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十篇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十篇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29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1

(1)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薄弱。事业单位虽为公益型的国有单位,大部分只有财务制度,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在经济活动出现问题时,缺乏决策、判定奖惩的标准。部分单位领导层认为财务人员只是负责具体的财务执行情况,无权参与单位的决策和管理过程,否认财会人员在内控方面的作用。在当前财务管理中,大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内控意识,仍沿袭传统的管理制度,认为内控制度并不重要,以单位领导的意志来处理财务事宜,只是单纯的处理类似收付现金、银行支付、收支记账、开发票等基础工作。财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然而缺乏行之有效地管理,更多的是着眼当前,没有制定能使单位长久正常经营的理财管理。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已具有内控意识,然而此前并无内控的经验,而使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者停留于空想。

(2)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素质不高。多年来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控意识薄弱,对财务部门也不够重视,导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首先,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小,其财务人员也较少变更,绝大部分财务人员是在一个单位就职到退休。身处于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财务管理早已今时不同往日,而事业单位内大部分在职的财务人员其财务知识仍拘泥于传统,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概念,缺乏内控意识,也缺乏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的积极性,因此他们的工作多停滞不前。

(3)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监管力度不足。自古严师出高徒,事业单位理想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需要有国家到位的监管制度来辅助。而实际上,当前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制度力度不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更是虚有形式。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没有要求,财务人员的工作较为随意,缺少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收支平衡,这就使得各单位想方设法将从财政取得的拨款在年终用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花销的监管力度不到位,更有部分事业单位因规模小,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内部没有形成牵制,造成漏洞,如公款私用等,使事业单位乃至国家利益受损。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途径

(1)提升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的合理开展,其基础在于事业单位内部正确的内控意识,能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并明确内控的主要目的。就当前现状而言,大部分事业单位显然不具有应有的内控意识。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由财务人员负责,而单位负责人才具有对重大事物的决定权,因此,强化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应先从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开展。对此,国家可对各个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关于内控知识的讲座,让各单位负责人了解大的内控方向,以逐渐强化事业单位整体的内控意识。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内控已愈发重要,而国家尚缺乏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对此,国家应制定易于实行且合理到位的内控制度,首先应明确事业单位其内部部门的职能及人员职责,以合理分工,进而明确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工作内容。同时,内控制度应具有内部核查制度,以保证事业单位的资金的来源合法且数额真实,事业单位的内部支出符合效益性。此外,各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适应其实际情况且符合国家内控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流向。

(3)健全财务管理内控的监管制度。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健全的监管制度,对此应对事业单位的部门设定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应增加对财务管理内控进行监管的部门,可通过增设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对事业单位的财政业务和内控制度进行独立的评价,了解当前业务和制度的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相应的改正建议,以使事业单位经济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同时,为使内部审计达到更好的效果,内部审计部门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及权威性。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新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具有一定的公益职能,还拥有部分政府的管理权利。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机构,主要财政资金来源是靠政府拨款[1-2],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审核与核算流程,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流程,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对所行使的权力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很容易造成财务资金使用不当或者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最终导致我国国有资产损失[3-4]。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明确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制生物重要性[7],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基层的预算部门由于内部缺少控制意识,导致在具体的工作中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保障,使很多实际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所以出现了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管理工作中的失误[5-6]。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的建设主要以财务管理部门为主,有效的联合其他部门进行辅助。同时,要促进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与内控体系建设的共同开展,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内控体系还有待健全,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有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工作人员缺乏内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整个单位工作体系中的重点环节,同时涉及众多部门和很多其他领域。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控应该结合单位自身发展的现状,对全体员工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全员的内控意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整个工作氛围趋于稳定和安逸,导致部分工作人员出现了思想觉悟问题,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同时严重缺乏内控意识。

(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且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会计逐渐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注重财务的时效性,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足,缺乏风险预判和风险控制能力,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三)缺乏健全的内控体系

通过对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析和了解,发现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相关控制制度也有待完善。同时,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由外聘的专业机构编制,外部机构编制在工作过程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体制欠缺了解,业务往来与法律法规制度了解也不够全面,导致内控制度与实际的工作开展出现了背离的情况,导致内部控制部门的存在徒有其表,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所以控制效果很难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虽然很多事业单位也建立了内部的内控体系,但是由于制度落实和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很难发挥内控机制的效果和作用,对一些财务风险无法进行有效的管控,最终导致风险扩散,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财务管理形式过于落后,资金利用率低下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具体的财政拨款和资金利用过程中,很多资金利用率不足;同时,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利用,普遍存在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和财务漏洞。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没有有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财务管理的改革和优化。很多其他领域的单位在财务管理系统上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同时有效地进行了信息化手段的创新和应用。在具体的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没有跟进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因此,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不足。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在财务管理工作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的风险来源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财务风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及改革计划具有一定的阻碍和限制作用。同时,也会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注重内部和外部风险的防范,在不同的管理工作环节,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和联系。其原因是财务风险容易发生在不同的工作环节,覆盖范围很广,涉及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业务往来的全过程,有效防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外,财务风险由于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会随着政策的变动以及市场的经济体制变化造成风险管理工作存在困难。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风险的识别和判断,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风险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个别工作人员存在及对一些公用款项进行私自挪用的问题。在资金审计环节,由于缺乏健全的审计体系,使很多资金利用决策出现了失误和漏洞。在具体的资金使用和运营过程中方法不当,也容易导致内部财务出现很大的风险。财务外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改变,同时还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具体的表现为经济风险、舆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对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为了有效规避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的影响范围,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有效的防范壁垒,通过内部风险防范与外部风险防范的融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得到快速和稳定的发展。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积极的引导和提高工作人员的财务内控与风险防范意识

由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大部分员工整体内控意识不足,因此,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情况着重培养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从最基本的工作原则着手,对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引导,促使工作人员形成财务管理理念。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结合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状况分析,我们发现,内控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法律意识淡薄方面,很多工作人员对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还存在错误的认知阶段,普遍认为相关的法律责任都是由管理者承担,这种错误的意识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和顺利开展。因此,要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为出发点,积极的引导全体工作人员逐步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意识。比如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向工作人员普及法律法规和与财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具体的财务案例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享,可以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观念,并在具体的工作中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其次,要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有高尚的爱岗敬业职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是有效落实财务管理政策的内在源泉。部门领导应该带领全体工作人员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岗位职责,明确工作责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注重关键控制点,并在具体的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表现出强大的责任心。最后,应该注重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想要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需要借助有效的文化氛围进行渲染,通过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为行政事业单位营造有效的内控氛围。例如,相关部门通过开展闲置物品的再次利用主题活动,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加明确闲置资产具有一定的再次利用价值,通过树立成本意识,对闲置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为日后的资产管理工作积累丰富的经验,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理论知识,通过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管理案例进行学习和分析,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有效的识别财务管理风险。另外,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在具体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以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为依据,积极的引导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实际业务的了解,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风险防控,避免风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财务工作人员应该对一些预警信号加强了解,做到有效的风险识别,为后续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可以派业务骨干人员到先进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和交流,感受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不断积累知识,提升综合素养,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具体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上有所提升。另外,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相关防范工作开展研讨活动,目的是注重工作人员的精神素养提升,注重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建设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有效化解财务风险,规避财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具体的组织架构建立过程中,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情况,单位的负责人作为组长,设置副组长和部门负责人,带领内部工作人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工作人员应该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的汇报,在一些重要的决策和问题上各抒己见,最终达成一致。同时,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经济活动过程中。有效的融入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理念,使整个财务管理的监督常态化。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查机构,促进财务管理部门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促进内部审查机构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交流和互动。明确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进行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其次,进一步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法律标准前提下,不断优化内部结构,建立完善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使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所提升,在不同的工作环节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开展财务管理,比如档案管理、财务印章的使用、财务收支等。最后,应该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检查和执行。以财务内控体系建设为标准,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氛围,整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实现内部外部的双重防控。内部防控需要在监督检查机构的监督和引导下进行,规范的收入和支出,并对相关票据进行审计和整理。在外部风险监督和防控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风险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在处理一些大额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时,应该做好资产的风险评估,有效避免财务风险蔓延,有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在内部审查管理工作中,一旦出现财务管理风险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内部监督检查机构的引导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的廉洁意识,遵纪守法,避免和公款挪用的现象发生。同时,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对一些财务风险进行规避。

(四)推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现代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不断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内控体系。通过有效的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行为管控效果,对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完善的互联网财务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相关部门的财务交流,有利于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使业务融合更加顺畅,能够规避财务风险发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可以避免人为核算工作存在的错误和误差,有利于提高核算工作的精准度。

四、结语

通过以上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介绍,我们进一步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该注重财务风险的防范,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体系,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在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当下的财政政策,对内部体制和工作流程进行完善,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用和价值,对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婷婷.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大众投资指南,2021(9):83-84.

[2]吴秀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措施探索[J].中国外资,2021(4):114-115.

[3]赵燕.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财富生活,2021(2):61-62.

[4]刘鑫.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0):185-186.

[5]林泓孜.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及风险防范分析[J].财会学习,2019(24):240-241.

[6]钟艳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知识经济,2019(19):40-41.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

一、改变观念,加强管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中,需要转变人们对于一些普遍事物的主观认知和客观认识,将系统更加集成化地融合在一起。不论是什么工作类型的人员,都会按照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和习惯对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进行计划、抉择以及时间。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人们的基本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态度以及动作。因此,在事业单位内部的领导人员和相关的财会工作人员,必须要改变他们的管理理念和工作理念,要做到与时俱进,树立一个更具有科学化的、更加精准的管理理念。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也应该与财会人员一起进行新型财务知识的学习,了解各项细则和要求,然后结合单位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一套更加精准的、全面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帮助财务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彻底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促进事业单位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意识,尤其是对于管理层来说,要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强化自己的内部控制意识。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与自己同类型的兄弟单位,或者是其他行业的具有先进管理和监督办法的单位,通过进行交流和学习、培训等等,让财务管理人员意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作用,更加努力地从这一角度出发,为事业单位未来财务工作的有效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和基础。

二、健全制度,明确权利

一只木桶能够装下多少量的水并不取决于他最长的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制度就相当于财务控制和管理的最短木板,如果这块木板没有足够的高度,那么整个木桶都会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意义。制度是维持事业单位各个部门正常运转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一个精准定位于事业单位特点的、科学的管理制度,那么就无法谈及有效的内控管理工作,更不用说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了,工作人员的态度也会变得散漫,使得单位的财务部门处于被动的混乱状态,这对于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将财务内部的控制制度落实到位,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症下药进行完善。不论是政府,还是事业单位自身来说,都要根据当前阶段的市场经济进行财务控制,迎合发展特点和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并且不断研究、定期更新,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的时候,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管理经验,与自身单位的实际特点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从而有效地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其次,要做好内控机制,尤其是在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干预,这不仅能够很好的推动内部控制和监管,也是事业单位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的举措。实现这一点,需要财务部门的各个工作人员都参与进来,优化部门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和权利的划分,使得各个部门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简化财务流程,从源头上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4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岗位责任、账目不清晰

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岗位职责不清晰的问题,且账目不清晰。部分单位财务部门人员不足,一个人员需要身兼数职,如出纳人员同时也是需要进行监管报销的工作,财务专用章由单独的人员管理,该情况不符合我国《会计法》中的相关条款,且在进行各项工作时容易出现失误,也给别有用心的人员进行违法行为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在账目管理方面,经营责任制在事业单位推行后,部分经营责任人在利益的驱使下,通过各种类型的名目,把潜盈、潜亏等纳入往来科目中,并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各种外投外借资金也纳入挂入往来科目中,如果对方另一方企业出现破产等情况,该类资金则无法完全回收,而在核算时依然将其作为其中的科目进来处理。债权债务的明细账目在债权债务发生变化后,没有及时处理,使得实际的债权债务与账目出入较大,较为混乱。

1.2预算控制问题

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十分丰富,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调整、决算编制、汇报、绩效考核等。许多单位均能够按照批复的预算数额,统筹安排单位的收支,合理运用预算经费。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性质较为特殊,其职能及特点决定了其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无法制定出统一定量的标准,因此对预算控制进行绩效评价时存在较多的困难。另外现代事业单位的预算编报系统、决算编报系统相对独立,无法很好地将预算、决算相结合,综合评价预算执行控制效果。

1.3支出管理不足

事业单位的人员对于经费的支出没有概念,支出的控制意识较为薄弱,使得资金浪费情况十分严重。首先由于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者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制度进行,人员权力过大,支出不合理,如部分支出的浮动范围较大,没有硬性的控制标准的支出项目,人员在支出时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支出数额等,对于可有可无的物资没有节制的购进,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人员自私动用单位资金等现象,使得资金大量浪费,国有资产受到严重损失。

2.相应改进措施

2.1建立健责任明细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责任制明确,一旦产生财务问题,容易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或者责任人寻找开脱的理由,因此需要构建责任明细制度。将财务人员的岗位工作内容、职责内容、权利范围、负责的环节等均需要清晰的划分出来,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将该类制度落实到位,每个人均需要各司其职,对本环节的内容负责,强化各单位负责人对财务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出现问题后根据财务管理的环节直接追责。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也需要严格进行划分,并使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在奖惩机制方面,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构建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如果出现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人员,需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并坚定的执行到位;在岗位上表现良好的人员则应进行精神及物质上的嘉奖,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赏罚分明,各类人员则会不断地提高工作热情,改进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效率,使得事业单位的运转更加高效,在单位内部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2.2严格预算编制

预算的编制工作十分复杂,属于较为系统的工作。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对各个项目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并实施论证,进行全面的考察及综合测评,才能保障预算方案的合理性。现在应用较为广泛且较为合理有效的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法,即是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把所有的预算支出项目的出发点视为零,不考虑过往会计期间出现的费用项目及数额,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实际需要和可能出现的支出为基础,全面分析预算的影响要素,对预算期内的各种支出一一进行审核,判断其标准时是否存在问题,以综合平衡为原则进行预算编制。该方式能够有效的优化预算编制的效率及质量。另外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需要较为详细、严谨,并需要给予预算编制的时间进行分析、考证,才能保障方案的质量。

2.3收支及采购的控制

收支及采购的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资金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障事业单位的各项职能正常运转,也是强化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事业单位收支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审核收入的来源是否合法;支出的项目是否经过了相应的审批程序,并达到了规范及标准的要求;各类票据的管理状况及效果等,使得支出项目更加合理、严谨。在采购控制方面,采购控制能够保障单位资金的使用达到国家政策的要求,符合相关的文件精神,因此可以将采购业务纳入部门预算中,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采购方案,对采购的方式、过程、供应商等进行审核,全面控制采购活动。

2.4提高财务人员素养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综合素养与其财务的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及单位的形象,需要不断的优化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事业单位的选拔人才时,就需要优选专业的人员,并需要其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的执业经验。日常的人员管理中,还需要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学习各项法律法规、财务会计知识、交流经验等,更新其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使之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敬业负责。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5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财务内控;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在现代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企业科学管理模式之一。经过多年的践经验,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有效地规范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生产经营活动。近年来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涉及的资金金额也在逐渐增长。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使用安全、有效,并规范事业单位中的各项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制度逐渐被引入到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之中。其中,财务内控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事业单位经济安全、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受到事业单位传统财务管理办法体制性过强等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尤其是财务内控制度在建立和完善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内控制度的建设

当前,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在逐渐增多,其中涉及的金额也在逐年增长。随着事业单位在基础建设项目、大宗物品采购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业务的逐渐增加,及时发现和制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贪墨资金的行为,预防和阻止经济犯罪成为了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例如,某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列支车辆维修费55万元,实际上该事业单位拥有公务用车3辆,自用车5辆,其中自用车使用经费占据该预算项目的50%以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此类经济问题给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社会职能的顺利履行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因此,根据国家新《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我国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事业单位的资源和资金财产的安全性。其中财务内控是事业单位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内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措施,保证了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物品、人员流通的平稳和有序。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经济活动不同国营或一般性企业,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和社会服务型决定了其财务内控管理制度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量身定制,才能起到最佳的作用。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绝不能照搬照抄,而是在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内部控制科学管理办法,形成一套独立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体系。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对财务内控制度的理解不够透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仍不乏存在专项资金滥用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财务内控理解为财务部门的内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同时由于事业单位领导将财务内控管理同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分割开来,间接性地否认了财务部门在事业单位领导决策中的作用,导致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内容同事业单位实际的管理方式形成了现实性的脱节,使得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形无实,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安全与公平。

(二)财务内控制度执行力度低,执行环境差

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后大多并未设立相应专门的财务内控职能或部门,财务内控工作主要由原事业单位财务处负责人兼任。因此,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制度、财务内控岗位和财务岗位、财务内控管理执行人员和财务执行人员在设置上均有交叉。这种财务内控和财务管理混淆的管理方式使得财务内控制度在执行上存在了很大的问题。例如,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岗位在项目资金审批上,虽然建立了相应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财务实际工作中只要有领导的签字同意,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就给予提款。由于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环境,事业单位的印鉴票据分管、岗位制度分离等内控原均无法实现。

(三)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目前还处于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但是,由于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无法做到实处,财务内控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机制无法付诸实践。因此,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内控无法诊断出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导致了财务内控制度的控制效率在不断下降。同时,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和内部审计部门,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做到独立性和权威性,给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的持续完善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三、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

为了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切实推进财务内控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运行,不断加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思想的教学和宣传活动是建立良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措施。财务内控思想的教育不单单要体现在对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道德教育、党性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事业单位全体在职、在岗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管理思想的理解,深化事业单位全体职员对本单位内控制度,尤其是财务内控制度的理解,才能为财务内控制度的顺利执行与实施创造良好的管理和基层环境。

(二)落实岗位分离制度,加强财务内控的执行力度

在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落实过程中,要坚决按照内部控制岗位分离的制度,将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与财务管理工作分离开来。通过财务内控的关键岗位,如预算管理岗位、会计岗位、稽核岗位和资产管理岗位的设置和职责的明确确保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大宗物品采购管理等经济活动中能够保持财务内控的有效执行,为事业单位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根据财务内控岗位分离制度,在落实财务内控的执行过程中要保证重大经济事件在审批、审核、执行、监督等过程中岗位之间相互分离,从而起到岗位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于执行。

(三)加强审计工作在财务内控中的监督与管理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的重要评价方法之一。为了及时把握财务内控中的出现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能力,要同时建立和健全事业单位的审计审计机制。通过对事业单位的实际经济业务进行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实际发现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中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对当前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财务内控制度在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管理和控制效力的全面发挥,保证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和运转的安全和有效。

四、结语

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单单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资金使用安全、高效的有力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发展和履行其社会职业的必然改革方向。但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完善的步伐。因此,为了不断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事业单位要立足于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财务工作特点,不断进行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工作,尽早建立起适应事业单位单位特征和我国国情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纪楠.事业单位如何强化财务内控的思考[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0).

[2]秦芳梅.如何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6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的约束财务人员的行为,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够提升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保证财务管理更好的发挥管理作用,保证事业单位能够更加充分有效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面临现阶段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大多数都属于公益性质的,因此单位的管理者对于资金缺乏敏感度,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的管理者认为,事业单位不是为了盈利,即使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没有必要。因此,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非常的不健全,很多单位根本就没有设置财务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当今社会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较低的财务管理水平无法很好地保证事业单位更好的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由于管理者对于内部制度缺乏重视,使的单位下面的财务人员也缺乏遵守制度的积极性,很多的财务人员在开展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专门钻制度的漏洞,从事一些违反事业单位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行为,降低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力差

由于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根本不重视,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充分的执行内控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在事业单位发挥其自身作用。事业单位是特殊的企业,它的经营与发展关系着我国的国计民生,缺乏足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使得财务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长期在没有竞争压力的环境下,因此根本就没有竞争意识,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长期安逸的工作环境使得工作人员缺乏进取心,对新领域的学习非常少,因此他们对于内部控制制度根本就认识不到他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会积极的执行。

(三)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监管力度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都缺乏按一定的危机意识,所有的员工长期在安逸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因此对于内控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人员认为财务管理根本就没有必要,更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因此,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针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问题进行必要的监管措施,很多内部制度到底有没有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事业单位的管理者都不得而知。这就降低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有些单位建立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是形同虚设,一般情况下都是企业的财务人员直接从网上下载下来的,这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是参考的企业的相关制度。然而事业单位与企业无论从经营目的还是从经营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采用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没有实际意义,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阻碍了企业进一步的财务管理,降低了财务管理水平,对于事业单位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途径

(一)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想要通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因此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全面性的建设。为了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该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全面的意见收集,听取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尽可能全面的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性。其次,为了提升全面性,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动态得内控制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不断的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改变,防止内控制度漏洞给一些心怀不轨的人以可乘之机。

(二)提升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

事业单位想要通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来提升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大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我国的事业单位应该建立与内部控制制度相联系的绩效评价机制。对于能够有效的执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那些没有很好地执行内部控制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处罚。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对不同的员工实行不同的待遇,这样就能把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提高员工执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保证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充分的执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监督与管理

针对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事业的单位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与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一旦发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其次,为了提升监督管理力度,我国的事业单位应该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监管专业性与有效性。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着客观、公平、独立的态度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这样才能让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员工都能信服,方便监督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

(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与实际的联系

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我国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保证内部控制工作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只有这样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更好的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服务。首先,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前,应该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一定的分析与了解,针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这样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与可执行性,保证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其次,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信息平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在这个平台中进行有效的讨论,这样各个部门的基层员工都能及时的反应个人意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保持与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紧密的联系。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7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作用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的发展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能够有效确保资产安全,积极应对财务管理的各项风险,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为了保障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出台完善的管理内控策略,首先必须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于事业单位的意义。第一,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政府部门在根据事业单位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关决策时会把会计信息作为重要依据,而避免会计信息的失真这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确保决策依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贯穿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并对财务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使其能够规范实施,保护好自产的安全,提高财产的完整性。第三,规范财务会计行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能够有效降低以至于消除违法乱纪等行为,同时还能够消除一定的隐患和漏洞,保障各项经济活动的稳定运行。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策略

1.优化法律环境

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是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拥有一个和谐安全的法律环境,并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优化法律环境,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法律法规对于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着显著的支持作用,使得各项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到有法可依,规范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行为。和很多相关国家相对照而言,我国有关于财务管理的政策法规还比较缺乏,而且其中更多的设置的是原则性的内容,概括较为笼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很多部门在法律政策等方面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财务管理内控领域的《预算法》、《会计法》等正在趋于完善,也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让我国整体法律环境有明显改善,让我国整体法律环境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政策环境的调整必须要和市场变化同步,但是现实是政策环境调整有着一定的滞后性。对此,在法律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当中一方面要有效调整相关的处罚力度,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是要强化法规政策执行度,发挥法律保障功能。

2.提高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拥有持续创新的动力,最为关键的是要做好人才管理的相关工作。为了有效改进和优化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最大化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保障作用,必须全面推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其良好的综合素质,发挥人才的创新价值,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效率。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在单位内部定期组织知识讲座活动,邀请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来进行指导,邀请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来分享经验,增强财务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互动。第二,事业单位可以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实际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实施的要求来调整人才招聘的相关工作,在人才选拔中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事业单位有着社会公益的性质,那么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更好的为单位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加强内部监督

任何工作和制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都不能够缺少有效的监督,那么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工作当中但是需要有科学完善的监督制度作为有效保障,最终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使得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都能够在有序的监督环境当中得以发展,规范各项财务管理行为。因此,在日常工作当中,单位要从根本上提高对内部监督的重视程度,推动监督制度的构建和完善,而且在工作落实当中都要将监督标准作为有效督促,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工作。针对具体操作环节由于管理人员不能够准确的理解监督职能而造成的监督失责问题,事业单位必须分析问题的实质根源,严厉打击推卸责任的错误行为,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监督制度的调整,使其能够更好的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相协调。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也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提高监督的效率和质量。

4.明确职责分工

在单位的日常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活动是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并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各项经济活动开展的一个因素,那么明确以及落实责任就成为了其中的工作关键点,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准确度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财务管理环节中,要明确并且落实的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财务管理的工作责任,必须承担起财务管理工作各个环节和流程的工作任务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能。另一方面是监督部门的职责,必须有效发挥监督部门对于财务管理的监管职能,确保各项工作能够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避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事业单位在进行整体部署的工作环节,需要构建清晰的奖惩制度,真正认识到明确责任并且确保责任的落实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责任制度。另外,事业单位内部包括专管不同内容的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着不同分工,那么完善职责分工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要点。监督部门要承担好监督责任,相关政府部门要承担好监督和管理的责任,通过三管齐下来推动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效果。

5.创新财务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做好内部控制的制度性保障,而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完成后,如果就对其置之不理,机械化和单一的按照其中的规定要求来实施各项工作是不科学的,同时也忽视了事物的发展性特点。国家和社会正处在持续不断的发展当中,而整个市场也在进行飞速运转和变化,那么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是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变化来应对外部环境,更好的与自身发展相适应。因此,财务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并且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制度的创新当中保障财务管理制度功能的发挥。例如,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当中的资金控制内容,从而有效确保单位经费开支的合理管控水平。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8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现状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都属于财政编制全额拨款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由国家财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财政预算,统一拨款,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管。同时,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也都相继推出了适用于本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期来保障本单位的财务运作的透明化、公开化。但是,从目前来看,制度实行的效果差强人意。

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对于财务内控制度建设认识不足

由于目前在大多数事业单位,本身的工作目的并不是以直接的经济目标为指导,主要是从事的是社会服务工作,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决策层面往往轻视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认为只要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了,把上级领导交待的工作做好了,财务工作都是上级财政部门的事,与本单位无关,无需费力再建设财务内控制度。加上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领导长期从事行政工作,对财务管理并不熟悉,外行领导内行,瞎指挥、乱折腾经常存在,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无法提出并实行切实可行的财务建议,导致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敷衍了事,不能为上级领导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

2、对于财会制度落实重视不足

要在事业单位真正落实财务的内控制度,就必须先要拥有一套运行良好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结算制度,保障事业单位年终结算时收支两方面都能客观真实的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但实际上,由于很多人为因素,很多事业单位在年终结算时没有把收支情况真实的反映到财务账面上的“结余”信息,使财务账面和事实上的收支不符,导致部分金额使用情况不明。同时,作为财务管理上的重要信息,公章管理也往往没有按规定分部门专项管理,财务、法人等公章都是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无法实行财务上的内控监督机制。

3、内部控制制度实行亟待完善

财务管理上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很好的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保障本单位财务状况合理、真实、透明,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在单位项目使用金额的审批手续上,大多数事业单位还存在“一把手、一言堂、一支笔”的情况,很多财务管理都是由并不熟悉财务的领导个人决定,其他人无权过问,这就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监管机制形同虚设;第二,对于项目审批的工作流程控制不到位,由于大多数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轻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重效率轻监管,对于资金使用多数比较随意,事后审批的情况普遍存在,缺乏财务上的审核环节。

三、如何建立健全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

1、事业单位要正确认识财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上下都要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制定合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还要身体力行,积极稳妥的把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真正落实到实处,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更要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多熟悉关于财务管理的相关业务知识,增加单位专业的财务人员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首先,要在事业单位大力宣传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的作用和意义,让单位从上到下都能够了解明白什么是财务内控制度及其的用处,提高他们对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视。其次,要积极发挥领导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财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对财务内控制度建设的认识,从而使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能够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正确履职,提高财务工作合理化。再次,要加强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监管力度,严格杜绝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出现,通过财务管理上审核、审批、流程制约的互相监督,形成有效的内控制度,把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2、事业单位要利用互联网络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平台

在当前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化办公为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建立网络财务内控平台可以便捷的使财务信息快速畅达各个相关部门,将财务和业务部门有效的连接起来,通过双方领导签字互相监督,更好的发挥财务内控制度作用,为上级领导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

3、事业单位要按照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

要在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就必须在权力分配上杜绝领导兼岗的现象存在,通过建立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将财务和业务主管部门分离,实施专人专岗负责机制,强化主管领导的职权范围,杜绝“全能领导”的出现。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要加强项目金额的审核力度,坚决制止先审批后审核的不合理现象,通过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让财务工作透明化、规范化,通过先审核后审批的规范操作保障资金的合理正确使用。

4、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财务内部审核制度

财务的内部审计程序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单位重大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尤为突出。只有真正发挥财务部门的内部审计职能,才能正确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对业务和财务部门人员职责的使用起到有效的监管机制,能够在项目审核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保障项目投入资金的正确使用。5、事业单位要加大财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当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专业的财务人员的匮乏,这也导致了很多事业单位人员很多,能做事的较少,人浮于事事乱如麻,人多了反而工作效率降低了,每个工作人员都喊累,压力大,事情多,可办事效率就是上不来,这还是专业的办事团队的业务素质不高所致。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加大日常培训投入和力度特别是在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上更要拿出专项资金,财务工作顺畅了,就可以带动单位每个环节效率的提升,个人的紧张感也就减轻了。首先,必须要大力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很多财务人员都是有事业编制的果国家工作人员,工作稳定的“铁饭碗”,这就导致了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待工作往往敷衍了事,对财务工作流程和内控机制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导致单位财务工作效率低下。其次,要全方位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也是日新月异,财务人员面对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事业单位进行重大项目的规划决策时,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今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财会知识了,而是要加强学习,多方面了解内控制度、资产和人员管理等复合型知识,做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只有夯实单位财务工作的基础,才能有力促进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周艳.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J].时代金融.2014(26)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一、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的。熟练掌握这些法规是财务人员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石。各级财政部门对以上法规和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每年都有培训教育的要求。而从落实这一要求的情况看,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一是参训人员不能很好保证;二是培训内容不很全面;三是有相当多的财务人员没有全面掌握和更新法规财务最新知识的欲望;四是参训人员有走过场完成任务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对会计法规的学习和财务知识的更新是每一位财务工作者的迫切任务。要能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练就基本功,否则将被淘汰。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控制是每一位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每天都要遇到的问题,而很难想象在自己没有掌握新的财务会计法规和新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打铁先要自身硬。所以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再教育,不但单位要重视,单位领导要重视,更重要的是从事财务工作的每一位人员从思想深处真正地重视起来,并去认真落实。

二、提高不同层次的内控意识是做好内部控制的根本保证

内控意识是内控制度得以落实的基础和前提。有的单位从整体氛围上就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单位领导或群众认为内控制度是财务部门或财务人员的事,不是领导和群众的事,有与已无关思想,因此,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有的单位只注重制度的制定,忽略了其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导致内控走过场,内部控制制度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的装饰品,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就是其事业“生命体”,是财务工作病态的免疫系统。因此,欲使财务工作不断规范,就必须大力加强内部控制。

1.单位领导要树立内控观念和意识

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从领导角度来讲,加强内部控制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更不是只是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要做的事。由领导干部带头抓内部控制,支持财务人员实施内部控制,教育职工执行内部控制和理解内部控制。要树立内控制度人人有责、干部职工人人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2.财务人员要增强按照法规和相关文件政策认真实施内部控制的意识

财务人员按照法规和相关文件政策办事,是其基本的职业规范。要防止无原则,惟命是从的人治情况,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以标准制度为依据,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循私情。要树立内控意识,把财务审核的内控机制贯穿于平常的业务工作之中,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确保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做到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要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培养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全体财务人员在各级班子的领导下,以满腔热情和昂扬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3.营造群众监督、民主理财的良好氛围,增强每个人遵守财经纪律的自觉性

党委(领导机构)当家,群众监督,财务理财的财务管理理念是多年来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要坚定不移地按组织决定办事,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切实发挥财务人员和财务部门的专业理财职能,是保证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运行的基本要素。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保障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内部控制难以有效进行的根本原因。有的单位没有单独制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虽有内部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但很不完整,且流于形式。更多的单位内部财务制度陈旧、相互不配套。有的单位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财务人员对于其所处岗位的职责内容不详,由于职权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程序不规范,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和财务管理失控。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到位,在业务扩展和风险防范的决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不切实际地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张,造成违规、违章现象的发生。有的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布置到位落实不到位,具体工作时执行比较难。

四、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

每个单位的年度经费预算就是这个单位的当年“财政法规”,是事业单位最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之一。虽然事业单位大都实行了部门预算制度,但部门预算涵盖范围有限,预算之外的追加调整项目仍然很多,弹性较大。追加项目越多,预算的随意性越大,权威性和约束力就越差。有的单位没有将部门预算在单位内部按组织体系进行细化,没有对经费审批人实行责任预算约束,使得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失控。财政预算制度从过去的功能预算到现在的部门预算,是对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一次重要改革和重大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内部控制问题逐渐被人们认知并重视,相比众多企业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大量投入,事业单位则显得比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相对比较之后。截止到目前,都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事业单位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1.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的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由于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相对薄弱。然而要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并能够得到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内控意识来作为保障。目前,在我国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中,其单位负责人对内控都没有很深入的了解,对内控控制制度都不够重视。有很多人认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只要按照预算规划对资金进行统筹安排使用就行了,还有些人认为,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平时有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把关,内部控制完全被忽视。因此,会出现财政经费支出失控的现象,很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都相对比较落后。

1.2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专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尚未制定系统规范的财务内控制度,或者简单地以财政部门预算替代内控制度,致使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只能凭个人经验或口头不成文的规定做事,管理不严谨,随意性较大。虽然,有些单位制定了一些内控制度,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不严,缺乏相关的监督机制,致使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控制度毫无用处,形同虚设。另外,一些规模小的单位,责任职权不分明,会计、资产管理及审计等职务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离,造成职责不明确、越权行事,进而导致、贪赃舞弊等违法现象的出现。

1.3部门预算执行不严

预算控制是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中的重点工作环节。对财务部门来说,有一套严谨、规范、健全的部门预算执行程序或预算系统非常重要。虽然当前事业单位多半实行了部门预算机制,但是预算内容范畴有一定限制。如不少事业单位预算之外的其他追加项目仍然很多,并且弹性幅度较大。也就是说,随着预算追加项目的逐步增多,部门预算的随意性就越高,即预算活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的约束职能发挥就越差。甚至在当前看来,有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并没有对经费来源进行细致审核,经费的使用也经常超支超范围,导致部门预算执行偏差较大,预算流于形式。

1.4缺乏必要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内部控制制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虽然成立了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但是该部门审计人员的组成一般是由财务人员兼职,没有没有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缺少一定的独立性。而作为主要监督机构的财政、审计部分,其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仅停留在一般经济事项的监督上,缺乏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完善。

1.5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增大,财务管理环境也逐渐复杂化,这就要求内控人员要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无疑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控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责任心比较差,对违反财经法规和违法违纪的行为缺乏辨别和拒绝能力,加上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过于陈旧不能紧跟时代的脚步,对相关知识不能够主积极主动探索学习,进而不能够及时发现财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些单位的财会人员还不能适应内部控制的要求,造成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不强,内控效果较差。

2.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2.1提高内控意识,强化负责人的责任意识

单位内部人员的控制意识和自身的行为对事业单位内控的结果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各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和行为更为重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格外的重要,因为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有效是由单位负责人负主要的责任,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通过各级财政部门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进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内部控制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第二,行政单位应按照权责明确的原则健全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及权责分配、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增强各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促使他们履行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和内部控制工作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来支持和保证。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管理体制上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自然也有其特殊性。如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部门预算、会计集中核算、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等,都要求建立一套适合其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现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单位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的控制,权责清晰,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使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2.3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控制机制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控制机制,首先将预算控制端口前移至预算的编制,从源头上控制预算资金的使用;其次,改革预算控制的方法。对于单位项目的支出方面,除了要对支出总额进行控制外,还要把控制的力度细化到每一个费用明细上,提高经费管理的透明度,使项目相关负责人和财务部门人员能够对经费使用情况有详细的了解,熟知资金使用的环节,避免经费使用过程的盲目性,有效地控制各项费用相互挤占和超支现象。此外,单位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下达的预算执行,坚决杜绝预算和超预算开支事业费;最后,要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在对预算进行执行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明确责任到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引发的后果责任落实到个人。

2.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内控人员对单位内部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监控,这就要求内控人员不仅具备专业素质,还要具备政策、法制观念及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人员要注重业务学习,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同时各财政部门也要加强对内控人员的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提高内控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以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2.5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要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首先事业单位必须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为其配备专门的内审人员并确保其独立性,切实开展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使该工作不再仅仅表面化流于形式。财政部门是会计与内部控制工作的主管部门,审计部门是重要的保证体系,在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财政和审计部门的作用,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以及建设过程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此外,要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监督和考评,进而对内控环境进行改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结束语

在单位内部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国家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也是单位改善管理、健全各项制度的客观要求,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重视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运作规范,高效。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责任人内部控制意识,将责任明确到人,才能实现内控工作的长足发展,从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责任和资金支出规范、高效与有序。

参考文献:

[1]齐敏.如何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

[2]施晓玲.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6).

[3]苏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J].企业研究,2011,(12).