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十篇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十篇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49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

0引言

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精神文化领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给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媒体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播电视媒体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进行节目和内容的创新是必然选择,编导作为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灵魂,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只有编导具备了强大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创新,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此外,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对整个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需要我们能够在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时,添加一些时代性的元素和创作性的元素,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颖性。众所周知,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其真正的意义是要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的运用,提升节目的创新和价值性。只有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不断的发现和挖掘节目的创新点,才能制作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广播电视作品。

2实践创新对广播电视编导素质的要求

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现创新工作也对电视编导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电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学会创新思维和理论知识的融合,运用融合后的理论知识更好的指导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工作。而如果专业理论知识不够的,会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实践创新就是用创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水平和质量,使得广播电视节目更具有创新力和吸引力,所以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素质非常重要。

2.1提高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敬业和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也就是进行广播电视实践工作的规范化,具体的就是要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技能、端正编导的作风,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本身作为一种综合的品质,对于整个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所以提升广播电视编导职业素质,更好的帮助广播电视编导进行实践工作创新。

2.2坚持与时俱进

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需要编导站在时展的前沿,准确的把握时展的特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只有广播电视编导在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广播电视实践工作满足和迎合时展需求,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另外,与时俱进另一个要求就是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进行节目主题的选取时,能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节目主题的把握,掌握新时代下最先进的素材,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鲜性和时代感。

3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有效方法

3.1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编辑意识

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准确定位,只有明确节目的目标定位才能把握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方向,准确的定位也是赋予节目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生活作为节目制作的源泉,我们要做好生活中的观察工作,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寻找那些真实的、高水平的节目素材。但是素材的寻找和创新并不是为了创新而盲目创新的,这种情况只会适得其反,创造出来的节目和作品只会偏离广播电视工作的方向,也达到不到应有的节目效果,满足不了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3.2注意生活细节,尝试用逆向思维进行问题分析

广播电视节目想要吸引观众的眼光,满足观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就需要把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要求广播电视的内容做到紧跟时代的步伐。而广播电视编导更是要进行思维方式转化,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工作需要创新思想的指导,进行思维方式转变作为思维创新的一种方式,能够更好指导实践创新,而且一般来说从问题反方向进行思考,往往会获得新的发现,有助于新形象的创立。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做好生活细节的留意,善于用逆向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和作品的思考,打破节目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3.3激发新动机,将经验理论与直觉灵感相结合

广播电视节目编制的过程也就是进行艺术加工创作的过程,做好节目的编制需要进行经验理论和直觉灵感之间的结合,所以想要实现节目的实践创新,经验理论和直觉灵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实践过程中做好推陈出新,提升电视节目的观赏性。推陈出新也就是在经验理论的基础上迸发的直觉灵感。实践创新工作的源泉是观众的需求,只有广播电视编导将观众的需求作为实践创新工作开展的基础,持续保持创新活动的旺盛,才能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工作。

4小结

广播电视编导在我国整个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编导在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起到一个调和的作用,只有具备一定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编导才能做好实践创新工作,所以,开展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工作,对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居红楠.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J].科技展望,2015,25(11):241.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n9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273-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全球化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工程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应用越来越多。我国未来将需要更多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但由于目前广播电视工程还只是一个新兴学科,各方面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这就给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带来了一些特殊的问题和困难。

(一)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内涵。

狭义上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指负担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和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并具有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能力的人员。从广义上来说,目前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三个层次的:领导管理层、技术支持层以及应用操作层。领导管理层地要求是最高的,要求管理者熟练掌握电子业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广播电视工程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此需要管理者具备一些基本的工程知识,并且至少掌握一个行业的工程模式,以便更好的管理企业。技术支持层要求技术人员要熟练掌握电子工程技术,了解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向,懂得运用和实施电子工程技术。这层次地工作人员主要是从事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进行网络的开发管理,制作网页等等。应用操作层是整个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最为广泛的一层,这层的工作者只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工程知识即可,懂得利用电子善舞可以达到什么目的,懂得利用广播电视工程为自身服务,因此他们不需要对广播电视工程有很深的了解,只需要知道在广播电视工程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广播电视工程活动即可。

(二)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未来发展趋势。

从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呈现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以注重传统的专业技术队伍向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转变。传统广电媒体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编、播、控。对广电人才的要求是:政治高、纪律强、业务精,就能满足传统广电媒体宣传业务的需求。因此,民间流传着“一流人才进报业,二流人才进电台,三流人才在电视台”的说法,也印证了广电行业进人门槛较低的普遍现象。但广播电视数字化带来的是广播电视制作、传输、播出、监测、监管等方面的技术革命,因此数字化也正改变着广播电视业现有人才结构。当前,那些能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等高层次人才缺口巨大,此类人才在今后将会有旺盛的需求。

(2)以注重专业技术型队伍向创新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人才队伍转变。《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中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新成果”。广播电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创新、广播电视艺术创新以及广播电视技术创新等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着力点,相应的创新性广电产品、服务将会有大量的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需求。

(3)以注重传统宣传队伍向既懂宣传业务又懂传媒经营、管理的知识复合型人才队伍转变。随着现代广电产业的发展,传统广电人才队伍在市场意识、营销观念、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阻碍了广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广电单位开始着手挖掘、培养一批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版权管理、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这一类人才在未来5~10年将会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的重点,并且在人才数量上会有较大的增加,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广电现有人才结构。

(4)以注重本土化队伍培养向懂传播、会管理、精通外语的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的转变。随着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业开始转向跨行政区域、跨媒体经营,有的甚至开始走出国门。因此传统本土化的人才队伍已经很难满足广播电视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一些懂传播业务、会经营管理以及精通外语的优秀人才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重点之一。

(三)加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决定了工程技术人才也必须是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我们在进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时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以不同的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也促进广播电视工程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养:

(1)对于人才培养时的课程要有一个统一的设置标准。

由于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涉及到很多学科的综合体,因此不能将它简单地归为计算机学科,或者将它视为市场营销或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二级学科。广播电视工程贸易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人才的培养方案不能再笼统地用市场营销或者国际贸易等的标准,而应该进行重新的设置和规划,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促进广播电视工程教育的规范化进行,加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2)对于培养的人才应该进行一个统筹的管理。

由于广播电视工程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政府在加大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时必须建立一个统筹的规划,根据广播电视工程的实际发展和应用状况来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的相结合,从而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技术人才。

(3)对于培训的电子技术人员要进行分类。广播电视工程作为我国经济活动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需要人们不同程度地接触和了解广播电视工程知识,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广播电视工程培训人员进行一个分类,以帮助他们不同程度地掌握广播电视工程知识。电子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业的it人才,普通学生以及普通老百姓,对于那些专门从事广播电视工程的人员,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帮助他们熟练地掌握广播电视工程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些营销和国际贸易的知识培训,并且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及一些电子交易的培训,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对于普通学生,除了要培训一些广播电视工程的知识还需要注重其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普通老百姓则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对于基本的广播电视工程知识进行普及,方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要注重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我们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时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在高校中设置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并且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政府可以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帮助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学生在校园里充分了解到广播电视工程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另外,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必须要注重课外实践和第二课堂的开展,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另外,我们要与一些企业加强合作,建立一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项目,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广播电视工程的实践活动,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在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培养时我们还需要对那些培养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广播电视工程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进行。

广播电视工程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遵照广播电视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培养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3

(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宣传质量

2009年我们要始终坚持用十七大精神指导新闻实践,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和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唱响主旋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创造性地做好宣传报道。一要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精心打造《定远新闻》节目,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重点宣传好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重大举措和发展成果。同时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突出报道会议和领导讲话中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和群众关心的实质性内容,不断提高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稿件质量。二要创新宣传形式,不断地改进自办节目质量,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力,巩固和扩大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要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声音,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诠释和普及科学理论、正确思想和崇高精神,努力提高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增强广播电视的视听效果。要切实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打造爱心媒体,民生媒体,党和政府放心媒体,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彰显声屏魅力。三要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的意识,打造品牌栏目,围绕社会的需求,以全新的理念培育新品牌栏目;对已有品牌栏目,要下功夫用新的创意进行改造、包装,使其向精品化方向发展,使其有更好的带动效应和影响力。同时创新广电工作机制,设置广播中心,丰富广播节目内容,延长广播播出时长,由现在的每天6小时,增加到每天12小时,基本满足干部群众对广播文化的需求。四要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电节目信号质量。一方面投资30万元,更新摄像设备和改造演播室,并投资40万元,改造和扩建广播电视播出机房,新建机房100平方米,改善节目播出的硬件设施。一方面积极跑省、市广电部门,争取政策资金,购置发射设备,提高中央一套、七套转播设备功率,使中央台节目信号基本覆盖全县。

(二)加快事业产业发展,增强广播电视整体竞争力

一是广播电视经营创收要围绕市场精办栏目,办活广告节目,最大限度地挖掘县内市场资源,不断拓展外部市场,推出经营创收新业务。二是巩固已建成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立起农村广播电视发展长效机制,落实服务机构、维护人员和维护经费,确保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同时继续采取数字微波传输、无线覆盖、县乡有线电视联网、卫星直播等多种形式,稳步发展全县“村村通”工程,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009年省市下达的“村村通”任务。三是积极争取全县农村广播电视有线覆盖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启动。使之成为发展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四是多方筹资,全力保证广电中心工程建设。该工程是我局与县财政局、环保局、规划局联合建设的,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其中广电中心面积达4000平方米,这项工程我局今年年底前投入200万元,2009年需投入200万元,2010年再投入200万元,2009年我们主要是整合现有资产,想方设法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广电中心工程按期完工。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保障能力

对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我们要始终做到高度重视、措施落实,确保明年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的安全播出。要认真按照局制定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实施细则》的要求,加强24小时值班和每日情况一报,确保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时段的安全播出,建立畅通、快速、高效的联系协调机制。加强安全播出管理,认真落实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促进全体人员增强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四)加强队伍建设,为广电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3-0253-01

进入21世纪前后的几年间,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带动了整个广播电视业的飞速发展。就广播而言,正在进行着一场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革命。广播从有线到无线、从直播到录播再到直播,又开始向广播网络化制作和网络化播出管理的方向做出努力,当然,在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思考,本文就广播电台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实践中需注意的问题出发,希望为其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其发展。

1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的必要性

推动地方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不仅能够推动广电行业自身的发展,也符合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更有利于提高综合实力。网络化顺应了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的态势,为广播电视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平台。广播电台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同时还能惠及广大众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加快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广播电台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最为普及的信息传递工具。数字化、网络化对媒体的提升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更重要的是产业空间的拓展。通过数字化网络化转换,可以为电台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分散的、封闭的、孤岛式的制作播出方式。突破原有的节目栏目、频率管理界限,将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势体现在数字化广播构架之中,把广播节目的采集、制作、存储、播出、传送等环节的从模拟信号的连续变化格式转换成由计算机进行处理的数字格式的全过程。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可以实现台内的资源整合发展、生产方式转型,实现节目的低成本制作,实现可控的节目内容市场化运作,促进广播电视从单一传统业务模式向多种业态良性发展,实现媒体整体竞争优势新格局、新模式、新动力的形成。网络化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与进步的更高水平的跨越,广播电台网络化建设的兴起是广播电视技术革命和转型时代到来的标志,这种跨越和转型对广电业界而言是崭新的技术发展形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方电台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可以带来巨多好处。所以,对广播电台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我国广电行业数字化网络化目前的进程

首先进行改革的是电台的中心设备。我国广播电台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过渡是由播控中心的数字化开始的。具体起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大型电台率先对播控中心的节目采集编辑、制作、贮存和播出设备等中心设备进行数字化更新改造,如今,这些大型电台均已实现了数字化。节目源采,录、播的数字化正从中央到地方、从大型电台向中、小型电台推进。接着就是节目传输的数字化。这是数字压缩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使数字技术进入广播节目的传输领域。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使用卫星、有线电视和地面无线发射三种形式。卫星电视传送的数字化给我们带来了很高的频谱利用率和传送的经济效益。并缓解了一度转发器数量紧俏的状况。使各省的广播电视节目都获得了上卫星的机会,扩大了广播电视覆盖率增大了传输容量。但由于政策上的限制,个体接收未能推广普及,卫星电视广播的全数字化尚待实现。有线电视传输数字化也得到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有线电视的规模居世界第一。地面无线电视发射数字化始于1997年,从那时起,我国开始着手建立地面数字电视播出试验系统,并达到发展。目前,在国家计委的领导下,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制式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3对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的思考

就目前而言,我国广播电台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的做法是建立音频工作站系统,建立音频资料库。为更好地促进此项工作的展开,首先我们应该具备完备的管理模式,制定正确的方案,让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提高整个工作的整体效率。其次,要做好预算,把经费降到最低,从实际出发,数字化网络化的建设是一项工程量浩大的项目,经济开销会相当大,而我们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下,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光电产业的发展,增加光电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十分注意在经费上的预算,任何小的项目都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要保证工程质量。再就是专业人才的配备问题,电台数字化网络化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因而在开展工作时应该为其配备专业性的人员,这样不仅能使工作质量得到保证,还能够有效的缩短工期,降低改造成本。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还有数字化网络化覆盖的范围以及其自身的功能,要同时考虑高清晰度电视业务和标准清晰度电视业务,不仅考虑固定接收还要考虑移动接收,因为地面数字电视不仅能坐在家里接收,也可以在公交车上用一些车载进行移动接收,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加大力度进行钻研,适应包括城市、郊区和农村在内的不同环境的接收的要求,地面无线电视提供的是公共服务,要保证信号的覆盖质量,保证在城市、农村、郊区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高质量的收看,还有我们要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广播网络的要求,充分考虑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的要求,采取模拟电视不停,同时要播出数字电视的这种模拟、数字同播的方式,工作模式要尽量简化,减少产业界的开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最后就是完善的监督机制,让用户能方便的对工作进行监督,以便我们更好地发展。

4结语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对广播电台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是必经之路,面对着这个发展机遇,应该牢牢抓紧,迎难而上,努力学习国外经验,加以借鉴,最终为我所用,完善我国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同时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最终使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的事业圆满完成。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5

同志们:

从今年工作情况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广电系统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成效明显。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是各级广播影视部门和单位建立和落实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建立和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制度,建立和落实纪检部门具体协调监督的责任制度,切实把行风建设作为立台之本,摆上了重要位置。二是从制度保障入手,在实践中逐步健全和完善行风建设和防腐倡廉的长效管理机制,强化了综合管理、自律规范、责任追究和严格监督。去年我们总结了行风建设六个长效管理机制,被省纪委评为创新奖予以了充分肯定。三是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先后对广播电视广告、电视购物、电视剧播放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对少儿节目进行系列性监测评议,对视听网站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了一些违规行为和低俗之风。有问题敢抓敢管,查处问题不护短,通过严肃处理、加强教育、规范引导等工作,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管理环境。四是重在教育和思想引导,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把行风建设与防腐倡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与开展“双服务”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队伍培训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广电系统广大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行业的整体形象。这些基本特点既是我们工作实践的总结,也是今后工作需要继续坚持和不断深化的方向。在这里,我代表省局党组对大家付出辛勤努力的工作成果和对全省行风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省广电系统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广播影视的双重属性,坚定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主导方向

广播影视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个行业,既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又有产业的属性,既有宣传教育的功能,又有文化娱乐的功能,既有社会效益的需求,又有经济效益的需求。此外,还要看到由于现阶段广播影视事业主体和产业主体这两者区分界定还不够明晰,制播分离改革还没有全面推开,在双重属性、双重功能、双重效益相互交织,事业、产业主体混合运作的情况下,就势必会造成有些播出机构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偏重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一味追求或者迎合部分听众观众的低级趣味,造成节目低俗庸俗媚俗,出现了新闻节目娱乐化、少儿节目成人化、购物节目膨胀化、法制节目故事化、娱乐节目同质化等倾向性问题。加强行风建设,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

对此,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准确把握广播影视的双重属性,自觉遵循宣传文化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引导和监督播出机构、单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相统一,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主心骨,把好主方向,唱响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牢与把握做好广播影视工作的主导方向。比如在收视率评判上,就要坚持真实、公正、规范,讲究职业道德和行业操守,这样才能维护广电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要按照中央和省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做优做强,大力支持和推进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发展,不断壮大广电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紧密围绕全局工作实施有效监督,发挥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保障作用

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来抓,自觉做到心系群众、服务大局,努力在广播影视主体任务和重大工作中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当前,要重点围绕以下全局工作来加强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

一要围绕全面加强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改革发展来开展工作。全面加强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尽快实现由小网变大网、模拟变数字、单向变双向、看电视变用电视,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广电系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根据中央的要求,有线数字电视要实施联合发展、整体转换、双向改造、内容开发“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在时间要求和目标任务上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目前,我省有线数字电视有了较快推动和发展,但总体上依然处于资源分散、网络分割、各自为战、模拟单向的局面,这种现状已经适应不了信息化、网络化、规模化的形势要求,成为制约广播影视业更好更快发展的瓶颈和难题。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的实际,切实重视和抓好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发展工作。各级广电纪检监察部门要紧密配合这项重大工作,加强行风建设,引导和监督本地区本单位树立和深化战略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惠民意识、整合意识和共赢意识,打破地域观念和局部利益,着眼全局和发展,真诚合作、参与联合,实现省委确定的决策部署,以华数为主体,构建全省有线数字电视联合发展平台,让全省人民享受更好的有线数字电视的信息内容和互动业务服务。

二要围绕全面推进广电惠民服务工程来开展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广电系统努力开展“村村通”、“村村响”、“广电低保”、无线覆盖、对农节目服务、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今年8月25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广播影视惠民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入开展广电惠民工作又做了全面的部署和要求,省广电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广电惠民服务标准。总的要求是,今后这项工作要从实施工程建设转入全面构建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来,向着优质化、数字化、均等化更高目标迈进。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围绕广电惠民工程建设,按照广电惠民服务标准,加大督查力度,提高工作水平,保质保量地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特别是要针对广电惠民服务工程中推进的难点问题进行有效监督。现在广电惠民服务“六大工程”的难点在“村村响”工程。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来讲,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认真承担这项工程建设,不能只顾趋利因素而影响工作进度。同时,要抓好节目内容建设,让老百姓愿听想听。要考虑到群众收听习惯,注意调整传送时段安排,不能沿用送下去就了事的老思维老办法,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认真把好事做实做好。广播“村村响”工程,一定要实现乡有广播站、村有广播室,户内户外结合,保证党和政府声音通达到千家万户,这个目标我们不会放弃,但方式方法要注意改进。各地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监督和推动这个目标的实现。此外,在广电惠民工程中还要加强对工程各项专款使用的监管,确保专款专项使用,让基层满意,让老百姓高兴。

三要围绕规范管理广播电视播出秩序来开展工作。为了规范广播电视播出秩序管理,国家广电总局最近制定下发了一系列的管理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细则》、《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的管理办法》(61号令)、《加强电视购物、短片广告、居家购物节目管理的通知》(71号文件)、《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等等。这些法规和文件对该做和不该做以及违规处理方式都作了一些硬性规定。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了解广电法规文件,自觉依法依规办事。要从维护文化安全,坚持正确导向,维护人民文化权益的高度,监督和引导各播出机构、单位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强化和完善自律机制,严格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防止出现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对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对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对影响广电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必须要摆上位置,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在围绕全局工作实施有效监管过程中,要抓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环节。重点人员,首先是抓好领导层面的教育和监督。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廉政建设的“四个文件”精神,强化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执行意识和纪律意识,只有领导层面的自觉才能带动团队的自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部署上来,体现到认真贯彻执行法规制度上,保证整个行业有系有统、和谐发展、科学发展。二是抓好宣传采编播人员包括主持人的教育和监督。教育和引导他们增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提升思想素质,特别是对重点培育的品牌栏目、品牌主持人更要倍加关注和引导,多加提醒,尽到监察管理的责任。三是抓好广告营销人员、设备采购人员、工程项目建设人员的教育和监督。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要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多做规劝提醒工作,不要怕得罪人,不要怕面子下不来。由于纪检监察部门的及时提醒杜绝可能就要发生的问题,任何一位领导和同志都会从内心感激我们纪检战线同志们的。

三、主动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趋势,不断拓展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领域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舆论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传播的新阵地,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新空间,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成为各种思想交流的集散地,成为意识形态交锋斗争的主战场。由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存在主体多元、互动跨界、传播广泛、隐蔽难管等特性,与传统媒体相比,它对安全播出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因此,行风建设要高度重视新兴媒体的发展,重视研究新兴媒体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新兴媒体行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总的来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是抓发展,一手是抓管理。要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工作方针,大力鼓励和支持广电传统媒体进入新媒体领域,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占领新阵地,抢占新市场,以在未来“三网融合”中努力占据主导地位。要加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以管理促发展,以管理保安全。要严格主体准入制度,对新媒体要严格资格准入。要着力抓好重点对象的管理,把视听网站和手机新媒体的管理摆上日程。要健全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增强社会监管的力度,严肃查处有害信息传播行为。要广泛开展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加强引导文明上网、文明办网,营造健康网上文明环境。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主动参与和积极介入到对新媒体管理措施的研究、制定和落实中去,通过有效监管,确保网上视听节目信息内容安全,全力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维护广播电视的良好形象。

四、切实重视广电纪检监察队伍建设,认真履行行风建设的重大责任

加强广播影视行风建设,纪检监察部门和干部责任重大、任重道远。责任重大,是说从事这项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事关广播影视持续全面协调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根本利益。行风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任重道远,就是说防腐倡廉和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任务,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复杂性、反复性、艰巨性,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落实长效的管理措施,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好防腐倡廉工作和推进行风建设。为此,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政治责任,“打铁先要自身硬”,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要切实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基层组织的要求,遵照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提出的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指示精神,通过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素质、思想境界、业务能力和工作才干,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工作视野,胜任本职工作。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6

河南省发展(成长)最快高校

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高校

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高校

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

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

黄淮学院简介

黄淮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

学校位于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交通极为便利,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连通东西。占地2460亩,校舍面积57.8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区、体育活动区、师生生活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已经形成了集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学园区,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5亿元,图书馆藏书265万册。设有15个教学院系,5个公共教学部,42个本科专业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师资力量雄厚,教授副教授304人,博士硕士7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管优秀专家、省级骨干教师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7人,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聘请91名兼职教授,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119名。依托学科专业,建有26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和18个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研究所。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强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合作”五大发展战略,以“合作、发展、共赢”为宗旨,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与国内191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3所知名大学和台湾地区4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近3年,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励632项,其中奖项98项,5个学生社团被命名为优秀团队,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行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高校”、“河南发展(成长)最快的院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等荣誉称号。

专业介绍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码影像、图形设计、版式设计(一)、招贴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二)、广告策划、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为专业设计机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从事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祯设计、印刷品设计、网页设计等各类高级人才。

环境设计(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造型基础、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与透视、技法表现、室内设计原理、人机工程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设计与工程管理、现代设计史、设计概论等。

就业方向:为新闻出版、各大建筑设计院、环境规划局、室内外装饰设计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提供从事建筑设计、房产策划、城市环境规划、展览会场设计、室内设计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各类高级人才。

美术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造型基础、色彩、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基础、装饰雕塑、材料工艺等。

就业方向:在中、小学校以及相关部门从事美术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报刊、宣传媒体等从事美编、美术设计工作。

动画(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动画概论、游戏概论、视听语言、动画剧本创作、角色造型、原画设计、场景设计、运动规律、动画分镜头设计、游戏道具与场景设计、游戏美术创作、数字合成、特效制作、二维动画创作、三维动画创作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各类文化宣传部门、文化创意类公司、影视公司、游戏公司、电视台、动漫杂志编辑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设计制作、影视特效、后期合成、虚拟空间表现、动画应用、动画推广、游戏策划、游戏开发、游戏设计、游戏美工和游戏制作、动画创意与策划、编剧与导演等工作。

音乐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音乐作品分析、基础和声、音乐教学法、声乐基础、钢琴基础、中外乐器、歌曲编配与弹唱、音乐论文写作、合唱指挥、文艺晚会编导、舞台语言基础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到大、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也适合在政府职能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从事文艺宣传、群众文化等与音乐有关的工作。

音乐表演(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声乐表演、钢琴演奏、舞蹈、舞蹈编导、中外乐器、钢琴即兴伴奏、表演与台词、合唱指挥、小乐队编配、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应用和声、中国音乐简史、西方音乐简史、文艺晚会编导、舞台表演艺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到专业文艺团体、艺术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相关的部门、机构从事音乐表演、编导及教学等工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影摄像艺术、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等。

就业方向:在地方广播电视系统、宣传和文化部门,以及其他媒体单位从事策划、编导、摄录、制作及新闻采编、影视创作、广告创作、信息传播等方面工作。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就业方向: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从事播音与主持、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工作;在新闻网等新兴媒体行业从事播音与主持、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工作;在传媒公司从事商业策划、礼仪主持、拍摄制作等工作;在平面媒体从事采访、写作、编辑、策划等工作。

美术学(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设计基础、造型基础、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用户研究方法、商业摄影、着色与色彩表现(paintingandColour-basedRepresentation)、绘画表现(GraphicRepresentation)、视觉基础(BasicVisual)、版画(printmaking)、雕塑(Sculpture)、制陶(Ceramics)、材料方法(materialsandtechnique)、产品设计表现技法(sketchbook)、插画(illustration)、产品设计专业项目实践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设计公司、美术馆、各类媒体、策划公司、各地方中小学校等单位从事产品视觉设计、艺术活动策划与管理、中小学美术教学等工作,或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所进一步深造。

广播电视编导(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制四年)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概论、戏剧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广播电视节目策划、摄影摄像艺术、电视编辑、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纪录片创作、媒体研究(Studyingmedia)、电影研究(StudyingFilm)、媒体制作(mediaproductionworkshop)、电视制作(televisionproduction)、媒体粉丝学(mediaFandom)、短剧形象设计(imaginingtheShort)、儿童与媒体(Childrenandthemedia)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传媒公司、文化宣传部门以及其他媒体单位从事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后期制作、剪辑等工作。

招生计划

我校2016年本科艺术类专业拟面向全国部分省、市招收新生1210人。其中包括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美术学(合作办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专业。

艺术类(计划1210人)面向全国招生计划如下表: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计划

美术学

4

100

视觉传达设计

4

200

环境设计

4

100

动画

4

180

广播电视编导

4

150

播音与主持艺术

4

80

音乐学

4

70

音乐表演

4

80

美术学(合作办学)

4

150

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

4

100

注:各省、市自冶区分专业招生计划详情,届时请参阅本省、市招生办公布的我校艺术类招生计划。

录取原则

文化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分达到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联考(统考)本科控制分数线。高考后根据文化分和专业分参照以下录取原则报考专业志愿:

(1)音乐学、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按专业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2)美术学、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合作办学)、广播电视编导(合作办学)专业:按文化分与专业分相加后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3)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按文化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择优录取。

填报志愿

专业成绩合格,在普通高校文化考试报名时间内到户口所在地的招生办公室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参加美术类校考的考生可根据专业分与高考文化成绩参照录取原则综合考虑同时兼报美术学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动画专业、美术学(合作办学)专业。由于我校多年来艺术类专业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热忱欢迎艺术类考生填报我校第一志愿。

学费标准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7

[关键词]网络化数字化广播电视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300-01

一、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起源及发展

我国传统的电视节目,都是通过模拟信号来完成图像的传输、产生及接受,采用的方法都是时间轴取样的方法进行的,传输的式是幅度调制。但是这样接受效果并不好,会产生色变或者有噪音。现在,数字体制信号已经替代了传统的模拟体质信号。在上个世纪60年代,数字化广播电视的研究是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享受电视带来的视觉听觉效应;在1984年,日本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方案,1988年试播。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化时代,数字信号的特点是通过代表信息的物理量以数据组来表现的,其中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离散性。

二、我国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现状

(一)广播电视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

2003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数字传输;2004年由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工程全面启动;2008年全国展开推广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成为了广播电视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弥补了以往广播电视的质量和效果差的缺陷。依托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广播电视,进而使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得到飞速发展。

(二)广播电视技术逐步向网络化发展

以网络作为载体的网络电视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进程有着很大影响,广播电视是当今社会最为广泛的传播工具,广播电视的网络化既可以使电视台建立一体化的网络系统,同时对我国广播电视的全国普及发展有重要意义。广播电视技术的网络化发展还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沟通和共享。

三、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

(一)资源共享,提升了活动效率

当连网之后,就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同时缩短制作时间,减少制作步骤,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网络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信息的高度共享,从而确保信息的各项相关活动变得更加的简便。除此,在制作过程中,还能够把不同分部的活动区域化,空间化,比如可以把视频编辑分割完成,接下来通过网络将分割部分合理融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活动效率。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在开展活动时可以更加灵活多变,加入更多主观积极的内容,制作出更多的优秀的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技术可以方便工作者进行远程编辑,工作人员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自己所需要的编辑信息,然后利用编辑体系进行编辑,当编辑完成以后,再传输到制作处。但是在现在的科学技术下,这种远程编辑技术还不够完整,存在一些缺陷。只有不断改进广播电视技术,远程编辑才能逐步发展突破缺陷,今后的远程编辑技术将更加完整方便高效。

四、广播电视技术使用方面的特征

在网路数字化应用以后,从节目的制作到节目的管理再到节目的播放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在建设网络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认清建设什么样的网络体系。第二,权衡工艺技术的性价比。在整个网络系统平台的搭建中我们还要满足电台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通常要对工艺的先进性,安稳性以及扩展能力等等进行分析。基于电视台的独特性,它的网络和其它的网络并不相同甚至还有着巨大差别,比如它对带宽数的规定就十分严格,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带宽数量满足来数据、音频和视频信息的传输,所以在搭建此中平台中,应该配备高端先进的设备以,技术以及维护人员,建设统一的网络体系。整个网络的信息进行活动必须有可靠地数据库来管理,从而让使用者摆脱传统方式中那样为信息寻找合适的路径,有了此数据库使用者只需要靠填写信息的主要特征就能够完成,而其他的工作部分都可以靠服务器自动完成。

五、网络广播技术的实现

首先要根据因特网的特性建立一个特殊的广播服务器,在广播服务器中建立网页服务器,在网咯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属于每个广播电视节目的有效链接,对于用户所发来的请求,广播服务器可以随时侦听,并根据所接受的请求,马上将用户所点播的节目发送到用户请求的客户端,再经由用户端展示播放给用户。这样用户只需要在计算机上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运行客户端软件,随时访问自己感兴趣的广播电台的服务器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而在服务器的客户端总也包括广播文件的监控系统与制作工具。制作工具的可以将已经录制好的视频文件压缩城广播数据文件上传至服务器,再通过服务器将应答反馈给客户。客户端软件通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接受服务器所发送的广播电视内容,并将起播放出来。网络广播台站的建立必须要经过以下几步:(1)对广播的音频源和播放的内容惊醒甄选与确立,然后根据所选内容确定网上播放所需要的带宽;(2)准备网络广播所需要的服务系统软件;(3)建立一个独立的广播服务器;(4)在服务器的主页上建立“广播”链接。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成功的建立一个广播站点。

六、广播电视技术不断的进行优化发展

由于网络科技的介入,相关技术工作者也将相关的优化活动放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去考虑。对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的优化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网络的结构模式的优化;(2)对信号的传输方式进行优化;(3)对网络的传输容量和光节点的分布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活动,使用者不但能够感受和前端类似的图像,而且确保了网络将数据双向传播的服务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七、结语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应用的的发展空间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大,既可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进一步打开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市场。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广播电视未来发展需要创新,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中国应加快数字化的进程,以计算机作为平台,把广播电视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系统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互动的、立体的、融合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不断优化进步的网络数字化的应用下,使得广播电视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视野更加开阔,我国的电视业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相信会把我国的广播电视带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计算机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提高,传统的广播电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渴望享受新颖且高品质的广播电视服务,所以广大群众对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存有很高的关注度。计算机技术是广播电视工程的核心技术,科学、合理的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广播电视工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工程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丰富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增加收看用户的数量,势必会为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开辟新篇章。

1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具体表现

1.1计算机技术能够提高广播电视工程的工作质量和速度

广播电视工程主要是对音频讯号和视频讯号进行传播,人们各项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对广播电视工程质量以及效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只有将音频和视频讯号高速度、高质量的进行传播才能最大化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就在音频和视频讯号传播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造成速度慢和质量差的情况,所以在讯号传播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传播讯号的完整性以及有效性。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中,将原来的音频传输转换成了数字传输,这样可以使广播电视讯号在传输过程中更加稳定,音频也会更加清晰和立体化,所以计算机技术对整体的广播电视讯号传播起到增强稳定性的作用,从而广播电视讯号的传输速度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1.2计算机技术能将广播电视中出现的问题进

行解决我国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发展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广播电视在讯号传输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处理问题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了广播电视工程在传输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减少因为工程自身原因而对用户产生的不必要麻烦,对广播电视讯号的传播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保障。

1.3计算机可以完善广播电视的后期制作

目前,互联网的应用是已经我国大多年轻群体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如今在互联网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深受年轻观众关注的网络剧节目,而这些网络剧节目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节目经过了后期精良的制作。后期的精良制作对于电视节目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是节目播出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广播电视工程应该效仿网络剧的制作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先进的后期处理技术,按要求高标准完成电视节目的后期剪辑制作,使节目更具丰富性,为广播电视观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1.4计算机技术可以应用在构建数字媒体网络中

数字媒体网络是应用互联网技术与有线电视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数字媒体形式,计算机技术在数字媒体网络建设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目前广播电视工程也正在逐渐向数字化快速发展。在一般的广播电视节目里,广播电视和网络电视属于两个单独的工程,彼此之间没有关联,但同比之下网络电视是一种现代的娱乐方式,能满足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需求,形成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广播电视工程科学的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使网络电视的优点尽情的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来,并且让观众乐在其中。

1.5计算机可以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的操作计算中

社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计算机也在加快更新速度,计算机的更新目的是为了在技术上能够更科学、更高效、更稳定。计算机技术应该在多方面进行发展,比如运算速度和操作性能都需要有所提升,而不是在单独的一个方向。广播电视工程的发展速度势必会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更新而有所提高,因为广播电视工程的操作计算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2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2.1增加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使用含量

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在高速发展和进步,但是当前仍然有许多已经存在的计算机技术没有得到合理的运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工程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都应该大胆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应用中的很多方面都还有不足的地方,无论是传输方式还是节目制作都需要继续发展和创新。

2.2提高计算机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的兼容性

广播电视工程在多种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的情况下才能正常运行,不能依靠单一的计算机技术,比如在讯号传播、节目拍摄以及多媒体宣传都使用了很多种计算机技术。广播电视工程应该把计算机技术根据应用特点相互结合起来,这样广播电视各个环节的计算机技术含量都会增加,从而在效果上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的节目品质以及提升广播电视收视率。

2.3运用计算机技术满足广播电视用户的实际需求

我国广播电视工程已经被广大群众广泛的使用,为千家万户带来了数不清的欢乐。广播电视工程要时刻关注用户的意见,了解用户对哪些方面不满,弄清楚用户的实际需求,比如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输质量是否良好,节目是否丰富等,这些都需要广播电视工程运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3结束语

广播电视工程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提高了讯号的传输质量,解决了常见问题,完善了节目制作,并且实现了从模拟讯号到数字讯号的重大转变。广播电视工程要遵循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原则,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建设出讯号更稳定、画面更清晰、内容更丰富的电视节目,最大化满足用户的需求,让广播电视工程能够有效的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狄柏涛.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传播,2014(24):107-107,110.

[2]闫志龙.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26):14.

[3]潘羽飞.广播电视工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5):229.

[4]林恋英.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视听,2016(8):225-226.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9

关键词: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前景分析

广播电视是指以无线电波或导线为主要发送方式的传播媒介,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等。现代社会经济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攀升,对广播电视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此种情况下,加大力度对数字时代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就宏观层面来看,现代数字技术得以发展和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广播电视领域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电视无线传输中,通过广播电视数字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有效的实现了卫星传输的数字化和现代化,在提高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面DtmB的播出,以及CDR数字广播等的形成,在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应用成本低廉,且传输速度较快,实际覆盖范围更广泛且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更高,有效的满足了社会群体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

2无线发射监控系统

总的来看,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形成,尤其是在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对无线发射台进行实时监控和远程管理,在维护广播电视节目稳定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行业内部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无线发射监控系统在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有效应用,在保证广播电视系统运行安全性的基础上,切实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在数字时展的大环境下,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对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实际运行稳定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此种情况下促使无线发射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仅要集成众多数字发射机厂家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电力、安防等管理系统,切实提高无线发射监控系统的智能性,通过其内部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来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

3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优势

3.1稳定性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站需要以人工方式来进行切换,并定期进行技术维护,导致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无线监控系统的有效应用,促使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的播出质量更具稳定性,数字化改造的顺利开展,有效的提高了广播电视无线发射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广播电视节目的图像质量更加清晰。

3.2安全性

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高频电磁波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视节目的自动化播放,无线发射的各项操作更具安全性、稳定性和简易性,在保障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可靠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广播电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问题,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监控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切实维护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稳定性,促进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传输。

3.3智能化

在数字时代下,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逐渐迈向了智能化的发展阶段,自动检测功能逐步得以实现。在这一阶段,广播电视发射机能够自主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并实现信息的发送,以保证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智能化能够结合无线发射机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并通过无线监控系统来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进行实时监控,以维护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4数字无线发射系统技术探讨

无线发射机的捕捉信息技术以及电子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数字广播电视认可度的提高,无线发射机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数字电视发射机的研究设计及生产都是目前各大厂商所主要经营的项目,我国在无线发射机生产技术上相比其他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加以完善和改进。现阶段,我国正逐步实现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播放模式的转变,将现有的模拟电视的相关设备改造演变为数字电视,不仅可以提高广播电视的讯息接受质量,提升信息接受和发射的速率,同时还有利于改善频带资源的利用率。设备的改造推动了数字广播电视模式的发展进程,降低了人力财力等资本的投入,实现了资源利用率的大幅提升。

从近二十年我国数字声音广播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尝试了DaB,DRm,CmmB等多种体系标准。CDR针对调频和中波调幅优化的系统传输方案,有几种传输模式。针对不同的运营场景,设定三种传输模式:一是大面积单频网覆盖,一个发射机可以覆盖几十公里的范围:二是高速移动接收,CDR物理层信号是由来自上层的主业务数据经过加扰、LDpC编码、星座映射和子载波交织,业务描述信息扰码后和系统信息采用1/4卷积编码、比特交织和星座映射后,与离散导频复接在一起进行oFDm调制。CDR在调频频段支持多频点协同工作,能够改善衰落信道环境下的传输性能。CDR支持逐步演进的系统架构,支持目前比较新的分层调制技术、多频道频率分集技术。

5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的建议

5.1保障技术,开发人才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不断的更新和发展,针对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因此,在广播电视专业人员的培训必须有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部门在对人才的挑选和培训力度需要加大,对现有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需要进行非常有效的科学性培训。

5.2电视无线技术的优势

电视在不断地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无线技术传播的节目越来越丰富,套数越来越多,同时播放时间上也实现全天不间断的播放过程,如果还是以前的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节目监控,那么这无形中就会增加工作量。但是通过数字化播控系统后就可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从而减小了广播电视从业者的工作量。

结束语

就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实际情况来看,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广播电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和技能完善,在严格遵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维护和计算机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对无线发射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切实提高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邹建宏.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J].科技传播,2014(4).

[2]韩庆光.基于数字时代的广播电视无线发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

广播电视工程就业方向篇10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新晨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