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十篇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十篇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5:30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资源勘查专业本科生培养石油与天然气

前言

在5o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方向(原石油天然气地质及勘查专业)围绕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和学校重点专业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地质基础扎实与实践能力强、油气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充分结合、油气地质勘探与油气开发充分结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本专业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石油工业及社会的发展、学生就业形势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培养更好、更快适应新形势下油气科学领域的后续梯队人才,目前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一、现有资源勘查专业油气方向本科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学习宽度不宽,深度不深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方向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从“普通地质学”等基础地质学,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等专业核心课,再到储层地质学等具体的方向课,学习的课程门数和内容很多,要让学生全部学到学精目前难度很大,因为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门门涉及,样样不精。这样的课程体系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会让就业单位“不好用”,也造成了学生“低不成高不就”的状态,甚至会在就业过程中输给了同行业的“技校生”。

2.专业课学时减少

20世纪80年代,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方向的本科生专业课总学时普遍达到1000学时,其核心课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学习时间是150个学时达到,而目前在校学生该课的学时仅为72个,同时还是双语教学,除去现代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外,课时数仍然较少。目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方向的任课教师普遍认为其所教授课程学时太少。

3.缺乏专业责任感

目前,行业专业责任感与现有培养体系之间存在诸多不协调。事实上,包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方向就业行业在内的很多企业都认为毕业生最缺乏“工作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其次是“自觉和自我约束”能力不足。资源勘查专业由于其专业特点决定了一开始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因此可能会在比较艰苦的地方工作,并且待遇也并非如想象的那样,所以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跳槽”的现象。如此结果,暂且不从国家能源安全等角度考虑,但也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以及行业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认可,其结果有可能“影响”学弟学妹在未来行业中的就业等。由此可见资源勘查专业对学生的专业责任感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个亟待提高的问题。

二、构建资源勘查专业油气方向本科生培养的建议

1.借助计算机工具,学习专业大型软件,紧跟专业研究技术

在计算机技术普及的今天,各个石油相关单位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式,完成了从以前的“手工”到现在的“计算机”的转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型专业软件的出现为行业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培养的资源勘查专业学生必须尽可能的学型常用专业软件,并尽量的达到基本会用的程度,只有如此,才可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石油单位就业中立足,占得先机,更好地为资源勘查行业服务。

2.充分考虑学生就业单位情况,延续毕业设计研究方向

资源勘查专业是实践和积累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各高校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实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本科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一般是在第七学期就开设规划,学生进行选题等等,大多数学生在选择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已经和相关单位签约,鉴于这种情况,学院系部应该通过收集学生签约消息,根据学生就业地域情况提供学生毕业设计题目可供学生来选择,通过对口指导毕业设计工作,让学生提前了解将来要工作油田单位的地质情况,达到早日进入“工作型学习”阶段。

3.重视专业宽度的同时,加强专业某一方向的深度学习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方向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在目前学生学时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专业宽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专业方向的深度。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方向制定了适应新形势的课程体系结构。对该专业大学四年学习的课程进行了新的分类,主要有学科基础课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课程体系、方向通选课课程体系和方向模块课程体系。不同的课程体系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其中制定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方向、油气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方向、油气藏开发地质方向三个专业方向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加强深度学习所列课程组合。学生可以根据之前学到的知识和三个方向的介绍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课程的学习,这样可以使得部分学生在某个方向相对比较精,也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优势,如选择油气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方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地质与测井、地质与地震资料的结合使用,运用测井资料、地震资料较熟练的解释地质现象,进而得到合理的地质结论等。

结语:

我校资源勘查专业油气方向在以往的人才培养中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具有一定的自身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现有的培养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这里简单分析了目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适当的给了些建议,不足之处有待同行批评指正,更希望我们奋战在第一线的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为我国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各层次的合格人才,进一步把我校乃至我国资源勘查专业学生的培养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陈宏涛(1977-),男,天津人,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天津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沿海都市型农业背景下农学学科特色专业质量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e02-0901)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8-0100-02

随着农业科技和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模式。同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就业体制的变革,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日趋严峻。这些外部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变促使地方农业院校农学专业需根据自身的性质、现实发展状态,找准专业特色和优势,科学、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并适时调整。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积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开展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地方农业经济建设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特质

1.行业性。从知识结构来说,面向“三农”,根据农业发展的最新要求构建知识体系。由于应用型本科是以行业为中心设置专业,不是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群),专业口径应更宽,专业基础理论则应该更厚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物生产的专业知识,例如大田作物耕作栽培、遗传育种、农产品贮藏及加工、技术推广的知识,从而具有发展潜能和技术创新能力。

2.应用性。从能力结构来说,应用型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应用性”不仅是继承性应用,而且是创造性应用,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社会性。从素质结构来说,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能力,如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与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

二、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着力点

1.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往由于重理论轻技能、重教学轻实践,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业能力较差。应从实际出发,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强化素质教育,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随着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对农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不能一味与重点大学看齐,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将新农村建设需求作为“中心”依据,强调“地方性、应用性”,形成自己的特色。

3.强调体系优化的科学培养。遵循农业教育发展规律,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结合专业特色,使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应在重视动手能力实践性培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基础的教育,避免延续应试教育②。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形成创新的意识。

4.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内心的主体性意识比较强烈,如果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培养,就会使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丧失,影响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统一规格、千人一面,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活化人才培养机制,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进展

1997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回顾与思考的同时,以“学校—学生—社会”为主线进行调查研究,探讨高等农业院校素质体系,教育思想转向素质教育,根据人才培养状况和需求,确立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效型、复合型农业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界定了“增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的内涵③。

2000年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和我国成功加入wto,尤其是农业生产形势的巨大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改变,农学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结合天津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对就业及个性发展的需要,研究都市型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21世纪综合素质提高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要求。1999~2004级近400名农学专业学生参与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施方案的试行,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完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从2005年“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开始,是农学专业建设质量大幅提升的阶段,也是专业优势与特色的形成阶段。为适应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建立了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两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农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特色专业。农学专业朝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方向,确立了“三创一基”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基本技能),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求,从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管理与社会需求接轨,凸显出为地方农业经济社会服务的特色。

四、培养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措施

1.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实践需要,服务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培养面向“三农”、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科学构建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现“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根据天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在专业方向设置等方面以“农”为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过程,对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等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整,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作为构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从而培养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贴于中国

中国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社会需求对人才要求的变化,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夯实基础、拓宽领域、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使课程体系具有“通、实、广、跨”的特点。通,即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即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增加,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广,即将教学面由产中向产前、产后拓展;跨,即增加跨学科选修课程种类,鼓励学生修双学位和跨专业选修,拓宽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课程从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遵循专业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做好积淀;另一方面,根据天津农业的发展特点及作物种类设置课程,同时也设置了反映学科发展和交叉边缘的课程,如“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开设了与生物技术相关的课程“分子生物学”;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等诸多要素的综合应用型“农业推广”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大农业,整合了“现代农业概论”,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拓宽了专业知识向产前、产后延伸。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设了农业分析、作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作物遗传育种、种子科学与工程等实验室和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特用作物改良工程中心、天津中日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中心(天津市级研究中心)。加大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农科类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实验室对全体农学专业本科生开放,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加强学校与社会、专业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构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先后与农业企业共建了七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校外实践基地。

在教学中做到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田间生产实践三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了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践、设计性实验相互衔接,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的多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所有的实验教学都编制了教学大纲,实验开出率100%。充分利用本专业的教师全部在主持或参加市级以上课题的有利条件,让学生较早参与教师的科研实验和课题研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形成了“课堂教学、科学研究、专业实践”三元结构的教学模式。譬如在近两年教师的28项科研项目中,吸纳了全部农学专业本科生。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团队合作。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注重专业素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爱岗敬业,优势互补。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参与性的培养。农学专业已拥有专任教师21名,其中教授10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3人。近两年,教师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12篇,申请专利2项,承担科研项目28项,其中部级5项,省部级23项,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5.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有效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积极引导社团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业实验竞赛、文化创意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组织学生申报天津农学院科技创新课题,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学生课题项目的指导教师。通过课题立项,学生科研积极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三年来,本科生申报学校科技创新项目45项。同时,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9篇。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稳定在30%左右。

6.建立灵活的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反馈系统,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定期对教学文件、试卷及实验的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领导听课等制度形成多条教学信息交流反馈途径。严格考试管理制度,考试方式由单一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口试、论文、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结合。在考试内容上,侧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作为部级特色专业,应充分发挥农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沿海都市型农业经济发展需要,把握好专业发展方向。按照注重社会需求特点、同类互补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原则,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走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8.

②瞿志印.高等农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8):5.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理论教育音乐学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徐元勇,文学博士。1964年8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曾经先后学习、工作于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弁言

音乐学(musicology)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问,来自于西方。萧友梅先生在建立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时,虽然引入了至今仍在延续的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但是,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是比较晚的事情。新中国建立之前几乎没有,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很晚。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于1956年较早建立以外,其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建立都较晚。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设立了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于1986年成立音乐学系。而象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则都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挂牌成立了音乐学系。几所音乐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则是更晚的事情。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是1982年获得的批准,博士学位授予点是1989年获得的批准。

在我们的西洋音乐教学、研究队伍中,有不少是在西洋文化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受过熏陶的学者。我们在西方音乐学的传播、教学、研究等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说音乐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许一点也不过分,这一点也反映在我们过去,以及今天许多人对音乐学的认识中。譬如,我们历来要求学习音乐的人,一定要“底子好”、“基础好”。所谓的好“底子”、好“基础”,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指的是“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且不论表演、甚至作曲等专业方向的学生,是否仅仅只是具备了“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就够了这个问题。就音乐学为学习和研究方向的人而言,除了应该要求具备“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文史修为和写作能力的“底子”、“基础”,要具有音乐理论的思考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从事音乐学专业工作与研究的人们来说,必须掌握音乐形态、音乐技能等音乐本体的知识,以及掌握中外历史、文学、语言、宗教、风俗、文献典籍等社科文化知识,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对于这一点似乎大家早有共识,似乎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在我国音乐学的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加以实施,至少做得很不够。而且,在我们还没有对原有西方音乐学领会得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又有许多其它西方音乐研究理论,以及一些音乐研究新领域、新知识不断为我们所认知,使得我国这门本来就很年轻的学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譬如,对于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世界音乐(w0rldmusic)、多元音乐文化(manymusicofmanyCultures)等新学科、新概念的系统解读,以及与原有音乐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就目前国内音乐学的教学和研究现状来看,急需思考如何在借鉴西方音乐学学科体系、消化西方其它成熟音乐理论体系的同时,在所谓西方音乐学的构架中,建立符合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符合我国音乐文化生活存在的状况,以及符合我国音乐理论学习与研究现状的教育体系及教学体制等问题。也即,如何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的专业教育中,在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训练中,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方面,在学制的设定和课程的设置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理论研究的学科。

二、音乐学专业从附中开始设立的意义

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应该从附中开始设立,至少,在附中的高中阶段一定要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要思考符合附中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而且,对于演奏、作曲等其它专业也要补充音乐学常识方面的课程。从近二十年来音乐学发展的情况来看,如果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对于我国音乐理论的学习风气、研究水平等,都会带来很重大的意义。仅仅就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专业方向的教育意义而论,将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观念上的意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一个谬论:“学表演不行就改学作曲,作曲再不行就学理论。”除了可以认为人们缺少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认识之外,是否更应该对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检讨。

这个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应该说与音乐学系历来的要求标准有关。音乐学系历来视附中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学生为“嫡系”,并把其作为音乐学系的后备师资。然而,关键的问题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不是把音乐理论视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加以钻研。甚至,其中一部分人根本就瞧不起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我们不去妄断、怀疑许多人有从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有着很高的智商。但是,遗憾的是他们确实没有什么研究成果刊布于世,没有几篇论文为同行们所知晓。我们知道,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没有科研水准和研究基础的教学水平,究竟又怎样就不得而知了。历史的原因,人为的认识,瞧不起音乐学专业的人士,大有人在。这已经成为一种人所共知的事情。甚至,一些在音乐学专业方面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常常讲自己曾经是学习其它专业,而羞愧自己如今从事的音乐学教学工作。因此,从附中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志向,是一个立志的大问题。“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大话,音乐学系不应该把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生源作为培养的“嫡系”,不应该视有一点音乐技能,但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的人为“宝”。其实,表演学不好,作曲学不好,也就更不可能在音乐理论方面能够有所作为了。一些音乐学院今天在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上出现的窘境已经作了充分的证明。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错误认识,要改变别人的认识,那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应该首先使我们的学生立志音乐学学习与研究。必须在附中阶段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使得我们的学生从进入音乐学院的大门之始就立志于音乐学的学习,就确立了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这样升入音乐学系的本科学生,从今天的自卑心理到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在当今发表的音乐理论论文里,的确有许多缺少对音乐本体进行的研究,让人们误以为音乐学的研究就是文字的工夫,认为音乐学的基本功就是背熟几本音乐史书。这也有其历史的原因,在目前音乐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学习的队伍人员中,有许多人曾经学习的是其它专业,他们有的或是在外语,或是在历史、文学等方面受到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或在其它文化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较强的能力,等等。这部分人利用自我的优势从事了音乐学的工作,譬如,中文和中国历史专业方向的人,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进行着辑录、校释,或从事着缺少音乐形态研究的中国音乐史的工作;而外国语专业方向或一些外语比较优秀的人,则从事着西方音乐文献的翻译,或从事着【清】毛奇龄在《竟山乐录》中所讲的“乐书不是乐,乐器不是乐”的工作。客观上讲,这类人中间的部分学者,为我国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完成了许多音乐学基础性的工作。音乐学的研究需要其它文化学方面人士的加入,音乐学者也需要具备文化学方面的学识,只是不能过于偏颇。如今就有些“过”的现象,因此,使人们产生了对音乐学的错误认识。这也许是我国音乐学这门学科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第二,本科生源数量和素质保障的意义。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音乐学的生源数量不足,学生的素质更是不尽人意。

一方面,为了扩大生源,大大降低入学标准,有的音乐院校甚至以缩短音乐学本科学习的时间来吸引生源。另一方面,许多音乐学的出题老师抱怨目前音乐学的试题过于简单,认为如今学生的素质差。试想,要让从来没有学习过音乐学理论的应届高中学生,应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试题,其效果肯定不好,其水平肯定很低。即使是那些从小就接触音乐的“琴童”、“天才”等,对音乐学理论可能也是知之甚少。没有学习过的东西,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没有成体系的音乐学的教育机制,也就没有生源量和质的保证。所以,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方面的矛盾,必须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或在普通中学中协商选择一些学校,定点开设音乐学方面的课程。由于今天的许多考生没有进行过音乐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在出题老师看来再简单的试题,对于考生也是难题,老师和学生都不好把握考试试题的深浅难易程度。如果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一来不仅能够使升入音乐学系本科的学生数量有所保证,使本科生源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更能保障这部分学生在音乐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音乐学方面的常识,升本科的试题自然能够上一个台阶,自然有一个深浅难易的层次。

我们经常争论是否让音乐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的问题,然而,如果在附中阶段设置了音乐学专业,学生们经过几年音乐学方面能力的训练,在进入本科阶段之后,通过第一学年的适应阶段,在第二学年中,完全可以进行有所目标的专业方向的选择。这样以来,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得我国音乐学的教育、学习与研究水平获得一个真正的提高与发展。同时,这也给从事音乐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本身应该具有前瞻性,教学上落后,会使我们在音乐理论的研究方面更加置后。我们要按照上述标准来检验今天音乐学学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经验,要求提高从事音乐学工作和研究的队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前我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识不全面,对音乐学这门学科建设的思考也不多,特别是对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更没有做深入研究。今后当尽快补上,不能让这种现象继续存在下去。

三、附中、本科课程的合理衔接与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

如果能够在音乐学院附中,甚至其它普通中学开设音乐学专业的课程,那么,这些课程要与本科招考的内容基本衔接。音乐学专业本科阶段设置的一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应该是附中及普通中学音乐学专业课程的延续。因此,课程的设置就十分的重要了。目前,在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所开设的所谓专业课程,被认为就是音乐学的学习科目。它让本专业的学生一进入这门专业的学习后,就以为这些课程就是音乐学学科的学习内容。但是,这些音乐学学习的科目,是否真正体现了音乐学这个学科所应该包含的内容,这就很有讨论的必要了。仅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与研究来看,今天音乐学课程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这个科目,就需要添加许多的内容进去。譬如,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重构和建立,缺少的是文献学的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献学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能否建立的基础性工作。就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音乐文献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文献和书籍的了解是学习的前提,是基础的基础。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就很是欠缺这方面的内容。即或是以西方音乐为研究方向的人,可能也首先应该去了解“西方的文献学”,或“西方文献批评”类似的“学问入门”课程。目前的音乐学专业教育中这些课程也没有开设。而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开设音乐学的课程,则更加应该注意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层次性。除了中学阶段的音乐和文化的诸多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之外,还要顾及音乐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需要一个系统、合理的,符合我国音乐理论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个体系延续到本科音乐学教育与教学的系统中去,要注意音乐专业与文化等各门课程的衔接。就是说,学生一旦在中学学习期间选定了音乐学的学习方向,那么,就应该学习在本科招考、录取时的一些基本课程和内容。譬如,现在每个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都开设有:音乐学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钢琴等课程。这些课程肯定不可能全部都从中学阶段开始开设,即使那些能够开设的课程,其内容的数量和程度也必须有所限定。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广泛征求意见,还应该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工作。而且,这里一定要考虑本门学科所存在着的层次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学专业缺少层次教育。目前,我国在音乐学的升学考试中,仅就专业而言,所出考题的标准,在本科与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考试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这与我国音乐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缺少层次有关。我们没有研讨出一套有关本科、研究生、博士生考试科目、内容及水平定位的测试标准。应该说,对于音乐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同层次水平的研究,不仅能够便于制定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学习科目、方向、内容等,而且,对非音乐学专业人们的音乐学的学习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问题。关于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是否可以作以下几个层次:一、音乐基础层次

二、专业知识、技能层次

三、文化修养层次

四、方法论层次

而不同的层次又必须要有不同的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中要解决不同学科的课程、不同音乐学内容。因此,层次教育是与阶段性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譬如,初级阶段:也许应该进行的是中西音乐概论性与感性知识的基础教育;中西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技巧的基础教育;中西文史、文化、语言基础教育等。在第二个中级阶段则应该进行音乐学概论课程;其它音乐学各门学科概论性的课程。到了第三个高级阶段就应该进入所谓专业论题方面的研究,和专攻方向的研究,以及音乐学专业论文的写作阶段了。在这些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哪些课程、哪些内容,以怎样的程度,针对哪些层次的学生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了。譬如,强调音乐本体技能与音乐学基础能力并行、音乐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并重的中学阶段音乐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必须把这些课程的初级性质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在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能力和基本音乐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要中外历史、文化知识、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我个人以为音乐学专业,毕竟首先是一门以音乐技术、技能,以及音乐文化为基础性质的特殊学科,因此,如果不是在音乐学院附中一直专门学习音乐的普通中学的音乐学基础教育,还是应该放在对音乐本体理论所进行的学习上。就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具备音乐本体技术、技能、音乐学基础的基本功。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今后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今天,有许多没有经过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统学习的学生,可能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上就要欠缺一些。譬如,今天,我们都承认那些毕业于师范大学音乐系,和其它艺术院校音乐系非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方面要强于音乐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指出这些学生对于音乐本体了解的欠缺,音乐技能水平的低下,这的确也是事实。而且,这种情况也许还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下去。这正是我国音乐学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进入硕士的研究生阶段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程的设置上就要与音乐学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区别开来。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大批非音乐学专业的研究生,特别是非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则需要补上更加需要音乐技能方面的课程。根据本科所学专业,实事求是的针对研究生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名正言顺的加强音乐技能的补充学习。而且,由于能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比例并不大,所以,音乐学的主要课程和内容应该在本科阶段完成。特别是音乐技能和技术课程更应该在本科阶段完成,因为,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一方面,如果音乐理论的研究论文,只是大量谱例的堆积,而没有道理可讲,或讲的都是大道理、旧道理等,那是不行的。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只是从理论上、文化上讲了许多音乐的道理,而不能以音乐的实际例子证明其道理的科学性、合理性,甚至论文中列举的音乐例子或曲谱谱例与其理论不相吻合,则更为可笑。因此,建立一个基本成体系的、有层次的音乐学教学课程极为重要。要对现有的音乐学的教学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补充。譬如,确实有一些属于音乐学的课程内容,但是又的确离音乐本体比较远,音乐文献学的就是属于这样的一个课程。要把系统的音乐文献学的教学内容放在高级的层次教育中去教授。其实,同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已经有一整套成体系的方法,有着成熟的文献学相比较,我们看到在音乐理论的研究中,经常还纠缠于研究的对象、方向等问题的讨论之中是很幼稚的。在认识了文献学的基本方法之后,我们就不得不思考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学的研究之中,如何建立音乐文献学等问题。文献学是方法论,怎样把这种方法运用于音乐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之中值得思考。即使在音乐的本体教学上,今天的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也缺少一些重要的门类。譬如,不可缺少直接接触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就应该放在相应的层次里。在新的音乐研究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以新的理念和手段开展民间音乐的采风工作。什么是新的音乐研究思想?什么是民间音乐采风工作的新理念和手段?那就是民族音乐学的思想和方法。今天社会音乐文化生活中的民间音乐,不仅仅指的是山野之曲,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中的音乐文化。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中,还要有意识地注重中国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

四、结语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理论教育音乐学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徐元勇,文学博士。1964年8月6日出生于四川省阆中县。曾经先后学习、工作于四川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现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一、弁言

音乐学(musicology)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问,来自于西方。萧友梅先生在建立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时,虽然引入了至今仍在延续的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但是,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是比较晚的事情。新中国建立之前几乎没有,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很晚。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于1956年较早建立以外,其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建立都较晚。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设立了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于1986年成立音乐学系。而象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则都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挂牌成立了音乐学系。几所音乐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则是更晚的事情。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是1982年获得的批准,博士学位授予点是1989年获得的批准。

在我们的西洋音乐教学、研究队伍中,有不少是在西洋文化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受过熏陶的学者。我们在西方音乐学的传播、教学、研究等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说音乐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许一点也不过分,这一点也反映在我们过去,以及今天许多人对音乐学的认识中。譬如,我们历来要求学习音乐的人,一定要“底子好”、“基础好”。所谓的好“底子”、好“基础”,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指的是“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且不论表演、甚至作曲等专业方向的学生,是否仅仅只是具备了“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就够了这个问题。就音乐学为学习和研究方向的人而言,除了应该要求具备“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文史修为和写作能力的“底子”、“基础”,要具有音乐理论的思考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从事音乐学专业工作与研究的人们来说,必须掌握音乐形态、音乐技能等音乐本体的知识,以及掌握中外历史、文学、语言、宗教、风俗、文献典籍等社科文化知识,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对于这一点似乎大家早有共识,似乎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在我国音乐学的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加以实施,至少做得很不够。而且,在我们还没有对原有西方音乐学领会得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又有许多其它西方音乐研究理论,以及一些音乐研究新领域、新知识不断为我们所认知,使得我国这门本来就很年轻的学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譬如,对于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世界音乐(w0rldmusic)、多元音乐文化(manymusicofmanyCultures)等新学科、新概念的系统解读,以及与原有音乐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就目前国内音乐学的教学和研究现状来看,急需思考如何在借鉴西方音乐学学科体系、消化西方其它成熟音乐理论体系的同时,在所谓西方音乐学的构架中,建立符合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符合我国音乐文化生活存在的状况,以及符合我国音乐理论学习与研究现状的教育体系及教学体制等问题。也即,如何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的专业教育中,在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训练中,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方面,在学制的设定和课程的设置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理论研究的学科。

二、音乐学专业从附中开始设立的意义

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应该从附中开始设立,至少,在附中的高中阶段一定要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要思考符合附中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而且,对于演奏、作曲等其它专业也要补充音乐学常识方面的课程。从近二十年来音乐学发展的情况来看,如果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对于我国音乐理论的学习风气、研究水平等,都会带来很重大的意义。仅仅就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专业方向的教育意义而论,将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观念上的意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一个谬论:“学表演不行就改学作曲,作曲再不行就学理论。”除了可以认为人们缺少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认识之外,是否更应该对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检讨。

这个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应该说与音乐学系历来的要求标准有关。音乐学系历来视附中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学生为“嫡系”,并把其作为音乐学系的后备师资。然而,关键的问题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不是把音乐理论视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加以钻研。甚至,其中一部分人根本就瞧不起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我们不去妄断、怀疑许多人有从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有着很高的智商。但是,遗憾的是他们确实没有什么研究成果刊布于世,没有几篇论文为同行们所知晓。我们知道,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没有科研水准和研究基础的教学水平,究竟又怎样就不得而知了。历史的原因,人为的认识,瞧不起音乐学专业的人士,大有人在。这已经成为一种人所共知的事情。甚至,一些在音乐学专业方面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常常讲自己曾经是学习其它专业,而羞愧自己如今从事的音乐学教学工作。因此,从附中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志向,是一个立志的大问题。“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大话,音乐学系不应该把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生源作为培养的“嫡系”,不应该视有一点音乐技能,但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的人为“宝”。其实,表演学不好,作曲学不好,也就更不可能在音乐理论方面能够有所作为了。一些音乐学院今天在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上出现的窘境已经作了充分的证明。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错误认识,要改变别人的认识,那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应该首先使我们的学生立志音乐学学习与研究。必须在附中阶段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使得我们的学生从进入音乐学院的大门之始就立志于音乐学的学习,就确立了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这样升入音乐学系的本科学生,从今天的自卑心理到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在当今发表的音乐理论论文里,的确有许多缺少对音乐本体进行的研究,让人们误以为音乐学的研究就是文字的工夫,认为音乐学的基本功就是背熟几本音乐史书。这也有其历史的原因,在目前音乐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学习的队伍人员中,有许多人曾经学习的是其它专业,他们有的或是在外语,或是在历史、文学等方面受到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或在其它文化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较强的能力,等等。这部分人利用自我的优势从事了音乐学的工作,譬如,中文和中国历史专业方向的人,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进行着辑录、校释,或从事着缺少音乐形态研究的中国音乐史的工作;而外国语专业方向或一些外语比较优秀的人,则从事着西方音乐文献的翻译,或从事着【清】毛奇龄在《竟山乐录》中所讲的“乐书不是乐,乐器不是乐”的工作。客观上讲,这类人中间的部分学者,为我国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完成了许多音乐学基础性的工作。音乐学的研究需要其它文化学方面人士的加入,音乐学者也需要具备文化学方面的学识,只是不能过于偏颇。如今就有些“过”的现象,因此,使人们产生了对音乐学的错误认识。这也许是我国音乐学这门学科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第二,本科生源数量和素质保障的意义。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音乐学的生源数量不足,学生的素质更是不尽人意。

一方面,为了扩大生源,大大降低入学标准,有的音乐院校甚至以缩短音乐学本科学习的时间来吸引生源。另一方面,许多音乐学的出题老师抱怨目前音乐学的试题过于简单,认为如今学生的素质差。试想,要让从来没有学习过音乐学理论的应届高中学生,应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试题,其效果肯定不好,其水平肯定很低。即使是那些从小就接触音乐的“琴童”、“天才”等,对音乐学理论可能也是知之甚少。没有学习过的东西,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没有成体系的音乐学的教育机制,也就没有生源量和质的保证。所以,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方面的矛盾,必须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或在普通中学中协商选择一些学校,定点开设音乐学方面的课程。由于今天的许多考生没有进行过音乐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在出题老师看来再简单的试题,对于考生也是难题,老师和学生都不好把握考试试题的深浅难易程度。如果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一来不仅能够使升入音乐学系本科的学生数量有所保证,使本科生源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更能保障这部分学生在音乐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音乐学方面的常识,升本科的试题自然能够上一个台阶,自然有一个深浅难易的层次。

我们经常争论是否让音乐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的问题,然而,如果在附中阶段设置了音乐学专业,学生们经过几年音乐学方面能力的训练,在进入本科阶段之后,通过第一学年的适应阶段,在第二学年中,完全可以进行有所目标的专业方向的选择。这样以来,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得我国音乐学的教育、学习与研究水平获得一个真正的提高与发展。同时,这也给从事音乐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本身应该具有前瞻性,教学上落后,会使我们在音乐理论的研究方面更加置后。我们要按照上述标准来检验今天音乐学学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经验,要求提高从事音乐学工作和研究的队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前我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识不全面,对音乐学这门学科建设的思考也不多,特别是对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更没有做深入研究。今后当尽快补上,不能让这种现象继续存在下去。

三、附中、本科课程的合理衔接与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

如果能够在音乐学院附中,甚至其它普通中学开设音乐学专业的课程,那么,这些课程要与本科招考的内容基本衔接。音乐学专业本科阶段设置的一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应该是附中及普通中学音乐学专业课程的延续。因此,课程的设置就十分的重要了。目前,在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所开设的所谓专业课程,被认为就是音乐学的学习科目。它让本专业的学生一进入这门专业的学习后,就以为这些课程就是音乐学学科的学习内容。但是,这些音乐学学习的科目,是否真正体现了音乐学这个学科所应该包含的内容,这就很有讨论的必要了。仅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与研究来看,今天音乐学课程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这个科目,就需要添加许多的内容进去。譬如,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重构和建立,缺少的是文献学的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献学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能否建立的基础性工作。就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音乐文献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文献和书籍的了解是学习的前提,是基础的基础。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就很是欠缺这方面的内容。即或是以西方音乐为研究方向的人,可能也首先应该去了解“西方的文献学”,或“西方文献批评”类似的“学问入门”课程。目前的音乐学专业教育中这些课程也没有开设。而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开设音乐学的课程,则更加应该注意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层次性。除了中学阶段的音乐和文化的诸多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之外,还要顾及音乐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需要一个系统、合理的,符合我国音乐理论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个体系延续到本科音乐学教育与教学的系统中去,要注意音乐专业与文化等各门课程的衔接。就是说,学生一旦在中学学习期间选定了音乐学的学习方向,那么,就应该学习在本科招考、录取时的一些基本课程和内容。譬如,现在每个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都开设有:音乐学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钢琴等课程。这些课程肯定不可能全部都从中学阶段开始开设,即使那些能够开设的课程,其内容的数量和程度也必须有所限定。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广泛征求意见,还应该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工作。而且,这里一定要考虑本门学科所存在着的层次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学专业缺少层次教育。目前,我国在音乐学的升学考试中,仅就专业而言,所出考题的标准,在本科与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考试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这与我国音乐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缺少层次有关?n颐敲挥醒刑殖鲆惶子泄乇究啤⒀芯可⒉┦可际钥颇俊⒛谌菁八蕉ㄎ坏牟馐员曜肌SΩ盟担杂谝衾盅ёㄒ档目纬躺柚谩⒉煌愦嗡降难芯浚唤瞿芄槐阌谥贫ㄒ衾盅ёㄒ笛难翱颇俊⒎较颉⒛谌莸龋遥苑且衾盅ёㄒ等嗣堑囊衾盅У难耙簿哂屑匾囊庖濉K裕颐鞘紫纫饩龅氖且衾盅ёㄒ档牟愦谓逃侍狻9赜谝衾盅ёㄒ档牟愦谓逃欠窨梢宰饕韵录父霾愦危?nbsp;一、音乐基础层次

二、专业知识、技能层次

三、文化修养层次

四、方法论层次

而不同的层次又必须要有不同的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中要解决不同学科的课程、不同音乐学内容。因此,层次教育是与阶段性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譬如,初级阶段:也许应该进行的是中西音乐概论性与感性知识的基础教育;中西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技巧的基础教育;中西文史、文化、语言基础教育等。在第二个中级阶段则应该进行音乐学概论课程;其它音乐学各门学科概论性的课程。到了第三个高级阶段就应该进入所谓专业论题方面的研究,和专攻方向的研究,以及音乐学专业论文的写作阶段了。在这些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哪些课程、哪些内容,以怎样的程度,针对哪些层次的学生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了。譬如,强调音乐本体技能与音乐学基础能力并行、音乐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并重的中学阶段音乐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必须把这些课程的初级性质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在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能力和基本音乐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要中外历史、文化知识、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我个人以为音乐学专业,毕竟首先是一门以音乐技术、技能,以及音乐文化为基础性质的特殊学科,因此,如果不是在音乐学院附中一直专门学习音乐的普通中学的音乐学基础教育,还是应该放在对音乐本体理论所进行的学习上。就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具备音乐本体技术、技能、音乐学基础的基本功。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今后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今天,有许多没有经过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统学习的学生,可能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上就要欠缺一些。譬如,今天,我们都承认那些毕业于师范大学音乐系,和其它艺术院校音乐系非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方面要强于音乐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指出这些学生对于音乐本体了解的欠缺,音乐技能水平的低下,这的确也是事实。而且,这种情况也许还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下去。这正是我国音乐学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进入硕士的研究生阶段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程的设置上就要与音乐学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区别开来。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大批非音乐学专业的研究生,特别是非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则需要补上更加需要音乐技能方面的课程。根据本科所学专业,实事求是的针对研究生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名正言顺的加强音乐技能的补充学习。而且,由于能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比例并不大,所以,音乐学的主要课程和内容应该在本科阶段完成。特别是音乐技能和技术课程更应该在本科阶段完成,因为,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一方面,如果音乐理论的研究论文,只是大量谱例的堆?挥械览砜山玻蚪驳亩际谴蟮览怼⒕傻览淼龋鞘遣恍械摹5牵硪环矫妫绻皇谴永砺凵稀⑽幕辖擦诵矶嘁衾值牡览恚荒芤砸衾值氖导世又っ髌涞览淼目蒲浴⒑侠硇裕踔谅畚闹辛芯俚囊衾掷踊蚯灼桌肫淅砺鄄幌辔呛希蚋尚ΑR虼耍⒁桓龌境商逑档摹⒂胁愦蔚囊衾盅Ы萄Э纬碳匾R韵钟械囊衾盅У慕萄Э纬躺柚媒械髡⒉钩洹F┤纾肥涤幸恍┦粲谝衾盅У目纬棠谌荩怯值娜防胍衾直咎灞冉显叮衾治南籽У木褪鞘粲谡庋囊桓隹纬獭R严低车囊衾治南籽У慕萄谌莘旁诟呒兜牟愦谓逃腥ソ淌凇F涫担夜澄幕难芯恐校丫幸徽壮商逑档姆椒ǎ凶懦墒斓奈南籽啾冉希颐强吹皆谝衾掷砺鄣难芯恐校;咕啦谘芯康亩韵蟆⒎较虻任侍獾奶致壑惺呛苡字傻摹t谌鲜读宋南籽У幕痉椒ㄖ螅颐蔷筒坏貌凰伎既绾伟颜庵址椒ㄔ擞糜谝衾盅У难芯恐校绾谓⒁衾治南籽У任侍狻n南籽欠椒郏跹颜庵址椒ㄔ擞糜谝衾掷砺鄣难坝胙芯恐兄档盟伎肌?nbsp;即使在音乐的本体教学上,今天的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也缺少一些重要的门类。譬如,不可缺少直接接触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就应该放在相应的层次里。在新的音乐研究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以新的理念和手段开展民间音乐的采风工作。什么是新的音乐研究思想?什么是民间音乐采风工作的新理念和手段?那就是民族音乐学的思想和方法。今天社会音乐文化生活中的民间音乐,不仅仅指的是山野之曲,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中的音乐文化。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中,还要有意识地注重中国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

四、结语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5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不是一回事?

学地质需要常年出没深山老林?

关于专业,我们有太多的疑惑、太多的误解,因此本刊特别奉上这一组对七批高校特色专业的介绍,帮助大家对专业有更清楚的了解。

十一五期间,为了促进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强化实践教学,帮助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高校立项建设3000个左右特色专业建设点。从2007年到2011年,共了七批特色专业名单。这七批“特色专业”究竟有哪些特别之处,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又分别有哪些本专业的领头人物?本刊将分两期介绍这七批特色专业,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广大高中生准确定位未来的升学方向和职业走向,选准适合自己的专业,创造更耀眼的明天。

第一批特色专业:绝对重点

2007年公布的第一批名单共有420个特色专业,其中北京大学以13个特色专业名列榜首,其次是有9个特色专业的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

这份名单总体看来,有一些比较集中的方向,如:软件工程、集成电路、外语非通用语种、通信工程、水利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煤矿与安全工程、植物生产类、临床医学类、动物医学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森林资源类、草业科学类、环境生态类等。

如果再概括一点,这些专业方向大致是属于以下大板块:一为包含软件工程、集成电路、通信工程等专业方向在内的信息科学技术;二为包含植物生产类、林业工程类、草业科学类等在内的农林类专业;此外还包含外语、经济学、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专业,以及艺术类院校的动画专业等。也许是因为前几年多发的煤矿安全事故,所以国家特别重视煤矿与安全工程,在这份名单中就出现了不少这一方向的各种专业。

可以说,这份名单的确体现了第一批专业的遴选特色,即主要依据国家需要,在优先发展行业、紧缺专门人才的行业和艰苦行业中,选择若干专业领域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这批名单中的每个专业点都得到80万元的经费支持。与后面的几批名单相比,第一批堪称“绝对重点”。

第一批特色专业代表

我们精选了第一批特色专业中或出现数目最多,或最有特色,或有“特殊理由”的几个专业方向上榜,总结呈现出来,并对“软件工程”和“动画”专业做了更为详细的说明。(推荐指数根据就业形势及预期薪酬划分,月薪5000元以上为五星,3500元~5000元为四星,3500元以下为三星,不详为二星,本文后同。)

软件工程

【专业定义】软件工程就是研究用工程化的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高质量软件的一门学科,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

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主要课程】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等。

【就业情况】该专业毕业后有很多就业机会以及个人发展的好机会,因为这个专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方向性和发展前景

的专业,可以搞游戏开发、网站建设、企业软件开发、手机软件开发等。

【代表人物】李昭谕(美国密苏里大学在读计算机硕士)

程序是一种美

李昭谕,现为美国密苏里大学一名计算机硕士研究生。回首走过的四年,他对软件和计算机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在李昭谕看来,程序本身是一种美,软件人要时刻保持一颗欣赏美、涉猎美的心灵,才能更好地去发现和创造。C语言作为软件工程正式学习的第一门语言,掌握起来并不简单。如果有可能,最好研读一下Linux设计思想和源码,理解其中各种设计模型和理念,因为这才是根,当真正有了理解,就会发现所有的语言都是互通的,都遵循了一个准则,即使有新的思想,也会很快接受并融会贯通。说到语言是工具,学习软件工程的人当然要选择一门语言并要努力做到精通。学习C++很有必要,因为它更接近软件的底层和实质。

有几门课程是一定要认真学习的,因为它们非常重要:数学方面的课程、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系统级编程。还有几本书不管多忙,都要好好研读:《算法导论》《代码大全》《编程珠玑》,外加多本文学书籍。有几门技术一定要用心学习,因为它们真的很有用:Linux(内核+概念+应用),数据库,汇编与编译,调试,算法设计。

李昭谕提醒说,技术行业里永远有新技术,不要让自己的大脑僵化,要勇于去尝试新的东西,了解各个细分行业,了解各项技术,广泛涉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什么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当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所在,所有研究和工作都会变得快乐起来。

动画

【专业定义】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

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

【主要课程】影视剧作、影视声音、动画技法、影视动画创作、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动画设计等。

【就业情况】动漫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国家政府的重视扶

持下,全国动漫生产基地已达20余家,动漫游戏制作公司约有6000多家,但这还远远难以满足

中国动漫市场1000亿的潜在需求。

【代表人物】黄伟明(国产动漫先锋,喜羊羊之父)

“出口转内销”的动画家

1972年,黄伟明出生在广州,童年正是国产动画《大闹天宫》热火朝天的年头。他有着那个时代儿童普遍的理想,“只要能画漫画就很开心”。1988年,他的漫画登上了《中学生报》,那年他16岁。

1996年,黄伟明留学加拿大进修动漫创作,受西方漫画理论影响,黄伟明的作品开始崭露头角,一些漫画作品在《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上连载。2000年夏天,国产动画《宝莲灯》上映,这一年黄伟明回国开始投入动画制作工作。200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正式与观众见面,一炮而红。

其实黄伟明开始做这部卡通时,事先并没有模板,只是想回到最原始简单的世界,讲述狼与羊之间的故事。故事以羊和狼两大族群间妙趣横生的争斗为主线,加入更为爆笑的情节与对白。2004年只做了40集,没想到一播收视率直线飙升,便一直做到几百集之多。

“我觉得,与其说喜羊羊和灰太狼是一种形象的胜利,倒不如说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胜利。对孩子们来说,中国故事还是美国故事其实无所谓,但对于其中生活方式的认同却是很关键的。经典的例子,迪斯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里面展现的都是美国人日常的生活方式,你看米老鼠穿着燕尾服,唐老鸭经常去打高尔夫……喜羊羊能受到全世界的欢迎,我觉得也是其中所展现的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动画片能承载这样的功能,我感觉很高兴。”

第二批特色专业:理工科专业绝对优势

第二批名单紧随第一批名单之后,也出炉于2007年,囊括707个特色专业。有9个特色专业的哈尔滨工业大学,8个特色专业的北大和清华成为领头羊。

这份名单显然比第一批名单的专业要多一些,方向上也更加多样,涉及到从文史到理工各个领域,如:自动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汉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生物科学、药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软件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草业科学、生物科学类、工程力学、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动物医学,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北航、南航、哈工大、西安交大等高校的飞行器相关专业均在这一批名单中上榜,这体现了国家对航空航天事业的重视。除了航空航天类专业,各种机械类、工程类专业也有很多上榜,信息类、农林类、医学类专业依然是主要的几个方向,但也有像化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这样的基础理论学科,以及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社科专业。

第二批特色专业代表

本批我们同样精选了出现数目最多,最有特色的几个专业方向,特别是对层出不穷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将做重点介绍。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专业定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飞行器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会受到航空航天飞行器

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参与飞行器总体和部件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可以看成是航天技术方

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被称为航天技术的龙头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此专业改称为航天飞行器技术系。)

【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行器动力学、飞行力学、

力学性能与结构强度、试验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

【就业情况】本专业对口就业有三大类,一是研究所;二是飞机制造公司;三是机场。想要进一类研究所,至少得研

究生才行。优秀的本科毕业生能进二类研究所。一般来讲,本科生毕业都是去制造公司做工艺员,比如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去机场的话,工作有些辛苦,但待遇不错。

而想要进国家航天工程,则至少要读到博士。如果愿意在这个领域深干下去,只要学得好,就不用害怕

就业面窄。

【代表人物】饶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嫦娥一号总体主任设计师)

“北航教会我科学精神”

1993年,饶炜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专业,被分配到原501部遥感总体室工作,先后参加了“资源一号”卫星和“资源二号”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其中,“资源二号”的研制工作令他收获最大。1998年他担任“资源二号”的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后,负责型号研制中构形布局、总体结构、热控、星箭接口等方面的协调和研制工作,并协助总体主任设计师,参与了总体设计中的设备验收、接口控制、技术状态控制、大系统试验以及发射实施等工作。最终他因“资源二号”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2000年度型号首飞二等功。

在资源系列卫星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之后,2004年,已经参与“嫦娥一号”卫星预研工作很久的饶炜被任命为总体主任设计师。在饶炜的带领下,研制队伍顺利完成了“嫦娥一号”卫星初样阶段、正样阶段总体设计的组织协调和控制,经过一系列工作,最后通过可靠性分析、信息流分析、故障分析等,保证了“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出场并完成靶场工作,圆满发射。

回顾在大学的学习生活,饶炜回忆道:“我在北航学的专业就是航天器总体设计,是学校这个专业的头一届学生,当时叫空间飞行器设计,我们同学总共只有10个人,现在有5人还在航天五院工作。从那时的一名本科生到如今‘嫦娥一号’总体主任设计师,现在回想起来,大学四年给我留下的印象,其实更多的是培养我拥有一个比较正确、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我现在从事的工作。我觉得这是我从大学获得的最大收获。”

化学

【专业定义】化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化学知识方面的职业才能,同时还开设包括数学、物理和生物在内的辅课程。除了

使学生掌握具体科学基础知识外,该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思维、试验技术、解释观察以及清晰表达

思维等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就业情况】化学类的工作分实验室类和工厂类,一个需要极强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想,另一个需要广泛的涉猎和相关的

经验。你可以在毕业前走访企业或者和老师多聊聊,询问一些有关工作、考研的问题,他们的经验对你开拓

视野很有帮助,他们给出的答案更有针对性。

【代表人物】周其凤(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吉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

《化学是你化学是我》

这几年,有关周其凤的消息,大都围绕着“北大校长”这一颇受瞩目的职位展开,很多人几乎忽略了周其凤其实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化学家。

其实,很多人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出成就并不难,难的是以一种执着而快乐的精神爱自己的专业。而周其凤,就是这样一个深爱着化学的真性情的人。他爱化学爱到何种地步呢?爱到时任北大校长的他,会为化学写歌。

2011年,新浪微博中流传着一段“神曲”,即周其凤作词、由北大中乐学社演出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对这首歌,有人觉得“不伦不类,天雷滚滚”。尽管如此,也挡不住这首歌在微博上走红,不到一天就被转发了两万多次。

原来,那年是“国际化学年”,有关组织在中国推出了征集“化学之歌”的活动。因此周其凤在讲座中称自己抛砖引玉,写了一首歌词,歌名为《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就是你,化学就是我;父母生下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化学过程来描述,就是你我的喜怒哀乐也无非化学物质的神出鬼没……”

后来这首歌曲由北大中乐学社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被网友上传到了新浪微博上。虽然有留言评论“斯文扫地”“不相信是北大校长作的”,但也有网友称“科普就应该这样”“除了歌词有些幼稚,并无不妥”。

如果你错过了当时的一时之盛,不妨找来全篇歌词看一看,在“天雷滚滚”和忍不住的笑意中体会一下一位化学家对自己专业的深深热爱……

第三批特色专业:回归基础

2008年,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出台,共有691个专业上榜。这一批大致可视做第二批名单的补充,除了专业数量依旧庞大,专业的方向多少也开始向基础学科回归,“稀奇古怪”的专业减少,很多都是耳熟能详、顾名即可思义的专业。当然,尽管如此,各种工程、信息等理工科特别是工科专业依然占据了大部分席位,如生物技能、生物科学等。

第三批特色专业代表

在本批专业中,我们“回归基础”,仍本着出现数目最多、最有特色的原则,兼顾艺术生的爱好,选出了几个出现比较集中、比较有代表的专业方向。

生物技术

【专业定义】生物技术专业是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方面,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主要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就业情况】生物技术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非常少,原因在于研究类职位对专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硕士或

博士)。因此,除了考研继续深造以外,本科毕业生最好的出路只有转往销售、管理或教育等方向。

【代表人物】张磊(天津华立达生物工程公司总工程师)

中国的生物技术与世界的差距在拉大

张磊主持并主要参加了“基因工程α-2b干扰素水针剂”“新型干扰素纯化及制剂技术研究”“氨基酰化酶菌种选育及发酵研究”等十多项研究开发项目,申请及获授权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八项。目前主持开展的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两阶段培养法提高α-2b干扰素的表达水平”和“多西它赛临床及产业化”都已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

对于自己的专业,张磊这样描述生物技术的重要性。“这20年来,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重大技术相继取得突破。从某种角度上讲,生物技术的意义是要改变人类自身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

那么我们国家的生物技术发展情况又如何呢?“生物技术是我国高科技领域里与国外差距最小、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发展的领域之一。不过中国在90年代才开始发展基因工程制药产业,从总体上讲,在研发阶段与国际差距大约是5年左右,产业化阶段则相差约15到20年左右,而现在的差距则在拉大。”

作为生物技术科学家,同时也是生物专业的前辈,张磊对未来的学弟学妹寄予了厚望:“生物技术革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旦错过,我国不仅失去跨越发展的机会,民族生物产业也将走向边缘化,我们将可能再次与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失之交臂。所以还希望大家不要轻易被一些传闻吓倒,努力把中国的生物技术事业推向更高层次。”

物理学

【专业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寻找各种序、对称性和对称破缺、守恒律或不变性。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就业情况】物理专业毕业后主要有两个方向:首先,考研或出国的居多,约60%;其次,就业占小部分,

约30%。

【代表人物】陈宇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2013年度“菲涅尔奖”获得者)

“量子梦”带动“中国力量”

2013年4月,欧洲物理学会致函中科大,由于该校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32岁的教授陈宇翱,在光子和冷原子的量子操纵以及量子信息和量子模拟等领域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被授予2013年度“菲涅尔奖”。

在“菲涅尔奖”历史上,陈宇翱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青年科学家。而首位中国获奖者,正是陈宇翱的导师潘建伟院士。时隔八年,师徒二人先后获奖。在导师潘建伟身边学习的几年间,陈宇翱驶入了学术的“快车道”,从青年学子迅速成长为中国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重要研究骨干。在导师带领下,陈宇翱与其他同事组成了一支年轻的量子信息研究团队,以非凡的科研能力完成了一系列超越,成为国际上该领域举足轻重的“中国力量”。

中学时代,就读于江苏省启东中学的陈宇翱便展现出过人的物理天赋。1998年,他在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实验第一、总分第一两个奖项,填补了中国学生从未在国际物理奥赛中取得过实验第一的空白。

凭借奥赛中的优异表现,17岁的陈宇翱被保送进入中国科大“零零班”(同少年班培养模式),专攻物理专业。本科期间接触量子力学之后,一个区别于经典物理学、极具颠覆性的量子世界为他打开。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6

音乐学(musicology)是一门研究音乐的学问,来自于西方。萧友梅先生在建立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时,虽然引入了至今仍在延续的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但是,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是比较晚的事情。新中国建立之前几乎没有,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大部分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很晚。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于1954年,中央音乐学院于1956年较早建立以外,其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建立都较晚。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设立了音乐学系,武汉音乐学院于1986年成立音乐学系。而象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则都是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后才逐渐挂牌成立了音乐学系。几所音乐院校的音乐学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则是更晚的事情。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8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是1982年获得的批准,博士学位授予点是1989年获得的批准。

在我们的西洋音乐教学、研究队伍中,有不少是在西洋文化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受过熏陶的学者。我们在西方音乐学的传播、教学、研究等方面,也的确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说音乐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许一点也不过分,这一点也反映在我们过去,以及今天许多人对音乐学的认识中。譬如,我们历来要求学习音乐的人,一定要“底子好”、“基础好”。所谓的好“底子”、好“基础”,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指的是“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且不论表演、甚至作曲等专业方向的学生,是否仅仅只是具备了“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就够了这个问题。就音乐学为学习和研究方向的人而言,除了应该要求具备“音乐技术”和“音乐技能”方面的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文史修为和写作能力的“底子”、“基础”,要具有音乐理论的思考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从事音乐学专业工作与研究的人们来说,必须掌握音乐形态、音乐技能等音乐本体的知识,以及掌握中外历史、文学、语言、宗教、风俗、文献典籍等社科文化知识,要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功。对于这一点似乎大家早有共识,似乎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在我国音乐学的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加以实施,至少做得很不够。而且,在我们还没有对原有西方音乐学领会得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又有许多其它西方音乐研究理论,以及一些音乐研究新领域、新知识不断为我们所认知,使得我国这门本来就很年轻的学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譬如,对于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世界音乐(w0rldmusic)、多元音乐文化(manymusicofmanyCultures)等新学科、新概念的系统解读,以及与原有音乐学之间的关系;等等。

就目前国内音乐学的教学和研究现状来看,急需思考如何在借鉴西方音乐学学科体系、消化西方其它成熟音乐理论体系的同时,在所谓西方音乐学的构架中,建立符合我国音乐的发展历史、符合我国音乐文化生活存在的状况,以及符合我国音乐理论学习与研究现状的教育体系及教学体制等问题。也即,如何在我国现有音乐学的专业教育中,在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与训练中,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方面,在学制的设定和课程的设置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音乐理论研究的学科。

二、音乐学专业从附中开始设立的意义

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应该从附中开始设立,至少,在附中的高中阶段一定要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要思考符合附中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而且,对于演奏、作曲等其它专业也要补充音乐学常识方面的课程。从近二十年来音乐学发展的情况来看,如果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方向,对于我国音乐理论的学习风气、研究水平等,都会带来很重大的意义。仅仅就在附中的高中阶段开始设立音乐学专业方向的教育意义而论,将会产生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观念上的意义。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样一个谬论:“学表演不行就改学作曲,作曲再不行就学理论。”除了可以认为人们缺少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认识之外,是否更应该对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检讨。

这个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应该说与音乐学系历来的要求标准有关。音乐学系历来视附中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学生为“嫡系”,并把其作为音乐学系的后备师资。然而,关键的问题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不是把音乐理论视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来加以钻研。甚至,其中一部分人根本就瞧不起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我们不去妄断、怀疑许多人有从事教学与研究的能力,有着很高的智商。但是,遗憾的是他们确实没有什么研究成果刊布于世,没有几篇论文为同行们所知晓。我们知道,科研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的,没有科研水准和研究基础的教学水平,究竟又怎样就不得而知了。历史的原因,人为的认识,瞧不起音乐学专业的人士,大有人在。这已经成为一种人所共知的事情。甚至,一些在音乐学专业方面授课多年的教师,也常常讲自己曾经是学习其它专业,而羞愧自己如今从事的音乐学教学工作。因此,从附中开始设立音乐学的专业,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学生的志向,是一个立志的大问题。“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大话,音乐学系不应该把其它专业被淘汰后进入音乐学系的生源作为培养的“嫡系”,不应该视有一点音乐技能,但并不喜欢音乐理论这门功课的人为“宝”。其实,表演学不好,作曲学不好,也就更不可能在音乐理论方面能够有所作为了。一些音乐学院今天在音乐理论教学与研究上出现的窘境已经作了充分的证明。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音乐学以及音乐理论研究的错误认识,要改变别人的认识,那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应该首先使我们的学生立志音乐学学习与研究。必须在附中阶段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使得我们的学生从进入音乐学院的大门之始就立志于音乐学的学习,就确立了一个大的研究方向。这样升入音乐学系的本科学生,从今天的自卑心理到立志音乐学的学习与研究,这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在当今发表的音乐理论论文里,的确有许多缺少对音乐本体进行的研究,让人们误以为音乐学的研究就是文字的工夫,认为音乐学的基本功就是背熟几本音乐史书。这也有其历史的原因,在目前音乐学的教学、研究,以及学习的队伍人员中,有许多人曾经学习的是其它专业,他们有的或是在外语,或是在历史、文学等方面受到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或在其它文化方面有较高的水平,较强的能力,等等。这部分人利用自我的优势从事了音乐学的工作,譬如,中文和中国历史专业方向的人,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进行着辑录、校释,或从事着缺少音乐形态研究的中国音乐史的工作;而外国语专业方向或一些外语比较优秀的人,则从事着西方音乐文献的翻译,或从事着【清】毛奇龄在《竟山乐录》中所讲的“乐书不是乐,乐器不是乐”的工作。客观上讲,这类人中间的部分学者,为我国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完成了许多音乐学基础性的工作。音乐学的研究需要其它文化学方面人士的加入,音乐学者也需要具备文化学方面的学识,只是不能过于偏颇。如今就有些“过”的现象,因此,使人们产生了对音乐学的错误认识。这也许是我国音乐学这门学科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第二,本科生源数量和素质保障的意义。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音乐学的生源数量不足,学生的素质更是不尽人意。

一方面,为了扩大生源,大大降低入学标准,有的音乐院校甚至以缩短音乐学本科学习的时间来吸引生源。另一方面,许多音乐学的出题老师抱怨目前音乐学的试题过于简单,认为如今学生的素质差。试想,要让从来没有学习过音乐学理论的应届高中学生,应考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试题,其效果肯定不好,其水平肯定很低。即使是那些从小就接触音乐的“琴童”、“天才”等,对音乐学理论可能也是知之甚少。没有学习过的东西,不可能考出好成绩;没有成体系的音乐学的教育机制,也就没有生源量和质的保证。所以,我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方面的矛盾,必须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或在普通中学中协商选择一些学校,定点开设音乐学方面的课程。由于今天的许多考生没有进行过音乐学方面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在出题老师看来再简单的试题,对于考生也是难题,老师和学生都不好把握考试试题的深浅难易程度。如果从附中阶段开始设置音乐学的专业方向,一来不仅能够使升入音乐学系本科的学生数量有所保证,使本科生源的数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更能保障这部分学生在音乐学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方面有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音乐学方面的常识,升本科的试题自然能够上一个台阶,自然有一个深浅难易的层次。

我们经常争论是否让音乐学本科阶段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的问题,然而,如果在附中阶段设置了音乐学专业,学生们经过几年音乐学方面能力的训练,在进入本科阶段之后,通过第一学年的适应阶段,在第二学年中,完全可以进行有所目标的专业方向的选择。这样以来,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得我国音乐学的教育、学习与研究水平获得一个真正的提高与发展。同时,这也给从事音乐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本身应该具有前瞻性,教学上落后,会使我们在音乐理论的研究方面更加置后。我们要按照上述标准来检验今天音乐学学人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经验,要求提高从事音乐学工作和研究的队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前我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识不全面,对音乐学这门学科建设的思考也不多,特别是对音乐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更没有做深入研究。今后当尽快补上,不能让这种现象继续存在下去。

三、附中、本科课程的合理衔接与音乐学专业的层次教育

如果能够在音乐学院附中,甚至其它普通中学开设音乐学专业的课程,那么,这些课程要与本科招考的内容基本衔接。音乐学专业本科阶段设置的一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一定应该是附中及普通中学音乐学专业课程的延续。因此,课程的设置就十分的重要了。目前,在音乐学院的音乐学专业所开设的所谓专业课程,被认为就是音乐学的学习科目。它让本专业的学生一进入这门专业的学习后,就以为这些课程就是音乐学学科的学习内容。但是,这些音乐学学习的科目,是否真正体现了音乐学这个学科所应该包含的内容,这就很有讨论的必要了。仅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与研究来看,今天音乐学课程中的中国传统音乐课程这个科目,就需要添加许多的内容进去。譬如,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重构和建立,缺少的是文献学的基础,中国传统音乐文献学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能否建立的基础性工作。就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音乐文献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文献和书籍的了解是学习的前提,是基础的基础。目前的课程设置中就很是欠缺这方面的内容。即或是以西方音乐为研究方向的人,可能也首先应该去了解“西方的文献学”,或“西方文献批评”类似的“学问入门”课程。目前的音乐学专业教育中这些课程也没有开设。而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开设音乐学的课程,则更加应该注意课程设置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层次性。除了中学阶段的音乐和文化的诸多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之外,还要顾及音乐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系统性。需要一个系统、合理的,符合我国音乐理论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这个体系延续到本科音乐学教育与教学的系统中去,要注意音乐专业与文化等各门课程的衔接。就是说,学生一旦在中学学习期间选定了音乐学的学习方向,那么,就应该学习在本科招考、录取时的一些基本课程和内容。譬如,现在每个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都开设有:音乐学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钢琴等课程。这些课程肯定不可能全部都从中学阶段开始开设,即使那些能够开设的课程,其内容的数量和程度也必须有所限定。具体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要广泛征求意见,还应该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工作。而且,这里一定要考虑本门学科所存在着的层次教育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学专业缺少层次教育。目前,我国在音乐学的升学考试中,仅就专业而言,所出考题的标准,在本科与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考试之间的差别不是太大。这与我国音乐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缺少层次有关?n颐敲挥醒刑殖鲆惶子泄乇究啤⒀芯可⒉┦可际钥颇俊⒛谌菁八蕉ㄎ坏牟馐员曜肌SΩ盟担杂谝衾盅ёㄒ档目纬躺柚谩⒉煌愦嗡降难芯浚唤瞿芄槐阌谥贫ㄒ衾盅ёㄒ笛难翱颇俊⒎较颉⒛谌莸龋遥苑且衾盅ёㄒ等嗣堑囊衾盅У难耙簿哂屑匾囊庖濉K裕颐鞘紫纫饩龅氖且衾盅ёㄒ档牟愦谓逃侍狻9赜谝衾盅ёㄒ档牟愦谓逃欠窨梢宰饕韵录父霾愦危?nbsp;一、音乐基础层次

二、专业知识、技能层次

三、文化修养层次

四、方法论层次

而不同的层次又必须要有不同的几个阶段,不同的阶段中要解决不同学科的课程、不同音乐学内容。因此,层次教育是与阶段性教育结合在一起的。

譬如,初级阶段:也许应该进行的是中西音乐概论性与感性知识的基础教育;中西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技巧的基础教育;中西文史、文化、语言基础教育等。在第二个中级阶段则应该进行音乐学概论课程;其它音乐学各门学科概论性的课程。到了第三个高级阶段就应该进入所谓专业论题方面的研究,和专攻方向的研究,以及音乐学专业论文的写作阶段了。在这些不同的学习阶段中,哪些课程、哪些内容,以怎样的程度,针对哪些层次的学生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了。譬如,强调音乐本体技能与音乐学基础能力并行、音乐专业课程与文化基础课程并重的中学阶段音乐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必须把这些课程的初级性质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在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能力和基本音乐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要中外历史、文化知识、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我个人以为音乐学专业,毕竟首先是一门以音乐技术、技能,以及音乐文化为基础性质的特殊学科,因此,如果不是在音乐学院附中一直专门学习音乐的普通中学的音乐学基础教育,还是应该放在对音乐本体理论所进行的学习上。就音乐学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具备音乐本体技术、技能、音乐学基础的基本功。对于音乐形态本身的不了解,今后很难深入进行音乐学的研究。今天,有许多没有经过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统学习的学生,可能在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上就要欠缺一些。譬如,今天,我们都承认那些毕业于师范大学音乐系,和其它艺术院校音乐系非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综合文化知识和能力方面要强于音乐学院的学生。同时,也指出这些学生对于音乐本体了解的欠缺,音乐技能水平的低下,这的确也是事实。而且,这种情况也许还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下去。这正是我国音乐学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进入硕士的研究生阶段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课程的设置上就要与音乐学本ㄒ当弦档难鹂础U庖卜稀耙虿氖┙獭钡慕逃枷搿S捎诶返脑颍写笈且衾盅ёㄒ档难芯可乇鹗欠且衾盅г旱难芯可蛐枰股细有枰衾旨寄芊矫娴目纬獭8荼究扑ёㄒ担凳虑笫堑恼攵匝芯可那榭鲋贫ㄑ凹苹C运车募忧恳衾旨寄艿牟钩溲啊6遥捎谀芄唤胙芯可锥窝暗难壤⒉淮螅裕衾盅У闹饕纬毯湍谌萦Ω迷诒究平锥瓮瓿伞L乇鹗且衾旨寄芎图际蹩纬谈Ω迷诒究平锥瓮瓿桑蛭杂谝衾中翁旧淼牟涣私猓苣焉钊虢幸衾盅У难芯俊R环矫妫绻衾掷砺鄣难芯柯畚模皇谴罅科桌亩鸦挥械览砜山玻蚪驳亩际谴蟮览怼⒕傻览淼龋鞘遣恍械摹5牵硪环矫妫绻皇谴永砺凵稀⑽幕辖擦诵矶嘁衾值牡览恚荒芤砸衾值氖导世又髌涞览淼目蒲浴⒑侠硇裕踔谅畚闹辛芯俚囊衾掷踊蚯灼桌肫淅砺鄄幌辔呛希蚋尚ΑR虼耍⒁桓龌境商逑档摹⒂胁愦蔚囊衾盅Ы萄Э纬碳匾R韵钟械囊衾盅У慕萄Э纬躺柚媒械髡⒉钩洹F┤纾肥涤幸恍┦粲谝衾盅У目纬棠谌荩怯值娜防胍衾直咎灞冉显叮衾治南籽У木褪鞘粲谡庋囊桓隹纬獭R严低车囊衾治南籽У慕萄谌莘旁诟呒兜牟愦谓逃腥淌凇F涫担夜澄幕难芯恐校丫幸徽壮商逑档姆椒ǎ凶懦墒斓奈南籽啾冉希颐强吹皆谝衾掷砺鄣难芯恐校;咕啦谘芯康亩韵蟆⒎较虻任侍獾奶致壑惺呛苡字傻摹t谌鲜读宋南籽У幕痉椒ㄖ螅颐蔷筒坏貌凰伎既绾伟颜庵址椒ㄔ擞糜谝衾盅У难芯恐校绾谓⒁衾治南籽У任侍狻n南籽欠椒郏跹颜庵址椒ㄔ擞糜谝衾掷砺鄣难坝胙芯恐兄档盟伎肌?nbsp;即使在音乐的本体教学上,今天的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也缺少一些重要的门类。譬如,不可缺少直接接触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就应该放在相应的层次里。在新的音乐研究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以新的理念和手段开展民间音乐的采风工作。什么是新的音乐研究思想?什么是民间音乐采风工作的新理念和手段?那就是民族音乐学的思想和方法。今天社会音乐文化生活中的民间音乐,不仅仅指的是山野之曲,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中的音乐文化。而且,在课程的设置中,还要有意识地注重中国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

四、结语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西安;大学生;职业倾向

随着我国高校持续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尽管社会接受大学生的总数在逐年增加,但是每年仍有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问题得不到落实。据人民网报道,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而岗位数却没有变化。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增长幅度相当大。[1]《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2]引起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有很多,通过对大部分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目前大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着焦虑、怕苦、从众等心理问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对自己职业倾向不了解,于是容易跟随大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职业。

近年已有少数学者开始注意到影响大学生职业倾向的因素,但只是笼统的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和成长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并进行描述。他们都没有将这些因素里所包含的更细致的个人情况进行推断统计,而推断统计才能更精确的呈现出影响职业倾向的因素。因此,研究大学生职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对大学生了解职业兴趣和倾向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个人和学校就可以根据影响职业倾向的因素,对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5所高校200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3份。

王珊,1989年12月,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

1.2研究工具

(1)霍兰德职业倾向问卷。

这套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兴趣倾向问卷,第二部分是个体经历问卷,第三部分是人格倾向问卷。3个问卷各有48道题目,每个问题包括“Y(是)”、“n(否)”两个选项。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02。[9]

(2)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表包括性别、学校、专业、户口所在地、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类型这10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调查。

1.3统计方法

问卷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按分类进行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个人基本情况对职业倾向的影响

3讨论

3.1性别与职业倾向的关系

由表1可见性别因素在职业倾向上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在男大学生中有28.42%属于社会型,有23.16%属于现实型,有16.84%属于常规型;在女大学生中有43.19%属于社会型,有18.18%属于常规型,有11.36%属于艺术型,有8.0%属于现实型。相对而言,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具有更多的社会型职业倾向。同时,也能看出,男生选择现实型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这与陈玉兰等人(2009)[5]、吴俊华等人(2006)[6]的研究结果有一定差别。陈玉兰等人认为男、女生在现实型与研究型职业倾向上有极显著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偏好与物体打交道,喜欢摆弄和操作集体游行的实物。比较适合从事现实型职业。男生在逻辑思考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具体思维能力较强,比较适合从事研究型职业。这些差异一方面可能与男女性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的性别角色期待有关。凡其行为模式与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一致,便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赞许;否则,会遭到周围人群的冷讽热嘲或排斥。此外,许兆瑞(2006)关于大学生所学专业、职业选择与职业倾向的一致性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受性别、专业和学校类型的影响:男生比女生更多的属于现实型,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属于艺术型、社会型、常规型。[9]这主要是因为由于脑结构的不同,男生更擅长于理性思维,而女生更擅长于感性思维。

3.2学校与职业倾向的关系

由表1可见学校与职业倾向的关系十分紧密。在研究型上有15.48%的211或985院校学生属于该项。而只有8.08%的普通院校的学生属于该项。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重点高校着重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普通高校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不同,重点高校注重研究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普通高校比较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有学者提出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学校性质学生的智力优势不同。

3.3专业与职业倾向的关系

由表1可见专业与职业倾向并无显著性关系。说明学生的职业兴趣与专业的关系不大。有调查显示,在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1.2%的人自主创业,55.1%的人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有关,还有28.6%的人的工作和其所学专业完全无关。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些学生所学专业与兴趣不符。

3.4户口所在地与职业倾向的关系

由表1可见户口所在地与职业倾向的关系十分紧密。城市的学生社会型较多,农村的学生现实型较多。说明农村户口的学生比城市户口的学生做人现实,思想保守,他们更追求安定、舒适的职业。而城市的学生喜欢变化,喜欢有挑战的工作。可能是因为很多农村的学生他们非常迫切的想要留在城市,于是,他们不需要每天都新鲜感的工作,只是希望能长久的留在这里,所以他们更最求稳定的工作,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现实型。而城市的孩子他们一直都生活在城市,没有一定要留在城市的这种压力,所以,就希望生活和工作中能有一些变化,不至于每天都很乏味,所以他们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3.5父母职业与孩子职业倾向的关系

由表2可见父母职业与孩子职业倾向的关系十分紧密。父亲在事业单位的学生更具有探索的精神,原因也许是他们厌倦了父亲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的工作,希望工作每天都能带来新的发现,新的体验。而父亲是自由职业者的学生会更多的属于现实型,原因也许是他们看到父亲工作的不稳定,每天都有一定的风险,于是就想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看出,父亲的职业和孩子的职业倾向是相反的。父亲职业对孩子的职业倾向有影响与黄林楠(2008)[7]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样,母亲职业对孩子职业倾向也有较大影响。母亲在事业单位的学生更具有探索的精神,而母亲是自由职业者的学生会更多的属于现实型。可以看出孩子的职业倾向与父母的选择不同。可能是因为职业是事业单位做了一辈子稳定而没有新鲜感的工作,厌倦了这样的工作,同时孩子也看到了母亲重复同样的工作。于是,孩子就希望做一些有探索性的工作。相反,自由职业的母亲每天都在奔波,没有固定的工资,这种漂泊不定的感觉使孩子感到没有安全感。于是,就变得现实了,就想做一些稳定的工作。母亲与孩子接触较多,有更多机会把自己的职业观念传递给孩子,从而影响孩子的择业观念。

3.6父母文化程度与孩子职业倾向的关系

由表2可见父母文化程度与孩子职业倾向的关系十分紧密。父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时,学生更多属于现实型;而父亲文化程度较高时,学生更多的属于社会型。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学生就越倾向于艺术型、企业型。这可能是因为母亲文化程度高了,她在文化修养的方面就比较好,她们会更多的阅读书籍,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其中就包括音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喜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潜移默化之间,也就比较倾向艺术型的工作。同样,文化程度高的母亲通常孩子在班里的学习也比较好,有了学习上的优越感,就会有比较强的管理的愿望,在找工作时也就倾向于企业型。

3.7性格、气质与职业倾向的关系

由表3可见性格与职业倾向并无显著性关系,但气质与职业倾向的关系十分紧密。这可能是因为性格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儿童自身的积极活动才逐渐形成。它的可塑性比较大,经常会变化,所以和职业倾向没有显著的关系。但是,气质是先天就有的,并且稳定性比较强,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变化。气质与职业倾向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抑郁质的人更多的属于现实型,而胆汁质的人更多的属于社会型。这是因为抑郁质的人为人慎重而敏感,追求的是内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非物质生活的质量,善于观察和科学分析。而胆汁质的人善于与人交往,喜欢周围有别人存在,对别人的事很有兴趣,乐于帮助别人解决难题。

4建议

4.1学生个人

作为学生个人,要全面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及个性特征,弄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出合理的职业取向的抉择,并且在职业选择中把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职业。

4.2家庭

在选择职业方面,父母应该对孩子有合理的期待,不要低估或者高估了孩子的能力,要尽力减少父母的主观经验和认识对孩子职业选择的影响。不但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么,还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以此同时,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当做子女的期望,应该多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多倾听孩子的见解,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或不耐烦的态度对待孩子,尽量创设一种平等自由的家庭气氛。此外,父母一定要对孩子有信心,让孩子有发言权.

4.3学校

学校应及时帮助学生收集有关就业的信息,对他们进行求职技巧、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倾向,掌握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应该让家长对孩子未来的职业有一个合理的期望,不要好高骛远,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及实际能力,选择适合的职业。

参考文献:

[1]刘金明,朱晓文,张明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调查与探索[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119-121

[2]杜学元,贺桂桢.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09,(01):12-14,29

[3]李文玲,张厚粲,舒华.教育与心理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9

[5]陈玉兰,唐雪梅,刘东梅等,成都中医药大学心理学专业学生职业兴趣倾向调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6]吴俊华,等.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特点调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8

喜欢跨专业学生

虽说术业有专攻,但还是有些专业在培养“杂家”,比如新闻、管理等,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把专业做好。电影学也是一个“杂家”,而且是其中最文艺的一个。很多专业的导师不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因为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但电影学专业非常欢迎跨专业的学生,因为电影本身就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多元的知识背景非常重要。

笔者本科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学习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二时学校开了DV课和剪辑课,一向对纯理论比较反感的我终于有了动手的机会,于是疯狂地热爱上了拍片和剪辑,并希望日后可以读个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艺术类专业,于是打算报考数字电影技术方面的研究生。经过仔细地查询与对比,最终选择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数字电影技术方向,并如愿以偿。和其他专业一样,电影学的专业方向里有的侧重实践,有的侧重理论,这些都在学术型的项目中有所体现,而非专业硕士(艺术硕士mFa)。

电影学相当大的一部分方向重视理论,这些重理论的方向其实也是交叉学科的“杂家”专业,非常适合跨专业的有复合知识背景的考生报考。如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等,与历史学有所交叉;电影批评、视听文化研究等,与文艺学有所交叉;国际电影文化传播、电影文化研究,与传播学有所交叉;影视制片、电影市场营销,与工商管理学有所交叉……从理论方面看电影学,这也是个“大杂烩”。

如果你想做演员,读电影学专业也是非常合适的。即使是从事理论方面,多角度的知识积累能让你更深刻地了解电影,能让你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电影,通过学习和解析优秀的作品,能知道哪种风格更适合你,该如何去表演。而且,腹有诗书气自华,三年研院生活一定会让你更有气质,更懂得表演的内涵。而在艺术学院的大环境里,你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导演、制片人等,进入这个圈子的概率更大。

如果你喜欢动手,选择实践类的方向一定非常适合,因为你的读研生活绝不是只坐在屋子里埋头苦读,更多的是通过实践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就感。这类方向包括电影摄影创作及理论、电影声音创作及理论、影像视觉效果研究、电影表演创作及理论等,如果你有音乐乐理知识、摄像基础等,学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如果你喜欢在片场跑,喜欢背着摄影机在大街小巷穿梭,那这类专业对于你来说最适合不过,将专业和爱好结合起来,是件幸福的事情。

说电影学是最文艺的“杂家”专业,一点也不为过。笔者的读研生活无比文艺:上午有时候会去上一节课,而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导师、同学真正走进片场实践。下午常常与几个同学聚在一起,一人一杯咖啡或奶茶,一起看电影,边拉片子边说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常常会引起争论,甚至吵到面红耳赤。导师会在这个时候奇迹般地出现在门口,微笑着看着我们争执,然后缓缓地说:“思想要碰撞才能有火花啊!”然后和我们围坐在一圈,一起谈电影。而最激动的时刻,就是从片场回来,带着满满的素材坐在电脑前剪辑了。从零零散散的片段,到连贯流畅的小短片,也许要耗费几个小时甚至一个通宵,可当那些美好的瞬间呈现在眼前时,满满的都是幸福感。如果你觉得这类专业只是不务正业地整天跑场子,剪片子,而不需要看书,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虽然这类专业非常重视实训,但是没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审美素养,即使技术方面再精湛,也很难做出好片子。

无论你选择电影学的哪个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都会涵盖以下这些内容:中国电影史论、影视学基础理论、世界电影史论、经典影片解读、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影视造型艺术、影视评论写作、影视营销策划、影视文学创作、影视编导与制作、视听语言、DV实践、纪录片剪辑等。从创作到理论,都有所涉及。

就业:痛并快乐着

经历完2到5年文艺的唯美的研院生活,大家都要直接面临一个问题――就业。电影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五花八门,也很有文艺特色。笔者将以五位师兄师姐的真实就业情况为例,来分析这个专业的就业情况。

大师兄在电影制片厂的拍摄室工作,每天都扛着摄影机实操,笑称自己是“片场民工”,过得非常充实,自得其乐。电影制片厂一般包括总编室、导演室、拍摄室、美术室、音乐创作室、制片室、编刊室以及美工、照明、录音、化装、服装、道具、剪辑、特技等车间,甚至还有自己的洗印厂和电影乐团,吸引了很多电影学专业学生,专业既对口,又有挑战性。但是这份工作的获得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非常不易。因为更偏实操技能,所以研究生学历未必是个加分项,甚至因为年龄原因受到限制。很多制片厂喜欢年纪偏小的求职者,因为精力旺盛,体力也更好,学习新技术上手快。现在很多职业学校、大专院校等开始开设影视制作相关专业,学生毕业时年龄小,动手能力非常强,是研究生在职场上的有力竞争者。此外,这份工作对体力的要求也比较高,有时候需要彻夜的拍片或剪辑,作息极不规律,常常会黑白颠倒,不太适合女孩或者体质不太好的人从业。

二师兄在影视公司工作,同时做剧本的筛选和后期剪辑,收入颇丰,而且如愿泡在了剧本堆里,感觉良好。但与之相随的是常常会头痛,视力也每况愈下,因为要长期对着电脑工作,从写作到剪辑,都很耗费视力。这类工作和销售的性质有一点相似,就是底薪不高,多劳多得,一般承接电视台一期节目就能赚一万元左右。所以二师兄偶尔会感慨:虽然现在拿了高级白领的工资,但都是拼命赚来的!当然,找到这份工作也不容易,一般公司不太喜欢应届毕业生,也不是很看重硕士学历。这是个纯技术活,只懂理论的人很难胜任。

三位师姐的工作时间和性质相对稳定,也比较符合大部分女孩的理想。

大师姐在市艺术创作研究所从事文艺理论工作,专业也非常对口。这类研究所一般有创作研究室、理论研究室等。工作往往比较清闲,甚至实行弹性工作制,不用天天坐班,但是因为是普通的事业单位,收入并不高,一般毕业时的工资在两千元左右(三线城市),在一线城市会相对高一点。因为是事业编,招聘的人数非常少,很多三线城市的艺术研究所都出现过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参加应聘而未能如愿的现象。

二师姐在艺术学院做行政。即使是行政,应聘时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因为即便是艺术学院的行政人员也对专业没有硬性的要求,所以相当于你在与所有专业的本硕博毕业生竞争。在高校工作的最大优点就是工作稳定,而且有两个假期,相对悠闲,但收入不高。二师姐正在努力考博,希望可以做老师。有电影学博士点的高校和研究院并不多,如果读到博士,不太挑城市和学校的话,到高校任教还是不难的。主要的问题在于,每年各大高校委培博士的指标少之又少,往往要论资排辈,何时可以读博难以预料。所以如果想以做行政为跳板,转行到教学岗,难度非常大。

另一位师姐在杂志社做编辑,做影视评论方向,多年的积累使她工作得如鱼得水,朝九晚五的工作也很惬意。各类与电影相关的杂志社、报社每年吸纳不少硕士生。编辑的工作时间还算稳定。收入方面,在北京刚入行的硕士薪资在4000-5000,但每年增幅很小。尤其是娱乐记者,要经常在各种会和片场之间奔波,生活极度不规律,有时还要看明星和助理的脸色行事,不过收入较高。

此外,电影学这类专业也可以选择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有一部分人在机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上手也非常快。或者到各类企业从事文秘、行政等工作的也非常多,通过几年的专业训练,本专业学生往往领悟力极强,文笔也不错,能胜任很多岗位,竞争力一点不比行政管理和中文、新闻的学生弱。

院校推荐

1.北京电影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是优秀电影人的摇篮,也承载着太多文艺青年的梦想,如果你有志做电影这一行,那么能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便是最大幸事。该校电影学专业开设国际电影传播、影像视觉效果研究、数字电影技术等14个方向,分设在文学系、表演学院、摄影系、录音系、管理系、电影学系、影视技术系、动画学院、基础部等。近年来日本动画火爆,动画学院的日本动画理论研究方向吸引了大量考生。而随着越来越多优秀国外影片的引进,基础部的电影文化传播(电影翻译)方向也将成为报考热门。

2.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一所部级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是文化部部属科研单位。如果你向往科研单位的学术氛围,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个不错的选择。2013年招收全日制艺术学学位硕士研究生81名,全日制艺术硕士(实践类)专业学位研究生43名,有明确的参考书目供大家复习。需要注意的是,考取该单位的硕士生应交纳研究生培养费,每人每年18000元(不含食宿费),艺术硕士每人每年20000元(不含食宿费)。

3.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电影学专业隶属于文学院,这也是其特色。南大电影学分为戏剧影视理论与批评、戏剧影视文学、电影理论与批评、电影史等方向,招生人数很少,所以含金量非常高,毕业生广受好评。本校也有该专业的本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所以外校考生竞争非常激烈。

4.上海大学

在上海的众多院校中,上海大学并非一流名校,却以文科专业见长,有自己的特色,是“211工程”大学。该专业分为电影理论与批评、中外电影史、电影制片管理、电影导演研究4个方向,2013年招生12人,特别欢迎有实践经验的考生报考。

5.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虽然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其报考热度不是很大,这一点值得考研人注意。电影学专业隶属于美视电影学院,是重庆大学和香港美视电力集团合作办学。不要被公司冠名所误导,它是重庆大学26个学院之一,和其他二级学院没有任何区别。招收电影表演创作及理论研究、导演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影视摄影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电影编剧理论及研究硕士研究生。

2012年、2013年戏剧与影视文学专业

全国各院校排名及分数线

分区: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9

读者来信摘录

与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一样,我牵挂着儿子的高考。除了想方设法帮他考好外,我一直在想如何为他选一个好的专业。听说现在有些心理测试可以帮助考生选择志愿,但由于条件所限,我们这里没有开展这种活动。我相信还有很多人也没有机会进行测试,不知你们能否刊登些关于选择志愿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选择志愿。

陕西读者李云

小李是一名大一的学生,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属上等,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他曾经很烦恼,因为他不知道该填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其实,小李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好像什么都差不多,既可以说兴趣广泛,也可以说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填志愿的时候听取爸妈和老师的意见,报考了现在的金融专业,因为金融专业现在属于“热门”专业,将来的发展前景可能很好。上了大学后,小李学了一些金融的相关课程,才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喜欢学这门专业:一见那些名词、数字就头疼,由此厌恶学习,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一落千丈。

可以说,小李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自己而且不了解所学的专业,才导致今天这样糟糕的状况。事实上,每一个经历过填报高考志愿的人都曾有过某种“惶恐不安”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大程度是因为不知如何正确填报志愿。正确填报志愿是指考生所填的专业应与考生的整体情况相适应。所谓的整体情况有三个方面:一是考生的心理素质,如能力、兴趣、性格;二是考生的生理素质,如体能、身高、视力等;三是考生自身之外的因素,如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家庭状况等。

那么,怎样才能让专业与考生的整体情况(本文主要谈心理素质方面)相适应呢?下面的几个步骤可以帮助考生初步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

第一步: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里的兴趣是指专业兴趣。专业兴趣的发展经历了从可塑逐步走向稳定的过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外部的世界。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经过对比、选择、强化,最后对某类专业的兴趣开始明朗、稳定下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对一件事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对于学习、择业,甚至事业的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谁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谁就等于踏上了通往成功的大道。比如,有的人在上中学时就对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感兴趣,愿意收集标本,以后如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或者教学工作,应该是有发展的。相反,有的人见了动物标本就害怕、厌恶,让他去从事研究动植物方面的工作肯定不行。

第二步:明白自己是哪种性格

人的性格与职业的适应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与所从事的职业很符合,就有利于在职业上取得成功,反之,则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导致事业的失败。因此,在职业选择时,要选择和自身的性格相适应的职业。大学时所学的专业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很高的对应关系,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果确切知道自己的性格,会有利于正确填报志愿。

在职业选择时,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要发挥自己性格的优势。一般地说,外向者的成功之路是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职业,比较适合的职业有教师、管理者、经济师、律师等,这些工作同时还发挥了他们的社群性和合作性。内向的人则需要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计划性、敏感性、缜密性、逻辑性等优势的职业,比较适合的职业有研究人员、会计师、整容师、技术人员等。

第三步: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

能力是一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功的基础,不同职业对人的能力有不同要求,不同人的能力也不相同。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并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个人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每个人的能力在水平和类型上是存在差异的。智商高并不一定会成为成功人物,相反智商平平,但具有以下其中一种或几种能力的人,很有希望获得成功。

1、具有数字和逻辑才能的人,能解答艰深复杂的数学题,而且能有层次地进行推理,有机会成为成功的科学家。

2、具有语言天赋是成功的资本之一,具有卓越的表达能力或容易学习新语言和文字的人有条件成为出色的作家。

3、懂得控制肌肉和身体活动是成为舞蹈家和运动员的重要条件之一,成功的体育界、舞蹈界的人士,通常都拥有这种才能。

4、对空间特别敏锐的人,通常以三维空间来观察事物,极有机会成为出色的艺术家和建筑师。

5、自我感觉能力强的人,可以成为演员、音乐家和创作人才,因为他们非常了解本身的行为及感情,并能使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巧,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

6、善于与别人沟通是当教师、推销员、政治家的重要条件。这种人对别人性格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对人们心境变化特别敏锐,并能了解变化的原因,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

高中生虽然没有掌握完善的专业能力,但潜在的能力倾向已初现端倪。例如:有的人擅长于言语交谈,有的人擅长于实际操作,有的人长于理论分析,有的人长于事务性工作。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有利于正确填报高考志愿。

第四步:学会“透视”自己

知道兴趣、性格、能力对选择专业的重要性后,你可能只是大体上对自己在这些方面有个认识,这时你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特点。怎么才能对自己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呢?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要有意识去发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常常会显露出一个人的特点,通过观察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可以推测出他的兴趣、个性、能力。例如:你是不是喜欢和同学聊天,是不是有话憋不住,有了心事就想跟朋友说;如果是的话,你很可能是一个外向的人。如果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同学们普遍都说你很文静,那你可能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如果你总是比别人容易看出立体几何的线段,那你的形象思维可能更好一点。还有,你组织活动时是不是得心应手,是不是喜欢做动手操作的试验等。但是,日常生活的观察只是从一个侧面来推测个体的兴趣、个性、能力,有的时候很片面,也不一定正确。如果要全面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相应的专业心理测验,如兴趣测试、性格测试等。

其次,要注意父母、老师、朋友等亲近的人的评价。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有人问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通常很难回答出来,有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的时候是模模糊糊知道一点,又说不出来。所以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难了解的人就是自己”。相反,让你对别人做出一个评判的话就容易多了。有研究证明,人们更倾向于、更喜欢对别人做出评论。所以,当你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妨问问身边的人,调查一下他们对你是否了解,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尤其是父母,跟我们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他们是看着我们一步步长大的,“知子莫若父”,他们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再比如说能力,可以跟老师探讨一下,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你的学习成绩、在课堂或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很清楚,他会告诉你你在哪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哪方面的能力比较弱。

第五步:去“接近”你想了解的职业

对自己有了比较好的认识后,应该去了解一下各行业的特点、要求,接受职业指导、咨询。不妨先了解每种职业需要就业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然后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作比较。例如,做销售工作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口才、较强的说服力,还要有外向、活泼的性格,容易与陌生人成为朋友等。我们可自问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能做到这一点吗?”“我对此有兴趣吗?”“如果让我整天在外边跑,整天跟人打交道,我受得了吗?”“我喜欢这样的工作吗?”这样多做一些比较,对自己的了解就会多一些,最起码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不想从事什么工作(有的时候人们喜欢的职业不止一种),这样就缩小了选择的范围,有利于以后的决策和选择。从事职业指导咨询的人在自我认识、职业选择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专业素养较高,必要的时候可以接受一下职业咨询。

第六步:看看自己比较适合哪些专业

如果你对自己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就可以对照一下下面的“专业与取向”,初步确定一下自己可选择什么专业。

管理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对管理感兴趣,即喜欢从事控制或影响他人的工作,喜欢做管理人员,爱做别人的思想工作,能在各个行业中经常起带头、领导的作用,如担任公司经理、人力资源部部长等。相关专业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

服务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喜欢从事配合、帮助别人的工作,他们有爱心,试图改善他人的状况,例如,有一些人会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对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有耐心、有热情,而这不是光凭兴趣就可以做得来的。相关专业有教育学(包括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护理学、临床医学、咨询等。

艺术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喜欢创新和抽象性思维,有想像力和创造性,爱创造新的式样和概念,一般艺术家、文艺工作者、语言学家都具有这种倾向。相关专业有艺术、文学、表演、艺术设计、绘画、雕塑、外语等。

人文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爱谈论涉及到人的主题,喜欢研究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就属于这个类型。相关专业有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宗教学、历史学、治安学、法学等。

自然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乐于在野外环境工作,喜欢从事改善环境的工作。相关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地质勘探、园艺、森林工程、农学、林业、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科学、环保学科、天文学、地理科学、海洋科学等。

资料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乐于处理文字、数字、表格、绘图和常规性、程序性工作。相关专业有档案学、会计、图书馆学、测绘、统计学、财务管理等。

技术取向及相关专业指喜欢从事以使用工具为主的技术性工作,包括技术革新和工具制造等。相关专业有教育技术学、运动训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包装工程、自动化、飞行技术、航海技术、交通运输、物理学等。现代社会里,这类技术人员是非常受欢迎的,薪水也很高,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性人才”。

生命取向及相关专业指喜欢做与生命有关的实验性的工作,喜欢探索事物的规律。医生、生物学家等就是从事这种工作的,例如,研究生物体的结构、治疗疾病、开发一种新的药物,再比如现在的热点“基因工程”,等等,这些都是与生命有关的工作。相关专业有基础医学、生物科学、化学、生态学、药学等。

(文中所列的专业是参考国家高等教育部发行的《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总览》划分的,所以有些专业可能会比较陌生)

结束语

天文学专业就业方向篇10

与千千万万的学生家长一样,我牵挂着儿子的高考。除了想方设法帮他考好外,我一直在想如何为他选一个好的专业。听说现在有些心理测试可以帮助考生选择志愿,但由于条件所限,我们这里没有开展这种活动。我相信还有很多人也没有机会进行测试,不知你们能否刊登些关于选择志愿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选择志愿。

陕西读者

李云

小李是一名大一的学生,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属上等,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他曾经很烦恼,因为他不知道该填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其实,小李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好像什么都差不多,既可以说兴趣广泛,也可以说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填志愿的时候听取爸妈和老师的意见,报考了现在的金融专业,因为金融专业现在属于“热门”专业,将来的发展前景可能很好。上了大学后,小李学了一些金融的相关课程,才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喜欢学这门专业:一见那些名词、数字就头疼,由此厌恶学习,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一落千丈。

可以说,小李完全是因为不了解自己而且不了解所学的专业,才导致今天这样糟糕的状况。事实上,每一个经历过填报高考志愿的人都曾有过某种“惶恐不安”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大程度是因为不知如何正确填报志愿。正确填报志愿是指考生所填的专业应与考生的整体情况相适应。所谓的整体情况有三个方面:一是考生的心理素质,如能力、兴趣、性格;二是考生的生理素质,如体能、身高、视力等;三是考生自身之外的因素,如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家庭状况等。

那么,怎样才能让专业与考生的整体情况(本文主要谈心理素质方面)相适应呢?下面的几个步骤可以帮助考生初步了解自己适合做什么。

第一步: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里的兴趣是指专业兴趣。专业兴趣的发展经历了从可塑逐步走向稳定的过程。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外部的世界。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经过对比、选择、强化,最后对某类专业的兴趣开始明朗、稳定下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如果对一件事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创新不断,对于学习、择业,甚至事业的发展是有极大好处的。谁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谁就等于踏上了通往成功的大道。比如,有的人在上中学时就对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感兴趣,愿意收集标本,以后如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或者教学工作,应该是有发展的。相反,有的人见了动物标本就害怕、厌恶,让他去从事研究动植物方面的工作肯定不行。

第二步:明白自己是哪种性格

人的性格与职业的适应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与所从事的职业很符合,就有利于在职业上取得成功,反之,则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导致事业的失败。因此,在职业选择时,要选择和自身的性格相适应的职业。大学时所学的专业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很高的对应关系,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果确切知道自己的性格,会有利于正确填报志愿。

在职业选择时,性格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要发挥自己性格的优势。一般地说,外向者的成功之路是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职业,比较适合的职业有教师、管理者、经济师、律师等,这些工作同时还发挥了他们的社群性和合作性。内向的人则需要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计划性、敏感性、缜密性、逻辑性等优势的职业,比较适合的职业有研究人员、会计师、整容师、技术人员等。

第三步: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

能力是一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功的基础,不同职业对人的能力有不同要求,不同人的能力也不相同。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并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能力,对个人事业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每个人的能力在水平和类型上是存在差异的。智商高并不一定会成为成功人物,相反智商平平,但具有以下其中一种或几种能力的人,很有希望获得成功。

1、具有数字和逻辑才能的人,能解答艰深复杂的数学题,而且能有层次地进行推理,有机会成为成功的科学家。

2、具有语言天赋是成功的资本之一,具有卓越的表达能力或容易学习新语言和文字的人有条件成为出色的作家。

3、懂得控制肌肉和身体活动是成为舞蹈家和运动员的重要条件之一,成功的体育界、舞蹈界的人士,通常都拥有这种才能。

4、对空间特别敏锐的人,通常以三维空间来观察事物,极有机会成为出色的艺术家和建筑师。

5、自我感觉能力强的人,可以成为演员、音乐家和创作人才,因为他们非常了解本身的行为及感情,并能使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巧,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

6、善于与别人沟通是当教师、推销员、政治家的重要条件。这种人对别人性格具有深入的洞察力,对人们心境变化特别敏锐,并能了解变化的原因,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容易。

高中生虽然没有掌握完善的专业能力,但潜在的能力倾向已初现端倪。例如:有的人擅长于言语交谈,有的人擅长于实际操作,有的人长于理论分析,有的人长于事务性工作。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有利于正确填报高考志愿。

第四步:学会“透视”自己

知道兴趣、性格、能力对选择专业的重要性后,你可能只是大体上对自己在这些方面有个认识,这时你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特点。怎么才能对自己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呢?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要有意识去发现、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常常会显露出一个人的特点,通过观察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可以推测出他的兴趣、个性、能力。例如:你是不是喜欢和同学聊天,是不是有话憋不住,有了心事就想跟朋友说;如果是的话,你很可能是一个外向的人。如果是喜欢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同学们普遍都说你很文静,那你可能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如果你总是比别人容易看出立体几何的线段,那你的形象思维可能更好一点。还有,你组织活动时是不是得心应手,是不是喜欢做动手操作的试验等。但是,日常生活的观察只是从一个侧面来推测个体的兴趣、个性、能力,有的时候很片面,也不一定正确。如果要全面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相应的专业心理测验,如兴趣测试、性格测试等。

其次,要注意父母、老师、朋友等亲近的人的评价。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有人问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时候,通常很难回答出来,有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的时候是模模糊糊知道一点,又说不出来。所以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难了解的人就是自己”。相反,让你对别人做出一个评判的话就容易多了。有研究证明,人们更倾向于、更喜欢对别人做出评论。所以,当你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不妨问问身边的人,调查一下他们对你是否了解,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尤其是父母,跟我们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他们是看着我们一步步长大的,“知子莫若父”,他们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再比如说能力,可以跟老师探讨一下,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你的学习成绩、在课堂或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很清楚,他会告诉你你在哪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哪方面的能力比较弱。

第五步:去“接近”你想了解的职业

对自己有了比较好的认识后,应该去了解一下各行业的特点、要求,接受职业指导、咨询。不妨先了解每种职业需要就业者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然后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作比较。例如,做销售工作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口才、较强的说服力,还要有外向、活泼的性格,容易与陌生人成为朋友等。我们可自问一下:“如果是我的话,我能做到这一点吗?”“我对此有兴趣吗?”“如果让我整天在外边跑,整天跟人打交道,我受得了吗?”“我喜欢这样的工作吗?”这样多做一些比较,对自己的了解就会多一些,最起码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不想从事什么工作(有的时候人们喜欢的职业不止一种),这样就缩小了选择的范围,有利于以后的决策和选择。从事职业指导咨询的人在自我认识、职业选择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专业素养较高,必要的时候可以接受一下职业咨询。

第六步:看看自己比较适合哪些专业

如果你对自己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就可以对照一下下面的“专业与取向”,初步确定一下自己可选择什么专业。

管理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对管理感兴趣,即喜欢从事控制或影响他人的工作,喜欢做管理人员,爱做别人的思想工作,能在各个行业中经常起带头、领导的作用,如担任公司经理、人力资源部部长等。相关专业有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

服务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喜欢从事配合、帮助别人的工作,他们有爱心,试图改善他人的状况,例如,有一些人会积极参加慈善活动,对需要帮助的人非常有耐心、有热情,而这不是光凭兴趣就可以做得来的。相关专业有教育学(包括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护理学、临床医学、咨询等。

艺术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喜欢创新和抽象性思维,有想像力和创造性,爱创造新的式样和概念,一般艺术家、文艺工作者、语言学家都具有这种倾向。相关专业有艺术、文学、表演、艺术设计、绘画、雕塑、外语等。

人文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爱谈论涉及到人的主题,喜欢研究人的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马克思、恩格斯就属于这个类型。相关专业有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宗教学、历史学、治安学、法学等。

自然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乐于在野外环境工作,喜欢从事改善环境的工作。相关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地质勘探、园艺、森林工程、农学、林业、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科学、环保学科、天文学、地理科学、海洋科学等。

资料取向及相关专业要求选择者乐于处理文字、数字、表格、绘图和常规性、程序性工作。相关专业有档案学、会计、图书馆学、测绘、统计学、财务管理等。

技术取向及相关专业指喜欢从事以使用工具为主的技术性工作,包括技术革新和工具制造等。相关专业有教育技术学、运动训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包装工程、自动化、飞行技术、航海技术、交通运输、物理学等。现代社会里,这类技术人员是非常受欢迎的,薪水也很高,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性人才”。

生命取向及相关专业指喜欢做与生命有关的实验性的工作,喜欢探索事物的规律。医生、生物学家等就是从事这种工作的,例如,研究生物体的结构、治疗疾病、开发一种新的药物,再比如现在的热点“基因工程”,等等,这些都是与生命有关的工作。相关专业有基础医学、生物科学、化学、生态学、药学等。

(文中所列的专业是参考国家高等教育部发行的《中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总览》划分的,所以有些专业可能会比较陌生)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