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教育市场分析十篇劳动教育市场分析十篇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31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23-06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对社会发挥的作用以及教育作为振兴国民经济这一重要国策的实施。目前新疆区域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面上表现为技能需求方式发生了变化,更深刻的是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对新疆高等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可以使新疆高等教育发展更好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

1.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人才就业状况分析

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数量,通常用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来表示。由表1可以看出,新疆对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压力较小。新疆劳动力市场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总体需求也高于全国水平。新疆和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基本都大于1,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新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新疆对大学生的需求缺口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十来年,新疆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是劳动力人口,但是,就业人口数量却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的增加速度(如图1)。从而使得新疆劳动力市场在供求总量上是一个供过于求、存在一定就业压力的市场。

由此可见,新疆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存在压力,但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

2.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变化的关联分析

为了反映出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笔者选取了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从业人员数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一段时间内的从业人员数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而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是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反映。

表2显示的是新疆自2002年以来的相关数据统计。通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与劳动力市场(从业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964,统计结果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劳动力市场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扩张,新疆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相适应。

3.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

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人才的关系时,不约而同地都借鉴采用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武汉化工学院杜昭明教授提出的含独立人才因子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对新疆人才资源需求状况进行短期、中期预测。为研究经济增长与人才需求的关系,预测人才需求,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改造,增加一个变量R为投入人才量,将上式改造为:模型中L为投入劳动量,为产出量;为技术进步水平;L为投入劳动量;K为资金投入量;参数和称为弹性系数,为Y对L的弹性系数,又称劳动投入弹性系数,为Y对K的弹性系数,又称资本投入弹性系数。表4给出了1991-2009年新疆经济发展及从业人员状况的统计数据。

本文采用aDF(augmentedDickv-Fuller)检验法,利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

通过eviews5.0对上述变量LnY、LnR、LnK的进行检验,存在因果关系,即LnY是LnR变化的Granger原因,LnK是LnY变化的Granger原因。

利用样本数据结合SaS软件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线性化函数线性化方程Y=aLαKβaRγeμ做oLS参数估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1nYt-lnYt-1=0.28696(1nRt-1nRt-11)+0.27369(1nKt-1nKt-1)

2t=3.61,ViF=2.69843,R=0.939,F=100.03,Dw=2.03,ioa=0.108

可以看出,变量的显著性和方程的显著性极高,拟合优度也很好。方差膨胀因子Vlf=2.69843

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转换,得出人才需求预测模型为:

R=eXp(1nRt-1+(1nYt-1nYt-1)-0.27369(1nKt-1nKt-1)/0.28696)

运用上述系列模型对新疆2005-201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总量进行预测(如表5)。据预测结果2005年和2010年新疆人才需求量分别为137.9万人、186.7万人,与2005年及2010年新疆从业人员人员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数126.66万人、176.48万人基本吻合,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准确率。据预测,到2015年人才需求达247.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0.1%,比2010年人才需求要增加60.4万,年均增长6.4%。以上预测结果的分析表明。为确保新疆经济快速增长,首先要扩大新疆人才数量,形成与经济增长需要相适应的合理人才比例,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时期,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则更加明显,就不能过于片面的追求人才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了人才质量的提高,这样是不可能真正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的。

二、现阶段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失衡分析

近年来,虽然新疆的GDp一直保持强势的增长,但对劳动力的吸纳总量一直表现疲软,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毕业生进入市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总量失衡进一步加剧。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完善。造成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度差

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并未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真正形成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面向社会进行资源交换、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经费的新格局,进而使高等教育形成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需要的,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和提供各种方式服务的开放性体制。政府主导的办学主体在新疆高等教育中占极大比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和不完善,造成了高等学校办学缺少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错位,相互失衡。虽然从长远来看,新疆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在短期内却形成了区域的“教育过度”。如此一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无法应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反而还加重了就业的负担。

2.劳动力市场转型期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变化滞后,相互失衡

新疆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失衡体现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处境,因为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的“教育过剩”问题,有的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社会需求旺盛;而有的学科和专业毕业生则供过于求,出现过剩状况。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存在较大偏差。

在“十一五”期间,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二、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这对新疆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新疆高等学校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却很有限,造成部分专业人才的紧缺。

此外,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据新疆教育相关部门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新疆高校专科毕业生总体上不到一半的就业率,专科、高职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本科生就业率低于70%,本、专科层次的人才出现“就业困难”状况。

3.新疆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形成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

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高等院校多集中在自治区首府城市,如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市有普通高校高等学校16所,拥有学生124467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造成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方接受毕业生多,出现高层次人才局部过剩,而经济不发达,人才稀缺的地区接受毕业生越少,出现人才严重短缺。地区性人才失衡的形成,从深层的原因讲,固然是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所致,但它与人才市场的二元分割以及高等教育信息不通畅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与建议

1.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劳动力市场所处的水平,通常是由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是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一方面新增劳动力主要涌向第三产业,另一方面第一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释放出来,逐步转移到高层次的第三产业部门就业。教育以其层次和类型实现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功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结构。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此外,高校分工不明、定位不清的现象依然严重。新疆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应当更加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近年来新疆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但是其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状况令人忧虑,培养出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较弱。因此,在探索更加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现有的多种高等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完善,促使其找准在劳动力市场的目标定位,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2.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向买方的转变

在中国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条件下,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均衡,导致高等教育供给压力的加大及人力资源闲置,即所谓的“教育不足”和“教育过剩”。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教育过剩”问题,如某些学科、某些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少,就业很不理想,这种情况说明劳动力市场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买方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需由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而高等学校则只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才会赢得劳动力市场的青睐。为了培养新时期新疆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各高校应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动,准确地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对专业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以培养出适销对路、宽口径、厚基础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实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实现新的发展。应大力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特色学科专业。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新疆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特色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新疆高等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色,合理调整和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开设面向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输送各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建立高等教育市场化评价与反馈机制,增强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适应性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日趋明显,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发展入手进行综述。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分割二元结构新制度经济学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导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从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城市中本地居民同外来劳动力的二元分割。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不是自由经济条件下社会化生产自然分工导致,而是由体制性原因造成的。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方法和思想体系,为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提供了主要理论依据。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发展回顾

现代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起源于穆勒时代的非竞争性理论,之后受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结构主义学派思想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套关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完整理论、方法和政策主张。传统新古典劳动力市场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基础上,无法很好地解释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以及部分劳动者受到的歧视和持久贫困。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则运用一种新的范式对此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由于历史的、制度的、经济的各方面因素,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并具有明显的体制性特征。传统计划体制下,劳动力严格由计划配置,劳动力市场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块。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旧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劳动力的分割现象未能消除。而且随着新旧体制的交替,这种分割现象更趋复杂性和多样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放弃新古典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分析方法,转而强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属性、强调制度和社会因素对劳动力报酬和就业的重要影响,这种理论被称为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marketSegmentation,LmS)理论。

二、市场分割理论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渊源看,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源头可追溯到约翰•穆勒年代。现代分割理论的起源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结构主义学派思想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城市劳工及贫困问题研究,新古典理论提出的依靠提高个人人力资本以消除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的美好前景难以实现,激发了人们从事这方面的研究[1];二是对历史现象的研究,如劳动力市场中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劳动力,即使他们的生产率相同,收入却相差很大,这些现象也是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分割理论分支较多,其中皮奥里(piore.m)和多林格(Doeringer.p)最早完整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2],是分割理论中被引述最多的一种,并成为分割理论的代表。二元理论认为,市场被分为两块,即一级市场(primarysegments)和二级市场(secondarysegments)。

早期分割理论在诸多方面提出了与传统劳动力市场理论截然不同的观点。

1.工资决定机制。传统理论认为工资由边际生产率决定,二级市场工人的低工资是由其低素质决定。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素质高低不是决定其工资唯一因素。

2.人力资本投资作用。传统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在工资决定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为人力资本投资量不同,劳动边际产量就不同,理性的企业会按边际产量支付工资,据此市场竞争机制导致教育普及化,人们收入差距也将缩小。

3.劳动力本身素质和偏好。分割理论认为由于两个市场对工人工作要求不同,二级市场的工人会养成懒散、无时间观念、缺乏合作精神等行为特征。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新进展

分割理论自出现之日起就受到正统理论的批判,认为“它对新古典理论的批判能力远远强于理论本身的完整性和逻辑性”(Cain,1976),并缺乏实证检验。8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学家(Dickens等)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和实证工具对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进行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新的进展,这被称为分割理论的“复兴[3]”。2001年,斯蒂格利茨(Stiglitz.J)因对信息经济学贡献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近几年来,经济学家又以议价理论和效率工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更为精巧的经济模型,从其它角度对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Smith和Zenou(1997)认为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内生的,并与市场中大规模失业密切相关。Gottfires和mccormick(1995)建立新的数学模型解释了分割市场中的歧视和失业现象。

四、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实证检验

自皮奥里(piore.m)和多林格(Doeringer.p)提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后,许多研究者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对各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检验。Bosanquet和Doeringer通过对比劳动力的年龄收入曲线和工作稳定性,发现英国和美国都存在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分割。Gyimahbrempong和Fichtenbaum的相关数据估算显示白种人与黑种人的人力资本回报有明显差距,证明他们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Dickens通过计算美国一级和二级劳动力市场的教育收益率,发现它们的工资机制不尽相同,一级市场中教育年限与工资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二级市场中教育年限对收入没有显著影响。

五、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

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国外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其文献大多通过整理劳动力市场数据,以实证分析验证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存在。FanCC根据他于1998年在广东调查数据的计量分析显示,流入广州劳动力收入与其身份明显相关,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居次。我国研究者赖德胜、葛苏勤、郭丛斌对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作过不同程度的系统介绍[4,5]。

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中,探讨最多的是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问题[6]。近年来,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所作的研究日益增多。许经勇、曾芬钰(2000),朱镜德(2001)等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类别划分进行了探讨;赖德胜(2001)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教育、收入分配均有重要影响;光(2003)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资本深化的重要原因并间接引发文凭教育过度[7];李实、丁赛(2003)证实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影响。但是,总体上国内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研究处于较初级的阶段。

六、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几点看法

1.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是国家经济转轨时期的特有现象,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演化形式反映了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力量日益增强的过程。

3.随着经济转轨的完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将退出历史舞台,并最终形成市场竞争机制下的新型劳动力市场分割。

参考文献:

[1]Cain.G.ChallengeofdualandRadicaltheoriesofLabormarkettoorthodoxtheory.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1975(5):16-22.

[2]piore.m,Doeringer.p.DualismandDiscontinuityinindustrialSocietie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2.

[3]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图腾电子出版社.2000:210-23235.

[4]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6-230.

[5]郭丛斌.有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文献述评.北大教育经济学(电子季刊).2007(2):1-16.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劳动力市场 关系 职业流动

[作者简介]米靖(1975-),男,内蒙古固阳人,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天津 30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2008年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a08000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12-03

职业教育要为人们的未来工作做准备,它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深入分析社会工作何以能获得以及人们怎样被配置在这些工作中的原理和现实,为完善职业教育的政策与规划、体制与机制以及课程与教学等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劳动力市场的内涵

“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称为劳动力市场”,它是以一定的工资率将工人配置于工作岗位。这种配置不仅符合个人的需要,也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被分配到不同的企业、行业、职业和地区。

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和调节的一种机制,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应当涉及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失业和转业直至退休的全过程,涉及用人单位招聘、给付报酬、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确立福利待遇等诸多环节,还涉及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确立、调整和终止以及市场中介服务、信息交流等相关内容。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具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等特性。

现代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大量不同种类的产业部门及其子部门的存在,又形成种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根据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劳动力市场加以区分。由于职业教育更多地参与到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资格获取、流动与发展,因此,我们在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职业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交易条件”来区分劳动力市场。这种区分标准也正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所倡导的。

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LabormarketSegmentation)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区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专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在公司之内)三种。第一种又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或初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入条件。雇主通常找寻那些用最少量的训练便能工作的工人,且不一定存在长期合约。这里的劳动力与经济的低技术部分联系最紧密,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水平低,个人升迁机会极少。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从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技术。此市场管理非常严格,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升迁机会多。

二、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在20世纪产生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被视为是对个体生产能力的投资,并且这种投资会受到由此投资带来的收益的刺激,即个体在学费和时间上的投资会因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工作而获得更高的回报性收益。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资会在两个方面影响到个人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即能够使个体增加就业的可能性和获得更高的工资水平。一般情况下,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也吻合上述基本规律,但由于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因此,二者的关系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必须有制度性保障

现代社会中的工作组织与学校组织之间有着密切的呼应与联系,但这种呼应和联系是有限的。许多学者指出:“学校教育的结构与劳动岗位的结构在许多方面是相互呼应的。不过应予注意的是,由于其他内部的因素也影响学校教育的性质,这种呼应从来也不是完全的。”因此,发达国家在推动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建立密切的关系方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良好的、完备的制度保障。这些保障机制在发达国家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我们就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存在五种制度来保证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分别是培训合同制、培训包制度、产业技术委员会、产业顾问机制、准入机制。

所谓培训合同,是澳大利亚在1991年之后建成的新学徒制和培训者制的基础上形成的雇主和受训学徒之间的合同。通常是在一个雇主和一个新学徒之间签订一份培训协议,在这份协议下,雇主为自己的新学徒提供实习和培训,以达到双方议定的具体职业或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培训协议要在相关的州或领地的培训当局注册。这种培训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此种职业教育的人数在最近几年急剧增加。

培训包是一套由国家认可针对职业技能的培训、认证和评估的标准、原则和资格。由产业部门开发,其目的在于适应产业群或产业的需要。之所以说培训包是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重要联系体制,就是在于这套体系是由产业部门开发出来,它直接使得职业教育的结果与产业需求沟通。

产业技术理事会的作用在于向政府提业趋势和未来技术需求以及培训要求的信息。此外,它也支持国家认可的培训产品和服务(包括国家产业培训包)的开发、执行和持续完善的工作。截至2005年6月,澳大利亚共有9个产业技术理事会,分别针对服务产业、运输和物流产业、资源产业、电子和能源产业、社会服务和健康产业、农业食品产业、创新和商业产业、机械工业、建产业而设。

产业顾问机制是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改设为澳大利亚教育、科学和培训部之后出现的新机制,主要由澳大利亚国家产业技术委员会来负责组建。这个委员会的作用在于向部长会议提供关于劳动力规划、未来培训的优先领域以及解决各类培训部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的高水平方案。这些方案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到包括各注册培训组织和团体培训公司在内的相关利益。

准入机制是劳动力市场入门的标准与要求,是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最直接的联系。澳大利亚的这一机制覆盖了大量的企业和部门,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标准和受教育者未来的资格要求。

从澳大利亚的这些做法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需要政府设计和出台多方面的制度与政策加以保障,而不能仅仅依靠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去自主地调整与适应。这个系统工程,需要有政府、行业、教育主管部门、劳动主管部门、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协作与参与才可以顺利完成。

(二)职业教育在提供给受教育者特定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应当提供更为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个体在工作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必须为个体的终生发展做准备,不能成为只是面向某种职业的定向的、人门水平的、狭窄的技能培训。这一点,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经验已经充分昭示。因此,职业教育除了提供给专门的职业技术之外,还必须提供给个体较为宽泛的普通知识和技能。

从经济学的视角,尤其是在人力资本的视角下,职业教育应当提供可迁移性强的知识和技术,以确保受教育者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跨越多个工作领域进行发展。早在1985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就指出,通常企业并不对狭窄的职业主义感兴趣。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雇主更倾向于他们能够接受那种强调阅读写作能力、数学技巧和问题解决技能的课程,接受那种强调学会如何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课程。

提供可迁移性强的知识和技术、提供精专化的知识和技术这两个方面并不矛盾,而应当在职业教育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

(三)职业教育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机制

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动态发展变化着的,因此,教育部门所培养的劳动力不一定能够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要求。而且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尽管要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但许多受教育者并不会在受培训的那个行业领域中就业,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趋势和现象,不容职业教育忽视。

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短缺和富余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是教育能够提供的合格的劳动力的数量,这是一个根本的因素,但却不是根本原因。第二是某个劳动领域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会直接影响进入到这个领域从事工作的劳动力的数量。因此,职业教育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它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职业教育的地位越高,它影响经济发展的作用就越强;反之,则越小。第三是劳动力市场会发生结构性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和工资水平,因此,这也是影响劳动力及其教育的重要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一般关系。显然,职业教育会对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流动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那么这种关系的具体细节如何?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三、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

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职业教育与培训对它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这同样是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巨大作用的一项表现。

(一)职业教育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和转业两方面。其间,职业教育有三重任务:一要为个体进入工作生活做一般性准备;二要为个体从事哪种职业做准备;三要为个体在工作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又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与组成密切相关。在其间,职业教育决定了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20世纪的西方经济学界,对于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研究非常深入,不仅对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流动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也就职业教育对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作用和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研究。

人力资本学说的问世为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劳动力的市场流动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出现了几项关于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影响的重要研究。其中,斯彻曼(Sicherman)和盖勒(Galor)于1990发表了《职业流动的理论》一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了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现象,并且讨论了这种现象对于个体职业生涯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它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力资本、不同个体的工资差异以及升迁、辞职和跨公司的职业流动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项研究显示接受“回归教育”会为职业的上升提供更高的可能性。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职业来说,学校教育都会增加其向上的职业流动的可能性。

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使人们注意到人力资本投资会对劳动力收人产生影响,进而引发劳动力的流动。这一点,在今天的劳动力市场中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规律性现象,我们以澳大利亚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澳大利亚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职业教育也得到举世公认的赞誉。通过本页的表我们可以看出,在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中,教育包括职业教育水平与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处位置之间的关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资格证书的水平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专职性工作的就业率对于那些高水平资格证的人来说更高;相反,失业率就会低。因此,总体而言,对于一级劳动力市场而言,职业教育及其资格认定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又由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劳动力市场流动性有着巨大影响,因此,教育和培训对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中职业的向上流动性都有积极影响。这已被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事实上成为使劳动力从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流动,且不断获得提升机会的推动力。

人力资本理论进而对公司和企业内部的培训与职业流动进行了深入研究,早在1962年贝克尔(Becker)就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即“一般的培训”和“特殊的或公司定向的培训”会导致不同的职业流动,贝克尔指出,特殊培训不增加员工流动的可能性,企业可以占有由此带来的收益,因而企业愿意进行特殊的培训投资。由于当雇员被雇主解雇时,特殊培训的投资收益将会丢失,因此,特殊培训总是与低离职率相伴随。一般培训能够提高员工在其他企业的生产率,而由于其他企业并不承担培训成本,他们能够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来吸引受培训的员工。因此,提高一般培训的成本得不到培训投资的收益,企业不愿意承担一般培训的成本。但是,也可以发现,尽管贝克尔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科学性,但在现实中很难找到纯粹的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许多学者通过研究都明确提出任何培训课程计划都具有将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混合起来的特点。

真正将培训与职业流动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的研究是由巴坦(Bartel)于1992年提出的。巴坦根据培训目的对培训进行了分类,将劳动力在进入要求准入资格的劳动力市场后的正规培训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核心培训(Coretrain-ing);其二为员工开发或职业培训(employeeDevelopmentorCareertraining)。

所谓核心培训,旨在适应由技术和组织发展带来的工作变化,以提升劳动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培训。由于技术和组织的发展,处于内部劳动力市场和专业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者不断面临着知识和技术落伍的风险,这种风险尤其在技术类的职业领域中会比较高,因此,提供培训就成为减少这种风险的主要途径。核心培训对于在专业劳动力市场中就业的劳动者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培训,可能使他们的人力资本得以提升和更新,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能力不会下降。巴坦认为,处于二级劳动力市场中的员工不需要核心培训,主要是因为其所从事的工

作对员工的资格要求比较低。

员工开发或职业培训不是为了目前的工作变化进行准备,而是为了员工生涯中的下一步发展做准备(比如在组织中的提升)。因此,职业培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决定和影响员工未来的潜在的生产能力和职业能力。这一方面符合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培训可以提升个体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它也符合筛选(Screening)理论,即雇主在雇用员工之初,并不会掌握每位员工的生产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完整信息,但雇主可以通过培训员工,来发现员工职业能力的水平和特点。因此,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通过职业培训,不断明确受训人员的职业能力,从而使职业培训这种活动实际也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参与培训次数多的员工被提升的机会也就比较大。当然,职业培训是否一定能够确保提升,这还要依赖于组织当中的提升制度。罗森堡姆(Rosenbaum)讨论了三种提升机制,即竞争性流动机制(contestmobilityregime)、赞流动机制(spon-soredmobilityregime)和锦标赛流动机制(toumamentregime),这三者根本的不同在于所强调的是“效率”还是“机会”。

竞争性的流动制度中,“职业前景”是推动每位员工维持生产力和防止懒惰的重要工具。尽管提升的机会是有限的,但员工能够参与到提升所需要的培训课程中,这是一个公平竞争的过程,是一个强调“效率”第一的过程。

赞的流动往往是在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选择总是在最初,并且有可能只有一次,而且培训成本很高。提升的机会有限,而且并不依赖于是否参与培训。因此,赞流动从根本上并不取决于“效率”,而是“机会”。

锦标赛流动制度是前两种制度的混合,既强调“效率”又不忽视“机会”。它类似于体育比赛中的锦标赛,雇主会如同锦标赛中的事先确定奖金一样,提供某种“员工奖励”或“获得良好职业前景”的承诺,以此激励员工创造好的业绩。这种流动体系主要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可以有许多员工获得提升所必需的培训,但雇主会决定哪位受过培训的员工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被淘汰者可能会被调整工作岗位甚至是完全离开组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职业培训对内部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业流动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它可以直接地增加员工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或者增加其内部提升的机会,即职业培训只是提升的必要条件但并不能保证提升”。

(二)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与职业流动

随着对教育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的深入,学者越来越关注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超过职业需要的过度教育会对劳动力的流动产生什么影响,是否过度的职业教育一定会对劳动力的流动产生正向的推进作用?美国学者弗雷曼(Freeman.R.B)最早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标志性成果为1976年出版的《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这个领域不断涌现出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过度教育是指“一个社会(或个人)所拥有的教育超过了需要”,即社会的总体教育水平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或个人拥有的教育水平超过其所从事工作的需要,即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的作用失效。我国有学者总结出过度教育的主要表现为:第一,受教育人口的失业率比较高,甚至超过未接受过教育的人口或教育层次较低的人口;第二,受教育人口的专业技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或就业不充分,或学非所用;第三,高才低用,如大学毕业生通常从事高中毕业生承担的工作,高中毕业生从事常由初中毕业生承担的工作;第四,接受过同一水平教育的人,现今的实际收入要比以前低。

总体而言,过度教育对于职业流动有重要影响。首先,当雇主对于员工的生产率不确定时,过度教育可以作为这个工人潜在的生产率的指示器,从而为雇主使用员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对于不同的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对职业流动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在入门之时,过度教育是很普遍的现象,但会随着工人不断被提升而降低过度教育的程度。在专业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的情况较少,主要是因为在职业教育和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中,过度教育的现象最为普遍。在内部劳动力市场,过度教育只是在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暂时存在,这种现象随着劳动力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向上提升而减少;但是,当有技术的工人在二级劳动力市场中就业后,过度教育也会随着劳动力的升迁而减少。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4

[关键词]供需不匹配;在职培训;高等教育

[Doi]10.13939/ki.zgsc.2016.42.040

1劳动力市场现状

人社部根据11个省市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数据分析得出,今年4月份,市场求人倍率(岗位空缺数量与求职人数之比)是1.12,而且在2001年第一季度,求人倍率仅为0.65,21世纪以来,求人倍率是逐步提高的。为此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是有一个结构性的不匹配,这就是所谓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成为常态,阻碍着过剩产能和污染产业的退出,更抑制了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机制的良性运转,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1.1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供求缺口依然存在

现阶段,从劳动力市场供给端情形来看:新成长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峰期,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还将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而从现阶段劳动力市场需求端情形来看,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稳定现有岗位和进一步扩大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因此,供求缺口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1.2从高端劳动力市场来看,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56万人,创历史新高,再加上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男枨罂矗目前转型升级创造高端岗位的速度还难以跟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适合毕业生的有效岗位相对不足,毕业生专业结构、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些影响毕业生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另外,在转型升级中,产业和岗位需求加速调整,也将对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改革提出挑战。

1.3从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来看,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当前劳动力市场既面临招一线普通工人难和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也面临高校毕业生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特别是随着转型升级的加快,受产业需求变化和劳动力供给变化的共同作用,这一矛盾将更加突出。

2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成因

2.1劳动力供给方面

2.1.1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

从1978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质的扩张。1999年扩招比例高达47%,其后三年分别以25%、17%、10%的速度增长。到了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已达到530万人。2006年,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540万人。同时,高校扩招给了农村孩子、特别是困难群体子女更多上学机会,使知识改变他们命运的愿望得以实现。大学扩招从5%的毛入学率,一下超过了15%,后来又超过了20%,现在是23%。我们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才用了五六年时间,西方国家一般要用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增无减,就业工作任务仍相当繁重。

2.1.2教育体制问题:强调传统教育,忽略在职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历经了3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知道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最初因为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一度强调传统教育,而忽略了在职培训对提升人力资本这一快捷有效的方法,导致了如今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供给结构与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结构的不匹配。

2.1.3高等教育无法准确预测,匹配市场需求

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等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一致。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能够准确预测、灵敏适应,使受过高等教育者完成学业后都能够找到适当的工作岗位,这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理想状态。然而,现实中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关系和这种理想状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2.1.4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教育培训年限长

我国高等学校的结构调整往往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由于教育培训年限的存在,教育系统对信号做出的反应总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此相应,2000―2011年,我国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7.62年延长至8.85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更为明显。因此,单靠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的自发调节所产生的高等教育被动性调整,不足以解决当前教育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的矛盾问题,所以,高等教育的主动性适应调整必须首先研究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机制。

2.2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

第一,从需求角度考虑,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取决于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产业结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等。岳昌君和丁小浩(2003,2004)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般就业弹性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弹性,发现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并不大,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相对而言更明显。如果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不大,按目前8%左右的经济发展速度计算,难以吸纳日益增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但同时,中国经济的增长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接纳能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其中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

第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在转型升级中,产业和岗位需求加速调整,也将对教育适应市场需求的改革提出挑战。

3在职培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不协调不均衡,空岗与失业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化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性失业矛盾是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稳定的重要途径。从人力资本的供给侧出发,提出解决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的有效途径是在职培训。

3.1职业培训写进“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战略目标。但要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单纯靠岗位创造和自主创业远远不够,还必须着眼长远,从根源入手,使现有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结构与需求形成动态适配机制。国家就业规划提出的终身就业技能培训制度,强调了职业培训在化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分析在职培训不足的原因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出在职培训常态化的建议。

3.2世界发达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地位重要

欧洲大陆的职业培训起步最早,发育也最成熟。工业化革命却摧毁了长期存在的具有深刻影响和广泛一致性的以传统手工业为基础的传统学徒制,代之以各具特色的职业培训新模式,其中以英、法、德三国最具代表性。英国的自由市场模式、法国的政府主导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合作模式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所折射的社会文化背景也各具特色。如在德国双元模式中,市场导向(在继续职业培训领域)和学术导向原则(在职业学校)与职业导向原则结合,法国的培训模式把职业和市场导向与学术导向合并于一体,即使是市场主导的英国培训模式,国家继续教育机构也在根据职业类型和专门的职业学科进行重构。

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反复证明: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在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任何轻视、逃脱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都注定是跛足的、残缺不全的。相反,包括美、德在内的高等教育强国,无一不是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彼此推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完全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

3.3在职培训的优点

因为在职培训具有时间灵活、针对性强、周期短、见效快、可持续、有利于终身学习等优点,是抵消人力资本快速折旧、形成和积累新技能的重要方式,尤其对于专业技能性人力资本而言。

参考文献:

[1]CeDeFop.towardsaHistoryof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ineuropeinaComparativeperspective[C].Luxembourg:officeforofficalpublicationoftheeuropeanCommunities,2004.

[2]姚先国.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3]赖德胜.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李锋亮.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J].复旦教育论坛,2005(4).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劳动收入占比;教育水平;工资效应;劳动生产率效应

一、引言

近十年来,中国GDp得到快速增长,但宏观分配格局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劳动者收入占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92―2008年,全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4.59%下滑到43.52%,下降了11.07个百分点。[1]尽管2004年统计局的收入法GDp核算口径发生了一定变化,但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前后中国的劳动收入占比都保持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即使考虑统计口径的变化,“我国近年来劳动收入占比持续下降”结论依然成立。

国外学者认为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因素有资本产出比、[2]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3]经济发展水平。[4]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极大兴趣。李稻葵等[5]认为GDp中劳动收入占比存在U型规律,对于中国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产业结构转型和劳动者相对谈判能力的变化,并提出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摩擦工资"带来收入占比的U型变化。罗长远、张军[6]运用1987―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三阶段最小二乘分析,发现FDi、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营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姜磊[7]基于二元经济模型,认为二元经济下巨大的就业压力是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白重恩、钱震杰[8]指出2004年统计口径的变动夸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程度,认为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转型。

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学者正尝试从各种因素做出解释。在针对教育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研究中,谢攀、李静[9]通过计量得出,在控制工业化进程后,教育支出对劳动收入占比有最大的促进作用;肖文、周明海[10]统计得出1988-2007年我国人力资本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原始劳动收入占比下降。DaudeyandDecreuse[11]认为教育能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降低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垄断力,从而提高劳动收入占比。Diwan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有不同的影响方式,富裕国家人力资本积累越多,劳动收入占比越高;而贫穷国家则出现相反的情形。[4]

由以上文献可见,关于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机制的研究还很少,大部分研究基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并且观点并不统一。尽管Diwan已经说明了教育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同,但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机制仍没有得到清楚的阐释。DaudeyandDecreuse[11]分析的是发达国家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的影响机制,并认为是正向关系,但这并不完全适用于具有二元结构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如陈广汉和张光南[12]所证实的,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上述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具有双二元结构特征的中国。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基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属性,从理论上阐释教育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机制;二是国际上研究劳动收入占比常用跨国面板数据,而本文通过运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来检验教育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样本异质性对实证结论的影响。

二、理论框架

我们将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机制进行分解,得到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工资效应对劳动收入占比有正向影响,劳动生产率效应对劳动收入占比有负向影响。根据约翰•贝茨•克拉克的要素收入分配理论,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资本给定不变,劳动是唯一可变的要素,则均衡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如图1所示:其中,SL和DL分别表示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we和Le分别表示均衡工资水平和均衡就业水平。按照边际生产力报酬理论,厂商收入为RoLee围成的面积(即劳动边际收入产出曲线以下的面积),其中,工资部分为weoLee围成的面积,利润部分为三角形Rwee的面积。

由图1可见,劳动收入占比=weoLee面积/RoLee面积。经过计算可知,劳动需求曲线平移或劳动供给曲线斜率变动并不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只有劳动需求曲线斜率变动或劳动供给曲线平移才会改变劳资分配比例。因此,任何影响两种曲线移动的因素都会影响劳动收入占比发生变化。

教育促进劳动力就业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劳动生产率;其次,斯宾塞(Spence)在1974年提出的文凭信号模型表明一个具有较高生产率的人会选择攻读高学位作为其信号,向雇主显示自己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使雇主对其支付较高工资。[12]故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增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

陈广汉和张光南认为,[13]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无限供给弹性-缺乏供给弹性”的分割。当劳动者接受了更高水平的教育,其人力资本得到提高,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流动性也得到提高。因此,劳动力能够进入更高一级的劳动力市场,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有能力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已经处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可以进入更高端的劳动力市场。对于每一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而言,此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减少,如图1所示劳动力供给曲线由SL左移至SL',通过计算得到劳动收入占比提高。

对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上的非熟练劳动力来讲,其存在无限供给的特征,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次要劳动力市场转移,所以,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曲线的移动幅度很小甚至没有,教育的工资效应对提高非熟练劳动力的劳动收入占比所起作用甚微。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熟练劳动力来讲,其存在供不应求的状况,劳动力流动性的加强更加剧了这种短缺,使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幅度大,故熟练劳动力的劳动收入占比由于工资效应提升很快。随着非熟练劳动力不断向熟练劳动力转变,熟练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不断提高,长期内工资效应对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二)劳动生产率效应

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还存在另一种负向效应,如图2所示,教育通过提升劳动生产率使劳动力需求曲线更加陡直,即从DL旋转到DL'。经计算得知,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对于非熟练劳动力,由于其无限供给特征并未改变,所以工资仍维持在生存工资附近,生产率提高不足以对劳动收入占比造成显著改变。对于熟练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在造成劳动力需求曲线旋转的同时可能会使其发生外移。但需求曲线外移不会改变劳动收入占比,其劳动收入占比依然下降。

对于具有典型双二元结构的中国来说,教育对两个市场的劳动收入占比有不同的影响机制。对于非熟练劳动力来说,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其劳动收入占比具有负向影响;对熟练劳动力来说,由于这部分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因此,工资效应大于劳动生产率效应,教育对其劳动收入占比产生正向影响。综上,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总效应取决于两种劳动力的比重和供求状况。

三、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为了研究教育水平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参考DaudeyandDecreuse,[11]本文设置了如下形式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

其中,i,t表示截面和时间。LS(Laborshare)代表劳动收入占比;α为常数项,eDU和eDU2分别代表教育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平方项。教育水平用政府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文科教卫事业费占GDp的比重衡量。X代表其他的解释变量,γ是系数向量。εit是服从正态分布n(0,σ2i)的随机扰动项。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GDp按收入法分成劳动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四部分。各地区的劳动收入占比是劳动者报酬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04年经济普查中,国家统计局将个体经济业主收入从劳动收入变为营业盈余。为了避免由统计方法改变导致的跳跃性变化对经验结果的影响,本文分别使用1994―2003年和2004―2007年的数据。为了控制其它因素的影响,我们还引入了如下解释变量:

(1)失业率(UnR),用来衡量就业压力的大小。鉴于失业率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度量失业率。

(2)资本产出比(KY),以控制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资本收入份额的影响。资本存量数据来自于吕冰洋。[14]为保证不同年份产出数据的可比性,产出数据以1982年为基期的实际GDp。资本产出比等于资本存量除以实际GDp。

(3)贸易开放度(open)。用各地区按境内目的地和货源地分商品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来度量贸易开放度。由于统计年鉴中进口和出口的数值都是以美元表示的,因此,按照每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平均值将各年进口和出口数值换算成人民币。

(4)FDi占GDp比重(FDi)。按照各年度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将FDi转换为按人民币计价的数值。采用与永续盘存法核算资本存量类似的方法来核算FDi存量,取10%的折旧率,并取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FDi的价格指数,计算出各省1990年价的FDi存量。然后,用各省1990年价的FDi存量除以1990年不变价的各省GDp,从而得出各省历年的FDi存量占GDp比例。

(5)二元转型系数(DUaL)。假设传统部门是农业,现代部门是第二和第三产业,可以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占从业总人数的比重来度量二元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入DUaL这个控制变量的目的在于控制二元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

(6)人均GDp增长率(pGDpGR),以控制经济波动的影响。

(7)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GoVC),反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

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2008》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本文收集了中国29个省级单位1994-2003年和2004-2007年期间的数据,由于的数据缺失,因而研究不包括,同时把重庆的数据并入四川省一起计算,共计405个观测值。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鉴于2004年劳动收入占比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我们将样本期分成两个时段进行考察,分别为1994―2003年和2004―2007年。为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的具体形式,构造F统计量用于比较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估计模型。Hausman检验判断应当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拒绝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所需要的假设,因此,我们更信赖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

考虑到跨截面异方差的存在会导致估计结果不再有效,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重新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1的第三列。结果表明,教育水平的符号为负,在5%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这与Diwan对发展中国家实证分析的结论一致,[4]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教育水平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了负面影响。教育水平平方项的符号为正,且在10%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表明教育水平与我国的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存在U型关系。控制变量中,失业率和二元转型系数的符号为负,并在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这验证了姜磊的观点,[7]即就业压力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负面影响:在刘易斯拐点之前,二元转型水平越高,劳动收入占比越低。人均GDp增长率的符号为负,并在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表明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具有反周期特点。资本产出比、贸易开放度、FDi和政府干预的系数均没有显著性。

考虑到变量的内生性,表1的第4列报告了我们使用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回归估计的结果。一些研究表明,资本产出比具有内生性问题。[15]因此,本文用资本产出比的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和教育水平平方项的符号、量值和显著性同不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相似。

下面运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对2004-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表2的第一列和第二列报告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Hausman检验表明,固定效应的结果更值得信赖。由于广义最小二乘法考虑了截面异方差问题,因此,广义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优于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而本文主要讨论广义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教育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平方项的符号同1994-2003年的回归结果一致,且显著性得到提高。但失业率和二元转型系数不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度量失业率存在的问题,因为它不能完全反映来自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二元转型系数不再显著表明,在刘易斯拐点之前的某一个时期之后,二元转型水平的符号不一定为负,劳动收入占比有可能随着二元转型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相似。表2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影响的实证结果(2004-2007年)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劳动收入占比(1)固定效应(2)随机效应(3)GLS(4)iV/2SLS常数项1.49***

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和***分别代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上述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教育水平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呈现U型关系,且中国当前处于U型的下行区,即教育水平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面影响在逐渐减小。这表明教育的劳动生产率效应大于工资效应,从而使得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的综合效应为负。但工资效应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效应的增长速度,表现为尽管教育水平仍然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其影响在逐步减小。

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力将会由过剩转变为短缺,劳动的供给曲线将变得陡峭,劳动收入占比将进入上升通道。2011年,“民工荒”现象已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传统劳务输出的中西部地区内陆省份“推进”。由于我国经济总体规模大,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也大,但新增劳动力却逐步下降,供需关系改变,加上近年来在产业西移政策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迁移。因此,未来数年内工资效应对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可能更加明显。

教育水平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关系的变化还反映了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中非熟练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比重的变化。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大量毕业的高素质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且非熟练劳动力也通过学习、在职培训等途径提升其人力资本水平,这使得熟练劳动力的比重逐步提高,而熟练劳动力比重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总体的劳动收入占比。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提出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分为工资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并结合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阐述了教育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机制,然后运用1994-2003年和2004-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教育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水平与劳动收入占比是负向关系,但近十年来二者之间呈现U型关系且中国当前处于U型的下行区。这种U型关系一方面反映了教育工资效应的增长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效应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中非熟练劳动力和熟练劳动力比重的变化。

为促进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提升,需要进一步扩大对非熟练劳动力的教育投入,加强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提高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增加劳动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全社会的熟练劳动力的供给,满足产业升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然而,我国教育经费10年“欠账”超1.6万亿的事实表明政府的教育支出还处于较低水平。[16]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不足4%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最后,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劳动力流动的一大限制,影响了工资效应的充分发挥。如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而国有垄断行业影响了劳动力市场内部的流动性。为此,要破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促进市场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劳动者报酬.GDp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Bentolina,S.andSaint-paulG.explainingmovementsinLaborshare.Contributionstomacroeconomics,2003,3(1).

[3]Blanchard,o.themediumRun.Brookingspapersoneconomicactivity,1997(2).

[4]Diwan,i.LaborSharesandGlobalization.worldBankworkingpaper,november2000.

[5]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占比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

[6]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5).

[7]姜磊.我国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7).

[8]白重恩,钱震杰.我国资本收入占比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9(4).

[9]谢攀,李静.宏观税负与中国劳动报酬占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国际商务,2010(5).

[10]肖文,周明海,姚先国.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失衡[J].中国工业经济,2010(6).

[11]Daudey,emilieandDecreuse,Bruno.Highereducation,employers’monopsonypowerandthelaborshareinoeCDcountries.mpRapaperno.3631,July2007.

[12]陈广汉,张光南.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及其工资差异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3]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4]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路径、效率和制度供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5]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占比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08(8).

[16]张璐晶.两会现场报道[n].中国经济周刊,2011-3-7.

HaseducationimprovedLabor'sShare?ananalysisBasedonprovincialpanelData

wangXiaofang1GaoLiu2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6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48)

[摘要]本文通过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工作搜索模型的深入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大学生“知识失业”的现状,提出了一种解决“知识失业”问题的思路,认为基于地域结构差异因素,引导大学生选择就业地点和创新创业是解决“知识失业”的一种方式,表明了作者进一步落实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知识失业;地域结构差异;区域经济均衡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079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创下了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经历了2013年699万毕业生的“最难就业季”,2014年更是被人们戏称为“史上最最难就业季”,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持续热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毛入学率持续增加,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2013年的高校毛入学率达到了34.5%,并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40%。而扩招后,每年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对应的岗位需求却没有足够的增加,使得我国的“知识失业”状况逐渐严重。

1对大学生“知识失业”的研究现状

知识失业(educatedUnemployment),指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不得其用的一种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合理配置的表现[1]。“知识失业”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作为高等教育人才的大学生,从知识能力到个人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不应该成为失业的主要问题,但是现今大学生的就业确实不尽如人意,“天之骄子”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在国外,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有过一定的研究。Blaug[2]等人就认为大学生们不愿意降低工资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主要原因,因为根据供给理论,当市场供给增加时,均衡价格应该下降,显然其将原因归于劳动力的供给方。而Carnoy[3]则把高校毕业生的失业归于劳动力的需求方,认为失业大学生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存在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

从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取消和1998年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可能出现困难就成为了各个学者研究的关注点。宋福进[4](2002)从供求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指出了预期劳动力价格的差别影响了不同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王新清、候书栋[5](2007)指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高等教育的机制明显落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翁杰[6](2008)认为用人单位的“工作经验门槛”阻碍了应届生的求职,造成了应届生就业的稳定性不高;杨宜勇、周帅[7](2006)则提出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需要纠正;赖德胜、田永坡[8](2005)则使用了工作搜索扩展模型协助分析,认为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的相对困难,而非绝对困难。

综上所述,普遍认为有三种社会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一是供求矛盾,即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但适合的岗位没有及时增加;二是教育体制的因素,大学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出现了部分行业技术人才缺乏而部分行业人才过度饱和的状况,并且教育质量下降,使得当前的大学生能力水平跟不上社会所需;三是产业结构因素,我国的现有工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不同层次的技术行业以消化大量的高等教育人才。而笔者认为,地域结构差异的差异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资源使得高校毕业生集中于在东部地区就业,供大于求,而中西部地区则是高等教育人才严重缺乏。

2地域结构差异与“知识失业”对照分析

2.1大学毕业生总体数量分析

虽然中国现有大学生数量庞大,但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不高。2003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1998年时发达工业国家的这一比例为26%。2007年我国大学生(包括接受过高等教育和当年在校大学生)占成年人口的比重为7.18%,而1960年,美国具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成年人口的比重为16.5%[9]。数据说明,我国的劳动力水平是需要提高的,大学的扩招应当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应有政策,因此不能将“知识失业”的主要原因归于高校扩招。

从图1可以看出,与招生和毕业人数急剧增加相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基于毕业生绝对数量的持续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失业人数在增加,“知识失业”状况愈发严重。

2.2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

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即美国经济学家多林格尔(Doering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限于篇幅,本文不详细介绍。,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分割特性。具体来说,可以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视为次要劳动力市场;将大中城市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视为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劳动力,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和福利待遇,而劳动力一旦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会无法获得这种分割性收益。

由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流动性更低,劳动者一旦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可以享受到较好的工作条件、更稳定的就业环境以及更高的工资水平,因此,对于那些正在选择人生第一份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进入哪个劳动力市场对其一生的收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大学毕业生自然会显示出对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偏好。

从下表的数据中明显可以看出,净流入率为正值的省市和地区基本集中于东部沿海,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净流入值基本为负值,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偏好十分明显。

曾湘泉[10](2004)曾在2001年至2002年对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选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选择非常集中,如74.8%的北京地区毕业的人都首选在北京求职工作,其中非北京生源毕业生首选就业地区为北京的比例也达到了69%。而中西部地区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又得不到毕业生们的响应,仅有2%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中西部地区就业。该数据尽管来自十年之前的调查,但从当前的就业趋势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根据麦可思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如果将全国的就业地分为八个区域经济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率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超过70%的大学生选择了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如图2所示)。

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而事实上,在由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与农村地区构成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不存在明显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且这一劳动力市场一直在期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前去就业。而在由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组成的主要劳动力市场里,由于大学毕业生过度集中,导致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并且,即使暂时不能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又存在职位空缺,很多大学毕业生依然不愿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使得“知识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2.3基于工作搜索模型的相关分析

如图3所示,在工作搜索模型限于篇幅,不赘述工作搜索模型的基本情况。中,假设F(w)曲线是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频率分布,而F′(w)曲线是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频率分布。明显F′(w)曲线较F(w)曲线短矮很多,并且,同样的工资率为w′,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得该工资率的可能性为π′1,在次级劳动力市场获得该工资率的可能性只能是π2,明显较小。

F′(w)曲线较F(w)曲线短矮是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假定,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主要劳动力市场与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确实存在着巨大差距。

首先是经济水平的发展差距,具体可以表现为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高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给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均在4000~5000元,而在中西部地区,同样的职业或者同层次的单位,平均工资水平要少1000元甚至更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高薪水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

其次是产业发展不完善,某些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如果选择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会难以发挥所长。比如,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分布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对于该行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留在行业优势地区有利于找到工作。但对于整个国家宏观来说,大部分相关毕业生集中在某一地区,一是该地区就业容易饱和,出现大学生失业,二是当下落后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会缺乏人才,加剧区域发展不均衡。

最后,我国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均等也加剧了就业的不均等。好的教育往往集中于东部地区或者大城市,但当大学生们学有所成,想要中西部地区就业时,很容易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或是职位空缺情况不了解,或是面试成本过高,都加大了他们找寻工作的成本,因此很多人往往就不愿意更换地区而直接选择在就读地就业。

工作搜索模型提供了一个基准来衡量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情况,即不论在找工作时考虑职位的何种条件,都可以将其折合成为工资率考虑。只有在职位的工资率达到大学毕业生的可接受工资率时才能使大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份工作。这也是解决地域结构差异引起的大学生“知识失业”的落脚点。

3大学生就业选择与创新创业思路分析

3.1解决“知识失业”的一种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20世纪90年代对就业问题做过大规模调查,他们的数据显示,从1988年到1995年,城镇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已从12.76%显著地提高到了23.34%,而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却仅从0.49%上升到0.54%,这说明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很少回农村工作,更不要说来自城镇的大学毕业生了。同时从前述的相关调查数据也可以发现,很多来自中小城市的学生最后也选择在大城市安居就业,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最后也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虽然主要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强,但面对急剧增长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如此的就业倾向持续发展,只能加速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饱和,削弱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能力,加剧不平衡的发展。

笔者认为,结构原因导致的“知识失业”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地域结构差异引起的就业不均衡本质上是经济发展差异引起的不均衡。但是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说,采用解决教育体制问题和完善产业结构的方法解决“知识失业”都非一朝一夕,相对而言,以引导缩小地域差异继而带动缩小经济发展差距是相对直接和快速的方法,同时也符合西部大开发和鼓励中部崛起的国家政策。这一举措的直接方式即鼓励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返回家乡及周边地区创业就业,既解决“知识失业”问题,同时,大学毕业生们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去了知识和技术,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2相关具体对策

事实上,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都有很深的故土情结,鼓励大学生们返回家乡就业并非十分困难的事。但根据工作搜索模型,要使得大学毕业生们真正接受这份工作,必须使工资率达到其可接受的工资率。这里的工资率,也包括了各种福利待遇以及生活水平高低,能够让大学毕业生真正安居乐业。

第一,国家和政府应当有政策引导劳动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如对于到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和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国家和地方双重补贴,提升其工资率和生活水平,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们对生活水平的顾虑,合理提升表现优秀的人才,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第二,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贷款担保和税收减免,同时给予一定的资助和支持,鼓励有技术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鼓励已经在发达地区或者大城市工作和学习过的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创造就业岗位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同时鼓励针对地方特色和新兴产业创业,有利于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

第三,加强信息交流,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建立更完善的职位需求供给交流平台,传递中西部地区的人才需求,拓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视野,降低其工作搜索成本。同时建立健全的国家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大学毕业生在转换工作地区时的担忧。

第四,大学生应当树立新的价值理念,改变对于工资水平的观念。经济发达的地区虽然工资水平较高,但其生活成本也很高。同时,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大学生更应该树立远大目标,抓住“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机遇,勇于创业,大胆探索人生的事业。

4结论

笔者认为,鼓励来自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返回家乡创业就业,不仅是解决“知识失业”的一种途径,也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一条可行道路。同时,我国目前对于这种方式还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如果通过更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获取更新的报告和数据,未来应当可以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树立正确有效的政策引导,实现这一思路,这对于解决“知识失业”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都应当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韩巧霞.我国高校毕业生“知识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9).

[2]Blaug·m.,Layard·R.andwoodhall·m.,thecausesofgraduateunemploymentinindia,allenLane,thepenguinpress,1969.

[3]Carnoy·C.,‘educationandemployment:acriticalappraisal’,UneSCo: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educationalplanning,1977.

[4]宋福进.我国高校不同层次毕业生供求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2(3).

[5]王新清,候书栋.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6).

[6]翁杰,周必彧,韩翼祥.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变迁——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2).

[7]杨宜勇,周帅.我国社会就业压力与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破解[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8]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专业;教育经济学;分析

一、高校专业“冷”“热”分析

“热门”专业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它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现状的一种体现。专业的“冷”与“热”是以专业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人才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活动的冷和热。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多,学生毕业后就业就相对容易,工作待遇相对较好,收入也相对高。这就反过来刺激人们的关注度,高考时报考的人就多,就成了热门专业,反之为冷门。二是专业“冷”与“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衡量一个专业是否“热门”,主要是看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程度的变化,一些专业在某一段时间社会需求较旺,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大为增加,但由于市场总容量的限制,当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状况逐渐缓和之后,需求量趋淡、热度就会渐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表现为,有一些专业眼前看不是太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求量可能渐渐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我国的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制度,都要求考生在入学之前进行专业选择,由于对高等学校专业信息了解不多,对专业所要求学习内容认识不足,对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不太清楚,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影响专业“冷”与“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对选择专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投资专业风险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由成本和收益构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又称为机会成本,是指因上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指上大学的未来经济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学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还有非经济收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收费普遍化的阶段,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会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是必要投资。由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是一个预期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增大收益,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济收益(获取社会身份,形成完整的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与经济收益(得到更高的劳动收益,更易获得机会,面临更优越的劳动环境等)。同时,高等教育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投资也可能减小收益,甚至导致损失。高等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就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可以重来,而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归零。

高等教育投资可能因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专业风险,即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基本是按行业、职业进行设置,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而各类职业类型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时期内是不确定的,因而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专业,无法预期未来市场需求,因此所选择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风险。于是人人都想选择预期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市场需求又无法预期,多数人的做法是随大流、跟风,在专业招生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人越多,专业的热度就会越高。对于那些已经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面临专业风险,因为今日的热门专业在经过四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信息,主动寻求信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找工作。

2.人力资本理论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在调查中难以保证,在此忽略,因此,经济学家雅各布・明赛尔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使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成为复杂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着更宽的就业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待遇也相对较高。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坚信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都愿意投资高等教育,以此增加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几年后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即选择专业时,就要考虑就业预期收益。能否获得回报,取决于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以此,预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就成为热门专业。

3.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与专用性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力资本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它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企业,在企业或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较低。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来讲,它专用于某个企业(例如关于某个企业的非正式组织知识、人际关系等),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具有“非他莫属”的优势。即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与某一特定的工作职务相结合,并按职务要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时,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专业技能只有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金融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在于我国金融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民营银行的兴起和国外银行的进入,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金融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与银行紧密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也是持续升温,十几年前就是热门专业,曾经有许多人预言,会计专业人才将饱和,但时至今日,各高校会计专业仍然十分火爆,是因为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质,具备学习和发展更复杂、更专门化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较小的代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技能或以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或个人发展方向变化的需要。近些年来,许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大学一、二年级打通学科专业的壁垒,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将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共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开阔视野,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

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许多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和社会性因素(如社会地位、歧视、社会习俗及习惯等)都会分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并雇佣不同的劳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劳动力市场分割领域,分别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而且,在人力资本与垄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明显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这种分割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导致不同市场区间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要考虑其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在被劳动力市场中被分割的那个行业,那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与优势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就会成为大家热捧的热门专业。

三、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现象

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计划模式”,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否,都要通过教育部审批与备案。这期间,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虽然教育部在第四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但高等院校仍然没有设置专业的“权力”与“自由”。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高校专业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节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之间产生错位,即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快与慢很难合拍。其二,高校设置专业,不是从自身学科发展优劣,自身所具备条件考虑问题,而是盲目跟风,抢办“热门专业”,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出现。

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作为高等学校,应适度把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要全面考虑自身办学条件,充分有效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走,若专业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进行不断调整,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就会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高等教育就只能越来越被动,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其次,“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生源较为充足,并且学费相对比“冷门专业”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设置专业争相趋“热”避“冷”。只追求当下的就业率,盲目“抢滩设点”,从而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某专业人才骤然饱和现象。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盲目设置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都会造成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第三,高校不考虑自身优长学科,不去办所谓的“冷门”专业,从而导致各高等学校趋同现象的出现,即专业设置趋同,人才规格雷同。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校丧失特色,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教育资源浪费,最终导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彻底脱离,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智,阎高程,王培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当代经济,2007(10)

[2]张婵香.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消解.煤炭高等教育,2009(2)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8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教育经济学萌芽于()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2.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是()

a.’扩大再生产理论

B.人力资本理论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C.社会再生产理论

D.劳动价值学说

3.首先阐释“人力资本”特定含义的是()

a.舒尔茨

B.贝克尔

C.沃尔什

D.丹尼森来源:考试大

4.教育的个人需求动因不包括()

a.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B.精神生活的需求

C.物质生活需求

D.社会地位需求

5.我国教育供求关系有两个主要矛盾: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

a.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B.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矛盾采集者退散

C.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的矛盾

D.教育供求中的结构性矛盾

6.提出“科学是一种在历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意义上的革命”这一论断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托夫勒

D.奈斯比特

7.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劳动者劳动熟练程度

B.提高人才专业化水平采集者退散

C.提高劳动力报酬

D.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改变劳动力形态

8.教育投资从投资对象来说,构成部分包括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和()

a.国家投资

B.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

C.个人教育投资采集者退散

D.集体企事业单位投资

9.义务教育发展规模指标的公式是()

10.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年鉴》(1985)资料分析计量,1983年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

a.5.7%B.6.1010

C.4.0%

D.5.0%

1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财力构成中的公用消费部分的是()

a.职工福利费

B.奖金

C.工资采集者退散

D.业务费

12.考查教师工作效率的指标不包括()

a.教师利用率

B.教师平均课时数采集者退散

C.教师平均课程门数

D.教师平均班级数

13.某些教育资源的运用至少须采用一个单位,不能因需求不足一个单位而将其分割使用,体现了教育资源的()

a.有限性

B.适当性

C.整体性

D.不可分性

14.沃尔什的教育收益计算法,称为()

a.余数分析方法

B.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C.现值折算法

D.“费用——效率”分析计算法

15.师资优化组合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教师劳动定额和()

a.实现教职工编制的合理定员

B.逐步建立起教师劳动力市场

C.建立健全的社会激励机制

D.建立健全的社会竞争机制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经济学的萌芽。教育经济学首先产生于西方社会,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因此答案是a。

2.C【解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功能,论述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确立教育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理论基础。

3.a【解析】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作,“人力资本”概念由他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沃尔什是最早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人。正确答案是a。来源:examda.com

4.a【解析】人的需求涉及许多方面,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是出于受教育后个人所能够带来的预期收益,包括精神生活的需求、物质生活的需求、社会地位需求。选项a属于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

5.D【解析】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呈现出新的矛盾及调节机制。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有两个矛盾:教育需求无限膨胀与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和教育供求中的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教育需求与个体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表现在教育供给与教育结构需求间的矛盾。因此,正确答案是D。

6.a【解析】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马克思,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选项C托夫勒、D奈斯比特论述的是“知识经济”的概念。

7.D【解析】教育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内在联系,表现为教育对专门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上,教育对人才培养和劳动力训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作用是提高劳动力质量和改变劳动力形态。选项a、B、C过于片面化。来源:examda.com

8.B【解析】教育投资从投资对象来说,由两大部分组成: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投资、用于成人教育的投资。选项a、C、D是从投资主体角度来说的。

9.a【解析】义务教育年限的长短、普及率高低是发展规模指标,实施义务教育人口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值。选项a是正确的。

10.a【解析】世界平均水平为5.7%,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6.1%,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为4.0%,亚洲各国平均水平为5.0%。正确答案是a。选项C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4年、2008年的真题中都考查过。

11.D【解析】教育财力构成,一般由个人消费部分和公用消费部分组成。选项a、B、C都属于个人消费,选项D属于公用消费。

12.a考查教师工作效率的指标包括:教师平均课时数、教师平均课程门数、就是平均班级数。选项a教师利用率是教育投资人力资源利用指标的分项指标之一。

13.D【解析】教育资源的运用至少须采用一个单位体现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可分性。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是考查热点:2004年、2006年分别以论述题的形式给予考查,2007年以简答题形式给予考查,2008年以选择题的形式给予考查。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就业解决方案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相关理论分析

劳动力市场结构是对劳动力这种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组合。其研究对象是劳动力市场供给、劳动力市场需求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状态。

1.劳动力市场结构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政府及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当前中国正面临着“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属于宏观经济领域范畴。而宏观经济领域内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不可能像微观经济领域那样富于弹性,也不完全取决于厂商们的效率动机,有很强的刚性,不可能在一个短时期内得到根本转变。这一特点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对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影响的长远性和深刻性。

2.劳动力结构失衡是产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

结构性失业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知识与技能之间不匹配。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经济结构变动的过程,这种变动要求市场通过洗牌重新进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在配置过程中,大量素质较低、技能老化的劳动者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无法进入新的产业部门而失业。同时,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使适合该产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出现暂时性短缺,从而造成了结构性失业。究其实质,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后,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一致,即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与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相匹配。

3.劳动力结构与社会总生产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Y=a•F(L,K)及新古典模型G=α(K/K)+β(L/L)+a/a都说明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劳动者的素质是直接影响社会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决定国家的产业、产业区段及生产技术的方式和水平的选择,国家只有根据这种由国家资源禀赋结构来选择最佳的产业、产业区段及生产技术的方式和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最大的产出,提高技术效率,扩大社会总生产[2]。我们要达到的是这样一种理想效果:各经济实体所需要的劳动力都能在劳动力供给市场上找到,企业生产线能全部开工;劳动力供给市场上的劳动力也都能找到与自身素质和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劳动力市场结构如果均衡,生产中需要的劳动力(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知识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中提供的劳动力相匹配,可以使社会生产有序进行,生产得以最大化。劳动力市场结构如果失衡,社会生产中所需要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中短缺,就有可能使企业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影响社会总生产。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现状及原因

1.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现状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地表现为: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熟练技工供给不足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不足并存,农业劳动力结构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1)技术工人供给不足与新增劳动力和下岗人员失业就业难并存

高级技术工人是企业技术工作的最终实施者,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目前我国城镇企业1.4亿名职工中技术工人为700多万人,而高级技工仅占3.5%,与发达国家30%―40%水平相差甚远,全国最大工业基地上海的高级技工比例不足7%,也相去甚远。据新华社报道广州市十五规划需求技师10万人,而目前不足8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更严峻的是我国在岗技术工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高级技工大龄化趋势日益凸显。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婴儿潮”使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空前的供给高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10年1月22日召开2009年度四季度新闻会,向社会各界和媒体介绍2009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为全年目标500万人的103%;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64万人,为全年目标100万人的164%,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21万人。

(2)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兴产业发展人才不足并存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各类学校毕业生均高存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的数据显示,2010年630万大学生走出校门,踏上求职之路,如果加上2008年与2009年未就业学生,2010年将有880万人一起寻求工作。可想而知,就业形势何等严峻。

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中国的存量劳动供给大约有8.4亿,其中90%以上是没有受过良好训练,不拥有人力资本,只能从事简单加工制造的一般劳动者。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发展新兴产业,选择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大阻碍是我国的劳动力结构。

2.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原因

(1)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脱节

教育的最终目的的是为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即学校要为市场培养人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即高职高专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小,本科教育规模大。这种不合理的现象难以满足社会各领域对高素质研究生和高职生的人才需求,导致实用技术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专业设置也存在着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专业在开始设置时就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当前虽然我国的许多高校都拥有很多专业,但是基本上都处于“你有我有,你无我无”的状况,各个高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导致现有的一些专业设置已经过时,与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不均衡。我国目前的这种专业结构设置所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与市场上需要的劳动力有很大的差距。这种不相匹配性致使我国大学生失业严重。

(2)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制度性根源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分割现象更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除了城乡市场分割以外,在城市中还存在主劳动力市场与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5]。主劳动力市场工作条件、工作环境、薪酬和福利待遇明显优于次级劳动力市场,两级市场之间缺乏竞争性和流动性,很多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下岗失业的工人、农村劳动力及其它弱势劳动者只能在次级市场流动,很难进入主级劳动力市场,主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也不愿意去次劳动力市场。城乡两级劳动力市场分割最初是体制性分割,体制内公有制企业具有较稳定的薪酬福利待遇,形成主劳动力市场,而体制外非公有制企业缺乏稳定的薪酬福利待遇,形成次劳动力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制性分割不断弱化,行业分割逐步显现,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行业间分割的形成是伴随着经济改革中行业垄断的形成而形成的。

三、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对策

我国劳动力的这种结构性失衡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是结构性失业导致的失业率上升,相对于周期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危害是双向的、长期的,而且治理难度非常大的,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供需均衡,更有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另一方面,各市场主体体因招不到合适的劳动力与其技术、资本匹配,可能导致其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因此优化我国劳动力结构刻不容缓。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

(1)加快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面素质

无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基础教育都显得非常重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优化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的基础。为加快发展基础教育,在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同时,还应坚决推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和做好普及实验教学工作。

(2)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在保持研究生和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同时,要大力扩展高职教育的规模,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层次结构,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专业化、技能化的要求。同时应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促进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要适应劳动力就业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办学。

(3)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劳动力对市场的适应能力

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劳动者与工作岗位不匹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关键,要加快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劳动者,尽快扭转当前企业和劳动力市场中技术技能劳动者严重短缺的局面,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广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加快技术技能劳动者的培养。高度重视企业劳动力开发工作,采用企业培训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在职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个人努力与企业社会支持相结合等措施。

2.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也能体现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还以低知识、低技能的劳动力为主,高素质劳动力相对比较短缺。在当前的情况下,发展适度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失为一种更切合实际的对策,这既可以增加我国产品的附加值,更主要的是可以促进一部分劳动力就业。

(2)大力发展中小产业

我国人口基数大,大中型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有大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必须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以发挥他们的优势。要鼓励、引导广大中小企业形成自己的产业链,中小企业要围绕大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积极为大企业集团提供各种服务和基础产品,走“高、精、尖”的发展路子,依托大企业集团的带动,成长发展自己,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依托、产业链条完整、配套功能齐全的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金喜在,李帅帅:劳动力结构失衡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0(5):28

[2]曾湘泉:中国劳动经济学[m].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6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3-89

[4]刘巧华:把握劳动力结构特点[J].体制改革,2003(2):24

[5]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2):25

劳动教育市场分析篇10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