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十篇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十篇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2:25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1

素描,先认识一下素描这个词的基本含义。素描:“西方艺术与科学方面的一个专有名词,英文drawing,法文dessin,德文Zeichnung,约有三层意思:一、用铅笔、钢笔、炭笔等工具所作的画,通常画在纸上;二、用墨水或淡彩,并用画笔制作的小幅作品,通常叫毛笔素描;三、结合上述方法或其他方法所作的画。素描尺寸可大可小,或用作物象的记录,或用作其他作品的整体的或局部的画稿,或用作插图,或用作某种技术的图解。它既可以是一幅快笔挥就的速写,也可以是一幅精心结构的作品。”素描大体上可分为这样几类:一、细笔素描,包括铅笔素描、钢笔素描、圆珠笔素描;二、粗笔素描,包括炭笔及木炭素描、蜡笔素描、色粉笔素描;三、毛笔素描,这里特指使用中国毛笔作的画,尤其是中国的水墨写意人物画可归类为素描(另外话题,暂且不论);四、吸水笔素描,包括鹅翎笔素描、芦苇笔素描等。据美术史记载,伦勃朗晚年就喜欢用芦苇笔作画,而且画了不少精美的素描作品。由此可见,素描的材料与工具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和精神,为表现对象呈现多样性面貌提供了可能。

二、素描艺术的目标和本意

素描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是在意大利乔托以后出现的,到了莱奥纳尔多手里,素描成为了独立的艺术,米开朗琪罗又以他的名声促成了人们对这种独立性的承认。后来,虽然不少学院派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对素描有过很多争议,基本上都是围绕“素描作为艺术品”来展开,但是争论丝毫没有影响到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价值的存在。安格尔的名言“素描是纯正的艺术”即是明证。直到20世纪,马蒂斯、毕加索、克里虽然使素描的形式和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素描在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从来没有人否定过。素描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们只需要看看米开朗琪罗和安格尔是怎样说的,米开朗琪罗曾断言:“素描(按另一种说法,把它称为略图艺术)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原源和灵魂,是一切科学的根本。”这种观点令人惊讶,以至于让人感到质疑,但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尤其是素描艺术是他本人探索人类所有学科的知识手段。安格尔则认为:“绘画的表现力要求有丰富的素描知识,因为缺乏素描知识,不可能获得十分优秀的成绩。在大师中间富有表现力的画家,都是最卓越的素描画家。拉斐尔就是一例。”两位艺术大师如此重视素描,可见素描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绘画创作前的基础性准备手段,其中包含有至高无上的科学探索精神,是为以后科学的“发现”和“创造”服务的,这应该是素描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本意。

三、当前素描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我们国内素描教学而言,实际情况是,我们在设计素描教学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培养目标,只把素描当成一种基础训练手段,忽视了素描作为独立艺术的存在,作为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手段,仅仅通过结构、明暗、体块、质感来理解素描,表现手法单一,最后弄得枯燥乏味,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真正地系统学习欧洲古典大师的素描经典。考察国内素描教学,包括各大美术学院在内素描教学上基本上都是以写实为主,以刻画对象的实体感、质量感、光感、空间感为能事,为了达到“逼真”程度,不惜“磨洋工”,虽然最后的效果逼真,但是这种效果是以丧失“生动”和“生气”为代价的,缺乏“精、气、神”,是一种乏味的准确;虽然这当中也有画得特别出色的,但是对于庞大的学生基数来讲,实在微不足道。当然,这种教学方式有强大的写实主义传统势力的影响,但也不可否认,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让观者感觉不到写实是重要的,尤其是那类以呈现“逼真”物象面貌而精神内涵缺乏的作品,其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写实主义,“准确并非真实”,“绝对并非真实”。现在,写实的画家中也有很多不画素描了,利用数码影像来辅助描画形体,甚至干脆把轮廓形态通过电脑直接打印在纸上、画布上,更为普遍的是大量运用照片来作为创作素材。素描教学已经远远不如以前显得重要了,除了作为高考“敲门砖”,地位越来越低,被看轻的趋势愈发明显。再者,由于目前美术高考专业加试存在很大弊端,学生在准备高考时有些问题可能一时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只能跟着教师和大家模仿,缺少创造意识的培养,更不敢“乱画”,只好在教师的带领下,规规矩矩地画。教师为了保证专业过关率,给学生准备了一套“八股”模式应付考试,结果造成千人一面,实际上也很难区分和检验教学成果。学生进了高校,素描也就慢慢扔下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高度的探索性的精神投入,哪来“发现”“创造”?更别谈“创新”了。

四、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创造性精神的培养

艺术并非只是呈现作品,可贵的是潜在的一种创造性精神,不管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科学领域,探索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始终应作为更为重要的方面。克利认为:“艺术品,最重要的是创造的过程,绝非仅仅是成品的体验。”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开篇即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探幽微”。“成教化,助人伦”好理解,就是“画以载道”;何谓“穷神变,谈幽微”,说到底就是探索世界的奥秘,这个是创造性的,也是创新的,艺术和科学最高端的思维方式一定是互通的。爱因斯坦是科学家,但他也热爱艺术,特别是音乐艺术,他不仅拉得一手好小提琴,而且弹得一手好钢琴,相对论的提出是与他高深的艺术造诣分不开的。科学家钱学森谈到创新人才培养时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的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大跨度地触类旁通,完成创新。”他本人除了对绘画有较高的见解,还对书法、诗词、音乐认识颇深,认为“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而终于逻辑思维”。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科学的发现根本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逻辑思维而是依靠艺术思维。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大师级人物,概莫能外,达•芬奇即是最好的例子。我们从这个认识回头去思考米开朗琪罗的“素描是一切科学的根本”这句话时,就会意识到素描教学在艺术教育阶段竟然是如此重要,它不单单是一门基础绘画训练课、艺术创作课,而且也可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有着更为广泛的学术意义,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艺术对科学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五、素描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探讨

一是素描精神的确立。首先要明确素描教育的意义,素描不仅仅是一种直接的技术教育手段,满足于完成一张完整的作品,而应该是要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观察物象的视觉,为认识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一种有效手段。其次,素描练习应当培养精神。马蒂斯认为,素描特点并不在于准确地临摹自然的造型,也不在于将细节一笔一画准确地装配起来,而在于艺术家对他选择的物体所流露的真切感受,在于他所投入的注意力和精神。“如果素描是精神的,你必须先开始画以培养精神。”再次,素描教学不应简单地理解为绘画的基础课,它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一门独立的创造性艺术,可以最为真切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受,从欧洲艺术大师的素描作品中我们能很好地感受到这一点。

二是素描的丰富多样性蕴藏着创造性思维。如本文所述,素描的分类多样,工具材料不一,且每种工具都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这就为素描最后呈现的面貌丰富多彩提供了可能,铅笔、木炭笔、钢笔、圆珠笔、毛笔、蜡笔、色粉等,工具的单一使用和组合使用均能产生特殊效果,在探索中逐渐打开了视野,丰富了思维,实际上为下一步艺术创新不断积累认识。思维没有定式,创新形式就会源源不断。据美术史记载,17世纪欧洲杰出的绘画大师伦勃朗就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素描画家,他的素描实践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日,在素描实践中,他采用多种工具,采用各种各样的技法,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创作构思与运用自如的艺术技巧,表现对象也不局限,如他所言:“天空、大地、海洋、动物、各种各样的人物—一切都可以供我们做写生练习。”因此,伦勃朗发明了高超神秘的绘画技法以及他对油画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均来源于他对素描的长期实践和不懈探索,是素描培育了他丰富的思维和精神,培育了他的独创性。除此以外,素描在其他领域诸如设计、工业制造、建筑、科学研究方面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已经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形成共识。

三是创造意识培养是基础教学阶段的必然要求。基础训练是为今后创作打下基础,和创作不能截然分开。马蒂斯认为:“在我看来,每幅素描都有其独特的创意。”事实上,优秀的基础教学习作包含一定的创造性,可以看作是有成果的创作。曾几何时,我们对素描基础教学的认识是何等狭隘,仅仅局限在静物、石膏、人像等几个方面,工具也往往限于铅笔、炭笔,表现方法和画法上也是片面的、被动的,硬性地把素描表现形式分为线描素描、调子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跟在教师后面邯郸学步,偶尔利用其他工具作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也有可能不会得到大家认可。毕业后也是靠“吃老本”、“几把刷子”闯天下,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何谈艺术创造。实际上,素描基础教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也不是下了苦工夫、坐了冷板凳就能收到效果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尤其是基础阶段,围绕教学目标和精神,不应推崇一种模式、一种风格,要鼓励个性的发展,采用的表现形式要多样,可以发挥各种工具的长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进行多方面尝试。只要能达到造型能力的提高,培养了素描精神,表达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画出了好的作品,不管何种形式都应该鼓励和提倡。艺术最为可贵的就是创造性,如克利所言:“艺术是创造的一种明喻。每件作品都是一个例子,如同地球是宇宙的一个例子。”艺术创新需要高度的专业能力和精神投入,素描作为一门纯正的艺术,承载着培育理性和精神的双重担当,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一环。素描工具的多样性,为非凡的创造潜能提供了支撑,历来受到西方艺术大师高度重视。事实证明,素描训练如果从一开始就远离本质和目标,对于后来的艺术创作和探索有很大的影响,直接限制作者的创造力。素描艺术应当成为画家毕生追求。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获取影像资源丰富便捷;但是,如果谁抛弃了素描,认识不到素描的重要地位,其绘画艺术质量必然大打折扣,艺术道路也必然狭窄,这点毋庸置疑。

六、结语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2

【关键词】艺术班;历史教学

艺术考生是各校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历史教学工作经验,针对如何提高艺术生的历史成绩,进行了初步探索。要提高艺术生的成绩必须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这样才能对症下药。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些艺术生有以下特点:①比较热衷于专业课的学习,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对文化课缺乏兴趣。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③自尊心很强,耐挫力差。了解了艺术生的这些特点后,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夯实基础,激发兴趣

针对他们基础较差,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这一特点,我在平时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①侧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在讲课过程中把学生暴露出的知识缺陷及时弥补,逐渐夯实他们的基础,使之产生学好历史的自信心。②在讲课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趣闻等,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③根据艺术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方式。比如为学生创设某个历史事件的情境,由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的历史人物,加深他们的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课堂主体,只有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真正参与进历史学习中来,才能真正学好这门课。这是搞好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信心和兴趣,学好历史便有了良好的开局。

二、习惯培养,学法指导

学生的信心和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学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习习惯

艺术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表现在:学习没有计划,很少预习和复习,听课抓不住重点,不会做笔记,学习主动性不强。针对艺术生的这些情况,我要求他们养成如下几个习惯。

(1)挤时间,多看书,勤反复。众所周知,高中生学习负担很大,而艺术生每周又有相当一段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很多艺术生常以没时间为由在文化课学习上偷懒。根据平时的观察,他们其实有很多零散时间可以利用。所以我要求他们根据自身情况,“见缝插针”利用零散时间多看课本。而且看课本时要做到全面、细致。再就是对基础知识勤反复,要求学生们根据记忆规律将学过的内容反复复习。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尽可能的全面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2)预习、听课的习惯。由于很多同学没有养成好的预习听课习惯,结果使他们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就把握了听课的重点。听课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种习惯可能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及时做作业,勤问问题的习惯。课后如果不及时做作业进行巩固,将影响其对知识的掌握。所以我要求学生“趁热打铁”尽可能在学完新课的当天将相关作业完成。这些作业是预先选好,适合艺术生水平的经典题,而且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分为必做和选做两种。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首先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向老师请教,争取搞清弄懂,不留后患。

(二)学习方法指导

(1)记忆方法的指导。高考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但能力提高的前提是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怎样才能尽可能全面掌握呢?我向他们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谐音记忆等。并把学生记忆上有难度的基础知识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2)答题技巧。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有些学生平时学习比较刻苦,基础知识掌握也不错,但考试时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出在答题技巧缺失上。于是在平时教学中我便贯穿对学生答题技巧的训练。①审题技巧:细读题干,找出关键词,揣摩出题者意图。②做客观题的技巧:可以应用排除法等。③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分析材料了解考察点,运用历史语言规范答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后,学生的历史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三、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意志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艺术生个性张扬,但毕竟年龄还小,所以我们要用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不能一味责备。在平时同学生相处时,我对每位同学都抱着信任、耐心、积极、热情的态度,注意和学生交谈的语气用词,尊重他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详细讲解,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鼓励。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鼓励是发自内心的,从而建立起对老师的信赖,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3

【论文摘要】素描教学要注意观察方式的培养,以客观物象为依据,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文章对素描基础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人们常说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它既可以作为诸多绘画样式的基础课程,又能以一种单独的艺术样式而独立存在,因此画素描首先得具备素描的作画意识,同时还应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在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既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根据我在学习和素描教学中的心得,我认为画好素描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观察方式的培养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总的说来如果能用会以下两种形式的观察方法,就会把形体看准表达准,它们分别是:

1.剪影观察法:当一只老鹰从高空中找自己窝的时候,能准确地分辨出自己窝的形状而不会找错,可见任何事物都有区别与其他物体的特有的大的外形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作画中一直把握这种剪影,就可以画准物体大的基本形,可以说,这种观察方式可以一直贯穿我们作画的始终。

2.定点余光视觉观察法:在作画中,我们可以找到占据画面主体最大的物体带动其它小的物体去分析比较物体之间的比例,空间,同时在在看不同物体时,用眼的余光去比较着看其他物体,要在物象上能看出形体的结构关系,以及不同物体本身的空间凸凹关系,形体与形体相接的关系。

用以上两点观察方法观察物象再加上对所画物象的敏感,就会更有力地表现对象,安格尔说过:“最好是让模特一下子使你震惊,而你们则立即产生深刻印象。

二、对结构及透视的理解

对整体的重视并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所以要从透视和结构上来进一步理解。

透视是从西方遗传过来的传统绘画的理解物体的方式,分为三种:(1)大气透视;(2)消逝透视;(3)线透视。大气透视指调子因大气的阻隔而会产生远近的虚实变化。

结构是指我们所见物体的构成,以及各体块组合连接关系,它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呈现一定的形状特征,所有的空间调子一定要符合画面的结构和物体本身的构造,以及特征的把握,所以基础训练离不开对物体结构的分析和理解。从结构方面认识,由构造上把握,可以增加表现的深刻性。这样就要求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我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不能获得物象结构的知识,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结构的缺陷。

三、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画家非常重视笔法在绘画中的应用,《六法论》的第一笔就是“骨法用笔”,笔不仅是有一定的形状特征和力的方向性,同时也体现了画家的艺术素养和力的方向,画面中除了应用一些不同的工具材料使画面的效果更加多变,更符合画家对画面的要求,同时也注意笔法,画面中要讲究“气韵”,笔法的应用要符合气的需要,用笔要做到准确,随意并符合画面结构次序的需要,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去积累经验。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我不主张在素描基础练习上,采用变形的手法,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转贴于

四、空间的艺术表现

在素描表现过程中,要探索点、线、面、黑、白、灰等造型因素的运用,不断总结,积累有效地表现对象,表现感受,形成画面的语言经验,不研究画法,死磨硬扣,易染上匠气。“所有伟大的画家都是表现空间的!”,这句话道出了空间的表(下转第148页)(上接第123页)现在画面中的需要,很多西方的画家在空间意识上都特别强,哪怕是抽象画家,他们的作品都流露出非常强烈的空间意识,我们画画是在平面上进行创造的,对象的绝对空间,对于画面所能传达的只是对象上面的形与色的空间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是一种感觉,对空间感觉的把握,决定着画面空间的传达,空间传达在基本功训练的诸要素中,是属于比较难的一个课题。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习作应以长期作业为主,这样便于领会教师的指导,便于深入理解,反复校正和进行探索。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也主要体现在长期作业中。教师要向学生说明长期作业的重要性,对各种不良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同时,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业作为辅助,使写生与构图相结合,记忆、想象和速写相结合,以避免学生在长期作业中容易出现的观察力迟钝以及画面板、腻的缺点。习作的优劣还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基础未打好之时,对于那种专门追求风格、流派的做法,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和纠正。要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浑厚的基本功作基础,单纯地去追求某些风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学生不仅要具备照着物象摹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的理解、记忆和想象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具备全面的造型能力。

通过一定阶段的素描训练,使学生能够由三度空间的注视中把握形体,系统的去研究,运用艺术的手段对自然物象进行改造,变形,重组,使其转换为一种新的造型实在,它会把我们的素描基本功训练提高到以自然为前提的具体与抽象,再现与表现,感情与理性相结合的高度,让学生的选择,感觉,判断,直觉都参与到素描训练中,使在画面中发生的,不只是视觉表象的记录,它还应当传达出其对内在真实的揭示和一种新的艺术生命的召唤。

参考文献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4

1972年生,汉族,浔阳彭泽人。祖辈世代书香,雅好文玩书画。好书法和古物鉴赏。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

1990年07月,羁旅杭州,在杭州塑料泡沫材料厂工作两年有余。199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本科。1997年分配至浙江宁波大学美术系任教。1998年至1999年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结业。2000年调上海朵云轩(上海书画出版社)任编辑,期间在上海戏剧学院和上海大学任教。2004年09月调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工作,任教古代艺术品鉴藏与保护专业。

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两项:《浙江历代书画鉴藏和鉴藏家印鉴》(2007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域外浙瓷》(2008年,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著述有《浙江历代书画鉴藏及鉴藏家印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11月);《域外浙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艺术品市场研究与管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上下册,执行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越窑青瓷文化史》(合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浙瓷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艺术概论新编》(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中国文物收藏鉴定必备丛书・陶瓷》(12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海派绘画识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近现代书画家市场行情速查》(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钱镜塘常用印》(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年)等。

在《文物月刊》、《陶瓷研究》、《景德镇陶瓷》、《中国陶瓷》、《佛山陶瓷》、《南方文物》、《荣宝斋》、《世界美术》、《美术观察》、《艺术当代》、《书与画》、《收藏家》、《典藏》、《收藏》、《艺术市场》、《艺术探索》等专业杂志40余篇。

采访时间:2013年4月

采访地点:浙江杭州

引言:

《中国教育报》2013年02月08日第1版报道:教育部今天《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纲要对硬笔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在毛笔学习方面,纲要要求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1个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小学三至四年级要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五至六年级要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学习欣赏书法作品。初中阶段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高中阶段可以通过书法选修课深入学习,发展特长。根据教育部工作要求,书法课开设情况要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但不举行专门的考试,不开展书法等级考试。

沈磊鸿(以下简称沈):何老师,您好!今年春季,教育部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形成纲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何鸿(以下简称何):首先,我认为书法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这个“行为”本身是好事,关键是执行者的力度和用心。对目前的中国教育现状来讲,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应试教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要打破它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魄力。我记得80年代的我们,那时有书法课,早上上课前读读唐诗宋词,接下来一个小时的书法练习,而且是自觉的,就像日常生活需要一样。对古人来讲,那就是生活方式。书法纳入中小学教育系统,看似是书法的问题,其实是人文教育的系统工程。他涉及到文字、书写技巧、传统文化、人格修养等诸多问题,这不仅是书法本身的问题。所以教育部的纲要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会写字,二是写好字。会写是技巧,写好是涵养。书法说到底是修养,也是培养良好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书法学习是“以技入道”的过程,技为书写方式、书写技巧等表象,道为境界、哲学、思维方式等。要做到这点,需要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做铺垫。

我去日本,在日本的机场能看到“书道”的玩偶陈列,这是一种民族文化意识和世界眼光,书法源于中国,“书道”却在日本。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与空海从中国带回“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法帖,日本皇室将他们供奉,尊为“大王”和“小王”。书法已经成为日本的民族文化,但根是在中国。日本人从实践角度完成了清代思想家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化策略。从历史上的“遣唐使”、“陶瓷战争”、“明治维新”等行为,我们能很清楚看到日本文化强国之路,“明治”和“维新”这两个词也源于中国的典籍。“明治”源于《易经》“圣人面南听天下,向明而治。”“维新”取自《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我们现在很多东西在向海外学习,将流失出去的精神捡拾回来,这样往往有一种自卑的情怀和失落感,与其这样,就该有重拾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决心。书法渗透到教育中,不应是口号,更应该是修炼。这一点,日本做得比我们好。重读儒家经典,汲取营养,也是我们教育迫切需要的。我记得1988年,世界上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宣言:人类在21世纪还要谋求发展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孔子身上去汲取智慧。全球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

沈:您谈到书法和修养的关系,能再具体谈谈吗?

何:我认同文化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包含衣食住行等;二是精神,包括学术、文艺等;三是灵魂,包括宗教等。书法包含在第二层次。我们总在强调艺术修养,中国的诗学、书学、画学等蕴含着哲学,祖先留给我们很多的智慧著作,《诗经》、《离骚》、《论语》、《颜氏家训》、《道德经》、《易经》、《文心雕龙》等,这些离我们现在已经很远了。应该捡回来,这是我们的“文根”。捡回来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求中小学生人人都去啃这些“经典”原著,至少老师在教育中要传播这些观念,先埋下这些“智慧的种子”,从佛教文化的角度讲,这叫“慧根”。

艺术是一种修为,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很高的要求。做作不是艺术,是造假。艺术需要孤独,这种孤独是一种内炼、静修、面壁和悟道。君子慎独,艺术不需要热闹,她会自发给人以力量和温暖。每个民族的艺术都有自己的根和支脉,自己的根就是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和基因,支脉就是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开出的“奇花异卉”。我们谈文化,文化有一脉相承的“文脉”,这个“根”就是民族的文化灵魂――从中国文化来讲,诗性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代表。中国书法和中国画是哲学,尤其中国书法,一点一线包蕴了一切,她包含了宇宙意识,她是“易”化的符号,她蕴含阴阳、虚实、曲直、刚柔、长短、黑白等观念。所以,在中国文化中,诗是排第一位的,其次是书法。这些蕴含哲学思维的中国优秀文化真的需要回归。这些也是触动我们灵魂的文化载体,需要好好传承和播扬。现在书法纳入教育体系中,至少表象上看很多人已经开始在思考我们的文化问题。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字“阅历”,阅者读也,历者行也。阅历形成哲学头脑,产生智慧。鲁迅先生说: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

毕加索说,如果我生活在中国,我不想成为画家,更想成为一位诗人。毕加索了解中国文化,书法在中国诗学和画学间找到价值归位。书法是文字的情感表现方式,它承载的是诗的情怀,史的智慧,文的表象,同时又是绘画的根,书画同源,源于“线”,而“线”正是中国艺术的精神表象。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先生2008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谈到书法:如果我没有退学,我永远不会想到去学习书法。在当时很少有人能意识到学习书法的价值,但实际上乔布斯正是通过学习书法掌握了不同的字体,这也正是mac计算机的最大优势之一。

沈:我看您平时也写写书法,而且很多备课笔记都是用毛笔书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吗?

何:我印象中,小时候祖父在教私塾,我给他送饭去,总看到他拿着毛笔在写字,耳濡目染,也就习惯了。加上父亲也经常用毛笔写些诗文贴在家里的墙壁上,觉得很好看,有一种墨香。我想,“书香”可能很大层面上和这些有关,我们家算到现在,应该也是“五代书香”。小时候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记得那时练书法“欧体”,爷爷站在身后,若能把笔杆抽走,便要受罚站马步,一站就是一小时,满头大汗,颇似现在的体罚。而我考上浙江美院,则是两个因素促成的。一个是高中毕业后,无心再考文科,受到教美术的叔叔的启发,开始了绘画。其次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而那时考美术是不考数学的。我侧重喜欢文科,所以考美术史也就成了必然。现在,从事教育,尤其是艺术品鉴赏专业任教,我总是要求学生要多练练书法,包括寒暑假作业、平时的作业也要用毛笔完成,这样坚持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书法不仅是让你把字写好,更主要的是让你安静,人安静的时候会思考。

古代文人,写信、日记、书札、记账等都是用毛笔完成的,从早期的竹木简、缯帛书、到后来的尺牍等没有一样可以离开毛笔,这种东西丢掉了确实可惜。现代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的确摧毁了很多古代的思维方式,但这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关键是要有教育的良性引导方向。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对儒家文化的重视程度,韩国的首尔在2004年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孔子学院。

沈:最后,请您谈谈艺术品鉴赏专业你所开设的课程和您对书法美术教育的期待?

何:我是2004年从上海朵云轩调回中国美术学院工作,那时艺术鉴赏专业还在起步阶段,我主持的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如《国学基础》、《艺术品市场研究与管理》、《古籍善本》、《陶瓷鉴赏》、《艺术教育与美学》等。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鉴赏专业是全国高校比较早创办的新专业。该专业比较重视传统文化基础,如大二年级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第一门课是《国学基础》,这门课我已经上了8年,实践证明是很有必要的。艺术品鉴赏,包含有两个层次:鉴,即鉴定,鉴别,辨别真伪也。赏,即欣赏,品评高下。真品,即是原创真迹。伪作的含义则有很多,如赝品、仿品、临本、摹本、复制本等,这个要细加区别,鉴定非一日之功。鉴定可以从材料、技法、风格、图像、文献等角度去分析比较,现在的作假手段越来越高明,难度很大。欣赏也是必须具备很多知识架构,不仅仅需要艺术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如哲学、社会学、文学、宗教、历史、经济学、地理学等,甚至物理、化学等知识。艺术品评的标准也多种多样,比如说古代对书画的品评标准就有逸品、神品、妙品、能品等。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5

关键词:陶艺社团和谐成长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但陶艺进入中小学课堂还是在最近几年。南方诸多城市开课较早是因为南方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如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福建泉州、湖南醴陵等著名陶瓷产地所在的城市尤为多些,而在东北开课相对较少。

大庆市北湖学校自2010年开始开展陶艺社团活动。为了让学生走进自然,体验创造的成功感,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地发展,笔者就如何在陶艺社团中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让学生通过陶艺丰富多彩的文化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确保能力不断提升

在学校开展陶艺课之前,笔者对陶艺具体涵盖的内容没有任何接触,大学所学是美术教育专业。陶艺与美术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如何进行陶艺教学?如何带着这群孩子一同制作出陶艺作品?如何将陶艺社团真正运行起来?这些成为笔者最初要思考的问题。

为了尽快了解陶艺的本质,掌握更多的陶艺知识,学会使用制作陶艺的各种工具,笔者开始努力地学习,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通过各种途径投入到陶艺中去。在书本上研究陶艺教学顺序,找陶艺知识点;在网络中搜索,查各类陶艺图片,检索陶艺课开展学校;在论坛中,咨询陶艺制作过程,探讨陶艺造型技巧……

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使自己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后,为确保能力不断提升,笔者还是一边继续学习各类陶艺知识,一边摸索着进行陶艺教学。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果断判断前进方向

笔者在陶艺教学中发现了影响陶艺社团快速发展的三大问题。

1.动手能力欠缺

现在的学生看得多、说得多、做得少。从小动手能力就被家长限制住,洗毛巾、打水、整理物品等基本的事情都不知从何做起。在作品制作上更是显露出动手能力的不足。往往是快要下课了,学生手中仍旧是一块陶泥。

2.认知能力不同

陶艺社团的学生从3年级到7年级,五个年龄段的学生聚在一起上课,认知程度必然不同。这在教学中也产生了障碍:讲得多年龄小的听不懂,“消化不了”,讲得少年龄大的觉得没意思,“吃不饱”。

3.美术知识掌握少

学生对美术知识了解不多,在陶艺学习中涉及美术的型、色、审美等方面基础不够。所以笔者在陶艺教学中还要随时讲授美术基础知识。

根据以上三个问题,笔者联系学校成立社团的目的,重新确定陶艺社团的教学目的和方向。学生在陶艺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美术知识和陶艺制作技巧,与此同时,笔者还希望学生能在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倾听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教师要勇于探索前行,积极协助学生成长

1.对材料应用的探索

笔者将揉好的陶泥分成相同大小分配给每个学生,并在每节课做完作品之后,由学生自行管理剩余的陶泥。叮嘱学生注意陶泥的保存,一定要用湿布遮盖再用塑料袋包裹严。但总有学生的陶泥由于塑料袋包裹不严导致变硬,下次再上课时,无法进行作品制作。

发现这一问题之后,笔者每次上课只发放一定量的陶泥,待下课时将学生多余的陶泥回收,统一由教师来管理陶泥。这样既保证了陶泥不硬,又保证了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但仍有问题,陶泥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手的温度差异和不同的操作方法逐渐变干、变硬。部分学生上课时发下湿泥,收回来时却成了干泥。每周笔者都需要不断地给学生揉泥,劳动量无形中增加了不少。

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学生的制作能力来分配陶泥。能力强能做出作品的学生就多给一些,能力弱经常完成不了作品的就少给一些。当然,这样的分配是要不留痕迹的,而且要与学生说明,如果还需要陶泥,老师会再给。

2.营造和谐的氛围

和谐、发展是青鸟陶艺社团的教学宗旨。让社团学生明确青鸟陶艺社团的活动氛围必须是和谐的,要团结每一位社团同学,合作学习、互相帮助、保持谦让、树立集体荣誉感。在社团活动过程中,笔者不断把握氛围、修正方向,使用引导的力量提升学生合作能力。

采取小组合作式教学,笔者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不指定组长,上课时临时抽选组长。这样保证了每位同学都有管理小组的机会,能够锻炼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教会学生从大局角度思考问题。组长不仅要管理小组环境卫生,而且要关注小组成员是否能够按时制作出好作品。只有互相帮助,保证全组同学都做出好作品,并及时清理好工作台卫生,才能够使小组获得教师的肯定。

以工具和工作台使用为例。初期采用个人负责制,将陶艺工具发到学生手里,每人5样工具、1个小桶、2块布、1根擀泥棍。每节课的开始与结束都清点工具,每人负责整理自己的工具和工作台。这样管理出现的问题是,同一组的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有匆忙中错拿他人工具的情况,而到结束时总会因为工具的归属问题而争执不已。教师需要不断地“评断官司”。

后来采取小组负责制。每一组下发同样多的工具,小组内成员自由使用。小组内分工合作,一同整理工作台。男生有力气,负责打水、擦工作台;女生细心,去洗布、洗工具。每人都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在两年的社团活动中,社团教学宗旨贯穿始终。在和谐的氛围中,全体成员能够关心彼此,时刻考虑集体荣誉。能力强的学生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像小老师一样指导创作。在小组整理工作台时,能够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创建和谐的氛围的好处是即便教师外出学习由其他教师来代课,学生也已经知道该怎么做。

3.多元评价效果好

从学生的制作能力、倾听能力、合作能力、友好度等多方面考查学生。每次上课记录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告知学生教师欣赏哪里,不喜欢哪里,作为一个方向性的指引。表扬、鼓励和评价始终伴随着学生的每一次课,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奖励学生并将小组的合作情况记录在评价中。笔者用虚拟的“幸运星”作为奖励,承诺在学期结束时,幸运星最多的同学将获得“社团之星”称号,还能够获得教师制作的陶艺作品。虽是虚拟的“幸运星”奖励,但对于学生来说,却很起作用。下课时,每个小组都主动清理工作台,帮助还没有完成作品的同学制作,然后用盼望的眼神看着教师,期待教师的肯定。很多同学虽然制作能力稍差,但完成清理工作积极主动,此时教师的表扬和肯定让其他学生知道帮助他人是会获得认可的,这无形中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4.情感交流有益处

在日常上课过程中,笔者仔细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从言行、表情、肢体语言等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给予关注和指导。笔者对学生以语言激励为主,不吝啬爱的表达,常常在学生耳畔轻声说一句“真不错”“很有创意”或者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

笔者还随时给学生拍照。在“入窑”“出窑”和“社团展示”时给全体学生合影、小组合影、女生合影、与作品合影、与来校听课的父母合影等。同时,洗出照片发给学生作为永久的记忆,再将电子版发给班主任放在班级博客中,这也让家长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

5.资料保存要及时

陶艺活动一开始笔者就注意积累资料。无论是陶艺作品的干燥成型、作品上釉,还是烧制成品,笔者都在同一角度照相,记录三种状态下的陶艺作品,让学生明了从土到陶要经历的各个阶段。

每一节课都详细记录表现优秀的学生,反思本节课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教学目标。每学期末精心地给学生填写评价,通过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建立自信心,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学生在制作作品时笔者请同学签名,还给全体参与过陶艺社团的学生制作了一个“姓名雕塑”,在上面能找到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即使过了很多年,他们的名字仍旧留在陶艺社团中。

四、教师要预期收获成果,设想未来发展目标

1.社团成员增加,成员素质提高

青鸟陶艺社团在每学期都纳入新成员,到现在为止共有86人参与社团活动,经过陶艺学习,社团成员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在传授陶艺知识及相关艺术知识之外,学生感受到陶艺文化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的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2.活动内容层次清晰,作品多样

陶艺活动会根据每次课的反思调整内容,还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接受程度设计教学内容,使每周的陶艺课让学生每人都制作出一个完整的作品。对于学生理解力、动手能力和课堂注意力的情况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行为,尊重他们的创意。引导学生使用基本技法进行命题创作,不直接灌输教学内容,而是用演示和问题启发学生,并注意讲解和示范时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用积极的方式,鼓励激发学生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3.利用积累的资料,撰写陶艺教材

经过不断积累,2011年10月,笔者对陶艺教学进行整理总结,编写了《中小学陶艺》这一校本教材。教材共有30课,欣赏和制作各15课,让学生能够自学陶艺。教材还收录了青鸟陶艺社团师生作品105件,社团活动照片20张,另外还有社团宗旨和社团努力方向等。在后记中,笔者将全体社团学生的名字写在里面对学生表示感谢,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已经成为青鸟陶艺社团的骄傲,他们将载入北湖学校的史册。

4.努力做好引领,自制教具教学

陶艺教学没有现成的教具,每周笔者都会根据授课需要提前制作出多个教具。所有学生的作品都是在教师的教具启发和引导下制作出来的。截至目前,笔者共制作教具124件。

5.感受教学魅力,与学生一同成长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6

关键词: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途径

高中课程改革在总体目标上要使高中教育超越教育工具化的倾向,就要有机整合高中教育为升学和就业做准备的双重功能――高中阶段的课程与教学既要为高中教育服务,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新生,又要为学生的就业和生活做准备。曾经,在我国的高中教育阶段,高中生要升入大学,必须打败对手,因此一些学生的成功往往是以牺牲另外一些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这种精英主义教育现象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随着国家教育部加强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教育政策的出台,我国近50所著名院校针对艺术特长生政策,对高校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进行变革,打破了多年来高考分数唯一的模式。艺术特长生录取优惠机制是多渠道选拔人才的积极措施,对那些文化课功底一般但在艺术修养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尤其是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

教育政策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要圆学生的大学梦,我们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校是教育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一所普通高中,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许多学生靠文化成绩在高考中几乎没有竞争力,所以他们很早就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比如美术、音乐,在艺术学习中许多学生找到了自信。当他们想利用自己的特长来考大学时,还得回到文化课的学习上,虽然艺术特长生的文化成绩在高考中要求较低,但对于他们还是较难达到的,想要提高成绩,就必须改变自身被动学习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就是培养自学能力。今天,我就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途径提出自己看法。

所谓语文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去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因素,而且是发展各门学科自学努力的基础。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切实抓好。

艺术特长生学好语文是提升成绩的关键。他们的语文基础较差,我们要像培养小学生一样,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因为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学习方法,良好的自学方法必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语文。

(一)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自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因为既然是自学,那么学生就要自己会研读教材,以获得初步的学习感知。借助预习提纲上一连串的问题导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研读文本。学生自读教材时,对于一些关键的词句,我们要求学生用色笔做上记号,对于产生的疑问可记录在自学提纲旁边,准备第二天在课上交流。学生有了自学提纲,就可以有序研究,逐步深入,从而能取得良好的自读效果。

(二)教会学生学会思考

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智力的基础。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教学生思考,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二是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三是善于采用变式思考。如:对于某一个问题,改变条件,结论将如何?从变化中求活,从变化中寻求方法。四是善于精心设问,在教材的要求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认知矛盾冲突”,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学习方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表现。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提出疑问是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质疑的契机,如抓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质疑;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等,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这也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做到“四会”。

(一)学会预习

明确预习目标、预习方法,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么预习。针对预习内容,教师首先要分类提出要求,哪些需了解,哪些需识记掌握,哪些需自主完成,明确要求,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其次要结合实际给学生指导示范。

1.读。一是读提示。就是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读教材、读课文的注释,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学生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就有利于日后对课文进行更深的理解。二是读课文。勤于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思。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现有能力或知识水平给学生罗列一些预习提纲或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分解,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课后习题)进行阅读,把答案在课文中圈出来,做出批注;作者写得比较好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这样,老师讲解课文的时候,学生也就容易心领神会。

3.做预习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在书上做标记,也可准备一个预习笔记本,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4.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学生要提高能力,就要在预习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听讲,如能做到这一点,则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培养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性,增强独立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二)学会听讲

1.有“必须当堂听懂”的决心。如果在课前,学生都能要求自己“必须当堂听懂”,上课的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听不听无所谓,反正有教材;上课听不听懂没关系,课下可以再看。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稍遇一些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时间。学生有了“必须当堂听懂”的决心,才能把每节课的时间都利用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

2.听课的思路与老师接轨。要注意把握老师的讲课的思路,把重点放在跟着老师讲课思路和思考上。只有积极思考,才有可能集中注意力,才能理解把握老师的讲解,才能加深记忆。如果只是盲目被动地听而不积极思考,就可能不知不觉地分散注意力,最后就会对老师的讲课不知所云了。

3.做好听课笔记。一是把预习与听课结合起来,在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摘抄下重点与难点,在上课时进行补充,把主要精力放在听上。二是把听课与复习结合起来,在听课时必须紧跟老师的思维,或许你记下的是几个词或符号,为了在今后不会遗忘,要对笔记进行整理。

总之,记笔记不一定从听课开始,也不是老师所讲知识的照搬,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听课效率。

(三)学会复习

每节课结束后学生都要及时复习。在一节课结束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教材整理一下,形成系统的知识、完整的经验。这是复习当天功课的主要方法。

每个大单元学完之后,要做一次系统的复习――板块复习,让学生把本单元的教材整理一下,增进了解和记忆。

艺术特长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要学文化又要学专业,还要有一段时间去考专业课,在此阶段能不把文化课丢掉,要及时复习。把知识点制作成小卡片就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四)学会应用

教师要选择有典型性、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又要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品质是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和有效途径。只要我们注意提高学生对自学的认识,激发学生自学的自觉性,提要求、教学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7

(一)学生缺乏对山水画写生的高度重视。许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放松了对专业课的钻研,热衷于学习以外的事物,只为考试及格而应付。写生效果不是考前死记硬背能快速提高的,全靠平时的练习和积累。许多美术系的学生写生时效率低下,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二)学生的写生能力和经验不够。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和大学低年级没有真正到自然风景中采风绘画,只是对一些名画进行临摹,写生经验不足。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的熟练掌握,没有丰富的笔墨技巧,临摹绘画的水平不够,对山水画的笔墨语言理解和表达程度不深,导致在写生时信心不足,制约了写生教学的实效性。

(三)写生的笔墨语言僵化死板。许多学生文化底蕴不足,教条照搬书本理论,导致基本的笔墨语言缺乏应有的灵动性,作品程式化严重,不能自觉丰富艺术语言,对不同景物的手法处理不恰当,失去中国画的意境美和品位。

二、高校山水画写生教学的思考及实践

(一)严格规范山水画写生常规教学。学生对山水画写生教学的忽视,侧面反映了高校写生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师要从自身管理入手,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督促,改进考评方法,加强对日常课堂写生效果的评分比例,让学生注重写生常规教学,扎实打下基础。

1.对学生的写生学习严格管理。实行科学的考勤制度,将考勤情况和写生得分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期末考试评价中。保证每日的写生时间和效率,要求学生养成记录和整理写生日记的习惯。对学生的习作定期检查和讲评,及时总结和点评每日的写生表现,对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表扬,将优秀习作放在展示栏中供大家学习,发现了问题总结出共性的规律统一指正,对个性问题要单人谈话和指导。

2.耐心指导和示范。教师要做好写生课的每个环节,要进行准确的写生示范,让学生能掌握写生的构图和笔墨技法,尤其是笔墨结构影响着写生的效果,必须讲解明白,让学生直观清晰地学习要领。在基本技法理论正确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自主训练,教师跟踪指导,逐一点拨。学生的构图、选景等方面训练,可以通过多个小草稿练习进行,在几个构图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逐渐积累经验。

(二)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静到动的训练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写生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将写生艺术内化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下面就以几种常见的山水画写生构成为例进行论述。

1.树木写生。要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挥洒自如,先让学生对树木的生理结构和外在形象有基本了解,然后对树木从各个角度、部分简单写生,充分掌握了树木的动势、穿插、避让等整体造型后运用毛笔写生。在此基础上,将树木放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季节早晚中会呈现出不同状态,让学生学会立体观察和捕捉美,获取艺术灵感。

2.云水写生。可以教会学生观察与了解云、水的基本形态和变化规律,写生时要利用水墨的浓淡表现不同季节和地点的云水的差异与变化。教师应该启示学生加强文化修养,增加文化底蕴才能创造出深远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开阔眼界和心胸,积累知识和相关艺术学科的常识。要怀着诗人的气质、文学家的眼光体会山水风景的内涵美与变化美。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8

要领:针对统考大纲和校考院校考试内容强化训练,针对性备考。

分析:

1、注重专业学习效率

目前离专业统考开始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备考有限的时间内,结合统考大纲针对性训练必不可少,考前可按统考内容和模式模拟测试,适应统考的节奏,通过测试找出自身优势和短板,那后结合专业老师意见强化训练,由于时间的限制,专业训练一定要注重效率。统考结束后,对校考专业的训练也是这样,根据各个校考院校的考试内容和专业偏好,一个一个的针对演练,快接近开考时,要忽视局部把握整体,把有间内的效率化。

2、结合简章提前选好校考报考院校

校考前选好目标院校是备考期间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12月之后各大院校的招生简章开始陆续对外公布,根据院校简章筛选出目标院校,并参照2017年艺考必备工具书《艺考生报考指南》(淘宝上有售)对所选院校进一步优化,一般来说,所选院校要涵盖录取的各个批次,做到有保有冲,要知道选对学校,你的艺考就成功了一半。

3、兼顾专业、文化学习

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可一味的放到艺考结束后,今年的艺考形势与往年相比仍然不容乐观,各大院校对考生的招生门槛不断提高,文化课分数要求越来越严格,另外根据教育部艺考新规的要求,今年部分省份的艺术类文化课提档线还将继续上调,像江西省今年艺术类专业文化课出省提档线直接提高了20分,在如此严峻的艺考环境下,只有专业和文化兼顾才是应对艺考的办法,在这战期间建议考生将有限的时间按7比3或6比4的比例合理分配好,并逐步落实复习计划,努力做到专业、文化两不误。

二、专业考试

要领:调整好心态,安排好行程。

分析:

1、良好的心态是考试基础

考试前几天,不可忽视自身心态状况,良好的心态是备战的根基,心态不好,不仅会造成过度的紧张,还会影响你的考试发挥,所以考前做好心理调整非常重要,深呼吸、多做运动、听听音乐,做什么都行只要不再胡思乱想。

2、考前规划好行程,艺考更方便

无论是专业统考还是校考,考前做好相应的行程安排是必做的一项功课。统考由于时间跨度短,只要清楚考试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就行,而校考则必须详细的计划好,根据报考院校的考试时间和地点,按每天的行程来安排,切记不可将行程安排的过于紧凑,以免来回奔波影响考试状态,一般来说一天只考一所学校是最合理的。

3、注意饮食和规范作息

专业考试期间的饮食和作息安排,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事项。特别是音乐、播音类的考生,注意保护好嗓子,忌辛辣食物,少吃零食,每日的饮食搭配要合理,不要马上上考场,肚子难受,这种情况每年的考场都会出现,考生要谨记。

三、文化课备战

要领:重基础、抓重点,坚持效率为王原则。

分析:

1、不要急于求成,先打牢基础

艺考后文化课学习不可过于着急,不管之前的水平如何,踏踏实实的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学,把基础打牢后期冲刺会很容易,先把之前学过的基础知识点温习一遍,不要一上来就复习那些难点难题,基本上第一个月都是找回遗忘的知识点和打基础的。要知道文化课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吃不出个胖子,急躁的心态不可有。

2、巧用错题笔记,舍弃难点难题

错题笔记是文化课复习必不可少的一个技巧,把每次测试做错的题、经常容易犯错的题和题型,用笔记本记录下里,并反复温习。这个方法是很多高考状元经常用的,可见其效果确实不错。另外,由于文化课复习的时间有限,艺考完顶多也就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在学习内容上要学会合理取舍,对于那些耗费时间的难点难题要果断舍弃。只要抓住基础题和中等题,文化课轻松过线是没问题的。

3、优秀教材辅助,学习事半功倍

在文化课复习时,拥有一套优秀教材辅助会让你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事半功倍。由于艺术生和文化生在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差距较大,传统的文化生教材已不再适用艺术生的文化课复习模式,在这方面教育部官网去年曾推荐考生使用艺术生文化课复习的专用教材-《艺考生文化课百日学案》(官网:bairixue.com),精准的学习内容,手机扫码看视频,将学习效率化,非常适合文化课基础薄弱的艺术生。

四、高考

要领:审清题目,规范作答,坦然面对。

分析:

1、调整心态和身体状态

每逢重大考试,考生的心态和身体状态是首先要重视的因素。这一点无需过多解释,考生考试前刻意注意下就行。

2、审清题目,规范作答

关于答题方面的技巧,首先拿到试卷后先不要着急去作,一定要审清题目,脑海中形成答案的框架,然后按①②③...逐条规范作答,字体要规范。

3、注意时间,谨慎改动

答题时注意时间的把控,不会的题先放一放,把会的先做完,回头再把不会的题补上,尽量不要空着,对于写错的题,改动时要谨慎些,不能太过潦草,影响卷面形象,这些都是影响分数的细节。

五、志愿填报

要领:重视第一志愿,院校间尽量拉开梯度。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9

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词块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以词块为基本单位的词汇学习能够提高词汇习得效率,提高语言输出的正确度与流利度。鉴于艺术班学生相对较弱的英语语言功底,笔者认为增加艺术班学生的有关教材单元话题的词块储备量和加强学生的相关词块生成能力是开展高三英语艺术班学生词汇复习的有效途径。

1.理论简介

词块是介于单词和句法之间的单位,是一些兼有词汇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或固定化表达。词块具有较稳定的语义、结构和较固定的语用功能,它们的使用往往与一定的语境相联系。因此,词块是语法、语义和语境的结合体,具有很强的语言生成力。以词块为基本单位的词汇学习,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储存语言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言习得规律。可以说词块是搭建英语“高楼”的“预制板”,高三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取、感知、内化词块,达到输出的自动化。

2.词块输入的途径

教师以多种途径指导学习者输入词块,可以改变学习者英语言语活动的“自然”状态,改变学习者过多采取与母语言语活动相关策略、对言语过程注重信息传达而较少注意英语语言本身的现状,促进学习者词汇的积累并能够输出优质语句。

2.1教材词块输入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复习为核心。艺术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这要求教师在进行一轮词汇复习时要回归教材。在纷繁复杂的词汇世界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教材模块1-8甚至模块9和10里的单元的词块内容,按照相关话题重新进行梳理、提取和诵读。语义场理论认为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语言系统中的词汇在语义场上必须是相互联系的。Crow和Quigley(1985)研究发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高年级学生用语义场记住的词汇比背诵词汇表记住的词汇多一倍。因此,以“单元话题”为主线帮助学生构建话题词汇的语义场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做法。以下是笔者指导任教班级学生从第六模块的第二单元提取的相关“happiness”话题词块:

(1)adaywithoutsuffering没有痛苦的一天

(2)devoteherselftogymnastics致力于体操运动

(3)costherfuturehappiness把她未来的幸福华为泡影

(4)ingoodspirits精神状态良好

(5)thesecrettohappinessistodo...幸福的秘绝是……

笔者指导学生提取和归纳阅读文章中的词块的同时,要求学生诵读词块。诵读词块是一种积极的语言输入过程。学生依托课文中的语言情境,对输入词块进行观察、感知和分析,为以后的应用做准备。例如,学生想要表达“把未来的幸福华为泡影”,就不会按照母语思维去编造语言,而能很快提取出诵读过的词块。

2.2一轮复习材料的词块输入-《艺考之路》

《艺考之路》属于南方凤凰台系列,与教材相配套,主要针对高三艺考生。书中不仅收录了从模块一到模块八的常见单词、词组和句式而且每个单元都收录一个契合话题的范文。笔者要求学生背诵书中的常见单词和词组,背诵重点句子和范文。尤其是范文,学生通过背诵不仅扩大了词块量,而且学会了写相关话题的书面表达,完全符合语义场理论,与教材达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一轮复习的效率。以下是笔者在《艺考之路》范文积累板块找到的好句子:

(1)正是这些奋斗和障碍提升了我们的毅力,使我们走向成功。

itisthesestruggleandobstaclesthatincreaseourwillpowerandcontributetooursuccess.

(2)温室里的花朵永远不能抵抗风暴。

Flowersfromagreenhousecanneverwithstandastorm.

(3)我愿意使他遭受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而不是一味地保护他,使他免受于困难。

iwouldexposehimtothehardshipsinlifeinsteadofprotectinghimfromdifficulties.

(4)首先,清洁工不得不一大早就开始清洁工作,甚至在日出之前,为本地市民提供干净的环境。

tobeginwith,thecleanershavetostartthecleaningearlyinthemorning,evenbeforethesunrise,toprovideacleansurroundingforthelocalcitizens.

2.3语料库词块输入-《新课标英语词汇》

《新课标英语词汇》作为我校高中生必备的自主学习词汇用书收录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列出的八级目标即高考要求掌握的3500个单词,增补了约1000个使用频率高的单词和500个高考要求掌握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标注了高考词频标和考频,收录了教材原句,精选高考例题,链接高考真题。该书是一本很适合高三学生使用的语料库。

笔者在每天的课堂中会结合一轮复习资料-《艺考之路》,带着学生根据笔者提出的重点词在《新课标英语词汇》中查找并要求学生摘抄常用的搭配并要求学生背诵相应的例句。除此之外,笔者会定期从中挑一些句子,让学生背诵。第二天,笔者会根据布置的背诵任务,抽查这些句子。学生通过抄写,背诵和默写这三个程序逐渐丰富了自己的词块知识,让学生熟悉英语中约定俗成的表达和固定的词语搭配,获得真正的英语语感。

2.4模拟试卷词块输入

高三学生做的模拟卷也是很好的语料。单项、完形、阅读、任务型阅读里蕴含着丰富的词块知识。让学生最大化利用这些词块、积累一些使用频率高的词块是笔者需要做的事情。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用来摘抄试卷中使用频率高的表达法及长难句,并要求学生每天朗诵并达到能熟练使用的目的。例如:risefrom;withdrawfrom;recognition;desperately;cognition;breakdown;mostofthemwillbethrownawaywithintwoyears,addingplastic,heavymentalandchemicalwastetotheenvironment.;ifyouapplyforajobpositionwithaforeigncompany,chancesareyouwillbeaskedtoprovideanenglishcoverletteralongwithyourresume。

3.结论

教师要利用各种不同的途径,围绕话题,帮助学生积累词块。同时,教师要不断创造词块输出的机会,加强学生词块输出的训练,及时反馈学生词块使用情况并给予指导,使学生的词块输出达到熟练的程度,并最终让学生书面表达语句实现准确性、流畅性和得体性。单项选择;句子翻译、多译、句型转换;不限时写作;限时写作等等都是较好的词块输出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不仅能够检查自己掌握词块的熟练程度,并能够在成功使用词块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笔者正在自己所带的艺术班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词块的积累需要师生较多的前期投入,但是因为艺术班学生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学习艺术专业,他们在词块积累方面欠缺很多。所以,学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能建立词块输入和输出意识,形成词块积累、运用、巩固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春玲,周斌.“语义场理论对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07).

[3]吴继琴.“基于单元话题的高三英语词汇复习”[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09).

艺术学基础知识笔记篇10

《金色笔记》作者多丽丝莱辛(1919.10.22-)出生于伊朗,英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之一,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暨第十一个获得诺奖的女作家,代表作有《青草在歌唱》、《金色笔记》、《好人恐怖分子》、《四门之城》、《天狼星试验》、《好人恐怖分子》等作品。

作品《金色笔记》得到了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盛誉,被称之为一部不好读的书,又称之为好读的书,之所以说不好读,是因为作品的研究价值很高、艺术价值斐然,好读是因为该部作品是获奖作品,是一部精彩纷呈、发人深思、丝丝入扣的优秀小说。

2.《金色笔记》的后现代主义视角

回归历史的视角,复又穿越到未来的空间里,结合《金色笔记》,用后现代主义去品读该部作品:

2.1预见未来的美好

在《金色笔记》中,读者可以充分感知到作者莱辛的理想主义思想,就是她和她笔下的众多女性,都希望世界变得美好起来,即便并不美好,但是她们都希望未来的世界是美好的。

2.2预见世界的大同

作品中显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世界格局重组,各种意识形态纷呈的状态,有资本主义、有社会主义,有二者结合冲突的主义,很多国家被两种主义生生地分成两块,这在作品中都有体现,归结于一点,就是莱辛一个美好的希冀,希冀世界的大同,主义的大同。

2.3希望男女的一体

这是《金色笔记》中,莱辛的又一独特视角,也是莱辛的两性观。作者在完成该部作品的时候,显然已经接受了双性同体的理念,这虽然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甚至引起非议,但是也是莱辛对人类和平的一个美好寄托。

2.4期望情感的统一

《金色笔记》中的女性是《自由女性》,但是在自由的基础上,她们也都是不幸的,安娜和莫莉都是婚姻的不幸者,但是却是生活中的自由者,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描写不幸的同时,更多的还是希望女性的幸福美满,即对美好生活、美好情感的期盼,希望统一,希望不离不弃。

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金色笔记》的艺术特征

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与大家共同探究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金色笔记》的艺术特征:

3.1至尊突出的艺术地位

说起来很离奇,也很传奇,《金色笔记》成就的时候,作者多丽丝莱辛已经是88岁高龄,而照片发表之后的2007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者多丽丝莱辛老人家荣幸地成为了第104个获奖者,同时也是第11个女性获奖者。于是,这成为了一个奇迹,该作品成为了世界文坛的奇葩,《金色笔记》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而且是一个不容撼动的至尊突出的艺术地位,这也被公认为是作者莱辛的代表作。

3.2万花筒式的艺术安排

《金色笔记》的艺术安排也是与众不同的,被人们称为刻意安排的万花筒式的混乱,而这种混乱式的安排恰恰是作者刻意的安排,正是在该部作品中寻求与众不同的地方。例如,在作品中主人公安娜是一名作家,另一个主人公莫莉则是演员,二人都需要在经济上独立支撑,而且还要在繁重、繁杂的工作中抚育儿女,二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境遇所显现的都是混乱式的,小说中表现安娜和莫莉还经常讨论生活中和思想上的难题。她们一直在苦苦探求,不愿盲从,也不肯随遇而安,使得二人陷在重重困境之中。这就是小说混乱式安排,然而作者莱辛却思路清晰、有张有弛,让读者在混乱中去欣赏她万花筒式的作品,在万花筒中表现着作品中错综的思想,显现高超的写作技艺和作品的艺术价值。

3.3四种笔记和五本笔记的艺术安排

所说的四种笔记是从颜色的角度出发的,分别是《黑色笔记》、《红色笔记》、《蓝色笔记》和《黄色笔记》,黑、红、蓝、黄四种统称为四种笔记;那么,五本笔记则是加上《自由女性》之后的称谓。这些统称为《金色笔记》。那么,作者能用几种笔记的形式来演绎该部作品,就足以让人叹服作家莱辛的奇思妙想,赞叹作品巧妙的艺术安排,不愧是英国文学最具女性主义象征的大师级作品。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匠心独具,黑色、紅色、黃色和蓝色四部笔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属于自由女性的主角用钢笔斜斜地划去一页页的笔记,而这一页页笔记看似残缺,实则是残缺中的完整之美,就是这种表面形式的支离破碎诞生了一部新的《金色笔记》。小说中描写了多位女性,同时也充分显现了这多种女性思维,其中所包含的好斗、敌意、怨恨等等,都让读者惊讶不已。《金色笔记》就是利用这样特殊的艺术安排,奠定了作者多丽丝莱辛在西方文坛的地位,这也被公认为是其代表作,5本笔记构成,小说中兼具感性与知性,是一部艺术价值高、艺术内容丰富的上乘之作。

3.4浪漫而现实的艺术风格

可以看出,小说《金色笔记》中,在文学创作的基础上,又不失创作源泉的真实,而且这里面依然用主人公的观点来表达,即安娜认为,小说的真实难以反映经验的真实,文学的真实是相对的,并就文学究竟残留多少真实性做出评论。主人公的评论和见解,正代表着作者莱辛的见解,而一再提到真实性,一再提到文学与事实恰恰证明了,见解之外的隐含着作品中真实原型、真实写照。在真实的同时,在现实的基础上,《金色笔记》作品中还高度显现了浪漫的风格、浪漫的气息,例如小说中神奇的时光之翼拍打我们的心,雪花飞旋,漫天皆白、小说中红色和猩红正使仇恨所滋养的,受月光映衬的香蕉叶一片片掉落等片段描写,都显现出浪漫的气息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