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体育课程总结十篇大学体育课程总结十篇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27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体育教育;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

aResearchontheCompulsoryandoptionalCoursesinCollege

andUniversityphysicaleducation

LiBo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thisthesis,takingthecompulsoryandoptionalcurricularprogramsinfour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Henanprovinceasexamples,investigatesintothefeaturesofcurricularprogramsforsportsteachingmajorsinHenanprovince.itputsforwardthatweshouldreducecompulsorycoursesandincreaseoptionalones.weshouldadjustthecurrentcurricularprogramstoconformtothenationalcurricularprogram.thethesisishopetobehelpfultothereformofrelevantcurricularprograms.

【Keywords】Henanprovince;physicaleducation;compulsorycourses;optionalcourses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学校对体育教师的多种能力等内容重新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优化设置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师资水平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的提高。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河南省4所高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洛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南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周口师范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课与选修课设置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省内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现状

新《课程方案》中规定体育教育专业4年的教学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除了公共基础课大约720学时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外,专业课程约为1900-2100学时〔1〕。专业必修课为1126学时,占总学时数的41.3%;其中主干课程为846学时,占专业必修课75.1%;选修课总学时数约为880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2.3%;其中,分方向限选课为530学时,占总学时的19.5%;任选课学时也达到12.8%。

从表1得知,河南省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数基本控制在2600-3000学时,这与新《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总学时数2600-2800学时大体相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总学时数为2902学时,比新《课程方案》平均学时2700多了202学时,与新《课程方案》有一定的差别的。

由表2可知,有3.4%的教师同意总学时数在2400-2600学时,有69.0%的教师同意2600-2800学时,有27.6%的教师同意2800-3000学时。由此可见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比较适宜。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1.公共必修课开设情况

公共必修课在国外称为通识课程,它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目的是造就“通识之材”,让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综合化〔2〕。由表3和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所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占总学时数的22.5%-28.8%之间,其中近一半的学时为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开设学时数与新《课程方案》要求的720学时也有较大的出入。

2.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专业必修课均是按照新《课程方案》的规定开设了9门主干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一些高校还开出10多门一般必修课。通过调查分析,专业必修课开设的特点为:(1)为适应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提高学生教师素质的培养,增加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教育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体育教材教法、中学体育教法,体育教学论等;(2)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多方位要求,在社会体育方面还开设了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学、体育史等;(3)为满足体育科研方面的要求,如开设了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统计学等。(4)还开设了生物科学类方面的课程,如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等。(5)开设了运动训练方面的课程,如运动训练学等。

从表3可知,4所高校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均高于新《课程方案》所要求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太大。专业知识学习过深过细,同样存在弊端。

(三)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

1.限制选修课的开设情况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结构水平更深一步的扩充和提高。是实现培养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规格的关键环节,学生能够在选修课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合理的、前沿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过硬的专业技术与技能。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新《课程方案》把限制选修课(下转第43页)(上接第39页)以模块形式开设5个专业方向的课程:(1)体育锻炼手段方法方向(2)社会体育方向(3)体育教学训练方向(4)体育保健康复方向(5)民族传统体育方向。每一个模块为一个专业方向,学生学习后能够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形成某一特长。

从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中开设的限制选修课程大致相同,涉及面较广泛。但其设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4所高校中只有南阳师院体育系把限制选修课分为体育锻炼手段方法,社会体育,体育教学训练,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5个专业模块方向。其他3所院校只是将这5种模块的课程混放在了一起,这样的设置方式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很容易使学生盲目地选课,导致所学的知识结构不合理。

2.任意选修课开设情况

新《课程方案》中课程体系更显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一个突出表现是选修课比例增大,其中任意选修课的学时增长比例较大,约占选修课总学时的40%,提供给学生们选择课程的空间越来越大。由4所院校教学计划可知,4所高校一共开设50多门任意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个别院校仅开设了20多门的任意选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少,覆盖领域不多,未能覆盖体育领域各方面的知识,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的、体育休闲类的教学内容少或无,不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择的需要。

四、结论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总学时、必修课与选修课学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模式,与新《课程方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尽量减少必修课,大幅度增开选修课,将现有课程进行适当整合、调整或压缩,将总学时数控制在2600―2800学时,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规范统一,使之与新《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更加接近。

参考文献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2

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飞速发展,社会对体育建筑管理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体育场馆管理相关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实际应用能力。如何培养通晓体育建筑工艺知识、具有较强体育建筑工程实践能力和体育场馆运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体育建筑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面对社会发展的需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2000年创办了国内第一个旨在培养体育建筑管理人才的社会体育专业。但如何定位设计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与新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社会体育专业体育建筑管理方向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特点

(一)构建原则

课程体系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体育建筑管理方向“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和体育场馆建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组织管理、咨询指导、教学科研、体育场馆建筑运行管理以及经营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不同的需求和变化,结合建筑类院校自身特点,设计出独具特色的体育建筑管理方向人才的课程体系。

2.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知识学习必须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培养学生体育建筑策划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知识体系的完备性。立足于体育建筑建设全过程及整体系统,以掌握体育建筑的客观规律为宗旨,以现行的建设法规、体育规则为依据,力求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体育建筑管理领域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掌握基本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4.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原则。采用模块化课程的组合方式,合理安排体育建筑管理方向各个课程群之间的比例,拓宽基础学科的范围,体现学科的交叉融合。

(二)课程体系特点

1.以体育场地建筑为切入点,确立培养目标。针对体育建筑管理社会需求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现状,提出培养目标是具有大学本科水平的应用型、技术型,从事体育建筑管理的专门人才。学生在专业上应具有体育建筑管理能力,具有参与项目决策分析能力。

2.以教材编写为支撑,满足专业的建设需求。由于课程体系内的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开设前没有适用于本专业的较好的教学大纲或教材,因此根据专业的发展,以教材编写为重场戏,编写了主干课程急需的教材已满足专业的建设需求。

3.以课程整合为改革面,促进专业的与时倶进。在理论教学体系上突破传统教学和课程界限,突出专业的特色,实施模块教学。在专业方向课中提出以体育建筑识图为基础,以体育建筑环境与设备和体育建筑策划与施工管理为重点,以体育建筑管理主线,强调体育和建筑的结合。

三、课程体系设置

(一)课程体系内容和学时比例

依据现代课程理论,按照培养目标要求,以“拓宽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为主线以“目标设计,构建框架,重组模块,整体优化”为过程构建了以学科与术科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必修和选修2大类6个平台,总课时为3056学时,总学分为195.5学分;其中通修课程846学时,545学分占总学分的2788%学科基础课656学时,41学分,占总学分的21.00%学科方向课608学时,38学分,占总学分的19.44%通识课程144学时9学分,占总学分的460%选修课352学时,22学分,占总学分的11.25%实践教学28学分,占总学分的6个平台分别为通修课、学科基础课、学科方向课、通识课、选修课、设计、实习。通修课注重综合性、多层次;学科基础课突出基础性、技能型;学科方向课体现先进性、扩展性、专题性的特点。设计包括课程设计(体育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体育场地设计、管理设计)、毕业论文等。实习包括认识实习(规则裁判法学习)、生产实习(比赛的组织编排)和毕业实习。根据课程内容划分体育建筑管理类、体育传媒类、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基础理论类、技术技能类等5个专业模块。如体育建筑模块包括体育建筑概论、体育场地建筑工艺、体育建筑策划与施工管理、体育建筑环境与设备。体育管理模块包括社会体育管理学、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体育领域计算机应用模块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场馆智能化控制。体育传媒模块包括体育新闻写作、体育摄影与摄像。

(二)课程体系实施的主要途径

针对体育建筑管理人才培养上的应用性特色,课程体系将人才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方向阶段”两个培养阶段。学科基础阶段进行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的讲授,主要设置“通修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个模块,用于解决“厚基础”的问题,教学时间约用4年的前1/2时间。方向阶段进行学科方向课的讲授和毕业设计实习,主要设置体育建筑管理类、体育传媒类、体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类模块,以实践和实习课教学为主线,进行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社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用于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约用4年的后1/2时间。

学科方向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在学校理论学习较多,接触实际工程较少,对实际的体育场馆施工过程比较陌生,对于体育场馆结构、设备等也缺乏认识。我们在教学形式上采取课堂教学(含案例分析)+多媒体录像教学+课程设计+现场参观的模式,联系实际项目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或是拍摄工程照片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演示等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理解。

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中,注重将设计(论文)与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选题紧扣实际。通过来自实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的设计和科矾强调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甩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

四、结语

经过几年探索和研究,结合建筑类工科院校的学科优势,我们认为夯实基础知识、区分教学重点,如何把建筑与体育有机地结合是办好体育建筑管理方向的关键。建议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上,把“体育建筑管理”作为该专业的内涵和主题思想。在体育学科方面,重点放在场地规格和布局等方面;在建筑学科方面应着重突出识图、体育建筑施工管理、体育场馆环境与设备管理、体育场馆智能化控制等方面,从而使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和动手能力。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3

作者简介:方千华(1976-),男,福建建瓯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调查和总结全国25所院校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课程开设的门数和学分为切入点,对各培养单位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当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特征与不足,旨在为新时期深化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54-03

在调查和总结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全国25所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课程开设的总门数和学分为突破口,全面深入地剖析现阶段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概括其特征和不足,为深化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1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1.1 课程设置的结构 从25所院校的培养方案看,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可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外语、政治等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以各专业和基础的学位课程)和专业课(以各方向基础的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程(以体育学为基础的课程)。总体而言,课程设置的结构相对稳定,部分院校在培养方案中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为专业必修课程,不同类型课程的学分比例和开设的门数体现多样性。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状况可见表1,北京体育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设置了第一外语、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3门12学分;从调查院校的课程设置看,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重要课程,主要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必修课程是研究生在本专业内拓宽基础理论、学习和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基础课程,主要按二级学科开设,但是学分上差异较大。

在这一基本的课程体系结构下,我国25所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总共有442门课程,其中学位课程为196门,占总课程的44。3%,非学位课程为246门,占总课程的55.7%,两类课程所开设的门数之比超过了1:1.3。

1.2 公共必修课程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不同的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必修课,主要由两部分内容构成,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根据不同院校此类课程名称统计,共开设了11门课程。

1.3 专业基础课程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同的院校对课程的门数和学分的要求不同。从25所院校培养方案分析,专业基础课程的门数和学分存在较大的差异,36%的院校规定不少于8学分,有的院校开设了5门课程16学分,而有的院校只开设1门课程3学分。根据对25所院校开设的课程频数统计,目前各个院校主要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集中在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学概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等课程,在此基础上共开设了78门的专业基础课程(表2)。

1.4 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能使研究生拥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本专业范围内的最新的科学研究成就和发展趋势,着重于专业理论、基本规律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以二级学科为基础进行开设。从25所院校的培养方案分析,专业课程的门数和学分存在较大的差异,48%的院校规定的学分在6学分至8学分之间,有的院校开设了5门课程高达14学分,而有的院校只开设2门课程4学分,还有的院校规定学位论文的综述和发表的专业相关论文为2学分,并且列入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对25所院校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频数统计,目前各个院校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有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学概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运动心理学、体育管理学等课程,在此基础上一共开设了97门专业方向课程(表3)。

1.5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为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能力而设置的课程。从25所院校的培养方案看,开设的选修课程总门数是264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院校在选修课程的学分和门数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1.5.1 跨学科和交又学科选修课程 表4可见,开设了50门人文社会学类科课程,涉及学科广泛,如开设了社会学概论、管理学概论、经济学概论、民俗学概论、文化学概论、社会学基础、社会心理学、行政管理学、经济法、公共关系学、世界宗教与民俗、中国文化思想史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行政法等课程。

1.5.2 工具与方法类选修课程 方法与工具类课程包括科学研究方法、外语、计算机、统计学、逻辑学等课程。从表4可见,开设了此类课程门数为47门。

1.5.3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教育训练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类选修课程这类课程是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的课程,打通了二级学科间的壁垒,有利于研究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表4可见,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运动人体科学类分别开设了55门和60门的选修课程。

2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探讨

2.1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设置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普通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三者有机组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研究生学位课程格局,完善了课程体系结构。2)课程设置门数多、学分设置较合理、知识覆盖广,体现了基础化、时代性和前瞻性等特征。3)选修课程涉及的学科领域广,不仅体现了体育学领域不同学科的内容,而且还开设了大量的跨学科和交叉学科选修课程,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解决知识结构的个性问题,适应各种生源、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和专业研究方向的需要。4)各院校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在保证总体的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自的教育资源,发挥优势,课程门数、课程学分和课程内容都各具特色,体现出差异性。5)课程设置体现了小型化特征,主要表现在课程不断细化,门数不断增加。6)课程设置体现了个性化特征,主要表现在根据院校的教育资源和专业方向的划分实际情况开设的课程。7)课程设置体现了国际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各学院校加强研究生的国际交流,重视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设置。

2.2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不足1)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老化,重复本科生课程的现状依旧存在。2)部分院校必修课程开设过多,选修课程过少,不利于研究生

课程设置的弹性化发展。3)课程命名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4)部分院校在专业基础课中很少或没有涉及跨学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混合以及在二级学科的各方向设置不同的基础课程,因此,没有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学位基础课程,没有体现出基础课程的重要功能,造成课程结构体系失衡。5)部分院校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方向课程主要从师资角度出发,根据教师的研究领域开设相关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具体学科方向设置课程。

参考文献:

[1]侯彦芬.面向知识经济时代主动调整研究生培养方案[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23(2):20-22.

[2]杨文轩.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框架[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73.

[3]王斌,周绍忠,马红宇.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59-61.

[4]黄汉升,葛春林.中国和美国体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特点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4,14(2):20-26.

[5]王天生.英国体育研究生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3):6-10.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编.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7-81.

[7]赵卿敏.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5):26―31.

[8]孙庆祝,孙晋海,赵先卿,等.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格、模式与方法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1):76-77.

[9]黄汉升.美国体育专业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的特点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18(1):85-88.

[10]王天生,程致屏,夏玉兰.中英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1):28-32.

[11]隗金水,邹亮畴,黄志玲.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的相关问题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92-94.

[12]贺斌.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与研究生教育弹性学制比较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99-101.

[13]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一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的先进课程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4):43-46.

[14]梁传杰.新世纪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1):69-70.

[15]宋筱平,陆军,陆叔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沿革、特点和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9):29-32.

[16]王战军.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21-24.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90-02

1.前言

近年来,合肥市民办高校的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取得较大成绩,已成为合肥市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就直接影响到了合肥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共体育课作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从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查询相关材料,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实地走访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等三所合肥市内的民办高等院校,通过实地走访,对各民办高校的场地设施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师资情况、场地设施情况。

2.2.3问卷调查法

制定《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对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对体育器材和公共体育课程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00份,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98.3%。

2.2.4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三所学校开设的项目以大球类项目为主,三所民办高校均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项目,除此之外,武术类课程也是三所民办高校均开展的教学项目。小球类项目在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开展,且只开展乒乓球项目。田径类项目也是只有一所高校有所开展,健美操有两所学校开展。在调查中发现,每所民办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不超过7门,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相关要求,高等学校需开展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1],因此,被调查的民办高校开设的体育项目远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有限的体育项目无法保证开展课程的多样性,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

3.2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课年限及学时调查与分析

根据表2统计结果显示,三所民办高校的开课年限均为1.5年,开课学时均在72学时到108学时之间。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高校需给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分四学期完成)的体育课程,专科不少于108学时,并为高年级学生设置体育选修课。通过调查,合肥市的民办高校并未达到标准要求,虽然这类民办高校培养的学生以专科为主,但因执行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挤占部分课时,虽然安排了1.5学年的课程,但是并不能为学生开展108课时的体育课。

3.3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场地器材调查与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均有自己的标准塑胶田径场和足球场,篮球场数量较为充足,校均8块,排球场校均3块,乒乓球台校均6张,在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有一片手球场。生均室内场地面积为0.13平方米,生均室外场地面积为4.2平方米。室外场地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但是室内场地生均面积太少,不能满足学生锻炼需求。

3.4合肥市民办高校公共体育课师资结构调查与分析

从职称结构来看,三所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师最高职称为副教授,仅有2人,占师资总数的9.1%;讲师4人,占师资总数的18.2%;助教最多,共16人,占师资总数的72.7%。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及40-50岁之间的教师各一人,分别占师资总数的4.5%;30-40岁之间的教师有5人,占师资总数的22.7%;30岁以下的教师人数最多,占师资总数的68.3%。从学历结构来看,硕士生占比例较大,共18人,占师资总数的81.8%;本科学历的教师有4人,占师资总数的18.2%。综合上述数据来看,被调查的三所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偏向年轻化、高学历、初级职称。这种师资结构的弊端在于大部分教师为年轻教师,缺乏高级职称教师的指导,教学经验有限,课堂应变能力差。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年轻教师较老教师能更快的接受新鲜事物,工作中充满激情,与学生交流障碍较小。

4.对策

(1)从公体课的课程设置来看,民办高校的开课项目以大球为主,小球类项目开设较少,每所学校的开课项目不超过7门,这需要学校和体育部(体育教研室)相互配合,通过不断的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求体育教师“一人多课、一课多人”,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2)从年限来看,所有民办高校均开设1.5学年的体育课程,开课学时在72学时到108学时之间,高年级均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程。由于每年执行《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挤占部分体育课课时,所以这些民办高校的体育课开课学生不能达到108课时。为了充分满足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需求,必须要求学校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安排课时。

(3)从场地设施来看,室外场地生均面积较为充足,可以满足学生锻炼需求,但是室内场地生均面积严重不足,体育场馆及设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特别是室内场馆设施,学校可以协同合作单位及其他社会团体,吸收资金,并且做到专款专用,保证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

(4)从师资结构来看,以年轻教师、初级职称的硕士研究生为主,高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人数非常少,这种不合理的师资结构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并且缺少上课经验,不能很好的处理课上的突发事件。从学校发展角度来讲,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质,提高上课质量,应该聘请教授或专家,作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并且不断派出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优化师资结构。

5.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合肥市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存在较多问题,而且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态度也较为不满,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是不利的,这就需要学校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体育课程,做到体育课与其他课程一视同仁,一方面加大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建设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实现民办高校的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Z].2014,06,11.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陕西省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2001年国家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幼儿园教育阶段也纳入基础教育体系,作为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也就是说,体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开始拥有一席之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受到广泛重视,这些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都是先行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调整培养人才的宏观目标的基础上,在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变革培养人才模式,调整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改革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才能提高幼儿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满足幼儿学校对他们的需求。

在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中,目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还很不完善,还无法充分满足社会需要,中小学体育课程对基础体育人才的要求日益增长。体育教育专业活动的宗旨非常明确,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和陕西省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特殊人才,培养基层学校需要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首先,本研究在接受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细致分析学前教育的相关特点,明确学前教育体育专业一定要完善体育课程设置,探讨相关前沿问题,得出具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学术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

其次,本研究在调查与分析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把它们与学前教育密切结合在一起,确定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继续改革的必要性,从整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出较为合理的对策,不仅强调制订课程设置的计划性,而且强调课程设置的实施与评价,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对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法,合理安排陕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全面调查,结合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专家问卷法,对问卷内容的效度进行了检验。

从本研究的需要出发,笔者走访了6所高校的多名师生,预先设计好了专家访谈提纲,拟定课程设置涉及的热点问题,针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情况,进行调查访问,征求教育专家对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

通过陕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学前师范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按照Spss软件和excel2003软件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在收集和整理的陕西省16所体育院系课程设置的数据的基础上,针对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进行统计,提供本研究的数据依据。

下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五套课程(计划)方案演化进行分析:

通过表1可见,1980年以来我国三套教学计划和两套课程方案细节,通过比较其培养目标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在前三套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都很明确,都是为了培养符合中等学校需要的专职体育教师。从1997年的第4套方案开始,跟前3套计划比较而言有了很大的扩展,但是还是定位在“中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专门型的人才”这一层次上面,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要求。

本研究随机调查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总学时最高的是西北大学,共计3192学时。总学时最低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计2566学时,这6所高校平均学时2703学时,所有6所高校的总学时均高于2008年《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数2500学时,平均学时超过2008年《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数203学时。由此可见,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总学时完全符合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

在对陕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层次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发现,陕西省高校遵守2008年《课程方案》要求,按照本校师资情况进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将课程按照必修课和选修课来进行分类,本文把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来分别进行研究。

课程结构比例决定学生具体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的总体计划,陕西省体育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改革总体趋势趋向于逐渐增加体育课程相关门类,随之而来的是影响学生具体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表现为必修课学时的比例趋向于下降,选修课学时的比例趋向于增加。

公共必修课是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共必修课在不同的教育典籍中有不同的提法,如普通教育课或公共基础课,虽然提法不同,涉及的课程内容比较类似,都是高等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全部都要修习的课程,作为高校规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侧重于教授给学生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保证教学时间,保证教学进度。

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又称指定性选修课,它们在课程设置上的重要性介于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必须在学科规定课程内选读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作为指定性学习课程。

通过对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研究,了解到目前陕西省各体育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情况差异很小,基本上都是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的。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任意选修课的开设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泛,有效满足学生多种能力的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喜欢的任意选修课,他们在按规定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闲暇时间,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效果非常好。

通过对陕西省6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方案的调查和研究,这6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总共开设了133门任意选修课供学生选学,从选修课的数量上说是非常可观的,可是学生能够用来选修这些课程的时间却是相当有限的。

对学前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其体育课程安排两年,第一年为选修课程;第二年为任意选修课程。具体项目和内容有:一年级:篮球、排球、武术、田径、健美操、艺术体操;二年级任意选修课程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科目。每学期总学时为144学时。另外本研究还对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幼儿师范学院两所学校进行调查:其体育课程内容根据幼儿大班、中班、小班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设置。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分析,学前师范体育教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内容相差太大,内容虽然结合了幼儿的特点设置,但内容还是单一。

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虽然采用的选修课和必修课课程有所区别,可是都强调体育考试来衡量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性,他们都非常注重用项目测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期末考试之外,他们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把学生的学习表现也纳入考核环节,增强公共体育课程评价的有效性。

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是随着领导部门的指挥棒转,没有充分发挥本高校的学情,课程设置缺乏创新,过于强调体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共性,忽视学前师范本科体育专业的特性,采用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对此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陕西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改变教育思想观念,应实现目标规格的多样化,要确定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培养目标,能够满足学前教育发展的专业化和多元化需要,培养理论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陕西省体育专业教育学生必须具备幼儿体育活动教学上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除了要增强自身的健身习惯外,还要养成终身锻炼的有效方法,养成良好的幼儿体育教学的职业态度。陕西省高校应依据实际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确定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前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研究报告,1998。

[2]袁吉林等:《当代职业教育大趋势》,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

[3]刘红、赵建强:《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确定依据的探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陈宁:《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思考》,《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45页。

[5]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3期。

[6]俞丽萍、李树屏、魏家骏:《优化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400页。

[7]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第11期,第1-3页。

[8]周登高:《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综览》,第七次体育科学大会文集,2004年10月。

[9]李靖:《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比较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0]安儒亮等:《21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兼析体育院校专业调整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7月。

[11]陈武山等:《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39期。

[12]黄汉升、林顺英:《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第12期。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6

摘要: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理念和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九校联盟的本科课程已由专业必修的单一课程结构与修读模式,逐步向“全校性课程(国家课程/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大类板块的课程结构转变,但同一类课程中的具体课程构成及领域划分在各校存在显著差异。九校联盟课程设置改革仍面临专业课程学分缩减与通识课程学分增加、各类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比例不合理、课程性质定义及准入标准模糊等问题。需重新规划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课程结构,合理设置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及相关学分制管理规定;需明确界定学校、院系、专业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的关系;重视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关注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实效性。

关键词:九校联盟;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学分比例;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1-0087-12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亚洲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及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Dia070112;上海市教委2012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复旦大学亚洲大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亚洲五国著名大学的通识教育与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

收稿日期:2013-11-30

作者简介:乐毅(1960-),男,江苏苏州人,教育学博士,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从事课程管理与评价、考试与招生制度、教育政策研究;王霞(1988-),女,山东日照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上海,200433。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越来越感受到一种压力,一种来自国内外同类大学相互竞争的压力,且竞争日趋激烈。众所周知,大学的竞争力主要是通过教学质量来体现,其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课程。招生、培养、就业,是大学教育的三个主要环节,缺一不可,而课程则是培养环节中的主要内容。课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结果,甚至就业。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注重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缘故。本文选取首批进入“985工程”建设的九所高校(即“九校联盟”)为案例学校,试图通过分析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的课程设置改革及课程实施现状,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路径。九校联盟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各校办学实力、课程与教学资源相对较强,又各具专业学科特色,都重视本科教育改革,其实践具有参照、借鉴价值和示范意义。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的校际比较:构成要素、内容、特点

课程设置指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各类课程的编制、筛选、设定与实施计划。大学的课程设置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各类课程结构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课程的修读要求与学分及课程实施的具体规定等方面,也涉及课程的性质、类型(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划分等,并通过本科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文本的形式体现出来。其中,课程结构变化是大学课程设置改革最直观的体现,反映了学校对本科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而课程结构则是课程设置的骨架,包括各类型课程(如通识课、大类平台基础课和专业课等)的组织、比例分配、领域范围相互关系等内容。课程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支撑并影响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推进。

(一)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

通过对九校联盟的2010-2012年本科教育培养方案、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校本科生院、教务部/处网站公布的学校管理、教学等相关文件分别进行搜集、整理、比较、分析,笔者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全校性课程(国家课程/通识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中,“全校性课程”是指面向所有在校本科生开设的课程。虽然有些大学的结构尚不太清晰,有些设置也存在重叠,难以简单归类,但这三大课程板块结构还是各校所共有的特征,其构成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专才培养模式所采用的“思想政治等公共课+专业必修课”的课程结构。(见表1)

从上表可看出,九校联盟的本科课程结构不再单一,相对多元的课程体系构建逐步形成。同时,我们还可发现,九校联盟课程结构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结构相似,说明了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设置改革方面都认识到了以往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期望通过课程改革来达到大学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也意识到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中的纲领性意义和框架作用,以及对具体课程的编制和教材编写的影响。课程结构变化也必然影响大学所希望本科生获得的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这又从另一面反映了九校联盟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共性、趋同性。趋同的本科课程体系表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九校联盟一方面不断借鉴国外著名高校课程改革模式,同时也在相互学习国内同类高校的改革实践经验。

乐毅王霞:试论本世纪以来“九校联盟”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与问题(二)九校联盟各校通识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存在差异性

出于对通识教育重要意义的认同,九校联盟各校均重视设置通识课程,但具体课程名称及内容构成不尽相同。与“通识教育课程”名称相似的有通选课、通识课程、通识通修课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修课程等。就字面上来看,这些课程都可归于通识类课程。但通过对九校联盟的这类课程结构进行对比后,笔者发现,其课程结构还是存在诸多不同与问题(见表2)。

从表2看,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差异较大,如北京大学通选课由七大领域课程组成,而复旦大学通识课程由通识核心、专项、选修和国际课程四部分组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英语类、物理类、体育类等九类课程组成;其次,各校通识课程领域划分不同,如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同样是通识教育六模块,但彼此差异显著;再次,除思政、军事、体育、计算机、外语等课程外,九校联盟通识课程内容选择不同,如清华大学通识课程中的新生研讨课,复旦大学的暑期国际课程,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课程等。

九校联盟通识类课程构成的不同,一方面说明各校依据自己的理念、价值观、理解、办学特色来设置通识课程,并非随波逐流;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和领域划分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标准、不规范的现状。以北京大学通选课为例,就存在着“未能主动建设,呈现自发状态;课程数量失衡,教学质量悬殊;定期审核不严,缺乏表彰制度”等问题。[14]为什么九校联盟的通识类课程呈现出如此纷杂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内涵和知识领域等尚缺乏清晰界定,对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尚缺乏明确阐述,对通识教育课程还没有明确的准入界线等等。当然,通识教育起步晚,课程体系构建尚未成熟也是影响因素。

(三)九校联盟均重视大类/基础课程的构建

九校联盟在本科课程改革都很重视大类/基础课程设置,但各校该类课程的具体课程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大类课程、文理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学科群基础课等课程均属于同一类课程,这类课程通常为一级学科或跨一级学科课程,面向同一类学科内各专业的学生以及其他学科的部分专业,如复旦大学的文理基础课。为什么要设置这类课程?笔者认为,开设这类课程是实施“宽口径、厚基础”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如实施大类招生,就需要这样与之相匹配的大类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另外,一定意义上,大类/基础课程也为编制和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创造了前提和基础。因此,也可以说,此类课程也可被视作为介于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学科间领域互补的“共通性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2002年复旦大学开始实施《复旦大学文理教育方案》,明确提出课程建设目标是“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并逐步向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基础教育过渡”[15]。正因有这种全校开放的课程实施经验,使得复旦大学能够在2006年平稳地实施面向所有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九校联盟目前均开设了该类课程,足见其重要的课程功能及意义。

从该类课程的实质意义和作用看,九校联盟是基本相同的,但各校划分此类课程的学科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如表3所示)。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既与各校所依据的具有本校特色大类划分标准相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学科优势与专业侧重。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宽口径、厚基础”的理念和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是达到目标的有效载体;九校联盟各校无论在通识类课程,还是在大类/基础课程的设置和管理方面,都有较充分的课程权力。但同一类课程的不同课程构成和领域划分,也使学生在理解大学课程和教育内容方面产生困惑。因此,明确各类课程的定义、领域边界、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规范课程的准入制度,是课程设置与管理改革需要考虑的内容。

(四)九校联盟各校的全校性课程的设置及存在问题

第一,全校性课程内涵与具体构成。

如上所述,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主要由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其中,我们所指的“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思政等公共课程和通识类课程,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就目前设置而言,笔者注意到,大部分九校联盟高校把思政、外语、体育等公共课归类到通识类课程之中,只有少数学校,如北京大学,将思政等公共课和通识类课程分开列出。因大学思政等公共课由国家统一规定,政策支撑并组织实施,所以,课程设置各校相同。此类课程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管理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国家的要求,国家的标准,其实施面覆盖我国全部高校,显示了课程的国家性质。为此,笔者将这类课程统称为“国家课程”。

第二,“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

本世纪以来,“国家课程”在九校联盟高校课程设置改革中已面临多重挑战。挑战一是,国家课程受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冲击,主要体现在本科课程结构中,国家课程以从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形式存在。或许是课程结构分类的缘故,或者是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推崇,除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外,九校联盟其余七所高校均把五类公共课程列入通识教育课程中。这似乎隐含这样的概念界定与划分: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国家课程”。但问题是,我国没有在国家层面明确规定要在各大学实施通识教育,它不是“国家课程”。不得不提的是,在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方面我们也存在认识分歧:有学者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即通识教育,据此诠释,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也就包含国家课程。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据此释义,通识教育课程不应包含国家课程,即国家课程不从属于任何一类课程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于国家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两种观点孰是孰非值得商榷,但由此引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在国家层面制定明确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编制相关的课程标准等,以便在已授权建立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正式课程的形式参照实施?

挑战二是国家课程的实施存在问题颇多,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课程的目标与价值意义认识偏差,课程学习动力缺乏;教师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重讲轻学,缺少方法吸引学生;课程考评不力,学生逃课严重等现象。笔者在复旦大学所实施的课题“本科课程设置的整体设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项问卷调研(以下简称《复旦大学问卷》)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些问题的存在。《复旦大学问卷》项目主持人为乐毅。2012年12月,笔者在复旦大学采用当场发放填写收回的方式,对大一至大四部分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236份问卷,收回236份问卷,有效问卷228份。问卷内容共包括五部分: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招生、就业、助教等。本文仅涉及课程设置、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就业三个方面的部分题目。在问及对国家课程持何改进建议的时候,《复旦大学问卷》的统计显示,有48.2%的同学希望缩减国家课程学分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重。此外,网络及各类媒体上也不时出现大学生对国家课程的诸多不满言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未能适时变革课程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以满足90后大学生知识需求。因此,关注国家课程设置与实施,改革相应的学分制管理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同时,也不可忽视系统思考国家课程师资/教材建设等问题。

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比例的校际比较:课程总量、学分比例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实施的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直接外显于课程结构的变化中,如复旦大学为实施通识教育,其课程结构也随之作出调整,目前通识教育课程板块已取代原综合教育课程板块。调整课程结构,也就意味着各类课程在学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有所变动。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取向及对某类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学校各类课程结构学分比例设置的合理性,不仅影响课程的顺利实施与管理,而且对学生能力结构也产生重要影响。

(一)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设置状况

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首先反映在课程结构的三大板块中。笔者通过对复旦大学64个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分综合统计分析,又随机抽取八所大学某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相关课程学分比例统计,整理结果显示,九校联盟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的学分比例不同(如表4所示)。从表格中我们可看出同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如同为专业课程,复旦大学约占47.32%,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均不超过12%,数值相差较大;而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类/基础课程所占学分比例,高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的全校性课程约占校总学分的30.44%-32.85%之间,学分也相差不大。可见,课程学分比例不同,与学校总学分设置以及课程结构相关。

表格中的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是指金融学专业课程27学分,以及光华管理学院课程(不含大类平台课)39学分,合计66学分。笔者依据培养方案中学院课程的具体构成,暂将其学分计入专业课程学分;南京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历史学专业核心课程40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不含跨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第二课堂),合计70学分;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课学分,包括专业教育专业类课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5学分,专业实验课程6学分,合计42学分;西安交通大学专业课程学分,包括专业主干课程45.5学分,专业课程必须课程15学分,专业进修课程6学分,合计66.5学分。

表4乃针对三类课程研究所得,权加不满100%的高校,或因任选、实践、论文等课程不包含于三类课程中的缘故。另外,表格中复旦大学的校总学分、各类课程学分是所有专业的平均分,而其他八所高校因笔者暂未找到全部相关的公开资料等原因,所以此处均选择随机抽取的各校某一具体专业的培养方案作为替代进行案例分析,所选的各校相关专业已在表1的相关注释中有具体说明。表5、表6中的情况相同。

基于上表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三类课程在九校联盟各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整体上趋于相似。笔者对九校联盟各类课程学分比例作进一步梳理,发现全校性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的有四所,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大类/基础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的有五所;九校联盟专业课程学分比例低于30%也有四所高校。也就是说,九所高校有一半以上的学校,其全校性课程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超过30%,大类/基础课程所占比例低于30%。另有四所大学的专业课程所占比例均低于21%。这种比例结构表明,九校联盟各校都比较重视全校课程建设,而全校性课程主要包括国家课程和通识课程,在国家课程学分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则反映出各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九校联盟这三大板块课程的比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如果说,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衡量课程比例设置合理性的重要标准之一的话,那么,学生又赞同怎样的课程学分比例结构呢?针对九校联盟目前课程设置中一半以上的学校全校性课程学分比例高于30%,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小于或接近30%的现状,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了相关题目,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与各校的改革现状似有相悖: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15.4%,希望增加文理基础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9.2%,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的学生占53.1%,希望三类课程比例均衡的学生占21.4%。归而纳之,一半以上的同学希望学校今后增加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虽然笔者所实施的样本较小,但管中窥豹,相信其他同类高校的学生也有类似的需求,即希望增加专业课程的比重。然而,九校联盟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大多表现为压缩总学分,减少专业课程比重,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如北京大学2002-2003年将毕业总学分数由150学分压缩到140学分以内;清华大学自80年代以来,进行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的表层特征为减少专业和学分总量,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与份量。[17]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学校的课程设置改革措施似乎与学生的需求背道而驰。这一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是结构及学分比例调整不合理?是专业教育影响的根深蒂固,还是社会需求、就业要求强化了专业的作用使然?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之争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课程存在三大主要矛盾,“专业性和综合性的矛盾、规定性和选择性的矛盾、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矛盾”。[18]就“规定性和选择性”而言,问题就主要集中体现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设置中。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同样也反映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重中。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是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但课程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标的做法只能是减少必修课的学时。因此,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与各方利益等原因,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所占学分比例增减就成为九校联盟各校课程设置改革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学校、院系和教师都各有各的诉求,致使博弈难分伯仲。

第一,九校联盟本科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

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虽重视选修课建设,但必修课仍然占主导地位。笔者对九校联盟各校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进行统计整理,发现其必修课比例均高于60%(见表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更加重视必修课。实际上,九校联盟在本世纪的课程设置改革中,正逐步提高选修课在校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如浙江大学提高选修学分比例至25%-30%。[19]

学校课程设置改革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学习需求,据此推理,学校必修课学分比例占绝对优势的课程设置现状,也应是学生期待的结果。笔者在《复旦大学问卷》中设置相关题目验证这一假设,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仅有14%的学生希望减少选修课比例,大部分学生都表达了希望增加选修课的意愿,甚至有10.5%的学生希望全校选修课学分高于必修课学分。但有趣的是,统计显示,总体上学生依然对学校必修课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现状表示满意。

第二,九校联盟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相对选修课占优势地位。

通识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选修课与必修课学分比例设置,是大学本科课程编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不单显示了大学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也反映出一所大学的课程管理和师资水平。九校联盟不仅总的全校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其他各类课程(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也均超过选修课,虽然同类课程必修课在不同学校中的具体比例数值不同,但均高于50%(详见表6)。

从下表可以看出,九校联盟必修课程学分相对选修课占绝对优势的结论是有案可稽的。这也是目前我国大学中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除了全校性课程必修课学分的设置,学生对其他类课程中必修课学分比重也占优势地位的现状又是怎么看的呢?从笔者所实施的《复旦大学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中选修课的期待持相反的两种观点,即希望增加通识教育课程选修课比重,同时却希望增加专业课程必修课比重。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态度与通识选修课的态度截然不同。

综上,九校联盟各校的三大板块课程(本科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设置整体上趋于相似。相对而言,全校性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不大,有增加的趋势;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差异略大;而同一类课程在不同学校中所占学分比例的具体数值不同;全校必修课程以及各类课程中的必修课学分比例均占绝对优势地位,学生对目前全校必修课高于选修课学分比例的设置表示认可,但同时又希望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教育必修课。当然,这里也仅是《复旦大学问卷》所涉及的部分学生的意见,九校联盟全部在校本科生是否持同样观点,还有待进一步了解。九校联盟课程学分比例的现状,一方面体现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增加并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缩减专业课程学分比重,注重大类/基础课程建设的课程改革走向;另一方面,虽九校联盟正试图提高选修课学分比重,但依然不能改变必修课在校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课程改革任重道远。

三、九校联盟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课程结构及课程学分比例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九校联盟本世纪以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的课程设置改革,而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如全校性课程中“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关系模糊对深化结构改革会造成困难;同一类课程中的具体课程构成及领域划分在各校存在显著差异,课程性质定义及准入标准不清既影响课程质量,也不利学生选课及校际交流;专业课程学分缩减与通识学分增加之间的博弈可能导致课程权力难以划分;大学院系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缺乏一致性会使得改革目标失效等等。针对九校联盟本科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比例等问题,我们以为可尝试如下改进举措:

(一)重新规划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课程结构

破除二元组织结构中的壁垒,理顺大学与院系之间的管理职能与课程权力,协调各方的权利和需求,打通学科与专业之间的隔阂,是顶层设计本科课程的组织保证和制度环境。大学层面本科课程顶层整体设计,应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理念,统筹通专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倡导学生的自主与探究学习能力培养。重新规划本科课程,应阐明国家课程、通识课程、文化素质教育三者关系,明确国家课程与通识课程互不隶属,均可包含于全校课程,明确界定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区别及联系,强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渗透到全校性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课程中;应调整课程结构与各类课程比例,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学分比例,按照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调整各类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学分比重,以及课程实施、教学方式、学分制管理等相关的修读规定。限于篇幅,仅择如下阐述之。

就合理设置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而言,涉及的问题就颇多:

由于九校联盟重视通识课程和大类/基础课程的建设,通识课程学分不断增加,原有的专业课程就受到影响,学分不得不减少。在国家课程学分不变的情况下,通识课程学分增加,总学分本应随之增加;若总学分不变,专业课程学分必然相应的缩减。挤压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则会引发抵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教育的教学与质量。因此,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学分比例问题,就是需要解决的矛盾之一。这里首先应确定合理的通识课程学分。那么,什么样的学分比例才是合理的?哈佛大学(HavardUniversity)本科总课程数为32门,通识教育课程8门,占总课程数的25%(新的通识教育要求学生选8个分类的8门课程,另外第一年必修写作一门)。通识教育、写作课和语言要求总计9-11门课程,占学生总课程数的30%-35%。[20]而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ofChicago)要求本科生毕业前修满42门课程(42学分),其中通识课程15门(人类、文明研究与艺术6门,自然与数学科学6门,社会科学3门),学生要修的通识课程约占毕业总课程数的35.7%。[21]他们的比例显然比我们大。这是一种参照;我国香港中文大学123个学分中,通识教育课程占21个学分(不含中英文、体育等);[22]香港科技大学120学分中,共同核心课程占36个学分。[23]这是又一参照。九校联盟受“国家课程”(思政与军训课等)23个学分的影响,总学分居高难下;若除去“国家课程”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学分相对较少,如北京大学为12学分(通选课),复旦大学是12学分(通识核心六模块),均低于列举对比的上述其他一流大学。显然,适度提高通识教育课程学分似乎必要,但根据国情和目前的政策,又不太现实。需指出的是,高通识学分并不能说明就是合理设置标准。因此,充分利用通识课程有限学分,重视课程实施与管理,抓教学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助教制,不失为解决矛盾的有效举措。

已有研究对化解通识课程学分增加与专业课程学分锐减这一矛盾提出了设想:一是“从课程视角找寻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最佳结合”[24]。实现两者“最佳结合”的措施有两种:一是“专业课程融合通识性”[25],将通识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但两者结合实施起来有较大难度,对授课教师的要求高,教师即需要有专业方面的“良知”,又需要有崇高的“良心”;[26]因此,这里就需要考虑如何整合两类课程的问题。“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是对的,但以什么样的人文来教育学生,这却是需要特别慎重的”。论及课程整合,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应防止出现对科学教育的轻视”。[27]此外,难以量化考评教师教学效果等也是现实问题。二是实行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交叉开课的方式。如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实行独具一格的双计分政策,即同一门课程修得的学分可同时分别计入两门不同类型的课程学分。例如通识教育基本能力课程“交叉文化分析课”所获学分即可作为通识教育基本能力课程学分,也可计入通识模块学分或者满足某主修课程学分要求。[28]宾夕法尼亚大学这种协调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措施,值得研究借鉴。

同样需考虑的,是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的合理设置问题。提及增加选修课,人们往往会想到减少专业必修课。但对九校联盟这样的大学,是否存在可能?有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理科专业必修课并没有很大的削减空间”,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可以适当精简专业课程”,[29]这只是一种意见。改变只关注专业必修的传统,要加强选修课建设,尤其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其他研究也表明:“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所占比例小于美国大学”,但“必修课比例远远超过美国大学,选修课则比例非常小”。[30]在学校总学分、“国家课程”学分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增加通识教育选修课呢?增加通识课程总学分是一种方法。有研究表明,美国[31]、韩国[32]的著名高校通识课程学分比例均在学校总学分中占20%左右。通过设置通识与专业交叉课程,改革学分制也是一种办法。这样做可扩大通识选修课范围,即对本专业学生来说是专业课程,对其他专业同学来讲是通识课程(即采用双代码管理)。专业选修课也可采用相似举措,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选课范围。但需充分考虑该专业学生的课程资源权利,避免其遭遇选课失败现象。学校与院系要协调,适度开放,并做好课程开发。

(二)明确界定学校、院系、专业培养目标与各类课程目标的关系

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有赖于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最终要靠‘课程系统创新’的践履来达成”,课程系统创新涉及课程理念、内容、制度和技术等多方面。[33]因此,在课程设置改革过程中,我们应首先明确学校、院系、专业、各类课程等培养目标,以及各目标间的关系,并以文本的方式明确体现在学校及院系的专业培养方案中。然而,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脱节”等现象,“对人才整体素质要求细节不清楚”,即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是问题根源之一。[34]只有培养目标清晰,才能有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只有明确的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院系、专业才能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只有明确国家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等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围绕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并选择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教学范式。这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亚洲一流大学(如我国台湾香港地区著名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时,也都制订了极其详细的目标,并在院系逐级分解,形成了比较理想的校院系三级目标分类体系。这些大学在课程设置、选修、学分等方面都渗透这样的理念和目标,并体现在具体的修读规定和教学实施方法中。目标是纲,直接关系到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方向与人才培养的规格。大学培养目标的达成有赖于一套科学的目标分类体系。

(三)关注课程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从外部因素看,主要原因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大学专业也随之冷热变化,影响了就业选择;从大学内部看,学科和专业调整、课程设置相对滞后是一个因素,而课程与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学生,提高竞争力直接相关。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开发,可通过大学课程设置与实施来达到。课程结构可塑造人的能力结构,能力结构是否合理则可影响学生日后的科研与就业,甚至个人的生活与社会活动。因此,如何协调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合理设置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就业与科研两种能力问题。

在就业能力培养方面,有研究者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各专业就业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专业课程设置比率应该与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专业型工作的就业率正相关。[35]但同样需指出的是,我们不仅要强化专业课程,也要重视提高通识教育、文化素质课程的质量,更需设置有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类课程,并成立具有专业素质的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就研究型大学而言,科研能力更不可忽视。笔者对九校联盟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与读研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超过一半的本科生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而非直接就业。如浙江大学近五年来国内、国外读研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50%左右,[36]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五年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37]

如何有效培养就业与科研两种能力?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有:

一是设置顶峰体验课程。美国在研究总结了十年本科教育改革之后,设置并实施了“顶峰体验课程”,即“以一个顶峰体验来完成对大学生本科教育的终结”。[38]从该课程的实施途径和培养目标上来看,这类课程不仅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且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交流等能力。在本科大四学年设置该类课程,不仅能够弥补缩减专业课程对专业教育质量产生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研究、交流等能力,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好基础准备。

二是设置科研创新课程。本科生参与科研是提高本科生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九校联盟似有共识并已开始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主要通过设置各类创新计划,资助并鼓励学生参与项目等方法,如清华大学推出的大学生训练计划(StudentsResearchtraining),复旦大学的复旦大学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等。遗憾的是,目前无论何种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都有一定的申请限制条件,设置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与科研创新的学生数量。同样,学生对科研创新项目信息的获取和了解程度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们不妨与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麻省理工大学(massachusettsoftechnology)等一流大学一样,尝试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科研创新课程,并规定相应学分,实施严格的学分制管理。

(四)特别关注课程实施,注重课程评价的实效性

本世纪以来,九校联盟各校都比较重视本科课程设置改革,相对而言,对课程实施关注不够,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同步实施不同环节的改革。课程实施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学校层面的培养方案的执行与效果评价,也涉及微观层面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课程评价(包括教学和考试评价)等等。它是检验课程设置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单一的课程评价已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学生评教中的走形式、缺反馈、轻问责、管理权边界不清等。因此,我们应强化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关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应让教师明晰课程目标,获得其认同及广泛支持,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

课程实施也与教学范式的改革密切相关,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助教制、教师教学评价、学生考评规定和学分制改革等。课程设置影响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式的采用需结合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目前九校联盟已在积极探索,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讨论课、助教制等等。[39]但遇到的问题也颇具挑战性,如小班化的师资与物理空间,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的组织实施评价,研究生助教管理权分割的不利影响等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旨在更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和课程目标;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充分发挥主讲教师的学习引导作用,使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所必需的批判思维、独立研究与创新能力。

总之,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发现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寻找缩小差距的改革路径与方法,是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做的功课。我们既要关注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动向,也要了解其改革发展的历程与经验。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从未停止过本科课程改革的步伐,博耶报告(BoyerReport)即是例证。本世纪以来,美国本科教育改革尤其重视课程结构的调整(如增加通识教育课程比例),强调“本科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将“人文学科的学习作为本科教学战略的基础”,把“学习跨学科课程”作为本科生的基本要求,等等。[40]提出并实施这些改革举措之目的,归根结蒂,还是为了探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途径与方法,追求卓越。而所有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进行跟踪研究。学习、研究、借鉴其改革实践的成败,有利于我们早日达到预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2012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清华大学.(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tsinghua.edu.cn/publish/ce/6495/6495/003.pdf.

[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经济方向)培养计划[eB/oL].培养计划.北京大学.(2012-11-06)[2013-10-26].http://gsm.pku.edu.cn/resource/uploadfiles/docs/20130207/201302071011193577.pdf.

[3]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的意见[eB/oL].“三三制”教改专区.南京大学教务处.(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jw.nju.edu.cn/nJUeducation/files/guiderplan/pdf/qxjxgwj.pdf.

[4]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eB/oL].“三三制”教改专区.南京大学教务处.(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jw.nju.edu.cn/nJUeducation/files/guiderplan/pdf/lsxx.pdf.

[5]复旦大学.2012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复旦大学教务处.(2012-06-23)[2013-10-26].http://jwc.fudan.edu.cn/picture/article/67/da/fc/8ec4041c45d1920d0164647d5dfb/49a17bff-4656-4e36-a1b6-4417a8c6531e.pdf.

[6]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培养计划[eB/oL].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me.sjtu.edu.cn/bkjx/userfiles/file/2012%20mechanical%20engineering.pdf.

[7]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选课手册(2012-2013-2)[eB/oL].通识教育/通识课程.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2012-12-19)[2013-10-26].http://ge.jwc.sjtu.edu.cn/web/sjtu/GeSJtU/198339.htm.

[8]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西安交通大学.(2011-12-19)[2013-10-26].http://nd.xjtu.edu.cn/article/uploadfile/201112/20111219123742440.pdf.

[9]浙江大学.2011级浙江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ugr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713426.

[10]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本科生手册(2010年版)[eB/oL].指导手册.浙江大学本科生院.(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ugrs.zju.edu.cn/attachments/2010bkssc/2010nbbkssc.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物理专业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03-03)[2013-10-26].http://scms.ustc.edu.cn/jypy/bksjy/pyfa/201103/p020110303356003896779.pdf.

[12]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eB/oL].本科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11-24)[2013-10-26].http://seie.hit.edu.cn/news/Show.asp?id=4147.

[1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本科培养方案[eB/oL].培养方案.清华大学.(2012-07-20)[2013-10-26].http://cms.sem.tsinghua.edu.cn/semcms/res_base/semcms_com_www/upload/article/file/2012_3/7_20/hyknh4v0b7yk.pdf.

[14]北京大学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北京大学通选课的现状、问题和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11(2):96.

[15]《复旦大学百年志》编纂委员会.复旦大学百年志(1905-2005):上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56.

[16]北京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本科生课程手册(含通选课、平台课、公共必修课介绍)[eB/oL].教务部通知/公告.北京大学教务部.(2013-01-10)[2013-10-26].http://dean.pku.edu.cn/notice/inform_show.php?id=1357796855.

[17]史静寰.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础及走向[J].现代大学教育,2008(1):62-68.

[18]谢维和.高校课程的变化与特点[J].教育研究,2005(2):68-69.

[19]袁本涛.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来自2005年部级教学成果奖的报告[J].大学教育科学,2006(2):44-51.

[20]Harvarduniversity.GraduationRequirements.[eB/oL].academics/planningYouDeree.(sinedie)[2013-10-26].http://college.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61161&pageid=icb.page284442.

[21]theuniversityofChicago.theCurriculum.[eB/oL].2013-2014Collegecatalog.(sinedie)[2013-10-26].http://collegecatalog.uchicago.edu/thecollege/thecurriculum/.

[22]theChineseUniversityofHongKong.Curriculumstructure.[eB/oL].newUndergraduateCurriculumfrom2012.(sinedie)[2013-10-26].http://cuhk.edu.hk/334/english/curriculum?structure/index.html.

[23]theHongK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ommonCoreRequirements?Forstudentsadmittedin2013-14(4-Yearprograms).[eB/oL].UniversityCommonCoreprogram.(sinedie)[2013-10-26].http://uce.ust.hk/web/courses/course_curriculum_6.html.

[24]王伟廉.从课程视角找寻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最佳结合[J].教育发展研究,2003(7):24-27.

[25]蒋红斌,梁婷.通识教育的彰显与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1):95-99.

[26]王义遒.再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3):19-23.

[27]杜作润.课程整合的现实性解说[J].现代大学教育,2001(1):23.

[28]the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oliciesGoverningCredits.[eB/oL].policies&proceduress/Courses.Grades&Credit.(sinedie)[2013-10-26].http://college.upenn.edu/credit-policy.

[29]金顶兵.中美两所一流大学本科课程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3):37.

[30]熊耕.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文学和数学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2(2):75.

[31]李曼丽.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1):46-50.

[32]乐毅.首尔国立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7(5):40-43.

[33]薛天祥,周海涛.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系统创新[J].现代大学教育,2001(1):11.

[34]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2009(12):30-34.

[35]徐钧,等.面向就业市场的本科课程结构设置:一种经济学观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5):22-28.

[36]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年鉴(2007-2011).[eB/oL].浙大电子书.浙江大学.(上载时间不详)[2013-10-26].http://zju.edu.cn/c2021535/catalog.html.

[3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越的毕业前景.[eB/oL].科大概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网.(2010-05-21)[2013-10-26].http://zsb.ustc.edu.cn/zjkd/kdgl/201005/t20100521_17126.html.

[38]刘少雪.从博耶(Boyer)委员会的“3年后报告”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5):62-64.

[39]乐毅.复旦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改革的经验及启示——核心课程、讨论课、助教制[J].理工高教研究,2008(2):58-61.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课程结构

当前国家日益重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改革与普及学前教育。结合社会对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反思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实现培养目标,需要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作为载体。通过对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比较,分析我国本科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建议,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内涵

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规划,是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1]。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指依据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是指课程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一般指课程类型,各类型课程所占比例及各类课程怎样构成整体[2]。

2.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结构的比较研究

2.1国内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华东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方面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其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知识类、技能类和实践类。知识类课程是为学生提供教育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并为问题解决提供思路,包括教育通论、心理发展、课程与教育以及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及幼儿园课程等方面的课程内容;技能类的课程为培养学生毕业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技能,包括艺术素养课程、幼儿教玩具制作、幼儿园教学设计、教学法和教师口语等;实践类课程是通过教学实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幼儿的实际问题及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分为幼儿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3]。宁夏师范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构成,其中通识课程大约占总课程的31%,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53%~56%,专业技能课程大约占3%,实践课程约占13%[4]。万莉以华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师院校为研究对象,综合得出课程设置大致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7%,学科基础课程约占总学分的24%,专业课程约占总学分的38%,实践教育环节约占总学分的11%[5]。

2.2国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

美国学前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教师关心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包括艺术、人文、社会等内容;专业课程种类繁多,分科精细,着力于使学生构建扎实的教育理论,涵盖早期儿童教育、安全和营养等课程;专业实习课程是为了使学生从中获得教育经验,这部分课程在学生的整个课程培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教育实践,约占整个教育时间的30%[6]。

英国学前教育本科层次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四大模块:核心课程研究、专业研究、学科研究和学校体验。核心课程研究包括师范生必学的英语、数学、科学三门国家核心课程及教学法;专业研究是为了思考和研究教育的基本问题,涵盖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方面知识。学科研究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专攻领域;学校体验模块主要包括见习、实习等内容[7]。

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三年的专业教育中,每年每学期都必须到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机构见习实习,教育实践总时间为19周。而每年的必修课程主要分配为:第一年学习教育实践导论,教学策略;第二年包括儿童心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第三年包括儿童音乐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等[8]。

3.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李可娟选取陕西省开设有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六所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发现这六所院校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分配不合理,实践课程执行效果不佳,课程设置与执行不同步[9]。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实践类和专业技能类课程较薄弱,专业知识陈旧且脱离幼儿学习生活,专业课程内容过分重复,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养成[10]。文颐、唐大章等选取四川省幼儿园园长和成都中职学校优秀教师作为调研对象,调查结果显示,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种类少,缺少一些重要却总是被忽视的课程如教学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指导,意外事故处理等[11]。

总之,结合国内外研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各高校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从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这个角度来分析。其中,知识类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这些课程中,知识类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识课程中职业素养类和自然科学类的比例偏低;专业基础课覆盖范围小,且理论知识陈旧冗杂,某些知识点在各个课程之间重复出现,而新兴学科如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却鲜有开设;通过对幼儿园园长的调查研究发现本科生虽然理论方面优于专科生,但技能较弱,进入幼儿园后还要经过培训,不能直接上岗工作。此外,技能类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学生反映艺术素养课程如钢琴课,能够在课后练习的机会比较少,琴点紧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实践类课程中,美国的专业实习课程占总课程的30%,澳大利亚的学前教育专业也尤为重视学生的教育实践,而我国各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仅占全部课时的11%―13%,且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得到的指导和评价较少,影响实践效果,突出表现在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实践能力不足。

4.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建议

“任何一所高校的课程设置、结构、学时、内容及衔接、交叉,都是这个学校(专业院系)的核心,也是该专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的体现”[12]。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也是各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与结构至关重要。如史丽君从《专业标准》的视角出发,指出各高校应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完善选修课课程体系,并适当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增加保育类知识课程,改革艺术类专业技能课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13]。邵小佩,周灵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了就业取向下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并提出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和冗杂,增加课程中的展示性活动,合理安排课程设置顺序[14]。李学杰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幼儿成长教育,提出应增设幼教热点问题透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多门选修课程,开设专家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前沿知识[15],把握本专业的研究趋势,增强学生研究意识。

结合国内外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结构的现状与社会对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按照知识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在知识类课程中,应拓宽专业基础课程的覆盖范围,增设0―3岁婴幼儿保育知识、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等新兴课程,整合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课程,删减并系统性地归纳这些学科中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并在教材中适量地加入实践性活动,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幼儿园见习,与幼儿园教师合作等方式,定期透过幼儿在课堂和游戏中的表现更好地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实际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避免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造成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后果。此外,在设置专业选修课时,要与专业必修课有一定的联系,拓展并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通识课程中,提高职业素养类与自然科学类的课程比例,在培养学前教育优秀教师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人文素养的人。

其次,在技能类课程中,要着眼于社会需求,通过调查发现,市场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应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在招聘幼儿教师时,一般考察应聘者的唱歌、跳舞、弹琴、绘画、讲故事、说课、上课等专业技能素质,因此,各高校仍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鉴于学生反映得到技能训练的机会与指导不足等问题,建议各高校合理安排课时,进行小班教学,在周末开放琴房,并及时检修钢琴,为学生有充足的练习资源提供保障。此外,学校开设的艺术技能课应有针对性,顺应社会需求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加出色,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教师的研究方向,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

最后,应加大实践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改进教育实习的方法。借鉴国外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的实习课程及本专业的应用前景,需要对目前实践类课程所占的比例予以调整,适量增加实践类课程的课时。各高校应积极联系学生的实习基地,加强与幼儿园的合作交流。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要去实习基地进行观摩,以分散见习的形式开展实践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法、谈话法、产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关注幼儿的情绪、认知、思维、行为等方面发展,每次的见习都要求学生有所记录,并把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由老师整理出幼儿常见的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贯穿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在大四的集中实习时间里,应对学生提出更高、更实际的要求,不仅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更要侧重于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培养他们反思研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明.中日两国教师教育比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侯怀银.高等教育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186.

[3]王利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李芳霞.地方型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教育与职业,2014,24:126-128.

[5]万莉.我国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优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3.

[6]王少妮.美国幼教师资职前培养体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胡福贞.当代英语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特点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9):44-50.

[8]彭攀.当代各国学前教育教师教育培训发展情况分析[J].科教文汇,2008(11):19.

[9]李可娟.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0]王利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文颐,唐大章,杨春华,王青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四川省幼儿园长及成都中职学校幼教专业骨干教师的调研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

[12]李可娟.陕西高校学前教育本科课程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13]史丽君.《专业标准》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黑河学院学报,2014(2):67-69.

[14]邵小佩,周灵.就业取向下学前教育本科课程与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4):119-124.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体育课后总结重要性基本原则和要求具体内容

学校体育是一个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体系,要提高这个系统的整体效益,就要保证它的各个组成质量优良,形成有机整体,协调运转。课后总结,主要是根据教学认识论和学习心理理论提出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体育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如果说体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系统,那么课后总结则是这个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教师只有很好地掌握运用它,才能了解教学系统运行的情况,有效地调节和改善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

1.体育课后总结的重要性

1.1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部分体育教师十分注重备课,也精心地去上课,然而上课上完了也就完了,没有思考和回顾。只有通过总结,我们才能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以利于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1.2有利于体育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丰富的教学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这些经验的获得,就依赖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

1.3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科研水平。

实践出真知,广大的体育教师在多年的工作当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对这些经验再加以总结,就可能上升为理论,而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这有利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如果不对这些经验加以总结,那么将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得不到推广运用,从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造成遗憾。

2.体育课后总结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1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写课后总结是为了肯定课的成功之处,克服课的缺点,以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此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教育原理和方针,要研究课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这样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才能高屋建瓴、言之有据。正确的指导思想为我们的总结指出了方向,即总结什么,如何总结。另外,我们还要有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正确对待成绩和缺点、经验与教训。但也不能就事论事,罗列现象或单纯地叙述过程,而要对教学实践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

2.2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

由于教师必须总结学生发生偏差和错误的原因,以及采取何种措施去纠正错误,因此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是对学生“现状”的把握。教师对这种把握做得越精确,教学目标所期望的“新状态”实现得就越快。

2.3课后总结要注意客观和灵活相结合。

因为总结是由教师作的,所以这类总结常常不可避免带有主观因素。教师如果能在教学总结过程中对每堂课及时进行反思,检查过去所拟订的教学计划,就能发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发展需要,就能及时记录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得失。另外,教师还需注意总结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外来干扰和环境变化,要随时对教学计划作相应的修改,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灵活变动作为经验记录下来,是课后总结的重要方面。

2.4总结影响课成败的关键性问题。

如何对一节课进行总结,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听完一节或上完一节课,一些教师常感觉没有什么可总结的,这样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关键原因是我们没有深入地分析。课后总结不妨从教与学两方面进行总结,围绕“教”,我们可以从教态、教学手段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入手;对于“学”,可以从负荷、情绪、气氛、反馈等方面入手,这样我们的总结就不会出现无从着手的局面了。另外,我们在对课程进行总结时要注意对影响课成败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总结,以得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而不能记流水帐、叙述过程,这样的总结缺乏特点和个性,也无价值可言。

2.5明确课后总结基本操作程序。

课后的总结必须有一个可操作的程序,以做到有的放矢。(1)确定总结的控制标准。课后的总结是联系学生实际,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一些关键点进行总结,而不是没有重点地泛泛而谈。(2)对照“教学评估”标准,及时纠正在教学过程中的偏差。(3)根据不同教学班的实际教学情况制订出下阶段的备课计划和教学重点。

3.体育课后总结的具体内容

主要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总结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切程度和目标落实情况。

体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术、技能、素质、情感、思想品质和运动负荷等目标。通过每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检查课前制订的这些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做到了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如能记住所传授知识、动作要点、锻炼方法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能完成动作技能、技巧的学生占的百分比,能接受教师指令性意见的学生占的百分比;平均心率和课的密度是多少;目标是否现实,实现程度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等。

3.2总结教情。

教师总结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包括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的“真”、道德的“善”和艺术的“美”,是否突出“三基”,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准确,处理方法是否得当,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是否注意系统性、规范性和量力性;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具有启发性,运用的有效程度如何,等等。另外,还包括教师驾驭控制课堂教学的情况,讲解是否简明扼要,示范动作是否准确、优美,保护与帮助方法是否正确、得法,各部分、各环节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组织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与性别特征,语言和非语言刺激是否恰到好处,指令性意见是否具有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等等。

3.3总结学情。

掌握好学生的学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首先应总结好学生的参与程度。其次应总结本质(一般)学情和个别学情。教师研究本质学情,就要考查分析所教对象的群体特点,掌握群体年龄特征、身体素质状况、能力水平、知识结构、心理特征、体育素养等,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分析个别学情,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情,注重观察他们的课堂反应情况。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教师就应在课后的总结中及时制定补救措施。其目的是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3.4总结场地、器材使用情况。

场地、器材是体育教学中传播知识、技术、发展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媒介。为此,教师应对课堂活动场所与器材的布置用法进行反思。主要包括:场地、器材的利用率,能否满足学生的用量;场地是否整洁,标志线是否合理、清晰,器材的布置是否合理、美观、适用、安全,等等。

3.5总结损伤情况或意外事故发生情况。

在教学中学生一旦出现损伤或意外事故,下课后教师要分析其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其情境、部位、伤情和对活动的限制程度等进行总结,采取何种措施能避免其发生,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

总之,课后总结是通过教学实践,对备课的效果作出检验和评价,同时又弥补了备课的不足,增加了备课所不具备的内容和功能,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教师课后总结中又可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指导和改进备课乃至整个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的资料依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粉恩.重视体育课后小结的记写内容.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

[2]刘欣强,张书城体育课说课七要素.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9

目标管理是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具有影响的重要理论概念,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总目标为中心,采用分层的系统,通过具体的权力下放,激发成员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有效性。他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他在分析中强调目标的定位,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做向导,企业越大,人员越多,冲突和浪费概率就越大。为此他提出目标管理的实践主张。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进行的一整套管理活动。企业根据经营战略制定总体任务目标,管理者对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通过目标的具体落实,最终实现各个成员的管理,也是成员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完成的既定目标,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以具体的评估标准为依据衡量每个员工完成目标的情况,对目标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奖励激发全体员工为实现总目标积极努力,促进了总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理论认为目标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目标的制定;目标的展开;目标的实施;目标的考核、反馈四个环节。这些环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影响,互相依赖,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舞蹈教学目标模式的内涵、特点

1.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内涵

根据舞蹈教学规律和特点,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由校长、教务处—系部、课程组、教师共同参与舞蹈教学工作目标的制定与分解。以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舞蹈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确定各级的分目标,各级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自我控制,使得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学会舞蹈技能技巧、提升舞蹈教育教学能力的行为过程,同时也是学校总目标实现的管理过程。基本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以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建立完善的舞蹈课程目标管理、舞蹈课堂教学管理体系,通过教学管理角色的共同参与,最终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特点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构建,以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为基础,在舞蹈教育教学发展进程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和完善,慢慢沉淀出自己的特点风格,并与现当代教育思想同步,其模式特点主要从舞蹈教学管理目标明晰、分工明确、考评完善、自我控制这四个方面来体现。

(1)目标明晰、定位准确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结合本校的实际、特色制定相应的总体培养目标,教务、课程组负责分解到各个课程目标,舞蹈课程组制定各个领域总目标,各舞蹈教师制定相应的学期目标、月目标、周目标。这符合教育总目标,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层层分解,建立完善的舞蹈课程目标体系,让每个教师、学生都具有前进的方向和目的;目标的各个阶段都是联系紧密、科学严谨,具有完整的目标网络体系。

(2)分工明确、权责清晰

以人为主体是目标管理的一大特点。学校内部各层次教师交流沟通增多,理解信任感增强;教师和学生自主参与管理,使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倾向于非强制;学校的整体环境气氛更加和谐等。学校总体目标、教务-课程组培养目标、舞蹈课程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等各个阶段目标确定后,明确各个阶段的负责人,把所有参与人员都规制到整体舞蹈教学目标体系之下,从领导者→教务、系部→课程组→教师→学生,每个阶段、每个人都能通过舞蹈教学目标体系图,清楚自己工作、学习的定位。总体目标设定后,每个行为主体都开始制定自己的实施计划,包括管理、舞蹈教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具体阶段、完成的规定的时间等,舞蹈教学目标网络就形成了。

(3)重视激励、促进沟通

重视激励的过程实际就是工作、学习监督的过程,领导者必须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才能够指导一线教师哪些做的好、哪些需要改进,怎样做才能做到更好。教师要和学生沟通好,才能减少冲突和矛盾,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通过激励、沟通使管理者→教务、课程组→教师→学生之间都能够坦诚相见、团结合作、集思广益、促进相互交流和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为实现舞蹈课程目标、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贡献力量。

(4)考评完善、自我控制

舞蹈教学目标网络体系形成后,同时也就有了相应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考评制度,这样才能对教师教学成绩、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衡量和评估。以往的舞蹈教育教学评价结果参与了个人的主观臆断,这样就不能较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成绩,通过实施舞蹈教学目标网络体系,能够在目标实施的初期,所有教职员工都能够明确评估标准,也能够较客观、公正地考评成绩和进行相应的奖惩,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体教职人员完成教学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控制性。综上所述,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特点,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导性,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倡导学生的自立、自理、自我的管理能力,体现了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目标明晰、分工明确、考评完善、重视激励的特点,凸显了舞蹈教学目标管理的特色,倡导以人为本的民主思想,是现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值得我们不断地研究。

三、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结构

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结构是由舞蹈课程目标管理、舞蹈课堂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角色三部分构成,通过教学管理角色共同商定舞蹈课程总目标、课程领域目标,通过舞蹈课堂教学管理,建立师生管理共同体和有序的舞蹈教学常规等,构建完善的舞蹈教学工作评价考核体系,最终提高舞蹈教师教学工作质量和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由学校的总目标到具体个人目标都是由上而下层层分解成具体小目标,具体目标的完成,才能实现学校总的培养目标,这就体现出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

1.舞蹈课程目标管理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展开实施的核心是课程目标管理,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舞蹈课程目标管理,是协调和控制该组织完成舞蹈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它包括:舞蹈课程总目标、舞蹈课程领域目标。舞蹈课程目标管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本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强调自主建构式的学习”的原则,旨在构建具有幼儿师范学校特色的现代化舞蹈课程体系,合理开发本校舞蹈课程,协调处理好三类理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本校课程之间的关系。最终落实到让学生具备在幼儿园和社会舞蹈教育机构组织舞蹈课堂教学和舞蹈活动的能力。

2.舞蹈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是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必须经过课堂来实现。舞蹈课堂教学管理讲究规范性,包括师生管理共同体、舞蹈课堂规约、良好的舞蹈课堂情境等。舞蹈课堂教学管理多种多样,包涵了舞蹈教学的所有方面,是维持舞蹈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

3.教学管理角色

深入分析不同地区文化特点,在国家教育制度范围内,以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具体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制定符合国家、地区、学校特点的舞蹈课程内容,通过课堂的具体操作,组织协调“领导者→教务、课程组→教师→学生”的双重管理关系,即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导管理的普遍性和学生在初级模仿和高级理解中自身主导管理和被管理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管理。这就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即“舞蹈教学课程目标管理与舞蹈课堂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角色:“领导者、教务、课程组、教师”,只有合理把握教学管理结构和教学管理角色的关系,使舞蹈的相关资源得到合理的组合与利用,才能进一步升华舞蹈教学目标,把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与国家、地区的教育方针制度保持一致,才能实现舞蹈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性。

四、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

根据学校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舞蹈教学培养目标,按照组织程序和相应的教师分工、岗位职责,舞蹈教师制定相应舞蹈教学计划、规划好学期各个阶段、各个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指导学生提出个人的舞蹈学习目标,使学校舞蹈教学总目标由上而下经过层层分解,纵横交错的目标管理体系。把学校总目标进行纵向的分解,使之具体化。从管理者到教师、学生很清晰的明确个人目标,从而把舞蹈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落实到实处。

五、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操作流程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围绕着“一个中心,四个流程”。“一个中心”既以学校总的培养目标为中心,“四个流程”既对舞蹈教学目标管理进行目标设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评价与反馈四个流程来进行。

1.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是进一步构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课程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在具体的教育机构中,明确具体课程目标教学的管理模式,才能将舞蹈教学总体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舞蹈课程目标,从而更好的实施教学。

2.目标分解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分解,在舞蹈教育活动总体目标的规范内,把舞蹈领域目标分解为更加具体、细致的目标,按照目标管理的组织来分解,是从舞蹈课程目标至舞蹈领域目标再具体至舞蹈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

3.目标实施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目标管理模式的实施,相对于其计划的总体目标而言,属于领域目标,模式内容更加具体,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该管理模式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舞蹈艺术基本理论、舞蹈基本功训练、芭蕾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幼儿舞蹈创编与赏析六大领域,通过具体的舞蹈课程领域目标管理来得以实现,进一步体现艺术领域的目标。

4.目标评价与反馈

大学体育课程总结篇10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四、多元检测,建立教育评价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