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级电工基础教程十篇初级电工基础教程十篇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15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1

关键词:中职学生;分层教学;电子技能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悬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有效地组织教学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从“重视基础、强化能力”出发,以“发展个性、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实行“分层培养、启发创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教学环境,创建多目标、多层次,适应学生能力培养,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多样化,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发展。本文结合电子技能实操课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做法,并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一、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分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组织教学中,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将全班学生按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现有掌握程度等原则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训练;教师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检测和评估,通过不同的训练内容,不同的训练手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其意义在于:

(1)分层教学的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为原则,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2)分层教学能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得到普遍提高。

(3)分层教学可使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辅导等环节得以优化,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在电子技能实操教学中,首先以学情分析为依据,以激发课堂教学活力为出发点,选好教材内容;然后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目标灵活教学,诱发每一位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达到个人的学习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提高动手能力,获得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的了解,对每个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确定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初级目标(所有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与电子基本技能。学生学会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及使用方法,能使用常用的仪器仪表完成简单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中级目标(较好学生可以达到的):让学生在初级目标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层次,将各知识点综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较复杂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制作,初步具备电路调试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电路的故障排除及解决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高级目标(能力好的学生可以达到的):在初级和中级目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技能。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会分析较复杂电路的工作原理,能进行电路调试与改进,在低层次教学目标要求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与创新,并制作出有一定创新技术的作品。

对于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师首先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初级目标,在初级目标的基础上,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进一步的学习目标:中级目标或高级目标,并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和科学引导,力求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

2.教学内容的分层

下面以“趣味电路制作”教学单元为例,谈谈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实践。

(1)交替闪烁灯电路的制作(初级目标)。该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即使是初学者,也较容易成功完成。图1是交替闪烁灯电路的原理图和学生制作电路实物图。

图1交替闪烁灯电路制作

该电路要求全部学生都要完成,目的在于让所有学生通过电路的制作,学会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学会识读电路图,练习手工焊接工艺中的“五步焊接法”,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使用方法,进而具备简单电路的焊接与调试能力。

・教学教法・1分层教学法在电子技能实操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2)简易循环灯电路制作(中级目标)。在学生完成初级目标――交替闪烁灯电路制作的基础上,让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比较高的学生继续完成中级目标――简易循环灯电路制作。图2是简易循环灯电路的原理图。

该电路是对交替闪烁灯电路的扩展应用,课堂上要求能较快完成初级目标的学生,继续完成中级目标,以加深对基础目标的理解和运用,进一步巩固在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教师也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3)拓展创新(高级目标)。在学生完成初级和中级目标后,让个别学习兴趣浓厚、肯动手的学生继续完成高级目标,学生在对该电路工作原理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对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应用,通过制作、调试、完善,做出符合自己要求的实际电路。图3是学生完成的创意电路――闪烁眼,它是在“简易循环灯电路”的基础上,在发光二极管的个数、循环的步数和电路显示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与创新,电路的改进说明如图4所示。

通过该电路的完成,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应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展,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3.教学评价分层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2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大学物理;实施方案;因材施教

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是许多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发展的源泉,该课程以高等数学为辅助工具,研究物质运动规律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理论力学”、“固体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和“高分子物理”等专业课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掌握科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大多采用学大纲、统一课时安排,并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物理程度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大学物理的要求。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造成学生物理基础较差,使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如何有效的教学几乎成为当前教师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好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氛围,进一步实现大学物理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基于学生物理基础以及所学专业的不同,高校大学物理课程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

1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意义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规模的增大,它已从昔日的“优质型教育”转变成“普及型教育”,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各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的整体质量有所变化,学生在高中期间对各课程的学习程度也有所不同。近些年,各省市高考开始自主命题,这就出现了高考的多元化,其中有些省市实行小综合或大综合,甚至有些省市高考可以不再考核物理,这些都导致学生物理基础知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有所差异。另一方面,为了顺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国情需要,各高校开始向应用型本科转变,在强调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科学理论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有些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大学物理在内的一些基础课程的学时有所减少,这就迫使大学物理课程中一些知识不能面面俱到的细致讲解,甚至有些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只能直接传授给学生,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减小,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能力也有所下降,影响了因材施教的初衷。众所周知,大学物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在这种大形势的驱动下,各高校都开始注重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陆续对其模式进行改革。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大学物理课程可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在这种普及型教育形势下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在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针对各高校不同的现状和特点,所采用的分层教学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最终都为了达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模式大体可采用两种教学模式。

2.1班级分层教学模式

班级分层教学实质是指将同一年级的全部学生打乱,按学生的物理基础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其中非物理专业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一般开设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具体的实施方案是在两学期初分别对学生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初级层次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他们的基础较差,对学习物理存在一定的惰性。在初级层次教学中,教师要切合实际情况,达到让学生掌握重要的定理和定律,通过定理和定律进行简单的运算。

中级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物理与数学基础一般,对学习物理也充满热情。在中级层次教学中,教师应适当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在掌握物理基础的同时增加实际应用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级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物理和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对学习物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高级层次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细致的向学生讲授物理的概念公式、定理原理及理论推导。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

2.2专业分层教学模式

专业分层教学实质是指根据不同的专业对物理知识要求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进行分层教学。大学物理内容包括力学、振动和波、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对于不同的专业,所学专业课不同,他们对物理内容的侧重有所不同,我们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有所不同,具体的学时安排就有所不同,专业分层教育的方案也就不同。

例如,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们将开设“理论力学”等专业课,要求他们对力学内容掌握扎实,在学时安排上大学物理就应该更多的侧重力学部分。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们会开设“电路基础”等关于电学方面的专业课,大学物理在大纲及学时上更多的安排电学部分。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多应侧重于热学部分等等。所以,根据不同专业对物理的要求不同,所采用分层方案就有所不同。

3结束语

高校能够正确使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不但能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贵英,彭振生.大学物理课程按专业分层次教学初探[J].宿洲学院学报.2010,25(2):115-117.

[2]王文新,徐翠艳.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渤海大学学报.2007,28(3):262-264.

[3]毛强,彭振生.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初探[J].巢湖学报.2009,11(6):137-139.

[4]赵迭,王乐新,张欣艳.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8,28(4):108-111.

[5]张双红.浅谈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评价方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2:155-156.

作者简介

李佳(1984),女,年6月出生,籍贯:黑龙江省海林市,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理论物理专业。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理学硕士学位,现就职在黑龙江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任教师,主讲课程为大学物理、电工电子技术等,助教。

学习与实践经历:

2003―2007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

本科学士学位

2008---2011辽宁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理论物理专业

研究生理学硕士学位

2011---2012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一中,高中物理教师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3

一、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创新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是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推选教师参加了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骨干培训班培训,作为种子教师辐射和示范。二是扎实开展项目培训工作。分层次、分阶段开展了“班班通”项目培训工作。先后组织安排项目学校校长和管理员集中开展三种模式样板教室验收培训,要求参训教师回校后开展“班班通”教学应用校级培训。组织举办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学校管理员使用与管理培训。三是助力远程教育培训工作。2011版新课标颁布之后,县电教站配合县教研室做好了远程安徽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3版)暨新教材培训接收,有力提高了义务阶段学科教师使用新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

二、强化科学管理杠杆作用,推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常态化工

一是以管促用。鼓励教师登陆“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做好教师工作室的实名注册和使用工作,实时以电子地图、分析图表等直观方式展示我县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情况。对全县实施“班班通、图书、实验室”三项工程的项目学校,及时进行检查指导。二是以考促用。我们认真做好全县初中毕业升学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全县普通高中技术素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和全县初中毕业升学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三是以赛促用。组织项目学校观摩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成果巡展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等电教学术作品评选活动。全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共有20多名教师获省教育厅等级奖;70多名教师获市教育局等级奖。四是以评促用。我县自2009年开始,实行“东至县中小学农远工程应用与管理单项考核”,2012年改为《东至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与应单项考核》,每年末就中小学校自配和上级项目配备的电教设备、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数字化校园建设管理与应用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并将其单项考核结果(总分100分)计入县局对各校年度目标综合考核总分。

三、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设计,切实为基层教育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设计出山区基础教育信息技术配备的方案。我县各初中和完中的计算机网络教室都是2002年、2004年“校校通”和“农远”工程项目所装备,其设备运转已达10年之久,其购置零配件和维修很难,即将面临瘫痪,实难满足初、高中信息技术上机操作考试和高三学生网上报名及填报志愿之需要,其计算机网络教室应急需更新和换代,民办学校也是如此。二是设计出符合现阶段教师编制的方案。在“三项建设”实施后的管理与应用方面,因各项目学校受教师编制的限制,95%的“班班通”和图书项目学校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于是我们出台新政策,优先为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学校本部配备一名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管理员)和一名专职图书管理员,以保项目学校电教及信息技术设备和图书有人管理、有人维护、有人使用。三是设计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规划建设的完善方案。受地方条件和经费的限制,还有少数小学和近20多所教学点暂不能通互联网,已接的小学和教学点网络带宽也多为2m~4m,且用电话线(aDSL)上网,其网络带宽能真正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实时远程接收同步课堂教学还需提速。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4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也紧跟计算机发展步伐,加入了诸多新内容。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进行探析,以期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真正有用,有实用技能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有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应用,认识到其与其它学科交融一体,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需要,社会就业需求的整合式信息技术技能,有基于此,笔者力图改观过去单一的,单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初中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与艺术整合的方式和内容。

二、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www.133229.com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于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颀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最后者为基本技术也为整合学习的重点,将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专业电脑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教育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颀赏包括传统音乐能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如国产软件作曲大师v6.0将中国人常用的简谱、五线谱进行同时处理,实现音乐电脑化。可实例介绍作曲大师v6.0歌谱制作过程和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能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初中教育的低年级(包括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半学年),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可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而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

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例如,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不是十分理想。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电子美工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大增,导致了电子美工的人员异常缺乏(齐鲁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都曾大篇幅报道),不少企业虽高薪求才,却无才可用的。在我国,电子美工人员的培养数量有限,国内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也大幅低于国外,症结在于电子美工需要双向复合型技术(美术和计算机作图相关知识),而我国在双向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的知识,可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课程里面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促进初中生今后的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不单讲计算机知识,练习计算机相关操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比以往的计算机课更正规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但绝不是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为主。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能将两者整合好,具备新的素质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有机整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2.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微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我们应当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例如,将网络曲库应用于音乐课中,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将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融汇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要求,教师将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兼顾美术教学的要求,又能增强吸学生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整合。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能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们各种基本操作及适应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话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五、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融合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此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希望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成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2):22.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5

关键词:会计证;初级会计电算化;以证代考

前言:

会计专业有自己完整的证书考核体系。从业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证,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方面有初级(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和高级(高级会计师)。以及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还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

证书对于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工作业务范围、职业发展前途和工资待遇。而对于大专院校的会计专业在校生来说,考证是头等大事,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

一、会计证考证情况的变化

近几年来会计相关证书的考证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会计专业在校生必须要考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需要考的三门课: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范围更大了,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了,题目出的更灵活了。拿初级电算化举例,08年之前初级电算化中的理论考试部分只有一套题,出题的范围是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组编写的考前模拟试卷,有8-10套题目左右,学生只要将其内容做熟练就可以通过考试(实操部分一般都没有问题)。而从08年开始,初级会计电算化理论考试的题库发生了变化,题目量内容增加了,学生考试的试卷也变成了上半年2套,下半年4套。而从09年开始,题库又发生了变化,题目量进一步增加,学生考试的试卷也变成了随机抽题,甚至有我所教授过的一名学生考试时抽到了8道考五笔方面知识的题目,而在此之前这一部分内容是不做重点讲解的,因为之前考五笔知识的题目最多只有1-2分,而学习这部分内容耗用的时间太多。直至今天,题库增加到了2000多道题,也不再只是考重点知识,而是涵盖到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委会编制的《初级会计点算化》这本书的方方面面。要想考过,就必须将课本看懂吃透,大量做题,这和以前相比,学生考证压力增加,考证通过率发生了降低。

二、针对考证通过率降低的应对措施

在会计证考证难度增加,学生考证通过率降低的情况下,我所在的系部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增加考证通过率,有:

1、精选有考证经验的任课老师

对于会计系的大一新生来说,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既是引领他们入门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的考证课,老师的选取至关重要,一定要尽量选择专业技术过硬,有多年考证课任课经验的老师讲解。同时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培养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接班。

2、以证代考,提高学生的考证意识

尽管学校和老师对考证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很多大专院校在校生还是意识不到考证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尝试采用考证课以证代考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考证积极性。考证课期末不安排考试,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证通过情况来登记这门课的期末成绩。学生为了通过考试,修满学分,就会去积极考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考证通过率,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期末工作压力,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学生考证。

而事实证明,以证代考确实提高了我校学生的考证通过率。经过统计,以证代考改革前08年第一次会计从业资格考证通过率仅为13%,而以证代考改革后考证第一次考证通过率数据如下:

很明显,以证代考改革后考证通过率有了大幅度提升,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第一次考证通过率显示,从2008年到2011年:会计电算化考证通过率上升了51%,双科(会计基础+财经法规)证通过率上升了50%,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率上升了45%。

结论

以证代考改革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广这项改革,将其应用到更多的会计专业课程中去,如助理会计师考试对应的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注册会计师考试对应的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课程等。甚至于推广到其它非会计专业课中,如英语4、6级对应的大学英语等课程,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应的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作者单位: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罗湘,刘钢.高职教育“以证代考”考核模式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08,(13)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6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会计从业资格;教学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8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意味着,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要想顺利走上会计岗位,从事会计工作,就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笔者从教几年期间,经历了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的几个阶段,见证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从有纸化考试到无纸化考试,再到三科联考的模式变化。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增加了“财政法律制度”和“税收的计算”等考点,初级会计电算化在实务操作题上增加了“采购系统”和“销售系统”的操作题。整体考试题量和题型也有所调整。三科联考后,会计基础增大了前面三道客观题的比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新增了案例分析题,初级会计电算化更加注重对实务操作的考核,操作题由原来的十道变更为十五道。并且自2013年7月1日起,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取消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免考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规定。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难度,降低了考试通过率,不但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应考困难,而且也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调整教学方向,以便更好地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是每一位从教人员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以正确导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有目标才会有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在专业上还处于懵懂状态,无法独立给自己制订良好的学习目标,教师此时要适当做好引路人,向学生详细介绍会计专业情况,鼓励学生尽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只有每一位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二、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

在三科联考的新制度下,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已经不能适应考试的要求了。因此,教师应当适度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以本校的教学课程设置为例,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分开考试之前,中职生在一年级修完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在二年级上学期修完初级会计电算化即可,这样的进度是可以让学生在一年级结束时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然而,三科联考后,学生必须等到二年级第二学期才能开始参加考试,这无疑推迟了学生的考试时间。因此三科联考后,本校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首先,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时压缩次要课程的课时,增加会计基础的课时,让学生在第一学期时能够系统学完会计基础知识;其次,将初级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时间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调整到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最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时间保持不变,仍然保持在第一学年时完成整本书的教学。这样的调整,可以让学生尽早完成三个考试科目的学习,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当然,由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时间有所压缩,加上三科联考考试难度的增加,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第二学年针对性地增设对三门课程的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三、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无纸化操作训练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考试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考点变化,钻研考试题型,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无纸化考试后考生通过率之所以降低,原因之一便是学生无法适应无纸化考试模式。学生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学校测试时,都已习惯采用纸质学习和纸质考试,如果突然变更为无纸化考试,难免因为不适应而影响其考试发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得到无纸化模式的考试训练,丰富应考经验和实战能力,才能提高考试通过率。

四、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学生由于应试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盲目复习、盲目学习的现象。目前市场上针对会计资格考试的练习五花八门,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好的考试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优秀的考试资源,建立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争取用题库中的真题、模拟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另外,目前已经有各种仿真考试环境的考试软件和考试网站提供模拟考试,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告知,争取通过在线模拟考试,提高学生复习效果,让学生熟悉无纸化考试操作。

总之,教师应该重视中职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针对考试改革及时做出教学调整,为学生成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7

关键词:维修电工培训教材技能鉴定问题建议

维修电工是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通用性技术工种。该职业分布于各行各业,具有覆盖面广、技术性强、智能化程度高、安全要求高、工作责任重大等特点,是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首批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工种之一。诚然,维修电工也是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人数相对较多的工种之一,它遍及采矿、选矿、冶炼,铜材压力加工等各个生产单位。由于维修电工的工作质量及其操作的安全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关系到产品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财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因此,公司对维修电工的职业培训十分重视。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的十多年里,对该工种的培训与技能鉴定就从未间断过。其间,笔者作为一名考评员多次亲历了维修电工的初、中、高级培训与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在实践中,不仅对维修电工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日趋规范有着切身体会,同时也感觉到培训教材及技能考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现提出来与同行商榷。

一、维修电工的培训与技能鉴定日趋规范和完善

由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是一个集采、选、冶、加等于一体的特大型有色企业,技术工种和技术工人都较多,因此,原江西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于1998年就在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2002年又升格为职业技能鉴定所,其技能鉴定对象主要是本公司技术工人和技校学生,十多年来,仅参与各等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的就有上千人次。通过技能鉴定,大大地激发了员工崇尚科学和自觉钻研技术的积极性,这对于保证公司的正常生产,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促进公司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其技能鉴定站(所)是一个服务于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的机构,因此,多年来一直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并得到各厂矿单位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正因为这种“服务于江铜”的性质,从而形成了其技能鉴定站(所)“坚持标准,从严把关,不粗不滥”,以公司利益至上,以“鉴定质量”为根本的特质。这一特质,使得鉴定所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这不仅需要有一支思想素质较高、专业水平过硬的考评员队伍,还要有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培训与技能考核体系。例如,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就很复杂,不同岗位的维修电工虽然在理论和技能方面有不少共性,但由于不同的生产单位、不同的生产机械其电路功能、电器的种类及技术内涵千差万别,个性十分鲜明,如采矿设备的电路与选矿设备的电路就大相径庭,能娴熟地维修选矿设备故障的电工要去维修采矿设备可能会一时无法应对。因此如何做到比较科学、客观、公正地评判不同岗位维修电工的技术水准的确比较困难。尤其是在起步阶段,由于没有形成权威的职业标准和培训考核体系,使得职业培训与鉴定的组织实施困难重重。回顾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所走过的路程,其实是一个在艰难中前行且日趋规范和完善的过程。虽然1993年国家就颁布了《职业技能鉴定规定》,但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真正开始步入正轨应是2002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维修电工职业标准》之后。有了《维修电工职业标准》,才有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2003年组织统编的《维修电工培训教程》,才有了后来与之配套的《维修电工考核题库》。标准、教材、题库三位一体,真正为技能鉴定走向规范,成为以社会化服务为基本特征的职业技能鉴定体系铺平了道路。

二、维修电工的培训与技能鉴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维修电工的培训与技能鉴定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已步入了规范化的轨道,其体系也在日趋完善,这为培训与技能鉴定工作的有序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再说事物总是发展的,也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无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还是用发展的观点看,存在问题是必然的,然而只有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才能使事物趋向完美。

1.关于培训教材的问题与建议

纵览《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其特色是十分明显的,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出了职业培训特色。二是在具体技能内容的选择上有着突出的通用性与典型性特色。三是具有明显的不同等级对应不同水平的差异性特色。然而,在培训的实施过程中《教程》也存在以下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知识体系与等级模块的关系处理上有失偏颇。由于《教程》是对应《标准》编写的,每一条标准都有教材内容与之对应,如果把《标准》看成是画的圈,则《教程》便是圈内的充填物,这样的充填实际上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分解与组合。由于这种分解与组合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学习者的学习思维与认知特点,从而增加了学习上的困难。有些地方因分解过细,不免给人以“碎、散、乱”的感觉。例如,基础知识篇是初、中、高三个等级的必备知识,从等级间知识的兼容性看,高一级应兼容低一级的知识,也就是说,初级的所有知识中、高级都是应当具备的。因此,初级技能篇中的有些相关知识应尽量合到基础知识篇中去,如初级技能的配线与安装相关知识中的“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及应用知识”与其对应的操作技能并无关联,完全可以放在基础知识篇的第一章第八节,这样还可以避免一些重复。又如整流电路,基础知识篇里有,初、中、高三级的技能篇中也都有,虽然内容不同,侧重点不一样,但这样的分解未免显得过于零碎。再如,中级工的读图与分析中有晶闸管直流调速电路,可相关知识又不讲晶闸管变流技术,而是放到电气故障检修和配线与安装的相关知识里,其实电气故障检修和配线与安装的技能操作内容又与晶闸管变流技术无关。诸如此类问题还有一些,因此建议基础知识篇与技能篇中的相关知识作些调整,在以技能为核心的前提下,还应尽可能顾及到理论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亦即分解成的模块尽可能大一些,不要太零碎。

二是知识与技能不够匹配,知识相对弱化。由于电路中的电磁物理量的隐形性特点,使得维修电工在电路读图、故障分析与调试等技能上需要足够的理论支撑。然而《教程》中,编入的基础知识未免显得过于简单。例如分压分流公式、基尔霍夫定律、相量、三相负载的联结及相、线电压电流关系等很基本、很重要的知识都未编入。在技能篇中编入的相关知识有不少是以结论性的语言编写的,显得过于精炼,可以说如果没有经历过技校或高职等电工电子知识系统学习的人很难学懂,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教程》缺乏可读性。所以建议强化基础知识,相关知识也要适当细腻一些,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三是《教程》中有些内容编排不尽合理。例如钳形电流表、数字式万用表以及电阻、电容的型号标志等笔者认为初级工就应该掌握,而无需等到中级甚至高级工阶段才学习弄懂。因此建议对于此类问题作相应调整。

2.技能考核问题与建议

自2007年以来,由于技能鉴定考核实行了《标准》《教程》《题库》三位一体,技能考核主要有以下两大特色:一是考核范围比较确定。由于试题均源自于培训教材,而教材的各等级内容泾渭分明,不再有一种漫无边际的感觉,这有利于应试者学习和把握。二是考核形式相对简单。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两个方面,其中理论知识试卷全部采用客观题(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技能操作题也只需备好一般工量具和相关器材,借助条件较好的实验室便可完成,而无需到生产现场进行,大大减轻了考核的经济负担。

然而,在技能鉴定的实践中也不难发现一些问题有待完善。一是理论考试题基本上是死记硬背的概念或数据,很少有分析计算,几乎没有主观发挥的空间,难以体现理论水准。因此建议理论试题要含有一定的分析计算题或作图题,以更好地体现其相应地理论水准。二是题目内容完全拘泥于教材,使得一些与电路有关的试题也没有电路图,应试者只有完整地记住了该电路(包括文字符号的下标)才有可能答对。例如:高级工的选择题:(1)锯齿波的形成则主要靠晶体管V12、电容C2、电阻R5、电位器Rp组成的()电路;(2)积分电路C1接在V5的集电极,它是()锯齿波发生器;(3)KC41的输出端10~15是按后相给前相补脉冲的规律,经V1~V6放大,可输出驱动电流为()的双窄脉冲列。因此建议:出题要完整,所需电路图不能省略,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难度。

总之,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经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有了规矩,成了方圆,但还须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对培训教材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使之既能体现以技能为核心,又能顾及到了理论知识体系;同时有利于更为科学地加强鉴定题库建设,使培训与鉴定工作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S].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8

1.课程体系调整(1)基本技能课要增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比例,对于计算机基础比较薄弱的,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增加计算机课时,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多的去实际操作计算机,这对学生打好计算机技能基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财会基础课在现有的会计专业必修课上再增加两门课程:财经法规、职业道德,这两门课程对避免会计信息失真起着决定性作用。(3)专业技能教育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要赶上时展的脚步,适当增加一些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信息化特征的课程,比如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信息化、eRp软件操作等课程,这样在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时,就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不会被时代淘汰。因此,要始终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增加具有信息化特点的课程,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会计电算化人才。

2.加强实践教学(1)制定实践教学目标在制定会计电算化实践内容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做到具有针对性,因此可以分为初级水平和中级水平两个层次,对于具有初级水平的,在培训时将实训操作作为重点,这样在培训的时候就可以做到手工操作和会计信息软件操作都能够抓紧;对于具有中级水平的,要重点培养他们维护和管理系统的能力。(2)制订模拟实践教学大纲在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这就要求在培训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制订适合学生的模拟实践教学大纲,该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践内容、实践要求、实践软件的选择、实践课时的分配等。(3)选择模拟实践项目在设计模拟实践项目时,要根据具体的模拟实践大纲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模拟实践资料,这样设计出来的模拟实践项目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并且要根据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设计不同的模拟实践项目,这样将会非常有利于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4)实践实习实践实习是职业技能培养中环节,因此,要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公司进行实践实习,使学生们亲自体会实际的会计电算化,在实践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3.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应包括理论课教学、上机模拟实践教学和实践实习在理论基础课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们的上机模拟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兼顾学生模拟实践教学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可以做到具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并且在培养过程中,要协调好这三部分内容,不能厚此薄彼,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将这三个环节统一协调好,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会计电算化人才。除此之外,决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实践实习这一环节的培训,因为只有在实践实习过程中,学生才会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真正将理论知识跟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协调好理论课教学、上机模拟实践教学和实践实习三部分内容,进行课程体系调整,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会计电算化人才。

二、结论

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工作中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会计电算化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使会计电算化能够更好地为各类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服务。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9

关键词: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激发兴趣

初三物理教学虽说面临着中考的“重压”,但物理老师并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问题,也要注意学生的思想问题,依然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训练能力、归纳能力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物理的学习方法,加强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进一步打好基础,完成初中物理的复习工作,争取中考全面获胜。本文从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两方面来探究初三物理教学。

一、探究初三物理教学计划

1.关注中考,提升成绩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各个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考出好成绩,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好的高中,每个学生也都希望自己考上理想的高中学校,作为初三教师就应该尽可能帮助学生走好这一步,所以对于初三物理教师来说,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2.关注思想,引导价值观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育人”不可少。教师不仅仅是传道解惑者,更是学生做“人”的导师。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作为初三物理教师并不是仅仅教授学生纯粹的物理知识,而要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而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理论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物理学科就是要通过物理实验来证明物理理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为初三物理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初三物理教学策略

1.备好课,上好课,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效率

初三学年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时间很重要。所以,不管教师上课还是学生学习都要讲究效率。教师一定要提前认真备好课,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能够做到预习功课,这样上课时就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听讲,及时提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也有利于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关于转动机转动的猜想”之前,教师一定要先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准备好实验器材,做好课件等等。学生也要做好预习,了解什么是电动机,能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电动机。自己可以先简单学习一下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直流电动机。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三基”训练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训练。教师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要想盖好高楼大厦,就要先打好地基。”学习也是一样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而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在进行实验探索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物理教材的设计也是从基础开始,从概念开始的。每一章的第一节都是首先学习概念性知识,然后逐渐深入,最后和生活相结合。例如,九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电能和电功率”第一节是电能和电功,首先要先学习什么是电能和电功,第二、三节深入探究灯泡的电功率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第四节结合生活探究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3.加强“尖子生”培养,做好学困生辅导

一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有很大差异的,在初三这个阶段,教师要做到分层次辅导教学,不能一刀切。对于尖子生来说,教师可以适当加强习题训练,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型,提升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对于学困生来讲,主要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帮助他们更好、更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尤其是学困生的课后辅导工作,教师要首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要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到学生出现了哪些具体问题。在交谈中,要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促进师生的交流,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的交流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是走过场。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关注学困生,不能因为将近中考而放弃他们。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工作,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4.加强实验探索教学,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探索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通过自制实验工具或者现有工具进行实验来验证物理现象,从而得出物理规律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实验探索教学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们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完成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大推动力。那么,如何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做一个让学生都喜欢的物理老师,进而喜欢学习物理。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期,教师要做学生学习上的“严师”,做生活中的“好朋友”,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中或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其次,了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不能盲目地、毫无方法地进行课堂教学,使得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再次,教师上课要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猜想,敢于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从实验中获取快乐。

5.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的情感态度包括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有用科学服务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抱负,拥有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等。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情感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初中时期正是一个学生形成自己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刻,他们正处于青春期,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指我们在处理个人和他人关系时,应当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

总之,在初三学年,虽然师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但是并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目标,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品格的发展。教师要制订好教学计划,掌握好教学方法,实施正确的教学策略,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陈桂萍.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J].学周刊,2012.

初级电工基础教程篇10

【关键词】职业技能鉴定维修电工

实训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76-02

维修电工实训是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数控等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也是社会开展“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考证的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工安全知识与技术,熟练使用常用电3232具及仪器仪表,识别、选择、调整常用低压电器,学会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检修,能达到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操作水平,部分高水平学生可以达到高级维修电工的技能操作水平。本课程为专业技能的培养服务,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基础。学生掌握该课程的技能后,可以胜任企业里安装、操作、维修等电工岗位。

然而传统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和距离,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造成实训教学与职业资格取证间的脱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做到本课程的实训教学与相应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必须对现行的维修电工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的理念是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作为载体进行能力实训,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因此,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打破传统以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为线索的教学模式,而是整合工作任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以真实的企业岗位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与训练,彻底改变了教与学的行为,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实施教学,使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同时通过对实际线路的接触,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实验,并体验企业对实际岗位的要求,逐步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课程设计思路

维修电工的工作涉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典型电路的安装与线路的检测、专业工具与仪器仪表的使用等,是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通过对这一岗位的调研,及行业专家的深入分析,根据这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将本课程设计为四大模块:基础技能实训、应用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生产技能实训。以上四个模块是以完成维修电工这一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通过真实的项目环境培养职业素质。同时教学内容涵盖了“维修电工初级”的基本应会要求,涵盖了“维修电工中高级”的应知、应会内容,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融于课程教学中。

三、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线的课程实训内容

针对安装、操作、维修电工等职业岗位对电工技术应用能力的需求和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标准,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尽量选择既能贴近企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实际,又可实际操作的学习情境,如触电急救训练、电工仪表与实测、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检查、电动机控制电路制作与调试等项目。将学习情境分成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知识点和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学项目丰富,内容充实,针对性强,适应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体的实训内容见表1:

四、基于行动导向原则的教学模式设计

维修电工实训是一门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完全在实训场地和生产车间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讲、练、示范结合的形式,充分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六步教学法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实现教学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特别是在生产技能训练中,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接触实际生产,得到实际技能训练。在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中,都以生产实际中的规程、规范为指导,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条例,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整个实训内容占用三周教学周,共计90学时。其中基础技能实训占用20学时;应用技能实训占用22学时;综合技能实训占用20学时;生产技能实训占用28学时。基础技能实训分为5项实训内容,10个单项实训项目,主要侧重于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维修与保养。应用技能实训主要侧重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实训,分为6个实训项目,主要学会控制线路的连接、调试方法。综合技能实训以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与故障排除为主要实训内容,分为3个实训项目,主要完成机床控制电路的检修任务。生产技能训练主要是根据校办工厂的产品调整实训内容,目前实训项目是电动吊篮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在应用技能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将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融入教学过程。

五、建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