艺术的功利是寓有形于无形的,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是通过潜移默化而来的,而文学艺术的重要功能是“使人愉悦”。从阅读接受的角度,读者可以抱着游戏的态度来欣赏文学艺术,“戏说”的意思是文学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它的目的仅仅是娱乐观众,甚至某些创作者还认为他们玩弄艺术,愚弄观众;在某些电视剧制作者看来,电视剧只要能让观众愉快,拿到收视率就算完成了任务,他们只是想对投资者负责,对于他们来说让投资者赚到钱便算目的达到了,对后一种观点和做法我不敢苟同。然而,也正是后一种观点似乎影响了当下电视剧创作,尤其是历史剧创作的主流思潮,进一步我还要说这种有害的艺术观念,已经渗入当下艺术的一切方面,成了当下中国社会艺术生活的主流思想。出现这种“戏说”艺术观,并不是偶然的。纵观古代艺术史,我们会发现,那些政治晦暗、物质贫乏、社会动荡的时代,艺术反而会高扬人性、人生以及社会的大旗,为理想、为生命鼓与呼;而那些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物质发达的历史时代,却常常会伴随着艺术的肤浅化、戏谑化,艺术在那些清明稳定的时代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它不再为人类精神生活守夜,而是加人了喧嚣沸腾充满感官享受和欲望气息的夜生活中,它成了一个时代物质化、欲望化的急先锋。艺术应该是一个时代精神生活的促进器,它应该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人,以昂扬的社会意识感染人,以积极的人生意味愉悦人。现在我不禁要问某些艺术家,他们的艺术观念抛到何方去了?把艺术看作是且仅仅是一种娱乐的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任何时代,不仅是政治动荡、物质困乏的时代,我们需要以正义以良知创作艺术,需要为社会公正、社会发展和进步呼号的艺术;在政治清明稳定,物质发达的时代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艺术。除了愉悦人之外,艺术还有提高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义务。就此,我们的历史剧创作者有必要反思自己的艺术观。创造文化还是反文化?改革开放已经20余年,长时间的政治稳定、物质进步胎生于中国人民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社会精神,不断的推进改革开放也进一步巩固了这种精神,它是一个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但是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它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奢糜享乐的社会风气,时代物质生活的巨大进步为一种崇尚享乐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候提供了土壤。艺术是时代精神生活的温度计、晴雨表,艺术在这种时代自然会感染这种气息,甚至成为这种气息的温床。应该承认,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为物质生活提供更为丰富的基础,并且通过这种物质的极大丰富为人类个性的充分张扬提供保证。但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候不仅为人类个性的丰富和自由提供丁可能,而且也相反地为人性的狭隘化、单向度化提供了契机。古代罗马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极端丰富并不天然地就导致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古罗马的物质是极端丰富的,但是古罗马人却沉迷于角斗士表演等血腥的艺术,他们从反人性的艺术中获得感官刺激。古代罗马人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和他们的物质生活一样得到提升而是狭隘化了,也因此古罗马的繁荣并未得到长期维持。这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精神世界的奉富和高尚作为支撑,一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无论其当下如何发达,从长远看都会难以为继。中国社会的现状也值得我们警惕。改革开放20余年积累下来的巨大物质成果,将把我们引向何处?现在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了。这个问题并非杞人忧天,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崇尚物质享乐、追求感官愉悦的社会风气正逐渐侵蚀着我们的艺术,历史剧创作的现状只是当代艺术状况的冰山一角。而这种艺术状况又正在相当程度上反作用于我们这个时代,它加速了上述社会风气的传播,它为上述社会风气的主流化、主导化提供了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形式,自动地成了那种社会风气的载体。毋庸置疑,电视已经成了当下主流艺术媒介,电视剧也成了当代最为主流的艺术样式,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其影响之大、作用之深恐怕在当代没有任何一种其他艺术样式可以与之相比。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在当代普通平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大多数普通平民来说,欣赏电视剧是他们最重要的最有文化内涵的活动,甚至可能就是他们所有文化活动的总和。然而也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电视剧从文化走向了它的反面。拧开电视机按钮,充斥眼前的是各式各样的宣扬伪历史的历史剧,把历史当作娱乐资源、而不是思想资源、现实之镜的历史剧,为什么我们的历史剧会是这样的水平?文化有时候会走向它的反面成为反文化,粗俗的艺术作品会败坏人们的艺术口味,培养出没有艺术欣赏力的“艺术欣赏者”,没有文化品位的历史剧自然也会破坏人们的文化感觉,带来反文化的“文化”。)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9

关键词:能源;发展历程;社会进步;作用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cannotleavetheenergydevelopment,theprogressofhumancivilizationisanimportantaspectoftheenergyuse.thispaperonthedevelopmentofenergy,thispaperdiscussesthedifferentstagesofthesocialdevelopmentofenergyroleandcontribution.

Keywords:energydevelopmentrolesocialprogress

中图分类号:p7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能源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直到当代文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能源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能源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催化剂。正是煤的开采与使用催生了冶金工业和机械制造。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引发了产业革命。电能的生产与发展,打开了现代大工业发展之门,把人类历史推进到现代文明的阶段。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发展。

1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历史上人类利用能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最早是柴薪时期,然后是煤炭时期,再后是石油、天然气时期[1]。

1.1柴薪时期

在中国远古时代,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已掌握了人工取火,这是中国人最早使用能源的开始,使用火可以燃烧柴草树枝来取暖、煮食、驱兽、照明,这是人类进化的过程的一大进步。火的使用,使人类告别蛮荒时代,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学会了开荒耕种,烧制陶器,冶铜炼铁,打造工具、兵器,蒸酒熬盐,炼丹制药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火,离不开能源。柴薪时期,人类使用的能源是自然生长的柴草树木。这是能源利用效率最低的初始发展阶段,能源所提供的能量热值是很低的,它只适应了低下的原始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样,在几十万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薪柴和木炭一直是人类用来做饭取暖的主要能源。

1.2煤炭时期

世界上最早懂得烧煤的国家是中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汉书》中记载,说豫章郡(今江西省)出产一种黑色岩石可做燃料,这表明中国人在西汉以前的战国或秦代就已经会用煤做燃料了。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这一成就给古代的中国人带来技术上的进步,特别是冶炼技术的发展。此外,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后来燃煤技术被马可波罗等西方传教士或商人传入欧洲。由于煤能提供比柴草树木高得多的热值和能量,适应于当时欧洲国家产业革命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很快欧洲掀起了开采和燃烧煤炭作为能源的高潮。从此,世界能源发展进入到煤炭时期。这是能源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革命性进步,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

从18世纪初开始,煤炭在西方国家逐渐代替木柴。托马斯・纽科门在1712年发明的燃煤蒸汽机开始了以蒸汽动力来代替古老的人力、风力和水力的新时代,为人类的工业文明掀开了序幕。1785年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更使煤炭得以大规模地开发和使用,煤炭作为蒸汽机的动力能源,直接推动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及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蒸汽作为动力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部门中,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及其后的经济发展中,冶金工业、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化学工业、火力发电的发展,使煤炭的需求最与日俱增,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煤炭仍占首位。

1.3石油、天然气时期

在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伊朗首先发现了从地表渗出的天然气。许多早期的作家都曾描述过中东有原油从地表渗出的现象,渗出的天然气刚开始可能用作照明,崇拜火的古波斯人因而有了“永不熄灭的火炬”。中国利用天然气是在约公元前900年。中国在公元前211年钻了第一个天然气气井,据有关资料记载深度为150米(500英尺)。后来钻井深度达到1000米,至1900年已有超过1100口钻井。在重庆西部,人们通过用竹竿不断的撞击来找到天然气。天然气用作燃料来干燥岩盐。1659年,在英国发现了天然气,欧洲人才对它有所了解,然而它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从1790年开始,煤气成为欧洲街道和房屋照明的主要燃料。在北美,石油产品的第一次商业应用是1821年纽约弗洛德尼亚地区对天然气的应用。他们通过一根小口径导管将天然气输送至用户,用于照明和烹调。

随着1859年埃德温・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州打出第一口油井以后,石油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不仅使得工业革命得以更大规模地在全球推广,新的技术、新的发明创造也接踵而来:内燃机、汽车、飞机……石油和这些发明一道,改变了世界的生产模式、交通模式。最具革命性的是电力的发明。法拉第发明的电力更是使人类在能源使用上开始了一场大革命,1879年爱迪生发明的电灯使人类告别了黑暗,所有的能源都可以转化为电力,而电力则可以以最简便的方式输送到工厂,传递到家庭。电力使高楼大厦的建造和使用变得现实,使我们的居室可以冬暖夏凉,使工厂实现自动化,更为当代电子、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提供了动力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从“蒸汽时代”带入“电气时代”[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美国、中东、北非等地区相继发现了大油田及伴生的天然气。每吨原油产生的热量比烧一吨煤高出一倍多。从石油炼制得到的汽油、柴油是汽车、飞机、轮船的动力能源。世界各国争相投资石油的勘探、开采和炼制,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石油产品的成木大幅度降低,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也大量涌现,为人们带来巨额利润。巨大的经济利益促使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量猛增。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的比例,开始超过煤炭而居首位,正如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预言的那样,石油在未来“比大行于世”,标志着能源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使用石油、天然气时期。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原先是生活在陆地和海洋中的动植物,在地壳运动中被埋在地下,经长期隔绝空气的高温高压作用而生成的。这个过程与化石生成的过程相似,因此又统称为化石能源,也称矿物燃料。在化石能源中,煤炭是固体能源,而石油和天然气为流体能源。从天然能源到化石能源,从固体能源到流体能源,代表了能源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能源进步的方向。

2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能源是工农业生产必需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在各种各样能源中,有些能源是自然界中木已存在,能直接被人类利用的,例如太阳、流水、风、煤炭、木柴等,称为一次能源。而利用一次能源经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例如煤气、焦炭、汽油、电等,则称为二次能源;

b)在所有能源中,有些能源在自然界中能很快得到补充或循环再生,不因人类的利用而显著地减少。例如像日光、流水、风、地热、潮汐等,这类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这类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另有一类能源,它们的生成周期非常的长,远远长于它们的使用周期,有的生长周期比人类的历史还长。这一类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它们在地球上的储量,不管实际多少,总是有限的,它们被人们利用、消耗了以后,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再生和补充,必然随着人类的利用而减少,迟早会碰到能源枯竭的问题。像煤、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都是不可再生能源[3];

c)能源改变了人类的命运。能源应用技术的发明和普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交通模式、定居模式和组织形式。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为人类享受高水平物质生活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能源和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可再生能源丰富、清洁,可永续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不是植物,可以直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我所用。人类可寄希望于此,获得进步的动力,但这取决未来,至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等到未来才能突变,现在暂时看不出立等可取的效果。19至20世纪在能源应用的技术上有过这么多发明创造,21世纪也不应该让我们失望。

总之,回顾人类使用能源的历史,面对日益严峻的的能源形势,如何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的任务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要站在历史发展的新的起点上,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朝着建设能源生态体系、促进能源生态文明的方向,为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经济、稳定、安全、生态的能源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低碳能源、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和生态能源,为创造21世纪人类生态文明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永君,李宇遐.邓小平的经济发展动力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5-26.

[2]刘炯天.关于我国煤炭能源低碳发展的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37-38.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史篇10

[关键词]陕西 电视剧 三秦 地域文化 关系

一、地域文化对人、对艺术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或称区域文化、地方文化,是指“在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在不断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地域文化的形成有其必然性,正如李慕寒、沈守兵在《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中所言。其“产生、发展受着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居住的不同民族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心理特征、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形态等物质和精神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地域文化”。可以说“没有抽象的无地域的历史和民族,任何民俗文化的历史性、民族性都是附丽于地域而形成的,都是因地域的差别而彰显其特点的。近些年来形成研究热点的三秦文化、三晋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等,无不与地域发生这样那样的紧密关联。并因其不同的地域特色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杰地灵”,“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等俗语,意思都是说,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人。www.133229.Com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其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地域文化对人的重要影响。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古今中外的人们对此也早有关注。近两千年前的《汉·地理志》中说,“凡民

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意思是说,人的性格、行为、观念等,取决于水土之风气和王侯的引导,也就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在很多的文章典籍中也有这样相关的论述,如《管子·水地篇》中所说的,“齐之水道躁而复故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则其民轻剽而贼”;《邹县志》中所说的,“邹人东近沂泗,多质实;南近滕鱼,多豪侠;西近济宁,多浮华;北近滋曲。多俭啬”;《陵县志·序》也说,“平原故址,其地无高山危峦,其野少荆棘丛杂。马颊高津,经流直下,无委蛇旁分之势。故其人情亦平坦质实,机智不生。北近燕而不善悲歌:南近齐而不善蒋诈,民醇俗茂,悃幅无华。”说的都是地理环境对人的性格、民风、民俗的重要影响。

地域文化对人有重要的影响,而人正是艺术的中心,所以地域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是必然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的中心是人”;匈牙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卢卡契也说,“艺术的对象是人的世界,它所表现的是与人相关的本质,是它的精神和它的外化。”19世纪的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对此也有系统的阐述。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这三大因素”。就环境而言,他说,“的确,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的作用。”“不管在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情形之下,总是环境,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的种类。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环境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阻止别的品种的发生。”“伟大的艺术和它的环境同时出现,绝非偶然的巧合,而的确是环境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通过人事的扰攘动荡,通过个人的独创与无法逆料的表现,决定艺术的酝酿、发展、成熟、腐化、瓦解。环境把艺术带来或带走,有如温度下降的程度决定露水的有无,有如阳光的强弱的程度决定植物的青翠或憔悴。……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要同样的艺术在世界上重新出现。除非时代的潮流再来建立一个同样的环境。”显而易见,丹纳所言的“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和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时代精神、社会结构等)。这里“环境”的实质就是地域文化。毋庸讳言,对于电视剧艺术而言,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陕西电视剧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二、陕西地域文化——三秦文化的特征

陕西简称陕或秦。“陕”指陕陌,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西周初期,周、召二公分陕而治,陕以东,周公治之,陕以西,召公治之。此后,人们就把陕陌以西称为陕西,简称“陕”。“秦”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辖

区主要在这一带。人们又称陕西为“三秦”,一般是从陕西的地理特征分为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自然区域来理解的。“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而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如图一所示:

陕北地处我国西北部,位于黄河中游,靠近内蒙古、宁夏一带,陕北高原是其最主要的地貌特征。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土硗地瘠,受秦岭天然屏障的影响,夏季的西南季风不能北上,造成了陕北高原雨量少、日照长,湿度小,气候干煤,而冬季内陆地区冷空气在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下很容易在这里集中。冷高压力加强,使陕北的冬天风寒酷冷。恶劣的自然环境,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存更加执着。在历史上,陕北属于边塞地区,地广人稀,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在此过着放牧和游猎的生活,汉初实行“移民实边”的国策,羌族、鲜卑族、匈奴、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都曾在这里杂居,也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共生之地。是多样化文化融合区。在与当地汉族相处的漫长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文化呈现出多民族融合的特征。受自身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影响,这里的人们逐步形成了粗犷、豪放、执着的特性,性格古朴、道劲、粗犷、热烈、执着、自信、豁达、乐观、宽容,更接近自然的人性,昂扬悠长的信天游、狂放的安塞腰鼓、凄凉幽怨的唢呐声,就是这种特性的具体体现。陕北特殊的地貌特点和特定的气候环境造成了特定的环境色彩——黄色——是其主要色调。这在影视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我们熟知的电视剧《平凡世界》。大写意的黄土高原,生命力的顽强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单调的色彩,寒冷干燥的气候,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却极偏好强烈、艳丽、鲜明的色彩,如红、黄、蓝等原色,特别是大红,几乎成了陕北民间的必用色——剪纸、年画、面花、社火、腰鼓,红红火火,表现了陕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乐观与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关中盆地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有“沃野千里”和“天府之国”的赞誉。有“八百里秦川”之美誉的关中,从至今考古已发现的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始,这一带都是人们繁衍生息的自然选择。而关中,即四关之中,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再加上秦岭和黄河的天然屏障,关中的腹地西安(长安),“沃野千里”、“四塞以为固”,天然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和建都的理想之所。这使西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1个王朝,加上短暂的农民政权,如西汉末年的绿眉、赤眉军、唐代末年的黄巢,明代末年的李白成,先后都建都长安,历时1000多年,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随处可见:历代亭台楼阁、庙观寺院遍布:文物书画、文人吟咏日久弥珍:名胜古迹如大雁塔、钟楼、临潼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坑、桥山黄帝陵、兴平茂陵、礼泉昭陵、韩城司马迁祠、耀县药王山孙思邈故里、佛教圣地法门寺、宝鸡五丈原诸葛亮庙、麟游隋唐帝王避暑行宫九成宫:自然风光如华山、皇家温泉汤峪温泉、太白国家森休公园、终南山、宝鸡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潼关、大散关等:受气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关中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系,这些在陕西电视剧中也自然地得以呈现。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南北交界地带。北有秦岭,南为巴山,中间是汉江谷地,横贯东西的汉江及其支流串连起了大小不等的平坝盆地,有“小江南”之称。陕南的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结构十分突出,气候温暖湿润。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5℃,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7.5℃,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其中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迭900~1250毫米,水力资源丰富。北邻关中,南毗四川,东与鄂豫接壤,西同陇南连界。处于几大文化板块或地域文化的边缘交接地带,与四川巴蜀文化、江汉楚文化以及中州文化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南北汇萃、东西交融的地域文化特征。山清水秀,奇崖清流,晶莹剔透,清新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南北汇萃、东西交融的地域文化,形成了陕南人独特的品性,既有北方的古朴与粗犷,豪放与刚强,又有南方人的温文与秀美、机智与开朗,爱国诗人陆游在其《山南行》一诗中的“地近函秦气俗豪”便是对陕南人勤劳朴实、淳厚善良、崇尚礼义、热情好客的民俗传统的贴切描述。

三、陕西电视剧创作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陕西地理风貌的差异,自然的形成了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板块及相应的文化风貌。纵观陕西电视剧的创作,显而易见,它深受黄河文化、三秦文化的影响熏陶,可以说,凡是叫得响的、为人民群众、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的陕西电视剧,都深受陕西地域文化的影响。都或深或浅地映现、透射出浓郁的三秦文化或关中、或陕北、或陕南的地域文化特色。

电视剧《喜鹊泪》,以真切、厚重、悠远的陕西关中农村为背景,写的是“文革”期间一位农村姑娘的爱情婚姻悲剧,它力图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认识和表现爱情婚姻问题,但他把爱情戏写成社会戏,旨在从主人公喜鹊的悲剧中去深思社会、思想、精神、道德等问题。整个剧作显示出浓郁的陕西关中农村地域文化。

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电视台摄制的22集电视连续剧《半边楼》,则通过陕西西安某高等学校“半边楼”这一浓缩的环境,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了80年代中期我国高校三代知识分子的面貌,准确而又深刻地开掘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映现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时代的发展,礼赞了中国知识分子于重德精神与务实精神的交融中所累积形成的崇高品格。剧作不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厚重、挚诚的情感色彩,同时也具有生动鲜活的陕西城市特色与高等学府的文化特色。

由陕西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神禾塬》,通过关中农村翁婿三家在改革致富道路上各自的摸爬滚打、不同的价值标准、精神状态,以及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当代农村的变革图与当代农民的心态图。由于该剧成功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特别注重在历史纵深处开掘改革生活,在历史坐标与道德坐标的统一和冲突中揭示人物性格,特别是重视民俗背影的烘托、屏幕画面的美与构思,所以具有鲜明的以神禾塬为象征的陕西关中农村文化与家族文化特色。

由西安电视台电视剧艺术中心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毛泽东在陕北》,以详实的史料生动再现了毛泽东指挥直罗镇战役粉碎敌人围剿。党中央落脚陕北,以及西安事变、红军改编、七七事变、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蒋介石发动内战、党中央撤离延安、全国胜利曙光升起、毛泽东离开陕北东渡黄河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高度概括了毛泽东在陕北13年的革命历程,塑造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领袖形象。剧作深刻揭示了革命的“延安精神”,体现出浓郁的以黄土高原、陕北民风民俗为特征的陕北地域文化。

同样由陕西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大树小树》,则是以地处山区的南岭地委书记秦皓为核心,展开了由地区到村镇。由城市到农村,由机关到家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生活。集中描绘了三个家庭、两代人的成长和成熟。反映了扶贫、下岗、抗灾、稳定、工程建设、反腐斗争、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爱情婚姻生活等社会热点,透析了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波澜等精神层面的问题。该剧正面而又真切地反映了改革开放的陕南基层生活,充溢着浓郁的陕南地域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