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际商务的含义十篇国际商务的含义十篇

国际商务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45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1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各异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便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翻译就是其中一种形式。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要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熟悉双方文化差异因素,力求翻译的无歧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接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1.对事物认识的差异。不同地域和国度的人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有时甚至相反,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对一些比较敏感的词汇要特别注意。例如我国著名电池品牌“白象”如果做直接翻译的话为“whiteelephant”,翻译没错,但是在西方国家消费者是感受不到品牌含义,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考虑将“elephant”替换为在西方人心目中象征强有力的“lion”,这样不仅文化含义对等,而且不会产生任何误解。

2.地理位置的差异。世界各国地理位置存在的差异较大,会对各国文化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我国处于太平洋西海岸,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素有送暖之意,是春天的象征,我国一汽以“东风”为汽车商标。对于面临大西洋的英国,西风代表了温暖和煦,英国以“西风”(Zephyr)作为汽车商标,而不是东风。这就是地理位置造成的文化差异。

3.心理特点的差异。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特点也存在差异,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女性忌讳有关年龄的问题,在我国大部分人并不在意此话题。类似此种的差异在商务翻译中不可忽视,翻译人员应该充分地了解不同国家人们心理特点的差异,以减少商务翻译中的失误。

4.风俗习惯的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其发展的独特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认识到这一点在商务翻译中尤为重要,例如对颜色的认识问题,蓝色在西方国家有忧郁之意,美国将心情不好的周一称作“bluemonday”,所以一个衣服品牌“bluesky”在英语中成为“毫无价值”之意,不同的是中国人将蓝色看作晴朗清新的代表,此外比利时人和埃及人则认为蓝色代表倒霉和晦气。

5.谚语的差异。谚语是文化的体现,是语言的凝练,它通过简单的语言形式表达深刻的含义。不同国家的谚语表达是有差异的,例如“事实胜于雄辩”就可翻译为“Factsspeaklouderthanwords”,所以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应该注意谚语表达的差异,避免以包含中国人名或者地名的汉语谚语去硬套英语谚语,造成翻译的矛盾或者不明确。

二、减少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影响的对策建议

1.充分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含义上,而是应该去探求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充分理解语句表达的含义。有时文本从字面理解是一层含义,实际表达的则是另外一层含义。翻译者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逻辑推理和引申,翻译出文本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2.了解文化背景差异。文化背景差异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不是几年之内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应该下足功夫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含义,着力在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找到一个翻译的切合点,将由文化差异因素导致的翻译错误降到最低概率。

3.掌握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技巧。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及被传播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之普通传播过程,操纵者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文化转化码,以达到两种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一致。近年来,翻译理论和技巧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对于翻译者而言,用翻译理论和技巧来武装自己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4.积累大量的本土和目标语言文化常识。文化是一种大众形式形成的主流,它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个人所属的社会属性和特质,所以从文化理解角度来看,直接翻译文本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是行不通的。翻译者只有积累大量本土文化和目标语言文化常识,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冲突问题。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翻译人员应该了解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电视媒体、报刊杂志等积累文化差异常识,将其应用到实际翻译工作中,最大程度低避免翻译失误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商务合作不愉快。

参考文献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2

1.1商务英语的含义

商务英语一般是指在进行国际贸易中用到的英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在国际贸易中可能用到的英语,还包括在国际交流和交往中经常使用的英语,因此,商务英语的含义应该包括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两部分。商务英语不同于一般英语,学习商务英语课程,不仅要求学院提高英文水平和交流能力,更多的是向学员传授西方经济贸易相关的知识,如西方的企业管理理念、工作心理和工作方式,以便学员可以掌握如何正确合适的与外国人打交道,促成经济合作或经济贸易。商务英语所坚持的文化理念都源自于国际贸易,因此商务英语是在一般英语的基础上,结合经济贸易的特点发展而来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商务英语要求英语基础知识扎实、口语能力强等。

1.2商务英语的特点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务英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外延,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首先,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很强。商务英语用到的场合很多,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营销、经济等领域,甚至包括与国际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体系等。因此,商务英语需要用专业术语和专业语法将复杂的贸易活动和对外交流表达清楚。这同时也该外行业理解商务英语带来了困难,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或语法,在商务英语中会有不同的含义。如“drug”的日常含义是“品”,但是在商务英语中是指“滞销品”的含义,这是因为品不能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又如“country”的本义是指“城市、农场”等,在商务英语中,取其外延含义用来形容距离的遥远;其次,商务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非常显着。全球化的交流常遇到的困难就是文化的差异带来的交流困难,有时甚至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产生冲突或矛盾。如“dragon”一词,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我们都是龙的子孙,龙被认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代表吉祥幸福的神物,而在西方国家中的意思却恰恰相反“,dragon”一词含有恶魔、邪恶的意思;再次,商务英语语言简单易懂,且语言多缩略。对此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发过语言学家马丁内的语言经济原则,该原则认为:经济原则的前提条件是保证语言交际功能的顺利完成,同时人们对语言活动中的能量耗散要符合经济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进行经济活动中,人们所使用的语言要简介凝练,这样可以极大地节省工作时间和精力,提高生产效率,符合经济活动的要求。典型的例子是:外汇一般用“forex”代替完整的表达“foreignexchange”;最后,商务英语一般语言规范且正式,这与经济活动的严肃、谨慎特点密切相关,经济活动一般涉及交易双方的利益,这些经济活动要求用于严谨规范、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使用容易产生误解或歧义的词语,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经济损失。所以,商务英语中一般少口语性词语,如表达“买”的意思时会用“purchase”而不是“buy”。

2、如何在国际营销过程中正确使用商务英语

基于商务英语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国际营销中要合理正确的使用商务英语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即背景知识、交际技巧、语言决策。

2.1背景知识

使用商务英语时要充分考虑商务英语所使用的背景知识,贸易双方的工作人员要对自己及对方的文化知识和环境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的在国际营销中使用商务英语。在了解对方的背景知识时,要了解对方的、忌讳或避讳的习俗或习惯、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揣摩对方的心理特点,尽量避开双方都敏感的话题,避免交易的失败。针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这样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交易。

2.2交际技巧

在适当场合运用合理的交际技巧,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国际营销中,除了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背景知识,做出正确的语言决策外,还要善于运用合适的交际技巧,灵活展现语言的艺术和魅力,调节现场尴尬的气氛从而促进双方愉快的交流。因此,在使用商务英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使用合理的措辞,当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时,要在第一时间根据其背景知识对其思维习惯、心理特点等作出判断,然后运用合适的交流技巧,提升自我的交际能力。

2.3语言决策

对商务英语进行正确的决策,才能促进双方的交易活动顺利进行。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的应用中,背景知识是基础、语言决策是内容,交际技巧是手段和工具,只有正确合理的运用这三者,才能更好的发挥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3、商务英语在国际营销中的重要作用

商务英语以其独特的商务知识和商务文化理念区别与一般英语,又以其较高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国际营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商务英语是进行国际营销的前提改革开放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的经济贸易不断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进行,进展方向的正确性以及企业财产的安全性。

3.2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哪怕是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执行和把关的,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主体是人,其也是控制内部财务的客体,所以,决定工作质量的因素就是人员素质,同时也是落实财务控制制度的条件,对人员进行控制的核心。企业在对用人进行选择时,应当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业务水平以及交流沟通水平等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的企业责任。企业应当合理的对奖励激励机制进行设置,对财务人员学习专业会计知识的积极性进行鼓励,对人员的培训和进修进行组织,对行业知识进行更新,尽可能的对操作技能以及爱岗敬业的心理素质进行提高。

3.3建立严密的控制制度

对财务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完善的基础是要有一套完整的财务控制制度,它是标准、是依据。在对国家财富进行创造的过程中,企业是执行者,所以,国家就制定了许多有关的法律条文,故而,企业在建立财务控制制度时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章。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下,企业根据建立内控制度要点、目标以及原则的要求对本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完备的进行建立。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具体包括下面七个基本的控制财务会计的制度:适用适时的监督考核制;定期资产盘点的制度;合理科学的预算制;合理的会计程序以及会计政策;严格的核对制;完整的簿记制;可靠基本的凭证制。企业应当按照财务内控制度的体系框架进一步的对相关的内控制度进行加强和健全,让各个企业的职员对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明白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做以及做了之后应该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3

一、会话含义理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即eSp的一个分支,其快速发展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的,此时的西方语言学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1967年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在哈佛大学作的三次学术报告中指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他认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成功的愿望。为此,人们都遵守着某些合作原则,以求实现这个愿望,从而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使谈话目标得以实现。合作原则是由四条准则构成的:量准则(quantitymaxim)—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质准则(qualitymaxim)—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系准则(relevantmaxim)——要有关联,即话语要切题。方式准则(man-nermaxim)——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井井有条。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是人们在交谈中大多遵守的规则。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如果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一方的话语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听话人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目的,也就是要明白他表面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格赖斯把这种在言语交际中推导出来的隐含意义称作“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请看下面的例子:

a:whatdoyouintendtodotoday?

B:ihaveaterribleheadache.

B没有直接回答a的问题,而是说了一句表面上同a的问话毫无关系的话作为回应。这是B故意违反了关系准则,只说她头痛,从而让a明白,她今天不打算做任何事情。只要略加留意,我们便会发现会话含义是人们日常会话中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通常人们在口语交往过程中所表达的意义有两种:一是说话人所说句子的字面意义;一是超越字面意义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如果谈话的参与者都有把话继续下去的愿望,那么听话人就得借助谈话人的常识、共有知识及推理能力来作语用分析,以理解对方的弦外之音。商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他人成功地进行交易,为达此目的谈判者在会话过程中必然遵循合作的原则。在商务口语交际中,由于受当时的交际环境、交际心态、交际对象以及交际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说话人常常会用违反合作原则的话语进行交流。如果商务人员能够运用一定的会话含义方面的理论,就可以透过对方话语的字里行间推导出其“会话含义”,以领会对方言外之意,使商务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以下拟就商务英语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予以探讨,以期对商务英语教学及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有所帮助。

(一)违反数量准则

请看以下对话:

a:that’sourproposal.pleasegiveyourideainde-tail·

B:i’mafraidthattheproposalyouputforwardjustnowisn’tuptoomuch·

在上述的对话中,B的答话显然违反“量”方面的“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所需的信息”这一准则,因为B只是用少量而含糊的信息——“你刚才提到的方案不怎么样”来回答a的提问。从而,可以推导出回答的含义:a的方案并不是最佳方案。在商务会话中,出于利益与礼貌等方面的考虑,谈话者经常用较少或含糊不清的信息来传递足够的信息,并能对复杂的事物做出高效处理。

同样的,在商务会话中,也有违反“量”方面的另一准则“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的信息”。其特点是故意向对方提供“多余”的信息,使对方从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我方情况,以增强与我方进行交易的信心。例如:

a:ifyourpricesarefavorableandiflcangetthecommissioniwant,iwillplacetheorderrightaway·B:i’msureyou’llfindourpricesmostfavorable.elsewherepricesforhardwarehavegoneuptremendous-lyinrecentyears.ourpriceshaven’tchangedmuch·

这里B的第一句话已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从下面多余的话里中,我们可以推导出其含义: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小五金价格比较,你肯定会发现我方的价格是很优惠的,从而说服对方马上定货。(二)违反质量准则

违反质的准则就是言过其实。除了说谎,说话人多半会使用隐喻、反语、夸张等语用修辞手段来让听话人从中推导出他的隐含意义。在下列对话中,a公司代表团访问B公司,a公司总经理与B公司总经理进行了友好会谈。会谈后,a公司总经理说:iamoftheopinionthatourmeetingisfruitful,butthereisonlyonepointthatifeeldisappointed,whatifeeldisappointedisthatthereisnosingleissueatallthatneedsdebatingbe-tweenourtwocompanies·

a公司总经理的表述不仅说到一半,戛然而止,而且正话反说,把两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分歧,看法完全一致”说成“而我只对一点感到失望”,这无疑是对“说真实的话”,“不说自知虚假的话”的“质量”准则是一种违反。然而,正是这种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意”——会谈成果丰硕,因此也更加烘托了两公司会谈友好融洽的气氛。我们再来看一个商务口语教材中关于价格磋商方面的例子。

a:it’snotourpricewhichasyousaidislow,butit’syourpricewhichistoohigh·we’reclimbingthehill,youknow:andwe’redoingthatinaverydifficultway;andwehavemadeit.Butyouarejuststandingtherehighuponthetopnotwillingtodescend.

B:we’vetriedtogetclosertoyouseveraltimes,andwe’rehalfwaydownthehillwaitingforyoualready·

很显然,双方在这段会话中都采用了隐喻的修辞格,都是说话人有意违反会话的质量准则所产生的结果。由于对隐喻的使用和理解都牵涉到语境与背景知识等因素,即双方曾就价格问题进行过磋商,但都认为对方的价格不合理:同时隐喻的使用是基于两类事物间的类同之处——在价格上让步就好比是上下山,因此,我们可以从话语的字面意义推导出会话含义,即为了成交合作,a曾很艰难地提高价格并希望B降价,而B也据理力争,表示已几度让价并希望a接受目前的价格。由此可见,使用修辞格可以通过较含蓄的语言以达到更加强烈的语气、更加生动的表达。

(三)违反关系准则

在商务会话中,违反关系准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谈话的一方常常通过说一些不相关的话题表达其语用含义,听话的一方就要透过字面意思加以推测。如:

a:Howdoyoufindouroffer?

B:i’mafraidyou’refacingastiffcompetitionfromothersuppliers·

对话中,a就其报价向B提出询问,但B故意违背这一准则,转移话题说“恐怕你们正面临与其他供应商的激烈竞争”。这一违反的会话含义功能在于:避免直接问答a的问题,用一句几乎无关联的语言来表达他的言外之意:你们的报价太高了令人难以接受。再看下面的例子:

a:Howaboutthequalityofyourgoods?

B:well,wehaveexportedourgoodstoover40countries·

对话中,B并不直接回答a的问题,而是有意违反关联准则,其目的是为了让a通过他所提供的事实去推导出“质量好”的结论来。这样的回答比直截了当地说好更具有说服力,能更好地刺激客户的购买欲。

(四)违反方式准则

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模糊和歧义。而在实际交谈中,由于某些原因,人们常常会违反该准则,使输出的信息模糊化,做出富有弹性的回答。如:

a:whenwouldyou1iketovisitourcompany?

B:i’llcertainlyvisityourcompanyatanappropriatetime·

上例中,B的回答十分含糊,实际上是起了一种间接否定的作用。但同时又留有一定的余地,这显然比直接拒绝显得更为礼貌、得体。再如当谈到产品质量时,我方谈判人员认为对方的产品质量不怎么样,但又不好意思直说,便说道:well,weknowwhereyouarea-boutthequalityofyourproduct.这里运用了“whereyouare”模糊性的语言,表面上是违反了方式准则,实际上是避免把话说得太死,为谈判留下必要的回旋余地。

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提高商务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是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于20世纪70年代针对乔姆斯基(noamChomsky)的“语言能力”(1inguisticcompe-tence)这一概念的缺陷首次提出的。乔氏的语言能力指一个理想的操本族语者所内在化了的语法规则。海姆斯认为这一概念抽出了语言的社会文化特点,舍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他采用了交际能力这一术语,把如何在社会环境中有效地、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了进去。用海姆斯自己的话说,交际能力是“何时说,何时不说,以及关于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与何人谈何内容”。具体地讲,交际能力应由四个部分组成:形式上的可能性、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语境适应性和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其中第一部分相当于乔氏的“语言能力”,体现为语言形式上的准确性,后三部分体现为具体情境中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常被通称为语用能力。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概念显然是既包括乔氏的语言能力又包括语用能力,它对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外语教学的过程应是个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过程,尤其是培养语用能力的过程。这一点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一种特殊用途英语,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而是更侧重语言实践和交际技能培训。这就是说,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关于语言系统方面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在特定目标语境中恰当地实施各种言语行为以获得有效交际的能力。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商务口语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无论在商务会议、产品交易会或社交活动及商务谈判中都能准确传递有关参与各方的意思。口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说得流畅,还要求掌握外贸业务知识,并在各种场合中恰如其分地应用。经贸口语的运用能力与谈判的成功与否有着紧密的关系。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商务口语教学中培养语用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交际能力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不少学者都认为语用能力是指运用语言进行恰当、得体、准确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语境驾驭能力,而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得体性两方面,在外语教学中广后者比前者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语言的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这种复杂性体现在言语交际受制于交际语境和社会、文化、人文因素,也体现在话语组织和选择依赖于交际对象在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语境假设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都不能缺乏驾驭语境的能力以及依赖语境进行语用推理的能力。交际者必须准确把握话语的承上启下话轮关系和逻辑关系,分析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社会文化背景和相互关系,了解双方的不同认知条件和前提等,才能对话语乃至整个交际作出准确的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双方采取相应的话语策略。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研究;功能;语言学

最近几年,商务英语在我国的普及程度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商务英语。可是我国对于商务英语的研究和教学实际上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并且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性的问题。理论方面研究的缺乏以及不深入成为了当前我国在商务英语研究方面遇到的最大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努力的改善这种情况,解决这些问题,最为主要的就是利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系统,结合商务英语自身的特点,情景以及对外贸易和销售过程当中的语言特色,为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展和研究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一、商务英语语言学的体系以及相关概念

商务英语是近些年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全球经济日益联系,应运而生的一种语言,它区别于普通的日常英语,主要就应用于对外的经济交流和贸易销售。所以实际上这些年来商务英语已经成为了一种英语通用语,被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普及。

从语言学系统的角度来对商务英语进行分析,那么商务英语主要有以下的一些特点。首先从语言环境来看,商务英语是专业的人员和大众进行语言沟通的一种语言工具。其次就是专业人员在专业领域之内,进行专业内容交流的用语。商务英语被包含于英语之内,有着英语的共性,但同时它也有明显的自身特点,独立于普通的英语语言。商务英语区别于普通英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于专有和独有词汇的广度以及深度,另外对于专业知识的语境和认知也是非常明显的特点。从前的商务英语应用的范围比较的狭窄,只是单独的存在于某一个行业之间,所以很多的对外贸易以及经济交流都无法真正的应用到它。可是这些年伴随着商务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开始开拓属于自身,符合自身特点的商务英语体系。所以商务英语由从前转为通用的标志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现。第一就是与通用英语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性和联系,包括普通英语当中的语音,单词,短语和语法。第二个方面就是很多在普通英语当中有着共同含义的词语,在商务英语当中有着独特的含义和特定的意义。

目前我国在商务英语语言学方面的探索还不够成熟,学科的探索和理论研究也处于摸索的阶段,所以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对此进行研究,并且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就是从全球化经济的角度上,分析当前全球贸易联系和经济交流当中,针对不同的语言环境,研究英语如何在各国商务当中更好的应用。商务英语语言学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这些方面的组成部分:商务英语的词汇学、商务英语功能语言学、商务英语认知语言学、商务语用学、商务英语话语分析、商务英语翻译学、跨文化商务英语交际学、商务英语社会语言学、商务英语对比语言学、商务英语语料库语言学、商务英语教育学、商务英语经济学、商务英语研究方法。从商务英语语言学所包含的内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商务英语涉及的内容包括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研究。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和文化情况的不同,造成了商务英语在研究和使用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差别。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可能的注意到这些问题,对商务英语的研究更加的全面和科学,进而为商务英语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二、商务英语语言学的重点分析

(一)商务英语词汇学

掌握一门语言,首先要掌握的基础内容就是词汇。商务英语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门类,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首先应该重视的就是商务英语的词汇学教学内容。因为商务英语属于英语的范畴,所以有很多和英语相同的内容和特点,我们必须客观的对商务英语进行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开展研究和学习。在商务英语的许多词汇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会用到的普通英语单词,可是应用到商务领域,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和意思。这就需要我们必须要尊崇语义,明白语言环境当中本词汇的具体含义。另外商务英语主要就应用于交通,金融,股票,证券,管理,经济等许多的专业领域,所以我们要相对这类词汇有正确的理解,就必须要结合语义。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理解语言环境,不能明白语言北京那么对这些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必然不会清楚。

(二)商务功能和认知语言学

所谓的商务功能语言学和商务认知语言学,主要就是要求我们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状况,进行的商务英语研究。商务功能语言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际商务对商务英语使用的具体影响,主要侧重于英语语言在国际、商务中使用的各种表现,这其中包括谈判,商议以及经济交流。而我们商务英语在其中的主要应用和体现就是在谈判过程当中彼此的语言,例如建议,回答,道歉以及指控等等。我们通过商务英语在其中的应用,看出商议双方的态度和观点。另一方面则是侧重于英语对国际商务的影响,我们把语言看作影响国际商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商务英语的英语与否甚至决定了国际商务开展的状况,甚至我们将它看成是构成国际商务的一个必备要素。而我们所说的商务认知语言学则是人对商务观念的认知和体验。商务本身就是彼此联系的过程,我们只有建立起更多人都肯认知的体系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商务英语的研究和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商务英语研究的功能语言学探索[J].外语学刊,2010,05:56-60.

[2]魏蔚.商务英语研究的功能语言学研究[J].海外英语,2013,22:290-291.

[3]赵军.商务英语的语用特征研究[D].西华大学,2012.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5

【论文摘要】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际交流,受到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规律和文化特征的制约。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应该把握语用等效原则,准确理解原文的语用含义和交际意图,并将其完全反映到译文中。商务英语语用等效翻译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把握语境,选择对等词语;拆分整合,句子结构重组;礼貌等值,确保表达得体;“拿来主义”,模拟译语表达;恰当切换,尝试文化移植。【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语用含义语用等效翻译一、引言随着中国的入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各企事业单位的对外商务交流活动也日趋频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商务翻译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关注的课题。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重在交际意图的达成。由于受到具体的交际情景,特殊的语言规律,特定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文化习俗的影响,商务英语翻译应讲求译文的实际效果和信息传递的准确度而不能一昧拘泥于原文形式,生搬硬套。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以语用等效原则指导商务英语翻译实践,提高商务英语翻译质量。二、翻译的语用等效观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问,既研究发话人(信息发出者)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信息接受者)对发话人(信息发出者)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语用学研究的意义不是词句本身的意义,而是交际者通过特定交际情景传达的交际意图或话语的语用含义。运用语用学原理指导翻译实践即为语用翻译。换言之,语用翻译是根据具体的交际情景,结合特定的文化背景推导出话语的语用含义而进行的一种等效翻译。它近似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1964年奈达在其《翻译科学初探》一文中提出该理论,主张翻译中充分考虑语用因素和交际意图,使译文对于译文读者和原文对于原文读者产生大致相同的效果。因此语用等效翻译讲求的是语用意义的等值转换,即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力求保存原作内容,用译语中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将该内容表达出来,以求等效。例如汉语中的“打白条”,如果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对等逐字翻译成“toissueblankpaper”,外国人看了就会不知所云,实际上,英语中应该用”toissueioUs(ioweyou的谐音)”来表达这一意思。thomas(1983)认为语用等效分为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前者指跨越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差异的等效,后者指跨越文化和环境差异的等效,两者的核心概念都是语用意义的对等。达到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是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的关键。三、商务英语的语言文化特征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方法不得不考虑商务英语的特点。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实用文体,不仅在词汇、句法上具有区别于一般语言的独特特征,同时还涉及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文化背景。1.词汇特征商务英语用词较为严谨、正式,还常常涉及专业术语,如FoB(离岸价),B/L(海运提单),counter-offer(还盘),timeL/C(远期信用证)等。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准确翻译。另外,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也很普遍,很多词语在不同语境下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order”一词就有订货、订单、指示等多种含义:thecompanyisquicktofillanorder.那家公司交付订货很及时。we’vereceivedanorderfortwentytonsofcoal.我们收到一份20吨煤的订单。orderbillsofladingarenegotiable.指示提单可以转让。2.句式特征商务英语句式和汉语句式存在诸多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方面体现在商务英语中主从复合句和被动语态的广泛应用。汉语中主动语态的句式比较普遍,而商务英语文本中因考虑行文的流畅连贯等因素,常用被动语态。翻译时因遵循汉语的表达习惯,不能过分受制于原文的语序和结构。此外,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复合长句也是商务英语中频繁出现的表达式,尤其是一些正式的商务文体如商务合同中很少使用简单句,而多用主句带从句,从句套从句的“枝状结构”,给翻译带来了很大困扰。例如:Regardingdeliveryofthemachineofferedwewouldsaythat,althoughthetimestipulatedisshort,yetwecanpromiseyoutocompletetheengineinthreemonthsfromdateoforder,anddeliver,erect,andtestitreadyforuse,withinfourmonthsasdesired.关于贵公司所需的机器交货一事,交货期虽然短促,我方保证,自订货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生产,并按要求,4个月内交货,并安装调试完毕。如译文所示,此类句式要翻译成顺畅通顺的汉语就必须冲破原文句式表层结构的束缚。3.文化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蕴涵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商务英语也不例外,因而商贸双方交流过程中也涉及特定文化信息的传递。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这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对商贸交流活动必然产生影响。例如世界知名汽车品牌“蓝鸟“为什么选择”BlueBird”作为商标呢?这是因为blue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而中文蓝鸟并不包含这种文化信息。再如中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译为“whiteelephant”就难以让英语国家的消费者接受,因为”whiteelephant”在英语中指无用而累赘之物。四、商务英语翻译的语用策略从以上对语用等效原则和商务英语语言文化特征的分析来看,语用等效是商务英语翻译的有效策略。下面从5个方面阐述商务英语语用等效翻译的具体方法。1.把握语境,选择对等词语商务英语的词汇体系中,词与词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翻译时往往不能简单地直译,而应该在准确理解原文词义的基础上,寻找译文中的对等词语把它表达出来。如汉语中的“三角债”不能直接译为“triangledebt”,英文中该含义的正确表述为“chaindebt”;英语中的“blackeconomy”也不是“黑色经济”,正确的译法是“地下经济”。进行商务翻译的时候还要特别留意专业术语的理解及一词多义的辨析。准确翻译专业术语需要积累一定的商务知识。例如:thedrafthasbeenpresentedtotheBankofChinaforcleancollection.此句中“clean”不是“干净”的意思,“collection”也不作“收集”解释,“cleancollection”指“光票托收”。全句译为:汇票已经交给中国银行按光票托收5。上文已经提到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翻译时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以准确把握词语的语用信息,避免误译。例如:thereisatendencyforanorganizationofthistypetoberatherromantic;thisplaceisn’tromantic——itactuallymakesmoney.“romantic”除了“浪漫”的意思之外,还可以指“虚夸的、不实的”。联系上下文分析不难看出该词词义应理解为后者。此句译为:这种类型的公司常有浮夸的倾向,而这家公司并非如此——实际上,它是盈利公司。2.拆分整合,句子结构重组商务英语文体中经常使用冗长的复合句式,而汉语通常分开表述,句式较短。翻译时有必要进行句式拆分及内容整合,即冲破习惯思维模式和句子表层结构的束缚,探寻语言表层结构下的真实意图和信息,并据此对原文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调整,按译文的语言表达习惯翻译出上述意图和信息。例如:thebuyershallpaythesellerUS$350,000within20daysaftertheBankofChinahasreceivedthefollowingdocumentsfromtheSellerandfoundtheminorder,butnotearlierthan12(twelve)monthsafterthedatethecontractplantforthefirsttimereached95%ofguaranteedcapacityofthewholecontractplantaccordingtotheguaranteedqualityindicesasperannexVitotheContractof65monthsafterthedateofsigningthecontract,whicheverisearlier.该句使用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时间状语,从英文的句式结构看,状语放在句末,不会给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但如果原封不动地译为汉语,译文则会显得拖沓冗长,生硬拗口,且辞不达意。因此翻译这个句子可采用拆分的方法分解时间状语,but后面的时间状语部分用一个句子表达。原句可译成汉语的两个并列句:买方须于中国银行收到卖方下列单据,并经审核证实无误后的20天内向卖方支付350000美元,但此款项的支付不得早于合同工厂第一次达到附件Vi所规定的质量保证指标的95%以后的12个月,或本合同签字后的65个月,以早到的日期为准。3.礼貌等值,确保表达得体跨文化交际应该遵循礼貌原则。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社交规范、礼貌标准和表达方式,翻译时必须注意使用得体的译文传递原文的礼貌信息,努力实现礼貌的等值转换。商务英语属于一种较正式的文体,措辞礼貌庄重。例如:Shouldyoudesire,wewouldbepleasedtosendyoucatalogstogetherwithexportpricesandestimatedshippingcostsfortheseitems.原文采用商务英语写作中典型的you-attitude(对方态度)的书写方式,翻译时宜采用汉语中对等的礼貌用语,使译文读者同样感受到写作者的友好和礼貌。因此该句可译为:若贵方需要,本公司将乐意寄上目录以及这些项目的出口价格和预估的运输费。4.恰当切换,尝试文化移植不同语言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本族语交际双方认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来自其他文化的目的语读者则常常觉得不知所云;或者给本族语读者带来愉悦和享受的正面文化象征意义却会引起目的语读者的反感和排斥。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找寻恰当的切入点,尝试文化移植,争取做到译文和原文的文化信息对等。例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权威、吉祥和力量。但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dragon指邪恶的怪物,是罪恶的象征。所以“亚洲四小龙”就不能直译为“FourasianDragons”.应该经过文化转换处理,译为“Fourasiantigers”,因为tiger在西方人心目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同样上文中提到的“白象”牌电池也不能译为“whiteelephant”,鉴于西方文化中狮子是力量威严的象征,可考虑译为“BrownLion”.再看下句:Geographicaldiversificationisthekeytosurvivetheunsteadyworldmarket.it’snogoodto“putalloureggsinonebasket”,asthesayinggoes.市场多元化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俗话说:“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此句译文用译语文化中习用的表达方式取代原文中可能令读者看起来费解的原语表达方式,通过“文化移植”反映原文的文化内涵。5.“拿来主义”,模拟译语表达语用等效翻译追求的是成功传递原文的语用意义。在可能的前提下,商务英语翻译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套用译语中现成的类似表达式,水到渠成地达到语用功能等效。例如:“tastingisbelieving.”译为“百闻不如一尝”,就巧妙地套用了汉语谚语“百闻不如一见”。再如:“牡丹香烟醇味盖冠”模仿Camel牌香烟广告“Camelstandsoutfortaste.”译为“peonystandsoutfortaste.”9虽然结构和原文不同,但语用功能类似,表达效果一致。译语读者读起来一目了然,倍感亲切。五、结语商务英语是一种实用文体。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注重实用效果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商务英语翻译应该遵循语用等效原则,灵活处理因不同文化背景,语言表达习惯等因素造成的交际障碍,有效实现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J].现代外语,2001,(3)秦红:商务谈判口译语用失误浅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thomasJ.Cross-CulturalpragmaticFailure[J].appliedLinguistics,1983,(4)潘红: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64余陈乙:奈达“等值”理论于商务英语翻译中的理解和应用.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3)顾维勇:析几种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及其译例[J].上海翻译,2007,(1)周燕廖瑛:英文商务合同长句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4)帅建林: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补偿[J].第六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论文集,2004贺学耘:论广告文本的语用等效翻译[J].商场现代化,2006,(5)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6

作为商务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方式,商务英语写作不仅包括特有的专业词汇和句式结构,为各方贸易合作提供严谨的书面交际规范,还包括相应的文化意识的渗透和传播。受各国文化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商务工作者在进行书面交际时,往往在行文格式的规范上会产生差异。商务英语写作中跨文化意识的传播有助于贸易双方或多方准确把握商务信息,减少因文化传统相差过大带来的误解与麻烦。

关键词:

商务英语写作;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活动不断增加,书面商务交际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写作不仅在表达结构、文体格式等方面有其特殊性,而且“跨文化意识”也会参与其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差异较大,只有提高对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敏感度,合理分析商务交际中的跨文化因素,才能很好地解决商务交际时因文化差异较大而引发的误会。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英国著名学者edwardBtylor在primitiveCulture一书中写道,文化意识就是指人们对于文化认知的学习产生一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们在汲取语言知识的过程中,领悟文化的内涵及接受文化的熏陶,并逐步转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跨文化意识并不是指对各国文化仅仅有所了解,而是指在学习外语时,能够良好地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较强的适应水平与交际能力,能运用所学语言对象的思维思考事物、作出反应,并进行各类交流活动〔1〕。这与“跨文化知识”有着本质的区别。(Hanvey)于1979年提出了这一概念〔2〕。跨文化意识对于人们不同的行为和观念、对于人们对各民族文化差异的理解程度都具有较强的影响。而各国由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等因素不尽相同,人们在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时往往会产生交流障碍,甚至导致误会与矛盾。

二、商务英语写作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相较于日常商务工作的时间分配,书面交际仅占其中的9%,与听力占45%、阅读占16%、口头交际占30%相比,只是占据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3〕。然而,就其发挥的作用而言,书面交际在商务交往中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在交流商务信息、联系商贸事务以及促进贸易联系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与口头交流相比,书面交际更为正式,更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书面交际是继口语交际以及非语言交际之外的第三种交际形式。当在对外商务活动中传递复杂的信息时,口头英语交流仅能让对方记住信息的大体内容,而无法对细节印象深刻。相反,通过商务英语写作,商务信息则能以正式的文件呈现,便于保存,以备将来使用。随着商务交际的迅速发展,合作对象的数量繁多,进行商贸活动的地域范围越发广泛,若仅依靠口头沟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商务交流。所以,与口头英语交流相比,商务英语写作更加稳定,更适合用于商贸活动。其次,书面商务交际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在与外国商务伙伴进行交流时,由于母语文化的差异较大,对于相同事物的表达,不同的对象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反之,不同的交际对象对于同样的语言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要想使商务交际有效、准确,就要充分了解商务对象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程度。而书面商务英语交际则更注重词句的规范性,即同样的书面语言要表达相同的含义,不同的对象也要尽量使用统一的专业词汇,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与书面文字的规范程度息息相关。所以,在商务交际中,重要的内容依然采用文字形式,即使先采取了口头形式,事后也会通过报告、记录等书面形式加以确认。最后,书面商务交际有利于减少信息传递错误,加强信息整合。书面交际一般是不同步的,即信息的发送以及接收时间可能并不相同。信息发送者可以在发送信息之前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对描述文字进行核对以及修订,力求词汇的不恰当运用和文字的不正确表述达到最小化。书面交流还能更好地将复杂的材料进行修改、总结,使商务对象更易理解。

三、跨文化意识对商务英语写作的影响

1.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受到宗教、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人,其思维表达也不尽相同,认知水平的差异性会影响个人的思维模式。这一差异也会体现在商务英语的写作上。欧美人在撰写商务报告时注重主题句的设定,时常在开头就列出主题,开门见山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加以举例论证。这种方式被归纳为“演绎式”。而东方人则恰恰相反。东方人写作常采用“分总”结构,先旁敲侧击,一步一步摆出理由或例子,最后才自然地进行总结和归纳。这种方式则被称为“归纳式”。又例如,在撰写商务函件的地址和时间方面,东方人多遵循“由大到小”的特点,即写地址的顺序为国、省、市、区、街、室;时间的撰写顺序则为年、月、日。而西方人则采用了完全相反的表达顺序。就时间而言,英联邦国家的表达方式为日、月、年,但美国的表达方式为月、日、年。此外,东方人的思维常习惯以个体为中心,在进行客观描述或者陈述客观事物时常常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东方人写作常以人称名词或者代词为主语,例如“ihope…”“asfarasiamcon-cerned…”等。而欧美人更加注重客观事物自身的影响,在进行书面商务交际时,常常以客观数据或事实为主语展开,如使用“itisestimatedthat…”等。

2.对词语文化内涵的影响

由于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较大,不同的词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被赋予了深层的含义,词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皆与本国的社会文化思想息息相关。色彩类词汇是商务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方面。不同国家对于色彩的认识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如“red”一词,在东方人看来,红色代表欢乐祥和、喜庆吉祥。“开门红”“走红”等都是褒义的体现。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有血腥、杀戮等意。在商务英语中常用“redfigure”表示赤字、亏损。“black”一词常被作为贬义词使用,如“blackmarket”(黑市)、“blackmoney”(黑钱),还有“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等。然而,在商务英语中,“black”也可以作为褒义词,如“intheblack”有赚钱、盈利的含义,“blackfigurenation”应译为国际收支中的顺差国等。由此可见,颜色词除本身的含义之外,在商务英语写作中也常会运用其抽象的象征意义。在商务英语写作中,数字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中国,数字“4”因为其谐音为“死”,被大多数中国人所避讳。中国人最喜欢的数字应当是“6”和“8”,认为有顺利、圆满之意。而西方国家最忌讳数字“13”。因为忌讳,西方人总是在各种场合如电梯、楼层等极力避免数字“13”的出现。由此可见,在进行商务英语写作时,一旦不注重专业商务词汇的文化内涵,常常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甚至导致商务合作的失败。

3.对运用句式及文章结构的影响

在英语写作中,主语是每个句子必不可少的,句式大多数以“S+V”的主谓结构为核心。“which”“who”等关联词也常常被用于组成复合句。而中文写作习惯于根据作者的主观意识断句,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如用中文的常规思维进行构思,会导致文章的情节冗长拖沓、结构松散。如在介绍一款产品时,若不在开头就点明主题,太过琐碎的短句就会让人抓不住重点,容易让商务伙伴遗漏关于产品的关键信息。例如:Jacob’sHi-Calcium,enrichedwithcalciumfrommilk,isahealthyanddeliciouscrackertoenjoyatyourconvenience.itisalsofortifiedwithvitaminD.optimumintakeofvitaminDhelpsyourbodyabsorbcalcium.anadequateintakeofcalciumfromdailyfoodisessentialforstrongandhealthybones.又例如:某秘书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介绍新上任的经理:itwillstartonJune7.wewillhaveanon-sitemanager.HisnameisthomasFiorelli.Hewillbehappytoansweranyquestions.Hewillalsobegladtohelpyouwithanyproblemsyoumayencounter.介绍新同事是商务交际中很常见的情景,上述话语在语法上并无不妥之处,但是在汉语思维方式引导下的英语表达,致使该秘书丢弃了英语中最常用的连接词,并频繁使用短句,整段话读起来略显繁琐,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不能达到商务写作中要求简明、快速的目的。而如果能很好地了解汉英写作中句式的差异,将上述邮件稍作修改,就能得到以下的一句话:StartingJune7,youwillhaveanon-sitemanager,thomasFiorelli,whowillbehappytoansweranyquestionsyoumayhaveandhelpyouwithanyproblemsyoumayencounter.同样的意思,改用了一个较长的复合句进行表达,在减少字数的同时,意思也更加简单、明了。

四、解决跨文化意识对商务英语写作影响的措施

各国文化都有较强的民族特色,体现出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文化传统的不可替代性要求在进行书面商务英语交际的过程中,不断努力学习各国文化知识,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及习惯差异,积极应对跨文化意识对商务英语写作造成的影响,努力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写作水平。

1.强化跨文化商务知识的积累,加强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培养

在过去进行书面商务交际时,商务工作者更注重商务英语写作的书面形式、语用规范等,反而忽视了其中的跨文化因素。要加强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就要求熟知各国的特色文化,善于探究各国的文化差异,密切关注国内外企业的发展文化,与处于国际前沿商务理念接轨。“跨文化意识”的敏锐度就是衡量感应文化异同度的变量〔2〕。培养良好的敏锐度离不开对各国文化进行对比学习。就“龙”这一词来说,在东方文化中,龙是传说中的生物,被认为是神圣的。印度人信奉“龙王”,也就是“那迦”,东南亚地区也以龙为尊。就中国而言,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古代帝王也自诩为“真龙天子”。而在西方,“dragon”则被认为是邪恶恐怖的怪兽。如在圣经中多次把魔鬼撒旦描述为“thegreatdragon”。又如“sowdragonteeth”一词的含义为挑起纷争。又如“crane”(仙鹤)一词,中国人把仙鹤视为长寿、富贵的象征,而在西方,尤其是法国,有愚蠢、之意。由此可见,不同文化的对比学习是加强“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关键。敏锐度的加强依赖于对各国文化的共同学习、共同提升〔4〕。

2.熟练把握商务英语的词汇内涵与表达方式,规范商务用语

词汇是英语表达的基础。商务英语写作具有专门的文体格式,与普通英语写作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用词恰当、准确,不能仅考虑词典上词语的含义,更要掌握其商务意义,切忌生搬硬套。例如“share”一词,它的常见含义为分享、共享,但在商务英语中它还有股份、份额的含义;“change”一词在商务英语中被用作零钱、找零,而不是交换。所以,在平时,应多阅读英语本土国家的文章,并与中文文章进行比对、分析。只有通过阅读大量商务英语相关的书籍或文本范例,才能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并由此学习一些英语词汇的地道用法〔5〕。此外,在进行书写时,还要多使用正式规范的商务英语词汇,并减少使用非正式的词汇。如用“inform”代替口语化的“tell”,用“consider”代替“think”等。一些商务英语专业术语也要熟练使用。如“FX”(外汇)、“imo”(国际汇票)、“iCB”(国际竞标)等,不仅要知其意,还要正确运用于书面商务交际中。

3.加强商务英语句式的运用及语体风格的分析

正确规范的句式与良好的语体风格也是商务英语写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常规的文体句式与书面交际规范以外,书面商务交际时还应重视影响语体风格的跨文化因素。在与欧美商务人士进行书面商务交际时,要注重信函的直观性,文字要尽可能简练、实用。文章开头就简明扼要地点明主题,不应按照中文写作的思维,间接、婉转地进行表达。商务英语写作包括纪要、函件等,各种形式都具有颇为复杂的句型结构,还有许多特定的搭配规范。写作时除主从句之外,还要多用被动句式。被动句的使用能使表述更加委婉,也更加客观、更加礼貌。熟练进行商务英语写作应是商务工作者的必备能力,它在能否成功进行商务活动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可以减少商务活动失败的几率。因此,应多阅读商务范文并进行模仿,学习英语国家商务人员的思维方式,在进行写作构思时要尽量避免先中文写作再进行翻译,以防受到母语文化的干扰。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传统使得在进行商务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文化差异的问题。跨文化商务合作的失败往往是由于忽略跨文化意识导致的。熟知商务英语交际中的各类跨文化因素,不但有利于提升商务英语写作表达的准确性,还有利于加强贸易双方的合作程度。因此,重视商务英语写作中的跨文化因素尤为重要。只有理解各国文化差异,提高对各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加强商务英语写作的训练,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商务交际合作,这也应是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陈开富,周芹.跨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1):206-207.

〔2〕贺敏.从文化因素探析中美商务信函写作中的修辞差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10-112.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7

国际商务英语,有时也简称为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或者偏专业性的商务用途英语(eng-lishforBusinesspurposes)。国际商务英语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国际招标、国际旅游、国际劳务输出、国际法律等多个商务活动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桥梁,是公认的国际通用语。随着国际商务活动和交往日益密切频繁,国际商务英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国际商务英语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首先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商务英语这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探究其内涵。国内外关于认识和研究国际商务英语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最常见也最广为接受的是从专门用途英语视角考量国际商务英语,即把国际商务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之一。[2][3][4][5][6][7]ellis和Johnson认为国际商务英语具备专门用途英语各领域的基本特征,因而必须在专门用途英语的大背景下认识和了解国际商务英语。[8]王兴孙指出,国际商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variety)。[3]Hutchison和waters将专门用途英语分为科技英语、商贸英语和社科英语三类,其中商贸英语即国际商务英语。[9]如今,国际商务英语已发展成为专门用途英语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国际商务英语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内涵也随着商务活动的深入发展而不断扩展延伸。另外一种路径是从商务话语(BusinessDiscourse)视角研究国际商务英语。这种研究路径侧重于分析英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是如何使用的,它显然不是对前一种研究方法的否定,而是与其互为补充。廖瑛从商务话语的视角出发提出国际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10]因而关注的重心在于商务环境下使用的英语文本和话语特征。张佐成和王彦基于前人相关研究和成果,从语域角度出发,对国际商务英语进行了比较细致全面的界定:“国际商务英语是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活动的参与者为达到各自的商业目的,遵循行业惯例和程序并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选择地使用英语的词汇语法资源,运用语用策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系统。”[11]

二、国际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

(一)国际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

国际商务英语作为一种在商务语境中使用的功能性语言,其语言独特性首先就表现在词汇的选择上。英语词汇的具体含义往往依赖于具体的语境,因此一个普通的英语词汇在国际商务语境中就拥有其独特的含义,符合商务场合应用的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国际商务英语的语料,国际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性国际商务英语词汇具备的首要特点是专业性极强,反映了国际商务领域独特的行业特色,其专业性体现在大量商务专业术语的使用上。“专业术语是指适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或专业的词汇,是用来表达科学概念的词汇,它们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专业术语要求单义性,排斥多义性和歧义性,且表达专业术语的词汇都是固定的,不得随意更改”。[12]大量的商务英语词汇是商务语篇构成的基石,学习国际商务英语知识和从事国际商务英语实践首先必须要掌握足够的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术语。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术语一般是国际通用的,没有歧义并且不带有感彩,这使得国际商务英语语言具有客观真实性,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进出口贸易中常有这些专业术语:freeonboard(船上交货价)、shippingadvice(装运通知)、payondelivery(发货付款)、billoflading(提单)等;保险业中有:security(抵押品、担保品)、underwriters(保险商)、transfer(转账)、premium(保险费)等;银行业中有:extendedfacility(中期贷款)、remittance(汇付)、installment(分期付款)、draft(汇票)、invoice(发票)等;商务合同中有:contract(合同)、agreement(协议书)、termsandconditions(条款)、indemnities(赔偿)等。同时通过分析和研究国际商务英语专业术语,我们发现有不少是常见的普通英语词汇而在国际商务领域中则具备特殊的专业涵义,例如:offer原意是“提供,给”,在国际商务英语中表示“报价”;document一般指“文件”,在国际商务英语表示“单据”;interest本意是“兴趣爱好”,在国际商务英语中则指“利息”;ad-vice一般表示“建议”,在国际商务英语中表示“通知(单)”等。还有一些普通词汇通过复数形式变化成为专业商务术语,如:futures表示“期货”;returns表示“利润”;customs表示“海关;margins表示“期权保证金”等。2、正式性国际商务英语一般涉及商务信函、商务合同、报刊文章等多种正式文体,因此国际商务英语的措辞比较正式,力求严谨准确,以免产生歧义。上述国际商务英语用词的专业性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了国际商务英语正式严谨的文体风格。此外国际商务英语的正式性还表现在:第一,古词语的使用。“古词语是一种具有鲜明文体色彩的词汇成分。尽管古词语不再出现在一般场合,但在商务文体中,古词语时而再现以体现其庄重严肃的文体风格”。[13]国际商务英语中常常出现的古词语是由here,there,where等副词加上介词to,after,as,in,by,of等构成的复合词,如:hereto(此外,随附),thereafter(此后,后来),whereby(因此,据此),therein(其中),whereas(鉴于,尽管)等。古词语常被运用在商务合同文本和国际信用证文本中,以体现其庄重、正式的文体风格,例如:(1)thepartyheretoshall,firstofall,settleanydisputearisingfromorinconnectionwiththecontractthroughamicablenegotiations.[12](2)weherebyagreewiththedrawers,en-dorsersandbona-fideholdersofthedraftsdrawnunderandincompliancewiththetermsofthiscreditthatsuchdraftsshallbedulyhonoredonduepresentationanddeliveryofdocumentsashereinspecified.[14]第二,复杂介词短语的使用。在国际商务英语文体中一般多用复杂的介词短语代替简单的介词或连词。如用in/withregardto代替concerning,forthepurposeof代替for,inaccordancewith代替accordingto等,例如:(1)theinternationalmarketermustprovideconsiderabletrainingtothelocalsalesforce,inre-gardtoboththeproductlineandnegotiationtech-niquessuitabletothecompany’simageandfinan-cialrequirements.[12](2)incasenosettlementcanbereached,thecaseatissueshallthenbesubmittedforarbitrationtotheChinainternationaleconomicandtradear-bitrationCommissioninaccordancewiththeprovi-sionsofthesaidCommission.[14]第三,书面语的使用。国际商务英语中多用规范正式的书面语,少用口语化的词、俚语、俗语等。除了广告语体为满足特殊的广告效果常使用一些口语表达以外,其它商务语体诸如合同、协议、说明书等都要求使用比较正式规范的用词,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以体现商务公文庄重严肃的风格。国际商务英语中一般使用purchase代替buy,用prior/previousto代替before,用inform代替tell,用cer-tify代替prove,用terminate/expiry代替end,用commencement代替start/begin,用deem代替think/believe等,例如:(1)incasepartyBplaceordersforlessthan1000setsinthreemonthsfromthedateonwhichtheagreementissigned,partyashallhavetherightstoterminatethisagreementbygivingnoticeinwritingtopartyB.[12](2)theawardbythesaidCommissionshallbedeemedasfinalandbindinguponbothpar-ties.[14]第四,外来词的使用。在国际商法、合同协议、国际信用证等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务文体中,常会出现一些来自法语或拉丁语的外来词汇,外来词的使用使得上述文本更加正式庄重。例如:forcema-jeure来自法语,表示“不可抗力”,具体指天灾、内乱、战争等不可控因素;bonafide来自拉丁语,表示“真诚的、善意的”,由此延伸而来的bonafidehold-er在国际信用证英语文体中指“善意持票人”,如:weherebyengagewiththedrawers,endors-ersandbonafideholdersofdraftsdrawnandnego-tiatedunderandincompliancewiththetermsofthiscreditthatthesameshallbedulyhonoredonduepresentationtothedrawee.[14]3、简洁性国际商务英语中另一大特点就是用词简洁,其简洁性最显著的表现在于大量缩略词的使用。缩略词具有简洁凝练、使用方便、信息量大的特点,因而能够提高商务往来的效率,减少商务成本,这些优点使得缩略词在现代国际商务领域,尤其在商务电传和电报中应用广泛。缩略词是英语中常见的构词方式之一,缩略词主要以三种形式呈现在国际商务英语当中:第一,首字母缩略词(acronym,initialism)。这种形式在国际商务英语中最为常见,包括国际组织名称的缩略,如Un(Unitednations联合国)、wto(worldtrade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apeC(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商务术语缩略,如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成本、保险加运费)、D\a(Documentagainstacceptance承兑交单)、poD(payonDelivery发货付款)等。第二,截短词(clippedword),即截取英语单词中的部分字母形成缩略词,如,cap(capital资本)、corp(corporation公司)、memo(memorandum备忘录)、int(interest利息)等。第三,以辅音为核心组成的缩略词,如Frt(freight运费)、BK(bank银行)、mSG(message信息)、rcvd(received已收到)等。这些缩略词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商务术语,缩略词的使用使商务书面和口头表达更加简洁明了,节约了商务交往双方的时间,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4、灵活性国际商务英语词汇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在于词汇意义的灵活性,集中表现在国际商务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的普遍存在。许多普通英语词汇在进入不同的商务场合语境后就会表达出不同的含义。Dis-count一词在进出口贸易和市场营销语境中一般表示“折扣”的意思,如:ourlong-termrelationena-blesustogiveyouaspecialdiscount.但是在金融行业中,discount则表示“贴现、贴现率”,compounddiscount表示“复利贴现”,如:theyreceivedslight-lybetterdiscountratefromtheBankofengland.premium在保险行业中表示“保险费”,如:wemayinsureourgoodsagainstdamageforasmallpremi-um.而premium在股票市场中则表示“溢价”,如:thesharesjumpedtoa70%premiumonthefirstday.negotiation在商务谈判中表示“商议、谈判”,如:thepriceisamatterofnegotiation.而在信用证英语中就表示“议付、转让”的含义,如:atthetimeofnegotiation,5%commissiontobedeductedfrominvoicevalueandshouldberemittedbythenegotiatingbankintheformofabankdraftinfa-vorofaBCCo.在国际商务英语中类似上述一词多义的词汇还有很多,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词的多义性才能更好地运用。

(二)国际商务英语的句式特点

1、国际商务英语句式兼具简洁连贯和结构复杂的特性根据不同的商务文体,国际商务英语句式会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在商务信函中,为了体现交流和表达效果的准确性、时效性和逻辑性,商务函件的语句一般为简单句,结构简单、含义明确。例如:(1)weareverygladtohearfromyouagain.YouinquiredaboutourbamboobasketsonSep-tember15,2010.wesentyouacatalogatthattime.wecansendyouasecondcatalogifyouneed.[14](2)wehavereadyouradvertisementininter-nationaltradeandaregladtoknowyouareoneoftheleadingexportersofsilkblousesinChina.weareinterestedinthegoodsandwouldliketobein-formedofthedetailsofyourvarioustypes,inclu-dingsizes,colorsandprices.[14]然而在商务贸易合同或合约、国际商法、信用证等文体中,句式结构往往比较复杂,文词冗长,修饰成分较多,多使用长句、复合句及并列复合句等,因而也较少使用标点符号,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长句包含的信息量大,细节突出,更能突出其法律效果,使文体显得庄重严谨,避免歧义而导致误解,[15]例如:weshall,unlessweareinstructedotherwiseinyourremittingschedule,releasethediscrepantdocumentstoourcustomerswithoutfurtherrefer-encetothepresenter,intheeventthatthesedocu-mentshavebeentakenbytheapplicant/ourcus-tomerssubsequenttoourrefusalofthesedocu-ments,notwithstandingtherulereferredtoinarti-cle16ofUCp600dealingwiththeprocedurestobeadoptedbybanksintheprocessofrefusingdis-crepantdocuments,withparticularreferenceofplacingthedocumentsatthedisposalof,orretur-ningthemtothepresenter.[14]2、多使用被动语态句式在英语中,相比于主动语态,被动语态表达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能使表达内容更加客观真实,这符合国际商务英语客观、庄重、严谨的文体风格,因此被动句式在国际商务英语中使用普遍,尤其在国际商法、商务合同文本、金融英语、保险英语等语体中很常见。例如:(1)theserulesareformulatedinaccordancewitharbitration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ndtheprovisionsoftherelevantlawsand...[14](2)itismutuallyagreedthatthecertificatesofqualityandquantityorweightissuedbythemanufacturershallbepartofthedocumenttobepresentedtothepayingbankfornegotiationofpayments.[12](3)Depositsatbanksandotherfinancialinsti-tutionsarealsomoneybecausetheycanbeconver-tedintocurrencyandbecausetheyareusedtoset-tledebts.[14](4)itisusuallystipulatedthatproofistobesatisfactorytotheinsurer,whichmeansthatrea-sonablysatisfactoryproofwillbesufficient.[14]同时,被动语态除了具有客观性以外,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礼貌性,使说话语气更加委婉,因此常常出现在商务信函中。例如:(1)Fullinformationastoprices,quality,quantityavailableandotherrelativeparticularswouldbeappreciated.[12](2)iaminformedthatonmay5ththeDe-partmentreceivedassurancebytelephonefromyourdispatchofficethatthesteelwasabouttobedelivered.[16]3、多使用陈述句国际商务英语一般采用陈述句,因为陈述句常用于解释、阐述、说明、规定和判断等,使用陈述语气能使语言表达客观平实,无个人感彩,区别于感叹句、祈使句和疑问句,这符合国际商务英语表达客观的特点,突出体现在商务合同英语和保险英语当中。(1)theprimaryfunctionofinsuranceistoactasarisktransfermechanism.[14](2)partyashallbearallexpensesforadver-tisingandpublicityinconnectionwiththecom-modityinquestioninSingaporewithinthevalidityofthisagreement,andshallsubmittopartyaallaudioandvideomaterialsintendedforadvertisingforpriorapproval.[17]4、多使用套语和惯用句型国际商务英语文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套语和惯用句型,它们是在长期的商务活动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已经在国际商务领域中普遍使用,成为一种共识。套语和惯用句型在外贸函电、商务合同和保险英语中比较常见。例如,在信函首段一般会提及对方上次来信,如:thankyouforyourletterof20may2010…;withreferencetoyourletterofmay8…。交易一方表示希望获得另一方回函时,函件结尾都会使用这类惯用套语:wearelookingforwardtoreceivingyourpositive/favorable/earlyreply.Yourpromptreplywouldbegreatlyappreciated.商务合同中常有一些固定的句型结构,例如:thecontractismadebyandbetweenthesellerandthebuyer…,whereby…表示买卖双方依据什么,立下条约。另外,在保险英语中常会采用“itfollowsthat…”这样的惯用句型表示由此可以推论,以体现所依据原理和理论的客观性。如:itfollowsthatlifecontractsarenotsubjecttothedoctrineorsub-rogationastheyarenotcontractsofindemnity.这些套语和惯用语已成为国际商务英语中约定俗成的用法。

(三)国际商务英语的语篇特点

有学者根据国际商务英语的功能将国际商务英语的语篇体裁分为日常事务函件、便条和通知、备忘录、商务函件、会议纪要、商务报告、商务广告、协议合同等。[15]熟悉和了解国际商务英语的语篇体裁和特点,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国际商务英语。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类体裁的国际商务英语语篇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语篇的礼貌性程度高商务语篇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大量礼貌用语和表达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商务人士的语言交际技巧,在用于沟通和交流的商务信函及电子邮件中表现尤为突出。余兰认为“一封彬彬有礼的书信能够帮助你树立起一种正直、热情,有良好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的形象,使收信人愿意同你合作,愿意竭诚为你服务。”[18]商务信函中常使用以下方式达到礼貌、客气、委婉的效果。第一,多使用请求语气而非命令语气,将祈使句变成以will和would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如:wouldyoutellusmoredetailedinformationonyourrequirements.第二,多使用过去虚拟语气。如:wewouldaskyoutomakeapromptship-ment.第三,多使用缓和语气的表达,以避免过分强调写信人的观点。如:weareafraidwecannotdeliverthegoodsallatonetime.itseemstousthatyououghttohaveacceptedtheoffer.2、语篇的程式化色彩明显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国际商务英语使用的目的性和功能性较强。程式化语篇模式和语言的使用一方面使处于具有跨语言、跨文化特点的国际商务领域的人们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语言行为规范便于商务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通过语篇本身的简洁和礼貌展现商务交往双方的诚意,节约交往时间,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因此,程式化语篇模式在诸多商务场合中得到应用,如商务函电、商务合同、国际信用证英语等。在国际商务领域,为满足日常沟通交流的需要,商务信函使用普遍并且商务信函的格式统一规范,语言正式,篇章结构完整,呈现出较强的程式化色彩。正式的商务信函一般包含信头、封内日期、封内地址、案号、称呼、正文、敬语、签名、附件、抄送等内容,例如:21staugust,2009(日期)aBCBottlesptyLtdKirraRoadashtown1124(地址)YourRef:no.CK-3128ourRef:no.pm-2826(案号)Dearmr.turner,(称呼)thankyouforyourletterofoctober31aboutlatedeliveriesofourlabelswehaveaseriesofindustrialdisputesatourCanterburyfactorywhichhavegreatlydelayedpro-ductionofourlabels,therehavealsobeentrans-portproblemswhichhavenotbeenovercome.isentaletterofexplanationtoyourstoremanager,mr.tomkin,buthehasapparentlynotpassediton.weapologizeforhavingdisruptedyournormalproductionandwouldbegratefulforachancetomakewhatarrangementswecantoreducethede-lays.(正文)Yoursfaithfully,(结束敬语)R.G.Cole(发信人签名)manager(发信人职务)enclosure:1invoice(附件)C/C:executivemanagerofaBCBottlesptyLtd(抄送)[19]以上是一封全齐头格式的正式商务信函,此外还有缩行式、改良齐头式、混合式等三种书信格式。写信人根据自己写作的需要和习惯选择合适的信函格式,但是信函中的关键信息缺一不可,力求信息的全面准确。商务合同语篇也体现出高度的程式化特点。莫再树通过分析相关语篇得出结论:“一般而言,合同都采用从总则到条款,先宏观后微观的语篇结构,平行条款结构使用极其频繁,这有助于为当事人创造理解文本内容的语篇语境。”[17]article47:Followingitemsshallbecoveredinthefinancialaccountsbooks:(1)theamountofoverallcashreceiptsandexpenseofthejointventurecompany;(2)allmaterialpurchasingandsellingofthejointventurecompany;(3)theregisteredcapitalanddebtssituationofthejointventurecompany.[17]3、语篇的名词化程度高纵观国际商务英语各种体裁的语篇,我们可以发现语篇中的名词化程度相当高,特别在国际商法和商务合同中体现显著,常常用名词或者含有名词的动词短语或介词短语代替单独使用的动词,以突显语篇话语的客观公正性。董晓波认为“动词名词化组合方式众多、意义容量大、表达简洁…让原来的施动意义隐含在结构深层里面,其表述语气也从‘动’到‘静’”。[12]李明(2004)也同样指出:“不使用动词而使用名词可以避免涉及时、体、语气、语态、情态等因素,使得整个语篇显得客观、正式、严谨。”[20]例如:noticeofReadiness:thebuyershalladvisetheSellerbytelexthescheduledtimeofarrivalofcargovesselatleastsevendaystothearrivalofthevesselattheload-ingport.performanceGuarantee:1)UponreceiptofBuyer'sirrevocableL/CbytheadvisingBank,theSellershallperformaper-formanceGuaranteerepresenting_%oftheL/Cvalue.2)theperformanceGuaranteeshallbere-turnedinfulltotheSelleraftercompletionofship-mentanddeliveryofthecontractedgoods.incaseofthenon-deliveryof(allorpart)ofthegoodsforreasonsotherthanthosespecifiedinclause12,theperformanceGuaranteeshallbeforfeitedinfavoroftheBuyerinproportiontothequantityinde-fault.[14]以上是一份购货合同的部分条款内容,该语段的名词化程度较高,用名词arrival代替动词arrive,用receipt代替receive,用completion代替com-plete,delivery和non-delivery也是名词性用法。4、语篇建构的目的性强国际商务英语是一门实用性英语,是满足国际商务贸易往来和交流而产生的,因此国际商务英语语篇的建构必然带有较强的目的性,服务于商务领域交往的需要。贸易双方使用商务信函或商务邮件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这就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语篇建构上。许菊将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建构的方法归纳为劝说式和陈列式两种。[21]劝说式信函最重要的标志是行文采用无标记的信息结构模式以加强劝辞的说服力,而陈列式信函则将相关重要数据通过图表或者条款形式陈列出来,具有一目了然,清晰可见的优点。当事人无论选用哪种方法,目的都在于力求将信函内容和信息完整准确地呈现给对方以提高双方贸易往来的效率。

三、结语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8

关键词:商务英语;文化差异;翻译技巧

一、文化差异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关联

商务贸易交易一切活动的产生和促就是由于贸易双方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完成的,除了国家发展、企业实力、经济状况、信誉等方面,各国各民族问的文化也是必须了解的一项。商务英语用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业贸易交易往来中,是非常重要的商业语言,也是跨语言和文化的国际交际语言,因而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要求特别高。商务英语有机结合了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化以及贸易往来,因此,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学习和了解各国文化底蕴,要尽量规避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翻译上的误会和理解障碍,要凸显出商务英语的专业性和友好性,为商务贸易交易活动的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更是文化的标志和展现形式,体现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魅力。但由于历史使命不同,发展历程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语言表达形式出现了或多或少差异,这一点商务英语翻译的大量案列可以充分证明。好比说日期的表现形式,在中文中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写作,而在英语中的写作顺序是月,日,年。再举一例,中文和英语在语法机构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中文的句子当中,句子结构相对而言较为完善,但层次相就较弱,一般不使用连接手法。而在英语句子中则恰好相反,结构上也更为严谨,同时层次也更加清晰,因而想要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必须整句通读,因为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境当中,英语的词汇所要表达的含义会有所不同,如果单个词汇翻译再整合是非常不专业和严谨的,这样会大大降低翻译的精准度,有可能还会出现与原文真实意义相背离的情况,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

三、如何降低或避免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一)充分理解商务英语词汇含义

从本质上来看,商业英语翻译就是将一种文化语言信息准确无误的转换成另一种文化语言信息,因而想要把商务英语翻译这项艰巨的工作做到尽量完美,就必须充分理解商务英语词汇的含义,包括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以及不同语境下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完成这一点,就需要充分了解和熟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并在这个差异中尽量寻求两者的契合点,进而从契合点突破,进而降低或彻底解决因文化差异而对商务英语翻译的造成的影响,精准无误的将语义、文义传达给合作的对方,这里称为“等值传递”,这样一来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信息传递缺失和不准确的现象发生,这也对我们商业英语翻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提高自身跨文化翻译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商务英语翻译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翻译技巧的熟练掌握和灵活把控。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某些实际情况下,有较多的词汇无法直接进行翻译和转换,这就需要翻译工作者根据当下的实际语境,及时采用适合的翻译技巧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等值转换,这样翻译工作才能保证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需要掌握以下四种翻译技巧。

首先直译或直译加注释法,它能够在词义原文的基础上做到准确清晰的同时,还能够保留其表达的风格,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等值转换翻译技巧,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其次意译法,它是针对文化差异针对性提出的一项翻译技巧,是指在暂时忽略原文字面上的意义,转而选择与原文意义最为相近的一个词汇,进而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再次是音译法,此类翻译技巧多数用于产品品牌的翻译中,根据原本词汇的读音在保证译音精简又好听的情况下直接翻译过来,比如说法国护肤品牌Fernando,音译过来就是赫娜朵,非常直观、好听,也与原文读音相似。最后意译音译结合法,它的最大优点就是结合了原文语义和读音。因此,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语境,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要灵活地切换不同的翻译技巧,以达到最佳翻译状态。

(三)深刻了解文化背景差异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立和发展都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进程,因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息各具特色,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交流层面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作为一个高水平高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和加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知识,深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背景,熟练掌握各国各民族问的文化差异,并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运用自如,避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问题,最终目的还是将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尽量做到完美,以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圆满进行。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9

关键词:商务英语;特点;技巧

1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

1.1在语言上的特点

1.1.1专业性极强

在商务活动中,对外贸易涉及的领域宽泛,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订单等过程中,肯定会牵扯到专业内容,这都需要用商务贸易中的专业术语来精准、专业的去表达,因此商务英语中包含了大量的专业词汇。

1.1.2语言恰当,结构严谨

在语言上,在商务活动中,双方应在高效、合适的距离基础之上进行沟通。礼貌是最基本的,显示着对对方的足够尊重,语言是否得体意味着能否保证双方和谐,这关系到双方在沟通上的融洽程度。其次,运用简洁的话语能够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用最少但最有分量的词汇使得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从未提高沟通交流中的效率;在结构上,商务贸易中会有许多合同和法律文书之类的正规文件,他们所表达的内容都是很具体、很准确地。因此,对于翻译者在语言上的要求就很严格,要求做到准确无误,结构严谨,不能出现表达模糊、易让对方产生歧义的词汇或者内容。

1.1.3缩略语

缩略语就是用一个单词或者短语的一部分代表整个单词或者短语,这在商务英语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缩略语的词义简单明了,能够节省交易的时间,提高交易效率。易读、易写、易记的缩略语在商务英语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同时大量缩略语的使用也给读者在理解和翻译上提高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缩略语的翻译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比如,音译法:aiDS(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意译法: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混译法,即有些缩略语一部分需要音译,一部分语言意译:DJia(道琼斯工业指数)=DowJonesindustrialaverage;部分译,即为了避免重复麻烦,一部分直接引用:FoBShanghai译为FoB上海价。

1.1.4文体正式规范

商务贸易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互利共赢,同时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在语言上,就要做到国际通用性,让对方都能够接受,坚决拒绝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化表达形式。因此,在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的用语一定要正式规范。

1.2在词汇上的特点

商务英语虽然和普通英语有共通点,但在使用上却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首先就是外来词和古语词的大量使用。例如,forcema-jeure(不可抗力),whereas(鉴于)等。这些词语的使用使得贸易活动中的文本更加规范正式;其次,商务英语中缩略词的使用,能有效提高商务活动中的工作效率,使得在国际贸易中不断被认可,不仅使用简单、快捷,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商务英语缩略词的使用尤其以首字母缩写和截短词这两种形式最为常见,例如:FoB(freeonBoard),表示的是离岸价格;再者,商务英语中有很强的词汇再生能力。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商务活动中不断涌现出一系列具有崭新意义的词汇,通过与词汇的不同搭配产生新的商务内涵的词,例如:virtualstore(虚拟店)、shortsale(卖空交易)等。

1.3在句式方面

商务英语句式有两个特点。首先,长句比较多。因为商务英语中交流比较简洁、使用的句子多是省略句和简单句,但是要求表达清晰,需要固定句式进行翻译,但是固定句式往往都很长;其次,商务英语翻译常使用被动语态。虽然被动语态是语法范畴中的概念,但是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1.4在翻译结构方面商务贸易在文章上主要有商务合同和商务报告等体裁,各种体裁各有各的特点。在商务英语的文章中,结构都是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无论是句子结构还是段落的编排,在上下文中都有很强的连贯性,一般都是先综合后分析;此外,这些商务文件都是有法律依据的,在贸易双方交易的过程中这些文件都是要有法律依据的,这就对翻译的严谨性要求更高,在翻译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专业术语的表达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内标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2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想要在对外贸易的英语翻译中做到功能上的对等,就要遵循一定的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才能做好商务贸易中的英语翻译。首先译文要符合原文的语言风格,做到恰当好处,保持译文和原文无论是在格式还是语气、措辞等方面的一致性。在对外贸易的商务活动中能否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各国在背景、文化上有很大差异,要实现语言的完全可译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翻译人员也应该尽量多的去了解不同的文化风格,并且从中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合适的契合点,尽可能的去化解其中的差异,努力使得译文和原文在风格信息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减少由于文化的差异对商务信息的流失,使翻译出的文章表达出贸易活动的目的,让双方都能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让商务交流更顺畅,使得贸易顺利进行。其次做到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翻译者只有忠实于原文才能准确地传递出原文的想法和要求,同时译文还要体现出原文的语言风格,紧握原文的核心思想。如果不能够忠实于原文,就不能明确地表达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给双方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歧义,甚至带来严重的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所以说,从商务专业的角度去考虑,作为翻译人员一定要做到深刻理解原文中句子和词汇真正的含义,最终实现准确表述相应的观点,达到重视准确地翻译出原文的目的。最后译文要做到规范统一。商务活动中有合同和法律文书之类的文件,这些都是要有一定的语言和行文上的规范的,同时也要运用专业术语,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的语言和格式上都要注重专业化;其次,在翻译合同和法律文书时,对于文中的各种概念和专业术语都应该保持一致,不能口语化,也不能随意变更;对于不理解或者没接触过的词汇,不能以辞典中的意思断然决定,一定要结合原文内容进行查阅专业领域中的中英文对照辞典,甚至请教专业人士以确保专业词语翻译的准确性。综上所述,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要基于商务英语的特征,做到用词准确,忠于原文,语义通顺,通俗易懂。商务英语翻译的重点在于信息的准确性,尤其是贸易过程中的商务函电的翻译并不是单纯的翻译,更加强调语义的对等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对方感受到翻译人员的专业化;另外,翻译语言要准确、统一。首先就要保证前后文翻译的一致性,贸易双方所表达的内涵要具有统一性和对等性,因为商务贸易文件中多数内容都涉及到双方的权利和利益以及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统一性和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

3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翻译是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够传递所需要的信息。商务英语翻译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翻译的结合。商务英语翻译虽然有其独特的方面,但是也要严格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在翻译上也是有许多技巧的,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商务英语的翻译技巧。

3.1转换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和词语搭配上存在差异,很难将词性、语态和表现方法达到一致。因此,为了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的表达方式,通常要对原文中的词性和语态进行转换。自然,恰当的转换可以使得译文更加流畅,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使得双方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含义。比如,在语态方面,可以根据逻辑关系,翻译时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通常相互转换;在词性方面,将名词转换成动词、形容词或者代词等等。例如,pleasewithholddocumentfortimebeing.正常的翻译是:请暂时保留这份文件;采用被动语态则是:请暂时不要下发这份文件。这样的翻译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3.2增减词

毕竟英文和中文有许多差别,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照搬全翻、拘泥于原文,翻译出的所谓的译文只会是脱离原意,甚至传递出错误的信息,表达还不够流畅。那么,为了让译文更加通顺流畅,更加准确的表述原文的意思,就要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和上下文的衔接以及对方的文化背景等方面信息相结合,采用适当的增加或者删减词汇,形成双方都满意的译文,准确表达出其中的含义。总的来说,在翻译时增加词汇能够实现译文语法结构中的完整性,还能够实现译文的正确性和语感的通顺;删减一些词汇可以更加通顺地表述出原来的含义,可以依照汉语的习惯把多余词汇进行省略,从而使得原文能够更加通顺自如的传递准确的信息。

3.3结合语境猜词义

商务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在一定的语境之下不能表达出完整意义的自然的语言,因此应该通过视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努力发现句子之间的联系,把握整体的语篇含义。这就可以运用联想的方式去联想词与词甚至与文章之间的联系,结合语境对词汇进行合理的猜测,但是一定要符合原文的核心思想。如:Youcanhave8%discountasaVipcustomer.wecanofferyouadiscountforbulkpurchase.Draweebank’sdiscountorinterestandacceptancecommissionarefortheapplicantandthereforethebeneficiaryistoreceivevaluefortermdraftasdrawnatsight.这两句话中的“discount”就有着不同的含义。第一个“discount”在前面两句话中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折扣”,另一个是“贴现”。在商务英语的翻译中往往会搞不清楚这些词语的其他含义,很容易翻译错误。这就要求译者充分利用联想的方式结合一定的语境,采取合理猜测,更好的表达出其中的含义。

4结束语

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但是又和普通英语有着差异,在普通英语的基础之上,它更加强调商务。商务英语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但同时又是商务知识和普通英语的综合体。它主要是为了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涉及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国际运输等等一系列的商务活动,在翻译上更加要求精准。随着近年来国际商务活动的节奏逐渐加快,商务英语翻译承担着重大的任务,因此掌握翻译的特点来更好的进行商务活动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想要做好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不仅要求翻译者有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其实对于汉语的语言知识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要对商务英语中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通晓一定的商务知识以及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翻译的原则。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够举一反三,达到日趋完善,最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

作者:丁美诗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丽.商务英语口语课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6(4).

[2]张玉杰.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探索[J].教学研究,2008(8).

[3]蒋志华.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语境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7(7).

[4]吴秀娟.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课堂[J].国际商务研究,2006(6).

国际商务的含义篇10

关键词:中英;商标;翻译;文化;差异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间的贸易合作也日益频繁,商标也不断全球化。在国际商品贸易不断增长的今天,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好坏取决于商标翻译的好坏,好的商标能被消费者牢记在心,使商品在国际市场长久畅销。商品之间的竞争是企业形象和商标品牌的竞争,商标品牌是企业形象的人,影响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好的商标翻译对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商标翻译时,既要做到表意又要传神,能够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成功的商标翻译要充分发挥商标的语用功能。当前,许多国际品牌涌进我国,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商标名称的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翻译商标名称尤为重要。商标翻译,应该符合该文化的表达习惯,符合目标语的接受要求,能够迎合日标语国家的审美心理。因此,本文将从商标翻译的原则以及方法出发,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实现商标的翻译。

一、商标及其功能

商标是一个名称,是生产商用来使自己的商品区别于他人的商品的名称。商标的主要功能是识别,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为了保护自己,商标的功能被扩大,承担着建立良好的声誉功能。商标的翻译成功对品牌形象的树立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商标的译名与目标国的消费者反应密切,一个精彩的商标译名能使商品受到目标国消费者喜爱,从而使公司获得丰厚利润,反之,严重威胁到产品及其生产商的生死存亡。商标功能是否能得以实现最主要是靠商标翻译的质量。

二、商务翻译中英语的特点与重要性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是人们在跨国贸易、跨国投资、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涉外保险等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商务英语以英语为母体,具备英语所有的语言学特征,具有独立性特征。商务英语更直白、严谨,专业性较强,没有太多的趣味性。[1]商务英语适应于跨国公司、跨国企业中,商务英语教学更加专业化,更加有针对性,对口语水平的要求更加严格。

商务英语和社会交往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商务贸易上发展起来,书面形式简单规范,用词简单易懂,语言专业且平实。商务英语用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贸易活动中,要让从事贸易的双方都能理解,具有国际通用的特点。同时,用商务英语所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要有条有理,词汇要正式,不能含糊其辞,让人产生歧义。[2]

(二)商务英语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休戚与共,互相依存,彼此都不能离开对方,大量的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在这发展过程中,增加国际贸易活动,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跨国投资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不同民族间的国际贸易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最普遍交流的用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贸易中,双方或者多方需要进行协商,即商务谈判,来达到共同的最大利益。商务英语对个人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青年,英语是全球通用的语言,必须掌握这门语言。[3]在国际性的商务谈判中,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技能。现阶段世界各国学习英语的人数激增,通过对商务英语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工作人员的语言组织能力,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合作力、创新能力。

三、文化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人类文明存在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各具特色。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同一个商标在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涵义。不同文化中商标的文化内涵也是不同的。商标是文化的高度浓缩,传播着文化信息。因为如此,在进行中英商标翻译时既要保留源语的精华,也要符合目标国消费者的文化。商标翻译与文化关系密切,必须考虑不同的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文化内涵、思维方式、、消费心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禁忌等方面。

文化是一个民族价值观、信仰、情感、态度、习惯的综合体现,不同文化中的人民在习俗和惯例、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标准是不一样的。商标翻译有文化的象征意义,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各有自己文化特色,根本就无法做到等值翻译,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文化烙印。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使用意译的形式。[1]化的差异加深了等值翻译的难度,使商标翻译面临最大的困难。“红豆”在中国象征着爱情,如果翻译成“redpea”,就失去了文化的内涵,没有任何情感方面的含义了。如果英文译名失去了原有的感觉,就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

四、文化差异给商标翻译带来的困难

商标翻译涉及诸多因素,由于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同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势必给我们的商标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

(一)语言文化差异给商标翻译带来的困难

商标是语言的一部分,对商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还要继续深入进去,深入了解它的引申意义、文化蕴涵。有些商标的翻译不能直接翻译成英语,译出来的东西会有悖于译语文化。要是将中文商标直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英文,会在英语国家无人问津,使这种商品在外国滞销,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商标的翻译。

(二)习俗和信仰的差异给给商标翻译带来的困难

中西方的人民生活在不同的地域里,有着不同的习俗和信仰。汉语和英语的语言风格不一样,英语偏重型合,汉语偏重意合,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如果就不能完全按照原文进行翻译了,否则就会过于咬舌,不符合英国人的表达习惯了。此外,中国与英国传统习俗存在巨大差异。中西方对相同事物有截然相反的理解,生活背景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蝙蝠,在中国,蝙蝠是福气的代名词,但英国蝙蝠具有邪恶的含义。在桂林漓江的蝙蝠山游玩时,就要格外注意旅游景点的翻译了,导游在给游客进行翻译时,一定要解释蝙蝠隐含的多福的意思,要不然很多外国游客一定会对这个山产生厌恶,外国游客听到这座山的名字时,把这座山想象得很可怕,会因为传统习俗的差异而拒绝参观。习俗和信仰方面的差异,也给商标的翻译带来了巨大困难,所以我们把商标翻译成异国语言时,一定要适应当地文化传统,才能打开销路,让消费者接受。

五、中英商标翻译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语境原则

在跨文化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应该关注语境,只有如此,才能使交际双方完成交际活动,通过差异与融合现象统一翻译工作,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出现问题。有的翻译者对异国的文化语境忽视,重视不够,“翻”得程度不足,译得还不到位,有的译作,在句法上很完美,让人挑不出毛病,但是读起来感觉就不是英文。由此可见,语境对于翻译是多么的重要。[2]语境原则就是在翻译实践中,利用对语境的增删来完成交际传递。汉语翻译成英语需要翻译者注意语境,注意对具体语境的交待。

(二)意义原则

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可能存在不同,所以,跨文化交际必须准确的表达意义,把意义原则与语境原则并立,不仅要在语言的层面上注意词汇对等,而且还要注意意义的表达是否准确,充分考虑到双方的交际背景。因此,在对中英商标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者还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在意义表达上能够和语言的本意所要表达的保持高度一致。跨文化交际翻译实践中的意义原则通过语言层面的“差异”,达到意义上“融和”,这在中英商标翻译过程中的要求更高一些。

(三)禁忌原则

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实践中,各个文化是有其独特的禁忌而不可言语的,所以我们在中英商标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禁忌原则。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中都会有一些禁忌事项,在翻译实践中要是出现了违背他们禁忌的生活词汇,就会对交际产生负面影响,伤害到双方彼此的情感。在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中,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禁忌,从而使翻译恰到好处。[3]在翻译实践中,通过“融合”现象,使翻译实践得到成功。

六、商标翻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能透彻理解原文及其语言文化背景

英语商标的翻译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外国消费者来说,要想购物必须从商品的名称开始。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可能用一言半语就将悠久的内涵翻译出来,这就需要翻译者具有超凡的翻译能力,具备在两种文化间转换的能力。[4]如果译者没有很深的文化修养,对中文旅游词的理解不够透彻,他就不可能成功准确地翻译原文,从而更好地向外国消费者进行推介。因此,要想成功地翻译,译者必须要对原文内容的理解透彻,文化知识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充分了解原文,了解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有一定的翻译水平。

(二)翻译时不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在中文商标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虽然能够正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但是翻译出来的文字却不符合对方的表达习惯,让外国人感到非常迷惑。有的商标即使译者能够尊重原文的文化特色,但由于译者的翻译能力所限,翻译的译文不符合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没有能够贴近外国语言的文字习惯进行翻译,也是不成功的。[5]只贴近原文的文化背景,忽略目标语言的文化特色是不行的。

(三)翻译时处在两种语言文化转换的“桥梁”上

中英是属于不同语系的语言,两种语言历史文化背景方面有各自鲜明的特点,文化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在商标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对两种文化都有很好的理解,要不就会出现翻译不匹配现象,导致译文处在汉英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桥梁”上,没有进入英语的文化氛围。

七、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商标翻译的技巧

(一)遵循文化信息灵活等值的商标翻译原则

在商标的翻译中,由于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地理环境、价值观念和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想很好地翻译出相对于的商标,翻译人员必须要跨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深入考察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商标的译名被所在国家的消费者所喜爱并且接受,直接的翻译是不行的,这时就需要通过进行灵活的、适度的调整来解决,采取意译的方式来进行解决。[6]必须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进行差异调整,最终在调整中找到对等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充分理解产品商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每个企业的商标都是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在商标里面的,商标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往往代表着企业的文化,因此商标的翻译者一定要充分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翻译出高质量的商标译名。要做到上述这点,就要求翻译者不能只停留在表层信息的理解上,应深入探索商标中蕴含的深刻文化涵义,在译语中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不仅仅追求词汇上的对等,最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在两种文化中找到交融点。商标的翻译人员通过挖掘商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通过创新,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才能最终实现成功的商标对译,企业才能成功的占领目标市场。

(三)运用转换意译法对商标进行翻译

在进行中英商标翻译时,我们可以采用转换意译法来对商标进行翻译,摒弃商标原语中的字面意义,仅仅保留商标的内在含义,通过翻译者的深入挖掘与渊博的知识涵养,用另一中意义的词汇取代原语商标的词汇,从而使消费者通过商标的名称联想到商品的功能和特性,进一步增加消费者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购买欲望,促进商标产品在市场领域的销售。[7]要做到上面所说这点,就要求译者必须充分的了解商标产品的特点和性能,与此同时,也要懂得消费国家的文化,能进行中英文化差异对比,十分清楚译语国家消费者的心理。

(四)运用其余方法对商标进行翻译

除了上文所说的转换意译法之外,我们在对商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直译法、音译法、音意结合翻译法等多种形式的方法对商标进行中英文翻译。对于一些商标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直译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翻译方法,对于一些实在没有固定的翻译词汇对应的,音译法是一种翻译的重要发展,音义结合翻译法同时也是一种更加灵活的翻译手段。成功的商标必须符合商品的特性,便于记忆,音译法突出的是原文语言的功能。好的商标译名,即使音译,也要尊重文化个性,使商品在营销活动中价值倍增,这种方法灵活机动,简便易用。音意结合法的优点是使商标的译名响亮上口,避免了直译的平淡感,商标翻译常用这种方法。[8]

综上所述,商标的翻译是很艰难的工作,要做到原名和译名的绝对对等是很困难的,译者要实现完美商标翻译,必须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对商标所涵盖的信息进行适度的调整,最大化的体现出翻译的原文涵义,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愿望,促进该商标在海外市场畅销。(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爱华,王磊.试论中英文化差异下出口商品商标的翻译[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2]刘小文.关于商标翻译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8).

[3]李太志.中英商标词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4]袁劲柳.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5]高阳.商标翻译与中西文化差异[J].商业研究,2006(10).

[6]张彦鸽.商标翻译的影响因素和翻译方法[J].商业时代,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