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十篇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十篇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7:02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知识产权;经济发展;保护措施

马克思主义法学对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提出以及实施具有非常显着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背景之下相关知识产权的理论知识,为我国实施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当前阶段来看,国家重视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技术进步和国家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使得企业重视新型技术的研发,进而更好的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因此,本文我们简要分析一下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相关方法论为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1马克思主义概念简述

1.1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主要是马克思以及恩格斯所创立的一门法律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基础为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而这也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法学涵盖了法律当中的各个方面,从商学、刑法学到诉讼学等马克思主义法学都有一定的涉猎。

法律是保障公民一切权利最根本的手段,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来说也不例外,只有重视利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基础,最终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的知识产权合理性和有效性。

1.2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简述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多种多样,但是所有的方法论都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而设立的。这个需要我们清晰的认识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论都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精髓所在。

本文我们主要分析实证分析法以及规范分析法的有效作用。实证分析法主要重视以事实说话,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证分析法能够有效的保证法律的规范性,而且在构建的过程中结合归纳与理性的分析,通过一定的社会调查以及资料的分析,最终能够有效的促进相关法律的建立。

总而言之,法律法规的真实含义并不是为了限制人们的权利,其创设的根本并不是为了束缚人的思想,而其存在的根本意义是通过法律来进行相关行为的规范,进而保证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够朝着更加标准规范的方向进行。

2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前面我们提及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理论概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为我国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而且马克思主义法学中有效的思想为知识产权法的规范性奠定基础。下面我们主要分析一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意义。

2.1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逐步进入到了成熟阶段,但是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意识和思想依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国家以及相关部门缺乏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一直到最近几年来,我国相关新型技术的大量出现,知识产权的重要程度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随着新型技术的大量涌现也日益凸显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需要我们尽快从各方面着手重视的。

相比较而言,在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企业往往缺乏对专利权的重视,甚至有的企业往往缺乏这部分的意识,很多商标或者技术等都缺乏申请专利的意识,最终导致这些专利被不法分子利用并牟取暴利。

因此,当前这个阶段实施有效的专利产权保护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的技术专利,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企业凭借自身的专利新型技术能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下占有一席立足之地,更好的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的。

总之,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才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使企业更好的进行新型技术的研发工作,让企业能够在新型技术研发的过程中看到未来,最终也相应的促进了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

2.2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已经相对的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我国目前企业对于专利权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一步重视起来。

目前,针对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以下相关问题:有的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商标以及技术专利上的谈判过程中,虽然一方企业本身占据对技术或商标的专利,但是并未到相关专业机构中申请相应的专利,最终导致在谈判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证据,最终造成企业的相关损失。

另一方面我国在申请相关专利的过程中,有的企业虽然申请了专利但是只是申请国内相关技术以及知识专利,在很大程度上企业会忽视国外相关专利的申请,导致国内虽然有一定的法律保护,但是国外没有法律进行保护,使得知识产权外泄,造成了大量的技术外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些都是我国企业目前针对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3马克思主义法学视角下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论策略

上面我们对当前阶段我国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法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可以看出一方面实施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的构建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面主要是针对存在的问题阐述在当前阶段如何能够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3.1以历史唯物主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首先,对于国家来说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法的构建,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

具体的做法首先应当对企业所开展的新型技术和新型外观予以鼓励,在新型技术研发完成之后,鼓励相关企业能够进行专利的申请,同时国家应该予以物质上的鼓励,进而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保证企业形成有效的创新能力。

专利权保护制度主要是保护专利申请人的自身利益,能够使其他使用技术的人员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之后才能够使用相关技术手段,换句话说专利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技术的垄断作用,而这种垄断作用又反作用于市场经济发展,促使企业研发新型技术,实现了企业新型技术的整体发展。

在国家层面上我们能够看到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身影,一方面需要用阶级眼光看待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来看待问题,通过这两方面的重视以及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的落实,对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保证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能够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潮流。

3.2以经济分析法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其次,企业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法学当中的经济分析法来加强自身的建设。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专利的申请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专利能够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应当重视自身相关新型技术的研发,在内部建设过程中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进而为企业研发专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部分企业应当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下,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市场竞争的优势已经不再是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观察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内部设备的数量,而是重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视企业的创造能力,能否在新型技术的研发上贡献有效的力量。因此,当下我国企业家应当将企业发展的重心放在创新这方面的。

3.3以实证法完善《商标法》

另外,国家应当通过实证分析法来进一步完善《商标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当前企业商标问题不容乐观,很多企业由于商标没有及时的进行注册和专利的申请,导致商标被他人抢先注册。

我国在进行《商标法》法律的完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实证法的相关理论基础,通过社会调查,文献统计以及对市场发展态势的总结等来得出有效的制度。《商标法》应当重视市场经济中诚实守信原则的推出、明确企业商标相关专利权的时间范围,最终才能保证企业的基本利益。

3.4以经济分析法加大政府管理力度

最后,经济分析法提出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不能以单纯的经济发展形式来决定法律的创办形式,而应当结合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因素促进法律的形成。[1]

从经济分析法的方向,国家以及政府应当重视对相关管理力度的加强,对侵权行为采取严肃的处理,保证企业的知识产权。另外,也应当加强相关知识产权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当企业发生了被侵权现象时,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保护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2]

只有通过政府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才能够有效的遏制我国侵权行为的出现,切实保障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有效性。[3]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我们主要从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出台上存在的问题等入手进行简要分析。全文论述了在马克思主义法学背景之下,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做法,国家和政府的具体做法。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应当逐步重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的创造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4]

参考文献

[1]龚磊.马克思主义法学视域下企业的若干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

[2]赵丹.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2

2000年9月到2002年11月,对12656例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其中男7128例、女5528例,年龄1个月至100岁,平均41.5岁,手术种类包括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五官科、妇产科、整形美容科等。

2术前护理访视的方法

术前护理访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病人获得高质量护理及顺利康复的关键。[3-5]通过对本科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实施方法以及满足病人需要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手术病人具有术前心理活动复杂,了解手术治疗效果迫切,对医护关爱程度、心理支持敏感等特点,确定把术前护理访视作为实施整体护理的切入点。具体方法如下:

2.1确定访视的初始对象

手术室面对十几个专科,每个护士又将面对不同专科的不同手术病人。开展术前访视,把过去对手术的单一护理变成了对人的整体护理,面对面地与病人直接交流、沟通,既要有勇气、知识,还要有交流技巧。而手术室护士平常与病人接触少,缺乏病房护理实践,掌握的知识有限,如果一开始就大范围实施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从病人对手术顾虑程度、等待手术时间长短、手术难易以及护理成功后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估,最终确定以一个科的特色或经典手术术式为初始对象,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获取经验的基础上再多科多术式全面铺开,让护士有一个学习、适应、经验积累到熟练的过程,避免由于经验不足或能力不及而走弯路,确保工作有效性。

2.2建立和确定访视指导文件

要使术前访视做到有的放矢,确实让病人得到帮助。实施前,我们深入临床收集资料,对手术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病人提出的心理、手术、康复、收费等4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资料整理,制定了术前护理访视的操作流程图、手术病人术前心理问题标准护理计划、手术病人访视评估表(术前)及术前访视表格的书写规范,使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简单化、程序化、标准化、法规化,在最大限度地解决或满足病人需要的同时,为护士工作提供方便和安全保障。

2.3开展岗前培训

根据工作需要而制定的访视文件要真正起到指导作用,必须进行培训。

2.3.1理论培训

首先进行临床专科专业理论、人文关怀理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培训。例如,我们在实施颈椎病人术前访视前,首先请脊柱科专家到手术室作专题讲座,讲解颈椎前后路组织解剖、手术标志、术中注意事项、配合要点及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请骨科护士长讲授术前准备工作与术后护理的具体内容、要求、意义和注意事项,介绍病人饮食、卧位、功能锻炼等康复护理知识,以增强手术室护士对颈椎手术治疗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下科访视的信心。同时,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人文关怀理论和访视表格书写规范要求的讲座。

2.3.2明确责任

召开护士会,说明开展术前护理访视的客观需要及意义,征询护士对术前护理访视的意见、要求和存在的困难,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做好准备工作,严格落实操作程序,确保术前访视开展的扎实、有效。

2.3.3模拟示范

根据操作流程由护士长在科室演示操作过程,重点强调操作方法、表达技巧、时间控制及保护性医疗护理措施等。同时,积极与相应专科的护士长、科主任沟通,以得到病房护士长、经治医生、责任护士的支持和协助。

2.4逐级岗位带教

首先由护士长带领各专科组长到病房进行实地教学,组长们连续跟班5次,直至掌握方法。然后,再由各专科组长带组员以相同方式分组开展,使护士逐步实现独立操作。

2.5定人负责落实

访视护士由手术的巡回护士担任,于术前1d下午或晚上到病房探视病人,并填写“手术病人护理访视情况一览表(术前)”有关内容。若巡回护士不在位,由该台手术的器械护士负责落实。特殊情况下,也可指定其他护士临时负责。访视不拘泥于形式,充分发挥护士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从不同角度收集病人的护理问题、不断完善访视手段,使访视工作既扎实、有效,又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既能提供高质量的手术服务,又能密切医护关系、不给医疗添麻烦。护士长在整个术前访视过程中,主要通过检查访视表和调查访视病人对访视工作的意见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不断改进访视方法,提高访视效果。

3结果

2000年9月至2002年11月,全科40名护士对12656例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访视结果经由护士长和专科组长组成的评审小组评审,评为优秀4531份(35.8%)、良好6535份(51.6%)、一般1590份(12.6%)。访视前护理质量问卷调查,发问卷180份收回167份,满意率86.3%,2002年9月问卷调查满意率达到100%。查对时发现:医生、病人未签输血和手术同意书而督促补充签署者分别有9份和7份;药物过敏试验未做或执行后未签名,督促补做或补充记录者41份;青霉素皮试阳性而误写为阴性2例。访视询问和查体时明确手术病人体内有无法取下之金属植入物的11例。

4体会

4.1规范访视工作模式或流程,是确保术前访视工作有效的关键

首先,起步阶段找准访视的初始对象,由此及彼、循序渐进扩大访视范围,最终达到全员访视的目标;其次,建立一整套简单、便于操作的护理访视指导文件和病人情况评估表,既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又反映病人心理需求、体现人文关怀;其三,开展培训带教,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按此模式或流程严密组织,循序渐进,边开展、边完善,使手术室护士普遍掌握方法后,才全面铺开,确保效果。

4.2更新知识结构,是术前访视工作的客观需要

术前访视让手术室护理人员走出手术室,深入到病房直接与病人接触,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隐私,在涉及到单位与个人名誉的提问时,回避,妥善地保护他人的形象和名誉;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位参加访视的护士具备多学科医学理论知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深入实际,注意总结,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满足为手术病人服务的需要。

4.3抓好访视与护理记录,是手术安全的必要保证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3

【关键词】影视生态文明制度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中国影视市场呈现出日趋繁荣的景象,但是国内一些剧组进驻著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拍摄影视而引起当地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屡被披露。毫无疑问,环境是被影视剧组直接破坏,他们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没有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才使得外景拍摄地的生态被严重破坏,造成恶劣的负面影响。

在影视产业相当发达的美国,剧组宁愿花大价钱用电脑高科技合成重要历史建筑和重要的风景区来达到所需要的拍摄效果,极少进驻真实场景。这其中,固然有美国人相对自觉的

环保观念、责任意识,但最为关键的最有约束力的,恐怕还是美国相对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我国虽已制订有《环境影响评价法》,但对景区拍戏行为并无明确、具体的法律支持,法律责任不尽完善。因此当我们呼唤生态文明以期望改善生态稀缺状况时,其实质性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与实现生态制度文明。在这种背景下,从法律的角度对影视拍摄基地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无疑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一、影响影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原因

因影视拍摄破坏景区生态环境的事件不仅发生在一些著名风景区,部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也曾因拍摄影视作品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采取有力措施将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尽量恢复,更重要的是要分析环境遭破坏的根源,制定对策以杜绝类似事件重复发生。国家环保总局已着重强调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环境敏感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法律规定的内容进行了细化,使法律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影视生态破坏问题的解决。然而目前关于影视生态破坏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不成体系等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影视生态破坏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影视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入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资金匮乏:据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资金是由当地政府按自然保护区的“个数”来计算,由中央拨付,地方配套。目前我们国家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政府经费缺口较大,可以通过剧组进驻进行影视拍摄无需过多投入而带来较高收益,同时可以通过影视拍摄来宣传各自然保护区,增加客流量,进一步提高收入,以此弥补经费缺口,导致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放任影视剧组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致使影视破坏生态的现象一再发生。

政府领导生态意识薄弱:有些地方领导缺乏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影视剧组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行为听之任之,有的是因为无知,有的是利益当前明知故犯,缺乏足够的法律责任观念,进一步加深了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剧组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各剧组在景区拍摄过程中没有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或是为节约拍摄成本而忽视了拍摄地中最重要的生态保护,是影视基地生态环境遭破坏的罪魁祸首。

机制不健全、法制不完善:剧组若选择在部级自然保护区内拍戏,当地政府应向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报批,但实际上,在决定是否报批上当地政府有很大的任意性,并无严格的法制可循,而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或者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在与影视拍摄剧组协商后,基本上不上报。目前,在我国的环境管理领域,监管出现了部分空白,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打击不力,执法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生态环境资源本身特性复杂是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相关监管部门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协调机制不够健全、部门之间不够配合等。

二、完善影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合理性收费:当地政府应当允许个人或商业机构在公共自然保护区当中进行适当的商业活动:旅游及影视文化开发、商业摄影、园艺等等。当然项目实施者要根据省人民政府特意为此制定的保护管理费的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支付相应费用,这征收标准和管理办法也是根据市场价值而设定。例如,开发影视文化,利用影视拍摄、明星效应带动外景地游客增长,刺激影视旅游的发展,进一步发展旅游接待业、旅游就业,不仅可以拉动当地旅游业,增加地方收入,也能够缓解政府及自然保护区资金压力,使自然保护区得到更好的保护。

加强拍摄剧组环境保护意识,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首先必须提高整个剧组各成员的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强制要求相关负责人拟定健康环保的拍摄、取景方案,以身作则,严格约束其工作人员,减少对拍摄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是当地政府和保护区主管部门决定是否批准剧组在保护区内进行影视拍摄行为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收取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费的重要依据,因此剧组必须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预先获得建设部门、环保部门等行政机关许可,否则将被禁止与拍摄有关的一切活动。第三,剧组所搭建的临时设施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应遵循国家坚持贯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减少甚至禁止危险物品的使用,加强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各项资源节约,不用或少用难降解和难再生的物品,提高循环利用率。

同时,各新闻媒体和各创新宣传手段应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守法意识、道德意识,建立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道德规范,进而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提升官员生态意识,加大政府执法力度:全面加强政府官员生态文化教育,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制度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将影视拍摄等社会人文活动纳入环评范围内,加大执法力度,保证环境评价法得以严格的实施,做到违法必究,保证公平、公正。

十指出,“考核制度最该予以重视”。为了加强政府官员对生态建设的重视,应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之一,实行“生态危害官员问责制”,将生态考核结果与政绩考核、项目审批、保证金等项目挂钩。在日常的政府干部调整考察中,也注重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绩,不做形象工程,有针对性地努力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将工作落到实处。形成政府上下齐心合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导向。

完善影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法律的有力保障,若要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得有一个好的、合理的制度。将影视拍摄纳入法制轨道,不仅可以弥补政策的空白,更是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限制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对自然保护区、著名风景区、影视旅游区等利用的随意性,用一套完善的事先预防和事后追究的全方位生态保障体制,维护生态平衡。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环境保护部门应制定、实施生态环境补偿的政策,明确生态破坏程度、生态补偿、处罚依据等角度去合理解决由于影视拍摄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自身特色,专门制定不同影视拍摄基地的监管监测措施,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统一监管,最大限度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

公众力量的介入:让个人和社会团体通过适当的机会、手段和途径来共同监督政府实施法律,形成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有效监督机制。一方面,应当让公众有效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因影视拍摄而破坏的生态环境必然影响到部分当地居民,应当让他们有适当机会参与将影响其环境或健康之议案的决策,而公众意见往往能够影响监管部门的决策[7]。另一方面,每位公民都有资格和权利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实现全民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制度。在诉讼层面赋予个人和民间团体以资格,确保私人诉讼的便捷,以保证环境法律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推进生态文明进程。

生态问题均根植于社会问题,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要有政治关注和制度支撑。生态问题离开政治的参与,不被组织在制度框架内,问题本身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建立相关制度的基础上,保证制度的有力实施,可以大大改变影视生态的现状,建立生态文明。

abstract:newshasbeenreportedformanytimesthatsomedomesticfilmandtelevisiongroupsdestroyedlocaleco-environment.itisharmonicimprovementbetweeneco-environmentandeconomicdevelopmenttoconstructfilmandtelevis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Basedontheanalysisonmainreasonthataffectsfilmandtelevis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thispaperputsforwardsometacticsonperfectingfilmandtelevis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system,hopingtochangethepresentstateoffilmandtelevisioneco-environmentandsetupfilmandtelevisionecologycivilization.

Keywords:filmandtelevisionecologicalcivilizationsystemtactics

参考文献:

[1]马敬,刘林山.从环境法角度看影视剧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J].社科纵横,2007,(2).

[2]刘国军,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3]赵晓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从影视剧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引出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赵杨,华德尊,李春艳.浅论影视拍摄活动环境影响评价[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4).

[5]蒋懿.论影视生态破坏的解决方案——反思《无极》剧组破坏香格里拉生态事件[[J].时代法学,2008,(6).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4

方法:对我院的老年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重视老年病的保健,并及时记录老年病的康复情况。

结果:通过提供全面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护理工作,我院的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结论:关注老年病的护理质量及保健,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和必要的保健宣传,对老年病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病护理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6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52-02

随着我国医疗机械的日渐发达,我国人均寿龄也在逐渐延长,近20年的调查发现,我国的人口已经趋于老龄化,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和保健工作也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老年病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高,怎样做好老年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老年病的护理与保健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1老年病的特点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由于老年病患者本身器官性能的退化,心理的承受能力降低,认知能力的退化,社会角色及社会地位的转变等各方面因素的出现,让我们一直把老年人视为衰弱、没有价值、清贫的社会团体,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这种消极的老年其实观念也严重的影响医疗护理服务。因而,要探讨老年病护理和保健,首先要了解老年人。

老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老年病人身体机能的一系列衰退现象,比如说:学习能力下降,学习兴趣减少,记忆力减退,听力、视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活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其次是自身的病情比较复杂,一人多病,病程长,并发症也多,恢复慢,且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由于老年人随着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变化而产生的怒、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变化,老年病患者也普遍存在者固执、焦虑、孤独的心理问题,因而,对老年病护理的从业人员应该要重视其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存在的普遍特征,对可能发生的老年护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和保健工作。

2老年病护理和保健

2.1预防性的护理和保健。在老年人各种器官的老化趋势、功能降低和慢性病多的情况下,加上某种诱发因素的产生,很容易形成新的疾病。因此,在老年病的护理和保健过程中,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在重视原发病的护理基础上,注意相关并发症的出现,重视患者的患病史和用药禁忌,并定期为患者做各项功能的检查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器官的病变,并随身携带急救物品,预防紧急情况的发生,通过全方面的护理来保障医疗和康复效果。

2.2防止老年病患者护理和康复期间发生感染。提高老年病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效果,必须要加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重点是重视老年病治疗期间的感染。在治疗期间,老年患者处于相对集中状态,在密集的老年群体中,其感染率会增加,而且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感染源也非常的顽固,因而,预防老年患者的感染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普遍差,免疫力较低,在开展护理保健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所以,护理人员要采取多种方式,或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散治疗、单独治疗。同时,要重视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医院的各个角落进行消毒隔离,为老年病患者提供环境质量好的康复环境。必要时,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的选择一些抗菌药物作辅助,保障老年患者护理和康复效果。

2.3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由于老年病的病程长,并发症多,用药多,见效慢,而且难以痊愈,这在无形中会给老年病患者造成一种不安,焦虑,恐慌甚至消极悲观的情绪,另外,还有长期的治疗给家人带来的种种不便,在经济上会拖累子女出现的内疚感,这些在治疗过程中表现为患者沉默寡言,拒绝与护理人员沟通,容易发怒且情绪波动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给予理解和适当的心理引导,多向患者传播疾病的有关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排除患者的担忧,与患者家属沟通,使之配合护理工作,告诉患者更多的健康知识,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适当的安排一些户外运动,让患者能够健康生活,转换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抑郁感。争取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来引导他们,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坚持以药物为主,重视精神沟通的工作,并将其有机结合,使患者在最佳的状态中接受院内完善的护理和保健工作。

2.4重视精神疗法,在现代医学理论中,已经开始强调对患者的精神疗法,同样,老年病患者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理解。首先我们应该作为护理工作人员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向患者传达提供护理服务的强烈愿望,要用适当的语言沟通患者,引导患者,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要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患者建立一种安全感。对老年人的护理与保健,其实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方式,科学的护理与保健不仅能够让有效的提高老年病护理和康复的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达到让领导放心,患者满意和社会肯定的效果,同时也提高护理的职业自豪感。

2.5提供综合性的老年康复护理,同时注重增强老年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掌握各种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并配合专业的治疗医师对病人进行有关康复训练,使老年患者得到最大的功能恢复。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老人们也在积极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仍想证明自己还能够自理,能够更好的生活,针对这一想法,我们应该鼓励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在医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对于动作迟缓和智障等无法完成的老人,征求同意的情况下给予积极的帮助。

3结论

老年病的护理和保健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的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护理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因而,我们要把握老年病护理与康复的前沿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巩固加以创新,有效的提高老年病护理与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军.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3)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5

关键词:亲权;监护权;国家监护机构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34-02

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有关我国当前监护权的立法情况,主要体现在《民法通则》之中,包括监护人的职责和资格、监护权的确定等情况。但是,由于我国《民法通则》对监护权的规定过于笼统,使亲权与监护权的责任划分不明确、监护权的种类划分显得混乱。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我国民事法律结构的完整,也不利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一、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飞速发展,先后颁布修订了《民法通则》、《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多项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有效保护了我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核心。

现阶段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主要集中体现在《民法通则》和《婚姻法》之中的监护部分。在这些内容中,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护权的行使,离婚后父母对未判得子女的探望与保护等,现行法律中均没有规定。这就造成双方在离婚时,子女的监护权无法得到明确划分,从而影响到亲生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有效保护,影响到家庭的稳定和发展。

二、我国在立法上应区别设立亲权与监护权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其核心问题体现在亲权与监护权,在责任划分上的不明确。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亲权与监护权在法理上有什么不同。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法律体系中,所谓亲权是指亲生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所特有的一项权利。这些权利是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其权利和义务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父母双方共同来承担和行使。所谓监护权则是指由国家设立,对没有父母或父母不能行使其亲权的未成年子女,进行监督保护的司法权力。

亲权与监护权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理性质不同。在法理上,亲权一般适用于放任主义原则,而监护权则属于限制主义原则。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立法上,对亲权的限制一般较少,主要强调婚姻关系和血缘纽带。而对监护权的立法限制则有很多,一般强调监护人的合法性,对监护人的设立条件都有一定详细的要求。监护人在履行权利时,更强调权利的约束性和控制性。无论怎样,监护权的主要目的都在于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设立条件不同。亲权设立的基本条件是血缘关系,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和生理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决定了亲权不仅包含父母对子女现在的抚养,还包含日后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同时,亲权还包含有财产管理权和教育引导权等多项权利。相比于亲权,监护权并不一定强调以血缘为基础,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法律关系,重点突出的是监护人的职责和义务。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亲权具有较强的天赋性,监护权具有较强的责任性。因此,不能简单地把亲权等同于监护权。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必须在立法上把亲权和监护权加以区分,明确二者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三、对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若干建议

我国在《民法通则》中虽然规定了监护权的相关内容,但是还不够完善。所以我国首先要在立法上把亲权和监护权加以区分,明确其职责,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作用。在具体的措施上,我国还应该更多强调父母在亲权上的责任,同时设立专门的监护机构,强调其国家监护的作用。

(一)在基层法院设置专门的国家监护机构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目前我国的监护机关和监护监督机关是一个整体,主要由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来承担。在这样的设置里,由于职能上的不明确,使监护制度和监督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整体缺乏有效的监管。所以,针对当前这种情况,我国应考虑尽早成立国家监护机构,在基层人民法院中设立独立的监护机构,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统一监督所在辖区的未成年人监护工作。

国家监护机构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一是决定监护人的任免和资格审查。二是对监护期间出现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三是对被监护人的监护状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

国家监护机构的监督职能主要体现在:一是监护人是否尽职尽责地履行监护职责。二是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是否有虐待和侵害的情况。三是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财产管理和资金支持是否到位。在监护过程中,如果发现监护人有违反监护职责的情况,国家监护机构有权撤销监护人的监护权,并对监护人的失职行为进行制裁,追究其法律责任。所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只有设立国家监护机构,才可以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效的司法保护。

(二)设立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单方监护权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离婚后原有的家庭关系宣告解体,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所以有必要增加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单方监护权。

所谓单方监护权是指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在离婚时,未判得子女的一方依然享有的监护权。在司法实践中,判得子女的一方,虽然享有监护权,但当其拒不履行监护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撤销原判决,以单方监护权的名义,重新要回对子女的监护权和抚养权。

针对单方监护权的情况,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都有所体现。例如《法国民法典》中规定:“父母在离婚时,法官应在考虑未成年利益的情况下,对未判得子女的一方父母,授予单方监护权,以监督判得子女方对子女的监护。”此外,中国香港的《监护条例》中也有类似的规定:“父母在离婚时,判得子女方,有权对子女进行监护,另一方依然保留有单方监护权,有权对子女进行探视和教育。”结合上述各国的立法,我国在设立单方监护权时应考虑以下状况:

一是父母在离婚时,双方应商定子女的监护权是由一方单独行使,还是由双方共同行使。并在法院监督下,订立书面的子女监护协议。

二是在父母离婚时,法院应本着照顾未成年人利益的原则,对子女的监护权合理进行划分,即使判得子女方的监护权得以履行,又使未判得子女方在保留亲权的情况下享有单方监护权。

三是法院在判决离婚时,如双方父母都拒绝接收子女,拒绝履行监护权,法院有权对当前的情况进行裁定,单独将子女判于一方,或直接由国家监护机构代为履行其监护权。

(三)保障离婚后单方监护权人的探视权

探视权是离婚后单方监护权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可以说没有探视权就没有单方监护权。所以,许多国家都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了未判得子女方对子女享有探视权。例如《德国民法典》中就有规定:“离婚后未判得子女方,保留有探视权,他人不得干涉。”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法院应保护离婚后单方监护权人的探视权。具体内容如下:

一是探视人范围的确定。我国目前的探视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离婚的父母,对子女依法享有探视权。另一类是父母虽未离婚,但因感情不和已构成事实分居的,父母对子女也享有探视权。

二是探视人权利的确定。从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角度出发,无论何种原因,停止行使监护权的一方,除保留有亲权外,还应保留有探视权。从而,防止判得子女方滥用权利,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

三是探视形式的确定。对于探视人探视形式的确定,离婚时双方应达成协议。具体包括父母探视子女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是否可以与子女短暂生活等问题。

四是探视安全的确定。探视人在进行探视时,应充分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对有可能伤害到被探视人的精神病人要予以限制。对于危害被探视人安全的探视人应予以制裁。如发生危险情况,法院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限制探视人的探视权。

五是探视权中制裁的确定。在探视过程中,我国应明确对侵犯一方探视权的行为进行制裁。具体来说,对于离婚后未判得子女方,以探视行为为借口,以暴力诱拐为手段,非法从判得子女方家中,带走未成年子女的行为,法院应明确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对于离婚后判得子女方,无故阻挠或拒绝未判得子女方对子女进行探视的,法院也应对其加以制裁,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总之,离婚后单方监护权人探视权的确立,有助于保障未得子女方亲权的实施,有助于监督判得子女方监护行为的落实,更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通过分析我国监护制度的立法现状以及婚姻家庭中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保护,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监护制度在我国的立法上还有许多缺陷。所以在新时代的今天,我国需要建立起一套更加科学的监护制度,设立专门的国家监护机构,完善对单方监护权人的管理,保障单方监护权人的探视权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被监护人,也就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建立起一套适应新时展的、全面的、系统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余俊.试论我国监护制度的完善[J].杭州商学院学报,2004,(2).

[2]马齐林.离婚效力制度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4).

[3]于晶.离婚及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的法律保护[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1).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5-0166-02

我科为神经呼吸内科,是集老年病人、危重、抢救为一科的科室,由于病房补液量大,人手少,护士每日都忙于常规的工作,巡视这项工作就有所疏忽。家属代看补液,病情变化也是家属第一时间发现,殊不知这些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巡视病房应该成为护理人员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巡视过程中发现并帮助患者解决护理问题是我们巡回的目的。主动观察,有效处理已被高度重视。神经呼吸内科于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应用巡视记录本记录巡回,促使护理人员能够按时完成巡视病房工作并有完整的记录,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1格式与内容

为了换班护士使用方便,每页记录08:00至次日07:00,见下表。

2体会

①巡视记录本的使用,督促护士的床边巡视,使护士服务更主动、更到位,对一级护理病人的巡视起到有效监督和控制作用。护士长的定时抽查,每星期两次的督查,与护士的绩效考核挂钩,此项工作得以认真贯彻和执行,病人及家属也在无形中也起到监督作用,避免弄虚作假。

②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护士巡视中观察输液情况,有无肿胀、阻塞、气泡、速度等状况,对那些将输液放得很快的病人给予及时制止。

③了解和听取患者的主诉,主动询问患者感受以及不适等症状,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解答时帮助联系医生予以及时解决。

④观察皮肤的情况,协助家属共同给病人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并指导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⑤增强与病人的沟通,询问关心病人心理状况,在沟通中帮助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如家庭、费用等问题。缓解外来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因素,协调和疏导心理压力,树立良好的心态促进康复。

⑥随时实施健康教育,针对疾病进行指导饮食、用药、化验、检查、保健等知识,进行耐心指导。

⑦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巡视不仅仅是看一下,而是需要融入自身的知识面和经验,能够及时有效处理的经验,及时通知医生个给予相应的答复。

⑧了解病人的在位情况,发现意外及时寻找汇报。

⑨对各监护仪起到观察作用,发现异常值及时与医生联系。

3讨论

新《医病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举证倒置”无疑使很多的护理管理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留有证据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一个有效办法。科学,安全地护理管理方法是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同时我们的护士也要加强法律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有必要将工作做得更仔细更到位。在确保人力资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科安排的巡回班,晚上增加一人加强巡回工作,同时增加巡回记录本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效果。很好的维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田秀云.高效率巡视病房在整体护理中的运用[m].吉林医学,2006,06.

[2]赵燕平,王春秀,钟淑清.i极护理巡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6,15.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7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度近视;白内障;视力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52例(62眼),女性患者36例(44眼)年龄在56-88岁,平均年龄为75.29±4.39岁;眼轴长度25.47mm-35.01mm,平均28.93±4.39mm。术前矫正视力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1.2.1.1眼部准备准备手术的眼睛在术前3天进行抗生素眼药水滴注,术前1天进行冲洗泪道,手术当天进行冲洗结膜囊,将眼睫毛剪掉,手术前30分钟遵医嘱用复方托品卡胺散瞳液滴术眼3次,每次间隔十分钟。保持术眼在术中瞳孔的直径在8mm大小。

1.2.1.2术前检查术前此组患者均进行a/B超检查,了解后巩膜葡萄肿的形态和位置,了解患者的玻璃体视网膜情况。准确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能够为人工晶体参数计算做准备,根据患者的职业、年龄以及生活习惯等确定人工晶体。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术后需保持一定程度的近视屈光状态,以免术后出现眼部的疲乏不适感。协助患者做常规的眼底检查,了解视网膜和玻璃体的情况,对于严重黄斑区病变及视网膜脱离的病变排除。对周边视网膜变性患者,在手术前应进行氩激光光凝预防性治疗,以便术后的恢复[1]。

1.2.1.3心理护理患者在手术治疗效果的焦虑心理较为普遍,而且迫切渴望术后恢复视力,对手术的成功寄托希望,患者易产生焦虑浮躁的心理[2],护士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使他们轻松地接受手术治疗。

1.2.2术后护理

1.2.2.1眼部护理在术后三天内,观察术眼局部情况、分泌物的量和性质。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观察患者如出现头痛、呕吐应考虑眼压增高现象;出现持续性眼痛并出现渗血应考虑前房出血;出现持续性眼痛并分泌物增多以及体温升高应考虑眼内感染的发生。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换药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挤压术眼,严格消毒皮肤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滴眼液,进行点药前,要洗净双手,瓶口高于眼部1-2cm,切勿触及瓶口,以免使药液污染[3]。

1.2.2.2高眼压的护理患者的主要眼压增高的相关症状是因为手术时注气或注入硅油填充导致,患者眼压高的临床表现多为呕吐、恶心、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并且会出现周身冷汗等不适症状,严重患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儿茶酚胺分泌量逐渐增加,随之患者出现焦虑加重、心率增快、烦躁不安以及血压上升等症状。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患者出现症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关处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情,避免影响眼压增高的因素。

1.2.2.3健康指导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情,规律的生活起居,严格遵医嘱坚持。指导合理的饮食,进食营养丰富、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进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乳制品防止发生腹胀,忌烟酒。避免咳嗽和打喷嚏,以免导致眼压增高、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以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

1.2.2.4出院指导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按医嘱滴眼药水,以减轻眼部反应,工作人员要做好术后随访工作,嘱患者定期进行复查。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避免眼外伤,保持眼部清洁卫生,不要用手揉眼。如有便秘时可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发生眼部感染。如发现眼部不适、视力模糊、充血等症状要及时来院就诊。

1.3效果观察术后1个月内检查,视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视力正常恢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常伴有晶状体悬韧带松弛、玻璃体液化、巩膜变薄、视网膜变性以及黄斑病变等临床特点[4],因此做好手术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本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有效的护理后,视力均恢复在理想范围。

参考文献

[1]王光璐.病理性近视的相干光断层扫描[J].中华眼科杂志,2010,11(12):231.

[2]燕振国.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0,11(9):872.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8

摘要:目的:采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观察其对青光眼术后患者视神经保护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52例患者进行总结。结果:采用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能有效保护青光眼术后患者的视神经。结论:对青光眼术后患者给予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以及进行相应的护理可有效保护视神经,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关键词:复方樟柳碱;青光眼;神经病变;护理樟柳碱是由茄科植物山莨菪分离的一种生物碱,化学结构与东莨菪碱相似,药理作用与阿托品类化合物相似。有缓解平滑肌痉挛、散瞳、抑制唾液分泌的作用,其毒性比东莨菪碱、阿托品低。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6月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52例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患者5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8例,继发性青光眼9例。诊断筛选标准:青光眼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解除高眼压状态,眼压控制在18mmHg以内,并稳定2周;无复方樟柳碱注射禁忌症;注射区皮肤无炎症表现;患者知情同意。1.2治疗方法: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毫升,在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天,14天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0天,记录用药前视力、视野、眼底情况,大多数患者均采用3个疗程,如仍有眼底变化,可追加1个疗程[1]。1.3操作注意事项①体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②注射器选择:用4号或4.5号针头。③进针角度:45°角刺入皮下。④护士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在患眼颞浅动脉,摸其如有搏动感,则在其下方1.5厘米处,45°角刺入皮下,抽回血无,沿该动脉走向即可注药。护士缓缓推药,形成一个小皮丘。在推药过程中,要观察病人的情况,嘱病人勿紧张。推药毕,拔出针头,轻轻按压针孔处约5分钟,嘱患者卧床休息,告知患者头皮皮丘为正常现象,不要紧张,休息数分钟即可消失[2]。⑤禁忌症:脑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有普鲁卡因过敏史者禁用;心房纤颤患者禁用。1.4护理措施1.4.1心理护理:患者在进行眼部注射时,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在注射前要做好解释工作,讲解注射的目的、配合方法及操作的安全性,药物中含有局麻药不会引起疼痛等。必要时让其观看其他患者的注射过程,使患者获得安全感,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1.4.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病人的局部皮肤是否肿胀、疼痛、皮下瘀血,必要时可局部冷敷;出现口干、视物模糊、面红等症状,嘱患者平卧位休息20-30分钟即可消失,如症状加重,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1.4.3操作后指导:告知患者药物作用较慢,要坚持按疗程进行治疗,增强治疗信心;注意预防感冒;规律进食,忌烟酒,保持大便通畅;定期复诊,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1.4.4常见并发症及护理1.4.4.1局部肿胀:在推药毕,拔出针头,轻轻按压针孔处约5分钟,如有皮下瘀血时,可局部冷敷。1.4..4.2感染:注意无菌操作,如发生感染,可口服抗生素。1.4.4.3出现口干、视物模糊、面红等症状:注射时通常在病人进食后,取平卧位,注射后嘱患者休息5-10分钟。如出现口干、视物模糊、面红等症状,告诉病人不要紧张,平卧位休息20-30分钟会消失,属正常药物反应,若症状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1.5疗效观察标准:①显效:视力:国标标准视力表视力增加3行,或视力从无光感、光感不确增为0.05,视力从眼前指数增为0.1,或从0.02增为0.2,或从0.05增为0.3;视野:视野缺损范围减少15%~40%以上。②有效:视力:国标标准视力表视力增加1行或2行,或视力从无光感、光感不确增为0.02,视力从眼前指数增为0.02~0.05,或从0.02增为0.05~0.1,或从0.05增为0.1~0.2,或从无光感变为有光感;视野:视野缺损范围减少小于15%。③无效:视力和视野无变化或恶化[1]。1.6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自身前后对照的t检验。2结果护士采取正确的操作程序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52例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后显效12例(

[1] [2] 

%),该组患者青光眼病程短,程度较轻,发现早,治疗及干预及时,术后并发症少;有效例(%);无效例(.%),该组患者青光眼病程长,视力、视野损伤重,多处于中晚期,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总有效率:.%。有效患者最早注射后周起效,最迟个疗程后开始起效。结论对青光眼术后患者给予正确的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以及给予相应的护理可有效保护视神经,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讨论青光眼是一组以病理性视神经纤维损害导致视野进行性下降的疾病群体,多伴有病理性高眼压。复发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用于已通过手术解除高眼压状态的青光眼患者,基于青光眼的血流学说,改善视神经供血及微循环,保护视神经避免高眼压的机械损害[]。临床研究表明,复发樟柳碱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用于青光眼术后辅助治疗对保护视神经功能有确切的疗效。①由于颞浅动脉通过脑膜中动脉与眶内动脉相连,所以比一般肌肉注射用量小,而效果更明显,与球旁和球后注射相比,不会出现球后出血、损伤视神经、注射针刺入眼球以及眶压增高等并发症。②离开眼球距离更远,病人心理上更容易接受。③因药物中含有少量普鲁卡因,患者注射时痛苦少,易于接受。④治疗时机的掌握应越早越好,护士除了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以外,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介绍同类疾病的患者来介绍治疗过程,增加说服力,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每一次注射,顺利完成每一个疗程,使视力、视野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周兵,屈晓勇,张红葵.复方樟柳碱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眼病.中国实用医刊,,():.[]张冬梅,刘则杨,冯慧萍.颞浅动脉旁注射护理服务项目的成本核算.护理管理杂志,,():.[]宋琛.复方樟柳碱的临床应用.中华眼科杂志,,():.文章屋在线wzk.co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9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属于传统医学领域,中药产业也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们也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知识产权对我国中药贸易的影响和冲击。外国公司利用中医药古方、传统中药开发新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中药材屡次在西方国家贸易壁垒前举步维艰。日本、韩国等国家不仅利用先进技术将改良后的“洋中药”打入我国市场,还逐渐从我国成功引种某些中药材,由依赖从我国进口到不仅可以满足其国内需要,还可以少量出口。

我国加入wto后,中药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不容忽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专利保护是保护力度最大、最有效的手段。而就我国现阶段中药行业的专利申请和保护的情况来看,尚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1我国中药产业在专利保护方面存在的误区

作为知识产权中最有效、保护力度最大的一种方式,专利保护早已被西方制药行业广泛采用。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和人们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很多业内人士对专利申请的必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申请专利保护的意识淡薄,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现行的中药品种保护可以代替专利保护。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使我国医药行业习惯于寻求行政保护。然而实际上行政保护和专利保护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保护,两者只能互补,不可替代,而且在法律上,专利保护的效力要大于行政保护,具有法律上的财产权特征,是一种私权。在面临侵权时,被仿制的中药品种保护的药品只能寻求行政保护,而被侵权的专利保护的药品就可以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虽然中药品种保护与专利相比具有审批速度快、保密性强的特点,但它不具有排他性和独占性,也就是说,同一个品种可能有多家企业同时受到中药品种的保护。

误区之二:认为技术秘密保护可以代替专利保护。对于一项发明创造,专利保护和技术秘密保护都需要,在尚未申请专利之前或撰写申请文件过程中,该发明创造是作为技术秘密来保护的。但是药品关系公众健康,进入市场需要公开处方及工艺,很难保密。而且技术秘密保护有泄密或被破密的危险,毕竟能像云南白药一样得到部级技术秘密保护的中药还是极少数。如果被他人抢先申请了专利,原发明人虽然拥有先用权,但生产规模要受到限制,不能再扩大生产了。同时,通过技术秘密的方式保护知识产权,也很难达到产业化的目的。

误区之三:忽视职务发明导致专利技术流失。相对于发达国家,在我国专利申请中的职务发明所占比例较低。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受理的三种专利职务申请中,国内职务申请为203566件,占国内申请总数的43.3%;而国外职务申请为99608件,占国外申请总数的96.9%。

药品生产是一个特殊技术领域,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真正意义上的新药研发投资大、周期长,通常只能在公司等机构的投资、组织下才能进行。由于国内非职务发明所占比例较大,而个人的研究只能集中在技术难度较低、研发投入较小的领域,因此国内的中药专利申请中高技术含量的较少,主要集中在中药复方专利方面,大多是低水平重复研究。另外,由于一些机构对知识产权不甚了解、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一些职务发明专利变成非职务发明专利,从而侵害机构的利益。

误区之四:重论文轻专利的管理体制导致专利新颖性丧失。目前许多单位职称评定中存在重论文轻专利的现象,因此,科技人员为晋升职称,只重视,不重视申请专利。加之比申请专利更为简便、迅速,很多企业、科研单位及其科技人员缺乏专利意识,更乐于发表成果,刊登论文,结果导致发明创造新颖性丧失,失去了申请专利的机会。

误区之五:研究项目不重视专利检索导致重复和侵权。有些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只顾低头搞科研,不关注他人专利申请的动态,更忽视专利检索。结果导致研究项目重复,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错过了宝贵的科研时机。企业及科研单位应该建立专利保护的相关部门,负责检索、跟踪相关专利信息。

误区之六:缺乏维权意识导致有“保”无“护”。获得专利之后,将专利束之高阁,没有维权意识。专利在法律上属于私权力,法院奉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因此权利人获得专利权以后要时刻监测侵权活动,防范侵权的发生,在确定侵权行为发生以后应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只申请权利而不维护权利,这样的专利也是形同虚设。

误区之七:发明人对中药专利保护限度的理解有误。有些人认为专利保护的中药复方,一旦经他人增减一味和几味中药剂量而产生复方构成的一定影响,则不会构成侵权。

2中药专利产品保护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中药专利侵权认定上的困境

中药专利品的侵权认定较难。因为一个申请专利的化学药物,如果被仿制或侵权,是很容易认定的。但是对于中药而言,由于其含量复杂,尤其在复方中药当中一味药材的替换或用量的增减可能在药效上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很难认定是否侵权。同时也给了仿冒者规避侵权制裁的机会。

根据目前我国对中药实施专利保护的规定,认定侵权非常困难。因为化学药物均有具体的化学结构式,专利人在申请专利时可以“涵盖”相应的结构和衍生物,如出现仿制,很容易被发现。而中药与化学药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中药是由组方和剂量组成,不具有具体的化学结构式。侵权人一旦改变中药组方中的某种成分或加减剂量而制成一种所谓的“新药”,再制成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的成药后,即使采用最先进的仪器也无法分析出其中的原始配方和生产工艺。因此中药专利保护缺乏适合自己的一套认定标准。

2.2国内企业重视市场,缺乏对专利竞争的关注

纵观国外制药业可以发现,它们大多设有专门的专利工作机构,专利工作通常由专利人和专业律师来承担。例如著名的美国制药企业默克公司设有知识产权部,拥有很多的专利律师和几十名专利人;辉瑞公司设有专利法律部,其中专利部有33名专利律师[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药品企业依然习惯于将目光瞄准市场,而没有对市场竞争的前沿专利竞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的国内制药企业,暂不说研发投入,就是专门负责企业专利管理的部门几乎都没有。

通过这样的鲜明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专利竞争中,我国中药生产企业目前还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

2.3国内不少中药企业缺乏专利经济意识,放弃国际市场

尽管我国在中药行业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申请中药国际专利的项目却极少。大多申请人放弃了国外市场,只满足于国内市场的竞争。而国内市场由于有新药保护和中药品种保护,企业的技术竞争程度还不激烈,所以企业对专利保护的要求尚不强烈,只是采取观望态度。

2.4中药专利审批的周期太长

从中药发明专利申请到专利授权或驳回,平均需要3年时间[2]。在申请人看来,这个申请过程较之中药品种保护的申报过程相对较长,尤其是发明专利公开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没有法定期限,从而导致实审周期延长。

2.5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实行中药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长,公众对中药专利保护的意识及自觉遵守和维护意识还不够,导致知识产权侵权及技术转让纠纷增多。同时中药专利保护“三性”的判定复杂,各地法院又缺少相应的专业人材,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等诸多因素,使有关侵权案件及技术纠纷很难得到及时判决与处理。

2.6缺乏专利申请撰写技术,难以获得国际专利

与我国不同,欧美各国对中草药的配方不给予专利保护,但对中草药的提取物、制备方法、从中草药提取到的有效化合物和化合物的组合物、药物首次用途等提供保护,而我国中药复方的特色和创造点主要在于配方。在日本,中药按照其《专利法》保护,只要中药配方符合专利申请“三性”,即可作为产品发明被保护。

因此,国外中药专利保护的技术含量要求较高,而我国缺乏精通专利申请撰写的人才,导致中药复方很难达到发达国家专利申请的要求,申请比较困难[3]。

3加强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对策

3.1健全中药专利保护体系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保护的主体并非是独占的,从实质上降低了对发明人的保护力度,又容易导致低水平重复生产,没有真正鼓励发明创造,不利于中药行业的整体发展。并且,《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有些规定与专利法互相矛盾,容易引起侵权纠纷。因此应该增加各种保护体系之间的协调性,对中药专利审批办法和《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进行相应的修订,使之互相衔接,从而建立起既有效又科学地保护中药知识产权的体现中药特色的保护体系,并使之逐步完善,与国际接轨。

另外,现行专利法没有充分考虑到中药本身的特殊性和中药产品的重要性,在中药专利保护上还存在缺陷。虽然在我国现行《专利法》中,涉及了有关药品专利保护的内容,但是该条款借鉴了西方专利法规的有关内容,适用于化学药物,若用来保护中药,显然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何况即使在美国,对于植物药,也是有专利法、植物专利法、植物品种保护法多重保护的。因此我国应该出台针对中药专利保护的《专利法》的配套政策,比如出台《中药专利保护条例》甚至《中药专利法》,使中药专利保护更适应中药特色,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最大范围和最大力度地使中药得到充分保护。

3.2对中药复方专利“三性”的审查标准进行修正

“三性”是指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关于成方组分的加减和药量的变更一直是困扰我国中药复方专利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中成药主要是复方制剂,由于加工、生产工艺一般都是采用本行业中的惯用制备技术,在中成药的发明中,配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特征。单纯就配方而论,有三种情况:

1)在现有方剂基础上,通过药味的加减所作的改进。药味增减,如在主药、主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次要症状或兼夹证的不同,增减其次要药味,以适应新的病情的需要,中医称之为随证加减。判断其创造性,应考虑其与原方相比,疗效是否突出,或是否有新的功效。为此,应提供实验药效或临床实验结果的证明。药味增减,发生了主药、主证的变化,则应视为有创造性。据台湾省现行的管理办法,凡药味增减的数目超过了全方药味总数的20%,则不视为原方的加减。此做法可作为我们判断创造性的量化参考。

2)在现有方剂基础上,通过各组成药味用量比例的变化所作的改进,药味不变、药量加减,在中医实践上,是所谓“方不变而法变”,可引起方中配伍关系和主治范围的变化。这种变化可概括为加重药量,增强药力。

对于加重药量以增强药力,判断其创造性要视其是否取得了突出的疗效。应提供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实验药效或临床实验的可靠结果。对于改变药量以改变主治,应提供两者药效不同的比较性数据,以判定其创造性。

3)将原有的两个或几个方剂组合成方所作的改进。两个或几个已有方剂的相加,对其创造性的认可,应提供协同增效作用或产生新的医疗用途的研究数据。

3.3在行业内普及和加强专利知识教育

可以从政府、行业和企业(或科研机构)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使中药专利的概念和知识在整个行业内能广泛地覆盖到从中药相关政策制订者、执行者到企业及研究机构的领导者再到每一个产品开发、项目负责人,使国家、地方中药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在制订各种规划时,把中药专利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并推进实施;企业(或科研机构)的领导者应将专利战略纳入其发展的长远目标,并提到相当的高度。

3.4培养人才,建立一支中药专利保护的管理人员队伍

目前国内通过专利人资格认证的中药专利人非常少,而且现有的中药专利人的水平又参差不齐,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国内中药领域的专利,同时也直接造成专利无法保护中药的偏见,这种局面根本无法适应当前加强中药专利保护的迫切性的需求。因此必须重点培养一大批既有专业基础又熟悉知识产权、法律、经济、贸易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利于中药研发、产品宣传、

专利申请和诉讼等工作的展开,从而全面提高中药专利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波.专利竞争力,中国制药企业的致命弱点[J].医药世界,2005,(4):34.

2梅智胜,肖诗鹰,黄璐琦.等.中药专利保护相关问题的探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27(5):262.

保护视力的有效方法篇10

【关键词】弱视;综合治疗;护理干预;矫治眼镜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危害儿童双眼视功能的疾病,其眼球本身无器质性病变。儿童弱视的形成是在眼的发育过程中各种原因造成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有效视力低于正常儿童[1]。临床表现为视力减退,矫正视力低于0.9。不仅危害儿童的视力,更阻碍患儿的立体视觉发育。我国儿童弱视在眼科常见病中约占3%。一般13岁后神经通路基本发育完善,提高视力的希望较小,故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的治疗周期较长,以医院门诊和家庭综合治疗相结合为主。因此,门诊专科护士做好弱视儿童综合治疗的护理指导,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视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对56例弱视儿童综合治疗中进行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11岁,平均6岁。按类型分类:斜视性弱视3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17例,屈光参差性弱视7例。按程度分类: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6~0.8共23例;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2~0.5共24例;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以下共9例。所有患儿均行远、近视力检查,外眼屈光间质检查,眼底检查,注视性质检查,同视机检查三级视功能,均给予1%阿托品眼膏进行散瞳[2],3次/d,连续3d,充分麻痹睫状肌后经检影法检查屈光状态,记录屈光度数,验光3周后试镜,给予配镜矫正。

1.2方法弱视患儿首先应配戴合适的眼镜,使屈光异常得到矫正,并坚持每天配戴眼镜,由家长督促进行视功能训练,包括常规遮盖,单眼弱视患儿健眼遮盖,双眼弱视患儿交替遮盖,精细目力训练,并采用北京同明眼科仪器生产有限公司生产的视觉刺激仪训练及自动变频红光闪烁治疗仪进行弱视矫正训练,每眼15min/次;然后进行红光治疗,每眼15min/次,1~2次/d,10d为1疗程,每疗程中坚持隔天检查视力,严密监测患儿视力波动情况,平均治疗2~6个疗程。

1.2.1遮盖法为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对双眼矫正视力差别超过2行的病例,行优势眼的全天遮盖,遮盖前指导患儿家长用眼罩遮盖健眼。并告之坚持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及坚持遮盖的重要性,使之能积极配合。嘱患儿家长至少每半年带患儿来院复查1次,以避免发生遮盖性弱视。

1.2.2压抑疗法对于双眼视力不平衡,屈光参差,且不能接受遮盖的儿童,可采取压抑疗法治疗。即压抑健眼,以解除优势眼对劣势眼的抑制,为不影响患儿日间的活动和学习,每晚睡前健眼滴托吡卡胺或阿托品扩瞳,以使睫状肌麻痹松弛,使健眼远、近视力均低于弱视眼至少2行,以后健眼每周2次滴扩瞳剂,以维护远、近视力处于全抑制状态。告知家长每月须带患儿来院复查双眼远、近视力,以确保压抑治疗的连续性。

1.2.3精细目力训练指导患儿每日行穿针或穿珠子、描图及插图、用筷子夹珠子等精细增视用眼活动,在训练眼、手、脑协调能力基础上,还可唤醒黄斑部“休眠”的视细胞及其视觉通道,以促进视觉中枢兴奋。

1.2.4视觉刺激训练专用弱视治疗仪,常用640μm的红光闪烁刺激,用于弱视眼的每日治疗。其可根据高对比的不同空间频率棋盘格或条栅刺激弱视眼,从而引起视觉中枢兴奋性的不同,直至弱视治愈。此方法疗程短,趣味性强,易被儿童所接受,能明显提高弱视治疗的效率。

1.2.5治疗性配镜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快,眼的屈光度也不断变化,故应在6~12个月后重新验光,更换眼镜,调整度数,帮助儿童养成配戴矫治眼镜的习惯。方法:①选择镜架:根据瞳孔距离、鼻梁高低、脸形等,选出合适的镜架。②固定眼镜:用松紧带将镜架固定在儿童的脑后,镜架线挂在颈后。③持久配戴矫治眼镜,切忌反复间断,防止弱视程度加重。应让患儿及其家长了解每日坚持戴眼镜对弱视治疗的重要性,并每半年到医院复检1次,以及时调整眼镜度数,利于追踪观察疗效。

1.2.6治疗注意事项治疗时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以利于儿童心情放松,注意力集中。治疗时为避免造成干扰,应告诉患儿不要吃东西。为增加患儿对治疗的兴趣,可针对患儿的个性特点,选一种新图像空间频率刺激疗法拷贝到CD盘内,以利于患儿在家庭训练用,10min/次,2次/d。为增加其趣味性还可配音乐、卡通画片等,并注意采用将训练与游戏相结合、动静相结合或奖惩相结合的多种方法。

1.2.7巩固疗效治疗过程中学龄儿童要限制看电视及用电脑的时间。起床前、课间休息要坚持做眼睛保健操,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为防止复发可在治愈后继续治疗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并采取递减的方法。定期复查,同时注意用眼卫生,避免视力过度疲劳,增强体质,注意防病与卫生保健,从而使视力得到保护。

1.2.8复诊协助医生向患儿家长讲解屈光度随年龄变化的规律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要根据眼位、屈光度及视力进展情况及时调整镜片,才能治好弱视。嘱家长保留好病历,以便复诊时参考。告诫家长弱视治愈后仍有复发的可能,发现弱视复发时应及时治疗,确保远期疗效。

1.3结果视力>0.9为基本痊愈。经过20~60d系统化训练,56例患儿中41例患儿的视力>0.9,视力提高2行以上12例,视力无明显变化或反下降3例,总有效率95%。

2护理

2.1用眼卫生指导患儿家长监督患儿养成良好的看书学习习惯,及时纠正不良姿势;看电视、看书或玩电脑等用眼时间不宜过长,通常持续30min,嘱其远眺或闭目休息5min;坚持做眼保健操1~2次/d,多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参加体育活动,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心健康,尽早发现用眼异常,及时来院检查,及时治疗。

2.2饮食指导儿童饮食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及高蛋白的食物及水果蔬菜,嘱其少食甜食。

2.3健康教育弱视治疗周期长,视力变化缓慢,且以门诊及家庭治疗为主。因此,患儿家长对其疾病知识认识的多少与患儿能否坚持治疗、视力改善与否有很大关系。所以门诊护士积极做好健康教育,耐心向患儿家长讲解其相关医学知识,解答患儿家长的问题,使其了解治疗方法、目的、意义,并掌握在家进行治疗、训练的方法。患儿家长在家督促患儿坚持训练非常重要。

2.4心理护理大多数患儿初次就医都有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以和蔼、耐心的态度和他们交谈,取得患儿的信任,告知验光配镜无损伤、无痛苦,让他们知道并参观检查的全过程,从而减轻不良情绪,配合检查治疗。家长的配合对弱视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人员要详细向家长讲解弱视的病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治疗的必要性等,让家长知道持之以恒的治疗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些家长对治疗效果缺乏信心,这时应介绍以往的治愈病例,让他们明白弱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增强家长的信心。

2.5散瞳时的护理散瞳验光涂散瞳药时,让患儿注视上方,轻轻牵拉下眼睑,用玻璃棒将眼膏准确涂在下穹隆部,避免擦伤角膜。涂阿托品眼膏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及时处理。少数儿童散瞳3d后,由于睫状肌痉挛未能充分缓解,可再适度增加散瞳次数,直至睫状肌充分麻痹。很多患儿验光时注意力不集中,可将患儿摆好正确体位后,用患儿感兴趣的东西吸引其注意力,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检影验光。一般需3周瞳孔恢复正常大小。瞳孔散大患儿有畏光现象,嘱家长给患儿戴遮光镜,避免强光刺激使眼部感觉不适,患儿瞳孔恢复正常大小再试镜。戴上试镜片后,嘱患儿到不同环境去体会,耐心询问是否清晰,有无头晕、视物模糊、变形等异常,感觉不适者再调整镜片度数,直至满意。

总之,弱视为一发育性疾病,儿童在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视觉神经系统处于极端可塑阶段,若缺乏正常的视觉发育环境,便可造成视觉的发育障碍而导致弱视。因此,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大于9岁的弱视儿童治愈率显著下降,且弱视程度越重,治愈率越低。所以,对弱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由于儿童生性活泼好动,给坚持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患儿能否坚持治疗是改善视力、提高疗效的重要基础。门诊护士应积极做好护理干预,耐心解释弱视相关知识及治疗的目的、意义,以取得患儿及其家长的支持、理解,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