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十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十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6:5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意义;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曾院珍(1986-),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尹江霞(1979-),女,湖南衡阳人,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与生命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3LSZ053)、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科研项目“独立学院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其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13RSLX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15-02

近年来,在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学生数量不断上升,自杀案例成倍增加,凶杀事件不时见报: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室友血刃事件,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这些伤害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更多关注。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但其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桩桩轻视、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件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也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自己、他人生命的漠视。许多学者认为,生命教育的缺失和淡化才是大学生各类伤害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鉴于此,本研究以全新的生命视角,审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现状,并试图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去,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去引导大学生敬畏生命,不断追求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高生命质量,为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大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

一、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意义

意义治疗创始人V.e.Frankl认为追寻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最基本的原始动机,生命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心理学家H.B.english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从表现形式来看,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更表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1]黄希庭(2004)认为,心理健康分为心理疾病或障碍、心理机能正常和完美人格三个层次,其中,完美人格属于高层次心理健康,表现为有高尚的目标追求,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意义。[2]从这个层次上看,关怀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

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表明,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李旭、卢勤(2010)指出,学生对生命越热情,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未来期待”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3]生命目的和生命控制是预测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4]赵晴(2008)在对四川省医科大学生的调查中得出,生命意义感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5]王丽敏(2005)等人在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中得出,生命教育在转变大学生对生命态度方面不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降低对应激源、应激反应的感受程度和改善抑郁症状。[6]由此可见,生命意义与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生命意义视域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虽然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长足地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目的。但在传统心理学的影响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过多地关注学生消极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从生命视角透析,教育的初衷是关注人的生命,提升生命价值,注重生命质量,也就是说教育应该关注的是每个人,应通过积极的一面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此而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工作重心的偏差――重心理问题解决,轻生命潜能发掘

在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出许多数据来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各类机构在考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时也总会以心理问题的多少作为衡量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更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上,以医学化模式为主轴,却忽视了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获得专业指导,以此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大学生活质量。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容易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身消极、不良的一面,也就很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另外,根据V.e.Frankl的观点,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自杀行为的出现都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7]是一种存在性的心理病症。[8]然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在涉及危机干预问题时才会面对“生与死”的主题,对大学生理解生命意义、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相对较缺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防治学生的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激发积极潜能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教育内容的偏重――重矫正,轻发展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虽涉及学习、人际关系、情感等大学生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在内容编排上主要是相关概念的内涵、特点、不良问题的表现及调节方式,在教授过程中也更偏重于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矫正,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展性指导的需求。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作为生命而存在的人,都渴望寻找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积极能量的激发,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人际关系、情感、生涯等日常生活事件,在面临这些问题时,如何顺利度过、不受困扰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这些问题虽不构成心理问题,但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除了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外,还应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与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3.教学方式的偏失――重知识传授,轻实践体验

长期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更偏重于心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体验,使得心理健康课程并未起到指导行为的教育作用。虽然在教育改革的热潮下,心理课程尝试改革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增加了案例分析、讨论、活动体验等形式,但由于教师的缺乏,各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多数采取大班(100人甚至以上)授课的方式进行,实践体验的方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知识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无情地削弱了学生对于心理学的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应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通过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知道改变这种不良状态的方法,但没有改变的行为或者在改变的过程中稍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缺乏坚持的动力。究其原因在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缺乏最后的体验。在课堂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还能获得同伴的支持和相互影响,这对行为的改变和巩固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

三、生命意义视域下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生命意义视域下,反思现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重新构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困惑与迷茫,在成长中寻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高生命质量。

1.在生命教育形式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学会生存生活”、“重视生命教育”的要求,生命教育不应该独立于其他课程而存在,应该始终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专业课等各种教育和课堂内外。从生命视角看,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强调生命与知识的有机结合,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增长,致力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快乐生命意识。[9]

为了实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应将生命教育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从生命意义的视角去引导大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激发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回归到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这个终极教育目标。

2.正视死亡教育,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生命是一种矛盾性的存在,生与死伴随着所有人的生命。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死亡是一个比较忌讳的话题,对死亡的回避也使得中国的死亡教育长期缺失。实际上,英、美、日等国家的实践证明,死亡教育可以让人们科学地看待死亡,辩证地理解生与死的关系,鼓励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享受生活,感悟生命的美好,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无限的价值。在人生道路上,总难免遇到挫折,特别是对于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高校更应该重视死亡教育这一问题,应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以加强和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3.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拓宽教学方式

传统的知识传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但由于没有体验,就很容易出现知情剥离、知行脱节的现象。而体验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不仅关注知识的获得,更强调知、情、行三者之间的整合,这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近十年的教学改革中,许多教师也提出并实践了体验式教学,在课堂中采用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但知识的传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并未真正达到改革的目的。要使学生达到知、情、行合一,就必须将体验式教学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情境,为学生充分创造自主探索、协同伙伴探索的学习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体验和分享,并督促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李虹.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9(32).

[2]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

[4]彭霞,王鑫强,郭成.重庆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9).

[5]赵晴.四川省医科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6]王丽敏,张亮,王小雪,等.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6(14).

[7]贾林祥,石春.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却存在着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德育课和心理学课相混淆、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就要力求教学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与方法;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课程内容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寻找切入点;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课程;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自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2]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近年来,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忽视学生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不科学、不系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者们的强烈愿望。[3]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德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质,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这里的人是不受时代、国家和种族限制的纯粹意义上的主体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两种课程在理论依据、内容、任务、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是不同的。(2)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有的学校尽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等同起来,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4]心理学课是以讲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因此不是空泛地讲授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而是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3)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立足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高境界是能“顶天立地”———既有理论,又能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容易忽略实践,授课时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容易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4)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现实情境的创设。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生活的历练中成长,要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获得真知、激发思考,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情境的重要性就如同:“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和道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视频呈现、角色扮演、场景渲染与主题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5)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保持价值中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是价值灌输,而是经由活动和特定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思考、体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

3.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问题和困惑来源于生活,也应在生活情境中解决,无论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是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问题,创设具体情境,保持价值中立,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实践。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本文提出应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复杂化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非单纯的体验式教学,而是从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甚至是引导形式上都应贯穿生活化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特征。

二、基于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全方位的生活化,它包括了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形式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以及引导形式的生活化。

1.课程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和方法

课程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灵魂,在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初,就要去思考,本堂课要传递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理念,或者要教会学生一种怎样的方法。如果抛弃了理念和方法,就容易陷入心理学课的误区中,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失去方向,缺少“灵魂”。而此处的“灵魂”就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和希望教会学生的方法,有了灵魂才能变心理学课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如思维定势、情绪aBC、合理归因等。将心理学理论转换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益素材需要立足生活进行思考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思维定势”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教师会从阐述“思维定势”这一心理学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告诉学生何谓“思维定势”,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学上经典的量水问题、“穿越a4”的剪纸游戏等。这一设计看似生动有趣,但仔细一想,这节课并没有一个生活化的理念或方法,没有立足学生实际,只是流于活动形式。要生活化“思维定势”这一主题,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而非心理学概念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借用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来引入主题,重点放在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思维定势比做一个框框,如果人在框里,他是思维的囚徒,但更是生活的囚徒(“囚”字即“人”在“框”中)。如果跳出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就破“框”(思维定势)成“人”(更完善的人)。如此一来,立意高远而生活化。又如,一节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催眠”为内容的心理课,多数教师会着重讲解催眠的知识,如催眠是什么?催眠能做什么?催眠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一设计或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不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将催眠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传递一个有关催眠的理念以及教会学生运用催眠的方法,这也是上好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难点。如何将催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呢?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催眠的本质是心理暗示,催眠又可以分为狭义的催眠和广义的催眠,狭义的催眠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而广义的催眠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说,广义的催眠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影响体现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上。从狭义催眠导入,立足生活,着眼于教会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课就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2.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

知识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出知识的活力。就如同我们学习物理而没有具体的情境让我们去理解物理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僵化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如此。一部分心理教师将心理课堂变成活动的拼凑而忽略了创设情境。简单的拼凑活动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教师的讲授灌输,再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对个体心理来讲,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也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5]因此,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应贴近生活,强调体验。角色扮演、团体活动、辩论、象征游戏等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这些形式生活化后呈现出来,让学生的视角得以生活化,从体验中获得启迪。如能创造性地思考,善于运用这些形式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程内容:立足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和形式固然重要,但课程内容仍需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生活化的内容就要选取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材料,探索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入点,真正做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如经了解,某高中体育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身高、体型等劣势感到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又如某小学的男女生关系紧张,矛盾较多,可以设计能够使男女生换位思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课例如下。学情分析:在学校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男生和女生的相互排挤和相互不接纳引发诸多矛盾。本课主要通过心理画像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差异性思考。教学目标:本课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差异•融合”为题,主要解决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问题,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他人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促进差异的融合。教学过程:将全班男女学生分成四个组,两组男生,两组女生;以活动“亲密圈”导入,并请同学谈一谈感受;画像。(1)自由画像。请a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请B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C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D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2)展示画像。(3)发现差异。优点画像:让学生再画一次:(1)发现优点;(2)画像展示;(3)发现融合。全课总结:本课是在深入了解五年级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画像让学生换位思考,发现“差异”,最终实现“融合”。在自由画像环节,a组同学和D组同学、B组同学和C组同学都是画同一对象,但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男生丑化了女生,女生也丑化了男生,却美化自己。教师将画像展示出来,启发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促进了换位思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看不到优点。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他人的优点,并通过再次画像让学生将发现的优点展示出来,最终促进男生女生的“融合”。形式和内容良好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是有效的,这离不开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4.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生活的可贵之处在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而生活又不会立即告诉我们这些选择的答案,它会让我们在“体验———思考———再体验———再思考”的循环中获得启迪。如果过于强调教师的价值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情绪aBC理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情绪,并学会使用情绪aBC理论来调节情绪。教师通常会在导入阶段就告诉学生正性情绪是有益的,而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调控负性情绪,引出情绪aBC理论。这并非价值中立,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如果遵循价值中立,则是引导学生,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一样,都有其积极意义,负性情绪如恐惧对个体生存具有保护意义。情绪的钟摆效应也告诉我们,要体验正性情绪,必然要具备体验到相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的能力。而我们不能改变负性情绪,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以适应负性情绪的存在,因此才需要进行情绪aBC。这样一来,我们不是让学生一味去唾弃负性情绪,而是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寻找负性情绪的价值,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中明白负性情绪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接纳负性情绪,改变我们的认知而非改变负性情绪本身来解决情绪问题,最终实现悦纳自我。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理念,并深入探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如何从目标、形式、内容、引导方式上创设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使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验和思考,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希望通过研究启迪新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吴际罗伟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崔海荣,王利玲.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J].中华临床与卫生,2004(2):57-58.

[3]辛峰,李俊青.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0(6):118-120.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3

一、“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集知识、体验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受到了广泛重视。“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主要着重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互动和合作,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有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体验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本,尤其强调问题的现实性、情境体验性和思维发展性,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预先设置的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

二、“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

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验?互动?合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注重过程的体验性,强调方式的合作性,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1.注重过程的体验性

许多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心理学基本理论的讲授,忽略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如何解决心理问题的具体指导;一部分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做心理活动课,虽然提供了心理体验的过程,但是不注重讨论分享和归纳总结,淡化了心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因此,“体验?互动?合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发展的变化,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强调方式的合作性

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

3.关注主体的互动性

无论何种课堂教学都需要教学主体的积极参与,“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和教师作为双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接受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指引者,教学智慧在主体的互动性中产生,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参与。

三、“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3年,教育部、团中央正式确立每年5月25日为“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呼吁全社会关注大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体验?互动?合作”的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80%的大一新生存在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焦虑、人际沟通问题、紧张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有效地改革“体验?互动?合作”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4

关键词:“健商”;校本课程;体育类高校;理论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64-04我们的伟人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曾说“体者,乃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人们面对竞争的压力、环境的污染、生态的恶化健康无疑受到极大威胁,一些英年早逝的现象屡屡发生。2009年8月20日,46岁的时尚传媒集凼总裁吴泓因胰腺癌症病逝;2009年8月26日,浙江卫视年仅28岁的女主播梁薇因突发心脏病逝世。对大学生而言,面对当前紧迫的就业压力、繁重的学业压力、恋爱等情感的困惑,有许多人表现出烦躁不安以及不良的心理行为,严重者甚至选择自杀等。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教育与人的生命发展联系在一起,将“健商”思想引入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教学中,一方面对于促进体育类大学生健康发展,为成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奠定健康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体育类大学生今后的工作是体育教师、教练员、健身指导员等和体育与健康有关的工作,他们“健商”的提高,对于促进更多的人提高健康水平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关注健康,提高健康意识和水平,形成良好的健康爿惯,首先应从源头做起,体育类高校学生是未来的体育人才,在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关注“健商”,以提高他们的“健商”水平,不论对于他们自身健康状况的提高还是对于未来工作的需要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健商”的内涵

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传统医学研讨会上,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华人医学家谢华真教授首次提出了健商的概念。2002年,谢华真教授所著的《健商HQ》在北京出版发行,健商开始引起极大的关注。健商,是由英文“HealthintelligenceQuotient”翻译而成,简写为“HQ”,即健康商数,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健康意识、生活方式、精神健康、生活技能。“健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是有机体的健康,心理因素、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对他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健康状况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环境的和社会的种种因素,还包括人的生活质量。

2将“健商”作为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一个视角的意义

“健商”同“智商”、“情商”等都是人类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志。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关注“健商”,把“健商”作为课程开发的一个视角,可以提高体育类高校学生对健商的了解,通过健商评估法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改善生活和健康的行动计划,并且付诸实践,有利于体育类大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意识和行为,并且把这种意识和行为延伸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以几何级数增长,使更多的人群受益。

2.1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关注“健商”有利于推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课程改革

“健商”理念的出现,给我们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启示,使我们对于一些长期困惑难以解答的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回应。“健商”是关于人的健康智力的表现,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健商为进行体育类高校理论课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长期以来,体育类高校理论课课程存在着脱离现实,学生缺少兴趣的问题,引入“健商”有利于推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课程改革。可以围绕“健商”的理念,整合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运动营养学、体育保健学等课程,加强各门课程的有机结合,开发综合课程,加强理论课程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学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2引入“健商”有利于体育类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理念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健商”强调的是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全方位的把握,是对于人们的健康知识、自我保健、生活方式、精神健康、生活技能的感知和理解。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健商”与实施“健康第一”的价值取向是完全相吻合的。将“健商”理念引入到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可以促使体育类大学生对健康更加重视,形成“健康第一”的观念。“健商”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个人健康行动是可以改善健康水平的。例如,教师在理论课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物标本以及模型向学生传授健康饮食、科学的作息时间分配、个人卫生管理、运动注意事项等知识,并且劝诫学生远离烟、酒、毒的侵害,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进而提高体育类高校学生的健康水平。

2.3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引入“健商”的理念可以使体育类高校学生将“健商”理论推广传播,使更多的人受益

体育类高校学生今后主要从事与体育和健康有关的工作,比如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健身俱乐部和运动队的的教练员、社区的健康指导员等,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不仅仅对于他们自身的健康有益,更为重要的还在于通过他们健康观念和健康行为的提升,将健康思想得以传播,使更多的人终身受益。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将“健商”理念作为体育类高校理论课课程开发的一个视角,可以增加学生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行为,他们会将这种知识和行为带到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让更多的人形成“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和行为,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终身体育”的意义,并形成“终身体育”的爿惯,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水平大有益处。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指出,中国青少年体质一些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令人堪忧。突出表现为:第一,肥胖率日趋增长,超过“安全临界点”。第二,心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趋低。第三,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攀升,位居世界前列。健康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引入“健商”的理念,可以使体育类大学生对健康更加关注,这对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播散健康的种子,让更多的人受益,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引入“健商”的对策

3.1更新观念,提高对“健商”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理论界和体育教师,都以“增强体质”作为体育的本质功能,而当“健康”的定义提出后,就忽略了“体质”的内涵,这是一种狭隘的偏见瞄。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引入“健商”理论,是对健康有更深刻的认识,健康也包括体质,但是仅有体质的增强是不够的,还达不到健康的目的,应更新观念,提高对“健商”的认识,健康是全方位的。“健商”代表一个人对健康的态度和健康的智慧。健商和智商、情商一样,也是一个人的重要智慧之一。“健商”不是先天决定的,后天的教育、认识、意志和情商等都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健商”。一个人的情感、心理状态以及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可以对他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体育类高校理论课开发校本课程需要重新思考“健康”的内涵,提高对“健商”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一个明确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完全突破了原先的思维模式,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美利坚大学的国家健康中心提出个体只有在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交等5个方面部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或称之为完美的状态。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中引入“健商”就要全面研究健康的内涵,更新观念,提高对“健商”的认识。

3.2根据各体育类高校具体情况将“健商”开发成独立的课程或将“健商”内容融入其它相关课程中

对于课程的理解历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按照美国教育家施瓦布的观点,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个要素构成的,这4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开发“健商”课程也离不开这4个因素。由于各地方体育类高校在师资水平、经费、学生情况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开发“健商”课程,也不应有统一要求。各地方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健商”开发成独立的课程,或是将“健商”内容融入其它相关课程中,最终使学生从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健康、生活技能等方面全面提高,为使学生成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3.3提高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教师的素质

3.3.1提升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将“健商”引入体育类高校理论课程中,需要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为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水平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教师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身,在思想上、道德上达到一个新的层次,要具备忠诚教育事业、热爱体育工作、努力学爿、热爱学生等优秀品质;其次,开发“健商”课程,需要众多的教师共同努力,教师要有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最后,开发“健商”课程很可能对某些教师所承担的课程产生冲击,作为教师要有大局观念,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有奉献精神。

3.3.2更好地掌握多方面知识和技能将“健商”引入体育类高校理论课程中,对于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曾说过: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体育类高校理论课教师需要加强学爿,通过各种“健商”知识培训活动,通过进行科学研究工作,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互相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能力,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4结语

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环境的污染、生态的恶化,人们对于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2000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传统医学研讨会上,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华人医学家谢华真教授首次提出了健商的概念。2002年,谢华真教授所著的《健商HQ》在北京出版发行,健商开始引起极大的关注。“健商”是一种全新的健康理论,包括5大要素: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健康、生活技能。在体育类高校理论课程中关注“健商”,并开发“健商”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体育类高校开发“健商”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开发“健商”校本课程中,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可以开发出独立的“健商”课程,也可以在其它课程中融入“健商”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敬英,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商”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5):141,

[2]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3,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4-15,

[4]北体大校长:青少年体质指标呈下降趋势[n]都市资讯报,2012-03-12(第12版),

[5]王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1],福建体育科技,2010,(3):61-62,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21,

[7]刘彤,郑伟,教师规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探析[1],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3):93,

[8]郭洋波,公共体育教学在理工科院校的改革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X)9,(5):71-7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分析;教材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69-02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课程目标的界定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及结果有决定性影响。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除了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特点外,还应具有针对性和需求性。教材质量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与实效。因此,笔者以某校图书馆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为载体,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所搜集2004―2013年的教材目录进行分析,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类教材目录关注的焦点、变化趋势、以及编写要求,试图从中探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二、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目录内容进行分析。美国传播学家伯纳德・贝雷尔森(1952)将其定义为“一种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的研究技术。”[1]该方法具有客观性,能够从模糊不清的显在信息中抽取真实有效信息,并较为深刻精准地反映资源的含量与所表现出的需求。[2]

(二)设计与步骤

1.检索教材。对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检索,共得到出版年为2004―2013年不同版本的教材共41本。其中最多的是马建青主编,共2本。其中两本纯粹介绍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并非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目的,与本研究的类目不符,故筛除:一本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李云驰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主要介绍有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理论和研究,另一本为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刘维良著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管理》,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教育现状。最终选定39本教材,所搜集的39本教材中,23本出版于2004―2008年,16本出版于2009―2013年。

2.分析内容录入及简化处理。我们收录了39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出版年份、目录上所有章的标题,并记录每章章节所占的页数。然后对这些颂饨行简化处理,如“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统一简化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3.分析归类。把简化的标题再以一定的顺序进行编码处理。并按5年的间隔将其分为两个时间段。由于缺少可借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划分,笔者便不将其进行分层编属。其中,标题“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概况、发展进程等。所占比例过少的标题被剔除,经过筛选后标题一共有14项: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情绪管理、恋爱与性、角色认知或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择业规划、人格心理、创造力、学习心理、环境适应、网络成瘾、健康行为、异常心理及危机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三)统计处理

对分类后的标题用excel2013和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39本书有关内容总计8949页,除去目录页、封底页等非教学内容后,余8321页。

三、结果

以频数百分比对所有标题的内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39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中,情绪管理部分所占比重最大,占13.6%,其次是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占12.9%,恋爱与性和角色认知或自我意识也达到10%,创造力的比重最少,仅占7%。此外,健康行为(1.7%)、网络(2.2%)和环境适应(2.3%)等三项皆未达到5%。进一步对以上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2004―2008与2009―2013两个时间段,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择业规划、人格心理、学习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异常心理及危机干预、环境适应、网络、健康行为、创造力10个领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1所示。

以上表格显示,近十年来,心理健康方面的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概述、恋爱与性、角色认知与自我意识这四类所占比重较高,这几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者所关注的焦点题材。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又呈现一种后来者居上的趋势,变化具有显著差异(X2=60.231,p

四、讨论

2004―2013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分类与胡凯(2003)、李瑞(2006)、谢炳炎(2006)等研究者们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契合,如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人格、情绪、挫折、性、恋爱、网络、择业与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该研究结果与陈显莉(2011)的结果不符,但与其问卷调查中大学生认为教材应包括的前十位较为吻合。其研究结果是教材内容前五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和学习心理,而问卷得出的结果是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可见大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与学科专家的认识有一定差距。

有调查发现心理健康既是大学生认为最受欢迎、也是最不满意的课程。关键原因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从教学内容选择到教学组织都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罗杰斯区分了认知和无意义的学习、经验和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认知的学习很多一部分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有个人意义的,它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情感,也就是说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教心理健康知识(概念、理论和研究结果),对大学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没有和学生的情感、需求整合,罗杰斯称之为“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整的人的培育无关,是一种无意义的学习。而经验的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的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完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经验的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促进个体的发展。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了解了学科专家对于什么心理健康知识是重要的理解与认知,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内在需求,但是要真正让学生能够喜欢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还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调查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要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发生紧密联系。

⒖嘉南祝

[1]邹菲.内容分析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2]肖雪.试析内容分析法在学科信息门户构建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56-59.

ContentanalysisonthementalHealthtextbooksforCollegeStudentspublishedfrom2004ot2013

LiXiao,wUJia-qian

(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310014,China)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感;通识教育;本土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7-0008-03

自2000年Seligman教授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倡导以积极的视角理解、诠释人类的本质与价值之后,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挖掘人类自身积极力量的运动。进入21世纪之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又在全球掀起了一场以课程为导向的“幸福教育”浪潮,冲击着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在哈佛大学本?鄄沙哈尔博士主讲的幸福课(positivepsychology)超过该校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之后,积极心理学课程及其教育理念普遍被人们接受,并在全球广为传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家纷纷启动幸福教育实验或幸福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在国内,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实施幸福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引领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飞速发展,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民的尊严、幸福感和公平感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201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从侧面反映出“幸不幸福”已经成为当前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契合了社会发展的诉求,符合民众的内心需求。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在2012年率先面向西南交大学生开设了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幸福心理学。这门课程先后被列为学校首批通识课、优质示范课程建设。开设一门课程,首要的问题就是学生从课堂上将会分享到什么内容?这是幸福心理学课程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课程内容既是最基本的教学构成要素,也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鉴于此,我们结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体会,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探讨关于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对构建幸福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几点思考

(一)教学内容应体现通识教育之义

近年来,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着眼于人整体发展的教育。最普遍的解释就是通识教育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或培养通才的教育。通识教育面向人的生活,强调让学生思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引导个体思考生活的意义、生存的目的和生命的价值。在当前大学教育偏向工具性价值,忽视发展人对自身生命价值生成性的背景下,通识教育恢复了教育的应然价值,让教育回到“立德树人”的本来使命上来。

从通识教育的内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2]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着眼于培养身心和谐、人格健全的人。这与通识教育的使命是相同的。两者都立足于生命,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给人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不同于通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力图通过培养、提升和健全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其生命意义的生成。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的积极心理学,其彰显了人类在增进自我心理健康过程中积极的一面,修正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偏差,弥补了以问题为导向带来的失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必然应该体现通识教育之义,符合通识教育的内在规范性。

(二)教学内容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幸福心理学课程践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重新诠释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应该讲授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自从Seligman教授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之后,研究者开始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至今已研究出许多富有价值的成果,也有专门的刊物《positivepsychology》刊登这方面的成果。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心理学的所有学科,修正以往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实现了价值的回归和平衡,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人格、积极人际关系、积极自我、积极教育。这为幸福心理学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探索的空间。

自我、人格、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生命教育与危机应对等都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在这些普遍被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均有涉猎,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在自我方面,不仅提出积极自我的概念,还进行了许多自我的积极方面(如内隐自尊、自我提升、自我接纳、自我调节等)的研究;在人格领域,提出积极人格、心理复原力、坚韧性、自我成长、心理一致感等。这为我们从心理健康教育视角构建积极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性,为梳理教学内容体系提供了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7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原因途径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承受着空前的压力,由此而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增多。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这门课尤其重要,因为“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未来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新世纪基础教育水准的高低”。[2]然而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这门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对这一原因进行了探析,并对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1.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因

相关研究把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设置陈旧,时代性不强。大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人际交往、恋爱和性、学习、求职择业,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及问题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对他们造成的困扰也是不同的,但教材的更新似乎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2)教学方法单一。很多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主要的形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基于此,相当多的研究者认为,应切实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将课堂讲授+作业+心理影片+心理测试+网上辅导。”[3](3)课程的针对性不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发展中的学生,但不同年级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的侧重点是有所差异的,从这点上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针对性是不够的,例如大一的学生主要解决的是对环境的适应问题和学习方法的的转换问题,大四的则主要是升学就业问题。

为什么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呢?除了前述的课程内容设置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外,还有以下两个深层次的原因。

1.1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一个核心和基础的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发展中的正常健康的学生,解决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难题,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有一个基础和前提,那就是学生对生命的本质及意义有一定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唯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所涉及到的人际交往、学业、恋爱和求职问题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生命本身的意义与价值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即便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诸多知识,那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也仅仅限于表层,很难使它们进入其灵魂的深处,其结果便是“无力接受挫折,无法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及其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4]那么所建构起来的心理防御体系一触即溃,犹如空中楼阁。当今,“年轻人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却对于了解生命整体意义,以及与生存息息相关的主题,茫然无知,有哪件事情比这个还要讽刺的呢?”[5]目前的教育只是充当了谋生的工具,而很少启迪学生认识生命,了解死亡,进而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所以,生命教育既是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始终的主线,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1.2当代主流心理学的弊端

现代心理学涉及很广泛的领域,现代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有它的踪迹,心理学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于心理学的责难似乎已经很多,但毕竟它的发展历史还很短暂,不应再对它求全责备。但是有一点是要肯定的,它缺乏应有的深度,缺乏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讨,缺乏对爱、关怀、善心、慈悲等人类高级情感的探索,缺乏对人性超越部分的探讨及对超越存在着误解。

长期以来,主流心理学追求以自然科学的模式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在研究对象上追求可观察性,在研究方法上追求可实证性、可操作性。不可否认,在关于人的基本心理过程,例如记忆、感觉、知觉、表象、遗忘等方面,主流心理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的科学地位才得以巩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越来越发现,主流心理学在理解人的高级心理现象时显得那么贫乏和无力,面对现代人道德迷失、生命失重、前途渺茫,人们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之中,时刻感受到空虚、无聊、绝望、迷失,这些没有责任感、道德良知和精神追求,面对此,人们不禁发问,人的本性究竟如何?怎么样的自我才算是真实的自我?如何寻找迷失的自我?但对于这些,主流心理学在根本上回答不了。就像保罗・凯林所说:“冷静一点,睁开眼睛,看一看所谓的心理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人们像鸭子一样赶过去,饥渴地寻觅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却发现找到的东西没有营养,纯粹一堆垃圾。”[6]那么建立在主流心理学理论体系之上的心理健康知识可想而知缺乏应有的深度,触及不到人性的深处,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健康的价值则在于提升生命的意义与境界。[7]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关注生命的教育,如果不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体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其终极意义,那么它将失去存在的根本意义。

2.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途径

2.1生命教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8]至于其具体内容的设置,国内目前的研究颇多,主要认为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几方面:(1)生命认知。生命认知就是对“什么是生命”和“生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回答,是大学生生命意识的核心和基础”,通过生命认知使大学生“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既了解人类的生命价值,又了解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既关注自身生命,又关注和热爱他人生命”[9]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脆弱与美好。(2)了解死亡。“今日的教育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就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10]而“否认死亡可怕的影响力,绝不止于个人层面,它影响着整个的地球。由于大多数人相信人生就只有这么一世,现代人已经丧失长远的眼光。因此,他们肆无忌惮地为着自已眼前的利益而掠夺地球,生活自私的足以毁灭未来。”[11]因此,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谈死亡是什么,或不去给受教育的年轻人揭开生命的真相,那将是极大讽刺,通过揭示死亡的真相,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不仅自己,更包括周围所有的人和生物,每时每刻都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进而能以怜悯之情对待一切生命,不再把很多的事情视为理所当然。(3)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以上两者的基础上,生命教育的第三部分的内容,是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既然生命如此脆弱,而我们又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何在?这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生命教育迫切要回答的内容。通过这部分的教育使学生能理解衡量人生成败的标准和尺度,进而认识到人不仅仅为活而活,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努力保持内心世界的完满和富足,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是人拥有幸福的前提和基础,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则因人因物而异。

2.2开发本土的心理健康课程资源

2.2.1加强对中国古代、近现代心理学思想、哲学思想的吸收

不得不承认,当今的很多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内容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的实践中,往往引不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很多学生认为书本上所传授的知识、方法太过于架空,无法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例如,关于如何应对挫折,大部分的教科书认为应该:(1)保持乐观的态度,(2)理顺人际关系,(3)培养健全的人格,(4)进行合理的宣泄。可问题就在于,怎样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进而理顺人际关系呢?其建议看起来那么的苍白无力,当然,这主要与前述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弊病有很大的关系,因其对人性的研究是割裂而片面的,所以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形成整个学术界所认可的统一理论原则。当代的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之上,而中西文化、人性观存在巨大差异,而且西方心理咨询、治疗理论与方法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

相比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且自成体系。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亦非常丰富,而且是在漫长的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的演变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要真正反映中国人的心理特点,进而建构中国心理咨询的理论框架,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上”[12]。“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素以关系社会、人生、伦理等人事问题见长,是一种直面人事、伦理中心、道德先行的文化,这种文化本应该富含心理学成分。纵览中国史籍和有关的现代及当代研究成果,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中确实多有心理学方面的感性经验描述和直觉洞见式的深刻见解,其中有些看法至今仍令人惊叹,光辉无比,非西方文化可及”[13]。中国古典的人文著作例如《庄子》、《论语》、《大学》中包含了大量提升人格素养的宝贵知识财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想切实提升自己的内涵和课程的深度,那势必要从中国古典的人文著作中吸取大量的精华,构建本土化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

2.2.2加强对宗教心理学思想的吸收

因为汉民族没有统一的,所以在建立本土心理健康知识体系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对宗教心理学思想的研究。实际上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多神崇拜的泛神信仰,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和图腾崇拜,从原始的宗教到世界宗教无所不在,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融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以在对民族性格和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上起着难以估计的作用。而且宗教心理学思想中所涉及对道德、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讨,对人们爱和善的启发,对生死意义的论述,对人性超越部分的论述,也都是对西方心理咨询、治疗缺陷的补充,同时也是我们开发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所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2.2.3加速心理测量的本土化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本中,所能见到的标准化量表几乎全是从西方进口后移植的,虽然修订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验证这些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效度、信度,但在具体施测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所以,心理测量的本土化问题已提到日程上来。“而心理测量的本土化要从测量内容、测量手段、测量对象的本土化上入手,首先在测量内容上,目前不应再区分所谓中国人特有的心理现象,因为在未对中西文化做彻底的了解以前,我们很难说清楚到底什么心理现象才是国人特有的心理现象,而是只要涉及到本土民众的心理现象都应作为研究对象,在测量的手段上,或许可以发掘中国古代心理学、民俗当中所体现的心理测量的手段,并尽量使其规范化和科学化,例如农村妇女大都擅长刺绣、做荷包、剪纸,此外,在中国自古就有的七巧板、猜字谜、猜灯谜、对对联等或许可以将其程序加以规范化,作为测量思维流畅性、敏捷性和变通性的工具,而在测量的对象上,自然是本土的民众,但是也要有时间、地域、性别、阶层、民族、上的区别”[14]。

参考文献:

[1]黄志强,石青林.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0,(4):57.

[2]单振生.高师生命教育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2005,15,(2):69-70.

[3]孔晓东,吴学思.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心理健康教育,2007,(6):44.

[4]任丽平.论大学生生命教育[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93-94.

[5]索甲仁波切.生死之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5.

[6]保罗.凯林.郑伟建译.心理学大曝光--皇帝的新装[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7]单常燕,王俊光.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9):54.

[8]黄志强,石青林.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30,(4):58.

[9]董佳男.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2(2):39.

[10][11]索甲仁波切.生死之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4.

[12]缪榕楠.传统文化下的国人心理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14,(3):6-71.

[13]程刚.魅力与困惑:心理学本土化追求的两难处境[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6,(5):78-7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8

论文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目标内容、教材和评价这个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发展趋势。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问题;展望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我国学者班华教授曾指出:设置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早在1997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初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内容包括:正确看待自己、磨练心理品质等,课时安排为每一个内容4学时。教育部要求1998年秋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实验,取得经验后自1999年秋开始在全国实施。教材选用主要是各省自编,没有全国统一教材。虽然各省市、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展望三个角度来探讨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国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是很多,现将部分学者的观点呈现如下:

于学兰(199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服务对象心理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心理常识课、成才指导课、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讲座和团体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姚本先、方双虎(200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独立型课程又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融合型课程也可分为学科课程中的融合、活动课程中的融合和环境课程中的融合。也有学者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构想。叶一舵(2003)认为,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学者曹梅静、王玲(2004)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为它以绝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为对象,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性目标。还有学者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见解。李慧生(200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从上述文献中不难看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它是独立型课程与融合型课程的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经验取向课程、学科取向课程与问题取向课程的综合。

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度占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就目前来看,通过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大部分省市、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发展速度上城市发展快于农村。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其方式主要是有两种:一是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另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知识为主,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课程的实施看,主要是依赖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发开展,受到教育者的观念、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影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地方性课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易操作,各地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操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我国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的领导或学校的校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近几年有教育政策导向,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提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现行的应试教育使他们疲于应付中考、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推广到应有的程度。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形同虚设,应付各种检查。正如有人所说,“上级检查时重要,平常教学中次要,抓统考升学时不要。”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认为有开课的必要,但是在具体落实课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价值取向是学科本位的或社会本位的,这种教材可以说把什么都考虑到了、考虑好了,惟独忽视了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价值。这种“无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摆不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这一基本主题,严重压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体性,阻碍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教材基本内容上的失重。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过于强调中小学生非智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智能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状况是“匆匆上马,急急推出,草草收场,皆大欢喜”。

在教材个性特色上的缺失。为数不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三)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过于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理想化倾向表现为,从课程的目标来看,有些目标过于理想,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这些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课程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注重心理学学科知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拘泥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选择,忽视了选择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使中小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各种文化。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缺乏理论指导,使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提高,用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这门知识,了解了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等定量的方法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个人的动机、态度、兴趣、自我观念、思想等。一般来说,个体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就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质。但是有时候却未必如此。如有的人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不一样,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评价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要把评价工作做好,需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奇缺,资金有限,时间也不够,这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设备、经费、辅导人员素质等的评价,或者学生自助作业的收集,等等。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望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社会及教育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的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和规范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首先体现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学校领导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的认识、重视程度以及合理的制度是课时保障的重要条件。其次是选定或组织编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和参考教材。学校管理层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主要参考教材。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理所当然应直指人的心理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因而教材的建设不应当是“物本”的,而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把人视为自身心理发展与建设的主人,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的心理需求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心理健全发展,一切服务于人的心理潜能开发,一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人”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坚持以“实”为本,即联系实际、体现实用、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来确定适当的教材内容。在教材编写组织上,宜采取“多元优化、积极整合”的策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应以心理化取向为基础,以教育化取向为主干,以生活化、问题化取向为依托,建构整合化、网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趋向。

(三)注重课程的可操作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将目标化为可以观察评定的和可以训练培养的行为特征。我们不能泛泛地将“完善自我,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康的心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单元目标或课时目标,而应该把这些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具体化,把行为目标作为单元目标的细节,从而真正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目标集中指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这种目标价值观的引领下,课程应当提供适当的心理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并由此滋生出积极的个人心理意义。课程内容应强调与学生生活相适应,以促进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注重与社会生活相适应,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心理的自我构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9

【关键词】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课程;学生

【中图分类号】R179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9-0812-03

effectofexplicitCurriculumaboutmentalHealtheducationtoUniversityStudents'HealthCognitionandBehavior/LiUXian-hua*,YaoShu-qiao,QUanHong-yan,etal.*ClinicalpsychologicalResearchCenter,XiangyaSecondHospital,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explicitcurriculumaboutmentalhealtheducationtouniversitystudents'healthcognitionandbehavior,andtoprovideempiricalbasisforuniversitystudentsmentalhealtheducation.methodsthefroshesofauniversityparticipatedinthenaturalinstructionexperiment,andtwoquestionnairesabouthealthcognitionandbehaviorweretakenamong88subjectswhowasselectedbytwo-stagestratifiedrandomsampling.ResultsSubjects'healthcognitionandbehaviorhadsignificantdifferencesbeforeandafterexplicitcurriculum,and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genderandprofessioninhealthcognition,butitwasn'tfoundinhealthbehavior.therewasn't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differentteachers'educationaleffect.Conclusionexplicitcurriculumofmentalhealtheducationcanimproveuniversitystudents'healthcognitionandbehavior,buttheeffectisnotsynchronizedbetweenhealthcognitionandbehavior.

【Keywords】Health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Healtheducation;Curriculum;Students

我国有15%~30%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3],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4-5]。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新的课程观来看,学校课程按其形态载体一般可分为显性课程(explicitcurriculum)与隐性课程(implicitcurriculum)。通常把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安排在课程表上的,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所体现的课程称为显性课程[6]。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上[7-9],近年来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11-13]。本研究联系我国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实际,通过教学实验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的有效性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某师范学院2006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首先从5名任课教师所教教学班随机抽取1个班,再从此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最终有效被试为88人,其中男生47名,女生31名;文科、理科、艺术、体育专业学生分别为28名、35名、15名、10名。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调查问卷参照郑雪等[5]的研究编制,从体育锻炼、有病及时看医生、饮食营养、充足睡眠和休息、个人和环境卫生、丰富业余生活、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10个维度对健康认知与健康行为进行调查,各有10个封闭式问题,健康认知用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5个等级、健康行为用从“从不”到“总是”5个等级对每个问题进行评定。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2个问卷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81,构想效度分别为0.73,0.77。

1.2.2开课形式以公共必修课形式在大学一年级的第2学期开设,共8周15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适应、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与自我管理、情绪调控、挫折与压力应对、人际交往心理、恋爱心理与性心理健康、网络心理与行为;教学方法是讲座。将被试学生分为组1和组2,分别在前、后半学期进行学习。开课前,用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调查问卷对组1进行前测,课程结束后即进行后测;组2的前测在组1后测时进行,课程结束后进行后测。

1.3数据处理数据直接输入SpSS13.0软件程序,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总体情况由表1可见,2组被试的健康认知与行为前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见,“体育锻炼”后测比前测显著提高(p

2.2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性别分析见表3。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女生在“体育锻炼”、“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上的后测结果比前测有显著提高(p值

2.3健康认知与行为前后测结果专业间比较见表4。

被试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的专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被试的健康行为前测结果在“体育锻炼”和“充足睡眠和休息”2个因子上专业差异显著(p值均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大学生对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的重要性评价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认为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评价显著提高,或者对相关因素的认识更为理性,对健康的认识更为合理,健康行为也有增加趋势,具体表现在体育锻炼、饮食营养、乐观人生态度、交友、提高对健康的认识等方面的行为明显增多,这与洪冬美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课程对大学生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总是同步的,健康行为的改变多于或先于健康认知的改变,这并不否定健康认知对健康行为的制约作用,原因可能为:(1)健康认知首先会以一种能被个体接受的外部知识来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而外部知识“内化”为个体的内在认知则相对缓慢;(2)受个体“元认知”的影响,个体的新健康认知已然“内化”,尽管没有被个体“元认知”所察觉或监控,但却已引起健康行为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具体表现在:(1)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性别一致性效应。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对不同性别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上有所差别,女生对体育锻炼和对健康认识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有病看医生和体育锻炼的行为增多;男生对个人和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采取乐观人生态度的行为显著增多。但在整体上,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仍保持一致或差异在缩小(如体育锻炼行为)。(2)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专业一致性效应。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前后测结果都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但健康行为前后测结果则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这说明专业的差异并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认知但影响他们的健康行为,而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消除专业差异对健康行为的影响。艺术专业学生的交友行为在教学之前与其他专业学生没有显著差异,之后却显著少于其他专业学生,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能够明显改善大学生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但对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并不同步,并有使大学生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健康认知和健康行为保持或趋向一致的趋势。

4参考文献

[1]马建青,王东莉,金海燕.大学生心理卫生课程十年探索.高等教育研究,1997(2):79-82.

[2]刘克善,刘衔华.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测试2994份问卷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46-148.

[3]罗军,廖北文,刘衔华.师范院校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2007,11(52):166-168.

[4]刘海燕,高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17-19.

[5]郑雪,王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验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83-284.

[6]陈俊珂,崔爱芹.论隐性课程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77-79.

[7]段鑫星,赵玲,宋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85-87.

[8]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教育评论,2005(1):37-39.

[9]韩丹,杨国宽.多尔后现代课程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高教论坛,2008(4):79-81.

[10]蔡宝鸿.绘画自我分析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07(9):22.

[11]卢宁,刘玎,蒲少华.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课程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预防医学情报,2008,24(2):88-90.

[12]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高教论坛,2009(2):92-94.

[13]陈丁和,陈洁.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校园心理,2009(1):29-3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篇10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课程 教学效果 评价 

随着高校心理事件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根据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并以此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到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上,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体验性、实践性、互动性很强的课程,这也造成了该课程的教法、学法及教学组织存在诸多争议。故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及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生涯规划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同时,它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心理学、教育学和团体动力学的有关原理,把抽象的心理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课堂体验所得向生活情境迁移,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具有应用性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实施活动化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活动课程的互动性与开放性,强调以活动课程的形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通过各种各样亲身参与的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悟、体验和反思,进而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情感与行动重新考察,并以更深刻的方式重建经验和重新解释,提升自我感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活动中的交互作用而培植的观点,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之目标[2]。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教学组织预设生成化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学科领域,要服从学科课程的目标,具有学科课程的计划性、系统性。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备课,形成预设式的教学安排。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以传递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为宗旨,而是强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分享,所以教学安排并不严格地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利用学生互动分享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增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是一个预设生成式的教学安排,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借助于现实活动而协作的过程。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师生关系平等协作化的特点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尊重的关系有助于课堂形成安全的气氛,促进学生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实现不合理认知和行为的转化,进而提高心理素质。后现代课程理念也强调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社区里平等的成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运作应贯穿一个基本原则: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上的协作。随着课程的进展,师生关系愈加融洽,双方的协作也不断地向纵深发展[2]。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法的探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育,它关注的是学科知识的内化和各种心理调控技能的完善。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和抽象的理论,而是把学生引导到心理健康知识的真正应用上[3]。具体的教学方法可归纳为: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力求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最关注、最渴望解决的问题,综合成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做出小结,并将有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浓缩进去,传授给学生。概括起来,此方法的操作程序是:案例导入——思考讨论——总结提高。 

2.团体心理辅导法 

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借助于成

员之间的互动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学习过程。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评估、自我改善,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的自我体验,成员间的相互分享,改变其行为模式,达到使团体成员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民主参与性原则。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和团体成员之间是平等、尊重的关系,应使团体保持一种安全、信任的基调。(2)活动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团体目标,选择设计团体活动,诱发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3)潜力开发原则。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启发,激励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相信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4)灵活性原则。教师课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理论、技术、团体程序等,取得辅导效果的最大化。 

3.心理测试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讲授内容插入心理自测量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教师应注意心理测试的指导语和对测试结果的解释。例如,在讲自我意识这一章时,教师可采用自尊量表评定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在施测前教师应给学生科学的指导语,说明测试的结果没有好坏对错之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在对结果解释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自尊在心理学上的界定,以免学生受日常生活观念的影响而误解了其科学含义,说明测试只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认识和问题评估的工具,学生应结合自己平时的行为表现去思考,而不能根据结果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4.行为训练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以行为训练为核心使学生有效地实现从知到行的转换。行为训练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定的程序,学习并强化适应的行为、纠正并消除不适应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4]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从易到难的原则。教师可将行为训练的总目标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子目标行为,并且从较容易训练的子目标行为开始,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吸纳复杂的目标行为的学习。(2)示范性原则。为了避免学生在行为训练时获得负性经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行为示范,供学生模仿。(3)及时强化的原则。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适应性行为给予及时地肯定和认可,以增进行为在实际情景中呈现的可能性。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学法的探索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学本身要让学生不但学会,而且会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学生本位的课程,学生如何将课堂习得经验转化为日常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掌握本门课程正确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本门课程的具体学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1.体验 

体验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在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深刻情绪、情感体验,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故体验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安全、无条件接纳的心理环境,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学心理相容。同时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运用语言艺术,促进学生产生内心体验。 

2.团体讨论 

团体讨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技术,它是指团体成员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的意见,并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时修正自己原来的看法,互相进行合作、深入的探讨。团体讨论的目的不在于讨论之后的结论,而在于借助讨论过程促使成员充分地参与。它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知自己的和他人立场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促进学生从多个角度理性的思考问题并做出有效选择,这对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必不可少的学法。教师在团体讨论中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对于学生意见不予批评,使学生自始自终保持轻松自由的心态。 

3.课外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课堂专题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但任何教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进行弥补,这是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要学法。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讲授内容,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书籍杂志、心理电影、心理学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容易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接受课堂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养的最终目的,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

所学的知识能否促进其心理认知的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和心理问题的矫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和课程功能的落实。鉴于此,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学习内容,我们建立了如下的评价目标:(1)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2)能力方面:掌握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自信心培养等方面的技能,能够对自身状况和问题有所了解,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及负性情绪,维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3)心理素质方面: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观点,并能将其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联系,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该课程的评价方式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平时的练习作业进行评定,着重分析学生各章节知识的内化程度。终结性评价指期末测试,通常以案例分析、影评或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旨在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要求及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寻找差距,分析原因,真正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名询.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2]程迪.后现代课程范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j].2005,1:37-39 

[3]杨秀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5,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