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十篇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十篇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3:03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1

【关键词】创造性; 内隐观; 幼儿绘画; 幼儿园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2-0028-05

一、研究缘起

幼儿期是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启蒙和奠基阶段,教师在幼儿创造性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 然而,“大部分教师虽想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却不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2〕缺乏明确的评定幼儿创造性的标准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教师往往通过作品来评定幼儿的创造性,作品评定法不但运用最广,且被认为比较可靠。〔3,4〕已有的对幼儿园教师创造性内隐观的研究〔5〕发现,教师会根据外在表现来评定幼儿的创造性,而绘画等艺术领域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创造性的领域。

绘画既是幼儿创造性的重要表现方式,也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想通过绘画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评价问题,即什么样的画是有创造性的,什么样的画是缺乏创造性的。评价直接决定着他对幼儿绘画表现的态度以及对幼儿创造性培养的对策选择。陈红香(1999)对3~6岁幼儿创造性想象进行过调查,她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即独立性、图案利用、新异性和整体布局对幼儿绘画的创造性想象水平进行评价;王灿明和马玲玲(2008)对3~6岁幼儿主题画创造性的发展进行过研究,他们是从构图、造型、设色和讲解四个方面来评定幼儿绘画的创造性的。这些较为明确的评定标准,往往被称为创造性的专家观或外显观。〔6〕而一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所持有的创造性观念被称为创造性的内隐观,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且以某种形式保留在个体头脑中的关于人类创造力及其发展的看法”。〔7,8〕一线教师的创造性内隐观虽然没有被明确表达出来或形成正式的文本,但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影响这些教师对幼儿绘画创造性的评定,〔9,10〕并贯穿于对幼儿绘画的指导过程中。

本研究以幼儿的绘画作品为载体,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创造性内隐观。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采用极端抽样法确定了3名幼儿园美术学科带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两名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另一名的访谈因录音机故障而放弃)。这两名教师一名是业务园长,女,42岁,代号为Y;一名是教研组长,女,35岁,代号为Z,Y和Z都有15年以上的教龄,指导的幼儿绘画作品多次公开发表或在相关活动中获奖。

之所以采用极端抽样的方法,主要是考虑到两位教师在幼儿美术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她们反映出来的关于创造性的内隐观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幼儿园美术教师这一群体关于创造性的内隐观。

对“什么样的画是有创造性的”这一问题,研究者在访谈前没有作特定的假设,而是在访谈中以“学习者”的身份加以了解的。〔11〕

(二)研究素材的获得

研究者与两位访谈对象有着较好的工作关系,因此访谈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访谈一共进行了两次,访谈前确定访谈提纲,访谈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追问。

第一次访谈:在访谈前,笔者随机抽取了访谈对象所在幼儿园中班的6幅儿童画作为讨论对象,这些画分为装饰画和意愿画(想象画)两类,每类3幅。根据研究目的,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1)当孩子画完这幅画(依次呈现儿童画),您会如何评价?(2)这3幅画中您觉得哪幅最有创造性,为什么?哪幅最没有创造性,为什么?(3)您如何看待范画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4)如果一个孩子把太阳画成黑色的,或者把苹果画成了方形,您会怎么办?

第二次访谈:在对第一次访谈结果进行转录分析之后,研究者发现第一次访谈中出现的6幅画恰好是访谈对象Y指导幼儿创作的作品,这可能影响了Y对画作的评价,同时研究者意识到对有关问题可以追问。因此,三个星期后安排了第二次访谈。在这次访谈中,笔者从其他幼儿园随机选取了3幅儿童意愿画为讨论对象,这次访谈的问题为:(1)您觉得这3幅画中哪一幅画得最好?为什么?哪一幅不好?为什么?(2)您觉得哪幅画最有创造性?为什么?哪一幅创造性最欠缺,为什么?(3)如果要让这些画更富有创造性,您会如何指导孩子?

(三)访谈资料的处理

将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并进行编码。因为本研究的问题是主题式的,所以采用类属分析法归类。首先是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重点为形容词、动词和名词,共得到166个码号。接下来对166个码号进行分析归类,删除缺乏具体意义的码号,合并同义的码号,得到150个码号。建立编码系统,形成类属关系,最后得到86个与幼儿绘画评定标准相关的码号。

三、研究发现

(一)“好”的儿童画

在访谈中,Y和Z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时都会说“我觉得这幅好一点”,这说明访谈对象都是首先从“好的方面”和“不足的方面”来评价一幅儿童画的。联系到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时,教师往往会以“好”为标准来评价儿童画,这里的“好”具体指什么呢?根据相关研究,大部分教师认为聪明的幼儿是有创造性的幼儿,以此推断,教师会不会认为“画得好”的幼儿也是更有创造性的幼儿呢?为此,我们对访谈中涉及的“好”的项目进行了编码分析。结果发现,访谈对象基本上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的。

1.整体感觉

在评价一幅画时,两位访谈对象都会强调对画作的整体感觉。如Y认为某幅画好是因为“从整体上看,这幅感觉最好”,这个“整体”指的是画面的整体布局或构图。因此,一幅画画得好是因为“造型好”(Y),“设计也很漂亮”(Z)。而一幅画画得不太好是因为“没有形成整体的概念”“不够丰富”“比较简单”(Y)。

2.关系

在访谈中,两位教师都提到了“关系”这个词。关系在绘画中主要表现为“遮挡关系”,如前后、重叠;“对比关系”,如黑白、大小、高矮等。如Z说“我们提倡孩子绘画要用对比的方法,如大小的对比、图案的对比”。Y在谈到一幅画得“不错”的画时说:“你看这两棵树,有高有低,有层次感。”换言之,画得不太好的画往往是因为没能表现出层次关系。如Z在谈到一幅画得“不好”的画时说:“这幅画给人的整体感觉很平均,树干的粗细,树冠的大小等都是很平均的。”

3.变化

绘画中的“关系”如何来表现,Y和Z均强调指出要关注幼儿的绘画是否有“变化”。画树时如有前后高低的变化,就形成了遮挡关系;有颜色的变化就形成了对比关系。因此,是否有变化是教师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重要标准。如在评价一幅“还可以”的画的时候,Y说“它这个有组合,上面和下面不一样,中间有点小变化”,而在评价一幅画得“不太好”的画时,Y认为画作“比较简单,变化不是太大”,Z也评价该画作“高矮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要多一点变化”。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在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会指导孩子对画作做进一步的加工。这种加工主要就是让孩子在原画作基础上进行“变化”。研究者追问如何对孩子做进一步指导时,Z表示自己会这样引导孩子:“这些小鸟太规矩了,没有变化,应该把这些小鸟画成飞往不同方向的姿态。”她还认为,要使一幅装饰画看上去更好,应该要有变化,要对“黑白关系作些调整,前后关系变一变,让人感觉到差异”。

4.满

在访谈中,笔者常常听到“满”这个词。在谈到一幅画“不太好”时,Y和Z常提及“满”字。Y评价某幅“比较弱”的画时这样说:“该满的地方没有满,显得有些单调”。而在鼓励孩子进行加工或进一步创作时,她们也会鼓励孩子“画满”,如Y认为,“可以启发他们再画一些东西,把整个画面画满”。Z则表示自己会对没有画满的孩子说:“你画得太空了(意指内容画得少),我收上来怎么挂啊?你画满再给我。”

(二)什么样的画是有创造性的?

评价幼儿的画是否具有创造性是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的重要前提。本研究的访谈对象是从以下角度来对幼儿绘画的创造性进行评定的。

1.变化

两位教师都认为有创造性的儿童画在图案上是有变化的。如Y谈到一幅“更有创造性”的画时说这幅画“变化比较多”,如造型有所不同、图案有变化、线条多种多样、画面有差异等。而谈到比较缺乏创造性的画作时往往会认为它“线条比较单一,变化比较少”(Z),“很多地方跟老师和别人画得相似”(Y)。

2.丰富

当幼儿在造型、线条、图案方面有变化时,画面自然变得丰富起来。因此,“丰富”是教师在评价儿童画是否有创造性时经常使用的一个词。Z谈到一幅“不太有创造性”的画时说:“要想有变化,就要加点东西,丰富一点。”她甚至认为“多画一点就是创造”。因此,在她们看来,图案丰富、色彩多样的儿童画是有创造性的,而没有画完,画得太空太简单,图案、颜色等太单一的画则是没有创造性的。如Z认为“(有创造性的那幅画)线条和图案比较多,这个(比较缺乏创造性的那幅画)就比较单一”。

3.独特性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访谈对象在评价儿童画是否有创造性时,非常强调是否是“画自己的画”“有自己的特色”“会画书上没有的东西”。如Y说:“我们经常在孩子作画之前说,‘看谁画得和老师不一样,比老师画得更好’。”她认为一幅有创造性的画就是“不要学别人,不要模仿别人,而是画自己的,有自己特色的”。Z在评价一幅有创造性的画时说“这个(画中的一个图案)书上是没有的”。

四、研究讨论

(一)在幼儿园教师的内隐观中,什么样的儿童画是有创造性的?

“变化”“丰富”和“独特性”是幼儿园教师评价儿童画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标准。“变化”指的是绘画线条、图案、造型等的变化和差异,“丰富”指的是画面的“多”与“满”,“独特性”指的是与范画、他人、书本和教师的不同。

托兰斯等将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界定为三个方面:“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由此可见,访谈对象是依据创造性的定义来评价幼儿绘画的创造性的。教师对幼儿绘画“丰富”的要求可以视为创造性思维中“流畅性”的体现,“变化”可以视为“变通性”的体现,而对“独特性”的要求则直接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结合已有研究对幼儿绘画创造性评价的标准可以发现,访谈对象所持有的幼儿绘画创造性评价标准与专家的标准差异不大,这说明访谈对象有关幼儿绘画创造性的评价标准较符合理论期望。

访谈对象之所以能在评价标准上与专家所持有、所期望的标准基本相符,可能跟近年来我国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对创造性的呼吁有关,正如Y所言:“前几年大家都十分强调这个方面(创造性)。”这说明,社会各界对创造性的重视已在观念上影响了幼儿园教师,但这种观念还未成为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时的首要意识,因为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还是有很多教师首先是以“好”或“不足”来评价,而不是从创造性的角度来评价儿童画的。

(二)幼儿园教师是否更容易将“好”的儿童画视为“有创造性”的画?

幼儿园教师是否倾向于将“画得好”的画视为“有创造性”的画呢?从访谈结果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在研究中,我们请教师分别以“好”的标准和“有创造性”的标准来评定同样的儿童画,结果发现,在两次访谈涉及的9幅画中,只有一位教师在“好”和“有创造性”评定之间有差异。比较访谈对象所持的这两个标准也可以发现,“好”的画和“有创造性”的画都强调“变化”“丰富”“满”“整体感觉”等。略有区别的是,教师在评定“好”的画时比较重视“关系”,即画面的整体结构,而在评定“有创造性”的画时更加注重“独特性”,即强调画的内容应该表达幼儿自己的经验、想法和想象。这种态度还表现在教师对“范画”的态度以及培养幼儿绘画创造性的策略中。如,访谈对象十分强调范画的不同使用方法,希望幼儿在绘画中突破范画,具有更多变化。又如她们在指导幼儿作画时,不论是鼓励、接纳还是启发、引导,都是为了让幼儿画出“好”画。

(三)“好”的画和“有创造性”的画是对立的吗?

以往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目标往往是希望幼儿能画出一幅“好”画。然而,随着社会对创造性的不断提倡,人们逐渐打破了以往整齐划一的标准,突破了“好”这一要求,并逐步形成了“有创造性”就是与众不同的观念。但与此同时,“好”的画和“有创造性”的画两者之间似乎又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关系导致了教师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时产生了一种评价上的矛盾,即在外显观念上表现出对“创造性”的重视,而在内隐观念上仍秉持传统的“好”画标准。也就是说,教师在评价标准、指导策略上还是以“好”为标准来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这种在观念和行为上的“两张皮”现象,使幼儿园的创造性教育活动难以落实。

从外显观和内隐观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12〕如何促进教师创造性观念的转变,我们认为也许有两个选择,一是指向一线教师的,即让外显观来改变教师的内隐观,也就是提出一个明确的外显的“有创造性”的儿童画的评定标准,让教师有据可依,即直接用这一标准来评定儿童画作是否具有创造性;第二种选择则是让内隐观促进外显观的转变。这里需要审视外显观中将“好”的儿童画与“有创造性”的儿童画对立起来的看法。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好”的儿童画的标准中应该有一条标准是有“创造性”的,那么,在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中,幼儿朝着“好”的方向改进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创造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niCHoSon w m,moRan D J. teachers’ judgements of preschoolers’ creativity〔J〕.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86,63(3):1211-1216.

〔2〕〔7〕KampYLiS p,BeRKi e,SaaRiLUoma p.in-service and prospective teachers’ conception of creativity〔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09,(4): 15-2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 (1):5-13.

〔4〕〔6〕〔8〕RUnCo m a.Creativit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55:657.

〔5〕CHien C,HUi a n n. Creativ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teachers’ perceptions in three Chinese societies〔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10,(5):49-60.

〔9〕王灿明,马玲玲.3~6岁儿童主题画创造性的发展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4(2):39-42.

〔10〕杨治良,蔡华俭,符起俊.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1,21(6):641-647.

〔1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05.

〔12〕CHan D w,CHan L.theories of creativity:teachers’ perception of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in Hong Kong〔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999,12(3):185-195.

what Kind of Drawing is Creative:a Qualitative Study on preschool teachers’ implicit theory of Creativity

Liu Baogen1,Xu Yu2,Liu Jinhua3

(1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2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of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15)

(3Shenhua Road Kindergarten of Hangzhou, Hangzhou, 310030)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2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双方或多方为了某种目的,应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情感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随着信息科学的飞速发展,通讯工具的不断更新与日益普及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口语交际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口头语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弱智儿童大多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因此,必须加强对弱智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在课堂上学习

1.课堂是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好各个环节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过程。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因为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因此教师应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弱智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教学中,可组织进行分组教学,分组讨论,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其他问题,有老师或同学解答,或解答同学的疑难。在这种互问互答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弱智儿童听、说交往的能力。

2.增强参与意识,突出交际主体

弱智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弱智儿童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弱智儿童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在口语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弱智儿童人文关怀,满足弱智儿童的交际需要,让弱智儿童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还要将口语交际的教学思想渗透于各学科以及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弱智儿童在动态的、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使弱智儿童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口语交际不是少数弱智儿童自我表现的舞台,而是全体弱智儿童参与的大舞台。教师要把实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弱智儿童,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实际活动的过程中。

3.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增强交际信心

对弱智儿童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应重视考察弱智儿童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对于表达能力和欲望强的弱智儿童,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发言表示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当成功被老师或同学们欣赏时,他们会感到巨大的成就感,也会看到自身的价值,表达的欲望和表达的能力也会更强烈。在课堂交际训练中,难免会有弱智儿童答非所问,势必遭到一些同学的嘲笑,在无形中他们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处理,要告诉弱智儿童“世上没有不败的将军,老师也有失误的时候,这次虽然答错了,但你很积极,老师相信,下次一定回答的很好”。这样,他不至于因一次回答失误而失去交际的信心。

针对自卑的弱智儿童,教师要专门为他们创造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自己,而是时刻关注着自己。即使回答并不完整,哪怕答非所问,也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增强信心,转自卑为自信。

二、在家庭里巩固

家庭是口语交际最理想的场所。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在心理上的距离十分近,他们不受拘束,没有心理压力,随心所欲。而且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他们愿意听孩子说,也愿意对孩子说,他们愿意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这就为口语交际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而且交谈的范围十分广泛,交谈的形式十分灵活,可以谈吃喝玩乐,可以谈衣食住行,可以谈学校的学习,也可以谈学校的娱乐。总之,生活中、学习中的所有都可以交流,而且可以随时变换话题。家庭成员之间的交谈能结合实际言之有物。如孩子自己房间的布置,可先让孩子谈谈自己的设想,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想象力和综合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孩子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生活的思想情感。在谈过设想之后,家长可配合孩子实际布置房间,当然要以孩子为主。在实际操作之后,让孩子谈谈操作的过程,并与设想相比较,找出差异。孩子有了亲身经历,有了成就感,就有话可说,就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父母耐心地倾听,也为孩子树立了良好地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受到了教育。

三、在社会中提高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3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而且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儿童语言的萌芽标志着儿童创造文化的开端。2-6岁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期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关系到今后幼儿语言的掌握。所以,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环境,耐心教育,积极引导,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当前教学的重中之重。

1.培养儿童多看、多听、多说的好习惯(1)要带幼儿直接接触外界环境,观察各种事物,形成语言发展必需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让儿童通过看图片、图书、电视、电影等获得现实的语言知识。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语言知识,儿童才会拥有丰富多彩的语言。(2)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口语的先决条件。学习语言,必须先学会听,有效的倾听要求注意听、听准确、听得懂,这样才能正确模仿发音、说话。可以有意识地让幼儿听歌曲、故事,听自然界的声音、乐器声、交通工具声及其他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与幼儿交谈时,有意让儿童倾听,听后让幼儿想象、模仿。(3)多说。要想方设法创设幼儿说话的环境,利用一切环境和机会,随时随地与幼儿交谈,或有目的、有计划地谈话,创造轻松、自由的谈话氛围,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这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是幼儿模仿的直接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一一听在耳里,看在眼里。例如教师说什么,怎么样用词和造句,用什么言语来说出自己的感觉,说话时的态度、表情和手势,对别人说话的反应等,都对幼儿起示范作用。因此,幼儿教师说话时,要注意咬字清楚、发音准确、辅以自然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以及音量、语调、速度等,要适当地放慢速度,让孩子们能听懂、能理解。此外,幼儿教师还要注意使用具体易懂的句式,更要简单、明确、规范。

2.遵守语言的规定性,保证幼儿语言教育的质量要求教师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运用规范语言,才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典范。教师的的语言示范必须正确、清楚、响亮。教师在与幼儿交流时也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不能经常说半句话,或模仿幼儿的错误词语,这些都会带给孩子负面影响。教育中新的、幼儿不易掌握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反复地重点示范,让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学习。关注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现,善于发现幼儿语言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要随时鼓励幼儿正确的语言行为和习惯。当孩子的语言不够准确时也要及时地指出错误,避免重复幼儿不正确的语言,产生误导。

3.营造一个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温馨、关爱、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只有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愉悦和相互信任的氛围中开放自己,发展自己,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教师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幼儿之间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但在很多情况下,幼儿是听众,久而久之,该自己想的也不去想了,该自己表达的也不敢表达了,幼儿的各方面发展也都会受到限制和损害。幼儿的语言表达有强和弱之分,如同个子有高矮之分一样,有的孩子善于交往善于表达,有的孩子比较内敛不善于表达,甚至有的孩子不爱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家长的耐心倾听、鼓励与表扬,让幼儿知道老师、家长一直在倾听,培养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指导家长与幼儿平等对话是家园联系工作的重要内容。

4.让周围熟悉的环境与幼儿产生对话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玩、爱画,让他们参与到幼儿园的墙饰活动中来,激励幼儿去想、去说、去做,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带着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充分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摸、去看、去闻,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这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世界。每个孩子和小草说,和自己的同伴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眼里发现的每一个新奇的东西,给孩子展示富有童真、童趣的情景,让每个幼儿在入情入境的环境里感受语言,学习语言,表达语言。尽可能多为孩子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如鼓励孩子与邻里的孩子自由交往,孩子可以在交往中自然进行听说练习,并向同伴学习一些词语,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4

他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的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比如,如果一个学校注重培养儿童的主体性,那么即使校舍陈旧,但却因为充满着创造力的气氛和活力而显得十分美丽;如果不注重培养儿童的主体性,那么总会感到缺少活力、不自然。如果没有创造力,那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创造,而是仿造。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培养创造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培养创造力呢?首先,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对孩子创造力的影响是最大的。

所以,应该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

一、尽量不去限制孩子,鼓励他们的发明创造。如果有机会,让孩子看到父母面对一件事物是如何创造的。我们不要用过高的要求去浇灭他们的热情,当孩子看到父母欣喜于自己的作品是,是孩子最大的快乐和自豪。

二、带孩子到大自然走走,让孩子多接触生长在岩石间、树根下的小生物,带他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许在你做一件具有创造力的事情时,也许会影响到他,耳濡目染,他也会受到熏陶。或者鼓励孩子自制一些手工,这会激发他的想象力。

四、不要让孩子感到有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让孩子有自由发展、创作的空间,并且相信他们有能力掌握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孩子自己去发现,去迎接挑战,允许他们犯错,并且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学习。其次,在美术教育中老师也占主要地位,教授方式的正确与否,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生。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5

关键词:兴趣;想象力;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43-01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培养其想象、创造力的最佳时期。此时,儿童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的思维不易被一些固有的表象所桎梏。

特别是听障儿童由于其特殊性,他们接触了解外界知识的机会极少,对世界的认识往往不是凭着理性去认识,而是凭着想象去认识。作为教师应抓住听障儿童的这个时机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启发诱导出听障儿童的想象、创造力,让他们的思绪在无边的空间里尽情的飞扬。那么,如何让绘画开启听障儿童的想象创造之窗呢?

一、培养听障儿童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听障儿童的想象、创造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听障儿童就有了钻研的动力,就会自觉的多想多做,就会有新发现、新创造。

要使听障儿童对绘画产生兴趣,教师在绘画辅导中,必须充满爱心和童心,通过谈话、聊天等形式与听障儿童交朋友,缩短自己与他们的心理距离,随时了解听障儿童的想法,以便在指导时能够正确引导他们进行想象、创造。在评价听障儿童作品时,教师要多找优点,及时鼓励,在与他们交谈时要多使用激励的语言,如:“你想的很好”、“设计的真棒”等;即使画的不好,也要鼓励,如:“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会画好的”。另外平时要多进行作业讲评或利用报栏、墙报、画展等形式,展示他们的作品,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对绘画的兴趣和信心。

二、根据听障儿童的生理和年龄特点,以画代言,开启听障儿童的想象、创造力

听障儿童由于生理和年龄的制约,听不到我们的语言,对于老师和大同学手语也只是一知半解;因而难以理解他人用语言和手语所表达的思想和要求,容易产生对周围人们的对立情绪,如胆怯、自我封闭等。根据听障儿童的这个特点,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听障儿童用画说出他们心中所想,释放出心中的顾忌,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力。如在给一年级新生上课时,我看到他们神情中充满紧张、胆怯,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学生看了后,原来紧张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这节课我们是用画来进行情感交流的,学生用画告诉了我他们的爸爸、妈妈的样子;用画告诉了我一些自己心中所想象的事物。虽然这些画画的很幼稚,但听障儿童明白了用画可以表达出自己的语言,它开启了听障儿童的想象、创造力,并激发了他们的绘画兴趣。

三、利用听障儿童的心理需要,激发想象、创造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作为教师应利用这种需要,使他们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以此来开启儿童的想象、创造之窗。

听障儿童由于视觉的补偿作用,视觉的注意力比正常儿童更集中,观察分析更细致,视觉记忆力更发达,他们更善于发现、研究、探索。根据听障儿童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合理的利用这种需要,来开启听障儿童的想象、创造力。如在教学中搜集一些奇异夸张的作品,让听障儿童发现、研究、探索,使他们明白绘画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鼓励他们画出心中所想,创造出心中所思的画。这样的训练既能开启听障儿童想象、创造力,又能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

四、开放听障儿童思维,鼓励求异,激发听障儿童的想象、创造力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6

1、给孩子以信心,创立自信、积极、乐观的氛围。

2、给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

3、要使孩子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4、紧跟时代,培养视觉敏感。

关键词:艺术环境想象力社会价值

【摘要】

艺术是可以滋养人的精神生命持续健康成长的“生命之水",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是用纯净的“生命之水”浇灌和培育人的精神生命,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当前一些儿童艺术教育却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污染”,摧残了人的精神生命,主要表现在儿童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单科或纯技艺化倾向,培养的能力在根本上是片面和封闭的,是和人文素养内在对立的。

【正文】

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打好艺术教育的基础,如何开发孩子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呢?下面我就粗浅地谈一谈。

首先,我认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三个基本因素,即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的内容、社会价值观。因为,我们的艺术教育正是在这些社会价值观中进行的。

我们常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把孩子这张白纸涂得满满的,但所有的东西都是机械地模仿,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更提倡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因此,一个全面、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能对学生进行艺术学习及促进大脑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参阅多种相关材料,我认为这个环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以信心,创立自信、积极、乐观的氛围。

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可以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学校哪种主要关注高标注学业评估和国家测试的环境中更是如此。

在艺术教育领域中,教育工作者不只是关注作业及作品的本身优劣,而是更关注学生的个人生活经历,比如在我国,是以学分评估及部级测试来评判学生能否进入到高效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一般来说,老师会想尽一切办法创建温馨、温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舒适、轻松的氛围中分享概念、展望梦想。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审美技能的培养,主要培养如下技能。

(1)认真听讲。只有认真汲取别人的经验,才是获得进步的最佳途径。

(2)具有鉴别能力。看到任何事物,要有自己的认识,切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3)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表达他们关切的事物和对事件的主要观点,能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得到了重视。

记得一次美术课,一个小男孩画了一头蓝色的小猪,其他同学就开始嘘声不断。我听到响声后,连忙走过去,并高举起他的作业本,一边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一边说:“XXX同学的小猪非常有创意,我们的头发的颜色都可以随意染来染去,为什么小猪不可以呢?”听了我的话,小男孩抬起沮丧的头,全班同学也开始创意地画出小红猪、小绿猪,有的甚至给小猪烫了“头发”,看来,想象的匣子一旦打开,创造出的成果一定是崭新的,激动人心的,甚至是令人陶醉的。

二、给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

儿童在三岁以前是大脑发育的最关键时期,而主要能力一般在十岁以前形成并得到加强。孩子在三岁之前如果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或是在吵闹与谩骂声中长大,那么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的印迹是难以抹掉的。因此,我们说,内容丰富和充满关爱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应该携起手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有利他们生长的环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注重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及尝试接近各种有意义的环境,比如,在一节国画课上,我就带着孩子们到比邻学校的老乡家里观察小鸡,并画出简单的速写图,学生们能走出课堂上美术课,显得异常兴奋,同时带着老师布置的任务,更加出色地完成了作业,在第二课时,用毛笔作画时,孩子们画的小鸡都活灵活现。

另外也可以在教室外布置展览。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展室,但能巧妙地利用空间,在过道与空白墙壁上安排展览。但我们看到的展览过于简单化,我认为,每次展览都应该由学生或教师制作一些简单有效的标志,用来强调儿童作品总展示的要点。而且展览应该有开始的标志,结束时也应该有明确的总结,内容应该图文并茂。同时,我认为,这种展览形式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成果的最有效、最生动的手段。由此可见,教育环境的丰富性能够对每个儿童的学习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要使孩子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传统的教学中,及现在社会上开设的画班中,多数都是老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如果学生画得和老师一模一样,就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如果反之,多数会听到家长的怒斥声。但如果成人把儿童的艺术作品看作是对他们作品的拙劣翻版的话,那么问题就产生了。这是,儿童作品有时在成人眼中是大人们所不愿接受的又脏又乱,甚至有时会让大人觉得这些画没有主题,没有完整的表达意义。为了让孩子的作品看起来“善心悦目”,教师通常会提供范作,甚至给出现成的轮廓,只需孩子涂色即可。这些现象折射出我们的教学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教育价值,而且没有尊重儿童的想法,并阻止了儿童的想象力的发展。

因此,要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心智,应该让孩

子在绘画上真正做主人。

最后我们来谈谈社会价值观。

四、紧跟时代,培养视觉敏感。

这个问题给我们的美术教育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如何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美学敏感。电视、报纸、网络的媒介传播、生活环境的改变及面貌的变迁及自然环境的污染等等,这些都是现代生活的因素,这些都要引起儿童的注意。而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是要根据社会实际,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视觉敏感度,努力创造和谐的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许多新的艺术教育方案提到了学科整合,要把艺术与艺术结合起来,将艺术与其他学科也有机结合起来,学科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彼此吸取营养。

如何从事艺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好老师是从艺术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是从儿童的原始兴趣开始和能力结束时着手进行教育的,老师永远不要只强调学习科目的内容,而忽略学生对这一科目的态度和感觉。艺术教得好,儿童就会对学习有积极性,同时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儿童对学习、老师、同学、学校产生更大的兴趣,从此单调的操场、走廊、办公室都会变得充满生机,并成为他们关注的视觉兴趣。因此,他们也会变得更加关爱社会。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7

论文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小学化,危害

一、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聘用的大多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妇女来担任,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说有较高的知识,但是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只是会单纯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甚至还会因为幼儿不听话对学生进行体罚。比如说,在上课期间,窗外飞过一只蝴蝶,儿童好奇的看上几眼,教师就会以不认真听讲的理由让对儿童进行惩罚,从而导致儿童的好奇心被压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儿童的综合教育。

1.2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也是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处于学前教育的儿童年龄大多都在3周岁到6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发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每一天都按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的实施教学,就会把孩子们像个机器人似的灌输,长期下去,孩子必然会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幼儿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创新。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让学生们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新的知识,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无论是在教育方式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2.1教学方式的不同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每个学科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各个学科都是通过教师正常上课、布置作业、各种考查考试来完成的。比如说在对《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通过课前观察、激发兴趣以及谈话导入的方式展开教学,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说一说”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学前教育论文网而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新知识。

2.2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小学教育通常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课程一般包括数学、语文、英语、自然、体育以及美术等。而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内容,通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游戏为主,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加强幼儿思维训练,从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上文提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因此,学前教育小学化也必然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危害。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这些危害进行分析,我们分别对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和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两所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情况做了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将两所幼儿园的部分儿童集中在同一教室里开展了一场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遇到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比如说树叶为什么一到秋天就变黄了?下雨时为什么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而且这些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却表现的极为消极,对学习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儿童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幼儿的认识方式,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爱霞.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J].中国校外教育,2012(07)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8

我们作为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词汇。如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创造一个积极、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能说,促进幼儿语用能力的发展?怎样使幼儿的语言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呢?作为幼儿教师,要坚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提高幼儿思维创新能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在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上,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替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还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较好地达到教育目标。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像力,在语言教育中,让幼儿学得主动、活泼,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交往习惯。一旦在集体中形成了良好的语言学习、交往习惯,就能达到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目的。如在班集体中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小班开始,就要坚持这种做法,给幼儿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不仅这样,还利用个别优势,积极鼓励班上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以少带多、以强带弱,并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进行语言练习,如:开火车、捉迷藏、办家家等游戏活动。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交谈。在课外,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语言学习的机会,在晨间活动、饭前饭后、户外活动,甚至幼儿离园的时候,教师都要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幼儿交谈,从幼儿刚入园到毕业,在这种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里,经过一个长期、有效的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熏陶,使幼儿真正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三、自主学习,建立开放式的活动氛围

作为教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孩子才是阅读中的主体。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只有重视幼儿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学习,建立开放式的活动氛围,才能提高语言教学实效。在语言活动中,尽量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经过思考讨论得来的知识,比老师强硬灌输要记忆深刻得多。

四、在日常生活中中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婴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现实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五、会话含义的理解

话语字面意义之下的用意被称为会话含义。年幼儿童在理解会话含义的时候是有困难的。会话含义理解的研究主要通过考察儿童对隐喻、反语、玩笑、夸张等修辞手段的理解来进行。6岁以前的儿童尚不具备理解会话中的隐喻的能力;6岁以后的儿童理解隐喻的能力持续发展,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从对知觉相似性的隐喻的理解过度到对概念相似性的隐喻的理解。6岁以前的儿童不能把反语、玩笑与谎言区分开,无法理解反语和玩笑的真正含义。以上几方面的结果一致表明:6岁以前的儿童还不能推论真正的会话含义,6岁可能是儿童理解会话含义的重要的转折时期。

六、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会说的语言环境

1.让孩子想说。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9

1.让幼儿在交往中产生主动性

实际上,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主动构建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若刻意对幼儿语音、词汇和造句语法进行简单训练,是不符合幼儿语言教育的特点,违背了语言的本质功能——交往功能。幼儿的语言学习主要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要使幼儿对语言的运用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敢说、想说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

1.1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

1.1.1教师和家长为幼儿创造轻松无压力的语音环境。轻松无压力的语音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的平等。体现了对幼儿人格的尊重,它促进可幼儿积极性的发挥。为此,教师在与幼儿相处时应该成为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并为他们创造自主表达与自由发挥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在此条件下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

1.1.2成人的平等介入。成人的平等参与和良好态度,是调动幼儿有话愿说,有话敢说的外部因素。教师经常参与幼儿间平等对话,可以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增强老师与幼儿相互间的感情联系,激发和强化幼儿说的愿望。教师在参与中应是一位沟通者,并将这种沟通建立在幼儿的生活上,使幼儿对谈话内容有胜任感与控制感。

1.1.3“敢说先于正确”。老师应该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心理需要,选择适当的谈话内容、方式、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他们每一次的表达,使其感受到与人交流的乐趣。当幼儿词不达意,语句不完整时,教师不要急于或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另外,教师的负反馈会给幼儿以挫折感,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敢说先于正确”,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是幼儿走向正确表达的前提。同时,幼儿说话的态度会使幼儿在敢说、爱说中获得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的人。

1.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有丰富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教师应该注意让幼儿在做中说、做后说,为他们组织多种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选择、扮演角色的体验,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多听多看,到社会中去多接触事物,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并产生交流的愿望。

2.创造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温暖的、最重要的、最安全的、最自由的、快乐的港湾。家庭成员的讲话水平及语言表能力直接影响幼儿语言水平的发展。因此作为家长,在家里应尽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家庭中幼儿的语言教育,家长树立榜样,培养幼儿兴趣。

3—4岁幼儿正是语言接受能力最强的时刻。这时,对幼儿进行普通话教育与培养,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以身作则,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乐于讲普通话。特别围绕在孩子身边的学习与生活谈一些符合孩子语音特点,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乐于讲,并时时要求他使用普通话。从小培养孩子说普通话的兴趣。同时家长应用规范语言跟孩子进行交流。

2.2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激发幼儿说的愿望。

双休日,家长带孩子去公园、书店、游乐园等,充分利用周围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在玩的过程中让幼儿认识事物,鼓励幼儿勇于交谈。如与其他小朋友、售货员、管理员等进行交流,有时也让幼儿与小动物、植物讲话。这样,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孩子大脑中有了内容自然回流露出想说的欲望。这样就为幼儿的想象插上了美丽的翅膀。

2.3睡前讲故事。睡前讲故事对孩子来说是最温馨的事了。孩子听着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种享受,而且受到了语言的熏陶。此时家长运用适当的提问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内容,让孩子通过说来表达对故事人物的看法。从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4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让幼儿接受语言信息。

孩子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强。有时看过一次广告也能流利说出广告词。这充分体现了幼儿想学语言的欲望。因此,选择一些合适的电视节目让幼儿欣赏对孩子语言发展是很好的。特别是孩子喜欢的动画片等。家长也可以选择带配乐的优美儿童诗。时间长了幼儿自然会跟着读。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手段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接受语言。

3.幼儿园的语言教育

3.1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一个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也就是说,教师应注意调动幼儿说的积极性。教师与幼儿建立良好关系,使幼儿有什么说什么,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来给幼儿创造语言环境。

3.2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各种环节,进行随机教育。

3.2.1户外游戏中的语言教育。在户外游戏时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比如:“今天做了什么游戏?”,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说户外玩具的名称,等等。游戏结束后,让幼儿自由大胆的讲述出自己的游戏感受。在过程中,我就发现,我班幼儿说话欲望都很强烈,连我班年龄最小,语言水平发展较弱的小朋友也会不停地说:“这是羊角球……大皮球……大树、草地。”等。

3.2.2注意儿童的个别差异,给予针对性的个别教育。《纲要》别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及幼儿间的个别交流都很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创造适当的条件,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发展指导。同时,教师也要给有语言障碍的幼儿特别的关注。

谈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篇10

关键词:小学生同伴关系培养策略

一、同伴关系及其作用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以独特的、重要的方式塑造儿童的个性、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动因。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观的获得、社会技能的发展、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对实现儿童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作用重大[1]-[2]。

(一)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

在同伴交往中,儿童可以观察并学习其他同伴的社交行为,从而丰富自己的行为和生活经验。儿童还可以根据他人的行为和反馈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而且,同伴的反馈往往非常直率,儿童可以轻松明白同伴的意思。这种直接的反馈有利于激发儿童的社会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3]。

(二)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独特作用。

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从别人的评价开始。在同伴交往中,同伴对儿童的评价、态度,可以使儿童了解自己、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4]。日常交流中,同伴可以为儿童提供榜样,强化儿童的某些思想和行为,从而不知不觉地促进儿童社会行为、价值观、态度和认识方法的形成。与师生关系的作用相比,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更加直接和亲切。一个优秀的同伴就是一个良师益友,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具体的行为。

(三)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的情绪社会化,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婴幼儿期,儿童归属感和安全感主要来自父母和家庭。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他们与父母和家庭交往的时间越来越短,与学校、社会和同伴交往的时间反而增加。这种情况下,同伴关系正好为满足儿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促进儿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个体面临更多的烦恼、危机和冲突,情绪变化快、不稳定,同龄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消除或减少情绪紧张和压力。

二、同伴关系的培养策略

虽然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过程作用重大,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点,在日常教育中,往往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略同伴关系的培养。有些即使意识到同伴关系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在日常的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就此,笔者提出如下培养同伴关系的策略:

(一)掌握谈话的技巧。

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各种困难,体验到更多的生活乐趣,对儿童的发展意义重大。但良好的同伴关系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在与同伴交往中不断地培养。若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必须能够与同伴之间进行深入的沟通。谈话的技巧对沟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同伴间的沟通能否进行下去。比如,某儿童不想让其他同伴知道自己的一些私事,这时你要是与他谈论他的私事,一定会引起他的反感,很难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为了使儿童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帮其掌握谈话技巧是必要的。在此介绍以下方法:首先,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儿童在与同伴谈话时学会精心选择话题。与不熟悉的同伴谈话,可以提些过渡性的问题,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有目的的交谈;也可以先了解同伴的中心兴趣,从对方感兴趣的方面开始交谈,循序渐进地交谈下去;还可借用他人的一些信息,逐渐引入话题,再深入交谈,等等。其次,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儿童在与同伴谈话时一定要注重相互配合。真正的对话,应该是相互应答的过程,每一方的话都是对方所谈内容的继续。在与同伴交往中,既要认真地听取对方的谈话,适时地给予反馈,又要保证自己的谈话能够与对方的谈话顺利衔接。如果自己的谈话与对方前言不搭后语,只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很难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再次,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儿童善于转换话题。和同伴谈话时,当自己对谈话论题失去兴趣或对对方谈论的话题不感兴趣时,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抓住对方的某一句话,自然地转到另一个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上。

(二)学会聆听的技巧。

越是善于聆听的人,同伴关系就越融洽,因为聆听本身是一种赞许同学讲话的方式,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同伴的自尊心,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因此,认真聆听同伴讲话是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家长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儿童学会聆听的技巧:首先,要耐心听取同伴的谈话。其次,要虚心地听取同伴的意见。交谈的主要目的是沟通思想,联络感情,而不是智力测验或说话竞赛,家长和教师要教育儿童虚心听取同伴谈话,不要在别人说话时中途插话。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相左需要反对时,也要尊重别人,在他可接受的范围内纠正。再次,教育儿童对同伴的谈话要适时地给予反馈。比如,用点头、微笑等方式表示同意对方观点。当然,也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赞同。如果觉得同伴说得不对,就要委婉地拒绝同伴的观点,在尊重同伴观点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观点。

(三)培养谦让、包容和善于分享等良好的个人品质。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彼此真诚地对待,如果一个人与同伴交往中总是自私自利、贪占小便宜,把同伴当做达到目的的工具,就绝对不可能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所以,欲想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还要具备谦让、包容和善于分享等良好的个人品质。首先,在同伴交往中要学会谦让,遇到对大家有利的事情,要多为别人想想,用谦让的态度对待同伴。这样才会赢得同伴的尊重,在同伴中树立威信和良好形象。其次,要包容同伴的一些缺点。再次,要学活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好东西。这样可以博得同伴的欢心,助你拥有良好的伙伴关系。

(四)学会巧妙处理同伴间的冲突。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同伴之间长期生活在一起,或多或少会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其实关键的不是避免冲突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儿童发生冲突后怎样解决冲突,使彼此的关系不因生活中的琐事受到伤害。首先要教育儿童,和同伴遇到冲突时,要包容对方,能忍则忍,不要大动干戈。其次要教育儿童,当冲突发生后要克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轻易动手伤害同伴的身体。也不能用一些对同伴创伤极大的言语刺激同伴的心灵。如果这样,就会失去和好的机会。此外,当冲突发生后,要教育孩子善于总结教训,认真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如果是自己错误造成的,就要勇于向对方认错道歉,征得对方的原谅;如果是对方的错误,就要怀着宽广的胸怀对待同伴,主动与他交往。

(五)组织相关活动,为培养同伴关系创设便利条件。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需要同伴之间彼此深入地了解。老师和家长可以组织相关的团体活动,为儿童之间提供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儿童感兴趣的问题或当前社会的某些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践;组织儿童远足,在远足过程中教会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对人尽情尽意,遇到困难伸出诚挚的援助之手等;学校组织兴趣小组也是建立同伴关系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通过组织兴趣小组,可以为一部分有共同兴趣的儿童提供交流的好机会。而且这部分儿童之间有共同的话题可谈,很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参考文献:

[1]高蕾,高晓雷,罗桑平措.小学学困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3(11):94-96.

[2]王雅春,曹华.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