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消费调查报告十篇绿色消费调查报告十篇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07:18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1

关键词:营销;企业漂绿行为;发达国家;法律规制;应然举措

一、国外对漂绿营销的研究层面

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对于漂绿营销的研究比较具体,对其界定比较细致:较少从合法性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视角出发,而是根据企业营销中是否含有与生态保护、消费者健康保护与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关系要素等来进行识别。国内有关漂绿营销的研究与西方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研究漂绿营销的整体发展趋势和内容结构方面的深度和广度来看,漂绿营销企业的监督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对策研究,在消费者和公众对漂绿营销的正确认识和正确引导方面,缺乏定量研究。

二、发达国家对企业漂绿营销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些发达国家由于对市场营销关注较早且足够重视,因此拥有比较完善且严格的市场监管机制,一系列制止“漂绿营销”的法规和制度的制定比较全面,这就能够在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方面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环保营销指南》要求营销企业必须准确无误地对产品的包装等进行描述和发表声明,并且如果该产品的声明中涉及到有关环保的方面,企业为了证实的产品信息属实,应提供相关的测试结果或研究报告等权威性证据。否则,如果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描述有误或者只是模棱两可,均属于“漂绿营销”。另外,除了美国外,加拿大的商业公平竞争局在2008年对《环保绿色营销指南》作出更新,结合消费者对“漂绿营销行为”的一些反应,对环保标签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以减少消费者的误解。广告商可以通过审查以保留通告允许范围的行动特征并且调整他们的营销信息以保证达标,并且,他们还提供调查和执法功能,如这些机构已经追踪了许多广告商并对几种据称绿色广告的行为进行了规制[2]。政府监管部门赋予广告商相关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事先审查企业要求其的广告内容,根据这些内容是否有违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而选择要不要将广告制作出来并且将信息传播。这些措施可以从根源和过程中杜绝“漂绿营销”行为的发生和扩散。

三、我国规制企业漂绿营销行为的立法现状与缺陷

(一)我国规制企业漂绿营销行为的立法现状

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绿色商品的渴求越来越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也逐步成型,我国并没有出台一些专门针对企业漂绿营销的法律,而一些涉及到企业漂绿营销规制的法律过于分散,就像是:《宪法》、《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条例》等[3]。

(二)我国规制企业漂绿营销行为的缺陷

(1)对企业的漂绿行为界定标准不明确

企业漂绿营销的认定标准尚且存在着标准模糊以及可操作性差的问题。首先,对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绿色程度和环保特性需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标准来衡量。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体系来看,现有的体系与国际标准体系不能对接,也就是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并不完善。正如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说的那样:“漂绿”就是企业说自己是环保,但是是否科学,没有科学的国家标准来界定。其次,一些与公众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商品或服务广告,缺乏明确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规范。我国对企业漂绿行为的界定太过模糊。

(2)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处罚规定

由于对企业漂绿行为的界定过于模糊,导致政府在规制企业漂绿营销行为方面也就存在着许多漏洞,并且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不能对一些漂绿广告的企业和者给予严厉处罚。另外,由于国家对企业漂绿营销的处罚太轻,而导致企业并不会因为轻微的处罚而放弃高额的利润从而停止违法行为,企业往往会在稍微注意之后又开始漂绿行为的反弹,这样就会造成问题产品根本无法禁止,反而通过各种渠道继续在市场上流通。并且,企业与企业之间也会因为如此互相影响,这对漂绿行为的不良传播也产生一定的作用。

(3)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中华环保联合会于2009年4月15日,与搜狐绿色联合开展了“绿色消费意识有奖问卷调查”,截至2009年4月24日,调查结果显示,在“没有特意选择绿色产品的最主要原因”的调查中,59.8%的消费者认为对绿色产品不太了解,31.2%的消费者认为价格高。以上数据表明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认识不清,并不知道如何辨别绿色产品,由于消费者缺少必要的绿色专业知识而导致其对漂绿产品存在认知上产生障碍。

四、我国针对企业漂绿行为的立法完善和应然举措

(1)针对企业制定合理的绿色营销法规

面对日益严重地企业“漂绿行为”,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来专门约束企业的这种做法。另外,我国绿色营销法规的制定首先要将绿色环保的法律精神融入到相关法律法规中。另外,为了确保企业生产真正的绿色产品,为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绿色营销法律体系还应当包括与环境相协调的经济与社会法律。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目前应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应包括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体系等。

(2)加强对绿色产品市场的监控

如果设置有关的法律来监督媒体的宣传,加大对相关媒体报道此类绿色产品的法律约束,就会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关卡,有效的防止消费者获取不合格绿色产品的相关信息。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措施,在针对企业漂绿营销行为的基础上,完善关于制约漂绿营销行为的专门的法律系统建立,从而有效地鼓励和规范各种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的宏观市场营销行为,从而真正的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3)培养消费者正确的绿色消费意识

公众本身就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政府需要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而不能采取强制措施,来帮助公众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从而唤醒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自主意识。消费者环境意识程度低,拥有绿色消费意识的公众数量少,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对公众进行教育。倡导理性、健康、环保的消费观念。对公众进行环境教育就是要对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使消费者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观念。

企业本身就应当对“绿色营销”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才能够引导消费者消费的理智性,从而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郑友德,李薇薇.”漂绿营销”的法律规制[a].法学,2012.1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误导公众不规范广告表现形式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误导公众的不规范广告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李代桃僵。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和企业地址、知名商标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广告语等,或者使用与他人的企业名称近似的名称、与知名商标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等,造成和知名商品相混淆,使消费者误认为是所熟悉的企业或所熟知的知名商品,从而达到利用大企业、名牌产品的公信力来推销自己的劣质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如某啤酒厂在生产的啤酒标识上隐匿自己的真实厂址,广告宣传时却谎称青岛市工业园区,其目的在于借青岛是名牌啤酒生产地的盛名欺骗消费者:该厂的啤酒是青岛产的,从而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达成促销。

(二)模棱两可。

广告表达不明确,让人误解。如某蔬果超市内只有少部分产品是绿色产品,但在店招和店内宣传牌上却大肆宣传绿色环保,可追溯源头的蔬菜,显眼位置上注有“无公害农产品”标识,而对于店内产品却无标识指出哪些属于绿色产品,哪些不属于,使消费者误认为超市内都是绿色产品,购物者趋之若鹜。再如某些商家在促销中声称“买一送一”,但对于赠送的品种却未表明。

(三)断章取义。

介绍产品时不进行完整、准确、真实的披露,故意忽略关键要素或未注明必需的附加条件,从而使消费者对产品附带的风险缺乏正确认识。如商家大力介绍产品的投资分红功能和效益,对分红的不确定性等情况却不明示。

(四)夸大失实。

在广告中,使用不符合事实的夸大之辞,对所推销的商品或服务进行失实宣传,误导消费者高估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供销等,从而达到促销目的。常见的有两类:一是使用绝对化的语言,如“第一”、“最佳”、“一次性治愈”、“永不复发”等;二是超出核定范围,如某食品厂为促销自产的保健品,擅自超出《食品广告证明》的广告用语范围,宣称该保健品对老年人的慢性气管炎有疗效,将食品作用提升为医疗功效。

(五)虚假宣传。

常见的有三类。一是冒用专家或学者的名义,在广告中使用实际并不存在的“专家证实”、“专家点评”等“专家论”。二是谎称有权威部门检测或推荐,并颁发认定证书之类,而事实上这些并不存在,所谓的认定纯属自我杜撰。三是以患者名义虚构故事“现身说法”,比如现在不少药品、减肥、美容、等广告虚构消费者照片或病例,用以“现身说法”,证明其广告的真实性。

二、加强不规范广告监管的对策

欲加强对误导公众的不规范广告进行监管,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信息披露。

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有关法律法规,自觉规范自己的广告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要面向社会加强广告法律法规宣传,列举常见的易误导消费者的不规范广告的形式,及时警示信息和辨别策略,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和对不规范广告的辨别能力,形成全社会对不规范广告共同谴责、抵制、打击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诚信教育,强化行业自律。

广告协会作为广告的行业组织,应充分发挥其在行业中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制定行规公约,积极倡导广告经营单位守信经营,守法经营,严禁会员单位虚假广告,一旦发现,责令改正,并采取相应措施,惩罚违法者;另一方面要表彰在自律方面做得好的会员单位。

(三)完善监管制度,加大打击力度。

工商机关作为广告的监管部门,必须担负起广告监管职责,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提高监管水平。紧紧抓住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如药品、食品、房地产、招生等广告的监督检查;建立广告监测网络;对不规范广告进行经常性的巡查;对街头散发的印刷品广告进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一旦发现不规范广告,应从严从重处罚,从而震慑违法者,使因不规范广告而获利的参与者考虑到严重后果后望而却步。

(四)加大协作力度,形成部门联动。

广告涉及面广,点多线长,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单靠工商机关管理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他职能部门要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对广告实施全方位监管。一是与城管部门的协调,加强对户外广告的管理;二是与广电、药监、卫生部门的协调,严格控制相关领域的违法广告行为;三是与电信部门协调,加强对互联网违法广告的治理;四是与宣传部门的协调,加强对媒体广告的治理。

(五)规范举报机制,发挥消保优势。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3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二、绿色营销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绿色营销在服装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

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服装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从此生态环保理念走向服装设计界。1994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禁止使用有毒偶氮染料的规定。美国率先设计推出伊斯帕瑞生态时装,法国巴黎流行天然纤维织物等。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通过立法手段,相继制定了强制性的环境生态纺织品标准,实行环保标签认证。其中欧盟已禁止进口纺织服装使用与人体接触的辅料和配件含量在0.5mg/cm2以上如拉链、纽扣等金属物质,赢得了广大纺织服装消费者的支持。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强化,生态服装消费将成为市场主流。世界各国生态纺织服装品标准正在向更严格、更全面和统一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成本考虑,奢侈品品牌开始关注并试水“低碳时装”。伦敦时装周举办了关于生态性可持续时装的展览,时装技术学会和特华拉大学、parsons设计学校共同举办了“热爱可持续时装”展览。Hm品牌推出有机棉服装支持环保;armani的棉麻素材追求天然;GUeSSGreen牛仔裤材质符合环保标准彻头彻尾的环保原则。eCoCiRCLe是一种新型环保面料的名称,它可以像普通织物一样被裁剪成时尚服装,然而它的前生可能是旧衣服、废报纸,甚至可乐瓶。当这种衣服脏了旧了时,穿着者可以把它送回回收地点,再次粉碎,制成衣物,如此无限循环往复,一件衣服在轮回中实现永生。

(二)国内绿色营销在服装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应用现状

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绿色国际会议”的召开,绿色产业迅速得到发展,绿色服装成为主导国际纺织服装贸易的新潮流。面对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绿色壁垒逐渐成为非关税壁垒并得到强化,绿色标准成为国际纺织服装业贸易的必要通行证,我国服装企业经营销售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营销模式再也无法为企业导航。这也是我国服装行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缘由。中国服装行业内部推行绿色市场营销,树立绿色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2003年3月,上海华联曾打出“少用一个包装,多留一片森林”的公益广告,鼓励大家购买无盒衬衫。这个活动得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目前中国的绿色市场尚未成熟,服装企业的绿色广告应以引导性广告为主,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观念。如:娃哈哈童装广告———健康、舒适、漂亮;江苏海宁集团广告———把绿色穿回家。世博园“环保时装秀”倡导低碳时尚。服装均选用各类包装纸、回收无纺布袋、一次性汤勺及再生纸等为原料,创意来源于喜马拉雅山雪域高原“天人合一”的审美哲学,将“时尚、自然、环保”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品牌倡导的“保护地球、关注环保”理念。绿色营销策略对现实服装企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绿色营销在服装领域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服装业实施绿色营销还存在很多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落实可行性的绿色营销策略,同时改善环境管理体系等,才能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跨越绿色壁垒,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绿色营销策略对现实服装企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绿色营销主要的表现形态已经从单纯的产品提供到更深刻的消费者绿色需求及其特征的研究。

三、消费者特征在服装领域的动态及发展趋势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美国的企业家们越来越重视消费者特征的重要性,并从原来单纯地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逐渐发展到全方位地了解消费者详细的人口特征、心理特征和购买行为。由于存在对消费者特征、行为信息的需求,加之官方统计资料是公开的,统计方法、技术不断发展,从而刺激了市场咨询公司的产生与发展。这些公司利用官方资料或进行市场调查,向企业提供消费者特征、行为信息,从而既满足企业对消费者某一方面信息的需求,又能使市场研究者将不同信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而它们自身也逐渐形成了以市场咨询为方向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如城市决策系统(UDS)专门提供各地的人口预测数据,生活方式监测系统主要是提供消费者心理方面的信息。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还不长,企业对消费者特征的需求还不十分强烈,对消费者特征还只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产品的开发、生产及推销没有以准确的统计资料作基础。我国绝大多数本国工业的市场意识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因而也就没有对消费者特征的需求。就市场咨询业本身的发展来说,近年来由于外企、合资企业对消费者及市场信息的需求,一大批服装市场调查咨询公司应运而生,各种先进的调查统计方法都在我国得到运用。

但由于本国企业的市场意识薄弱,极大地限制了对服装消费者各方面的信息的需求。总体说来,我国咨询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服装市场调查大多按企业的要求独立进行,因而未能形成服装市场咨询方面的具有相当规模的专业数据库。目前尚没有一家公司、机构专门提供面向服装企业的人口和消费心理的信息。尽管服装消费行为调查在我国进行得比较普遍,但在技术方法上、覆盖面上及细致程度上同美国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我国能否形成以服装消费者为中心的较大规模的信息咨询产业,最终将取决于本国企业对服装消费者特征的充分认识。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4

本文的实证研究对象是临海市城镇部分居民,笔者采用问卷的形式收集相关资料。问卷在内容设计上主要分为对绿色食品认知度和态度的调查、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调查两部分内容。在完成问卷的设计后笔者进行了试调查并作适当调整。而后于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5月25日选择了人流量较大的超市门口、广场、公园等场所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8份,剔除其中作答不完整、作答不规范、重复作答的不合格问卷89份,剩份有效889问卷。

二、临海市城镇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一)临海市城镇居民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态度分析1.临海市城镇居民对绿色食品的认知情况临海市城镇居民回答听说过绿色食品的为100%。调查结果显示,临海市城镇居民对绿色食品比较关注,临海市消费者听说过绿色食品的比例较高。且能正确认识绿色食品的定义。而对于绿色食品标志的认知有30.23%的消费者选择“不了解”;有40.70%的消费者选择“了解但不知道它的含意”;可见临海市市民对绿色食品标志的认知度参差不齐。对于“绿色食品有没有绿色标志对你有没有影响?”选择影响很大的仅占13.95%;选择有点影响的61.63%;有24.42%的选择没影响。这进一步体现出临海市城镇居民对绿色标志缺少深入地认识,忽视了绿色食品标志的重要性,同时也间接体现出了对含有绿色食品标志产品的不信赖。从以上调查结果中可反映出临海市对于绿色食品的认知度虽有一定的认识还停留在基础阶段,对于绿色标志的含意还没深入了解;购买绿色食品的原因各不相同。2.临海市城镇居民对绿色食品的态度分析对于绿色食品的价格的看法的调查中,其中有55.81%的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的价格较高;23.26%的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的价格过高,还有大幅度降价的空间;但也有20.93%的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的定价合理,物有所值。他们愿意在一定幅度内为在无污染的天然环境中生长的绿色食品支付更高价格。尽管以上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的不同点为绿色食品无农药残留,更安全,但仅有11.63%的消费者认为现有销售的绿色食品是安全的;9.30%的消费者选择了否定的答案;另外高达79.07%的消费者选择了不清楚。这可反映出临海市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任度较低。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等方面急需得到提升。

(二)临海市城镇居民绿色食品购买行为调查分析1.购买频率在调查中发现,临海市城镇居民选择经常购买的占19.77%;而偶尔购买的占75.58%,这就给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巨大的商机,这一部分消费者就是潜在的消费者;但仍有4.65%从未购买过绿色食品,需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2.购买地点和种类对于绿色食品的购买其中有高达40.7%的市民会选择在大型超市里购买绿色食品,但仍30.23%选择传统的菜场作为购买绿色食品的主要场所,同时有29.07%的消费者选择了专柜(专卖店)购买绿色食品。此外,在选择绿色食品销售点时有55.81%的市民首先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离家近,交通方便。从调查结果反映出临海市民购买绿色食品行为还不普遍;购买地点主要集中在超市,而交通是否便捷是他们选择销售点时首要考虑的问题;购买种类多样化。3.获取绿色食品信息的渠道临海市城镇居民获取有关绿色食品的渠道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体广告。此外还通过销售者介绍、亲友介绍以及市场上的实物来了解有关绿色食品的信息。这表明临海市的消费者比较关注媒体信息,这有利于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这些媒体作宣传。4.购买绿色食品时最关注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临海市城镇居民购买绿色食品时最关注的是绿色食品的新鲜程度,占到了44.19%;其次是绿色食品的安全问题,占26.74%。这就要求要有及时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此外,价格、口感也是部分消费者关注的因素。

(三)临海市城镇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176人选择经常购买绿色食品,以下将结合性别、年龄、学历、月平均收入等因素分析其对购买频率的影响。1.性别因素根据调查发现,有22.22的%女性经常购买绿色食品,而这一比例在男性中为17.07%,这说明女性比男性购买绿色食品的频率高些,这种消费差异,是与女性在家庭消费中承担的主角角色密不可分的,尤其对于食品的购买她们的购买他们拥有支配权。这说明绿色食品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受性别因素的影响。2.年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在31-40岁之间购买绿色食品的频率占同龄消费者中的30.43%,21-30岁之间(占26.09%),这说明20-40岁之间的年轻人更愿意接受和购买绿色食品。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却没有经常购买过的经历,这是由于老年群体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知识结构与年轻人存在差异,比青年群体更难接受绿色食品。3.教育因素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就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购买绿色食品的频率也相对较高即绿色食品消费意愿越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购买绿色食品的比例占同等学历消费比例的50.00%;本科学历者次(占37.50%);大专学历者(占28.57%),高中、中专、职高学历者(占13.33%),初中以下学历的消费者则没有经常购买绿色食品。这主要是由于高学历的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这类群体对于推广无污染、高品质的绿色食品消费行为是十分有效的。4.婚姻状况因素调查结果发现,婚姻状况对绿色食品的购买影响不大,但已婚有未成年人子女购买绿色食品的比例占同类消费者中的24.14%,这一比例高于其他消费者在其同类消费群体中所占比例。因为未成年人处于成长阶段,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健康和营养,故购买的频率较高。5.收入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收入与居民绿色食品的消费购买意愿有很大影响。月平均收入在1001-1500元的消费者占同等收入水平消费者的18.18%,月平均收入在1501-2500元(占21.05%),月平均收入在2501-3500元(占26.67%),月平均收入3500元以上(占41.67%)。而月平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消费者没有经常购买绿色食品。这说明了收入是影响城市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影响绿色食品消费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从性别上来看,女性比男性更易选择绿色食品;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年轻人比老年人购买绿色食品意愿高;从婚姻状况上来看,婚姻状况对绿色食品的购买影响不大,但已婚有未成年人子女的消费者更有购买绿色食品的意愿;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消费者选择绿色食品的机率更大;从消费者的收入上来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选购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公害、优质的绿色食品必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三、临海市城镇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对临海市城镇居民绿色食品认知度、态度和消费行为的调查分析,笔者发现临海市绿色食品消费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绿色食品的认知还停留在基础阶段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心理研究,认知只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基础,只有当消费者全面了解某种产品或某种消费确实能极大化地满足其生理需要时,才能产生积极地购买行为。由于临海市在绿色食品整体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临海市民对绿色食品价值缺乏深入了解,只停留在基础阶段。临海市城镇居民尽管对绿色食品知晓度较高,但对于绿色标志含意的了解的较少,有无绿色食品标志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不大。这很不利于绿色食品消费的普及,更不利于人们绿色健康生活的实现。

(二)绿色食品消费观念滞后,消费心理不成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临海市城镇居民讲究生活质量观念,注重环保的绿色消费观念不普遍,部分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消费还处于观望状态。尤其是老年群体,他们自我储蓄的意识比较强,思想相对保守,绿色消费的观念更新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这直接影响着绿色食品消费购买力。同时,临海市民的消费动机欠缺乏自主性和理智性。在对其购买绿色食品的原因调查时有22.09%选择了其他原因,这其中包括跟风心理(看很多人买我也就买),而不考虑本身的支付能力和产品效用。

(三)绿色食品消费支付能力有限由于绿色食品相对较高的价格,使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在调查中发现临海市民都有购买绿色食品的意愿,但由于绿色食品的价格往往比普通食品价格高,在购买绿色食品时他们往往考虑商品价格就难以进行取舍。如果商品价格太高,有些消费者在家庭预算既定的情况下,是不太会购买。从中反映出临海市城镇居民对于绿色食品消费的支付能力有限,这极大地抑制了他们对绿色食品消费的欲望。

(四)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缺乏信任感目前,由于临海市绿色食品市场监管措施不健全,对产地环境、农产品投入、生产控制、包装标识等方面出台的标准条例不完善,导致绿色食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绿色食品企业,不严格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致使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了绿色食品的市场形象,也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调查中发现仍有9.3%的临海市民认为市场上现有销售的绿色食品的不安全,这就引起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不信任感,也制约了绿色食品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四、浙江省绿色食品营销建议

通过对临海市居民绿色食品的认知度、绿色消费行为等调查,得出临海市城镇居民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绿色消费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下将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符合本省绿色食品企业发展的具体营销策略。

(一)寻找需求点,合理定位产品企业想让自己生产的绿色食品能顺利地进入消费市场,并使之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就必须首先把握好绿色食品的目标市场或目标消费者群的需求。1.根据区域消费特点,定位绿色食品对销售地区市场进行准确定位是绿色食品企业进入该地区市场的前提条件。例如:水产品是宁波市民餐桌上的家常菜,绿色水产品加工企业则可把宁波、温州等沿海地区应作为绿色食品企业的主要目标市场,而一些内陆城市则应作为次要目标市场。2.根据收入阶层差别,定位绿色食品根据消费群体的收入不同细分市场,确定产品级别、价格、包装等,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首先应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收入状况进行调查,并依此定位企业应该开发的绿色食品类型。对平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应以供应aa级绿色食品为主,辅助供应a级绿色食品。对中等收入水平的地区,应以供应a级绿色食品为主,辅助供应aa级绿色食品。同时不同级别的绿色食品之间可以互相搭配出售。3.根据年龄、性别差异,定位绿色食品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绿色食品的目标消费群体特征为:关注绿色食品质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龄通常在30岁-40岁之间的女性。故绿色食品企业在开发绿色食品时,要更多关注在家庭消费决策中居主导地位的女性。另外,就家庭结构而言,一般家庭中只有一个小孩,儿童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家长们的普遍心理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所以企业应该顺应这种消费心理,根据儿童的口味和偏好,从营养安全角度加大力度开拓儿童绿色食品市场。此外,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消费群体是极具潜力的,保健食品、老年食品的潜在需求将进一步增大,这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二)核算环保成本,实现绿色定价在制定价格时,企业应树立将环保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形成绿色成本,使之构成绿色食品价格的一部分。在具体价格策略上可选择差别定价策略。由于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收入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绿色食品企业也可以针对不同市场和消费者阶层采取差别定价。

(三)选择适当的绿色销售渠道,开拓绿色食品销售市场营销渠道是联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1.建立绿色食品物流中心与网上交易平台在调查中发现消费者购买时绿色食品最关注的是产品的新鲜程度,这就要依赖于迅速快捷的物流。一般可选择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城市建立绿色食品物流中心。与此同时依靠便捷的物流体系,建立网上绿色食品交易平台,以满足浙江省内乃至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购买需要。2.建立绿色食品连锁专卖店调查结果表明超市和专卖店是消费者购买绿色食品的主要地点。绿色食品销售网点可以借鉴国内外连锁商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对企业员工强化绿色服务意识的训练,形成与绿色消费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同时要成立连锁总店的配送中心,组织联购分销,既可以因为大批量直接送货享受价格优惠,增强与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力,又能够缩短销售渠道,减少和降低销售成本。3.采取直销方式对于一些易腐烂变质或易丧失鲜活性的绿色食品,如蔬菜、水果等要尽置缩短流通渠道,可以采取直销方式。依靠浙江省内便捷的物流体系,可与需求量较大的企事业单位、酒店、学校等签订订购协议,做到能当天直接送货上门。对于鲜活类食品通过直销的方式,既减少了流通环节,避免了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价格,扩大了市场销售量。

(四)加强广告宣传,提高绿色食品消费意识绿色食品销量较低的其中一个因素是消费者的绿色食品消费意识单薄,绿色需求过低。所以运用各种宣传方式调动起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1.利用绿色广告,增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绿色广告是宣传绿色消费的锐利武器。浙江省的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利用各种广告媒体和各种公共关系活动,唤起消费者的绿色食品消费意识,最终引发绿色食品消费。除了通过传统的媒体的宣传以外可积极参加各类“绿色食品展销会”;把每年的六月份定为“绿色食品月”等。使每个公民时刻感受到生态环境危机,提倡绿色消费,远离污染。2.引导消费者学会识别绿色食品绿标是绿色食品的惟一证明商标。识别绿色食品,应从认识“绿标”开始。只要消费者认识了绿色食品标志,也就可以区分绿色食品和普通商品了。要使消费者从真正意义上了解绿色食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绿色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社会各界在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消费者从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征上去理解绿色食品。

(五)实施品牌策略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应该不只是单一地做产品,更要做品牌。在调查中发现,32.56%的消费者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首先应该做的是打响品牌知名度。在绿色食品品牌鱼目混珠的情况下,若要使本企业的品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就必须突出本企业产品的特色,突出本企业品牌同其他品牌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各企业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资源,打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例如:“藤桥牌熏鸡”、“云楼牌酱菜”、“玉麟牌西瓜”等绿色食品已是浙江名牌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这值得浙江省各绿色生产加工企业借鉴。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5

一、高校政府绿色采购的文献回顾

综观国内外政府绿色采购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政府绿色采购的内涵、政府绿色采购的理论基础、政府绿色采购实践的困境与障碍、政府绿色采购的影响因素、政府绿色采购的政策研究等方面①。但是,对于高校政府绿色采购的研究文献可谓是寥若晨星。仅有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高校政府绿色采购的可行性分析、实践研究、机制探讨等方面。刘兵等(2007)对高等学校推行“绿色采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高等学校推行“绿色采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对“绿色采购”意识淡薄,重视不够;②配套政策不全面,运行欠效率;③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运行流于形式。刘桂芳等(2012)通过对高等院校绿色采购的实践研究,指出高校在推行绿色采购的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可能就是对绿色采购的认识不足和绿色采购经费的限制[3]。王晓燕等(2013)指出我国高校在推行绿色采购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诸如缺乏必要的战略规划和机制建设的问题,并提出高校绿色采购应建立在环境至上的标准上,因此,高校绿色采购应建立在5R原则(revaluate;reduce;reuse;recycle;rescue)、全生命周期原则和自上而下原则。高校绿色采购机制由战略与制度机制、流程管理机制和保障与监督机制构成,绿色采购监督机制则是成功实施绿色采购政策的必要保障。综上所述,目前尚无基于低碳视角下高校政府绿色采购方面的研究,而高校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势必需要采购大量的设备、实验耗材等等,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机理展开理论研究,以指导高校政府采购的低碳消费行为。

二、浙江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影响因素和实践考虑因素的因子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由于政府绿色采购、低碳采购理论研究文献较少,而对高校政府绿色采购、低碳采购理论研究文献更少,再加上对高校政府绿色低碳采购统计数据不易获得、研究工作的可行性等问题,本文采用人文社会科学中广泛使用的专家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来对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影响因素和实践因素提出的各因子进行识别。本文在借鉴有关文献(王明,2010)[6]并结合高校政府绿色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形成专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调查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相关概念的界定、影响因素评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形成影响因素、实践考虑因素)、问题与建议四个部分的内容组成。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根据影响因素作用的大小,将形成影响因素和实践考虑因素中每个具体问题设计了5个等级。为了提高本次专家调查问卷的代表性和可靠性,专家的来源集中在供应商、高校政府采购相关工作人员(包括财务部门、审计部门、资产部门、采购中心、实验室、二级学院办公室、学科办公室等)、高校其他教师(课题和项目负责人,采购物品的使用者)、政府采购政府主管部门、民间组织等多个层面,以期获得较为全面客观的评判。考虑到专家调查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本文较多地对浙江工业大学政府采购工作相关的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研究人员、教师用户等进行专家调查。笔者从2014年11-12月,开展了专家调查问卷的发送、回收与统计工作,共发送140份专家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24份,问卷回收率达88.6%,其中有效问卷1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42%。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别对整理后的形成影响因素和实践考虑因素专家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基于均值和方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①,根据分析结果,本次问卷的20个形成影响因素的总体均值为3.44,方差的平均值为0.968。因此,本文确定影响因素的筛选标准为均值大于3.44,且方差小于0.968。均值大于3.44的影响因素有9个,而方差小于0.968的影响因素有11个,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因素只有5个。综合考虑均值和方差的大小,本文选择低碳产品价格、产品生命周期成本、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经费的安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低碳产品的界定与评价、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需要、产品报废后的生态处理、低碳消费的意识、领先企业积极进行低碳生产、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跟踪、《节约能源法》12个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本次问卷的15个实践考虑因素的总体均值为3.21,方差的平均值为0.885。因此,本文确定影响因素的筛选标准为均值大于3.21,且方差小于0.885。均值大于3.21的影响因素有7个,而方差小于0.885的影响因素有9个,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因素只有4个。综合考虑均值和方差的大小,本文选择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是否节能环保、产品使用是否节能、查阅供应商的不良环境记录或报告、优先选择实施低碳技术的供应商、所购产品货源到目的地的距离、产品报废后的处理对环境的影响7个因素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文献回顾,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和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实践考虑因素是崭新的研究,没有现成的、可靠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在此情况下本文分别对两大问题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进行主因子识别。(1)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利用SpSS18.0软件得到121份专家调查问卷数据的Kmo值为0.833,根据Kmo值判别标准,本次调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为:Χ2=677.735,p=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本次调查数据也适合做因子分析。结合Kmo值和Χ2值两个检验结果,本文认为121份专家调查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法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即Cross-loading交叉负荷应该去掉、因子载荷一般要大于0.4(0.5更好)、特征值一般要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总解释度)一般要大于0.6(可放宽到0.55以上)①。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主要因子,上述12个影响因素获得3个主因子,分别记为F1、F2、F3,这3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6.778%,即它们可以反映12个原始变量66.778%的信息量。通过极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得到形成影响因素因子载荷矩阵。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因子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水平如表1所示。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和表2,环保技术要素因子(F1)包含产品报废后的生态处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跟踪、领先企业积极进行低碳生产、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需要、低碳产品的界定与评价五个影响因素,因子贡献率最高,达25.625%。这说明,环保技术是形成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的重要技术保障。若离开相应的环保技术,则在高校政府采购实践中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因而没有足够的能力实施低碳消费。法律法规要素(F2)包含《节约能源法》、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经费的安排、低碳消费的意识五个影响因素,因子贡献率次之,达24.596%。法律法规是形成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的强制性约束条件。采购成本要素(F3)包含低碳产品价格、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两个影响因素。低碳产品价格和成本是采购人员、教师用户关心的焦点,因此政府采购成本的计算可以左右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的实施,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核算就显得尤为关键。(2)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实践考虑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利用SpSS18.0软件得到121份专家调查问卷数据的Kmo值为0.665,根据Kmo值判别标准,本次调查数据勉强可进行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为:Χ2=67.028,p=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本次调查数据可以做因子分析。结合Kmo值和Χ2值两个检验结果,本文认为121份专家调查问卷数据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按照上文所述,上述7个实践考虑因素剔除两项Cross-loading,即“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是否节能环保”和“优先选择实施低碳技术的供应商”,将剩余5个因素采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两个主因子,分别记为F1、F2,这2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0.435%,即它们可以反映5个原始变量60.435%的信息量。通过极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得到形成影响因素因子载荷矩阵。各主因子的特征值、因子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水平如表2所示。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和表3,环境及运输要求因子(F1)包含产品报废后的处理对环境的影响、所购产品货源到目的地的距离、查阅供应商的不良环境记录或报告三个影响因素,因子贡献率最高,达32.573%。这说明,高校政府采购实践中已经考虑到了环境因素,且对产品的运输距离、供应商的环境行为有较高的要求。产品要求因子(F2)包含产品的使用寿命、产品使用是否节能两个影响因素。产品使用寿命和节能特性是采购人员、教师用户关心的另一些焦点,因此产品的节能耐用特征可以左右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的实施。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对于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SpSS18.0软件得出上述环保技术要素、法律法规要素、采购成本要素三大主因子的Cronbach'sa系数分别为0.839、0.827、0.705,全部满足内在一致性信度检验判别依据,说明本次专家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于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实践考虑因素,本文通过SpSS18.0软件得出上述环境及运输要求因子、产品要求因子两大主因子的Cronbach'sa系数分别为0569、0.537,刚好全部满足内在一致性信度检验最小可以接受的范围,说明本次专家调查问卷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

(二)效度检验本文设计的专家调查问卷,是在基于政府绿色采购影响因素相关文献并结合高校政府绿色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因此具有可靠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并且在专家调查问卷设计后,经过了两轮修改,使专家调查问卷的内容得到了完善,从而有效保证了专家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此外,根据86.42%的有效问卷回收率,也可以认为本文专家调查问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对于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和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实践考虑因素,本文均通过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通过主成份分析和极大方差正交旋转法得到了各自的主因子,所以本文认为121份专家调查问卷均满足收敛效度要求。同时,由于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三大主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任何一个维度的Cronbach'sa系数,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实践考虑因素两主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任何一个维度的Cronbach'sa系数,所以本文认为121份专家调查问卷均满足区别效度要求。综上所述,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本文认为可以接受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相关结论,此次121份专家调查问卷得到的分析结论是可靠和有效的。

四、促进浙江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的对策研究

根据前文对浙江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影响因素和实践因素的因子分析,可以得出环保技术、法律法规、采购成本、绿色产品是促进浙江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促进浙江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的形成。

(一)大力发展环保技术这里的环保技术主要包括产品报废后的生态处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跟踪、低碳产品的界定与评价、领先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即可以分为生产绿色产品的绿色低碳技术和政府绿色采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因此,大力发展环保技术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眼:一方面,企业和高校结成产学研技术联盟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加大对高校政府采购工作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专题会议与专题研讨、建立政府采购工作QQ群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普及政府采购知识,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相关人员、教师用户对绿色低碳采购流程、绿色低碳产品的学习和了解,增强政府采购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用户的低碳消费意识,运用政府采购新技术和新方法,确保采购大量的绿色低碳产品。

(二)健全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有利于促进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的形成和发展。现阶段,关于政府绿色采购的法律法规有《政府采购法》、《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对高校绿色采购低碳消费的影响、《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但根据前文的因子分析法,只有《节约能源法》、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高校政府采购预算经费的安排等影响因素是形成浙江高校政府采购低碳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这说明,现阶段的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还存在完备性、结构性和功能上的缺陷[8]。因此,健全法律法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①对现行政府绿色采购法律制度的缺陷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及时制订《政府绿色采购法》。②健全高校政府绿色采购战略与制度机制、流程管理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完善高校政府绿色采购规章制度,整合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计划财务处、采购中心、审计处等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将绿色采购业绩纳入各级领导考核指标体系中。③将绿色低碳采购经费预算标准纳入相关规章制度中,确保绿色采购资金充足到位。

(三)运用生命周期成本采购成本是政府采购人员、教师用户首先考虑的问题。绿色低碳产品由于受生产技术水平、环境标准、生产投入等因素影响,初始价格往往比传统产品要高,但绿色低碳产品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一些正外部性,从而带来环境收益;而传统高能耗产品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一些负外部性,从而带来环境成本。因此,考虑环境成本,绿色低碳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可能更低,而传统高能耗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可能更高。因此,要加大政府采购工作相关人员和教师用户的低碳消费意识,积极推广生命周期成本核算。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6

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要求愈来愈迫切。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1.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也希望让青少年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2.时间:7月15日-------8月1日

3.地点:三信超市,银座商城,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4.对象:食品安全。

5.方式:实地调查,上网调查。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1.过程:(实地调查)

(1)三信超市

我们小组去了三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7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2)银座商城

在银座商城,我们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6%,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3)学校附近的小店

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摊

在街旁的地摊上,我们惊呆了。/fanwen.chazidian.com)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表格:

地点

三信超市

银座商城

学校附近的小店

街旁的地摊

绿色商标

70%

80%

50%

15%

生产日期

90%

96%

65%

10%

保质期

90%

95%

75%

5%

质量安全标志

90%

90%

70%

5%

厂方地址

90%

96%

85%

1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东西,不在小型超市购买东西,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地方购买东西!

(上网调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就上网查了资料,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2.结果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市民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我们但是和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还是有距离。市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

三.        结论与建议

(结论)

1.不要吃街头小吃,注意卫生。

2.少吃学校附近小店里卖的零食。

3.少吃没有绿色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产房地址的食品。

4.少吃油炸类食品,比如:薯片,薯条,同学们最喜欢吃的“德克士、肯德基”等。

5.不吃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型店铺里销售的“垃圾食品”。

(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学会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分工,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学会了综合应用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知道:要购买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绿色标志的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还懂得了用正当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的安全,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7

(一)e经济环境

黑龙江省始终将耕地保护、农村土地整治作为重点项目狠抓落实。截至2013年,黑龙江省立项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达721个,新增耕地面积174万亩,增地率居我国第一位,土地总规模达2067万亩,累计资金投入量高达167.98亿元。其中“两大工程”实施的子项目达205个,整治规模达881万亩,新增耕地面积为68万亩,总投资资金量达99.01亿元。

(二)S社会环境一是人口环境

营销市场的发展受人口、购买力的影响。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营销不仅针对本省内部,更多的是销售到省外市场。截至2014年5月,我国大陆总人口数量达13.6亿人,黑龙江省人口数量为3835万人。伴随着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在市场的认知度被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人文环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偏向健康、营养、环保的绿色消费,这有助于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开拓。根据我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报告得知,被调查的人中73%认为开发绿色产品非常必要,他们支持环保事业,在他们看来绿色产品有助于改善环境状况。根据我国消费者协会市场调查资料得知,76%~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农产品。绿色消费的观念使得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不关注社会环境利益的观念得到改善,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环保意识大大加强,环保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观念,逐渐被我国公民所接受,这为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提供有利条件。

(三)t技术环境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绿色农产品营销的发展。新型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方式能够减少产品流通的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网络营销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紧密的联系到一起,通过无纸化贸易、信息贸易、电子广告、网上采购等方式,将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绿色农产品网络营销具有全球化、个性化、价格公开化、渠道直接化等特点。

二、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对策

(一)提高绿色营销观念

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营销企业应该树立绿色的营销观念,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生产经营中将绿色营销的意识传承下去,将绿色营销的观念贯穿到经营的全过程,从原料农产品的定价、包装、宣传、服务到销售都需要进行绿化。同时注重培养绿色企业文化,使企业在全社会树立起关心社会、保护环境、对消费者负责的公众形象,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拓展绿色分销

渠道营销渠道的通畅对绿色农产品企业的营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渠道依据中间环节方面分类能够分为零层营销渠道、一层分销渠道、二层分销渠道。企业绿色农产品零层营销渠道是指绿色食品企业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主要通过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部门、专卖店等实现农产品的销售。零层营销渠道是从产销一体化的方向着手,促进生产与销售的有机结合。黑龙江省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做好售前宣传、售中使用、售后咨询的配套服务。

(三)提升品牌影响力

黑龙江省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绿色农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应加大宣传,提高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这是进行绿色农产品工作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增强,绿色食品产业日益融入三农工作,成为食品安全工作重要内容,实现现代农业建设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打造黑龙江省绿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是必然选择。

(四)增强品牌竞争力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8

关键词:饭店绿色营销

当今,“绿色”正被视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受到全球人类的崇敬、爱戴和保护,也是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绿色崇拜”氛围下,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GDp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绿色革命风暴”,饭店的绿色营销也在其中。

1.绿色营销的概念

“绿色”是一个形象用语,泛指保护地球生存环境的活动、行为、计划、思想和观念等。绿色营销要体现“绿色”,即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经营。

2.饭店绿色营销现状

绿色时代的到来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在此大环境下,我国的饭店业也开始树立绿色营销意识,并且初见成效。

2.1饭店的绿色意识开始形成

随着绿色营销观念在饭店业逐步推广,很多饭店已经把环保理念纳入企业的各项活动中,并且主动为媒体提供绿色服务信息。如通过各种形式如灯箱广告、内部广告及在客房前厅的宣传手册等来突出传递绿色信息,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重大绿色活动,主动进行绿色赞助等,强调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行动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绿色形象,帮助酒店把绿色信息更广泛、更直接地传递给社会公众,给酒店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竞争优势。例如,2009年4月28日,杭州之江度假村、浙江世贸中心大饭店等14家旅游饭店联合提出了“创建绿色饭店,倡导绿色消费”的倡议,引起了浙江数十家旅游饭店的热烈响应。率先响应“创绿”活动的饭店代表表示:绿色消费已成为未来的消费主流,加入绿色消费者队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我们并不吝惜投入,只是希望减少浪费,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饭店无意限制客人的行为,只是希望与客人共同致力于环境的改善,并获得整洁美好的“绿色”感受。

2.2生产绿色产品已成为部分饭店的宗旨

相对于以前饭店的推行的“一客一换”,“一天一换”的观念,不少饭店已在客房内放了这样的卡片:“如果您不需要更换被单,请把卡片放到您的枕头上,感谢您对环保的贡献”“本店不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耗品,如果您需要,可以向服务员提出,本店将免费提供;如您自带洗漱用品,本店表示感谢”。一位饭店老总对此表示,酒店在日用品方面的花费每年在这方面的开支都达到100万元左右。绿色营销客观上是省了钱,省电、省水,减少了洗涤剂的使用,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我们只是希望减少浪费,保护环境,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很多饭店把客人视为环保的合作伙伴,向客人宣传饭店的环保计划和倡议,为客人提供绿色产品和服务,让客人认识它、了解它,并购买它。国外的大部分及国内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部分大饭店已经实施绿色营销,逐渐减少在客房中使用牙膏、牙刷、洗发液、香皂等一次性消耗品,减少对床单、被罩、毛巾等纺织品的洗涤次数,以节省用水、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一些饭店还逐步推广使用绿色客房,设计规划饭店时考虑房屋建筑材料使用绿色建材,装饰材料考虑有无环境污染。客房使用绿色用品,如天然纤维、棉、麻织品的用品,绿色小冰箱,节能灯等。

近年来,我国许多饭店逐渐重视按环境标准实行清洁生产,有的已取得较好效果。例如,海华大酒店是由国际著名的雅高饭店管理集团管理,瑞士籍总经理卢先生说:“一年前‘海华'每天用水45吨,经检查发现,漏水、过量用水等现象均十分严重。通过节支,比如水箱里放沉水器,员工洗澡用的水龙头改成红外线控制等,到现在每天只用25吨。只要措施得力,20%-30%的能耗还是可以降下来的。”

3.饭店绿色营销的趋势

据经济学家预言,环保问题将成为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成为21世纪市场营销中一项重要议题。而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营销在未来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将日益突出,并为饭店带来许多机会利益。对大多数实施绿色营销的饭店而言,绿色营销是其饭店具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饭店视绿色营销为一种新机遇,以此来开拓市场,吸引消费者,打败竞争对手,寻求饭店的长足发展。绿色营销是饭店全体的“绿色整体大行动”,包括饭店理念,饭店生产、财务等部门,饭店组织的设置,都为配合绿色营销而作相应的调整。

饭店实行绿色营销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开源节流的重大举措之一,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赢得更多的客源,可使饭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华商报》,2005.6.13

[2]《东方早报》,2005.6.9

[3]《福建美食网》,2005.2.12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9

品牌形象是品牌形成和的基础,会消费者对品牌的忠实程度,从而影响该品牌的市场份额乃至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消费者事先难以了解和评价企业所提品的价值。因此,企业应树立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以将有关产品的实际价值和特色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树立特色品牌形象的第一步就是赋予品牌一个好的名称和设计一个能与之相对应的视觉符号———标志。品牌名称是品牌的第一代言人,一个好的品牌名称能体现品牌的内涵、文化和档次,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对于新产品来说,它可以使消费者产生对此产品的好感,激发尝试的冲动;对于老产品来说,它可以培养消费者对此品牌的偏好和忠诚。品牌标志是形象化和视觉化了的品牌,在创造和维护品牌资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应通过其设计和造型传达出某种与产品相对应的文化、精神和追求,使消费者通过这些品牌标志能轻而易举地识别出不同的品牌,将自己对某种品牌的情感与这些标志联系在一起,进而产生对品牌的记忆、偏好和忠诚。品牌名称和标志是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时刻向人们传达着各种信息,是一种零投资、大收益的广告。因此,中国企业要创立国际知名品牌,必须提高品牌名称和标志意识。首先,应避免“同名同姓”的品牌。据调查,在中国拥有“熊猫”品牌的企业有331家,“天鹅”有175家,“海燕”有193家[5]。这种品牌共有的现象,一方面使得企业无法在品牌建设和提升的过程中采取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者无法根据品牌来识别产品,导致市场混乱的局面,极大地制约了中国本土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其次,还应当加强对品牌名称和标志的保护,通过各种手段维护自己品牌名称和标志的独特性。为避免侵权行为的发生,企业应事先在有关国家进行注册,必要时还应当将与本企业品牌名称、标志等谐音、形似的名称标志也进行注册,以避免商标模仿行为的发生。

树立特色品牌形象的另一重要步骤是将品牌溶入到某种文化当中。随着感性消费的到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传播的文化信息所带来的别样满足。因此,品牌有无竞争力,能否为消费者接受,并不完全取决于物理性能方面的差异,还在于其品牌是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能给产品注入活力,给买卖双方沟通带来方便,赋予一个企业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传统工艺的源远流长享誉国内外。然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西方大量产品流入国内市场,对本土品牌造成严重冲击。激烈的竞争要求中国企业应当扬长避短,努力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运用各种本土化、特色化、通俗化的传奇故事与典故给本土品牌披上文化的盛装,以提高品牌的文化附加值,从而弥补技术上的缺陷。这就要求中国企业首先要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物质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方式和观念。其次,在创造产品文化的同时,孕育一种商业文化,将“顾客至上”真正融入管理企业的精神之中。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对文化的需求,将产品的物化功能与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并籍以广告、公关、促销等传播手段,将目标对象心中最珍贵的、最难以忘怀的那部分情感,对人生的体验和感受,其所追求、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描述出来,赋予产品这些消费者喜欢的内涵和意义,建立目标对象对品牌的联想,从而达到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效果,以加强其对该品牌的忠诚度。再次,在品牌中体现民族精神,这样既可以引起外国人的好奇,又可以引起本国爱国者的民族情怀与文化共鸣。

(二)综合运用多种品牌营销手段

当前,中国市场已进入初步成熟的过剩时期,市场竞争日趋白炽化。因此,厂商要赢得竞争优势,不能再固守原有的、单一的、落后的品牌营销模式,而应综合运营各种营销手段,从多种角度接触消费者,尤其是加强对营销、关系营销、绿色营销的运用。

体育营销,尤其是对重大赛事的赞助,对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品牌声誉的传播,效果十分明显,是一种相对来说低投资、高回报且见效快的营销手段。例如,三星近些年的崛起就与体育赛事密不可分:1986年汉城亚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4年广岛亚运会,1998年曼谷亚运会,2002年长野冬季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2002年悉尼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2002年釜山亚运会……三星公司均以赞助商的身份出现。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三星的品牌形象一次又一次得到提升。在前段时间inteRBRanD公司进行的2002年年度品牌调查中,三星的排名从第42位升至第34位,上升了8位,品牌价值达64亿美元[6],成为全球品牌价值上升最快的公司。

关系营销,是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使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分销商、供应商、政府等建立起长远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它强调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通过服务来满足、方便消费者,以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达到提高市场份额的目的。中国企业要运用好关系营销,关键是想办法留住老顾客,并与顾客建立起长久、稳定的关系。发现,吸引一位新顾客所引发的费用是留住一位老顾客费用的5倍以上,争取一个新顾客要比维护一个老顾客多出6-10倍的工作量,顾客忠诚度水平增加两成,营业额就上升40%[7]。因此,企业可以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媒体沟通渠道,对品牌的细分市场和目标顾客进行共性与个性并重的调查,建立以顾客为核心的主要利益关联方的数据库;按照诚信、平等、互利的原则,与顾客进行个性化沟通并建立起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进而形成顾客对该品牌的高满意度和高忠诚度。绿色营销,是伴随近年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而产生的,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不断广泛和深入,法律、道德和舆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后果,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予以更加严格的监督和限制。最近公布的一份市场调研报告表明:大约80%的德国人,50%的法国人在超级市场购物时会选择环保产品;而美国在1989年的调查报告中,77%的人认为,企业的环保信誉会影响其购买决策;日本调查显示,超过90%的顾客对绿色食品感兴趣[8]。中国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偏好也在加强。因此,企业应努力开发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包装,组织绿色生产,使品牌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符合国际通行的环保标准、区域性环保标准和国别环保标准;根据市场调研,了解、诱导和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潜在需求;积极参加促进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公共事业,实现企业和社会双重的可持续发展。

(三)把握品牌营销环境

时代在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在变,信息传播方式也在变,这些都要求企业品牌在传播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握品牌的时代营销环境,与消费者的审美意识与消费观念同步。

在品牌传播过程中,企业总是在以美学的形式向人们展示自己品牌的形象,包括产品的内在功能美、外形美、包装图案美、色彩美、广告设计美、口号语言美等等。然而,人们的审美意识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品牌要走向国际市场,必须与时代同步。美国通用面粉公司运用了长达几十年的主题化形象代言人贝蒂·克洛克的事例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贝蒂·克洛克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最初由纽约家尼维莎·麦肯绘制。在1989年唐纳利公司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在24-29岁和55-64岁的人群组合中,贝蒂·克洛克是各类产品中最受信任的广告代言人。原因之一就是贝蒂·克洛克在多次重塑过程中,总能跟上和妇女在美国所扮演的新角色。1955年时,她抿着嘴微笑;1965年时,她脱掉白领衫,换上了珍珠色的高领衫;1972年,她穿上了职业女装;1986年,她已演变为一位打着蝴蝶结的职业妇女。这些装饰的变化都是顺应当时潮流的。如今,发展日新月异,品牌的营销环境变化加速,为了避免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弱化,中国企业的品牌管理者应加强品牌环境意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在保证品牌定位一贯性的前提下,塑造新的品牌形象,维护品牌优势,使品牌永葆青春,走品牌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根据目标市场定位品牌

2001年,美国营销协会评选对全球影响最大的观念,评选结果是定位论。所谓定位就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找到一种能够让消费者感觉到并接受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消费者年龄、性别、个人爱好、收入水平、家庭状况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对同一品牌的取舍倾向也是不同的;一个品牌要想同时满足所有消费者,甚至使他们都形成对产品和品牌的忠诚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国企业必须根据消费需求的差异性,运用系统的方法,把整个目标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对不同的子市场定位不同的产品和品牌,并有针对性的满足消费者,以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这种方法也就是细分市场,要求对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心理进行纵向深入探索,并以此为基础,对消费者的价值观念、购买行为、偏爱程度、消费需求等因素准确把握,然后,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树立不同的品牌形象,也就是针对某一细分市场给某一品牌有效的定位,使这一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着一个清晰的概念,占据特定的地位。运用这种方法,有时能出奇制胜,寻找到另一潜在市场,获得巨大效益。

中国企业要正确运用品牌定位方法,必须注意赋予品牌一个清晰、确定的定位。游离的品牌定位不利于消费信任度的建设。维护品牌清晰的定位,首先,应该通过各种宣传让消费者了解这种品牌的内涵、价值和优势,突出品牌的独特之处,让消费者感受到它的不可替代性,即该品牌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在功能、质量、服务或营销等方面是竞争对手不可替代的,似乎是市场上的“唯一”,这种差异可以源于产品本身所提供的物质利益,也可以来源于由产品引申出来的某种想象的概念,如“万宝路”香烟体现的是男子汉自由、豪爽和力量,“健”牌体现的是潇洒和温文尔雅,“555”体现的是企业家的成功,这种通过人为渲染出来的抽象概念所制造出来的差异,也可使这种品牌深入人心。其次,在进行品牌传播和品牌延伸时,应保持品牌定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而且这种定位所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不能过多,一定要清晰、简单,否则消费者很难记忆,从国内外著名品牌的发展历程来看,简明、一贯性的品牌定位至关重要,可以使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深刻。

绿色消费调查报告篇10

关键词:绿色品牌;形象;塑造;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172-01

可以说,这是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之后进行的一场深刻地反省,为了自身发展,为了子孙后代,全世界必须联合行动,共同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21世纪将是“绿色世纪”。

树立绿色品牌形象,是企业迎接绿色挑战与机遇的必然选择。企业要想在绿色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树立良好的绿色品牌形象,因为绿色品牌形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保障。目前,绿色正成为新世纪的流行色,所以人们更加认同那些在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经营理念上顺应绿色趋势的企业,认同那些对全人类的发展富有责任感的企业,树立良好的绿色品牌形象有利于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企业声望,从而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那么一个企业如何塑造绿色品牌形象呢?具体措施又有哪些呢?

品牌形象包括体格与个性两个方面。体格指的是或明或暗的各种物理特征,是人们想起某个品牌时在头脑中油然而生的与该品牌相联系的独特图像。个性是品牌形象的内在特征。品牌的个性是成为名牌的重要因素。个性与体格是品牌形象的两个重要支柱,没有个性的品牌,形象不能保持一致,因此难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没有很好的体格,个性没有表达的渠道,形象就会黯淡无光,不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所以,塑造绿色品牌形象应分别从这两方面人手,实现二者的统一。

1采用绿色制造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小,资源效率最高。采用绿色制造技术不仅能够缓解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等问题,还可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提高他们对企业品牌的认可程度。

2搞好绿色品牌设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物质精神文明的日益提高,我们正步入一个名牌消费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中,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带来消费观念的变化。在选购商品时,人们更注重商品的品牌,崇尚和追求名牌在大众消费活动中占有很大比重。前些年,共青团北京市委曾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假如有两种商品,其外观、质量相同,但一个是名牌,另一个是非名牌,名牌商品的价格高一些,请问选购哪一种商品?”结果89.7%的人回答是:“选购名牌商品。”另据有关部门预测,在今后若干年内,我国消费市场将逐步形成以名牌为主导的格局。由此可见,塑造品牌形象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3重视绿色产品的广告和宣传

品牌形象是否著名,衡量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在广大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企业应重视广告和宣传工作,借助新闻媒介,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可信度、美誉度。在绿色产品的广告宣传过程中,应强调产品对环境的友好性,同时,要体现高度的思想性、真实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在广告造型、色彩、光度强弱、构图方法等方面要精心设计制作,使广告不仅突出产品的绿色形象,刺激消费者购买,而且获得现代公众的好感与共鸣。松下电器节电灯泡的广告,以“拯救地球的灯泡”为主题,受到公众青睐,被评为日本广告电通奖的获奖作品,这给当代企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