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十篇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十篇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27:40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中专电子电工教学

电子电工是中专教育的主要课程。为了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电子电工人才,中专教师有必要积极改善思路,开拓创新教育模式,改善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关于电子电工的实际操作的能力,掌握电子电工的核心知识,加强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知识的积极性,形成学生对电子电工知识进行主动学习的良性态度,提高中专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学生学习电子电工兴趣的培养

学生能否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是由学生是否对这门课感兴趣决定的。就像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的学生对电子电工这门基础课程感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电子电工,去钻研电子电工,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能掌握这门课程了。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中专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缺少对学习的热情,甚至可以说有点厌恶学习,他们来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技能以便更好地走向社会。如果教师采取一般的教学方式,呆板而平淡地向他们讲述课本知识,那么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一定十分差,甚至可能使他们对课程、对学习、对学校产生逆反心态,形成不好的学风和校风。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课程的兴趣。要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课程的兴趣,关键在于起始阶段,我们要利用学生刚接触电子电工这门课程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学习的兴趣。我认为,针对中专学生本来就厌恶课本知识的特点,我们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特别的“见面礼”。如创设一些别开生面的小实验,像“电磁铁实验”“欧姆定律实验”“电路连接实验”等基本的电子电工实验。这些实验所涉及的知识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基本就已经学习过了,学生不会觉得陌生,这样用实验代替书本来介绍课程,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电子电工基础课程,去发现中专与初中课程的不同、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了解到其具有一般课程所不具备的特色,让学生知道了这门课程并不死板,而是有趣生动的,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对电子电工这门课产生兴趣,主动学习,自主钻研,燃起学习电子电工的热情。

二、注重实践

电子电工是一门有着实践性、探索性和活跃开放性等特色的基础课程,教师在教授电子电工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特点,创造一个活跃、生动的教学课堂,以便将学生带入电子电工的世界,将电子电工带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首先教师要注重电子电工的实践性,一方面要将真实的电子电工带入课堂,另一方面也要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带入厂房,使生产实际与课堂紧密相连。

(一)将电子电工带入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手、眼、口、鼻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模型等教具带入课堂,实际地为学生讲解各种电子电工器材的构成和元器件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的电子化和多媒体化已基本实现,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辅助工具。如电子电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电能的应用,而电能的应用是一种非实体的知识理念,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思维想象去理解,而这对于绝大部分中专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并且这种无法具象化的知识,通过模型和实验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因为模型和实验是既无法拆分开来,也无法表示电流在仪器内的具体运行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简单的Flas,或者展示一些仪器内部结构、拆分部件的图片,来将实际的电子电工仪器、原理和操作方法生动而简单地带入教学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理念,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几率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效率。

(二)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带入厂房

电子电工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学科,离开实际操作和技术理想,而只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观点概念对电子电工学习来说是大忌,只能让学生学到电子电工的一半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带学生进入实验室、进入厂房,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掌握实际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将所学的课本知识充分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眼见为实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举例来说,在教授机床电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不同的厂房,去实际观察这些机床电器,让学生具体直观地了解不同型号的机床电器的外形和工作性能有何不同,甚至可以请厂房内的技术工人为学生讲解在实际操作各种机床电器时所需要注意的地方。这种户外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直观轻松地学习到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更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见识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培养学生使用和操作器材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基础。

三、培养师生间良好的关系

对于中专学生,在面临中考失败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对学习、教师、学校产生抵触情绪,我们教师必须改变学生这种心态,和学生做朋友。对于课堂我们可以不必要求太拘谨、太呆板,只要学生是在进行有关电子电工学习的行为就应尽量允许。教师要多和学生谈心,要让他们知道师生之间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要促进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中专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侧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并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开展教学,以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和牢固的实际操作能力、勇于钻研学科的新时代电子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云.通信电缆技术发展与思考[J].今日科苑,2008(2).

[2]赵宗益.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

[3]赵诣,杨雪.开发白城市风力发电的几点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2009(12).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工基础这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提出,探讨了几种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有效地学好这门基础学科。希望对于从事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的同行有所帮助。

电工基础是一门比较抽象,难懂的课程,学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如果老师还是按照传统的讲解灌输,学生跟教师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难免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能很好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去有效率的学习。

1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提出

电工基础是一门多种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因此,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要求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电工基础课程的要求是不同的,但是所用的教材是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针对学生的专业需要,在教学中有针对的删减,有侧重点的进行授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其次,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教学,譬如在现阶段的中职教学中,中职生的素质能力相对来说有点薄弱,但是电工基础这门课程需要有良好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作为基础,这对中职生来说有点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偏重理论分析和解题能力的训练,对于基础很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实际能力,强调学习的过程,激发学习的兴趣,做出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要求。最后,针对电工基础的教材多个版本的问题,大部分教材都侧重于理论与知识的衔接,里面涉及的试验也是为巩固所学知识点设置的,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也是课堂理论讲解为主,试验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觉枯燥。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更多的加入试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这门学科,既可以为其他的相关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表面上这门课枯燥无味,但如果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就能把抽象的内容演绎的有声有色。

2.1设计好导课环节,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在45分钟的课时中,学生的思维分思维逐渐集中、最佳思维和思维水平逐渐下降三个阶段,因此,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尽量延长最佳思维活动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第一阶段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因此,导课设计对这堂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课的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比如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可采用生活经验导入法,即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2],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直接导入新课。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直接观察到一些实验现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授课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不管学生有无兴趣,因而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欠缺,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真理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电阻串并联知识时,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分组讨论的方式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先给他们设置一个问题及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数据铺垫:如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扩大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要求明确以下问题:(1)扩大电表量程应确定哪些数据?(2)如何确定这些数据?(3)实际用电与你所计算的理论数据是否相符?(4)你能否制作一个电表并用所制作的电表进行测量?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明确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后面的学习试验做好准备。

2.2合理安排教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启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例如,在讲“电路的三种状态”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实验课完成,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电路,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三种状态下电路的端电压和电流,从而总结出电路在三种状态下的特点,最后写出实验报告。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与研究问题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看到学生缺乏知识、能力与经验的一面,更应该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发挥内在的积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带动相关知识的学习。对教材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相关实验联系起来,然后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先安排学生做分组实验,再由教师进行相应知识的讲授,这样学生先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所应学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接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习效果自然显著上升。

2.3鼓励性的教与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注意教学状态的形成[4]。教学状态指师生双方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及相互间的关系。比如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两体”,即学生是“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具体而言,课堂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各尽其才,不能把目光盯在几个特定的学生身上,而是要开发全体学生的才智,发展其个性。课堂上人人平等,交往形式灵活多样,这种多方式的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质量。

3结语

在教学中,先做试验再学习记忆相关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地提高,教师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也是对教师的考验,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总之,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改革,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努力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阚振坤.《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5.

[2]王彩平.关于《电工基础》课程教法的探索[j].职教与成教,2009(4):1~2.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电子技术基础》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机密结合,这一点和当今新型的电子商务专业相类似,如果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进行实践操作是完全不行的,又或者直接进行实践操作不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行不通。《电子技术基础》不仅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点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必须完全掌握,才能进行后续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及数字信号和数字逻辑门电路,能够识别基本放大电路并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综上所述,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记性改革,极为重要。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在存在的问题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更新很快,同时也是一门比较完善的学科,全国很多的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该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认识不清楚。从现在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类全国范围的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就可以了解到,现在行业需要的是操作性人才,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不懂得地方,自己会用动力主动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实际中,该课程的老师不没有把精力放在这类比赛上,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操作操作能力的培养。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二就是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缺乏训练显然是不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三是教学设备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四是过于注重卷面成绩,考核形式单一。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符合行业和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对电子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行业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岗位人员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并不相符,换言之学校对电子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行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

2.贯彻国家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w模式的改革创新。积极进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专业性的人才。现在教育部每年都举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课程老师参加这些比赛可以进行自我提高,学生参加此类比赛,可以把理论知识赋以实践,在比赛中遇到的困难,不懂的地方,学生通常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人只有自己主动愿意做一件事才有可能做好,如果是被人逼迫去做,永远都不会成功。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如果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顺利毕业,拿到学历,就不可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不光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有看学生是否积极地配合,主动与老师互动,真正进行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1.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虽然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优秀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极为重要。不光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很多老师都是从研究生或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缺乏实践经验。让老师通过参加培训,参加比赛或到企业进行参观等方式提高自我,进行实践操作。

2.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点分散,有很多的专业术语、理论知识。通常老师会因为课时有限,实验室设备落后,而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电子技术基础本就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不仅使学生无法真正学会,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要多媒体和黑板想结合,对于ppt上学生不懂的,在黑板上再次进行讲解。对于过于抽象的东西,借助ppt进行讲解。老师要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行实践操作,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改革,解决现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现状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忠悦.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18):129-130.

[2]张海彬.浅谈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J].学园教育科研,2012,(10):181.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4

论文内容摘要: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而电子技术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电工电子实验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环节中更显得重要。电工电子实验除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技能,为将来从事电子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

前言:英国科学家培根曾经指出:任何科学都是实验科学。尤其是在应用科学领域;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离不开科学实验。实验不仅是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在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类各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电工电子实验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以取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电工电子实验具有以下作用。

一、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电子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强调其工程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其目的应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电子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电器类各专业的重要目标,学校应在电工电子实验中打牢基础,逐步提高这种能力。首先,电工电子实验具备验证基本理论知识的功能,即验证性实验,这部分实验一般以各章节为基本内容,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其次是综合性实验,这部分实验的目标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一章或多章,甚至是结合其他科目内容的归纳总结;最后是设计性实验,其目标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综合运用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较高水平的小设计类实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理论实际紧密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新理念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够正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我们的教育目的,学生学习这些理论课程的目的,是更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加强实验或实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防止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例如教师讲到交流电路时,在电感器上并联一个电容器,其总电流、线路损耗、总功率比原来都减少,而负载功率不变,即电源提高了利用率,教师可以边讲边演示,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通过在两种情况下各个电流表、功率表的读数进行比较、计算、判断,最后教师将例子引入到生产、生活中,说明提高功率因数经济意义和具体方法。这样教学有几个作用,首先深刻理解功率因数、交流电路电流的关系概念,其次缩短理论知识到实际过渡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后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使用价值,就会明确学习目的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三、降低难度,促进理解和巩固

实验教学要通过实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为学生掌握知识创造条件,符合人的认识过程规律,从直观到抽象反映了青少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能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涉及到的都是枯燥乏味的概念与严密地计算分析,这对于部分数理基础差的学生而言,是“雪上加霜”。如果教师从实验引入课程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和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讲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这一节时,学生的学习目的是:(1)了解桥式整流作用,滤波器的滤波作用,并观察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2)测绘整流电路在无滤波器和接入滤波器时的外特性曲线。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由四个二极管接成一个电桥的形式,把交流电变为脉动直流电的电路。再通过滤波电路,尽可能把直流脉动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去掉,就可使输出电压波形变得平直。教师在讲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时,在实验室用做实验加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新知识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地教学效果,更能体现培养以实践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

四、激发学习兴趣,保证目标的实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电子电器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文化底子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不少同学存在着失落感、自卑感或混日子等各种各样的思想。一些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已经多次在受到老师批评,在学习上多次检验到失败。在许多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是“差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触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就开始厌学。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强调是数学分析和抽象、枯燥繁琐的计算,那么这些学生就会重蹈覆辙,更谈不上完成教学任务。教育理论者认为,学生成绩好坏与学习兴趣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利用实验或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进行教学,尽量简化分析过程,大部分学生会容易听懂和接受,多让他们动手做实验,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因此,如何在电工电子实验过程中运用手段,结合学科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在日光灯管的实验中,联系生活现象,简单地介绍判断灯管好坏的方法,联系环保节能,在提高功率因素的实验过程中现场提问,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也可以在扩音机电路的实验中,在教室的讲台上放上音箱,让完成实验的学生直接能够听到从音箱里放出来的音乐,这对学生是一个激励,也是对完成此实验学生的一个肯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在抢答器或者计数器的实验中,可以安排完成实验的学生进行抢答比赛,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实用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所学的理论课也更有兴趣。

结束语:我想只要教师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努力尝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多采用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多动手,教师与学生必将体验到这门功课教学、学习成功的愉快感。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使用条件,必须因人而异,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那种先理论知识讲解后再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反而更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总之,充分发挥电工电子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课堂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同时也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并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5

关键词:电工基础;学习兴趣;主动性

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习主动性的高低则主要来自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中职的学生,本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不是很高,如果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的话,他们更加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教学中使学生理解电工基础课程中的一些定律与概念,我认为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学好电工基础。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此,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以供广大同事参考。

一、重视入门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入门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每次上第一节课之前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如下载电能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应用的视频、拍当地节日彩灯的照片、搜索安全用电的相关事例等。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视频、图片,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能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懂得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让学生感受到电的神奇同时又切实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社会确实需要我们去进行输配电线路的架设与维修、高低压电器设备的检修和安装、以及照明和机床等电路的安装与维修,让学生感到学习电工基础大有用武之地,把学习电工基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唤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联系日常生活,建立学习自信

中职的学生都经过初中物理的学习,有一定的电学基础知识,对现实生活中如何用电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那么第一堂电工基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在初中阶段物理课学得较差的学生,一定要消除他们的畏难心理障碍,让他们对电工基础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首先要介绍这门课的知识和日常实际生活及生产中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了学这门课的重要性。我在课堂教学上总是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感到电工基础知识并不陌生,并且还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建立新的概念、定律和公式,使学生对电工基础的学习没有了心理障碍,觉得电工基础的知识易于接受,建立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自信心。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尽量从小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学问题入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便于接受,使学生消除了畏惧的心理障碍,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学习自信。

三、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习惯

1.通过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电工基础的大部分内容比较枯燥、难懂,学生见到这些内容就失去了兴趣,教师应该用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楞次定律时,由于该定律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对定律的含义理解比较含糊,特别是不易理解定律中“阻碍”这两个字的含义。基于这些原因,在教学中提出:(1)磁铁极性的变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2)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的快慢与检流计指针偏转角度之间的关系;(3)磁铁在线圈中停止不动与检流计指针偏转情况之间的关系;(4)铜棒插入或拔出线圈时检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等探索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探索,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分析,领会其过程及其实验现象,判断感应电流与磁场的变化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定律的具体含义。这种教学形式,加深了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制作精美课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计算机制作模拟课件,使演示实验全体可见,增强实验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电工基础是研究电能应用技术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有重要作用。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小,学生难以理解。利用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电源内部电子和离子的移动,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交流电的产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等。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知识是否乐学,是否学得好,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该知识产生兴趣,是否主动去学它。由于电工方面知识内容较深,初中毕业生学习难度确实大,所以应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电工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与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有一个交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吴丁良.电工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李苏扬.浅谈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4.

[3]于晓平.《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介绍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是电子,机电,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类等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各大高校工科专业都开设的基础专业课。课程研究包括模拟电路部分的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参数和模型,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分析,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组成、特性及应用。课程研究还包括数字电路部分的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半体存储器件分类、原理及扩展,脉冲波形的变换与产生,数模与模数转换器,数字系统设计基础等。该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电子技术基础》分为两个学期的学习,一学期学习模电部分,一学期学习数字部分即数电。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及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熟练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其后续专业课如微机原理,单片机,eDa技术,嵌入式系统等课程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能够快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电子电路计算分析、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应用及参与创新性的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目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发展状况情况大致为以下情况。电子技术基础(数电部分)这门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课程内容为主导。课程学时大致安排在72学时,实验课学时大致为16学时,还有6学时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传统面对面的教学相结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按照各章节顺序讲授,从数字逻辑概论开始,逻辑门电路,逻辑函数化简,组合逻辑电路,锁存器和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数模模数转换器等。教师在讲授课程知识点的同时会有意突出各章重点难点,重点讲解难点重点,并且重复讲解,尽量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从而掌握这门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引入一些实例来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从学生的上课反应情况来看,尽管教学模式多样,讲授方式突出重点,理论课与实验课自主学习课相结合,但是学生听课仍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对有些知识感觉抽象,很难理解,学习效率不高,从而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学生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难以形成系统一体化的知识结构,传统教学方式不易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三、理论教学探索和实践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传统理论教学、实验及课程设计的授课过程中发现以前传统的模式并不是完全适合现代社会学生学习的习惯。需要探索出新的方式和发法让学生更主动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而不是传统的被动学习。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1.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程章节内容设置,引入一些实际案例或者工程案列进行讲解,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穿插知识点的简介。这样将课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逻辑思维。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靠拢,不会枯燥无味。在教学中围绕生活案例或者工程案例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在理解生活实例或工程案例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解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可以引入火灾报警系统,让同学明白组合逻辑电路在火灾报警系统里面是如何应用的,在案例中理解会更深刻。在讲解触发器时候可以引入抢答器电路,通过对实际案例讲解,让学生更好理解触发器。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更加主动学习,也可以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

2.课堂的创新思维拓展

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融入现在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思维训练和拓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基于课程内容及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其次在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中可以增加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让学生主动的去发现,探索,自我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发散开放的状态。不断探究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辩证看待问题,学会提出质疑,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新的想法或者质疑也可能将成为一项创新。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提出不同的观点,不去质疑旧的观点就很难有创新,学生应学会知识是可以质疑的。不断通过多方位的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7

1.1注重基础,扩宽知识面

21世纪需要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而长期以来,大学的教育模式已经形成了单一的专才教育模式,并且由于过分强调实用与专业对口,导致学生所学专业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专业知识越来越窄,学生的知识面窄、就业面窄、工作适应能力差、研发能力不足。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应在科学规划下设置电子信息技术学科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加大、授课内容的拓宽、广泛引进最新现代电子信息发展的知识介绍,一改传统专业基础课的内涵。例如,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这门传统的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中,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将mCS-51类的8位单片机作为重点讲解对象,对51类的8位单片机的硬件结构、软件应用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应不单单讲解mCS-51类的8位单片机的应用技术,还应该引入现在该领域流行的32位单片机的讲授,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口径和更宽的专业适应能力。

1.2以系统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电子信息技术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从系统的角度整体上进行优化和改革,而不是单一性的单学科的改进。在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取上,应本着学科的统一和技术的系统性出发,将学科中的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贯通,汇成本专业的知识体,构建电子信息专业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传统专业基础课,从历屇学生学习情况和反映来看,均表示出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好学,学了感觉没什么用处。在教学中深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际应用,均不堪了解,这就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知识的应用更加无从谈起。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在这三门课的教学中,应将相互的联系进行深入讲解,在三门课授课中,一旦有相互的知识运用的地方,教师应将相关课程的知识进行复习与联系,让学生对这三门课程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运用,有一个充分的掌握。这样才能使课程之间相互交融,使学生所学知识不单单是一个个知识点,而应该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在各科教学中,都应该加入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连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识上形成系统性和关连性,让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汇接成知识线,从而形成专业方面的知识面,从整体上把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使以前相对分散独立的单科课程,形成衔接紧密、相互关连、环环相扣的课程群,按照课程群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培养学生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1.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突出应用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既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针对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本专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在本专业实践教学中,学加强以下三方面的能力培养:1.3.1专业仪器仪表使用能力的培养这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特色所决定的,正确使用本专业的仪器仪表是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技能的基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验课的教学中,从基础抓起,有必要在实验教学以前专门进行实验相关的仪器仪表的使用的讲授,打牢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1.3.2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根据系统性构建课程群的思路,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培养也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形成相互衔接、相互关连的能力培养。例如,可根据专业特点构建硬件电路、软件语言和测试等方面的专业技能,硬件电路技能可由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实验课程组成,可将以上三门课程的实验打破课程与课程的界线,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综合电路进行测试、分析,使学生不仅掌握本课程的一些基本专业技能,通过综合性的实验让学生将单科的实践能力汇接成一定的硬件电路测试、分析能力。1.3.3专业设计能力的培养专业设计能力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进行电路设计、研发、测试所具备的必要的实践能力,它要求从业人员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研发、设计知识。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讲,要想在学校里具备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和要求上,毕竟不太现实。不过可以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作品设计方面来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设计能力的培养。一是在毕业作品设计的选题方面,指导教师应根据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器件方面的发展,选择一些具有前沿知识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在毕业作品的实际制作上,应将学生力所能及的知识运用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智慧,力求作品在性能、技术方面的作出创新,突出展示作品在设计上的闪光点。三是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应突出综合性和前沿性,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知识高度和深度,尤其在一些前沿性的知识的论述方面,从资料查阅、信息搜集、前沿知识的再学习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一定的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通过以上毕业设计阶段的三个方面的培养,学生在专业设计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为其进入社会,打下专业基础。

2综合能力的培养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教学探索

explorationoftheelectronictechnologyBaseteachingoftheelectronspecialtyinthe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

Jiangtianbin

【abstract】thecourse,electronictechnologyBase,hasastronglogicalityandtheoreticsquality,sostudentsfelldifficultandboringwhenlearningit.astheirteachers,howtomakethemlearneasilywithinterest,howtomakethemlearnsomethingandlayagoodfoundationforthefuturelearning?theauthorhassummarizedsometeachingmethodsjustforreferenceaftermanyyears’teachingworkandresearch.

【Keywords】electronictechnologyteachingexploration

当今社会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正是由于电子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才导致大多数初中毕业生爱上了电子专业,可是进入职业学校以后,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学习好电子专业。《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电子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这门专业基础课逻辑性强,理论性强,学习难度较大,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对他们也就难上加难了。如何才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好这门专业基础课,进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学者不断探索。我从事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多年,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各种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现将有关的教学体会述诸于后,供同仁参考。

1.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重心。只有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才能融会贯通,做到前后联系,有的放矢。《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既讲了模拟电路,又讲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重在分析电路图,弄清信号的流向,弄懂各元件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不用或损坏此元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数字电路重在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的分析、设计和应用,而对于元器件的参数、性能、结构、分类等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略讲即可。只有认真钻研了教材,熟悉了教材,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把握教材的重点,掌握难点,重点讲透、难点讲清,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教学上得心应手,让学生真正学习到专业理论知识。

2.化抽象为具体,多做演示实验。《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内容实际上是一个“压缩饼干”,是前人多年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要想真正领会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内涵、外延,并用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用演示实验加以演示。《电子技术》的许多理论和我们现实的电子产品相联系,而有些电子产品的现象又可以对理论加以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生能很快把理论知识和感性知识相联系,让所学知识牢固,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如我在讲三极管受温度影响时,它的性能、放大倍数等参数要发生变化,我讲了一个以收音机为例的实例,收音机在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效果将越来越差,究其原因是因为温度升高,三极管性能受其影响所至,学生点头称是接受了,也加深了印象。又如在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是否越大越好,学生答:越大越好。我举了一个例子:电视机输入信号越强,图像质量越好吗?学生答:不好。原因是信号过强,三极管进入了饱和状态而失去了放大作用,所以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不宜过大。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尽可能的条件,多做演示实验,这样收效甚好。在讲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我用了一只二极管,两节电池一只小灯泡,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小灯泡发光;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小灯泡不发光。于是总结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显得非常直观,电路图如下图:

又如在讲述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稳压时,我自制了一个稳压电源,利用变压器、调压器、电压表,当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调压器时,V1有较大的变化,而稳压电源输出电压V2基本不变,具体数字可以从电压表观察出来,显得非常直观。实验框图如下:

3.注重深入浅出,寻求最佳教学方法。在教材中,有的内容讲得较深奥,学生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知识功底,把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形象化,注重归纳总结。在讲述反馈电路这一章时,学生对反馈类型的判别有一定的困难,我就把如何判断各种反馈加以归纳,用最简单的方法予以说明,如串并联反馈判别:反馈信号送入三极管的基极B,即为并联反馈,反馈信号送入三极管的发射极e,即为串联反馈,如图:

又如在讲述串联型稳压电源用三极管作调整管时,书中写道iBRCeVCe,学生不理解,我用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固定式偏置电路加以分析,如图: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9

关键词:技工电子教学;课程定位;激发兴趣;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理论知识接受能力差的情况,结合学生喜欢动手,感性认识敏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就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过程谈几点想法。

一、明确课程目标和课程定位

为了进一步深化职业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国家每年都举办中等职业教育技能比赛。我们专业教师可以以比赛为导向,按照比赛的形式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本身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确定其教学目标。

(1)是熟悉掌握元件识别、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元件除了包括半导体晶体管外,还有电阻、电容、电感以及各种传感器等元件。

(2)掌握电路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有良好的电路焊接技术和安装工艺知识,能使用仪器、仪表调试电路。

(3)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各基本电路的形式、作用、应用及简单估算等。

(4)具有企业职工所需的职业素养和综合技能。

(5)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课程的定位是: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能为技能比赛做训练课程,提高学生的比赛成绩,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荣誉感,做到知识学习与自身素质相结合。

二、合理选择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单调枯燥,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应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技能的教学重点。比如,在讲授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只单纯介绍曲线的基本含义,而特性曲线有什么实际应用并不介绍,这种从概念到知识的灌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感到抽象和无用。只有注意了知识与工程应用的密切联系,在介绍曲线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说明二极管特性曲线可由晶体管图示仪来测量获得,利用特性曲线可以观测二极管主要参数和检测性能的优劣,从而体会特性曲线的作用和应用。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上增强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实训课程对于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安排从身边入手,找一些电子小产品,如:日常稳压器、充电器和收音机等。一开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让他们发现把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变压器等元件通过某种连接组合就构成一个实用电路,从而引出学习的目的和知识,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

在实验、实训中专业教师特别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为初学者来说,对电路图中元件外形、符号、极性与印刷板电路图的元器件位置、连线、标识的识别尤为困难,经常出现对不上号,极性搞错,连线错(位置不对或不会看图搞错),即便是装配对了也不知为何装的,错了的也更难查找。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学生获取信息的多渠道,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传统的教学已不能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牢固掌握知识,从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采用多媒体教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有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言不容易描述,某些规律学生又难以捕抓,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与电子电工专业的整合能将事物形象、直观、动态、逼真地表现出来,而且对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抽象内容,能予以形象、具体化展示,化解思维上的障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利用生动、形象、具体的文字等,向学生传递信息。

电工的入门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电工基础;技能培训;中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62-02

一、前言

中职《电工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不仅肩负着为后续专业课服务的职责,更能为中职学生继续深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能逐步培养学生娴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所以如何开展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如何使学生乐学、会学,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熟练地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如何培养拥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举的中职生,成为中职教师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探讨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技能培训的方法。

二、中职《电工基础》技能培训的思路

中职专业基础课教学有别于中学基础教学,中职侧重于技能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熟练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也就是学知识、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对于《电工基础》这样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在中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范围内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磁的基本知识,交流电、变压器的理解等。而这些知识要通俗易懂地引入到日常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用知识去解释我们所碰到或见到的各种现象,这就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这样更能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产生兴趣。而操作技能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技术精湛熟练,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引领学生适应中职的学习形式,逐步提高学生就业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设计操作内容时,第一要结合教材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第二要兼顾学生两年后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如万用表的使用、日光灯电路的连接、简单焊接技术、电子元件的分辨、电表的安装等。

三、中职《电工基础》技能培训的方法

(一)生活常识融入课程教学,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

知识技能是指学生能灵活地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身边看到或碰到的电学现象,从而能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由此展示中职学生应有的知识水平。中职学生思维灵敏、动手能力强,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差,枯燥的电工基础理论性知识很多,单纯的理论讲解并不适合中职学生的理解,往往是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而如果在讲解电工基础知识的同时经常性地插入学生常见的电工学现象或常用的电器设备的使用,一方面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身边见到或碰到的电学现象,使学生有种解开谜底茅塞顿开的舒畅,这样既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培养学生养成学知识用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故在课堂之上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是提高中职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比如讲解电能、电功率的概念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家庭家电设备的用电量,并解释为什么空调、电视、电脑等用电设备关闭但不拔电源插头仍然耗电;讲解电路的组成时指导学生自己试画出家庭、卧室关电路图,并试连接;还有静电的产生及危害、雷雨天气不能走近铁杆、不在树下躲雨的原因;医院体检时应用的电磁知识,家用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等。这些知识的推广不仅使抽象的电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极大程度地建立了中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及自豪感。

(二)实践操作融入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

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将学到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之中是中职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最佳时机,故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平台,一方面顺应了中职教学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为中职学生就业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中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操作技能培训是教学中最重要也是关键的环节,技能培训要求人人参与,使学生在理论教学指导下结合实际要求做到技能操作熟练,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对应。比如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和电压,不仅要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及正确读数,而且能正确说出如何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位分析电路故障,焊接技术的要求,安全用电注意事项与电气安装技术等。伽利略说过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故在课堂之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实践运用,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培训,才能使学生对《电工基础》中的知识真正地掌握领会。

(三)课堂之上开展技能培训的方法及要求

1.应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课程教学。《电工基础》作为一门典型的工科课程,枯燥无味,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具备画面多变、具体、生动优美、声音动听的优点,能将教师口述的较抽象的电学知识形象地展示出来,然后再经过教师的解释、总结,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在学习电压与电位的概念和测量时,如果单纯在黑板上比划,学生听着非常无趣,教师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效果截然相反,首先它能在规范的电路图中解释电压和电位的概念,然后通过清晰、具体的电视机故障现象引导学生如何测量电压和电位,由测量结果分析故障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从中学会了电压及电位的测量方法,正确理解电压与电位的区别与联系,而且由此领悟了专业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同时可将多媒体课件分享给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结合自身情况,针对自己薄弱环节,有目的地自主选择学习观看课件,如此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2.顺应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的考试要求,将教学落实到实处。一般情况下学校建议机电和电子专业的毕业生都考取中级职业资格证(电工证),学生也非常乐意,这是中职毕业生求职时最基本的硬件之一。而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学习内容非常符合技能等级证的考试内容,如照明电路的安装、电表的安装、电工工具的使用、负载星形连接及三角形连接等。所以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实训项目。目前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学生预先看项目课件,然后依据实训要求操作,并且提出疑问和回答相应问题,每位学生都以录像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实训操作过程,而教师的任务是解疑、点评和总结。学生首先熟悉并熟练实训项目,然后依据技能等级考试的要求进一步熟练和规范实训操作,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的形式

《电工基础》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实训相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更加熟练地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比如学习理论知识“使用万用表检测电路的通或断的方法”,才能在双联开关电路的连接时,懂得使用万用表判断开关哪一点是定点哪一点是动点,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而在操作过程中又对理论知识加深了理解。故单纯的卷面考核很难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死记硬背成就不了学生的技能培养。所以《电工基础》课程考核应以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提前考,占考试成绩的30%;技能操作以抽签的形式考试,占考试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20%。而在技能操作考核环节,不规定具体的考试项目,每个学生的考试项目根据抽签决定,各不相同如有的考万用表的使用,如何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等;有的考日光灯的安装;有的考关电路的连接;等等。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促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四、结语

中职课程教学必须顺应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与就业现状紧密结合。而作为中职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地摸索与实践,改变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寻求更适合中职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所以中职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与课程研究,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周中立.如何应用项目教学法设计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以小型变压器的制作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6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