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精神病的音乐疗法十篇精神病的音乐疗法十篇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0:58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1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音乐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9.3[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4-66-0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知觉障碍、行为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力缺损。而音乐治疗是音乐、医学、心理学结合的产物,音乐疗法作为医疗护理手段已早为医务人员所应用[1]。根据音乐治疗的原理,我们对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音乐治疗来调整其精神症状,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仍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有的甚至出现自杀。本文旨在探讨该类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音乐治疗是否会改善焦虑、抑郁症状,现将我们的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年6月~2009年1月收治本院短程治疗科的1260例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抽取240例。入组标准:①均按CCmD-3诊断标准诊断精神分裂症[2],病人在年龄、病种、文化程度、治疗方法等无显著差异,均处于恢复期患者并配合治疗;②小学以上文化;③排除器质性疾病。其中男性136例,女性104例。年龄在18~55岁,平均年龄(29.70±7.51)岁。

1.2方法

根据病人的年龄、个性特点、文化程度、职业、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等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处方,每日2次,每次30min,一疗程30d。可根据病人的情绪变化,暂停欣赏或另选择比较适合的治疗性乐曲。

患者每人发一台袖珍式CD机,戴耳机收听音乐,调整适当音量,连续欣赏处方上同类数首治疗性的乐曲,无噪音干扰。

1.3统计学处理

资料均输入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

2结果

2.1240例入组患者SCL-90因子分均值与中国常模[3]比较(表1)

2.2240例实验组治疗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24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合用音乐治疗,其SCL-90焦虑、抑郁、恐惧、强迫因子分有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3讨论

音乐治疗是指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知识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通过听觉产生美感,使人产生安宁、愉快的心情,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4]。通过音乐治疗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症状。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从而达到辅助治疗作用。

由于精神分裂症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好发于年轻人,除了影响个人工作生活外,还严重影响家庭、社会,且社会对该类病人存在偏见。目前除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外,也无特效的治疗,而药物治疗需要维持较长时间,且会产生一定的副反应,使患者难以耐受。因此,对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产生焦虑不安、悲观、抑郁,甚至带有自杀现象发生。目前,有部分学者[5,6]试用音乐疗法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抑郁,认为有一定的疗效。

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可选用如下音乐处方:

(1)焦虑、抑郁、情绪低落患者:在倾听音乐时,患者借助接受或认同的乐曲,随着音乐的进行,将自己的情绪畅快淋漓地释放出来,使机体保持在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中[7]。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愉快的感情如选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阳春白雪》、《生命的欢乐》、《高山流水》、《泉水》、《喜洋洋》等能调节病人的不良情绪,心情得到改善的乐曲。

(2)睡眠障碍患者:我们除了给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良好的睡眠环境之外,同时鼓励病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我们选择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二泉映月》、《军港之夜》、《催眠曲》、《万水千山总是情》、《春江花月夜》等曲调柔和的音乐使病人趋于平静,轻松愉快的进入睡眠,从中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3)兴奋躁动患者:是以情感活动过分高涨为基本症状的精神疾病,选用旋律优美的乐曲能使人的精神快乐,安定人的情绪,改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能够协调正常活动如选用《知音》、《塞上曲》、《梅花三弄》。

(4)拒食患者:音乐具有刺激胃分泌及蠕动,帮助消化的功能。向病人说明摄入足够营养的重要性,在饭前为病人播放音色优美的《茉莉花》、《命运交响曲》、《水上音乐》等月曲,用时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并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合理的饮食搭配,优美的进食环境,轻松的心情,以提高患者的食欲。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让其集中注意力来接收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对其心理产生影响,音乐通过物理和心理的作用,对中枢下丘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协调大脑左右半球,刺激脑垂体释放内啡肽而起到缓解疾病的作用。本文资料显示,对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标准化、个性化的音乐治疗一定疗程后,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有明细的改善。

[参考文献]

[1]诸玲,卢回芬,华红霞.音乐唤醒在心内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8):1534-1535.

[2]沈渔.精神医学丛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40.

[3]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病杂志,1986,12(5):260.

[4]张鸿懿.音乐疗法[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1999,1(1):51-53.

[5]文索荣.音乐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5(8):105.

[6]刘淑华.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辅以音乐舞蹈疗法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2,8(9):13.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2

【关键词】高血压病;音乐疗法;护理

1绪论

1.1背景及意义

用音乐调治身心是我国传统的怡情养性及养生之法,西方一些国家也将其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精神病医院、老年疗养院及儿童特殊教育部门。目前,美国从事音乐治疗工作的国家注册医师有4000人,欧洲有数千人,日本20世纪80~90年代从美国学成归国创业的有50多人[1]。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医疗工作者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医特点,创造了音乐电流疗法、音乐松静功等,许多医疗机构也相继完成了音乐治疗系统的安装使用。我国第一家独立的音乐治疗所于1997年底在中央音乐学院创办[1]。日本心脏血压研究所对47例进入iCU室3~5d后出现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心绞患者实施音乐疗法,结果提示音乐疗法可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起到缓和交感神经,促进感情、情绪镇静,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减少及预防iCU综合征的作用[2]。英国医疗机构对新生儿监护室中17例躁动的插管早产儿利用录音带播放及模拟子宫内声音和女性歌声,观察音乐疗法对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早产儿活动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压力和氧饱和度在播放期间有明显改善,提示音乐环境能改善氧供,增进大脑发育;音乐有益于产前准备和分娩,能帮助产妇放松情绪,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及焦虑[3]。谭孝厚等研究音乐松静疗法对交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并用经颅多普勒观察音乐松静疗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疗效,以及音乐松静疗法对脑动脉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两种疗法对比的临床研究等一系列工作[4]。综上所述,音乐疗法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根据研究显示,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能使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速度减慢,使人在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较为温和。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无病,还必须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心理、社会因素的病因占据了重要地位,音乐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悦耳动听的乐曲能协调老人生理活动,消除精神紧张,减轻烦躁不安的情绪,从而使血压下降、心脏供血改善、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因此,音乐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音乐欣赏疗法,观察其血压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音乐欣赏疗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及价值,为寻找人群高血压防治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水平拓宽思路。

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2.1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效果。

1.2.2目标

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增加音乐疗法,对降压药物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音乐疗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血压治疗和康复的手段。

1.3关键词及定义

1.3.1高血压病

老年人高血压指的是年龄在60岁以上人群中,收缩压>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2.7千帕(95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老年人高血压中一部分是由成年高血压延续而来,另一部分是因动脉粥样硬化,弹性减迟,收缩压升高而来。

1.3.2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主要有两种,主动性音乐治疗和被动性音乐治疗。音乐欣赏疗法,即被动性音乐治疗的方法,让患者在感受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因素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而达到治疗作用,它也是目前国内外音乐治疗的主要方法,主要用于精神病和心身疾病的治疗。

1.4文献回顾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其他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全国约有一亿高血压病人中绝大多数为中老年患者。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占四分之一患有高血压。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成为中西医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老年人高血压具有以下特征:①老年人高血压的血压波动比较大,特别是收缩压。这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所造成的。因此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用药量。②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应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如胍乙啶、α1受体阻滞剂、速尿等。③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出现假性高血压现象,这类高血压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耐受较差.更易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严重的并发症。同时老年血压患者降压速度不应太快,不应降得太低。④老年人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对心脏危害性更大,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同时也更易发生脑卒中。⑤老年人β受体的反应性降低,因此对β受体阻滞剂的耐受性更好,但依然有引起心动过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⑥老年人对血容量减少和交感神经抑制敏感,这可能是与老年人心血管反射损伤有关。⑦老年人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初始剂量、增加剂量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小,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⑧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较低,更易发生药物治疗时的抑郁症,因此应避免选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目前,有关高压病病人的康复治疗主要集中在药物、运动和饮食3方面。对于药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日本和我国医学专家[5]认为,药物治疗只能暂时降低血压而对高血压病本身没有益处,并且会产生副反应,认为只有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将非药物疗法作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方法,尤其是音乐疗法已认为是高血压病康复治疗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

音乐不仅能够表达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陶冶人们的情趣,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轻松、欢快的音乐能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从而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音乐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精神,使人兴奋、激动;而旋律优美的乐曲,则能使人情绪安静、轻松愉快。音乐是通过音响的作用来影响于人体的生理功能的,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开始的,继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他器官的活动。由于音响有它自己的振动频率、节奏和强度,如果在传人人体之后,与机体内相应的振动频和生理节奏相配合,就能引起极大的反应。这种反应称为共鸣反应。它能激发人体内所储存的潜能[7.8]。音乐的音响还能直接影响到对调节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9]。因此,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谐调等不同,就可表现出降压、镇静、镇痛作用和情绪调节作用等不同的效果。心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高血压不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而且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0]。高血压属心身性疾病,长期的精神紧张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音乐调节心身紧张的效果十分明显。音乐欣赏疗法是指通过欣赏音乐来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心身疾病的治疗康复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在南开区沱江站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选择出所有无严重合并症的i、Ⅱ期老年(≥60岁)高血压病患者,以性别、年龄、血压值、病程为配对条件选取20对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1:1。然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2.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患者接受音乐欣赏法治疗,每次30分钟,每天1次,30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每日静卧30分钟,不听音乐,每天1次,30次为一疗程。

2.2.1基础治疗方法

①饮食调理:减少高脂肪高盐饮食,戒辛辣刺激性食物。

②控制不良情绪。

③增强家庭社会的支持:鼓励病人参加文化娱乐或社交活动(每周不少于3次)。

④纠正病人认知、应对方式,讲授高血压病知识,讲解情绪、精神、环境、家庭因素等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强调心情开朗、情绪稳定等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学习正确应对不良生活事件的方式及改善负性情绪反应的知识和技巧。

2.2.2干预方法

家居化的音乐治疗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25℃左右),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开始前,向患者介绍音乐治疗的目的及方法,治疗前让病人排空大小便并取舒适的体位,休息5min,然后轻轻闭上双眼,身体尽量放松,听放松性音乐30min,再慢慢睁开双眼,完成一次治疗。听音乐的过程中限制灯光、声音、探访者、电话等,以助于取得最佳效果。音乐选择:让病人自己选择所喜欢的音乐或选择若干舒缓、优美的钢琴曲、小夜曲、民乐及模拟大自然中的鸟鸣虫叫声等[11]。但各型高血压患者不要听高亢激烈的兴奋性乐曲。对于高血压病人,乐曲也可以进行辨证的选择。①肝气郁积型[12]:应听明快、兴奋的轻音乐。例如:《花好月圆》《喜洋洋》《鲜花调》《雨打芭蕉》《满庭芳》等民乐。②肝火上亢型:应听轻松、和缓的轻音乐。

例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海顿的《小夜曲》,以及我国民族乐曲《渔舟唱晚》《平湖秋月》《汉宫秋月》等。③肝肾阴虚型:可选择《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流水》《醇渔晚唱》《牧歌》《姑苏行》等能醒脑定眩、振奋精神、补益降压的乐曲。④阴阳两虚型:可选择《百鸟朝凤》《空山鸟语》《鹧鸪飞》《昕松》《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可调节神经、双补阴阳的古乐[13]。

2.2.3资料收集

定人(由专人负责40例病人数据资料的收集)、定位(平卧位,左臂)、定血压计、定时(1个疗程30d,每人每天定时进行)。

2.2.4评价方法

观察组每天听音乐前后各测量心率、血压1次;对照组每天静卧前后各测量心率、血压1次。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来判定疗效。

2.2.5统计学方法

对各组患者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分析。

3研究结果

3.1血压值和心率

3.2临床症状

经一疗程的音乐治疗后,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提示音乐疗法可能早期对头痛、头晕、失眠、焦虑等症状的改善更有效。结果见表2。

4讨论

高血压病属于心身疾病,在其发病因素中,一些心理、社会因素的病因占据了重要地位,如长期的情绪紧张、易于激动等[14]。由于老年期多病共存,各脏器功能减退,难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加上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换,易产生自卑、失落、孤寂等情绪,而这种不良情绪常导致高血压病的病情加重。积极探讨非药物治疗方法已属当务之急。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病人,音乐疗法具有实用价值,它在一定时期内能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无副作用。减少药物的用量和药物的毒副反应,节约药品,降低医疗开支,为一种治疗、康复的好手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按医嘱坚持服用降压药,有效控制血压,但降压、减慢心率效果两组比较仍有统计学意义(p

5结论与建议

本市南开区沱江社区卫生服务站已有高血压病患者600人,且仍保持不断升高的趋势,因此大力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音乐疗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无副作用,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且方便易行,便于老年患者在家中治疗,对于i、Ⅱ期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高血压治疗和康复的手段在社区推广,但同时有文献报道,短期音乐治疗引起的降压作用只是暂时的,如能坚持音乐治疗3~9个月,其降压作用能在停止训练1年后仍维持[16],所以推广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时,应强调长期性和持续性,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结果。因此,音乐疗法在国内还需要多加宣传和教育,使高血压病病人认识到音乐疗法的作用和好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如何使音乐疗法科学地应用于临床,使之成为可推广应用的治疗或辅助治疗手段,如何能快速地引导病人进入音乐意境,使之放松,更好的降低血压。因此笔者建议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刚.音乐治疗尴尬中独行[n].羊城晚报,2000,3:17.

[2]郭凤琳.iCU综合征与音乐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

[3]程薇.新生儿护理中音乐疗法的作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3):129.

[4]谭孝厚,杨放如,庄汉平,等.音乐松静疗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22(1):45.

[5]熊卫平.浅谈音乐对健康的促进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1):701-702.

[6]陈茜,王大钊.整体护理中广泛应用音乐疗法[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6,6(11):47.

[7]陈洁.音乐疗法治疗精神病人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探讨[J].甘肃医药,1994,13:280.

[8]齐彦春.音乐疗法的相关问题及其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3B):473-474.

[9]李亚静.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223-225.

[10]周学富.高血压社区防治模式探讨[J].江苏卫生保健,2003,4(5):222-223.

[11]范臻,蒋雪妹,王一尘.音乐疗法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4a):605-606.

[12]许怀松,王树金.老年高血压音乐疗法的临床效果分析[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6,8(2):128.

[13]谢英彪.高血压的自然疗法[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47-448.

[14]张明艳,黄晓红,杨鸿宴.应用音乐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体会[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2,2(6):345.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3

音乐对人们的心身有调节作用,在几千年以前就受到了关注。我国二千多年前的《乐记》一书中,就曾指出音乐对调剂人的和谐生活、涵养德性,以及增进健康,有很好的作用。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则被认为是第一个指出音乐具有治疗效果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法国外科医生帕特里克・埃塞文在他新近出版的名为《音乐与医学》一书中,甚至叙述了自八千多年前音乐诞生以来,它与医学的相互平行的历史,认为史前时期的那些实践医生就曾指出过音乐是进行治疗的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心理学家和医学家把音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作为科学的课题来进行研究,只是十八世纪以后才开始的。而把音乐作为一种具体的治疗手段应用于治疗疾病,则是本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临床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音乐治疗确实有其独特的功效。

临床实验证实:高血压患者在听了一首轻松愉快的乐曲(例如一首能使人放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后,血压可下降10至20毫米水银柱。让临产的产妇昕轻松静谧的音乐,能消除她的不安情绪,减少疼痛的感觉,有利于分娩。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的“音乐疗法研究会”,还以优美动听的古典乐曲或日本歌曲,让病人倾听欣赏,或为某些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有许多人研究了音乐对疼痛的抑制作用,韭在口腔治疗室、手术室,产房等地方采用音乐来安定病人的情绪,消除恐惧不安的心情,防止紧张状态的出现,从而提高了,痛觉阈限,减低或消除了对疼痛的感受性。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口腔治疗室就曾用音乐来代替麻醉剂,成功地为二百多名患者拔掉了病牙。在治疗精神病方面,音乐治疗对某些精神和智力方面患有毛病的孩子,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某些孤独症、忧郁症和躁狂症患者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在欧美各国,音乐治疗已被广泛使用。许多综合医院、精神病院、养老院以及各种身体康复机构都设有音乐治疗室。现在,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已经得到公认,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在我国许多地方的医疗机构也正在开展音乐治疗的工作。

音乐为什么能治病?

音乐所以能有治疗疾病的功用,是因为音乐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能起到某种特殊的作用。一般认为这种作用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心理的作用,二是物理的作用。

在心理作用方面,音乐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例如军乐曲、进行胁,一般都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可以使人兴奋、激动、热血沸腾,而旋律优美悠扬的乐曲,则能使人情绪安静和轻松愉快。音乐还可以通过音调影响人的情绪,甚至一种音调就能引起人的一种独特的情绪。这种现象,早在古希腊时代的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他们认为e调安定,D调热烈,C调和爱,B调哀怨,a调高扬。亚里士多德很推崇C调,认为C调最宜于陶养青年。

我们知道,人的情绪活动不仅与大脑皮层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人的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大脑边缘系统是调整和支配人体内脏器官活动的最高中枢。这样,引起人们轻松、愉快、舒适和欢乐的音乐,就能改善和加强人的大脑皮质、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增进人体各种内脏器官系统的正常活动。

然而,音乐治疗,韭不是单纯地从欣赏中取得疗效,它是作为一种活动,并由此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因为音乐的乐曲本身是一种结构,是一个由各种音符组成的、有实践性的、有规律的组织。病人要参加音乐治疗的活动就要学习,要从头至尾地注意乐曲的全貌。这样,病人就必须集中注意韭作出一定的努力,也就是说通过青乐的活动来训练病人的专心致志的精神和集中注意的能力,而许多病人,特别是精神病和神经症病人,恰恰缺乏这种能力。同时,音乐活动还能培养病人掌握或恢复一些新的技能,如通过演唱学习乐曲就能训练病人掌握各种乐曲的旋律、音调、节奏、和声以及与k协调一致的能力等,通过乐器演奏的训练还能学会掌握各种乐器的性能、演奏方法和相互配合的能力等。这样就可以促使病人增加生活的乐趣和了解生活的意义,从而增进病人对生活的能动性和自信心,有利于身心的康复。

在物理作用方面,音乐可以通过音响的作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姆霍兹,以及其后的一些科学家曾对声音对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进行过深入而详尽的研究。他们发现,一根昕神经纤维只接收一种频率的音响。音乐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通过音响对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开始的,进而才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它器官的活动。由于音响有它自己的振动的频率、节奏和强度,如果在传入人体以后,正好与机体内的相应的振动频率和生理节奏相配合,就能引起极大的反应,这种反应称为共鸣(或共振)反应。它能大大激发人体内所储存的潜能,使身体的某些部分山稳定的静止的状态变为动态。节奏鲜明的强烈的音乐能振奋人心,能使人心跳加快,肌肉绷紧起来;而节奏不鲜明、旋律缓慢轻悠的音乐,则对人起一种松弛和催眠的作用。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证明,音乐的音响还能直接影响到对调节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因此,乐曲和节奏、旋律、速度、谐调等的不同,就可表现出镇静作用、兴奋作用、镇痛作用、降压作用和情绪调节作用等不同的效果。

由于音乐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特别是情绪的活动因此,人们就能够用音乐来改善和调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音乐治疗方法的评价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是一种新的疗法。当然它也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和其它疗法相配合而起作用。过去的音乐治疗一般地只是作为一种暂时的“安慰剂”来使用的。现代的音乐治疗则不是一般的音乐欣赏和消遣,或简单地在欣赏和消遣中求得治疗的效果。音乐治疗不仅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诊断来选择和编排乐曲,组织适当的音乐活动;而且还要考虑患者的过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音乐爱好和修养等因素。所以,在这里就不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艺术,而且作为一种科学来对待。音乐治疗注重的是人的整体而不是某一部分,是通过对人乃至生活环境的调整,使其取得协调一致,从而消除心理的或身体的病态。在音乐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音乐治疗者的努力,而且也要求病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遵循治疗程序,通过医患双方的合作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治秃新法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4

音乐疗法,古已有之

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溯源音乐养生之旨,更能体验“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之妙。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五音”之说,五音即指角、徵、宫、商、羽五种音调,分别对应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具有调节五脏气机的作用;金元时期的医学大家张子和善用音乐治病,在《儒门事亲》中载:“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等,他还提出“好药者,与之笙笛”,提倡学习乐器,以提高音乐素养来冲淡疾病的痛苦。清代名家吴师机,尤其重视音乐疗法的作用,他在《理瀹骈文》中赞曰:“七情之为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医学中,音乐治疗具有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积极性,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帮助疾病痊愈的重要作用。

现代,音乐治疗主要遵循心理治疗的原则,将治疗看作一个系统的参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起到独特的催化作用,使被治疗者的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产生改变,通过这些改变,患者能对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并得到心理成长,获得成功的人生体验,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目前音乐治疗被临床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几种病症。

预防及治疗乳腺疾病

有文献报道,运用五行音乐疗法对乳腺疾病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五行音乐就是分别以角、徵、宫、商、羽五种音调为主的五种音乐,分别对应五脏之气偏颇引起的各种乳腺疾病症状进行调节。治疗范围包括乳腺病良、恶性肿瘤术前术后,乳腺癌放化疗期间的情志疏导,以及与治疗相关的抑郁、焦虑、进食障碍、适应障碍、躯体活动障碍、睡眠障碍、更年期情感障碍、乳腺良性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音乐治疗具有显著的情感及精神效应、联想效应、觉悟效应和心身效应,以及能改善脑功能状态。音乐的节奏、力度、旋律、和声都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精神及心理活动。音乐治疗改善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网络功能,激活人体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故音乐治疗为调节精神心理状态的最佳手段之一。

常用中医五行音乐是根据五音的特点,对于五志过极所致的诸脏腑之虚证,依据祖国医学的“顺其脏腑施乐法”,如怒伤肝用角类音乐补之(如《春之圆舞曲》《春风得意》等),喜伤心用徵类音乐补之(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等),思伤脾用宫类音乐补之(如《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忧伤肺用商类音乐补之(如《嘎达梅林》《金蛇狂舞》等),恐伤肾用羽类音乐补之(如《梁祝》《二泉映月》等),能起到平秘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动态平衡和S护人体健康的作用。

治疗不孕症

经相关临床观察,在治疗不孕的过程中,经常有患者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与精力,仍久治不愈,因此导致精神心理上焦虑不安,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另外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大部分患者所重视的是器质性病变,而忽视了功能性疾病,特别是心理障碍导致的不孕等。目前珠海一家中西医门诊部就对不孕患者进行音乐治疗,通过音乐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增强患者生活自信心,从患者主观上改善生活状态,调节起居习惯,释放心理压力,从而增强体质,提高受孕概率。

所用音乐先是以欢快的、情志高昂、激励人心的曲调振奋人心、增强信心,使患者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再以悲情忧郁的曲调使患者情同身受,抒发真实情感,分享各自的心得,同时会有音乐指导师对患者进行引导,使焦虑、压抑的心态得到释放。亦可用中医五行音乐对情志偏颇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

治疗儿童分离焦虑

进入幼儿园是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大部分儿童在进入幼儿园时都会焦虑、哭闹不安等,因为孩子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一次挑战。由于环境的突变以及与自己的依恋对象分离会产生各种心理或生理上的不适应,面临陌生的人(包括幼儿教师及其他幼儿)、陌生的环境,心中充满紧张、不安、焦虑等种种负面情绪。音乐治疗作为缓解新入园儿童分离焦虑的措施,不仅能够为新入园的儿童提供一个积极的、表达自我感受的机会,而且还能够提供一个相互支持、依赖的环境,从而让幼儿在新的环境中具有安全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好地适应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社会环境,帮助新入园的儿童成功地、快乐地度过焦虑时期,尽快适应新环境,为以后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般从幼儿入园开始持续两周,进行8次、每次30分钟的音乐治疗干预,所选音乐都是比较欢快的幼儿喜爱的儿歌或其他曲目,同时有音乐治疗师在旁与幼儿沟通交流,以便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配合适当的游戏和奖励,使幼儿转移注意力,增强自信心。

预防老年痴呆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逐年增加,世界人口趋于老龄化,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该病的生物学基础是脑萎缩和脑细胞的变性或丧失。由于脑细胞负责人的正常思维、记忆和执行功能,脑神经细胞的损失会导致人的精神功能逐渐退化,最终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音乐治疗可通过音乐特定的信号影响人的情绪,经大脑皮质、丘脑下部、边缘系统来调节和改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从而增进机体内部稳定状态,达到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调节老年人的心态、缓解孤独感的目的。对老年人来说,音乐能大大地激发一个人的活力,使人振奋。当老年人和音乐接触,或去演奏,或去作曲,或去伴奏,或去欣赏时,会从原先的废弃感和绝望感中走出来,并产生自豪感,带来力量和生命。

选择曲目的原则是老年人熟悉、舒缓的老歌,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持续3个月。或者可以被动聆听音乐,亦可创造音乐、演奏音乐,或者和其他患者进行大合唱、合奏等,激发脑细胞功能,延缓神经衰老。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5

艺术美对人体健康有何作用,一直是医学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就有艺术调和阴阳之气的观点。中医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早在《内经素问》中便记述了“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不同的音阶,并进一步将它落实到五脏,就出现了“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肾在音为羽“。而且我国医学很早就用音乐治疗多种疾病。这是由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都十分强调精神和意志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精神、意志是人的根本。“得神则昌,失神则亡”。察神的存亡,对判断正气盛衰、病情轻重以及预后好坏都有重要意义。其原因是,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强烈或反复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是否舒畅,将会影响疾病的预后;精神愉快,则有利于恢复健康。《黄帝内经》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在《灵枢本脏篇》就有这样记载:“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七情五志,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不是致病因素,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反映,若外界刺激太强或太久,超过人体机能调节的范围或承受能力,就会造成疾病。人类要健康长寿,就必须注重调摄精神,调和情志。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载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的论述。意思是说,做人要安心处世,排除杂念,驱逐烦恼,精神静谧,这样病邪就不易侵入机体,疾病就不会发生。然而,音乐和色彩通过人的听觉和视觉能够调摄人的精神和情志,是养生疗疾的妙药良方。我国医学很早就用音乐治疗很多种疾病。宋金时代著名医家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三》中指出:“好药者,与之笙笛不辍。”意思是用笙笛一类乐器给人演奏,是一种很好的药。虽然现代医学对音乐治疗和色彩治疗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音乐、色彩的保健和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音乐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

音乐属于听觉艺术,音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是医学关注的问题。不过具体的研究起步较晚,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许多医学家从零散的艺术治疗进入艺术治疗实验室研究的阶段,然后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一)音乐具有保健功能。音乐之所以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首先是在欣赏音乐艺术时,音乐使人产生美感,调节人的喜、怒、哀、乐、悲、忧、愁,进而改变人的情绪,给人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使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新陈代谢等得到调节而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其次,人在欣赏美妙音乐之时,是雅兴近前,精神高度专注,身心极大放松,这样有利于人体呼吸功能的能调节,增大肺活量,进而使气血畅通,延缓大脑和其他身体其它部位的衰老,使脉搏、呼吸、血压、消化液的分泌、新陈代谢等处于新的相互协调的状态,对人体能起到很好的修复作用,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再次,人在欣赏和创造音乐美的过程中,人体的功能得到训练。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的研究发现:人的逻辑思维的控制中枢在大脑的左半球,人的形象思维的控制中枢在大脑的右半球,在欣赏和创造音乐美的过程中,常常使左手得到锻炼的机会,使大脑皮层形成新的兴奋点,从而加强右半球的训练并使两个半球协调发展,使原来处于紧张状态的部分得到抑制和处于休息状态,使大脑各部趋于平衡,有利于调解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人在精神愉快时体内可分泌有益于健康的酶和乙酰胆碱等化学物质,以调节血流量和兴奋神经细胞,这对神经系统疾患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音乐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对音乐的养生、治疗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音乐治疗在临床上主要用于:

1、用音乐替代麻醉剂、镇静剂:音乐可以使人体内的吗啡样生化物质——内啡呔的含量增加,从而产生镇静和麻醉作用。英国剑桥大学口腔科医生用音乐麻醉成功地为200多位口腔患者拔牙;前苏联也曾经给口腔门诊患者戴上耳机,用一种特殊的音乐起镇静作用,以治疗口腔疾病;国内选用《二泉映月》、《仲夏夜之梦》、《平湖秋月》等音乐处方替代镇静剂,治疗神经衰弱。

2、用音乐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舒缓的乐曲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尤其对情绪性高血压患者有特殊的疗效。有的患者听了巴赫的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血压可以下降1.3~2.7kpa.选用《平湖秋月》、《孤苏行》、《江南好》、《雨打芭蕉》等乐曲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收到较好的疗效。

3、用音乐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济南军区医院用音乐电疗治疗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有效率达85%。

4、用音乐治疗抑郁症:选择一定的乐曲可以治疗抑郁症,如治疗情绪抑郁可选用《喜洋洋》、《步步高》等欢快乐曲加以治疗。

5、音乐有影响乳汁分泌的作用:日本曾经把120名哺乳妇女分为三组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听爵士音乐、流行音乐组的哺乳妇女,乳汁分泌量减少了20%~50%;听由扬琴传出的欧洲古典音乐组的哺乳妇女,乳汁分泌量增加了20%;带耳机听欧洲古典音乐组的哺乳妇女,乳汁分泌量增加了100%。从而证实了音乐艺术对人体有调节作用。另外也发现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节律、不同的传导途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此外音乐还有增强食欲、调节心理活动、治疗肥胖症等作用。

二、音乐治疗的特殊性

目前,音乐治疗最为权威的定义当属美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家,前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席,temple大学教授K.Bruscia在他的《音乐治疗定义》一书中所做的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来帮助被帮助者达到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治疗过程,并非只是听听音乐,放松放松。音乐治疗过程必须包括三个要素:音乐、被治疗者和音乐治疗师。音乐治疗的手段包括听、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歌词创作、即兴演奏等各种活动。因此,用音乐作为养生、治疗的手段,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医治疗,也不同于现代的西医治疗。音乐治疗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的疗效,是由音乐的特性决定的: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材料的表情性艺术;音乐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音乐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作曲家的个性。音乐养生和治疗是人在享受音乐艺术美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此过程中,音乐美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情感,使人获得对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音乐能诱发一个人的活动力,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工具,音乐活动能帮助一个人宣泄内在的情绪,音乐活动能使一个人感到自我满足。音乐还具有多元性,适用于不同文化素养、不同生活经历、不同音乐修养、不同审美能力的人欣赏。

因此,音乐养生与治疗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要根据病人的经历、音乐修养、审美能力和病情选择适宜的乐曲;患者的音乐修养与疗效有直接关系,要在音乐治疗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乐曲,并注意选择科学的欣赏方式,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养生、治疗的效果。

三、色彩的治疗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色彩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色彩在医疗中的应用。不同的色彩能给病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它会影响到病人的心理和生理活动。1、红色能增加眼睛压力,影响听力,但可振奋人的精神。2、绿色可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增强人肌肉的活动力,提高听力。苹果绿利于睡眠,是进入梦乡的最佳色彩。3、蓝色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感,有降温作用,可用于降温,蓝色也可以穿透皮肤,分解胆红素,消除黄疸。4、橙色可以刺激食欲。5、紫色可使孕妇安静。不同色彩能给病人的不同感受,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利用这一点,创立“色彩疗法”,以配合临床的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二)色彩护理。色彩可以调节脑与视觉的功能,对人体有一定功能影响,目前,色彩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譬如:绿色具有大自然的韵色,有益于身心健康;在护理环境中,经常利用绿色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来消除大脑神经紧张和视觉疲劳。蓝色像秋天的天空和海洋,带有平和与宁静的情绪,经常用于消除人的紧张心理状态,以减轻病人的紧张感。由于橙色可以刺激食欲,在餐厅经常利用橙色刺激病人的食欲,增加病人的进食量。在产科的内环境中,常常利用紫色使孕妇安静。在医疗和护理中,不但要注意到色彩选择的针对性,还应做到色彩的统一、和谐。

纵观上述可见,音乐和色彩对人类的养生、保健和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音乐治疗和色彩治疗均属于艺术治疗的范畴,它仍处在起步阶段,有些治疗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治疗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至今,艺术治疗还不能同中医学、西医学的作用相提并论。但在未来的社会里,人们的心理压力有可能不断地上升,由此产生的心理疾患和精神疾患也有可能上升,因此,艺术治疗的研究和发展应该受到人类重视。

参考文献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6

音乐治疗包含单纯音乐治疗、音乐电磁疗法等多种形式。音乐对于人的身心具有确实的治疗作用,某些音乐特有的旋律与节奏能使人的血压降低、基础代谢和呼吸的速度减慢,使人在受到压抑时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较为温和。

音乐的治疗功能,另一方面是透过音乐的物理作用,直接对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因为声音是一种振动,而人体本身也是由许多振动系统所构成,如心脏的跳动、胃肠蠕动、脑波的波动等。当听到音乐产生的振动与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时,会使人体分泌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让人富有活力、朝气蓬勃。

此外,音乐具有主动的、积极的功能,是提升创造、思考,使右脑灵活的方法,并且能引导出重要的α脑波。特有的音乐节奏与旋律,能够使我们平常较常用的主管语言、分析、推理的左脑,得到休息;相对的,对掌管情绪、主司创造力、想象力的右脑则有刺激作用,对创造力,信息吸收力等潜在能力的提升有很强的效果。

音乐治疗在国外被应用在很多方面,如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等)、老年病(如老年痴呆症)、儿童病(如儿童痴呆症、生理和智力的残疾和发展障碍、学习障碍等等)和正常人的心理治疗等。

音乐为什么能够治疗疾病?

目前,科学家们尚未得到十分确切的答案。但是,通过多年的研究认为,音乐主要影响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对人的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系统有直接影响,能促使大脑皮层出现新的兴奋灶。此外,音乐能促进消化道的活动,影响心脏血管系统,使血脉畅通,加速排除体内废物,有助于疾病的恢复。音乐在临床上应用最为普遍的是治疗心理失调所引起的各种心身疾患。其次,音乐疗法用于镇静、止痛、降压等病例也很多见。据有关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口腔科医生,曾用音乐代替麻醉剂成功拔牙200余例。在美国的堪萨斯医疗中心,临床观察发现,有的音乐能大大减少产妇分娩时的痛苦,缩短产妇分娩的时间。

1972年,波兰政府根据几位病理学家和音乐学家的建议,设立了第一个“音乐治疗研究所”,颇见奇效。不久,英、美、日等国有医院也随之采用了音乐治疗的方法。比如,每日饭后听3次音乐,能治疗神经性胃炎;给患高血压病者听抒情音乐,可降低血压;给受了惊吓的人听柔和轻松的乐曲,可使病人安静以致恢复正常。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7

合适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情感,完善个体人格。同时,音乐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产生的作用也不同。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和最具魅力的领域,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并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1]音乐和歌声不仅能改善多种病症病人的生理、心理健康情况,还能提高病人认知能力、社交能力,缓解躯体和精神焦虑情绪。[2]国内音乐疗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有多篇报道,但是对于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个性化的音乐疗法的探究并不多。个性化音乐疗法是极有前途的一种新型心身护理方法。本文就临床护理工作中个性化音乐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个性化音乐疗法的概念

个性化音乐治疗是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的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的治疗过程中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病人在疾病或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式。[3]个性化音乐是强调以患者的音乐喜好来选择音乐,为患者进行音乐治疗的形式。

2、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方式

个性化音乐治疗可分为主动性与被动性,可表现为倾听与演唱。目前,音乐疗法多数使用手机、随身听,病人也多数是被动地听。

3、个性化音乐疗法的应用现状

3.1.1改善慢性疾病症状

张友根的研究表明,通过对CopD患者给予个性化音乐治疗,发现可以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稳定生命体征,缩短住院时间。[4]高艳辉等通过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音乐疗法能增强银屑病病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和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张力.进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提高银屑病的治愈率、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5]

3.1.2减轻慢性疼痛

疼痛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体验,外界对疼痛感知的影响十分大。个性化音乐疗法应用于慢性疼痛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比单纯卧床休息更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6]

3.1.3减轻应激反应

应激(stres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H.Selye提出,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可以由不同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所引起.心理应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方面竞争压力的增加,心理应激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威胁着人的健康.超过个体承受能力的心理应激,往往是多种疾病的根源.[7]术前,病人由于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从而引起焦虑情绪,增加术前应激反应[8]。收听个性化音乐这种非药物疗法既无任何不良反应又有助于病人放松,利于康复。近年来有关音乐治疗的研究证实,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机体,可协助个体达到生理、心理和情绪的整合,是围手术期患者良好的辅助疗法。并且个性化音乐疗法对于术前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有着较大的作用。[9]

3.1.4临终关怀的有效方法

癌症晚期病人经受着病痛的折磨,面对着自己即将走向死亡,常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于临终患者,我们的护理任务不再是使患者更快的康复,而是陪伴患者,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里,舒适、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让患者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听缓慢抒情的音乐,患者收缩压明显下降,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10]

小结

个性化音乐疗法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对护理实施者难度较小,是护理人员可以独立提供的辅治疗措施。目前个性化音乐疗法尚在起步阶段,还未广泛运用。它具备花费少,效果好的优点,前景广阔。个性化音乐疗法不仅局限于住院患者的应用,可以延伸至社区、家庭等场所。期待个性化音乐疗法更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马前锋.音由心生乐者药也―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

[2]吴红艳.欢笑是最好的治疗.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2):71

[3]黄淑鹊,林佳静.陈明丽.等探讨音乐治疗于癌末病患疼痛对生活影响程度改善之成效.荣总护理.2002.18(4):358―367

[4]张友根彭小芳韶红张思诗刘亚琴王飞燕个性化听一唱结合的音乐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辅助治疗的作用研究当代护士1006-6411(2011)12-0003-02

[5]高艳辉,肖青林,卢平燕,等音乐疗法在银屑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3―224

[6]黄淑鹊,林佳静.陈明丽.等探讨音乐治疗于癌末病患疼痛对生活影响程度改善之成救荣总护理.2002.18(4):358―367

[7]《心理应激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9).

[8]梁宝勇,刘畅,杜桂枝,等.择期行腹内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准备研究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及其时间特点[J].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2(2):77-80.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8

【关键词】音乐疗法;效果;膀胱镜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20-01

音乐疗法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和改善机体各部分机能而治疗疾病,已被运用于临床[1]。随着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和多元文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音乐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多,但未见应用于膀胱镜手术配合护理路径中的文献报道。因此,作者以膀胱镜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音乐疗法在膀胱镜手术配合护理路径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连续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的膀胱镜手术患者198例,其中男104例,女94例;年龄52岁~80岁,均无听力障碍,将病人用单双号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各99例。音乐组除按膀胱镜护理路径护理外,术前、术中播放背景音乐,对照组按常规护理。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职业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护士术前一天进行术前访视,按膀胱镜手术配合护理路径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指导每位病人填写或代为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表),用于测量病人术前的焦虑程度。每位病人都采用电子血压计,5min测量左上肢血压、心率1次,取手术前3次平均值为术前值(术中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率取值方法相同)。手术当天将病人置于等候室等候手术。音乐组在等候室播放慢节奏、抒情、流畅的背景音乐,调节音量大小,以病人能接受为准。进入手术间后,音乐组在手术间播放同样的背景音乐,直至手术结束。术中手术护士再用SaS量表测量观察两组病人的焦虑程度,如护士在耳边小声提问SaS量表中的问题,病人回答、护士代填。术后由护士以口头询问的方式调查病人对手术期间的满意度。

2结果

2.1两组病人术前、术中焦虑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两组病人术前、术中焦虑评分比较(x±s)分

2.2两组病人血压、心率比较(见表2)

表2两组病人术前及术中血压、心率的比较

2.3两组病人对手术期间的满意度:音乐组98.99%(98/99)、对照组92.92%(92/99),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音乐疗法是通过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作为治疗动力帮助病人达到促进和维护健康的方法[2]。对心血管系统、腺体分泌、肌肉紧张度都有明显作用。可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动降低,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从而在应激状态下减轻焦虑和恐惧,通过调整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3]。手术对于病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应激的本质是机体面临压力时的紧张状态。今年来有研究认为内镜检查手术中对患者进行舒适的心理放松疗法,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到医院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理常常是紧张不安的,尤其是进入手术室后身边没有亲人陪伴心理压力更大。他们对手术缺乏了解顾虑重重,表现出恐惧和焦虑。背景音乐通过艺术的感染力,以音乐特有的物理特性,特定的频率、节奏及强度影响人的生理节奏,尤其在生理和精神方面,对医疗起辅助作用。通过音乐疗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改善精神状态,减少术中的不良反应,缓解术中紧张情绪,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病人术前焦虑程度,血压、心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音乐组病人术中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波动幅度小。术毕满意度音乐组比对照组明显提高。由此可见,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音乐的影响。因此现将音乐疗法与手术配合护理路径相结合,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的需要,从而有益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高艳辉,肖春林.音乐疗法在银屑病病人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3

[2]赵景芳.精神因素与癌[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1:1997-1999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9

【关键词】音乐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方法与技术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据统计,已有45个国家开展了音乐治疗,150所大学设置了音乐治疗相关专业。从音乐治疗的不断发展可见音乐治疗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其认可程度不断增强。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普通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男性为3.4%,女性为8.5%,基本上1/3以上的患者终身失去了社会生活的能力,自杀率也很高。在笔者看来,音乐治疗既不会有医药治疗的副作用,又比心理治疗更加系统全面,不失为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好方法。

一、音乐治疗的概念

音乐治疗是以音乐的实用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音乐一直被用作一种疗愈的力量来减轻疾病和痛苦,创伤事件是不可改变的,但音乐却能够改变患者对这些事件的体验。音乐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聆听、演奏、歌唱、音乐创作、舞美设计以及音乐投射和音乐联想等。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钱铭怡在其主编的《变态心理学》中指出:“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或长期持续存在,其特点是时过境迁后的痛苦体验仍然驱之不去,持续回避与事件有关的刺激,并长期处于警觉焦虑状态。”①

(一)心理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创伤,会持续多年,甚至终生,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恐怖事件、暴力事件等增多,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其心理症状大体表现为:“闪回”,即创伤事件会不时地在头脑中重现,包括当时的情景、气味、声音等的重现,并引起强烈生理和情绪反应,有时也会以恶梦的形式出现;“回避性反应”,即刻意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记忆或情景,人际关系淡漠,对社会生活缺乏信心和希望,警惕性提高。

(二)生理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情绪波动大,惊跳反应。患者会经常性的失眠且梦到与创伤事件相似的场景或有关人员,以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厌食、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二、音乐治疗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与技术

通常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最有效的干预方式是直接作用于体验层面,此时音乐干预相较语言干预在这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音乐可以通过改变人的情绪,改变其认知进而影响人的生理反应。音乐治疗师可以合理运用这一点,使创伤患者将压抑的悲观情绪合理地释放出来,帮助患者对生活重拾信心,甚至彻底走出创伤带来的消极影响。创伤事件一旦发生就无从改变,且创伤记忆只要出现就会在右脑中以条件反射的形式,激活所有与创伤事件有关的消极体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音乐治疗改变患者对创伤事件的体验,将痛苦的创伤经历转化为对生命的积极体验。

音乐治疗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实施方法与技术有以下几个阶段:平抚情绪与状态、暴露创伤和系统脱敏、整合干预。

(一)平复情绪与状态

音乐治疗师以积极的体验为基础,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可以提高积极体验情绪与状态的方法,促进患者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康复的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游戏或音乐活动与患者建立某种关系,建立稳定的团体及个体参与的音乐活动,如歌曲演唱、音乐游戏、打击乐的即兴演奏等。音乐治疗师可以运用放松训练、音乐积极想象等方法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不去触碰患者的创伤问题,改善患者的情绪,使恐惧焦虑情绪明显得到缓解,并为后面深入的精神创伤干预打好稳固的基础。

(二)暴露创伤和系统脱敏

音乐治疗师帮助患者在音乐的作用下对创伤事件的记忆进行干预和系统脱敏,使患者在创造性的想象中转变对创伤记忆的痛苦体验。在此阶段,音乐治疗师可以针对不同患者做一些针对性的音乐治疗,如通过乐器的即兴伴奏帮助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情感体验,并在此过程中与其他患者互助、支持。此阶段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低和消除患者对创伤事件的消极情绪体验和不良躯体反应。

(三)整合干预

此阶段治疗的主要目的帮助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重新融入社会。严重的精神创伤会对患者的人格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且创伤人格的消极性致使患者一些行为模式的改变等因素仍会持续存在。所以,音乐治疗师要在这阶段帮助患者学习如何更好地适应创伤后不同的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使患者更好地重新融入生活。

综上所述,在此过程中,音乐治疗需要针对患者的创伤事件,分析患者不同的心理冲突、性格特点,帮助其改变错误认知。将这些具体可行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践,会在临床干预中明显地加快患者的康复程度。

结语

音乐治疗通过音乐对人引发的生理、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体验,来达到保持、恢复、改善和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导致相关的功能障碍,对患者的危害极大,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就必须有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法,不能只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相信音乐治疗将会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带来越来越多的福音。

(注:本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创新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音乐治疗对于老年痴呆症的干预研究,项目编号:HSDSSCX2015―46)

注释:

①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8.

参考文献:

[1]姜利人,刘宝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物心理学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18).

[2]严虎,陈晋东.艺术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前景[J].国际精神病学,2015(2).

精神病的音乐疗法篇10

关键词:五声疗法;飞行学员;心理压力;缓解作用

每年的秋季都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季节,但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学生在不少人的眼中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没有找工作方面的压力。但是在这“幸福”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来自身体等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他们随时会被淘汰。飞行学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精神需要高度集中。在空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发生。所以大脑会产生大量的神经信号,信号传导将会消耗大量的神经递质。过载时,身体需要克服几倍的自身重力,身体各部分肌肉都需要高度紧张。肌肉收缩也会消耗大量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等。飞行学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会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这种压力会让飞行学员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疲劳。如果这种疲劳不能得到及时的消除,那对飞行员的生命和飞机的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

飞行学员心理压力来自于以下五个方面:1)职业因素:飞行员的职业特点决定,这是一个令人高度紧张心理焦虑的工作。2)精神因素:一般认为,长时间的精神紧张能引起神经活动过度并伴有不良情绪的产生。3)过度紧张:强烈的精神刺激,沉重的精神负担,持久的环境压力,都会使飞行学员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4)环境不良: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身心无法安宁,休息睡眠的不到保证;长期接触噪声,刺眼的亮光,也是使人产生不良情绪的重要因素。5)内心矛盾:内心矛盾长期不能解决,主观愿望不符合客观实际,神经系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成为慢性精神创,从而诱发神经衰弱症。

音乐治疗是一个交叉学科,近年来在中国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研究表明音乐能给人带来愉快和心灵怡悦,有利于人生命养生。愉快、喜悦、怡适、舒畅、乐观、开朗等良情性绪有利于导致人体生理内环境的平衡协调,从而有助于健康长寿。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喜悦、乐观、开朗,可促进新陈代谢和改善。据有关古代文献记载,在我国古代,《说苑》中记载,原始社会时期,在部落中传说有一名叫做苗父的医师用竹管乐器为病患医治的例子;《黄帝内经》完整的记载了五音疗病体系,反应了当时“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这套中国传统的五音疗病体系并没有被完整的保留和沿用下来。但是我们仍旧可以得知,中国的音乐治疗已有五千年之久。传统思想根据脏腑特点,也可应用五行选乐,以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音乐的特点及所反映的音乐情绪分别顺应金气清肃、木气生发、水气潜降、火气上升、土气平稳。根据不同人格类型匹配不同音乐,会对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产生影响,这是民族五音音乐疗法思想中个性化治疗的核心。在民族传统音乐中,和缓宁静、节奏平缓柔和、清悠澹远的音乐适宜于阳气偏旺、阴血偏弱的诸种证候;有助于呼吸道平稳、心跳脉律正常、血压下降,使精神松驰、情绪和缓、烦躁焦虑皆除。节奏欢快,情绪热烈的乐曲多适宜于阳虚阴盛之候,例如心悸气短、声低息微、面色苍自等,振奋情绪、鼓舞心志。结合《黄帝内经》中五音疗病体系的相关文献记载及五行五脏的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对应的关系,并创新性的结合中国民族器乐曲和民族乐器互动演奏,并应用于缓解飞行学员心理压力的,同时通过民族乐器的互动演奏,锻炼其指关节等身体机能,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利于缓解疲劳症状,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提升,提高飞行训练效率与飞行耐力。

从生理学上分析,音乐治疗是客观刺激物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的结果,当外部或内部因素刺激触动了主管情绪的下丘脑等皮层下中枢时,就会引起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变化,如人的肾上腺素就会过度分泌。如果给人体注入肾上腺素,人体就会有情绪的反应和变化,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如同注入肾上腺素一样,使人进入了某种情绪状态。人类情绪的这种生理机制对于音乐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音乐可以有效地对人的情绪进行干预,从这点上来说,音乐对人的心身疾病是有治疗作用的。根据宫、商、角、徵、羽5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治疗。中医的音乐疗法和传统的阴阳五行思想相对应;和具体的时间、空间、情绪、脏腑等匹配,是一种注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针对其不同情绪,并对照五脏养生调节针对飞行学员不同情绪进行音乐的选取。在古代相关书籍中有记载:唐朝王冰注谓:“角谓木音,调而直也”;“徵调火音,和而美也”;“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五音属五行、应五脏、动五志的理论方法,可以通过不同乐曲产生的不同的人体效应得到证实。在五音治疗中,音乐的配制和选择,必须考虑五音和身体的脏腑关系,也即具体的病症;其次还需要考虑治疗时的时空关系等;尤其对于情绪的调节更加需要注意五音的个性化选择。五音音乐疗法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和身体有关的事物和现象按其属性、形态相类同的,分别归纳成五大类:

五行在人的情绪中分别对应的是:暴躁易怒属火;抑郁寡欢属土;绝望失落属水;愤怒狂躁属木;悲伤难过属金。五声调式特点:宫调式庄重典雅,沉静,舒缓;商调式:悲壮,高亢,肃穆;角调式生机勃勃,温柔又不失活泼;徵调式欢快,流畅;羽调式催人奋进,积极向上。

五声调式各自代表曲目:1)宫调式:《花好月圆》、《春江花月夜》;2)商调式:《将军令》、《金蛇狂舞》;3)角调式:《胡笳十八拍》、《蓝色多瑙河》;4)徵调式:《喜洋洋》、《进行曲》;5)羽调式:《梁祝》、《二泉映月》。

此外,针对飞行学员飞行训练的时间长度与科目不同,夜航或是早班飞行等不同的因素,在飞行学员食堂,浴室播放分贝值在40~60分贝的音乐。

目前,科学的音乐治疗理论和操作方法已经逐步普及化。面对飞行学员类特殊群体民族五声音乐疗法的心理治疗体系将会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既可用临床于治疗,也可保健养生。若能够完整地探索和实践,民族五声音乐疗法将会形成一门有特色的新学科和新技术,将在音乐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完善音乐治疗的体系。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等.中国心理学史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6-32.

[2]许燕.天人合一音由心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1997(3):96-98.

[3]毛建明.先秦时期音乐心理学思想研究[J].音乐探索,1999(3):24-25.

[4]曹蓓,王许无.从内经理论谈音乐疗法的优势[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4):9-10.

[5]郭庆藩.庄子集释[J].中华书局,1982:39-45.

[6]加藤美智子.标准音乐治疗入门[J].日本春秋社,2000: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