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十篇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十篇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6:56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1

关键词:旅游信息系统,mapinfo,花山旅游区

花山旅游区是以位于宁明县的花山岩画为核心,沿明江两岸形成的旅游和景观带,蕴涵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旅游区客流量逐年上升,但是在旅游开发中出现一系列环境与社会问题,资源遭到一些破坏。加之目前旅游区基础设施落后,使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1]针对花山旅游区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根据旅游资源保护的要求,研制花山旅游区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用它可以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及对旅游区还可以进行合理开发和规划。

1、旅游信息系统研制目标及开发平台

1.1系统研制目标

建立花山旅游信息系统主要是提供一个景点和景区的现状图及相关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为旅游管理者提供规划决策依据,并为旅客提供各种信息查询服务。主要包括:(1)建立整个景区的电子平面图,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指南,指南包括相关的景区的图片和文本说明,使旅游者对景区有一个认识。(2)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同景点有不同的特点,旅游者不仅想看到景点的风光,也关心其历史由来、风土人情。因此在本系统中要加上景点的历史、现状及将来规划,并还要加上对周边环境介绍:宾馆、购物中心、车站等信息。(3)建立与景点建筑,道路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旅游区系统,辅助规划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2]

1.2旅游信息系统开发平台

花山旅游信息系统是在mapinfo工作平台上利用mapBasic语言及GiS控件二次开发完成的。系统大量数据放在microsoftaccess中,使用mapinfo后台数据库的数据生成各种统计分析图件,同时采用oLeautomation技术,将mapinfo集成进VB6.0中,补充构成前台的应用环境。。

2、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

根据花山旅游区规划与管理的具体要求,旅游信息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模块部分:数据输入,查询,分析和输出。数据输入与编辑模块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以及文本数据录入和编辑;查询模块包括属性数据查询、空间数据查询;分析模块包括最短路径查询、缓冲区分析、辅助决策分析以及统计分析;输出模块包括地图显示、地图标注、特征资料显示和图表打印。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核心,它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用户的使用。因此,数据库的建立是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花山旅游信息系统是对花山旅游信息做总体空间分析及系统集成,形成一个对当地旅游业进行综合分析、决策、管理和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可视化信息系统。

旅游信息系统涉及到两类数据:空间数据包括景点的地理位置等;属性数据即旅游区的基础资料,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情况、自然特征、旅游资源分布与区域地理特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旅游市场、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商品、旅游设施状况、旅游路线等。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测绘部门提供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森林资源分布图及野外实测数据等,属性数据库则主要包括历年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交通规划图、旅游规划图、野外调查统计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等。

3、旅游信息系统功能及实现

3.1旅游资源管理功能

按照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构成要素及外部特征,可将花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动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地质、地貌景观等;人文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古迹、民族风情、文物古迹等。所以旅游信息系统根据这种分类的方法将花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归类、存档和管理,利用程序语言设计用户子模式,提供给旅游管理部门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相关信息。

3.2数据查询功能

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大多数是空间数据,也就是说每一个数据记录都包括对于某个景点的地址和定位。。在此操作中,用户把地图当作查询工具,而不仅仅是数据载体,在空间数据查询的操作中,用户通过确定显示地图的空间范围来进入数据库。这时,系统将会在数据库中查找那些符合查询要求的资料,并将符合用户要求的结果以图片,表格或文本的形式显示出来。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名称或从景点名称集中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景点,系统会把此景点的位置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并会通过闪烁标志便于游客查找。。

如查询旅游区民族山寨具体旅游信息(沿线各景点具体位置、游览线路、游客容量、旅游饭店分布等)通过用mapBasic中Select命令在各相关table表中查询,直接在地图上显示。

3.3数据显示输出功能

旅游信息系统为了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得到感兴趣的地图信息及其特征数据,其设计地图和数据的显示与输出功能主要包括地图显示、景点标注、主要特点资料及专题地图输出打印等几个方面,这为花山旅游区旅游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了参考作用。

3.4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

使用旅游信息系统可以快速实现大量旅游信息计算与统计工作,例如对旅游区各相关旅游部门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统计的结果可以按表格形式和方图形式直观地显示,并可直接输出成图。统计分析功能便于管理者对大量的旅游信息有直观的了解。

另外系统内可根据各种旅游活动数据,生成游客容量预测、交通和线路安排布置、旅游销售量预测、预警措施预报等大量应用模型和方案。通过对这些决策模型的构建和比较分析,可为旅游景区制定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4、结语

开发花山旅游区旅游信息系统符合景区旅游实际需求,随着该系统投入运行,将更好的促进当地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花山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黄建清,胡衡生等.广西花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122-125.

[2]王永燕,孙雪松等基于GiS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271-273.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2

2.1 阻力面理论的基本含义

景观生态学家俞孔坚博士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生物物种迁移过程中的阻力面概念,并建立了判别模型,俞孔坚博士用阻力面理论来识别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状态。在阻力面理论中物种对景观的利用被看作是对空间的竞争性控制和覆盖过程,而控制和覆盖必须通过克服阻力来实现,即阻力面反映了物种的空间运动趋势[1]。

2.2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分析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引入的阻力面概念,则应当是反映具有相当价值的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克服阻力实现开发建设规划,不断扩大规模,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能力在空间的运动趋势。因而,建立这样的阻力面的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的因素则应从资源点、资源扩展阻力及其影响因子等几方面考虑。旅游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公式如下:

附图

式中:tmCR——某个地区内所有资源点扩散到空间某一点的最小累积阻力;

f——某个待定的正函数;

D[(K),ij]——以资源点i为圆心,以其中心开发建设的景区j向外辐射的半径;

R[,i]——以资源点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景区j在开发建设中的阻力,由当地的基面特性和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决定;

n、m——分别是资源点和景区类型的数目。

K[,i]——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的路径数目。

其中需要指出的是确定模型中的R[,i]值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一是当地基面特性,二是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其包括的具体影响因子可如图1所示。

附图

图1 影响资源点本身的扩散能力(市场竞争力)因子分析

Fig.1 theanalysisofthefactorsthatinfluencethecapabilitycompletion

2.3 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意义分析

在旅游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阻力面的各个构建各因子D[(k),ij]、R[,i]、及n、m、K[,j]等的分析确定,利用旅游资源点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tmCR)来确定阻力特征,再用相等的阻力特征值绘制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图2),旅游地等阻力线图可以很好的表明旅游资源点、资源区在扩大规模和参与旅游市场竞争能力中其空间阻力的分布状态,在旅游地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中通过对旅游地等阻力线图的分析可以找出旅游资源点或资源区的运动趋势。从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资源点或资源区的扩散阻力在源区呈区域性下陷(图中的大面积黑色区域,已经将源包含在其中);在空间扩散最难的区域,其阻力最强,等阻力线分布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脊区域,区域阻力线分布集中且呈蜂状突起;在两下陷区域之间有低阻力分布区域,类似于地形图中的山谷区域,等阻力线分布稀疏或没有分布,可用谷地线相连,即旅游地阻力线图中的源间通道;两峰之间可用代表高阻力面的脊线相连[2]。

在指导实践上方面,可以根据阻力面进行空间分析,以判别资源点和资源区的在空间运动过程中的区间连接线、辐射道和战略点[3];根据旅游地阻力线图进行空间分析,可建立一组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相对应的旅游地规划要素,即:

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而进行景区规划,可以达到地方旅游地科学合理开发的目的,其中,旅游地阻力面理论的实践意义可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旅游区的功能分区规划;②旅游线路的设计;③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④旅游产品的建设布局;⑤旅游区的范围界线。

3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本文采用我们参与完成的黑龙江省计划委员会和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地质遗迹部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研究为基础,对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加以点滴应用,以阐明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3.1 指导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

按照旅游者的市场需求,结合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有效地组织合理的空间结构和旅游线路,是区域旅游开发和规划过程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阻力面理论的构建正是基于对当地旅游资源开发阻力的空间分析。在旅游地阻力线图中,其点、线、面三类空间要素均可成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要素的选择基点,为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提供分析依据。

附图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面积为1,060km[2],按其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来看,可分为7个景区[4]。其中,药泉湖景区、药泉山景区、老黑山景区和火烧山景区之间相距较近,是整个风景区的核心景区,目前的开发层次较高,也是旅游者必然游览之景区。而旅游资源品质相当的南北格拉球山景区、龙门山景区、笔架山景区和两个以火山堰塞湖为基础的水域景区等,或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或由于距核心景区较远等因素,而旅游客流很少,在浪费了旅游资源合理利用价值的同时,严重影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例如,南北格拉球山景区的旅游资源在火山地质景观中实数罕见的景观类型,对五大连池这一以火山地质景观资源为旅游资源基础的风景区,其“火山地质博物馆”的美誉就是产生于火山地质景观的典型性、系列性和完整性,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严重影响了风景区的景观形象,减少了风景区的旅游容量,降低了游客的滞留时间,影响了风景区的开发效益。如何降低景区开发劣势,科学合理的开发这一景区,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可为其提供联系中心景区的最小阻力线和最佳战略点提供依据(图3)。在战略点设置具有吸引旅游者游览参与的景观,以有利于旅游活动的空间扩散,如可设置火山活动模拟演示馆。战略点的景观建设,在空间上将南北格拉球山景区和核心旅游区连接了起来。

3.2 优化旅游路线,提高旅游产品丰度

旅游产品是地区旅游规划的核心所在,其独特性和丰富程度是吸引客源和发展地区旅游产业的关键。阻力面理论通过对各影响因子定量分析而确定的区域旅游发展阻力线图,可为旅游资源实现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就线状空间的利用而言,有两种重要的线状空间区域有待发现和利用,其一,旅游区域内景点与景点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所形成的最小阻力线作为设计旅游线路的选址依据;其二,源间通道的选定为考察地文景观资源提供了最好的路线,以便于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旅游产品设计新的内容,例如,源间通道的地文为森林景观则可设计为林间浴场或狩猎观鸟道;再如源间通道为是河流等水域景观的则可设计漂流项目;如果地文景观为陡峻的山体则可将其设计为探险攀登旅游产品。这两种旅游空间区域的发现,为旅游路线的设计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使旅游路线设计即达到了连接景点与景点、景区与景区的作用,同时又丰富了该旅游路线上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景区整体旅游产品的丰度。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岩浆流动形成的五个火山堰塞湖,湖面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有温泊和灰鹤湿地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又与火山景观形成完好的景区空间结构,然而由于水域景观长期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使相当的水域已遭到周边农业污染和沿湖水土流失的破坏。运用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来分析,可将五个湖泊作为五个旅游资源点——源,源之间有天然流水通道,将各源之间的流水施以少量工程便可开发出一条以船为交通工具的优质旅游路线,将旅游接待区、水域观光娱乐景区、老黑山景区、南北格拉球山景区有机的连接成一体,沿源间通道可建设的旅游景点、景区主要有:温泊云雾奇观、垂钓乐园、连池矿泉水上餐厅、湖滨浴场、灰鹤湿地以及野外度假区等,在湖的两岸还可以开发大量的湖滨园林或其它人造景观,这不但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旅游路线,同时开辟了其它旅游产品的新的观赏角度,有力地提升该风景区的旅游产品品位。

3.3 建立风景区间的联系形成旅游网络体系

按照等级一尺度理论,地方旅游区仅是更大时空尺度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1],在对区域旅游开发规划的研究和管理中,不仅要注重风景区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空间特性研究,而更应注重某风景区与相邻地域其它风景区或旅游影响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以及旅游区与旅游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为广泛的时空尺度上进行旅游区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并将不同层次的旅游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

阻力面理论可将不同等级和不同空间规模的风景区或旅游区确定为不同的因子层次,确定其模型分析中的因子等级尺度,并根据实际研究区域范围的大小进行分析,设计出更大空间的旅游区域网络体系,并用以指导具体风景区的旅游规划和建设。在小尺度上研究景区内各资源点,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一个泉眼、一个火山口、一片石海等的空间阻力特征;在中尺度上则可将风景区内不同的景区作为点要素来考虑,例如,五大连池风景区内的10个景区,以景区与景区所形成的空间阻力面特征分析来实现整个风景区的各景区之间的空间结构优化组合关系,制定出整个风景区旅游业发展建设的理论依据;在大尺度上着眼于五大连池风景区与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其它风景区间的主力特征分析,建立以风景区为区域单位的旅游源之间的点状要素,其阻力面特征分析则是用来研究更大空间范围区域或国家之间旅游空间结构特征。这样不同尺度旅游空间阻力面分析一方面为确定空间范围内旅游发展的构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各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分析提供建设依据,同时有利于建设更大空间的旅游网络体系,该研究策略的应用对以省或国家为区域单位的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结论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将旅游资源点看作是具有可扩张性发展的能动主体,实现这种资源的扩张价值则需要克服以当地基面特征和资源本身竞争力两要素所决定的阻力来完成。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则特定范围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通过旅游地阻力面分析得到体现,其发展趋势也可以通过对阻力面的分析得到预测和调控。因而,可以得出结论,旅游阻力面的研究可以在旅游规划和开发实践中起到优化资源配置和合理设计旅游地空间结构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于旅游地阻力面的论述仅仅是该理论初步的提出和探讨,在模型的构建和因子的选择上仍有待完善,而其意义则需在实践中得以检验。

附图

图2 旅游地阻力线图

Fig.2 theequalresistanceside

附图

图3 五大连池格拉球山景区的阻力面空间分析示意图

Fig.3 theanalysisoftheresistancesidebetweenthecentralbeautyspotandGelaqiushaninwudalianchi

【参考文献】

[1] 徐海根.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9-37.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3

1.供给结构要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供给与需求相适应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结构即为旅游供给结构,它必须要与社会旅游需求期望相适应。从旅游提供来看,旅游资源或依托它经过开发而形成的旅游产品是吸引旅游者将旅游动机转化为现实行动的根本所在,决定了对社会提供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结构,从而决定了可供选择的消费范围;从旅游需求来看,只有符合旅游者意愿的旅游景区才能成为他们选择的目标。旅游者消费意愿可以认为是旅游者需求期望。因而,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结构与旅游者消费意愿的吻合程度是判断旅游市场结构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标准。观测或调查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评价与旅游需求期望的对应关系,可以判断旅游产品和服务对旅游者消费意愿的满足程度,从而可以判断旅游市场结构的合理性。

2.客源结构要与潜在客源量分布相对应

客源结构是指旅游区的各地游客占游客总量的比率,它是景区的引力与旅游者出游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旅游景区游客量的距离分布状况(分段分布或距离累计曲线)是客源结构的一种形式,它反映了游客入游行为的空间分布和旅游地实际吸引力的空间分布结合的现状。而旅游景区周围腹地实际人口的距离分布状况(距离累计曲线)通常可以作为客源市场潜力的一种指标[1],它与距离阻力的组合可以反映出游的可能空间分布[1]。但是旅游景区周围腹地的实际人口与距离阻力结合的空间分布资料很难精确,只能采用替代的方法求得。一个简单的替代方法是用旅游潜力距离分布状况替代。旅游潜力(F)与客源地的人口(p)、区域经济环境(R)与到旅游景区的距离(D)密切相关,可以用公式F=G.p.R/D表示,其中G代表修正系数。分析旅游景区游客数的距离分布状况(距离累计曲线)与客源地旅游潜力分布状况就可以判断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在理想状态下,客源结构应该与客源地最大旅游潜力的比例关系相吻合,即景区各地游客的比例排序与各客源地最大旅游潜力的比例排序一致。

3.优势产品要与景区资源特色相匹配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产品的生产要素,它包括自然旅游资源、景区区位等原生资源,也涉及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场所、旅游服务、旅游形象、旅行业务的组织和旅游线路的安排等后生资源。不同的旅游景区它们的原生旅游资源特色不同,都会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垄断性、独特性和不可移动性、不可复制性等特性,这些决定了每一个景区旅游产品吸引力的基本范围。原生性资源要素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些景区发展的优劣势。良好的产品结构应当是充分发挥优势原生资源要素的作用,尽量降低劣势要素的影响,使优势产品与旅游景区原生资源特色相匹配。

但是原生的旅游资源被用于不同的旅游项目时其价值不相同,其价值大小取决于旅游资源配置者的水平。入主景区的民营企业旅游经营理念的先进性,直接影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和相关资源的配置形式,影响到景区形象与游览线路设计与旅游管理方法,从而决定了旅游产品的类型与形象与长期的发展。因此,原生旅游资源劣势的景区完全可以凭借后生资源的优势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所以产品结构是否与景区发展战略相匹配也是判断合理性的重要标准。因此,优势旅游产品一方面要围绕旅游资源开发,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景区发展战略去设计。

二、旅游市场结构合理性判断的案例分析

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新宁县境内,与广西资源县相邻,面积108km2,是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部级地质公园,其旅游资源结构特色表现为三个层次:①基本层次―自然风光。以山水林洞为主要构景要素。②核心层次―山丹霞,与国内其他丹霞地貌比较,具有典型性、酷肖性、极值性等特征。③辅助层次。它由湘桂古道与古战场,名人轶事等组成。调查表明,山风景区的游客以省内为主(84%),多为男性,大学学历的游客占65.9%,观光目的有86%;旅游消费一般在400―600元范围,逗留时间为2-3天。

1.旅游消费评价与旅游期望的关系

山风景区的客源主要有邵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城市,研究发现[2],这些城市的居民净出游倾向高(80%),大多居民(55.6%)偏好于回归自然,期望300-500元价格。而且旅游目的表现出观光-休闲娱乐-健身组合与经济水平相对应的特点,即经济水平越高的城市,其居民在倾向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需要更多的休闲娱乐与健身活动。

山风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表现为观光、休闲旅游产品类型,调查证实[2],90%的游客对山风景区的观光感到满意,但对山旅游在娱乐、购物方面多不满意。

由此可见,山风景区在旅游产品的价格与类型上总体符合以上的城市居民的旅游期望,而且经济水平越高的城市,可能倾向山观光休闲旅游产品的人越多。因此,山旅游供给与客源市场的需求期望总体上是吻合的。但在娱乐、购物方面与旅游者的期望,特别与经济发达的城市居民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客源结构与客源地旅游潜力分布的关系

山客源结构与旅游潜力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见表1),分别在当地中心城市邵阳和省会城市长沙表现出峰值,距山140Km至280Km的区域,域内的游客占全部山游客的60.1%,旅游潜力占43.1%,区域内市场百分比的变化速度为0.1%每公里;当距山增至到420Km的区域后,不但游客达到全部山游客的91.0%,而且市场百分比的变化速度增至0.21%每公里,旅游潜力接近88%;此后市场百分比的变化明显减慢(

3.旅游产品结构与资源特色的关系

山观光旅游产品与山的自然旅游资源特色是一致的,其宣传口号:“丹霞之魂,国之瑰宝”也与其核心原生旅游资源特色吻合,但与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矛盾:没有根据景区的地脉(丹霞风光)、史脉(湘桂古道)、文脉(舜皇传奇、民俗风情)的文化坐标体系,将舜皇传奇、湘桂古道与古战场产品化,使山旅游的标志物――将军石的形象缺乏文化内涵;形象宣传显然与标志物将军石没有一致。

综上所述,山风景区的旅游市场结构呈现一定的不合理:客源市场过于集中,依赖于邵阳与长沙两大城市;在旅游资源使用方面存在着优势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旅游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分布对应关系还存在不一致等,从而制约了山风景区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论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4

关键词:民族地区;利益相关者;产权

旅游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的历史非常年轻,国内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国内最早引入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是张广瑞(2000)翻译《全球旅游伦理规范》,首次在中文期刊上出现“旅游利益相关者”术语。黄昆(2003)认为景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达成,或者在企业达成目标中受到影响的个人和群体。郭鲁芳金慧君(2006)认为旅行社的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旅游活动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且其行为能够影响该活动目标的实现或受该活动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个体和群体。夏赞才(2003)将旅行社核心利益相关者分为投资者、职工、旅游者、供应商、商、旅游局6类。而本文所谈到的民族地区利益相关者主要划分为三大块:旅游投资企业、政府管理机构、当地少数民族地区居民。

产权实质上是一系列权利组成的有机体系,它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郑均、黄高任(2007)主张对少数民族的产权进行重构,确立少数民族作为产权主体,享有文化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监督权等民族权利,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要获得少数民族的授权,向其支付许可使用费,从而使其正当合法的参与旅游法律关系。潘卫杰(2007)认为,目前法律的保护不到位、无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规范做依据是造成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被侵权的更为本质的原因。

由于复杂的产权属性,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各利益相关者矛盾突出、“公地悲剧”、监督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旅游投融资的主要模式有:政府主导的投资,企业主导的投资,政企合作的投资,当地民族地区居民自筹资金的投资,政企与社区共同合作的投资等形式。并由此形成了景区资源外包产权制度、景区资源股份制产权制度和景区资源自主经营等三种最基本的产权形式。(如表一所示)

当地政府、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旅游投资企业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投资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不同的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开发模式、居民参与方式将会导致不同的旅游产权结构;而产权结构的不同就导致不同的利益分配方案和利益相关者不同的行为,从而影响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化发展的绩效。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位于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我国体制,资源的所有权都属于国家或集体。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前,其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归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所有。

一.不同的产权制度下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关系

(一)景区资源外包产权制度下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关系分析

景区资源外包即企业通过一定数额的投资,一次性支付给当地政府或集体的“山水资源使用费(或补偿费)”,获得旅游地的经营权。相对于民族地区当地居民而言,政府和开发企业具有更强的博弈力量,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和投资商等强势群体可以通过不充分公布信息或采取强制性手段等方式侵蚀社区居民等相关弱势群体的民族文化资源产权。表一可看出在景区资源外包下,各利益相关者在权利体系中的结构变化。

如图1,在整个景点资源外包期间,企业获利曲线s先是急剧上升,到某一高点之后,再下降的典线,符合投资收益递减规律。而居民和当地政府获得定额的收益。在图1的买断经营权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下,企业、政府和村民会各自表现出符合它们自身利益趋向的行为。

在得到景点资源承包权利以后,企业拥有了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在存续期内的收益权,企业将充分利用这些权力,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使资源使用权,全力经营,在存续期内通过经营管理获得预期投资收益。

而另外一种情况像图2,它与图1的主要区别在于,当地政府不仅获得税收收入,还直接与公司合股经营与企业比例分成。这样,政府与企业的获利,与流客量都是成正比的。在图1、图2中,企业的获利与游客量的大小和游客的消费直接相关,增加景区的吸引力,提高服务质量,争取大游客量和大消费量是企业的首要任务,可刺激企业不断的建设管理和营销景区,起到正的激励作用。

而居民的收益权被企业暂时一次性买断,暂时失去了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其收益已一次性“固定”,不再随着游客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收益图上表现为一直线,如图1-2。

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在转让经营权下的旅游参与积极性大大下降,其行为甚至成为约束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阻力,形成了产权的约束功能,起到了负的效应。如凤凰某旅游景点平时不肯穿民族服装,旅游公司为了让游客进村之后感觉有民族文化气息,要求穿着民族服装,而村民提出要求:着装可以,但公司必须付着装费每天20元。2006年湖南吉首德夯苗寨围堵公路阻止游客进入景区达一个月之久;2010年在王村镇发生了湘潭游客因漂流被村民船工敲诈2万元的恶劣事件,严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形象。

在景区资源外包制度形式下,企业获得的收入与游客量有直接关系,未来的流客量越大,其获得的收益就越好,因此,这一制度对企业形成正激励,企业会想方设法尽全力搞好民族旅游。但对当地少数民族居民或政府而言,由于其利益是企业买断经营权时一次性给予的,他们对旅游业漠不关心,甚至有破坏行为发生。

(二)景区资源股份制产权制度下各利益相关者行为关系分析

旅游地股份制分配方案在国内很常见。股份制下的民族旅游地投资开发,其利益分配机制决定于在政府企业集体村民的关系中,谁处于主导地位,谁的股份比例就高,分成比例也就高。如贵州从江岜沙苗寨,是由政府主导村民被动参与模式,政府部门则在分配比例中占85%,村民只占15%。在贵州安顺天龙屯堡,由企业主导,政府与村民参与,在利益分成中,企业占54%,政府、旅行社和村民各占11%和14%。股份制下居民的入股方式,也影响着股份比例和利益分成。

股份制下利益分配的一般规律是如图3:在民族旅游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代表企业、当地政府和居民分配利益关系的曲线s1、s2、s3都是一条先扬后仰的曲线。在股份制下,政府、企业和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利益分配都与流客量及在景区内的消费金额有着直接相关关系。游客量的增减,很明显会影响景区收入的增减,直接影响各方利益。

通过股份形式,政府、企业、少数民族居民分享资源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并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成果。因为民族地区旅游的特殊性,这一制度下的其利益相关者,同样体现出制度的激励性和约束来。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是一种城乡“二元”制供需关系,即城市提供主要资金供给和旅游需求,民族旅游目的地提供旅游资源、产品供给和收入需求。股份制下当地居民的股份结构中,纯资金性质的股份是稀缺的,一开始的少数民族部落没有发展旅游业的资金。他们所具有的优势只有所谓的“山水资源使用权”、需要当地少数民族居民配合参与的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当地居民劳动力服务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多数都是无形资产,其评估价值往往分歧很大。因此,股份制下的利益相关者,将通过少数民族居民入股的价值确认、股份经营合作过程的维持两个方面来体现其行为。当地居民股权价值的确认问题,是民族地区景点旅游股份制得以成功的关键。

在景区资源股份制形式下,虽然政府、企业、居民接股份比例分配,但由于居民或当地民族地区集体资金量小,往往是以劳动力形式折价参与股份,在股权结构中占有比例小,也常有利益和矛盾冲突发生。

(三)景区自主经营产权制度下各利益相关者行为关系分析

自主经营制度下,原有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的产权关系没有改变,其旅游资源的占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只是内部调整,其分配制度往往基于现有的各地民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或以往的一些分配制度,现实中形成两种类型:一是按股份分配收益;二是按劳动多少分配,例如贵州贵州郎德苗寨的工分分配制度。

少数民族地区,多为偏远,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当地居民自主开发的旅游景点多为小型的村寨旅游,或是是周边休闲农家乐,或需要投资额度不大的民族村寨景点。一些大型的需要巨量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景点,当地居民一般无法自主开发。对于自主经营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政府大力提倡、积极引导,规范经营,保障游客利益,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上规模、提质量、升档次。如近年来,湖南湘西凤凰县委县政府从保护、开发、经营、管理等环节入手,整合民族旅游资源,按照“政府引导、民间开发、市场运作”思路,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发展民族村寨旅游。2009年,该县民族村寨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24.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4万元,同比增长48.1%和42.5%,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研究的案例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自主开发旅游景点,主动保护好民族特色文化,积极善意对待游客,提供的旅游商品和服务质量普遍要高于景区资源外包的时候。但是在民族地区旅游日益红火、民族地区内部各种村寨都大搞旅游、竞争白热化之时,强行拉客、虚假广告、坑蒙拐骗游客的现象与日俱增。这是民族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需要规范整治。

在村民自主经营中,由于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缺乏专业开发知识、经验和技能,更缺乏资金,因此,只能开发一些小投资、小规模、低品质的旅游景点。

二.结论

依照投资方式的不同,逐渐形成了景区景点外包制、景区资源股份制、居民自主经营制三种产权制度形式。而这三种产权形式决定了民族地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分配形式和行为方式。以上的分析均显示其各种产权制度下的利弊所在,综上所述,现实要求我们需要对民族地区旅游地旅游产权制度进行改进、完善甚至创新。

针对景区资源外包制度,需要将政府部门、当地居民和少数民族集体的收入与客流量挂勾,以调动政府部门、居民和集体积极性。对已经外包出旅游经营权的、利益相关者又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景区景点,可以通过重新协调、协商的形式,对原有协议进行修订或完善。在股份制形式中,科学地确认居民所占股权,维持好股份合作经营过程。股份制在民族地区旅游成功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在于确认利益各方的股权份额。所以这方面,要处理好村民个人与村集体的关系问题。在自主经营景区资源的,需要定立乡规民约,并严格执行,约束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自主开发旅游造成的负面效应。积极帮助和教育当地居民培养文明乡风,搞好民族文化保护。通过订立旅游乡规民约,并严格执行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晓霞.我国旅游资源产权问题探析[J].经济地理,2004.

[2]冯春林.基于产权理论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新疆林业,2007.

[3]郭华. 国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综述与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8.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5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空间优化;汉中

汉中市辖十县和一区,人口348万。自然地理位置介于秦岭巴山之间,山明水秀,风光秀丽,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称”。人文地理位置上,地处东西南北过渡地带,有过“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千帆竞度,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政治军事地理位置上,易守难攻,西汉、三国、张鲁政权等在这里建功立业。在这里,大自然造化了众多的自然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要素荟萃为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汉中市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体系,对汉中旅游资源类型进行调查(表1)。可以看出,汉中市人文类旅游资源所占比例为86.65%,自然类旅游资源只占14.35,人文类资源数量远远大于自然类资源。在人文类资源中,建筑设施类占到旅游资源总数的近45%,遗址遗迹类占到旅游资源总数的近20%,而现代人文活动和旅游商品资源比较少,这样的资源结构一方面得益于灿烂历史文化的遗存,另一方面则局限于现代偏僻的区位条件。历史文化悠久、区位条件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生活相对薄弱,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利弊参半。自然资源中地文景观数量最多,占资源总数的8.45%,原因在于汉中地处秦巴山区,独特的地质演化史造就了这里的奇山异峰,龙鳞石、千书岩等自然美景竞相呈现。同时汉中地处亚热带,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在地文景观的基础上叠加水文、气候、生物影响,形成众多的水域、生物旅游资源,合计占到资源总量的近7%。条条蜿蜒流过的小河,散落山谷间的湖泊,怡然自得在田间耕作的农者,不时在蓝空飞翔的水鸟,偶尔展现一下身姿的“秦岭四宝”,它们共存于此,构成天人合一的秀美画卷。汉中所处秦巴山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突出地区之一,在生态旅游日益蓬勃发展的今天,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前途光明。

二、汉中市旅游资源各主类的质量结构

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综合各种条件,将中国旅游区划分为一、二、三、四、五个等级。等级越高,意味着资源的价值越大,竞争力越强。按照各主要亚类统计汉中旅游资源等级,见表2。

可以看出,汉中地文景观质量最高,仅有的三个特品级旅游资源都是这一类型,且也都是自然保护区类资源,最适宜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以与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竞争互补分析为基础,将地文景观生态旅游客源市场主要锁定在关中、陕北、甘宁等比较近的北方省份和地区,同时通过主动融入大秦岭旅游、生态科考旅游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是汉中旅游产业发展的首要思路。汉中四级旅游资源中,自然类也主要是地文景观,但吸引力不及特品级,其客源对象应主要定位在本地休闲旅游方面。四级旅游资源中人文类的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数量也比较多,研究两汉三国文化的学者是稳定的客源市场,在文化产业大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社会背景下,潜在的客源市场广阔,汉中文化旅游前景比较可观。以两汉三国文化旅游为主打品牌,着力打造高品位旅游景区,并带动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类旅游活动的发展是汉中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其他低等级资源数量众多,但吸引力较差,只适合发展当地客源市场或特殊客源市场,不适合大力开发,开拓外部市场。

通过对汉中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和质量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汉中旅游资源数量中人文类远远多于自然类,但从质量上来说,特品级旅游资源均为自然类地文资源,高等级旅游资源中也以自然资源占优势。因此以高等级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为主,充分利用两汉三国特色高等级人文旅游资源,应是汉中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

三、汉中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

1.汉中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

以arcgis为制图工具,把等级在三级以上的景区(点)做空间展现(图1)[1]。可以看出,汉中市旅游资源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一方面,在秦巴山地、汉江谷地均有等级相对较高的资源分布,这为区域旅游活动组织带来不便,对于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大分散的基础上形成几个资源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如以古汉台为中心的汉文化旅游区、以武侯祠墓为中心的三国文化旅游区、以长青华阳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珍稀动植物观赏与科考旅游区、以汉江源为中心的山水风光与探秘旅游区、以张良庙-紫柏山为中心的自然风光与道教文化旅游区、以午子山和茶叶基地为中心的生态文化旅游区等。在各区内可以形成以优质资源吸引力为主,其他辅资源为补充的组合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可以汉台区为服务组织中心,把各个分散的景区联系为整体,形成区域旅游系统[2]。

就各类旅游资源而言,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以串珠状沿交通线分布于汉江谷地和川陕栈道(图1),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河流谷地,留下了灿烂的人文景观,这也为今天的旅游合作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秦岭南麓和巴山北麓,分布范围广,彼此交通联系不便,虽个别区域呈集群状分布,但由于地处山区,彼此联系并不容易,因此各景区(点)之间形成协作关系不太容易。高等级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秦岭南麓,接近主要客源市场,利于融入以西安为中心的一日游旅游活动范围。

就旅游资源与交通的关系而言,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线网。形成了以汉台区周边1小时圈的核心旅游区,以勉县、洋县、西乡、留坝县、佛坪、宁强、略阳节点的分流区[3],呈“十”字型分布的两条旅游精品线路:东西向沿108国道经勉县子到略阳,联系佛坪自然保护区、长青自然保护区、朱鹮保护区、张骞墓、汉台、武侯祠墓、定军山、五龙洞森林公园等景区;南北向沿316国道经汉中到南郑,联系张良庙、褒斜栈道、古汉台、南湖、黎坪国家森林公园[4]。

2.汉中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

综合市场、游客心理活动、旅游资源特点、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旅游活动空间组织模式可以分为链条、环绕、茎瓣、中心辐射和网络五种类型[5]。对汉中来说,结合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格局,区域旅游空间活动组织适宜采用中心辐射式来进行组织,在全区范围内以汉台区为旅游活动集散中心,在各区内形成以优质资源吸引力为主的组合体系,把各个分散的景区联系为整体,形成区域旅游活动空间系统。

(1)主题旅游活动空间组织

主题旅游需要从游客的不同身份、切身需求、独特体验、消费心理出发,进行旅游空间活动组织。

a.生态旅游活动空间组织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潮流势不可挡,自然观光、生态体验、生态科考等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应运而生。自然风光旅游活动空间组织:感受“西北小江南”的山水风光是汉中旅游客源市场的主要心理诉求。线路设计:黎平国家森林公园—南湖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沿线山水相融,西北江南,风光无限。生态农业旅游活动空间组织:田园风光、恬静的农家生活是都市人繁忙之余寻求心灵平静的重要心理需求。线路设计:西乡樱桃沟(5月左右)、西乡茶叶节、城固桔园(10月)左右,感受田园风光,体验休闲汉中,放飞困顿心灵。生态科考旅游活动空间组织:生物多样性、“秦岭四宝”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财富,随着环境生态意识的加强,生态科考旅游活动成为价值增值最高的一种旅游活动。路线设计:朱鹮保护区—长青自然保护区—佛坪大熊猫保护区,在自然的怀抱里与秦岭瑰宝近距离相视,体验清灵静美的天人合一。

b.两汉三国文化旅游活动空间组织

旅游目的是了解或深入研究两汉三国文化,旅游活动主要体现历史价值。汉文化旅游:古汉台—拜将坛—张骞墓—石门—紫柏山与张良庙景区。此线融于自然,感受人文,大汉雄风从此起航,“汉”的故事由此开启历史帷幕。三国文化旅游:阳平关—武侯祠—武侯墓—定军山,“为感殊遇驱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点点运筹帷幄心,幕幕三国古战场,“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

(2)常规旅游活动空间组织

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汉中、认识汉中,因此路线组织的特点是自然与人文兼顾,以节省交通时间、游览费用为主要目的。北线:古汉台—拜将坛—石门栈道—张良庙—紫柏山;西线:古汉台—武侯墓—武侯祠—定军山—汉江源;东线:古汉台—洋县华阳长青自然保护区—佛坪大熊猫保护区;南线:古汉台—黎平自然保护区。

四、结论

(1)从资源类型结构来看,人文类资源远远多于自然类资源;由于历史悠久、现代经济基础薄弱,人文类资源中建筑设施、遗址遗迹类最多,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最少;自然资源中地文景观数量最多,在此基础上形成水域、天象、气候旅游资源。

(2)从资源质量结构来看,地文景观质量最高,三个特品级旅游资源都是自然保护区型的地文景观;四级资源中人文类的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数量较丰,具有开展文化旅游的较好资源条件。其他低等级资源数量众多,但不宜大力开发。

(3)从资源空间结构来看,总体上汉中旅游资源大分散、小集中,在各区均有优质资源分布的基础上,形成几个资源的集聚区;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由于自古以来人类活动更多集中于河谷地带,人文类旅游资源主要以串珠状沿交通线分布于汉江谷底和川陕栈道,自然旅游资源则分布范围广泛,彼此交通联系不便;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交通线网。

(4)区域旅游空间活动组织适宜采用中心辐射式来进行组织,以汉中为外地客流集散中心,勉县、洋县、西乡、留坝县、佛坪、宁强、略阳为节点,常规旅游活动形成东西南北四条旅游路线,针对不同的主题旅游,构建自然风光体验、两汉三国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五条空间组合线路。

参考文献

[1]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1):99-103

[2]张娟.对汉中旅游业优势转化问题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1):85-87.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6

关键词:旅游景区行政管理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旅游景区行政管理可以初步理解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相关旅游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方针、遵循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景区进行总体管理和综合调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总体管理。

张听竹对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研究中指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费权一体化,而刘秉升却认为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营单位,从事企业化经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尤其是法制管理、规划管理及技术管理。张凌云认为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行政事业性管理必须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推行企业化管理。张吉林在研究我国西部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时认为采用特许经营权委托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

旅游景区实施委托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旅游区(点)经营管理上的主要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旅游景区(点)的质量等级规划与评定》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景区(点)的经营,促进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一些条例在立法的高度和操作性上都已无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有很多是以“暂行条例”、“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形式存在。这种法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旅游法律的权威性,使其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等功能被大大削弱。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现有的旅游法规、规章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不同归口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的力度,统一处理旅游违法行为;此外,还可借鉴国际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经验,促进旅游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合理规划旅游景区

目前,在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大部分经营者、管理者都只追求其经济利益,规划缺乏长远性,过度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摒弃以往的资源导向的开发战略,转向创新规划开发。创新规划开发即景区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内部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因此,国家相关旅

游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地方政府旅游局首先应对旅游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规划编制单位由旅游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完成后力求认真实施,使其在开发经营景区的过程中注重景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景区资源的长远保护,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顾及到周围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7

摘要武陵山^作为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是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空间特征3方面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资源类型分布差异显著;其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其空间分布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其分布密度的地域空间差异明显,且呈负的空间自相关性,“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尚不明显.湖北武陵山区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优化旅游交通网络,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等措施来开发旅游资源.

关键词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开发;湖北武陵山区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537(2017)02001708

theSpatialpatternandDevelopmentofthetourismResourcesin

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

wUQing1,LiXigui2,wULi3*,CHenGang2

(1.Departmentoftourismmanagement,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2.KeyLaboratoryforGeographicalprocessanalysisandSimulationofHubeiprovinc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3.Departmentofteachereducation,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China)

abstractwulingmountainousregionisbetweenthedevelopmentofthewesternregionandtheriseofthemiddlepart,whichisanimportantfocalpointfortheimplementationofacoordinated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yinChina.inthispaper,usingtheGiSspatialanalysistechniques,threelevelsofspatialstructureoftourismresourcesfromthetypecharacteristics,gradefeaturesandspatialfeatureswereanalyzedfor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ourstudiesleadtothefollowingfourconclusions.Firstly,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hasabundanttourismresources,withsignificantlydifferentdistributionsincategories.Secondly,thescoreofratingrankshigherinhighlevelandlowerinthelowleveltourismresources.thirdly,itsspatialdistributionoftrafficdirectivitycharacteristics,mainlyalongthecountylevelcities,roadsandriversdistribution,wasoverallthe“northmorethansouth”distributionpattern.Lastly,itsspatialdistributiondensityisdifferent,withanegativespatialautocorrelation.the“highvalue”regionalsforceforthedevelopmentofsurroundingregionisnotstrong,andthediffusioneffectisnotyetclear.todevelopthetourismresources,itissuggestedthatthe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shouldbeconstructedalongthenorthandsouthtourismdevelopmentaxis,makingtwoaxesoftourismdevelopments,optimizingtourismtransportationnetworksandestablishingfourfunctionalareasoftourismresources.

Keywordstourismresources;spatialpatterns;development;wulingmountainousregionofHubei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的依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不断应用到旅游发展之中,对旅游资源开发合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被地理学者所关注.国外学者对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比较早,侧重对旅游空间结构理论和模型的探讨[1],如提出目的地地带理论、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及其演化模式等[23];在实证方面,注重对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与空间联系的分析[45],以旅游开发的社会成本、地区利益以及区域容量等为出发点对旅游区划与资源整合进行了相关研究[67].国内关于旅游资源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运用系统理论、旅游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810]、空间结构[1114]和地域开发模式[1516]等;通过采用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不同范围内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总结其地域分布规律[17].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但多数研究注重于大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特性的探讨,对微观尺度下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相关研究较为鲜见.

2011年2月,湖北省政府在国务院提出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背景下启动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建设,用以推动“老、少、边、穷”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根据“试验区”的发展规划,湖北武陵山区包括恩施、利川、巴东、建始、咸丰、鹤峰、宣恩、来凤、长阳和五峰共10县市,国土面积达3.03万km2.近年来,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保护与景区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当前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程度较低、交通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开发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的存在,对地区旅游资源整合与旅游发展效益的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来探讨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并总结其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乃至鄂西地区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借鉴作用.

2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

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分布状况及质量、数量组合关系,它不仅可以对外界产生吸引,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而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规模、速度、效益以及时空安排都有着重要影响[21].本文从类型特征、等级特征和空间特征等方面来分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问题诊断.

2.1类型特征分析

鄂西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国内有学者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概括为“山、水、人、文”四个字[22].在大鄂西圈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也充分彰显出“山、水、洞、城、情”五大主要旅游元素,其旅游资源的类型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表1):

湖北武陵山区拥有开发潜力^大的旅游资源共80处,对照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GB/t189722003),可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在自然旅游资源37处中,水域风光(14处)、地文景观(13处)、生物景观(9处)分布最多,合占自然旅游资源的45%,天气与气候景观分布最少,仅1处;在人文旅游资源的43处中,人文活动(17处)、建筑设施(13处)分布最多,合占人文旅游资源的37.5%;遗址遗迹(8处)、旅游商品(5处)分布相对较少,占人文旅游资源的16.25%.具体到旅游景区,恩施大峡谷、梭布垭石林和腾龙洞构成其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主体;神农溪、清江画廊、唐崖河和野三河等是水域风光的主导性资源;遗址遗迹旅游资源丰富,恩施土司城、鱼木寨、大水井和仙佛寺成为其典型的代表;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也是该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女儿会、摆手舞、龙船调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土、苗民族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总体上,湖北省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景点特色鲜明,但旅游业起步较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同质化现象突出,许多景区仍在走低层次的重复性开发道路,旅游资源的整合成为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最为关键的问题.

2.2等级特征分析

考虑到旅游资源类型中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评选主观性较大且在空间上不能精确定位,本文主要选取58处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空间分析.由图1可知,湖北武陵山区共有a级景区27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国家红色旅游点2个.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管理部门的级别,将其划分为部级、省级和市级3个等级,其中部级旅游资源34个,占资源总数的47%;省级旅游资源20个,占28%;市级旅游资源18个,占25%,这表明该区旅游资源的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结合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可知,当前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开发仍然以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尚未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产品,虽然区内高等级旅游资源丰富,但对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仍需加强,要进一步构建成体系、成规模的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以满足现代游客求新、求异的高层次旅游消费需求.

2.3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3.1总体特征通过图1可以看出,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明显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和交通干道分布,总体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1)旅游资源沿县级城市分布特征明显,巴东、利川和恩施的县城周边地区最为密集,其中巴东和利川两地部级旅游资源集中化程度较高,恩施以非部级旅游资源居多.(2)区域内G318国道、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是旅游资源的高度集聚区,部级旅游资源以恩施至利川交通沿线居多.(3)清江流域沿线也是高等级旅游资源密集带,从利川经恩施到长阳,清江沿线旅游资源占整个湖北武陵山区内一半以上,其中4a级旅游景区占3/5.(4)运用arcGiS10.1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得到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最近邻近点指数R为0.92,其值少于1但接近1,说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典型的集聚态势.进一步对湖北武陵山区与国内其他区域旅游资源的最邻近指数比较发现,长三角城市群4a级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为0.9509[23],武汉城市圈a级旅游资源最邻近点指数为0.6741[24],全国资源型景区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57[17],可以发现各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都呈现出集中分布态势,且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相类似.

2.3.2密度分析利用arcGiS10.1中的KernelDensity工具对湖北武陵山区58处旅游资源进行核密度估计,生成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核密度图(图2).由于受地域环境差异的影响,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从整体来看,西部集聚度最高,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和南部最低.7个主要的高密度地区,主要沿铁路线和两条国道分布,其他相对较低等级的密度中心则沿省道分布,呈明显“以点带面”的空间格局.高密度地区集中分布于行政驻地周边,并具有较为明显的等级性,较为符合中心地理论所论述的特征,同时也是由于行政驻地往往为文化z产的集中地,通常由于政策因素而具有较强的交通可达性和旅游集散功能.从县市来看,密集度最高的连片地区恩施市处于铁路、高速公路和两条国道的交汇处,交通导向性较为明显;利川市的密度最高值分布在与重庆市交界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交界地区旅游发展的趋势;在宣恩、利川和恩施的交界地区有一个明显的高值区,形成跨界旅游区;巴东县在与神农架林区相接的北部出现高值区,且旅游资源的主题如神农溪等也与神农架保持一致;鹤峰县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但数量较多,高值区将全县基本覆盖;其他如五峰、长阳、建始和来凤等县的旅游资源分布较散,基本沿行政驻地呈斑块状分布.这种“北多南少”的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制约着区域旅游资源整体效益的发挥.旅游功能区划的完善及如何促进功能区间的协调发展,是湖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2.3.3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公式(2),结合GeoDa9.5软件计算得到全局moransi指数为-0.4583,moransi值小于0,表明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负相关性,相邻地域单元的旅游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及离散性,即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不明显.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空间的自相关性,借助arcGiS10.1空间分析工具计算出湖北省武陵山区各县的旅游资源空间关联指数,按自然间断点法(Jenks)将局部统计值从高到低分成4类(热点区、次热点区、次冷点区、冷点区),生成湖北省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热点区图(图3).分析发现,利川和建始为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热点地区,恩施和宣恩为次热点区,五峰、鹤峰及来凤为次冷点区,热点和冷点区数量相当,且分布相对分散,这表明区域旅游资源稳定性和连续性有所欠缺.值得指出的是,次冷点区和冷点区都分布在没有铁路线和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区,加之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缺乏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地区在通达性上远逊于拥有这些交通枢纽的竞争者.一般而言,旅游资源的开发数量和规模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呈正相关,而当前湖北武陵山区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不同需求类型的旅客运输方式有待改善,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与优化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

3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依据上述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特点的分析,通过借鉴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从系统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资源空间组织方式,打造“一轴、两带、三心、四片”的旅游产业空间组织形态,构建“一轴穿南北,两带连东西,三心带四片,四片振全局”的空间意象(图4).其中,三个旅游中心地构成空间中的“节点”,一轴和两带构成该区旅游发展的“主线”,四大旅游功能区构成空间中的“面域”.“点”服务“线”、“面”,“线”串联“点”、“面”,“面”反作用于“点”、“线”.“点―线―面”各有分工,从而将分散的旅游资源整合到一个系统框架内,实现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1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加强南北旅游资源联系

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可知,区域南北交通联系明显弱于东西交通,即沿东西方向交通干线附近的旅游资源数量明显多于沿南北交通干线,以沪渝高铁和G209国道为例,该区沪渝高铁沿线旅游资源多达20余个,而G209国道沿线旅游资源仅10余个,一定程度上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因此,有必要构建一条贯穿南北的旅游发展轴,缩小南北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差异.此旅游发展轴主要依附G209国道,串联巴东、恩施两大旅游集散中心,沿途连接巴东神农溪5a级景区、恩施土司城4a级景区以及唐崖土司城世界文化遗产等重要旅游景区,推动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南部恩施至咸丰、宣恩、来凤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完善该区域的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路线配置.

3.2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培育区域旅游资源特色

根据点轴系统理论,参照旅游交通路线及远景规划、各县市旅游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着力打造清江山水旅游带和民族风情旅游带,串联区域旅游资源的“点”、“面”,构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发展的主体框架.其中,清江山水旅游带以恩施和长阳为发展轴线的核心,在沪渝高速公路和清江水上交通的基础上,构建以自然山水风光游览、休闲养生和文化体验为主,消暑疗养、健身运动、探古访幽、科普教育为辅的旅游发展带;民族风情旅游带主于湖北武陵山区的南部,以咸丰、鹤峰和五峰为核心,以来凤和鹤峰为支柱,在宜利高速公路的基础上,依托古村落山寨、吊脚楼民居、土司城遗址和红色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以土家族苗族观光、原生态村落体验、土司城观访为主,购物、娱乐为辅的旅游带,打造大武陵山区旅游发展中的精品线路.同时,根据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特性,向游客展示以清江、大峡谷和神农溪为核心的山水风光,以土司城、民俗风情为代表的土苗文化,以坪坝营和柴埠溪为特色的生态环境,借助神农溪“纤夫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培育生态优良、山清水秀、民歌优美、环境宜居的旅游特色.

3.3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区域旅游资源通达度

随着沪渝高速公路和宜万铁路的通车,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以“两路”的开通为支撑条件,借助恩施大峡谷、巴东神农溪、长阳清江画廊旅游资源的影响力,加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把恩施、巴东和长阳打造成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三个重要的游客集散中心.在战略规划上,应将巴东和长阳两大景区的游客引进区内的几何中心恩施,再向其他次级集散中心扩散,增强区域内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同时,针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交通基础薄弱的现状,应全面加强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建设,扩大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重点推行沪渝、沪蓉、恩黔、利万、安吉和宜利6条高速公路,渝利、黔张常、安张、恩贵和神张5条铁路,恩施和巴东2个机场及巴东港口的建设.最终形成“六高五铁、两航一港”的总体交通布局,以此发挥交通网络对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作用,增进与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其他城市及重庆、湖南的联系.

3.4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

湖北武陵山区地形复杂,重要旅游资源分布零散,根据地域邻近和资源分布的状况进行合理配置,将其旅游资源整合为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民族体验和红色文化四个旅游功能区:一是在国家5a景区神农溪和长阳清江画廊基础上,整合周边部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重要资源,建设成生态观光功能区;二是加大与重庆黔江区的合作,在周边城市中培育休闲度假市场,打造成休闲度假为主、运动体验为辅的休闲养生功能区;三是以多元化的民俗、古建筑和古遗址为依托,结合区域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风,集中展示土、苗、羌人独特的生活方式,以此建设成民族体验功能^;四是以满山红烈士陵园、五里坪、走马坪等景区为导向,以五峰土家茶乡文化、葛仙米、鹤峰茶为特色,加强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开发,将区域发展成既具有红色文化底蕴,又含有生态文化和土家文化氛围的红色文化功能区.

4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的探讨,结论如下:(1)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特色鲜明,其类型以遗址遗迹、旅游商品类分布较多,水域风光、地文景观、生物景观类分布次之,遗址遗迹、旅游商品、气候景观类分布较少.(2)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等级规模结构以高等级旅游资源为主,中低级旅游资源相对偏少,等级序列的数量差异较为明显.(3)湖北武陵山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具有交通指向性特征,主要沿县级城市、交通干道及河流集聚分布,总体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其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差异显著,其中,西部集聚度最高,北部和中部次之,东部和南部最低;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明显的负的空间自相关性,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高值”地域单元对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带动性不强,扩散效应不明显.(4)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构建南北旅游发展轴,加强南北旅游资源联系;打造两条旅游发展带,培育区域旅游资源特色;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区域旅游资源通达程度;确立四大旅游功能区,整合开发区域旅游资源等方面入手.

湖北武陵山区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界对其研究尚处初级阶段,理论建设远远落后于实践发展.本文将旅游空间规划的思路和元素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及优化的分析中,但受行政体制的影响,仅对湖北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尚未涉及大武陵山区的具体建设问题,若将视角延伸至整个大武陵山区,其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可能均会发生变化,这些也是下一步继续关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HRiStaLLeRw.Someconsiderationsoftourismlocationineurope[J].papersRegSci,1964,12(1):95105.

[2]GUnnCa.tourismplanning[m].newYork:CraneRusak,1979.

[3]DReDGeD.Destinationplaceplanninganddesign[J].anntourRes,1999,26(4):772791.

[4]BRittonS.tourism,capital,andplace:towardsacriticalgeographyoftourism[J].envirplanD:SocSpace,1991,9(4):451478.

[5]SmitHSLJ.Regionalanalysisoftourismresources[J].anntourRes,1987,14(2):254273.

[6]piZama.tourismimpacts:thesocialcoststothedestinationcommunityasperceivedbyitsresidents[J].JtravelRes,1978,16(4):812.

[7]CooKeK.GuidelinesforsociallyappropriatetourismdevelopmentinBritishColurnbia[J].JtravelRes,1982,21(1):2228.

[8]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王凯.中国主要旅游资源赋存的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3):6974.

[10]赵振斌,薛亮.陕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及区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4):117121.

[11]马中华,刘继斌.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构建[J].经济地理,2008,28(1):163166.

[12]龚胜生,吴清,张涛.湖北武陵山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9):12221228.

[13]关中美,陈志超,顾羊羊.焦作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优化策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36(4):8892.

[14]吴黎,李细归,吴清,等.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2):223227.

[15]王兴中.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J].地理科学,1997,17(3):218222.

[16]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31(1):170176.

[17]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6):748752.

[18]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3.

[19]徐建华.地理建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0]陈赤平,罗运辉,张紫琴.湖南省工业集聚的空间关联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5(3):109117.

[21]沈正平,马晓东,曾尊固.中国新亚欧大陆经济带旅游资源结构及开局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2):176183.

[22]龚胜生.鄂西圈旅游业发展要着力打造“山水人文”四大品牌[J].参政议政,2009,(11):78.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8

关键词:旅游景区;提升;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背景分析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凡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我国地缘辽阔、物资丰富,自然旅游资源种类众多,前期旅游开发主要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生态观光型景区众多,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面对新的国际旅游发展形势,如何适应新的旅游发展趋势、满足新的市场需求、打造新的生态旅游产品,将是决定我国能否成为“旅游强国”一大重要因素。

2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研究的理论基础

2.1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包括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选择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无视环境容量、放松旅游环境保护和管理、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不当等,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生态失衡、资源浪费等,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旅游景区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旅游地的演化要经过6个阶段: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特征及规律,剖析形成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从而有效地指导旅游地规划、建设和管理。

2.3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经济学以经济学为基本视角,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综合运用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旅游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经济规律。

2.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旅游就是要“保护旅游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其他资源,使其为当今社会谋利的同时,也能为将来所用”。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既包括对资源的保护,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也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生态观光型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方法

3.1对现状的辨识与诊断

(1)对客源市场分析与辨识

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定位与开发始终是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旅游景区间的竞争说到底是客源市场的竞争。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对旅游客源市场的争夺越发激烈,旅游景区问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同质化旅游景区间的客源市场竞争更大。这就要求在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中要对以往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进行认真、科学、合理、全面的辨识与判断。

(2)旅游资源再认识与再开发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历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核心旅游资源又是旅游景区打造特色和吸引游客的根本所在。但是,在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社会环境和不同旅游发展业态等情况下,对旅游资源认识角度、使用方向、使用深度等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包括核心旅游资源都有差别。在新的旅游发展形势下,对原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再认识与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3)对现有旅游产品分析研究

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消费的项目。不同时期的游客对产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经过多年的建设,每个旅游景区都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而旅游产品基本上是基于旅游资源的种类、品质、规模等要素进行开发的,即旅游资源决定旅游产品,也决定旅游景区的性质与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不同时期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不同,在新形势下又由于旅游新的业态发展的需求,同样的旅游资源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向和开发模式,开发出不同等级、类型的旅游产品。因此,在旅游景区提升与改造中,需要在对旅游资源重新分析认识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旅游产品进行再分析、再认识、再策划、再建设,剔除不适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旅游产品,不断补充新的、符合旅游资源利用方向的、游客乐意接受的旅游产品,从而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对于已经成熟的老景区,这方面尤其重要,即用发展与创新的方法赋予景区新的生命活力。

(4)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系统辨识

旅游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业的支撑,是游客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旅游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完善与否、能否适应旅游业态发展的需求,将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生存与发展。多年来各旅游景区对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都加大了投入,有了很大变化。但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游客旅游心理的转变,原有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系统不一定能够满足需求的变化,需要在旅游景区新的发展中进行重新认识、定位与建设。通过对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系统的辨识与诊断,了解和掌握发展的制约点和“瓶颈”问题,为建立适应新的旅游业态发展所要求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3.2对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向再认识

(1)旅游发展新思路分析与确定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旅游业发展正在由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以休闲旅游为主的综合旅游方向过渡。旅游对于游客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好奇心和开阔视野等简单的、低层次要求,而更多的是想通过旅游活动,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得到身心放松。在这种大的旅游发展背景下,对原有旅游景区发展思路进行不断调整,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

(2)核心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新业态的结合分析

旅游景区的开发特色和开发重点是对核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个旅游景区开发成功与否、成熟与否,主要决定于对核心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建设。因此,在提升与改造中,通过对旅游景区核心旅游资源的辨识与确定,紧紧围绕着旅游新的发展业态进行开发与利用,不断充实与完善,使旅游景区形成新的核心旅游产品奉献给游客。

3.3旅游景区间竞合力分析

(1)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旅游市场也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在激烈竞争的旅游市场上,要想取胜,关键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的是旅游吸引力,而旅游吸引力是旅游消费者指向的动态概念,包括针对性、主动性和变动性。旅游吸引力有三个层次,分别为主动吸引力(旅游景区)、辅助吸引力(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和整体吸引力。主动吸引力与辅助吸引力相互影响,形成了旅游景区的整体吸引力。因此,要提高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势必要提高旅游景区的整体吸引力。

(2)提升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举措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9

[关键词]民营企业;景区;旅游资源;整合;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旅游垄断的解禁激活了民间万亿资金,投资方式多样化和领域多元化为民营企业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旅游业以其良好的环境优势、较低的进入门槛和不断提升的产业地位,成为浙江民营企业投资的一大热点。

景区的发展往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项目为支撑,以产品为细胞”来进行的,经营者应设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与经济优势。因而,尽管民营企业频频出手,但由于业主对旅游业的相对生疏等原因,景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的全面整合刻不容缓。

二、研究重点:民营企业要加强旅游景区的资源整合

旅游讲究资源的合理利用。资源的有限性要求资源应尽可能得到充分利用。资源的整合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本身需要资源的整合,旅游资源的普遍共生性和空间层次性也要求旅游资源全面加强整合行为。在眼下,民营企业面对旅游景区,该思考的不是该不该整合,而是主要在哪方面整合以及如何整合更有效等问题。

什么是旅游资源?具体来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线,其实差异就是旅游资源。大量的社会事象、社会活动其实都可以成为景区资源,最关键的是我们是否可以将其转化成旅游产品。亦即,只有能转化成旅游产品的才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点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和开发后能产生效益。

景区资源的内容同样很广泛,主要包括关系整合、区域整合、文化整合、信息整合以及营销整合等。

1.关系整合。在资源整合中首当其冲的是关系整合,其意为尽可能不让业主在投资和经营的复杂关系中无谓地消耗太多的精力、财力等有限资源。眼下有些混乱的管理体制却阻碍了景区的发展,通过关系资源整合,可以有效地增强景区发展活力。

(1)民营资本在景区投资过程中的关系整合。比如,民营业主在景区投资时多少会涉及一些名胜、文物、山林等,由于归属的复杂性,他们会遇上一系列“关系”问题,因为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门管,文物保护单位归文化部门管,森林公园由林业部门管,自然保护区归环保部门管,地质公园归国土资源部门管,寺庙由宗教部门管,江河湖泊与水利工程由交通和水利部门管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体制制约着景区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各部门与业主之间的关系需要整合。

在眼下的投资过程中,各行政区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突出。如浙江永康的石鼓寮景区与方岩景区间就存在类似问题,地方政府的职能扯皮导致业主经营上的困惑,不同的管理部门造成了景区的人为分割,由此引起了价格、交通、客源等方面的恶性竞争。在浙江武义石鹅湖景区则由于行政区划的频繁撤消而导致民营业主在经营上面临不少难题。这些都属于关系整合的内容。

民营资本的旅游投资行为与所在地的居民利益直接相关。比如,景区建设过程中涉及森林资源的开发,会对农民利益产生损害,农民时不时地“闹事”,这时就需要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帮助业主渡过难关。

(2)民营业主在景区开发与经营过程中的关系整合。在开发和经营中业主同样面临不少关系问题,如居民不满占地赔偿扰乱业主经营的行为。地方政府肩负着旅游开发的监管责任,需帮助企业整合具有共生关系的资源,加强关系协调。在景区经营中,行政、公安、税收、环保、物价、工商等都可能对此进行直接和间接调控,他们“无端”频繁地发号施令,也是关系整合不善的体现。地方政府不能仅在招商引资时要费尽心机,在业主经营中同样要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当地居民等对旅游业的整体把握和认识上还未建立起全面意识。这样的关系若不整合,民营企业的旅游经营不可能十分顺利,久而久之,各区域的整体旅游形象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的综合性产业,其发展的好坏既与气候、交通区位等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区域社会经济水平等密切相关,也需要各种社会经济系统的大力支撑。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开发、人员的培训等都和各种关系的协调有关联,这些不协调都将导致对各种投资力量的扼杀。在浙江的丽水和衢州,交通对于旅游业发展的阻碍就很明显。

2.文化整合

(1)文化整合的意义。旅游景区发展主要依托该区域的资源优势。旅游景区是以物质产品为载体、以精神产品为内涵的综合产品,它需要丰富的文化因素。无论人文资源或自然资源,大凡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项目,往往能有众多游客光顾。例如,湖南苗族文化在开发上就很有思路,许多到张家界游玩的游客都提出要到苗寨走一走。宋祖英在王村唱的《小背篓》、刘晓庆领衔主演的《芙蓉镇》以及凤凰古城等文化内涵也为此线路增色不少。

文化内涵是现代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形象策划中不可或缺的素材。各区域内的文化若能得到业主重视与认识并进行有效整合,旅游特色将日趋明显。浙江安吉的“竹子文化”就是很好的例子。“安吉农家乐”始于1998年,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主动抓住了文化整合的良好机遇,在“竹”字上大作文章。爬竹竿、住竹房,睡竹床、躺竹椅、吹竹笛、观竹海、经营竹子制品,业主们共同营造了内涵丰富的“竹子文化”。这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主要原因,也是竹乡知名度的重要特色。

相反,假设缺少了文化的底蕴,项目便会失去特色,从而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据资料报道,在全国有不少和宋文化相关的景点,可经营都未能如杭州宋城那么成功,关键原因在于杭州宋城在开发宋文化方面的优势。显然,通过文化资源的整合,旅游质量得到了提高。

(2)文化整合的内容。无论景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形态和性质如何,都须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文化资源开发与整合是指对不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散点文化旅游资源的概括、提炼、升华和整合的过程。挖掘其文化内涵的主要任务是以现有资源为依托而寻找和放大旅游与文化的结合点。

文化的概念很广,包括田园景观文化、民居建筑文化、农事农耕文化、村野风习文化、乡村艺术文化等。许多民间工艺如木雕、竹编、剪纸、刺绣等也是重要的文化要素。在浙江丽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这里有的是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畲族),积淀深厚的人文景观,还有龙泉青瓷、青田石雕、遂昌黑陶等,这是丽水旅游的基础。业主重视和开发它们,是后人对一定地域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文化可依托众多重要节日。在杭州宋城,他们在每天奉献富有浓郁宋文化的“宋城千古情”外,一年中有泼水节、火把节等精彩的文化表演项目。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的旅游形式。对本区域的特有文化进行有效拓展和衍生,自然属于文化资源的整合。倘若本区域文化相对欠缺,整合资源开发和拓展众人熟知的文化也是文化开发的重要内容。例如,浙江横店,文化神话荟萃,既有八仙过海,又有天堂地狱。包含有12个景点的“华夏文化城”和9000亩荒山上的“红军长征博览城”更是文化的精品。“博览城”内的爬雪山、过草地、攻打娄山关、胜利会师等逼真的工程,弘扬了祖国优秀的长征文化,形成了项目特色。

(3)民营企业的文化整合对策。旅游是一种文化型产业,民营业主若脱离文化谈景区旅游只会降低旅游的品位。在成功的经营者看来,文化是旅游业创名牌和提高竞争力的法宝。那些为地域独有的文化,由于其较难模仿和复制,在竞争中可高人一筹。其实,拥有文化资源还远远不够,能否深层次挖掘更显重要。浙江丽水的资源尽管丰富,但开发却十分有限。然而在浙江金华,黄大仙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却相当成功,每年都能吸引大批的港澳台游客。

现在中小民营业主有些不够作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业主对旅游业经验的缺乏和对区域文化理解的缺失。在旅游投资初期,地方管理部门对参与人员的背景不够了解,致使参与投资的民营业主有些鱼目混珠。一大批业主在经济和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未能实施对文化资源的整合。

因而,文化资源的整合需要业主在初期投入后,借助一定的文化力量和机构主动地去认识、理解、接受及欣赏一定的区域文化,并设法找到一个能承袭、积累、表达它的客体。

3.信息整合。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信息工作对旅游业十分重要。旅游信息讲究时效性,也讲究准确性。现实中,众多中小民营企业信息渠道相对有限。要保持景区稳定的客源,业主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与指导下,加强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

旅游信息系统是指能够对旅游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传递和反馈并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系统建设可通过企业和旅游项目的电子商务网站来逐步完善。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旅游景点与旅游资源的关系篇10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5]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