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十篇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十篇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53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1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初产妇;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期为胎儿从出生到生后28天,这段时间是胎儿离开母体后逐步适应外界生活的关键过程。由于新生儿组织器官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所以对新生儿的护理很重要[1]。我院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40名初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80名,均为足月分娩,新生儿健康状况良好,围生期住院时间大于1周。排除伴有严重的产后并发症、有精神障碍及随访失访者。产妇年龄20~32岁,平均(25.5±2.3)岁;分娩孕周38~42周,平均(40.8±1.3)周;剖宫产32名(40.0%),自然分娩48名(60.0%);学历:初中及以下18名(22.5%),高中及中专25名(31.3%),大专20名(25.0%),本科及以上17名(21.3%)。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名。两组的一般资料大体一致。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向初产妇介绍新生儿的生理特点,讲解哺乳、更换尿布、沐浴、臀部及脐部护理等基础护理的具体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耐心解答产妇疑问。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①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每组8名成员(均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儿科和产科护士各半,组长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者担任,以“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为活动主题。②现状调查和问题分析:设计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调查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为52.5%,记录每位初产妇的具体认知缺陷。③对策拟定和目标设定:根据每位初产妇认知缺陷确定宣教重点,目标设定为将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至90%以上。④具体措施:根据标准的新生儿护理操作流程进行讲解和真人示范,重点解释产妇知识点薄弱处,条件允许的产妇令其试操作,纠正错误动作。⑤效果维持:产妇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保证产妇按规范操作并解答其疑惑。

1.3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采用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调查两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问卷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知晓。②产后28天上门随访调查初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托抱、尿布更换、臀部及脐部护理、沐浴、抚触与安慰、室内环境等项目。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可,低于60分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比较

护理前两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初产妇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的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5,p<0.01).

3讨论

新生儿阶段的免疫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体温调节较差,很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新生儿的护理尤其重要。很多初产妇不了解新生儿黄疸、肿大、母乳喂养等生理知识,对于新生儿的基本护理知识存在严重偏差或错误[1]。常规的新生儿护理只是向初产妇口头宣教新生儿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实施可行性较差,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率较低[2]。品管圈活动是由工作相近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圈,采用头脑风暴、现状调查等措施确定共同主题和目标,调动圈员积极性,通过团队的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工作的各种问题[3]。我院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新生儿护理宣教,弥补了传统宣教笼统、盲目的缺点,宣教能突出重点并更加细节化,使初产妇学习知识更全面,不易遗漏;另外,儿科和产科合作组成的品管圈能起到互补作用,确定明确的护理目标也调动了护士积极性,增强了各种护理操作的连贯性,使其学会在工作中如何解决问题,在细节上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宣教质量。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响应当下的医疗改革,着重于团队合作与细节强化,最大可能地提高宣教效率,能够有效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护理能力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蒋桃柳,施香颖.孕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J].天津护理,2013,31(2):170.

[2]燕爱美,谷翠珍.新生儿常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5,21(10):1648.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2

庆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甘肃庆城745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母婴床旁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产妇接受分娩住院的136例初产妇,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以1:1比例分成2组,一组68例初产妇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68例初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初产妇的SDS评分(24.06±2.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2±3.16)分;护理满意度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应用剖宫产初产妇的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优化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适用于临床护理的推广。

http://

关键词剖宫产初产妇;母婴床旁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2(a)-0142-03

[作者简介]杨梅(1971.11-),女,甘肃宁人,中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妇产科。

初产妇对母乳喂养技巧及知识、新生儿的护理以及产后的保健知识普遍缺乏[1],尤其是剖宫产初产妇,还要面对手术切口的恢复问题。母婴床旁护理便是在初产妇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给予高质量、个体化的产科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的护理技能、知识。现择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产妇接受分娩住院的136例初产妇,进一步对比论证母婴床旁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在该院产妇接受分娩住院的136例初产妇,利用随机双盲法将其以1:1比例分成2组。研究组68例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1~32岁,平均年龄(25.47±3.25)岁。孕周时间37~42周,平均时间(39.61±1.04)周。研究组68例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2~34岁,平均年龄(26.12±4.08)岁。孕周时间38~43周,平均时间(40.54±1.25)周。两组初产妇的一般状况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性显著。

1.2方法

对照组:6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每天由护理人员把新生儿送到专门设立的婴儿洗澡间,给予集中沐浴、脐带消毒。然后,在治疗室进行预防接种、新生儿抚触。发放《产妇健康教育指导》手册[2],每名初产妇一册。具体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技巧、母乳喂养的好处;产褥期自我保健护理、怎样坚持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产后如何避孕、产褥期45d复查;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足血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更换尿布、新生儿脐带护理以及新生儿抚触等。通过集体教育的方式,由责任护理人员对初产妇进行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以及出院指导等内容的指导。

研究组:68例患者接受母婴床旁护理。初产妇剖宫产后送回病房,由责任护理人员为其发放自拟的《产妇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结合不同的时间情况给予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关于照顾新生儿的一切护理活动,在初产妇床旁由责任护理人员完成,主要是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新生儿的抚触法、游泳、洗澡、更换尿布、母乳喂养技巧等教育[3]。为初产妇提供单人间或双人间的病房环境,由责任护理人员对初产妇进行一对一演示,同时鼓励初产妇自己操作,护理人员及时给予纠正指导。游泳、洗澡的时间一般选在上午十点左右,室温调控在26~28℃。游泳或洗澡的设施使用新生儿家属提供的游泳池或浴盆,水温控制在38℃~40℃。新生儿游泳完毕后,护理人员准备好抚触车,利用新生儿家属提供的婴儿油,取适当剂量从眉心开始,依次是额头、下颏、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4],给予有效抚触。通过十指指腹轻轻按摩,每个部位至少按摩4次,每天抚触一次,每次抚触时间5~10min。新生儿游泳、洗澡以及抚触时,对初产妇或其家属进行演示指导,以利于其熟练掌握有关技能及知识。

1.3评价标准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初产妇护理技能、知识进行评价。知识水平主要包括:产褥期保健知识、计划生育、用药知识、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活动以及产褥期饮食,每一项分为不了解、了解、基本掌握、熟练掌握四个等级1~4分,总分共8~32分,分值越高表示初产妇知识水平越高;技能水平主要包括:抚触法、脐带护理法、新生儿游泳、新生儿洗澡、母乳喂养技巧、会阴护理,每一项分为不会、一般、熟练三个等级1~3分,总分共6~18分,分值越高表示初产妇护理技能越好。满意度评价情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指导、技术操作、宣教力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等,评价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抑郁情绪通过抑郁自评量表(简称SDS)进行评价,很少时间抑郁为1分;少部分时间抑郁为2分;相当多时间抑郁为3分;绝大部分时间抑郁为4分,满分为20~80分,总分超过40分说明产妇抑郁。

1.4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间试验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利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通过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予以检验,应用χ2检验研究两组间的计数资料。若是对比差异p<0.05,则能够说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技能及知识掌握情况

研究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满意度及抑郁情况

研究组初产妇的抑郁评分(24.06±2.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2±3.16)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现阶段,国内产科临床多采取产妇集体教育的方法,通常产妇仅通过理性认识,而没有实践过程。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掌握不牢靠,并不能取得满意的健康教育效果[5]。因此,在产科人力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应该推行床旁护理模式。

母婴床旁护理内容主要是新生儿的一切护理行为均在母亲床旁操作[6],由责任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剖宫产后早期实施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让产妇充分掌握新生儿保健知识。产后早期积极开展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传及健康教育,让产妇从中获得更多的新生儿保健护理知识,同时通过责任护理人员观察、提问、产妇的反馈对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在健康教育期间,应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例如现场指导、观看录像、示范、降解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教育。以提问或解答等不同方式了解产妇的反馈信息,整改教育计划。鼓励产妇或其家属共同参与,增强家庭的支持。母婴床旁护理是结合初产妇的特点,因人而异的不断调整进度、难度,改善护理工作。通过不断为初产妇现场演示新生儿的护理方法,例如脐带消毒、更换尿布、抚触、新生儿沐浴以及母乳喂养技巧等,强化初产妇对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

该次试验结果发现,研究组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结果我们认为,母婴床旁护理应用剖宫产初产妇的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优化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满意的健康教育效果。该次试验结果显示,研究组初产妇的SDS评分(24.06±2.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2±3.16)分,此结果与闻爱群等人[9]研究相一致,说明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显著减轻初产妇的抑郁情绪。这可能是因为产妇在分娩以后首要的心理需求便是能够看见自己的孩子,向更好的照顾孩子,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及安慰。但是因为绝大部分初产妇或其家属缺乏照顾、护理新生儿的技能及知识,若是不能及时有效的得到科学的迟到,很容易出现抑郁剂焦虑的心理情绪。研究组产妇适时的获得了需要的护理知识,同时还获得专业护理人员亲自在病房中演示操作,使产妇或其家属可以随时了解新生儿,了解新生儿在各种状态下的反应、处理措施。所以,母婴床旁护理更加容易让产妇及其家属接受、获益,有效减轻由于对照顾新生儿缺乏经验而出现的抑郁、焦虑情绪,使产妇的心理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有助于产妇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对剖宫产初产妇、新生儿实施床旁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一方面,床旁护理是一个连续性、针对性强、程序化的护理过程。母婴床旁护理干预不但对初产妇或其家属护理知识教育十分重视,而且还特别重视初产妇或其家属各项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这样程序性、连续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更迅速的帮助产妇或其家属掌握照顾新生儿的方法,适应承担新生儿的责任。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将健康行为“行、信、知”模式与健康信念模式作为实践的理论基础[7-10],以不同方式、方法将产褥期卫生保健、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教给每位产妇及其家属,通过一对一针对性健康教育,重点强调正确认知的重要性及临床意义。与此同时,及时缓解产妇的心理疑虑,给予最大程度的帮助。通过优质、针对性的产科护理、健康教育,让每位产妇及其家属建立起护理新生儿的自信心。增强护理人员与产妇或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认真落实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完善健康教育的宣教,尽最大努力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次试验中,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4%,这与崔改英[10]等人的研究成果相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床旁护理工作应该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的制度规定,积极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尤其是剖宫产术后,初产妇机体免疫抵抗力非常低下,很容易继发各种感染。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做好各项消毒隔离的工作,而且严格限制探视。总之,母婴床旁护理应用剖宫产初产妇的临床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的掌握,优化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适用于临床护理的推广。

http://

参考文献

[1]李莉梅,陈春华.对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3,10(36):84-85.

[2]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4(26):2791-2793.

[3]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3):22-23.

[4]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6):32-33.

[5]邓文娟,肖艳兰,黄河凊,等.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6(23):22-23.

[6]谢丽梅,王晓燕.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5):2386-2387.

[7]孙琴,杨烨,朱凌怡,等.临床路径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25):371-372.

[8]闻一华.母婴同室对母婴健康的好处[J].中外医疗,2014,21(14):412-413.

[9]闻爱群,王丽莉,赵灵.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1,33(24):371-372.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3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1-0123-01

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模式已从过去长期实行母婴分离、封闭式的集体护理转变为有家属和产妇直接参与的开放式护理。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感情特别投入,新生儿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此外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因地域、文化限制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不同程度缺乏,她们迫切需要接受和掌握新生儿护理方法,这给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2012~2013年在我院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635例,针对其护理难点进行了相应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35例产妇其中初产妇577例经产妇58例;剖宫产441例经阴道分娩194例。足月正常新生儿635例,胎龄37~42周,体重2500~5000g,住院3~7天。

2护理难点

2.1哺乳知识缺乏:(1)本组275例产妇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产后2~3天才开始有乳汁分泌,新生儿吸吮是"空吸",不能主动进行早吸吮,亦不能配合护理人员的指导,造成吸吮次数少(

2.2对薪生儿生理表现知识缺乏: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女婴阴道分泌物、假月经、"马牙"或"板牙"等生理知识缺乏,易紧张焦虑。本组80例因上述原因导致焦虑。

2.3对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缺乏:本组197例受传统观念影响出现以下情况:(1)认为室内不宜通风,对新生儿包裹太厚,保暖过度,导致体温过热。(2)注重新生儿睡头型(后脑勺扁平),常取平卧位,造成溢乳或呕吐。(3)留恋传统"蜡烛包",用布带捆扎新生儿四肢。(4)为新生儿"清胎热",盲目使用大黄水、金银花露等,导致新生儿呕吐或腹泻。(5)对新生儿脐带的暴露法护理不够理解。(6)不熟悉新生儿触摸意义及方法。

3护理对策

针对以上护理难点,我院将健康教育与实际操作指导相结合,以母乳喂养为重点,结合新生儿的特点,采取以下对策。

3.1对产妇进行授乳知识教育:(1)应早开奶,早吸吮。讲述初乳的重要性,及母乳哺乳的优点。告知初乳中所含各种的营养物质是初来人世的婴儿需要的最佳食物。对新生儿的呼吸道及皮肤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母亲给婴儿带来更多的母爱和关心,有利于刺激母亲早下奶,母婴同室有利于乳汁分泌,保证足够的乳量。(2)保持正确哺乳姿势和方法。指导产妇如何进行哺乳,采用母亲感到舒适的原坐着或躺着,母亲能感觉到婴儿吸吮动作缓慢而有力,婴儿显得轻松、愉快。母亲也不感觉痛,如果嘴及下颌部能紧贴。可看到较多的乳晕,吸吮动作小而快,婴儿出现烦躁甚至拒绝吃奶,则说明婴儿含接姿势不正确。母婴同室进行哺乳有利于产妇了掌握新生儿的饮食规律,产妇按需哺乳,可提高母乳成功喂养的概率,满足婴儿营养需要。如出现肿胀,乳汁分泌不畅可以热敷,进行按摩,让新生儿吸吮用手辅助乳汁排出,反复进行,直至乳汁通畅。

3.2及时讲明新生儿生理性表现:新生儿的生理表现也是产妇及家属关心的问题,应多为他们讲解这方面的知识。(1)生后1-3天,由于新生儿摄入少,排出水分相对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不超过6%-9%。3天后体重开始回升。如体重下降10%,要注意加强喂养。(2)生后2-3天,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肝内葡萄糖醛酸转换酶活力不足出现生理性黄疸,5-6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不需特殊处理。(3)生后3-5天受母亲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出现乳腺肿胀,如蚕豆至鸽蛋大小,多于2-3周消退,男女婴均可出现。嘱产妇勿用手挤压,以防感染。部分女婴生后5-7天阴道有分泌物或少量出血,1-3天自止。(4)少数新生儿在上颚中线或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米粒大小隆起颗粒,生后数周或数月消退。通过及时认真的讲解,80例产妇及家属均能理解,并解除了紧张焦虑心理。

3.3传授新的育婴知识摇及时向产妇及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改变传统的育儿方法,使其接受新知识。传统的育儿方法存在很多弊端,对护理知识缺乏和受传统观念影响,易导致新生儿出现各种病理状况。最常见的就是新生儿呛奶,新生儿消化道解剖特点已发生溢乳,教育产妇采取合适的姿势和方法,减少溢乳造成的误吸或窒息。告知其哺乳后,将新生儿竖起,并拍后背2~3min,或哺乳后新生儿采取侧卧位;其次是空气污染,受传统观念及习俗的影响,产妇在产后门窗紧闭,加之产妇恶露、出汗及大小便的异味常导致空气十分污浊。新生儿的出生探视陪伴者众多,各种细菌病毒也随之带入,新生儿的防御机制未成熟,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以要告知家属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保证每日通风2次,每次30min,室内保持在22~24℃,55%~60%。对于新生儿的襁褓,应根据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不易包的太厚,以四肢暖和为度。体温保持在36~37℃。新生儿出生24h后应暴露其脐带,对产妇及家属讲明,让他们理解和掌握脐带的护理方法。每天用碘伏棉球擦拭脐轮和脐线端,保持脐部干燥、清洁,也能预防感染。及时向产妇及家属讲明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的区别,减少产妇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如新生儿哭声响亮,婉转,间歇期面色如常,属生理性,可能是不良刺激导致的新生儿不适,产妇无过度紧张。

4讨论

积极提倡教育母婴同室喂养,认真指导其正确的喂养方法,减少误区,有利于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减少了新生儿在育儿室的危险,增加了母子的感情,同时为新生儿的护理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

[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

[3]刘玲,刘均娥.临床护理的交流原则和技巧.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1):873-874.[4]李国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应.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53-56.

[5]egliGe,eglinS,newtonm.theinfluenceofthenumberofbreastfeedingsonmilkproduction[J].pediatrics,1961,27:314-317.

[6]黄美凌,冯健怀,梁丽霞。母婴同室443例产妇需求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封三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02-02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学科。我们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孕产妇及家属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使患者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并积极配合,以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性,切实地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在我们科室多年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式及体会介绍如下:

1实施方法

1.1产前健康教育

孕妇入院后,向孕妇自我介绍,然后介绍病区的环境、制度,病区护士长,主管医生和科室主任。让她们感觉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护士以口头健康教育为主,书面的相关资料为辅,每天对孕妇进行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临产的分娩知识,胎儿自我监护方法,营养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并针对病情实施个体化教育。如妊高征的病人需要安静休息,避免声光等一切不良刺激,饮食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讲解左侧卧位,间歇吸氧,自数胎动的意义和方法。

1.2分娩过程的教育

产妇进入代产室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免会产生忧虑,孤独与担心,因此,我们尽量做到一对一的全程陪护、关心、体贴她们,告诉她们分娩知识,使她们知道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鼓励产妇的丈夫陪伴分娩,他知道产妇的爱好,可以在产妇疼痛不安时给予和安慰,给予感情上的支持。以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减少了产妇的孤独感。助产士应该严密观察产程,进行系统监护,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满足其需要。同时讲解母乳喂养相关的知识。或者利用电视多媒体播放有关的知识,最大限度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产妇在分娩时正确应用腹压,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渡过这另人难忘的关键时刻。

1.3产后护理与指导

产妇送回母婴同室,护士立即对其进行身心评估,简单的讲解母乳喂养和产后保健指导。内容包括:①产后食物应富有高热量,高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汤,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宫产后的产妇禁食6~8小时后进食汤类再逐步过渡到半流饮食,普食。②注意产褥期卫生,产后6小时内应及时尽早自解小便,交待病人注意会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勤换纸。鼓励产妇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③做好产后的心理护理,以防发生产后抑郁。

1.4母乳喂养指导

①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等。护士手把手的把这些知识教会产妇及家属。②每天播放产后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让所有“新妈妈”们及家属尽快掌握其相关知识。出院前再向她们进行示范性教育,对于新生儿护理的操作技术,如新生儿沐浴,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观察情况等。当面示教,让她们掌握其知识,强调注意事项,防止出现常见的操作错误。

1.5出院指导

①提供24小时的热线电话,按需哺乳,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告诉“新妈妈”们出院后的第一个月,有我们的专业人员去家里访试,以及时了解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②出院后如何保持足够的乳汁分泌,如何办理婴儿出生证明。注意休养,饮食与营养,活动与休息做好避孕。③告诉产妇及家属及时办理婴儿预防接种手续。

2体会

2.1护士的自身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并每月进行护理业务查房,因为,只有不段的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为不同层次的产妇进行沟通,帮助她们科学坐月子,科学母乳喂养等正确的生活方式。

2.2密切了护患关系

病人对护士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当病人遇到困难时也想到找护士为其排忧解难,从而也重新树立了并且提高了护士的社会地位。产妇及家属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服务质量的满意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了100%。2.3从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的责任心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大大的提高,同时观察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2.4降低产妇的住院费用

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率达到了100%,降低了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产妇及家属都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增进产妇及婴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5

结果:实验组产妇能比较熟练地开展新生儿护理工作,而对照组产妇对相关技能掌握得不够熟练。实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很高,和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

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帮助产妇及其家属熟练掌握相关育儿知识,有效保证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产科护理中推广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8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29-02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对新生儿实施的护理均在产妇的床旁完成。这种新兴的护理模式充分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不仅能让产妇全程监督护理工作,也能让护理人员更好地开展健康宣教,让产妇掌握相关的母婴常识[1]。本次探讨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具体效果,将2013年6月至12月在本产科分娩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护理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3年6月至12月期间在本产科分娩的产妇中选取130对母婴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范围在21-38岁,平均年龄约为25.7岁。然后,从中随机选取65对作为实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其余65对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孕周、住院天数等并无较大差异,p>0.05,因此,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①属于足月初产妇;②母婴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性疾病;③产妇意识清醒,能与人良好的沟通;④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母婴护理措施。每天都要开展新生儿沐浴、抚触、脐带消毒等工作[2]。上述工作由护理人员在婴儿沐浴室内完成。另外,还应在治疗室为新生儿预防接种。每天定时开展健康教育,利用视频、示范等方式向产妇介绍常用的母婴护理知识。

1.3.2实验组。本组使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即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在产妇床旁完成。主要的护理工作有: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换尿布、脐部护理。护士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方式,并通过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让产妇及其家属掌握相关知识[3]。同时,还要向产妇介绍乳房护理、产后营养、母乳喂养、产褥期常见症状等知识。床旁护理每天一次,每次持续30-40分钟。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来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她们对母婴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观察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从表1中可见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表1对比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例(%)]

2.2观察两组健康宣教的效果。实验组产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组间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对比两组产妇对母婴知识和婴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例(%)]

3讨论

作为在产科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它不仅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也符合新生儿的护理特点。新生儿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应用这种护理方式能为产妇及其家属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这将缩短医务人员和产妇间的距离,并获得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4]。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认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有以下效果:

3.1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过去,不少产妇与家属都对我们护理人员有一定的不信任感。她们害怕护士会抱错孩子或者给孩子打错针、吃错药。一些产妇或家属还会一直跟着护理人员到处置室门口。她们在门外焦急地等待,或者直接推开门看一看。这说明她们对我们护理工作极不放心。采用床旁护理后,一切护理工作都在产妇床旁,产妇能从旁监督,从而打消了她们的疑虑和担心。这也能减少由于误会而造成的医患矛盾[5]。

3.2提高了产妇满意度,使护患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都是将母婴分开护理。因此,极易在护患间形成交流屏障,产生护患矛盾。同时,由于护理连续性中断,没有体现出人性化服务的理念。采用母婴床旁护理后,母亲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消除了产妇的担心。同时,在开展护理工作时,还能边示范,边引导,让产妇及时掌握相关的新生儿护理知识。产妇及其家属能看到护理人员细致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从而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并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6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

人民群众医疗安全意识的提高促进医疗改革不断深化,同时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项目的开展,多数孕妇选择在医院进行分挽,增加了产科护理工作量,医院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妇产科服务对象特殊,不安全因素复杂。本研究结合实际工作总结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分析相应的对策,旨在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具体如下。

1不安全因素

1.1环境因素主要是病床问题。在院分娩人数不断增加,对床位要求越来越多。大多数医院采取扩大病区方式来缓解床位压力,但这也使得病区不集中,增加了管理困难。院内感染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不安全因素[1]。院内病原体种类多,构成复杂,容易引发交叉感染。新生儿免疫功能弱,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及在出生时体征过低的新生儿,对常见病菌的抵抗力非常低,是院内感染的易感人群。

其次还包括设备问题等,妇产科仪器设备密集,且人员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较多,都可能成为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2人员因素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涉及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新生儿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因素中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综合素质欠缺,操作不规范,仪器使用不当,工作不到位,不认真,责任心不强,等。新生儿无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意志支配行为能力,护理对象这一特殊特征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家属主要的不安全因素有对护理知识了解欠缺,护理不科学等。这几方面的因素相互交叉,都使得新生儿护理工作变得复杂。任何一方工作做的不好,都会成为新生儿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

如果医护人员之间工作分工不明确,协作能力差,对新生儿检查及护理工作不到位,新生儿即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住院过程中家属对于新生儿护理和管理意识淡薄,单纯依靠医护人员进行护理,不重视辅助工作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医护人员与产妇及其家属沟通不足,进行某些护理操作,如新生儿疫苗接种时未告知产妇及家属,易引起医疗纠纷。

1.3管理因素妇产科护理人员不足,无法满足新生儿安全及生活护理和严格实施等级护理的需要。长期高强度工作容易引发精神紧张,如果心理调节不良,可能导致护理工作出现差错,给医患关系埋下隐患。

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和监察也非常重要。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有系统性和针对性,并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测。责任是否明确到个人,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监控及修正是否及时都影响护理质量[2]。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责权不清、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对护理安全标准认识不统一、交接班和护理记录不规范,管理人员对上述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和主动防范性、处理方式不得当、修正不及时都会成为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1.4技术因素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设备、新仪器逐渐应用于临床,同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大,多数医院也引进了最新的电子管理系统。要求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且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按规程在电脑上做护理记录。这就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程度和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跟不上或经验不足都对影响新生儿护理产生影响。

2防范对策

首先,医院应加强病房巡视采以尽量保证病区安全。做好病区的清洁卫生和新生儿物品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规范医疗行为,应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人员随意进入,以防止院内感染[3]。

其次,医护人员应做好本职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责任心,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定期开展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专科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培训,加强业务能力,了解新生儿相关疾病基本知识和临床表现,掌握操作技能及常规急救技术,熟悉新仪器新设备和抢救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明白护理记录、护理交接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重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和信息学知识的培训,完善医护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同时要做好产妇及家属的教育工作,多与其进行沟通,加强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保护意识,共同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4]。

再次,规范入院、住院及出院流程。入院时必须和家属一起对新生儿进行细致检查,当面给新生儿佩戴腕带,注明基本信息并签字;住院期间护理时应严格按照等级护理制度进行护理,检查并核对腕带,告知产妇及家属关于新生儿的基本注意事项;出院时再次严格核对、查看新生儿基本资料情况,向家属进行育儿知识指导[5]。完善管理和监察制度。尽可能增加医护人员数量,注意对医护人员心理状况的监察,并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照护理分级制度进行巡视,责任到人,权责明细[6]。规范交接班流程,在床头进行交接,认真核对新生儿基本资料和特别注意事项,详细填写交接班记录和护理记录。定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快速处理问题[7]。

3小结

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复杂,定期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有助于发现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不同时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8]。另外,医护人员与新生儿家属的共同努力是保障新生儿护理安全的关键因素。要重视护理流程、医护人员专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要重视不安全因素及解决对策的分析[9]。注意观察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方法和表现,收集医护人员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护理行为及操作规程的规范,从而不断改进新生儿护理工作[10]。

参考文献

[1]孙春花,张鑫.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1):103-104,

[2]戚琳,武建岭.浅谈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11,6(6):268-269

[3]赵化林.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对策.当代医学,2010,16(19):143-144.

[4]王德智.胎儿窘迫与宫内复苏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与急救.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16(1):23.

[5]赵时敏,徐景秦,籍孝诚,等.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10,1(22):233.

[6]黄华艳,张艳.基层医院新生儿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右江民族医院院学报,2012,34(2):185-187.

[7]邓翠芳,李葵兴.预见性护理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效果.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7(12):57-58.

[8]王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管理.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75-76.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7

关键词:健康指导;社区;产后护理访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29-01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不断取得新进步,社区护理顺应人们发展需要,逐渐产生。一般而言,产妇以及新生儿在产褥期,发病率较高,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因此加强妇幼保健和社区产妇健康指导,对保证产妇和新生儿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产妇健康指导,提高产妇预防疾病、科学保健能力,对提高生活质量和母婴安全十分关键。我院选取了2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她们实施产后社区健康指导护理,探讨健康指导对产妇掌握卫生、护理技能和知识的作用。具体研究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们选取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60例产妇,生产后对其进行健康指导护理。产妇年龄在20-38岁之间,年龄最小者20岁,年龄最大者38岁,平均年龄为(27.56±5.62)岁。其中所有产妇中,初产妇139例,经产妇21例;顺产119例,剖腹产30例,阴道助产11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1例,高中文化程度96例,大专及以上43例,所有产妇均没有其他严重身体疾病,所有产妇在年龄、生产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

1.2.1首先选择专业产后护理人员从事社区产后护理,要具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工作能力以及丰富的产后健康指导经验,并且服务态度热情、优良,能够对产妇热情的进行健康指导知识教育和护理。

1.2.2产后访视流程安排要根据产妇以及家属的具体实际情况和要求来安排具体的产后访视时间,通常来讲,在产后一周或两周即可实施,如有需要随时进行必要上门指导和服务。

1.2.3健康指导内容产后健康指导内容主要包括新生儿母乳喂养,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有利于新生儿成长;产妇卫生和自我护理,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产妇生产后,要注意清洗外阴,必要时进行温水沐浴,禁忌坐浴,防止感染,日常饮食要丰盛,保证摄入足够高蛋白质食物,促进身体尽快恢复。另外,掌握基本避孕知识,要做好避孕措施,防止发生妊娠反应。

1.2.4开通产后健康指导热线电话为了提供更加方便的产后健康护理服务,开通健康热线服务十分必要,通过电话咨询,快捷、及时了解和解决产妇产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更加便捷的产后健康指导护理服务。

1.3评价指标在产妇刚出院后,医院护理人员对所有产妇进行首次访视,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估产妇对产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做好记录。然后,医院护理人员在掌握产妇所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加强对产妇产后健康指导专门护理服务,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访视,同样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产妇对产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两种评价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有产妇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评价结果通过观察比较,对产妇进行健康指导访视护理后,产妇对产后母乳喂养、产后卫生和自我护理、避孕知识以及产后营养等产后健康指导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具体数据详见下表1。

3讨论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8

关键词: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护理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nationalinternationalChildren'semergencyFund,UniCeF)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提到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个月龄以内婴儿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1]。《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了"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的目标,并提出了"加强爱婴医院建设管理,完善和落实支持母乳喂养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行母乳喂养"的策略。但近年来我国母乳喂养率有下降的趋势[2]。但目前全球各个国家的纯母乳喂养状况不容乐观,和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时间还有一定距离。黄秀永调查发现[3],德保县农村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40.74%,影响因素主要有风俗习惯,因做农活不能保证哺乳时间,母亲外出打工,内陷、扁平,自觉乳汁不足、担心营养不够等,因对婴儿护理不当而发生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脓疱疮、新生儿脐炎甚至败血症等。本文对德保县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和需求进行调,旨在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他们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和重视,对婴儿进行科学喂养,减少母婴并发症,以促进农村初产妇身心健康和婴儿正常生长发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6月,对在德保县人民医院、城关镇卫生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16例,入选标准:①入院后2d内;②无认知障碍及精神病史。年龄21~32岁,平均(25.66±2.71)岁,职业均为农民,学历:小学15例,初中53例,高中48例。

1.2方法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并经专家审阅、修改。该调查表在正式发放问卷调查表前进行预试验,结果а系数为0.80,重测信度为0.85。该调查表内容有: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和需求、知识来源等4个方面。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包括:正确哺乳姿势、如何预防溢奶、什么叫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有哪些优点、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添加辅食原则、婴儿用的餐具多久应消毒一次、婴儿口腔护理方法、脐部护理方法、婴儿正确洗澡方法、正常婴儿每天大小便次数、预防臀红方法等13个问题。在认知方面,每个问题分别设有完全不知道(从未听说过)、不知道(听说过但不一定正确)、知道(从电视、网络、书刊等看到过或听医护人员说过,内容正确但不完整)、完全知道(从电视、网络、书刊等看到过或听医护人员说过,内容完整、正确)。在需求方面,每个问题分别设有完全不需要、不需要、需要、非常需要,均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分别计1~4分,分数越高表示受测者认知和需求越高。获得知识来源设有医护人员、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杂志、朋友、同事,可多选。在调查表前,向调查对象说明目的,并征得同意后发放调查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发放问卷调查表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00%。

1.3评分方法认知评分方法:13项内容满分为52分,46~52分为优秀,36~45分为良好,31~35分为及格,

2结果

农村初产妇对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情况:良好8例(6.89%),及格14例(12.09%),不及格94例(81.03%)。需求情况:需要84例(72.41%),不需要32例(27.59%)。知识来源:通过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杂志、朋友、同事获得60例(51.72%),通过医护人员获得6例(5.17%),无任何来源50例(43.10%)。

3讨论

婴儿尤其是刚出生的新生婴儿,由于各个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适应能力差,而生长发育速度快,需要的营养又多,如果喂养不当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营养不良;同时,因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只有igG,机体免疫功能差,如果护理不当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国内报道[4],纯母乳喂养婴儿可有效预防因腹泻和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住院。李凡报道[5],来自农村的新生儿患败血症以挑马牙感染、挤压乳腺致蜂窝组织炎、皮肤烧灼伤为主。婴儿的喂养和护理完全依靠其母亲及其他照顾者对喂养和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执行率。杨巧玲报道[6],初产妇产后1w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有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态度、社会支持等,产妇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她们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高。知识是行为的基础,只有产妇及其配偶、家人掌握科学的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才能支持并做好婴儿科学喂养和正确护理婴儿,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不及格率高达81.03%,总需求率为84.48%,知识的来源主要通过母亲、网络、电视、家婆、书刊杂志、朋友、同事获得占51.72%,通过医护人员学习的仅为5.17%,而无任何来源占43.10%。由此说明,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缺乏,需求率高,部分无任何知识来源,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没有任何团体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有关婴儿科学喂养及护理知识培训;②基层医院开设的孕妇学校没有这方面知识。德保县农村初产妇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偏低,除了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外,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农村初产妇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健康教育,以提高他们对婴儿喂养及护理知识认知程度,改变观念,提高她们对婴儿科学、合理喂养及正确护理方法,对促进母亲身心健康及婴儿正常生长发育有着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10:139-144.

[2]杨梅,刘娜,杨昌友,等.中国西部5省农村婴儿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7):1035-1037.

[3]黄秀永,陆青梅,农玉碟,等.德保县农村婴儿纯母乳喂养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7):48-48.

[4]徐哲,陈华英,黄丽敏,等.母乳喂养与婴儿因腹泻和呼吸道感染住院之间的关系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11,8(15):2971-2974.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9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对措施;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6(b)-0173-0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婴幼儿中较常遇到的一类急性病症,若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并发胆红素脑病,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智力发育[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虽然较高,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但是,由于家长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在发病初期不能及时送医,仍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儿疗效及有效预防疾病再发尤为重要。健康教育路径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为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对措施与健康教育,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对该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进行了系统健康教育,配合适当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纳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70例,均为该院收治入院的新生儿。患儿根据入院后干预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对照组患儿家长进行传统健康宣教,对研究组患儿家长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研究组:男19例,女16例,产妇顺产20例,剖宫产15例,新生儿体重2700~4500g,平均体重(3778.1±487.2)g;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产妇顺产21例,剖宫产14例,新生儿体重2730~4510g,平均体重(3797.6±491.1)g。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对患儿家长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在在入院后对每位家长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讲解。讲解采用说教式的集体教育,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措施等。此外,患儿家长住院期间如有问题可随时联系管床护士。研究组:在入院后对每位家长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①患儿护理:保证病房环境舒适,注意不必要的刺激。夜间加强病房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生产后,定时对患儿口腔进行检查,及时清除患儿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进入起到引发窒息。注意对患儿口腔的清洁,防止感染发生。产妇分娩后15~30min鼓励并协助产妇做到“早接触、早吸吮”,以促进乳汁及早分泌,保证新生儿对初乳的摄取。②家长心里护理:入院后即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一对一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同时安慰患儿家属,帮助建立疾病治疗的信心。在充分得到患儿家属支持的基础上,有利于本病的临床治疗。③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主要对出院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各类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日常饮食中,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加强患儿营养。家庭中需要注意空气的流通,定期进行环境清理,防止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1.3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情况:住院期间,观察两组患儿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并进行统计;②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程度:包括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家庭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准备、急救措施、急救知识、预防原则等,在患儿出院前1d,对所有家长发放包含上述问题的调查问卷,由家长当场填写;③护理工作满意度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类,患者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对患儿此次入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④记录患儿住院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分析

住院期间,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14%;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传统医学模式开始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在进行日常医疗的同时,人们发现,医疗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其意义更在于治疗疾病的同时,注意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3]。因此,在进行医疗工作时,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或心理治疗。系统健康教育则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其重视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联系。通过护理人员实施,强化患者的系统管理与健康教育,最大程度上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已有的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主要是哺乳次数少、乳汁摄入量不足引起的,可对胆红素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造成血清胆红素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5]。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要原则是迅速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若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本病的预后大多良好。但是,临床研究发现,仍有一些患儿会出现胆红素脑病等[6]。因此,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知识传授,对于控制本病的发生率有着较大的临床意义。目前,关于本病的健康教育,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指南。而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多为固定、模式化处理,对于病情变化迅速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不适用。系统健康教育则可以保证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连续性灌输,通过护理人员与家长的共同合作,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7-8]。

该研究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对措施及健康教育进行了分组观察。首先,该研究发现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做好相关应对措施,能够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提高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及知识掌握程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丽千,吴洁英,邝巧莲,等.孕期预防性健康教育对妊高征产妇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1560-1562.

[2]金贞爱,赵以坤,金正勇,等.延边地区新生儿黄疸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07-1809.

[3]廖玲,蔡海燕,李浩,等.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J].广西医学,2013(10):1404-1405,1407.

[4]应莉,梁伟珍,李卫琴,等.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3,30(14):34-36.

[5]张家荣.早期干预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39-2041.

[6]陶桂霞,李霞.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65-67.

[6]薛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3例早期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25-26.

[7]王亚超,李娥,张孟孝,等.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9):1324-1325.

[8]谊,刘庆芝.28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1):41-42.

新生儿产后护理的知识篇10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分离

abstract:Humanisticnursingisveryimportantforobstetricmaternalseparationwhenthematernal,thehumanitycare,canmaketheobstetricmaternalseparationwhenthematernalkeepgoodmood,establishconfidence,allreasonableserviceneedsaremet.theimplementationofhumanisticcare.toconductacomprehensiveassessmentandpsychologicalnursingforparturient;thenecessaryknowledgeandskillstomaternalguidance;strengtheninghumanisticcare,theincreasedmaternalneonataldiseasestorestoreconfidence,breastfeeding,infantcareknowledgeandskillshaveimproved.experienceofhumanisticnursingobstetricmaternalseparationwhenmaternalfocusedoninthispaper.

Keywords:obstetriccare;maternalseparation

近2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孕产妇的健康。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因疾病或早产等原因进入新生儿科治疗而造成母婴分离,这些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刚刚尝试做妈妈的喜悦,却遭受婴儿患病母婴分离的挫折,易出现情绪低落、自责感,从而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复旧,甚至引起产后大出血,加之对婴儿疾病状况的担心,尤其对婴儿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心理压力相当大,影响乳汁分泌和产褥期休养康复等。另外,由于婴儿不在身边,产妇对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产生抵触情绪。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希望能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利用人性关爱护理活动的服务方式,更多、更好地关心、支持、帮助这些母婴分离的新妈妈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护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制,护理服务群体的改革,尤其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的升华,护士对情、理、知、行的认知着重点是提升护士的关顾意识,体察患者的疾病感受,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1]。对于产科的母婴分离产妇而言,她们可以说是产科病房中的弱势群体。其新生儿出生后因窒息、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自己刚刚经历分娩阵痛或剖宫手术的切口痛,对在痛苦-喜悦-担心辗转中的产妇,这的确让她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她们往往自责、自卑、倍感焦虑、担心婴儿的健康状况;而由于母婴分离,她们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护士在业务称职的前提下,更需要注意护理服务的方式、态度,也更需要评估服务对象的一些独特需求[2]。

1.1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及做好心理护理母婴分离产妇常有自责感、焦虑、心理脆弱。调查显示100%的产妇认为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支持,而与痛苦中的产妇交往,不能太职业化,倾注一些情感,能使沟通更有效。因此,根据产妇的需求,我们与其谈心,态度友善,语言温婉,接受她们的消极情感,表现出朋友般的善解人意,促进建立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使产妇感到亲切、温暖、踏实,获得安慰;同时护士应主动与产妇沟通,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新生儿病房联系,及时向产妇提供有关新生儿的相关信息,让产妇了解新生儿转科是一项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其消除自责感、负罪感、在心理上有安全感、舒适感、有利于发挥自我控制、自我保护、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顺利度过因暂时性母婴分离给产妇带来的情感低谷期。同时,还可以获取更多保健信息,与产妇的家属及时交流,共同给予其爱的支持,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她们对患儿疾病恢复的信心。

1.2针对性给予产妇必要的知识及技能指导由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未能及时哺乳,学习母乳喂养较困难,同时也容易发生胀痛。另外,对婴儿沐浴、更换尿垫等相关知识及技能也缺乏实际操作练习。因此,我们可以每天安排两班人员深入产休区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有护理人员陪同观看其他新生儿沐浴,更换尿垫,脐臀部护理等,并将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传授给产妇,同时指导产妇进行一定的产后锻炼,促进身体康复,通过教与学的促进,最终让产妇掌握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出院回家后,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婴儿。1.3加强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尊重患者,关爱弱势群体,加强人性化护理,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健康需求。我们把"八声"服务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着想,减轻患者痛苦,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4出院指导产妇出院时,应为产妇提供优质服务,做好产妇出院时的健康指导,为产妇讲解育婴有关知识。尊重产妇需求和权益,尊重产妇的人格,保护产妇的隐私,告知产妇日常生活及饮食的注意事项,同时做好电话随访。

2结果

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母婴分离产妇的"三率"即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婴儿疾病恢复信心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较接受传统产后护理有大幅度上升。表明人性化护理活动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地满足母婴分离产妇对高质量护理服务需求。

3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由于其特殊状况,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高。通过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让产妇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并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促进她们生理、心理全方位的康复,同时通过人性化护理活动的实施,提高了产妇对我们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我们护理人员本身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护理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