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会计电算化十篇农村会计电算化十篇

农村会计电算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2:53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村会计电算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村会计的工作效率,是农村会计核算方法的一大进步。由于会计工作的繁杂程度大,传统的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农村会计的工作需求。所以引进和发展农村会计电算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对农村会计电算化目前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与探讨,得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农村会计电算化;困难;对策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一直保有高度的重视,尽最大的努力为农村会计工作人员提供更方面的服务,目前来说,对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加强改革,是农村会计工作的一个重点改革内容。近些年来,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好,会计电算化技术大大减轻了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农村会计电算化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一、农村会计电算化目前所存在的困难

(一)农村对于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落后

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文化、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于会计电算化技术不能达到应有的重视。农村很多领导认为会计电算化无非就是利用计算机帮助会计进行工作,在劳动力充足的情况下,认为并没有多大的作用。这样传统顽固的思想大大限制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使落后的更加落后,贫穷的依然贫穷。

(二)会计电算化所应用的软件不够全面

目前来说,会计电算化软件所面对的市场主要还是城市中的会计工作者。这导致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模式不能完全的符合农村会计的工作需求,大大降低了农村会计使用率。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缺陷也间接的限制了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不能高效的帮助农村会计进行工作,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村会计电算化在维修方面有很大困难

受农村自身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等影响,对于农村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维护和修理具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像城市一样及时的进行维护。这样会使农村会计电算化产生厌烦的心理,认为还不如人工直接进行工作方便,使会计电算化不能得到广泛的肯定,制约了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的发展。

(四)农村会计使用计算机熟练度过低

农村会计自身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过低也导致了他们不善于去使用会计电算化技术。对计算机使用的不熟练,不仅仅会降低工作人员使用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兴趣,还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甚至于会造成工作错误。这些都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的大力发展,无法有效的提高农村会计的工作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二、面对困难,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策略

(一)增强对会计电算化的宣传,提高群众意识

增强对会计电算化的宣传程度,可以使农村的领导真正意识到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意识到科技的发展会真正提高工作效率,为群众带来福音。加深农村对会计电算化的了解,使他们能够真正了解到会计电算化不仅可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正确率,还能减轻会计的工作压力,理清工作头绪,不必被繁杂的工作弄的手忙脚乱。使农村会计能够具有现代化的想法和技术,进而更好的为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二)国家应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完善

面对会计电算化不能够完全符合农村会计工作要求的局面,国家应该大力扶持会计电算化的技术发展,使其可以进行全面的完善。针对具有不同需求的客户,能够提供不同的技术服务,以达到真正的会计电算化技术应该达到的效果。

(三)进行定期的会计电算化技术培训

农村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会计电算化技术使用熟练程度较低也是阻碍其在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应该加强针对性训练,对于会计工作人员开展定期的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培训工作,为日后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做出努力。同时应该要求农村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四)完善关于会计方面的制度

应该加快完善会计方面制度的步伐,使会计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加快对会计方面制度的完善,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岗位制度,使工作可以彻底的落实,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应该设立关于会计电算化安全制度的设立,使农村会计电算化技术更具安全性,增强群众对会计电算化的信任程度,促进农村会计电算化又好又快的发展,进而使农村经济也得到更好的长久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村应该持有先进的学习态度。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学习,对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进行普及性的培训,使人们可以保持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同时还应该定期加强对农村会计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使会计工作人员可以更加熟练的使用该技术完成工作,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工作的错误率。除此之外,国家还应该完善关于会计电算化技术的系统安全问题,使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信任程度更高,使用起来更加放心,从而促进农村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提高农村会计的工作效率,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作者:夏文军单位:射阳县合德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罗国兴.农村会计电算化现存问题与对策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277

[2]方丽,茌亭亭,钱震.新农村建设村级财务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以扬州市农村村级财务核算为例[J].商,2013,06:98-99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2

一、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和意识有待加强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很多负责人,在思想上还比较落后,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意识到会计工作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2]他们浅薄的认为,会计电算化跟传统记账方式相比,只是在使用工具上改变了,其他的一如从前。而且电算化因为速度快、灵敏度高,他们认为这不利于安置就业人员。况且购买计算机也需要一定资金,投入太多。而且他们认为自己所在的村子在财务上并没有问题,所以不需要会计电算化。这些因素使电算化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很好的执行。

(二)缺乏软硬件设备

会计电算化虽然已经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不断应用,但是因为农村经济水平有限,没有足够资金支持软硬件设备的购买。而且市面上针对不同群体设计的软件层出不穷,却没有专门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量身定做的软件。为会计电算化带来不便。这也制约了农村财务会计电算化的实行。

(三)相关制度有待健全和完善

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虽然已经实行,但它对农村经济而言毕竟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在规章制度方面,还没有较为明确的管理机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而言,就没有了强有力的保证。或者是已经制定了一定的管理制度,但存在模糊不清的条例,执行过程中操作性不强;或者操作中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行,发生了问题却不了了之。

(四)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农村财务人员因长期使用传统记账方式,对计算机操作不是特别熟练,对电算化工作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使得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不高,使得整个财务工作在操作中不能很好进行。只有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养,改变这些问题,才能让会计电算化工作更好的开展。

二、在农村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应对策略

(一)正确引导大力宣传

农村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够透彻,而且财务人员应用电脑开展工作时也比较生疏。上级相关部门应首先了解了会计电算化的好处,才能大力宣传,并进行有效的引导,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使得它能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所用。各部门可以使用手机、农村广播或其他方式,宣传会计电算化的实用价值。

(二)对农村财会管理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强化培训

农村财会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相对简单,平时工作中较少使用专业术语,电算化之后,专业术语可能会增加他们工作的难度,所以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有专业财会知识的人才能提高工作质量。[3]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并在工作初期使用初级会计点算入门软件,让他们先适应,熟练之后再换成高级会计软件。只有不断提高训练力度,增加他们知识的厚度,开展各项培训,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不断深入。

(三)制定和执行严格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的保证。规范的制度才能保障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定管理制度时,要将工作人员的职责、计算机设备情况等纳入制度中。执行过程中,可以让村支书或其他负责人专门负责管理。同时设置一名熟悉农村财会工作内容并熟练操作计算机和软件的财会人员,专门对财务工作进行操作。另外还需要几名审核人员,专门负责对工作的各项内容进行逐条审核,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当然审核人员除了要审核,还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并对计算机操作技能有相当熟练的操作。制定制度必须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制度就要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3

会计电算化就是以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数据代替人工做账,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应用在会计核算之中,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化分析预测。而今,国家对于农村经济扶持力度加大,随着农村经济地位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农村这块土地是城乡一体化经济的薄弱环节,目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应用仍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

农村;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安全对策

1农村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即是将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实务操作工作之中,以求得电子计算机能代替人脑,处理各种会计信息的综合性技术,要求能运用计算机的相关系统软件,能对会计信息、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等的综合处理,替代传统的人工记账,从而在某些方面以电脑代替人脑,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决策的全过程,以求完成会计信息的综合处理。我国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已初具规模,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会计核算能为决策者更好地提供信息理论支撑,所以搞好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对农村经济的意义重大。近年来农村会计电算化正在经历着从萌芽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的过程。

2农村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分析

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才慢慢发展起来,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起步较晚,认识不够,所以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在农村推广过程中遇到相应的阻碍,导致农村发展会计电算化存在不少问题。

2.1对会计电算化认识不够,技术上不是很成熟

目前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往往都是模板化生产,可以方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用户使用。其软件的主要职能模块,包括界面都完全相同,企业的行业特征和基本的核算方法都还是考虑不周。尽管这在某种情况下是方便了会计人员在不同企业的工作转换,但对于农村、乡镇的企业负责人而言,电算化只是代替了人工记账,在完全不缺乏劳动力的农村,完全可以维持人工记账。几乎一致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是不具备订制性、个性化的,所以这类的电算化软件仍然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况且对于企业而言,购置一套电算化软件价格多在万元以上,利润很可观,所以软件开发层出不穷。但对于农村,基本的一些会计专业名词并不适用,相反他们更需要针对性的农村会计电算化软件去翻译成他们理解的名称,以完成基本的核算功能,使得最终生成的会计信息满足国家的会计规范。

2.2会计电算化系统难以实时共享,维护成本高

当前一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可以在不同电算化系统里实现数据共享,但当前大部分软件仅仅是处于幼稚期的水平,数据格式也是千差万别,这就导致了很难实现兼容性。这些系统运用于不同体系框架内,也是自行开发不同的操作平台,分别支持不同的操作平台和软件系统,格式、数据类型和结构也因地而异,后期维护发展就更成问题。农民自身知识水平就有限,又在比较偏僻的农村,交通不便,如果电算化软件系统出现问题就很难得到及时处理。这不但提高了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成本,也会让人觉得电脑的不可靠性,制约了农村电算化软件的发展。

2.3国家资金投入缺乏,农村自主人员配置不合理

尽管伴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相关“三农”的重大项目的发展经费进一步增加,全面实行电算化的基础条件已初步具备。但因为自行分税制的改革,导致农村实际可用的资金并不多,也因此难以实现会计软件的运用。在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中,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分工是存在着相互牵制的关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好在企业内部实行工作细致分工。此外,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存在思想认识低下、知识水平受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够,不都具备数据的输入、审核、输出、报送等电算化的基本操作以及知晓相关的知识内容。所以很多时候都会采用记账的形式,导致不少单位还是会为减少岗位编制,让一个人完成这些本应该分岗完成的工作。所以在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上就会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现今会计电算化不规范的现状,但是并不能改变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受限问题。

2.4会计数据的电子档案保存缺乏标准规范控制

当实施会计电算化操作,那原本的账簿等纸质材料都将逐渐转变成电子档案,如何对此进行确认和保存成为新的难题。目前,因为并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新政策的规范指导,以至于各个单位对如何维护电子档案的做法并不相同。有不少单位因为平时对计算机网络、电算化系统不熟悉,又没有按规定对电子档案进行纸质备份,如果硬件或软件甚至说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整个年度的工作就面临重做,严重的将会直接造成历史数据的不可逆转性。

3解决当前农村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

3.1尽快建立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发和销售的相关制度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或行业协会规定,实施会计准则的财务软件成为现今重要举措。如建立发展针对农村的特殊电算化计算机软件协议,通过协议将相同的公共接口进行转换连接,做到在不同地点都可以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中直接调出这些数据查看或审核。会计办公可以不受空间限制、不受软件的限制,最终达到数据的实时共享。此外,对于当时软件的销售管理也应达到标准化。销售人员首先就应该是会计电算化中的专业人士,懂得如何操作,所以就有责任和义务对农村会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导,既然销售有高额利润,就要履行相关的责任与义务,教会使用者如何使用。

3.2建立并执行规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在会计电算化影响下,计算机可以代替劳动力自动核算完成会计录入。当会计工作者输入数额就能对数字进行核算,减少了人为操作因素的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就应当进行制度规范。首先,从系统内部着手,各项会计要素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要求在进行会计岗位的设置和人员分工等方面做到细致的划分和控制。明确岗位人员的责任、义务,做到人人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二,做好农村电算化软件安全控制。政府可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定法律法规,使任何危害网络安全的会计电算化的行为都会得到严厉的制裁。农村应主动安装正版杀毒软件,采取以防火墙等为主的一系列网络防毒措施,并且将信息加密存储技术、电磁屏蔽技术等安全措施加以发展利用,以期在电磁辐射或者干扰的时候,会计电算化数据不会丢失或是损坏。

3.3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素质培训

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核算方面主要负责人,对会计电算化的运行承担全部责任。所以对于单位负责人如何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提升自身的能力,更新观念,强化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应用,切实提高自身管理技能。对在职会计人员实行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培训,使之系统地熟练地运用电算化操作技术。一方面,在聘用会计人员时严格把关,坚决否定不具备会计电算化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人员;另一方面对已经在职的会计人员采取培训、考核、竞赛、奖励等方式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尽快培养出一大批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

4结论

农村会计电算化有利于提高农村会计工作的效率,它能给企业带来低成本高收益。当前我国农村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投入都有待加强。因此要求相关管理部门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农村会计电算化体系,进而提高农村会计电算化工作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作者:曹立群王洪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文晶.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相关问题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2(20):97-98.

[2]马香兰.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0):156-157.

[3]黄微平,黄正瑞.对农村会计电算化的若干思考.财会通讯,2003(1):41-42.

[4]马春英,刘莎.网络会计的优点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成果纵横,2011(3):49-50+53.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4

一、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一)领导不够重视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财务工作当中的会计电算化发展时间晚一些,会计电算化专业技术尚待完善。且如今还有一部分财务管理工作者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尤其没有意识到该技术在改善农村经济管理当中的价值,严重阻碍了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在我国农村,还存在财务领导不重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问题,以为只要优化工作作风与工作环境,就不需要会计电算化。农村领导思想落后以及认识不全面的问题,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效率低下,无法彰显农村经济管理中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功能。

(二)财务管理制度尚待完善

经过调查分析可知,如今,虽然很多农村地区都开始推广应用会计电算化,促进了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但还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完善的问题,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并没有相对应的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导致会计电算化难以得到实践应用。或者存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够严谨的问题,导致会计信息缺失、数据不准确问题出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三)财务管理工作者素质不够高

要想促进会计电算化的标准实施与操作,必须确保会计工作者人员充足,素质较高。但结合如今的农村财务工作者实际情况来说,综合素质还不够高,主要表现为财务专业知识不够丰富、财务专业能力不够高、财务工作队伍不够稳定等,无法充分发挥财务工作者在会计电算化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阻碍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实施应用[2]。另外,在我国农村财务工作者当中,还有老龄化问题和学历水平不够高等问题。很多农村地区因为经济发展缓慢,财务管理工作量小,只能选择那些学历水平较低的财务人员,这些工作人员会计电算化知识浅薄,无法掌握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管理当中应用的方法,农村经济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流于形式[3]。

(四)会计电算化软件不匹配,设备不完善

如今,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存在会计电算化软件不匹配、会计电算化设备不完善的问题,设备更新速度很慢,导致农村经济管理中应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速度慢,无法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效率。近年来,我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才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在农村财务工作当中,应用的会计软件却很少,农村经济管理当中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再编程效率低,无法与别的软件有效匹配,导致如今还未有完全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另外,会计电算化软件制造方对农村会计工作陌生,也是导致会计电算化无法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原因。

二、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一)加强政府指导和知识宣传

要想确保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和发展,政府起到了主要的指引作用,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效益。因此,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者来说,应在掌握农村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会计电算化技术知识宣传,让农村人民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例如,政府和农村相关部门,可通过会计电算化知识宣教方式,为农村经济管理培养出更多的会计从业人才,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水平[4]。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优化农村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环境与条件,激发出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增强农村财务人员的会计电算化应用思想之后,就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经济管理活动中,应用会计电算化,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建立高水平团队

要想促进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管理当中的有效运行,还要在确保农村财务管理人才充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建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财务管理团队。要带领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地走向全能化、专业化和年轻化的方向。要优化农村经济管理人员任免程序,不断地创新与完善农村财务任用审批制度,保证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间断性[5]。相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不仅要加强知识培训,还要加强技能培训,尤其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方面的培训。

(三)创新与完善网络工作系统

1.网络系统核心思想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当中,网络工作系统,往往将财务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当作核心,并结合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确保网络工作系统,包括农村经济管理事前电算化控制、事中电算化管理、事后电算化信息分析,并包括固定资产电算化核算等等。通过创建网络管理工作系统,能落实好实时管理情况监控工作,避免虚假情况出现,从健全机制方面入手,预防和打击一切贪污腐败行为。

2.网络系统优点

针对农村经济管理当中的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来说,可以在上面的乡镇、县城和市区之间形成完善可靠的网络体制,促进网络工作系统的有序运用,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性与准确性[6]。与此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网络中心应用多元服务设备,可以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便利性和快捷性。通过在网络系统中应用模块化组合,能切实满足广大用户的多元需求,降低投资成本。

(四)合理设置电子商务平台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集中应用会计电算化时,可以完成智能化电子商务平台设置。即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增设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租赁服务内容,服务供应财务信息,生成会计凭证,加工财务管理业务,最终制作出完整的财务报表。与此同时,还要把实际操作当中获取的会计数据,交付给专门的会计事务所,接受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供应商往往会为客户提供相关资料,给予客户主要的技术支援,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开发农村会计核心软件

在农村经济管理中,要想有效发挥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作用,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因此,在应用会计电算化之前,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开发出有用的应用型会计软件,确保这些软件直观、应用便利,防止那些脱离实际、不够便利的会计软件应用到经济管理中,防止那些不满足要求的会计信息被录入经济管理系统中。在开发出新的农村会计电算化软件之后,要先在环境条件和经济水平较好的地区施行,之后再在农村普及。另外,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主动联系软件厂商,配备专业技术工作者,及时解决会计电算化软件与设备方面的问题[7]。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5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应用策略

党的十以来,三农发展问题提上了记事日程,强化财务管理,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会计电算化在现代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也被提到一定的高度。从目前现状来看,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监督,归口于乡镇级建立“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依托上级政府、地方政府人力财力,实现会计电算化在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一、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很多地区都已经实施了会计电算化,但是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观念和意识有待加强

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农村很多负责人的思想观念、意识等,依然停留在传统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甚至片面地认为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应用会计电算化,只是改变记账方式而已,没有实质意义;现行的方式在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方面,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无需耗费大量的资金购置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设备,因此会计电算化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二)缺乏软硬件设备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难以购置必需的软硬件设备。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软件技术已经商品化,各种类型的会计软件不断涌现出来。虽然加快了会计电算化发展步伐,但是目前依然没有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针对性软件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当前国内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会计电算化实施。

(三)相关制度有待健全和完善

对于农村经济而言,会计电算化毕竟是新生事物,目前依然处于一种探索阶段,关于会计电算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方法有待健全和完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制度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据调查发现,目前国内部分乡镇和地区,甚至未建立这方面的管理机制,以致于财务管理人员在实施电算化过程中,无规可循。

二、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会计电算化应用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正确引导,加大宣传力度

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说到底就是要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水平,尤其是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为此,建议相关部门正确引导,全面推进我国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领导人员,应当自觉认识、接受和重视会计电算化,并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具体而言,各级管理部门可以借助电视、广播以及网络和手机短信等平台和手段,利用多种新闻媒介来宣传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电算化应用价值,尤其是会计电算化在会计核算规范化、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以及财务公开质量提高和会计信息及时准确等方面的作用,应当进行广泛宣传。

(二)对农村财会管理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强化培训

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会计电算化实施,需要既懂得会计方面的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同时这也是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必要条件。在当前的形势下,不断加大财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过程中,主管部门应当加强调研,立足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培训方式多样化,既可以离岗培训,也可以在岗培训,同时要不断加深培训和教育内容的深度,从而使受培训者对会计电算化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此外,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操作培训也非常重要,这是低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会计电算化应用故障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三)制定和执行严格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明确的会计电算化实施管理制度,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在农村各项管理机制中,会计电算化实施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包括人员配备、人员职责、微机管理以及录入审核和软件维护制度等。针对如此繁琐的工作内容,建议专门设一名管理人员,由村主任、书记兼任,主要负责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并且协调软、硬件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设置一名操作人员,建议由村里的现任会计来担任该专职,并由其负责本村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账目记载等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自身应当熟悉现代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财会业务,而且还必须具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软件应用能力。设置一名审核人员,专门负责输入、输出数据信息的审核工作。审核人员应当熟悉现代农村经管业务、国家政策法规,而且还要求具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实施会计电算化,必须有制度保障;从当前农村的实际发展现状出发,建立可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从而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电算化更加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思禹.积极开展会计电算化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吉林农业,2015(06)

[2]张耀军.浅议在农村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05)

[3]孙永慧;冯秋玲.农村财务管理中会计电算化应用的难点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4]史亚卓.解析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制及电算化,有效规范农村财务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02)

[5]杜国峰.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3(03)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农村;财务管理;运用

安溪县城厢镇是农业镇,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突出,在没有良好应对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农村财务管理未按照国家标准实施,造成的矛盾和差异较为恶劣。

1农村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以安溪县城厢镇为例,在2006年~2009年村级财务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部分村干部素质偏低,主管领导重视不够

部分村干部法制观念淡薄,视集体财产如家财,带头违反制度,使制度形同虚设。部分镇办领导对加强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以致于对政策文件的宣传执行不到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只有监督的职能,而无处罚的手段和权力,致使监督力度大打折扣。

1.2民主理财制度落实不到位

设立民主理财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农村财务收支充分接受群众监督,控制不合理开支。在一些村民主理财尚未完全达到预期目的,突出表现在:一些民主理财小组有名无实,仍然由会计人员进行财务监督,而实际上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实行民主理财的村,由于理财小组成员业务素质低,觉悟程度不同,也无法顺利开展工作,致使民主理财小组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1.3财务公开形式化,公开内容过于笼统

尽管早已普遍推行了财务公开制度,大部分地方都在村部设有财务公开栏,每月定期向当地村民公开各项财务收支情况。但在实行财务公开的过程中,公开的内容含混、笼统,只做表面文章。例如:在财务公开时,只公开各科目的余额,有的把招待费转移到其他开支项目,使财务公开名不副实。

1.4约束机制不健全,财会制度贯彻不实

农村财务管理有一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但由于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领导和财会人员素质不高,贯彻落实比较困难。一些干部自搞一套,财会人员听之任之,造成财会制度执行不严,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2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对策

2.1成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启用“世纪之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软件

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备较差的状况,县、乡、村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加大财政投入,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情况,选择与本地区会计电算化工作相适应的计算机机种、机型和系统软件及有关配套设备和会计电算化软、硬件系统,加强了系统的统一性,促使会计电算化从单机应用向网络会计发展。例如,城厢镇于2010年元月启用福建南安“世纪之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软件进行对村级财务记账,推行电算化会计的工作量和计算量都由电脑完成,从而大大减少工作量。以往每村一员,全镇28名财会人员减至现在聘用(大、中专生)2人,解决财务管理员三年一变、文化水平低的难题。镇相应成立“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对村(居)集体财务实行“五统一”管理(统一记账、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公开、统一建档)。

2.2软件及其运用不断更新开发,适应当前工作需要

福建省在2012年下发闽政办〔2012〕113号文件,在全省推广应用“世纪之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软件,软件管理平台针对各地使用反馈意见,更新适应满足当下财务报表需求,以及自动生成各类报表,记账后的凭证不再允许修改,记账后电脑可打印各月、季、年财务收支情况表,并发放给各村(居)张贴,实行真公开、杜绝假公开现象。2.3网上监督,杜绝违规违纪事件发生城厢镇在农村电算化施行后,查询速度快,检索能力强,传递会计信息快。市、县、镇经管干部随时可以通过监督平台调看所属辖区内某个村会计信息,监督村级按时记账,备用金管理,收支“两条线”“零接待”“大额支付”等制度的执行,此对当前各单位经管干部紧缺更为重要。由此,2010年~2016年城厢镇没有出现涉及财务问题被处理的村干部,有效杜绝了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3结语

在计算机技术普及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农村财务会计电算化符合财务工作实际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选择。实行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过程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监督控制了村干部在职期间随意开支、乱作假账等违法违纪行为,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应继续在会计电算化方面深入研究,在专业的软件推广上不断更新加强。同时,还应考虑到农村财务管理的长期积累问题,加强先进技术理念的落实。在行政手段、技术管理、人才储备等多方面加强认识并付诸行动,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计电算化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玉英.浅析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4,(13).

[2]颜晓红.会计电算化在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7):23-24.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7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农业经济;处理方法;原则

古往今来,我国一直作为农业大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农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我国的农业领域较其他国家来说更加广泛,农、林、牧、副、渔业都有一定的涉及。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适时地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引入会计电算化是十分必要且切合农业经济现状的。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特点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传统的会计中引入计算机管理的理念,改变传统的记账会计,用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工具来代替传统的人工记账和报账、算账的过程,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完成对于会计信息数据的分析、预测和决策。这也是会计和计算机两个领域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二)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1.会计电算化对数据的处理速度高。近几年来,计算机行业飞速发展,现代化的计算机运行速度飞快,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较之以往也有着很大的进步。数据作为会计领域的关键命脉,对会计行业有着极其特别的作用,及时准确的反映数据信息,可以大大地提高会计的办事效率。因此,在会计领域引入计算机管理是十分必要且关键的。

2.会计电算化对数据的处理准确性高。数据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对于会计行业来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核心。现代化的计算机拥有着人工所不能比拟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例如,在进行会计凭证的制作中保存该会计凭证的时候,如果没有满足计算机系统内部固有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的话,这个凭证就不能被保存到计算机中,也就无法提供不准确的接待服务了。这就大大地提高了以往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了会计的核算质量。

3.会计电算化对数据存储的特殊化。对于会计电算化来说,其对数据信息的存储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传统的手工记账和账本已经不复存在,而是以信息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电脑里。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正是由于信息数据都被保存在电脑中,而没有进行字面上的记录,如果电脑发生故障或者不小心将数据信息删除,将会给会计行业带来很大的威胁,也不利于日后审计线索的追踪工作。

4.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具有程序化特点。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是分工明确的记录和处理方式。在引进了先进的计算机电子化之后,会计的内部控制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往传统的手工会计记录中,相关的人员利用相关的分割方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内部控制系统,与其他相关的账本、凭证和报表相互融和,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进行会计电算化之后,开始对相关数据进行集中性和连贯性的处理,彻底摒弃了原来的人工记账方式,这就要求对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和硬件进行行之有效的提高,以满足现代化的数据信息要求。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高。在传统的会计领域引入了现代化的计算机之后,传统的会计从业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数据信息的统计和分析要求了。它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对会计行业十分精通,同时,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二、我国农村财务状况的现状

我国在2010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设》中指出,农村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工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新农村是我国当下农业工作的重点。因此,对于农村财务实行现代化管理就成了当下农村建设中势在必行的关键一步。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发展地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建设参差不齐。东部发达地区的农业建设和财务管理有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是中西部比较落后地区的农业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需要国家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纵观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产生时期,即农业合作化时期、发展时期,即人民公社化时期和完善时期,即改革开放之后。通过一系列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农业财务管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一)产生时期(1953~1958)

1953年,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飞跃性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国家颁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决议指出要在农村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小组,进而建立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社。在国际的大力推动之下,农村经济活动开始飞速发展,也就在此时,农村开始实行会计记账制度,也就是最初的财务管理的雏形。

(二)发展时期(1958~1978)

农业合作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取得了重大的成绩,因此,国家决定进一步升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始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民公社运动在此时开始兴起。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就成立26000家人民公社,基本上实现了计划中的全国农村经济人民公社化的目的。较之之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拥有更完全、标准的财务管理体系,规定了相关的奖励政策和惩罚政策等。

(三)完善时期(1978~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和发展,许多农村地区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方式、方法。财务管理的模式不断完善,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我国农业电算化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一)领导者需要对会计电算化首先认同

对于在农村实行会计电算化来说,需要农村的会计领导首先认可并积极支持会计电算化,充分了解到会计电算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组织部下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学习,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会计电算化的模式并加以应用和推广,进而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根据农村经济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应用软件

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使得电算化的应用软件版本越来越多,每个软件虽然在本质没有特别大的区别,但是,开发商在进行实际的生产中,也进行了不同的侧重,突出了某一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进行农业电算化会计的软件选择时,要考虑到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

(三)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人才进行相关的培训

人才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对于农业会计电算化来说,如果没有适合的人才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也就得不到其应有的良好效果。加大对农业会计的技能培训也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阶段农业电算化人员都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进短期培训上岗的,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不深,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会对软件简单的操作,只会使用软件的基本功能,并没有发挥出会计电算化的强大优势。要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相信很快就会赶上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水平。

(四)建立健全的农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对于新型的农业会计电算化系统来说,为其建立一个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该系统的建立旨在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可以在农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中,适当的引入密码口令和系统内部操作日志并存的形式,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被外人登录,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存储信息的时候,会计从业人员也要运用加密模式进行存储,同时也要注意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以免系统问题丢失文件。

笔者在学习实践中制定了一套《财务会计电算化岗位管理办法》,首先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将会计岗位分工为电算主管人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电算维护员、电算审核员五个岗位。然后建立操作管理制度,通过对系统的日常管理,来保证系统正常、有效地运行。其中包括设立权限和操作规程。最后,建立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人员要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管理方法。

四、结语

农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飞跃性的发展,在农业的发展中适时地引入会计电算化,同时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有助于帮助农业经济进行与时俱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农业会计和国际接轨,最终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整体水平。

参考资料:

[1]高树义,文国峰.浅谈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的改进[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2]刘战刚.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22).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8

【关键词】规范;村财乡管;核算

国家财政部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在新疆巴州乡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施。为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旧会计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对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摸底,并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对77个乡镇384个行政村的563名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考试,提高了乡村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按照自治区的规定,对经考试合格的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443名村级财务人员颁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保障了全州农村财务核算的顺利开展。

一、新旧《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衔接顺利,过渡平稳

2008年8月,巴州财政部门组织人员对库尔勒、尉犁、和静、和硕、博湖等县的7个乡镇进行了调研,从2005年起,这7个乡镇所属村级财务已经100%委托乡农经部门进行核算;县财政、乡财局和农经局的同志提供的材料表明:全县其他各村集体经济财务也已经在不同年份全部由乡农经站统一、核算。

乡农经站财务岗位基本设置总会计1名、会计1名、电算化维护人员1名(采取电算化核算的乡镇);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到位,移交手续清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上岗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以前年度提高,会计账户设置合理,科目使用规范,制定和建立了财务制度,能够满足村级财务核算的管理需要。各村彻底杜绝了包包账、箱箱账、白条入账的现象。各村村民按照本村的人口、经济业务规模大小,推举5-7名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村里的一切支出必须通过理财小组审核、签章,各乡农经站对被的村级集体经济各类收支能够及时张榜公布,被访的村民都能对村里的支出说上一二,对村里的民主理财、支出和村务公开比较满意。

各县、乡、村正在依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农经发〔2008〕4号)文件精神,积极规范乡级农经部门记账业务。

在调研中发现,各核算单位使用的电算化软件统一使用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开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版本的电算化软件,该电算化软件基本能满足村集体经济组织核算的需要,也能核算国家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核算的需要。该核算软件操作简单,便于学习掌握,全州村级核算统一配备同一套软件便于软件供应商统一培训和售后服务,缺点是无法用一套软件同时核算乡级行政、事业单位的账务。

电算化软件的配备、普及使用程度各县也不均衡,主要原因在于各县、乡农经部门的重视程度以及该县、乡财政的状况不同。在调研时发现,和静县、尉犁县的乡镇农经部门会计人员仍在通过手工记账、算账。

为了全面了解全州农村财会人员的情况,我州向各县发放调查表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全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机构目前在岗会计人员249名,持证人员200人,占80.32%,无证人员49名,占19.68%;无证人员主要为村级出纳、报账员。无证人员主要分布在偏远的山区、荒漠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自然村,无证会计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基本不懂汉语言,个别村仍存在着一任村委会班子一任财务人员的现象,更换、变动会计人员比较频繁;无证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知识主要靠乡农经部门的财务人员临时现教、现学、现用,有会计专业知识和学历的会计人员没人愿去这种状况的村里工作。

二、当前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村级账务核算内容不全面

村级核算,应当全面反映村级经济活动的全部经济内容,包括村集体收入、“一事一议资金”、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

通过调查,实际情况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农村税费改革后的补助资金除个别年度划归村级核算、支付外,目前统一由乡财政所负责核算、支付。这种人为分割的核算体制,一是无法满足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审计要求;二是无法体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对村级的关怀力度。

(二)继续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的关怀和帮助力度,加大在职教育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调研中,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诉求自己会计专业知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知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核算下,农村难以配备微机专业维护人员、电算化软件维护人员。会计人员只有边干边学,目前在岗的会计人员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微机知识、微机维护、电算化软件维护知识严重缺乏,既渴求扩大知识面,更要求解决现实会计工作当中因知识不足而存在的许多棘手的难题。

对农村会计的业务培训,财政会计管理部门和农业农经部门主要应侧重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主要以基础知识、会计基础规范、会计电算化规范、财务制度、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主。

(三)加强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核算的信息质量。通过调查,大多数核算机构基础工作良好,但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亟需改进。

巴州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别是偏远农牧区,主要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村级出纳人员、报账人员长期仍将以当地少数民族人员为主。从目前的调查来看,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财务人员,汉语言文字、语言表述、沟通能力较差,会计业务知识相对不高,在账簿启用、文字书写、科目应用、经济业务活动的账务处理、职业判断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被调查的乡镇,村级财务大都制定了财务管理办法,其中4个财务人员素质较高的乡镇,财务制度制定得相对完备;个别乡镇仍存在财务制度简单罗列几个岗位责任制了事,存在支出报销单据粘贴不平整,没有经办人签字,没有会计人员审核签字,单据分项支出内容、单据份数都没有填写;账簿使用存在随意性,总账使用活页账本,没有启用单位名称,没加盖启用章;财务主管、会计都没有签字、盖章,普遍没有缴纳印花税;会计科目名称使用不规范,存在随意性。比如制度规定科目为“应付福利费”,实际被改为“福利费”,“银行存款”被改为“银行”或“银行存”等;账户余额存在跨年度不结转,账户没有月结、季结、年结;发生记录书写错误,没按纠错规定采用“红线法”划一道红线更正,而是直接用“蓝笔”划二道线;凭证装订不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

个别村存在将“一事一议资金”单独开户,单独建账,单独核算,违反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调查组当场提出了批评,要求立即更正,并要求县级财政事后进行监督检查。

(四)加紧制定和出台《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确保农村经济核算安全、完整

2006年,农业部发文提出将制定《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要求各级农经管理部门据此建立和规范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但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仍未正式出台。农村集体经济财务制度的建立只能由会计人员依据其他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和经验探索建立。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显而易见。

三、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促进村级记账健康发展

(一)立足当前,规范农村村集体经济会计核算队伍

当前,农村乡镇正在积极推行“村财乡管村用”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农经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财政所根据改革进度,目前是集中核算乡镇级财务收支。根据实际,建议现阶段我州应采取乡财政所和乡农经站并存,共同完成乡、村财务核算的方式,随着乡镇管理体制的推进,适时提出将农经站划并到财政所集中核算,这样既可减少人员,又可统一管理村级核算。

自从国家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乡农税所(财政所)工作人员从过去的收农牧业税,转为为农村服务、核算转变;这些同志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少数民族人员比例大,收税是专家、是内行,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是新手,需要重新学习。

农经部门长期从事农村财务管理和核算,有一批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财会队伍,一些农经站从1993年就开始为村级财务记账;在调研中,这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较高、制度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规范。

建议“村财乡管”目前仍由农经部门管理、记账;财政部门待条件成熟时将核算的“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直接拨付给行政村,由农经部门统一核算。

鉴于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下一步改革将到乡一级,财政所同志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建议财政所和农经站两个部门仍保持现状,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划并事宜。

(二)积极从法律方面探索乡级财政、农经部门对村级财务的权限

乡财政所、农经站目前是依据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村财账务工作的,是遵从改革阶段的行政规定。从国家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法制化建设正在步入正轨,村级账务机构也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进行规范审批和管理。只有通过规范的“记账”许可的申请和批准,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三章第十五条之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承办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之规定,通过修订《农业法》、《会计法》、《记账管理办法》的相应条款授予乡级核算机构法定记账权限,村级账务的核算才能符合法律规范,才能真正体现村民权益,保障机构合法运行。

2009年7月6日,在笔者修改此文时,获知新疆首届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培训班在博湖县本布图镇开班,该培训班包括汉、维、蒙、回等民族的114名学员参加培训,参加人员主要为会计人员,乡镇干部、村委会干部、村民理财小组人员。新疆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吴解铭亲自指导,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货币资金管理、家电下乡、会计委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主管理和财务公开、农村综合改革、三项资金管理等涉农政策、业务。

期望国家能够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中国农村的每一个村落,惠及各族农民兄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S].1993.

[3]财政部.记账管理办法[S].

[4]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S].2005.

[5]农业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S].

[6]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的意见[S].2008.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9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村级会计委托

一、前言

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稳定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意义。管理规范化可以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从而进一步充分调动和保护群众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可以有效地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农村的财务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改革财务管理体制,全国出现了村账双代管、村账乡管、村账站审、会计委派制、村级会计委托制等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内学者对各种模式进行了充分研讨,张楚堂等(2006)认为,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目前治理我国农村财务混乱的有效模式。

村级会计委托制是指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表决同意,委托乡(镇)经管站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乡(镇)、村两级的双重监督。该制度下,对村级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五统一”服务,实行多级监督,建立统一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这种模式目前在浙江、山东大多数地区实行,截至2009年2月,山东省79.6%的乡镇已实行村账委托制度,其中,青岛、淄博、东营、泰安、莱芜、德州地区100%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效果显著。

二、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规范化研究

农村财务规范化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保证财务公开,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管理,规范财会队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从而有效地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

(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从机制上保证了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实行财务公开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政治安全的有力保证,是村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村级民主监督制度的基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后,需要对各村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建立严格的民主理财监督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等,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程序严格,制度规范,公开透明,便于监督,排除了村干部的干预,在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前提下,将村级的理财权和会计人员的监督权适当分离,使会计人员更好地依法行使会计职能,从机制上创造了敢于监督、便于监督和有效监督的条件,从根本上确保了农村财务收支的公开、公正、真实,满足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要求和愿望,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有力推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二)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为实行电算化创造了条件,有效地规范了会计行为

该制度下区域集中,管理集中,应用集中有利于实现电算化。电算化可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克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摆脱了会计对村干部的依附,使账目更清晰、更客观,为农村数据和业务规范化提供了一个解决良机,使农村各级财务更具透明度和时效性;可以利用电算化进行预算控制和流程控制,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堵塞各种漏洞,遏制乱收滥支;可以利用电算化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三资”进行动态监管,防止集体资产的流失;可以标准会计科目代码、资产编码,为实现业务标准化打下基础;电算化下可以实时查询,有利于上级部门实时监控、远程查询、及时决策;有利于完善财务公开内容与形式,可以进行触摸屏查询,电话查询,网上查询;电算化有利于实行网上审计,提高了审计质量与效率……总之,会计电算化可以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达到有效监管、支持农村决策的目的。

(三)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财务人员队伍稳定,提高业务素质,从而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稳定财务人员队伍、提高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传统村账自管模式下,选拔财会人员任人唯亲,全凭个人意志,致使一些素质低下、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调到会计岗位上来,账务处理不及时,程序手续不清楚,会计科目使用混乱,他们大多只能记记简单的流水账,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村级会计委托制下公开选拔农村会计,对农村财务人员的任用、免职等必须履行公开选拔、考核、审报手续,持证上岗,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健全监管和考评机制,从机制上使会计人员认真负责,敢于监督,不因村委会换届和村干部变动而变动,形成一支稳定、精干的农村会计队伍,有利于促进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确保会计核算质量。

(四)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完善各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管理,提高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财务工作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委托制下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有利于严格执行各项收支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基金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决算制度等;有利于集体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有利于严格按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管理、使用资金;有利于规范财政专项资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认真落实好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的有关要求,严格支出管理。

(五)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有利于强化监督,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促进财务规范化

该制度下可以实行多层监督。一是群众监督,每村建立3-7人组成的财务监督小组,负责对村级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二是乡镇会计监督,会计对村里上报的原始凭证进行严格审查监督,审核是否符合规章制度,手续是否齐全等;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落实专人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和专项审计,对村干部实行任期和离任责任审计。通过多层监督,完善了民主理财制度与财务审计制度,有效促进财务规范化。

三、村级会计委托制下的财务规范化案例研究

山东省章丘市从2002年开始就成立记账中心,推行村级会计委托,历时七年,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908个行政村的账由83名记账中心的会计承担,全面实现了农村财务的电算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其基本做法为:

(一)建立“农村会计记账服务中心”,实行会计垂直管理,实现会计专业化,高标准搭建农村会计集中记账平台

他们本着“规范、安全、方便”的原则,各乡镇(街道)在利于群众办事、交通便捷的乡镇驻地建起了硬件设施完备的记账服务中心,全市记账中心建筑面积达3000m2,市里统一配备了微机和专用财务软件,实行电算化管理。为加大监管力度,市财政、农业部门分别建立了村级财务监控中心,利用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与各乡镇记账中心实行微机联网,实现了对村级财务管理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村级财务透明度。

(二)择优录用,选好会计人员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经全市统一考试和考核,选拔出83名会计,并设人才预备库,由市政府与其签订招聘合同,定期培训,由市、乡两级共同组织考核。高素质、专业化会计队伍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过去由于村干部直接任免会计而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监督职能弱化的弊端,为优化农村财务管理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三)清产核资,移交账款

各村清产核资后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征得群众同意后办理交接手续,记账中心以村为单位建立账簿,承担起会计业务的核算任务。

(四)坚持收支两条线原则

所有集体现金收入一律进记账服务中心村级账户,所有现金支出一律从记账服务中心村的账户划出,禁止账外账和小金库的存在,避免村级财务管理漏洞。

(五)规范村干部权限,强化村级事务管理

支持和强化村级民主决策、民主评议、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对村级土地发包、水利工程等村级事务,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民主监督落实机制,使办理的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抓好三层监督,实现监督多元化。一是群众监督。坚持由村民理财小组对村级财务实施全程监督,确保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村民若对本村账目有疑问,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和村民理财小组介绍信,随时到记账中心查询。二是业务监督。乡镇记账中心和会计定期对财务进行业务审核,实行谁审理谁负责的制度。三是审计监督。各乡镇组织专人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专项审计。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由于加大了审计力度,一些不合理开支被取消,全市每年节约非生产性开支达8000多万元。

(六)建章立制,规范运作

为推动村级会计委托,章丘市在加强领导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实施四个统一,实现运作规范化。一是统一制定了《农村会计集中记账管理办法》、《会计人员职责》、《报账员职责》、《记账中心考核办法》等规定,用以指导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二是统一规定各村的报账员必须在每月的25日前,将集体资金收入全部缴入记账中心本村的现金专户,记账中心会计每月对各村的集体收入资金进行汇总并制作会计报表。各村支出的原始收据,在由当事人、村主要领导签字并由村民理财小组审核后,每月10日前由各村报账员到记账中心集中记账。三是统一全市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和程序,规定每月的15日各村收支情况要在记账中心和本村的公开栏同时公开,公开内容至少保留15天。四是各记账中心统一建立村级财务档案室,采用专门的铁柜,一村一柜,统一管理村级财务资料。

章丘市实行农村财务制度改革,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农村财务不清造成的种种矛盾,理顺了干群关系,堵塞了财务漏洞,取得了明显成效。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6元,同比分别增长16.1%、25.7%和7.9%,全市农村出现了蓬勃发展、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四、结束语

我国农村发展正处在结构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财务规范化任重道远,为了保证农村综合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从管理制度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规范,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村级会计委托制是符合目前国情的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农村财务工作从制度建设、人员建设等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轨道,对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楚堂,李超楠.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评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10):54-55.

农村会计电算化篇10

【Keywords】internetplus;ruralfinancialinstitutions;accounting;innovativeideas;safeguard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69-02

1引言

在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会计工作理念、策略与手段落后的情形下,农村金融会计管理问题成为制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使农村会计核算业务得到优化和更新,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会计工作创新思路及保障措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互联网+”背景核心内容

“互联网+”背景的特点与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跨界融合。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许多行业与互联网行业进行了整合,使传统行业免受地域的限制。可见,跨界融合给各行业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第二,创新驱动。许多企业以自身与互联网之间的整合作为创新驱动的引擎,将企业服务和文化,融入互联网中,发展线上联网和线下实体的一体化运营,形成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模式。第三,重塑结构。结构的塑造和重组,是保证各行业产业结构联系的必要前提,而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结构重塑,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加强了产业结构之间的紧密交流,建立了和谐关系。

3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限制性因素

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限制性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层面。对于农村地区,农民对会计核算的认知薄弱。公众监督的缺失导致农村会计核算的真实性降低,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第二,技术层面。目前,?r村地区的会计核算技术只停留在较为简单的会计核算层面,对于复杂的核算业务,核算人员无法进行科学的调整。第三,政治层面。农村地区政府在落实政策的同时,缺乏对当地会计核算以及经济情况的关注,使政策落实欠缺规范性和严谨性。第四,经济层面。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薄弱且不稳定,而农村会计核算机制又无法根据实际的经济情况实现灵活性调节,因此,农村会计核算会受到经济层面的限制。

4“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创新思路

4.1加强网络人才交流

根据当前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限制因素分析可知,技术层面会对农村核算业务带来不小的影响。该限制因素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农村技术性核算人才的缺乏。为了使农村会计核算业务能够有序开展,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加强网络人才交流,以此弥补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技术的落后和缺失。网络人才交流,是提升农村地区会计核算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可快速提升其会计核算效果。另外,政府部门也应当选配专业核算人员进行地域性培训指导,提升农村地区核算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核算人员也应当积极向其他单位进行人才输出交流,保证线上线下培训共同发挥作用。

4.2更新信息系统平台

在农村地区的市场建设中,部分地区已经能够实现会计核算系统的应用,并对线上线下的双向业务交流进行了尝试。但是,由于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业务实施中社会、政治等限制因素的存在,信息系统平台必须进行必要的更新。在后续的发展中,更新的系统平台,应当能够根据农村地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保证农村会计核算业务的具体落实[1]。信息系统平台的更新内容中,首先要增设平台绩效评估,对核算水准进行控制和衡量。其次,要确定好平台的应用对象,保证不同对象在使用信息平台时,能够获取有效信息。最后,系统平台需要在组织架构方面进行更新,使其具有反馈机制,以此提升业务核算效率。

4.3采用电子核算方式

采用电子核算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农村金融机构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应用。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核算方式打破了传统纸质会计核算的限制,对农村地区核算方法的更新打下了基础[2]。农村地区在落实了基础性的数据会计核算后,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录入,对电子信息进行分析,这就是电子核算方式。该方式可用于核算中的差错处理,对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深入排查,保证其核算效果,满足农村地区的会计核算需要。

5“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的保障措施

5.1观念保障

观念保障的对象是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会计核算业务在不断优化升级。此时,农村地区的群众也应当随时代的更新和发展,改变自身基本观念[3]。观念保障可以使农村地区民众认识到当地会计核算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充分理解“互联网+”时代给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契机。在统一正确观念后,农村民众就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会计核算业务中,自觉对当地会计核算业务进行支持和监督,在此过程中,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当注重观念的引导,使农村会计核算业务为农村民众造福。

5.2政策保障

政策保障的实施者是政府。在“互联网+”发展模式下,政府依然是经济建设的核心,具有推动其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尽快实现农村会计核算业务的双向共赢,政府必须以自身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支持和辅助,保证农村地区会计核算业务的有效实施,保证相关推进政策的有效落实[4]。政策保障中,包括政府对农村会计核算的全程指导和长期跟踪,并在适当时期输入会计核算技术人才,实现大数据处理和互联网技术模式下农村会计核算义务的全新理解[5]。

5.3制度保障

农村会计核算得到互联网模式优化时,国家应当积极为二者的融合发展营造有利的制度环境。比如,会计法规制度的优化升级、建立会计核算标准体系、建立农村会计管理核心制度等。在后期发展中,农村地区的会计核算人?t,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对会计核算业务体系进行完善,使会计核算制度能够充分符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6]。另外,制度的保障,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当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要及时对制度方面的差错和意见进行变革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